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3248B - 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3248B
CN116993248B CN202311263424.2A CN202311263424A CN116993248B CN 116993248 B CN116993248 B CN 116993248B CN 202311263424 A CN202311263424 A CN 202311263424A CN 116993248 B CN116993248 B CN 1169932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dule
container
departure
toll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634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93248A (zh
Inventor
刘瑾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ane Inc
Original Assignee
Elan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ane Inc filed Critical Elane Inc
Priority to CN2023112634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3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3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3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93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3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5/00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fares, tolls or entrance fees at one or more control points
    • G07B15/06Arrangements for road pricing or congestion charging of vehicles or vehicle users, e.g. automatic tol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涉及集装箱物流技术领域,包括:信息平台;移动端,与信息平台通讯连接,可将第一车辆信息和第一驾驶人员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设于港口码头的出口;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设于工厂的入口;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设于工厂的出口;智能标签装置,包括:识别模块,能够与移动端、第一、第二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驾驶人员信息及集装箱的位置信息;信息处理模块,与识别模块以及信息获取模块连接;显示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通讯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及信息平台连接,能够将位置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

Description

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物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航运物流系统中,集装箱需要经过提取(驾驶人员认领)、离港、装货及离厂等过程,由于集装箱的重复使用性,经常会导致集装箱的相关物流信息更新较慢,影响物流信息的更新效率,造成整个航运物流系统时效延长,不利于物流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或改善集装箱物流信息更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息平台;移动端,与信息平台通讯连接,移动端用于获取第一车辆信息和第一驾驶人员信息,移动端能够将第一车辆信息和第一驾驶人员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移动端能够接收信息平台派发的订单信息;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设于港口码头的出口;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设于工厂的入口;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设于工厂的出口;智能标签装置,用于与集装箱可拆卸连接,智能标签装置包括:识别模块,识别模块能够与移动端通讯连接,识别模块能够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驾驶人员信息,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集装箱的位置信息;信息处理模块,与识别模块以及信息获取模块连接,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判断第二驾驶人员信息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是否一致,生成第一判断结果,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集装箱解锁,若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第二驾驶人员信息;显示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显示模块用于在集装箱解锁的情况下显示集装箱的箱号和/或第一车辆信息;通讯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通讯模块与信息平台通讯连接,通讯模块能够在识别模块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的情况下或识别模块与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的情况下或识别模块与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的情况下,将位置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增设智能标签装置,智能标签装置的识别模块能够与港口码头以及工厂的ETC设备(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互连并进行信息交互,实现自动识别集装箱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码等相关信息,精准管理集装箱的出闸或入闸的物流信息,有利于减少集装箱物流信息的登记时间,提高物流信息的更新效率以及整个航运物流系统的时效;第二方面,智能标签装置与集装箱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对智能标签装置进行拆装,不需要改变原有的集装箱结构,有利于维护或更换,并且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集装箱;第三方面,智能标签装置的通讯模块能够将集装箱出闸或入闸时的位置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能够实现集装箱位置管理和确认,方便对集装箱物流信息进行追踪,更新集装箱的当前位置状态。另外,移动端能够接收信息平台派发的订单信息,订单信息包括提货单(此处指电子提货单)等信息,全程电子化操作,省时省力,节省成本。电子提货单和纸质提货单可同时使用,方便司机和工厂员工确认。
