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6244A - 信息确定方法、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确定方法、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6244A
CN116746244A CN202080108159.9A CN202080108159A CN116746244A CN 116746244 A CN116746244 A CN 116746244A CN 202080108159 A CN202080108159 A CN 202080108159A CN 116746244 A CN116746244 A CN 116746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information
ssb
subcarrier spac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81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作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746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62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确定方法、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第一频率范围,确定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针对高频频段上的PBCH中的信息传输进行了设计,在初始接入过程中,网络设备基于高频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SSB、SIB1等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基于高频频段、接收到的SSB和PBCH确定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以使得终端设备后续使用该信息接入该网络设备所在的小区,实现与网络设备通过高频频段进行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信息确定方法、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确定方法、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的研究目前主要考虑两个频率范围:FR1(Frequency Range 1,频率范围1)和FR2(Frequency Range 2,频率范围2)。其中,FR1包括的频率小于FR2包括的频率。
随着NR系统的演进,新的频率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中称为“高频”)上的技术也开始进行研究。当NR系统布网在高频时,高频中既包括非授权频谱(共享频谱),也包括授权频谱(非共享频谱)。授权频谱上的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Block,同步信号块)传输可能不需要多个候选位置;而非授权频谱上的SSB传输可能需要多个候选位置,以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LBT(Listen Before Talk先听后说)成功后通过该多个候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候选位置进行SSB传输。另外,高频中的SSB传输或SIB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1,系统消息块1)传输可能引入新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或者高频中可能引入更多的SSB个数,例如128个SSB。
因此,在高频中,如何确定PBCH中传输的信息所表示的含义,或者说如何确定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还需要进一步地讨论和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确定方法、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频率范围,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第一频率范围。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频率范围,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第一频率范围。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第一频率范围,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通过第一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第一频率范围。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信息确定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网络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信息传输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信息确定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信息传输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用于 实现如上述信息确定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信息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针对高频频段上的PBCH中的信息传输进行了设计,在初始接入过程中,网络设备基于高频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SSB、SIB1等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基于高频频段、接收到的SSB和PBCH确定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如确定SSB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SIB1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QCL假设指示信息等,以使得终端设备后续使用该信息接入该网络设备所在的小区,实现与网络设备通过高频频段进行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k SSB指示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k SSB指示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k SSB指示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k SSB指示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还一个实施例提供的k SSB指示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还一个实施例提供的k SSB指示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确定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框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NR(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非地面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第五代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或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还可以应用于独立(Standalone,SA)布网场景。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非授权频谱,其中,非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共享频谱;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也可以应用于授权频谱,其中,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非共享频谱。
本申请实施例结合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其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NR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NR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基站(gNB)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NT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具有移动特性,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的设备。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为卫星、气球站。例如,卫星可以为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高椭圆轨道(High Elliptical Orbit,HEO)卫星等。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以为设置在陆地、水域等位置的基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义"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比如预定义的可以是指协议中定义的。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协议”可以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LTE协议、NR协议以及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终端设备 10和网络设备20。
终端设备10的数量通常为多个,每一个网络设备20所管理的小区内可以分布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0。终端设备10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设备。
网络设备20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10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网络设备20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网络设备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NR系统或NR-U(New Radio-Unlicensed,非授权载波的新无线)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网络设备”这一名称可能会变化。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设备10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5G NR系统”也可以称为5G系统或者NR系统,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5G NR系统或NR-U系统,也可以适用于5G NR系统或NR-U系统后续的演进系统。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一些名词以及相关技术进行介绍说明。
一、高频
NR系统的研究目前主要考虑两个频率范围:FR1和FR2。其中,FR1和FR2包括的频率范围如下述表一所示。
表一 频率范围定义
名称 频率范围
FR1 410MHz(兆赫兹)至7.125GHz
FR2 24.25GHz至52.6GHz
随着NR系统的演进,新的频率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中称为“高频”)上的技术也开始进行研究。高频包括的频率范围如下述表二所示。为了便于描述,如下述表二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还采用FRX(Frequency Range X,频率范围X)表示高频,应理解,该名称不应构成任何限定,例如,高频还可以表示为FR3(Frequency Range 3,频率范围3)。
表二 高频包括的频率范围
名称 频率范围
FRX 52.6GHz至71GHz
FRX中既包括授权频谱,也包括非授权频谱。或者说,FRX中包括非共享频谱,也包括共享频谱。
非授权频谱是相关组织划分的可用于无线电设备通信的频谱,该频谱通常被认为是共享频谱,即不同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只要满足相关组织在该频谱上设置的法规要求,就可以使用该频谱,不需要向相关组织申请专有的频谱授权。
为了让使用非授权频谱进行无线通信的各个通信系统在该频谱上能够友好共存,一些组织规定了使用非授权频谱必须满足的法规要求。例如,通信设备遵循“先听后说”原则,即通信设备在非授权频谱的信道上进行信号发送前,需要先进行信道侦听,只有当信道侦听结果为信道空闲时,该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信号发送;如果通信设备在非授权频谱的信道上的信道侦听结果为信道忙,该通信设备不能进行信号发送。又例如,为了保证公平性,在一次传输中,通信设备使用非授权频谱的信道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长不能超过一定时间长度。又例如,为了避免在非授权频谱的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的功率太大,影响该信道上的其他重要信号的传输,通信设备使用非授权频谱的信道进行信号传输时需要遵循不超过最大功率谱密度的限制。
FRX考虑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比FR2的子载波间隔更大。在一个示例中,候选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种:240KHz、480KHz、960KHz。可选地,上述候选子载波间隔下对应的参数集(Numerology)如下述表三所示。
表三 候选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参数集
子载波间隔 符号长度 NCP长度 ECP长度 符号带NCP长度 时隙长度
240KHz 4.16μs 0.292μs 1.04μs 4.452μs 62.5μs
480KHz 2.08μs 0.146μs 0.52μs 2.226μs 31.25μs
960KHz 1.04μs 0.073μs 0.26μs 1.113μs 15.625μs
二、NR系统中的SSB传输
1、SSB索引指示
在NR系统中,一个SSB突发集合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SSB,其中一个SSB在时域上包括4个符号。一个SSB突发集合应在一个半帧(5ms(毫秒))内完成传输。
对于FR1,一个SSB突发集合中最多有8个SSB,最多需要3bit(比特)指示这8个SSB的索引,这3bit通过PBCH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序列隐式承载,共有8个不同的PBCH的DMRS序列,分别对应8个不同的SSB索引。
对于FR2,由于FR2包括的频率相比FR1更高,为了保障信号长距离传输,其波束能量也需更为集中,相应地,单波束覆盖角度将更小,继而需要采用更多的波束以保证小区的覆盖范围。可选地,在FR2最多可配置64个SSB,需要用6bit指示这64个SSB的索引,这6bit中的低3bit还是通过PBCH的DMRS序列承载的,额外的高3bit是通过PBCH的负载内容直接指示的。
2、一个SSB突发集合中实际传输的SSB索引指示
对于FR1,网络设备通过采用完整的比特位图指示实际传输的SSB索引,比特位图中一个比特对应一个SSB索引,若该比特取值为“1”,表示网络设备发送了该SSB,若该比特取值为“0”,表示网络设备未发送该SSB。
对于FR2,当网络设备通过SIB1指示传输的SSB索引时,示例性地,当网络设备通过SIB1中的ssb-PositionsInBurst提供对应的配置信息时,为了节省信令开销,将SSB的传输候选位置进行分组,并基于分组比特位图指示有实际SSB传输的分组,且基于组内比特位图指示每一个有实际SSB传输的分组内实际传输的SSB的位置,其中,每组内的实际传输的SSB的位置相同。可选地,将64个SSB候选位置划分为8组,每组中包括8个SSB,则共需要使用8个比特指示分组,另外8个比特位图指示每组内有SSB发送的位置,因此该方法总共需要16个指示比特。
作为示例,假设分组比特位图(例如groupPresence)为“11000000”,则表示第0组SSB(SSB索引0到7)和第1组SSB(SSB索引8到15)中的SSB根据组内比特位图的指示进行SSB传输;假设组内比特位图(例如inOneGroup)指示“11001100”,则进一步表示第0组SSB中的第0、1、4、5个SSB传输候选位置和第1组SSB中的第0、1、4、5个SSB传输候选位置上有SSB传输。也就是说,在该示例中,网络设备传输的SSB索引为SSB0、SSB1、SSB4、SSB5、SSB8、SSB9、SSB12、SSB13。当网络设备通过服务小区的配置信息(例如通过ServingCellConfigCommon中的ssb-PositionsInBurst提供对应的配置信息)指示传输的SSB时,采用完整的比特位图即使用64个比特指示传输的SSB索引。
终端设备应期望ServingCellConfigCommon中的ssb-PositionsInBurst提供的配置信息和SIB1中的ssb-PositionsInBurst提供的配置信息相同。
3、SSB的QCL(Quasi Co Location,准共址)关系
SSB索引的一项主要功能是让终端设备获取系统时序信息,除此之外,SSB索引还有另外一项功能,即用于指示SSB之间的QCL关系。信号之间的QCL关系用于描述其大尺度参数特征相似程度,如果两个信号之间是QCL的关系,则可认为这两个信号的大尺度参数相似。对于SSB,在5G NR系统中不同波束承载的SSB构成一个SSB突发集合,不同SSB索引对应了突发集合内不同SSB时域位置信息的同时,也对应了特定的SSB传输波束信息。具有相同SSB索引的SSB之间可认为具有QCL关系,终端设备可假设网络设备采用了相同的波束用于传输这些SSB;不同SSB索引对应的SSB之间不认为存在QCL关系,因为它们可能来自于网络设备的不同的传输波束,经历了不同的信道传输特征。
三、NR-U系统中的SSB传输
1、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
