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9639A - 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9639A
CN116929639A CN202310879557.6A CN202310879557A CN116929639A CN 116929639 A CN116929639 A CN 116929639A CN 202310879557 A CN202310879557 A CN 202310879557A CN 116929639 A CN116929639 A CN 116929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al
time
engine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95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静敏
刘龙和
黄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Schneilaike Innovative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Schneilaike Innovativ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Schneilaike Innovative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Schneilaike Innovativ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795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29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2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9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25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esting of engines or engine pa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3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323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by monitoring the interior space of the containers
    • G01M3/3263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by monitoring the interior space of the containers using a differential pressure detec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包括步骤S1,安装发动机与空压机;步骤S2,通过空压机向发动机壳体内部充入空气,根据检测的实时充气压力计算标准充气压力差,并在实时充气压力达到预设持压压力时,完成充气过程的气密性检测,步骤S2,进行持压过程的气密性检测。本发明通过控制器计算标准充气压力差,以实时判定发动机内部充气过程的气密性检测情况,若出现异常状态,及时向外部管理端发送现场故障排查的提示,在充气过程中进行预判断,减少总气密性检测时长,从而增加气密性检测效率,并通过计算实时压降速率,对持压过程的气密性检测进行精准判定,方法简便直接。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在发动机应用于各种作业前,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如压燃式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进气、压缩、喷油、燃烧、膨胀做功、排气一系列动作,当发动机处于大功率,需要燃烧更多的燃油,进而需要更多空气进入,而在怠速稳定时,又需要调节空气量以保证少量燃油的燃烧,从而满足燃油经济性要求,若气密性检测方法复杂耗时,增加了作业前装置准备时长,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855108A,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系统管路气密性能检测设备,其技术点是通过进气装置与气囊装置相配合,对管路的出气口与进气口进行密封,对管路之间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与对比;由此可见,在现有气密性检测技术中,缺乏通过智能辅助装置进行边充气边检测,并通过减少持压时长,而减少检测设备的总检测时长,从而提高气密性检测效率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在充气过程中进行持续多样气密性检测预判断从而及时确定不合格的发动机壳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待检测的发动机壳体各部件进行拼接安装,根据完成拼接安装的发动机壳体,确定发动机壳体的充气口与检测口,并对发动机壳体的其他开口进行封堵,将所述设备的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的充气口进行连接,将气密性检测设备的压力计与发动机壳体的检测口进行连接并做密封处理;
步骤S2,通过所述空压机对所述壳体内部进行充气,控制器在充气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空气体积与流量计检测的充入壳体内部的充入空气体积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计算的实时标准压力与压力计检测的实时充气压力计算实时充气压力差,并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实时标准压力对实时充气压力差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判定,直至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大于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停止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并完成对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过程的判定;
步骤S3,对所述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至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所述控制器对发动机壳体内部持压过程进行判定,获取所述压力计检测的压力数据值,根据压力数据值计算实时持压压降与实时压降速率,并根据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持压压降进行判定,根据标准压降速率对实时压降速率进行判定,以判定发动机壳体是否合格。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的过程为,若实时标准压力差小于等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判定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的过程正常;
若实时标准压力差大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判定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的过程异常,将根据实时标准压力对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判定,以确定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压力状态;
