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52275A - 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52275A
CN116952275A CN202210408828.5A CN202210408828A CN116952275A CN 116952275 A CN116952275 A CN 116952275A CN 202210408828 A CN202210408828 A CN 202210408828A CN 116952275 A CN116952275 A CN 116952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determining
navigation
coordinate system
ini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088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赵洪松
邢菊红
王勇松
邱模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xun Spatial Intelligence Inc
Original Assignee
Qianxun Spatial Intelligenc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xun Spatial Intelligence Inc filed Critical Qianxun Spatial Intelligence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4088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522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0900 priority patent/WO20232022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952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52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5/00Manufacturing, calibrating, cleaning, or repairing instruments or devices referred to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C25/005Manufacturing, calibrating, cleaning, or repairing instruments or devices referred to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initial alignment, calibration or starting-up of inertial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5/00Manufacturing, calibrating, cleaning, or repairing instruments or devices referred to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载体坐标系下的第一比力矢量以及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根据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确定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以及确定第二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第二投影;分别对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载体坐标系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第一相对关系。根据本申请公开的方案,能够提高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的对准精度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倾斜测量技术主要通过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接收机中集成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利用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GNSS组合导航技术,获得接收机实时高精度姿态和航向信息,从而可以在对中杆倾斜状态下,将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坐标精确转换到待测点上,完成倾斜测量。
倾斜测量应用中惯性导航系统(简称为惯导)的初始对准包括初始粗对准和初始精对准两部分,其中,初始粗对准主要是对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IMU姿态和航向的初始化或初始对准,即确定载体坐标系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相对关系。初始精对准是启动组合导航滤波器结合初始粗对准的对准结果对惯导精对准,进而完成惯导整个初始化过程。
由于测量测绘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产品对整机成本控制非常严格,因而一般采用低成本低精度的消费级或者工业级MEMS IMU器件。受MEMS IMU器件精度的影响,导致惯导初始粗对准精度较低、可靠性较差,进而影响惯导初始对准精度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解决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精度较低、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包括:
获取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载体坐标系下的第一比力矢量,以及接收机输出的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其中,第一比例矢量为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的加速度计输出的;
根据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
确定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以及确定第二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第二投影,其中,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载体坐标系重合,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导航坐标系重合;
分别对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
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载体坐标系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第一相对关系,以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载体坐标系下的第一比力矢量,以及接收机输出的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其中,第一比例矢量为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的加速度计输出的;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以及确定第二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第二投影,其中,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载体坐标系重合,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导航坐标系重合;
积分模块,用于分别对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载体坐标系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第一相对关系,以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载体坐标系下的第一比力矢量,以及接收机输出的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根据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然后,确定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以及确定第二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第二投影,再分别对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载体坐标系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第一相对关系,以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如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不同时刻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的加速度计输出的比力矢量,结合GNSS位置和速度信息,进行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粗对准,能够提高惯导初始粗对准精度和可靠性,进而能够提高惯导初始对准精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的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载体坐标系下的第一比力矢量,以及接收机输出的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其中,第一比例矢量为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的加速度计输出的;
步骤102:根据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
步骤103:确定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以及确定第二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第二投影,其中,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载体坐标系重合,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导航坐标系重合;
步骤104:分别对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
步骤105: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载体坐标系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第一相对关系,以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载体坐标系下的第一比力矢量,以及接收机输出的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根据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然后,确定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以及确定第二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第二投影,再分别对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载体坐标系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第一相对关系,以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粗对准。如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不同时刻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的加速度计输出的比力矢量,结合GNSS位置和速度信息,进行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粗对准,能够提高惯导初始粗对准精度和可靠性,进而能够提高惯导初始对准精度和可靠性。
示例性地,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载体坐标系b系重合,随后相对于惯性空间无转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导航坐标系n系重合,随后相对于惯性空间无转动。可以认为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载体坐标系b系和导航坐标系n系经过惯性凝固为b0系和n0系,即惯性凝固坐标系的定义。