具体而言,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息平台、移动端、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和智能标签装置。其中,信息平台为云数据平台,具有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功能。移动端与信息平台通讯连接。移动端用于获取第一车辆信息和第一驾驶人员信息,并且移动端能够将第一车辆信息和第一驾驶人员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可选地,移动端为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可选地,移动端安装有能够与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的app(手机软件)。驾驶人员通过移动端进行信息注册。可选地,第一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可选地,第一车辆信息还包括车型、行驶证号、驾驶证号和车辆报废日期等信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可选地,第一驾驶人员信息包括驾驶人员的身份信息和人脸识别图像。可选地,驾驶人员将第一车辆信息和身份信息通过移动设备在手机软件上进行信息注册。信息注册成功后(移动端成功将第一车辆信息和身份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驾驶人员需要在移动端上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确定是本人操作,便于后期追踪到责任人。移动端获取驾驶人员的人脸识别图像,并将人脸识别图像上传至信息平台。进一步地,移动端能够接收信息平台派发的订单信息。可选地,订单信息包括提货单等信息。提货单可以是PDF文件(一种文档格式)或者二维码的形式。提货单用于在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载入工厂进行装货时使用。驾驶人员信息注册成功后,通过移动端直接获取订单信息,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设于港口码头的出口。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为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设备。进一步地,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设于工厂的入口。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为ETC设备。进一步地,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设于工厂的出口。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为ETC设备。
进一步地,智能标签装置用于与集装箱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智能标签装置与集装箱通过螺栓、螺钉或其他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这种设计方式,方便工作人员对智能标签装置进行拆装,不需要改变原有的集装箱结构,有利于维护或更换,并且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集装箱。另外,智能标签装置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等优点。
进一步地,智能标签装置包括识别模块、信息获取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通讯模块。具体地,识别模块能够与移动端通讯连接。可选地,识别模块包括近场通信模块。近场通信模块为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模块。当移动端具有NFC功能时,移动端与NFC模块通讯连接。可选地,识别模块包括二维码展示模块。当移动端不具有NFC功能时,驾驶人员通过移动端扫描二维码可以实现移动端与智能标签装置的信息交互。进一步地,识别模块能够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可选地,识别模块包括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具有ETC识别功能。当集装箱移动至港口码头的出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载运至港口码头的出口)时,电子标签能够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当集装箱移动至工厂的入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载运至工厂的入口)时,电子标签能够与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当集装箱移动至工厂的出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载运至工厂的出口)时,电子标签能够与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由于智能标签装置的识别模块能够与港口码头以及工厂的ETC设备(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互连并进行信息交互,有利于实现自动识别集装箱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码等相关信息,精准管理集装箱的出闸或入闸的信息,减少集装箱物流信息的登记时间,提高整个航运物流系统的时效。
可选地,NFC模块包括NFC标签。NFC标签的型号为NTAG213,工作频率为13.56Mhz,近场通信标准为14443A,内存为168bytes(字节),读写次数为1万次,使用年限为5年。可选地,NFC模块还包括NFC读取模块。NFC读取模块的芯片采用SL2823(型号),封装采用QFN-32(型号),接口采用12C接口,电压为3.3V,工作频率为13.56Mhz,支持协议标准为14443A/15693/JIS 6319-4 Sony FeliCa/MIFARE。
可选地,移动端与识别模块识别成功后,驾驶人员可通过移动端对物流信息进行刷入修改,避免集装箱的多次循环使用而导致的货物不匹配问题。
进一步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驾驶人员信息。可选地,此处的第二驾驶人员信息为人脸识别图像。在驾驶人员通过移动端与智能标签装置的识别模块识别成功后(采用NFC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驾驶人员通过信息获取模块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以进一步确定订单信息是否与当前的集装箱相匹配。可选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驾驶人员的身份信息,以确定第二驾驶人员信息的身份信息是否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的身份信息一致。可选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识别图像,以确定第二驾驶人员信息的人脸识别图像是否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的人脸识别图像一致(人脸识别认证是否通过)。进一步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集装箱的位置信息。可选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集装箱的位置信息,方便对集装箱物流信息进行追踪,更新集装箱的当前位置状态。
