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5747A - 清洁机器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洁机器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5747A
CN116965747A CN202311123358.9A CN202311123358A CN116965747A CN 116965747 A CN116965747 A CN 116965747A CN 202311123358 A CN202311123358 A CN 202311123358A CN 116965747 A CN116965747 A CN 116965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dust
dust collecting
cleaning robot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33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冠良
金静阳
孟向伟
张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zviz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233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65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65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5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13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设备,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清洁机器人设备包括清洁基站和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基站包括第一风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集尘盒,所述集尘盒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内,所述集尘盒设有集尘口、风机口和进风口,所述风机口和所述进风口并排设置,且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风机口背离所述集尘口的一侧,在所述清洁基站处于集尘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风机通过所述集尘口可与所述集尘盒的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进风口可向所述容纳腔内通风。该方案能够解决目前清洁基站的集尘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清洁机器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利用清洁机器人进行环境清洁,不仅能够提高清洁效率,而且能够实现解放双手的目的。通常清洁机器人的主体内部都会设置集尘盒,用于收集清扫装置清扫的垃圾,当集尘盒内的垃圾较多时,清洁机器人需要回到清洁基站内进行集尘处理,以使集尘盒内的垃圾转移至清洁基站内。
目前,清洁机器人在集尘过程中只能从集尘口和风机口进风,实际应用中,由于清洁机器人内的风机通常设置在集尘盒的后方,相应地风机口也就开设在集尘盒的后方,而集尘口通常开设于集尘盒的侧部。此种情况下,在清洁机器人集尘过程中,集尘盒内不可避免地存在气流经过较少,甚至未经过的区域,导致该区域内的垃圾仍残留在集尘盒内,从而使清洁基站的集尘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设备,能够解决目前清洁基站的集尘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设备,包括清洁基站和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基站包括第一风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集尘盒,所述集尘盒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内,所述集尘盒设有集尘口、风机口和进风口,所述风机口和所述进风口并排设置,且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风机口背离所述集尘口的一侧,
在所述清洁基站处于集尘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风机通过所述集尘口可与所述集尘盒的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进风口可向所述容纳腔内通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集尘盒设有集尘口、风机口和进风口,风机口和进风口并排设置,且进风口位于风机口背离集尘口的一侧,在清洁基站处于集尘状态的情况下,第一风机通过集尘口可与集尘盒的容纳腔相连通,进风口可向容纳腔内通风。该方案通过在距离集尘口较远的位置额外设置进风口,从而增大集尘盒内气流的覆盖面积,以使容纳腔边缘角落内的垃圾也能被收集到清洁基站内,从而提高清洁基站的集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集尘盒处于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集尘盒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盒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集尘盒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翻盖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进风口挡板的侧视图;
图9和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清洁基站处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俯视图;