设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载体坐标系b系下的第一比力矢量为fb,根据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的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n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为fn,第一比力矢量fb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的第一投影为第二比力矢量fn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的第二投影为/>对第一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为/>对第二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的第二投影积分速度为/>然后,根据时刻ti和tj分别对应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载体坐标系b相对于导航坐标系n系的相对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其中,/>为导航坐标系n系下的线运动加速度,/>gn分别为导航坐标系n系下的地球自转角速度矢量、载体相对于地球坐标系e系的角速度矢量和重力矢量。gn=[0 0 -g]T,L为地理纬度。/>可以通过GNSS速度差分得到,/>vn(tk)为接收机tk时刻输出的多普勒速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载体坐标系b相对于导航坐标系n系的相对关系可以表示为:
其中,公式(1)中,为导航坐标系n系相对于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的相对关系,/>为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相对于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的相对关系,/>为载体坐标系b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的相对关系。
基于此,在运动状态下,对载体坐标系b系相对于导航坐标系n系的相对关系的初始化粗对准求解,就转变为惯性系下对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相对于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的相对关系/>的求解。
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步骤105可以包括: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的第二相对关系根据第二相对关系/>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确定第一相对关系/>其中,第一矩阵/>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地理纬度和对准时长确定,第一矩阵/>用于表征导航坐标系n系相对于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的相对关系,第二矩阵/>根据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输出计算得到,用于表征载体坐标系b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的相对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可以利用不同时刻的投影积分速度构造单位正交向量组,例如,利用时刻ti和tj分别对应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构造单位正交向量组:
然后,通过双矢量定姿方法计算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的相对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载体坐标系b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的相对关系可以根据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输出/>计算得到。
具体地,通过跟踪载体姿态变化,利用如下姿态更新算法求解:
其中,因为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是惯性系,i系也是惯性系,所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可以利用地球自转角速度ωie、地理纬度L和对准时间t(从对准开始时刻所经历的时间),实时更新
其中,对准时间t为从对准开始时刻所经历的时间,为/>的转置矩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二投影积分速度vn0(t)可以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的第二相对关系可以包括:根据多个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多矢量定姿矩阵;对多矢量定姿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奇异值分解结果;根据奇异值分解结果,确定第二相对关系/>
具体地,可以获得不同时刻一系列投影积分速度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和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下的投影,投影积分速度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和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下的投影分别表示为和/>利用这一系列投影积分速度计算最优/>矩阵。计算最优/>矩阵的问题可以描述为约束条件下的最小二乘问题,其损失函数J称为Wahba损失函数,每组向量给定权重w(tk),则
为使得Wahba损失函数J达到最小,经过一系列推导,可得最优矩阵
其中,U和V通过矩阵A的奇异值分解得到,即A=UDVT,矩阵A的定义为: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最优矩阵还可以采用四元数特征向量方法进行求解。
当确定出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的相对关系后,将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的相对关系/>代入上述公式(1)中,即可得到载体坐标系b相对于导航坐标系n系的相对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多矢量定姿矩阵求解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的相对关系能够进一步提高惯导初始粗对准的对准精度和可靠性,进而能够提高惯导初始对准的对准精度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在根据第二相对关系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确定第一相对关系/>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预先存储的陀螺零偏,对陀螺原始输出进行补偿;根据补偿后的陀螺输出,确定第二矩阵/>
示例性地,预先存储的陀螺零偏为ε,陀螺原始输出为则补偿后的陀螺输出然后再根据姿态更新算法,即可得出第二矩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陀螺输出进行补偿,能够提高惯性递推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在步骤103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预先存储的加速度计零偏,对第一比力矢量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第一比力矢量;相应地,步骤103可以包括:确定补偿后的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
示例性地,预先存储的加速度计零偏为加速度计原始输出比力为/>则补偿后的比力/>然后,比力/>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的投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加速度计输出比力进行补偿,能够提高惯性递推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步骤102可以包括:根据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多个时刻的多普勒瞬时速度和多个时刻基于位置信息差分的平均速度;对多个时刻的多普勒瞬时速度和多个时刻的平均速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多个时刻的拟定速度;根据多个时刻的拟定速度,确定第二比力矢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tk时刻接收机输出的多普勒瞬时速度为tk+1时刻接收机输出的位置为pos(tk+1),tk-1时刻接收机输出的位置为则tk时刻基于位置信息差分的平均速度为/>则tk时刻的拟定速度/>其中,α和β分别为多普勒速度和位置差分速度的权重且α+β=1。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α和β可以根据多普勒速度精度和位置差分速度精度进行动态调节。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还可以利用前后历元多普勒速度和位置信息,通过线性拟合等方式,确定tk时刻的拟定速度。
当确定出tk时刻的拟定速度后,根据tk时刻的拟定速度,即可计算出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n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为fn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多个时刻的多普勒瞬时速度和多个时刻的平均速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多个时刻的拟定速度,能够得到更精确的速度,提高载体速度的计算精度,能够得到更精确的第二比力矢量,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惯导初始粗对准的对准精度和可靠性,进而提高惯导初始对准的对准精度和可靠性。
当对惯导初始粗对准之后,可以启动组合导航滤波器进行精对准,进而完成惯导整个初始化过程。
下面结合图2对惯导初始对准的过程进行说明。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的过程示意图。
首先,MEMS IMU器件的陀螺输出角速度加速度计输出比力/>组合导航滤波器输出陀螺零偏ε和加速度计零偏/>通过陀螺零偏ε和加速度计零偏/>对陀螺输出角速度和加速度计输出比力/>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角速度/>和补偿后的加速度计比力/>根据补偿后的角速度,计算载体坐标系b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的相对关系/>再根据/>和/>确定/>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的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投影积分速度/>
同时,根据GNSS接收机输出的位置和多普勒速度,基于位置差分以及加权求和,计算载体在导航坐标系n系下的速度vn,并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ωie、地理纬度L和对准时间t,计算导航坐标系n系相对于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的相对关系再结合重力矢量gn,得到投影积分速度/>
根据和/>通过多矢量定姿奇异值分解得到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b0系相对于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n0系的相对关系/>
根据和/>得到载体坐标系b相对于导航坐标系n系的相对关系/>
然后,结合组合导航滤波器进行精对准,完成惯导整个初始化过程。
与上述的方法实施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装置,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装置300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载体坐标系下的第一比力矢量,以及接收机输出的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其中,第一比例矢量为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的加速度计输出的;
第一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
