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3237A - 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3237A
CN116983237A CN202310985941.4A CN202310985941A CN116983237A CN 116983237 A CN116983237 A CN 116983237A CN 202310985941 A CN202310985941 A CN 202310985941A CN 116983237 A CN116983237 A CN 116983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mparative example
application
replaced
compari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859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高辉
孔秋婵
毛善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nya Cosme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nya Cosme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nya Cosme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nya Cosme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859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3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3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3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33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A61K8/34Alcohols
    • A61K8/345Alcohol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hydroxy gro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8/49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more than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 A61K8/4946Imidazoles or their condensed derivatives, e.g. benzimid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0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604Alkylpolyglycos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4Proteins; Peptides;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2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for chemically bleaching or whiten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9Mixtures
    • A61K2800/592Mixtures of compounds complementing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9Mixtures
    • A61K2800/592Mixtures of compounds complementing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 A61K2800/5922At least two compounds being classified in the same subclass of A61K8/18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括组分:牡丹根皮提取物、乙氧基二甘醇、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本发明将牡丹根皮提取物、乙氧基二甘醇、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这些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组分复配使用,通过各组分多通路作用,相辅相成,协同增效,从多个维度作用于肌肤,实现有效、安全的美白淡斑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拥有白皙亮丽的肌肤,因此美白淡斑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皮肤的颜色主要由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决定,皮肤黑色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色素,黑素细胞中黑色素合成转运、代谢等步骤是多种酶参与的复杂生物化学过程。暴露于阳光和年龄的增长皮肤产生棕色的斑点,往往是由于黑色素细胞过度活跃,分泌了过量的黑色素。α黑色素细胞的激发荷尔蒙促黑激素(α-MSH)具有引发皮肤色素沉着的生理学效应。α-MSH与黑色素细胞上专一受体MC1-R的结合将激活酪氨酸酶从而激发黑色素合成通路。因此,皮肤美白需要从黑色素合成、黑素小体运输、代谢、氧化应激、紫外线刺激等环境刺激多方面入手以达到预期效果。皮肤美白机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抑制黑色素的合成,调节黑色素代谢途径,促进黑色素代谢,关键是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分泌。
美白淡斑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使用美白产品、接受美容手术、采用中医美容等方式。临床上使用较多的美白成分,如苯二酚、氢醌、曲酸等均具有较好的抑制黑色素生成能力,但这些物质具有刺激性和细胞毒性,会导致过敏、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等不良反应。因此,开发更加温和、安全有效的美白淡斑产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通过多个组分相辅相成,协同增效,从多个维度作用于肌肤,具有良好的美白淡斑、提亮皮肤的功效,且温和、安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组分:牡丹根皮提取物、乙氧基二甘醇、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
发明人在长期生产研究过程中,深入挖掘化妆品原料中具有美白淡斑功效的活性成分,意外地发现,将牡丹根皮提取物、乙氧基二甘醇、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进行合理复配,能够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具有良好的美白淡斑、提亮皮肤的功效,同时本发明组合物温和、安全性高。
具体的,在本发明组合物中,各组分的功效如下:
牡丹根皮主要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活性成分,其中丹皮酚具有镇静、舒缓及消炎功效,牡丹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于增加皮肤的细腻度及提升皮肤的美白度和收缩毛孔具有良好的效果。
乙氧基二甘醇是是良好的保湿剂及溶剂,由于其可以导致皮肤表面细胞排列出现暂时性絮乱,而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可促进活性成分的吸收。
蔗糖二月桂酸酯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可以减少AGEs,达到抗糖化的作用。豌豆提取物可以恢复皮肤活性和弹力,净化肤色,修复疤痕,具有高保湿性。蔗糖二月桂酸酯和豌豆提取物的协同作用,有效作用于B16黑色素细胞,可显著减少黑色素的形成和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
肌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抗糖基化能力,可以清除在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ROS以及α-β不饱和醛,减少糖基化终端产物(AGEs)的形成。
九肽-1是一种天然α-MSH的仿生肽,可竞争性阻止天然配体α-MSH与受体MC1-R的结合,从而阻断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阻止黑色素过度产生。
