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78762B - 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78762B
CN116978762B CN202311226476.2A CN202311226476A CN116978762B CN 116978762 B CN116978762 B CN 116978762B CN 202311226476 A CN202311226476 A CN 202311226476A CN 116978762 B CN116978762 B CN 1169787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older
anode
ring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64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78762A (zh
Inventor
阳恩会
唐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oqu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oqu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oqu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oqu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264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78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78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8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78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8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02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 H01J9/18Assembling together the component parts of electrod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02Details
    • H01J35/04Electrodes ; Mutual position thereof; Constructional adaptations therefor
    • H01J35/08Anodes; Anti cath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24Tubes wherein the point of impact of the cathode ray on the anode or anticathode is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surface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X-Ray Techniqu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X射线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所述阳极组件包括: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阳极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第一凹槽,自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并围绕所述本体一圈设置,所述第一凹槽的凹陷方向和所述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具有非90°的夹角;阳极圈,套设于所述本体,所述阳极圈包括第一延伸环,所述第一延伸环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和所述本体焊接固定。通过本公开方案能够改善焊接密封效果以及增强焊接牢固程度,有利于延长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X射线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X射线管是一种带电子发射源的高压高真空电子器件,电子自发射体发射,被阴、阳极之间几十或数百千伏的高压电场加速形成电子束,轰击在阳极靶上,产生X射线。X射线管通常包含带发射体的阴极、用于产生射线和散热的阳极、以及用于绝缘与真空封装的管壳。因X射线管工作时需要使管壳内始终保持高真空状态,故阳极与管壳之间的密封效果至关重要。
作为阳极的重要组成部件,阳极圈与阳极柄之间的钎焊封接是X射线管封接的关键部分。通常而言,阳极柄为无氧铜、阳极圈为可伐合金,钎焊料通常采用银铜钎料,然后在真空或氢气气氛中进行钎焊。现有常规的焊接结构中,阳极圈与阳极柄的焊接结构以平面搭接形式装配在一起,在阳极圈上部或在阳极圈与阳极柄接触的台阶处放置环状钎料,采用平封方式进行焊接。焊接时,加热到焊料熔点后,焊料熔融并填充阳极圈的焊接面与阳极柄的焊接面之间的间隙以达到焊接密封作用。
这种台阶形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钎焊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的把控要求严格,在钎料熔化后需尽快停止加热,否则会导致钎料的流失,影响密封效果。而且,为了防止钎料流到阳极圈的非预期焊接面导致所谓的“银穿透”现象而引起阳极圈慢性漏气,需要在焊接前对阳极圈表面进行镀镍处理,工艺复杂繁琐。此外,此种结构由于焊接部位阳极柄材料太厚,容易产生焊接应力。
现有专利(202110402812.9)公开了一种带自屏蔽X射线管及其制作方法,现有专利的说明书第[0043]段公开了“阳极头12的尾端与阳极可伐连接件15之间通过银钎焊接为一体”,“银钎焊接”为一种常规焊接方式,具体参见该现有专利的图2,但没见具体的结构与方法描述。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能够改善阳极组件的焊接密封效果以及增强焊接牢固程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体设置步骤:提供呈轴状的本体,使本体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围绕所述本体一周设置有自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凹陷方向和所述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具有非90°的夹角,并且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为正向上或斜向上;再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围绕所述本体一周设置有自所述第一凹槽的槽侧壁向内凹陷的焊料增密槽;
阳极靶设置步骤:提供阳极靶,并将所述阳极靶固定至所述第一端;
阳极圈设置步骤:提供阳极圈,并将所述阳极圈套设至所述本体,其中,所述阳极圈包括第一延伸环,所述第一延伸环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预组装步骤: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焊料增密槽内放置焊料,得到预组装件;
焊接工艺步骤:通过所述焊料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将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本体焊接固定,得到所述阳极组件;
所述通过所述焊料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将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本体焊接固定包括:
在真空环境下加热所述预组装件至所述焊料熔化,以使焊料在第一凹槽和焊料增密槽内处于熔融状态,使所述焊料在毛细作用下流动至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间隙并且至少流满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以及焊料增密槽的一部分槽腔;
保温预设时长后在真空环境下降温至所述焊料重新固化。
优选地,所述焊料增密槽的开口连通于第一凹槽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焊料增密槽的凹陷方向和所述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具有90°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焊料增密槽朝本体轴线直线或弯曲凹陷。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包括自所述本体向外延伸的底壁以及位于所述底壁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第一侧壁,重新固化的所述焊料位于焊料增密槽、第一凹槽内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延伸环与所述底壁之间和所述第一延伸环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环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段,所述预组装件被加热前,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所述预组装件被加热后,所述焊料在毛细作用下流动至并填充所述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焊料存储槽,所述焊料存储槽相较于所述间隙更靠近所述本体,所述预组装件被加热前,所述焊料容置于所述焊料存储槽,所述预组装件被加热后,所述焊料从所述焊料存储槽朝着所述间隙以及焊料增密槽流动。
优选地,加热期间,所述阳极圈的表面直接暴露于所述真空环境;和/或加热期间,所述第一延伸环伸入所述第一凹槽的末端支撑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
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自所述第一端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凹陷方向相同或相背,所述将所述阳极靶固定至所述第一端包括:将所述阳极靶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凹陷方向相同时,焊接期间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上方;或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凹陷方向相背时,焊接期间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预组装步骤还包括:在第一凹槽和焊料增密槽内放置焊料之后,使用一个防氧化环卡设于第一凹槽的开口处。
优选地,位于所述焊料增密槽内和第一凹槽内的焊料的形状为颗粒状、膏料状以及环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位于所述焊料增密槽内的焊料的形状为第一环状,第一环状的截面呈圆形;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和防氧化环的端面之间的焊料的形状为第二环状,第二环状的截面呈矩形。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使第一凹槽兜住颗粒状或条状的焊料,并且在焊料重新固化后,重新固化后的焊料很难从第一凹槽中脱离出去,增强了本体和阳极圈之间的焊接牢固性,并且焊料增密槽能够使焊料迂回延伸并最终形成台阶结构,这样加强了本体和阳极圈之间的气密性。
发明的有益效果更在于:在第一凹槽内的防氧化环填充第一延伸环和本体之间的空隙,保护阳极柄、第一延伸环与防氧化环接触的部分在X射线管后续非真空环境下的高温制程过程中不被氧化,也即避免在第一凹槽内产生氧化层。从根源上解决了氧化层问题,因而可以免去X射线管后续制程中在第一凹槽内去除氧化层的工序,避免对焊接结构造成物理损伤,确保较优的焊接密封效果。此外,在使用酸洗等化学腐蚀手段去除阳极柄其他区域的氧化层期间,即便腐蚀液意外溅射到第一凹槽附近,也会由于防护环的阻挡而无法深入第一凹槽内,更无法直接接触到第一延伸环和本体的焊接处。由此,避免阳极圈与阳极柄焊接区域被侵蚀破坏,极大地降低了漏气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阳极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阳极圈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一种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采用图4所示兜料式焊接方法制备图1所示阳极组件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种阳极组件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阳极圈的剖视图。
图9是图7中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一种阳极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一种阳极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一种阳极组件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区域D的局部放大图。
元件标号说明:A阳极组件100、第二凹槽101、第一外表面102、第二外表面103、本体10、第一端10a、第二端10b、阳极靶11、A第一凹槽12、A底壁121、第一侧壁122、焊料存储槽123、A阳极圈13、A第一延伸环131、第一段132、第二延伸环133、连接环134、间隙14、焊料15、焊料增密槽16、防氧化环17、B阳极组件200、B第一凹槽22、B阳极圈23、C阳极圈33、B第一延伸环331、第二段332、C第一凹槽42、B底壁421、第一台阶面422、第二台阶面4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背景技术所言,现有X射线管的阳极组件中,阳极圈和阳极柄的焊接结构以平面相对搭接形式装配在一起,也即,阳极圈的焊接面和阳极柄的焊接面相贴着进行焊接。焊接时,焊料夹在两个焊接面之间,由于焊接面是一个平面且通常沿水平方向延伸,存在焊料加热后流动不可控进而流动至非预期焊接面的问题,影响气密效果,且预处理和焊接工艺复杂。现有专利(202110402812.9)所公开的带自屏蔽X射线管,也是以平面相对搭接、焊接的形式装配在一起,现有专利的说明书全文仅仅公开了“阳极头12的尾端与阳极可伐连接件15之间通过银钎焊接为一体”,其中“银钎焊接”为一种常规焊接方式。该现有专利的图2显示了“阳极头12的尾端”具有径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缺口”,这“两个缺口”仅仅为了便于定位组装“阳极头12的尾端”和“阳极可伐连接件15”。
为解决背景技术所言阳极圈和阳极柄的焊接结构气密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阳极组件,包括:呈轴状的本体,使本体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阳极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第一凹槽,自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并围绕所述本体一圈设置,所述第一凹槽的凹陷方向和所述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具有非90°的夹角,并且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为正向上或斜向上;再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围绕所述本体一周设置有自所述第一凹槽的槽侧壁向内凹陷的焊料增密槽;阳极圈,套设于所述本体,所述阳极圈包括第一延伸环,所述第一延伸环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和所述本体焊接固定。第一凹槽和焊料增密槽均可以放置焊料,焊料的形状可以是颗粒状、膏料状、截面呈圆形的环形圈和截面呈矩形的环形圈中的一种或多种。
