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1331A - 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 - Google Patents

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1331A
CN116931331A CN202210342247.6A CN202210342247A CN116931331A CN 116931331 A CN116931331 A CN 116931331A CN 202210342247 A CN202210342247 A CN 202210342247A CN 116931331 A CN116931331 A CN 116931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semi
substrate
electrochromic
rearview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22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明君
林逸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22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1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1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1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reflectors or illumin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8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包括一第一部分、一第二部分及一电致变色介质,该第一部分包括一第一基材及一透光导电层,该透光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材上,该第二部分包括一第二基材及一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材上,该电致变色介质设置于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之间,该第一部分的该透光导电层的面积超出该电致变色介质而背向地露出一第一导电区域,该第二部分的该第二基材具有一平行于一观看方向的一穿孔而使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背向地露出一第二导电区域。

Description

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并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
背景技术
近来,电致变色技术开始被应用于车辆后视镜之中,配合环境光感测器,可以侦测环境光强度并输出信号控制车辆后视镜的电致变色元件,使电致变色元件的吸光性质获得改变,从而改变车辆后视镜对光线的反射比。由此,可以防止驾驶员的眼睛被高强度的反射光影响。
现有技术可见于US20210245661、US10343608、US10179546、US9694751、US10976588、US10823882、US10739591等。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设置电致变色元件,需要在车辆后视镜内引入电连接结构(如US10703282)或电绝缘结构(如US10399498),这些结构通常设置在电致变色元件的边缘且需要设置遮饰层(hiding layer)来遮蔽。因而造成后视镜的可视范围降低(或可视为可视范围与遮蔽范围的比例降低),且有碍整体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存在可视范围偏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其包括:一第一部分,包括一第一基材以及一透光导电层,该第一基材包括一第一外侧面以及一第一内侧面,该透光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材的该第一内侧面上;一第二部分,包括一第二基材以及一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该第二基材相对于该第一基材设置且包括一第二外侧面以及一第二内侧面,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材的该第二内侧面上,其中,从该第一部分朝该第二部分定义为一观看方向;以及一电致变色介质,设置于该第一部分的该透光导电层以及该第二部分的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之间;其中,该第一部分的该透光导电层的面积超出该电致变色介质而背向地露出一第一导电区域,该第二部分的该第二基材具有一平行于该观看方向的一穿孔而使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背向地露出一第二导电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部分还包括设置于该第一基材的该第一内侧面的一周围区域的一遮饰层。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的一边缘以及该第二部分的一边缘之间的一密封构件,该透光导电层、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及该密封构件限定出一容纳该电致变色介质的腔室。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还包括一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导电区域;以及一第二电连接部,包括一填入该穿孔而电性连接至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的导电柱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基材的该第二外侧面的导电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其包括:一第一部分,包括一第一基材、一遮饰层及一透光导电层,该第一基材包括一第一外侧面及一第一内侧面,该遮饰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材的该第一内侧面的一周围区域上,该透光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材的该第一内侧面的一中间区域及该遮饰层上,位于该中间区域上的该透光导电层为一可视范围;一第二部分,包括一第二基材及一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该第二基材相对于该第一基材设置且包括一第二外侧面及一第二内侧面,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材的该第二内侧面上,其中,从该第一部分朝该第二部分定义为一观看方向,该第二部分的该第二基材具有一平行于该观看方向的一穿孔而使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背向地露出一第二导电区域,该穿孔靠近该镜片组的一第一侧端;一密封构件,设置在该第一部分的一边缘及该第二部分的一边缘之间,该第一部分、该第二部分及该密封构件限定出一腔室,其中,该第一部分的该透光导电层的面积超出该密封构件及该第二部分,以至于该透光导电层背向地露出一第一导电区域,且在该第二部分外留下一环状空间,该第一导电区域靠近该镜片组的一第二侧端;一电致变色介质,设置于该腔室之中;一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至该第一导电区域且容纳在该环状空间中;以及一第二电连接部,包括一填入该穿孔而电性连接至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的导电柱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基材的该第二外侧面的导电片;其中,从该观看方向观察时,该遮饰层至少高于且遮蔽该密封构件及该穿孔,该穿孔尽可能地靠近该镜片组的该第一侧端使以使得该遮饰层的一宽度尽量小。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电连接部不设置于该环状空间中。
