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88836A - 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88836A
CN116888836A CN202280017724.XA CN202280017724A CN116888836A CN 116888836 A CN116888836 A CN 116888836A CN 202280017724 A CN202280017724 A CN 202280017724A CN 116888836 A CN116888836 A CN 116888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axis
connector
side wall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77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下村亮介
宫崎洋二
田中广志
饭岛主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888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888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连接器组件(100)具备第一连接器(1)和从上方嵌合第一连接器(1)的第二连接器(5)。第一连接器(1)具备第一屏蔽件(4)。第二连接器(5)具备在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第一屏蔽件(4)接触的第二屏蔽件(8)。第一屏蔽件(4)具有与沿着上下轴延伸的第一侧壁部(401)的下端连结且朝向沿着水平轴的方向弯曲的第一弯曲部(402)、和沿着水平轴突出的突出部(403)。第二屏蔽件(8)具有沿着上下轴延伸的第二侧壁部(801)。在嵌合状态下,第二侧壁部(801)的下端位于比突出部(403)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二侧壁部(801)在比突出部(403)更靠上方的位置与第一侧壁部(401)接触。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连接器组件。更详细而言,本公开涉及具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电连接器组。该电连接器组具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连接端子、具有第一安装部且传输高频信号的第一高频用连接端子、以及包围第一高频用连接端子的第一外部接地构件。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连接端子、具有第二安装部的第二高频用连接端子、以及包围第二高频用连接端子的第二外部接地构件。在嵌合时,第二外部接地构件位于第一外部接地构件的内侧,第一连接端子以及第二连接端子位于第一外部接地构件的外侧,并且第二外部接地构件在从插拔方向观察时呈周状闭合,使得包围第一高频用连接端子的外形以及第二高频用连接端子的外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024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连接器组件具备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从上下轴的上方嵌合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多个第一端子;第一屏蔽件,包围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一壳体,保持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一屏蔽件。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多个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分别接触;第二屏蔽件,在所述嵌合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屏蔽件接触;以及第二壳体,保持所述多个第二端子以及所述第二屏蔽件。所述第一屏蔽件具有:第一侧壁部,沿着所述上下轴延伸;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下端连结,从沿着所述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与所述上下轴交叉的水平轴的方向弯曲;以及突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一弯曲部中的至少任一者,沿着所述水平轴突出。所述第二屏蔽件具有:第二侧壁部,沿着所述上下轴延伸;以及第二弯曲部,与所述第二侧壁部的上端连结,从沿着所述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所述水平轴的方向弯曲。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二侧壁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突出部更靠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二侧壁部在比所述突出部更靠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侧壁部接触。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连接器组件具备: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从作为上下轴的第一轴的上方嵌合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多个第一端子;第一屏蔽件,包围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壳体,保持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一屏蔽件。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多个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分别接触;第二屏蔽件,在所述嵌合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屏蔽件接触;以及第二壳体,保持所述多个第二端子以及所述第二屏蔽件。所述第一屏蔽件具有:一对横屏蔽件,沿着与所述第一轴交叉的第二轴延伸,在与所述第一轴以及所述第二轴双方交叉的第三轴上彼此分离;以及一对纵屏蔽件,沿着所述第三轴延伸,在所述第二轴上彼此分离。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一对横屏蔽件分别遍及所述第二轴而与所述第二屏蔽件接触,所述一对纵屏蔽件分别遍及所述第三轴而与所述第二屏蔽件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上述连接器组件的嵌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上述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上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一内侧屏蔽件的立体图。
图6是上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外侧屏蔽件的立体图。
图7是上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上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以及第二内侧屏蔽件的立体图。
图9是上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外侧屏蔽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图2的X-X线剖面向视图。
图11是图2的XI-XI线剖面向视图。
图12是图2的XII-XII线剖面向视图。
图13是图2的XIII-XIII线剖面向视图。
图14是图2的XIV-XIV线剖面向视图。
图15是将上述连接器组件分解的状态下的与图2的IX-IX线对应的部分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16是上述连接器组件的嵌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7是变形例1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8是上述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9是上述连接器组件的嵌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0A是上述连接器组件的嵌合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0B是图20A的A1部分的放大图。
图21A是上述连接器组件的嵌合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1B是图21A的A2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进行说明。其中,下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之一。下述的实施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即可,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此外,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图中的各结构要素的大小以及厚度各自的比未必反映实际的尺寸比。
(1)概要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具备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连接器组件100例如用于将搭载于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的多个电路基板之间电连接。第一连接器1例如安装于印刷布线板或柔性印刷布线板等的第一电路基板91(参照图10~图15)。第二连接器5例如安装于印刷布线板或柔性印刷布线板等的第二电路基板92(参照图10~图15)。另外,并非旨在限定连接器组件100的用途,连接器组件100也可以用于例如相机模块等便携终端以外的电子设备。此外,连接器组件100的用途不限于将多个电路基板之间电连接的用途,只要是将例如电路基板与显示器之间、电路基板与蓄电池之间等多个部件之间电连接的用途即可。另外,在图10~图15以外的附图中,为了方便,省略了第一电路基板91以及第二电路基板92的图示。
第一连接器1沿着一个轴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以下,将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轴称为上下轴,将第一连接器1所在的一侧称为“上”,将第二连接器5所在的一侧称为“下”。即,第一连接器1从上方嵌合于第二连接器5。其中,这些规定并非旨在限定连接器组件100的使用方式。此外,以下,将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状态(参照图2)称为“嵌合状态”。
如图3~图6所示,第一连接器1具备第一壳体2、多个第一端子3以及第一屏蔽件4。第一壳体2保持多个第一端子3以及第一屏蔽件4。第一屏蔽件4包围多个第一端子3中的至少一个。在图3~图6中,为了方便,使上下翻转而图示第一连接器1。
如图6所示,第一屏蔽件4具有第一侧壁部401、第一弯曲部402以及突出部403。第一侧壁部401沿着上下轴延伸。第一弯曲部402与第一侧壁部401的下端(图6的上端)连结。第一弯曲部402从沿着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与上下轴交叉的水平轴的方向弯曲。而且,第一弯曲部402从沿着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大致水平轴的方向弯曲。突出部403设置于第一侧壁部401和第一弯曲部402中的至少任一者。突出部403沿着水平轴突出。
如图1、图7~图9所示,第二连接器5具备第二壳体6、多个第二端子7以及第二屏蔽件8。第二壳体6保持多个第二端子7以及第二屏蔽件8。多个第二端子7在嵌合状态下分别与第一连接器1的多个第一端子3接触。第二屏蔽件8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一屏蔽件4接触。
如图9所示,第二屏蔽件8具有第二侧壁部801和第二弯曲部802。第二侧壁部801沿着上下轴延伸。第二弯曲部802与第二侧壁部801的上端连结。第二弯曲部802从沿着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水平轴的方向弯曲。而且,第二弯曲部802从沿着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大致水平轴的方向弯曲。
如图11、图13所示,在嵌合状态下,第二侧壁部801的下端位于比突出部403更靠上方的位置。此外,在嵌合状态下,第二侧壁部801在比突出部403更靠上方的位置与第一侧壁部401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使第一连接器1位于第二连接器5的上方。当从该状态使第一连接器1向下方移动时,首先,第一屏蔽件4的突出部403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侧壁部801接触。然后,当使第一连接器1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时,第一屏蔽件4变形而使得突出部403被压入,当第二侧壁部801的下端越过突出部403时,第一屏蔽件4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此时,第一屏蔽件4从第二屏蔽件8受到的反作用力急剧减少,产生所谓的点击感。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情况,能够提高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的嵌合的可靠性,结果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如图10~图14所示,在嵌合状态下,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侧壁部801与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侧壁部401接触。因此,在嵌合状态下,能够通过第一屏蔽件4和第二屏蔽件8在上下轴连续地形成屏蔽件,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如图6、图16所示,第一屏蔽件4具备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和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沿着与作为上下轴的第一轴D1交叉的第二轴D2延伸。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在与第一轴D1以及第二轴D2双方交叉的第三轴D3上彼此分离。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沿着第三轴D3延伸。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在第二轴D2上彼此分离。