相较而言,本实施方案围绕本体外周形成一圈第一凹槽,阳极圈的第一延伸环伸入第一凹槽内进行焊接固定。通过合理设计第一凹槽的凹陷方向,使得以第一延伸环伸入第一凹槽内的装配形式得到的焊接结构能够利用第一凹槽的槽壁作为墙体,在焊接期间起到阻挡焊料流动的作用。由此,能够改善焊接密封效果,有利于延长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围绕所述本体一周设置有自所述第一凹槽的槽侧壁向内凹陷的焊料增密槽,焊料增密槽用于存放焊料,焊料增密槽能够被处于熔融状态的焊料填充,在所述焊料重新固化后起到加强本体和阳极圈之间的气密性且增强本体和阳极圈之间的焊接牢固性的显著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阳极组件还包括一个零部件——防氧化环。焊接时,在第一凹槽内的防氧化环填充第一延伸环和本体之间的空隙,保护阳极柄、第一延伸环与防氧化环接触的部分在X射线管后续非真空环境下的高温制程过程中不被氧化,也即避免在第一凹槽内产生氧化层。从根源上解决了氧化层问题,因而可以免去X射线管后续制程中在第一凹槽内去除氧化层的工序,避免对焊接结构造成物理损伤,确保较优的焊接密封效果。此外,在使用酸洗等化学腐蚀手段去除阳极柄其他区域的氧化层期间,即便腐蚀液意外溅射到第一凹槽附近,也会由于防护环的阻挡而无法深入第一凹槽内,更无法直接接触到第一延伸环和本体的焊接处。由此,避免阳极圈与阳极柄焊接区域被侵蚀破坏,极大地降低了漏气风险。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接下来,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图中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各实施例只是例示,当然可以对以不同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进行部分置换或组合。变形例中,省略关于与第一实施例共同的事项的描述,仅针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尤其,针对同样的结构所产生的同样的作用效果,不再按每个实施例逐一提及。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A阳极组件100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案所述A阳极组件100可以应用于诸如X射线管之类的高压高真空电子器件,例如,作为X射线管的阳极起到产生射线和散热的作用。通常而言,A阳极组件100的外轮廓可以大致呈轴状,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图例均以沿柱状A阳极组件100的轴线x剖切得到的剖视图视角对A阳极组件100进行示例性展示。
为更清楚地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图1主要截取A阳极组件100的焊接结构及通过焊接结构实现焊接固定的各部件进行示例,并就所示部件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阐述。
具体地,参考图1,A阳极组件100可以包括:本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0a和第二端10b。其中,第一端10a指向第二端10b的方向大致平行于A阳极组件100的轴向(即,轴线x的延伸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0也可称为阳极柄、铸靶等。
进一步,继续参考图1,A阳极组件100还可以包括阳极靶11,设置于第一端10a。在阳极靶11设置于第一端10a的场景中,第二端10b也可称为本体10的尾端。在A阳极组件100应用于X射线管的应用场景中,电子束轰击在阳极靶11上产生X射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0可以包括自第一端10a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101,阳极靶11可以容置于第二凹槽101。例如,制备时可以在第二凹槽101内放置连接材料(例如,铜),第二凹槽101朝着远离第二端10b的方向开放以接收阳极靶11,放入第二凹槽101的阳极靶11被熔化的连接材料包裹,从而将阳极靶11可靠固定于第二凹槽101内。
进一步,继续参考图1,A阳极组件100还可以包括A第一凹槽12,自本体10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并围绕本体10一圈设置,A第一凹槽12的凹陷方向和第一端10a指向第二端10b的方向(例如,轴线x的延伸方向)具有非90°的夹角。也就是说,A第一凹槽12可以沿本体10的周向设置,例如,可以在本体10靠近第二端10b的部位加工一圈凹槽形成A第一凹槽12。在一些实施例中,A第一凹槽12的凹陷方向可以平行于轴线x(如图1所示),相应的,本体10在靠近第二端10b处的直径可以存在变化以形成类似于台阶面的结构,A第一凹槽12可以自台阶面向第一端10a凹陷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A第一凹槽12的凹陷方向和轴线x之间可以具有非零非90°的夹角,这对于适配不同形状的A阳极圈13可能是有益的。只需要满足A第一凹槽12的开口方向为正向上或斜向上的条件即可,这样能够兜住焊料以及避免处于熔融状态的焊料外流。
为便于表述,可以将本体10的外表面沿轴向(例如,轴线x的延伸方向)位于A第一凹槽12和第二端10b之间的部分记作第一外表面102,位于A第一凹槽12和第一端10a之间的部分记作第二外表面103。进一步而言,沿本体10的周向,第一外表面102所围成区域的直径可以小于第二外表面103所围成区域的直径。
进一步,参考图1和图2,A阳极组件100还可以包括A阳极圈13,套设于本体10。A阳极圈13大致呈环状并套设于本体10。A阳极圈13用于连接本体10和管壳(图未示),管壳罩设于本体10外周以至少起到隔离内外真空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管壳采用玻璃制成,相应的,A阳极圈13采用可伐合金制成(此时,A阳极圈13也可称为可伐圈),其中,可伐合金包括4J29合金,该合金在20~450℃具有与硅硼硬玻璃相近的线膨胀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管壳用陶瓷材料制成,相应的,A阳极圈13可以采用可伐合金,也可以采用不锈钢。
进一步,结合图1至图3,A阳极圈13可以包括A第一延伸环131,A第一延伸环131在A第一凹槽12内和本体10焊接固定。例如,A第一延伸环131可以围绕本体10呈闭合环状,从而沿本体10的周向,A阳极圈13围绕本体10一圈地和A第一凹槽12焊接固定,实现沿本体10周向上的可靠气密连接。
与此同时,再在所述A第一凹槽12内且围绕所述本体10一周设置有自所述A第一凹槽12的槽侧壁向内凹陷的焊料增密槽16;焊料增密槽16也是本实施例比较重要的创新点之一:焊料增密槽16用于预装时存放焊料,能够被处于熔融状态的焊料填充,在所述焊料重新固化后起到加强本体10和阳极圈之间的气密性且增强本体和阳极圈之间的焊接牢固性的显著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焊料增密槽16的开口连通于A第一凹槽12的底部,这样便于被处于熔融状态的焊料填充。所述焊料增密槽16的凹陷方向和所述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具有90°的夹角,这样在焊料重新固化后,重新固化后的焊料很难从A第一凹槽12中脱离,增强了本体和阳极圈之间的焊接牢固性,并且焊料增密槽16能够使焊料迂回延伸并最终形成台阶结构,这样加强了本体和阳极圈之间的气密性。进一步的,所述焊料增密槽朝本体轴线直线或弯曲凹陷。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A第一凹槽12可以包括自本体10向外延伸的A底壁121以及分别位于A底壁121沿本体10径向的两侧的一对侧壁。
