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9778A -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9778A
CN116939778A CN202210326121.XA CN202210326121A CN116939778A CN 116939778 A CN116939778 A CN 116939778A CN 202210326121 A CN202210326121 A CN 202210326121A CN 116939778 A CN116939778 A CN 116939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ke
sequence
signal receiver
domain resource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61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淑兰
雷镇东
王淑惠
许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61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977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3108 priority patent/WO202318558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9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9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75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或,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基于唤醒信息,确定唤醒序列;在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向第二设备发送唤醒序列,唤醒序列的每比特采用通断键控调制为一个或多个低功耗唤醒符号,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其中,传输低功耗唤醒符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可以减少传输上述低功耗唤醒符号对主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的影响,有利于保证传输上述低功耗唤醒符号的链路与主通信链路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物联网低功耗和高速传输的需求,无线系统中引入了双无线装置的设计。例如,一个终端设备包含两个无线装置,分别为主无线装置和辅无线装置,一般情况下,主无线装置关闭,辅无线装置可以检测来自其他设备的唤醒信号,在唤醒信号指示需要唤醒主无线装置的情况下,唤醒主无线装置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可以起到节省终端设备功耗的效果。在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通信过程中,唤醒信号传输于低功耗唤醒信号(low power wake up signal,LP-WUS)空口链路(简称LP-WU链路),其他信号传输于主通信空口链路(简称主通信链路)。现有已发布的低功耗唤醒标准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ba标准,该标准中,在20兆赫(MHz)的信道带宽内,中心4MHz用于传输低功耗唤醒信号,其余16MHz为保护带。
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提出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简称蜂窝系统)中采用低功耗唤醒技术,以节省接入到蜂窝网络中的无线设备的功耗。但是,在蜂窝系统中,如果采用类似于IEEE 802.11ba中唤醒信号的设计,则用于传输唤醒信号的链路对主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影响较大,如频谱效率较低,造成引入唤醒信号的成本较高。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以降低引入唤醒信号对主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的影响,进而保证用于传输唤醒信号的链路与主通信链路的兼容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希望能够降低引入唤醒信号对主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的影响,进而保证用于传输唤醒信号的链路与主通信链路的兼容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在第一设备中的部件(如芯片、芯片系统等)执行,或者,还可以由能够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
示例性地,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该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或,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基于上述唤醒信息,确定唤醒序列,该唤醒序列为二进制比特序列;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向第二设备发送上述唤醒序列,该唤醒序列的每比特采用通断键控(on off keying,OOK)调制为一个或多个低功耗唤醒(lowpower wake up,LP-WU)符号,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
其中,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或,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可以理解为,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中的主无线装置,或,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中的主无线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也即确定是唤醒第二设备,还是不唤醒第二设备,基于上述唤醒信息,确定与其对应的唤醒序列,并将该唤醒序列调制为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发送出去,发送上述LP-WU符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其中,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可以理解为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高频部分或低频部分相邻,如此一来,可以减少传输上述LP-WU符号对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也即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对应的带宽)的影响,进而有利于保证传输上述LP-WU符号的链路(即LP-WU链路)与主通信链路的兼容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中的一个LP-WU符号的持续时长为T1,与LP-WU符号时域重叠的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符号的持续时长为N*T1,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中的发送符号(ON符号)发送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调制的信号,在上述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中的停止符号(OFF符号)不发送信号。
由于LP-WU链路和主通信链路上的信号均采用OFDM调制,将与LP-WU符号时域重叠的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符号的持续时长设计为上述LP-WU符号的持续时长的整数倍,使得在主通信链路和LP-WU链路频分复用时,可以有效地减少主通信链路和LP-WU链路之间的符号间的干扰和子载波间干扰。另外,上述设计可以使得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尽可能地采用相同的定时关系,进而简化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设计。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位于第一设备的系统带宽内;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之间没有保护带。
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相邻,例如,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可以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内侧,或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外侧。当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外侧的情况下,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还位于第一设备的系统带宽内,以避免与第一设备系统带宽相邻的其他系统的干扰。另外,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之间可以不设置保护带,从而有利于节省频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还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分别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两侧。
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分别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两侧,其中,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两侧,可以理解为,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大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频率的最高点,或小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频率的最低点。换言之,在上述过程中,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映射到不同的物理频率,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隙间隔进行跳频,例如,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一侧(如频率大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频率的最高点),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另一侧(频率小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频率的最低点),这种方式有利于更好的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基于唤醒信息,确定唤醒序列,包括:第一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第一设备根据唤醒信息和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唤醒序列。
第一设备可以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并且,每个唤醒序列对应一种唤醒信息,在第一设备确定自身的唤醒信息之后,结合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需要发送的唤醒信息对应的唤醒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种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与第一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标识相关。
换言之,第一设备所在的小区的唤醒序列与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和相邻小区的对应关系不同,从而可以降低小区之间发送的信号的干扰。例如,可以降低在唤醒序列上承载的数据的干扰,进而有利于提升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唤醒序列是基于同一基本序列确定的;基本序列的长度为M*12或者基本序列的长度为K*14,其中,M和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至少一个唤醒序列是基于同一基本序列确定,可以降低唤醒序列设计的复杂度,同时也可以降低第二设备接收唤醒序列的复杂度。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2或14的整数倍,如此一来,唤醒序列的长度也为12或14的整数倍。可以理解,主通信链路中,一个时隙包括12个OFDM符号或者14个OFDM符号,唤醒序列的长度设计为12或14的整数倍,可以在LP-WU链路与主通信链路时分复用时,减少资源浪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2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01 001 110 101]、[001 111 001 010]、[010 001 111 001]、[010 100111 100]、[010 110 001 101]、[010 110 100 011]、或[010 111 001 001];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4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10 101 111 001 00];基本序列长度为24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10 101 100 100 101 111 000 110]、[111 011 000 100 100 111 000 101]、或[110010 101 111 000 010 010 011];基本序列长度为28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10 001 101111 011 000 011 100 010 1];基本序列长度为36比特时,基本序列为[101 101 010 010011 010 011 001 110 000 011 101]、或[110 110 000 100 011 101 010 010 111 001011 100]。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基本序列中0和1的个数相等,有利于保证唤醒序列在传输时间内功率平衡。另外,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基本序列相对于同等长度的其他二进制序列,具有更好的抵抗噪声性能和自相关特性,能够提供更好的唤醒信号检测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本序列为伪随机序列,其中,伪随机序列的初值和以下一项或多项相关:第一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一设备所在的无线接入网络标识、第一设备所在的跟踪区域标识、第二设备的LP-WU标识或第二设备所处的状态。
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伪随机序列生成基本序列,其中,伪随机序列的初值与上述参数相关,换言之,第一设备可以基于上述参数确定伪随机序列的初值,提供了生成基本序列的可能的实现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成基本序列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LP-WU符号为ON符号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在LP-WU符号发送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的OFDM信号,第一间隔为与承载OFDM信号的频域资源相邻的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OFDM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和/或在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不发送信号。
LP-WU符号发送的OFDM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为与承载OFDM信号的频域资源相邻的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OFDM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有利于减少传输LP-WU符号对主通信链路的干扰,进而有利于保证LP-WU链路与主通信链路的兼容性,提高频谱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第三设备的传输资源,第三设备的传输资源包括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LP-WU符号为ON符号的资源单元为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和/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资源单元为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第一设备在LP-WU符号为ON符号的资源单元发送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和/或第一设备在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资源单元不发送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
第一设备可以在发送给第二设备的唤醒序列的同时,承载发送给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从而有利于提高频谱利用率。进一步地,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中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和/或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并将其指示给第三设备,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三设备对调制信号的接收性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在第二设备中的部件(如芯片、芯片系统等)执行,或者,还可以由能够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二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二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
示例性地,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唤醒序列,该唤醒序列二进制比特序列,唤醒序列的每比特采用OOK调制为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第二设备基于唤醒序列,确定唤醒信息,该唤醒信息用于唤醒所述第二设备,或,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设备可以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接收唤醒序列,并确定其对应的唤醒信息,其中,用于传输唤醒序列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可以减少传输上述唤醒序列对主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的影响,有利于保证传输上述唤醒序列的链路(即LP-WU链路)与主通信链路的兼容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中一个LP-WU符号的持续时长为T1,与LP-WU符号时域重叠的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符号的持续时长为N*T1,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由于LP-WUS链路和主通信链路上的信号均采用OFDM,将与LP-WU符号时域重叠的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符号的持续时长设计为LP-WU符号的持续时长的整数倍,使得在主通信链路和LP-WU链路频分复用时,可以有效地减少主通信链路和LP-WU链路之间的符号间的干扰和子载波间干扰。另外,上述设计使得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尽可能地采用相同的定时关系,进而简化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设计。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位于第一设备的系统带宽内;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之间没有保护带。