其中,若判定对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的过程正常,则直至在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大于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停止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在判定实时标准压力差大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时,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
若实时充气压力大于实时标准压力,所述空压机停止向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入空气的操作,所述控制器通过另一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
若实时充气压力小于实时标准压力,所述控制器将根据所述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停顿压差进行判定,以确定发动机壳体是否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小于实时标准压力时,记录当前时刻所述压力计检测的实时充气压力作为停顿初始压力,将与发动机壳体相连的所述空压机管口进行拆卸,并对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的计时装置开启计时检测,在计时时长等于停顿持压时长时,控制器获取所述压力计检测的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作为停顿结束压力,根据停顿初始压力与停顿结束压力计算实时停顿压差,并根据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停顿压差进行判定,其中,
若实时停顿压差小于等于允许持压压降,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若实时停顿压差大于允许持压压降,判定所述空压机漏气,将与发动机壳体连接的所述空压机管口进行拆卸,选择另一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充气口进行连接,重复上述通过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充气,并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并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
其中,所述实时停顿压差为所述停顿初始压力与所述停顿结束压力的差值的绝对值。
进一步地,在所述控制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大于实时标准压力时,所述空压机停止向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入空气的操作,将与发动机壳体相连的所述空压机管口进行拆卸,并通过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的连接处进行排气,将另一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充气口进行连接,重复上述通过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充气,并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将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且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记作完成一次判定。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内部设定有标准判定次数,在另一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充气口进行连接,重复上述通过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充气,并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时,控制器获取对发动机内部充气过程中的累计判定次数,并根据重复判定次数对累计判定次数进行判定,其中,
若累计判定次数小于标准判定次数,重复上述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
若累计判定次数大于等于标准判定次数,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过程的气密性检测异常,将进行现场故障排查。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控制器在判定实时标准压力差小于等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且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所述空压机停止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所述计时装置开启计时,所述压力计开始将实时检测的压力数据值传输至所述控制器进行记录,直至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持压时长时,所述计时装置停止计时,所述控制器停止记录压力数据值,获取当前时刻的压力数据值作为持压检测压力,并根据预设持压压力与持压检测压力计算实时持压压降,根据设定的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持压压降进行判定,其中,
若实时持压压降小于允许持压压降,所述控制器将根据标准变化率对实时充气压力下降率进行判定,以确定发动机壳体是否合格;
若实时持压压降大于等于允许持压压降,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判定实时持压压降小于允许持压压降时,将预设持压时长分隔为若干预设单位时段,根据记录的压力数据值,获取各预设单位时段内的实时内部压降,计算各单位时段内对应的实时压降速率,根据标准压降速率分别对各实时压降速率进行判定,
若实时压降速率均小于标准压降速率,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合格;
若存在实时压降速率大于等于标准压降速率,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进一步地,在所述空压机向发动机壳体内进行充气操作时,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流量计获取充入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充入空气体积,获取标准大气压与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空气体积,并根据充入空气体积、标准大气压以及实时空气体积计算实时标准压力。
进一步地,设定所述实时标准压力Pb=P0×Vs/(Vs+Vc),式中,
Vc为所述空压机向发动机壳体内充入的充入空气体积,
Vs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空气体积,
