CN117026572A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26572A
CN117026572A CN202310961472.2A CN202310961472A CN117026572A CN 117026572 A CN117026572 A CN 117026572A CN 202310961472 A CN202310961472 A CN 202310961472A CN 117026572 A CN117026572 A CN 117026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anel
washing
panel
dry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14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权大汉
陈东铉
曹相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1325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49305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026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26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1Tubs made by a specially selec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ssembly from elements
    • D06F37/263Tubs made by a specially selec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ssembly from elements assembled from at least two element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Connecting or sealing mean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9/00Combinations of a washing machine with other separate apparatus in a common frame or the like, e.g. with rinsing apparatus
    • D06F29/005Combinations of a washing machine with other separate apparatus in a common frame or the like, e.g. with rinsing apparatus the other separate apparatus being a drying applianc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2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2Casings; Tub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D06F58/08Driv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6Heating arrangements, e.g. gas heating equip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1/00Washing installations comprising an assembly of several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ing units, e.g. continuous flow assembli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2Casings; Tubs
    • D06F39/125Support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casing, e.g. rollers or le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上部处理装置、下部处理装置以及绝缘材质的支撑部,上部处理装置包括:上部箱体,包括形成上部的侧面外形的上部侧面面板;烘干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部箱体的内部,烘干对象物投入到所述烘干滚筒;以及上部驱动部,使烘干滚筒进行旋转;下部处理装置包括:下部箱体,包括形成下部的侧面外形的下部侧面面板;外桶,设置于下部箱体并储存洗涤水;洗涤滚筒,设置于外桶的内部,洗涤对象物投入到洗涤滚筒;以及下部驱动部,使洗涤滚筒进行旋转;支撑部配置在上部侧面面板和下部侧面面板之间,使上部侧面面板从下部侧面面板向上侧隔开。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本案是申请日为2021年2月25日、申请号为202110213490.3、名称为“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通过将配置在上部和下部的复数个处理装置叠加来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在使用衣物处理装置的过程中,使位于上部的处理装置和位于下部的处理装置的操作变得容易的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衣物处理装置根据投入和处理衣物的形式,可以分为前装式衣物处理装置和顶装式衣物处理装置,并且,根据处理衣物的方法,可以大体分为清洗衣物的洗涤装置和烘干衣物的烘干装置。
另一方面,近年来,与作为洗涤桶的内槽在竖立的状态下进行旋转的顶装式洗涤装置相比,前装式洗涤装置不仅可以减小整体高度,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加洗涤容量,并且几乎不会出现衣物缠绕等问题,因此其需求正在逐渐升高的趋势。
另一方面,前装式洗涤装置包括:外桶,其设置于构成外观的本体箱体的内部;滚筒,其能够在外桶的内部进行旋转;以及驱动装置,其用于使滚筒进行旋转,从而随着滚筒的旋转,可以通过洗涤物、滚筒以及洗涤水之间的摩擦来去除洗涤物的污渍。
另外,近年来,正在制造一种烘干装置,其包括:烘干滚筒,其能够在具有与前装式洗涤装置相似的外观的本体箱体的内部进行旋转;驱动装置,其用于使烘干滚筒进行旋转;以及热风供应装置,其用于产生高温干燥的热风,从而对结束洗涤且处于潮湿状态的衣物等进行烘干。
另一方面,在同时设置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的情况下,将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沿着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在设置面上。
然而,在设置空间狭窄的情况下,将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分别设置在独立的空间中,并且将在洗涤装置中结束洗涤的衣物移动以及投入到烘干装置中,由此对衣物进行烘干。
另一方面,近年来,市场上正在销售一种洗涤装置,在其顶面设置有用于设置烘干装置的设置面或设置部件,由此能够将烘干装置叠加在洗涤装置的上部而使用。
然而,就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可叠加的洗涤装置或烘干装置而言,在洗涤装置的顶面形成有用于安置烘干装置的设置面的情况下,很难将烘干装置固定在准确的位置上,并且,在没有额外的固定装置的情况下,存在有随着烘干装置的运转而可能会从正确的设置位置脱离的问题。