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相邻,例如,可以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内侧,或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外侧。当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外侧的情况下,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还位于第一设备的系统带宽内。另外,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之间没有保护带,有利于节省频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还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分别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两侧。
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分别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两侧,其中,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两侧,可以理解为,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大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频率的最高点,或小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频率的最低点。换言之,在上述过程中,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不同的时域资源上映射到不同的物理频率,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隙间隔进行跳频,例如,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一侧(如频率大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频率的最高点),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另一侧(频率小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频率的最低点),这种方式有利于更好的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基于唤醒序列,确定唤醒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第二设备根据唤醒序列和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唤醒信息。
第二设备可以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种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在第二设备接收到唤醒序列之后,结合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唤醒序列对应的唤醒信息,进而唤醒或不唤醒第二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种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与第一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标识相关。
换言之,第一设备所在的小区的唤醒序列与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和相邻小区的对应关系不同,从而可以降低小区之间发送的信号的干扰。例如,可以降低在唤醒序列上承载的数据的干扰,进而有利于提升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唤醒序列是基于同一基本序列确定的;基本序列的长度为M*12或者基本序列的长度为K*14,其中,M和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至少一个唤醒序列是基于同一基本序列确定,可以降低唤醒序列设计的复杂度,同时也可以降低第二设备接收唤醒序列的复杂度。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2或14的整数倍,如此一来,唤醒序列的长度也为12或14的整数倍。可以理解,主通信链路中,一个时隙包括12个OFDM符号或者14个OFDM符号,唤醒序列的长度设计为12或14的整数倍,可以在LP-WU链路与主通信链路时分复用时,减少资源浪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2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01 001 110 101]、[001 111 001 010]、[010 001 111 001]、[010 100111 100]、[010 110 001 101]、[010 110 100 011]、或[010 111 001 001];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4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10 101 111 001 00];基本序列长度为24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10 101 100 100 101 111 000 110]、[111 011 000 100 100 111 000 101]、或[110010 101 111 000 010 010 011];基本序列长度为28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10 001 101111 011 000 011 100 010 1];基本序列长度为36比特时,基本序列为[101 101 010 010011 010 011 001 110 000 011 101]、或[110 110 000 100 011 101 010 010 111 001011 100]。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基本序列中0和1的个数相等,有利于保证唤醒序列在传输时间内功率平衡。另外,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基本序列相对于同等长度的其他二进制序列,具有更好的抵抗噪声性能和自相关特性,能够提供更好的唤醒信号检测性能。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基本序列为伪随机序列,其中,伪随机序列的初值和以下一项或多项相关:第一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一设备所在的无线接入网络标识、第一设备所在的跟踪区域标识、第二设备的LP-WU标识或第二设备所处的状态。
基本序列可以通过伪随机序列生成,其中,伪随机序列的初值与上述参数相关,换言之,伪随机序列的初值可以基于上述参数确定,提供了生成基本序列的可能的实现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成基本序列的灵活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三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在第三设备中的部件(如芯片、芯片系统等)执行,或者,还可以由能够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三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三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
示例性地,该方法包括:第三设备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和/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资源单元位于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第三设备根据指示信息,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指示信息,以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中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和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并基于该指示信息,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调制信号,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三设备对调制信号的接收性能。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在第一设备中的部件(如芯片、芯片系统等)执行,或者,还可以由能够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
示例性地,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该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或,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基于唤醒信息,确定唤醒序列,该唤醒序列为二进制比特序列,该唤醒序列是基于基本序列生成的;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向第二设备发送唤醒序列;当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2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01 001 110 101]、[001 111 001 010]、[010 001 111 001]、[010 100 111 100]、[010 110 001 101]、[010110 100 011]、或[010 111 001 001];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4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10 101111 001 00];基本序列长度为24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10 101 100 100 101 111 000110]、[111 011 000 100 100 111 000 101]、或[110 010 101 111 000 010 010 011];基本序列长度为28比特时,基本序列为[010 001 101 111 011 000 011 100 010 1];基本序列长度为36比特时,基本序列为[101 101 010 010 011 010 011 001 110 000 011 101]、或[110 110 000 100 011 101 010 010 111 001 011 100]。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可以基于上述不同长度的基本序列生成唤醒序列,可以看出,上述基本序列的长度均为12或14的整数倍,这样,唤醒序列的长度也为12或14的整数倍,主通信链路中,一个时隙包括12个OFDM符号或者14个OFDM符号,唤醒序列的长度设计为12或14的整数倍,可以在LP-WU链路与主通信链路时分复用时,减少资源浪费。另外,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基本序列中0和1的个数相等,有利于保证唤醒序列在传输时间内功率平衡。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基本序列相对于同等长度的其他二进制序列,具有更好的抵抗噪声性能和自相关特性,能够提供更好的唤醒信号检测性能。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相应的单元。该装置包括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相应的单元。该装置包括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相应的单元。该装置包括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运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或实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五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相对应,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设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确定唤醒序列的过程示意图;
图6至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带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P-WU符号长度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传输唤醒信号的传输信道的编号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跳频方式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设备的方法的又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传输资源的示意图;
图18至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首先,下面将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网元: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网元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
1、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接入网可以为特定区域的授权用户提供入网功能,并能够根据用户的级别、业务的需求等使用不同质量的传输隧道。接入网络可以为采用不同接入技术的接入网络。目前的无线接入技术有两种类型:3GPP接入技术(例如3G、4G或5G系统中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和非3GPP(non-3GPP)接入技术。3GPP接入技术是指符合3GPP标准规范的接入技术,例如,5G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称为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非3GPP接入技术是指不符合3GPP标准规范的接入技术,例如,以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代表的空口技术。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接入网络功能的接入网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无线接入网能够管理无线资源,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入服务,进而完成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在终端和核心网之间的转发。
无线接入网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 B,或home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Wi-Fi系统中的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者下一代通信6G系统中的基站等。
应理解,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将无线接入网设备简称为接入网设备。除非特殊声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均指无线接入网设备。
2、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
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可以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如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无人机、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其中,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IoT技术可以通过例如窄带(narrowband,NB)技术,做到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终端省电。
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智能打印机、火车探测器、加油站等传感器,主要功能包括收集数据(部分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控制信息与下行数据,并发送电磁波,向网络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3、核心网设备:核心网位于网络子系统内,核心网可以将A口上来的呼叫请求或数据请求,接续到不同的网络上。核心网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用户面功能网元(user plane function,UPF)等。各网元可用于实现各自的功能,例如,AMF可用于移动性管理和接入管理。SMF可用于会话管理、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和管理、选择和管理用户平面功能、策略控制、或收费功能接口的终结点以及下行数据通知等。UPF可用于分组路由和转发、或用户面数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处理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以及核心网设备的具体形态均不作限定。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例如,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信息。
其次,为更加清楚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设备的方法,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
1、OOK调制:也可以称为二进制振幅键控,该调制方式通过信号是否发送来表示调制信息,用ON表示发送信号,用OFF表示不发送信号。当信号采用OOK调制时,每个比特(一般指编码后的比特)调制到一个符号(symbol)的信号上。其中,一个符号也可以被称为一个码片(chip),或者也可以被称为其他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为便于区分,下文将该符号称为OOK符号。
示例性地,当比特(bit)为1时,该OOK符号长度内有信号发出(也即该OOK符号长度内信号发射功率不为0);当比特为0时,该OOK符号长度内无信号发出(即该OOK符号长度内信号发射功率为0)。换言之,OOK调制中,如果发送能量,则代表比特为1,不发送能量,则代表比特为0。反之亦可,例如,一个OOK符号长度内有信号发出,表示该OOK符号的信息比特为0,一个OOK符号长度内无信号发出,表示该OOK符号的信息比特为1。