烟酰四肽-30作为一种全新结构的原料,其氨基酸系列来自于天蚕素蛋白片段中的短肽系列,具有促进I型胶原蛋白生成等效果,该氨基酸系列经过烟酸修饰后,其活性进一步增强;另外,烟酸(Nicotinic Acid)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烟酰胺;I型胶原蛋白是在动物体中发现的一种结构蛋白,是胶原纤维组分中的一部分,占成人真皮中胶原蛋白的80%,具有保湿、祛斑、缓解衰老等作用;氨基酸活性的增强,意味着其保湿、抗皱、美白等功效的增强;而烟酰胺对皮肤,有着抗氧化、美白祛斑、阻止黑色素转移到角质细胞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牡丹根皮提取物50~80份、乙氧基二甘醇10~30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20份、肌肽0.1~5份、豌豆提取物0.1~2份、九肽-1 0.01~1份、烟酰四肽-30 0.01~0.5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牡丹根皮提取物70~80份、乙氧基二甘醇10~15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10份、肌肽3~5份、豌豆提取物0.1~1份、九肽-1 0.01~0.1份、烟酰四肽-30 0.01~0.1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牡丹根皮提取物50~60份、乙氧基二甘醇20~30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5~20份、肌肽0.1~1份、豌豆提取物1.5~2份、九肽-1 0.3~1份、烟酰四肽-30 0.1~0.2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牡丹根皮提取物60~70份、乙氧基二甘醇15~20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0~15份、肌肽1~3份、豌豆提取物1~1.5份、九肽-1 0.1~0.3份、烟酰四肽-30 0.2~0.5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牡丹根皮提取物为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根水。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化妆品或外用皮肤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化妆品,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化妆品还包括化妆品中可接受的辅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辅料包括油脂、乳化剂、多元醇、增稠剂、防腐剂、香精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在所述化妆品中的添加量为1~20wt%。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在所述化妆品中的添加量为5~10wt%。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化妆品包括精华水、精华乳、面贴膜或精华面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精华水包括组分:本发明所述组合物、1,3-丙二醇、丁二醇、羟苯甲酯、羟苯丙酯、PEG-40氢化蓖麻油、香精、EDTA二钠、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甲基葡糖醇聚醚-10、泛醇、尿囊素、苯氧乙醇和去离子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精华乳包括组分:本发明所述组合物、甘油、EDTA二钠、丁二醇、透明质酸钠、甜菜碱、卡波姆、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硬脂醇、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乳木果油、聚山梨醇酯-20、羟苯甲酯、羟苯乙酯、苯氧乙醇、氨甲基丙醇和去离子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面贴膜包括组分:本发明所述组合物、甘油、尿囊素、泛醇、透明质酸钠、羟乙基纤维素、黄原胶、卡波姆、丁二醇、对羟基苯乙酮、苯氧乙醇、氨甲基丙醇和去离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精华面霜包括组分:本发明所述组合物、甘油、丁二醇、透明质酸钠、泛醇、卡波姆、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角鲨烷、乳木果油、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生育酚乙酸酯、苯氧乙醇、氨甲基丙醇和去离子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以下:
本发明将牡丹根皮提取物、乙氧基二甘醇、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这些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组分复配使用,通过各组分多通路作用,相辅相成,协同增效,从多个维度作用于肌肤,实现有效、安全的美白淡斑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现列举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不构成限制作用。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或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已知方法得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62.98份、乙氧基二甘醇10份、蔗糖二月桂酸酯20份、肌肽5份、豌豆提取物2份、九肽-1 0.01份、烟酰四肽-30 0.01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57.8份、乙氧基二甘醇30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0份、肌肽0.1份、豌豆提取物1份、九肽-1 1份、烟酰四肽-30 0.1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75.3份、乙氧基二甘醇20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份、肌肽3份、豌豆提取物0.1份、九肽-1 0.1份、烟酰四肽-300.5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80份、乙氧基二甘醇10份、蔗糖二月桂酸酯7份、肌肽2份、豌豆提取物0.7份、九肽-1 0.2份、烟酰四肽-30 0.1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50份、乙氧基二甘醇30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5份、肌肽3份、豌豆提取物1.5份、九肽-1 0.3份、烟酰四肽-30 0.2份。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58.2份、乙氧基二甘醇25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0份、肌肽5份、豌豆提取物1份、九肽-1 0.5份、烟酰四肽-30 0.3份。
对比例1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1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2中将乙氧基二甘醇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3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4中将肌肽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5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5中将豌豆提取物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6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中将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7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7中将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8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8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9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9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肌肽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10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豌豆提取物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11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12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12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13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13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14