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5174A -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5174A
CN116965174A CN202280000295.5A CN202280000295A CN116965174A CN 116965174 A CN116965174 A CN 116965174A CN 202280000295 A CN202280000295 A CN 202280000295A CN 116965174 A CN116965174 A CN 116965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layer
insulating layer
display panel
contro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02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虎
王路
焦志强
袁广才
王鹏
康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65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5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驱动层(2)和发光层(3);发光层(3)形成的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电极层(301),第一绝缘层(302)、控制电极层(303)、第二绝缘层(304)、有源层(306)和第二电极层(307),以及有机发光层(305)。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层(304)用于分隔控制电极层(303)与有机发光层(305)、有源层(306),实现了控制电极层(303)与有机发光层(305)、有源层(306)的绝缘,避免了对第一电极层(301)造成的影响,从而避免了第一电极层(301)选材的限制。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OLED显示面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OLED显示面板的应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OLED显示面板的部分性能(比如显示亮度、分辨率)并不能满足部分用户的需求,从而限制了OLED显示面板的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驱动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形成有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用于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路用于输入第二电源信号;
发光层,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像素电路一一对应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驱动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依次分布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绝缘层、控制电极层、第二绝缘层、有源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有源层之间的有机发光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缺口以裸露所述第一电极层的部分区域,所述控制电极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缺口以外的区域,所述第二绝缘层用于分隔所述控制电极层与所述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源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缺口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有源层的电子注入能力可调,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路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 绝缘层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绝缘层靠近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表面围成容置腔,所述控制电极层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与所述第一绝缘层靠近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围成容置腔,所述控制电极层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驱动层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线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驱动层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贯穿至所述驱动层的过孔,所述控制电极层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二电路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多个所述过孔,所述控制电极层通过多个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二电路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低于所述控制电极层上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部分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通孔,以形成所述缺口。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通孔为沿列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行方向间隔排布。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通孔为圆柱孔或棱柱孔。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像素界定层;
所述像素界定层位于所述驱动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所述像素界定层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表面高于所述第二绝缘层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表面;
所述像素界定层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缺口在所述驱动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驱动层上的正投影内。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像素界定层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表面与所述有源层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表面平齐。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绝缘层为整面结构,所述像素界定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靠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围成 的区域内。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电路包括沿所述驱动层的厚度方向分布的多个转接片,多个所述转接片串联,且串联后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串联后的另一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