其中,图9和图10中的箭头线为气体流动方向。
附图标记说明:
100-集尘盒、110-集尘口、120-风机口、130-进风口、140-容纳腔、141-限位凸台、142-安装槽、142a-避让开口、143-固定部、143a-第一固定部、143b-第二固定部、144-第一弧形侧壁、145-第二弧形侧壁、150-盒主体、160-翻盖、170-进尘口、180-提手;
200-进风口挡板、210-易折口、220-遮挡部、230-挂接部、231-第一挂接部、232-第二挂接部;
300-压板、310-卡接部;
400-进尘口挡板;
500-过滤件;
600-集尘口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考图1至图1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清洁机器人设备,包括清洁基站和清洁机器人,该清洁基站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容纳空间,清洁机器人可进入清洁基站的容纳空间进行集尘、清洗、烘干等操作。清洁基站包括第一风机,可选地,第一风机可以为抽风机,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集尘盒100,集尘盒100设置于机器人主体内,集尘盒100设有集尘口110、风机口120和进风口130,风机口120和进风口130并排设置,且进风口130位于风机口120背离集尘口110的一侧,可选地,集尘口110、风机口120和进风口130均开设于集尘盒100的侧壁,集尘口110可以与风机口120并排设置,也可以设置于集尘盒100的侧壁,即集尘口110和风机口120位于集尘盒100的不同侧,或者,集尘口110还可以设置于集尘盒100的拐角处,即相邻侧面的连接处,这里对集尘口110的设置方式不作具体限制。在清洁基站处于集尘状态的情况下,第一风机通过集尘口110可与集尘盒100的容纳腔140相连通,进风口130可向容纳腔140内通风。需要说明的是,清洁机器人的底部可以开设有开口,以使进风口130与外界相连通,也就是说,进风口130通入容纳腔140内的风来自该开口处,以及清洁机器人其它结构之间的装配间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机口120和进风口130并排设置,且进风口130位于风机口120背离集尘口110的一侧,即在距离集尘口110较远的位置额外设置进风口130,从而增大集尘盒100内气流的覆盖面积,以使容纳腔140边缘角落内的垃圾也能被收集到清洁基站内,从而提高清洁基站的集尘效率。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进风口挡板200,进风口挡板200设置于容纳腔140内,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一端与集尘盒100可拆卸连接,可选地,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一端与集尘盒100之间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点胶、扭簧、螺钉等连接。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二端可相对于进风口130转动,以靠近或远离进风口130,使进风口130关闭或开启。在清洁基站处于集尘状态的情况下,第一风机可以抽取容纳腔140内的气体,此时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二端远离进风口130,以使进风口130开启,此时进风口130向容纳腔140内通风;在容纳腔140内没有气体流动的情况下,进风口挡板2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靠近进风口130,以使进风口130关闭,从而避免容纳腔140内的垃圾泄露。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进风口挡板200的旋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
可选地,进风口挡板200可以为硬质结构,此时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一端与集尘盒100可转动连接;或者,其他实施例中,进风口挡板200为柔性结构,可选地,该柔性结构可以为橡胶、塑料等。进风口挡板200背离进风口130的一面设有易折口210,易折口210位于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一端,此时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二端可以绕易折口210转动,且易折口210处的厚度较小,容易弯曲,以便于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二端灵活转动;另外,采用此种结构的进风口挡板200,其第一端与集尘盒100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进风口挡板200的拆装。当然,进风口挡板200也可以不开设易折口210,此时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二端的转动灵活性不如在进风口挡板200背离进风口130的一面设有易折口210的方案好,且不开设易折口210时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二端的转动角度会较小。
可选地,易折口210可以包括相连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具有夹角,在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二端转动的过程中,第二侧壁可靠近或远离第一侧壁,以使该夹角的角度发生变化。