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14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豌豆提取物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15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15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16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16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17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17中将肌肽、豌豆提取物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18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18中将肌肽、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19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19中将肌肽、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20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20中将豌豆提取物、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21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21中将豌豆提取物肽、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22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22中将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23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23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24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24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豌豆提取物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25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25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26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26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27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27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肌肽、豌豆提取物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28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28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肌肽、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29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29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肌肽、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0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30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豌豆提取物、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1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31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豌豆提取物、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2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32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3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33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4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34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5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35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6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36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豌豆提取物、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7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37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豌豆提取物、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8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38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9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39中将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0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40中将肌肽、豌豆提取物、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1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41中将肌肽、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2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42中将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3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43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4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44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5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45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6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46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豌豆提取物、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7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47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豌豆提取物、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8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48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9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49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50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50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肌肽、豌豆提取物、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51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51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肌肽、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52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52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53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53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54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54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55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55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56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56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57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57中将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58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58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59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59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60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0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61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1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62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2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63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3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64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4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65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5中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水替换为牡丹花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66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6中将乙氧基二甘醇替换为甘油,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67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7中将蔗糖二月桂酸酯替换为蔗糖二硬脂酸酯,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68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8中将肌肽替换为玻色因,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69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69中将豌豆提取物替换为水解豌豆蛋白,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70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70中将九肽-1替换为六肽-2,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71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71中将烟酰四肽-30替换为四肽-30,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72
与实施例6相比,对比例72中将烟酰四肽-30替换为烟酰胺,其他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
应用例1
一种美白淡斑精华水,其具体配方见表1所示。
表1配方表
该美白淡斑精华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A相原料预先在65℃溶解至透明,然后降温至40℃以下;
(2)将B相原料预先分散均匀完全;
(3)将C相原料混合搅拌分散均匀,再将步骤(1)处理后的A相原料、步骤(2)处理后的B相原料投入C相原料中搅拌至分散均匀;
(4)检验合格后,300目过滤出料即可。
应用例2
一种美白淡斑精华乳,其具体配方见表2所示。
表2配方表
该美白淡斑精华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A相原料投入乳化锅,均质搅拌分散均匀,升温至80℃;
(2)将B相原料投入油相锅,加热至80℃溶解分散均匀,再将B相原料缓慢抽入步骤(1)的乳化锅中,均质乳化15分钟;
(3)待步骤(2)乳化锅中的混合物料降温至45℃,再将C相原料投入乳化锅中搅拌分散均匀;
(4)检验合格后,300目过滤出料即可。
应用例3
一种美白淡斑面贴膜,其具体配方见表3所示。
表3配方表
该美白淡斑面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A相原料投入乳化锅,均质搅拌分散均匀,升温至80℃;
(2)将B相原料预先加热溶解;
(3)待步骤(1)的乳化锅降温至45℃,再将步骤(2)处理后B相原料和C相原料投入乳化锅中搅拌分散均匀;
(4)检验合格后,300目过滤出料即可。
应用例4
一种美白淡斑精华面霜,其具体配方见表4所示。
表4配方表
/>
应用例5
与应用例1相比,应用例5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实施例1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应用例6
与应用例1相比,应用例6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实施例2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应用例7
与应用例1相比,应用例7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实施例3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应用例8
与应用例1相比,应用例8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实施例4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应用例9
与应用例1相比,应用例9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实施例5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对比应用例1
与应用例1相比,对比应用例1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对比例1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对比应用例2
与应用例1相比,对比应用例2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对比例2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对比应用例3
与应用例1相比,对比应用例3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对比例3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对比应用例4
与应用例1相比,对比应用例4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对比例4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对比应用例5
与应用例1相比,对比应用例5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对比例5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对比应用例6
与应用例1相比,对比应用例6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对比例6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对比应用例7