所述第二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输入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控制电极层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层包括在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分布的走线层、缓冲层、半导体层、第一栅极绝缘层、第一栅金属层、第二栅极绝缘层、第二栅金属层、介质绝缘层、源漏金属层和平坦层;
所述走线层包括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半导体层包括有源部,所述有源部包括沟道区和位于所述沟道区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栅金属层包括第一转接片,所述源漏金属层包括第二转接片;
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形成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极,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用于输入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所述第一转接片通过贯穿所述缓冲层和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一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片通过贯穿所述介质绝缘层和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转接片串联,所述第一电极层通过贯穿所述平坦层的过孔与所述第二转接片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有源层的材料为有机半导体,所述有源层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表面为平面。
根据本公开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有源层的材料为n型半导体。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包括有多个像素电路的驱动层,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用于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路用于输入第二电源信号;
在所述驱动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包括有多个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与多个所述像素电路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绝缘层、控制电极层、第二绝缘层、有源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有源层之间的有机发光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缺口以裸露所述第一电极层的部分区域,所述控制电极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缺口以外的区域,且所述第二绝缘层用于分隔所述控制电极层与所述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源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缺口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有源层的电子注入能力可调,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路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发光层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控制电极层的电压变化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层的电压变化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层的电流变化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第一绝缘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绝缘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第一绝缘层、第二电极层的层叠结构 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形成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形成第一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形成控制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形成第二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形成有机发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形成有源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形成第二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形成像素界定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衬底基板;2、驱动层;3、发光层;4、取光层;5、封装层;
201、第一电路;202、第二电路;203、走线层;204、缓冲层;205、半导体层;206、第一栅极绝缘层;207、第一栅金属层;208、第二栅极绝缘层;209、第二栅金属层;210、介质绝缘层;211、源漏金属层;212、平坦层;
2031、第一导线;2032、第二导线;
301、第一电极层;302、第一绝缘层;303、控制电极层;304、第二绝缘层;305、有机发光层;306、有源层;307、第二电极层;308、像素界定层;
3021、第一通孔;3022、第一容置槽;3031、第四通孔;3041、第三通孔;3042、第二容置槽;3081、第二通孔;
3051、空穴注入层;3052、空穴传输层;3053、电子阻挡层;3054、有机材料;3055、空穴阻挡层;3056、电子传输层;3057、电子注入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 比例绘制。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晶体管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器件。以晶体管为例,晶体管是指至少包括控制极、第一极和第二极这三个端子的元件。晶体管在第一极与第二极之间具有沟道区,并且电流可以流过第一极、沟道区以及第二极。沟道区是指电流主要流过的区域。其中,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在使用极性相反的晶体管的情况或电路工作中的电流方向变化的情况等下,“第一极”及“第二极”的功能有时互相调换。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使用OLET背板的显示面板。如图1或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驱动层2和发光层3,驱动层2位于所述衬底基板1的一侧,发光层3位于驱动层2背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驱动层2形成有多个像素电路,发光层3形成有与多个像素电路一一对应的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像素电路用于驱动对应的发光单元发光。
另外,如图1或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取光层4和封装层5,取光层4位于发光层3背离驱动层2的一侧,封装层5用于封装取光层4和发光层3,以避免形成浸入发光层3的水氧通道,从而实现对取光层4和发光层3的保护。而对于底发射的显示面板,则可以省去所包括的取光层4,也即是发光层3背 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仅具有封装层5。
接下来对一个像素电路和对应的一个发光单元进行解释。
如图1或图2所示,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路201和第二电路202,第一电路201用于输入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路202用于输入第二电源信号;发光层3包括在背离所述驱动层2的方向上依次分布的:第一电极层301、第一绝缘层302、控制电极层303、第二绝缘层304、有源层306和第二电极层307,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层301和有源层306之间的有机发光层305。