如图16所示,在嵌合状态下,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分别遍及第二轴D2的大致全长而与第二屏蔽件8接触。此外,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分别遍及第三轴D3的大致全长而与第二屏蔽件8接触。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与上下轴交叉的水平面中,能够遍及连接器组件100的大致整周地形成屏蔽件,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2)详细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如上所述,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在第二连接器5相对地位于下方的状态下,第一连接器1从上方嵌合于第二连接器5。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所沿着并进行嵌合的轴(上下轴)也称为“第一轴D1”,将与上下轴(第一轴D1)正交且沿着连接器组件100的长轴的轴也称为“第二轴D2”,将与第一轴D1以及第二轴D2双方正交的轴也称为“第三轴D3”。
(2.1)第一连接器
第一连接器1是插头(阳型连接器),如图3~图6所示,具备第一壳体2、多个(在此为8个)第一端子3以及第一屏蔽件4。
(2.1.1)第一壳体
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2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为在第二轴D2上较长的扁平的形状。在第一壳体2中,从第一轴D1观察,第二轴D2上的中央部分的第三轴D3的两侧被切口成大致矩形。第一壳体2从第一轴D1观察(以下,也称为“俯视”)形成为大致H字状。
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2具有第一内底壁21、第一内周壁22、第一外底壁23和第一外周壁24。第一内底壁21、第一内周壁22、第一外底壁23以及第一外周壁24一体地形成。
第一内底壁21为在第二轴D2上较长的矩形的板状。
第一内周壁22从第一内底壁21的周缘向下(图4的上方)突出,在俯视时为矩形框状。具体而言,第一内周壁22具备一对第一横内侧壁221和一对第一纵内侧壁222。一对第一横内侧壁221是在第一内周壁22中在第二轴D2上较长的一对壁。一对第一纵内侧壁222是在第一内周壁22中在第三轴D3上较长的一对壁。由第一内底壁21的内底面以及第一内周壁22的内侧面围起的部位构成供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第一嵌合凹部201。具体而言,第二连接器5的台部65与第一嵌合凹部201嵌合。
第一外底壁23由从第一内底壁21的第二轴D2上的两端分别朝向第二轴D2的外侧呈矩形状扩展的两个部分底壁构成。第一内底壁21和第一外底壁23在俯视时具有大致H字状的形状。
第一外周壁24包围第一内周壁22地从第一外底壁23的周缘向下突出。第一外周壁24在俯视时分别具有C字状(方括号状)以及倒C字状(倒方括号状)的一对第一外侧壁240。一对第一外侧壁240分别具有第一纵外侧壁241和一对第一横外侧壁242。第一纵外侧壁241是在第一外侧壁240中在第三轴D3上较长的壁。一对第一横外侧壁242是在第一外侧壁240中在第二轴D2上较长的一对壁。一对第一横外侧壁242从第一纵外侧壁241的第三轴D3上的两端沿着第二轴D2延伸。
一对第一外侧壁240中的一方从三个方向(第二轴D2的一侧以及第三轴D3的两侧)包围第一内周壁22的第二轴D2上的一端。一对第一外侧壁240中的另一方从三个方向(第二轴D2的另一侧以及第三轴D3的两侧)包围第一内周壁22的第二轴D2上的另一端。由第一内周壁22的外侧面、第一外底壁23的内底面以及第一外周壁24的内侧面围起的部位构成供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第二嵌合凹部202。具体而言,第二连接器5的第二内周壁62与第二嵌合凹部202嵌合。
第一壳体2保持多个第一端子3以及第一屏蔽件4。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8个)第一端子3中的几个(6个)第一端子3(第一连接端子32)设置于一对第一横内侧壁221。具体而言,在一对第一横内侧壁221各保持有三个第一连接端子32。第一连接端子32收容在设置于第一横内侧壁221的凹部。此外,多个(8个)第一端子3中的剩余(2个)第一端子3(第一特定端子31)收容在形成于一对第一外侧壁240的凹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侧屏蔽件41夹着第一外周壁2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件4中的第一内侧屏蔽件45收容在形成于第一壳体2的槽孔。
(2.1.2)第一端子
第一端子3是信号传输用的端子,通过将带状的金属板弯折而形成。此外,对第一端子3实施镀金。
多个第一端子3包含一个以上的第一特定端子31。此外,多个第一端子3包含一个以上除第一特定端子31以外的端子(第一连接端子32)。在此,八个第一端子3中的两个是第一特定端子31,剩余的六个是第一连接端子32。
两个第一特定端子31在第一连接器1内配置于第二轴D2的两侧。两个第一特定端子31分别保持于一对第一外侧壁240的第一纵外侧壁241。
六个第一连接端子32在第二轴D2上,在两个第一特定端子31之间的区域,在第三轴D3的两侧各分开三个地排列配置于第二轴D2。六个第一连接端子32在一对第一横内侧壁221分别各保持有三个。
例如,第一特定端子31是用于传输相对高频的信号的端子。两个第一特定端子31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例如,从第一电路基板91朝向第二电路基板92的信号电流流过两个第一特定端子31中的一方。从第二电路基板92朝向第一电路基板91的信号电流在两个第一特定端子31中的另一方流动。
第一连接端子32是用于传输相对低频的信号的端子。多个(例如六个)第一连接端子32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是传输电力的端子。在此,六个第一连接端子32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第一连接端子32也可以存在具有不同形状的端子。
(2.1.2.1)第一特定端子
如图5所示,第一特定端子31具有主片311、端子片312和辅助片313,它们一体地形成而构成。从第三轴D3观察,第一特定端子31具有L字状的形状。
主片311是在第一特定端子31中主要流过信号电流的部分。如图5所示,主片311是在第二轴D2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在主片311的第三轴D3的两侧的端面形成有用于由第一壳体2保持第一特定端子31的一对保持凸部。如图3所示,主片311的第二轴D2的内侧的面露出于第一壳体2的第二嵌合凹部202。
端子片312是在第二轴D2上具有厚度的平板状。端子片312从主片311的上端面连续。主片311和端子片312沿着第一轴D1呈直线状延伸。端子片312的宽度尺寸(第三轴D3上的尺寸)比主片311的宽度尺寸小一级。如图1所示,端子片312的前端面(上端面)在第一壳体2的第一外底壁23的上表面露出。
辅助片313是在第一轴D1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辅助片313从主片311的下端(图3的上端)向第二轴D2的外侧突出。如图3所示,辅助片313的下表面在第一壳体2的第一外周壁24的下表面露出。辅助片313能够使检查端子从外部与辅助片313接触而用于第一特定端子31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导体图案911的连接的检查。
如图10所示,第一特定端子31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导体图案911连接。具体而言,第一特定端子31在端子片312的上端面(沿着厚度轴的端面)通过焊料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导体图案911接合。
这样,第一特定端子31具有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导体图案911连接的第一基板连接部318(端子片312)。第一基板连接部318的沿着厚度轴的端面与第一电路基板91重叠。
(2.1.2.2)第一连接端子
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端子32具有延伸突出片321、接触片322、连接片323和端子片324,它们一体地形成而构成。延伸突出片321和接触片322具有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二连接端子72物理接触的特定部位即触点。
延伸突出片321为在第三轴D3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如图3所示,延伸突出片321的第三轴D3的内侧的面露出于第一壳体2的第一嵌合凹部201。在延伸突出片321的厚度轴的一面(第三轴D3的内侧的面)设置有向外侧凹陷的凹部3210。在嵌合状态下,第二连接器5中的第二连接端子72的接触片721与凹部3210接触。在此,第二连接端子72的接触片721与凹部3210的开口接触。
接触片322是在第三轴D3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如图3所示,接触片322的第三轴D3的外侧的面露出于第一壳体2的第二嵌合凹部202。在接触片322的厚度轴的一面(第三轴D3的外侧的面)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凹部3220。在嵌合状态下,第二连接器5中的第二连接端子72的台阶7230与凹部3220接触。在此,第二连接端子72的台阶7230与凹部3220的开口接触。
连接片323以将延伸突出片321的下端与接触片322的下端相连地弯曲成U字状。连接片323的下表面在第一壳体2的第一横内侧壁221的下表面露出。
端子片324是在第一轴D1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端子片324从接触片322的上端沿着第三轴D3向外突出。如图1所示,端子片324的上表面在第一壳体2的上表面露出。
如图12所示,第一连接端子32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导体图案911(与连接有第一特定端子31的导体图案911不同的导体图案)连接。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端子32在端子片324的上表面(与厚度轴交叉的面)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导体图案911连接。
(2.1.3)第一屏蔽件
第一屏蔽件4是用于遮挡电磁波的电磁屏蔽件。第一屏蔽件4减少外来噪声(电磁波)对在第一端子3以及第二端子7中流动的信号电流的影响。此外,第一屏蔽件4减少由在第一端子3以及第二端子7中流动的信号电流引起的噪声(电磁波)对外部的电气设备等造成的影响。
如图3所示,第一屏蔽件4包围多个第一端子3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屏蔽件4包围多个第一端子3中的至少第一特定端子31。在此,第一屏蔽件4包围多个第一特定端子31,包围多个第一连接端子32。
第一屏蔽件4的材料例如从磷青铜、科森铜、钛铜等铜合金、不锈钢、铝合金、铜镍锌合金等中选择。
如图5、图6所示,第一屏蔽件4具备第一外侧屏蔽件41和第一内侧屏蔽件45。
(2.1.3.1)第一外侧屏蔽件
如图3所示,第一外侧屏蔽件41保持于第一壳体2的第一外周壁24。第一外侧屏蔽件41包围多个第一端子3。第一外侧屏蔽件41例如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
如图6所示,第一外侧屏蔽件41具备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和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
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沿着第二轴D2延伸。如图3所示,第一横屏蔽件410覆盖第一外侧壁240中的第一横外侧壁242的外侧面。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分别架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横外侧壁242之间的间隙地横跨相邻的两个第一横外侧壁242而设置。此外,第一横屏蔽件410覆盖第一横外侧壁242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沿着第三轴D3延伸。如图3所示,第一纵屏蔽件420覆盖第一外侧壁240中的第一纵外侧壁241的外侧面。此外,第一纵屏蔽件420覆盖第一纵外侧壁241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此,第一纵屏蔽件420覆盖第一纵外侧壁241的下表面而使得第一特定端子31的辅助片313的下端面露出。
这样,第一屏蔽件4具有:一对横屏蔽件(第一横屏蔽件410),沿着与第一轴D1交叉的第二轴D2延伸,在与第一轴D1以及第二轴D2双方交叉的第三轴D3上彼此分离;以及一对纵屏蔽件(第一纵屏蔽件420),沿着第三轴D3延伸,在第二轴D2上彼此分离。
如图6所示,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中的一方与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中的一方相连,在俯视时一体地形成为L字状。此外,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中的另一方与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中的另一方相连,在俯视时一体地形成为L字状。另外,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中的一方和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中的另一方被分离,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中的另一方和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中的一方被分离。
