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7428A - 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7428A
CN116997428A CN202280021464.3A CN202280021464A CN116997428A CN 116997428 A CN116997428 A CN 116997428A CN 202280021464 A CN202280021464 A CN 202280021464A CN 116997428 A CN116997428 A CN 116997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der material
information
state information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14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盐沼健太
中山雄一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997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74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 B22F10/30Process control
    • B22F10/36Process control of energy beam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41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solid materials
    • B29C64/153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solid materials using layers of powder being selectively joined, e.g. by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or mel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 B22F10/20Direct sintering or melting
    • B22F10/28Powder bed fusion, e.g.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 or electron beam melting [EB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 B22F10/8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 B22F10/85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2/00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uxiliary mea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mbination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ith other process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22F12/30Platforms or substrates
    • B22F12/37Rota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2/00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uxiliary mea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mbination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ith other process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22F12/90Means for process control, e.g. cameras or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05Means for apply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27Driving means
    • B29C64/236Driving means for motion in a direction within the plane of a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27Driving means
    • B29C64/241Driving means for rotary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45Platforms or subst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64Arrangements for irradiation
    • B29C64/268Arrangements for irradiation using laser beams; using electron beams [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393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10/0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50/02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旋转层叠造形装置具备工作台、送料器、加热器、束源、状态信息获取部和控制部。控制部具有:停止动作部,其由于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输出使电子束的照射停止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复原动作部,其判定异常状态信息是否是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在异常状态信息是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动作、加热器的加热动作以及送料器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针对制造三维物体的装置公开了制造期间的粉末层的温度变化对产品的品质带来影响。为此,专利文献1的制造装置设计了选择粉末层的区域并维持所选择的区域的温度的操作计划。
专利文献2公开三维造形装置。专利文献2的三维造形装置在暂时停止了对三维物体进行造形的动作之后,再次开始对三维物体进行造形的动作。更详细而言,专利文献2的三维造形装置基于暂时停止动作后的状况来控制粘结剂的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390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19350号公报
通过旋转层叠造形装置造形的部件的造形品质受造形动作期间的各种影响。例如,造形品质受粉末材料的温度分布的影响。造形品质还受被照射能量束的粉末材料的表面状态的影响。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造形品质,需要将粉末材料维持为规定的状态。但是,在造形动作期间,还可能发生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应该继续造形动作的状况。在不应该继续造形动作的状况下,难以维持能够获得所希望的造形品质的状态。其结果,难以获得满足所希望的造形品质的造形物。
发明内容
本公开对能够获得满足所希望的造形品质的造形物的旋转层叠造形层以及旋转层叠造形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具备:工作台,其对粉末材料进行旋转支承;供给部,其对工作台供给粉末材料;加热部,其对配置于工作台的粉末材料进行加热;照射部,其对配置于工作台的粉末材料照射能量束;状态信息获取部,其输出表示应该停止能量束的照射的状态的异常状态信息,上述异常状态信息包括与配置于工作台的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控制部,其基于异常状态信息,至少控制照射部。控制部具有:停止动作部,其由于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输出使能量束的照射停止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复原动作部,其判定异常状态信息是否是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在异常状态信息是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动作、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供给部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控制信号。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能够获得满足所希望的造形品质的造形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的(a)、(b)是用于对处理部、温度信息获取部以及工作台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2的(a)表示工作台的旋转前的状态。图2的(b)表示工作台的旋转后的状态。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的框图。
