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6701U - 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6701U
CN218186701U CN202222157363.9U CN202222157363U CN218186701U CN 218186701 U CN218186701 U CN 218186701U CN 202222157363 U CN202222157363 U CN 202222157363U CN 218186701 U CN218186701 U CN 218186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over
sealing element
cavity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73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ckro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73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6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6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6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其中,尘盒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一端设置有开口的圆桶状结构,壳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盖体组件,可开合地设置于开口处;过滤件,与盖体组件连接;其中,盖体组件盖合开口,能够使过滤件位于壳体的内部,并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形成的气流通道上。

Description

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清洁设备,如扫地机器人,通常包括尘盒,并通过吸尘的方式将地面的尘土或其他杂物吸入至尘盒内,当尘盒内集满尘土及杂物后,扫地机器人会停止工作并等待用户清空尘盒,然后用户将清空的尘盒重新安装至设备上,以继续集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此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尘盒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一端设置有开口的圆桶状结构,壳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盖体组件,可开合地设置于开口处;过滤件,设置于盖体组件上;其中,盖体组件盖合开口,能够使过滤件位于壳体的内部,并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形成的气流通道上。
进一步地,盖体组件包括:盖体,盖体用于打开或闭合开口;密封件,密封件与盖体连接,用于密封盖体和壳体之间的缝隙,密封件用于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过滤件与密封件连接。
进一步地,密封件与盖体可拆卸连接;过滤件与密封件可拆卸连接;盖体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密封件设置有腔体,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与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一通风口,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过滤件的第二通风口;其中,当盖体组件盖合开口,出风口和进风口位于第二通风口的两侧。
进一步地,密封件还设置有位于腔体外部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通风口远离第二通风口的一侧,用于与盖体连接;密封件还设置有位于腔体外周侧的抵接部,抵接部位于第一通风口靠近第二通风口的一侧,用于与壳体抵接。
进一步地,盖体包括:盘体,盘体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圆桶状结构的外径;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盘体的一侧,位于盘体外缘的内部,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第一连接部适配连接;支撑环,设置于盘体上,位于盘体外缘的内部,第二连接部位于支撑环的内部,支撑环的高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高度。
进一步地,抵接部包括连接段和接触段,连接段连接腔体的底部和接触段,接触段由连接段向第一通风口的方向倾斜向外延伸;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适配连接能够使支撑环远离盘体的一端嵌入接触段和腔体之间并与接触段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密封件中至少接触段为弹性件。
进一步地,支撑环远离盘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通风口相对应的避让口,避让口为通口结构或缺口结构;盘体远离支撑环的一侧设置有手持部,手持部为设置于盘体上的凹陷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尘盒装置,尘盒装置与设备主体可拆卸连接。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尘盒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和过滤件的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尘盒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图7所示实施例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8所示实施例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图7所示实施例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实施例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0所示实施例的盖体组件与壳体装配过程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所示实施例