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进风口挡板200包括遮挡部220,遮挡部220设有易折口210,遮挡部220沿进风口130的进风方向倾斜设置,即在进风口130处无气体流动的情况下,遮挡部220的第二端与进风口130之间的距离大于遮挡部220的第一端与进风口130之间的距离。当进风口130处存在一定的进风量时,倾斜设置的遮挡部220的第二端更加容易转动,以远离进风口130。当然,在进风口130处无气体流动的情况下,遮挡部220也可以竖直放置。可选地,遮挡部220的倾斜角度可以为10~60°,避免其倾斜角度过大以占据较大的空间,其倾斜角度过小容易卡入进风口130内;进一步可选地,遮挡部220的倾斜角度可以为15°,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里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进风口130可以靠近容纳腔140的顶部;或者,进风口130靠近容纳腔140的底部设置,以使进风口130进入的气体可以更全面地覆盖到容纳腔140的底部,从而提高集尘效率。可选地,容纳腔的侧壁具有限位凸台141,限位凸台141环绕进风口130设置,限位凸台141延伸至容纳腔140的底部,遮挡部220与限位凸台141可限位配合。当遮挡部220转动至靠近进风口130时,遮挡部220与限位凸台141限位配合,以阻止遮挡部220继续转动,避免遮挡部220卡在进风口130内;并且,在进风口130处无气体流动的情况下,遮挡部220与限位凸台141贴合,从而避免集尘盒100内的垃圾泄露,尤其在用户拆装集尘盒100时,遮挡部220需密封进风口130。当然,限位凸台141也可以仅设置于容纳腔140的底部。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压板300,压板300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纳腔140的侧壁,且压板300位于易折口210的上方,即压板300避让进风口挡板200上的易折口210,以确保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二端可以灵活转动,在进风口130的进风方向上,压板300按压于进风口挡板200的边缘,即在进风口130的进风方向上,压板300的边缘与进风口挡板200的边缘叠置,以使压板300与进风口挡板200限位配合,以固定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一端,从而提高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二端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当然,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一端与容纳腔140的侧壁之间也可以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进风口挡板200包括遮挡部220,在进风口130的进风方向上,压板300按压于遮挡部220的边缘,即遮挡部220的第一端可以夹持于容纳腔140的侧壁与压板300之间,但随着遮挡部220的第二端的转动次数的增多,该遮挡部220容易掉落。基于此,可选地,容纳腔140的侧壁设有安装槽142,进风口挡板200还包括挂接部230,挂接部230与遮挡部220相连,挂接部230位于遮挡部220朝向进风口130的一面,挂接部230挂接于安装槽142,从而防止进风口挡板200掉落,以提高进风口挡板200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容纳腔140的侧壁还具有固定部143,固定部143位于进风口挡板200的上方,压板300的第一端按压于遮挡部220的边缘,压板300的第二端与固定部143固定配合,由于进风口挡板200为柔性结构,其本身能够发生形变,当遮挡部220的第二端的转动幅度较大时,遮挡部220的第一端容易发生晃动,此时整个进风口挡板200的稳定性不好。有鉴于此,可选地,安装槽142的侧壁设有避让开口142a,避让开口142a延伸至进风口130,压板300朝向安装槽142的一面具有卡接部310,卡接部310卡接于避让开口142a,即卡接部310延伸至安装槽142内并卡接于避让开口142a,从而增大压板300作用于遮挡部220的按压力,以提高遮挡部220的稳定性,卡接部310与挂接部230并排设置,即卡接部310的部分位于安装槽142内,有利于提高容纳槽142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压板300的第一端的厚度可以大于压板300的第二端的厚度,从而提高压板300按压于遮挡部220的边缘的稳定性。
可选地,挂接部2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挂接部230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其中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挂接部231和第二挂接部232,卡接部310可以位于第一挂接部231与第二挂接部232之间,以使压板300按压于遮挡部220的按压力位于遮挡部220的中间,从而进一步提高进风口挡板200的稳定性。
可选地,固定部143包括相连的连接段和限位段,连接段的一端与容纳腔140的侧壁相连,连接段的另一端与限位段连接,限位段相对于连接段弯折,限位段与容纳腔140的侧壁相对,即限位段、连接段和容纳腔140的侧壁形成卡接槽,压板300的第二端卡接于该卡接槽内,从而使压板300的第二端固定。
进一步可选地,固定部14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固定部14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143a和第二固定部143b,此时压板300的第二端的两个拐角可以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部143a和第二固定部143b,在确保压板300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可以减小固定部143的制作材料。
又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集尘盒10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盒主体150和翻盖160,翻盖160和盒主体150围成容纳腔140,可选地,翻盖160的一端与盒主体150之间可以转动连接,翻盖160的另一端与盒主体150之间可以卡接,当用户手动清理集尘盒100内的垃圾时,此时可以打开翻盖160,以倾倒垃圾,并清洗集尘盒100的内壁。需要说明的是,翻盖160打开时,其旋转轴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盒主体150设有集尘口110,翻盖160设有风机口120和进风口130,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一端与翻盖160可拆卸连接,压板300可拆卸地设置于翻盖160,进风口挡板200为硅胶结构,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绝缘性,以及较高的机械强度,可以避免因静电力的作用而吸附在集尘盒100的内侧壁上,同时硅胶结构易于拆装更换。盒主体150、翻盖160和压板300均为塑胶结构,其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质量轻且坚固,并且容易加工可大量生产,价格便宜,故盒主体150、翻盖160和压板300采用塑胶结构,不仅耐用,而且有利于节省成本;另外,本方案中的各结构装配时无需进行焊接、点胶、螺纹连接等,其安装更加简单。
