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7152A -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7152A
CN117017152A CN202311075472.9A CN202311075472A CN117017152A CN 117017152 A CN117017152 A CN 117017152A CN 202311075472 A CN202311075472 A CN 202311075472A CN 117017152 A CN117017152 A CN 117017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cleaning
channel
cover body
dust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754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李秋寒
张明丛
张申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754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71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7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71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4Floor-sweep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8Floor-scrubb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13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13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 A47L11/4025Means for empty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91Storing or park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therefor; Means allowing transport of the machine when it is not being us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94Accessori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conventional vacuum-clean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97Means for exhaust-air diffusion; Exhaust-air treatment, e.g. air purification; Means for sound or vibration da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9/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 F26B9/0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in stationary drums or chambers
    • F26B9/06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in stationary drums or chambers the products to be dried being disposed on one or more containers, which may have at least partly gas-previous walls, e.g. trays or shelves in a st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 A47L2201/02Docking stations; Docking operations
    • A47L2201/024Emptying dust or waste liquid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该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装置,具有清洁件;基站;以及集尘装置,外接于基站,集尘装置通过基站回收清洁装置中的脏污;其中,集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具有用于容置清洁件的烘干腔;以及负压组件,设置于装置主体,负压组件用于向烘干腔输出烘干气流,以对清洁件进行烘干。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有利于降低用户的维护频率,并且能够对清洁装置的清洁件进行烘干。

Description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洗地、扫地、拖地等清洁功能的清洁机器人能够代替用户进行清洗地面等清洁工作,给用户带来诸多便利,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清洁机器人通常配套有基站。目前,市面上传统的基站通常是在其内部集成尘袋来收集清洁机器人回收的脏污。由于基站的内部空间有限,导致尘袋的容积往往较小,意味着用户往往需要高频率地更换尘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有利于降低用户的维护频率,并且能够对清洁装置的清洁件进行烘干。
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装置,具有清洁件;基站;以及集尘装置,外接于基站,集尘装置通过基站回收清洁装置中的脏污;其中,集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具有用于容置清洁件的烘干腔;以及负压组件,设置于装置主体,负压组件用于向烘干腔输出烘干气流,以对清洁件进行烘干。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负压组件包括:风机;以及罩体,具有容置腔及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风机容置于容置腔中,散热出风口还与烘干腔连通;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罩体外部的气体自第一散热进风口进入容置腔以对风机进行散热,而后通过散热出风口排放至烘干腔以对清洁件进行烘干。