图4是用于对造形重试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中的异常产生时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的框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中的异常产生时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的框图。
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中的异常产生时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具备:工作台,其对粉末材料进行旋转支承;供给部,其对工作台供给粉末材料;加热部,其对配置于工作台的粉末材料进行加热;照射部,其对配置于工作台的粉末材料照射能量束;状态信息获取部,其输出表示应该停止能量束的照射的状态的异常状态信息,上述异常状态信息包括与配置于工作台的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控制部,其基于异常状态信息,至少控制照射部。控制部具有:停止动作部,其由于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输出使能量束的照射停止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复原动作部,其判定异常状态信息是否是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在异常状态信息是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动作、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供给部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控制信号。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控制三维造形装置,上述三维造形装置通过加热部对从供给部供给至旋转的工作台上的粉末材料进行加热,并且通过照射能量束而对三维造形物进行造形。控制装置具备:停止动作部,其由于表示应该停止能量束的照射的状态的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输出使能量束的照射停止的第一控制信号,上述异常状态信息包括与配置于工作台的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复原动作部,其判定异常状态信息是否是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在异常状态信息是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动作、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供给部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控制信号。
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一边使工作台旋转一边对粉末材料进行加热,并且对粉末材料照射能量束。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由于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停止能量束的照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在异常状态信息是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动作、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供给部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为应该停止能量束的照射的状态时,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动作、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供给部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由此,在能量束的照射停止了的状态下,也能够获得粉末材料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造形品质所需要的状态。因此,能够获得满足所希望的造形品质的造形物。
状态信息获取部也可以包括烟雾信息获取部,上述烟雾信息获取部将用于判断有无飞散状态的粉末材料的烟雾信息作为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而输出至控制部。复原动作部也可以在从状态信息获取部接收到的构成异常状态信息的烟雾信息表示产生烟雾时,作为第二控制信号,而输出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动作以及加热部的加热动作的信号。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产生了烟雾的情况下,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动作以及加热部的加热动作。由此,即便在产生烟雾而停止了造形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粉末材料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造形品质所需要的状态。因此,能够获得满足所希望的造形品质的造形物。
状态信息获取部也可以包括凹凸信息获取部,上述凹凸信息获取部将表示受能量束的照射的粉末材料的面的凹凸状态的凹凸信息作为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而输出至控制部。复原动作部也可以在从状态信息获取部接收到的构成异常状态信息的凹凸信息不满足规定的凹凸条件时,作为第二控制信号,而输出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动作以及供给部的供给动作的信号。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形成于粉末材料的面的凹凸状态不满足规定的凹凸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工作台的旋转动作以及供给部的供给动作。由此,即便在停止了造形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粉末材料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造形品质所需要的状态。因此,能够获得满足所希望的造形品质的造形物。
停止动作部也可以由于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输出进一步使工作台的旋转动作、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供给部的供给动作停止的第三控制信号。复原动作部也可以在异常状态信息是与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时,输出再次开始工作台的旋转动作、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供给部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的第四控制信号。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应该停止能量束的照射的状态下,还能够进一步停止工作台的旋转动作、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供给部的供给动作。
控制部也可以还具有再次开始动作部,上述再次开始动作部在异常状态信息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输出使能量束的照射开始的第五控制信号。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粉末材料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造形品质所需要的状态得以确保这一情况得到确认之后,再次开始造形动作。因此,能够获得满足所希望的造形品质的造形物。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对各图中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三维造形装置)1的结构的图。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是所谓的3D打印机。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从粉末材料2制造三维的造形物(三维造形物)3。粉末材料2是金属的粉末。粉末材料2例如是钛系金属粉末、铬镍铁粉末或铝粉末等。粉末材料2不限定于金属粉末。粉末材料2例如也可以是树脂粉末或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等包含碳纤维和树脂的粉末。粉末材料2也可以是具有导电性的其他粉末。本公开中的粉末材料2不限定于具有导电性的粉末材料。例如在使用激光来作为能量束的情况下,粉末材料2也可以不具有导电性。