P0为标准大气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发动机各零件连接处进行卡合密封,并将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相连,保障气密性检测有效开展,通过在空压机上设置流量计,实时检测充入发动机内部的空气体积流量与实时充气压力,控制器根据计算的实时标准压力与压力计检测的实时充气压力计算实时充气压力差,控制器根据充入空气体积、标准大气压以及实时空气体积计算实时标准压力,以实时判定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过程的气密性检测情况,直至使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达到预设持压压力时,完成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过程的气密性检测,根据充气过程的实时状态计算标准充气压力差,以及时判定充气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态,以向外部管理端发送现场故障排查的提示,在充气过程中进行气密性检测的预判断,减少气密性检测时长,从而增加气密性检测效率,通过计算持压过程的实时持压压降与预设持压时长内的若干实时压降速率,对持压过程的气密性检测进行精准判定,方法简便直接。
进一步地,通过在空压机上设置流量计,实时检测充气过程的空气体积流量,以控制器计算实时标准压力,通过设置有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以根据实时标准压力计算实时标准压力差,判定充气过程发动机内部的压力变化情况,若控制器判定实时标准压力差小于等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表示发动机内部实际压力值与实时标准压力差的偏差程度较小,即压力变化情况正常,若控制器判定实时标准压力差大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表示发动机内部实际压力值与实时标准压力差的偏差程度较大,将根据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具体偏差值进行判定。
进一步地,通过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以选择对充气过程出现异常情况时的操作方法,若控制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大于实时标准压力,表示充气过程发动机内部增压过高,将重新进行充气操作,若控制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小于实时标准压力,表示充气过程发动机内部增压较慢,即出现漏气现象较为严重,将进行撤离空压机的操作,以确定漏气原因。
尤其,允许持压压降表示设定的发动机壳体内部允许漏气量的状态下对应的标准压力,一般根据发动机壳体的型号与气密性要求设定;通过在控制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小于实时标准压力时,将与发动机壳体相连的所述空压机管口拆卸,并对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对当前发动机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判定,以确定发动机壳体各部件连接处是否漏气,若控制器判定实时停顿压差小于等于允许持压压降,表示发动机壳体内部漏气量大,则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若控制器判定实时停顿压差大于允许持压压降,表示在向发动机内部充气过程中的出现的漏气情况是由空压机漏气造成的,则通过更换空压机继续进行充气过程的气密性检测。
进一步地,实时充气压力大于实时标准压力,表示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际压力较大,若空压机在运行运行异常会导致放热过多,则会引起发动机壳体内部温度升高,从而造成压力增大,通过对发动机壳体内进行排气,换另一空压机进行充气操作,以排除该空压机设备本身对气密性检测带来的影响。
进一步地,通过控制器内部设定标准判定次数,在对更换另一空压机进行充气操作后,对充气过程的停止充气的次数进行判定,避免控制器无休止判定出停止充气的情况,及时发现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过程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异常情况,以进行现场故障排查。
进一步地,通过计算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持压过程的实时持压压降,快速判定发动机壳体的气密性,实时持压压降表示持压过程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压力下降值,若控制器判定实时持压压降小于允许持压压降,表示持压过程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压力下降值较小,由于预设持压时长设定值较小,为保障判定精准性,将根据实时压降速率判定压力下降的快慢判定漏气情况,若控制器判定实时持压压降大于等于允许持压压降,表示持压过程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压力下降值较大,即明显漏气,则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尤其,通过设定有标准压降速率与预设单位时段,控制器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持压过程的气密性检测的判定,若判定实时压降速率均小于标准压降速率,表示发动机壳体内部的漏气速率较低,即在允许漏气范围内,因此判定发动机壳体气密性良好,若判定存在实时压降速率大于等于标准压降速率,表示发动机壳体内部的漏气速率较大,因此判定壳体气密性差,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待检测的发动机壳体各部件进行拼接安装,根据完成拼接安装的发动机壳体,确定发动机壳体的充气口与检测口,并对发动机壳体的其他开口进行封堵,将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的充气口进行连接,将气密性检测设备的压力计与发动机壳体的检测口进行连接并做密封处理;
步骤S2,通过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控制器在充气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空气体积与流量计检测的充入壳体内部的充入空气体积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实时标准压力与压力计检测的实时充气压力计算实时充气压力差,并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实时标准压力对实时充气压力差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判定,直至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大于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停止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并完成对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过程的判定;
步骤S3,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至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所述控制器对发动机壳体内部持压过程进行判定,获取所述压力计检测的压力数据值,根据压力数据值计算实时持压压降与实时压降速率,并根据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持压压降进行判定,根据标准压降速率对实时压降速率进行判定,以判定发动机壳体是否合格。