其中,第一绝缘层302具有缺口以裸露第一电极层301的部分区域,控制电极层303在第一绝缘层302上的正投影位于缺口以外的区域,第二绝缘层304用于分隔控制电极层303与有机发光层305、有源层306,有机发光层305位于缺口围成的区域内,有源层306的电子注入能力可调,第一电极层301与第一电路201电连接,第二电极层307与第二电路202电连接。
相关技术中,控制电极层303位于第一电极层301靠近驱动层2的一侧,如此在控制电极层303加载电压以调整有源层306的电子注入能力时,为了避免对第一电极层301造成的影响,使得第一电极层301的选材受限,同样使得控制电极层303和第一电极层301的制作工艺难度增加;而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控制电极层303位于第一电极层301和有源层306之间,避免了在控制电极层303加载电压以调整有源层306的电子注入能力时对第一电极层301造成的影响,从而避免了第一电极层301选材的限制,同时简化了该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另外控制电极层303与第二电极层307之间形成的电场更容易对有源层306的电子注入能力进行调整,提高了有源层306的高效性。
其中,衬底基板1为玻璃基板或塑胶基板,当该显示面板为底发射时,则衬底基板1为透明基板,当该显示基板为顶发射时,则衬底基板1除了为透明基板外还可以为不透明基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有机发光层305发光的过程中,第一电源信号为恒定电压值,第二电源信号为可调电压值。发光层3包括的第一电极层301、控制电极层303和第二电极层307之间的电路连接如图3所示,控制电极层303接收到的第一电源信号如图4所示,第一电极层301接收到的第二电源信号如图5所示,此时促使有机发光层305发光的电流信号如图6所示,如此在第二电源信号恒定的情况下,促使有机发光层305发光的电流信号随着第一电源信 号的增大而增大,以实现有机发光层305发光时亮度的调整。
当然,第二电源信号也可为恒定电压值,此时第二电路具有调节第二电源信号大小的作用,以控制加载在控制电极层上的电压值。
如图3所示,有机发光层305包括沿第一电极层301到第二电极层307的方向依次分布的空穴注入层3051、空穴传输层3052、电子阻挡层3053、有机材料层3054、空穴阻挡层3055、电子传输层3056和电子注入层3057。当然,有机发光层305也可以只包括有机材料层3054和其他部分膜层,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由于有源层306具有电子注入能力可调的特性,可以省去有机发光层305包括的电子注入层3057。有机材料层3054为红色有机材料层、蓝色有机材料层或绿色有机材料层。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驱动层2为OLET(Organic Light Emitting Transistor,有机发光晶体管)驱动层,比如VOLET(Vertical Organic Light Emitting Transistor,垂直有机发光晶体管)驱动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像素电路所包括的第一电路201,第一电路201包括沿驱动层2的厚度方向分布的多个转接片,多个转接片串联,且串联后的一端与第一电极层301电连接,串联后的另一端用于输入第一电源信号。当然,第一电路201除了为多个转接片之外,也可以为开关晶体管,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像素电路所包括的第二电路202,第二电路202包括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输入第二电源信号,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控制电极层303电连接。
由于每个像素电路的第二电路202只包括驱动晶体管,从而简化了像素电路,如此即可减小对光束的遮挡(尤其是对于底发射的显示面板),以提高该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同时由于像素电路的简化,可在单位面积内设置较多的像素电路,相应地设置的发光单元的个数能够相应增多,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或图2所示,驱动层2包括在背离衬底基板1的方向依次分布的走线层203、缓冲层204、半导体层205、第一栅极绝缘层206、第一栅金属层207、第二栅极绝缘层208、第二栅金属层209、介质绝缘 层210、源漏金属层211和平坦层212。走线层203包括第一导线2031和第二导线2032,半导体层205包括有源部,有源部包括沟道区和位于沟道区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栅金属层207包括第一转接片,源漏金属层211包括第二转接片。
其中,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对应形成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极,第一连接部与第二导线2032电连接,第二导线2032用于输入第二电源信号;第一转接片通过贯穿缓冲层204和第一栅极绝缘层206的过孔与第一导电线电连接,第二转接片通过贯穿介质绝缘层210和第二栅极绝缘层208的过孔与第二转接片串联,第一电极层301通过贯穿平坦层212的过孔与第二转接片电连接。
其中,第一栅金属层207包括第一导电部,第一导电部与有源部的沟道区在驱动层2的厚度方向存在交叠区域,第一导电部上与沟道区交叠的区域形成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如此,即可在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输入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极之间的断开或导通。
当然,该控制信号也可以在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极导通后控制导通的程度,如此,输入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的第二电源信号也可为恒定电压,以通过驱动晶体管的导通程度调整加载在控制电极层上的电压值,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源漏层包括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第一连接线通过过孔分别与控制电极层303、第二连接部电连接,第一栅金属层207包括第三连接线,第二连接线通过过孔分别与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线电连接,第三连接线通过过孔与第二导线2032电连接。当然,也可以是第一连接部直接通过过孔与第二导线2032电连接,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栅金属层209包括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在驱动层2的厚度方向存在交叠区域,此时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对应交叠区域的部分形成层间电容,以实现电压的存储。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驱动层2的结构除了为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结构外,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与上述所述的结构的区别在于驱动层2少了第二栅金属层209和第二栅极绝缘层208,也即是驱动层2包括走线层203、缓冲层204、半导体层205、 第一栅极绝缘层206、第一栅金属层207、介质绝缘层210、源漏金属层211和平坦层212。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对于发光层3包括的第一电极层301,在对有源层306的电子注入能力进行调整时,避免了对第一电极层301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层301的选材不受限制。第一电极层301为导电氧化物膜层,示例地,第一电极层301为IZO膜层、ITO膜层。