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装置主体开设有第一过风口以及开口,散热出风口通过第一过风口与烘干腔连通,自散热出风口排放的气体通过第一过风口进入烘干腔,烘干腔通过开口与装置主体的外部连通;集尘装置还包括:门体,与装置主体连接,门体用于闭合开口,且门体上开设有第二过风口,烘干腔中的气体通过第二过风口排放至装置主体的外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装置主体包括:基座;本体,与基座对接形成安装腔,开口开设于本体;以及支架,安装于安装腔中,烘干腔位于支架,且门体与支架可转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进风口位于罩体的底部,散热出风口位于罩体的侧壁,风机的外侧壁与罩体的内侧壁相互间隔以形成第一散热流道,自第一散热进风口进入的气体经第一散热流道而通过散热出风口排放。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装置主体包括:基座;本体,与基座对接形成安装腔,本体开设有与安装腔的外部连通的第二散热进风口;支架,安装于安装腔中,罩体设置于支架;以及散热密封盖板,与支架连接,且散热密封盖板位于罩体的底侧,散热密封盖板与支架配合形成散热进风通道并将散热进风通道与安装腔的其余部分隔开,散热进风通道分别与第一散热进风口以及第二散热进风口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装置主体具有用于装配罩体的装配腔,装配腔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挡筋以及第二挡筋,第一挡筋以及第二挡筋沿罩体的周向彼此间隔,其中当罩体装配于装配腔时罩体、装置主体、第一挡筋以及第二挡筋配合围成第二散热流道,第二散热流道与散热出风口位于第一挡筋以及第二挡筋的同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挡筋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第一挡筋沿罩体的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罩体的外侧壁凸设有第一凸筋,第一凸筋嵌设于相邻第一挡筋之间的间隙中;第二挡筋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第二挡筋沿罩体的周向依次间隔分布,罩体的外侧壁还凸设有第二凸筋,第二凸筋嵌设于相邻第二挡筋之间的间隙中。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集尘装置还包括:第一散热密封件,靠近第二散热流道的顶部,且第一散热密封件夹设于罩体与装置主体之间;以及第二散热密封件,靠近第二散热流道的底部,且第二散热密封件夹设于罩体与装置主体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集尘装置还包括:集尘组件,设置于装置主体且与基站连接;其中,罩体还具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吸风通道和排风通道,风机通过吸风通道与集尘组件连接,风机通过排风通道连通至罩体的外部,风机通过吸风通道抽吸集尘组件中的气体并通过排风通道排放至罩体的外部,以在集尘组件中营造负压环境而使得集尘组件通过基站回收清洁装置中的脏污。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基站包括:基站主体;以及集尘构件,设置于基站主体,集尘构件用于与集尘组件连接;其中,集尘构件的内部具有集尘通道,且集尘构件的顶部开设有与集尘通道连通的集尘口,集尘口用于当清洁装置返回基站时与清洁装置的尘盒对接,尘盒中的脏污依次通过集尘口以及集尘通道回收至集尘组件。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罩体还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吸风口;负压组件还包括:吸风密封件,围出吸风通道,且吸风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以及连接部,连接部穿设于吸风口,第一密封部连接于连接部靠近风机的端部,且第一密封部夹设于罩体与风机之间以形成密封,第二密封部连接于连接部远离风机的端部;以及吸风管,与集尘组件连接,且吸风管还抵接于第二密封部以形成密封,风机通过吸风管抽吸集尘组件中的气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负压组件还包括:消音器,与罩体连接,排风通道排出的气体通过消音器后排放至负压组件的外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消音器位于罩体的底部;排风通道包括相连的第一子通道以及第二子通道,第一子通道围设于容置腔的外周,第二子通道朝消音器延伸以连通至消音器,风机抽吸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一子通道以及第二子通道排放至消音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罩体包括:罩体上盖;以及罩体下盖,与罩体上盖对接形成容置腔以及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位于罩体下盖;负压组件还包括:第一排风密封件,夹设于风机与罩体下盖之间,且第一排风密封件位于第一子通道靠近容置腔的一侧;以及第二排风密封件,夹设于罩体上盖与罩体下盖之间,且第二排风密封件位于第一子通道远离容置腔的一侧,第一排风密封件与第二排风密封件配合密封第一子通道。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集尘装置,集尘装置用以外接于清洁装置的基站,清洁装置具有清洁件,集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具有用于容置清洁件的烘干腔;以及负压组件,设置于装置主体,负压组件用于向烘干腔输出烘干气流,以对清洁件进行烘干。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该集尘装置外接于基站,集尘装置通过基站回收清洁装置中的脏污。本申请集尘装置外接于基站,即集尘装置处于基站的外部而非集成于基站的内部,如此允许集尘装置的集尘组件设计更大的容积以回收脏污,不受基站内部空间的限制,用户不再需要高频率地维护集尘组件(例如清理集尘组件中的脏污等),因而有利于降低用户的维护频率,减轻用户的使用负担。并且,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基站是否配备集尘装置,能够满足用户更多样化的需求。
并且,清洁装置具有清洁件。清洁装置在进行清洁工作后,清洁件通常处于湿润的状态。本申请集尘装置的装置主体具有用于容置清洁件的烘干腔,集尘装置的负压组件用于向烘干腔输出烘干气流,以对清洁件进行烘干。本申请集尘装置能够对清洁装置的清洁件进行烘干,使得清洁件尽可能保持干燥的状态,以避免清洁件滋生细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1c是本申请基站以及集尘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集尘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集尘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风机以及罩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风机以及罩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集尘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负压组件装配于支架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本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负压组件与支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负压组件装配于支架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下、左和右,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一种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请参阅图1a-1c以及图2,图1a-1c是本申请基站以及集尘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集尘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装置以及基站10。