进一步地,信息处理模块与识别模块以及信息获取模块连接。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判断第二驾驶人员信息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是否一致,生成第一判断结果。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第二驾驶人员信息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一致),则订单信息与当前的集装箱相配合,驾驶人员成功认领集装箱,此时集装箱解锁;若第一判断结果为否(第二驾驶人员信息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不一致),则信息获取模块重新获取第二驾驶人员信息。可选地,信息处理模块为MCU处理器,型号为k210,算力为1TOPS(处理器运算能力单位),内置多种硬件加速单元(KPU、FPU、FFT等),稳定性高且可靠性高。可选地,信息处理模块的处理器架构为RISC-V双核64位CPU(中央处理器),功耗为300mW,一次性只读存储器(OTP)的型号为SHA256。
进一步地,显示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显示模块用于在集装箱解锁的情况下显示集装箱的箱号和/或第一车辆信息。可选地,显示模块为电子显示屏,并且可以显示集装箱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等信息。
进一步地,通讯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通讯模块与信息平台通讯连接。通讯模块能够在识别模块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的情况下或识别模块与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的情况下或识别模块与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的情况下,将位置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在集装箱出闸或入闸时,实现集装箱位置管理和确认,方便对集装箱物流信息进行追踪,更新集装箱的当前位置状态。
本发明限定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方面,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增设智能标签装置,智能标签装置的识别模块能够与港口码头以及工厂的ETC设备(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互连并进行信息交互,实现自动识别集装箱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码等相关信息,精准管理集装箱的出闸或入闸的物流信息,有利于减少集装箱物流信息的登记时间,提高物流信息的更新效率以及整个航运物流系统的时效;第二方面,智能标签装置与集装箱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对智能标签装置进行拆装,不需要改变原有的集装箱结构,有利于维护或更换,并且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集装箱;第三方面,智能标签装置的通讯模块能够将集装箱出闸或入闸时的位置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能够实现集装箱位置管理和确认,方便对集装箱物流信息进行追踪,更新集装箱的当前位置状态。另外,移动端能够接收信息平台派发的订单信息,订单信息包括提货单(此处指电子提货单)等信息,全程电子化操作,省时省力,节省成本。电子提货单和纸质提货单可同时使用,方便司机和工厂员工确认。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识别模块包括:近场通信模块,近场通信模块能够与移动端通讯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识别模块包括近场通信模块。具体地,近场通信模块能够与移动端通讯连接。近场通信模块为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模块。当移动端具有NFC功能时,移动端与NFC模块通讯连接。可选地,识别模块包括二维码展示模块。当移动端不具有NFC功能时,驾驶人员通过移动端扫描二维码可以实现移动端与智能标签装置的信息交互。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识别模块包括: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能够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识别模块包括电子标签。具体地,电子标签能够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电子标签具有ETC识别功能。当集装箱移动至港口码头的出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载运至港口码头的出口)时,电子标签能够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当集装箱移动至工厂的入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载运至工厂的入口)时,电子标签能够与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当集装箱移动至工厂的出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载运至工厂的出口)时,电子标签能够与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通讯连接。由于智能标签装置的识别模块能够与港口码头以及工厂的ETC设备(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互连并进行信息交互,有利于实现自动识别集装箱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码等相关信息,精准管理集装箱的出闸或入闸的信息,减少集装箱物流信息的登记时间,提高整个航运物流系统的时效。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二驾驶人员信息包括驾驶人员的身份信息和人脸识别图像,信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身份信息;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识别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信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和第二获取模块。