第一横屏蔽件410和与其相连的第一纵屏蔽件420在下壁的端面彼此相连,沿着第一轴D1的侧壁的端面彼此分离。具体而言,第一外侧屏蔽件41在第一横屏蔽件410与第一纵屏蔽件420交叉的角部430具有开口部431,更详细而言,具有沿着第一轴D1延伸的切口432。此外,第一外侧屏蔽件41在彼此不相连的第一横屏蔽件410与第一纵屏蔽件420交叉的角部430具有开口部431,更详细而言,具有沿着第一轴D1延伸的间隙433。
这样,第一屏蔽件4具有:沿着与第一轴D1交叉的第二轴D2延伸的横屏蔽件(第一横屏蔽件410);沿着与第一轴D1以及第二轴D2双方交叉的第三轴D3延伸的纵屏蔽件(第一纵屏蔽件420);以及形成于横屏蔽件与纵屏蔽件交叉的角部430的开口部431。更详细而言,第一屏蔽件4具有:在第三轴D3上彼此分离的一对横屏蔽件(第一横屏蔽件410);在第二轴D2上彼此分离的一对纵屏蔽件(第一纵屏蔽件420);以及形成于四个角部430的四个开口部431。通过第一外侧屏蔽件41具有开口部431,第一横屏蔽件410容易在第三轴D3上挠曲,第一纵屏蔽件420容易在第二轴D2上挠曲。由此,在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时,第一屏蔽件4容易变形,能够提高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时的作业性。
如图6所示,第一横屏蔽件410具有第一侧壁部411、第一弯曲部412、突出部413、第一延伸部414、接合部415、第三弯曲部416以及第三侧壁部417。
第一侧壁部411为在第三轴D3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第一侧壁部411沿着第一轴D1(上下轴)延伸。此外,第一侧壁部411沿着第二轴D2延伸。
第一弯曲部412与第一侧壁部411的下端连结。第一弯曲部412从第一侧壁部411的下端向第三轴D3的内侧弯曲。具体而言,从第二轴D2观察,第一弯曲部412弯曲成L字状的形状。第一横屏蔽件410具有至少一个(在此为多个)第一弯曲部412。多个第一弯曲部412在第二轴D2上分离地排列。
突出部413沿着第三轴D3突出。突出部413向第三轴D3的外侧突出。此外,突出部413沿着第二轴D2延伸。突出部413设置于第一侧壁部411和第一弯曲部412中的至少任一者。在此,突出部413在第一侧壁部411与第一弯曲部412连结的边界附近的部位设置为台阶状。更具体而言,通过使第一弯曲部412的上端部配置于比第一侧壁部411的下端部靠第三轴D3的外侧的位置,从而突出部413设置为台阶状。在突出部413中,相对于突出部413的顶部在第一轴D1的上侧设置有倾斜面。而且,从第二轴D2观察,突出部413相对于顶部非对称地设置。突出部413在第二轴D2上遍及第一弯曲部412的全长而设置。突出部413形成开口部431的周缘的一部分。
第一横屏蔽件410具有至少一个(在此为多个)突出部413。多个突出部413在第二轴D2上分离排列。多个突出部413与多个第一弯曲部412分别对应地设置。各突出部413遍及对应的第一弯曲部412的沿着第二轴D2的全长而设置。
第一延伸部414在第一侧壁部411的下端设置于未设置第一弯曲部412的部分。第一延伸部414在第二轴D2上位于两个第一弯曲部412之间。换言之,第一延伸部414在第二轴D2上设置于多个突出部413之间。第一延伸部414从第一侧壁部411的下端向下方延伸。
第三弯曲部416与第一延伸部414的下端连结。第三弯曲部416从第一延伸部414的下端向第三轴D3的内侧弯曲,进一步向上弯曲。第三弯曲部416以从第二轴D2观察朝向第一轴D1的下方突出地弯曲成U字状。
第三侧壁部417为在第三轴D3上具有厚度的板状。第三侧壁部417与第三弯曲部416的上端连结。第三侧壁部417在第三轴D3上与第一侧壁部411对置。第三侧壁部417位于比第一侧壁部411更靠第一连接器1的内侧的位置。在第三侧壁部417的第二轴D2的两侧的端面形成有用于由第一壳体2保持第一横屏蔽件410的一对保持凸部。如图3、图11所示,第三侧壁部417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横外侧壁242之间的间隙。如图16所示,第三侧壁部417在嵌合状态下相对于第二连接器5的第二侧壁部811位于第三轴D3的一侧(内侧),相对于第二连接器5的第二端子7(第二连接端子72)位于第三轴D3的一侧(外侧)。
接合部415与第一侧壁部411的上端连结。接合部415从第一侧壁部411的上端向第三轴D3的外侧弯曲,并沿着第三轴D3延伸。如图12~图14所示,接合部415的上表面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接地图案910连接。
在第一横屏蔽件410中,第三侧壁部417配置于第一壳体2的一对第一外侧壁240之间。
从第三轴D3观察,在第一连接端子32的外侧,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第一侧壁部411与第三侧壁部417对置。因此,在第三轴D3上,第一连接端子32由第一侧壁部411和第三侧壁部417双重屏蔽。
如图6所示,第一纵屏蔽件420具有第一侧壁部421、第一弯曲部422、突出部423、第一延伸部424以及接合部425。
第一侧壁部421为在第二轴D2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第一侧壁部421沿着第一轴D1(上下轴)延伸。此外,第一侧壁部421沿着第三轴D3延伸。
第一弯曲部422与第一侧壁部421的下端连结。第一弯曲部422从第一侧壁部421的下端向第二轴D2的内侧弯曲。具体而言,从第三轴D3观察,第一弯曲部422弯曲成L字状的形状。第一纵屏蔽件420具有至少一个(在此为多个)第一弯曲部422。多个第一弯曲部422在第三轴D3上分离排列。
突出部423沿着第二轴D2突出。突出部413向第二轴D2的外侧突出。此外,突出部423沿着第三轴D3延伸。突出部423设置于第一侧壁部421和第一弯曲部422中的至少任一者。在此,突出部423在第一侧壁部421与第一弯曲部422连结的边界附近的部位设置为台阶状。更具体而言,通过使第一弯曲部422的上端部配置于比第一侧壁部421的下端部靠第二轴D2的外侧的位置,从而突出部423设置为台阶状。在突出部423中,相对于突出部423的顶部在第一轴D1的上侧设置有倾斜面。而且,从第三轴D3观察,突出部423相对于顶部非对称地设置。突出部423在第三轴D3上遍及对应的第一弯曲部422的全长而设置。突出部423形成开口部431的周缘的一部分。
另外,在突出部413、423中,也可以设置相对于突出部413、423的顶部而位于第一轴D1的上侧的倾斜面和位于下侧的倾斜面。此外,突出部413也可以从第二轴D2观察相对于突出部413的顶部对称地设置。从第三轴D3观察,突出部423也可以相对于突出部423的顶部对称地设置。
第一纵屏蔽件420具有至少一个(在此为多个)突出部423。多个突出部423在第三轴D3上分离排列。多个突出部423与多个第一弯曲部422分别对应地设置。各突出部423遍及对应的第一弯曲部422的沿着第三轴D3的全长而设置。
第一延伸部424在第一侧壁部421的下端设置于未设置第一弯曲部422的部分。第一延伸部424在第三轴D3上位于两个第一弯曲部422之间。换言之,第一延伸部424在第三轴D3上设置于多个突出部423之间。第一延伸部424从第一侧壁部421的下端向下方延伸。
接合部425与第一侧壁部421的上端连结。接合部425从第一侧壁部421的上端向第二轴D2的外侧弯曲,并沿着第二轴D2延伸。如图10、图11所示,接合部425的上表面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接地图案910连接。
第一纵屏蔽件420与第一横屏蔽件410一起保持于第一壳体2。
如图3所示,在第二轴D2上,第一特定端子31的外侧与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第一侧壁部421对置。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第一侧壁部421的第三轴D3上的尺寸比第一特定端子31的第三轴D3上的尺寸大。从第二轴D2观察,第一特定端子31的整体包含于第一侧壁部42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部421与第一特定端子31的主片311平行。
这样,第一屏蔽件4(第一横屏蔽件410、第一纵屏蔽件420)具有第一侧壁部401(411、421)、第一弯曲部402(412、422)以及突出部403(413、423)。第一侧壁部401(411、421)沿着上下轴延伸。第一弯曲部402(412、422)与第一侧壁部401(411、421)的下端连结。第一弯曲部402(412、422)从沿着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与上下轴交叉的水平轴(第三轴D3、第二轴D2)的方向弯曲。突出部403(413、423)设置于第一侧壁部401(411、421)和第一弯曲部402(412、422)中的至少任一者。突出部403(413、423)沿着水平轴(第三轴D3、第二轴D2)突出。通过在第一屏蔽件4设置突出部403,在使第二连接器5与第一连接器1嵌合时,能够产生所谓的点击感。因此,能够使用户容易地掌握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
此外,突出部403(413、423)在第一侧壁部401(411、421)与第一弯曲部402(412、422)连结的部位设置为台阶状。由此,例如与在第一侧壁部设置有突起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时容易地使设置有突出部403的部位变形,其结果,容易产生点击感。
此外,突出部403(413、423)形成开口部431的周缘的一部分。
此外,第一屏蔽件4(第一横屏蔽件410、第一纵屏蔽件420)具有在与上下轴以及水平轴双方交叉的轴(第二轴D2、第三轴D3)上排列的多个突出部403(413、423)。由此,容易产生点击感。
此外,第一屏蔽件4(第一横屏蔽件410、第一纵屏蔽件420)在多个突出部403(413、423)之间具有延伸部404(第一延伸部414、424)。延伸部404(第一延伸部414、424)从第一侧壁部401(411、421)向下方延伸。由此,在嵌合状态下,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此外,第一屏蔽件4(第一横屏蔽件410)具有第三弯曲部406(416)。第三弯曲部406(416)与延伸部404(第一延伸部414)的下端连结。第三弯曲部406(416)从沿着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水平轴(第三轴D3)的方向弯曲。而且,第三弯曲部406(416)从沿着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大致水平轴(第三轴D3)的方向弯曲。由此,在嵌合状态下,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此外,第一屏蔽件4(第一横屏蔽件410、第一纵屏蔽件420)具有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接地图案910连接的第一接地连接部405(接合部415、425)。
(2.1.3.2)第一内侧屏蔽件
第一内侧屏蔽件45配置于多个第一端子3中的两个第一端子3之间。在此,第一内侧屏蔽件45配置于第一特定端子31与第一连接端子32之间。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件4具备两个第一内侧屏蔽件45。两个第一内侧屏蔽件45排列配置于第二轴D2,使得分别划分一个第一特定端子31与多个(六个)第一连接端子32之间、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端子32与另一个第一特定端子31之间。
这样,通过将第一内侧屏蔽件45配置在两个第一特定端子31之间,能够减少由流过一个第一特定端子31的信号电流引起的噪声对流过另一个第一特定端子31以及第一连接端子32的信号电流造成的影响。
如图5所示,第一内侧屏蔽件45具有主片451、对置片452以及一对支承片453。
主片451为在第二轴D2上具有厚度且在第三轴D3上较长的矩形的板状。对置片452在第二轴D2上具有厚度,是从主片451的第三轴D3上的中央部分的下端面向下方延伸突出的板状。一对支承片453是在主片451的下端面从第三轴D3上的对置片452的两侧向下方延伸突出的板状。
如图3所示,第一内侧屏蔽件45固定于第一壳体。对置片452以及一对支承片453收容在形成于第一纵内侧壁222的上表面的槽部。对置片452的第二轴D2的内侧的面露出于第一嵌合凹部201。对置片452的第二轴D2的外侧的面露出于第二嵌合凹部202。一对支承片453各自的第三轴D3的外侧的面露出于第二嵌合凹部202。此外,主片451的下表面中的比支承片453靠外侧的一部分在第二嵌合凹部202露出。
在此,在第一屏蔽件4未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接地图案910连接的状态下,第一外侧屏蔽件41与第一内侧屏蔽件45彼此分离,未彼此电连接。
(2.2)第二连接器
第二连接器5是插座(阴型连接器),如图1、图7~图9所示,具备第二壳体6、多个(在此为8个)第二端子7以及第二屏蔽件8。
(2.2.1)第二壳体
第二壳体6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为在第二轴D2上较长的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状。在第二壳体6中,从第一轴D1观察,第二轴D2上的中央部分的第三轴D3的两侧被切口成大致矩形。此外,在第二壳体6中,从第一轴D1观察,第三轴D3上的中央部分的第二轴D2的两侧被切口成大致矩形。
如图7所示,第二壳体6具有第二内底壁61、第二内周壁62、第二外底壁63、第二外周壁64以及台部65。第二内底壁61、第二内周壁62、第二外底壁63、第二外周壁64以及台部65一体地形成。
第二内底壁61为在第二轴D2上较长的矩形的板状。
第二内周壁62从第二内底壁61的周缘向上方突出,在俯视时为矩形框状。具体而言,第二内周壁62具备一对第二横内侧壁621和一对第二纵内侧壁622。一对第二横内侧壁621是第二内周壁62中的在第二轴D2上较长的一对壁。一对第二纵内侧壁622是第二内周壁62中的在第三轴D3上较长的一对壁。
台部65为在第二轴D2上较长的长方体状,从第二内底壁61的中央向上方突出。由第二内底壁61的内底面、第二内周壁62的内侧面以及台部65的外侧面围起的部位构成供第一连接器1嵌合的第三嵌合凹部601。具体而言,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内周壁22与第三嵌合凹部601嵌合。
第二外底壁63由分别从第二内底壁61的四个角部在与第一轴D1正交的平面上呈矩形状扩展的四个部分底壁构成。
第二外周壁64包围第二内周壁62地从第二外底壁63的周缘向上方突出。第二外周壁64是在俯视时四边各自的中央部分被切口的矩形框状。
由第二内周壁62的外侧面、第二外底壁63的内底面以及第二外周壁64的内侧面围起的部位构成第四嵌合凹部602。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外周壁24与第四嵌合凹部602嵌合。
第二壳体6保持多个第二端子7以及第二屏蔽件8。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6是将多个(八个)第二端子7中的几个(六个)第二端子7(第二连接端子72)和第二屏蔽件8中的第二内侧屏蔽件85作为嵌件的嵌件成型品。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端子72横跨第二横内侧壁621以及台部65而设置。具体而言,分别在一对第二横内侧壁621各设置有三个第二连接端子7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八个)第二端子7中的剩余(两个)第二端子7(第二特定端子71)收容在形成于一对第二纵内侧壁622的凹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屏蔽件8中的第二外侧屏蔽件81夹着第二外周壁64。