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采用通过对铺匀的粉末材料2照射电子束来进行造形的粉末床方式。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通过对粉末材料2照射电子束,对粉末材料2施加能量。若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对粉末材料2施加能量,则粉末材料2的温度上升。其结果,粉末材料2熔融或烧结。若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停止能量的施加,则粉末材料2的温度下降。其结果,粉末材料2凝固。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通过反复多次进行能量的施加和停止,能够对三维的造形物3进行造形。
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具备驱动部(驱动构件)4、控制部(控制装置、控制器)5、处理部(处理构件)6、状态信息获取部7以及壳体8。驱动部4实现造形所需的各种动作。控制部5负责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的装置整体的控制。处理部6处理粉末材料2而获得造形物3。粉末材料2的处理包括粉末材料2的供给处理、粉末材料2的预热处理、粉末材料2的造形处理。状态信息获取部7获取表示与造形相关的各种状态的信息。壳体8形成造形空间S。造形空间S是用于通过处理部6对粉末材料2进行处理的可减压的气密空间。壳体8由多个柱9支承。
在造形空间S配置有工作台10和造形罐11。工作台10将粉末材料2支承为能够旋转。工作台10例如成为圆盘。工作台10配置为使工作台10的中心轴线与壳体8的中心轴线重合。工作台10具有造形面(主面或上表面)10a和背面10b。在造形面10a配置有作为造形物3的原料的粉末材料2。在背面10b连接有驱动部4。造形罐11是收容粉末材料2的容器。造形罐11配置为包围工作台10。
驱动部4使工作台10旋转以及升降。驱动部4具有旋转单元12以及升降单元13。旋转单元12使工作台10以工作台10的中心轴线作为旋转轴线而旋转。旋转单元12的上端与工作台10连结。在旋转单元12的下端安装有驱动源(例如马达)。升降单元13使工作台10相对于造形罐11相对上升以及下降。工作台10的上升以及下降沿着旋转单元12的旋转轴线。驱动部4只要是能够使工作台10旋转和上升以及下降的机构即可,不限定于上述的机构。
控制部5控制驱动部4以及处理部6的动作。控制部5从状态信息获取部7接收异常状态信息。
处理部6配置为与工作台10面对面。例如,处理部6配置于工作台10的上方,并与工作台10的造形面10a面对面。处理部6具有送料器14、加热器(加热部)15以及束源(照射部)16。送料器14进行粉末材料2的供给处理。加热器15进行粉末材料2的预热处理。束源16进行粉末材料2的造形处理。
送料器14作为对工作台10供给粉末材料2的供给部发挥功能。例如,送料器14具有原料罐和匀料部。原料罐存积粉末材料2。原料罐对工作台10供给粉末材料2。匀料部将工作台10上的粉末材料2的表面铺匀。例如,工作台10上的粉末材料2的表面层伴随着工作台10的旋转而抵接于匀料部而被铺匀。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也可以取代匀料部而具有辊部、棒状构件、刷毛部等。
加热器15作为对配置于工作台10的粉末材料2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发挥功能。加热器15对被照射电子束之前的粉末材料2进行预备加热。例如,加热器15通过辐射热使粉末材料2的温度上升。加热器15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加热,例如也可以是红外线加热器。
束源16作为对配置于工作台10的粉末材料2照射电子束的照射部发挥功能。束源16例如是电子枪。电子枪产生与阴极与阳极之间所产生的电位差对应的电子束。束源16对粉末材料2照射电子束。
状态信息获取部7输出表示应该停止电子束的照射的状态的异常状态信息。异常状态信息包括与配置于工作台10的粉末材料2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状态信息获取部7具有烟雾信息获取部71、设备信息获取部73以及温度信息获取部74。
烟雾信息获取部71将烟雾信息θ1作为与粉末材料2的状态相关的信息而输出至控制部5。烟雾信息θ1为了判断有无飞散状态的粉末材料2而使用。粉末材料2通过电子束的照射而带电。有时由于粉末材料2的带电而使粉末材料2以雾状飞扬。将粉末材料2以雾状飞扬的现象称为烟雾。烟雾信息θ1表示是否产生影响造形动作的程度的粉末材料2的飞散。烟雾信息θ1也可以是明示是否产生烟雾的信息。烟雾信息θ1也可以是用于判定是否产生烟雾的能够成为判断材料的计测值。
例如,烟雾信息获取部71也可以是光传感器。烟雾信息获取部71也可以将从粉末材料2发出的光中的特定波长的光强度获取为烟雾信息θ1。
若产生烟雾,则产生具有特定波长的电磁波(X线)。烟雾信息获取部71也可以是检测特定波长的电磁波的传感器。例如,烟雾信息获取部71所输出的烟雾信息θ1包括表示产生了烟雾这一情况的信息(1)、和表示没有产生烟雾这一情况的信息(0)。在造形动作期间,烟雾信息获取部71输出表示没有产生烟雾这一情况的信息(0)。而且,在某个时刻产生了烟雾时,烟雾信息获取部71输出表示产生了烟雾这一情况的信息(1)。
与粉末材料2相关的各种物理特性对烟雾的产生带来影响。作为这样的特性,可举出粉末材料2的静电电容或粉末材料2的电阻值。烟雾信息获取部71也可以计测粉末材料2的特性值,并输出通过计测得到的计测值。此时,烟雾信息θ1是计测值。计测值不直接明示是否产生烟雾。但是,通过将计测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能够判定有无产生烟雾。有无产生烟雾的判定既可以由烟雾信息获取部71进行,也可以由其他结构要素进行。在其他结构要素进行有无产生烟雾的判定的情况下,烟雾信息获取部71输出计测值来作为烟雾信息θ1。
烟雾信息获取部71能够获取烟雾信息θ1即可,不局限于上述的结构。
设备信息获取部73检测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的故障。设备信息获取部73将故障信息θ3作为与故障相关的信息而输出至控制部5。作为故障信息θ3,例如可举出造形空间S的压力的异常、驱动部4的故障、处理部6的故障、其他应该停止造形处理继续的异常等。
温度信息获取部74测定造形面10a的温度。温度信息获取部74将温度信息θ4作为与温度相关的信息而输出至控制部5。例如,温度信息获取部74也可以是热电偶。温度信息获取部74也可以安装于工作台10的背面10b。温度信息获取部74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温度信息θ4。温度信息获取部74也可以使用例如红外线相机来测定造形面10a的温度分布。温度信息获取部74也可以获取与多个测定部位相关的温度信息θ4。温度信息θ4也可以是与多个测定部位相关的多个温度的值。温度信息θ4也可以是基于多个温度的值而得到的代表值。
参照图1,对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的造形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升降单元13使工作台10向上方移动。工作台10配置于造形罐11的上部的位置。旋转单元12使工作台10旋转。
送料器14对工作台10供给粉末材料2。所供给的粉末材料2的表面被整平机铺匀。由送料器14供给的粉末材料2伴随着工作台10的旋转而移动。
加热器15对被照射电子束之前的粉末材料2进行预备加热。粉末材料2一边与工作台10一起旋转一边被加热。由加热器15预备加热后的粉末材料2伴随着工作台10的旋转而移动。
束源16对粉末材料2照射电子束。由此,将粉末材料2熔融或烧结,造形出造形物3。
工作台10随着造形物3的造形的推进而下降。即,升降单元13使工作台10下降。工作台10的下降可以与工作台10的旋转同步,但也可以不完全同步。
而且,在所有层的造形结束之后,造形物3的造形结束。
图2的(a)、(b)是用于对处理部6、温度信息获取部74以及工作台10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2的(a)表示工作台10的旋转前的状态。工作台10绕旋转方向CW旋转。旋转方向CW是绕顺时针方向。送料器14、加热器15以及束源16沿着工作台10的旋转方向CW依次配置于工作台10的上方。
送料器14在造形面10a形成供给区域。供给区域是粉末材料2被供给于工作台10并且被铺匀的区域。供给区域例如为以工作台10的直径方向(径向)为长边方向的矩形形状,但不限定于此。
加热器15在造形面10a形成预热区域。预热区域是使粉末材料2的温度上升的区域。加热器15以使存在于预热区域的粉末材料2的温度比存在于供给区域的粉末材料2的温度变高的方式进行加热。这样的加热处理例如也可以是对粉末材料2进行临时烧结的处理。临时烧结是指粉末材料2彼此通过扩散现象以最小点扩散并接合的状态。作为一个例子,临时烧结温度为粉末材料2的熔点的一半以上。这是因为通常在熔点的一半以上的温度下粉末材料2的扩散现象变得活泼。例如,在粉末材料2为钛的情况下,临时烧结温度为700℃以上且800℃以下。钛合金的熔点约为1500℃以上且1600℃以下。在粉末材料2为铝的情况下,临时烧结温度为300℃。铝的熔点约为660℃。预热区域例如为扇状的形状,但不限定于此。