清洁装置可以是清洁机器人等清洁设备,清洁装置能够自行在待清洁面上移动,清洁装置能够对其经过的区域进行清洁。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清洁装置也可以是清洗机、洗地机等等清洁设备,用户通过手持清洁装置并推动清洁装置在待清洁面上移动,使得清洁装置对其经过的区域进行清洁。本申请实施例以清洁机器人为例进行阐述,仅为论述需要,并非因此造成限定。清洁装置具有用于进行清洁工作的清洁件40,清洁件40可以是滚刷、抹布、毛刷等,本申请实施例以滚刷为例进行阐述。清洁装置还具有尘盒30,尘盒30用于在清洁过程中储存清洁装置回收的脏污。清洁装置与基站10配套使用,基站10应用于清洁装置的充电作业等,以辅助清洁装置进行清洁工作。
清洁系统还包括集尘装置20。集尘装置20,顾名思义,其具备集尘功能。集尘装置20外接于基站10,集尘装置20通过基站10回收清洁装置中的脏污。本实施例集尘装置20外接于基站10,即集尘装置20处于基站10的外部而非集成于基站10的内部,如此允许集尘装置20设计更大的容积以回收脏污,不受基站10内部空间的限制,用户不再需要高频率地维护集尘装置20(例如清理集尘装置20中的脏污等),因而有利于降低用户的维护频率,减轻用户的使用负担。集尘装置20外接于基站10应当理解为:集尘装置20与基站10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用户将集尘装置20与基站10连接,集尘装置20即可应用于回收清洁装置中的脏污,达到即装即用的目的。并且,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基站10是否配备集尘装置20,能够满足用户更多样化的需求。当然,集尘装置20与基站10之间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集尘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下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集尘装置20进行阐述。
在一实施例中,集尘装置20包括装置主体21。装置主体21,顾名思义,其为集尘装置20的基础载体,对集尘装置20的其余零部件起到承载以及保护的作用。集尘装置20还包括负压组件22,负压组件22设置于装置主体21。集尘装置20还包括集尘组件23,集尘组件23设置于装置主体21且与负压组件22连接,集尘组件23还与基站10连接。负压组件22用于在集尘组件23中营造负压环境,使得集尘组件23通过基站10回收清洁装置中的脏污。
基站10包括基站主体11。基站主体11,顾名思义,其为基站10的基础载体,对基站10的其余零部件起到承载以及保护的作用。如图1a和图1b所示,基站10还包括集尘构件12,集尘构件12设置于基站主体11,集尘构件12用于与集尘组件23连接。集尘构件12的内部具有集尘通道,且集尘构件12的顶部开设有与集尘通道连通的集尘口121,集尘口121用于当清洁装置返回基站10时与清洁装置的尘盒30对接,尘盒30中的脏污依次通过集尘口121以及集尘通道回收至集尘组件23。
由于尘盒30通常靠近清洁装置的底部,因此本实施例集尘构件12靠近基站主体11的底部设置,如此当清洁装置返回基站10时方便集尘口121与尘盒30对接。集尘装置20的装置主体21上还可以设置外挂钣金件,集尘装置20通过该外挂钣金件与基站10连接,使得集尘装置20外接于基站10。
集尘组件23包括集尘桶231以及集尘管232。集尘桶231与负压组件22连接,集尘桶231用于储存回收的脏污。集尘管232与集尘桶231连接,集尘管232还用于连接基站10。负压组件22用于在集尘桶231的内部营造负压环境,使得集尘管232通过基站10将清洁装置中的脏污回收至集尘桶231。
集尘桶231与集尘装置20的装置主体21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清理集尘桶231时,用户将集尘桶231从装置主体21上取下,即可对集尘桶231进行清理,待集尘桶231清理完毕后再将集尘桶231重新装回装置主体21。传统的基站10通常通过尘袋来收集垃圾,尘袋作为耗材无疑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而本实施例集尘桶231可以重复使用,替代了尘袋,能够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集尘管232的一端通过护套以及卡箍固定于集尘装置20的装置主体21以与集尘桶231连接,集尘管23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基站10的集尘构件12。集尘管232外漏于装置主体21,方便在集尘管232堵塞时进行疏通以及清理集尘管232。装置主体21上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卡箍,集尘管232通过该若干个弹性卡箍固定于装置主体21。集尘管232可以是波纹软管,即集尘管232的长度可以调节。当用户需要使用集尘装置20时,用户拉长集尘管232并将集尘管232与基站10对接,而在使用完毕后,用户可以方便地收纳集尘管232并将集尘管232重新固定于集尘装置20的装置主体21。并且,集尘装置20的电源线以及信号线通过航空插头与基站主体11电性连接,以由基站10向集尘装置20供电以及控制集尘装置20进行工作。航空插头能够实现集尘装置20的电源线以及信号线与基站主体11之间的防水防尘功能。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风机以及罩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风机以及罩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负压组件22包括风机221,风机221用于在集尘组件23中营造负压环境,使得集尘组件23通过基站10回收清洁装置中的脏污。负压组件22还包括罩体222。罩体222具有容置腔2221及与容置腔2221连通的吸风通道2222和排风通道2223,风机221容置于容置腔2221中。风机221通过吸风通道2222与集尘组件23连接,风机221通过排风通道2223连通至罩体222的外部,风机221通过吸风通道2222抽吸集尘组件23中的气体并通过排风通道2223排放至罩体222的外部,从而在集尘组件23中营造负压环境。
可选地,罩体222包括罩体上盖2225以及罩体下盖2226。罩体上盖2225与罩体下盖2226对接形成容置腔2221。本实施例风机221可以为离心风机221等,风机221的排风方式具体是离心排风。吸风通道2222位于风机221的顶部,排风通道2223则围设于风机221的外周,风机221通过其顶部的吸风通道2222抽吸集尘组件23中的气体,并通过周向上的排风通道2223离心排风。