2、OFDM调制:OFDM调制是4G和5G广泛采用的调制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载波,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载波上进行传输。OFDM调制实际是将系统的频谱资源切分成了时频二维的网格,在时域维度上,以OFDM符号(OFDM symbol)为粒度进行切分;在频率维度上,以子载波为粒度进行切分。每个OFDM符号之内,每个子载波上可以传输一个调制信号。在4G/5G系统中,时域的一个OFDM符号,频域的一个子载波称为一个资源单元。
3、基于OFDM发射机的OOK调制技术:基于OFDM发射机的OOK调制技术,即基于OFDM发射机来生成OOK信号。例如,在OOK符号为ON符号的情况下,发送一个OFDM调制信号;在OOK符号为OFF符号的情况下,不发送任何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用到的调制技术为基于OFDM发射机的OOK调制技术,换言之,下文所提及的OOK调制,若无特殊说明,均为基于OFDM发射机的OOK调制技术。
4、信道带宽、传输带宽:在蜂窝系统中,接入网设备的信道带宽(也可以称为系统带宽)为分配给该接入网设备的最大带宽,单位可以为赫兹(Hz)。在信道带宽内,能够用于信号收发的频率为传输带宽,在蜂窝系统中,传输带宽的单位可以为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一般情况下,接入网设备用于传输信号的最大带宽(即载波最大可配置传输带宽)要小于该信道带宽,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对相邻信道的干扰。进一步地,接入网设备用于传输信号所实际使用的传输带宽可以小于或等于载波最大可配置传输带宽,有利于节省接入网设备的功耗。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上述几种带宽之间的关系,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几种带宽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载波最大可配置传输带宽两侧设置有保护带,换言之,该信道带宽包括保护带和载波最大可配置传输带宽,也即信道带宽大于载波最大可配置传输带宽。而接入网设备用于传输信号所实际使用的传输带宽(也即图中的配置载波带宽,也可以称为配置载波传输带宽)可以小于或等于载波最大可配置传输带宽。
5、主无线装置和辅无线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终端设备可以包含两个无线装置,分别为主无线装置和辅无线装置,主无线装置(primary connectionradio,PCR)为正常工作的无线装置,辅无线装置(companion connection radio,CCR)为工作在极低功耗状态的无线装置,辅无线装置也可以称为伴随无线装置。平常主无线装置关闭,通过辅无线装置检测来自其他设备的寻呼信号或者唤醒信号,当辅无线装置检测到需要唤醒主无线装置的寻呼信号或者唤醒信号,则唤醒主无线装置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提及的唤醒第二设备,或不唤醒第二设备,可以理解为,唤醒第二设备中的主无线装置,或不唤醒第二设备中的主无线装置。
在蜂窝系统中,主无线装置为通信用的调制解调器(modem),辅无线装置为低功耗接收机(lower power receiver),或者称为低功耗唤醒接收机(low power wake upreceiver,LP-WUR)。由于LP-WUR驻留功耗非常低,因此可以起到节省终端设备功耗的效果。
应理解,接入网设备可以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在二者之间,包括两种类型的通信空口链路,分别为主通信空口链路(以下简称为“主通信链路”)和LP-WU空口链路(以下简称为“LP-WU链路”),其中,主通信链路用于正常的语音与数据通信,LP-WU链路用于传输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低功耗唤醒信号。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设备的方法之前,做出以下几点说明:
1、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时域资源,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2、“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或b,或c,或a和b,或a和c,或b和c,或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项(个),也可以是多项(个)。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设备的方法。
为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系统架构进行说明。可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
图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通信系统200包括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如图中所示的接入网设备210、接入网设备220、终端设备230以及终端设备240。其中,该终端设备230和终端设备240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接入网设备210和接入网设备220可以为微基站,也可以为TRP或其他类型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每个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小区)内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链路通信。例如,接入网设备210可以与终端设备230进行通信,接入网设备220可以与终端设备240进行通信。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2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接入网设备,以及每个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200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该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接入网设备210和接入网设备220连接于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210和终端设备230进行通信,核心网设备还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220和终端设备240进行通信。
图2中所示的终端设备230和终端设备240可以包含主无线装置和辅无线装置,一般情况下,主无线装置关闭,辅无线装置检测来自其他设备的唤醒信号,在唤醒信号指示需要唤醒主无线装置的情况下,唤醒主无线装置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可以起到节省终端设备功耗的效果。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架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3详细描述唤醒终端设备的过程。
如图3所示,接入网设备包括唤醒配置信息确定模块和唤醒序列发送模块,唤醒配置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唤醒配置信息,并将该唤醒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的PCR。唤醒序列发送模块用于基于唤醒配置信息向终端设备的LP-WUR发送唤醒序列,该唤醒序列与唤醒信息对应,唤醒信息指示唤醒终端设备的PCR,或不唤醒终端设备的PCR。终端设备包括PCR和LP-WUR,PCR用于接收唤醒配置信息,并将其发送给LP-WUR,以便于LP-WUR基于该唤醒配置信息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唤醒序列。LP-WUR用于基于唤醒配置信息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唤醒序列,并在唤醒序列指示唤醒PCR的情况下,唤醒PCR。
目前,3GPP标准提出在蜂窝系统中采用上述LP-WU技术,即接入网设备通过唤醒信号指示是否需要唤醒终端设备,以节省接入到蜂窝网络中的无线设备的功耗。但是,在蜂窝系统中,如果采用类似于802.11ba中唤醒信号的设计,则对主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影响较大,也即难以保证用于传输唤醒信号的链路和主通信链路的兼容性,如频谱效率较低,导致引入唤醒信号的成本较高。具体地,802.11ba中传输唤醒信号,采用的是时分复用的方式,以及采用4MHz带宽,8MHz的保护带,频谱效率较低。蜂窝系统一般使用的是授权频谱,频谱费用昂贵,如果依旧保持802.11ba中的频谱效率,将导致成本大大增加。因此,需要考虑适合蜂窝系统的频谱共享方案,也即减小引入唤醒信号对主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第一设备基于确定好的唤醒信息,确定与之相应的唤醒序列,并将该唤醒序列调制为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发送出去,而用于传输上述LP-WU符号的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相邻,也即使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部分传输LP-WU符号,以减少传输上述LP-WU符号对主通信链路的影响,进而有利于提高频谱效率,降低在蜂窝系统中引入唤醒信号的成本。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设备的方法。应理解,下文所示的实施例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交互的角度来描述了该方法。其中,第一设备例如可以是图2所示的接入网设备210或接入网设备220,第二设备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终端设备230或240。
应理解,第一设备例如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其通过接入网设备实现与终端设备的通信。
还应理解,下文示出的实施例虽然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交互为例来描述,但不应对该方法的执行主体构成任何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便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第一设备也可以替换为配置在第一设备中的部件(如,芯片、芯片系统等),或其他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第二设备也可以替换为配置在第二设备中的部件(如,芯片、芯片系统等),或其他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设备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所示的方法400可以包括S410至S440。下面详细说明方法400中的各个步骤。
S410、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
其中,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或,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确定唤醒信息,也即,第一设备确定是否需要唤醒第二设备。下面将详细列举几种第一设备可能需要唤醒第二设备的场景,但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定。
例如,当第一设备有需要第二设备接收的数据时,则第一设备需要唤醒第二设备,进而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该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当第一设备没有需要第二设备接收的数据时,则第一设备不需要唤醒第二设备,进而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该唤醒信息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即第二设备的主无线装置仍然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设备保持只有辅无线装置工作的低功耗状态。
又例如,当第一设备需要第二设备测量主通信链路的信号并上报测量结果时,则第一设备需要唤醒第二设备,进而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该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当第一设备不需要第二设备测量主通信链路的信号并上报测量结果时,则第一设备不需要唤醒第二设备,进而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该唤醒信息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
再例如,当第一设备需要第二设备接收新的系统消息或者更新系统消息时,则第一设备需要唤醒第二设备,进而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该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当第一设备不需要第二设备接收新的系统消息或者更新系统消息时,则第一设备不需要唤醒第二设备,进而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该唤醒信息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
S420、第一设备基于唤醒信息,确定唤醒序列。
上述唤醒序列为二进制比特序列。第一设备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确定唤醒信息之后,进一步确定需要发送的唤醒序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第一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唤醒信息和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唤醒序列。换言之,每个唤醒序列对应一种唤醒信息,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唤醒信息,确定与之对应的唤醒序列。
由上可知,第一设备需要预先确定出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以及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中每个唤醒序列对应的唤醒信息。
因此,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该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中每个唤醒序列对应一种唤醒信息。
示例性地,上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可以是基于同一基本序列确定的,从而可以降低唤醒序列设计的复杂度,同时也可以降低第二设备接收唤醒信号的复杂度。
下面将结合图5详细描述第一设备确定需要发送的唤醒序列的过程。图5所示的方法包括S4201至S4203,应理解,图5所示的方法可以视作图4所示的S420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S4201、第一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基本序列。
第一设备可以基于预定义的条件,确定满足条件的至少一个基本序列,还可以基于伪随机序列生成至少一个基本序列。下面将分别详细描述上述两种可能的设计。
第一种可能的设计,第一设备基于预定义的条件,确定满足条件的至少一个基本序列。上述预定的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也即上述至少一个基本序列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或多项:基本序列的自相关峰值与其他相同长度的序列的互相关峰值的商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基本序列中的0和1的个数相等;或,基本序列中连续0或连续1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
其中,基本序列的自相关峰值与其他相同长度的序列的互相关峰值的商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可以提升第二设备对于唤醒信号的检测性能。第一预设门限的取值与基本序列的长度有关,基本序列越长,第一预设门限越大。应理解,基本序列长度越长,其自相关与互相关的峰值越大,因此,第一预设门限取值越大。例如,基本序列长度为12比特时,第一预设门限取值为3。基本序列长度为14比特时,第一预设门限取值为3.5。基本序列长度为24比特时,第一预设门限取值为6。基本序列长度为28比特时,第一预设门限取值为7。基本序列长度为36比特时,第一预设门限取值为9。
基本序列中的0和1的个数相等,以保证唤醒信号传输时间内功率平衡。可以理解,如果该基本序列中0的个数较多,会导致发送功率为0的次数较多,如果该基本序列中1的个数较多,会导致发送功率不为0的次数较多,进而导致唤醒信号传输时间功率不平衡。因此,基本序列中的0和1的个数相等,有利于保证唤醒信号传输时间内功率平衡。
基本序列中连续0或连续1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有利于保证唤醒信号传输时间内功率平衡。另外,如果该基本序列中连续0的个数较多,会导致第二设备长时间无法接收到来自第一设备的信号,进而导致无法保证和第一设备的定时同步,因此,基本序列中连续0或连续1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也有利于解决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的定时同步的问题。
可选地,第二预设门限的取值和基本序列的长度相关。例如,基本序列长度为12比特时,第二预设门限的取值为4。基本序列长度为14比特时,第二预设门限的取值为4。基本序列长度为24比特时,第二预设门限的取值为3。基本序列长度为28比特时,第二预设门限的取值为3。基本序列长度为36比特时,第二预设门限的取值为5。
应理解,上述条件仅为示例,第一设备确定的至少一个基本序列可以满足上述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下面给出基于上述条件确定的不同长度的基本序列的可能的示例。
例如,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2比特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基本序列可以为S1=[001001 110 101]、S2=[001 111 001 010]、S3=[010 001 111 001]、S4=[010 100 111100]、S5=[010 110 001 101]、S6=[010 110 100 011]、或S7=[010 111 001 001]。当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4比特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基本序列可以为S8=[010 101 111 001 00]。当基本序列长度为24比特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基本序列可以为S9=[010 101 100 100 101111 000 110]、S10=[111 011 000 100 100 111 000 101]、或S11=[110 010 101 111000 010 010 011]。当基本序列长度为28比特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基本序列可以为:S12=[010 001 101 111 011 000 011 100 010 1]。当基本序列长度为36比特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基本序列可以为S13=[101 101 010 010 011 010 011 001 110 000 011 101]、或S14=[110 110 000 100 011 101 010 010 111 001 011 100]。
第二种可能的设计是,第一设备基于伪随机序列生成至少一个基本序列。伪随机序列可以为m序列,或者M序列,或者gold序列获得。示例性地,第一设备基于长度为31的gold序列生成至少一个基本序列。其中,gold序列c(n)=(x1(n+Nc)+x2(n+Nc))mod2,其中,x1(n+31)=(x1(n+3)+x1(n))mod2,x2(n+31)=(x2(n+3)+x2(n+2)+x2(n+1)+x2(n))mod2,Nc=1600。第一个m序列x1(n)的初始值为x1(0)=1,x1(n)=0,n=1,2,...,30。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值可以根据如下一项或多项确定:
第一设备的小区标识(cell identity,CellID),记为nl_CellID;第一设备所在的无线接入网络标识(radio access network area identity,RAN area ID),记为nl_RANID;第一设备所在的跟踪区域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TAID),记为nl_TAID;第二设备的LP-WU用户设备标识(简称LP-WU标识),记为nl_UEID;或第二设备所处的状态。根据上述一项或多项确定第二个m序列的初值,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在一个无线接入网RAN area内或者跟踪区域内,不同的设备采用了相同的唤醒序列而带来的唤醒信息发送错误。
例如,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值根据第二设备的LP-WU用户设备标识确定:cinit=(nl_UEID)mod231。又例如,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值根据第二设备的LP-WUR用户设备标识和第一设备的小区标识确定:cinit=(nl_UEID·216+nl_CellID)mod231,或,cinit=(nl_UEID·210+nl_CellID)mod231。又例如,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值根据第二设备的LP-WU用户设备标识、第一设备的小区标识以及第一设备无线接入网络标识确定:cinit=(nl_UEID·218+nl_CellID·29+nl_RANID)mod231
上述第二设备的LP-WU用户设备标识的取值可以是第二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的用户标识np_UEID,或,根据第二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的用户标识计算得到,或,可以是由第一设备自行配置的。
示例性地,第二设备的LP-WU用户设备标识的取值根据第二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的用户标识计算得到,包括:第二设备的LP-WU用户设备标识的取值和第二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的用户标识的关系如下:np_UEID=nl_UEIDmod2k,其中,k为LP-WU用户设备标识的比特数。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简化LP-WU用户标识的分配算法。
可选地,上述第二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的用户标识np_UEID可以为如下几种:48比特的NG-5G-S-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MS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long-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RNTI),如40比特的“I-RNTI-value”或24比特的“shortI-RNTI-value”;或16比特的小区(cell,C)-RNTI。
第一设备具体根据哪一种主通信链路的用户标识得到第二设备的LP WU用户设备标识,与第二设备在进入LP-WU模式之前的状态有关。
示例性地,如果进入LP-WU模式之前,第二设备的PCR处于空闲(IDLE)状态,则LP-WU用户标识根据48比特的NG-5G-S-TMSI得到;如果进入LP-WU模式之前,第二设备的PCR处于未激活(INACTIVE)状态,则LP-WU用户标识根据“I-RNTI-value”或者“shortI-RNTI-value”得到;如果进入LP-WU模式之前,第二设备的PCR处于连接(CONNECTED)状态,则LP-WU用户标识根据16比特的C-RNTI得到。
S4202、第一设备基于上述至少一个基本序列中的任意一个基本序列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
该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种唤醒信息对应,该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或唤醒信息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根据上述方法确定出至少一个基本序列后,基于其中任意一个基本序列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应理解,第一设备基于同一基本序列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相比于基于不同的基本序列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一方面可以降低唤醒序列设计的复杂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二设备接收唤醒信号的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第一设备基于某一基本序列(如基本序列B)和正交码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正交码为Walsh码,正交码取1,表示基本序列B中的每个比特不变,正交码取-1,表示基本序列B中的每个比特取非。例如,正交码取1,则唤醒序列为B,正交码取-1,则唤醒序列为表示基本序列B中的每个比特取非。又例如,正交码取[1,1],则唤醒序列为[B,B],其长度为基本序列B的长度的2倍,正交码取[1,-1],则唤醒序列为 其长度为基本序列B的长度的2倍。也就是说,唤醒序列的长度与正交码的长度相关。具体地,唤醒序列的长度等于基本序列的长度与正交码的长度的乘积。
可选地,正交码的长度为固定值,或,正交码的长度为第一设备可配置的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是,该正交码的长度为固定值,如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好正交码的长度。
第二种可能的设计是,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确定的唤醒信号覆盖部署需求,配置正交码的长度。例如,小站部署等覆盖范围较小的时候,正交码的长度可以配置的小一些,宏站部署等覆盖范围比较大的时候,正交码的长度可以配置的大一些。
第三种可能的设计是,第一设备需要唤醒的设备较少的情况下,正交码的长度可以配置的小一些,需要唤醒的设备较多的情况下,正交码的长度可以配置的大一些,进而可以根据同一基本序列确定出更多的唤醒序列。例如,正交码的长度为2,则可以根据同一基本序列确定出4个唤醒序列,这4个唤醒序列可以分别对应于两个设备的唤醒与不唤醒。
可以理解,第一设备在确定出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之后,还需要确定出该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种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
针对第二设备来说,包括如下几种可能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第一设备确定出一个唤醒序列,该唤醒序列表示唤醒第二设备。换言之,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该唤醒序列,第二设备接收到该唤醒序列,则表示唤醒第二设备;第一设备未向第二设备发送该唤醒序列,第二设备未接收到该唤醒序列,则表示不唤醒第二设备。
第二种可能的设计是,第一设备确定出一个唤醒序列,该唤醒序列表示不唤醒第二设备。换言之,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该唤醒序列,第二设备接收到该唤醒序列,则表示不唤醒第二设备;第一设备未向第二设备发送该唤醒序列,第二设备未接收到该唤醒序列,则表示唤醒第二设备。
综上两种可能的设计,第一设备针对第二设备只需确定一个唤醒序列即可,如此一来,可以简化第二设备接收唤醒信息的检测复杂度。另外,还可以提升唤醒容量,例如多个设备可以共用一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第一设备该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只发送需要唤醒的设备的唤醒序列,其他共用同一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设备都不唤醒。
第三种可能的设计是,第一设备针对第二设备确定两个唤醒序列,一个唤醒序列表示唤醒第二设备,一个唤醒序列表示不唤醒第二设备。例如,第一设备确定唤醒序列X和唤醒序列Y,其中,唤醒序列X表示唤醒第二设备,唤醒序列Y表示不唤醒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唤醒序列X,则表示第一设备希望唤醒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唤醒序列Y,则表示第一设备不希望唤醒第二设备。
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唤醒信息检测性能,降低唤醒信息检测虚警和漏警的概率。另外,如果只采用一个唤醒序列,例如只确定用于唤醒第二设备的唤醒序列X,则在长时间不唤醒第二设备时,使得第二设备容易丢失同步信息。而使用两个唤醒序列,无论是否需要唤醒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均可以接收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从而使用该唤醒序列进行同步和定时。
应理解,第二设备需要知道上述唤醒信息和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基于接收到的唤醒序列,确定是否唤醒第二设备。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方式获取到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一种可能的设计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好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例如,在LP-WU协议中规定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
第二种可能的设计是,按照预定义的规则确定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例如,第二设备根据LP-WU ID,确定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如LP-WU ID的最低比特位为0,则用唤醒序列X=[B]表示唤醒第二设备,用唤醒序列表示不唤醒第二设备;如LP-WU ID的最低比特位为1,则用唤醒序列X=[B]表示不唤醒第二设备,用唤醒序列表示唤醒第二设备。
第三种可能的设计是,由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主通信链路通知第二设备。
S4203、第一设备基于唤醒信息和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种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唤醒序列(也即需要发送的唤醒序列,也可以称为目标唤醒序列)。
第一设备在确定出一个唤醒序列的情况下,根据业务需求,确定是否发送该唤醒序列,在要唤醒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在确定出两个唤醒序列的情况下,根据业务需求,进而确定出需要发送的目标唤醒序列。下面以第一设备确定出两个唤醒序列为例,详细描述第一设备根据业务需求确定目标唤醒序列的过程。
例如,第一设备确定出两个唤醒序列,一个唤醒序列X表示唤醒第二设备,另一个唤醒序列Y表示不唤醒第二设备,则第一设备确定需要唤醒第二设备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需要发送的唤醒序列为X;第一设备确定不需要唤醒第二设备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需要发送的唤醒序列为Y。其中,第一设备确定是否需要唤醒第二设备的方法可以参看S410的相关描述。
S430、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向第二设备发送上述唤醒序列(即目标唤醒序列)。相应地,第二设备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唤醒序列。
上述唤醒序列的每比特采用OOK调制为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该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
其中,将唤醒序列调制为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之后,可以称其为唤醒信号。
下面将详细说明唤醒信号的几种可能的设计:
可选地,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中一个LP-WU符号的持续时长为T1,与LP-WU符号时域重叠的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符号的持续时长为N*T1,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换言之,与LP-WU符号时域重叠的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符号的持续时长是对应的LP-WU符号的整数倍。
如此一来,由于LP-WU链路和主通信链路上的信号均采用OFDM调制,这样的设计使得在主通信链路和LP-WU链路频分复用时,可以有效地减少主通信链路和LP-WU链路之间的符号间的干扰和子载波间干扰。另外,可以简化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设计,使得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尽可能采用相同的定时关系。
可选地,唤醒信号的持续时长与时隙的长度呈现整数倍的关系。
示例性地,主通信链路时隙的持续时长为2-μ1微秒,μ1的取值可以为0、1、2、3、或4,LP-WU链路时隙的持续时长为2,这里,μ1和μ可以相等,或μ比μ1大(也即,主通信链路时隙的长度是唤醒链路时隙的持续时长的整数倍),或μ比μ1小(也即,唤醒链路时隙的持续时长是主通信链路时隙的长度的整数倍),如此一来,主通信链路时隙与唤醒链路时隙成整数倍关系,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
可选地,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还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也就是说,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和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换言之,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物理上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频资源。
下面将详细描述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由前可知,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物理上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频资源。在下文的描述中,将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分为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和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分别进行描述。其中,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也可以称为LP-WU传输信道。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LP-WU传输信道可能的设计。
LP-WU传输信道可以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有利于减少引入LP-WU链路对主通信链路频谱效率的影响。
示例性地,LP-WU传输信道可以在第一设备的配置载波传输带宽(下文简称传输带宽)边缘的低频部分,或,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的高频部分,或,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的低频和高频部分。下面将结合图6详细描述LP-WU传输信道可以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如图6中的a)所示,LP-WU传输信道配置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的低频部分;如图6中的b)所示,LP-WU传输信道配置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的高频部分;如图6中的c)所示,LP-WU传输信道配置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的低频和高频部分,也即,第一设备可以为第二设备确定两个LP-WU传输信道,该两个LP-WU传输信道分别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两侧(即传输带宽边缘的低频和高频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需要唤醒的多个设备来说,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多个LP-WU传输信道,该多个LP-WU传输信道都位于第一设备传输带宽的两侧(即传输带宽边缘的低频和高频部分)。如图7所示,需要唤醒的设备为设备1和设备2,则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四个LP-WU传输信道,该四个LP-WU传输信道都位于第一设备传输带宽的两侧。
可选地,LP-WU传输信道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包括:LP-WU传输信道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内,或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外。
如图8中的a)所示,LP-WU传输信道可以位于在第一设备传输带宽的两侧,且LP-WU传输信道位于在第一设备传输带宽外,如此一来,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不会因为是否有LP-WU传输信道而发生改变,可以降低对PCR中其他非LP-WU设备服务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保证兼容性。如图8中的b)所示,LP-WU传输信道也可以位于在第一设备传输带宽的两侧,且LP-WU传输信道位于在第一设备传输带宽内,这样可以降低对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外的相邻信道的干扰。
可以理解,LP-WU传输信道位于在第一设备传输带宽外时,LP-WU传输信道位于第一设备的系统带宽内。
可选地,LP-WU传输信道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之间可以没有任何保护带,或,LP-WU传输信道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之间也可以有保护带。
如图9中的a)所示,LP-WU传输信道与第一设备传输带宽之间有保护带,进而可以降低PCR对LP-WUR的干扰;如图9中的b)所示,LP-WU传输信道与第一设备传输带宽之间没有保护带,有利于节省频率。
可选地,上文所述的LP-WU传输信道的传输带宽可以为180KHz,一方面,这个带宽与蜂窝系统中的NB-IoT的传输带宽相同,自2G以来蜂窝系统采用的带宽,有成熟的器件可以使用,降低终端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与NB-IoT系统共用NB-IoT的部分器件和频谱,降低网络设备的部署成本。另外,这个带宽相比802.11ba的唤醒信号所采用的带宽(如4MHz)相比,相对较小,可以减轻网络由于引入唤醒信号而带来的频谱效率下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180KHz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包含的子载波个数不同。例如,对于子载波间隔为60KHz,相当于3个子载波;如果子载波间隔为30KHz,相当于6个子载波。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可能的设计。
LP-WU符号长度与PCR的OFDM符号(即主通信链路的OFDM符号)长度为整数倍关系。因此,第一设备可以根据与用于传输LP-WU符号的传输信道相邻的PCR的OFDM符号长度,确定LP-WU符号中每个ON脉冲符号和OFF符号(合称为LP-WU符号)的时域长度,使得LP-WU符号的时域长度与PCR的OFDM符号对齐。