(2.2.2)第二端子
第二端子7是信号传输用的端子,通过将带状的金属板弯折而形成。此外,对第二端子7实施了镀金。多个第二端子7在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嵌合状态下分别与第一连接器1的多个第一端子3接触。
多个第二端子7包含一个以上的第二特定端子71。此外,多个第二端子7包含一个以上第二特定端子71以外的端子(第二连接端子72)。在此,八个第二端子7中的两个是第二特定端子71,剩余的六个是第二连接端子72。
两个第二特定端子71在第二连接器5内配置于第二轴D2的两侧。两个第二特定端子71分别保持于一对第二纵内侧壁622。
六个第二连接端子72在第二轴D2上,在两个第二特定端子71之间的区域,在第三轴D3的两侧各分开三个地排列配置于第二轴D2。六个第二连接端子72在一对第二横内侧壁621分别各保持有三个。
例如,第二特定端子71是用于传输相对高频的信号的端子。两个第二特定端子71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例如,在两个第二特定端子71中的一方流过从第一电路基板91朝向第二电路基板92的信号电流,在两个第二特定端子71中的另一方流过从第二电路基板92朝向第一电路基板91的信号电流。
第二连接端子72是用于传输相对低频的信号的端子。多个(例如六个)第二连接端子72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是传输电力的端子。六个第二连接端子72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第二连接端子72也可以存在具有不同形状的端子。
(2.2.2.1)第二特定端子
第二特定端子71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一特定端子31接触而与第一特定端子31连接。
如图8所示,第二特定端子71具有接触片711、主片712、连接片713和端子片714,它们一体地形成而构成。
接触片711为在第二轴D2上具有厚度的板状,从第三轴D3观察时向第二轴D2的外侧突出地呈C字状弯曲。接触片711的第二轴D2的外侧的面倾斜,使得接触片711的第三轴D3的两侧比中央部分逐渐变薄。
主片712是在第二轴D2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在主片712的第三轴D3的两侧的端面形成有用于由第二壳体6保持第二特定端子71的一对保持凸部。主片712的宽度尺寸(第三轴D3上的尺寸)大于接触片711的宽度尺寸。
连接片713将接触片711的上端与主片712的上端相连地弯曲成倒U字状。连接片713向第二特定端子71施加对于沿着第二轴D2的力的反作用力(弹力)。连接片713的宽度尺寸(第三轴D3上的尺寸)小于主片712的宽度尺寸,大于接触片711的宽度尺寸。
端子片714是在第一轴D1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端子片714从主片712的下端弯曲,朝向第二轴D2的外侧突出。
如图10所示,第二特定端子71与第二电路基板92的导体图案921连接。具体而言,第二特定端子71在端子片714的下表面(与厚度轴交叉的面)与第二电路基板92的导体图案921连接。
这样,第二特定端子71具有与第二电路基板92的导体图案921连接的第二基板连接部718(端子片714)。第二基板连接部718的与厚度轴交叉的面与第二电路基板92重叠。
(2.2.2.2)第二连接端子
如图8所示,第二连接端子72具有接触片721、弹簧片722、竖立片723、下降片724、连接片725、以及端子片726,它们一体地形成而构成。接触片721和竖立片723具有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一连接端子物理接触的特定部位即触点。
接触片721为在第三轴D3上具有厚度的板状,从第二轴D2观察呈C字状弯曲。接触片721的第三轴D3的外侧的面倾斜,使得接触片721的第三轴D3的两侧比中央部分逐渐变薄。在嵌合状态下,接触片721嵌入形成于第一连接端子32的延伸突出片321的凹部3210。
弹簧片722从第二轴D2观察形成为U字状。弹簧片722沿着第三轴D3弹性变形,使得上侧的开口的尺寸变化。通过弹簧片722的弹力,接触片721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一连接端子32弹性地接触(参照图12)。
竖立片723是在第三轴D3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板状。竖立片723的下端与弹簧片722的上端相连。在嵌合状态下,竖立片723与第一连接端子32接触(参照图12)。
竖立片723在上下轴的中途具有台阶7230。在嵌合状态下,竖立片723的比台阶7230更靠上侧的部分与形成于第一连接端子32的接触片322的凹部3220接触。
下降片724是在第三轴D3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在下降片724的第二轴D2的两侧的端面形成有用于由第二壳体6保持第二连接端子72的一对保持凸部。
连接片725将竖立片723的上端与下降片724的上端相连地弯曲成倒U字状。连接片725向第二连接端子72施加对于沿着第三轴D3的力的反作用力(弹力)。
端子片726是在第一轴D1上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端子片726从下降片724的下端沿着第三轴D3向外突出。端子片726的下表面在第二壳体6的下表面露出。
如图12所示,第二连接端子72与第二电路基板92的导体图案921连接。具体而言,第二连接端子72在端子片726的下表面(与厚度轴交叉的面)与第二电路基板92的导体图案921连接。
(2.2.3)第二屏蔽件
第二屏蔽件8是用于遮挡电磁波的电磁屏蔽件。第二屏蔽件8减少外来噪声(电磁波)对在第一端子3以及第二端子7中流动的信号电流的影响。此外,第二屏蔽件8减少在第一端子3以及第二端子7中流动的信号电流引起的噪声(电磁波)对外部的电气设备等造成的影响。第二屏蔽件8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一屏蔽件4接触。
如图1所示,第二屏蔽件8包围多个第二端子7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屏蔽件8包围多个第二端子7中的至少第二特定端子71。在此,第二屏蔽件8包围多个第二特定端子71,包围多个第二连接端子72。
第二屏蔽件8的材料例如从磷青铜、科森铜、钛铜等铜合金、不锈钢、铝合金、铜镍锌合金等中选择。
如图8、图9所示,第二屏蔽件8具备第二外侧屏蔽件81和第二内侧屏蔽件85。
如图1所示,第二外侧屏蔽件81保持于第二壳体6的第二外周壁64。第二外侧屏蔽件81在俯视时形成为矩形框状。第二外侧屏蔽件81包围多个第二端子7。
(2.2.3.1)第二外侧屏蔽件
如图9所示,第二外侧屏蔽件81具备一对第二横屏蔽件810和一对第二纵屏蔽件820。
一对第二横屏蔽件810沿着第二轴D2延伸。一对第二横屏蔽件810覆盖第二外周壁64中的沿着第二轴D2的侧壁的外侧面。一对第二横屏蔽件810分别被设置为横跨在第二轴D2上相邻的侧壁。此外,一对第二横屏蔽件810覆盖第二外周壁64中的沿着第二轴D2的侧壁的上表面以及内侧面。
一对第二纵屏蔽件820沿着第三轴D3延伸。一对第二纵屏蔽件820覆盖第二外周壁64中的沿着第三轴D3的侧壁的外侧面。一对第二纵屏蔽件820分别被设置为横跨在第三轴D3上相邻的侧壁。此外,一对第二纵屏蔽件820覆盖第二外周壁64中的沿着第三轴D3的侧壁的上表面以及内侧面。
一对第二横屏蔽件810以及一对第二纵屏蔽件820在俯视时成为矩形框状地一体地形成。第二外侧屏蔽件81例如通过拉深加工而形成。第二外侧屏蔽件81无缝地形成。即,在第二外侧屏蔽件81中,在第二横屏蔽件810与第二纵屏蔽件820交叉的角部830没有开口。
如图9所示,第二横屏蔽件810具有第二侧壁部811、第二弯曲部812、第四侧壁部813、第二延伸部814以及接合部815。
第二侧壁部811为在第三轴D3上具有厚度的矩形的平板状。第二侧壁部811沿着第一轴D1(上下轴)延伸。此外,第二侧壁部811沿着第二轴D2延伸。
第二弯曲部812与第二侧壁部811的上端连结。第二弯曲部812从第二侧壁部811的上端向第三轴D3的外侧弯曲,进一步向下弯曲。这样,第二弯曲部812从第二轴D2观察朝向第一轴D1的上方突出地弯曲为倒U字状。第二弯曲部812在第二轴D2上遍及第二横屏蔽件810的全长而设置。
第四侧壁部813为在第三轴D3上具有厚度的板状。第四侧壁部813与第二弯曲部812的下端连结。第四侧壁部813在第三轴D3上位于第二侧壁部811的外侧,与第二侧壁部811对置。第四侧壁部813在第二轴D2上遍及第二横屏蔽件810的全长而设置。
第二延伸部814为在第三轴D3上具有厚度的板状。第二延伸部814从第二侧壁部811的下端的第二轴D2的中央部分向下方突出。第二延伸部814在第三轴D3上与第四侧壁部813对置。
在第四侧壁部813的下端,在不与第二延伸部814对置的部分,具体而言在与第二延伸部814对置的部分的第二轴D2的两侧的部分,形成有矩形状的切口8130。
接合部815从构成切口8130的底部的第四侧壁部813的下端面向第三轴D3的外侧弯曲,并沿着第三轴D3延伸。接合部815的下表面与第二电路基板92的接地图案920连接。
在第二侧壁部811与第四侧壁部813之间配置有第二壳体6的第二外周壁64。
如图12、图16所示,从第三轴D3观察,在第二连接端子72的外侧,第二横屏蔽件810的第二侧壁部811以及第二延伸部814与第四侧壁部813对置。因此,在第三轴D3上,第二连接端子72由第二侧壁部811以及第二延伸部814和第四侧壁部813双重屏蔽。
如图9所示,第二纵屏蔽件820具有第二侧壁部821、第二弯曲部822、第四侧壁部823以及接合部825。
第二侧壁部821为在第二轴D2上具有厚度的矩形的平板状。第二侧壁部821沿着第一轴D1(上下轴)延伸。此外,第二侧壁部821沿着第三轴D3延伸。
第二弯曲部822与第二侧壁部821的上端连结。第二弯曲部822从第二侧壁部821的上端向第三轴D3的外侧弯曲,进一步向下弯曲。这样,第二弯曲部822以从第三轴D3观察朝向第一轴D1的上方突出地弯曲为倒U字状。第二弯曲部822在第三轴D3上遍及第二纵屏蔽件820的全长而设置。
第四侧壁部823为在第二轴D2上具有厚度的板状。第四侧壁部823与第二弯曲部822的下端连结。第四侧壁部823在第二轴D2上与第二侧壁部821对置。第四侧壁部823在第三轴D3上遍及第二纵屏蔽件820的全长而设置。
在此,第二外侧屏蔽件81遍及整周而无缝地形成。更具体而言,第二侧壁部811和第二侧壁部821遍及整周而无缝地形成。第二弯曲部812和第二弯曲部822遍及整周而无缝地形成。第四侧壁部813和第四侧壁部823遍及整周而无缝地形成。
接合部825构成第四侧壁部823的下端。接合部825的下表面与第二电路基板92的接地图案920连接。
在第二侧壁部821与第四侧壁部823之间配置有第二壳体6的第二外周壁64。
这样,第二屏蔽件8(第二横屏蔽件810、第二纵屏蔽件820)具有第二侧壁部801(811、821)和第二弯曲部802(812、822)。第二侧壁部801(811、821)沿着上下轴延伸。第二弯曲部802(812、822)与第二侧壁部801(811、821)的下端连结。第二弯曲部802(812、822)从沿着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与上下轴交叉的水平轴(第三轴D3、第二轴D2)的方向弯曲。
此外,第二屏蔽件8(第二横屏蔽件810、第二纵屏蔽件820)具有与第二电路基板92的接地图案920连接的第二接地连接部803(接合部815、825)。
(2.2.3.2)第二内侧屏蔽件
第二内侧屏蔽件85配置于多个第二端子7中的两个第二端子7之间。在此,第二内侧屏蔽件85配置于第二特定端子71与第二连接端子72之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屏蔽件8具备两个第二内侧屏蔽件85。两个第二内侧屏蔽件85排列配置于第二轴D2,使得分别划分一个第二特定端子71与多个(六个)第二连接端子72之间、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端子72与另一个第二特定端子71之间。
这样,通过将第二内侧屏蔽件85配置在两个第二特定端子71之间,能够减少由流过一个第二特定端子71的信号电流引起的噪声对流过另一个第二特定端子71以及第二连接端子72的信号电流造成的影响。
如图8所示,第二内侧屏蔽件85具有主片851、一对支承片852、一对延伸突出片853以及一对端子片854。
主片851为在第二轴D2上具有厚度且在第三轴D3上较长的矩形的板状。一对支承片852分别为在第二轴D2上具有厚度的板状。一对支承片852从主片851的上端面在第三轴D3上隔开间隔地向上方延伸突出。一对延伸突出片853分别为在第一轴D1上具有厚度的板状。一对延伸突出片853从主片851的第三轴D3上的两端朝向第二轴D2的外侧延伸突出。一对端子片854是在第一轴D1上具有厚度的板状。一对端子片854从一对延伸突出片853的前端朝向第三轴D3的外侧延伸突出。
第二内侧屏蔽件85固定于第二壳体6。第二内侧屏蔽件85收容在形成于第二壳体6的下表面的槽部。主片851的下表面从第二壳体6的下表面露出,一对支承片852的第三轴D3的内侧的端面在第三嵌合凹部601露出。
如图1所示,端子片854在俯视时延伸至第二壳体6的第二外周壁64的外侧。此外,端子片854位于第二外侧屏蔽件81的切口8130的下方。从第一轴D1观察,端子片854延伸至第二外侧屏蔽件81的外侧。如图13所示,端子片854的下表面与第二电路基板92的接地图案920连接。
这样,第二屏蔽件8具有包围多个第二端子7的外侧屏蔽件(第二外侧屏蔽件81)、和配置于多个第二端子7中的两个第二端子(第二特定端子71与第二连接端子72)之间且与外侧屏蔽件分体的内侧屏蔽件(第二内侧屏蔽件85)。内侧屏蔽件具有与电路基板(第二电路基板92)的接地图案920连接的接地连接部(端子片854)。接地连接部(端子片854)配置于外侧屏蔽件的下端的下方。由此,内侧屏蔽件(第二内侧屏蔽件85)向接地图案920的连接作业(例如焊接等)变得容易。
在此,在第二屏蔽件8未与第二电路基板92的接地图案920连接的状态下,第二外侧屏蔽件81与第二内侧屏蔽件85彼此分离,未彼此电连接。如图14所示,主片451的上表面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接地图案910连接,主片851的下表面与第二电路基板92的接地图案920连接。
(2.3)连接器组件
以下,参照图1、图2、图10~图16,对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连接器组件10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0是沿着图2的X-X线的剖视图。图11是沿着图2的XI-XI线的剖视图。图12是沿着图2的XII-XII线的剖视图。图13是沿着图2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图14是沿着图2的XIV-XIV线的剖视图。图15是将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之前的状态下的与图11对应的部分处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剖视图。图16是与第一轴D1正交的面内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剖视图。
如图1、图15所示,从第二连接器5的上方嵌合第一连接器1。
(2.3.1)端子的连接