对于发光层3包括的其他部分膜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302为无机物膜层,示例地为SIO膜层、SIN膜层,且该膜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200纳米;控制电极层303为导电氧化物膜层,示例地为IZO膜层、ITO膜层,该膜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200纳米;第二绝缘层304为无机物膜层,示例地为SiO膜层、SiN膜层、Al 2O 3膜层,该膜层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复合层结构,该膜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纳米且小于或等于200纳米;有源层306为有机半导体膜层,即以有机半导体制作的以电子为主导电的膜层,该膜层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1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5微米。
当然,对于有源层306,除了为有机半导体膜层外,也可以为无机半导体膜层,即以无机半导体制作的以电子为主导电的膜层。当有源层306为有机半导体膜层时,有源层306朝向第二电极层307的表面为平面。此处描述的平面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平面,只是表征有源层306朝向第二电极层307的表面的曲率较小。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对于有源层306可采用n型半导体制作得到,示例地有源层306为C60膜层、C60复合膜层等。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单元的第一绝缘层302、第二绝缘层304、有源层306均对应为整面结构。比如,多个发光单元的第一绝缘层302为整面结构,多个发光单元的第二绝缘层304为整面结构,多个发光单元的有源层为整面结构。当然,也可以是每个发光单元分别包括有独立的第一绝缘层302、第二绝缘层304、有源层306,也即是多个发光单元的第一绝缘层302、第二绝缘层304、有源层306均间隔设置,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多个发光单元包括的第一电极层301和控制电极层303均间隔设置,以便于在每个发光单元与对应的第一电路201、第二电路202导通后,能够实现单 独控制,多个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层307可以一整面结构,以便于作为多个发光单元的公共电极。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层304用于分隔控制电极层303与有机发光层305、有源层306,以实现控制电极层303与有机发光层305、有源层306之间的绝缘。示例地,第一绝缘层302和第二绝缘层304包裹控制电极层303,也即是第一绝缘层302和第二绝缘层304能够形成容置腔,控制电极层303位于该容置腔内,从而实现控制电极层303与有源层306、有机发光层305之间的绝缘。
而为了实现对控制电极层303的包裹,如图7所示,第一绝缘层302具有开口朝向第二绝缘层304的第一容置槽3022,第一容置槽3022与第二绝缘层304靠近第一绝缘层302的表面围成容置腔,控制电极层303位于容置腔内。或者如图1或2所示,第二绝缘层304具有开口朝向第一绝缘层302的第二容置槽3042,第二容置槽3042与第一绝缘层302靠近第二绝缘层304的表面围成容置腔,控制电极层303位于容置腔内。
其中,当在第一绝缘层302上形成第一容置槽3022时,能够避免因设置控制电极层303而增加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
当然,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实现对控制电极层303的包裹外,也可以是第一绝缘层302具有开口朝向第二绝缘层304的第一容置槽3022,第二绝缘层304具有且开口朝向第一绝缘层302的第二容置槽3042,且第一容置槽3022的槽口尺寸小于第二容置槽3042的槽口尺寸。如此,在第一绝缘层302背离驱动层2的一侧形成第二绝缘层304后,通过第一容置槽3022和第二容置槽3042的扣合形成容置腔。
其中,将控制电极层303密封在容置腔内后,为避免控制电极层303在被加载电压时因容置腔的隔绝因而减小对有源层306的调整,容置腔的壁厚大于或等于5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1000纳米。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绝缘层302所具有的缺口,如图8或图9所示,第一绝缘层302具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通孔3021,以形成缺口。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通孔3021,能够保证有机发光层305分布的均匀性,从而 保证显示面板显示亮度的均一性。
其中,如图8所示,第一通孔3021包括在列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以及位于端部的两个端壁。也即是,第一通孔3021为沿列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且多个第一通孔3021沿行方向间隔排布。当然,如图9所示,第一通孔3021为圆柱孔,或者第一通孔3021为棱柱孔。当第一通孔3021为圆柱孔或棱柱孔时,能够适当增加多个第一通孔3021的横截面积的总和,从而增大有机发光单元的面积。
当第一绝缘层302具有多个第一通孔3021时,相应的第二绝缘层304具有与多个第一通孔302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通孔3041,此时第三通孔3041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一通孔3021的孔径,也即是第三通孔3041在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通孔3021在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当然,也可以是第三通孔3041的孔径小于对应的第一通孔3021的孔径,也即是第三通孔3041在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通孔3021在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内,只要便于后续有机发光层305的制作,以及实现控制电极层303与有机发光层305、有源层306的绝缘即可,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第三通孔3041与第一通孔3021一一对应,因此第二绝缘层304所具有的第三通孔3041的排布,及每个第三通孔3041的形状可参考第一通孔3021,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再赘述。
为了保证控制电极层303被第一绝缘层302和第二绝缘层304包裹,结合上述所述,控制电极层303在第一绝缘层302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缺口以外的区域,由此控制电极层303可以具有与多个第一通孔3021一一对应的第四通孔3031,第一通孔3021在第一电极层3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四通孔3031在第一电极层301上的正投影内,且第一通孔3021的正投影的边缘未延伸至第四通孔3031的正投影的边缘。示例地,控制电极层303的结构如图10所示。
当然,除了控制电极层303具有与多个第一通孔302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四通孔3031外,也可以是控制电极层303所具有的第四通孔3031的个数小于第一通孔3021的个数,只要能够实现控制电极层303被第一绝缘层302和第二绝缘层304包裹即可,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电路202形成在驱动层2中,由此为了实现 控制电极层303与第二电路202的电连接,可设置贯穿至驱动层2的过孔。结合上述所述,当第二电路202包括驱动晶体管时,源漏金属层211的第一连接线与控制电极层303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设置贯穿第一绝缘层302、第一电极层301和平坦化层至源漏层的过孔,以实现控制电极层303与第一连接线的电连接。
为了避免控制电极层303、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层301的导通,可先在第一电极层301上设置过孔,并在制作第一绝缘层302时填充该过孔,在完成第一绝缘层302的制作后再设置贯穿至源漏金属层211的过孔,以实现该过孔与第一电极层301的绝缘,之后再制作控制电极层303,即可实现控制电极层303与源漏金属层211的第二连接线的电连接,同时实现与第一电极层301之间的绝缘。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或图2所示,第一电极层301在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线位于第一绝缘层302在驱动层上的正投影内,第一绝缘层302具有贯穿至所述驱动层2的过孔,控制电极层303通过过孔与第二电路202电连接。如此,即可在保证控制电极层303与第二电路202的电连接的基础上,简化发光层3的制作工艺。