NR-U系统可以认为是布网在FR1的非授权频谱上的系统。在NR-U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初始接入过程可以通过检测发现信号传输机会(Discovery Burst)窗口中的SSB突发集合来完成。在一个示例中,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是周期出现的,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的长度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例如,对于一个服务小区,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例如DiscoveryBurst-WindowLength-r16)来确定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的长度。可选地,指示信息指示的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的长度可以为0.5ms、1ms、2ms、3ms、4ms或5ms。可选地,如果终端设备未被网络设备配置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的长度,例如终端设备未被提供DiscoveryBurst-WindowLength-r16指示信息,那么终端设备可以假设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的长度为一个半帧,即5ms。
2、候选SSB索引
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中的SSB突发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SSB传输的候选位置,每个用于传输SSB的候选位置对应一个候选SSB索引。网络设备在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发送SSB时,可以进行多次LBT尝试,并且在LBT成功后可以通过该多个候选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候选位置进行SSB传输。网络设备在不同的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可以根据LBT结果从该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的SSB候选位置中选择获得信道使用权的候选位置进行SSB传输。
对于FR1,一个时隙中可以包括2个候选SSB位置,在候选SSB位置上发送的SSB的索引可以认为 是候选SSB索引。在一个半帧(5ms)内可以包括的候选SSB位置的最大个数和子载波间隔相关。示例性地,如果SSB的子载波间隔是15KHz,那么候选SSB位置的最大个数为10个,在该半帧内,候选SSB位置上发送的候选SSB索引在时域上分别为0至9;如果SSB的子载波间隔是30KHz,那么候选SSB位置的最大个数为20个,在该半帧内,候选SSB位置上发送的候选SSB索引在时域上分别为0至19。其中,该半帧可以为无线帧中的前半帧(前5ms)或后半帧(后5ms)。
3、NR-U中SSB的QCL关系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QCL假设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称为“Q”)来确定具有相同QCL假设的候选SSB位置,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Q来确定SSB索引。其中,Q可以是网络设备指示的或预设的。Q用于指示一个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网络设备可以发送的最大的SSB个数,或者说,Q用于确定SSB索引。Q的取值可以为1、2、4或8。其中,SSB索引=(候选SSB索引mod Q),或者,SSB索引=(PBCH的DMRS序列索引mod Q)。例如,如果Q取值为4,在候选SSB位置10上发送的SSB的候选SSB索引为10,可以认为在该候选SSB位置10上发送的SSB的SSB索引为(10mod 4)=2。
可选地,具有相同SSB索引的SSB之间可认为具有QCL关系,UE可假设网络设备采用了相同的波束用于传输这些SSB;不同SSB索引对应的SSB之间不认为存在QCL关系,因为它们可能来自于网络设备的不同的传输波束,经历了不同的信道传输特征。
4、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中实际传输的SSB索引指示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例如ssb-PositionsInBurst)来确定实际发送的SSB。该指示信息对应一个bitmap(比特位图),其中,该bitmap中的第1个比特对应SSB索引0,该bitmap中的第2个比特对应SSB索引1,等等,以此类推。在一个示例中,如果该比特为0,用于指示该比特对应的SSB未被传输,如果该比特为1,用于指示该比特对应的SSB被传输。可选地,该指示信息(例如ssb-PositionsInBurst)对应的bitmap的长度为8。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假设该bitmap中大于Q的比特位置为0。
例如,假设一个服务小区上ssb-PositionsInBurst对应的bitmap为[10100000],Q取值为4,那么该服务小区上发送的SSB索引为SSB0和SSB2。
如果SSB的子载波间隔是30KHz,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长度为5ms,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包括的候选SSB位置对应的候选SSB索引为0至19,那么可以用于SSB传输的候选SSB位置对应的候选SSB索引分别为0、2、4、6、8、10、12、14、16、18。网络设备可以根据LBT结果从该候选SSB位置中选择实际用于SSB传输的候选SSB位置。其中,对应候选SSB索引为0、4、8、12、16的候选SSB位置上传输的SSB的SSB索引为0,即这些SSB具有QCL关系;对应候选SSB索引为2、6、10、14、18的候选SSB位置上传输的SSB的SSB索引为2,即这些SSB具有QCL关系;而对应候选SSB索引为1、3、5、7、9、11、13、15、17、19的候选SSB位置不用于传输SSB。
如果SSB的子载波间隔是15KHz,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长度为5ms,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包括的候选SSB位置对应的候选SSB索引为0至9,那么可以用于SSB传输的候选SSB位置对应的候选SSB索引分别为0、2、4、6、8。网络设备可以根据LBT结果从该候选SSB位置中选择实际用于SSB传输的候选SSB位置。其中,对应候选SSB索引为0、4、8的候选SSB位置上传输的SSB的SSB索引为0,即这些SSB具有QCL关系;对应候选SSB索引为2、6的候选SSB位置上传输的SSB的SSB索引为2,即这些SSB具有QCL关系;而对应候选SSB索引为1、3、5、7、9的候选SSB位置不用于传输SSB。
终端设备应期望ServingCellConfigCommon中的ssb-PositionsInBurst提供的配置信息和SIB1中的ssb-PositionsInBurst提供的配置信息相同。
四、PBCH携带的信息
1、NR系统中PBCH携带的信息
在NR系统中,PBCH携带的信息包括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信息、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和PBCH信息。其中,MIB包括的信息如下述表四所示,共计23个比特,另外加上1个比特的MIB消息类型指示,即高层产生的消息中包括A=24比特。该A比特信息为PBCH中携带的前A比特信息,记为a 0,a 1,…,a A-1
表四 MIB信息
MIB信息 比特数
系统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SFN) 6
公共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SpacingCommon) 1
SSB子载波偏移(k SSB) 4
TypeA DMRS位置 1
SIB1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 8
小区禁止(cellBarred) 1
同频重选(intraFreqReselection) 1
空余比特(spare) 1
合计 23
除此以外,物理层还会额外产生8比特PBCH信息,记为a A,a A+1,…,a A+7。也就是说,在不算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的情况下,PBCH一共包括32位信息比特。其中,a A、a A+1、a A+2、a A+3分别用于表示SFN的第4、3、2、1位低位比特(least significant bits,LSB);a A+4为半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SB突发集合对应前半帧或后半帧;对于FR1的授权频谱,a A+5用于指示k SSB的高位比特(most significant bit,MSB),a A+6和a A+7为预留比特;对于FR2,a A+5、a A+6、a A+7分别用于表示SSB索引的第6、5、4位比特。
2、NR-U系统中PBCH携带的信息
在NR-U系统中PBCH包括的信息比特数和NR系统中PBCH包括的信息比特数相同,但是对于其中部分比特的定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应理解,SIB1、用于初始接入的消息2或消息4(Msg.2/4)、寻呼(paging)和广播的系统消息(SI-messages)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在NR系统中,上述子载波间隔是通过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的。但在NR-U系统中,SSB的子载波间隔和SIB1(以及用于初始接入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和广播的系统消息)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因此公共子载波间隔不用于指示SIB1的子载波间隔。
(1)当k SSB指示的值小于24时,MIB消息中的公共子载波间隔和4比特SSB子载波偏移中的低位比特用于联合指示QCL假设指示信息Q,如下述表五所示。
表五 QCL假设指示信息Q
公共子载波间隔 k SSB的低位比特LSB Q
scs15or60 0 1
scs15or60 1 2
scs30or120 0 4
scs30or120 1 8
(2)当SSB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a A+5用于指示k SSB的高位比特MSB;a A+6、a A+7分别用于表示SSB索引的第5、4位比特。
(3)当SSB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a A+5用于指示k SSB的高位比特MSB;a A+7用于表示SSB索引的高位比特MSB;a A+6为预留比特。
3、k SSB
k SSB用于指示N SSB-CRB中的子载波0到SS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于FR1的授权频谱,k SSB包括5个比特,k SSB中的4位LSB是由MIB中的SSB子载波偏移指示的,k SSB中的MSB是由PBCH信息中的a A+5指示的。对于FR2,k SSB包括4比特,是由MIB中的SSB子载波偏移指示的。对于FR1非授权频谱,当k SSB指示的值小于24时,k SSB中的LSB还用于指示QCL假设指示信息Q。
N SSB-CRB是根据高层参数offsetToPointA得到的。对于第一SSB(例如,任意一个携带k SSB的SSB),终端设备应假设N SSB-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与第一CRB(Common Resource Block,公共资源块)的子载波0的中心重合。其中,第一CRB的子载波间隔和SIB1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一CRB与第一SSB的第一个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的子载波0重叠。
对于SSB的子载波间隔是15KHz或30KHz的情况,例如对于FR1上的SSB,k SSB和N SSB-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
对于SSB的子载波间隔是120KHz或240KHz的情况,例如对于FR2上的SSB,k SS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SIB1的子载波间隔相同,N SSB-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
请参考图2,其示例性示出了SSB的子载波间隔是30KHz,SIB1的子载波间隔是30KHz时k SSB指示的示意图,其中,k SSB指示的偏移子载波数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即k SS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请参考图3,其示例性示出了SSB的子载波间隔是120KHz,SIB1的子载波间隔是120KHz时k SSB指示的示意图,其中,k SSB指示的偏移子载波数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SIB1的子载波间隔。
4、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
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IB1、用于初始接入的消息2或消息4(Msg.2/4)、寻呼(paging)和广播的系统消息(SI-messages)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其中,消息2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2,消息4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4。
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可以指示scs15or60,或者scs30or120。
对于FR2,支持的SSB的子载波间隔和SIB1的子载波间隔组合如下:
SSB 120KHz+SIB1 60KHz/120KHz;
SSB 240KHz+SIB1 60KHz/120KHz。
如果终端设备在FR1的载波上获取了MIB,则MIB中的scs15or60对应15KHz,scs30or120对应30KHz;如果终端设备在FR2的载波上获取了MIB,则MIB中的scs15or60对应60KHz,scs30or120对应120KHz。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系统架构中的终端设备10中。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410,基于第一频率范围,确定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
当通信系统(如NR系统)布网在第一频率范围中,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频率范围进行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在进行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之前,终端设备需要接入网络设备所在的小区或网络,可选地,该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所在网络的过程可以称为初始接入过程。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需要基于第一频率范围确定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可选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各项参数,如SSB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SIB1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QCL假设指示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有关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的介绍说明,请参见下述实施例,此处不多赘述。
由上述介绍说明可知,相关技术主要研究两个频率范围:FR1和FR2。其中,FR1的频率范围为410MHz至7.125GHz,FR2的频率范围为24.25GHz至52.6GHz。而本申请实施例主要研究第一频率范围,可选地,该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率大于52.6GHz和/或等于52.6GHz,即本申请实施例所研究的频率范围是比FR1和FR2更高频率的频率范围。可选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52.6GHz至71GHz,也即,第一频率范围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高频”、“FRX”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针对高频频段上的PBCH中的信息传输进行了设计,在初始接入过程中,网络设备基于高频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SSB、SIB1等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基于高频频段、接收到的SSB和PBCH确定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如确定SSB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SIB1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QCL假设指示信息等,以使得终端设备后续使用该信息接入该网络设备所在的小区,实现与网络设备通过高频频段进行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高频频段设计的PBCH中的信息传输,可以使终端设备在不同SSB子载波间隔和不同SIB1子载波间隔组合的情况下,确定k SSB表示的含义、确定SIB1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确定SSB的QCL关系等中的至少一项,也可以保证高频频段包括的非授权频谱和授权频谱上的SSB传输的统一设计。
在一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针对高频频段设计的PBCH中的信息传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SSB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SIB1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k SSB)、QCL假设指示信息(Q)。下面,分别针对这三个部分进行介绍说明。
首先,介绍说明SS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SIB1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第一SSB,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频段属于第一频率范围。