具体而言,一对侧壁中之一可以复用第一外表面102,其中之另一记作第一侧壁122。也就是说,第一侧壁122位于A底壁121远离本体10的一侧。A底壁121、第一外表面102以及第一侧壁122共同围成,沿本体10的周向环绕本体10一圈并朝着远离A底壁121的方向开放的A第一凹槽12,图1和图3中以A第一凹槽12按图示视角朝上开放为例进行示例性展示。在焊接时,重新固化的所述焊料位于焊料增密槽、第一凹槽内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延伸环与所述底壁之间和所述第一延伸环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进一步,A第一凹槽12至少用于在焊接期间限制焊料流动。具体而言,第一侧壁122和第二外表面103配合,在A底壁121远离第一外表面102的一侧形成一圈薄壁墙体。制备期间,受热熔化的焊料在A第一凹槽12内的流动被薄壁墙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2的厚度可以取值自[0.8mm,2mm],这有利于减少焊接应力,同时保证密封效果。其中,厚度例如可以指第一侧壁122在本体10的径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2的高度可以取值自[1.5mm,3mm],这有利于减少焊接应力,同时确保在合适的毛细作用时间下有足够的密封长度以保证密封效果。其中,高度例如可以指第一侧壁122在本体10的轴向(例如,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A第一延伸环131可以与第一侧壁122焊接固定。
具体而言,A第一延伸环131可以包括平行于第一侧壁122的第一段132。第一段132呈环形并位于第一侧壁122和第一外表面102之间。
进一步,第一段132面向第一侧壁122的面和第一侧壁122可以作为焊接面。制备期间,焊料填充至这两个焊接面之间以使A第一延伸环131和A第一凹槽12焊接固定,从而实现A阳极圈13和本体10之间的焊接固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A第一延伸环131伸入A第一凹槽12的末端可以和A第一凹槽12的A底壁121相接触。也就是说,A阳极圈13可以是以A第一延伸环131支撑于A底壁121状态进行制备以及日常使用的。在本示例中,A第一延伸环131可以与A底壁121焊接固定。
具体而言,第一段132面向A底壁121的面和A底壁121可以作为焊接面。制备期间,焊料填充至这两个焊接面之间以使A第一延伸环131和A第一凹槽12焊接固定,从而实现A阳极圈13和本体10之间的焊接固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A第一延伸环131可以与A底壁121和第一侧壁122焊接固定,这有利于改善A阳极圈13和本体10的连接可靠性以及密封效果。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制备期间(例如,焊接前),在将A阳极圈13装配至本体10形成预组装件后,伸入A第一凹槽12的第一段132和第一侧壁122之间可以具有不为零的间隙14(如图6所示),所述间隙14用于供焊料填充。
具体而言,形成预组装件的第一段132面向第一侧壁122的面和第一侧壁122可以不是相贴合(或相接触)的,这两个焊接面之间可以具有间隙14,如图6所示。焊接时,在毛细作用力作用下焊料填充间隙14完整,得到如图3所示结构。需要指出的是,受工艺、环境、设备等多方因素限制,不排除最终制备得到的A阳极组件100仍存在少量间隙14,在不影响气密性能的前提下,少量间隙14的存在是可以被接受的。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第一段132的直径和第一侧壁122的直径之间的差值,以在预组装件中形成间隙14。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隙14的具体数值可以取值自[0.05mm,0.2mm],有利于产生足够的毛细作用力满足充分填充以及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并防止漏气。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至图3和图6,A第一凹槽12可以包括焊料存储槽123,由第一段132、本体10以及A底壁121共同围成,焊料存储槽123用于暂存焊料15(如图6所示)。
具体而言,第一段132面向第一外表面102的面、第一外表面102以及A底壁121共同围成焊料存储槽123,所述焊料存储槽123呈围绕第一外表面102一圈的环形凹腔以放置焊料15。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料15可以呈环状地放置于焊料存储槽123内。
进一步,所述焊料存储槽相较于所述间隙更靠近所述本体,所述预组装件被加热前,所述焊料容置于所述焊料存储槽,所述预组装件被加热后,所述焊料从所述焊料存储槽朝着所述间隙以及焊料增密槽流动。具体的,焊料存储槽123可以属于环状的A第一凹槽12中更靠近本体10的那部分,即A第一凹槽12的内圈部分。由此,焊料15初始被容置在A第一凹槽12的内圈,制备期间受热熔化的焊料向外圈流动,并在毛细作用下填充至间隙14完成焊接。靠内设置的焊料存储槽123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焊料15溢出A第一凹槽12的可能,避免焊料在A阳极圈13的非预期焊接面铺开出现银穿透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料存储槽123的宽度可以取值自[1.5mm,2.5mm],这有利于在满足钎料填充需求的前提下适量使用价格昂贵的钎料以取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其中,宽度例如可以指焊料存储槽123沿本体10的径向上的尺寸,也即第一段132面向第一外表面102的面和第一外表面102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料15的直径可以取值自[0.8mm,2mm]。其中,直径可以例如指图6所示焊料15的截面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料存储槽123和间隙14可以相独立。例如,参考图6,沿本体10的径向,焊料存储槽123和间隙14可以分别位于第一段132的两侧。焊料15加热熔化后基于毛细原理进入间隙14完成焊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至图3,A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01的凹陷方向可以相背。具体而言,A第一凹槽12可以朝着第一端10a凹陷,第二凹槽101可以朝着第二端10b凹陷。
在一些实施例中,A第一凹槽12的凹陷方向和第二凹槽101的凹陷方向可以相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两者的凹陷方向也可以具有非零夹角,如图1所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A第一凹槽12相较于第一端10a更靠近第二端10b。也就是说,A第一凹槽12可以靠近本体10的尾端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和图2,A阳极圈13还可以包括第二延伸环133,第二延伸环133用于连接A第一延伸环131和管壳。例如,第二延伸环133一端与管壳封接,相对的另一端和A第一延伸环131一体成型。
具体而言,第二延伸环133可以与A第一延伸环131同轴设置。
进一步,第二延伸环133的直径不小于A第一延伸环131的直径。图1和图2是以第二延伸环133的直径大于A第一延伸环131的直径为例进行示例性展示的,也即,第二延伸环133套设于A第一延伸环131。
需要指出的是,本示例所述第二延伸环133的直径不小于A第一延伸环131的直径,可以包括等于和大于,还可以包括略小于的情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和图2,A阳极圈13还可以包括连接环134,位于A第一延伸环131和第二延伸环133之间以连接两者。进一步,连接环134和A第一延伸环131的连接处,以及连接环134和第二延伸环133的连接处,可以圆弧过渡。
在本示例中,A第一延伸环131和第二延伸环133可以均平行于第一侧壁122,连接环134可以垂直于第一侧壁122。三个环两两之间的夹角可以具有倒角以实现圆滑过渡。在一个示例中,可以自第二延伸环133沿径向朝内弯折再向下弯折,以依次得到连接环134和A第一延伸环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A第一延伸环131和第二延伸环133的直径大小比较接近时,第二延伸环133可以自A第一延伸环131按图1视角先向上延伸,后通过合理设计管壳的形状实现罩设本体10。例如,管壳自第二延伸环133远离A第一延伸环131的一端向外弯折后向下延伸至罩住本体10。在本示例中,连接环134可以被取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A阳极圈13的表面可以直接暴露在外。也就是说,本实施方案所述A阳极组件100中的A阳极圈13,在进行焊接前可以无需进行镀镍处理。
