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18A - 一种具有收缩的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的数字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收缩的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的数字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18A
CN1169218A CN96191575A CN96191575A CN1169218A CN 1169218 A CN1169218 A CN 1169218A CN 96191575 A CN96191575 A CN 96191575A CN 96191575 A CN96191575 A CN 96191575A CN 1169218 A CN1169218 A CN 1169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convolutional encoding
bit
puncturing pattern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1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拉米希
B·莫尔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css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Inc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9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04L1/0069Puncturing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2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convolutional codes, e.g. unit memor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收缩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该数字通信系统包括一个编码器,用于对从一个发射机发射的一个数字输入进行编码,以及一个解码器,用于对在接收机处接收的该被编码的输入进行解码。该编码器包括一个具有比率为k/n的卷积编码电路,用于输出卷积编码的输出,以及一个收缩电路,用于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以便达到为z/q的收缩码率,这里z=γk。该收缩电路按照被选成具有比特长度L=pγn的删除模式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这里p≥2。该收缩电路输出收缩的码率为z/q的被收缩的输出并将该被收缩的输出发射到接收机。该接收机对该被发射的被收缩的输出进行解码并输出一个被解码的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收缩的卷积编码装置和 方法的数字通信系统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数字通信系统。特别地涉及一种数字通信系统,该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收缩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
                         发明背景
在一种数字通信系统中,在传输信道中的噪声往往导致由发射机到接收机传输的数据比特流的恶化。噪声对传输的比特流的影响可通过用FEC技术对该比特流进行编码而降到最小。目前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一种FEC技术为收缩卷积编码。
如由下列在此作为参考文献的现有技术的文献的教导所表示的那样,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收缩卷积编码技术在现有技术中为人们所熟悉:USA 5,029,331,1991年7月2日授予Heichler等人;USA4,908,827,1990年3月13日授权给Gates;USA-4,462,101,1984年7月24日授权给Yasuda等人;J.Bibb Cain,George C.Clark,Jr.,以及John M.Geist的论文“比率(n-1)/n的收缩卷积码和简化的最大似然译码”,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卷IT-25,第1期,1979年1月,97-100页;以及Yutaka Yasuda Kanshiro Kashiki,以及Yasuo Hirata的论文“软判决维特比译码的高比率收缩卷积码”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第1卷,COM-32,第3期,1984年3月,315-319页。
通常,使用收缩卷积编码的通信系统包括一个编码器,用于对由发射机发射的数字输入进行编码,以及一个解码器,用于对在接收机端接收的被编码的输入进行解码。该编码器包括一个卷积编码电路,它接收该数字输入并输出卷积编码输出。该数字输入由该卷积编码电路进行编码,从而对于输入到该卷积编码电路中的每k-比特,将输出对应的n-比特,这里n>k。输入的k-比特和相应输出的n-比特被分别称为k-元组和n-元组。对该卷积编码电路而言,卷积编码率定义为输入的k-比特数和输出的n-比特数之比,并可以表示成k/n。例如,当对于输入到该卷积编码电路每一个比特有相应两比特的输出时,编码率为1/2。