束源16在造形面10a形成造形区域。造形区域是使粉末材料2的温度上升的区域。在造形区域被加热的粉末材料2的温度比存在于预热区域的粉末材料2的温度高。存在于造形区域的粉末材料2的温度是能够形成造形物3的温度(烧结温度或融解温度)。束源16对造形区域内的所希望的部分一边扫描一边照射电子束。造形区域的形状例如为圆形,但不限定于此。造形区域可以与束源16的照射范围(可照射范围)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供给区域、预热区域以及造形区域的位置关系与送料器14、加热器15以及束源16的位置关系对应。只要供给区域、预热区域以及造形区域沿着旋转方向CW依次形成即可。供给区域、预热区域以及造形区域各自所占的区域也可以适当地变更。
工作台10的造形面10a假想地包含4个区域。4个区域是分割区域A1、A2、A3以及A4。换句话说,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具有多个被分割的区域。分割区域A1、A2、A3以及A4伴随着工作台10的旋转而移动。
温度信息获取部74也可以在工作台10的背面10b安装于多个部位。例如,温度信息获取部74具有热电偶74a、74b、74c以及74d。热电偶74a、74b、74c以及74d分别测定分割区域A1、A2、A3以及A4的温度。热电偶74a设置于分割区域A1。热电偶74a测定分割区域A1的温度。热电偶74b设置于分割区域A2。热电偶74b测定分割区域A2的温度。热电偶74c设置于分割区域A3。热电偶74c测定分割区域A3的温度。热电偶74d设置于分割区域A4。热电偶74d测定分割区域A4的温度。温度信息获取部74固定于工作台10。因此,温度信息获取部74伴随着工作台10的旋转而移动。热电偶74a、74b、74c以及74d固定于工作台10的背面10b。因此,热电偶74a、74b、74c以及74d所输出的温度是工作台10的背面10b的温度。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将工作台10的背面10b的温度作为配置于其上方的粉末材料2的温度利用。例如,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也可以将通过热电偶74a、74b、74c以及74d得到的温度其本身作为粉末材料2的温度利用。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也可以利用通过热电偶74a、74b、74c以及74d得到的温度,使用预先得到的关系式换算为粉末材料2的温度。
图2的(b)表示工作台10旋转之后的状态。送料器14、加热器15以及束源16的位置不伴随着工作台10的旋转而变化。温度信息获取部74的位置伴随着工作台10的旋转而变化。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所具备的控制部(控制装置)5的框图。控制部5是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硬件和存储于ROM的程序等软件构成的计算机。控制部5包括输入信号电路、输出信号电路、电源电路等。控制部5包括运算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能够保存各种控制所需的数据。
控制部5也可以与旋转单元12、升降单元13、送料器14、加热器15以及束源16电连接。控制部5基于异常状态信息,至少控制束源16。控制部5能够生成各种控制信号。控制部5具有束控制部51、送料器控制部52、加热器控制部53、升降控制部54、旋转控制部55、停止动作部56、复原动作部57以及再次开始动作部58。
束控制部51进行用于使粉末材料2熔融或烧结的电子束的照射控制。例如,束控制部51决定电子束的照射的开始、电子束的照射的停止、照射电子束的时期、照射电子束的位置等。束控制部51将用于进行照射控制的照射控制信号φ1输出至束源16。束源16根据照射控制信号φ1而动作。
送料器控制部52进行对工作台10供给粉末材料2的供给控制。例如,送料器控制部52决定将粉末材料2供给至工作台10上的时刻、粉末材料2的供给量、作为匀料部的整平机的动作等。例如,送料器控制部52也可以控制将整平机按压于粉末材料2的力、整平机相对于粉末材料2的表面的角度等。送料器控制部52将用于进行供给控制的供给控制信号φ2输出至送料器14。送料器14根据供给控制信号φ2而动作。
加热器控制部53进行对配置于工作台10的粉末材料2进行加热的加热控制。例如,加热器控制部53决定给予粉末材料2的热量等。加热器控制部53的动作也可以根据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来规定。加热器控制部53的动作也可以根据加热器其本身的温度来规定。给予粉末材料2的热量也可以根据粉末材料2的材质或种类、工作台10的旋转速度等来决定。加热器控制部53将用于进行加热控制的加热控制信号φ3输出至加热器15。加热器15根据加热控制信号φ3而动作。
升降控制部54进行使工作台10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控制。例如,升降控制部54决定工作台10的下降速度等。升降控制部54将用于进行升降控制的升降控制信号φ4输出至升降单元13。升降单元13根据升降控制信号φ4而动作。
旋转控制部55进行使工作台10旋转的旋转控制。例如,旋转控制部55决定工作台10的旋转速度等。旋转控制部55将用于进行旋转控制的旋转控制信号φ5输出至旋转单元12。旋转单元12根据旋转控制信号φ5而动作。
停止动作部56由于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将使电子束的照射停止的第一控制信号Δ1输出至束控制部51。束控制部51根据第一控制信号Δ1而使电子束的照射停止。
停止动作部56由于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将使工作台10的上升以及下降停止的第六控制信号Δ6输出至升降控制部54。升降控制部54根据第六控制信号Δ6而使工作台10的上升以及下降停止。
复原动作部57判定异常状态信息是否是与粉末材料2的状态相关的信息。复原动作部57在异常状态信息是与粉末材料2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对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信号Δ2。
例如,复原动作部57也可以将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继续的第二控制信号Δ2输出至旋转控制部55。旋转控制部55根据第二控制信号Δ2而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继续。复原动作部57也可以通过不输出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停止的第二控制信号Δ2而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继续。
例如,复原动作部57也可以将使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继续的第二控制信号Δ2输出至加热器控制部53。加热器控制部53根据第二控制信号Δ2,使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继续。复原动作部57也可以通过不输出使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停止的第二控制信号Δ2而使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继续。
例如,复原动作部57也可以将使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停止的第二控制信号Δ2输出至送料器控制部52。送料器控制部52根据第二控制信号Δ2,使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停止。
复原动作部57在从状态信息获取部7接收到的构成异常状态信息的烟雾信息θ1表示产生烟雾时,作为第二控制信号Δ2,而输出控制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以及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的信号。对于烟雾信息θ1是否表示产生烟雾的判定,也可以由烟雾信息获取部71、停止动作部56和复原动作部57中的任一个来进行。
再次开始动作部58在异常状态信息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将使电子束的照射开始的第五控制信号Δ5输出至束控制部51。束控制部51根据第五控制信号Δ5,使电子束的照射开始。对于异常状态信息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在后文中将进行说明。
再次开始动作部58在异常状态信息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将使工作台10的上升或下降开始的第七控制信号Δ7输出至升降控制部54。升降控制部54根据第七控制信号Δ7,使工作台10的上升或下降开始。