通过将发动机各零件连接处进行卡合密封,并将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相连,保障气密性检测有效开展,通过在空压机上设置流量计,实时检测充入发动机内部的空气体积流量与实时充气压力,控制器根据计算的实时标准压力与压力计检测的实时充气压力计算实时充气压力差,控制器根据充入空气体积、标准大气压以及实时空气体积计算实时标准压力,以实时判定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过程的气密性检测情况,直至使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达到预设持压压力时,完成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过程的气密性检测,根据充气过程的实时状态计算标准充气压力差,以及时判定充气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态,以向外部管理端发送现场故障排查的提示,在充气过程中进行气密性检测的预判断,减少气密性检测时长,从而增加气密性检测效率,通过计算持压过程的实时持压压降与预设持压时长内的若干实时压降速率,对持压过程的气密性检测进行精准判定,方法简便直接。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空压机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控制器内设定有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控制器通过所述流量计实时检测充入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充入空气体积,根据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空气体积与所述流量计检测的充入空气体积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实时标准压力与所述压力计检测的实时充气压力计算实时充气压力差,并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充气压力差进行判定,
若实时标准压力差小于等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判定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的过程正常,直至在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大于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停止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
若实时标准压力差大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判定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的过程异常,将根据实时标准压力对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判定,以确定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压力状态;
其中,ΔPs=|Pb-Ps|,ΔPs表示为实时充气压力差,Pb为根据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空气体积与所述流量计检测的充入空气体积计算的实时标准压力,Ps为所述压力计检测的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
通过在空压机上设置流量计,实时检测充气过程的空气体积流量,以控制器计算实时标准压力,通过设置有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以根据实时标准压力计算实时标准压力差,判定充气过程发动机内部的压力变化情况,若控制器判定实时标准压力差小于等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表示发动机内部实际压力值与实时标准压力差的偏差程度较小,即压力变化情况正常,若控制器判定实时标准压力差大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表示发动机内部实际压力值与实时标准压力差的偏差程度较大,将根据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具体偏差值进行判定。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器在判定实时标准压力差大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时,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
若实时充气压力大于实时标准压力,所述空压机停止向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入空气的操作,所述控制器将通过另一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的操作;
若实时充气压力小于实时标准压力,所述控制器将根据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停顿压差进行判定,以确定发动机壳体是否合格。
通过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以选择对充气过程出现异常情况时的操作方法,若控制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大于实时标准压力,表示充气过程发动机内部增压过高,将重新进行充气操作,若控制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小于实时标准压力,表示充气过程发动机内部增压较慢,即出现漏气现象较为严重,将进行撤离空压机的操作,以确定漏气原因。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器内设定有停顿持压时长与允许持压压降,控制器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小于实时标准压力时,记录当前时刻所述压力计检测的实时充气压力作为停顿初始压力,将与发动机壳体相连的所述空压机管口进行拆卸,并对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的计时装置开启计时检测,在计时时长等于停顿持压时长时,控制器获取所述压力计检测的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作为停顿结束压力,根据停顿初始压力与停顿结束压力计算实时停顿压差,并根据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停顿压差进行判定,
若实时停顿压差小于等于允许持压压降,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若实时停顿压差大于允许持压压降,判定所述空压机漏气,将与发动机壳体连接的所述空压机管口进行拆卸,选择另一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充气口进行连接,重复上述通过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充气,并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
其中,实时停顿压差为停顿初始压力与停顿结束压力的差值的绝对值。
允许持压压降表示设定的发动机壳体内部允许漏气量的状态下对应的标准压力,一般根据发动机壳体的型号与气密性要求设定;通过在控制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小于实时标准压力时,将与发动机壳体相连的所述空压机管口拆卸,并对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对当前发动机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判定,以确定发动机壳体各部件连接处是否漏气,若控制器判定实时停顿压差小于等于允许持压压降,表示发动机壳体内部漏气量大,则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若控制器判定实时停顿压差大于允许持压压降,表示在向发动机内部充气过程中的出现的漏气情况是由空压机漏气造成的,则通过更换空压机继续进行充气过程的气密性检测。