第二确定模块303,用于确定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以及确定第二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第二投影,其中,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载体坐标系重合,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导航坐标系重合;
积分模块304,用于分别对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
第三确定模块305,用于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载体坐标系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第一相对关系,以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载体坐标系下的第一比力矢量,以及接收机输出的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根据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然后,确定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以及确定第二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第二投影,再分别对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载体坐标系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第一相对关系,以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粗对准。如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不同时刻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的加速度计输出的比力矢量,结合GNSS位置和速度信息,进行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粗对准,能够惯导初始粗对准精度和可靠性,进而能够提高惯导初始对准精度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三确定模块305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二相对关系;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相对关系、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确定第一相对关系,其中,第一矩阵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地理纬度和对准时长确定,第一矩阵用于表征导航坐标系相对于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相对关系,第二矩阵根据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输出计算得到,用于表征载体坐标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相对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多个时刻的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多矢量定姿矩阵;
对多矢量定姿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奇异值分解结果;
根据奇异值分解结果,确定第二相对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多矢量定姿矩阵求解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相对于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相对关系,能够进一步提高惯导初始粗对准的对准精度和可靠性,进而提高惯导初始对准的对准精度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装置300还可以包括:
第一补偿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陀螺零偏,对陀螺原始输出进行补偿;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补偿后的陀螺输出,确定第二矩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陀螺输出进行补偿,能够提高惯性递推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装置300还可以包括:
第二补偿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加速度计零偏,对第一比力矢量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第一比力矢量;
相应地,第二确定模块303具体用于:
确定补偿后的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加速度计输出比力进行补偿,能够提高惯性递推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一确定模块302具体用于:
根据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确定多个时刻的多普勒瞬时速度和多个时刻基于位置信息差分的平均速度;
对多个时刻的多普勒瞬时速度和多个时刻的平均速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多个时刻的拟定速度;
根据多个时刻的拟定速度,确定第二比力矢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多个时刻的多普勒瞬时速度和多个时刻的平均速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多个时刻的拟定速度,能够得到更精确的速度,提高载体速度的计算精度,能够得到更精确的第二比力矢量,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惯导初始粗对准的对准精度和可靠性,进而提高惯导初始对准的对准精度和可靠性。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4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4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4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2可以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2可在电子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4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
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存储介质设备,光存储介质设备,闪存设备,电气、光学或其他物理/有形的存储器存储设备。因此,通常,存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有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软件的有形(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设备),并且当该软件被执行(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时,其可操作来执行参考根据本申请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所描述的操作。
处理器4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403和总线410。其中,如图4所示,处理器401、存储器402、通信接口403通过总线4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403,主要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4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电子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超传输(Hyper Transport,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ow Pin Count,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 Local Bus,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4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该电子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的相应技术效果。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如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明确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申请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后,做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申请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Read OnlyMemory,EROM)、软盘、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adio Frequency,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上面参考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种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使能对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实现。这种处理器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特殊应用处理器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电路。还可理解,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也可以由执行指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硬件来实现,或可由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载体坐标系下的第一比力矢量,以及所述接收机输出的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比例矢量为所述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的加速度计输出的;
根据所述多普勒速度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
确定所述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以及确定所述第二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第二投影,其中,所述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所述载体坐标系重合,所述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所述导航坐标系重合;
分别对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