具体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身份信息,以确定第二驾驶人员信息的身份信息是否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的身份信息一致。进一步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识别图像,以确定第二驾驶人员信息的人脸识别图像是否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的人脸识别图像一致(人脸识别认证是否通过)。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位置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信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三获取模块。具体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集装箱的位置信息,方便对集装箱物流信息进行追踪,更新集装箱的当前位置状态。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智能标签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与识别模块、信息获取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通讯模块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智能标签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具体地,供电模块与识别模块、信息获取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通讯模块连接。供电模块能够向智能标签装置的其它模块进行供电,以确保智能标签装置在整个航运物流过程中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模块,与识别模块、信息获取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通讯模块连接;接口模块,与电池模块连接,接口模块用于连接电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供电模块包括电池模块和接口模块。具体地,电池模块与识别模块、信息获取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通讯模块连接。电池模块能够向智能标签装置的其它模块进行供电。进一步地,接口模块与电池模块连接。接口模块用于连接电源。通过设置接口模块,接入外部电源能够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可选地,电池模块为至少一个大容量的锂电池。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供电模块还包括:太阳能充电模块,与电池模块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供电模块还包括太阳能充电模块。具体地,太阳能充电模块与电池模块连接。通过设置太阳能充电模块,能够向电池模块进行充电,以确保智能标签装置在整个航运物流过程中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显示模块包括:电子显示屏,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电子显示屏用于在集装箱解锁的情况下显示集装箱的箱号和/或第一车辆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显示模块包括电子显示屏。具体地,电子显示屏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通过设置电子显示屏,能够在集装箱解锁的情况下显示集装箱的箱号和/或第一车辆信息,方便驾驶人员及工作人员快速获取关于集装箱物流的一部分信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显示模块为电子显示屏,并且可以显示集装箱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等信息。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车型、行驶证号、驾驶证号和车辆报废日期。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车辆信息包括多种类型的信息,确保信息校对结果的准确性。可选地,第一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车型、行驶证号、驾驶证号和车辆报废日期中的其中一项或其中某几项的组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中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标签装置中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110:信息平台;120:移动端;131: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40:智能标签装置;141:识别模块;1411:近场通信模块;1412:电子标签;142:信息获取模块;1421:第一获取模块;1422:第二获取模块;1423:第三获取模块;143:信息处理模块;144:显示模块;1441:电子显示屏;145:通讯模块;146:供电模块;1461:电池模块;1462:接口模块;1463:太阳能充电模块;150:集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100。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100包括信息平台110、移动端120、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和智能标签装置140。其中,信息平台110为云数据平台,具有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功能。移动端120与信息平台110通讯连接。移动端120用于获取第一车辆信息和第一驾驶人员信息,并且移动端120能够将第一车辆信息和第一驾驶人员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110。可选地,移动端120为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可选地,移动端120安装有能够与信息平台110进行信息交互的app(手机软件)。驾驶人员通过移动端120进行信息注册。可选地,第一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可选地,第一车辆信息还包括车型、行驶证号、驾驶证号和车辆报废日期等信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可选地,第一驾驶人员信息包括驾驶人员的身份信息和人脸识别图像。可选地,驾驶人员将第一车辆信息和身份信息通过移动设备在手机软件上进行信息注册。信息注册成功后(移动端120成功将第一车辆信息和身份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110),驾驶人员需要在移动端120上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确定是本人操作,便于后期追踪到责任人。移动端120获取驾驶人员的人脸识别图像,并将人脸识别图像上传至信息平台110。进一步地,移动端120能够接收信息平台110派发的订单信息。可选地,订单信息包括提货单等信息。提货单可以是PDF文件(一种文档格式)或者二维码的形式。提货单用于在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150载入工厂进行装货时使用。