其中,第一电极层301在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线位于第一绝缘层302在驱动层上的正投影内,也即是第一绝缘层302的至少部分边缘伸出第一电极层301,以覆盖在驱动层2的表面。示例地,第一绝缘层302完全覆盖第一电极层301的侧面,或者第一绝缘层302局部覆盖第一电极层301的侧面。此时可在第一绝缘层302伸出第一电极层301的部分设置过孔,以便于该过孔能够避让开第一电极层301。
结合上述所述,控制电极层303与驱动层2包括的源漏金属层211中的第一连接线电连接,此时第一绝缘层302的延伸部分所设置的过孔可贯穿至源漏金属层211,以实现控制电极层303与第一连接线的电连接。
为了避免控制电极层303上加载的电压随着传播路径的延长而出现的衰减,控制电极层303与第二电路202之间可具有多个电连接路径。示例地,对于上述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一绝缘层302具有多个过孔,控制电极层303通过多个过孔与第二电路202电连接。也即是第一绝缘层302伸出第一电极层301的部分设置多个过孔,如此通过多个过孔实现第一电源信号的传输,保证了控 制电极层303上加载的电压的均匀性。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在控制电极层303上加载电压后,控制电极层303与第二电极层307之间会形成电场,为了扩大形成电场对有源层的影响区域,提高对有源层的调整效果,如图1或图2所示,有机发光层305背离衬底基板1的表面低于控制电极层303上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层301的部分且靠近衬底基板1的表面。也即是控制电极层303上朝向第一电极层301且与第一电极层301平行的表面到第一电极层301的距离大于有机发光层305的厚度。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由于有机发光层305在第一绝缘层302的缺口所围成的区域内,此时可将第二绝缘层304复用为像素界定层308。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或图11所示,发光层3还可以额外包括像素界定层308。如此,通过像素界定层308能够进一步保证对有机发光层305界定的清晰度。
当发光层3包括像素界定层308时,像素界定层308位于驱动层2和第二电极层307之间,像素界定层308朝向第二电极层307的表面高于第二绝缘层304朝向第二电极层307的表面,像素界定层308具有第二通孔3081,缺口在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第二通孔3081在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内。
结合上述所述的第二绝缘层304的结构,多个发光单元的第二绝缘层304为整面结构,此时像素界定层308位于第二绝缘层304和有源层306之间,也即是如图2所示,像素界定层308形成在第二绝缘层304背离驱动层2的表面;而当多个发光单元的第一绝缘层302、第二绝缘层304均间隔设置时,则如图11所示,第一绝缘层302、第二绝缘层304位于像素界定层308的第二通孔3081围成的区域内,也即是像素界定层308形成在驱动层2背离衬底基板1的表面,且环绕第一绝缘层302和第二绝缘层304。当然,像素界定层308的形成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多个发光单元的第一绝缘层302为一整面结构,多个发光单元的第二绝缘层304间隔设置,此时像素界定层308形成在第一绝缘层302背离衬底基板1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界定层308时,像素界定层308的上表面(朝向第二电极层307的表面)可以与有源层306的上表面(朝向第二电极层307的表面)平齐,此时第二电极层307直接支撑在像素界定层308和有源层306上。当然,像素界定层308的上表面也可以低于有源层306的上表面, 此时有源层306覆盖像素界定层308的上表面,第二电极层307直接支撑在有源层306上,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用于制造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0~步骤S130。
步骤S110、提供一衬底基板。
步骤S120、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包括有多个像素电路的驱动层,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第一电路用于输入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路用于输入第二电源信号。
步骤S130、在驱动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包括有多个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多个发光单元与多个像素电路一一对应。
其中,发光单元包括沿背离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绝缘层、控制电极层、第二绝缘层、有源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层和有源层之间的有机发光层;
第一绝缘层具有缺口以裸露第一电极层的部分区域,控制电极层在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缺口以外的区域,第二绝缘层用于分隔控制电极层与有机发光层、有源层,有机发光层位于缺口围成的区域内,有源层的电子注入能力可调,第一电极层与第一电路电连接,第二电极层与第二电路电连接。
上述步骤S120的制作过程可结合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驱动层的具体结构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再赘述。上述步骤S130的制作过程具体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如图12所示,在驱动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制备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与驱动层的第一电路电连接;如图13所示,在第一电极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制备第一绝缘层,并设置贯穿至驱动层的过孔;如图14所示,在第一绝缘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制作控制电极层,控制电极层与第二电路电连接;如图15所示,在控制电极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二绝缘层,以分隔控制电极层与有机发光层、有源层;如图16所示,在第一绝缘层的缺口围成的区域内制作有机发光层;如图17所示,在有机发光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有源层;如图18所示,在有源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二电极层。
其中,在制作完成控制电极层后,对控制电极层进行图案化;在制作完成 第二绝缘层后,对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整体进行图案化,或者在制作完成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后同时进行图案化,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制作完成第二绝缘层后,如图19所示,也可以在驱动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先制作像素界定层;在此基础上再依次制作有机发光层、有源层和第二电极层。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如图1或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取光层和封装层,此时在完成第二电极层的制作后,再在第二电极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依次制作取光层和封装层。而当该显示面板为底发射时,则可以省去取光层的制作。即在在完成第二电极层的制作后,在第二电极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制作封装层。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的显示面板。