由上,采用本实施方案,围绕本体10外周形成一圈A第一凹槽12,A阳极圈13的A第一延伸环131伸入A第一凹槽12内进行焊接固定。通过合理设计A第一凹槽12的凹陷方向,使得以A第一延伸环131伸入A第一凹槽12内的装配形式得到的焊接结构能够利用A第一凹槽12的槽壁(例如,第一侧壁122)作为墙体,在焊接期间起到阻挡焊料流动的作用。由此,能够改善焊接密封效果,有利于延长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A第一凹槽12的设置除了能够减少熔化时焊料15流失之外,还利于减少焊接应力,提高封接质量。
进一步,本实施方案所述A阳极组件100还有利于降低对工艺参数的依赖、易于装配、使得取消对A阳极圈13的镀镍要求成为可能。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一种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方案可以适于制造上述图1至图3所示A阳极组件100。因而,本实施例中涉及名词的解释可以参考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参考图4,本实施例所述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本体设置步骤S101,提供呈轴状的本体,使本体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围绕所述本体一周设置有自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凹陷方向和所述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具有非90°的夹角,并且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为正向上或斜向上;再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围绕所述本体一周设置有自所述第一凹槽的槽侧壁向内凹陷的焊料增密槽;
阳极靶设置步骤S102,提供阳极靶,并将所述阳极靶固定至所述第一端;
阳极圈设置步骤S103,提供阳极圈,并将所述阳极圈套设至所述本体,其中,所述阳极圈包括第一延伸环,所述第一延伸环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预组装步骤S104,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焊料增密槽内放置焊料,得到预组装件;
焊接工艺步骤S105,通过所述焊料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将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本体焊接固定,得到所述阳极组件;
所述通过所述焊料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将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本体焊接固定包括:
在真空环境下加热所述预组装件至所述焊料熔化,以使焊料在第一凹槽和焊料增密槽内处于熔融状态,使所述焊料在毛细作用下流动至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间隙并且至少流满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以及焊料增密槽的焊料增密槽的一部分槽腔;
保温预设时长后在真空环境下降温至所述焊料重新固化。
本申请的兜料式焊接方法的主要创新点如下:本体设置步骤S101,围绕所述本体一周设置有自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为正向上或斜向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兜住颗粒状、膏料状或条状的焊料,并且在焊接时能够使第一凹槽兜住处于熔融状态的焊料,约束焊料的流动方向并且避免焊料外流。再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围绕所述本体一周设置有自所述第一凹槽的槽侧壁向内凹陷的焊料增密槽,焊料增密槽用于放置焊料并且可被处于熔融状态的焊料填充。焊接工艺步骤S105,在真空环境下加热所述预组装件至所述焊料熔化,以使焊料在第一凹槽、焊料增密槽内处于熔融状态,使所述焊料流动至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并且至少充满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以及整个焊料增密槽;保温预设时长后在真空环境下降温至所述焊料重新固化。由于焊料增密槽内也有焊料,这样在焊料重新固化后,重新固化后的焊料很难从A第一凹槽12中脱离出去,增强了本体和阳极圈之间的焊接牢固性,并且焊料增密槽16能够使焊料迂回延伸并最终形成固化的台阶结构,这样加强了本体和阳极圈之间的气密性。
上述现有专利(202110402812.9)说明书全文没有公开关于“阳极头12的尾端”具有“环形槽结构”的任何技术内容,更没有公开“阳极头12的尾端”的“两个缺口”用于放置焊料的任何技术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从现有专利附图中仅仅能够得出“阳极可伐连接件15勾持在阳极头12的尾端缺口”,只是为了便于定位组装两个零部件,仅此而已。
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申请的兜料式焊接方法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创新点:由于采用常规“银钎焊接”所形成的现有焊接结构在X射线管高温制程过程中,银钎焊接处容易产生氧化层,这种氧化层不清理会有脱落风险,从而导致X射线管在使用时会有打火而损坏风险,若对其进行清理,因银钎焊接处往往呈狭缝结构,会导致清理的困难,而且会对钎焊密封区域造成侵蚀或物理损伤,从而有漏气的风险。基于该现有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兜料式焊接方法需要引出一个关键零部件:防氧化环17,防氧化环17的材料特性和形状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具体的,所述预组装步骤还包括:在第一凹槽和焊料增密槽内放置焊料之后,使用一个防氧化环卡设于第一凹槽的开口处。如此设置,防氧化环17在X射线管后续非真空环境下的高温制程过程中,能够避免在第一凹槽的内部焊接处产生氧化层,进而不会对钎焊密封区域造成侵蚀或物理损伤,从而能够消除X射线管的漏气风险。
为了使处于熔融状态的焊料在毛细作用下更顺畅地流动至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间隙并且至少流满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和或焊料增密槽的一部分槽腔,位于所述焊料增密槽的焊料可以呈颗粒状、膏料状、也可以呈圆形截面的环状,也可以呈矩形截面的环状,位于所述焊料增密槽内的焊料的形状优选为圆形截面的第一环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和防氧化环的端面之间的焊料的形状优选为矩形截面的第二环状;矩形截面的焊料位于第一凹槽底壁和防氧化环端面之间,其厚度通常为0.1-0.3mm。这样更有利于形成处于熔融状态的焊料的毛细现象。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可以先进行焊接前准备(例如,预处理)。
例如,可以将附着有阳极靶11的本体10以及与本体10相连并罩住阳极靶11的屏蔽罩(图未示),分别进行去油清洗、烧氢、电化学抛光以及清洗后烘干处理。
又例如,可以将A阳极圈13和焊料15清洗后烧氢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阳极靶11可以例如是钨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0和屏蔽罩可以例如是无氧铜。
