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9622A - 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9622A
CN116929622A CN202311051385.XA CN202311051385A CN116929622A CN 116929622 A CN116929622 A CN 116929622A CN 202311051385 A CN202311051385 A CN 202311051385A CN 116929622 A CN116929622 A CN 116929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ixed
gear
groups
speed redu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513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29622B (zh
Inventor
张�杰
吴迪
戴一帆
张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aifual Harmonic Dr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aifual Harmonic Dr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aifual Harmonic Dr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aifual Harmonic Dr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513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296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29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9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29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9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16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several components of for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0061Force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industrial machines or actu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以及其顶部放置的柔轮,主体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盘,主体顶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旋转盘的固定块,主体内部固定有与固定块底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架。本发明旋转盘带动柔轮转动一圈后,此时残齿轮的齿则和从动齿轮啮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一定角度,由于丝杆和从动齿轮的传动轴之间为卡合限位连接,进而此时传动轴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使其外侧两组升降滑块做相靠近的方向进行运动,在四组内撑杆的作用下,使两组辊轮在柔轮内层向外侧扩展,进而使柔轮发生径向变形,由于此时柔轮随着旋转盘同时进行旋转,进而可以对柔轮不同位置处的径向受力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谐波减速器是一种机械减速装置,其原理是利用谐波振动的原理将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输出轴的减速运动,谐波减速器由一个内部齿轮和一个外部柔性齿轮组成,当输出轴旋转时,柔性齿轮会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产生谐波振动,这种振动会通过柔性齿轮传递到输出轴,从而实现减速,谐波减速器发生减速的原因是内部齿轮的弹性变形导致了内部齿轮齿数的变化,从而使得输出轴的转速降低,内部齿轮的弹性变形会导致其齿数在每个周期内发生微小的变化,这种变化会通过柔性齿轮传递到输出轴,从而导致输出轴的转速降低。
柔轮是一个由合金钢制成的薄圆柱形杯,杯的开口端有外齿,柔轮径向柔顺,但扭转得非常僵硬,当波发生器插入柔轮时,齿轮呈椭圆形,柔轮用作输出并连接到输出法兰,其中柔轮周期性地发生变形,因而产生交变应力,使之易于产生疲劳破坏,因此在使用前,需要通过径向检测装置对柔轮的径向受力范围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在对柔轮进行径向检测时,往往通过外界对固定后柔轮外齿施加作用力,然后通过受力传感器检测出柔轮的径向受力范围,但是,由于柔轮是在转动过程中发生的径向形变,通过对固定后的柔轮进行径向压力检测则会导致柔轮的受力的检测结果不够准确,从而难以准确的得知柔轮的径向受力范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对固定后的柔轮进行径向压力检测则会导致柔轮的受力的检测结果不够准确,从而难以准确的得知柔轮的径向受力范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包括主体以及其顶部放置的柔轮,主体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盘,主体顶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旋转盘的固定块;