第一频率范围包括至少一个频段,假设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频率范围中的第一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SSB,且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第一SSB,则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第一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和/或,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关联关系确定。应理解,通信协议既可以预定义第一子载波间隔的具体数值,如预定义为120KHz,也可以预定义关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关联关系包括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例如,假设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与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Band(带宽)M1,A1 KHz}或{Band M2,A2 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1上检测SSB,则终端设备可假设该Band M1上的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A1 KHz,或者该终端设备可根据A1 KHz的子载波间隔在该Band M1上检测SSB;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2上检测SSB,则该终端设备可假设该Band M2上的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A2 KHz,或者该终端设备可根据A2 KHz的子载波间隔在该Band M2上检测SSB。
又例如,假设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与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Band M1,A1/A2 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1上检测SSB,则终端设备可假设该Band M1上的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A1 KHz或A2 KHz,或者该终端设备可根据A1或A2 KHz的子载波间隔在该Band M1上检测SSB。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信息与第一SSB关联,第一SSB是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的SSB,第一频段属于第一频率范围;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应理解,SIB1、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分别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均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将“与第一SSB关联的SIB1、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统称为“第一信息”,将“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称为“第二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第二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和/或,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确定: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一频段、第一指示信息;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应理解,通信协议既可以预定义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具体数值,如预定义为120KHz,也可以预定义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确定方式,即预定义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上述至少一项信息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第二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的情况下,第二子载波间隔不需要网络设备指示,因而,SSB中PBCH中的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其他信息,以实现更多信息的指示和承载。
以“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确定: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一频段、第一指示信息”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至少一项信息中的任意一项信息或任意多项信息的组合来确定第二子载波间隔。下面,介绍说明几种可能的确定方式。
(1)可选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确定。在这种方式,由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不需要网络设备指示,因此,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其他信息。
例如,第二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子载波间隔相同。作为示例,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也为120KHz。作为另一示例,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子载波间隔为480KHz,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也为480KHz。
又例如,第二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假设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A1 KHz,B1 KHz}或{A2 KHz,B2 KHz},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子载波间隔为A1 KHz,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B1 KHz;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子载波间隔为A2 KHz,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B2 KHz。作为示例,假设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120KHz,120KHz}或{240KHz,480KHz},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子载波间隔为240KHz,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480KHz。
(2)可选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第一频段确定。在这种方式,由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也不需要网络设备指示,因此,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其他信息。
例如,第一频段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Band M1,B1 KHz}或{Band M2,B2 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1上检测到SSB,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B1 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2上检测到SSB,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B2 KHz。
(3)可选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频段确定。在这种方式,由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也不需要网络设备指示,因此,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其他信息。
例如,第一频段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Band M1,A1 KHz,B1 KHz}或{Band M2,A2 KHz,B2 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1上检测到SSB,且该SSB的子载波间隔为A1 KHz,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B1 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2上检测到SSB,且该SSB的子载波间隔为A2 KHz,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B2 KHz。
作为示例,假设第一频段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Band M1,120KHz,120KHz}或{Band M1,240KHz,960KHz}。当终端设备在Band M1上检测到SSB,如果该SSB的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如果该SSB的子载波间隔为240KHz,则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960KHz。
作为另一示例,假设第一频段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Band M1,120KHz,120KHz}或{Band M2,480KHz,480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1上检测SSB,则该终端设备可确定Band M1上的SSB的子载波间隔为120KHz,与该Band M1上的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2上检测SSB,则该终端设备可确定Band M2上的SSB的子载波间隔为480KHz,与该Band M2上的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480KHz。
(4)可选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其它信息。在这种方式中,通过网络设备指示第二子载波间隔,可以在初始接入过程中更灵活地支持多种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SIB1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组合。
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包括1比特的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作为示例,1比特的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B1 KHz或B2 KHz。作为另一示例,1比特的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可以指示scs15or60orB1或scs30or120orB2,如果终端设备在FR1的载波上获取了MIB,则MIB中的scs15or60orB1对应15KHz,scs30or120orB2对应30KHz;如果终端设备在FR2的载波上获取了MIB,则 MIB中的scs15or60orB1对应60KHz,scs30or120orB2对应120KHz;如果终端设备在FRX的载波上获取了MIB,则MIB中的scs15or60orB1对应B1 KHz,scs30or120orB2对应B2 KHz。
又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包括2比特,其中,1比特为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另1比特为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其他信息。可选地,其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PDCCH配置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空余比特、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作为示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B1 KHz、B2 KHz或B3KHz。
(5)可选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第一频段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在这种方式中,通过网络设备指示第二子载波间隔,也可以在初始接入过程中更灵活地支持多种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SIB1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组合。
例如,第一频段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Band M1,B1/B2 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1上检测到SSB,则第一指示信息(如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B1或B2 KHz。
作为示例,第一频段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Band M1,120或480KHz}和{Band M2,120或960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1上检测到SSB,则第一指示信息(如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120或480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2上检测到SSB,则第一指示信息(如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120或960KHz。
(6)可选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在这种方式中,通过网络设备指示第二子载波间隔,也可以在初始接入过程中更灵活地支持多种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SIB1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组合。
例如,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A1 KHz,B1/B2 KHz},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子载波间隔为A1 KHz,则第一指示信息(如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B1或B2 KHz。
作为示例,第一子载波间隔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120KHz,120或480KHz}和{480KHz,480或960KHz},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则第一指示信息(如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120或480KHz;如果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子载波间隔为480KHz,则第一指示信息(如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480或960KHz。
(7)可选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第一指示信息、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一频段确定。在这种方式中,通过网络设备指示第二子载波间隔,也可以在初始接入过程中更灵活地支持多种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SIB1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组合。
例如,第一频段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Band M1,A1 KHz,B1/B2 KHz},如果终端设备在Band M1上检测到SSB,且该SSB的子载波间隔为A1 KHz,则第一指示信息(如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B1或B2 KHz。
作为示例,假设第一频段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关联关系包括{Band M1,120KHz,120/480KHz}或{Band M1,240KHz,480/960KHz},当终端设备在Band M1上检测到SSB时,如果该SSB的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则第一指示信息(如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120或480KHz;如果该SSB的子载波间隔为240KHz,则第一指示信息(如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480或960KHz。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确定方式也可以是上述各种方式的组合。以{120/480,120/480}KHz包括SSB 120KHz+SIB1 120KHz、SSB 480KHz+SIB1 480KHz和SSB 120KHz+SIB1 480KHz为例,当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子载波间隔是480KHz时,终端设备假设SIB1的子载波间隔和SSB的子载波间隔相同,也为480KHz;当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子载波间隔是120KHz时,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如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确定与该SSB对应的SIB1的子载波间隔为120或480KHz。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在另一个示例中,上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基于此,可能支持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组合{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1)情况1:{A1,B1}KHz。例如,{120,120}KHz。
(2)情况2:{A1/A2,B1}KHz。例如,{120/240,120}KHz;又例如,{120/480,120}KHz;又例如,{120/960,120}KHz。