可选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过滤件500,过滤件500可拆卸地设置于翻盖160的进风口130处,以避免集尘盒100内的垃圾进入第一风机,从而保护第一风机。可选地,过滤件500可以为HEPA(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rrestance,高效微粒过滤网),其可以过滤超微颗粒的尘埃。可选地,过滤件500可以包括边框和滤网,滤网安装于边框,边框可以为塑胶结构,以便于拆装。
可选的实施例中,集尘盒100还包括提手180,提手180的两端分别与盒主体150的两侧活动连接,以便于用户握持。可选地,提手180可以为塑胶结构,其质量轻且坚固,比较耐用。
可选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集尘口挡板600,集尘口挡板600可拆卸地设置于集尘盒100上,集尘口挡板600位于集尘盒100之外,集尘口挡板600的一端与集尘盒100转动连接,集尘口挡板600的第二端相对于集尘口110可以转动,以靠近或远离集尘口110,使集尘口110关闭或开启。当集尘口挡板600靠近集尘口110,使集尘口110关闭时,集尘口挡板600可以与集尘口110的边缘贴合,从而防止集尘盒100内的垃圾泄露;当第一风机开启时,在气流的作用下,集尘口挡板600的第二端远离集尘口110,使集尘口开启。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集尘盒100还设有进尘口170,进尘口170与风机口120相对设置,在清洁机器人清洁地板的过程中,风机口120抽风,进尘口170对接清洁机器人的滚刷,以使垃圾自进尘口170进入集尘盒100内;在清洁基站处于集尘状态的情况下,进尘口170处有大量的气体流通,以使集尘盒100内的垃圾被收集到清洁基站内。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进尘口挡板400,进尘口挡板400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纳腔140内,进尘口挡板400的第一端与集尘盒100转动连接,进尘口挡板400的第二端可相对于进尘口170转动,以靠近或远离进尘口170,使进尘口170关闭或开启。当进尘口170处无气体流动时,进尘口挡板400靠近进尘口170,使进尘口170关闭,从而防止集尘盒100内的垃圾泄露;当进尘口170处存在气体流动时,进尘口挡板400远离进尘口170,使进尘口170开启,如果清洁基站处于集尘状态,那么此时进尘口170作为主要的进风口,如果清洁机器人处于工作状态,该进尘口170可供垃圾进入集尘盒100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进尘口挡板400的旋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以便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密封集尘盒100。
可选地,进尘口挡板400的侧壁与容纳腔140的侧壁接触,从而防止集尘盒100内的垃圾挂到进尘口挡板400的边缘。可选地,进尘口挡板400的边缘可以为直角边,此时容纳腔140的侧壁可以为水平面,以便于进尘口挡板400和集尘盒100的制作。当然,进尘口挡板400的边缘也可以为弧形,此时容纳腔140的侧壁也可以设置为弧形面,以使容纳腔140的侧壁与进尘口挡板400的边缘相适配,但此时将增加集尘盒100的制作难度。
可选地,集尘盒100开设进尘口170的侧壁可以倾斜设置,以使进尘口170与清洁机器人的滚刷更好地对接,从而提高进尘效率。
可选地,进尘口挡板400和集尘口挡板600可以均为塑胶结构,其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质量轻且坚固,并且容易加工可大量生产,价格便宜。
再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容纳腔14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侧壁144和第二弧形侧壁145,第一弧形侧壁144延伸至进风口130,第二弧形侧壁145延伸至集尘口110,以使容纳腔140内的气流更加顺畅,减小死角,从而提高清洁基站的集尘效率。
可选地,第一弧形侧壁144的圆弧半径可以为70mm,进风口130的侧壁相切于第一弧形侧壁144,从而避免死角的形成,当然,第一弧形侧壁144的圆弧半径也可以为其它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第二弧形侧壁145的圆弧半径可以为100mm,其可以近似垂直于集尘口110的侧壁,避免阻挡集尘口110的气体流动,从而提升气体流动的顺畅性,当然,第二弧形侧壁145的圆弧半径也可以为其它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进一步可选地,第二弧形侧壁145的圆弧半径更大,甚至可以近似于平面。
可选地,在进尘口挡板400的侧壁与容纳腔140的侧壁接触的实施例中,进尘口170一侧的侧壁包括相连的第一平面侧壁和第一弧形侧壁144,进尘口170另一侧的侧壁包括第二平面侧壁和第二弧形侧壁145,进尘口挡板4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平面侧壁和第二平面侧壁接触,从而避免集尘盒100内的垃圾挂到进尘口挡板400的边缘,同时可以减少容纳腔140内的死角,以便于气体顺畅的流动。
可选的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还包括第二风机,可选地,第二风机工作时可以有两种工作模式,即吹风模式和抽风模式。第二风机与风机口120相连通,在第一风机处于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即清洁基站处于集尘状态下,第二风机处于关闭模式、吹风模式或抽风模式。也就是说,在第一风机处于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第二风机可以处于关闭模式,也可以处于吹风模式,还可以处于或抽风模式。具体为:当第二风机处于关闭模式时,进尘口170为主要的进风口,大量气体自进尘口170进入集尘盒100内,而风机口120和进风口130均有少量的气体进入集尘盒100内,该模式可以在集尘盒100内垃圾的质量较小的情况下使用;当第二风机处于吹风模式时,此时进尘口170和风机口120处的进风量均较大,而进风口130仅有少量进风,此种模式可以在集尘盒100内存在质量较大的垃圾的情况下使用;当第二风机处于抽风模式时,此时进尘口170的进风量将无法满足集尘口110和风机口120的抽风量,需要进风口130进入大量的气体,故此时进尘口170和进风口130处的进风量均较大,以提升容纳腔140内边角处的清洁效率。