另外,在设置有额外的设置部件以叠加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的情况下,存在有:需要将额外的设置部件固定设置在现有的洗涤装置上,并且,在将烘干装置安置于洗涤装置之后,通过设置部件将固定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进行固定的繁琐的问题。
因此,当将烘干装置叠加在洗涤装置的上部而使用时,实际需要改善衣物处理装置,即,需要改善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的叠加结构,以能够更便利地叠加以及固定洗涤装置和烘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由下部处理装置和上部处理装置叠加而成的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设置于下部处理装置和上部处理装置之间来能够对上部处理装置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上部处理装置叠加到下部处理装置上时,能够校正上部处理装置的位置的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以上提及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记载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上部处理装置、下部处理装置以及绝缘材质的支撑部,所述上部处理装置包括:上部箱体,包括形成上部的侧面外形的上部侧面面板;烘干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部箱体的内部,烘干对象物投入到所述烘干滚筒;以及上部驱动部,使所述烘干滚筒进行旋转;所述下部处理装置包括:下部箱体,包括形成下部的侧面外形的下部侧面面板;外桶,设置于所述下部箱体并储存洗涤水;洗涤滚筒,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洗涤对象物投入到所述洗涤滚筒;以及下部驱动部,使所述洗涤滚筒进行旋转;所述支撑部配置在所述上部侧面面板和所述下部侧面面板之间,使所述上部侧面面板从所述下部侧面面板向上侧隔开。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上部处理装置和下部处理装置,所述上部处理装置包括:上部箱体,形成上部的外形;烘干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部箱体的内部,烘干对象物投入到所述烘干滚筒;上部基座,设置在所述烘干滚筒的下侧;以及上部驱动部,使所述烘干滚筒进行旋转;所述下部处理装置包括:下部箱体,形成下部的外形;外桶,设置于所述下部箱体的内部并储存洗涤水;洗涤滚筒,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洗涤对象物投入到所述洗涤滚筒;顶面面板,配置在所述洗涤滚筒的上侧且配置在所述上部基座的下侧;以及下部驱动部,使所述洗涤滚筒进行旋转;所述上部箱体包括形成所述上部处理装置的侧面的上部侧面面板,所述下部箱体包括形成所述下部处理装置的侧面的下部侧面面板,所述顶面面板从所述上部侧面面板以及所述下部侧面面板隔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优选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上部处理装置和下部处理装置,所述上部处理装置包括:上部箱体,其形成上部的外形并具备上部基座;烘干滚筒,其可旋转地设置于上部箱体,烘干对象物投入到所述烘干滚筒中;上部驱动部,其设置于所述上部基座,并且用于使所述烘干滚筒进行旋转;循环流路部,其用于向所述烘干滚筒供应空气,并且排出所述烘干滚筒内的空气;以及热交换部,其对所述空气进行除湿和加热,所述下部处理装置包括:下部箱体,其形成下部的外形并具备下部顶面面板,所述上部基座安置在所述下部顶面面板;外桶,其设置于所述下部箱体,并且用于储存洗涤水;洗涤滚筒,其设置于所述桶的内部,洗涤对象物投入到所述洗涤滚筒中;以及下部驱动部,其用于使所述洗涤滚筒进行旋转,在所述上部基座的下部形成有相对于所述下部箱体支撑所述上部箱体的支撑凸起。
这里,优选地,所述上部箱体具备用于形成所述上部处理装置的侧面的上部侧面面板,并且所述下部箱体具备用于形成所述下部处理装置的侧面的下部侧面面板,所述支撑凸起夹设在所述上部侧面面板和所述下部侧面面板之间并支撑所述上部处理装置。
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上部侧面面板包括上部水平折弯面,所述上部水平折弯面从所述上部侧面面板的下部朝向所述上部处理装置的内侧折弯,所述支撑凸起配置在上部水平折弯面的内侧。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上部侧面面板形成有:垂直折弯面,其从所述水平折弯面的端部朝向上侧折弯;以及基座支撑面,其从所述垂直折弯面的端部弯折到所述支撑凸起的上部,所述支撑凸起配置于基座支撑面。
这里,优选地,在所述下部顶面面板形成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夹设在所述下部侧面面板和所述支撑凸起之间并支撑所述支撑凸起。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下部侧面面板形成有下部水平折弯面,所述下部水平折弯面在所述下部侧面面板的上部朝向所述下部处理装置的内侧折弯,所述支撑面安置于所述下部水平折弯面的上部。
另外,优选地,所述上部水平折弯面和所述下部水平折弯面之间隔开第一间隔,以实现电绝缘。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下部侧面面板的上部还设置有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包括:水平框架,其安置于所述下部水平折弯面的顶面;以及垂直框架,其从所述下部侧面面板的内侧面朝向下侧延伸。
这里,优选地,所述水平框架位于所述下部水平折弯面和所述支撑面之间,并且,所述水平框架和所述上部水平折弯面之间隔开小于所述第一间隔的第二间隔。
另外,所述支撑面的外侧端部优选与所述垂直折弯面隔开规定间隔。
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支撑凸起包括朝向所述下部顶面面板凸出而成的引导凸起,在所述下部顶面面板形成有与所述引导凸起相对应的引导槽,使得所述引导凸起插入于所述引导槽。
这里,优选地,所述引导槽形成为,与下部侧面面板相邻,并且朝向所述下部处理装置的内侧凹入的形状。
另外,优选地,所述引导凸起包括:一对前方引导凸起,其形成于所述上部基座的底面前方的两侧;以及一对后方引导凸起,其形成于所述上部基座的底面后方的两侧,所述引导槽包括:前方引导槽,其从所述下部顶面面板的与一对所述前方引导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凹入;以及后方引导槽,其从所述下部顶面面板的与一对所述后方引导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凹入。
这里,优选地,在所述前方引导凸起形成有:用于形成底面的前方引导面;前方倾斜面,其从所述前方引导面的前端朝向所述上部基座的底面向上倾斜;以及后方倾斜面,其从所述前方引导面的后端朝向所述上部基座的底面向上倾斜,而且,优选地,在所述前方引导槽形成有:用于形成底面的引导面;前方倾斜面,其从所述引导面的前端朝向所述下部顶面面板的顶面向上倾斜;以及后方倾斜面,其从所述引导面的后端朝向所述下部顶面面板的顶面向上倾斜。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前方引导凸起的前方倾斜面还形成有比所述前方引导面向上倾斜的辅助引导面。
另外,优选地,所述前方引导面或所述后方引导面的、朝向所述上部基座的外侧的边缘形成为弯曲面。
这里,优选地,通过注塑成型制造所述上部基座,并且各个所述支撑凸起由与所述上部基座相同的材料一体地成型于所述上部基座。