(3)情况3:{A1,B1/B2}KHz。例如,{120,120/480}KHz;又例如,{120,120/960}KHz;又例如, {120,120/240}KHz。
(4)情况4:{A1/A2,B1/B2}KHz。例如,{120/480,120/480}KHz;又例如,{120/480,120/960}KHz;又例如,{120/960,120/480}KHz;又例如,{120/960,120/960}KHz;又例如,{120/240,120/480}KHz;又例如,{120/240,120/960}KHz;又例如,{120/240,120/240}KHz。
(5)情况5:{A1,B1/B2/B3}KHz。例如,{120,120/480/960}KHz。
(6)情况6:{A1/A2,B1/B2/B3}KHz。例如,{120/480,120/480/960}KHz;又例如,{120/960,120/480/960}KHz;又例如,{120/240,120/480/960}KHz。
(7)情况7:{A1/A2/A3,B1/B2/B3}KHz。例如,{120/480/960,120/480/960}KHz。
应理解,以{A1/A2,B1/B2}KHz这一情况为例,{A1/A2,B1/B2}KHz组合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子载波间隔为A1 KHz且第二子载波间隔为B1 KHz、第一子载波间隔为A1 KHz且第二子载波间隔为B2 KHz、第一子载波间隔为A2 KHz且第二子载波间隔为B1 KHz、第一子载波间隔为A2 KHz且第二子载波间隔为B2 KHz。例如,{120/480,120/480}KHz包括SSB 120KHz+SIB1 120KHz、SSB 480KHz+SIB1480KHz、SSB 120KHz+SIB1 480KHz和SSB 480kHz+SIB1 120KHz。又例如,{120/480,120/480}KHz包括SSB 120KHz+SIB1 120KHz和SSB 480KHz+SIB1 480KHz。
可选地,网络设备根据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传输SSB,终端设备根据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检测SSB。可选地,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的长度可以是预设的,或网络设备配置的。可选地,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的长度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相关联。
其次,介绍说明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k SSB)。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其中,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一SSB中的PBCH中,第一SSB是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的SSB,第一频段属于第一频率范围;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CRB中的子载波0至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第二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与第一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重合,第一CRB与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CRB还可以称为“N SSB-CRB”,为了便于描述,以“第二CRB”这一名称介绍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选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二CRB与第一CRB为相同的CRB。基于此,上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CRB中的子载波0至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第一CRB与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重叠。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介绍说明之前,作如下假设: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信息与第一SSB关联,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应理解,下述实施例以上述假设为基础。
可选地,第二子载波间隔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k SSB有效的指示值为0、1,…,12*ceil(N2)-1,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可选地,k SSB包括的比特数为ceil(log2(12*ceil(N2))),其中,log2表示以2为底的对数。
例如,假设第二子载波间隔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2,k SSB有效的指示值为0、1,…,23,k SSB包括的比特数为ceil(log2(24))=5比特。
又例如,假设第二子载波间隔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1,k SSB有效的指示值为0、1,…,11,k SSB包括的比特数为ceil(log2(12))=4比特。
又例如,假设第二子载波间隔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0.5,k SSB有效的指示值为0、1,…,11,k SSB包括的比特数为ceil(log2(12))=4比特。
可选地,当k SSB包括4比特时,k SSB是由MIB中的SSB子载波偏移指示的;当k SSB包括的比特数大于4比特时,k SSB包括的额外1比特是通过PBCH携带的信息比特指示的,其中,PBCH携带的信息比特包括MIB中的信息、MIB消息类型指示和PBCH信息比特。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有选择性地对k SSB有效的指示值进行不同的限制。基于此,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1)可选地,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情况下,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3、4、5、6、7、8、9、10、11};{0、2、4、6、8、10};{0、4、8};{1、3、5、7、9、11};{3、7、11}。
(2)可选地,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1的情况下,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N1、2*N1、…、(M1-1)*N1},其中,M1*N1=m*12,m为满足M1*N1=m*12的最小正整数;{0、2、4、6、8、 10};{0、4、8};{1、3、5、7、9、11};{3、7、11}。
例如,k SSB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为m1*N1,第一子载波间隔为480KHz,第二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则N1=480/120=4,M1*4=1*12,M1=3,则m1=0、1、2,k SSB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为0、4、或8。
又例如,k SSB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为m1*N1,第一子载波间隔为960KHz,第二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则N1=960/120=8,M1*8=2*12,M1=3,则m1=0、1、2,k SSB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为0、4、或8。
又例如,k SSB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为m1*N1,第一子载波间隔为240KHz,第二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则N1=240/120=2,M1*2=1*12,M1=6,则m1=0、1、2、3、4、5,k SSB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为0、2、4、6、8、或10。
(3)可选地,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第二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12*N2-1};{0、1、2、3、4、5、6、7、8、9、10、11};{0、2、4、6、8、10};{0、4、8};{1、3、5、7、9、11};{3、7、11}。
(4)可选地,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第二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对应的一个RB内的子载波索引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3、4、5、6、7、8、9、10、11};{0、N2、2*N2、…、(M2-1)*N2},其中,M2*N2=n*12,n为满足M2*N2=n*12的最小正整数;{0、2、4、6、8、10};{0、4、8}。
例如,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的位置可以为m2*N2,第一子载波间隔为120KHz,第二子载波间隔为480KHz,则N2=480/120=4,M2*4=1*12,M2=3,则m2=0、1、2,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的位置可以为0、4、或8。
又例如,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的位置可以为m2*N2,第一子载波间隔为120KHz,第二子载波间隔为960KHz,则N2=960/120=8,M2*8=2*12,M2=3,则m2=0、1、2,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的位置可以为0、4、或8。
又例如,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的位置可以为m2*N2,第一子载波间隔为120KHz,第二子载波间隔为240KHz,则N2=240/120=2,M2*2=1*12,M2=6,则m2=0、1、2、3、4、5,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的位置可以为0、2、4、6、8、或10。
本申请实施例对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确定方式均不作限定。
可选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或者,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中,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具体确定方式,和/或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具体确定方式,可以与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具体确定方式相同。在下述实施例中,仅以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具体确定方式为例进行介绍说明,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了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具体确定方式后,将容易想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具体确定方式,和/或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具体确定方式。
针对上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的情况,可选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既可以预定义为具体的数值,如120KHz,也可以预定义其确定的方式。可选地,预定义的第二CRB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1)可选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小于或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所有支持的第一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第一子载波间隔。
(2)可选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小于或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所有支持的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3)可选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大于或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所有支持的第一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第一子载波间隔。
(4)可选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大于或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所有支持的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第二子载波间隔。
(5)可选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所有支持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所有支持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子载波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针对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的大小关系,预定义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不同确定方式。基于此,可选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1)可选地,对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小于或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所有支持的第一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小于或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所有支持的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第二子载波间隔。例如,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120KHz。
(2)可选地,对于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小于或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所有支持的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的第二子载波间隔。例如,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120KHz。
(3)可选地,对于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大于或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所有支持的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的第二子载波间隔。例如,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480KHz。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地提供了几种k SSB指示值的示意图。
(1)对于第一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SSB 480KHz+SIB1 480KHz的情况下,请参考图5,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120KHz。k SS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k SSB指示值为8,表示第二CRB中的子载波0到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为8。
(2)对于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SSB 480KHz+SIB1 120KHz的情况下,请参考图6,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120KHz。k SS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k SSB指示值为8,表示第二CRB中的子载波0到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为8。
(3)对于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SSB 120KHz+SIB1 480KHz的情况下,请参考图7,k SSB指示值为8,表示第二CRB中的子载波0到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为8。其中,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k SS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另外,在该示例中,可放置SSB的位置受限。例如,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只能位于一个RB中的子载波0、4或8上。
(4)对于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SSB 120KHz+SIB1 480KHz的情况下,请参考图8,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120KHz。k SS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k SSB指示值为8,表示第二CRB中的子载波0到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为8。另外,在该示例中,可放置SSB的位置受限。例如,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只能位于一个RB中的子载波0、4或8上。
