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88099A - 含β-胺基酮的短肽化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含β-胺基酮的短肽化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88099A
CN116888099A CN202280016132.6A CN202280016132A CN116888099A CN 116888099 A CN116888099 A CN 116888099A CN 202280016132 A CN202280016132 A CN 202280016132A CN 116888099 A CN116888099 A CN 116888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adde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group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61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曙辉
杨亚讯
张建臣
李鹏
罗志
贺海鹰
王正
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Guangsheng Zhongli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Guangsheng Zhongl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Guangsheng Zhongli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Guangsheng Zhongl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888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88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2Oxazoles
    • A61K31/423Oxazol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25Thiazoles
    • A61K31/428Thiazol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07/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 C07D20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07/24Oxygen or sulfur atoms
    • C07D207/262-Pyrrolid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ne carbocyclic ring
    • C07D209/5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ne carbocyclic ring condensed with a ring other than six-memb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7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th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thiazole rings
    • C07D277/6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th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thiazole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77/62Benzothiaz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oxy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oxy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1/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oxy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含β‑胺基酮的短肽化合物及其应用,具体公开了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Description

含β-胺基酮的短肽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申请主张如下优先权
申请号:CN2021115809216,申请日:2021年12月22日;
申请号:CN2022100451335,申请日:2022年01月14日;
申请号:CN2022102216236,申请日:2022年03月08日;
申请号:CN2022110234109,申请日:2022年08月24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β-胺基酮的短肽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3CL pro)蛋白酶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其底物结合位点高度保守且具有相似的催化机制,是催化RNA病毒前体蛋白裂解的关键蛋白酶,对病毒的复制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冠状病毒复制的关键酶,3CL蛋白酶(3CL pro)是治疗包括COVID-19在内的多种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的重要靶点。利用3CL蛋白酶结构的特点,开发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 1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CN、OH、NH 2、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所述C 1-3烷基或C 1-3烷氧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1、2或3个卤素取代;