另外,优选地,通过对金属板进行模压成型(press molding)来制造所述下部顶面面板,在制造所述下部顶面面板时,通过模压成型形成各个所述引导槽。
这里,优选地,所述支撑凸起从所述上部基座的外周面朝向外侧方向延伸而形成,并且所述引导凸起从所述支撑凸起的一侧朝向下侧方向延伸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具有:通过改善下部处理装置和上部处理装置之间的紧固结构,来在叠加下部处理装置和上部处理装置时能够改善支撑状态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具有:在将上部处理装置叠加到下部处理装置的上部时,能够对上部处理装置的叠加位置进行校正的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记载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简化图。
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处理装置的上部基座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处理装置的上部基座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部处理装置的下部顶面面板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部处理装置的下部顶面面板的侧剖视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处理装置和下部处理装置的叠加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基座和下部顶面面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在说明本发明时,考虑到本发明中的功能来定义要定义的每个构成要素的名称。因此,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性构成要素,并且为各个构成要素定义的各个名称在本领域中可以被称为不同的名称。
另外,不管附图标记如何,相同或相应的构成要素均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并且为了便于说明而示出的各个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放大或缩小。
另一方面,包括序数的术语(例如,第一或第二)可以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是上述构成要素不受上述术语的限制,并且上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区分开的目的。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当提及某一个构成要素“连结”或“连接”到另一个构成要素时,应理解为,可以是直接连结或连接到另一个构成要素,或者在它们之间可以存在其他构成要素。相反,当提及某一个构成要素“直接连结”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构成要素时,应理解为在它们之间不存在其他构成要素。
在本说明书中,诸如“包括”或“具有”等的术语旨在说明在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并且应理解为,不能预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的可能性。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和/或”包括所记载的复数个项的组合或所记载的复数个项中的某一项。在本说明书中,“A或B”可以包括“A”、“B”或“A和B两者”。
首先,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各个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简化图。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包括:洗涤装置(以下,称为“下部处理装置200”),其位于下部,并且对洗涤对象物执行洗涤和漂洗;以及烘干装置(以下,称为“上部处理装置100”),其安置在下部处理装置200的上部,并且对结束洗涤或需要单独进行烘干的烘干对象物执行烘干。
在对应于上部处理装置100的烘干装置的情况下,通常可以根据热源的供应方式而分为使用燃气燃烧器、电加热器、热泵等的烘干装置。在本发明中,以对应于使用热泵的烘干装置的上部处理装置100为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然而,并不限定上部处理装置100,即使热源的供应方式不同,如果包括上部处理装置100的主要构成,则也可以认为对应于本发明的上部处理装置100。
上部处理装置100可以包括:上部箱体110,其具备用于形成外观的上部正面面板111、上部顶面面板116、上部侧面面板117、上部背面面板118以及上部基座300;烘干滚筒120,其可旋转地设置于上部箱体110的内部,烘干对象物投入到所述烘干滚筒120并被烘干;循环流路部130,其用于将加热了的空气供应到烘干滚筒120,并且从烘干滚筒120排出已对烘干对象物进行烘干的空气;驱动部140,其用于使烘干滚筒120以规定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热交换部150,其对循环流路部130的空气进行加热并进行供应;以及排水部160,其用用于排出从热交换部150中所产生的冷凝水。
上部正面面板111可以包括:上部投入口324,其用于将烘干对象物投入到烘干滚筒120中;以及上部门113,其用于开闭上部投入口324,并且,在上部正面面板111的下部可以设置有控制面板114,所述控制面板114用于控制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
这里,控制面板114可以包括:操作部(未示出),其用于同时或选择性地控制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以及显示部(未示出),其用于同时或选择性地显示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的运转状态。
上部侧面面板117和上部背面面板118可以分别设置成独立分开的板的形态,并且可以通过折弯一个面板来形成为一体。上部侧面面板117和上部背面面板118可以形成为一体,以提高上部处理装置100的强度。
这里,上部侧面面板117在其下部可以形成有上部水平折弯面177a,所述上部水平折弯面177a朝向上部处理装置100的内侧折弯,在上部水平折弯面177a的端部可以形成有朝向上部处理装置100的上侧折弯的垂直折弯面177b,并且,在垂直折弯面177b的端部可以形成有基座支撑面177c,所述基座支撑面177c朝向上部处理装置100的内侧折弯并支撑于支撑凸起380的上部。
上部背面面板118用于形成上部处理装置100的背面,并且还可以设置有可以服务面板(未示出),所述服务面板能够开闭上部背面面板118,以维护上部处理装置100。
上部处理装置100的各个构成部分(例如,烘干滚筒120、循环流路部130、驱动部140、热交换部150等)支撑以及设置于上部箱体110的下部,并且,在上部箱体110的下部设置有上部基座300,在所述上部基座300形成有用于设定针对下部洗涤装置200的上部洗涤装置100的设置位置的支撑凸起380、前方引导凸起381以及后方引导凸起386。参照单独的附图对上部基座300进行详细说明。
烘干滚筒120形成为前方和后方呈开口的圆筒形状,并且,在烘干滚筒120的前方和后方设置有前方板121和后方板126,所述前方板121和所述后方板126以烘干滚筒120可进行旋转的方式支撑烘干滚筒120。
在前方板121形成有开口部122,所述开口部122与形成于上部正面面板111的上部投入口324连通,并且设置有前方支撑部123,所述前方支撑部123在开口部122的外周面朝向烘干滚筒120的前方侧对烘干滚筒120的前方内周面进行支撑。