对于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的大小关系,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了如下几种{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子载波间隔}组合。
(1)情况1:第一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作为示例,第一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组合情况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120,120}KHz;{480,480}KHz;{960,960}KHz;{240,240}KHz。
(2)情况2: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作为示例,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240,120}KHz;{480,120}KHz;{960,120}KHz;{480,240}KHz;{960,240}KHz;{960,480}KHz。
(3)情况3: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作为示例,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120,480}KHz;{120,960}KHz;{120,240}KHz;{240,480}KHz;{240,960}KHz;{480,960}KHz。
再次,介绍说明QCL假设指示信息(Q)。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QCL假设指示信息。QCL假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SSB候选位置之间的QCL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对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不作限定,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个比特,或者,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个比特。
针对QCL假设指示信息(Q)占用2个比特,QCL假设指示信息指示的值可以包括以下情况。
可选地,Q指示的值为8、16、32、或64。其中,SSB索引=(候选SSB索引mod Q)。应理解,在一个SSB突发集合内或一个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可用于传输SSB的候选位置个数最大为64的情况下,如果Q指示的值为64,则说明1个SSB索引在一个SSB突发集合内或一个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只对应1个SSB候选位置,也就是说对于1个SSB索引没有增加额外的SSB传输机会。可选地,当SSB在第一频率范围包括的授权频段上传输或SSB在传输时不对应LBT过程时,Q指示的值为64,或者UE不期待Q指示的值不为64。
可选地,Q指示的值为1、2、4、或8。其中,Q值表示1个SSB索引在一个SSB突发集合内或一个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包括的候选位置的个数。例如,Q指示2,表示1个SSB索引在一个SSB突发集合内或一个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包括2个候选位置。可选地,当SSB在第一频率范围包括的授权频段上传输或SSB在传输时不对应LBT过程时,Q指示的值为1,或者UE不期待Q指示的值不为1。
由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包括的频率较高,信道衰落较大,因此布网在第一频率范围的小区的覆盖范围通常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通常也较小。相应地,在第一频率范围包括的非授权频谱上,通信设备LBT成功的概率也较高,从而获得的传输机会也较多。因此,可以不需要引入太多的SSB候选位置来增加SSB的传输机会。相应地,QCL假设指示信息包括的比特数也可以减少。基于此,在一个示例中,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为1。
针对QCL假设指示信息(Q)占用1个比特,QCL假设指示信息指示的值可以包括以下情况。
可选地,Q指示的值为32或64;或者,Q指示的值为16或64。其中,SSB索引=(候选SSB索引mod Q)。可选地,当SSB在第一频率范围包括的授权频段上传输或SSB在传输时不对应LBT过程时,Q指示的值为64,或者UE不期待Q指示的值不为64。
可选地,Q指示的值为1或2;或者,Q指示的值为1或4。其中,Q值表示1个SSB索引在一个SSB突发集合内或一个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包括的候选位置的个数。例如,Q指示2,表示1个SSB索引在一个SSB突发集合内或一个发现信号传输机会窗口内包括2个候选位置。可选地,当SSB在第一频率范围包括的授权频段上传输或SSB在传输时不对应LBT过程时,Q指示的值为1,或者UE不期待Q指示的值不为1。
本申请实施例对QCL假设指示信息的确定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第二信息指示。可选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MIB中的第三信息、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其中,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空余比特。以下针对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PBCH中承载的第二信息指示的情况进行介绍说明。
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1比特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指示,例如通过subCarrierSpacingCommon指示。
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4比特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例如通过k SSB中的低位比特(即第4位比特)指示。可选地,当k SSB指示的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4比特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例如通过k SSB中的低位比特指示。可选地,第一预设值为12。
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4比特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例如通过k SSB中的高位比特(即第1位比特)指示。可选地,当k SSB指示的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4比特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例如通过k SSB中的高位比特指示。可选地,第一预设值为12。
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4比特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例如通过k SSB中的第2位比特指示。可选地,当k SSB指示的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4比特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例如通过k SSB中的第2位比特指示。
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4比特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例如通过k SSB中的第3位比特。可选地,当k SSB指示的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4比特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例如通过k SSB指示信息中的第3位比特指示。
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1比特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指示。由于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主要用于初始接入阶段的信息传输,考虑配置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LTE系统共存。在第一频率范围,由于不需要和LTE系统共存,因此可以不支持TypeA DMRS配置。相应地,该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其他信息,例如,用于指示QCL假设指示信息。
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8比特SIB1 PDCCH配置信息中的至少1比特指示。由于在第一频率范围,SIB1 PDCCH配置中可以有一些冗余状态,因此,这些在指示SIB1 PDCCH配置时的冗 余状态可以用于指示其他信息,例如,用于指示QCL假设指示信息。可选地,上述至少1比特可以包括8比特SIB1 PDCCH配置信息中的最低位比特(即第8位比特),和/或,上述至少1比特可以包括8比特SIB1 PDCCH配置信息中的最高位比特(即第1位比特),和/或,上述至少1比特可以包括8比特SIB1 PDCCH配置信息中的第5位比特,和/或,上述至少1比特可以包括8比特SIB1 PDCCH配置信息中的第4位比特。
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MIB中的1比特空余比特指示。
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1比特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指示。
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PBCH信息比特中的半帧指示信息a A+4指示。
针对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比特的情况,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包括根据上述各种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确定的2比特。
作为示例,在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比特的情况下,1比特为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例如subCarrierSpacingCommon;另1比特为k SSB中的低位比特。可选地,当k SSB指示的值小于12时,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和4比特k SSB中的低位比特用于联合指示QCL假设指示信息。
作为示例,在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比特的情况下,1比特为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例如subCarrierSpacingCommon;另1比特为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
作为示例,在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比特的情况下,该2比特为k SSB中的最低两位比特(即第3位和第4位比特)。可选地,当k SSB指示的值小于12时,4比特k SSB中的最低两位比特用于联合指示QCL假设指示信息。
针对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比特的情况,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包括根据上述各种情况中的一种情况确定的1比特。
作为示例,在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比特的情况下,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指示,例如通过subCarrierSpacingCommon指示。
作为示例,在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比特的情况下,当k SSB指示的值小于12时,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k SSB指示信息中的低位比特指示。
作为示例,在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比特的情况下,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SIB1 PDCCH配置信息包括的8比特中的最低位比特(即第8位比特)指示。
作为示例,在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比特的情况下,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SIB1 PDCCH配置信息包括的8比特中的第5位比特指示。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介绍说明之前,作如下假设: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信息与第一SSB关联,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应理解,下述实施例以上述假设为基础。
可选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和/或,第二信息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此,若QCL假设指示信息与第一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那么,在第一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情况下,QCL假设指示信息包括的比特数不同。若第二信息与第一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那么,在第一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情况下,QCL假设指示信息重用的信息域(第二信息)不同。若QCL假设指示信息与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那么,在第二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情况下,QCL假设指示信息包括的比特数不同。若第二信息与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那么,在第二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情况下,QCL假设指示信息重用的信息域不同。若QCL假设指示信息与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组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那么,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组合不同的情况下,QCL假设指示信息包括的比特数不同。若第二信息与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组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那么,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的组合不同的情况下,QCL假设指示信息重用的信息域不同。
可选地,对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服务小区的配置信息指示SSB的QCL关系,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在进行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测量时对应的SSB的QCL关系。
基于上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PBCH的设计,以下示例性示出了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参数的一种确定方式。
在第一频率范围包括的Band M1频段,SSB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一子载波间隔)预定义为120KHz,SIB1、用于初始接入的消息2或消息4(Msg.2/4)、寻呼消息和系统消息等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第二子载波间隔)和第一子载波间隔相同,即第二子载波间隔也为120KHz。
在k SSB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CRB中的子载波0到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时,k SSB有效的指示值为0、1、2、3、4、5、6、7、8、9、10、11。
QCL假设指示信息(Q)包括1比特,Q指示的值为32或64。QCL假设指示信息重用MIB中的1比特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如下述表六所示。
表六 QCL假设指示信息
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 QCL假设指示信息
scs15or60 32
scs30or120 64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和/或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的相互组合,组合之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另一点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和/或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和现有技术任意的相互组合,组合之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上述实施例介绍说明的终端设备侧的信息确定方法中,有关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可以单独实现为网络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确定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终端设备侧的方法示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终端设备10,也可以设置在终端设备10中。如图9所示,该装置900可以包括:信息确定模块910。