为增加该编码器的码率,卷积编码输出通过一个收缩电路,该收缩电路包括一个传输掩码电路(transmission mask circuit)和删除模式存储器,以便只传输卷积编码输出的选定比特。该收缩电路输出收缩码率为z/q的收缩输出,这里z=γ。收缩码率z/q意味着对于输入该卷积编码电路的每z个输入比特,从该收缩电路输出q个比特。
这种所要求的收缩码率是通过该传输掩码电路传递卷积编码输出并逐块对该卷积编码输出收缩来完成的。每个被收缩的块是由许多n-元组形成的,称作为一个收缩块。用于形成每个收缩块的n-元组的数量目前是通过识别这样一种情况加以确定的,即,为提供收缩码率z/q,这里z=γk,对于比率k/n的卷积编码输出,至少必须组合以及收缩γ个卷积编码的n-元组作为一个收缩块,以便达到所要求的收缩码率。因此,每个收缩块的比特长度等于γ个卷积编码的n-元组乘以在每个n-元组中的比特数。这个收缩块的比特长度可以表示成L=γn。
这些收缩块按一种删除模式进行收缩,该删除模式具有与一个收缩相等的长度。删除模式的比特与在每个收缩块中的比特一一对应。因此,所选删除模式的长度可表示成L=γn。对于卷积编码率k/n,所选删除模式具有最小比特长度,该长度对达到要求的收缩码率z/q是必要的。
收缩电路使用的删除模式是长度为L的1和0的块,每个1代表一个传输的比特,而每个0代表一个不传输的比特。(传输比特和不传输比特还分别称为不删除比特和删除比特)。选择在该L-长度的删除模式中的1与0的比值以达到所要求的收缩代码率。这就是说,在该删除模式中,1与0的比值确定了收缩码率。
例如,对于一个比率为1/2的卷积电路,通过使用长度为4(即,L=zn=2×2=4)的删除模式可实现2/3的收缩率。选择长度为4的删除模式使其具有三个传输比特和一个不传输比特即可实现2/3的新的收缩率。
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删除模式,它们具有相同的1与0的比值和相同的比特长度,但具有独有的1和零的排列或格式。在一个删除模式中1和0的排列或格式影响收缩码的距离属性。为使该通信系统的比特差错率最小,通常要选择具有所要求的比特长度和1与0比值的一种删除模式,以试图使收缩码的距离属性最佳化。
一旦确定了长度和1与0的比值,为选择一种最佳的删除模式,可以查阅潜在删除模式的收缩表,表中已对每一删除模式计算了距离属性。如下列参考文献所指出的那样,对于给定的删除模式长度和1与0的比值,选择一种最佳的删除模式是众所周知的:J.Bibb Cain,GeorgeC.Clark,Jr.,和John M.Geist的论文“比率(n-1)/n的收缩卷积码和简化的最大似然译码”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Theory,卷IT-25,第1期1979年1月97-100页;以及YutakaYasuda,Kanshiro Kashiki,以及Yasuo Hirata的论文“软判决维特比译码的高比率收缩卷积码,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卷COM-32,3期,1984年3月,315-319页。从收缩表选择的最佳删除模式被收缩电路用来逐块地收缩卷积编码输出。
需要一种具有收缩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的数字通信系统,该系统改善了收缩码的距离属性和相关比特差错率。特别地,这样一种数字通信系统的收缩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应使用一种更有效的删除模式以便对被收缩码实现更佳的距离属性,以及对该数字通信系统实现改善的比特差错率。
发明概要
本发明为具有收缩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的数字通信系统。这种数字通信的收缩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对该被收缩的代码实现更佳的距离属性,由此导致比特差错率的减小。收缩码的距离属性和相关的比特差错率通过卷积编码数字输入产生卷积编码输出以及按照具有扩展的比特长度的删除模式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而得到改善。如下所述,同现有数字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删除模式相比,用具有扩展的比特长度的删除模式收缩卷积编码输出将提供具有更佳距离属性的收缩码。因此,对于具有特定卷积码率和收缩码率的数字通信系统,本发明的数字通信系统使用为收缩码提供了更佳距离属性的扩展的删除模式。
在具有发射机和远距接收机的一数字通信系统中实施经改善了的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该数字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包括具有卷积编码电路的编码器,用于输出码率为k/n的卷积编码输出,还包括收缩电路,用于输出具有收缩码率z/q的收缩输出,这里z=γk。该收缩电路接收该卷积编码输出,而该卷积编码输出的比特被组合成为收缩块。这些收缩块按删除模式逐块地进行收缩。
对于卷积码率为k/n、收缩码率为z/q的数字通信系统,这里z=γk,每个收缩块和删除模式具有L=pγn的比特长度,这里p≥2。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数字通信系统使用具有截断的最小删除模式比特长度L=γn的删除模式。因此本发明的删除模式比特长度至少是在现有技术的数字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删除模式的最小删除模式比特长度的2倍。