停止动作部56也可以由于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输出进一步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停止的第三控制信号Δ3。例如,停止动作部56也可以将第三控制信号Δ3输出至旋转控制部55。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Δ3的旋转控制部55根据第三控制信号Δ3,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停止。停止动作部56也可以将第三控制信号Δ3输出至加热器控制部53。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Δ3的加热器控制部53根据第三控制信号Δ3,使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停止。停止动作部56也可以将第三控制信号Δ3输出至送料器控制部52。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Δ3的送料器控制部52根据第三控制信号Δ3,使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停止。
复原动作部57也可以在异常状态信息是与粉末材料2的状态相关的信息时输出第四控制信号Δ4。第四控制信号Δ4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再次开始。
例如,复原动作部57也可以将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再次开始的第四控制信号Δ4输出至旋转控制部55。旋转控制部55根据第四控制信号Δ4,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再次开始。
例如,复原动作部57也可以将使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再次开始的第四控制信号Δ4输出至加热器控制部53。加热器控制部53根据第四控制信号Δ4,使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再次开始。
例如,复原动作部57也可以将使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再次开始的第四控制信号Δ4输出至送料器控制部52。送料器控制部52根据第四控制信号Δ4,使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再次开始。
图4是用于对造形重试进行说明的时序图。造形重试是指为了使造形处理再次开始而进行的处理。图4针对装置的状态、造形期间区域、造形板的旋转位置、造形板的旋转速度、造形板的升降位置以及造形面的温度,分别示出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带来的变化的一个例子。装置的状态是指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的动作状态。造形期间区域是指通过造形区域期间的分割区域。造形板的旋转位置是指工作台10的旋转角。造形板的旋转速度是指工作台10的旋转速度。造形板的升降位置是指工作台10的升降位置。造形面的温度是指造形面10a的温度。
工作台10的旋转速度恒定。伴随着工作台10的旋转,分割区域A1、A2、A3、A4依次进入造形区域,成为造形期间区域。
首先,分割区域A1进入造形区域,成为造形期间区域。在对分割区域A1中的粉末材料2照射电子束期间,工作台10连续下降。
接着,分割区域A2进入造形区域,成为造形期间区域。作为一个例子,假定在分割区域A2通过造形区域期间,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产生了异常(烟雾)。控制部5从状态信息获取部7接收异常状态信息。控制部5将照射控制信号φ1输出至束源16,使电子束的照射停止。控制部5将升降控制信号φ4输出至升降单元13,使工作台10的升降停止。此时,不判定状态信息获取部7所输出的异常状态信息表示怎样的异常。换句话说,以控制部5的停止动作部56接收到异常状态信息这一情况作为条件,控制部5使电子束的照射停止。
控制部5在构成异常状态信息的烟雾信息θ1表示产生烟雾时,开始造形重试。在前述的停止动作部56中,不对被输入的异常状态信息的内容进行判定。复原动作部57判定被输入的异常状态信息表示怎样的异常。具体而言,判定被输入的异常状态信息是否是与粉末材料2相关的异常。在是粉末材料2的异常的情况下,有可能能够通过送料器14、加热器15、升降单元13以及旋转单元12中的至少一个的动作而恢复异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5进行后述的造形重试动作。造形重试动作是指成为能够再次开始造形动作的状态的动作。在不是粉末材料2的异常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送料器14、加热器15、升降单元13以及旋转单元12中的至少一个的动作来恢复异常状态的可能性低。因此,此时,控制部5如后述的步骤S32、S34、S35所示那样使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整体的动作停止。
例如,复原动作部57通过控制加热器15以及旋转单元12,进行造形重试。作为一个例子,复原动作部57以使温度信息θ4落入造形再次开始温度范围的方式决定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造形再次开始温度范围也可以是粉末材料2的临时烧结温度。例如,在粉末材料2为钛的情况下,造形再次开始温度范围是700℃以上且800℃以下的临时烧结温度。若达到临时烧结温度,则难以产生烟雾。在达到了临时烧结温度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烟雾消除。温度信息θ4也可以是与多个测定部位相关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复原动作部57也可以以使一部分或全部温度信息θ4落入造形再次开始温度范围的方式决定加热器15的动作以及工作台10的动作。例如,也可以维持造形期间的加热器15的温度以及工作台10的旋转速度。也可以改变造形期间的加热器15的温度以及工作台10的旋转速度而设定为其他的值。
在造形重试期间,束源16停止电子束的照射。相对于此,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继续。伴随着工作台10的旋转,分割区域A3、A4依次进入造形区域。若工作台10旋转一圈,则分割区域A1再次进入造形区域。
控制部5在异常状态信息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再次开始造形处理。作为规定条件,例如可举出造形面10a的温度维持为造形再次开始温度、或者产生了烟雾的区域(此处分割区域A2)再次进入造形区域等。控制部5将照射控制信号φ1输出至束源16,使电子束的照射开始。控制部5将升降控制信号φ4输出至升降单元13,使工作台10的下降开始。控制部5也可以同时输出照射控制信号φ1与升降控制信号φ4,也可以在不同的时刻输出照射控制信号φ1与升降控制信号φ4。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所执行的异常产生时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控制部5从状态信息获取部7接收异常状态信息(步骤S10)。
控制部5使电子束的照射停止(步骤S12)。控制部5将照射控制信号φ1输出至束源16。接收到照射控制信号φ1的束源16停止电子束的照射。
控制部5使工作台10的上升或下降停止(步骤S14)。控制部5将升降控制信号φ4输出至升降单元13。接收到升降控制信号φ4的升降单元13使工作台10的下降停止。
控制部5使粉末材料2的供给停止(步骤S16)。控制部5将供给控制信号φ2输出至送料器14。接收到供给控制信号φ2的送料器14停止粉末材料2的供给。
控制部5判定是否能够进行造形重试(步骤S18)。控制部5在异常状态信息是烟雾信息θ1的情况下判定为能够进行造形重试。控制部5在异常状态信息是故障信息θ3的情况下判定为无法进行造形重试。在能够进行造形重试的情况下(在步骤S18中是),处理进入步骤S20。在无法进行造形重试的情况下(在步骤S18中否),处理进入步骤S32。
控制部5启动电子枪(步骤S20)。控制部5将照射控制信号φ1输出至束源16,启动电子枪。启动电子枪是指成为能够从电子枪照射电子束的状态。换句话说,在步骤S20中,未从束源16照射电子束。
控制部5控制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步骤S22)。控制部5将旋转控制信号φ5输出至旋转单元12。接收到旋转控制信号φ5的旋转单元12继续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控制部5将加热控制信号φ3输出至加热器15。接收到加热控制信号φ3的加热器15继续加热动作。
控制部5判定造形面温度是否满足造形再次开始条件(步骤S24)。在一个例子中,控制部5在温度信息θ4包含于造形再次开始温度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吻合。控制部5在温度信息θ4不包含于造形再次开始温度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不吻合。在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吻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24中是),处理进入步骤S26。在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不吻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24中否),处理返回步骤S22。
控制部5使粉末材料2的供给再次开始(步骤S26)。控制部5将供给控制信号φ2输出至送料器14。接收到供给控制信号φ2的送料器14再次开始粉末材料2的供给。