主体内部固定有与固定块底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架,固定块顶部两端固定有固定板,两组固定板内部顶端和底端皆转动连接有丝杆,两组丝杆外侧皆活动连接有升降滑块,两组升降滑块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内撑杆,每两组内撑杆末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架,两组安装架内层皆固定有无线压力传感器,两组无线压力传感器外侧设置有配合架,两组配合架内侧皆转动连接有与柔轮内壁相贴合的辊轮,其中两组辊轮起到对柔轮的内撑作用,使柔轮可以进行径向变形;
主体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一组丝杆底部可拆卸连接的传动轴,且传动轴外侧固定有从动齿轮,主体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外侧底部固定有主动齿轮,输出轴外侧顶部固定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残齿轮,旋转盘底部固定有连接环,连接环底部固定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齿圈,主体内部一侧安装有输出端和输出轴底部固定连接的电机;
旋转盘内壁边缘位置处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环,其中活塞环和空腔内壁之间为滑动密封连接,进而在活塞环下降后,可以使空腔内部位于活塞环上方的区域形成负压环境,旋转盘顶部均匀开设有多组与空腔相连通的吸附孔,旋转盘内部两侧皆滑动连接有第二斜块,旋转盘内部两侧皆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顶部固定有与第二斜块相配合的第一斜块,且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之间通过T型导向块滑动连接,两组第二斜块顶部固定有压环,滑动板外侧末端固定有位于空腔内部的第三斜块,第三斜块顶部通过T型导向块滑动连接有第四斜块,且第四斜块顶部和活塞环底部固定连接,滑动板内侧末端固定有与旋转盘滑动连接的夹持块,且夹持块起到对柔轮轴孔内壁的限位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盘带动柔轮转动一圈后,此时残齿轮的齿则和从动齿轮啮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一定角度,由于丝杆和从动齿轮的传动轴之间为卡合限位连接,进而此时传动轴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使其外侧两组升降滑块做相靠近的方向进行运动,在四组内撑杆的作用下,使两组辊轮在柔轮内层向外侧扩展,进而使柔轮发生径向变形,由于此时柔轮随着旋转盘同时进行旋转,进而可以对柔轮不同位置处的径向受力进行检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底部固定有延伸至固定架内部的第二卡合块,且固定架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卡合块相配合的第二卡合槽,传动轴顶部固定有延伸至一组丝杆内部的第一卡合块,且一组丝杆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卡合块相配合的第一卡合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在第一卡合块和第二卡合块的作用下,使丝杆和传动轴、固定块和固定架之间分别为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对柔轮的安装以及取下,其中第一卡合块和第一卡合槽、第二卡合块和第二卡合槽之间为插接,其之间为限位连接,起到对其的径向限位,不会影响对其的轴向限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斜块一侧固定有延伸至旋转盘内部的导向杆,且第一斜块和旋转盘之间固定有位于导向杆外侧的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复位弹簧复位带动第一斜块复位,进而使第一斜块推动第二斜块以及压环上升复位,且滑动板同步复位,使两组夹持块脱离对柔轮轴孔内壁的内撑限位,进而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检测完成的柔轮取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盘一侧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泄压孔,且泄压孔内部设置有单向阀,其中单向阀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延伸至外界的顶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工作人员只需要对泄压孔内部单向阀的顶针进行按压,使外界气压与空腔内部负压互相形成平衡,进而对活塞环上方的负压进行解除,从而使吸附孔脱离对柔轮的负压吸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顶部两侧皆固定有贯穿两组升降滑块的限位杆,且两组升降滑块内部两侧皆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两组限位杆起到对两组升降滑块升降时的导向限位作用,使两组升降滑块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柔轮放置在旋转盘的顶部,此时多组吸附孔对柔轮端面进行吸附固定,使两组辊轮对柔轮内部进行内撑,其中通过电机驱动主动齿轮、齿圈以及连接环带动旋转盘以及柔轮进行旋转,此时主动齿轮通过输出轴同轴带动残齿轮进行旋转,当旋转盘带动柔轮转动一圈后,此时残齿轮的齿则和从动齿轮啮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一定角度,由于丝杆和从动齿轮的传动轴之间为卡合限位连接,进而此时传动轴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使其外侧两组升降滑块做相靠近的方向进行运动,在四组内撑杆的作用下,使两组辊轮在柔轮内层向外侧扩展,进而使柔轮发生径向变形,由于此时柔轮随着旋转盘同时进行旋转,进而可以对柔轮不同位置处的径向受力进行检测,具体的说,柔轮每转动一圈,两组辊轮即可以调节其之间的间距,也就是调整柔轮径向变形的程度,柔轮可以在两组辊轮的作用下,从常态逐渐被内撑至最大限度,且不同距离的内撑使其柔轮径向变形后,柔轮皆可以在不同的径向变形程度下整体转动一圈,上述可知,本发明整体可以使柔轮在不同径向变形程度下进行转动一圈,通过两组无线压力传感器对柔轮的径向受力进行检测,整体对柔轮径向受力检测更加全面以及更加准确;