在一实施例中,该环状空间具有一容纳该第一电连接部的上方部分以及一相对该上方部分的下方部分,其中,该下方部分小于该上方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该透光导电层的该第一导电区域靠近该镜片组的一顶端,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的该第二导电区域靠近该镜片组的一底端。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一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A至图2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对各种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表明,或刻意限定元件的数量,否则本文所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及“该”也包含复数形式。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参阅图1A至图1B及图2A至图2B,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包括一第一部分10、一第二部分20、一电致变色介质30、一密封构件40、一第一电连接部50以及一第二电连接部60。从侧面观察时,该第一部分10与该第二部分20之间具有一面积差,从而在该第二部分20外留下一空间70,该空间70用于设置一边框,且该第二部分20上方的该空间70还用于设置该第一电连接部50。该第一部分10和该第二部分20的各层是沿一堆叠方向80来设置的。
该第一部分10包括一第一基材11、一透光导电层12以及一遮饰层13,该第一基材11包括一第一外侧面111及一第一内侧面112,该透光导电层12和该遮饰层13设置于该第一基材11的该第一内侧面112上。该第一部分10可作为一前部件,即该第一部分10为面对使用者,且该使用者的观看方向90为从该第一外侧面111到该第一内侧面112,而该第二部分20可作为一后部件。从观看方向90观察时,该遮饰层13呈一环状,在制造时,先在该第一内侧面112的一周围区域112a上形成该遮饰层13,并于该第一内侧面112的一中间区域以及该遮饰层13上形成该透光导电层12。
该第二部分20包括一第二基材21及一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transflectiveconductive layer)22,该第二基材21相对该第一基材11设置,该第二基材21包括一第二外侧面211及一第二内侧面212,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22设置于该第二基材21的该第二内侧面212上。
该第一基材11为一对可见光区透明且绝缘的材料且在汽车的操作条件下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例如玻璃、聚合物或塑胶,玻璃可为硼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或浮法玻璃等。该第二基材21的要求类似于该第一基材11,但是该第二基材21不必须是透明的,该第二基材21可以是玻璃、陶瓷、聚合物或塑胶。
该第一部分10的一背表面的一外环区域10a以及该第二部分20的一前表面的一外环区域20a之间设置有该密封构件40,该透光导电层12、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22以及该密封构件40限定出一腔室41,该腔室41用于容纳该电致变色介质30,该电致变色介质30的两侧接触该透光导电层12以及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22。
该密封构件40用于避免该电致变色介质30向外溢漏,在一示例中,该密封构件40可以是环氧树脂。该透光导电层12以及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22分别做为电极,该透光导电层12采用具备高透光性以及良好导电性的材料,例如掺杂氟的氧化锡、掺杂氧化锌、铟锌氧化物(Zn3In2O6)、铟锡氧化物(ITO)、ITO/金属/ITO(IMI)等等。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22则为一多层结构,从而具有半反射半透射并导电的性质。
该透光导电层12的面积大于该电致变色介质30,该透光导电层12具有一前表面121以及一背表面122,该背表面122包括一第一导电区域122a以及一第一电接触区域122b,该第一电接触区域122b的轮廓对应该密封构件40(或该腔室41)且被该第一导电区域122a所围绕。换言之,该第一电接触区域122b位于该背表面122的一中央部分,而该第一导电区域122a位于该背表面122的该中央部分之外。该透光导电层12的该背表面122使该第一导电区域122a露出(而该透光导电层12的该第一电接触区域122b接触电致变色介质且被该电致变色介质30覆盖),本实施例中,该透光导电层12的面积超出该密封构件40,该第一导电区域122a用于使该透光导电层12能与外部电连接线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部分10的该背表面122即该透光导电层12的该背表面122,该外环区域10a与该第一导电区域122a均位于该背表面122上。然而,该外环区域10a与该第一导电区域122a不同,该外环区域10a是设置该密封构件40的位置,该第一导电区域122a是曝露在外且设置该第一电连接部50的位置。
在该第二部分20中,该第二基材21与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22具有实质相同的面积和轮廓,该第二基材21具有一平行于该堆叠方向80的一穿孔213,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22具有一前表面221以及一背表面222,该穿孔213使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22的该背表面222露出一第二导电区域222a,该第二导电区域222a用于使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22能与外部电连接线连接。本实施例中,该穿孔213垂直于该第二基材21的表面。