在一些实施例中,A阳极圈13可以例如是4J29可伐合金。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料15可以包括钎料。钎料可以例如是银铜焊料,如Ag72Cu28钎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执行步骤S103和步骤S104进行焊接前装配。具体而言,参考图5,可以将附着有阳极靶11的本体10、罩住阳极靶11的屏蔽罩(图未示)、直径1mm 的屏蔽罩焊接钎料环(图未示,直径可以指钎料自身尺寸),以及A阳极圈13进行装配,直径1.5mm的焊料15放置于焊料存储槽123内,形成焊接组件。A第一凹槽12、焊料15以及A第一延伸环131伸入A第一凹槽12的部分共同形成焊接结构,如图6所示。
进一步,在图6所示预组装件状态下,A第一延伸环131和第一侧壁122之间存在间隙14。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玻璃材质的管壳,A阳极圈13与管壳的密封部位(例如,第二延伸环133)可以预先附有玻璃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105可以包括步骤:在真空环境下加热所述预组装件至所述焊料熔化,以使焊料在第一凹槽内处于熔融状态,使所述焊料流动至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并且充满所述焊料增密槽;保温预设时长后在真空环境下降温至所述焊料重新固化。
例如,可以将装配好的如图5所示的预组装件放置于真空加热设备内,抽真空后,采用感应加热方式对预组装件进行加热至800-840℃使焊料15熔化。保温1-6分钟至焊料15充分扩散均匀以便填满焊接间隙(例如,间隙14)。在真空下使预组装件降至室温后取出,得到如图1所示的A阳极组件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重新固化的焊料15可以位于A第一延伸环131(例如,第一段132)与A底壁121之间,和/或,位于A第一延伸环131(例如,第一段132)与第一侧壁12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间隙可以包括间隙14。具体而言,图5所示预组装件被加热前,第一段132和第一侧壁122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14。进一步,预组装件被加热后,焊料15在毛细作用下从焊料存储槽123流动至并填充间隙14。
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料存储槽123相较于间隙14更靠近本体10(例如,本体10的第一外表面102)。图5所示的预组装件被加热前,焊料15可以容置于焊料存储槽123,如图6所示。预组装件被加热后,焊料15从焊料存储槽123朝着间隙14流动,最终形成如图3所示结构,即至少在A第一延伸环131和第一侧壁122之间实现焊接固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加热期间,A阳极圈13的表面直接暴露于真空环境。也就是说,采用图5和图6所示焊接结构进行制备时,因为不再有钎焊料流动到非预期焊接面导致的银穿透现象,钎焊前,A阳极圈13的表面可以取消镀镍处理。
在一个变化例中,也可先在A阳极圈13表面进行镀镍处理,然后装配得到如图5所示预组装件,再执行步骤S105完成焊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加热期间,A第一延伸环131伸入A第一凹槽12的末端可以支撑于A第一凹槽12的A底壁121。也就是说,至少在焊接前以及焊接期间,A第一延伸环131支撑于A底壁121。由此,A阳极圈13可靠地支撑于A第一凹槽12,避免在真空加热设备内加热期间预组装件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发生非预期偏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102可以包括步骤:将阳极靶11固定于第二凹槽101。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5,A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01的凹陷方向相背时,焊接期间,第一端10a可以位于第二端10b的下方。
也就是说,图5所示的预组装件可以按图示视角的位姿(即第一端10a在下,第二端10b在上)放置于真空加热设备内加热。由此,确保加热期间A第一凹槽12是朝上开放的,以将熔化的焊料15限制在A第一凹槽12内。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述兜料式焊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提供管壳,并将所述管壳罩设于所述本体;通过所述阳极圈的第二延伸环连接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管壳。
具体而言,在得到如图1所示的A阳极组件100后,可以进一步将管壳焊接至第二延伸环133。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壳采用玻璃材料制成,则可以将玻璃管壳烧熔后连接至第二延伸环133。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壳采用陶瓷材料制成,对管壳的封接面进行陶瓷金属化后,与可伐或不锈钢材料的部件进行钎焊。然后,通过所述可伐或不锈钢材料的部件实现与第二延伸环133的焊接连接。
由上,采用本实施方案,围绕本体10外周形成一圈A第一凹槽12,通过合理设计A第一凹槽12的凹陷方向,使得以A第一延伸环131伸入A第一凹槽12内的装配形式得到的焊接结构能够利用A第一凹槽12的槽壁作为墙体。制备期间,墙体的设置起到阻挡焊料15流动的作用,避免熔化的焊料15(例如,钎料)流到A阳极圈13的非预期焊接面导致所谓的“银穿透”现象而导致慢性漏气。由此,能够改善焊接密封效果,有利于延长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本实施方案所述A阳极组件100在制备期间(例如,焊接前)装配简单,焊料放置方便。
进一步,由于焊料15熔化后的流动被A第一凹槽12限制,因而在焊接时对焊料15熔化后的保温时间的把控要求低,还可以更好的防止焊料15流失。进一步,足够长的保温时间有利于使焊料15充分填充焊接间隙(例如,A第一延伸环131和A第一凹槽12之间的间隙14以及焊料增密槽16),并且焊接处焊接应力小,保证焊接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A第一延伸环131伸入A第一凹槽12内的焊接结构能够可靠地避免焊料15在A阳极圈13非预期焊接面的铺开(例如,防止焊料15溢出A第一凹槽12),因此不会出现所谓的“银穿透”现象而导致阳极圈慢性漏气。由此,本实施方案所述制备过程中,A阳极圈13可以不再需要进行常规的镀镍处理,从而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制备成本。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种B阳极组件200的焊接结构示意图。此处仅主要针对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图7至图9所示B阳极组件200与上述图1至图3所示A阳极组件100的主要区别在于:B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101的凹陷方向相同。
也就是说,B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101均朝着第二端10b凹陷。B第一凹槽22按图示视角朝上开放以接收A第一延伸环131和焊料15。
进一步,图7至图9所示B阳极组件200与上述图1至图3所示A阳极组件100的主要区别还在于:B阳极圈23的形状不同于A阳极圈13的形状。在一个示例中,可以自第二延伸环133沿径向朝内弯折再向下弯折,以依次得到连接环134和A第一延伸环131,从而得到B阳极圈23。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图4所示兜料式焊接方法同样可以适于制造上述图7至图9所示B阳极组件200。
制备期间,制备B阳极组件200时的操作流程与制备上述A阳极组件100时操作流程的主要区别在于:B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101的凹陷方向相同时,焊接期间第一端10a位于第二端10b的上方。也就是说,在对图7所示预组装件进行加热时,按图7所示姿势(也即,第一端10a在上,第二端10b在下)放置于真空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由此,保证加热期间第一段132支撑在A底壁121,确保整个预组装件的结构稳定。