按照具有较大比特数的删除模式收缩卷积编码输出允许为解收缩电路选择更佳的删除模式。于是解收缩电路产生具有更佳距离属性的收缩码,并且通信系统的比特差错率将得到减小。
                       附图简述
图1为本发明的数字通信系统的方块图。
图2为较佳实施例的编码器的方块图。
图3为通过该编码器的一般比特流的简要表示。
图4a表示通过现有技术的编码器的一例示性的比特流。
图4b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编码器的一例示性的比特流。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编码器的方块图。
图6为解码器的方块图。
                  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用标号10表示本发明的具有收缩卷积编码方法和装置的数字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数字通信系统10一般包括一个发射机12,用于对数字输入进行编码和发射,以及一个接收机14,用于对发射的被编码的输入进行接收和解码。该发射机12包括编码器16和调制器24的通用部件,该编码器具有一个卷积编码电路20和一个收缩电路22,对数字输入进行编码,该调制器发射编码输入。如图1概略所示,卷积编码电路20对数字输入编码,产生卷积编码输出,而收缩电路22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产生被收缩的输出。在输入被编码器16编码之后,调制器24调制该被收缩的输出,并向接收机14发射被调制的输出。
接收机14一般包括一个解调器26,以及一个解码器30,该解码器30具有一个解收缩电路32和一个卷积解码器34。解调器26解调从发射机12接收的被调制的输出并输出到解码器30一个被解调的输出。解收缩电路32输出一个被解收缩的输出,而卷积解码器34解码被解收缩的输出并输出对应数字输入的被解码的输出。
参照图2,该图详细表示编码器16的优选实施例。图2描绘了将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简化的卷积编码电路20。卷积编码电路20包括一个移位寄存器36,函数发生器40a和40b,以及一个多路转换器42。移位寄存器36串行地接收输入比特流形式的数字输入的输入比特。这些比特每次k个位地被向前移入移位寄存器36的顺序的k-比特级44,一组k-比特被称为k-元组。众所周知,可以提供具有附加函数发生器和多比特级的卷积编码电路16。
在优选实施例中的函数发生器40a和40b是模2加法器并被连接到寄存器36不同的级44。输出比特由每个发生器40产生,以形成发生器比特流,而该发生器比特流由多路转换器42组合在一起以形成卷积编码输出。该卷积编码输出由连续的n-元组的比特流组成并与输入到该卷积编码电路的k-元组相对应,这里每个n-元组由n-比特形成,n>k。进入卷积编码电路20的k-比特与输出的n-比特之比称作为卷积编码率,表示成k/n。
收缩电路22耦合到卷积编码电路20并接收卷积编码输出。收缩电路22包括一个传送卷积编码输出的传输掩码电路46以及连接到该传输掩码电路46的删除模式存储器50。当卷积编码比特流通过传输掩码电路46时,该传输掩码电路46起收缩该卷积编码比特流来产生被收缩的输出的作用。换言之,该传输掩码电路46传送在该卷积编码输出中选定的比特,而不传送其它选定的比特。由于同输入相比,从该收缩电路22输出的比特要少,因此编码器16的收缩码率大于卷积码率。收缩电路22输出收缩码率为z/q的被收缩的输出,这里z=γk。收缩码率z/q意味着对于输入卷积编码电路20的每z个输入比特,必需从该收缩电路22输出q个比特。
当卷积编码输出通过传输掩码电路46时,该卷积编码输出的比特被组合在一起以形成收缩块。每个收缩块包括卷积编码输出的L-比特。如以下将更详细讨论的那样,选择形成收缩块的比特的数目是卷积码率和收缩码率的函数。
卷积编码输出的块按照存储在删除模式存储器50内的删除模式进行收缩。该删除模式是长度为L的一串1和0,其中每个1代表一个传输比特,而每个0代表一个不传输的比特。该删除模式比特与在每个收缩块中的比特一一对应,选择在该删除模式中的1与0的比值,以便达到所要求的收缩码率。
在现有技术的汉字通信系统中,选择收缩块和相应删除模式长度以使它们具有达到要求的收缩码率所必需的最少比特长度。特别地,每个收缩块由许多卷积编码的n-元组形成。用于形成每个收缩块的n-元组的数量是通过识别这种情况来确定的,即,为提供z/q的收缩码率,这里z=γk,对于比率为k/n的卷积编码输出,至少z个卷积编码的n-元组必须组合并收缩成为一个块,以达到要求的收缩码率。因此,现有技术的数字通信系统的每个收缩块的比特长度等于γ个卷积编码n-元组乘以每个n-元组中比特的数目。现有技术的收缩块的比特长度可以表示成L=γn。
本发明的数字通信系统通过增加收缩块和删除模式的比特长度使其高于收缩卷积编码输出达到要求的收缩码率所要求的最小比特长度而提供了一种经改善的卷积编码方法和装置。如所讨论的那样,对于码率为k/n的卷积编码电路,欲达到收缩码率z/q的收缩块的最小比特长度为L=γn,这里z=γk。本发明掩码块和删除模式的比特长度选择成该最小块比特长度的倍数,并表示成L=pγn,这里p是≥2的整数。
因为可被选来供收缩电路使用的潜在删除模式的数目随删除模式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有具有改善了的距离属性的删除模式可供选择,所以掩码块和删除模式的增大的比特长度的选择是有益的。这样,增加收缩块的长度能够为收缩电路22选择更好的删除模式。使用更好的删除模式导致该收缩输出的距离属性的改善以及传输期间最小的比特差错。
参照图3,该图简要表示通过具有卷积码率为k/n以及收缩码率为z/q的编码器16的一般输入比特流的流动,这里z=γk。一开始,用a11-a1k,a21-a2k等表示的输入比特流输入到卷积编码电路20。该输入比特流可以视为由一串k-元组形成,每个k-元组包含k-比特。对于每个输入到卷积编码电路20的k-元组,从该卷积编码电路20输出相应的n-比特的n-元组,这里n>k,以便产生用b11-b1n,b21-b2n等表示的卷积编码输出。