该第一电连接部50为一导电块,该导电块可采用一导电胶,该第一电连接部50形成于该透光导电层12的该第一导电区域122a上远离该第二部分20的位置,该第一电连接部50不与该第二部分20接近或接触,以避免连接于其上的外部电连接线接触到该第二部分20。该第二电连接部60包括一导电柱61以及一导电片62,该导电柱61也可采用一导电胶,且将导电柱填入该穿孔213,该导电柱61的一端与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22接触,该导电柱61的另一端则位于该第二基材21的该第二外侧面211。该导电片62设置于该第二基材21的该第二外侧面211上并与该导电柱61接触。如此,该第一电连接部50以及该第二电连接部60可各经由一第一电连接线以及一第二电连接线连接至一电力源,从而通过该透光导电层12以及该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22对该电致变色介质30施加一电场,以调整该电致变色介质30的颜色及/或透光度。
该遮饰层13的设置目的为在该观看方向90上遮盖如该密封构件40、该第一电连接部50以及该第二电连接部60等元件,避免影响使用者的观看。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确保该第二部分20与其他元件(例如连接至该第一电连接部50的该第一电连接线)之间不会因为误触而造成短路,可进一步地在该第二部分20的周围进行绝缘处理,由此包覆该第二部分20的周缘(若以观看方向90来观察)而确保绝缘。在本发明一示例中,该第二部分20的一顶端20b以及一底端20c优选地分别设置有一绝缘层。
本发明中,该透光导电层12未被该遮饰层13围住的区域(如图2A中,该透光导电层12的该前表面121)决定了该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的可视范围,换言之,对相同面积的镜片组来说,该遮饰层13的面积越小,该可视范围将越大。
该遮饰层13的面积需足够在该观看方向90上遮蔽该穿孔213以及该密封构件40,图1B显示了该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下方的该遮饰层13具有一宽度W1,该宽度W1影响了该遮饰层13的面积。而该宽度W1的大小取决于:a.该第一部分10与该第二部分20之间的段差D1、b.该密封构件40的宽度W2、以及c.该穿孔213的尺寸以及位置。
在图1B的示例中,该穿孔213的一外缘213a与该第二部分20的该底端20c相距一距离D2,且该穿孔213位于该遮饰层13的上缘13a的下方,换言之,该宽度W2大于该距离D2。由此,该遮饰层13的宽度W1将相当于该段差D1加上该宽度W2。
在结构设计上来说,该宽度W2需要足够使该密封构件40能够被组装且阻止该电致变色介质30向外溢漏,该宽度通常为固定的参数。因此,该段差D1为影响该宽度W1的主要变数。利用本发明公开的结构,由于在该第二基材21设置有该穿孔213,作为其中一个电极的电连接路径,因此不用将电连接路径放置在下方的该空间70,对于该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的底侧来说,可以尽量地减少该第一部分10与该第二部分20之间的该段差D1。
参阅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电连接部50包括一导电块51以及一导电片52,该导电块51可采用一导电胶,该导电块51形成于该透光导电层12的该第一导电区域122a上靠近该第二部分20的位置,该导电片52覆盖在设置于该第二部分20的该顶端20b的一电绝缘件53以及该第二基材21的该第二外侧面211,该导电块51接触该导电片52。由此,该第一电连接线可连接至该导电片52且经由该导电块51和该透光导电层12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在该后部件(即该第二部分)设置的穿孔来作为其中一个电极的电连接路径,因此不用将其中一个电连接路径放置在该后部件底部的空间(或者可以说,不用放在边缘区域),由此可以增加可视范围以及可视范围与遮饰层的面积比。

Claims (8)

1.一种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包括:
一第一部分,包括一第一基材以及一透光导电层,所述第一基材包括一第一外侧面以及一第一内侧面,所述透光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第一内侧面上;
一第二部分,包括一第二基材以及一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所述第二基材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材设置且包括一第二外侧面以及一第二内侧面,所述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材的所述第二内侧面上,其中,从所述第一部分朝所述第二部分定义为一观看方向;以及
一电致变色介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透光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透光导电层的面积超出所述电致变色介质而背向地露出一第一导电区域,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基材具有一平行于所述观看方向的一穿孔而使所述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背向地露出一第二导电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第一内侧面的一周围区域的一遮饰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一边缘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一边缘之间的一密封构件,所述透光导电层、所述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及所述密封构件限定出一容纳所述电致变色介质的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还包括:
一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区域;以及
一第二电连接部,包括一填入所述穿孔而电性连接至所述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的导电柱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材的所述第二外侧面的导电片。
5.一种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包括:
一第一部分,包括一第一基材、一遮饰层及一透光导电层,所述第一基材包括一第一外侧面及一第一内侧面,所述遮饰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第一内侧面的一周围区域上,所述透光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第一内侧面的一中间区域及所述遮饰层上,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上的所述透光导电层为一可视范围;
一第二部分,包括一第二基材及一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所述第二基材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材设置且包括一第二外侧面及一第二内侧面,所述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材的所述第二内侧面上,其中,从所述第一部分朝所述第二部分定义为一观看方向,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基材具有一平行于所述观看方向的一穿孔而使所述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背向地露出一第二导电区域,所述穿孔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的一第一侧端;