控制部5使电子束的照射再次开始(步骤S28)。控制部5将照射控制信号φ1输出至束源16。接收到照射控制信号φ1的束源16再次开始电子束的照射。
控制部5使工作台10的升降再次开始(步骤S30)。控制部5将升降控制信号φ4输出至升降单元13。接收到升降控制信号φ4的升降单元13再次开始工作台10的升降。
控制部5使工作台10的旋转停止(步骤S32)。控制部5将旋转控制信号φ5输出至旋转单元12。接收到旋转控制信号φ5的旋转单元12使工作台10的旋转停止。
控制部5使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停止(步骤S34)。控制部5将加热控制信号φ3输出至加热器15。接收到加热控制信号φ3的加热器15停止加热动作。
控制部5中断造形处理(步骤S36)。
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以及控制部5一边使工作台10旋转一边加热粉末材料2,并且对粉末材料2照射电子束。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以及控制部5由于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停止电子束的照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以及控制部5在异常状态信息是与粉末材料2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便在应该停止电子束的照射的状态下,也控制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由此,能够抑制在造形停止期间粉末材料2的温度差扩大的情况。其结果,能够获得粉末材料2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造形品质所需要的状态。换句话说,能够确保粉末材料2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造形品质所需要的温度的均匀性。其结果,能够获得满足所希望的造形品质的造形物3。
状态信息获取部7包括烟雾信息获取部71,上述烟雾信息获取部71将用于判断有无飞散状态的粉末材料2的烟雾信息θ1作为与粉末材料2的状态相关的信息而输出至控制部5。复原动作部57在从状态信息获取部7接收到的构成异常状态信息的烟雾信息θ1表示产生烟雾时,作为第二控制信号Δ2,而输出控制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以及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的信号。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产生了烟雾的情况下,控制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以及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由此,能够抑制在造形停止期间粉末材料2的温度差扩大的情况。并且,能够在烟雾消除了的状态下再次开始造形动作。
停止动作部56由于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输出进一步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停止的第三控制信号Δ3。复原动作部57在异常状态信息是与粉末材料2的状态相关的信息时,输出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再次开始的第四控制信号Δ4。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应该停止电子束的照射的状态下,还进一步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停止。在异常状态信息是与粉末材料2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再次开始这些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由此,能够仅开始为了再次开始造形所需的动作。并且,能够抑制在造形停止期间粉末材料2的温度差扩大的情况。
控制部5还具有再次开始动作部58,上述再次开始动作部58在异常状态信息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输出使电子束的照射开始的第五控制信号Δ5。由此,能够在抑制了对造形物3品质的影响的状态下再次开始造形。
[第2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A的截面的图。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A与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取代烟雾信息获取部71以及温度信息获取部74而具备凹凸信息获取部72。
状态信息获取部7A具有凹凸信息获取部72以及设备信息获取部73。凹凸信息获取部72将凹凸信息θ2作为与粉末材料2的状态相关的信息而输出至控制部5A。凹凸信息θ2表示接收电子束的照射的粉末材料2的面的凹凸状态。例如,凹凸信息获取部72也可以是相机。凹凸信息获取部72对粉末材料2的表面层(涂覆面)进行拍摄,并将表面层的粗糙度获取为凹凸信息θ2。凹凸信息获取部72只要能够获取凹凸信息θ2即可,不局限于上述的结构。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控制装置)5A的框图。复原动作部57在从状态信息获取部7A接收到的构成异常状态信息的凹凸信息θ2不满足规定的凹凸条件时,作为第二控制信号Δ2,而输出控制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的信号。对于凹凸信息θ2是否满足规定的凹凸条件的判定,也可以通过凹凸信息获取部72、停止动作部56和复原动作部57中的任一个来进行。
例如,复原动作部57以使凹凸信息θ2满足规定的凹凸条件的方式决定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规定的凹凸条件是粉末材料2的表面层的粗糙度比一层量的厚度小,但不局限于此。作为一个例子,复原动作部57决定粉末材料2的供给量。而且,复原动作部57一边使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继续,一边调整粉末材料2的供给量。其结果,粉末材料2的表面层的粗糙度得到调整。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A中的异常产生时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A的处理流程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的处理流程的不同点在于,步骤S18的判定不同。并且,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A的处理流程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的处理流程的不同点还在于,取代步骤S24以及S26而包括步骤S23、S25以及S27。在图8中,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的处理流程相同的步骤,省略说明。
控制部5A判定是否能够进行造形重试(步骤S18)。控制部5A在异常状态信息是凹凸信息θ2的情况下判定为能够进行造形重试。控制部5A在异常状态信息是故障信息θ3的情况下判定为无法进行造形重试。在能够进行造形重试的情况下(在步骤S18中是),处理进入步骤S20。在无法进行造形重试的情况下(在步骤S18中否),处理进入步骤S32。
控制部5A使粉末材料2的供给再次开始(步骤S23)。控制部5A将供给控制信号φ2输出至送料器14。接收到供给控制信号φ2的送料器14再次开始粉末材料2的供给。
控制部5A调整粉末材料2的供给量(步骤S25)。控制部5A将供给控制信号φ2输出至送料器14。接收到供给控制信号φ2的送料器14调整粉末材料2的供给量。
控制部5A判定粉末材料2的表面层是否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吻合(步骤S27)。在一个例子中,控制部5A在凹凸信息θ2不足一层量的厚度的情况下,判定为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吻合。一层量的厚度也可以定义为在工作台10旋转一圈期间所增加的造形物的厚度。控制部5A在凹凸信息θ2为一层量的厚度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不吻合。在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吻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27中是),处理进入步骤S28。在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不吻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27中否),处理返回步骤S25。