具体而言,在所述控制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大于实时标准压力时,所述空压机停止向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入空气的操作,将与发动机壳体相连的所述空压机管口进行拆卸,并通过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的连接处进行排气,将另一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充气口进行连接,重复上述通过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充气,并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将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且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记作完成一次判定。
实时充气压力大于实时标准压力,表示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际压力较大,若空压机在运行运行异常会导致放热过多,则会引起发动机壳体内部温度升高,从而造成压力增大,通过对发动机壳体内进行排气,换另一空压机进行充气操作,以排除该空压机设备本身对气密性检测带来的影响。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器内部设定有标准判定次数,在另一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充气口进行连接,重复上述通过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充气,并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时,控制器获取对发动机内部充气过程中的累计判定次数,并根据重复判定次数对累计判定次数进行判定,
若累计判定次数小于标准判定次数,重复上述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
若累计判定次数大于等于标准判定次数,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过程的气密性检测异常,将进行现场故障排查。
通过控制器内部设定标准判定次数,在对更换另一空压机进行充气操作后,对充气过程的停止充气的次数进行判定,避免控制器无休止判定出停止充气的情况,及时发现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过程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异常情况,以进行现场故障排查。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3中,设置有预设持压压力与预设持压时长,所述控制器在判定实时标准压力差小于等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且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所述空压机停止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所述计时装置开启计时,所述压力计开始将实时检测的压力数据值传输至所述控制器进行记录,直至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持压时长时,所述计时装置停止计时,所述控制器停止记录压力数据值,获取当前时刻的压力数据值作为持压检测压力,并根据预设持压压力与持压检测压力计算实时持压压降,根据设定的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持压压降进行判定,
若实时持压压降小于允许持压压降,所述控制器将根据标准变化率对实时充气压力下降率进行判定,以确定发动机壳体是否合格;
若实时持压压降大于等于允许持压压降,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其中,ΔP1=Pc-P1,ΔP1表示为发动机壳体内部持压过程的实时持压压降,Pc为预设持压压力,P1为持压检测压力。
预设持压压力表示设定的持压过程的检测气压,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根据发动机型号,环境大气压与气密性需求设定,一般设置为不小于0.1MPa;预设持压时长表示设定的持压过程的试验时长,可以设置为5min,此不作限定。
通过计算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持压过程的实时持压压降,快速判定发动机壳体的气密性,实时持压压降表示持压过程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压力下降值,若控制器判定实时持压压降小于允许持压压降,表示持压过程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压力下降值较小,由于预设持压时长设定值较小,为保障判定精准性,将根据实时压降速率判定压力下降的快慢判定漏气情况,若控制器判定实时持压压降大于等于允许持压压降,表示持压过程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压力下降值较大,即明显漏气,则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器内设定有标准压降速率与预设单位时段,在控制器判定实时持压压降小于允许持压压降时,将预设持压时长分隔为若干预设单位时段,根据记录的压力数据值,获取各预设单位时段内的实时内部压降,计算各单位时段内对应的实时压降速率,根据标准压降速率分别对各实时压降速率进行判定,
若实时压降速率均小于标准压降速率,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合格;
若存在实时压降速率大于等于标准压降速率,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其中,V=ΔP/Δt,V为发动机壳体内部持压过程的实时压降速率,ΔP为发动机壳体内部持压过程各预设单位时段对应的实时内部压降,任一实时内部压降为对应预设单位时段的初时刻与末时刻对应的压力数据值的差值的绝对值,Δt为设定的预设单位时段。
标准压降速率表示设定的预设单位时段内的压力下降速率,其代表发动机壳体内部允许的漏气程度,根据发动机壳体的型号以及作业要求设定;
通过设定有标准压降速率与预设单位时段,控制器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持压过程的气密性检测的判定,若判定实时压降速率均小于标准压降速率,表示发动机壳体内部的漏气速率较低,即在允许漏气范围内,因此判定发动机壳体气密性良好,若判定存在实时压降速率大于等于标准压降速率,表示发动机壳体内部的漏气速率较大,因此判定壳体气密性差,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具体而言,在所述空压机向发动机壳体内进行充气操作时,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流量计获取充入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充入空气体积,获取标准大气压与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空气体积,并根据充入空气体积、标准大气压以及实时空气体积计算实时标准压力;
其中,实时标准压力Pb=P0×Vs/(Vs+Vc),Vc为所述空压机向发动机壳体内充入的充入空气体积Vc,Vs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空气体积,P0为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为进行气密性检测时的环境大气压强,充入空气体积为流量计检测的空气的摩尔体积,根据体积流量、实时时长与物质的量计算得出,实时空气体积为发动机壳体内部的空气的摩尔体积。
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空压机1、流量计101、压力计(图中未画出)、发动机壳体2、充气口201、检测口202以及控制器102,其中,