进一步,随着焊料15被加热熔化,焊料15在毛细作用下从图9所示位置(例如,焊料存储槽123)进入第一段132和第一侧壁122之间的间隙14以及焊料增密槽16。随着温度逐渐降至室温,焊料15重新固化,完成A第一延伸环131和B第一凹槽22的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7至图9所示B阳极组件200与上述图1至图3所示A阳极组件100的主要区别还在于:第一侧壁122可以朝着背离B第一凹槽22的方向翻折形成翻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7至图9所示B阳极组件200与上述图1至图3所示A阳极组件100的主要区别还在于:第一外表面102相较于第二外表面103更靠近第一端10a。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一种阳极组件300的局部示意图。此处仅主要针对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图10参照图3所示视角对阳极组件300的焊接结构相关区域进行原理性示意。
具体而言,图10所示阳极组件300与上述图1至图3所示A阳极组件100的主要区别在于:C阳极圈33伸入A第一凹槽12的部分具有多道弯折结构。例如,B第一延伸环331还包括平行于A底壁121的第二段332。
在一些实施例中,B第一延伸环331伸入A第一凹槽12的末端(例如第一段132的末端),可以进一步翻折形成翻边并和A底壁121面面接触(或中间夹着焊料15地相对设置),所述翻边适于形成第二段332。
进一步,第一段132和第二段332可以圆弧过渡,倒角的大小可以根据A底壁121和第一侧壁122之间的倒角大小确定,以获得更优的密封效果。由此,B第一延伸环331有两个面分别贴着A底壁121和第一侧壁122设置,这对于增加焊接面的面积以提高焊接可靠性是有益的。
进一步,第一段132和第二段332可以均为沿本体10的周向一圈设置的环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制备期间装配得到的预组装件,焊料15可以位于第一外表面102和第二段33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料15也可以位于第二段332和A底壁121之间,在本示例中,整个A第一凹槽12都可以视为焊料存储槽123。
在一个变化例中,上述图7至图9所示B阳极组件200中的B阳极圈23也可以包括第二段(图未示),这对于增加和A第一凹槽12的焊接面积以提高焊接可靠性是有益的。
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一种阳极组件400的局部示意图。此处仅主要针对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图11参照图3所示视角对阳极组件400的焊接结构相关区域进行原理性示意。
具体而言,图11所示阳极组件400与上述图1至图3所示A阳极组件100的主要区别在于:焊料存储槽123按图示视角可以高于C第一凹槽42的其他部分。也就是说,B底壁421包括沿本体10的轴向(例如,轴线x的延伸方向)存在高度差的第一台阶面422和第二台阶面423。第一台阶面422和第二台阶面423配合形成环绕本体10一圈的环形台阶。
例如,焊料15可以放置于第一台阶面422。
进一步,第一段132可以伸入C第一凹槽42的低于焊料存储槽123的部分。也即,第一段132可以和第二台阶面423相接触。
由此,较浅的焊料存储槽123有利于方便放置焊料15,外圈加深的C第一凹槽42有利于放置焊料15溢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改善阳极组件的焊接密封效果以及增强焊接牢固程度。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本体设置步骤:提供呈轴状的本体,使本体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围绕所述本体一周设置有自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凹陷方向和所述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具有非90°的夹角,并且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为正向上或斜向上;再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围绕所述本体一周设置有自所述第一凹槽的槽侧壁向内凹陷的焊料增密槽;
阳极靶设置步骤:提供阳极靶,并将所述阳极靶固定至所述第一端;
阳极圈设置步骤:提供阳极圈,并将所述阳极圈套设至所述本体,其中,所述阳极圈包括第一延伸环,所述第一延伸环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预组装步骤: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焊料增密槽内放置焊料,得到预组装件;
焊接工艺步骤:通过所述焊料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将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本体焊接固定,得到所述阳极组件;
所述通过所述焊料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将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本体焊接固定包括:
在真空环境下加热所述预组装件至所述焊料熔化,以使焊料在第一凹槽和焊料增密槽内处于熔融状态,使所述焊料在毛细作用下流动至所述第一延伸环和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间隙并且至少流满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以及焊料增密槽的一部分槽腔;
保温预设时长后在真空环境下降温至所述焊料重新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料增密槽的开口连通于第一凹槽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料增密槽的凹陷方向和所述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具有90°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料增密槽朝本体轴线直线或弯曲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自所述本体向外延伸的底壁以及位于所述底壁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第一侧壁,重新固化的所述焊料位于焊料增密槽、第一凹槽内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延伸环与所述底壁之间和所述第一延伸环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环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段,所述预组装件被加热前,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所述预组装件被加热后,所述焊料在毛细作用下流动至并填充所述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焊料存储槽,所述焊料存储槽相较于所述间隙更靠近所述本体,所述预组装件被加热前,所述焊料容置于所述焊料存储槽,所述预组装件被加热后,所述焊料从所述焊料存储槽朝着所述间隙以及焊料增密槽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期间,所述阳极圈的表面直接暴露于所述真空环境;和/或加热期间,所述第一延伸环伸入所述第一凹槽的末端支撑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自所述第一端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凹陷方向相同或相背,所述将所述阳极靶固定至所述第一端包括:将所述阳极靶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凹陷方向相同时,焊接期间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上方;或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凹陷方向相背时,焊接期间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组装步骤还包括:在第一凹槽和焊料增密槽内放置焊料之后,使用一个防氧化环卡设于第一凹槽的开口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焊料增密槽内和第一凹槽内的焊料的形状为颗粒状、膏料状以及环状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焊料增密槽内的焊料的形状为第一环状,第一环状的截面呈圆形;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和防氧化环的端面之间的焊料的形状为第二环状,第二环状的截面呈矩形。