如图10所示,在嵌合状态下,第一连接器1的两个第一特定端子31分别与第二连接器5的两个第二特定端子71接触而电连接。由此,在安装有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电路基板91与安装有第二连接器5的第二电路基板92之间,能够经由第一特定端子31以及第二特定端子71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具体而言,第一特定端子31在主片311的第二轴D2的内侧的面(与厚度轴交叉的面)从第二轴D2的外侧与第二特定端子71的接触片711接触。此外,第二特定端子71在接触片711的第二轴D2的外侧的面(与厚度轴交叉的面)与第一特定端子31接触。通过第二特定端子71的连接片713的弹力等来确保主片311与接触片711之间的接触压力。
这样,第一特定端子31具有设置有与第二特定端子71接触的触点的第一接触部319(主片311)。第一接触部319在与厚度轴交叉的面上与第二特定端子71接触。第一接触部319的触点是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二特定端子71物理接触的特定部位。此外,第二特定端子71具有设置有与第一特定端子31接触的触点的第二接触部719(接触片711)。第二接触部719在与厚度轴交叉的面上与第一特定端子31接触。第二接触部719的触点是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一特定端子31物理接触的特定部位。另外,第一接触部319与第二接触部719的触点也可以是点状或面状。
此外,如图12所示,在嵌合状态下,第一连接器1的六个第一连接端子32分别与第二连接器5的六个第二连接端子72接触而电连接。由此,在安装有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电路基板91与安装有第二连接器5的第二电路基板92之间,能够经由第一连接端子32以及第二连接端子72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端子32在延伸突出片321的第三轴D3的内侧的面(与厚度轴交叉的面)以及接触片322的第三轴D3的外侧的面(与厚度轴交叉的面)处与第二连接端子72接触。此外,第二连接端子72在接触片721的第三轴D3的内侧的面(与厚度轴交叉的面)以及竖立片723的第三轴D3的外侧的面(与厚度轴交叉的面)与第一连接端子32接触。
更详细而言,在第二连接端子72的接触片721与竖立片723之间插入第一连接端子32的延伸突出片321、接触片322以及连接片323。然后,接触片721与延伸突出片321的凹部3210接触,竖立片723的台阶7230与接触片322的凹部3220接触。由此,利用接触片721和竖立片723夹入第一连接端子32,第二连接端子72与第一连接端子32接触。通过第二连接端子72的弹簧片722的弹力等,确保延伸突出片321与接触片721之间的接触压力,确保接触片322与竖立片723之间的接触压力。第二连接端子72的接触片721与第一连接端子32的凹部3210一起构成锁定机构。此外,第二连接端子72的台阶7230与第一连接端子32的凹部3220一起构成锁定机构。通过这些锁定机构,防止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的嵌合不慎解除。
(2.3.2)屏蔽件的连接
在嵌合状态下,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外侧屏蔽件41与第二连接器5的第二外侧屏蔽件81接触而电连接。此外,在嵌合状态下,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内侧屏蔽件45与第二连接器5的第二内侧屏蔽件85接触而电连接。由此,第一屏蔽件4以及第二屏蔽件8的电位成为相同的接地电位。
如图11所示,在嵌合状态下,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纵屏蔽件820的第二侧壁部821的下端位于比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突出部423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纵屏蔽件820的第二侧壁部821在比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突出部423更靠上方的位置与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第一侧壁部421接触。此外,如图13所示,在嵌合状态下,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横屏蔽件810的第二侧壁部811的下端位于比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突出部413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横屏蔽件810的第二侧壁部811在比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突出部413更靠上方的位置与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第一侧壁部411接触。
这样,在嵌合状态下,第二侧壁部801(811、821)的下端位于比突出部403(413、423)更靠上方的位置。在嵌合状态下,第二侧壁部801在比突出部403更靠上方的位置与第一侧壁部401(411、421)接触。
在此,在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使第一连接器1位于第二连接器5的上方。当从该状态使第一连接器1向下方移动时,首先,第一屏蔽件4的突出部403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侧壁部801接触。因此,当使第一连接器1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时,第一屏蔽件4变形而使得突出部403被压入,当第二侧壁部801的下端越过突出部403时,第一屏蔽件4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此时,第一屏蔽件4从第二屏蔽件8受到的反作用力急剧减少,产生所谓的点击感。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情况,能够提高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的嵌合的可靠性,结果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此外,通过突出部403,第一连接器1难以从第二连接器5脱落,也能够有助于维持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的嵌合状态。另外,在此的用户不限于人,例如也可以是进行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作业的作业用的机械等。
此外,在嵌合状态下,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侧壁部801与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侧壁部401接触,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屏蔽件4和第二屏蔽件8在第一轴D1上连续地形成屏蔽件,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如图11所示,在嵌合状态下,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突出部423的顶部在第二轴D2上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纵屏蔽件820分离。如图13所示,在嵌合状态下,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突出部413的顶部在第三轴D3上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横屏蔽件810分离。
这样,在嵌合状态下,突出部403(413、423)的顶部在水平轴(第三轴D3、第二轴D2)上与第二屏蔽件8分离。由此,容易产生点击感。此外,突出部403的整体也可以在水平轴上从第二屏蔽件8分离。
如图10、图11所示,在嵌合状态下,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第一侧壁部421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纵屏蔽件820的第二侧壁部821接触。如图16所示,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第一侧壁部421沿着第三轴D3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纵屏蔽件820的第二侧壁部821接触。特别是,第一纵屏蔽件420遍及第三轴D3而与第二屏蔽件8接触。具体而言,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第一侧壁部421在第三轴D3上遍及开口部431之间而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纵屏蔽件820的第二侧壁部821接触。如图10、图11所示,第二侧壁部821的下端(边缘)与第一侧壁部421接触。在嵌合状态下,第二侧壁部821与第一侧壁部421以线状接触,更优选以面状接触。
此外,如图12~图14所示,在嵌合状态下,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第一侧壁部411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横屏蔽件810的第二侧壁部811接触。如图16所示,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第一侧壁部411沿着第二轴D2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横屏蔽件810的第二侧壁部811接触。特别是,第一横屏蔽件410遍及第二轴D2而与第二屏蔽件8接触。具体而言,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第一侧壁部411在第二轴D2上遍及开口部431之间而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横屏蔽件810的第二侧壁部811接触。在嵌合状态下,第二侧壁部811与第一侧壁部411以线状接触,更优选以面状接触。
这样,在嵌合状态下,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侧壁部401(411、421)遍及开口部431之间而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侧壁部801(811、821)接触。由此,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优选第一侧壁部401和第二侧壁部801在第二轴D2或第三轴D3上遍及开口部431之间无间隙地接触。
如图10、图11所示,在嵌合状态下,从第二轴D2观察,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纵屏蔽件820的第二弯曲部822与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纵屏蔽件420重叠。如图12~图14所示,在嵌合状态下,从第三轴D3观察,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横屏蔽件810的第二弯曲部812与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横屏蔽件410重叠。
此外,如图11所示,在嵌合状态下,从第二轴D2观察,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第一弯曲部422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纵屏蔽件820重叠。如图13所示,在嵌合状态下,从第三轴D3观察,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第一弯曲部412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横屏蔽件810重叠。
这样,在嵌合状态下,从水平轴观察,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弯曲部802(812、822)与第一屏蔽件4重叠。在嵌合状态下,从水平轴观察,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弯曲部402(412、422)与第二屏蔽件8重叠。由此,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嵌合状态下,第一内侧屏蔽件45的沿着厚度轴的端面与第二内侧屏蔽件85的沿着厚度轴的端面接触。由此,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一电路基板91与第二电路基板92之间的空间中,多个第一端子3以及多个第二端子7全部被由第一屏蔽件4以及第二屏蔽件8构成的屏蔽件遍及整周而无间隙地围起。由此,连接器组件100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特别优选的是,在第一电路基板91与第二电路基板92之间的空间中,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第一特定端子31以及第二特定端子71被由第一屏蔽件4以及第二屏蔽件8构成的屏蔽件遍及整周而无间隙地围起。
(2.3.3)端子与屏蔽件的位置关系
如上所述,第一特定端子31具有供高频信号的信号电流流动的主片311。如图10、图16所示,在嵌合状态下,在第一屏蔽件4以及第二屏蔽件8中,在主片311与第一屏蔽件4或者第二屏蔽件8之间未配置第二特定端子71且主片311与第一屏蔽件4或第二屏蔽件8的距离最短的部位,与主片311的宽幅的面对置。
具体而言,在第一外侧屏蔽件41、第一内侧屏蔽件45、第二外侧屏蔽件81以及第二内侧屏蔽件85中,作为与主片311之间配置有第二特定端子71的部位以外的部位且与主片31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屏蔽件是第一外侧屏蔽件41。而且,主片311相对于该第一外侧屏蔽件41的最短的部位以主片311的宽幅的面对置。
若改变观察方式进行说明,则如图16所示,第一屏蔽件4(第一外侧屏蔽件41)具有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一特定端子31在第二轴D2上对置的第一对置部407。第一特定端子31具有第一端子接近部300(主片311)。第一端子接近部300是在嵌合状态下第二轴D2上的第一端子接近部300与第一对置部407之间的距离比第二轴D2上的第二特定端子71与第一对置部407之间的距离短的部位。第一端子接近部300具有与第一特定端子31的厚度轴交叉的第一宽幅面301和沿着第一特定端子31的厚度轴的第一窄幅面302。如图16所示,将第一宽幅面301投影到与第二轴D2正交的虚拟面Im1的投影面积比将第一窄幅面302投影到虚拟面Im1的投影面积大。