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若干所述空压机1、所述流量计101、所述压力计以及所述控制器102,所述空压机1通过空压机管口穿过待检测发动机壳体2上的充气口201与发动机内部相连,用以向发动机壳体2内部进行充气,所述流量计101设置在所述空压机管口端部,用以实时检测所述空压机向发动机壳体内部充入的充入空气体积,所述压力计设置在待检测发动机壳体2内部,用以实时检测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与压力数据值,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空压机、所述流量计以及所述压力计相连,用以获取充入空气体积、实时充气压力以及压力数据值,若干所述空压机包括两个所述空压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设置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及方法,可以为任意一种具有相同结构的发动机壳体结构,只需能够满足本实施例中充放气基本操作过程,其能够通过若干密封,以及若干参数检测,诸如本实施例的压力、流量监测,并在确定的参数阈值判定情况下实现即可,此不再赘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将待检测的发动机壳体各部件进行拼接安装,根据完成拼接安装的发动机壳体,确定发动机壳体的充气口与检测口,并对发动机壳体的其他开口进行封堵,将所述设备的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的充气口进行连接,将气密性检测设备的压力计与发动机壳体的检测口进行连接并做密封处理;
步骤S2,通过所述空压机对所述壳体内部进行充气,控制器在充气过程中根据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空气体积与流量计检测的充入壳体内部的充入空气体积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计算的实时标准压力与压力计检测的实时充气压力计算实时充气压力差,并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实时标准压力对实时充气压力差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判定,直至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大于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停止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并完成对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过程的判定;
步骤S3,对所述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至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所述控制器对发动机壳体内部持压过程进行判定,获取所述压力计检测的压力数据值,根据压力数据值计算实时持压压降与实时压降速率,并根据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持压压降进行判定,根据标准压降速率对实时压降速率进行判定,以判定发动机壳体是否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的过程为,若实时标准压力差小于等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判定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的过程正常;
若实时标准压力差大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判定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的过程异常,将根据实时标准压力对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判定,以确定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压力状态;
其中,若判定对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的过程正常,则直至在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大于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停止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判定实时标准压力差大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时,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
若实时充气压力大于实时标准压力,所述空压机停止向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入空气的操作,所述控制器通过另一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
若实时充气压力小于实时标准压力,所述控制器将根据所述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停顿压差进行判定,以确定发动机壳体是否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小于实时标准压力时,记录当前时刻所述压力计检测的实时充气压力作为停顿初始压力,将与发动机壳体相连的所述空压机管口进行拆卸,并对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的计时装置开启计时检测,在计时时长等于停顿持压时长时,控制器获取所述压力计检测的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作为停顿结束压力,根据停顿初始压力与停顿结束压力计算实时停顿压差,并根据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停顿压差进行判定,其中,
若实时停顿压差小于等于允许持压压降,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若实时停顿压差大于允许持压压降,判定所述空压机漏气,将与发动机壳体连接的所述空压机管口进行拆卸,选择另一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充气口进行连接,重复上述通过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充气,并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并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
其中,所述实时停顿压差为所述停顿初始压力与所述停顿结束压力的差值的绝对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器判定实时充气压力大于实时标准压力时,所述空压机停止向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入空气的操作,将与发动机壳体相连的所述空压机管口进行拆卸,并通过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的连接处进行排气,将另一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充气口进行连接,重复上述通过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充气,并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将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且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记作完成一次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部设定有标准判定次数,在另一所述空压机管口与发动机壳体充气口进行连接,重复上述通过所述空压机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充气,并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时,控制器获取对发动机内部充气过程中的累计判定次数,并根据重复判定次数对累计判定次数进行判定,其中,