信息确定模块910,用于基于第一频率范围,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率大于52.6GHz和/或等于52.6G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52.6GHz至71G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第一SSB,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和/或,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关联关系包括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SSB是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的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和/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确定: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其它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其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空余比特、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一SSB中的PBCH中,所述第一SSB是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的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CRB中的子载波0至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所述第二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与第一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CRB与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重叠。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 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CRB与所述第一CRB为相同的CRB。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3、4、5、6、7、8、9、10、11};{0、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1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N1、2*N1、…、(M1-1)*N1},其中,M1*N1=m*12,所述m为满足M1*N1=m*12的最小正整数;{0、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12*N2-1};{0、1、2、3、4、5、6、7、8、9、10、11};{0、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对应的一个RB内的子载波索引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3、4、5、6、7、8、9、10、11};{0、N2、2*N2、…、(M2-1)*N2},其中,M2*N2=n*12,所述n为满足M2*N2=n*12的最小正整数;{0、2、4、6、8、10};{0、4、8};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QCL假设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第二信息指示。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MIB中的第三信息、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空余比特。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和/或,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所述第一SSB,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个比特,或者,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个比特。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针对高频频段上的PBCH中的信息传输进行了设计,在初始接入过程中,网络设备基于高频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SSB、SIB1等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基于高频频 段确定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如确定SSB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SIB1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QCL假设指示信息等,以使得终端设备后续使用该信息接入网络设备,实现与网络设备在高频频段上的信息交互。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网络设备侧的方法示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网络设备20,也可以设置在网络设备20中。如图10所示,该装置1000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010。
第一发送模块1010,用于通过第一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第一频率范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率大于52.6GHz和/或等于52.6G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52.6GHz至71G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和/或,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关联关系包括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1000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02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频段,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和/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确定: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其它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其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空余比特、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CRB中的子载波0至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所述第二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与第一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CRB与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重叠。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CRB与所述第一CRB为相同的CRB。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3、4、5、6、7、8、9、10、11};{0、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 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1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N1、2*N1、…、(M1-1)*N1},其中,M1*N1=m*12,所述m为满足M1*N1=m*12的最小正整数;{0、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12*N2-1};{0、1、2、3、4、5、6、7、8、9、10、11};{0、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对应的一个RB内的子载波索引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3、4、5、6、7、8、9、10、11};{0、N2、2*N2、…、(M2-1)*N2},其中,M2*N2=n*12,所述n为满足M2*N2=n*12的最小正整数;{0、2、4、6、8、10};{0、4、8};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第二信息用于指示QCL假设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MIB中的第三信息、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空余比特。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和/或,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个比特,或者,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个比特。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针对高频频段上的PBCH中的信息传输进行了设计,在初始接入过程中,网络设备基于高频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SSB、SIB1等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基于高频频段确定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如确定SSB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SIB1传输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QCL假设指示信息等,以使得终端设备后续使用该信息接入网络设备,实现与网络设备在高频频段上的信息交互。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2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终端设备侧的信息确定方法。具体来讲,该终端设备120可以包括:处理器121,以及与所述处理器121相连的收发器122;其中:
处理器12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2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收发器122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可选地,收发器122是一块通信芯片。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120还包括:存储器和总线。存储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 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和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DVD(Digital Video 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其中:
所述处理器121,用于基于第一频率范围,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率大于52.6GHz和/或等于52.6G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52.6GHz至71G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第一SSB,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和/或,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关联关系包括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SSB是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的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和/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确定: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其它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其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空余比特、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一SSB中的PBCH中,所述第一SSB是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的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CRB中的子载波0至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所述第二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与第一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CRB与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重叠。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CRB与所述第一CRB为相同的CRB。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3、4、5、6、7、8、9、10、11};{0、 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1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N1、2*N1、…、(M1-1)*N1},其中,M1*N1=m*12,所述m为满足M1*N1=m*12的最小正整数;{0、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12*N2-1};{0、1、2、3、4、5、6、7、8、9、10、11};{0、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对应的一个RB内的子载波索引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3、4、5、6、7、8、9、10、11};{0、N2、2*N2、…、(M2-1)*N2},其中,M2*N2=n*12,所述n为满足M2*N2=n*12的最小正整数;{0、2、4、6、8、10};{0、4、8};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QCL假设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第二信息指示。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MIB中的第三信息、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空余比特。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和/或,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所述第一SSB,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个比特,或者,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个比特。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3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网络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具体来讲,该网络设备130可以包括:处理器131,以及与所述处理器131相连的收发器132;其中:
处理器13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3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收发器132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可选地,收发器132是一块通信芯片。