示例性地,若PCR的OFDM子载波间隔为ΔfPCR,PCR的OFDM符号(记为PCR符号)的时域长度为Tsymbol,PCR,LP-WUR的OFDM子载波间隔为ΔfWUR,LP-WUR的OFDM符号(记为LP-WU符号)的时域长度为Tsymbol,WUR,则有Tsymbol,PCR=N·Tsymbol,WUR,ΔfWUR=M·ΔfPCR。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这样的设计,使得PCR符号长度发生变化,则对应的LP-WU符号的长度也相应的调整。如图10所示,以N=2为例,PCR符号的时域长度为LP-WU符号的时域长度的2倍,在PCR的第一个符号比其他符号长的情况下,对应的LP-WU符号也变长。在LP-WU符号为ON符号发送的OFDM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为与承载OFDM信号的频域资源相邻的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OFDM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如图中的2倍),则在PCR的采样点,LP-WU信号为零,从而可以减少LP-WUR对PCR的干扰,减少引入唤醒信号对主通信链路的影响。
可选地,LP-WU传输信道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之间是否有不保护带、保护带的大小、LP-WU传输信道大小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二设备可以是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信令确定的,也可以是通过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的。
一种可能的设计是,第一设备通过广播、多播、或单播信令通知第二设备上述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而第二设备获取到上述参数。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是,第二设备通过预先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有保护带、保护带的大小、LP-WU传输信道大小中的一项或多项,以便于节省信令的开销。例如,这个预定义的规则为LP-WU传输信道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之间没有保护带、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不包括LP-WU传输信道,LP-WU信道的传输带宽为180KHz,这样一来,第一设备只要增加较少比特信令通知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外是否有LP-WU传输信道即可。例如用“0”表示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外没有LP-WU传输信道,用“1”表示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两侧有LP-WU传输信道;再例如,用“0”表示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外没有LP-WU传输信道,用“1”表示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低频部分有LP-WU传输信道,用“2”表示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高频部分有一个LP-WU传输信道,用“3”表示在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边缘的高频和低频部分均有LP-WU传输信道。
可选地,第一设备可以将自己是否支持LP-WU的能力通知第二设备。通知的方式可以通过系统广播消息的方式,或者通过组播或单播的方式通知第二设备。示例性地,第一设备通过广播的方式通知第二设备。此时,进一步,可以约定只要第一设备支持LP-WU能力,则在其配置载波带宽两侧边缘各有一个LP-WU传输信道。
下面详细描述为LP-WU传输信道进行编号的可能的设计。
一种可能的设计是,可以按照预定义的规则为LP-WU传输信道进行编号,这种方式确定LP-WU传输信道的方式比较简单,也有利于简化信令。示例性地,从低频到高频或从高频到低频依次编号,如图11所示,PCR传输信道(即前文所述的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两侧各有一个LP-WU传输信道,从高频到低频依次为LP-WU传输信道编号,分别为LP-WU传输信道1和LP-WU传输信道2,LP-WU传输信道1对应的频率高于LP-WU传输信道2对应的频率。可以理解,PCR传输信道两侧各有多个LP-WU传输信道(如两个),从高频到低频依次为LP-WU传输信道编号,分别为LP-WU传输信道1、LP-WU传输信道2、LP-WU传输信道3以及LP-WU传输信道4。LP-WU传输信道1至4对应的频率的大小关系为:LP-WU传输信道1>LP-WU传输信道2>LP-WU传输信道3>LP-WU传输信道4。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是,定义LP-WU传输信道在不同的时间映射到不同的物理频率,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隙间隔进行跳频,这种方式有利于更好的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如图12所示,PCR传输信道两侧各有两个LP-WU物理频域资源,共有4个LP-WU物理频域资源,对应4个不同的物理频域资源块,从低频到高频分别为物理频域资源1,物理频域资源2,物理频域资源3,物理频域资源4,在不同的时间上,LP-WU传输信道对应到不同的LP-WU物理频域资源,也即LP-WU传输信道在不同的时间映射到不同的物理频率。不失一般性地,以LP-WU传输信道1为例,在第一个时隙上,LP-WU传输信道1对应LP-WU物理频域资源4,在第二个时隙,LP-WU传输信道1对应到LP-WU物理资源2,在第三个时隙上,LP-WU传输信道1对应LP-WU物理资源4,在第四个时隙,LP-WU传输信道1对应到LP-WU物理资源2,可以看出,LP-WU传输信道的映射到物理频域资源是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的,也就是说,按照一定的时隙间隔(如每间隔一个时隙),LP-WU传输信道映射到相同的物理频域资源。类似地,LP-WU传输信道2、LP-WU传输信道3以及LP-WU传输信道4在不同时隙上映射到不同的物理频率,此处不再一一描述。
下面将详细描述跳频的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和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上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分别位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两侧。也即,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包含至少两个不连续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每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在频域上为一个LP-WU传输信道,例如180KHz。
示例性地,一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时域上分为多个部分,各个部分可以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不连续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中的一个。具体的,一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时域上的长度为T,由N段时间资源组成,也即,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Ti和在Ti+1分别对应不同的LP-WU传输信道,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跳频。其中,LP-WU传输信道在各个传输段的时间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例如,为了简化定时和同步过程,令各个时间段的持续时间相等,即T1=T2=…=TN。其中,Ti可以为PCR的时隙的整数倍。例如PCR的时隙长度为0.5毫秒(ms),则Ti也为0.5ms。图13示出了两种跳频的可能的设计。
如图13中的a)所示,PCR传输信道两侧各有两个LP-WU物理频域资源,共有4个LP-WU物理频域资源,对应4个不同的物理频域资源块,从低频到高频分别为物理频域资源1,物理频域资源2,物理频域资源3,物理频域资源4,在不同的时间上,LP-WU传输信道对应到不同的LP-WU物理频域资源,也即LP-WU传输信道在不同的时间映射到不同的物理频率。以LP-WU传输信道1为例,在第一个时隙上,LP-WU传输信道对应LP-WU物理频域资源4,在第二个时隙上,LP-WU传输信道1对应LP-WU物理频域资源2,在第三个时隙上,LP-WU传输信道1对应LP-WU物理频域资源4,在第四个时隙上,LP-WU传输信道1对应LP-WU物理频域资源2。如图13中的b)所示,PCR传输信道两侧各有一个LP-WU传输信道,以LP-WU传输信道1为例,在第一个时隙上,LP-WU传输信道1对应LP-WU物理频域资源2,在第二个时隙上,LP-WU传输信道1对应LP-WU物理频域资源1,在第三个时隙上,LP-WU传输信道1对应LP-WU物理频域资源4,在第四个时隙上,LP-WU传输信道1对应LP-WU物理频域资源3。
前已述及,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发送唤醒序列,因此,第一设备在发送唤醒序列之前,需要确定出唤醒信号接收机会。下面将详细描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几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第一设备确定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LP-wake up duty cycle)内总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从中选择可以未被分配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配置给第二设备。例如,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内总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个数,并为该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内的所有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编号,第一设备从中选择其中一个未被使用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作为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并将该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对应的编号通知第二设备。
实施方式二:第一设备对LP-WU传输信道进行编号,例如,第一设备可以按照预定义的规则对LP-WU传输信道进行编号,或,第一设备可以自行对LP-WU传输信道进行编号。进一步地,第一设备确定第二设备的LP-WU传输信道对应的编号。一种可能的设计是,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第二设备的LP-WU传输信道对应的编号,从而可以节省信令开销。例如,第二设备的LP-WU传输信道对应的编号为(第二设备的LP-WU ID)mod M,其中,M为第一设备的LP-WU传输信道的总个数。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是,第一设备为第二设备分配一个LP-WU传输信道对应的编号,并将该编号通知给第二设备。
实施方式三:第一设备确定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开始时间no_lp、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持续时间nd_lp,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Np_lp,也即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第一设备的LP-WU链路对应的时隙编号为子帧编号为帧编号为其中,上述子帧编号,帧编号与主通信链路的子帧编号和帧编号相同,在LP-WU链路中,从子帧开始,每14个连续OFDM符号(对正常CP)或者12个连续OFDM符号(对扩展CP)为一个时隙,从0开始编号。则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为从满足的时隙开始,持续nd_lp个LP-WU时隙的时间为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其中,表示帧数量,表示子帧数量。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开始时间、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持续时间以及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通过主通信链路通知第二设备,或者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按照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开始时间、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持续时间以及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可以节省信令开销。例如,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持续时间为2毫秒。
下面将结合图14描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的结构。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每个唤醒信号接收周期包括一个或多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图中简称接收机会),图中示出了每个接收机会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每个接收机会持续时间内包括多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信道(简称接收机会信道),可以分别将上述多个频域资源进行编号,如图中所示的接收机会信道0至18。由图中可以看出,唤醒信号传输带宽之间部署有保护带,使得唤醒信号传输带宽小于唤醒信号带宽,可以减少信道之间的干扰。另外,感知信号(如唤醒信号)带宽小于传输带宽,传输带宽小于系统带宽。
实施方式四:第一设备确定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持续时间nd_lp,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Np_lp。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为从满足的时隙开始,持续nd_lp个时隙的时间为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其中,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开始时间no_lp可以根据第二设备的LP-WU标识确定,例如,no_lp可以为(第二设备的LP-WU ID)/M mod(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其中,M为第一设备的LP-WU传输信道的总个数。
实施方式五: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Np_lp,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LPwake up frame)的帧偏移(LP_offset),在一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内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的个数N_lp,以及一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内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个数Ns_lp,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所在的系统帧号SFN:
(SFN+LP_offset)modNp_lp=(Np_lp div N_lp)·((LP_WUR_UE_ID/M)modN_lp),其中,LP_WUR_UE_ID为第二设备的LP-WU用户标识,M为第一设备的LP-WU传输信道的总个数。第一设备将以下一项或多项通过主通信链路通知第二设备: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的帧偏移,在一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内的唤醒信号接收帧的个数,以及一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内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或者,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按照预定义的规则来确定上述一项或多项。
在一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中,有Ns_lp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每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中所在的时频位置,可以由第一设备确定后通知第二设备,或者按照预定义的规则确定。例如,第一设备确定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中,有2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子帧,分别为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子帧1和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子帧6,每个子帧中有19个LP-WU子信道,则该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中有2*19=38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可以按照先频域后时域进行编号。其中,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第i_s_lp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i_s_lp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i_s_lp=floor(LP_WUR_UE_ID/N_lp)modNs_lp。
如图15所示,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周期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图中以2个为例),每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帧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子帧(图中以2个为例),每个子帧中有19个LP-WU子信道,也即每个子帧中有19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则先从频域由低到高进行编号,分别为LP-WU唤醒信号接收机会0至18,然后基于时域编号,第二个子帧对应的LP-WU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编号分别为唤醒信号接收机会19至37。
实施方式六: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设备的主接收机的寻呼机会确定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具体的,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为第二设备的主接收机寻呼机会的基础上提前Tproc,lp,其中,Tproc,lp可以为LP-WUR唤醒主接收机的处理时间,这样可以在唤醒主接收机后立即进行寻呼消息的接收,减少第二设备接收寻呼的时间。Tproc,lp的取值可以根据第二设备的能力确定,或者约定为固定的值,例如约定为10ms或者30ms。Tproc,lp的取值除了要考虑第二设备的主设备唤醒所需的时间外,还需要考虑第二设备唤醒主设备后与第一设备恢复同步的时间,一般同步的时间为20ms,主设备硬件唤醒的时间为10ms,故Tproc,lp优选的取值为30ms。
可以理解,多个设备可以共享一个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此时,可以通过空分复用或者码分复用的方式来区分不同的设备。例如,波束1用于发送给第二设备的唤醒信息,波束2用于发送给第三设备的唤醒信息。
再例如,通过不同的唤醒序列区分不同的设备。例如,序列1为{B,B,B,B},序列2为 序列3为序列4为则用序列1表示唤醒第二设备不唤醒第三设备,用序列2表示唤醒第三设备不唤醒第二设备,用序列3表示唤醒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用序列4表示不唤醒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