驾驶人员信息注册成功后,通过移动端120直接获取订单信息,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设于港口码头的出口。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为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设备。进一步地,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设于工厂的入口。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为ETC设备。进一步地,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设于工厂的出口。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为ETC设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智能标签装置140用于与集装箱150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智能标签装置140与集装箱150通过螺栓、螺钉或其他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这种设计方式,方便工作人员对智能标签装置140进行拆装,不需要改变原有的集装箱150结构,有利于维护或更换,并且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集装箱150。另外,智能标签装置140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等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智能标签装置140包括识别模块141、信息获取模块142、信息处理模块143、显示模块144和通讯模块145。具体地,识别模块141能够与移动端120通讯连接。可选地,识别模块141包括近场通信模块1411。近场通信模块1411为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模块。当移动端120具有NFC功能时,移动端120与NFC模块通讯连接。可选地,识别模块141包括二维码展示模块。当移动端120不具有NFC功能时,驾驶人员通过移动端120扫描二维码可以实现移动端120与智能标签装置140的信息交互。进一步地,识别模块141能够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通讯连接。可选地,识别模块141包括电子标签1412,电子标签1412具有ETC识别功能。当集装箱150移动至港口码头的出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150载运至港口码头的出口)时,电子标签1412能够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通讯连接。当集装箱150移动至工厂的入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150载运至工厂的入口)时,电子标签1412能够与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通讯连接。当集装箱150移动至工厂的出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150载运至工厂的出口)时,电子标签1412能够与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通讯连接。由于智能标签装置140的识别模块141能够与港口码头以及工厂的ETC设备(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互连并进行信息交互,有利于实现自动识别集装箱150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码等相关信息,精准管理集装箱150的出闸或入闸的信息,减少集装箱150物流信息的登记时间,提高整个航运物流系统的时效。
可选地,NFC模块包括NFC标签。NFC标签的型号为NTAG213,工作频率为13.56Mhz,近场通信标准为14443A,内存为168bytes(字节),读写次数为1万次,使用年限为5年。可选地,NFC模块还包括NFC读取模块。NFC读取模块的芯片采用SL2823(型号),封装采用QFN-32(型号),接口采用12C接口,电压为3.3V,工作频率为13.56Mhz,支持协议标准为14443A/15693/JIS 6319-4 Sony FeliCa/MIFARE。
可选地,移动端120与识别模块141识别成功后,驾驶人员可通过移动端120对物流信息进行刷入修改,避免集装箱150的多次循环使用而导致的货物不匹配问题。
进一步地,信息获取模块142用于获取第二驾驶人员信息。可选地,此处的第二驾驶人员信息为人脸识别图像。在驾驶人员通过移动端120与智能标签装置140的识别模块141识别成功后(采用NFC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驾驶人员通过信息获取模块142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以进一步确定订单信息是否与当前的集装箱150相匹配。可选地,信息获取模块142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421。第一获取模块1421用于获取驾驶人员的身份信息,以确定第二驾驶人员信息的身份信息是否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的身份信息一致。可选地,信息获取模块142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422。第二获取模块1422用于获取人脸识别图像,以确定第二驾驶人员信息的人脸识别图像是否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的人脸识别图像一致(人脸识别认证是否通过)。进一步地,信息获取模块142用于获取集装箱150的位置信息。可选地,信息获取模块142包括第三获取模块1423。第三获取模块1423用于获取集装箱150的位置信息,方便对集装箱150物流信息进行追踪,更新集装箱150的当前位置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信息处理模块143与识别模块141以及信息获取模块142连接。信息处理模块143用于判断第二驾驶人员信息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是否一致,生成第一判断结果。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第二驾驶人员信息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一致),则订单信息与当前的集装箱150相配合,驾驶人员成功认领集装箱150,此时集装箱150解锁;若第一判断结果为否(第二驾驶人员信息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不一致),则信息获取模块142重新获取第二驾驶人员信息。可选地,信息处理模块143为MCU处理器,型号为k210,算力为1TOPS(处理器运算能力单位),内置多种硬件加速单元(KPU、FPU、FFT等),稳定性高且可靠性高。可选地,信息处理模块143的处理器架构为RISC-V双核64位CPU(中央处理器),功耗为300mW,一次性只读存储器(OTP)的型号为SHA256。