2、本发明通过当将柔轮放置本发明内部进行径向受力检测时,首先柔轮底部外侧端面与多组吸附孔顶部的密封圈接触且对其进行挤压,也就是对多组吸附孔进行封闭,此时随着工作人员继续使柔轮下降,此时柔轮底部内侧端面则对压环进行下压,从而使两组第二斜块下压,第二斜块下压则推动第一斜块进行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板在旋转盘内部进行滑动,与此同时,滑动板内侧带动夹持块对柔轮端面轴孔内壁进行内撑固定,且滑动板同时带动第三斜块在空腔内部移动,此时第三斜块在其自身斜面的作用下带动第四斜块下降,从而两组第三斜块的下降带动活塞环在空腔内部自上而下进行移动,由于此时多组吸附孔被封闭,进而活塞环上方的空腔形成负压环境,通过多组吸附孔对柔轮的端面进行吸附固定,进而使柔轮和旋转盘之间连接稳定,避免了需要使用外界动力机构对柔轮的限位固定,不仅降低了整体的使用程度,且整体操作起来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剖切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放大后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的内部剖切图;
图9为本发明图8的B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放大后的内部分解图。
图中:1、主体;2、固定块;3、固定板;4、丝杆;5、升降滑块;6、内撑杆;7、安装架;8、无线压力传感器;9、配合架;10、辊轮;11、柔轮;12、传动轴;13、固定架;14、第一卡合块;15、第一卡合槽;16、第二卡合块;17、第二卡合槽;18、从动齿轮;19、输出轴;20、主动齿轮;21、残齿轮;22、电机;23、齿圈;24、连接环;25、旋转盘;26、空腔;27、吸附孔;28、滑动板;29、第一斜块;30、第二斜块;31、压环;32、夹持块;33、第三斜块;34、第四斜块;35、导向杆;36、复位弹簧;37、活塞环;38、泄压孔;39、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如图1-10所示,包括主体1以及其顶部放置的柔轮11,主体1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盘25,主体1顶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旋转盘25的固定块2;
主体1内部固定有与固定块2底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架13,固定块2顶部两端固定有固定板3,两组固定板3内部顶端和底端皆转动连接有丝杆4,两组丝杆4外侧皆活动连接有升降滑块5,两组升降滑块5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内撑杆6,每两组内撑杆6末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架7,两组安装架7内层皆固定有无线压力传感器8,两组无线压力传感器8外侧设置有配合架9,两组配合架9内侧皆转动连接有与柔轮11内壁相贴合的辊轮10,其中两组辊轮10起到对柔轮11的内撑作用,使柔轮11可以进行径向变形;
主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一组丝杆4底部可拆卸连接的传动轴12,且传动轴12外侧固定有从动齿轮18,主体1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输出轴19,输出轴19外侧底部固定有主动齿轮20,输出轴19外侧顶部固定有与从动齿轮18相啮合的残齿轮21,旋转盘25底部固定有连接环24,连接环24底部固定有与主动齿轮20相啮合的齿圈23,主体1内部一侧安装有输出端和输出轴19底部固定连接的电机22,旋转盘25带动柔轮11转动一圈后,此时残齿轮21的齿则和从动齿轮18啮合,带动从动齿轮18转动一定角度,由于丝杆4和从动齿轮18的传动轴12之间为卡合限位连接,进而此时传动轴12带动丝杆4转动,丝杆4转动使其外侧两组升降滑块5做相靠近的方向进行运动,在四组内撑杆6的作用下,使两组辊轮10在柔轮11内层向外侧扩展,进而使柔轮11发生径向变形,由于此时柔轮11随着旋转盘25同时进行旋转,进而可以对柔轮11不同位置处的径向受力进行检测;
旋转盘25内壁边缘位置处开设有空腔26,空腔26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环37,其中活塞环37和空腔26内壁之间为滑动密封连接,进而在活塞环37下降后,可以使空腔26内部位于活塞环37上方的区域形成负压环境,旋转盘25顶部均匀开设有多组与空腔26相连通的吸附孔27,旋转盘25内部两侧皆滑动连接有第二斜块30,旋转盘25内部两侧皆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8,滑动板28顶部固定有与第二斜块30相配合的第一斜块29,且第一斜块29和第二斜块30之间通过T型导向块滑动连接,两组第二斜块30顶部固定有压环31,滑动板28外侧末端固定有位于空腔26内部的第三斜块33,第三斜块33顶部通过T型导向块滑动连接有第四斜块34,且第四斜块34顶部和活塞环37底部固定连接,滑动板28内侧末端固定有与旋转盘25滑动连接的夹持块32,且夹持块32起到对柔轮11轴孔内壁的限位作用。