在一实施例中,负压组件22还包括吸风密封件223,吸风密封件223围出吸风通道2222,并且吸风密封件223还用于实现风机221与罩体222之间在吸风通道2222所处位置的密封,保证吸风通道2222的气密性,有利于提高集尘效率以及集尘效果。具体地,罩体222还开设有吸风口2224,吸风口2224与容置腔2221连通,具体是吸风口2224位于罩体222的顶部,吸风密封件223同样位于罩体222的顶部。吸风密封件223包括第一密封部2231、第二密封部2232以及连接部2233。连接部2233穿设于吸风口2224。第一密封部2231连接于连接部2233靠近风机221的端部,且第一密封部2231夹设于罩体222与风机221之间以形成密封。第二密封部2232连接于连接部2233远离风机221的端部。第二密封部2232伸出至罩体222的外侧。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中集尘装置20的局部位置被剖开以展示集尘装置20的内部结构。负压组件22还包括吸风管224。吸风管224与集尘组件23连接,具体是吸风管224与集尘桶231连接。吸风管224还抵接于第二密封部2232以形成密封,保证吸风管224及其与第二密封部2232连接处的气密性,有利于提高集尘效率以及集尘效果。风机221通过吸风管224抽吸集尘组件23中的气体。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图7中的局部位置被剖开以展示内部结构。考虑到排风通道2223排放的气体具有较大的风噪,本实施例负压组件22还包括消音器225,消音器225与罩体222连接,排风通道2223排出的气体通过消音器225后排放至负压组件22的外部。如此一来,消音器225能够有效降低排风通道2223所排放气体的风噪。
消音器225位于罩体222的底部。排风通道2223包括相连的第一子通道2223a以及第二子通道2223b。第一子通道2223a围设于容置腔2221的外周,第二子通道2223b朝消音器225延伸以连通至消音器225。风机221抽吸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一子通道2223a以及第二子通道2223b排放至消音器225。风机221离心排出的气体进入第一子通道2223a,并在第一子通道2223a中沿着风机221的周向流送至第二子通道2223b,到达第二子通道2223b的气体沿着第二子通道2223b流送至消音器225,最终经消音器225降噪后排放至罩体222的外部。装置主体21包括基座211、本体212以及支架213。本体212与基座211对接形成安装腔,支架213安装于安装腔中,罩体222设置于支架213。请一并参阅图8,本体212还开设有排风口2122,安装腔通过排风口2122与外部连通,经排风通道2223排出的气体通过排风口2122排放至安装腔的外部。自消音器225排放的气体进入安装腔,之后经排风口2122排放至外部。排风口21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各排风口2122彼此间隔设置于本体212,图8示例性地展示了各排风口2122沿本体212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情况。
罩体上盖2225与罩体下盖2226对接形成第一子通道2223a,第二子通道2223b位于罩体下盖2226。负压组件22还包括第一排风密封件2271,第一排风密封件2271夹设于风机221与罩体下盖2226之间,使得风机221与罩体下盖2226之间在第一排风密封件2271的所在位置处形成密封,保证第一子通道2223a的气密性,以防止风机221排出的气体在罩体222中乱窜。负压组件22还包括第二排风密封件2272,第二排风密封件2272夹设于罩体上盖2225与罩体下盖2226之间,使得罩体上盖2225与罩体下盖2226之间在第二排风密封件2272的所在位置处形成密封,保证第一子通道2223a的气密性,以防止风机221排出的气体在罩体222中乱窜。并且,第一排风密封件2271位于第一子通道2223a靠近容置腔2221的一侧,第二排风密封件2272位于第一子通道2223a远离容置腔2221的一侧,第一排风密封件2271与第二排风密封件2272配合密封第一子通道2223a。
在一实施例中,考虑到风机221长时间运行,风机221自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及时进行散热,以保证风机221可靠运作。有鉴于此,本实施例罩体222还开设有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以及散热出风口2228。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与容置腔2221连通,散热出风口2228与容置腔2221连通。在风机221的抽吸作用下,罩体222外部的气体自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进入容置腔2221以对风机221进行散热,而后通过散热出风口2228排放至罩体222的外部。
由于风机221运行时的温度远高于外部环境温度,因此外部环境中的气体温度较低可以用于对风机221进行散热。本实施例风机221不仅具备在集尘组件23中营造负压环境的功能,还能够通过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将罩体222外部温度相对较低的气体抽吸入容置腔2221以对风机221进行散热,自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进入的气体与风机221进行热交换,之后通过散热出风口2228排放至罩体222的外部。
具体地,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位于罩体222的底部。散热出风口2228位于罩体222的侧壁,且散热出风口2228相对第一子通道2223a靠近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风机221的外侧壁与罩体222的内侧壁相互间隔以形成第一散热流道226,自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进入的气体经第一散热流道226而通过散热出风口2228排放。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各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彼此间隔地分布于罩体222的底部。
进一步地,集尘装置20还包括进风口密封件26,进风口密封件26夹设于风机221的底部与罩体222之间,以形成密封。进风口密封件26用于将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与第一散热流道226间隔开,以保证在风机221的抽吸作用下,罩体222外部的气体自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流送至风机221以对风机221进行散热,避免该气体绕过风机221而直接从散热出风口2228排出,有利于保证风机221的散热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主体21的本体212开设有与安装腔的外部连通的第二散热进风口2121。装置主体21还包括散热密封盖板215,散热密封盖板215与装置主体21的支架213连接,且散热密封盖板215位于罩体222的底侧。散热密封盖板215与支架213配合形成散热进风通道216并将散热进风通道216与安装腔的其余部分隔开,散热进风通道216分别与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以及第二散热进风口2121连通。