进一步地,显示模块144与信息处理模块143连接。显示模块144用于在集装箱150解锁的情况下显示集装箱150的箱号和/或第一车辆信息。可选地,显示模块144为电子显示屏1441,并且可以显示集装箱150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等信息。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通讯模块145与信息处理模块143连接。通讯模块145与信息平台110通讯连接。通讯模块145能够在识别模块141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通讯连接的情况下或识别模块141与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通讯连接的情况下或识别模块141与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通讯连接的情况下,将位置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110。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在集装箱150出闸或入闸时,实现集装箱150位置管理和确认,方便对集装箱150物流信息进行追踪,更新集装箱150的当前位置状态。
本发明限定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方面,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100通过增设智能标签装置140,智能标签装置140的识别模块141能够与港口码头以及工厂的ETC设备(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互连并进行信息交互,实现自动识别集装箱150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码等相关信息,精准管理集装箱150的出闸或入闸的物流信息,有利于减少集装箱150物流信息的登记时间,提高物流信息的更新效率以及整个航运物流系统的时效;第二方面,智能标签装置140与集装箱150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对智能标签装置140进行拆装,不需要改变原有的集装箱150结构,有利于维护或更换,并且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集装箱150;第三方面,智能标签装置140的通讯模块145能够将集装箱150出闸或入闸时的位置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110,能够实现集装箱150位置管理和确认,方便对集装箱150物流信息进行追踪,更新集装箱150的当前位置状态。另外,移动端120能够接收信息平台110派发的订单信息,订单信息包括提货单(此处指电子提货单)等信息,全程电子化操作,省时省力,节省成本。电子提货单和纸质提货单可同时使用,方便司机和工厂员工确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所示,识别模块141包括近场通信模块1411。具体地,近场通信模块1411能够与移动端120通讯连接。近场通信模块1411为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模块。当移动端120具有NFC功能时,移动端120与NFC模块通讯连接。可选地,识别模块141包括二维码展示模块。当移动端120不具有NFC功能时,驾驶人员通过移动端120扫描二维码可以实现移动端120与智能标签装置140的信息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所示,识别模块141包括电子标签1412。具体地,电子标签1412能够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通讯连接。电子标签1412具有ETC识别功能。当集装箱150移动至港口码头的出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150载运至港口码头的出口)时,电子标签1412能够与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通讯连接。当集装箱150移动至工厂的入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150载运至工厂的入口)时,电子标签1412能够与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通讯连接。当集装箱150移动至工厂的出口(驾驶人员通过车辆将集装箱150载运至工厂的出口)时,电子标签1412能够与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通讯连接。由于智能标签装置140的识别模块141能够与港口码头以及工厂的ETC设备(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互连并进行信息交互,有利于实现自动识别集装箱150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码等相关信息,精准管理集装箱150的出闸或入闸的信息,减少集装箱150物流信息的登记时间,提高整个航运物流系统的时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所示,信息获取模块142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421和第二获取模块1422。具体地,第一获取模块1421用于获取身份信息,以确定第二驾驶人员信息的身份信息是否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的身份信息一致。进一步地,第二获取模块1422用于获取人脸识别图像,以确定第二驾驶人员信息的人脸识别图像是否与第一驾驶人员信息的人脸识别图像一致(人脸识别认证是否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所示,信息获取模块142包括第三获取模块1423。具体地,第三获取模块1423用于获取集装箱150的位置信息,方便对集装箱150物流信息进行追踪,更新集装箱150的当前位置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所示,智能标签装置140还包括供电模块146。具体地,供电模块146与识别模块141、信息获取模块142、信息处理模块143、显示模块144以及通讯模块145连接。供电模块146能够向智能标签装置140的其它模块进行供电,以确保智能标签装置140在整个航运物流过程中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所示,供电模块146包括电池模块1461和接口模块1462。具体地,电池模块1461与识别模块141、信息获取模块142、信息处理模块143、显示模块144以及通讯模块145连接。电池模块1461能够向智能标签装置140的其它模块进行供电。进一步地,接口模块1462与电池模块1461连接。接口模块1462用于连接电源。通过设置接口模块1462,接入外部电源能够对电池模块1461进行充电。