其它实施例中,在第一风机处于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第二风机可以交替地处于关闭模式、吹风模式和抽风模式中的至少两者,此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将集尘盒100内不同类型的垃圾以及不同区域内的垃圾收集到清洁基站内,从而提高清洁基站的清洁效率。可选地,当第二风机交替地处于关闭模式、吹风模式和抽风模式中的至少两者时,各种模式分别可以持续相同的时间,可以分别持续不同的时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可选地,当第二风机交替地处于关闭模式、吹风模式和抽风模式时,三种模式的工作顺序可以依次进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制。
又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还包括第三风机,在清洁基站处于集尘状态的情况下,第三风机可与进风口130相连通,此时第三风机通过进风口130向容纳腔内通风,从而增加进风口130处的进风量,有利于提高容纳腔140的边缘区域的清洁效率。
其它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还包括注水机构,注水机构可通过进风口130与容纳腔140相连通,从而对容纳腔140进行清洗,尤其针对附着在容纳腔140内壁上的污渍进行清洗,容纳腔140内的污水可以通过集尘口110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容纳腔140内的清洁度。可选地,注水机构和第一风机可以同时开启,此时污水可以被及时排出,避免容纳腔140内的污水较多从风机口120和进风口130溢出,当然注水机构和第一风机也可以依次开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基站和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基站包括第一风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集尘盒(100),所述集尘盒(100)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内,所述集尘盒(100)设有集尘口(110)、风机口(120)和进风口(130),所述风机口(120)和所述进风口(130)并排设置,且所述进风口(130)位于所述风机口(120)背离所述集尘口(110)的一侧,
在所述清洁基站处于集尘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风机通过所述集尘口(110)可与所述集尘盒(100)的容纳腔(140)相连通,所述进风口(130)可向所述容纳腔(140)内通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进风口挡板(200),所述进风口挡板(20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40)内,所述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一端与所述集尘盒(100)可拆卸连接,所述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二端可相对于所述进风口(130)转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进风口(130),使所述进风口(130)关闭或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挡板(200)为柔性结构,所述进风口挡板(200)背离所述进风口(130)的一面设有易折口(210),所述易折口(210)位于所述进风口挡板(200)的所述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挡板(200)包括遮挡部(220),所述遮挡部(220)设有所述易折口(210),所述遮挡部(220)沿所述进风口(130)的进风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进风口(130)靠近所述容纳腔(140)的底部设置,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具有限位凸台(141),所述限位凸台(141)环绕所述进风口(130)设置,所述限位凸台(141)延伸至所述容纳腔(140)的所述底部,所述遮挡部(220)与所述限位凸台(141)可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压板(300),所述压板(30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40)的所述侧壁,且所述压板(300)位于所述易折口(210)的上方,在所述进风口(130)的进风方向上,所述压板(300)按压于所述进风口挡板(200)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40)的所述侧壁设有安装槽(142),所述进风口挡板(200)包括相连的遮挡部(220)和挂接部(230),所述挂接部(230)位于所述遮挡部(220)朝向所述进风口(130)的一面,所述挂接部(230)挂接于所述安装槽(142),在所述进风口(130)的进风方向上,所述压板(300)按压于所述遮挡部(220)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42)的所述侧壁设有避让开口(142a),所述避让开口(142a)延伸至所述进风口(130),所述容纳腔(140)的所述侧壁还具有固定部(143),所述固定部(143)位于所述进风口挡板(200)的上方,所述压板(300)朝向所述安装槽(142)的一面具有卡接部(310),所述卡接部(310)卡接于所述避让开口(142a),所述卡接部(310)与所述挂接部(230)并排设置,所述压板(300)的第一端按压于所述遮挡部(220)的边缘,所述压板(300)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