发明者们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当信号电流流过第一特定端子31时,与信号电流相反方向的返回电流流过成为接地电位的构件(第一屏蔽件4、第二屏蔽件8)。发明人们对该返回电流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在成为接地电位的构件中的与第一特定端子31电容耦合的部分,具体而言在成为接地电位的构件中的在流动信号电流的构件(主片311)的附近的部分,具有某种程度的物理扩展(分布)地产生返回电流。而且,发明者们发现,针对成为接地电位的构件中的返回电流的分布,存在相对于流动信号电流的构件的距离以及与该构件对置的面积的影响,此外,在连接器中,返回电流的电流分布对噪声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如上所述,在嵌合状态下,使流动信号电流的构件(主片311)的宽幅的面(第一宽幅面301)与成为接地电位的构件中的最接近该构件(主片311)的构件(第一外侧屏蔽体41)对置。由此,能够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第一对置部407的宽度比第一端子接近部300的宽度大。而且,第一对置部407为平板状。进而,位于相对于第一对置部407最短的位置的第一端子接近部300的部分是第一宽幅面301。进而,第一对置部407和第一端子接近部300彼此平行。通过这些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
此外,如图10所示,第一特定端子31在第一端子接近部300(主片311)设置有第一接触部319。进而,第一基板连接部318在第一轴D1上位于第一接触部319的上方。通过这些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
此外,如图16所示,第二轴D2上的第一端子接近部300与第一对置部407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优选为第一端子接近部300的第一宽幅面301中与第一轴D1正交的轴(第三轴D3)上的端子宽度中的最大值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
此外,如上所述,第二特定端子71具有供高频信号的信号电流流动的主片712。如图10、图16所示,在嵌合状态下,在第一屏蔽件4以及第二屏蔽件8中,在主片712与第一屏蔽件4或第二屏蔽件8之间未配置第一特定端子31且主片712与第一屏蔽件4或第二密封件8的距离最短的部位,与主片712的宽幅的面对置。
具体而言,在第一外侧屏蔽件41、第一内侧屏蔽件45、第二外侧屏蔽件81以及第二内侧屏蔽件85中,作为与主片712之间配置有第一特定端子31的部位以外的部位且与主片712之间的距离最短的屏蔽件是第一内侧屏蔽件45以及第二内侧屏蔽件85。而且,主片712相对于该第一内侧屏蔽件45以及第二内侧屏蔽件85的最短的部位以主片712的宽幅的面对置。
若改变观察方式进行说明,则如图16所示,第一屏蔽件4和第二屏蔽件8中的一方具有在嵌合状态下在第二轴D2上与第二特定端子71对置的第二对置部408。更详细而言,第一内侧屏蔽件45和第二内侧屏蔽件85中的一方具有在嵌合状态下在第二轴D2上与第二特定端子71对置的第二对置部40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侧屏蔽件45具有第二对置部408。第二特定端子71具有第二端子接近部700(主片712)。第二端子接近部700是在嵌合状态下第二轴D2上的第二端子接近部700与第二对置部408之间的距离比第二轴D2上的第一特定端子31与第二对置部408之间的距离短的部位。第二端子接近部700具有与第二特定端子71的厚度轴交叉的第二宽幅面701和沿着第二特定端子71的厚度轴的第二窄幅面702。如图16所示,将第二宽幅面701投影到与第二轴D2正交的虚拟面Im1的投影面积比将第二窄幅面702投影到虚拟面Im1的投影面积大。
此外,第一屏蔽件4和第二屏蔽件8中的另一方具有在嵌合状态下在第二轴D2上与第二特定端子71对置且与第二对置部408接触的第三对置部80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内侧屏蔽件85具有在嵌合状态下在第二轴D2上与第二特定端子71对置且与第二对置部408接触的第三对置部804。第三对置部804在嵌合状态下,在第二轴D2上相对于第二特定端子71位于与第二对置部408相同的一侧。
当信号电流流过第二特定端子71时,与信号电流相反方向的返回电流在成为接地电位的构件(第一屏蔽件4、第二屏蔽件8)流动。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如上所述,在嵌合状态下,使流动信号电流的构件(主片712)的宽幅的面(第二宽幅面701)与成为接地电位的构件中的最接近该构件(主片712)的构件(第一内侧屏蔽件45、第二内侧屏蔽件85)对置。由此,能够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第二对置部408以及第三对置部804的宽度比第二端子接近部700(流动信号电流的构件)的宽度大。进而,第二对置部408以及第三对置部804为平板状。进而,位于相对于第二对置部408最短的位置的第二端子接近部700是第二宽幅面701。进而,第二对置部408与第二端子接近部700彼此平行,第三对置部804与第二端子接近部700彼此平行。通过这些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
此外,如图10所示,第二特定端子71具有将第二接触部719与第二端子接近部700(主片712)连结的弯曲成U字状的连结部(连接片713)。进而,第二基板连接部718在第一轴D1上位于第一接触部319的下方,在第一轴D1上位于第二接触部719的下方。通过这些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
此外,如图16所示,第二轴D2上的第二端子接近部700与第二对置部408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优选为第二端子接近部700的第二宽幅面701中与第一轴D1正交的轴(第三轴D3)上的端子宽度中的最大值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
如上所述,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第一侧壁部421沿着第三轴D3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纵屏蔽件820的第二侧壁部821接触(参照图16)。此外,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纵屏蔽件420的接合部425(第一接地连接部405)沿着第三轴D3形成,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纵屏蔽件820的接合部825(第二接地连接部803)沿着第三轴D3形成(参照图10)。
换言之,第一屏蔽件4具有接触部409(第一侧壁部421),该接触部409沿着与第一轴D1以及第二轴D2双方交叉的第三轴D3延伸并与第二屏蔽件8接触。此外,第一接地连接部405以及第二接地连接部803分别沿着第三轴D3形成。此外,接触部409的第三轴D3上的尺寸比投影到虚拟面Im1的第一端子接近部300的第三轴D3上的尺寸大。更详细而言,从第二轴D2观察,接触部409在包含第一端子接近部300的第三轴D3上的整体的区域与第二屏蔽件8接触,优选遍及第三轴D3的全长而与第二屏蔽件8接触(参照图16)。此外,从第二轴D2观察,第一接地连接部405在包含第一端子接近部300的第三轴D3上的整体的区域与第一电路基板91的接地图案910接触,优选遍及第三轴D3的全长而与接地图案910接触。
为了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优选第一屏蔽件4与第二屏蔽件8的接触部位连续。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屏蔽件4的接触部409沿着第三轴D3与第二屏蔽件8接触,能够不在第一屏蔽件4与第二屏蔽件8之间形成非连续的部分地使成为接地电位的部分与第一端子接近部300对置。因此,能够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使第一端子接近部300的第一宽幅面301与第一对置部407对置。由此,能够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还使第一屏蔽件4与第二屏蔽件8在第一对置部407连续地接触。由此,能够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
另外,为了从嵌合状态将第一连接器1从第二连接器5卸下,只要以比由锁定机构维持嵌合状态的力大的力将第一连接器1朝上拔出即可。
(3)变形例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即可,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以下,列举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说明的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而应用。
(3.1)变形例1
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在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屏蔽件4的结构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不同。此外,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在第一连接器1(插头)的第一壳体2的结构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不同。此外,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在第二连接器5(插座)的第二屏蔽件8的结构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不同。在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对与上述的连接器组件10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以下,参照图17~图21B对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7是从上下轴的下方观察第一连接器1的立体图。图18是从上下轴的上方观察第二连接器5的立体图。图19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沿着图2的X-X线的部分的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剖视图。图20A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沿着图2的XI-XI线的部分的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剖视图。图20B是图20A的A1部分的放大图。图21A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沿着图2的XIII-XIII线的部分的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的剖视图。图21B是图21A的A2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17所示,在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一连接器1中,第一外侧屏蔽件41由一个构件形成。即,在第一外侧屏蔽件41中,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中的一个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第二轴D2上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各自的第三轴D3上的一端相连。此外,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中的另一个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第二轴D2上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各自的第三轴D3上的另一端相连。由此,从第一轴D1观察,第一外侧屏蔽件41形成为框状(矩形的框状)。
第一横屏蔽件410和第一纵屏蔽件420在下壁的端面彼此相连,沿着第一轴D1的侧壁的端面彼此分离。具体而言,第一外侧屏蔽件41在第一横屏蔽件410与第一纵屏蔽件420交叉的角部430具有开口部431,更详细而言,具有沿着第一轴D1延伸的切口432。第一外侧屏蔽件41具有形成于四个角部430的四个开口部431(沿着第一轴D1延伸的四个切口432)。
即,在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中,第一屏蔽件4具有在第三轴D3上彼此分离的一对横屏蔽件(第一横屏蔽件410)和在第二轴D2上彼此分离的一对纵屏蔽件(第一纵屏蔽件420)。而且,一对横屏蔽件(第一横屏蔽件410)中的一个横屏蔽件(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第二轴D2上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纵屏蔽件(第一纵屏蔽件420)各自的第三轴(D3)上的一端相连。此外,一对横屏蔽件(第一横屏蔽件410)中的另一个横屏蔽件(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第二轴D2上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纵屏蔽件(第一纵屏蔽件420)各自的第三轴D3上的另一端相连。
这样,若第一外侧屏蔽件41连接成框状,则能够提高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情况(参照图15)下由第一壳体2保持第一外侧屏蔽件41的稳定性。即,在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时,若第一外侧屏蔽件41的第一纵屏蔽件420的突出部423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侧壁部821接触而被向内侧压入,则第一纵屏蔽件420想要挠曲而使得朝向内侧旋转。然而,由于第一外侧屏蔽件41呈框状相连,因此通过与第一纵屏蔽件420的两端相连的一对第一横屏蔽件410来抑制该第一纵屏蔽件420的挠曲。同样地,在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时,若第一外侧屏蔽件41的第一横屏蔽件410的突出部413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侧壁部811接触而被向内侧压入,则第一横屏蔽件410想要挠曲而使得朝向内侧旋转。然而,由于第一外侧屏蔽件41呈框状相连,因此通过与第一横屏蔽件410的两端相连的一对第一纵屏蔽件420来抑制该第一横屏蔽件410的挠曲。