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所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所述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所述载体坐标系相对于所述导航坐标系的第一相对关系,以对所述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所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所述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所述载体坐标系相对于所述导航坐标系的第一相对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所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所述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所述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相对于所述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二相对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相对关系、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相对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矩阵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地理纬度和对准时长确定,所述第一矩阵用于表征所述导航坐标系相对于所述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相对关系,所述第二矩阵根据所述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输出计算得到,用于表征所述载体坐标系相对于所述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相对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所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所述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所述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相对于所述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二相对关系,包括:
根据多个时刻的所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所述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多矢量定姿矩阵;
对所述多矢量定姿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奇异值分解结果;
根据所述奇异值分解结果,确定所述第二相对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相对关系、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相对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先存储的陀螺零偏,对陀螺原始输出进行补偿;
根据补偿后的陀螺输出,确定所述第二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先存储的加速度计零偏,对所述第一比力矢量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第一比力矢量;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包括:
确定所述补偿后的第一比力矢量在所述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所述第一投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普勒速度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包括:
根据所述多普勒速度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多个时刻的多普勒瞬时速度和所述多个时刻基于位置信息差分的平均速度;
对所述多个时刻的多普勒瞬时速度和所述多个时刻的平均速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所述多个时刻的拟定速度;
根据所述多个时刻的拟定速度,确定所述第二比力矢量。
7.一种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载体坐标系下的第一比力矢量,以及所述接收机输出的多普勒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比例矢量为所述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的加速度计输出的;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普勒速度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在导航坐标系下的第二比力矢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的第一投影以及确定所述第二比力矢量在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的第二投影,其中,所述初始时刻载体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所述载体坐标系重合,所述初始时刻导航惯性系与初始对准开始瞬时的所述导航坐标系重合;
积分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进行时间积分,得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第二投影积分速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两个不同时刻的所述第一投影积分速度和所述第二投影积分速度,确定所述载体坐标系相对于所述导航坐标系的第一相对关系,以对所述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
CN202210408828.5A 2022-04-19 2022-04-19 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69522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8828.5A CN116952275A (zh) 2022-04-19 2022-04-19 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
PCT/CN2023/080900 WO2023202262A1 (zh) 2022-04-19 2023-03-10 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8828.5A CN116952275A (zh) 2022-04-19 2022-04-19 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52275A true CN116952275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19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08828.5A Pending CN116952275A (zh) 2022-04-19 2022-04-19 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52275A (zh)
WO (1) WO202320226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5793A (ja) * 2001-08-22 2003-03-0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慣性装置
CN103104251A (zh) * 2013-01-25 2013-05-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小井斜下光纤陀螺测斜仪的方位角和工具面角的精度提高方法
CN106123921B (zh) * 2016-07-10 2019-05-24 北京工业大学 动态干扰条件下捷联惯导系统的纬度未知自对准方法
CN110285838B (zh) * 2019-08-02 2022-12-13 中南大学 基于重力矢量时间差分的惯性导航设备对准方法
CN113093256B (zh) * 2019-12-23 2024-02-13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nss/imu测绘系统和方法
CN113155150A (zh) * 2020-10-23 2021-07-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凝固载体坐标系的惯导初始姿态解算方法
CN113405563B (zh) * 2021-05-25 2023-09-05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惯性测量单元对准方法
CN113834502A (zh) * 2021-09-24 2021-1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捷联惯导初始对准方法及纬度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2262A1 (zh) 2023-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7059B2 (en) Position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inertial sensor and inertial sens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method
US8781737B2 (en) Spatial alignment determination for a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
CA2848217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avigation with nonlinear models
US975287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heading misalignment
CA2447809A1 (en) An inertial/gps navigation system
CN113203418B (zh) 基于序贯卡尔曼滤波的gnssins视觉融合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8761512A (zh) 一种弹载bds/sins深组合自适应ckf滤波方法
WO2016203744A1 (ja) 測位装置
KR100443550B1 (ko) 오차보정시스템을 구비하는 관성측정유닛-지피에스통합시스템과 미지정수 검색범위 축소방법 및 사이클 슬립검출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항체 위치, 속도,자세측정방법
CN106199668A (zh) 一种级联式gnss/sins深组合导航方法
CN113253325A (zh) 惯性卫星序贯紧组合李群滤波方法
CN1084455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gps精确定位的实现方法
Sheta et al. Improved localization for Android smartphones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raw GNSS measurements and IMU sensors
CN116678406B (zh) 组合导航姿态信息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08229A (zh) 一种基于低成本车载传感器的分布式自主组合导航方法
CN116559923A (zh) 用于gnss天线杆臂和里程计杆臂的在线估计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6952275A (zh) 应用于倾斜测量的惯导初始对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902967A (zh) 基于低轨导航增强卫星信号的导航定位方法、系统及飞行平台
TW498170B (en) Self-contained/interruption-free positioning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Vana Continuous Urban Navigation with Next-Generation, Mass Market Navigation Sensors and Adaptive Filtering
EP30473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ation of misalignment between device and vessel using radius of rotation
Seo et al. Leverarm compensation for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of land vehicles
Elmezayen et al. Examining the capabilities of smartphone-based high precision positioning in challenging suburban environments
CN116165690B (zh) 一种基于gnss/ins的双自适应因子组合导航定位方法
AYESHA et al. A Literature Survey on High-Precision Vehicle Naviga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s using an MEMs IMU and Single-Frequency GPS Rece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