请参阅图7,固定块2底部固定有延伸至固定架13内部的第二卡合块16,且固定架13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卡合块16相配合的第二卡合槽17,传动轴12顶部固定有延伸至一组丝杆4内部的第一卡合块14,且一组丝杆4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卡合块14相配合的第一卡合槽15,本发明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其中在第一卡合块14和第二卡合块16的作用下,使丝杆4和传动轴12、固定块2和固定架13之间分别为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对柔轮11的安装以及取下,其中第一卡合块14和第一卡合槽15、第二卡合块16和第二卡合槽17之间为插接,其之间为限位连接,起到对其的径向限位,不会影响对其的轴向限位。
请参阅图3、图9和图10,第一斜块29一侧固定有延伸至旋转盘25内部的导向杆35,且第一斜块29和旋转盘25之间固定有位于导向杆35外侧的复位弹簧36,本发明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其中复位弹簧36复位带动第一斜块29复位,进而使第一斜块29推动第二斜块30以及压环31上升复位,且滑动板28同步复位,使两组夹持块32脱离对柔轮11轴孔内壁的内撑限位,进而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检测完成的柔轮11取下。
请参阅图9,旋转盘25一侧设置有与空腔26相连通的泄压孔38,且泄压孔38内部设置有单向阀,其中单向阀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延伸至外界的顶针,本发明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其中工作人员只需要对泄压孔38内部单向阀的顶针进行按压,使外界气压与空腔26内部负压互相形成平衡,进而对活塞环37上方的负压进行解除,从而使吸附孔27脱离对柔轮11的负压吸附。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固定块2顶部两侧皆固定有贯穿两组升降滑块5的限位杆39,且两组升降滑块5内部两侧皆开设有与限位杆39相配合的通孔,本发明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其中两组限位杆39起到对两组升降滑块5升降时的导向限位作用,使两组升降滑块5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其中主体1内部固定有固定架13,其中固定块2和固定架1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二卡合块16和第二卡合槽17相互插接进行拆装,其中丝杆4和传动轴1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卡合块14和第一卡合槽15相互插接进行拆装;
当对柔轮11放置在旋转盘25顶部时,首先通过将固定块2、丝杆4、内撑杆6、安装架7、无线压力传感器8、配合架9以及辊轮10拆卸下来,先将柔轮11安装至旋转盘25顶部后,然后再将上述部件整体进行安装,使两组辊轮10外壁与柔轮11内壁相互接触;
当将柔轮11放置在旋转盘25顶部后,首先柔轮11底部外侧端面与多组吸附孔27顶部的密封圈接触且对其进行挤压,也就是说,柔轮11底部端面对多组吸附孔27进行封闭,此时随着工作人员继续使柔轮11下降,此时柔轮11底部内侧端面则对压环31进行下压,从而使两组第二斜块30下压,第二斜块30下压则推动第一斜块29进行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板28在旋转盘25内部进行滑动;
与此同时,滑动板28内侧带动夹持块32对柔轮11端面轴孔内壁进行内撑固定,且滑动板28同时带动第三斜块33在空腔26内部移动,此时第三斜块33在其自身斜面的作用下带动第四斜块34下降,从而两组第三斜块33的下降带动活塞环37在空腔26内部自上而下进行移动,由于此时多组吸附孔27被封闭,进而活塞环37上方的空腔26形成负压环境,通过多组吸附孔27对柔轮11的端面进行吸附固定,进而使柔轮11和旋转盘25之间连接稳定,避免了需要使用外界动力机构对柔轮11的限位固定,不仅降低了整体的使用程度,且整体操作起来较为便捷;
当多组吸附孔27对柔轮11端面进行吸附固定以及两组夹持块32对柔轮11轴孔内壁进行固定后,使两组辊轮10对柔轮11内部进行内撑,其中通过电机22驱动主动齿轮20、齿圈23以及连接环24带动旋转盘25以及柔轮11进行旋转,此时主动齿轮20通过输出轴19同轴带动残齿轮21进行旋转;
当旋转盘25带动柔轮11转动一圈后,此时残齿轮21的齿则和从动齿轮18啮合,带动从动齿轮18转动一定角度,由于丝杆4和从动齿轮18的传动轴12之间为卡合限位连接,进而此时传动轴12带动丝杆4转动,丝杆4转动使其外侧两组升降滑块5做相靠近的方向进行运动,在四组内撑杆6的作用下,使两组辊轮10在柔轮11内层向外侧扩展,进而使柔轮11发生径向变形,由于此时柔轮11随着旋转盘25同时进行旋转,进而可以对柔轮11不同位置处的径向受力进行检测;
具体的说,柔轮11每转动一圈,两组辊轮10即可以调节其之间的间距,也就是调整柔轮11径向变形的程度,柔轮11可以在两组辊轮10的作用下,从常态逐渐被内撑至最大限度,且不同距离的内撑使其柔轮11径向变形后,柔轮11皆可以在不同的径向变形程度下整体转动一圈,上述可知,本发明整体可以使柔轮11在不同径向变形程度下进行转动一圈,通过两组无线压力传感器8对柔轮11的径向受力进行检测,整体对柔轮11径向受力检测更加全面以及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说,两组无线压力传感器8固定卡合在安装架7的内部,且无线压力传感器8的受压端则与配合架9相连接接触,进而无线压力传感器8可以检测到柔轮11的径向受到的作用力,然后通过与外界处理设备可以在显示设备上显示出柔轮11在不同径向变形程度下的一圈任意位置处的径向受力值,从而保证了柔轮11径向受力检测更加全面;
再进一步的说,当柔轮11检测完成后,工作人员整体将固定块2等结构拆卸,然后工作人员只需要对泄压孔38内部的单向阀进行按压,进而对活塞环37上方的负压进行解除;
此时复位弹簧36复位带动第一斜块29复位,进而使第一斜块29推动第二斜块30以及压环31上升复位,且滑动板28同步复位,使两组夹持块32脱离对柔轮11轴孔内壁的内撑限位,进而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检测完成的柔轮11取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包括主体(1)以及其顶部放置的柔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盘(25),所述主体(1)顶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旋转盘(25)的固定块(2);