与应用例1相比,对比应用例7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对比例7制备的组合物,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对比应用例8
与应用例1相比,对比应用例8中将实施例6制备的组合物替换为去离子水,其他条件与应用例1相同。
试验例1:自由基清除试验
将实施例1-6,对比例1-72制备的组合物分别配置成样品溶液,进行如下试验:
(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试验
取0.05mol/L pH=8.2的Tris-HCl缓冲溶液4.5mL,于25℃水浴锅中预热30min。再加入1mL样品溶液和0.4mL、25mol/L的邻苯三酚溶液,混匀后,于25℃水浴中反应5min,加入1mL、8mol/L的HCl终止反应。以Tris-HCl缓冲溶液作参比,在299nm处测吸光度值。空白对照组用1mL样品溶液的溶剂来替代样品溶液,以120μM Trolox作为阳性对照。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1-(A2/A1)]×100%;
式中,A1为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A2为样品组的吸光度值。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2)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试验
在25mL比色皿中依次加入2mmol/L的FeSO4 3mL,1mmol/L的H2O2 3mL,摇匀,接着加入6mmol/L的水杨酸3mL,摇匀,于37℃水浴加热15min后取出,测其吸光度;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摇匀,继续水浴加热15min,取出测其吸光度,以120μM Trolox作为阳性对照。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羟自由基清除率(%)=[A0-Ax-(A0-Ax0)]/A0×100%;
式中,A0、Ax、Ax0分别为未加样品前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值、样品清除羟自由基后体系的吸光度值、样品溶剂清除羟自由基后体系的吸光度值。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3)ABTS法检测活性组分抗氧化活性
ABTS法抗氧化活性检测参考文献的方法,步骤简述如下:以去离子水稀释ABTS溶液使其在734nm处的吸光度为0.7±0.02,得到ABTS工作液,分别取10μL样品和190μL ABTS工作液加至96孔板中,室温下反应15min,每个样品重复3次,于酶标仪中测定734nm处的吸光度,以120μM Trolox作为阳性对照。清除率计算公式如下:
清除率=(1-A样品/0.7)×100%;
式中,A样品为样品组吸光度。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
/>
/>
美白成分的抗氧化活性体外评价是研究美白成分的一个重要方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是常用的抗氧化能力体外评价方法,其清除率越高,表明其抗氧化程度越好,美白的效果相对来说也会较好,所以可以通过组合物对自由基发热清除能力的研究来判断其抗衰老效果。从表5结果来看,与对比例相比,实施例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更高,通过实施例6与对比例58-64的对比结果来看,该组合物具有比单一组分更好的抗氧化能力,且高于几个组分抗氧化能力的单纯叠加,说明各组分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组合物配伍合理,进一步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实施例6与对比例65-72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各组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缺一不可,用类似功效成分替换也不能达到本发明组合物的效果。
试验例2: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及细胞内黑色素合成的抑制试验
2.1酪氨酸酶活性抑制
2.1.1实验目的
以护肤品中常用的美白成分熊果苷对比,测试不同浓度的组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从而检查本发明组合物的美白作用。
2.1.2参照品制备
配制质量浓度为1%的熊果苷溶液。
分别将实施例1-6和对比例1-72制备的组合物的质量浓度稀释为5%、1%、0.05%三个梯度。
2.1.3实验方法
采用体外氧化DOPA反应法,用胰蛋白酶/EDTA溶液消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表皮黑素细胞,用胰蛋白酶中和液对其进行终止,离心后用MelM培养基将黑素细胞稀释成1×105个/mL,取稀释后液体接种于96孔板100μL/孔,接种密度为104个/孔。过夜,待细胞贴壁,吸去培养液,并向96孔板中分别加入3个梯度组合物溶液,每孔100μL,每个浓度均设立3个复孔。设立含熊果苷的阳性对照组(黑素细胞+黑素细胞培养基+熊果苷1%、100μL)、阴性对照组(黑素细胞+黑素细胞培养基)和空白对照组(单纯黑素细胞培养基),每组设立3个复孔。将24孔板放置于37℃、含5%CO2的孵箱中培养72h,药物处理结束后,弃上清液用PBS液清洗黑素细胞2-3遍,分别于每孔中加入100μL含1%TritonX-100(用PBS液配制),于振荡器上低速震荡30min,将96孔板放置于-20℃冰箱中1h,取出后于室温下使其融化,是黑素色完全裂解。每孔加入100μL浓度为0.1%L-DOPA(PBS液配制)溶液,继续于37℃孵育2h,酶标仪测定标本吸光度值,酶标仪测定波长为490nm。
酪氨酸酶相对活性抑制率=(1-[(药物组平均吸光值-空白组平均吸光值)/(阴性对照组平均吸光值-空白组平均吸光值)])×100%。
2.2细胞内黑色素生成抑制试验
将B16黑色素细胞以10×104个/mL的密度接种于6板孔。每孔3mL,培育24h后,舍弃上清液,添加待测样品,浓度分别为5%、1%、0.05%;样品作用3d后,舍弃上清液,用PBS溶液洗涤,每孔加入胰酶0.5mL消化细胞,加入2mL培养液终止消化,分别计数每组细胞。将细胞悬液离心舍弃上清液,得到沉淀物,再加入含有10%的DMSO的1mol/L NAOH溶液,震荡5min。在酶标仪490nm处测定各孔样品的吸光度。黑色素的合成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
黑色素的合成抑制率(%)=[1–(样品孔吸光度值/样品孔细胞数)/(对照孔吸光度值/对照孔细胞数)]×100%。
2.3实验结果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及黑色素生成抑制试验结果见表6。
表6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及黑色素生成抑制试验结果
/>
/>
从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实施例和对比例都具有酪氨酸酶活性和细胞黑色素生成抑制效果。通过实施例与对比例的试验结果对比来看,实施例制备的组合物的酪氨酸酶活性和细胞黑色素生成的相对抑制率均较高;由实施例6与对比例58-63的对比来看,本发明组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和细胞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组分,说明本发明组合物中各组分之间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实施例6与对比例65-72的对比可以看出,实施例6对酪氨酸酶活性和细胞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65-72,说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各组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缺一不可,用类似功效成分替换也不能达到本发明组合物的效果。
试验例3:红细胞溶血试验
红细胞溶血实验是兔眼刺激性实验(Draize test)替代方法之一,基本原理是通过测定血红蛋白溶出量及变性程度来评价化学品对眼组织细胞的损伤。国际上主要将RBC实验用于评价化妆品及原料等化学品的眼刺激性研究。
表7ECVAM化妆品产品RBC实验刺激性分级标准
L/D 分级
L/D>100 无刺激性
10<L/D≤100 微刺激性
1<L/D≤10 轻度刺激性
0.1<L/D≤1 中度刺激性
L/D≤0.1 重度刺激性
对组合物进行红细胞溶血实验的结果见表8,其中HD50为50%红细胞发生溶血时的样品浓度,DI为蛋白质变性指数,L/D为HD50与DI的比值。
表8红细胞溶血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 HD50(mg/L) DI(%) L/D
实施例1 244000 0.47 ﹥100
实施例2 218000 0.53 ﹥100
实施例3 193000 0.72 ﹥100
实施例4 330000 0.49 ﹥100
实施例5 267000 0.67 ﹥100
实施例6 235000 0.46 ﹥100
对比例1 186000 0.58 ﹥100
对比例2 357000 0.54 ﹥100
对比例3 207000 0.69 ﹥100
对比例4 198000 0.65 ﹥100
对比例5 218000 0.71 ﹥100
对比例6 247000 0.68 ﹥100
对比例7 264000 0.79 ﹥100
由表8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实施例还是对比例的组合物的L/D值均大于100,说明组合物的刺激性分级为无刺激,且组合物在较高浓度下才会对红细胞造成溶血现象,说明组合物具有温和无刺激的特点。