之后该卷积编码输出输入到收缩电路22中。该卷积编码输出由该收缩电路22按一种删除模式c1-cpγn逐块地进行收缩。卷积编码输出和删除模式的每个块的比特长度为pγn,这里p为≥2的整数。因此,选择多个n-元组来形成每个收缩块,使在每个收缩块中的比特的数目大于达到期望的收缩码率所要求的收缩块比特的最小数目。之后该收缩电路22输出的被收缩的输出用b11-b1n,b21-b2n等来表示。该卷积编码输出中未发射的比特在图3中用叉“X”表示。
图4a简要说明通过现有技术的编码器的比特1001的输入比特流的一个例子,而图4b简要说明通过本发明的编码器16的相同的输入比特流。现有技术的编码器和本发明的编码器16都是在图2中说明的那种类型、并包括比值k/n=1/2的一个卷积编码电路20和期望产生收缩码率为z/q=γk/q=(2)(1)/3=2/3的一个收缩电路22。如在图4a和4b中所表示的那样,输入比特流首先被卷积编码,结果对于每个1-比特的k-元组,输出2-比特的n-元组。这些n-元组形成了被表示为11011000的卷积编码输出。
在图4a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编码器按照具有三个1与一个0的比值和长度L=γn=2×2=4的删除模式来收缩卷积编码输出。该现有技术的编码器的删除模式为1011,并对于输入比特101100产生被收缩的输出。与其形成对照的是本发明编码器按照具有六个1与两个0的比值(即,本发明的删除模式的1与0的比值在数学上等于本发明的三个1与一个0的比值)和扩展的比特长度L=pγn=2×2×2=8的删除模式来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本发明的编码器的删除模式为11111001,并对输入比特110110产生被收缩的输出。由于该删除模式的长度大于现有技术的解码器使用的最小比特长度,所以能选择更佳的删除模式。本发明的删除模式的比特长度可以选择为γn的任意倍数,γn≥2。
在图5中表示编码器16的另外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收缩电路22包括处在多路转换器42上游的一个传输掩码电路46。该传输掩码电路46包括连接到第一函数发生器40a的第一传输掩码电路46a以及连接到第二函数发生器40b的第二传输掩码电路46b。传输掩码电路46a和46b同函数发生器40a和40b并行配置,使每个发生器的比特流能够由分开的传输掩码电路46a或46b进行收缩。当每个发生器的比特流通过其各自的传输掩码电路46a或46b时,每个传输掩码电路46a或46b组合其相关的发生器比特流成为并行的块。不同传输掩码电路46a和46b的被组合的并行块一起形成收缩电路块。收缩电路块按照存储在删除模式存储器50中的删除模式进行收缩。以与较佳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选择在相应删除模式中的收缩电路块的长度、删除模式的1与0的比值以及在该删除模式中的1和0的排列。然而,每个传输掩码电路46a和46b只按照该删除模式的一段收缩其各自的比特流。
例如,对于具有码率为1/2的卷积码和收缩码率为2/3的8位的一种数字通信系统10可选择8位删除模式。(参见结合图4a和4b提供的上述讨论)。第一传输掩码46a按照该删除模式的前四个比特收缩其相应的比特流,而第二传输掩码46b按照该删除模式的后四个比特收缩其相应的比特流。之后被收缩的比特流由下游的多路转换器42组合,多路转换器42输出该被收缩的输出。
参照图6更详细地表示接收机14的解码器30。解码器30包括含有一个解收缩器54和解收缩模式存储器56的解收缩电路52以及一个卷积解码器60。该解收缩器54按照储存在该解收缩模式存储器56中的一种插入模式处理接收到的被收缩的输出,该插入模式对应由编码器16使用的删除模式。由解收缩器54输出被解收缩的输出,并输入到相应于卷积编码电路16的卷积解码器60。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该卷积解码器60是由一个维特比解码器实施的最大似然解码器。卷积解码器60对解收缩的输出进行解码,并输出是编码器16的数字输入的估算的解码输出。
本发明主要针对具有改善了的收缩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的一种数字通信系统10。更特别地,该数字通信系统10按照删除模式通过收缩卷积编码输出提供具有改善了的距离属性的收缩码,该删除模式具有的比特长度大于收缩一个特定卷积代码所要求的最小比特长度以便达到要求的收缩码率。本发明的删除模式具有按等式L=pγn导出的比特长度,这里p≥2。使用扩展比特长度的删除模式改善了收缩输出的距离属性,从而改善了数字通信系统10的比特差错率。
以上描述的数字通信系统10的方块部件的详细说明可以在以前公开的许多参考文献中查找到,因此似乎无必要详细讨论。现在对人们来说明显的或者根据以上的说明和附图有理由加以联想的是,除在此表示和描述的之外存在不同的实施例和适应性以及许多变化,修改和等效的装置,而所有这些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或范围。而本发明在此加以详细描述的有关它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这种公开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说明和例证,即为充分公开本发明的目的。因此,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仅受在此附加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卷积编码数字输入以产生卷积编码输出,以及用于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以产生被收缩的输出以便传输的装置,包括:
a.一卷积编码电路,具有k/n的码率,用于接收数字输入并确定k-比特的输入k-元组,以及用于对每一个k-元组输出相应的n-比特的n-元组,这些n-元组形成卷积编码输出;
b.一收缩电路,用于接收该卷积编码输出以及用于逐块地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以便输出收缩码率为z/q的被收缩的输出,这里z=γk,该收缩电路包括:
i)一传输掩码电路,用于当该卷积编码输出通过该收缩电路时将该卷积编码输出组合成收缩块,以及用于按照具有传输和不传输比特的删除模式收缩每个收缩块,
ii)一删除模式存储器,用于储存该删除模式,以及
iii)其中该删除模式和每个收缩块具有等于pγn的比特长度,这里p为≥2的整数。
2.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卷积编码电路包括一个移位寄存器,它具有k-比特级,用于接收k-元组,以及许多函数发生器,有选择性地连接到该k-比特级,每个函数发生器输出一发生器比特流,发生器比特流一起形成该卷积编码输出,以及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多路转换器,用于多路转换发生器比特流,并输出卷积编码比特流形式的卷积编码输出。
3.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该卷积编码电路包括一个移位寄存器,它具有k-比特级,用于接收k-元组,以及许多函数发生器,有选择性地连接到该k-比特单元,每个函数发生器输出一发生器比特流,被组合的发生器比特流形成卷积编码输出,以及其中该传输掩码电路包括许多传输掩码,每个传输掩码连接到并收缩来自函数发生器之一的发生器比特流,以形成被收缩的发生器比特流,该许多传输掩码一起按删除模式进行收缩,每个传输掩码按删除模式段逐块地收缩其相应的发生器比特流,被组合的删除模式段形成了删除模式。
4.权利要求3的装置还包括一个多路转换器,用于多路转换该被收缩的发生器比特流,以及输出收缩比特流形式的被收缩的输出。
5.权利要求1的装置还包括一个调制器,用于接收该被收缩的输出并产生相应该被收缩的输出的被调制输出,并将该被调制输出传送到一个接收机。
6.一个数字通信系统,包括:
a.一发射机,用于卷积编码一数字输入,产生一卷积编码输出,以及用于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以产生用于传输的一个被收缩的输出,包括:
i)一个具有码率为k/n的卷积编码电路,用于接收数字输入并确定k-比特的输入k-元组,以及用于对每个k-元组输出相应的n-比特的n-元组,这些n-元组形成一个卷积编码输出;
ii)一个收缩电路,用于接收该卷积编码输出,以及用于逐块地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以便输出收缩码率为z/q的被收缩的输出,这里z=γk,该收缩电路包括:
a)一个传输掩码电路,用于当该卷积编码输出通过该收缩电路时,将该卷积编码输出组合成收缩块,以及用于按照具有传输和不传输比特的删除模式收缩每个收缩块,
b)一个删除模式存储器,用于储存该删除模式,以及
c)其中该删除模式和每个收缩块具有等于pγn的比特长度,这里p是≥2的整数;以及
b.一个接收机,用于接收该被调制信号,并解码该被调制信号,以便输出对应该数字输入的被解码的输出,该接收机包括:
i)一个解调器,用于接收该被调制信号,并解调该被调制信号,以便输出被收缩的编码输出;以及
ii)一个解码器,用于接收该被收缩的编码输出,以及用于解码该被收缩的编码输出,以便输出一个被解码的输出。
7.权利要求6的数字通信系统,其中卷积编码电路包括具有k-比特级的一个移位寄存器,用于接收k-元组,以及许多函数发生器,有选择地连接到该k-比特级,该函数发生器每个输出一发生器比特流,这些发生器比特流一起形成卷积编码输出,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多路转换器,用于多路转换该发生器比特流,并输出卷积编码比特流形式的卷积编码输出。
8.权利要求6的数字通信系统,其中该卷积编码电路包括一个移位寄存器,它具有k-比特级,用于接收k-元组,以及许多函数发生器,有选择地连接到该k-比特级,每个函数发生器输出一发生器比特流,被组合的发生器比特流形成卷积编码输出,以及其中该传输掩码电路包括许多传输掩码。每个传输掩码连接到并收缩来自函数发生器之一的发生器比特流,以形成被收缩的发生器比特流,该许多传输掩码一起按删除模式进行收缩,每个传输掩码按删除模式段逐块地收缩其相应的发生器比特流,被组合的删除模式段形成了删除模式。
9.权利要求8的数字通信系统,还包括一个多路转换器,用于多路转换该被收缩的发生器比特流,并输出收缩比特流形式的收缩的输出。
10.权利要求6的数字通信系统还包括一个调制器,用于接收该被收缩的输出,并产生相应该被收缩输出的被调制输出,并将该被调制输出传送到接收机。
11.一种用于数字通信系统的收缩卷积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代码率为k/n的一个卷积编码电路对一个数字输入进行卷积编码,以产生一个卷积编码输出,该卷积编码步骤包括:
i)输入该数字输入到该卷积编码电路中并确定k-比特的k-元组,以及
ii)对每个k-元组输出相应的n-比特的n-元组,这些n-元组形成卷积编码输出;
b.用一个收缩电路对该卷积编码输出进行收缩,以产生具有z/a的被收缩的输出,这里z=γk,该输出用于传输,收缩步骤包括:
i)输入卷积编码输出到一个传输掩码电路,
ii)当该卷积编码输出通过该传输掩码电路时,将该卷积编码输出组合成收缩块,以及
iii)按照一种具有传输和不传输比特的删除模式收缩每个收缩块,
iv)储存该删除模式于删除模式存储器中,以及
v)其中该删除模式和每个收缩块具有等于pγn的一个比特长度,这里p为≥2的一个整数。
12.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该卷积编码步骤还包括产生许多发生器比特流,以及多路转换该发生器比特流和输出卷积编码比特流形式的卷积编码输出这些步骤,这里该许多发生器比特流一起形成卷积编码输出。