在一个示例中,网络设备130还包括:存储器和总线。存储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和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DVD(Digital Video 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器132,用于通过第一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第一频率范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率大于52.6GHz和/或等于52.6G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52.6GHz至71G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和/或,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关联关系包括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发器132,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频段,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和/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确定: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其它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其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空余比特、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CRB中的子载波0至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所述第二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与第一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CRB与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重叠。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CRB与所述第一CRB为相同的CRB。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3、4、5、6、7、8、9、10、11};{0、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1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N1、2*N1、…、(M1-1)*N1},其中,M1*N1=m*12,所述m为满足M1*N1=m*12的最小正整数;{0、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 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12*N2-1};{0、1、2、3、4、5、6、7、8、9、10、11};{0、2、4、6、8、10};{0、4、8};{1、3、5、7、9、11};{3、7、11};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对应的一个RB内的子载波索引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0、1、2、3、4、5、6、7、8、9、10、11};{0、N2、2*N2、…、(M2-1)*N2},其中,M2*N2=n*12,所述n为满足M2*N2=n*12的最小正整数;{0、2、4、6、8、10};{0、4、8};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第二信息用于指示QCL假设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MIB中的第三信息、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空余比特。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和/或,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个比特,或者,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个比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终端设备侧的信息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网络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网络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终端设备侧的信息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网络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终端设备侧的信息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网络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6)

  1.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频率范围,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52.6GHz至71GHz。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第一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和/或,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关联关系包括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SSB是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的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系统消息块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和/或,
    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确定: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所述第一SSB中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中承载的其它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类型TypeA解调参考信号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空余比特、主消息块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一SSB中的PBCH中,所述第一SSB是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的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公共资源块CRB中的子载波0至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所述第二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与第一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CRB与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重叠。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CRB与所述第一CRB为相同的CRB。
  16.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3、4、5、6、7、8、9、10、11};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17.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1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N1、2*N1、…、(M1-1)*N1},其中,M1*N1=m*12,所述m为满足M1*N1=m*12的最小正整数;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12*N2-1};
    {0、1、2、3、4、5、6、7、8、9、10、11};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19.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对应的一个RB内的子载波索引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3、4、5、6、7、8、9、10、11};
    {0、N2、2*N2、…、(M2-1)*N2},其中,M2*N2=n*12,所述n为满足M2*N2=n*12的最小正整数;
    {0、2、4、6、8、10};
    {0、4、8};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准共址QCL假设指示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第二信息指示。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MIB中的第三信息、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空余比特。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和/或,
    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所述第一SSB,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24.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个比特,或者,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个比特。
  25.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第一频率范围。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52.6GHz至71GHz。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和/或,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关联关系包括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28. 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29. 根据权利要求25至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频段,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系统消息块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二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和/或,
    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确定: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所述第一SSB中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中承载的其它信息。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类型TypeA解调参考信号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空余比特、主消息块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33. 根据权利要求29至3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34. 根据权利要求25至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公共资源块CRB中的子载波0至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所述第二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与第一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CRB与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重叠。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36. 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37.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38.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CRB与所述第一CRB为相同的CRB。
  39.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3、4、5、6、7、8、9、10、11};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40.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1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N1、2*N1、…、(M1-1)*N1},其中,M1*N1=m*12,所述m为满足M1*N1=m*12的最小正整数;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41.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12*N2-1};
    {0、1、2、3、4、5、6、7、8、9、10、11};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42.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8、4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对应的一个RB内的子载波索引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3、4、5、6、7、8、9、10、11};
    {0、N2、2*N2、…、(M2-1)*N2},其中,M2*N2=n*12,所述n为满足M2*N2=n*12的最小正整数;
    {0、2、4、6、8、10};
    {0、4、8};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43. 根据权利要求25至4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QCL假设指示信息。
  44.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MIB中的第三信息、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空余比特。
  45. 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和/或,
    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46. 根据权利要求43至4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个比特,或者,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个比特。
  47. 一种信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终端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频率范围,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
  48. 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52.6GHz至71GHz。
  49. 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第一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第一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
  50.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和/或,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关联关系包括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51. 根据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52. 根据权利要求47至5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SSB是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的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系统消息块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53. 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和/或,
    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确定: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54. 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所述第一SSB中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中承载的其它信息。
  55. 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类型TypeA解调参考信号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空余比特、主消息块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56. 根据权利要求52至5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57. 根据权利要求47至5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承载在第一SSB中的PBCH中,所述第一SSB是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的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公共资源块CRB中的子载波0至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所述第二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与第一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CRB与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重叠。
  58.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59. 根据权利要求57或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60. 根据权利要求57至5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61. 根据权利要求57至6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CRB与所述第一CRB为相同的CRB。
  62. 根据权利要求57至6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3、4、5、6、7、8、9、10、11};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63. 根据权利要求57至6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1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N1、2*N1、…、(M1-1)*N1},其中,M1*N1=m*12,所述m为满足M1*N1=m*12的最小正整数;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64. 根据权利要求57至6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 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12*N2-1};