在前方支撑部123的下部设置有前方辊124,所述前方辊124可旋转地支撑烘干滚筒120的前方下部。在前方板121的下部形成有复数个吸气孔125,烘干滚筒120的空气经由复数个所述吸气孔125而吸入到循环流路部130,循环流路部130的吸气管道133连接于吸气孔125。
在后方板126形成有复数个供应孔127,后述的循环流路部130的供应管道131连接到复数个所述供应孔127,使得空气被供应到烘干滚筒120的内部,并且设置有后方支撑部128,所述后方支撑部128从供应孔127的外侧到烘干滚筒120的后方侧对烘干滚筒120的后方内周面进行支撑。在后方支撑部128的下部,设置有可旋转地对烘干滚筒120的下部进行支撑的后方辊129。
流路部130可以包括:吸气管道(duct)133,其与吸气孔125连通,以吸入烘干滚筒120内的空气;供应管道131,其用于将吸气管道133的空气供应到烘干滚筒120;连接管道135,其使吸气管道133和供应管道131相连接,在所述连接管道135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部150的吸热部151和发热部152;以及风扇134,其设置在供应管道131和吸气管道133之间,并且使烘干滚筒120内部的空气在吸气管道133、连接管道135以及供应管道131中进行循环。
另一方面,过滤器部132可装卸地设置在吸气管道133的吸气孔125,所述过滤器部132用于对从烘干滚筒120吸入到的空气中所包含的诸如棉绒的异物进行过滤。并且,连接管道135可以紧固到后述的上部基座300,由此形成流路空间,吸热部151和发热部152设置于所述流路空间。另外,供应管道131将在设置于连接管道135的吸热部151和发热部152中已被除湿和加热的空气引导至烘干滚筒120的内部。
这里,根据风扇134的运转,烘干滚筒120内部的空气经由吸气管道133而吸入到循环流路部130,由此烘干滚筒120的压力下降,并且随着烘干滚筒120的压力下降,烘干滚筒120外部的空气经由供应管道131而供应到烘干滚筒120的内部。此时,经由供应管道131而进行移动的空气被设置于连接管道135的热交换部150加热,并供应到烘干滚筒120的内部。
这里,风扇134可以设置在吸气管道133、连接管道135或供应管道131中的任何位置。在本发明中,以风扇134设置在连接管道135和供应管道131之间的情况(即,位于发热部152的后方的情况)作为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热交换部150可以设置为,能够依次对流入到连接管道135的空气进行除湿和加热的各种装置。在本发明中,以热交换部150设置成热泵(heat pump)的情况作为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热交换部150包括:吸热部151,其设置在连接管道135的内部,由此去除流入到连接管道135的空气中的水分;发热部152,其设置在连接管道135的内部,由此对穿过吸热部151的空气进行加热;压缩机153,其对穿过了发热部152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将其供应到吸热部151;以及压力调节器154,其用于对穿过发热部152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节,并且,热交换部150的各个构成经由制冷剂管156相连接,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管156中进行移动。
这里,在吸热部151和发热部152可以设置有复数个金属板,复数个所述金属板沿着连接管道135的宽度方向、或连接管道135的高度方向与空气的移动方向平行地配置,并且,吸热部151和发热部152在连接管道135的内部沿着从吸气管道133朝向供应管道131的方向依次配置。
驱动部140用于使烘干滚筒120以规定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所述驱动部140可以包括:马达141,其用于产生动力;皮带轮142,其设置在马达141的旋转轴;以及皮带145,其使皮带轮142和烘干滚筒120的外周面相连接。
这里,在马达141的旋转轴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皮带轮142,而在旋转轴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循环流路部130的风扇134。即,可以使用一个马达141来同时使循环流路部130的风扇134和烘干滚筒120进行动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烘干滚筒120和风扇134由一个马达141驱动,因此,烘干滚筒120和风扇134可以以预定的比率形成的预定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
另一方面,尽管未示出,但是可以分别在烘干滚筒120和风扇134单独设置马达(未示出)。当分别在烘干滚筒120和风扇134单独设置马达时,可以分别独立地对烘干滚筒120和风扇134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排水部160用于排出从热交换部150的吸热部151中产生的冷凝水,排水部160可以包括:储藏主体161,其可装卸地设置在上部箱体110,并提供用于储藏水的空间;排水泵162,其设置于上部基座300,并且泵送从吸热部151中所产生的冷凝水;以及排水管163,其用于将从排水泵162泵送而至的冷凝水引导至储藏主体161。
这里,储藏主体161可以设置为从上部箱体110引出的抽屉形式的水箱(tank),并且,储藏主体161的前方表面可以设置成形成上部正面面板111的一部分。
在如上所述的上部处理装置100中,当烘干对象物经由上部投入口324投入到烘干滚筒120时,烘干滚筒120通过驱动部140进行旋转,从而位于烘干滚筒120内部的烘干对象物进行游动。
另外,当风扇134通过驱动部140进行旋转时,烘干滚筒120内部的空气经由吸气管道133和供应管道131进行循环,并且通过设置在连接管道135的热交换部150来加热并供应到烘干滚筒120。
下部处理装置200可以包括:下部箱体210,其具备用于形成外观的下部正面面板211、下部侧面面板214、下部背面面板219、下部顶面面板400以及下部基座面板219a;外桶220,其以能够储存洗涤水的方式设置于下部箱体210的内部;洗涤滚筒240,其可旋转地设置于外桶220的内部,并且对投入的洗涤对象物进行洗涤;驱动部230,其设置在外桶220的后方,并用于使洗涤滚筒240进行旋转;供水部250,其用于向外桶220供应洗涤水;洗涤剂供应部252,其用于将从供水部供应到的洗涤水与洗涤剂进行混合并供应;以及排水部260,其用于排出外桶220内部的洗涤水。
下部正面面板211包括:下部投入口212,其用于将洗涤对象物投入到洗涤滚筒240中;以及下部门213,其用于开闭下部投入口212。
在下部侧面面板214的上部形成有朝向下部处理装置200的内侧折弯而成的下部水平折弯面214a,从而上部基座300的支撑凸起380和上部侧面面板117的基座支撑面177c依次安置在下部水平折弯面214a。
另外,在下部侧面面板214的上部可以设置有加强框架215,所述加强框架215用于增强下部侧面面板214的上侧的强度,上部基座300的支撑凸起380安置在所述加强框架215。
这里,加强框架215可以包括:水平框架216,其安置在下部侧面面板214的顶面;以及垂直框架217,其面向下部侧面面板214的内侧面并朝向下侧延伸。
下部侧面面板214和下部背面面板219可以分别设置成独立分开的板的形态,并且可以通过折弯一个面板形成为一体。下部侧面面板214和下部背面面板219可以形成为一体,以提高下部处理装置200的强度。
上述下部正面面板211和下部侧面面板214可以分别对应地与上述上部正面面板111和上部侧面面板117形成在相同的延伸面上。即,下部正面面板211和上部正面面板111可以形成为设置于包括控制面板114在内的同一平面上,所述控制面板114位于上部正面面板111的下部。
另外,上部侧面面板117和下部侧面面板214也可以形成为,分别形成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同时位于同一平面上。