散热密封盖板215与支架213位于罩体222底侧的部分对接形成散热进风通道216,散热密封盖板215相对支架213的该部分远离罩体222。散热进风通道216较为密闭,因而散热密封盖板215能够将散热进风通道216与安装腔的其余部分隔开。由于上述消音器225排出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度且会排放至安装腔中,本实施例散热密封盖板215能够阻碍该气体进入散热进风通道216,因而能够保证风机221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第二散热进风口21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各第二散热进风口2121沿本体212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并且,第二散热进风口2121与上述的排风口2122位于本体212的同一侧,如图8所示。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申请负压组件与支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负压组件装配于支架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主体21具有装配腔217,装配腔217用于装配罩体222,具体是装配腔217位于装置主体21的支架213。装配腔217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挡筋2181以及第二挡筋2182,第一挡筋2181以及第二挡筋2182沿罩体222的周向彼此间隔。当罩体222装配于装配腔217时,罩体222、装置主体21、第一挡筋2181以及第二挡筋2182配合围成第二散热流道228,第二散热流道228与散热出风口2228位于第一挡筋2181以及第二挡筋2182的同一侧。第一散热流道226通过散热出风口2228与第二散热流道228连通,对风机221进行散热后的温度较高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一散热流道226、散热出风口2228以及第二散热流道228进行排放,气体流向如图10中箭头M所示。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挡筋2181以及第二挡筋2182围出第二散热流道228,第二散热流道228形成单独的腔室,第二散热流道228用于引导对风机221进行散热后的温度较高的气体进行排放,以避免该气体流窜至集尘装置20的其它位置。
具体地,第一挡筋218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第一挡筋2181沿罩体222的周向依次间隔分布。图9示例性地展示了第一挡筋2181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该两个第一挡筋2181相互靠近设置。罩体222的外侧壁凸设有第一凸筋2229a,第一凸筋2229a嵌设于相邻第一挡筋2181之间的间隙中。第一挡筋2181与第一凸筋2229a由于彼此距离较近,因而能够形成相对密封的结构,以保证第二散热流道228的气密性。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挡筋2181与第一凸筋2229a之间可以设置密封胶、密封圈等密封元件,以进一步提高第二散热流道228的气密性。
同理,第二挡筋218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第二挡筋2182沿罩体222的周向依次间隔分布。图9示例性地展示了第二挡筋2182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该两个第二挡筋2182相互靠近设置。罩体222的外侧壁还凸设有第二凸筋2229b,第二凸筋2229b嵌设于相邻第二挡筋2182之间的间隙中。第二挡筋2182与第二凸筋2229b由于彼此距离较近,因而能够形成相对密封的结构,以保证第二散热流道228的气密性。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挡筋2182与第二凸筋2229b之间可以设置密封胶、密封圈等密封元件,以进一步提高第二散热流道228的气密性。
在一实施例中,集尘装置20还包括第一散热密封件241以及第二散热密封件242。第一散热密封件241靠近第二散热流道228的顶部,且第一散热密封件241夹设于罩体222与装置主体21之间,以密封第二散热流道228的顶部。第二散热密封件242靠近第二散热流道228的底部,且第二散热密封件242夹设于罩体222与装置主体21之间,以密封第二散热流道228的底部。如此一来,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散热密封件241以及第二散热密封件242配合密封第二散热流道228,以进一步提高第二散热流道228的气密性。
可选地,第一散热密封件241可以为半环形结构,以匹配第一挡筋2181与第二挡筋2182所围出的第二散热流道228的构造。第二散热密封件242可以为完整环形结构,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第二散热流道228的气密性。
请继续参阅图2以及图10。在一实施例中,集尘装置20的装置主体21具有用于容置清洁件40的烘干腔2191,烘干腔2191具体是位于装置主体21的支架213。集尘装置20的负压组件22用于向烘干腔2191输出烘干气流,以对清洁件40进行烘干。
通过上述方式,考虑到清洁装置在进行清洁工作后,清洁件40通常处于湿润的状态。本实施例集尘装置20的装置主体21具有用于容置清洁件40的烘干腔2191,集尘装置20的负压组件22用于向烘干腔2191输出烘干气流,以对清洁件40进行烘干。本实施例集尘装置20能够对清洁装置的清洁件40进行烘干,使得清洁件40尽可能保持干燥的状态,以避免清洁件40滋生细菌。
在一实施例中,罩体222的散热出风口2228与烘干腔2191连通。在风机221的抽吸作用下,罩体222外部的气体自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进入容置腔2221以对风机221进行散热,而后通过散热出风口2228排放至烘干腔2191以对清洁件40进行烘干。对风机221进行散热后的气体由于具有较高的温度,本实施例烘干气流即为对风机221进行散热后的气体,利用风机221工作产生的热量对清洁件40进行烘干,避免了额外设置加热模块,有利于降低集尘装置20的制造成本以及简化集尘装置20的结构。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负压组件22也可以设置额外的加热模块,加热模块自身发热,风机221引导气流通过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对气流进行加热以形成烘干气流,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主体21开设有第一过风口2192。散热出风口2228通过第一过风口2192与烘干腔2191连通。自散热出风口2228排放的气体通过第一过风口2192进入烘干腔2191。具体地,装置主体21还包括过风栅格,过风栅格安装于装置主体21的支架213。第一过风口2192位于过风栅格,且第一过风口2192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一过风口2192彼此间隔地分布于过风栅格。