本公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了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面板,如此结合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有益效果,该显示装置能够提高开口率,以提高显示亮度,同时提高显示画面的分辨率。另外,在将控制电极层置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且被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包裹的情况下,避免了第一电极层选材的限制,同时简化了制造工艺。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9)

  1. 一种显示面板,其中,包括:
    衬底基板(1);
    驱动层(2),位于所述衬底基板(1)的一侧,且形成有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路(201)和第二电路(202),所述第一电路(201)用于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路(202)用于输入第二电源信号;
    发光层(3),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像素电路一一对应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在所述驱动层(2)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的一侧依次分布的第一电极层(301)、第一绝缘层(302)、控制电极层(303)、第二绝缘层(304)、有源层(306)和第二电极层(307),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301)和所述有源层(306)之间的有机发光层(305);
    所述第一绝缘层(302)具有缺口以裸露所述第一电极层(301)的部分区域,所述控制电极层(303)在所述第一绝缘层(302)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缺口以外的区域,所述第二绝缘层(304)用于分隔所述控制电极层(303)与所述有机发光层(305)、所述有源层(306),所述有机发光层(305)位于所述缺口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有源层(306)的电子注入能力可调,所述第一电极层(301)与所述第一电路(20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层(307)与所述第二电路(202)电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302)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绝缘层(304)的第一容置槽(3022),所述第一容置槽(3022)与所述第二绝缘层(304)靠近所述第一绝缘层(302)的表面围成容置腔,所述控制电极层(303)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层(304)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绝缘层(302)的第二容置槽(3042),所述第二容置槽(3042)与所述第一绝缘层(302)靠近所述第二绝缘层(304)的表面围成容置腔,所述控制电极层(303)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301)在 所述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边缘线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302)在所述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绝缘层(302)具有贯穿至所述驱动层(2)的过孔,所述控制电极层(303)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二电路(202)电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302)具有多个所述过孔,所述控制电极层(303)通过多个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二电路(202)电连接。
  6.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层(305)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的表面低于所述控制电极层(303)上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301)的部分且靠近所述衬底基板(1)的表面。
  7.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302)具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通孔(3021),以形成所述缺口。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通孔(3021)为沿列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3021)沿行方向间隔排布。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通孔(3021)为圆柱孔或棱柱孔。
  10.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像素界定层(308);
    所述像素界定层(308)位于所述驱动层(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307)之间,所述像素界定层(308)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307)的表面高于所述第二绝缘层(304)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307)的表面;
    所述像素界定层(308)具有第二通孔(3081),所述缺口在所述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二通孔(3081)在所述驱动层(2)上的正投影内。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界定层(308)朝向 所述第二电极层(307)的表面与所述有源层(306)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307)的表面平齐。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绝缘层(304)为整面结构,所述像素界定层(308)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304)靠近所述第二电极层(307)的一侧。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绝缘层(302)、第二绝缘层(304)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层(302)、所述第二绝缘层(304)位于所述第二通孔(3081)围成的区域内。
  1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路(201)包括沿所述驱动层(2)的厚度方向分布的多个转接片,多个所述转接片串联,且串联后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301)电连接,串联后的另一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
    所述第二电路(202)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输入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控制电极层(303)电连接。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层(2)包括在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的方向依次分布的走线层(203)、缓冲层(204)、半导体层(205)、第一栅极绝缘层(206)、第一栅金属层(207)、第二栅极绝缘层(208)、第二栅金属层(209)、介质绝缘层(210)、源漏金属层(211)和平坦层(212);
    所述走线层(203)包括所述第一导线(2031)和第二导线(2032),所述半导体层(205)包括有源部,所述有源部包括沟道区和位于所述沟道区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栅金属层(207)包括第一转接片,所述源漏金属层(211)包括第二转接片;