或者,
两个R 1及它们相连的原子形成C 3-6环烷基,所述C 3-6环烷基任选被1、2或3个R a取代;
R a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和C 1-3烷基;
n选自0、1、2或3;
R 2选自叔丁基、C 3-10环烷基、3-10元杂环烷基和苯基,所述C 3-10环烷基、3-10元杂环烷基和苯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1、2或3个R b取代;
R b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和C 1-3烷基;
R 3选自C 1-3烷基、C 1-3烷氧基、-CH 2R 4和-CH 2OR 4,所述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1、2或3个卤素取代;
R 4选自苯基和5-6元杂芳基,所述苯基和5-6元杂芳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1、2或3个R取代;
R选自卤素和C 1-3烷基;
T 1选自O和S;
环A选自
A 1、A 2、A 3和A 4各自独立地选自CH和N。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1选自F和甲基,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两个R 1及它们相连的原子形成C 3-6环烷基,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两个R 1及它们相连的原子形成环丙基,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结构单元 选自 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2选自叔丁基和金刚烷基,所述金刚烷基任选被1、2或3个R b取代,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2选自叔丁基和金刚烷基,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2选自叔丁基、 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结构单元 选自 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3选自-CF 3,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还提供了(II-1)、(II-2)和(II-3)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t选自0、1和2;
R 1、R b、A 1、A 2、A 3、A 4、T 1和n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还提供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 1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CN、OH、NH 2、C 1-3烷基或C 1-3烷氧基,所述C 1-3烷基或C 1-3烷氧基任选各自独立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
或者,
两个R 1及它们相连的原子形成C 3-6环烷基,所述C 3-6环烷基任选被1、2或3个R a取代;
n选自0、1、2或3;
R a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或C 1-3烷基;
R 2选自叔丁基、C 3-10环烷基、3-10元杂环烷基或苯基,所述C 3-10环烷基、3-10元杂环烷基和苯基任选被1、2或3个R b取代;
R b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或C 1-3烷基;
R 3选自C 1-3烷基、C 1-3烷氧基、-CH 2R 4或-CH 2OR 4,所述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任选被1、2或3个卤素取代;
R 4选自苯基或5-6元杂芳基,所述苯基和5-6元杂芳基任选独立地被1、2或3个R取代;
R选自卤素或C 1-3烷基;
A 1、A 2、A 3和A 4各自独立地选自CH或N,且A 1、A 2、A 3和A 4中的0、1或2个选自N,其余选自CH。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1选自F或甲基,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两个R 1及它们相连的原子形成C 3-6环烷基,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两个R 1及它们相连的原子形成环丙基,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结构单元 选自 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2选自叔丁基,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R 3选自-CF 3,其他变量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还提供了(I-1)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 1和n如本发明所定义。
本发明还有一些方案是由上述各变量任意组合而来。
本发明提供下式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上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上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中,上述的冠状病毒感染选自COVID-19。
技术效果
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新型冠状病毒Mpro蛋白酶活性;较好的细胞水平的体外抗冠状病毒活性,且无细胞毒性。
定义和说明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用的下列术语和短语旨在具有下列含义。一个特定的术语或短语在没有特别定义的情况下不应该被认为是不确定的或不清楚的,而应该按照普通的含义去理解。当本文中出现商品名时,意在指代其对应的商品或其活性成分。