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尘盒装置,110壳体,111开口,112进风口,113出风口,120盖体组件,130盖体,131盘体,132支撑环,133第二连接部,134避让口,135手持部,140密封件,141腔体,142第一通风口,143第二通风口,144第一连接部,145抵接部,146连接段,147接触段,150过滤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尘盒装置100,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其中,清洁设备可以为扫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或满足要求的其他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尘盒装置100,尘盒装置100与设备主体可拆卸连接,方便将尘盒装置100从设置主体上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和维护,操作方便。
其中,清洁设备还可以包括清洁模组和风机装置,清洁模组可以为干式清洁模组或湿式清洁模组,如干式清洁系统可以包括滚刷。风机装置与尘盒装置连通,与地面具有一定干涉的滚刷将地面上的垃圾扫起并卷带到滚刷与清洁设备的垃圾入口前方,然后被风机装置产生并经过尘盒装置的有吸力的气体吸入尘盒装置内,以将垃圾收集在尘盒装置中。
可以理解的是,清洁设备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驱动系统、感知系统、控制模块、能源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等。上述各个系统相互协调配合,使清洁设备能够自主移动以实现清洁功能。清洁设备中构成上述各系统的功能元件等集成地设置在设备主体内。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尘盒装置100,包括:壳体110、盖体组件120和过滤件150,壳体110为一端设置有开口111的圆桶状结构,壳体110上还设置有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盖体组件120可开合地设置于开口111处,过滤件150设置于盖体组件120上,与盖体组件120连接,其中,盖体组件120盖合开口111能够使过滤件150位于壳体110的内部,并位于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形成的气流通道上。
其中,壳体110的进风口112可以与清洁设备的垃圾入口连通,壳体110的出风口113可以与清洁设备的风机装置的进风端连通,使得风机装置产生的有吸力的气体依次连通垃圾入口、进风口112、出风口113。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由于盖体组件120可开合地设置在壳体110的开口111处,当尘盒装置100需要集尘时,可以将盖体组件120盖合开口111以确保壳体110的密封性,使得清洁设备的风机装置工作将待处理表面(如地面上)的垃圾由清洁设备的垃圾入口经壳体110上的进风口112引入壳体110内部,并经设置在壳体110内部、位于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的气流通道上的过滤件150过滤后,干净的气流经出风口113排出至壳体110的外部,垃圾被过滤件150过滤后收集在壳体110的内部,以实现集尘功能。
当需要倾倒尘盒装置100内的垃圾时,将盖体组件120相对于壳体110活动以打开并暴露壳体110的开口111,由于过滤件150与盖体组件120连接,使得过滤件150能够位于壳体110的外部,并不占用壳体110的内部空间,便于壳体110倾倒垃圾和清洗,然后手持壳体110即可将壳体110内的垃圾通过开口111倾倒出来。由于壳体110为一端设置有开口111的圆桶状结构,圆桶状结构的边角较少,圆桶状结构的侧壁为光滑的曲面结构,使得壳体110内的收集的垃圾能够一次性倾倒出来,大大提高了尘盒装置100倾倒垃圾的彻底性,同时,方便用户对壳体110进行清洗操作。
其中,壳体110为一端设置有开口111的桶状结构,即壳体110的一个端部整体设置为开口111,整个壳体110设置为圆桶状结构,即圆桶状结构的曲面侧壁直接与开口111连接,这样,在盖体组件120打开壳体110开口111的情况下,通过倾斜或翻转壳体110,即可使收集在壳体110内的垃圾在曲面侧壁的引导下,经开口111直接排出至壳体110的外部,与相关技术中尘盒装置为边角较多的方形结构相比,减少了垃圾堆积或夹在边角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垃圾倾倒的彻底性,并提高了壳体110清洁的便利性,方便用户使用,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盖体组件120包括盖体130和密封件140,盖体130用于打开或闭合开口111,密封件140与盖体130连接,用于密封盖体130和壳体110之间的缝隙,由此,通过密封件140,能够确保盖体组件120闭合壳体110开口111时,尘盒装置10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确保尘盒装置100具有良好的集尘效率和集尘效果。
其中,密封件140用于连通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如当盖体组件120盖合开合111时,密封件能够连通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使得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形成的气流通道经过密封件140,因此,通过将过滤件150与密封件140连接,使得过滤件150能够位于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形成的气流通道上,对流经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的气流进行过滤,以将垃圾收集在壳体110中。
其中,密封件140与盖体130连接,过滤件150与密封件140连接,使得盖体130打开壳体110的开口111的情况下,盖体130能够带动密封件140、过滤件150同时位于壳体110的外部,使得壳体110的内部部件、结构较少、空间大,即壳体110内部的障碍物较少,进而便于壳体110内的垃圾能够快速、彻底地倾倒出来,并便于壳体110的清洗操作,方便用户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密封件140与盖体130可拆卸连接,可以将密封件140与盖体130拆卸开来分别进行维修、清理、更换,便于操作,有利于降低维修换件成本。
过滤件150与密封件140可拆卸连接,可以将过滤件150与密封件140拆卸开来分别进行维修、清理、更换,便于操作,有利于降低维修换件成本。具体地,过滤件150可以为过滤网、过滤棉或满足要求的其他结构。过滤件150可以通过卡接、钩接、磁吸连接、螺纹连接、或其他方式与密封件140实现可拆卸连接。
盖体130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可以将盖体130与壳体110拆卸开来分别进行维修、清理、更换,便于操作,有利于降低维修换件成本。