在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中,通过提高由第一壳体2保持第一外侧屏蔽件41的稳定性,能够提高第一屏蔽件4与第二屏蔽件8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由此,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此外,如图17所示,在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一连接器1中,在第一壳体2的第一外侧壁240的第一纵外侧壁241中,在收容第一特定端子31的凹部的相反一侧(第二轴D2的外侧)形成有凹部243。凹部243向内侧凹陷地形成于第一纵外侧壁241的第二轴D2的外侧的面。如图19所示,凹部243沿着第一轴D1延伸。
通过第一壳体2具有凹部243,能够进一步减少由返回电流引起的噪声。
如图18、图20A~图21B所示,在本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二连接器5中,在第二屏蔽件8(第二外侧屏蔽件81)的第二侧壁部801(811、821),与第一连接器I的第一侧壁部401(411、421)对置的面的下端部被倒角。即,第二连接器5的第二屏蔽件8(第二外侧屏蔽件81)在第二侧壁部801(811、812)的与第一侧壁部401(411、421)对置的面(内侧的面)的下端部具有对下端部的一部分进行了倒角的倒角部809(819、829)。
更详细而言,第二外侧屏蔽件81的一对第二纵屏蔽件820分别在第二侧壁部821的下端部具有两个倒角部829。在各第二纵屏蔽件820中,两个倒角部829分别形成于与和该第二纵屏蔽件820相连的一对第二横屏蔽件810交叉的两个角部830的周边。此外,倒角部829形成于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外侧屏蔽件41的第一纵屏蔽件420所具备的突出部423对应的位置。
此外,第二外侧屏蔽件81的一对第二横屏蔽件810分别在第二侧壁部811的下端部具有两个倒角部819。在各第二横屏蔽件810中,两个倒角部819分别形成于与和该第二横屏蔽件810相连的一对第二纵屏蔽件820交叉的两个角部830的周边。此外,倒角部819形成于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外侧屏蔽件41的第一横屏蔽件410所具备的突出部413对应的位置。
在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情况下,若从使第一连接器1位于第二连接器5的上方的状态(参照图15)使第一连接器1向下方移动,则第一屏蔽件4的突出部403(413、423)与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侧壁部801(811、821)接触。因此,当使第一连接器1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时,第一屏蔽件4变形而使得突出部403(413、423)被压入。而且,当第二侧壁部801(811、812)的下端越过突出部403(413、423)时,第一屏蔽件4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由此第一连接器1嵌合于第二连接器5。在此,如本变形例那样,在第二侧壁部801(811、812)具有倒角部809(819、829)的情况下,第二侧壁部801(811、812)的下端容易越过突出部403(413、423),仅通过施加相对较小的力,就能够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此外,在将第一连接器1从第二连接器5卸下的情况下,仅通过施加相对较小的力就能够将第一连接器1从第二连接器5卸下。由此,连接器组件100的操作性提高。
如图20B、图21B所示,倒角部809(819、829)的形状例如是C倒角的形状(将角去除为倾斜45°的形状)。其中,不限于此,倒角部809的形状也可以是以45°以外的角度去除了角的斜面状,还可以是R倒角的形状(弯曲面状)。是否形成倒角部809以及倒角部809的形状,只要基于在连接器组件100的实际使用时需要的第一连接器1相对于第二连接器5的脱离困难度以及脱离容易度来设定即可。
另外,也可以由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器1和本变形例的第二连接器5构成连接器组件100,也可以由本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1和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5构成连接器组件100。
(3.2)其他变形例
在一个变形例中,第一端子接近部300也可以不与第一对置部407平行,只要第一宽幅面301向虚拟面Im1的投影面积比第一窄幅面302向虚拟面Im1的投影面积大即可。
在一个变形例中,第二端子接近部700可以不与第二对置部408平行,也可以不与第三对置部804平行。
在一个变形例中,第一端子接近部300也可以不是平板状,例如从第一轴D1观察也可以是V字状、U字状等形状。
(4)方式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等公开了以下的方式。
第一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具备第一连接器(1)和从上下轴的上方嵌合第一连接器(1)的第二连接器(5)。第一连接器(1)具备:多个第一端子(3);第一屏蔽件(4),包围多个第一端子(3)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一壳体(2),保持多个第一端子(3)以及第一屏蔽件(4)。第二连接器(5)具备:多个第二端子(7),在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多个第一端子(3)分别接触;第二屏蔽件(8),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一屏蔽件(4)接触;以及第二壳体(6),保持多个第二端子(7)以及第二屏蔽件(8)。第一屏蔽件(4)具有:第一侧壁部(401),沿着上下轴延伸;第一弯曲部(402),与第一侧壁部(401)的下端连结,从沿着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与上下轴交叉的水平轴的方向弯曲;以及突出部(403),设置于第一侧壁部(401)和第一弯曲部(402)中的至少任一者,沿着水平轴突出。第二屏蔽件(8)具有:第二侧壁部(801),沿着上下轴延伸;以及第二弯曲部(802),与第二侧壁部(801)的上端连结,从沿着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水平轴的方向弯曲。在嵌合状态下,第二侧壁部(801)的下端位于比突出部(403)更靠上方的位置,第二侧壁部(801)在比突出部(403)更靠上方的位置与第一侧壁部(401)接触。
根据该方式,在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时能够产生点击感,能够提高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的嵌合的可靠性,其结果,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此外,在嵌合状态下,能够通过第一屏蔽件(4)和第二屏蔽件(8)在上下轴连续地形成屏蔽件,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二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一方式中,突出部(403)在第一侧壁部(401)与第一弯曲部(402)连结的部位设置为台阶状。
根据该方式,容易产生点击感,结果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三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在嵌合状态下,突出部(403)的顶部在水平轴上与第二屏蔽件(8)分离。
根据该方式,容易产生点击感,结果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四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一~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在嵌合状态下,从水平轴观察,第二屏蔽件(8)的第二弯曲部(802)与第一屏蔽件(4)重叠,从水平轴观察,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弯曲部(402)与第二屏蔽件(8)重叠。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五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一~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第一屏蔽件(4)具有:横屏蔽件(第一横屏蔽件410),沿着与作为上下轴的第一轴(D1)交叉的第二轴(D2)延伸;纵屏蔽件(第一纵屏蔽件420),沿着与第一轴(D1)以及第二轴(D2)双方交叉的第三轴(D3)延伸;以及开口部(431),形成于横屏蔽件与纵屏蔽件交叉的角部(430)。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时的作业性。
在第六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五方面中,在嵌合状态下,横屏蔽件的第一侧壁部(401)沿着第二轴(D2)与第二侧壁部(801)接触,以及/或者,纵屏蔽件的第一侧壁部(401)沿着第三轴(D3)与第二侧壁部(801)接触。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七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五或者第六方式中,第一屏蔽件(4)具有:在第三轴(D3)上彼此分离的一对横屏蔽件;在第二轴(D2)上彼此分离的一对纵屏蔽件;以及形成于四个角部(430)的四个开口部(431)。在嵌合状态下,第一屏蔽件(4)的第一侧壁部(401)分别遍及相邻的开口部(431)之间而与第二侧壁部(801)接触。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八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五~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突出部(403)形成开口部(431)的周缘的一部分。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九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五~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第一屏蔽件(4)具有:在第三轴(D3)上彼此分离的一对横屏蔽件;在第二轴(D2)上彼此分离的一对纵屏蔽件;以及形成于四个角部(430)的四个开口部(431)。一对横屏蔽件中的一个横屏蔽件的第二轴(D2)上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纵屏蔽件各自的第三轴(D3)上的一端相连,一对横屏蔽件中的另一个横屏蔽件的第二轴(D2)上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纵屏蔽件各自的第三轴(D3)上的另一端相连。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由第一壳体(2)保持第一外侧屏蔽件(41)的稳定性,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十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一~第九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在嵌合状态下,第二侧壁部(801)与第一侧壁部(401)以线状接触。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十一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一~第十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第一屏蔽件(4)具有在与上下轴以及水平轴双方交叉的轴排列的多个突出部(403)。
根据该方式,容易产生点击感,结果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十二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十一方式中,第一屏蔽件(4)在多个突出部(403)之间具有从第一侧壁部(401)向下方延伸的延伸部(404)。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十三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十二方式中,第一屏蔽件(4)还具有第三弯曲部(406),该第三弯曲部(406)与延伸部(404)的下端连结,从沿着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水平轴的方向弯曲。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十四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一~第十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第二屏蔽件(8)具有:外侧屏蔽件(第二外侧屏蔽件81),包围多个第二端子(7);以及内侧屏蔽件(第二内侧屏蔽件85),配置于多个第二端子(7)中的两个第二端子(7)之间,与外侧屏蔽件分体。内侧屏蔽件具有与电路基板(第二电路基板92)的接地图案(920)连接的接地连接部(第二接地连接部803)。接地连接部配置于外侧屏蔽件的下端的下方。
根据该方式,内侧屏蔽件向接地图案的连接作业变得容易。
在第十五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一~第十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第二连接器(5)的第二屏蔽件(8)在第二侧壁部(801)中与第一侧壁部(401)对置的面的下端部具有对下端部的一部分进行了倒角的倒角部(809)。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连接器组件(100)的操作性。