可选地,电池模块1461为至少一个大容量的锂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所示,供电模块146还包括太阳能充电模块1463。具体地,太阳能充电模块1463与电池模块1461连接。通过设置太阳能充电模块1463,能够向电池模块1461进行充电,以确保智能标签装置140在整个航运物流过程中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所示,显示模块144包括电子显示屏1441。具体地,电子显示屏1441与信息处理模块143连接。通过设置电子显示屏1441,能够在集装箱150解锁的情况下显示集装箱150的箱号和/或第一车辆信息,方便驾驶人员及工作人员快速获取关于集装箱150物流的一部分信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显示模块144为电子显示屏1441,并且可以显示集装箱150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等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车辆信息包括多种类型的信息,确保信息校对结果的准确性。可选地,第一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车型、行驶证号、驾驶证号和车辆报废日期中的其中一项或其中某几项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第一方面,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增设智能标签装置,智能标签装置的识别模块能够与港口码头以及工厂的ETC设备(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以及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互连并进行信息交互,实现自动识别集装箱的箱号以及车牌号码等相关信息,精准管理集装箱的出闸或入闸的物流信息,有利于减少集装箱物流信息的登记时间,提高物流信息的更新效率以及整个航运物流系统的时效;第二方面,智能标签装置与集装箱可拆卸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对智能标签装置进行拆装,不需要改变原有的集装箱结构,有利于维护或更换,并且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集装箱;第三方面,智能标签装置的通讯模块能够将集装箱出闸或入闸时的位置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能够实现集装箱位置管理和确认,方便对集装箱物流信息进行追踪,更新集装箱的当前位置状态。另外,移动端能够接收信息平台派发的订单信息,订单信息包括提货单(此处指电子提货单)等信息,全程电子化操作,省时省力,节省成本。电子提货单和纸质提货单可同时使用,方便司机和工厂员工确认。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平台(110);
移动端(120),与所述信息平台(110)通讯连接,所述移动端(120)用于获取第一车辆信息和第一驾驶人员信息,所述移动端(120)能够将所述第一车辆信息和所述第一驾驶人员信息上传至所述信息平台(110),所述移动端(120)能够接收所述信息平台(110)派发的订单信息;
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设于港口码头的出口;
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设于工厂的入口;
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设于所述工厂的出口;
智能标签装置(140),用于与集装箱(150)可拆卸连接,所述智能标签装置(140)包括:
识别模块(141),所述识别模块(141)能够与所述移动端(120)通讯连接,所述识别模块(141)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所述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以及所述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通讯连接;
信息获取模块(142),用于获取第二驾驶人员信息,所述第二驾驶人员信息包括驾驶人员的身份信息和人脸识别图像,所述信息获取模块(142)用于获取所述集装箱(150)的位置信息,所述信息获取模块(142)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421),用于获取所述身份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1422),用于获取所述人脸识别图像;
第三获取模块(1423),用于获取所述位置信息;
信息处理模块(143),与所述识别模块(141)以及所述信息获取模块(142)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43)用于判断所述第二驾驶人员信息与所述第一驾驶人员信息是否一致,生成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集装箱(150)解锁,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信息获取模块(142)获取所述第二驾驶人员信息;
显示模块(144),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43)连接,所述显示模块(144)用于在所述集装箱(150)解锁的情况下显示所述集装箱(150)的箱号和/或所述第一车辆信息;
通讯模块(145),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43)连接,所述通讯模块(145)与所述信息平台(110)通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145)能够在所述识别模块(141)与所述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通讯连接的情况下或所述识别模块(141)与所述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通讯连接的情况下或所述识别模块(141)与所述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通讯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所述信息平台(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141)包括:
近场通信模块(1411),所述近场通信模块(1411)能够与所述移动端(120)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141)包括:
电子标签(1412),所述电子标签(1412)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1)、所述第二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2)以及所述第三电子不停车收费设备(133)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标签装置(140)还包括:
供电模块(146),与所述识别模块(141)、所述信息获取模块(142)、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43)、所述显示模块(144)以及所述通讯模块(14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146)包括:
电池模块(1461),与所述识别模块(141)、所述信息获取模块(142)、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43)、所述显示模块(144)以及所述通讯模块(145)连接;
接口模块(1462),与所述电池模块(1461)连接,所述接口模块(1462)用于连接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146)还包括:
太阳能充电模块(1463),与所述电池模块(146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144)包括:
电子显示屏(1441),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43)连接,所述电子显示屏(1441)用于在所述集装箱(150)解锁的情况下显示所述集装箱(150)的箱号和/或所述第一车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车型、行驶证号、驾驶证号和车辆报废日期。