部(143)固定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10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盒主体(150)和翻盖(160),所述翻盖(160)和所述盒主体(150)围成所述容纳腔(140),所述盒主体(150)设有所述集尘口(110),所述翻盖(160)设有所述风机口(120)和所述进风口(130),所述进风口挡板(200)的第一端与所述翻盖(160)可拆卸连接,所述压板(30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翻盖(160),所述进风口挡板(200)为硅胶结构,所述盒主体(150)、所述翻盖(160)和所述压板(300)均为塑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100)还设有进尘口(170),所述进尘口(170)与所述风机口(120)相对设置,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进尘口挡板(400),所述进尘口挡板(40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40)内,所述进尘口挡板(400)的第一端与所述集尘盒(100)转动连接,所述进尘口挡板(400)的第二端可相对于所述进尘口(170)转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进尘口(170),使所述进尘口(170)关闭或开启,所述进尘口挡板(400)的侧壁与所述容纳腔(140)的侧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4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侧壁(144)和第二弧形侧壁(145),所述第一弧形侧壁(144)延伸至所述进风口(130),所述第二弧形侧壁(145)延伸至所述集尘口(11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风机口(130)相连通,在所述第一风机处于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风机处于关闭模式、吹风模式或抽风模式,或者所述第二风机交替地处于所述关闭模式、所述吹风模式和所述抽风模式中的至少两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第三风机,在所述清洁基站处于所述集尘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风机可与所述进风口(130)相连通;和/或,
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注水机构,所述注水机构可通过所述进风口(130)与所述容纳腔(140)相连通。
CN202311123358.9A 2023-08-31 2023-08-31 清洁机器人设备 Pending CN116965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3358.9A CN116965747A (zh) 2023-08-31 2023-08-31 清洁机器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3358.9A CN116965747A (zh) 2023-08-31 2023-08-31 清洁机器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5747A true CN116965747A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79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3358.9A Pending CN116965747A (zh) 2023-08-31 2023-08-31 清洁机器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657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0467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유닛
JP7053940B2 (ja) 集塵ボックス組立体、エアコン室内機及びエアコン
US20220338690A1 (en) Dust Box, Dust Box Assembly and Cleaning Device
CN114305227A (zh) 扫地机器人及集尘装置
JP5031729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20860009U (zh) 清洁机器人设备
CN116965747A (zh) 清洁机器人设备
CN114010112B (zh) 吸风电机防呛水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CN112244704A (zh) 尘盒、尘盒组件和清洁装置
CN213030577U (zh) 带有吹风功能的桶式吸尘器
CN217792848U (zh) 尘盒、清洁机器人及清洁设备
CN218922436U (zh) 扫地机及扫地系统
CN100572934C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WO2002051296A1 (en) Vacuum cleaner
CN216876203U (zh) 集尘装置、清洁机器人和基站
CN213030582U (zh) 带有抖尘功能的桶式吸尘器
CN218009552U (zh) 尘盒、地面清洁设备及系统
CN217524946U (zh) 一种清洁系统
CN213030578U (zh) 多风机吸尘器
CN219166317U (zh) 清洁设备的尘盒、清洁设备和清洁系统
CN215838682U (zh) 一种手持无线集尘吸尘器
CN114947613A (zh) 尘盒、清洁机器人及清洁设备
US20240065501A1 (en) Cleaning robot and cleaning system
CN218186701U (zh) 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CN219538160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主机及扫地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