装置主体21还开设有开口2193,烘干腔2191通过开口2193与装置主体21的外部连通。集尘装置20还包括门体25,门体25与装置主体21连接,门体25用于闭合开口2193。当用户需要对清洁件40进行烘干时,用户打开门体25,以开放开口2193,清洁件40通过开口2193置于烘干腔2191中,随后用户关上门体25以闭合开口2193。门体25上开设有第二过风口251,烘干腔2191中的气体通过第二过风口251排放至装置主体21的外部。自散热出风口2228排放的气体通过第一过风口2192进入烘干腔2191,而后通过第二过风口251排放至装置主体21的外部。
可选地,门体25与装置主体21可转动地连接,用户通过转动门体25,使得门体25开放或闭合开口2193。开口2193开设于装置主体21的本体212,烘干腔2191位于装置主体21的支架213,开口2193暴露烘干腔2191,以便于清洁件40置于烘干腔2191进行烘干。门体25与支架213可转动连接,具体是门体25通过一转轴与支架213可转动连接。门体25上的第二过风口251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二过风口251彼此间隔地分布于门体25。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门体25也可以整体与装置主体21可拆卸连接,当门体25整体从装置主体21上拆卸下来时门体25开放开口2193,而当门体25整体安装于装置主体21时门体25闭合开口2193,在此不做限定。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应用场景一:
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装置以及基站10,清洁装置是清洁机器人。清洁系统还包括集尘装置20。集尘装置20外接于基站10。集尘装置20包括负压组件22以及集尘组件23。负压组件22包括风机221以及罩体222。集尘组件23包括集尘桶231以及集尘管232。罩体222具有容置腔2221及与容置腔2221连通的吸风通道2222和排风通道2223,风机221容置于容置腔2221中。风机221通过吸风通道2222与集尘桶231连接,风机221通过排风通道2223连通至罩体222的外部。集尘管232与集尘桶231连接,集尘管232还用于连接基站10。风机221通过吸风通道2222抽吸集尘桶231中的气体并通过排风通道2223排放至罩体222的外部,从而在集尘桶231中营造负压环境,使得集尘管232通过基站10将清洁装置中的脏污回收至集尘桶231。本应用场景中集尘装置20外接于基站10,即集尘装置20处于基站10的外部而非集成于基站10的内部,如此允许集尘装置20设计更大的容积以回收脏污,不受基站10内部空间的限制,用户不再需要高频率地维护集尘装置20(例如清理集尘装置20中的脏污等),因而有利于降低用户的维护频率,减轻用户的使用负担。并且,由于集尘装置20采用模块化设计,其独立于基站10,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配备集尘装置20。
罩体222还开设有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以及散热出风口2228。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与容置腔2221连通,散热出风口2228与容置腔2221连通。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位于罩体222的底部,散热出风口2228位于罩体222的侧壁,风机221的外侧壁与罩体222的内侧壁相互间隔以形成第一散热流道226。支架213具有装配腔217,装配腔217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挡筋2181以及第二挡筋2182。当罩体222装配于装配腔217时,罩体222、支架213、第一挡筋2181以及第二挡筋2182配合围成第二散热流道228。集尘装置20的支架213上安装有过风栅格,过风栅格上具有若干个第一过风口2192。支架213具有烘干腔2191,本体212开设有暴露烘干腔2191的开口2193。支架213与一门体25可转动连接,门体25用于闭合开口2193,门体25上开设有第二过风口251。在风机221的抽吸作用下,罩体222外部的气体自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进入容置腔2221以对风机221进行散热,而后经第一散热流道226而通过散热出风口2228排放至第二散热流道228。由于对风机221进行散热后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自第二散热流道228排放的烘干气流通过第一过风口2192进入烘干腔2191以对清洁件40进行烘干,使得清洁件40尽可能保持干燥的状态,以避免清洁件40滋生细菌。烘干腔2191中的气体通过第二过风口251排放至集尘装置20的外部。
应用场景二:
集尘装置20用以外接于清洁装置的基站10,清洁装置可以是清洁机器人。集尘装置20外接于基站10。集尘装置20包括负压组件22以及集尘组件23。负压组件22包括风机221以及罩体222。集尘组件23包括集尘桶231以及集尘管232。罩体222具有容置腔2221及与容置腔2221连通的吸风通道2222和排风通道2223,风机221容置于容置腔2221中。风机221通过吸风通道2222与集尘桶231连接,风机221通过排风通道2223连通至罩体222的外部。集尘管232与集尘桶231连接,集尘管232还用于连接基站10。风机221通过吸风通道2222抽吸集尘桶231中的气体并通过排风通道2223排放至罩体222的外部,从而在集尘桶231中营造负压环境,使得集尘管232通过基站10将清洁装置中的脏污回收至集尘桶231。本应用场景中集尘装置20外接于基站10,即集尘装置20处于基站10的外部而非集成于基站10的内部,如此允许集尘装置20设计更大的容积以回收脏污,不受基站10内部空间的限制,用户不再需要高频率地维护集尘装置20(例如清理集尘装置20中的脏污等),因而有利于降低用户的维护频率,减轻用户的使用负担。并且,由于集尘装置20采用模块化设计,其独立于基站10,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配备集尘装置20。
罩体222还开设有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以及散热出风口2228。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与容置腔2221连通,散热出风口2228与容置腔2221连通。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位于罩体222的底部,散热出风口2228位于罩体222的侧壁,风机221的外侧壁与罩体222的内侧壁相互间隔以形成第一散热流道226。支架213具有装配腔217,装配腔217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挡筋2181以及第二挡筋2182。当罩体222装配于装配腔217时,罩体222、支架213、第一挡筋2181以及第二挡筋2182配合围成第二散热流道228。集尘装置20的支架213上安装有过风栅格,过风栅格上具有若干个第一过风口2192。支架213具有烘干腔2191,本体212开设有暴露烘干腔2191的开口2193。支架213与一门体25可转动连接,门体25用于闭合开口2193,门体25上开设有第二过风口251。在风机221的抽吸作用下,罩体222外部的气体自第一散热进风口2227进入容置腔2221以对风机221进行散热,而后经第一散热流道226而通过散热出风口2228排放至第二散热流道228。由于对风机221进行散热后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自第二散热流道228排放的烘干气流通过第一过风口2192进入烘干腔2191以对清洁件40进行烘干,使得清洁件40尽可能保持干燥的状态,以避免清洁件40滋生细菌。烘干腔2191中的气体通过第二过风口251排放至集尘装置20的外部。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洁装置,具有清洁件;