这里所采用的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针对那些化合物、材料、组合物和/或剂型而言,它们在可靠的医学判断的范围之内,适用于与人类和动物的组织接触使用,而没有过多的毒性、刺激性、过敏性反应或其它问题或并发症,与合理的利益/风险比相称。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本发明化合物的盐,由本发明发现的具有特定取代基的化合物与相对无毒的酸或碱制备。当本发明的化合物中含有相对酸性的功能团时,可以通过在纯的溶液或合适的惰性溶剂中用足够量的碱与这类化合物的中性形式接触的方式获得碱加成盐。药学上可接受的碱加成盐包括钠、钾、钙、铵、有机胺或镁盐或类似的盐。当本发明的化合物中含有相对碱性的官能团时,可以通过在纯的溶液或合适的惰性溶剂中用足够量的酸与这类化合物的中性形式接触的方式获得酸加成盐。本发明的某些特定的化合物含有碱性和酸性的官能团,从而可以被转换成任一碱或酸加成盐。
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由含有酸根或碱基的母体化合物通过常规化学方法合成。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盐的制备方法是:在水或有机溶剂或两者的混合物中,经由游离酸或碱形式的这些化合物与化学计量的适当的碱或酸反应来制备。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异构体”意在包括几何异构体、顺反异构体、立体异构体、对映异构体、旋光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和互变异构体。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存在特定的几何或立体异构体形式。本发明设想所有的这类化合物,包括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和(+)-对映体、(R)-和(S)-对映体、非对映异构体、(D)-异构体、(L)-异构体,及其外消旋混合物和其他混合物,例如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体富集的混合物,所有这些混合物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烷基等取代基中可存在另外的不对称碳原子。所有这些异构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对映异构体”或者“旋光异构体”是指互为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顺反异构体”或者“几何异构体”系由因双键或者成环碳原子单键不能自由旋转而引起。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非对映异构体”是指分子具有两个或多个手性中心,并且分子间为非镜像的关系的立体异构体。
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右旋,“(-)”表示左旋,“(±)”表示外消旋。
除非另有说明,用楔形实线键 和楔形虚线键 表示一个立体中心的绝对构型,用直形实线键 和直形虚线键 表示立体中心的相对构型,用波浪线 表示楔形实线键 或楔形虚线键 或用波浪线 表示直形实线键 或直形虚线键
除非另有规定,当某一基团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连接位点时,该基团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位点可以通过化学键与其他基团相连。所述位点与其他基团连接的化学键可以用直形实线键 直形虚线键 或波浪线 表示。例如-OCH 3中的直形实线键表示通过该基团中的氧原子与其他基团相连; 中的直形虚线键表示通过该基团中的氮原子的两端与其他基团相连; 中的波浪线表示通过该苯基集团中的1和2位的碳原子与其他基团相连。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富含一种异构体”、“异构体富集”、“富含一种对映体”或者“对映体富集”指其中一种异构体或对映体的含量小于100%,并且,该异构体或对映体的含量大于等于60%,或者大于等于70%,或者大于等于80%,或者大于等于90%,或者大于等于95%,或者大于等于96%,或者大于等于97%,或者大于等于98%,或者大于等于99%,或者大于等于99.5%,或者大于等于99.6%,或者大于等于99.7%,或者大于等于99.8%,或者大于等于99.9%。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异构体过量”或“对映体过量”指两种异构体或两种对映体相对百分数之间的差值。例如,其中一种异构体或对映体的含量为90%,另一种异构体或对映体的含量为10%,则异构体或对映体过量(ee值)为80%。
可以通过的手性合成或手性试剂或者其他常规技术制备光学活性的(R)-和(S)-异构体以及D和L异构体。如果想得到本发明某化合物的一种对映体,可以通过不对称合成或者具有手性助剂的衍生作用来制备,其中将所得非对映体混合物分离,并且辅助基团裂开以提供纯的所需对映异构体。或者,当分子中含有碱性官能团(如氨基)或酸性官能团(如羧基)时,与适当的光学活性的酸或碱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的盐,然后通过本领域所公知的常规方法进行非对映异构体拆分,然后回收得到纯的对映体。此外,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是通过使用色谱法完成的,所述色谱法采用手性固定相,并任选地与化学衍生法相结合(例如由胺生成氨基甲酸盐)。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构成该化合物的原子上包含非天然比例的原子同位素。例如,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比如氚( 3H),碘-125( 125I)或C-14( 14C)。又例如,可用重氢取代氢形成氘代药物,氘与碳构成的键比普通氢与碳构成的键更坚固,相比于未氘化药物,氘代药物有降低毒副作用、增加药物稳定性、增强疗效、延长药物生物半衰期等优势。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所有同位素组成的变换,无论放射性与否,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术语“任选”或“任选地”指的是随后描述的事件或状况可能但不是必需出现的,并且该描述包括其中所述事件或状况发生的情况以及所述事件或状况不发生的情况。