CN202311263424.2A 2023-09-27 2023-09-27 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 Active CN116993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3424.2A CN116993248B (zh) 2023-09-27 2023-09-27 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3424.2A CN116993248B (zh) 2023-09-27 2023-09-27 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3248A CN116993248A (zh) 2023-11-03
CN116993248B true CN116993248B (zh) 2024-01-16

Family

ID=8852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3424.2A Active CN116993248B (zh) 2023-09-27 2023-09-27 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324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63169A (ja) * 2018-03-14 2019-09-26 国土交通省関東地方整備局長 情報通信技術を活用したコンテナ輸送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292033A (zh) * 2020-01-15 2020-06-16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装箱场站的自动存提箱方法及系统
CN114358697A (zh) * 2022-01-12 2022-04-15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生产业务数据链系统
CN114518733A (zh) * 2022-02-12 2022-05-20 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物资流转可视化方法
CN115497057A (zh) * 2022-08-11 2022-12-20 鑫三利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堆场智能闸口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719191A (zh) * 2022-11-10 2023-02-28 东莞深赤湾港务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网上预约提货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63169A (ja) * 2018-03-14 2019-09-26 国土交通省関東地方整備局長 情報通信技術を活用したコンテナ輸送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292033A (zh) * 2020-01-15 2020-06-16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装箱场站的自动存提箱方法及系统
CN114358697A (zh) * 2022-01-12 2022-04-15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生产业务数据链系统
CN114518733A (zh) * 2022-02-12 2022-05-20 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物资流转可视化方法
CN115497057A (zh) * 2022-08-11 2022-12-20 鑫三利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堆场智能闸口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719191A (zh) * 2022-11-10 2023-02-28 东莞深赤湾港务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网上预约提货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3248A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31603B1 (ko) 무인 계근 자동화 시스템
CN102147888A (zh) 一种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3971219A (zh) 港口散杂货装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物流管理方法
CN112215542B (zh) 智能库房管理系统
CN103996102A (zh) 一种集装箱箱体查验方法
KR101201084B1 (ko) 무인 계근관리 시스템
CN112326002A (zh) 一种基于云数据的无人值守计量系统及方法
CN217360819U (zh) 一种智能验收系统
CN110826962A (zh) 一种无人机智能管理平台
CN116993248B (zh) 应用于集装箱提取、离港、装货及离厂的信息处理系统
US908731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handheld terminal and applica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of secure authorization for handling freight
CN104346711A (zh) 基于近场通讯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0804478U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工器具管理系统
CN102243729A (zh) 基于车牌信息识别的物资出厂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JP2005082349A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作業管理システム、コンテナクレーン作業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CN106603362B (zh) 纯电动物流车载货重量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13077137B (zh) 一种标示牌智能管理装置
CN214278955U (zh) 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的小型化智能盘点推车
CN114037588A (zh) 一种汽车衡远程集中计量管控系统及方法
CN202210298U (zh) 集装箱码头缓冲区管理控制系统
CN113554402A (zh) 一种网络货运调度系统
CN207489111U (zh) 一种行驶记录仪
CN113962637A (zh) 一种商砼物流单据的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07475609U (zh) 基于云平台的物联网车载交互通信系统
CN201716771U (zh) 基于识别车牌的出厂物资实时管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