所述主体(1)内部固定有与固定块(2)底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架(13),所述固定块(2)顶部两端固定有固定板(3),两组所述固定板(3)内部顶端和底端皆转动连接有丝杆(4),两组所述丝杆(4)外侧皆活动连接有升降滑块(5),两组所述升降滑块(5)两侧皆转动连接有内撑杆(6),每两组所述内撑杆(6)末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架(7),两组所述安装架(7)内层皆固定有无线压力传感器(8),两组所述无线压力传感器(8)外侧设置有配合架(9),两组所述配合架(9)内侧皆转动连接有与柔轮(11)内壁相贴合的辊轮(10);
所述主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一组丝杆(4)底部可拆卸连接的传动轴(12),且传动轴(12)外侧固定有从动齿轮(18),所述主体(1)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输出轴(19),所述输出轴(19)外侧底部固定有主动齿轮(20),所述输出轴(19)外侧顶部固定有与从动齿轮(18)相啮合的残齿轮(21),所述旋转盘(25)底部固定有连接环(24),所述连接环(24)底部固定有与主动齿轮(20)相啮合的齿圈(23),所述主体(1)内部一侧安装有输出端和输出轴(19)底部固定连接的电机(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底部固定有延伸至固定架(13)内部的第二卡合块(16),且固定架(13)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卡合块(16)相配合的第二卡合槽(17),所述传动轴(12)顶部固定有延伸至一组丝杆(4)内部的第一卡合块(14),且一组丝杆(4)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卡合块(14)相配合的第一卡合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25)内壁边缘位置处开设有空腔(26),所述空腔(26)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环(37),所述旋转盘(25)顶部均匀开设有多组与空腔(26)相连通的吸附孔(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25)内部两侧皆滑动连接有第二斜块(30),所述旋转盘(25)内部两侧皆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8),所述滑动板(28)顶部固定有与第二斜块(30)相配合的第一斜块(29),且第一斜块(29)和第二斜块(30)之间通过T型导向块滑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二斜块(30)顶部固定有压环(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28)外侧末端固定有位于空腔(26)内部的第三斜块(33),所述第三斜块(33)顶部通过T型导向块滑动连接有第四斜块(34),且第四斜块(34)顶部和活塞环(37)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28)内侧末端固定有与旋转盘(25)滑动连接的夹持块(32),且夹持块(32)起到对柔轮(11)轴孔内壁的限位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块(29)一侧固定有延伸至旋转盘(25)内部的导向杆(35),且第一斜块(29)和旋转盘(25)之间固定有位于导向杆(35)外侧的复位弹簧(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25)一侧设置有与空腔(26)相连通的泄压孔(38),且泄压孔(38)内部设置有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顶部两侧皆固定有贯穿两组升降滑块(5)的限位杆(39),且两组升降滑块(5)内部两侧皆开设有与限位杆(39)相配合的通孔。
CN202311051385.XA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 Active CN116929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1385.XA CN116929622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1385.XA CN116929622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9622A true CN116929622A (zh) 2023-10-24
CN116929622B CN116929622B (zh) 2024-04-23

Family

ID=88392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51385.XA Active CN116929622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2962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50865A (ja) * 2014-09-01 2016-04-11 株式会社ロボテック トルク検出器
CN107449533A (zh) * 2017-08-29 2017-12-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谐波减速器动态扭转刚度分析装置与方法
CN109506931A (zh) * 2018-12-31 2019-03-22 国人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谐波减速器柔轮的极限扭力检测装置