13.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卷积编码步骤包括从每个函数发生器输出发生器比特流,这里发生器比特流一起形成卷积编码输出;其中收缩步骤还包括用不同的传输掩码收缩每个发生器比特流,这里该不同的传输掩码形成了传输掩码电路,以及按照删除模式收缩该许多发生器比特流,每个传输掩码按照删除模式段逐块地收缩其相应的发生器比特流这些步骤,被组合的删除模式段形成了删除模式,而该传输掩码输出形成该被收缩输出的被收缩的发生器比特流。
14.权利要求13的方法,还包括多路转换该收缩的发生器比特流以及输出被收缩的比特流形式的收缩的输出。
15.权利要求11的方法,还包括产生对应该收缩的输出的被调制输出,以及将该被调制输出传送到一个接收机。
16.一种用于卷积编码一个数字输入以产生一个卷积编码输出,以及用于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以产生一个被收缩的输出以便传输的装置,包括:
a.一卷积编码电路,具有k/n的码率,用于接收数字输入并确定k-比特的k-元组,以及用于对每一个k-元组输出相应的n-比特的n-元组,这些n-元组形成卷积编码输出;以及
b.一收缩电路,用于接收该卷积编码输出以及用于逐块地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以便输出收缩代码率为z/q的收缩的输出,这里z=γk,该收缩电路按照具有等于pγn的比特长度的删除模式收缩该卷积编码输出,这里p为≥2的整数。
CN96191575A 1995-01-23 1996-01-22 一种具有收缩的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的数字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692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377,073 1995-01-23
US08/377,073 US5668820A (en) 1995-01-23 1995-01-23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coding system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18A true CN1169218A (zh) 1997-12-31

Family

ID=2348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1575A Pending CN1169218A (zh) 1995-01-23 1996-01-22 一种具有收缩的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的数字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5668820A (zh)
EP (1) EP0806086A2 (zh)
JP (1) JPH11502679A (zh)
KR (1) KR19980701590A (zh)
CN (1) CN1169218A (zh)
AU (1) AU719888B2 (zh)
CA (1) CA2210867A1 (zh)
FI (1) FI973083A (zh)
WO (1) WO1996023360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794C (zh) * 2002-11-13 2007-06-06 上海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收缩卷积编码的单步方法和装置
CN100355226C (zh) * 1998-11-30 2007-12-12 Itt制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广播系统和方法
CN101129012B (zh) * 2005-01-24 2013-11-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对多个数据流的穿孔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9343C2 (de) * 1995-10-23 1997-12-11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Fehlererkennung eines digitalen Bitdatenstroms, der von einem Sender zu einem Empfänger übertragen wird
FI955206A (fi) * 1995-10-31 1997-05-01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Tiedonsiirtomenetelmä
FI113320B (fi) * 1996-02-19 2004-03-31 Nokia Corp Menetelmä tiedonsiirron tehostamiseksi
ES2157854B1 (es) 1997-04-10 2002-04-0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odo para disminuir el porcentaje de error de bloque en una transmision de datos en forma de bloques de datos y los correspondientes sistema de transmision de datos y estacion movil.