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A在造形停止期间一边使工作台10旋转一边调整粉末材料2的凹凸状态。状态信息获取部7A包括凹凸信息获取部72。凹凸信息获取部72将表示受电子束的照射的粉末材料2的面的凹凸状态的凹凸信息θ2作为与粉末材料2的状态相关的信息而输出至控制部5A。复原动作部57在从状态信息获取部7A接收到的构成异常状态信息的凹凸信息θ2不满足规定的凹凸条件时,作为第二控制信号Δ2,而输出控制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的信号。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粉末材料2的面的凹凸状态不满足规定的凹凸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以及送料器14的供给动作。由此,能够抑制在造形停止期间粉末材料2的温度差扩大的情况。并且,能够调整粉末材料2的面的凹凸状态。
在这样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A中,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3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B的截面的图。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B的状态信息获取部7B具备烟雾信息获取部71、凹凸信息获取部72、设备信息获取部73以及温度信息获取部74。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控制装置)5B的框图。复原动作部57与烟雾信息θ1或凹凸信息θ2所表示的信息对应地输出第二控制信号Δ2。
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B中的异常产生时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B对造形面10a的温度以及粉末材料2的表面层的粗糙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调整。例如,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B在步骤S22、S24以及S26之后,执行步骤S25以及S27。在图11中,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1A的处理流程相同的步骤,省略说明。
控制部5B判定是否能够进行造形重试(步骤S18)。控制部5B在异常状态信息是烟雾信息θ1或凹凸信息θ2的情况下判定为能够进行造形重试。控制部5B在异常状态信息是故障信息θ3的情况下判定为无法进行造形重试。在能够进行造形重试的情况下(在步骤S18中是),处理进入步骤S20。在无法进行造形重试的情况下(在步骤S18中否),处理进入步骤S32。
控制部5B控制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以及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步骤S22)。控制部5B将旋转控制信号φ5输出至旋转单元12。接收到旋转控制信号φ5的旋转单元12继续工作台10的旋转动作。控制部5B将加热控制信号φ3输出至加热器15。接收到加热控制信号φ3的加热器15继续加热器15的加热动作。
控制部5B判定造形面温度是否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吻合(步骤S24)。在一个例子中,控制部5B在温度信息θ4落入造形再次开始温度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吻合。控制部5B在温度信息θ4没有落入造形再次开始温度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不吻合。在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吻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24中是),处理进入步骤S26。在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不吻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24中否),处理返回步骤S22。
控制部5B使粉末材料2的供给再次开始(步骤S26)。控制部5B将供给控制信号φ2输出至送料器14。接收到供给控制信号φ2的送料器14再次开始粉末材料2的供给。
控制部5B调整粉末材料2的供给量(步骤S25)。控制部5B将供给控制信号φ2输出至送料器14。接收到供给控制信号φ2的送料器14调整粉末材料2的供给量。
控制部5B判定粉末材料2的表面层是否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吻合(步骤S27)。在一个例子中,控制部5B在凹凸信息θ2是不足一层量的厚度的情况下,判定为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吻合。控制部5B在凹凸信息θ2是一层量的厚度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不吻合。在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吻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27中是),处理进入步骤S28。在与造形再次开始条件不吻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27中否),处理返回步骤S25。
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B调整造形面10a的温度以及粉末材料2的表面层的粗糙度。在这样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B中,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1、1A相同的作用效果。
本公开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下述那样的各种变形。
图4中,对在造形重试期间工作台10旋转一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工作台10也可以旋转多圈,直至造形再次开始条件成立。在实施方式中,在造形重试期间通过加热器15对粉末材料2进行了加热。作为加热源,也可以使用电子束。在实施方式中,将造形再次开始条件设为造形面10a的温度或粉末材料2的表面层的粗糙度。造形再次开始条件也可以为造形面10a的加热时间。
附图标记说明
1...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三维造形装置);2...粉末材料;3...造形物;4...驱动部;5...控制部(控制装置);6...处理部;7...状态信息获取部;8...壳体;9...柱;10...工作台;11...造形罐;10a...造形面;10b...背面;12...旋转单元;13...升降单元;14...送料器(供给部);15...加热器(加热部);16...束源(照射部);51...束控制部;52...送料器控制部;53...加热器控制部;54...升降控制部;55...旋转控制部;56...停止动作部;57...复原动作部;58...再次开始动作部;71...烟雾信息获取部;72...凹凸信息获取部;73...设备信息获取部;74...温度信息获取部;A1、A2、A3、A4...分割区域;CW...旋转方向;S...造形空间;θ1...烟雾信息;θ2...凹凸信息;θ3...故障信息;θ4...温度信息;φ1...照射控制信号;φ2...供给控制信号;φ3...加热控制信号;φ4...升降控制信号;φ5...旋转控制信号;Δ1...第一控制信号;Δ2...第二控制信号;Δ3...第三控制信号;Δ4...第四控制信号;Δ5...第五控制信号;Δ6...第六控制信号;Δ7...第七控制信号。

Claims (6)

1.一种旋转层叠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工作台,其对粉末材料进行旋转支承;
供给部,其对所述工作台供给所述粉末材料;
加热部,其对配置于所述工作台的所述粉末材料进行加热;
照射部,其对配置于所述工作台的所述粉末材料照射能量束;
状态信息获取部,其输出表示应该停止所述能量束的照射的状态的异常状态信息,所述异常状态信息包括与配置于所述工作台的所述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异常状态信息,至少控制所述照射部,
所述控制部具有:
停止动作部,其由于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输出使所述能量束的照射停止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复原动作部,其判定所述异常状态信息是否是与所述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在所述异常状态信息是与所述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控制所述工作台的旋转动作、所述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所述供给部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信息获取部包括烟雾信息获取部,所述烟雾信息获取部将用于判断有无飞散状态的所述粉末材料的烟雾信息作为与所述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而输出至所述控制部,