另一方面,下部顶面面板400位于下部正面面板211和下部侧面面板214的上部,并且起到划分下部处理装置200和上部处理装置100的作用,同时可以支撑上部处理装置100并将上部处理装置100与下部处理装置200对准。
另外,当在下部处理装置200或上部处理装置100发生火灾时,所述下部顶面面板400可以起到防燃面板的作用,以防止下部处理装置200或上部处理装置100中所发生的火灾转移到其他处理装置。
另外,下部顶面面板400在与形成于上部基座300的前方引导凸起381和后方引导凸起386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前方引导槽410和后方引导槽420,以能够设定上部处理装置100的设置位置。参照单独的附图,对下部顶面面板400进行详细说明。
下部背面面板219用于形成下部处理装置200的背面,并且还可以设置有服务面板(未示出),所述服务面板可以开闭下部背面面板219,以维护下部处理装置200。另外,后述的供水部250的供水管251和排水部260的排水管263贯通所述下部背面面板219。
另一方面,上部处理装置100可以安置在本发明的下部处理装置200的上部,并且下部处理装置200的顶面可以以被上部处理装置100覆盖的形式设置。
外桶220以能够通过诸如弹簧和阻尼器的悬架(suspension)222来进行游动的圆筒形状形成在下部箱体210的内部,并且在所述外桶220的前方形成有外桶开口部221,所述外桶开口部221与形成于下部正面面板211的下部投入口212连通。下部正面面板211的下部投入口212和外桶开口部221还可以包括波纹管形状的垫圈223,所述垫圈223用于在外桶220进行游动时保持水密性。
驱动部230设置在外桶220的背面,并且用于使洗涤滚筒240进行旋转,所述驱动部230可以包括:外转子式的马达232,其设置在外桶220的背面;以及旋转轴231,其贯通外桶220的背面,并且用于传递马达232的旋转力。
洗涤滚筒240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在外桶220的内侧设置成连接于旋转轴231并能够进行旋转,并且,在所述洗涤滚筒240的前方形成有滚筒开口部241,所述滚筒开口部241与形成于外桶220中的外桶开口部221连通,洗涤物经由所述滚筒开口部241被投入。另外,在洗涤滚筒240的内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使洗涤水进行移动的复数个脱水孔242;以及用于使洗涤物进行游动的复数个提升器243。
供水部250从衣物处理装置10外部的供水源(未示出)接收洗涤水,所述供水部250可以包括:供水管251,其连接到外部的供水源;洗涤剂供应部252,其将连接于供水管251而被供应的洗涤水与洗涤剂进行混合,并将其供应到外桶220;以及供应软管253,其使洗涤剂供应部252和外桶220相连接。
排水部260设置在外桶220的下部,并且用于将结束洗涤的洗涤水从外桶220排出,所述排水部260可以包括:排水软管261,其连接于外桶220的下部底面;排水泵262,其设置于排水软管261,并且用于泵送洗涤水;以及排水管263,其用于将被排水泵262泵送了的洗涤水排放到下部处理装置200的外部。
在如上所述的下部处理装置200中,当洗涤对象物经由下部投入口212而投入到洗涤滚筒240时,通过供水部250来向外桶220供应洗涤剂和洗涤水,并且,洗涤滚筒240通过驱动部230进行旋转,同时洗涤滚筒240内部的洗涤对象物进行游动,从而进行洗涤过程。
另外,随着洗涤过程的结束,外桶220内部的洗涤水通过排水部260的排水泵262来排放到下部处理装置200的外部,从而可以结束洗涤过程。
另一方面,就上述的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而言,在设置下部处理装置200之后,上部处理装置100安置在下部处理装置200的上部,从而可以完成衣物处理装置10的设置。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处理装置100的上部基座300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处理装置的上部基座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处理装置的上部基座的侧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基座300包括:压缩机安装部310,热交换部150的压缩机153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安装部310;风扇安装部330,热交换部150的风扇134安装于所述风扇安装部330;供应管道连接部340,供应管道131连接于所述供应管道连接部340;集水部360,与吸气管道133连接的吸气管道连接部350和连接管道135连接于所述集水部360,并且热交换部150的吸热部151和发热部152位于所述集水部360,而且从吸热部151产生的冷凝水临时储存在所述集水部360;以及排水泵安装部370,排水泵162设置于所述排水泵安装部370,所述排水泵162用于从集水部360排出收集到的水。
形成于上部基座300的压缩机安装部310、马达安装部320、风扇安装部330、集水部360以及排水泵安装部370等,可以根据各个构成的连接和流路构成而以各种方式配置。
另一方面,集水部360可以形成为其前端和后端呈开口的盒体形状,以与连接管道135相结合而形成流路,并且吸热部151和发热部152可以位于集水部360和连接管道135相结合的内侧。
这里,与吸气管道133连接的吸气管道连接部350可以位于集水部360的前端,并且供应管道连接部340可以位于集水部360的后端。另外,在集水部360和供应管道131之间还可以形成有转换流路342,所述转换流路342用于将穿过集水部360的吸热部151和发热部152的空气的方向转换到供应管道131侧。
另一方面,在上部基座300的外侧面的下部可以凸出形成有支撑凸起380,所述支撑凸起380用于使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之间隔开规定间隔。支撑凸起380可以夹设在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之间,由此使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之间形成电绝缘状态。
另一方面,在上部基座300的底面的两侧可以设置有一对前方引导凸起381和一对后方引导凸起386,当上部处理装置100安置于下部处理装置200的顶面上时,一对所述前方引导凸起381和一对所述后方引导凸起386安置在下部处理装置200的下部顶面面板400。
这里,一对前方引导凸起381和一对后方引导凸起386可以从支撑凸起380的下部朝向上部基座300的向下方向(即,朝向下部洗涤装置200)凸出而形成。
与此不同地,支撑凸起380也可以独立于一对前方引导凸起381和一对后方引导凸起386,在一对前方引导凸起381和一对后方引导凸起386的上侧沿着上部基座300的外周面延伸而形成。
另一方面,各个前方引导凸起381以在上部基座300的左右方向上呈对称的形状形成于支撑凸起380的底面前方,并且,在各个前方引导凸起381形成有:用于形成底面的前方引导面382;以及形成在比前方引导面382更高的位置上的辅助引导面383。
这里,在前方引导面382的后端,形成有朝向上部基座300的后方向上倾斜的第一后方倾斜面385,并且,在前方引导面382和辅助引导面383之间以及辅助引导面383的前端,形成有朝向上部基座300的前方向上倾斜的第一前方倾斜面384。
这里,当上部处理装置100安置在下部处理装置200上时,前方引导面382和辅助引导面383可以临时安置在前方引导槽410的一侧,所述前方引导槽410形成于下部处理装置200的下部顶面面板400。
特别地,在前方引导凸起381被完全插入到前方引导槽410之前,在前方引导面382被插入到前方引导槽410的状态下,辅助引导面383可以临时支撑于下部顶面面板400。
另一方面,在上部处理装置100安置于下部处理装置200的准确的位置上的情况下,前方引导面382和辅助引导面383可以位于下部顶面面板400的前方引导槽410的内侧,并且各个前方引导凸起381可以被插入到各个前方引导槽410。