第一设备确定出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后,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发送唤醒序列,具体为:第一设备将比特”0”调制为脉冲波形ON,比特”1”调制为脉冲波形OFF,生成并发送调制后的脉冲波形,脉冲包含L个OFDM符号,其中,L为唤醒序列的整数倍。具体的,若第l个OFDM符号”ON”的符号,采用OFDM调制生成发送脉冲,其时域表示为:
其中:l为脉冲所在时隙的OFDM符号的编号。如果是扩展CP,一个时隙包含12个OFDM符号,如果是正常CP,一个时隙包含14个OFDM符号。μ为LP-WU频域子载波间隔配置值,取值可以为整数,包括负整数,零和正整数。μ0为主通信链路的最大子载波间隔,其值可以为120KHz。为每个RB的子载波个数,为唤醒信号接收机会起始RB,为LP-WU传输信道带宽。为第l个OFDM符号的时长,
Nf=4096,常数κ=TS/TC=64,其中,TS=1/(Δfref·Nf,ref),Δfref=15·103Hz,Nf,ref=2048。为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所对应的OFDM符号l,子载波k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B)的子载波上发送的数据,该数据可以为预定义的序列,或者可以为第一设备发送给其他设备接收的调制信号。
若第l个OFDM符号”OFF”的符号,则不发送任何信号。
在上述过程中,OFDM符号的时长大于或等于5微秒(us),且小于或等于25us。OFDM符号时长大于等于5us,以便OFDM符号的时长大于蜂窝无线通信传播环境中的多径时延扩展,提升唤醒信号接收性能;OFDM符号的时长小于等于25us,则可以降低唤醒序列传输时长,节省LP-WUR接收功率。用于传输唤醒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为与LP-WU传输信道相邻的PCR传输信道的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这样可以避免传输唤醒信号对主通信链路的干扰,例如,对应到5G蜂窝系统中,主通信链路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则用于传输唤醒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
LP-WU传输信道带宽在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其值可以为180KHz,即即半个RB;LP-WU传输信道带宽也可以为更大值,例如为即3个RB;或者即6个RB。如前所述,LP-WU传输信道带宽为180khz与现有NB-IoT带宽相同,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蜂窝系统有两种类型CP,扩展CP和一般CP,扩展CP的CP长度更长,采用扩展CP的时隙每个符号都相等。LP-WUR可以采用扩展CP或者采用一般CP。扩展CP每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相等,简化了LP-WUR定时控制机制。但如果与LP-WU信道相邻的PCR采用一般CP,则为了避免对相邻PCR主链路造成干扰,LP-WUR要采用与PCR相同的CP类型。
S440、第二设备基于上述唤醒序列,确定唤醒信息。
第二设备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接收到唤醒序列之后,基于该唤醒序列,确定唤醒信息。如果检测到表示”唤醒”信息的唤醒序列,则唤醒主通信设备;如果检测到表示”不唤醒”信息的序列,则不唤醒主通信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第二设备根据唤醒信息和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获得唤醒序列X和/或唤醒序列Y,其中,唤醒序列X表示唤醒第二设备,唤醒序列Y表示不唤醒第二设备;根据唤醒序列X和/或唤醒序列Y,确定第二设备本地唤醒序列X′和/或Y′,其中,X′=2X-1,Y′=2Y-1。进一步地,第二设备确定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并在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采用本地序列X′和/或Y′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确定相关峰值,如果相关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则确认接收到对应的唤醒序列。最后,第二设备根据所确定的唤醒序列,确定唤醒信息。
可选地,在第一设备发送唤醒序列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唤醒配置信息,该唤醒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配置信息、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唤醒序列的长度(正交码的长度)、第二设备的LP-WU设备标识以及第二设备的LP-WU模式生效时间。
一示例,第一设备将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于第二设备接收到唤醒信号后,基于上述对应关系,确定是否唤醒第二设备。
又一示例,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的LP-WU模式生效时间发送给第二设备,其中,第二设备的LP-WU模式生效时间包括第二设备进入第二设备的LP-WU模式的时间和第二设备进入LP-WU模式的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唤醒配置信息中不包括第二设备进入LP-WU模式的时间,则第二设备可以在接收到唤醒配置信息后立即进入LP-WU模式,或者第二设备自行确定什么时间进入LP-WU模式。
可选地,用于携带唤醒配置信息的信令与第二设备的PCR所处的状态相关。
示例性地,如果第二设备的PCR处于IDLE/INACTIVE态,则第一设备通过系统消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将唤醒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如果第二设备的PCR处于CONNECTED状态,则第一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如RRC重配置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或者通过RRC release消息将唤醒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更进一步地,如果PCR处于CONNECTED状态,则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将唤醒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如果PCR从CONNECTED状态到IDLE状态,则通过RRC release消息将唤醒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如果PCR从CONNECTED状态到INACTIVE状态,则通过RRC release消息中的挂起配置参数(suspendConfig)将唤醒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选地,在第一设备发送唤醒配置信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是否支持LP-WU的能力信息。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方式获取到第二设备是否支持LP-WU的能力信息:
第一种方式是,第二设备将是否支持LP-WU的能力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第二种方式是,第二设备将是否支持LP-WU的能力信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进而核心网设备将第二设备的能力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例如,第二设备通过用户设备无线寻呼消息(UE Radio Paging Info)将LP-WU能力信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在寻呼第二设备时,通过寻呼第二设备的寻呼消息将第二设备的能力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也即确定是唤醒第二设备,还是不唤醒第二设备,基于上述唤醒信息,确定与其对应的唤醒序列,并将该唤醒序列调制为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发送出去,发送上述LP-WU符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相邻,其中,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相邻可以理解为与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频率最高点或频率最低点相邻,如此一来,可以减少传输上述LP-WU符号对主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的影响,有利于保证传输上述LP-WU符号的链路(即LP-WU链路)与主通信链路的兼容性。
可以理解,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若第l个OFDM符号”ON”的符号,采用OFDM调制生成发送脉冲,其时域表示为:
为发送给其他设备(如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通过这种方式,第一设备可以在发送给第二设备的唤醒序列的同时,向第三设备发送调制信号,如承载数据信息的数据信号或参考信号,从而提升了频谱利用率。
下面将结合图16详细描述第三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调制信号的方法。图16所示的方法1600包括S1610至S1640。下面详细说明方法1600中的各个步骤。
S1610、第一设备确定第三设备的传输资源,该第三设备的传输资源包括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
第一设备确定第三设备接收数据的传输资源,该传输资源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示例性地,第一设备确定用于第三设备接收数据的时域资源为第一时隙,用于第三设备接收数据的频域资源为PRB0至PRB5,其中,PRB1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的频域资源。
S1620、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
由前可知,第一设备确定的第三设备的传输资源中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进一步地,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中哪些资源单元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哪些资源单元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并将其指示给第三设备,以提升第三设备的接收性能。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LP-WU符号为ON符号的资源单元可以为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或者,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资源单元为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又或者,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和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其中,LP-WU符号为ON符号的资源单元可以为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资源单元为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
下面将详细介绍第一设备确定承载或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
第一设备根据所确定的唤醒序列,确定在一个时隙的各个OFDM符号是否发送数据,以下将其称为速率匹配样式的集合。例如,用“1”表示发送数据,用“0”表示不发送数据,或,用“0”表示发送数据,用“1”表示不发送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以唤醒序列的长度为28比特为例,第三设备的两个时隙长度为一个唤醒序列接收长度,第一设备确定的唤醒序列为:序列X={010 001 101 111 011 000 011100 010 1},序列则速率匹配样式有4个,分别为RM1={010 001 101 111 01},RM2={1 000 011 100 010 1},RM3={101 110 010000 10},RM4={0 111 100 011 101 0},即速率匹配样式为序列X的前14比特和后14比特,以及序列Y的前14比特和后14比特。
第一设备确定了速率匹配样式后,可以向第三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例如,第一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指示第三设备速率匹配样式的集合,或者,第三设备按照预定义的规则确定速率匹配样式的集合。
一示例,第三设备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速率匹配样式的集合。例如,预定义的规则为第一个速率匹配样式为序列X的前14比特,第二个速率匹配样式为序列X的后14比特,第三个速率匹配样式为序列Y的前14比特,第四个速率匹配样式为序列Y的后14比特。
上述速率匹配样式为时域样式,即时域是否发送数据的样式,进一步的,速率匹配样式还包括速率匹配的频域样式,具体的,速率匹配所在的物理频域资源的位置。速率匹配的频域样式用于指示速率匹配所在的物理资源块。
可以理解,在唤醒信号的频域占用资源小于一个PRB时,进一步指示速率匹配所在的RE,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
一示例,子载波间隔30KHz,唤醒信号占用的频域资源为180KHz,也就是6个子载波,而一个PRB为12个子载波,则进一步用1比特来指示速率匹配是PRB的上半部分,还是下半部分。如图17所示,用于第三设备接收数据的频域资源为PRB0至PRB5,其中,唤醒信号占用的频域资源为PRB1的下半个PRB,则第一设备需要指示第三设备唤醒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为PRB1的下半个PRB。另外,第一设备还需要指示第三设备在PRB1的下半个PRB中,各个符号是否发送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其中,“0”代表不发送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1”代表发送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
S1630、第一设备在LP-WU符号为ON符号的资源单元发送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相应地,第三设备在LP-WU符号为ON符号的资源单元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调制信号。
换言之,第一设备在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资源单元可以不发送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
第一设备在发送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时,可以应用所确定的速率匹配样式。例如,第一设备确定在第一个时隙的速率匹配样式为RM1,在第二时隙的速率匹配样式为RM2。
结合图17,以第一个时隙为例,第一设备在第一个时隙为第三设备分配时频资源,其中所分配的时频资源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则第一设备根据所确定的速率匹配样式,对发送给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进行速率匹配,即在发送给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时,在对应为OFF的物理资源,不发送任何信号。例如图16所示在符号0,2,3,4,7,12的PRB1的前6个子载波,不发送任何信号。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可以在发送给第二设备的唤醒序列的同时,承载发送给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从而有利于提高频谱利用率。进一步地,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唤醒信号接收机会中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和不承载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并将其指示给第三设备,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三设备对调制信号的接收性能。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可以与小区的标识相关。下面将详细描述不同的小区对应不同的对应关系。
例如,第一设备所在的小区为小区1,小区1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唤醒序列,向第三设备发送承载数据信息的调制信号,小区1的相邻小区为小区2,小区2中第四设备向第五设备发送唤醒序列,向第六设备发送承载数据信息的调制信号。
在上述场景中,小区1对应一种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小区2对应一种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则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四设备的唤醒配置信息(包含小区2的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确定小区1的唤醒信息与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
示例性地,唤醒序列包括两个序列,分别为序列X和序列Y,其中,序列X为序列Y的按比特逻辑非。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分别采用对应关系1或对应关系2。对应关系1和对应关系2如表1所示。对应关系1中,序列X表示唤醒,序列Y表示不唤醒。对应关系2中,序列X表示不唤醒,序列Y表示唤醒。
表1
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可以相互发送各自的唤醒信息和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或者可以按照预定义的规则来确定唤醒信息和唤醒序列的对应关系。例如小区ID为奇数的小区采用对应关系1,小区ID为偶数的小区采用对应关系2。
可选地,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重叠。
第一设备和第四设备的唤醒序列发送时间相同,但发送的序列各自相反,例如第一设备发送序列X来表示不唤醒,第四设备发送序列Y来表示不唤醒,这样对于同时接收第一设备的调制信号的第三设备而言,其在接收信号的时候,第四设备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不发送信号,从而可以降低第三设备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接收数据的干扰。同样的,对于第六设备而言,其在接收信号的时候,第一设备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不发送信号,从而可以降低第六设备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接收数据的干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所在的小区的唤醒序列与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和相邻小区的对应关系不同,从而可以降低小区之间发送的信号的干扰。例如,可以降低在唤醒序列上承载的数据的干扰,进而有利于提升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图18至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8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18所示,通信装置1800包括处理单元1810和收发单元1820。