所述复原动作部在从所述状态信息获取部接收到的构成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所述烟雾信息表示产生所述烟雾时,作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而输出控制所述工作台的旋转动作以及所述加热部的加热动作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信息获取部包括凹凸信息获取部,所述凹凸信息获取部将表示受所述能量束的照射的所述粉末材料的面的凹凸状态的凹凸信息作为与所述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而输出至所述控制部,
所述复原动作部在从所述状态信息获取部接收到的构成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所述凹凸信息不满足规定的凹凸条件时,作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而输出控制所述工作台的旋转动作以及所述供给部的供给动作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动作部由于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输出进一步使所述工作台的旋转动作、所述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所述供给部的供给动作停止的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复原动作部在所述异常状态信息是与所述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时,输出再次开始所述工作台的旋转动作、所述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所述供给部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的第四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层叠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具有再次开始动作部,所述再次开始动作部在所述异常状态信息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输出使所述能量束的照射开始的第五控制信号。
6.一种控制装置,控制三维造形装置,所述三维造形装置通过加热部对从供给部供给至旋转的工作台上的粉末材料进行加热,并且通过照射能量束而对三维造形物进行造形,
所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
停止动作部,其由于表示应该停止所述能量束的照射的状态的异常状态信息的输入,而输出使所述能量束的照射停止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异常状态信息包括与配置于所述工作台的所述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
复原动作部,其判定所述异常状态信息是否是与所述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在所述异常状态信息是与所述粉末材料的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控制所述工作台的旋转动作、所述加热部的加热动作以及所述供给部的供给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控制信号。
CN202280021464.3A 2021-04-05 2022-03-07 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69974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4046 2021-04-05
JP2021-064046 2021-04-05
PCT/JP2022/009785 WO2022215410A1 (ja) 2021-04-05 2022-03-07 回転積層造形装置及び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7428A true CN116997428A (zh) 2023-11-03

Family

ID=83546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1464.3A Pending CN116997428A (zh) 2021-04-05 2022-03-07 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73774A1 (zh)
EP (1) EP4321283A1 (zh)
JP (1) JPWO2022215410A1 (zh)
CN (1) CN116997428A (zh)
WO (1) WO202221541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24421C2 (sv) 2002-12-19 2004-08-10 Arcam Ab Anordning samt metod för framställande av en tredimensionell produkt
JP2017119350A (ja) 2015-12-28 2017-07-06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三次元造形装置および三次元造形方法
WO2019088091A1 (ja) * 2017-10-31 2019-05-09 株式会社Ihi 三次元造形装置及び三次元造形方法
EP3511093A1 (en) * 2018-01-16 2019-07-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of removing an excess material from a cavit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part
US11524338B2 (en) * 2018-06-26 2022-12-13 Ihi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device
JP7008669B2 (ja) * 2019-09-09 2022-01-25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3次元積層造形装置及び3次元積層造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73774A1 (en) 2024-05-30
JPWO2022215410A1 (zh) 2022-10-13
EP4321283A1 (en) 2024-02-14
WO2022215410A1 (ja) 2022-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0530528A (ja) 付加製造のための温度制御
CN105522149B (zh) 叠层成型装置
TWI780163B (zh) 使用單元處理配方的積層製造的設備、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
US2015017482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irradiation system
JP6939423B2 (ja) 粉末節約装置および粉末節約方法
EP2259912B1 (en) Additive layer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1201101B (zh) 三维层叠造形物制造装置以及三维层叠造形物制造方法
CN111182984B (zh) 三维造型装置以及三维造型方法
JP2023502502A (ja) 熱管理用の熱源を備えた粉末床融合リコーター
EP3950181A1 (en) Three-dimensional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2020001373A (ja) 光造形3d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印刷材の温度制御方法
US11872755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roduct,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16997428A (zh) 旋转层叠造形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JP7155919B2 (ja) 三次元造形装置
US20210187619A1 (en)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device
JP2009301764A (ja) マイクロ波加熱装置及びマイクロ波加熱方法
JPWO2019087845A1 (ja) 三次元造形装置及び三次元造形方法
JP7107146B2 (ja) 積層造形装置
CN1723116A (zh) 含氟聚合物的红外线焊接
WO2024048234A1 (ja) 三次元造形装置及び予熱装置
JP7205268B2 (ja) 三次元造形装置
JP2022169075A (ja) 三次元造形装置
JP2022164304A (ja) 三次元造形装置
JP2023007774A (ja) 積層造形装置及び粉末床形成装置
JP2023028063A (ja) レーザ焼入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