基站;以及
集尘装置,外接于所述基站,所述集尘装置通过所述基站回收所述清洁装置中的脏污;
其中,所述集尘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具有用于容置所述清洁件的烘干腔;以及
负压组件,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负压组件用于向所述烘干腔输出烘干气流,以对所述清洁件进行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组件包括:
风机;以及
罩体,具有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所述风机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散热出风口还与所述烘干腔连通;在所述风机的抽吸作用下所述罩体外部的气体自所述第一散热进风口进入所述容置腔以对所述风机进行散热,而后通过所述散热出风口排放至所述烘干腔以对所述清洁件进行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开设有第一过风口以及开口,所述散热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一过风口与所述烘干腔连通,自所述散热出风口排放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过风口进入所述烘干腔,所述烘干腔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连通;
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
门体,与所述装置主体连接,所述门体用于闭合所述开口,且所述门体上开设有第二过风口,所述烘干腔中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二过风口排放至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包括:
基座;
本体,与所述基座对接形成安装腔,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本体;以及
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烘干腔位于所述支架,且所述门体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进风口位于所述罩体的底部,所述散热出风口位于所述罩体的侧壁,所述风机的外侧壁与所述罩体的内侧壁相互间隔以形成第一散热流道,自所述第一散热进风口进入的气体经所述第一散热流道而通过所述散热出风口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包括:
基座;
本体,与所述基座对接形成安装腔,所述本体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的外部连通的第二散热进风口;
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罩体设置于所述支架;以及
散热密封盖板,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散热密封盖板位于所述罩体的底侧,所述散热密封盖板与所述支架配合形成散热进风通道并将所述散热进风通道与所述安装腔的其余部分隔开,所述散热进风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散热进风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用于装配所述罩体的装配腔,所述装配腔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挡筋以及第二挡筋,所述第一挡筋以及所述第二挡筋沿所述罩体的周向彼此间隔,其中当所述罩体装配于所述装配腔时所述罩体、所述装置主体、所述第一挡筋以及所述第二挡筋配合围成第二散热流道,所述第二散热流道与所述散热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挡筋以及所述第二挡筋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筋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一挡筋沿所述罩体的周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罩体的外侧壁凸设有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嵌设于相邻所述第一挡筋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第二挡筋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第二挡筋沿所述罩体的周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罩体的外侧壁还凸设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嵌设于相邻所述第二挡筋之间的间隙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
第一散热密封件,靠近所述第二散热流道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散热密封件夹设于所述罩体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以及
第二散热密封件,靠近所述第二散热流道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散热密封件夹设于所述罩体与所述装置主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
集尘组件,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且与所述基站连接;
其中,所述罩体还具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吸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风机通过所述吸风通道与所述集尘组件连接,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排风通道连通至所述罩体的外部,所述风机通过所述吸风通道抽吸所述集尘组件中的气体并通过所述排风通道排放至所述罩体的外部,以在所述集尘组件中营造负压环境而使得所述集尘组件通过所述基站回收所述清洁装置中的脏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包括:
基站主体;以及