若累计判定次数小于标准判定次数,重复上述计算实时标准压力,根据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对实时标准压力差进行判定,将实时标准压力与实时充气压力进行对比的判定操作;
若累计判定次数大于等于标准判定次数,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内部充气过程的气密性检测异常,将进行现场故障排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控制器在判定实时标准压力差小于等于标准充气检测压力差,且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充气压力等于预设持压压力时,所述空压机停止对发动机壳体内部进行充气,所述计时装置开启计时,所述压力计开始将实时检测的压力数据值传输至所述控制器进行记录,直至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持压时长时,所述计时装置停止计时,所述控制器停止记录压力数据值,获取当前时刻的压力数据值作为持压检测压力,并根据预设持压压力与持压检测压力计算实时持压压降,根据设定的允许持压压降对实时持压压降进行判定,其中,
若实时持压压降小于允许持压压降,所述控制器将根据标准变化率对实时充气压力下降率进行判定,以确定发动机壳体是否合格;
若实时持压压降大于等于允许持压压降,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判定实时持压压降小于允许持压压降时,将预设持压时长分隔为若干预设单位时段,根据记录的压力数据值,获取各预设单位时段内的实时内部压降,计算各单位时段内对应的实时压降速率,根据标准压降速率分别对各实时压降速率进行判定,
若实时压降速率均小于标准压降速率,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合格;
若存在实时压降速率大于等于标准压降速率,所述控制器判定发动机壳体不合格。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压机向发动机壳体内进行充气操作时,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流量计获取充入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充入空气体积,获取标准大气压与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空气体积,并根据充入空气体积、标准大气压以及实时空气体积计算实时标准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实时标准压力Pb=P0×Vs/(Vs+Vc),式中,
Vc为所述空压机向发动机壳体内充入的充入空气体积,
Vs发动机壳体内部的实时空气体积,
P0为标准大气压。
CN202310879557.6A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 Pending CN116929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9557.6A CN116929639A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9557.6A CN116929639A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9639A true CN116929639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7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9557.6A Pending CN116929639A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296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9858A (zh) * 2023-12-19 2024-01-1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侧的漏气检测方法及其漏气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9858A (zh) * 2023-12-19 2024-01-1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侧的漏气检测方法及其漏气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6077B2 (ja) 流体バルブ漏れ検出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6929639A (zh) 一种提升发动机壳体气密性检测设备效率的方法
CN113266460B (zh) 异常监控方法、控制装置、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系统
CN106644451B (zh) 车用排气辅助制动阀的性能检测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2378667A (zh) 一种发动机节温器卡滞故障检测方法
CN111537162A (zh) 一种检测燃料电池密封性的系统及方法
WO2022068873A1 (zh) 电连接器的气密检测方法及车端电连接装置
CN112629770B (zh)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液冷系统测试方法
CN107219045A (zh) 一种燃气轮机的燃料阀门泄漏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6183141A (zh) 一种电池包气密性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13029467B (zh) 一种用于判断板翅式换热器虚焊程度的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10108640U (zh) 一种热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7478399A (zh) 一种对排舷外管进行试压的方法
CN212340564U (zh) 一种检测燃料电池密封性的系统
CN104266809A (zh) 便携式特高压气动系统故障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09612838B (zh) 一种管接头耐压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9084331U (zh) 一种检验汽轮机阀门严密性试验机构
CN116399545B (zh) 一种加热超高压氢气驱动激波风洞及其工作流程
CN112066255B (zh) 一种充放气装置和方法
CN111829729A (zh) 一种燃气轮机排气管道膨胀节气密性检测漏点的方法
CN219736801U (zh) 阀门测试装置
CN216594031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机、电控系统密封性检测设备
CN219736734U (zh) 一种针对气控部件寿命测试的高精度多模安全平台
SU674512A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 разгерметизации регенератора газотурбинного газоперекачивающего агрегата с дизель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ей
CN217155729U (zh) 袋密封性测试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