    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形成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极,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线(2032)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2032)用于输入所述第二电源信号;
    所述第一转接片通过贯穿所述缓冲层(204)和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206)的过孔与所述第一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片通过贯穿所述介质绝缘层(210)和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208)的过孔与所述第二转接片串联,所述第一电极层(301)通过贯穿所述平坦层(212)的过孔与所述第二转接片电连接。
  16.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有源层(306)的材料为有机半导体,所述有源层(306)朝向所述第二电极层(307)的表面为平面。
  17.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有源层(306)的材料为n型半导体。
  18.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提供一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包括有多个像素电路的驱动层,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用于输入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路用于输入第二电源信号;
    在所述驱动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包括有多个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与多个所述像素电路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绝缘层、控制电极层、第二绝缘层、有源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有源层之间的有机发光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缺口以裸露所述第一电极层的部分区域,所述控制电极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缺口以外的区域,且所述第二绝缘层用于分隔所述控制电极层与所述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源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缺口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有源层的电子注入能力可调,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路电连接。
  19. 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80000295.5A 2022-02-25 2022-02-25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69651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77849 WO2023159456A1 (zh) 2022-02-25 2022-02-25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5174A true CN116965174A (zh) 2023-10-27

Family

ID=8776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0295.5A Pending CN116965174A (zh) 2022-02-25 2022-02-25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65174A (zh)
WO (1) WO202315945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1122B2 (ja) * 2004-02-26 2010-10-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有機薄膜発光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KR102072798B1 (ko) * 2013-06-11 2020-0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보조 전극을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JP7190740B2 (ja) * 2019-02-22 2022-12-16 三国電子有限会社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59456A1 (zh)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1698C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825852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873587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having a reflective electrode and a reflective layer
US7615922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1859794B (zh) 显示装置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EP3218945B1 (en) Display containing improved pixel architectures
US722108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00273923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CN10993562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08198838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34594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616499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13327936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080048191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6600612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108172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64647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65174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CN115835677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4530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346668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器件
CN114503274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94590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068957A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소자용 애노드 구조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소자용 애노드 셀 어레이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소자
CN114725179B (zh)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