上述装置18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如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的功能,或者,上述装置180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任一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该模块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上述装置18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如第一设备)的功能,或者,装置180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任一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该模块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
示例性地,当装置18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如第二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820可以用于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唤醒序列,所述唤醒序列二进制比特序列,所述唤醒序列的每比特采用OOK调制为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处理单元1710可以用于基于所述唤醒序列,确定唤醒信息,所述唤醒信息用于唤醒所述第二设备,或,用于不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示例性地,当装置18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如第一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810可以用于确定唤醒信息,所述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或,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基于所述唤醒信息,确定唤醒序列,所述唤醒序列为二进制比特序列;收发单元1820可以用于在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唤醒序列,所述唤醒序列的每比特采用OOK调制为一个或多个低功耗唤醒LP-WU符号,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810和收发单元18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900的另一示意性框图。该装置1900可以为芯片系统,或者,也可以为配置了芯片系统,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通信功能的装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如图19所示,该装置1900可以包括处理器1910和通信接口1920。其中,通信接口1920可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1900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接口1920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接口、总线、电路或者能够实现收发功能的装置。处理器1910可利用通信接口1920输入输出数据,并用于实现图4、或图5、或图16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19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或第三设备的功能。
当装置1900用于实现图4、或图5、或图16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19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810的功能,通信接口19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820的功能。
可选地,该装置1900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9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930和处理器191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910可能和存储器1930协同操作。处理器1910可能执行存储器19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1910、通信接口1920以及存储器19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9中以处理器1910、通信接口1920以及存储器1930之间通过总线1940连接。总线1940在图19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例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2000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如图20所示,该基站20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2010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BU)(也可称为分布式单元(DU))2020。所述RRU 2010可以称为收发单元,与图18中的收发单元1820对应。可选地,该RRU 2010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2011和射频单元2012。可选地,RRU 201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可以对应于接收器(或称接收机、接收电路),发送单元可以对应于发射器(或称发射机、发射电路)。所述RRU 20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BBU 2020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2010与BBU 2020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2020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与图18中的处理单元1810对应,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202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 2020还包括存储器2021和处理器2022。所述存储器20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20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接入网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2021和处理器2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应理解,图20所示的基站2000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接入网设备的各个过程。基站20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2100具有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如图21所示,该终端设备2100包括处理器2101和收发器2102。可选地,该终端设备2100还包括存储器2103。其中,处理器2101、收发器2102和存储器2103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输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21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2101用于从该存储器2103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控制该收发器2102收发信号。可选地,终端设备2100还可以包括天线2104,用于将收发器2102输出的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令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出去。可选地,该终端设备2100还包括Wi-Fi模块2111,用于接入无线网络中。
上述处理器2101可以和存储器2103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处理器2101用于执行存储器210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2103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2101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2101。该处理器2101可以与图18中的处理单元1810或图19中的处理器1910对应。
上述收发器2102可以与图18中的收发单元1820或图19中的通信接口1920对应。收发器2102可以包括接收器(或称接收机、接收电路)和发射器(或称发射机、发射电路)。其中,接收器用于接收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信号。
可选地,上述终端设备2100还可以包括电源2105,用于给终端设备2100中的各种器件或电路提供电源。
除此之外,为了使得该终端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该终端设备2100还可以包括输入单元2106、显示单元2107、音频电路2108、摄像头2109和传感器2110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音频电路还可以包括扬声器2108a、麦克风2108b等。
应理解,图21所示的终端设备2100能够实现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终端设备21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4、图5或图16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4、图5或图16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模块”等,可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元和模块含义相同,可以交叉使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5)

1.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唤醒信息,所述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或,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唤醒信息,确定唤醒序列,所述唤醒序列为二进制比特序列;
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唤醒序列,所述唤醒序列的每比特采用通断键控OOK调制为一个或多个低功耗唤醒LP-WU符号,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中一个LP-WU符号的持续时长为T1,与所述LP-WU符号时域重叠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符号的持续时长为N*T1,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位于所述第一设备的系统带宽内;
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之间没有保护带。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还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唤醒信息,确定唤醒序列,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唤醒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唤醒序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种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一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标识相关。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是基于同一基本序列确定的;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M*12或者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K*14,其中,M和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2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01 001 110 101]、[001 111 001 010]、[010 001 111 001]、[010 100 111100]、[010 110 001 101]、[010 110 100 011]、或[010 111 001 001];
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4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101 111 001 00];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24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101 100 100 101 111 000110]、[111 011 000 100 100 111 000 101]、或[110 010 101 111 000 010 010 011];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28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001 101 111 011 000 011 100010 1];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36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101 101 010 010 011 010 011 001110 000 011 101]、或[110 110 000 100 011 101 010 010 111 001 011 10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序列为伪随机序列,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值和以下一项或多项相关:
所述第一设备的小区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所在的无线接入网络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所在的跟踪区域标识、所述第二设备的LP-WU标识或所述第二设备所处的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P-WU符号为ON符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LP-WU符号发送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的OFDM信号,所述第一间隔为与承载所述OFDM信号的频域资源相邻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OFDM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和/或
在所述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不发送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三设备的传输资源,所述第三设备的传输资源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承载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所述LP-WU符号为ON符号的资源单元为承载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和/或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不承载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所述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资源单元为不承载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LP-WU符号为ON符号的资源单元发送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和/或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资源单元不发送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
12.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唤醒序列,所述唤醒序列二进制比特序列,所述唤醒序列的每比特采用通断键控OOK调制为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
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唤醒序列,确定唤醒信息,所述唤醒信息用于唤醒所述第二设备,或,用于不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中的一个LP-WU符号的持续时长为T1,与所述LP-WU符号时域重叠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符号的持续时长为N*T1,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位于所述第一设备的系统带宽内;
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之间没有保护带。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还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两侧。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唤醒序列,确定唤醒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唤醒序列和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唤醒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种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一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标识相关。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是基于同一基本序列确定的;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M*12或者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K*14,其中,M和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2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01 001 110 101]、[001 111 001 010]、[010 001 111 001]、[010 100 111100]、[010 110 001 101]、[010 110 100 011]、或[010 111 001 001];