另一方面,第一前方倾斜面384和第一后方倾斜面385倾斜地形成,以在上部处理装置100安置于下部处理装置200,并且各个前方引导凸起381相对于各个前方引导槽410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时,各个前方引导凸起381可以滑入到各个前方引导槽410中。
另外,各个前方引导凸起381的前方引导面382的外侧边缘(即,朝向上部基座300外侧的边缘)可以形成为,朝向上部基座300的内侧弯曲的弯曲面381a或倾斜的倾斜面(未示出),参照图8。
这里,在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的左右方向上的对准发生偏移的情况下,形成于前方引导面382的弯曲面381a可以沿着前方引导槽410的内侧面进行滑动。
另一方面,各个后方引导凸起386以在上部基座300的左右方向上呈对称的形状形成于支撑凸起380的底面后方,并且在各个后方引导凸起386形成有用于形成底面的后方引导面387。
这里,在后方引导面387的后端,形成有朝向上部基座300的后方向上倾斜的第二后方倾斜面389,并且,在后方引导面387的前端,形成有朝向上部基座300的前方向上倾斜的第二前方倾斜面388。
另一方面,在上部处理装置100安置于下部处理装置200的准确的位置上的情况下,后方引导面387可以位于形成于下部顶面面板400的后方引导槽420的内侧,并且各个后方引导凸起386可以被插入到各个后方引导槽420。
这里,第二前方倾斜面388和第二后方倾斜面389倾斜地形成,以在上部处理装置100安置于下部处理装置200,并且各个后方引导凸起386与各个后方引导槽420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时,各个后方引导凸起386可以滑入到各个后方引导槽420中。
另外,各个后方引导凸起386的后方引导面387的外侧边缘(即,朝向上部基座300的后方外侧的边缘)可以形成为,朝向上部基座300的内侧弯曲的弯曲面386a或倾斜的倾斜面(未示出),参照图8。
这里,在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的左右方向上的对准发生偏离的情况下,形成于后方引导面387的弯曲面386a可以沿着后方引导槽420的内侧面进行滑动。
另一方面,设置于上部基座300且包括吸热部151、发热部152以及压缩机153等的热交换部150设置成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运转,因此,上部基座300可能会不需要防燃、散热功能。
因此,上部基座300可以通过相对容易制造的注塑成型来制造为一体式,并且可以使用合成树脂材料(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材料、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材料、塑料等)一体地注塑成型。
即,形成于上部基座300顶面的压缩机安装部310、马达安装部320、风扇安装部330、集水部360以及排水泵安装部370等,可以通过注塑成型一体地形成。
另外,上述的支撑凸起380、一对前方引导凸起381以及一对后方引导凸起386在制造上部基座300时,可以以与上部基座300相同的材料一体地注塑成型在上部基座300的侧面和底面而制造。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部处理装置200的下部顶面面板400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部处理装置的下部顶面面板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部处理装置的下部顶面面板的侧剖视图。
另一方面,下部处理装置200的下部顶面面板400在其前方上部的两侧形成有与上部基座300的前方引导凸起381的位置相对应的一对前方引导槽410,并且,在其后方上部的两侧形成有与上部基座300的后方引导凸起386的位置相对应的一对后方引导槽420。
另外,在下部顶面面板400的外周面形成有支撑面430,所述支撑面430夹设在上部侧面面板117和下部侧面面板214之间。这里,支撑面430具体对上部基座300的支撑凸起380进行支撑,并且可以与支撑凸起380一起夹设在上部侧面面板117和下部侧面面板214之间。
这里,在前方引导槽410形成有凹入而成的第一引导面414,使得形成于上部基座300的前方引导凸起381插入并安置于所述第一引导面414,在第一引导面414的前方形成有从下部顶面面板400的顶面朝向第一引导面414向下倾斜的第一前方倾斜面412,并且,在第一引导面414的后方形成有从下部顶面面板400的顶面朝向第一引导面414向下倾斜的第一后方倾斜面416。
这里,上部基座300的前方引导凸起381沿着第一前方倾斜面412和第一后方倾斜面416进行滑动,由此前方引导凸起381被插入到前方引导槽410。
另一方面,在后方引导槽420形成有凹入而成的第二引导面424,使得形成于上部基座300的后方引导凸起386插入并安置于所述第二引导面424,在第二引导面424的前方形成有从下部顶面面板400的顶面朝向第二引导面424向下倾斜的第二前方倾斜面422,并且,在第二引导面424的后方形成有从下部顶面面板400的顶面朝向第二引导面424向下倾斜的第二后方倾斜面426。
这里,上部基座300的后方引导凸起386沿着第二前方倾斜面422和第二后方倾斜面426进行滑动,由此后方引导凸起386被插入到后方引导槽420。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处理装置100被安置在下部处理装置200上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7A和图7B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处理装置和下部处理装置的叠加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基座和下部顶面面板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所示,在本发明中,随着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的叠加,形成于上部基座300的支撑凸起380夹设在下部处理装置200的下部侧面面板214和上部处理装置100的上部侧面面板117之间,从而将上部侧面面板117支撑于下部侧面面板214。
这里,上部基座300的前方引导凸起381插入到下部顶面面板400的前方引导槽410,并且上部基座300的后方引导凸起386被插入到下部顶面面板400的后方引导槽420。
此时,前方引导凸起381的第一前方倾斜面384或第一后方倾斜面385可以沿着前方引导槽410的第一前方倾斜面412和第一后方倾斜面416中的一个进行滑移,由此前方引导凸起381可以插入到前方引导槽410。
另外,后方引导凸起386的第二前方倾斜面388或第二后方倾斜面389可以沿着后方引导槽420的第二前方倾斜面422和第二后方倾斜面426中的一个进行滑移,由此后方引导凸起386可以插入到后方引导槽420。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下部顶面面板400可以通过对具有规定厚度的金属板进行模压成型来制造。另外,形成于下部顶面面板400的前方引导槽410和后方引导槽420可以在制造下部顶面面板400时通过模压成型形成。
这里,只要下部顶面面板400能够执行用于支撑上部处理装置100的强度和防燃的功能,下部顶面面板400就可以通过除了模压成型金属板以外的其他材料和制造方法来制造。
例如,下部顶面面板400可以由防燃材料的合成树脂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制造,并且在注塑成型时,前方引导槽410和后方引导槽420可以一体地成型。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上部基座300的支撑凸起380、下部顶面面板400、上部侧面面板117以及下部侧面面板214之间可以隔开规定的间隔,使得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之间形成电绝缘。