具体地,盖体130与壳体110分体设置,并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密封件140与盖体130可拆卸连接,过滤件150与密封件140可拆卸连接,当盖体130打开壳体110的开口111后,能够将连接在盖体130上的密封件140、连接在密封件140上的过滤件150一同移动至壳体110的外部,以方便对壳体110进行倾倒垃圾和清洗。可以理解的是,若需要对过滤件150进行维修、清理、更换,可以将过滤件150从位于盖体130的密封件140上拆卸下来进行对应操作,若需要对密封件140或盖体130进行维修、清理、更换,可以将密封件140和盖体130相互拆卸分离后,进行对应的操作即可,便于用户操作,并有利于节约维修换件成本。
进一步地,过滤件150和密封件140为可替换件,如可以对安装有过滤件150的密封件140直接进行冲洗操作,这样能够避免客户冲洗过程中直接接触过滤件50上的灰尘而影响清洁体验,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过滤件150的密封件140直接进行冲洗操作,大大提高用户的清洁体验。可以理解的是,当过滤件150或密封件140损坏后,可以直接更换过滤件150和密封件140,也可以单独更换过滤件150和密封件140。
也就是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尘盒装置100进行清洗时,可以将盖体组件120相对于壳体110活动以打开壳体110的开口111,通过开口111单独对壳体110进行冲洗,如将盖体组件120相对于壳体110活动至与壳体110分离,可以单独对壳体110进行清洁操作,然后对连接有密封件140、过滤件150的盖体130直接冲洗即可,无需将过滤件150从密封件140上拆卸下来,操作简单,清洁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密封件140设置有腔体141,腔体141的侧壁设置有与出风口113相对应的第一通风口142,腔体14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过滤件150的第二通风口143,也就是说,密封件140为设置有第一通风口142和第二通风口143的腔体141结构。其中,腔体141的侧壁与壳体110的圆桶状结构的曲面侧壁相对应,腔体141的底部与壳体110的圆桶状结构的底部相对应。
其中,当盖体组件120盖合开口111后,出风口113和进风口112位于第二通风口143的两侧,使得利用腔体141的第一通风口142和第二通风口143能够将壳体110上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连通,使得位于第二通风口143处的过滤件150位于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形成的气流通道上,实现对流经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的气流进行过滤,并将垃圾收集在壳体110和过滤件150之间,使得垃圾收集在壳体110内部。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进风口112可以位于壳体110的圆桶状结构的曲面侧壁上,也可以位于壳体110的圆桶状结构的底部上,只有在盖体组件120盖合壳体110开口111后,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位于第二通风口143的两侧,即可利用设置在第二通风口143处的过滤件150实现对流经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的气流进行过滤的作用。
具体地,清洁设备的风机装置工作后,携带有垃圾的气流会经清洁设备的垃圾入口、壳体110的进风口112流入壳体110内部,然后经过滤件150过滤后,垃圾会收集在壳体110的内部,并位于壳体110与过滤件150之间,较为清洁的气流由第二通风口143流入腔体141的内部,并经第一通风口142由与第一通风口142相对的出风口113排出至壳体110的外部被风机装置抽吸。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密封件140还设置有位于腔体141外部的第一连接部144,第一连接部144位于第一通风口142远离第二通风口143的一侧,如第一连接部144设置在腔体141靠近顶部的部分,第一连接部144用于与盖体130连接,使得密封件140能够可靠、便利地与盖体130实现可拆卸连接,并确保密封件140与盖体130连接时具有较好的紧密性。
其中,密封件140还设置抵接部145,抵接部145位于腔体141外周侧,抵接部145位于第一通风口142靠近第二通风口143的一侧,如抵接部145位于腔体141靠近底部的部分,抵接部145用于与壳体110抵接,进而确保密封件140与壳体110能够紧密连接。
由于密封件140通过第一连接部144能够与盖体130紧密连接,密封件140通过抵接部145能够与壳体110紧密贴合,进而使得密封件140能够密封盖体130和壳体110之间的缝隙,确保盖体130盖合壳体110的开口111后,尘盒装置10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密封件140中至少抵接部位弹性件,具有弹性的抵接部145与壳体110紧密贴合,有利于确保壳体110与密封件140之间良好的密封性,并有利于提高密封件140与而壳体110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盖体130包括盘体131和第二连接部133,其中,盘体131的形状与开口111的形状匹配,盘体13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圆桶状结构的外径,即盘体131能够扣合在壳体110的开口111处以盖合壳体110的开口111,或者,盘体131能够从壳体110的开口111处移开以打开壳体110的开口111。第二连接部133设置于盘体131的一侧,位于盘体131外缘的内部,即盘体131盖合在壳体110开口111处时,第二连接部133位于壳体110的内部,第二连接部133用于与第一连接部144适配连接,以将密封件140与盘体131连接。
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盖体130还包括支撑环132,支撑环132设置于盘体131上,位于盘体131外缘的内部,第二连接部133位于支撑环132的内部,即盘体131盖合在壳体110开口111处时,支撑环132和第二连接部133均位于壳体110的内部,支撑环132位于第二连接部133的外部,其中,内部和外部如图6中的箭头所示。通过支撑环132的高度大于第二连接部133的高度,使得支撑环132对第二连接部133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外物直接与第二连接部133接触而损坏或刮伤第二连接部133的可能性,同时,支撑环132的设置,当盖体130盖合在壳体110的开口111处时,能够降低灰尘、液体经壳体110的出风口113进入壳体110内对盖体130的第二连接部133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连接部133的可靠性,提高盖体130的使用寿命,提高第二连接部133与第一连接部144连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144和第二连接部133通过螺纹结构连接,螺纹结构连接具有连接可靠、密封性好的优点,进而有利于提高壳体110和密封件140连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44和第二连接部133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如第一连接部144和第二连接部133通过卡扣卡槽连接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3所示,抵接部145包括连接段146和接触段147,连接段146连接腔体141的底部和接触段147,接触段147由连接段146向第一通风口142的方向倾斜向外延伸,其中,向外的方向是指远离腔体141的方向,向内的方向是指指向腔体141内部的方向。也就是说,接触段147相对于腔体141倾斜设置,并由连接段146向第一通风口142的方向向远离腔体141的一侧倾斜延伸。