KR19990003242A (ko) 1997-06-25 1999-01-15 윤종용 구조적 펀처드 길쌈부호 부호와 및 복호기
KR100387078B1 (ko) * 1997-07-30 2003-10-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대역확산통신시스템의심볼천공및복구장치및방법
GB2329557B (en) * 1997-09-19 2002-05-01 Motorola 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terbi decoding of punctured codes
US6005897A (en) * 1997-12-16 1999-12-21 Mccallister; Ronald D.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6347122B1 (en) * 1998-01-13 2002-02-12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Optimal complement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codes for use in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and other applications
US6192500B1 (en) * 1998-02-11 2001-02-20 Conexant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a system employing convolutional decoding
FI107665B (fi) 1998-02-25 2001-09-1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Signaalin koodaus
US6108810A (en) * 1998-03-27 2000-08-22 Usa Digital Radio, Inc.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method using puncturable convolutional code
GB9814960D0 (en) * 1998-07-10 1998-09-09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d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DE19831144A1 (de) 1998-07-11 2000-01-13 Mannesmann Rexroth Ag Hydraulische Steuerung für eine hydraulisch betätigbare Kupplungsbremskombination für die Antriebswelle einer mechanischen Presse
US6871303B2 (en) 1998-12-04 2005-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access multi-directional CDMA2000 turbo code interleaver
US6304991B1 (en) * 1998-12-04 2001-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rbo code interleaver using linear congruential sequence
KR100295760B1 (ko) 1998-12-31 2001-09-06 윤종용 디지털시스템의길쌈부호처리장치및방법
US6385752B1 (en) 1999-06-01 2002-05-0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ncturing a convolutionally encoded bit stream
IL141800A0 (en) 1999-07-06 2002-03-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ate ma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E50014769D1 (de) * 1999-10-07 2007-12-20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anpassung der datenrate in einer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US6353400B1 (en) * 1999-11-23 2002-03-05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Radically abbreviated decoding
KR100339855B1 (ko) * 2000-04-25 2002-06-05 오성근 컨벌루션 부호와 성상 제어를 사용한 부호화 변조시스템및 그 부호화 변조방법
US6690734B1 (en) * 2000-06-02 2004-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ncturing code symbol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0710348B1 (ko) * 2000-06-26 2007-04-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적응 레이트 펑쳐링 방법
KR100720539B1 (ko) * 2000-09-27 2007-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레이트 매칭 방법
US7095808B1 (en) * 2000-08-16 2006-08-22 Broadcom Corporation Code pun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0375823B1 (ko) 2000-12-27 2003-03-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고속 비터비 복호기에서 라딕스-4 가지 메트릭 연산을위한 디펑처 구조 및 방법
CN1439206A (zh) * 2001-04-25 2003-08-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据解码方法
US7043681B2 (en) 2002-05-03 2006-05-09 Ibiquity Digital Corporation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complementary pattern-mapped convolutional codes
US7610543B2 (en) * 2002-06-18 2009-10-2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ncturing with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659697B1 (en) * 2004-11-19 2010-06-30 Alcatel Lucent Receiv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ft-decision decoding of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codes
AU2005239657B2 (en) 2004-12-01 2007-1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with high reliability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US20100098929A1 (en) * 2005-07-11 2010-04-22 John Anthony Dispenza Impact resistant composite material
US7865812B2 (en) * 2007-02-16 2011-01-04 Mediatek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detected punctured position in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codes
US7890847B2 (en) 2007-03-09 2011-02-15 Mediatek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error metrics 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27803B2 (en) * 2006-07-05 2009-12-01 Harri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iabl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protection