第十六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具备第一连接器(1)和从作为上下轴的第一轴(D1)的上方嵌合第一连接器(1)的第二连接器(5)。第一连接器(1)具备:多个第一端子(3);第一屏蔽件(4),包围多个第一端子(3)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一壳体(2),保持多个第一端子(3)以及第一屏蔽件(4)。第二连接器(5)具备:多个第二端子(7),在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多个第一端子(3)分别接触;第二屏蔽件(8),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一屏蔽件(4)接触;以及第二壳体(6),保持多个第二端子(7)以及第二屏蔽件(8)。第一屏蔽件(4)具有:一对横屏蔽件(第一横屏蔽件410),沿着与第一轴(D1)交叉的第二轴(D2)延伸,在与第一轴(D1)以及第二轴(D2)双方交叉的第三轴(D3)上彼此分离;以及一对纵屏蔽件(第一纵屏蔽件420),沿着第三轴(D3)延伸,在第二轴(D2)上彼此分离。在嵌合状态下,一对横屏蔽件分别遍及第二轴(D2)而与第二屏蔽件(8)接触,一对纵屏蔽件分别遍及第三轴(D3)而与第二屏蔽件(8)接触。
根据该方式,在与上下轴交叉的水平轴上,能够遍及连接器组件(100)的大致整周而形成屏蔽件,能够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
在第十七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在第十六方式中,第一屏蔽件(4)还具有形成于横屏蔽件与纵屏蔽件交叉的四个角部(430)的四个开口部(431)。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使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5)嵌合时的作业性。
符号说明
100连接器组件
1第一连接器
2第一壳体
3第一端子
4第一屏蔽件
401第一侧壁部
402第一弯曲部
403突出部
404延伸部
406第三弯曲部
410第一横屏蔽件(横屏蔽件)
420第一纵屏蔽件(纵屏蔽件)
430角部
431开口部
5第二连接器
6第二壳体
7第二端子
8第二屏蔽件
801第二侧壁部
802第二弯曲部
803第二接地连接部(接地连接部)
809倒角部
81第二外侧屏蔽件(外侧屏蔽件)
85第二内侧屏蔽件(内侧屏蔽件)
92第二电路基板(电路基板)
920接地图案
D1第一轴
D2第二轴
D3第三轴。

Claims (17)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具备:
第一连接器;以及
第二连接器,从上下轴的上方嵌合所述第一连接器,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
多个第一端子;
第一屏蔽件,包围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第一壳体,保持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一屏蔽件,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
多个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分别接触;
第二屏蔽件,在所述嵌合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屏蔽件接触;以及
第二壳体,保持所述多个第二端子以及所述第二屏蔽件,
所述第一屏蔽件具有:
第一侧壁部,沿着所述上下轴延伸;
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下端连结,从沿着所述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与所述上下轴交叉的水平轴的方向弯曲;以及
突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一弯曲部中的至少任一者,沿着所述水平轴突出,
所述第二屏蔽件具有:
第二侧壁部,沿着所述上下轴延伸;以及
第二弯曲部,与所述第二侧壁部的上端连结,从沿着所述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所述水平轴的方向弯曲,
在所述嵌合状态下,
所述第二侧壁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突出部更靠上方的位置,
所述第二侧壁部在比所述突出部更靠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侧壁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突出部在所述第一侧壁部与所述第一弯曲部连结的部位设置为台阶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突出部的顶部在所述水平轴上与所述第二屏蔽件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在所述嵌合状态下,
从所述水平轴观察,所述第二屏蔽件的所述第二弯曲部与所述第一屏蔽件重叠,
从所述水平轴观察,所述第一屏蔽件的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屏蔽件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件具有:
横屏蔽件,沿着与作为所述上下轴的第一轴交叉的第二轴延伸;
纵屏蔽件,沿着与所述第一轴以及所述第二轴双方交叉的第三轴延伸;以及
开口部,形成于所述横屏蔽件与所述纵屏蔽件交叉的角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在所述嵌合状态下,
所述横屏蔽件的所述第一侧壁部沿着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二侧壁部接触,以及/或者
所述纵屏蔽件的所述第一侧壁部沿着所述第三轴与所述第二侧壁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件具有:
一对所述横屏蔽件,在所述第三轴上彼此分离;
一对所述纵屏蔽件,在所述第二轴上彼此分离;以及
四个所述开口部,形成于四个所述角部,
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一屏蔽件的所述第一侧壁部分别遍及相邻的所述开口部之间而与所述第二侧壁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突出部形成所述开口部的周缘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件具有:
一对所述横屏蔽件,在所述第三轴上彼此分离;
一对所述纵屏蔽件,在所述第二轴上彼此分离;以及
四个所述开口部,形成于四个所述角部,
所述一对横屏蔽件中的一个横屏蔽件的所述第二轴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纵屏蔽件各自的所述第三轴上的一端相连,所述一对横屏蔽件中的另一个横屏蔽件的所述第二轴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纵屏蔽件各自的所述第三轴上的另一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在所述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二侧壁部与所述第一侧壁部以线状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件具有在与所述上下轴以及所述水平轴双方交叉的轴上排列的多个所述突出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件在多个所述突出部之间具有从所述第一侧壁部向下方延伸的延伸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件还具有第三弯曲部,该第三弯曲部与所述延伸部的下端连结,从沿着所述上下轴的方向朝向沿着所述水平轴的方向弯曲。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屏蔽件具有:
外侧屏蔽件,包围所述多个第二端子;以及
内侧屏蔽件,配置在所述多个第二端子中的两个第二端子之间,与所述外侧屏蔽件分体,
所述内侧屏蔽件具有与电路基板的接地图案连接的接地连接部,
所述接地连接部配置于所述外侧屏蔽件的下端的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第二屏蔽件在所述第二侧壁部中与所述第一侧壁部对置的面的下端部具有对所述下端部的一部分进行了倒角的倒角部。
16.一种连接器组件,具备:
第一连接器;以及
第二连接器,从作为上下轴的第一轴的上方嵌合所述第一连接器,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
多个第一端子;
第一屏蔽件,包围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第一壳体,保持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以及所述第一屏蔽件,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
多个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分别接触;
第二屏蔽件,在所述嵌合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屏蔽件接触;以及
第二壳体,保持所述多个第二端子以及所述第二屏蔽件,
所述第一屏蔽件具有:
一对横屏蔽件,沿着与所述第一轴交叉的第二轴延伸,在与所述第一轴以及所述第二轴双方交叉的第三轴上彼此分离;以及
一对纵屏蔽件,沿着所述第三轴延伸,在所述第二轴上彼此分离,
在所述嵌合状态下,
所述一对横屏蔽件分别遍及所述第二轴而与所述第二屏蔽件接触,
所述一对纵屏蔽件分别遍及所述第三轴而与所述第二屏蔽件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件还具有形成于所述横屏蔽件与所述纵屏蔽件交叉的四个角部的四个开口部。
CN202280017724.XA 2021-03-08 2022-03-02 连接器组件 Pending CN1168888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6770 2021-03-08
JP2021036770 2021-03-08
PCT/JP2022/008834 WO2022190986A1 (ja) 2021-03-08 2022-03-02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88836A true CN116888836A (zh) 2023-10-13

Family

ID=8322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7724.XA Pending CN116888836A (zh) 2021-03-08 2022-03-02 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97382A1 (zh)
JP (1) JPWO2022190986A1 (zh)
CN (1) CN116888836A (zh)
WO (1) WO20221909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71287A (ja) * 2022-11-14 2024-05-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接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36999Y (zh) * 2004-09-23 2005-10-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CN108232526B (zh) * 2016-12-21 2020-04-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WO2020039666A1 (ja) * 2018-08-24 2020-02-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JP7245052B2 (ja) * 2019-01-07 2023-03-2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CN112259990A (zh) * 2019-07-02 2021-01-22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连接器及其组合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190986A1 (zh) 2022-09-15
US20240097382A1 (en) 2024-03-21
WO2022190986A1 (ja) 2022-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8843B2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CN110915068B (zh) 连接器组件
JP6256426B2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CN214625450U (zh) 连接器组装体及连接器
US7980893B2 (en) Coaxi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device
CN113178718B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装置
US20130344710A1 (en) Circuit board-circuit board connector
CN214542655U (zh) 连接器
CN113690694A (zh) 连接器组装体
US20210218196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device
US20230291153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pair
CN113629454A (zh) 连接器装置
JP2024026441A (ja) コネクタ及び相手側コネクタ
KR20220155902A (ko) 커넥터 조립체
CN113131289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N113690688A (zh) 连接器组件
CN116888836A (zh) 连接器组件
JPH10326651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CN116888837A (zh) 连接器组件
US20230064606A1 (en) Connector, connector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7461245B2 (ja) コネクタ
WO2024057664A1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接続装置、相手側コネクタ
WO2024106032A1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接続装置
CN214754498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4754502U (zh) 具有屏蔽结构的卡缘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