    {0、1、2、3、4、5、6、7、8、9、10、11};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65. 根据权利要求57至61、6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对应的一个RB内的子载波索引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3、4、5、6、7、8、9、10、11};
    {0、N2、2*N2、…、(M2-1)*N2},其中,M2*N2=n*12,所述n为满足M2*N2=n*12的最小正整数;
    {0、2、4、6、8、10};
    {0、4、8};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66. 根据权利要求47至6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包括准共址QCL假设指示信息。
  67. 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通过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第二信息指示。
  68. 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MIB中的第三信息、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空余比特。
  69. 根据权利要求67或6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和/或,
    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检测到所述第一SSB,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属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70. 根据权利要求66至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个比特,或者,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个比特。
  71. 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网络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第一频率范围。
  72. 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52.6GHz至71GHz。
  73. 根据权利要求71或7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和/或,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根据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关联关系包括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频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74. 根据权利要求71至7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75. 根据权利要求71至7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频段,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系统消息块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76. 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二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和/或,
    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基于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确定: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频段、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77. 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所述第一SSB中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中承载的其它信息。
  78. 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类型TypeA解调参考信号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配置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空余比特、主消息块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79. 根据权利要求75至7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20KHz、240KHz、480KHz、960KHz。
  80. 根据权利要求71至7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公共资源块CRB中的子载波0至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资源块RB的子载波0之间偏移的子载波个数,所述第二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与第一CRB的子载波0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CRB与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重叠。
  81. 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82. 根据权利要求80或8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83. 根据权利要求80至8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由通信协议预定义;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一子载波间隔;
    或者,
    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84. 根据权利要求80至8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所述第一CRB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CRB与所述第一CRB为相同的CRB。
  85. 根据权利要求80至8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3、4、5、6、7、8、9、10、11};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86. 根据权利要求80至8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1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N1、2*N1、…、(M1-1)*N1},其中,M1*N1=m*12,所述m为满足M1*N1=m*12的最小正整数;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87. 根据权利要求80至8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的子载波个数对应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12*N2-1};
    {0、1、2、3、4、5、6、7、8、9、10、11};
    {0、2、4、6、8、10};
    {0、4、8};
    {1、3、5、7、9、11};
    {3、7、11};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88. 根据权利要求80至84、8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子载波间隔小于第二子载波间隔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比值为N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SSB的第一个RB的子载波0对应的一个RB内的子载波索引范围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0、1、2、3、4、5、6、7、8、9、10、11};
    {0、N2、2*N2、…、(M2-1)*N2},其中,M2*N2=n*12,所述n为满足M2*N2=n*12的最小正整数;
    {0、2、4、6、8、10};
    {0、4、8};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89. 根据权利要求71至8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SB中的PBCH中承载的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QCL假设指示信息。
  90. 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MIB中的第三信息、MIB消息类型指示信息、半帧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公共子载波间隔指示信息、子载波偏移指示信息、TypeA DMRS位置指示信息、SIB1 PDCCH配置信息、空余比特。
  91. 根据权利要求89或9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与第一子载波间隔或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和/或,
    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或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是指所述第一SSB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是指第一信息传输所对应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SSB关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B1、所述初始接入过程中传输的消息2或消息4、寻呼消息、系统消息。
  92. 根据权利要求89至9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1个比特,或者,所述QCL假设指示信息占用2个比特。
  93.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第一频率范围,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使用的信息。
  94.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通过第一频段,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频段属于第一频率范围。
  95.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确定方法。
  96.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网络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25至4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CN202080108159.9A 2020-12-30 2020-12-30 信息确定方法、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7462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41733 WO2022141276A1 (zh) 2020-12-30 2020-12-30 信息确定方法、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6244A true CN116746244A (zh) 2023-09-12

Family

ID=82260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8159.9A Pending CN116746244A (zh) 2020-12-30 2020-12-30 信息确定方法、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53332A1 (zh)
EP (1) EP4271077A4 (zh)
CN (1) CN116746244A (zh)
WO (1) WO20221412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25296A1 (en) * 2021-01-08 2022-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and download control information design for higher ban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6430B (zh) * 2017-12-18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1527783B (zh) * 2018-05-11 2023-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245199A1 (ko) * 2018-06-22 2019-1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측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기기
CN111836380B (zh) * 2019-08-15 2022-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块的接收方法、发送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669235B (zh) * 2020-05-15 2022-04-22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高频发现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230292269A1 (en) * 2020-07-31 2023-09-1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offset indicatio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offs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1077A1 (en) 2023-11-01
EP4271077A4 (en) 2024-03-13
US20230353332A1 (en) 2023-11-02
WO2022141276A1 (zh)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2694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230069882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sidelink feedback resource,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3009064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1196232A1 (zh) 物理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210315A (zh) 信道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20303961A1 (en) Physical channel monitor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30353332A1 (en)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049264A1 (en) 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 (psfc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30354415A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US2022039450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3023903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WO2022077509A1 (zh)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077346A1 (zh) 信道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094935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4055243A1 (zh) 侧行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4092670A1 (zh) 侧行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2150990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6438768A (zh) 一种信道监听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7998591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150770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7730594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7063564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264668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54509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7461277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