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4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101 111 001 00];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24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101 100 100 101 111 000110]、[111 011 000 100 100 111 000 101]、或[110 010 101 111 000 010 010 011];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28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001 101 111 011 000 011 100010 1];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36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101 101 010 010 011 010 011 001110 000 011 101]、或[110 110 000 100 011 101 010 010 111 001 011 100]。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序列为伪随机序列,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值和以下一项或多项相关:
所述第一设备的小区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所在的无线接入网络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所在的跟踪区域标识、所述第二设备的LP-WU标识或所述第二设备所处的状态。
21.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和/或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承载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所述资源单元位于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
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唤醒信息,所述唤醒信息用于唤醒第二设备,或,用于不唤醒第二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唤醒信息,确定唤醒序列,所述唤醒序列为二进制比特序列;
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唤醒序列,所述唤醒序列的每比特采用通断键控OOK调制为一个或多个低功耗唤醒LP-WU符号,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所述装置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中一个LP-WU符号的持续时长为T1,与所述LP-WU符号时域重叠的所述装置的主通信链路符号的持续时长为N*T1,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位于所述装置的系统带宽内;
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所述装置的传输带宽的边缘之间没有保护带。
25.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还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分别位于所述装置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两侧。
26.如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唤醒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唤醒序列。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种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与所述装置所在的小区的标识相关。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是基于同一基本序列确定的;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M*12或者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K*14,其中,M和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2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01 001 110 101]、[001 111 001 010]、[010 001 111 001]、[010 100 111100]、[010 110 001 101]、[010 110 100 011]、或[010 111 001 001];
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4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101 111 001 00];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24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101 100 100 101 111 000110]、[111 011 000 100 100 111 000 101]、或[110 010 101 111 000 010 010 011];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28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001 101 111 011 000 011 100010 1];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36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101 101 010 010 011 010 011 001110 000 011 101]、或[110 110 000 100 011 101 010 010 111 001 011 100]。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序列为伪随机序列,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值和以下一项或多项相关:
所述装置的小区标识、所述装置所在的无线接入网络标识、所述装置所在的跟踪区域标识、所述第二设备的LP-WU标识或所述第二设备所处的状态。
31.如权利要求22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LP-WU符号为ON符号的情况下,在所述LP-WU符号发送子载波间隔为第一间隔的OFDM信号,所述第一间隔为与承载所述OFDM信号的频域资源相邻的所述装置的主通信链路OFDM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和/或
在所述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情况下,不发送信号。
32.如权利要求22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第三设备的传输资源,所述第三设备的传输资源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
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承载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所述LP-WU符号为ON符号的资源单元为承载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和/或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不承载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所述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资源单元为不承载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LP-WU符号为ON符号的资源单元发送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和/或
在所述LP-WU符号为OFF符号的资源单元不发送所述第三设备的调制信号。
3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在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唤醒序列,所述唤醒序列二进制比特序列,所述唤醒序列的每比特采用通断键控OOK调制为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在频域上相邻;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唤醒序列,确定唤醒信息,所述唤醒信息用于唤醒所述装置,或,用于不唤醒所述装置。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LP-WU符号中的一个LP-WU符号的持续时长为T1,与所述LP-WU符号时域重叠的所述第一设备的主通信链路符号的持续时长为N*T1,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35.如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位于所述第一设备的系统带宽内;
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之间没有保护带。
36.如权利要求33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还包括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时域资源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所述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在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内的频域资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带宽的边缘的两侧。
37.如权利要求33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唤醒序列和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个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唤醒信息。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与至少一种唤醒信息的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一设备所在的小区的标识相关。
39.如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唤醒序列是基于同一基本序列确定的;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M*12或者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K*14,其中,M和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2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01 001 110 101]、[001 111 001 010]、[010 001 111 001]、[010 100 111100]、[010 110 001 101]、[010 110 100 011]、或[010 111 001 001];
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14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101 111 001 00];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24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101 100 100 101 111 000110]、[111 011 000 100 100 111 000 101]、或[110 010 101 111 000 010 010 011];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28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010 001 101 111 011 000 011 100010 1];
所述基本序列长度为36比特时,所述基本序列为[101 101 010 010 011 010 011 001110 000 011 101]、或[110 110 000 100 011 101 010 010 111 001 011 100]。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序列为伪随机序列,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值和以下一项或多项相关:
所述第一设备的小区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所在的无线接入网络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所在的跟踪区域标识、所述装置的LP-WU标识或所述装置所处的状态。
4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承载所述装置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和/或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承载所述装置的调制信号的资源单元,所述资源单元位于第二设备的唤醒信号接收机会内;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所述装置的调制信号。
4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
4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
4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计算机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
CN202210326121.XA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6939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6121.XA CN116939778A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CT/CN2023/083108 WO2023185587A1 (zh) 2022-03-30 2023-03-22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6121.XA CN116939778A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9778A true CN116939778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199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6121.XA Pending CN116939778A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9778A (zh)
WO (1) WO202318558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8372A (zh) * 2023-11-15 2023-12-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7641543A (zh) * 2024-01-26 2024-03-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9652A1 (ko) * 2017-04-26 2018-11-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wake up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39214B (zh) * 2018-08-17 2021-12-10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
CN111417177B (zh) * 2019-01-07 2022-04-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信号的传输方法、检测方法和设备
US11483860B2 (en) * 2020-01-15 2022-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deband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8372A (zh) * 2023-11-15 2023-12-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7641543A (zh) * 2024-01-26 2024-03-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7641543B (zh) * 2024-01-26 2024-05-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5587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2694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10979194B2 (e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EP3869893B1 (en)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8809568B (zh)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0960553B1 (ko) 멀티-섹터 브로드캐스트 페이징 채널
EP3032862B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23185587A1 (zh)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9900134B2 (en) Reference signal presence detection based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and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design
WO2017166255A1 (zh) 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KR20120011078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상이한 범위들 상에서의 통신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WO2017076319A1 (zh) 物理信道的配置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9219130A (zh) 一种同步方法及装置
WO2017076316A1 (zh) 物理信道的配置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7166254A1 (zh) 发送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581755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050400A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6746244A (zh) 信息确定方法、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0606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1532634A (ja)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5190567A (zh) 用于寻呼的方法和装置
JP6734353B2 (ja)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
GB2619500A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456432A (zh) 信息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5707084A (zh) 一种定时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GB2623131A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