首先,上部侧面面板117的上部水平折弯面177a和下部侧面面板214的下部水平折弯面214a之间可以形成为隔开第一间隔D1。另外,在加强框架215设置于下部侧面面板214的情况下,加强框架215的水平框架216和上部侧面面板117的上部水平折弯面177a之间可以形成小于第一间隔D1的第二间隔D2。
这里,第一间隔D1和第二间隔D2形成为上部侧面面板117和下部侧面面板214之间的间隔,由此可以形成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之间的电绝缘间隔。
另一方面,上部侧面面板117的基座支撑面177c可以以与上部侧面面板117的上部水平折弯面177a形成第三间隔D3的方式弯折。第三间隔D3可以形成为,至少小于上部基座300的支撑凸起380的厚度和下部顶面面板400的支撑面430的厚度相加的距离。
因此,当基座支撑面177c支撑于支撑凸起380时,上部侧面面板117的水平折弯面177a可以与下部侧面面板214的下部水平折弯面214a隔开间隔,从而形成电绝缘的间隔。
这里,在加强框架215还设置于下部侧面面板214的情况下,上部侧面面板117的基座支撑面177c可以与下部侧面面板214的下部水平折弯面214a形成第四间隔D4。
另一方面,第四间隔D4可以形成为,与上部基座300的支撑凸起380的厚度、下部顶面面板400的支撑面430的厚度以及加强框架215的水平框架216的厚度相加的厚度相同,并且,上部侧面面板117的水平折弯面177a可以以形成第一间隔D1的方式设置。
这里,如上所述,第一间隔D1是,下部侧面面板214的下部水平折弯面214a和上部侧面面板117的上部水平折弯面177a之间的间隔,如图所示,可以形成为大于加强框架215的水平框架216的厚度。
另一方面,夹设在上部侧面面板117和下部侧面面板214之间的支撑面430,可以形成为与上部侧面面板117的垂直折弯面177b隔开第五间隔D5。形成在支撑面430和垂直折弯面177b之间的第五间隔D5,可以形成下部处理装置200和上部侧面面板117之间的电绝缘空间。
如上所述,支撑凸起380可以在上部侧面面板117的水平折弯面177a的内侧与垂直折弯面177b隔开规定间隔,并且支撑面177c可以位于支撑凸起380的上部。
其结果,支撑凸起380可以与上部侧面面板117的垂直折弯面177b隔开规定间隔,并且位于上部侧面面板117的内侧或水平折弯面177b的内侧。另外,由于支撑凸起380的位置处于与垂直折弯面177b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因此可以配置在支撑面177c的下部。
因此,就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10而言,当上部处理装置100叠加到下部处理装置200的上部时,上部处理装置100的上部基座300的前方引导凸起381和后方引导凸起386将会插入到下部处理装置200的下部顶面面板400的前方引导槽410和后方引导槽420,从而上部处理装置100可以以与下部处理装置200对准的状态叠加。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10中,在上部处理装置100的上部侧面面板117和下部处理装置200的下部侧面面板214之间形成有用于电绝缘的复数个间隔,从而可以在上部处理装置100和下部处理装置200之间形成电绝缘。
尽管已经针对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权利要求可以通过各种变形来实施本发明。因此,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改变将不能脱离本发明的技术。

Claims (2)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处理装置、下部处理装置以及绝缘材质的支撑部,
所述上部处理装置包括:
上部箱体,包括形成上部的侧面外形的上部侧面面板;
烘干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部箱体的内部,烘干对象物投入到所述烘干滚筒;以及
上部驱动部,使所述烘干滚筒进行旋转;
所述下部处理装置包括:
下部箱体,包括形成下部的侧面外形的下部侧面面板;
外桶,设置于所述下部箱体并储存洗涤水;
洗涤滚筒,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洗涤对象物投入到所述洗涤滚筒;以及
下部驱动部,使所述洗涤滚筒进行旋转;
所述支撑部配置在所述上部侧面面板和所述下部侧面面板之间,使所述上部侧面面板从所述下部侧面面板向上侧隔开。
2.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处理装置和下部处理装置,
所述上部处理装置包括:
上部箱体,形成上部的外形;
烘干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部箱体的内部,烘干对象物投入到所述烘干滚筒;
上部基座,设置在所述烘干滚筒的下侧;以及
上部驱动部,使所述烘干滚筒进行旋转;
所述下部处理装置包括:
下部箱体,形成下部的外形;
外桶,设置于所述下部箱体的内部并储存洗涤水;
洗涤滚筒,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洗涤对象物投入到所述洗涤滚筒;
顶面面板,配置在所述洗涤滚筒的上侧且配置在所述上部基座的下侧;以及
下部驱动部,使所述洗涤滚筒进行旋转;
所述上部箱体包括形成所述上部处理装置的侧面的上部侧面面板,
所述下部箱体包括形成所述下部处理装置的侧面的下部侧面面板,
所述顶面面板从所述上部侧面面板以及所述下部侧面面板隔开。
CN202310961472.2A 2020-03-05 2021-02-25 衣物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70265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27778 2020-03-05
KR20200027778 2020-03-05
KR1020200132544A KR102493057B1 (ko) 2020-03-05 2020-10-14 적층식 의류 처리장치
KR10-2020-0132544 2020-10-14
CN202110213490.3A CN113355841B (zh) 2020-03-05 2021-02-25 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3490.3A Division CN113355841B (zh) 2020-03-05 2021-02-25 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26572A true CN117026572A (zh) 2023-11-10

Family

ID=74666656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3824.8A Pending CN116988260A (zh) 2020-03-05 2021-02-25 衣物处理装置
CN202310960867.0A Pending CN117005143A (zh) 2020-03-05 2021-02-25 衣物处理装置
CN202310961472.2A Pending CN117026572A (zh) 2020-03-05 2021-02-25 衣物处理装置
CN202310961387.6A Pending CN117026571A (zh) 2020-03-05 2021-02-25 衣物处理装置
CN202110213490.3A Active CN113355841B (zh) 2020-03-05 2021-02-25 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3824.8A Pending CN116988260A (zh) 2020-03-05 2021-02-25 衣物处理装置