其中,第一连接部144和第二连接部133适配连接能够使支撑环132远离盘体131的一端嵌入接触段147和腔体141之间并与接触段147抵接,进而使得抵接段向壳体110的方向伸缩并能够可靠、紧密地贴合在壳体110的内壁上,实现密封件140与壳体110之间的密封连接。
具体地,如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装配尘盒装置100的过程中,首先将过滤件150安装在密封件140的第二通风口143处;然后,将密封件140的第一连接部144和盖体130的第二连接部133进行粗装配,如第一连接部144和第二连接部133为螺纹结构连接,通过密封件140和盖体130相对旋转较小角度,将第一连接部144和第二连接部133搭接上,并未完全拧紧,此时,密封件140与盖体130连接并不会从盖体130上掉落下来,但密封件140相对于盖体130可活动。接着,将连接有密封件140的盖体130从壳体110的开口111放入壳体110内,并将密封件140的第一通风口142与壳体110上的出风口113相对,此时,盖体130的盘体131底部外缘与壳体110开口111处有一定的距离,盖体130的支撑环132的底端与抵接部145的接触段147的顶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最后,如图12和图13所示,通过向下旋转盖体130,第一连接部144和第二连接部133通过螺纹结构配合,使得密封件140向上运动,继续向下旋转盖体130,使得支撑环132远离盘体131的一端能够嵌入接触段147和腔体141之间,并挤压接触段147,由于接触段147为弹性件,使得接触段147受到支撑环132的压力会向靠近壳体110的方向变形,进而能够使接触段147可靠、紧密地贴合在壳体110内壁上,使得密封件140能够与壳体110密封连接,且密封件140不会脱开。
可以理解的是,高度方向可以尘盒装置100的上下方向,其中,下方如图12中的箭头所示,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144、抵接部145在腔体141上的位置、第二连接部133和支撑环132的高度、出风口113与壳体110开口111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连接部144和第二连接部133完全配合连接时,支撑环132远离盘体131的端部抵接在抵接部145的接触段147上,且密封件140上的第一通风口142与壳体110上的出风口113正相对,以确保尘盒装置100良好的过风效果,以确保良好的集尘效率。
其中,密封件140中可以仅有接触段147为弹性件,或者,密封件140中可以仅有抵接部145为弹性件,或者,整个密封件140可以均为弹性件,或者,密封件140中的接触段147和其他部分均为弹性件,对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支撑环132上设置避让孔,避让孔用于避让第一通风口142,并与出风口113相对设置,即盖体组件120与壳体110连接并盖合壳体110的开口111时,避让孔连通第一通风口142和出风口113。
也就是说,当盖体组件120盖合壳体110的开口111时,尘盒装置100在与壳体110的出风口113相对的位置处,由外至内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壳体110的出风口113、盖体130的支撑环132上的避让口134、密封件140的第一通风口142,进而使得携带有垃圾的气流由壳体110进风口112流入壳体110内部,经安装在密封件140的第二通风口143处的过滤件150过滤后,进入腔体141内,并由腔体141的第一通风口142经避让口134、出风口113流出尘盒装置100的外部,实现将垃圾收集在壳体110内。
其中,避让口134为通口结构或缺口结构,其中,通口结构设置在支撑环132的中间部分,缺口结构设置在支撑环132的边缘位置处,避让口134的不同结构能够满足支撑环132不同尺寸、出风口113不同尺寸的需求。具体地,如图2、图3、图6、图8和图9所示,避让口134为通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盘体131远离支撑环132的一侧设置有手持部135,通过手持部135,方便用户旋转盖体130或移动运输盖体130,手持部135的设置,便于用户操作,有利于提高用户操作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其中,手持部135为设置于盘体131上的凹陷结构,这样的设置,并不会增加尘盒装置100的整体外形尺寸,进而能够满足尘盒装置100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设计需求,使得尘盒装置100的外形较为整齐,并不需要对设备主体进行较大改动,能够方便地、较好地与设备主体进行装配,便于生产。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尘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一端设置有开口的圆桶状结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盖体组件,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处;
过滤件,设置于所述盖体组件上;
其中,所述盖体组件盖合所述开口,能够使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形成的气流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开口;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盖体连接,用于密封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件用于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过滤件与所述密封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过滤件与所述密封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一通风口,所述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过滤件的第二通风口;