ES2519766T3 (es) 2007-12-20 2014-11-07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Señalización de canal de control usando un campo de señalización común para el formato de trnasporte y la versión de redundancia
KR101907943B1 (ko) 2012-01-31 2018-1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9954643B2 (en) * 2012-06-22 2018-04-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repeat-response combin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5857A (en) * 1981-03-23 1982-09-27 Kokusai Denshin Denwa Co Ltd <Kd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DE3724729A1 (de) * 1987-07-25 1989-02-02 Ant Nachrichtentech Verfahren zur aufbereitung eines faltungscodes zur uebertragung sowie dessen empfangsseitige rueckwandlung sowie anordnung hierzu
US4908827A (en) * 1987-07-27 1990-03-13 Tiw Systems, In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system
DE3730547A1 (de) * 1987-09-11 1989-03-23 Ant Nachrichtentech Verfahren zur aufbereitung von daten
US5416787A (en) * 1991-07-30 1995-05-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convolutional codes
US5408502A (en) * 1992-07-13 1995-04-18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igital data using trellis coded QAM with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codes
US5633881A (en) * 1993-02-22 1997-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ellis encoder and decoder based upon punctured rate 1/2 convolutional codes
US5396518A (en) * 1993-05-05 1995-03-07 Gi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igital data using trellis coding with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codes
US5438590A (en) * 1993-05-24 1995-08-01 Comstream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cluding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encoding and decoding
US5588022A (en) * 1994-03-07 1996-12-24 Xetron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M compatible digital broadcasting
US5633896A (en) * 1996-02-21 1997-05-27 Usa Digital Radio Partners, L.P. AM compatible digital waveform demodulation using a dual FF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5226C (zh) * 1998-11-30 2007-12-12 Itt制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广播系统和方法
CN1320794C (zh) * 2002-11-13 2007-06-06 上海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收缩卷积编码的单步方法和装置
CN101129012B (zh) * 2005-01-24 2013-11-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对多个数据流的穿孔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6023360A3 (en) 1997-01-03
FI973083A (fi) 1997-09-18
FI973083A0 (fi) 1997-07-22
AU719888B2 (en) 2000-05-18
US5668820A (en) 1997-09-16
KR19980701590A (ko) 1998-05-15
WO1996023360A2 (en) 1996-08-01
JPH11502679A (ja) 1999-03-02
CA2210867A1 (en) 1996-08-01
AU4771496A (en) 1996-08-14
EP0806086A2 (en) 1997-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218A (zh) 一种具有收缩的卷积编码装置和方法的数字通信系统
JP3088238B2 (ja) 改良型多次元トレリス符号化通信システム
Lee New rate-compatible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codes for Viterbi decoding
CN1140060C (zh) 用于Turbo编码的交织器和交织方法
CN1134131C (zh) 数据比特流的差错保护方法
CN1198399C (zh) 用于在数字系统中卷积编码的设备和方法
CN1189935A (zh) 并行链接截尾卷积码及其译码器
CN1404655A (zh) 用于匹配供给增强编码器的数据块的方法和相应通信装置
CN1449152A (zh) 用两个分组码纠错
CN1275278A (zh) 利用不带有交织的并行编码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558559A (zh) 通信系统及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US20040025104A1 (en) Parallel convolutional encoder
CN1195935A (zh) 在数据帧形式的数据传输中降低帧差错率的方法
CN108055044A (zh) 一种基于ldpc码和极化码的级联系统
CN1130026C (zh) 增强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393054A (zh) 用于利用单工码产生(n,3)码和(n,4)码的装置和方法
US638575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ncturing a convolutionally encoded bit stream
CN1369980A (zh) 用于纠错的方法和装置
US750552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f-inverting turbo code interleaving with high separation and dispersion
CN1264279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编码/解码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CN1129887A (zh) 用于对数字数据去交错的系统和方法
CN105959082A (zh) 基于多进制编码与高阶调制的联合编码调制方法、装置
JP2002527981A (ja) ターボ符号のためのハイブリッドインタリーバー
CN101461141A (zh) 借助网格编码的调制的编码以及解码
Zaibi et al. Efficient source and channel coding for progressive image transmission over noisy chann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