CN202310960867.0A Pending CN117005143A (zh) 2020-03-05 2021-02-25 衣物处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1387.6A Pending CN117026571A (zh) 2020-03-05 2021-02-25 衣物处理装置
CN202110213490.3A Active CN113355841B (zh) 2020-03-05 2021-02-25 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77559A1 (zh)
EP (1) EP3875659A1 (zh)
KR (1) KR20230015491A (zh)
CN (5) CN116988260A (zh)
AU (2) AU2021201454B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729519S (ja) * 2019-09-20 2022-11-11 洗濯用洗濯乾燥機
CA196214S (en) * 2019-09-20 2022-04-01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for laundry purpose
CA195395S (en) * 2019-09-20 2022-04-01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for laundry purpose
CA195238S (en) * 2019-09-20 2023-01-20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for laundry purpose
USD959766S1 (en) * 2019-09-20 2022-08-02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for laundry purpose
USD958472S1 (en) * 2019-09-20 2022-07-19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for laundry purpose
CA195073S (en) * 2019-09-20 2023-01-19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for laundry purpose
JP1717869S (ja) * 2019-09-20 2022-06-22 洗濯用洗濯乾燥機
USD960467S1 (en) * 2019-09-20 2022-08-09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for laundry purpose
CA195072S (en) * 2019-09-20 2023-01-18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for laundry purpose
CA195066S (en) * 2019-09-20 2022-04-01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for laundry purpose
JP1738470S (ja) * 2020-02-25 2023-03-08 洗濯用洗濯乾燥機セット
USD959769S1 (en) * 2020-02-25 2022-08-02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for laundry purpo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00583A (ja) * 2003-01-20 2005-01-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20060005849A (ko) * 2004-07-14 2006-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하체결구조를 갖는 가전제품 및 그 체결방법
JP4685571B2 (ja) * 2005-09-22 2011-05-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5104578B2 (ja) * 2008-06-18 2012-12-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EP2703536A1 (en) * 2012-08-31 2014-03-05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first appliance with a second appliance
WO2017131444A1 (ko) * 2016-01-27 2017-08-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장치의 구동 유닛,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장치 또는 트윈 세탁장치, 그리고 이의 제어방법
CN107587313B (zh) * 2016-07-07 2020-08-21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涤物处理装置
CN107780180B (zh) * 2016-08-30 2020-09-08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和具有该换热器的洗衣机
KR102347850B1 (ko) * 2016-12-23 2022-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8260A (zh) 2023-11-03
AU2021201454B2 (en) 2023-02-16
KR20230015491A (ko) 2023-01-31
AU2021201454A1 (en) 2021-09-23
EP3875659A1 (en) 2021-09-08
CN117005143A (zh) 2023-11-07
CN117026571A (zh) 2023-11-10
US20210277559A1 (en) 2021-09-09
CN113355841A (zh) 2021-09-07
CN113355841B (zh) 2023-08-18
AU2023202968A1 (en)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55841B (zh) 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CN113308842B (zh) 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EP3875660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y method of the same
CN113308844B (zh) 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KR102648423B1 (ko) 적층식 의류 처리장치
KR20150059319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616497B1 (ko) 적층식 의류 처리장치
KR102493057B1 (ko) 적층식 의류 처리장치
CN113308843B (zh) 堆叠式衣物处理装置
KR20190062050A (ko) 의류 처리 장치
KR102613320B1 (ko) 적층식 의류 처리장치
KR102616498B1 (ko) 적층식 의류 처리장치
KR20230063654A (ko) 건조 겸용 세탁기
KR20190062052A (ko) 의류 처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