CN202311226476.2A 2023-09-22 2023-09-22 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 Active CN116978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6476.2A CN116978762B (zh) 2023-09-22 2023-09-22 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6476.2A CN116978762B (zh) 2023-09-22 2023-09-22 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8762A CN116978762A (zh) 2023-10-31
CN116978762B true CN116978762B (zh) 2023-11-24

Family

ID=88479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6476.2A Active CN116978762B (zh) 2023-09-22 2023-09-22 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7876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60629A (en) * 1973-06-05 1977-01-06 Lacrex Brevetti Sa Releasable coupling
US4185365A (en) * 1978-09-08 1980-01-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stationary anode x-ray tube with brazed anode assembly
CN1572011A (zh) * 2001-10-19 2005-01-26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X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21135A (zh) * 2009-03-26 2009-09-02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栅控碳纳米阴极场发射x射线管
CN106941064A (zh) * 2017-04-25 2017-07-11 成都凯赛尔电子有限公司 X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5148562A (zh) * 2022-07-01 2022-10-04 上海皑影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x射线管烧制工艺及其烧制设备
CN115206755A (zh) * 2021-04-14 2022-10-18 上海超群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屏蔽x射线管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60629A (en) * 1973-06-05 1977-01-06 Lacrex Brevetti Sa Releasable coupling
US4185365A (en) * 1978-09-08 1980-01-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stationary anode x-ray tube with brazed anode assembly
CN1572011A (zh) * 2001-10-19 2005-01-26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X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21135A (zh) * 2009-03-26 2009-09-02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栅控碳纳米阴极场发射x射线管
CN106941064A (zh) * 2017-04-25 2017-07-11 成都凯赛尔电子有限公司 X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5206755A (zh) * 2021-04-14 2022-10-18 上海超群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屏蔽x射线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15148562A (zh) * 2022-07-01 2022-10-04 上海皑影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x射线管烧制工艺及其烧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8762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94716B2 (ja) 透過型x線管
JP4043571B2 (ja) X線管
JPH02189853A (ja) 高圧放電ランプ用の放電管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H1173919A (ja) セラミック放電管を有する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
EP1422737B1 (en) Magnetron and method for joining magnetron components
CN116978762B (zh) 阳极组件的兜料式焊接方法
US6015325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ransmission type X-ray tube
CA2518314A1 (en) Metal halide lamp with ceramic discharge vessel
US20090134800A1 (en) Electrode System for a Lamp
CN109623061B (zh) 一种阳极钎焊结构
CN115148562A (zh) 一种x射线管烧制工艺及其烧制设备
CN209626638U (zh) 一种400w激光器单泵源用陶瓷封装外壳
JPH0431783B2 (zh)
US3147361A (en) Vacuum tight joi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uch joint
JPH01132021A (ja) 真空遮断器用真空バルブ
JP4273589B2 (ja) 電球
JP3729521B2 (ja) 避雷器
US3953757A (en) Solder sealed light bulb
JP2003051365A (ja) ガス封止形避雷器
CN105789002A (zh) X射线管
JPS6269436A (ja) マグネトロン陰極構体
JPS6322694Y2 (zh)
CN116666177A (zh) 易洗净阴极组件、x射线管及制造方法
US2802134A (en) Exhaust duct for an electron tube
JPS58648B2 (ja) 真空しや断器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