一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一边缘及所述第二部分的一边缘之间,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及所述密封构件限定出一腔室,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透光导电层的面积超出所述密封构件及所述第二部分,以至于所述透光导电层背向地露出一第一导电区域,且在所述第二部分外留下一环状空间,所述第一导电区域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的一第二侧端;
一电致变色介质,设置于所述腔室之中;
一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区域且容纳在所述环状空间中;以及
一第二电连接部,包括一填入所述穿孔而电性连接至所述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的导电柱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材的所述第二外侧面的导电片;
其中,从所述观看方向观察时,所述遮饰层至少高于所述密封构件及所述穿孔且遮蔽所述密封构件及所述穿孔,所述穿孔尽可能地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的所述第一侧端使以使得所述遮饰层的一宽度尽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不设置于所述环状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空间具有一容纳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上方部分以及一相对所述上方部分的下方部分,其中,所述下方部分小于所述上方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导电层的所述第一导电区域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的一顶端,所述半反射半透射导电层的所述第二导电区域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的一底端。
CN202210342247.6A 2022-04-02 2022-04-02 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 Pending CN1169313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2247.6A CN116931331A (zh) 2022-04-02 2022-04-02 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2247.6A CN116931331A (zh) 2022-04-02 2022-04-02 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1331A true CN116931331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8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2247.6A Pending CN116931331A (zh) 2022-04-02 2022-04-02 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13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70013A1 (en) Automotive rearview mirror with capacitive switches
US9709868B2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CN110112184B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1883576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成型方法
JP2002528745A (ja) 第3面反射器を備えた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ミラー
CN11082869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316643C (zh) 有机el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TWM526086U (zh) 電子元件
AU201931474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707200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040031686A (ko) 액체형 일렉트로크로믹 소자
CN11278681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084409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车载显示系统
CN116931331A (zh) 增加可视范围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
CN114141837A (zh) 一种oled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402379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EP3125082A1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US20230347825A1 (en) Electrochromic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large viewable reflective region
TW202338468A (zh) 一種增加可視範圍的電致變色後視鏡鏡片組
US11267392B2 (en) Light-emitting system
CN11433511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20171370U (zh) 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组
TWI745950B (zh) 電致變色鏡片模組
CN114168005B (zh) 具有显示功能的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
CN221039483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镜片的镀膜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