CN111537221A (zh) * 2020-04-21 2020-08-14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谐波减速器传动刚度试验装置
CN113302465A (zh) * 2019-01-18 2021-08-24 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扭矩检测传感器和动力传递装置
US20210348679A1 (en) * 2018-12-11 2021-11-11 Zilong Ling Double-flexspline harmonic reducer with limitable deformation
CN217541804U (zh) * 2022-06-16 2022-10-04 南京昌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谐波传动减速器精度测试设备
JP2023006337A (ja) * 2021-06-30 2023-01-18 日本電産シンポ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ギア、波動減速機、およびロボット
CN116067645A (zh) * 2021-11-03 2023-05-05 库卡机器人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轴向力测试装置
CN116256169A (zh) * 2023-04-23 2023-06-13 皖西学院 一种减速器组件的质检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50865A (ja) * 2014-09-01 2016-04-11 株式会社ロボテック トルク検出器
CN107449533A (zh) * 2017-08-29 2017-12-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谐波减速器动态扭转刚度分析装置与方法
US20210348679A1 (en) * 2018-12-11 2021-11-11 Zilong Ling Double-flexspline harmonic reducer with limitable deformation
CN109506931A (zh) * 2018-12-31 2019-03-22 国人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谐波减速器柔轮的极限扭力检测装置
CN113302465A (zh) * 2019-01-18 2021-08-24 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扭矩检测传感器和动力传递装置
CN111537221A (zh) * 2020-04-21 2020-08-14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谐波减速器传动刚度试验装置
JP2023006337A (ja) * 2021-06-30 2023-01-18 日本電産シンポ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ギア、波動減速機、およびロボット
CN116067645A (zh) * 2021-11-03 2023-05-05 库卡机器人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轴向力测试装置
CN217541804U (zh) * 2022-06-16 2022-10-04 南京昌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谐波传动减速器精度测试设备
CN116256169A (zh) * 2023-04-23 2023-06-13 皖西学院 一种减速器组件的质检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9622B (zh) 202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1530B (zh) 回转支承套圈圆度误差自动检测与校正装置
CN116839782B (zh) 扭矩测试装置
CN114434484B (zh) 变抓取模式通用型气动软体机械手
CN116929622B (zh) 一种谐波减速机径向受力的检测设备
CN217059681U (zh) 一种具有锁定机构的弹簧生产用质检设备
CN114993863A (zh) 金属抗疲劳性能检测装置
CN205957946U (zh) 差速器组装选垫测量装置
CN209459899U (zh) 一种电梯曳引轮外齿轴承试验机
CN113790847A (zh) 一种矿山机械零件动平衡检测仪器
CN114295395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配件生产检测装置
CN206573293U (zh)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摩擦力矩检测装置
CN209802681U (zh) 一种带速轮胎连续自动冲击试验装置
CN110646180B (zh) 一种水平式软体节肢机器人关节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10773986U (zh) 一种差速器上下齿轮啮合间隙检测装置
CN1616847A (zh) 一种在谐波传动中使柔轮与刚轮紧密接触的方法及浮动式波发生器
CN114918150B (zh) 一种建筑幕墙的质量检测装置
CN113465919B (zh) 一种液压驱动行星架静态试验台
CN115508442A (zh) 一种发电机轴瓦故障诊断结构
CN215373892U (zh) 一种齿轮跳动检具
CN210014915U (zh) 一种检测轴承寿命的试验装置
CN215677559U (zh) 多工位的疲劳寿命测试台架
CN110207986A (zh) 一种检测轴承寿命的试验装置
CN217981534U (zh) 滑环的转速测试装置
CN215178289U (zh) 一种金属件残余应力检测用应变片安装装置
CN209700865U (zh) 助力自行车的扭矩力传感器的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