集尘构件,设置于所述基站主体,所述集尘构件用于与所述集尘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集尘构件的内部具有集尘通道,且所述集尘构件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集尘通道连通的集尘口,所述集尘口用于当所述清洁装置返回所述基站时与所述清洁装置的尘盒对接,所述尘盒中的脏污依次通过所述集尘口以及所述集尘通道回收至所述集尘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吸风口;
所述负压组件还包括:
吸风密封件,围出所述吸风通道,且所述吸风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吸风口,所述第一密封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风机的端部,且所述第一密封部夹设于所述罩体与所述风机之间以形成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风机的端部;以及
吸风管,与所述集尘组件连接,且所述吸风管还抵接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以形成密封,所述风机通过所述吸风管抽吸所述集尘组件中的气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组件还包括:
消音器,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排风通道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消音器后排放至所述负压组件的外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音器位于所述罩体的底部;
所述排风通道包括相连的第一子通道以及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一子通道围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外周,所述第二子通道朝所述消音器延伸以连通至所述消音器,所述风机抽吸的气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子通道以及所述第二子通道排放至所述消音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包括:
罩体上盖;以及
罩体下盖,与所述罩体上盖对接形成所述容置腔以及所述第一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位于所述罩体下盖;
所述负压组件还包括:
第一排风密封件,夹设于所述风机与所述罩体下盖之间,且所述第一排风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子通道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以及
第二排风密封件,夹设于所述罩体上盖与所述罩体下盖之间,且所述第二排风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子通道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第一排风密封件与所述第二排风密封件配合密封所述第一子通道。
16.一种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用以外接于清洁装置的基站,所述清洁装置具有清洁件,所述集尘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具有用于容置所述清洁件的烘干腔;以及
负压组件,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所述负压组件用于向所述烘干腔输出烘干气流,以对所述清洁件进行烘干。
CN202311075472.9A 2023-08-24 2023-08-24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Pending CN1170171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5472.9A CN117017152A (zh) 2023-08-24 2023-08-24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5472.9A CN117017152A (zh) 2023-08-24 2023-08-24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7152A true CN117017152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42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75472.9A Pending CN117017152A (zh) 2023-08-24 2023-08-24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71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64339B (zh) 吸式清扫机
JPH11318771A (ja) 電気掃除機
CN217547906U (zh) 一种吸尘器
US8470083B2 (en) Portable canister vacuum
CN220655517U (zh)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CN117017152A (zh)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CN220655516U (zh)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CN211355203U (zh) 吸尘器
CN117084604A (zh)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CN110801176A (zh) 一种吸尘器
CN215733828U (zh) 一种电机组件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1820107U (zh) 一种消音组件、风机主机以及吸尘装置
CN220655518U (zh)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CN211324705U (zh) 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CN117100181A (zh) 清洁系统以及集尘装置
CN216823314U (zh) 一种集尘站
CN201101490Y (zh) 一种干湿吸尘器
CN217486328U (zh) 马达组件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8760523U (zh) 风机模块及清洁机器人
CN115735795B (zh) 低噪音吸吹一体式宠物护理机
CN217185966U (zh) 洗地机底盘和洗地机
CN218624756U (zh) 一种集尘风机及扫地机基站
CN113258721B (zh) 马达组件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7610895U (zh) 一种洗地机的抽风装置及洗地机
JP5368166B2 (ja) 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