试验例4:刺激性试验
通过刺激性评分分析不同应用例与主要对比应用例的温和性样板数据,进一步确认产品的刺激性。选取390名消费者,分为13组,开始使用时和使用3天后,分别对应用例1-6和对比应用例1-7制备的产品的刺激性评分。刺激性评分规则:5分制,1分-轻微刺激,2分-中轻度刺激,3分-中度刺激,4分-中重度刺激,5分-严重刺激。详细统计结果见表9。
表9产品温和性测试结果
/>
由表9的刺激性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应用例和对比应用例制备的产品的刺激性较低,整体温和性较好,可以进行后续的人体功效测试。
试验例5:美白淡斑人体试用评价试验
样品:为应用例1-9和对比应用例1-8制备的产品。
选取510名受试者(健康、皮肤正常、无化妆品过敏史,年龄35-45岁),将受试者随机分成17组,每天早晚使用一次样品(应用例3剂型特殊为每晚使用一次,一次一片),每次用量使用0.5g,持续使用28天,并分别于第14、21、28天时,在温度20±2℃,湿度50±10%的测试环境中静坐30min,对脸部肌肤ITA°色度、黑色素MI值进行测试。ITA°色度增加说明肌肤的亮度增加;黑色素MI值降低说明肌肤的黑化减轻,肌肤变白。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0。表中数据取平均值。
表10人体试用评价结果
/>
*P<0.05
由表10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经过28天的测试,使用应用例的受试者在黑色素MI值和ITA°色度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比应用例,应用例1-4与对比应用例8相比均具有明显的美白效果,说明化妆品的基质并不会对本发明组合物的效果造成影响,说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美白淡斑效果;其中应用例1的黑色素MI值经过28天降低了15.62%,皮肤ITA°色度提升了7.32%,而对比应用例对应数值最高也才分别提升了8.46%和4.23%,这进一步验证了本发明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美白淡斑能力。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组分:牡丹根皮提取物、乙氧基二甘醇、蔗糖二月桂酸酯、肌肽、豌豆提取物、九肽-1、烟酰四肽-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牡丹根皮提取物50~80份、乙氧基二甘醇10~30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20份、肌肽0.1~5份、豌豆提取物0.1~2份、九肽-1 0.01~1份、烟酰四肽-30 0.01~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牡丹根皮提取物70~80份、乙氧基二甘醇10~15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10份、肌肽3~5份、豌豆提取物0.1~1份、九肽-1 0.01~0.1份、烟酰四肽-30 0.01~0.1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牡丹根皮提取物50~60份、乙氧基二甘醇20~30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5~20份、肌肽0.1~1份、豌豆提取物1.5~2份、九肽-1 0.3~1份、烟酰四肽-30 0.1~0.2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牡丹根皮提取物60~70份、乙氧基二甘醇15~20份、蔗糖二月桂酸酯10~15份、肌肽1~3份、豌豆提取物1~1.5份、九肽-1 0.1~0.3份、烟酰四肽-30 0.2~0.5份。
6.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化妆品或外用皮肤制剂中的应用。
7.一种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在所述化妆品中的添加量为1~20wt%。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在所述化妆品中的添加量为5~10wt%。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妆品包括精华水、精华乳、面贴膜或精华面霜。
CN202310985941.4A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6983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5941.4A CN116983237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5941.4A CN116983237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3237A true CN116983237A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3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85941.4A Pending CN116983237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323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18400A (zh) 一种改善肤色的组合物及美白化妆品
CN108670933B (zh) 兼具保湿、美白、抗衰老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
KR102054793B1 (ko) 천연물추출물과 발효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탄력개선 및 다크서클완화용 항산화 화장품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425639B (zh) 一种抗氧化组合物及其应用、产品
CN110302128A (zh) 一种富含天然产物提取成分的美白抗敏舒缓睡眠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93102B1 (ko) 실크 피브로인 및 뽕잎 추출물의 복합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부 상처 치료 및 피부 세포 재생 촉진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200073313A (ko) 유성온천수를 이용한 능이와 신이의 온천수발효추출물 함유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9464308A (zh) 一种具有抗蓝光护肤功效的精油组合物及应用
CN108338933B (zh) 一种用于美白和修复皮肤的多肽组合物及其应用
KR102130149B1 (ko) 복사나무 검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150680B1 (ko) 천연 항산화 컴플렉스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6880567A (zh) 具有美白、淡斑及抗衰老功效的护肤组合物及化妆品
CN111617025B (zh) 美白祛斑抗糖化的发酵产物化妆品
KR101208013B1 (ko) 참바늘버섯 균사체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CN116983237A (zh) 一种美白淡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KR102371360B1 (ko) 꿀, 오미자, 구기자 및 녹차 원적외선 혼합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미백 및 보습 효과를 갖는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030037446A (ko) 매실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140126891A (ko) 진세노사이드 Rf를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KR101939112B1 (ko) 진세노사이드 f1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CN112933024A (zh) 一种含工业大麻提取物的修护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1179B (zh) 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植物提取物组合物及制法和用途
KR101909533B1 (ko) 진세노사이드 f1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KR101884434B1 (ko) 한라송이풀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CN110946776A (zh) 一种含有金蝉提取物成分的肌肤保养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87293B1 (ko) 주름 및 아토피 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주름 및 아토피 개선용 화장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