其中,当所述盖体组件盖合所述开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尘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还设置有位于所述腔体外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远离所述第二通风口的一侧,用于与所述盖体连接;
所述密封件还设置有位于所述腔体外周侧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靠近所述第二通风口的一侧,用于与所述壳体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尘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
盘体,所述盘体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圆桶状结构的外径;
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盘体的一侧,位于所述盘体外缘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适配连接;
支撑环,设置于所述盘体上,位于所述盘体外缘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环的内部,所述支撑环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尘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包括连接段和接触段,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腔体的底部和所述接触段,所述接触段由所述连接段向所述第一通风口的方向倾斜向外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适配连接能够使所述支撑环远离所述盘体的一端嵌入所述接触段和所述腔体之间并与所述接触段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尘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所述密封件中至少所述接触段为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尘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环远离所述盘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口相对应的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为通口结构或缺口结构;
所述盘体远离所述支撑环的一侧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为设置于所述盘体上的凹陷结构。
10.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设备主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尘盒装置,所述尘盒装置与所述设备主体可拆卸连接。
CN202222157363.9U 2022-08-16 2022-08-16 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Active CN218186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7363.9U CN218186701U (zh) 2022-08-16 2022-08-16 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7363.9U CN218186701U (zh) 2022-08-16 2022-08-16 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6701U true CN218186701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6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7363.9U Active CN218186701U (zh) 2022-08-16 2022-08-16 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6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77372C2 (ru) Пылесборник робота-пылесоса
CN111432704B (zh) 机器人清洁器
CN205625816U (zh) 一种无死角扫地机器人
CN212281211U (zh) 扫地机器人及其尘盒组件
CN112515574A (zh) 收纳箱及清洁机器人
CN218186701U (zh) 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JPH0767431B2 (ja) 真空掃除機システム
CN115251786B (zh) 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CN107049137A (zh) 一种服务机器人
WO2023274086A1 (zh) 尘盒、自动清洁设备以及集尘桩
CN216823274U (zh) 一种污水箱以及清洁装置
CN215687487U (zh) 一种集尘回收站
CN213758051U (zh) 一种垃圾回收设备
CN112587029B (zh) 一种吸尘器主机及吸尘器
CN214804491U (zh) 清洁基站、清洁机器人以及清洁系统
CN112930133B (zh) 扫地机
CN216932992U (zh) 容置器具及自动清洁设备
CN216932976U (zh) 集尘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17066233U (zh) 杆体机构及清洁设备
CN220860009U (zh) 清洁机器人设备
CN216147985U (zh) 尘桶、集尘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US20230210332A1 (en) Cleaning robot and cleaning machine system
CN210204623U (zh) 收纳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US20240065503A1 (en) Dust-collecting box and cleaning device
CN220327389U (zh) 清洁设备、尘盒组件和盒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