术语“被取代的”是指特定原子上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取代基取代,取代基可以包括重氢和氢的变体,只要特定原子的价态是正常的并且取代后的化合物是稳定的。当取代基为氧(即=O)时,意味着两个氢原子被取代。氧取代不会发生在芳香基上。术语“任选被取代的”是指可以被取代,也可以不被取代,除非另有规定,取代基的种类和数目在化学上可以实现的基础上可以是任意的。
“药物组合物”表示含有一种或多种本文所述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药用的盐或前体药物与其他化学组分的混合物,以及其他组分例如生理学/可药用的载体和赋形剂。药物组合物的目的是促进对生物体的给药,利于活性成分的吸收进而发挥生物活性。
术语“治疗有效量”意指(i)治疗或预防特定疾病、病况或障碍,(ii)减轻、改善或消除特定疾病、病况或障碍的一种或多种症状,或(iii)预防或延迟本文中所述的特定疾病、病况或障碍的一种或多种症状发作的本发明化合物的用量。构成“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的量取决于该化合物、疾病状态及其严重性、给药方式以及待被治疗的哺乳动物的年龄而改变,但可例行性地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其自身的知识及本公开内容而确定。
当任何变量(例如R)在化合物的组成或结构中出现一次以上时,其在每一种情况下的定义都是独立的。因此,例如,如果一个基团被0-2个R所取代,则所述基团可以任选地至多被两个R所取代,并且每种情况下的R都有独立的选项。此外,取代基和/或其变体的组合只有在这样的组合会产生稳定的化合物的情况下才是被允许的。
当一个连接基团的数量为0时,比如-(CRR) 0-,表示该连接基团为单键。
当一个取代基数量为0时,表示该取代基是不存在的,比如-A-(R) 0表示该结构实际上是-A。
当一个取代基为空缺时,表示该取代基是不存在的,比如A-X中X为空缺时表示该结构实际上是A。
当其中一个变量选自单键时,表示其连接的两个基团直接相连,比如A-L-Z中L代表单键时表示该结构实际上是A-Z。
当一个取代基的键可以交叉连接到一个环上的两个以上原子时,这种取代基可以与这个环上的任意原子相键合,例如,结构单元 表示其取代基R可在环己基或者环己二烯上的任意一个位置发生取代。当所列举的取代基中没有指明其通过哪一个原子连接到被取代的基团上时,这种取代基可以通过 其任何原子相键合,例如,吡啶基作为取代基可以通过吡啶环上任意一个碳原子连接到被取代的基团上。
当所列举的连接基团没有指明其连接方向,其连接方向是任意的,例如, 中连接基团L为-M-W-,此时-M-W-既可以按与从左往右的读取顺序相同的方向连接环A和环A构成 也可以按照与从左往右的读取顺序相反的方向连接环A和环A构成 所述连接基团、取代基和/或其变体的组合只有在这样的组合会产生稳定的化合物的情况下才是被允许的。
除非另有规定,当某一基团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连接位点时,该基团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位点可以通过化学键与其他基团相连。当该化学键的连接方式是不定位的,且可连接位点存在H原子时,则连接化学键时,该位点的H原子的个数会随所连接化学键的个数而对应减少变成相应价数的基团。所述位点与其他基团连接的化学键可以用直形实线键 直形虚线键 或波浪线 表示。例如-OCH 3中的直形实线键表示通过该基团中的氧原子与其他基团相连; 中的直形虚线键表示通过该基团中的氮原子的两端与其他基团相连; 中的波浪线表示通过该苯基基团中的1和2位碳原子与其他基团相连。
除非另有规定,术语“C 1-3烷基”用于表示直链或支链的由1至3个碳原子组成的饱和碳氢基团。所述C 1-3烷基包括C 1-2和C 2-3烷基等;其可以是一价(如甲基)、二价(如亚甲基)或者多价(如次甲基)。C 1-3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Me)、乙基(Et)、丙基(包括n-丙基和异丙基)等。
除非另有规定,术语“C 1-3烷氧基”表示通过一个氧原子连接到分子的其余部分的那些包含1至3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所述C 1-3烷氧基包括C 1-2、C 2-3、C 3和C 2烷氧基等。C 1-3烷氧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包括正丙氧基和异丙氧基)等。
除非另有规定,环上原子的数目通常被定义为环的元数,例如,“5-7元环”是指环绕排列5-7个原子的“环”。
除非另有规定,C n-n+m或C n-C n+m包括n至n+m个碳的任何一种具体情况,例如C 1-12包括C 1、C 2、C 3、C 4、C 5、C 6、C 7、C 8、C 9、C 10、C 11、和C 12,也包括n至n+m中的任何一个范围,例如C 1-12包括C 1-3、C 1-6、C 1-9、C 3-6、C 3-9、C 3-12、C 6-9、C 6-12、和C 9-12等;同理,n元至n+m元表示环上原子数为n至n+m个,例如3-12元环包括3元环、4元环、5元环、6元环、7元环、8元环、9元环、10元环、11元环、和12元环,也包括n至n+m中的任何一个范围,例如3-12元环包括3-6元环、3-9元环、5-6元环、5-7元环、6-7元环、6-8元环、和6-10 元环等。
除非另有规定,“C 3-6环烷基”表示由3至6个碳原子组成的饱和环状碳氢基团,其包括单环、双环和三环体系,其中双环和三环体系包括螺环、并环和桥环。所述C 3-6环烷基包括C 3-5、C 4-6、C 4-5或C 5-6等;其可以是一价、二价或者多价。C 3-6环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等。
除非另有规定,“C 3-10环烷基”表示由3至10个碳原子组成的饱和环状碳氢基团,其包括单环、双环和三环体系,其中双环和三环体系包括螺环、并环和桥环。所述C 3-10环烷基包括C 3-8、C 3-6、C 3-5、C 4-10、C 4-8、C 4-6、C 4- 5、C 5-8或C 5-6等;其可以是一价、二价或者多价。C 3-10环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降冰片烷基、[2.2.2]二环辛烷等。
除非另有规定,术语“3-10元杂环烷基”本身或者与其他术语联合分别表示由3至10个环原子组成的饱和环状基团,其1、2、3或4个环原子为独立选自O、S、N、P或Se的杂原子,其余为碳原子,其中氮原子任选地被季铵化,氮、硫和磷杂原子可任选被氧化(即NO、S(O) p和P(O) p,p是1或2)。其包括单环、双环和三环体系,其中双环和三环体系包括螺环、并环和桥环。此外,就该“3-10元杂环烷基”而言,杂原子可以占据杂环烷基与分子其余部分的连接位置。所述3-10元杂环烷基包括3-8元、3-6元、3-5元、4-6元、5-6元、4元、5元和6元杂环烷基等。3-10元杂环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氮杂环丁基、氧杂环丁基、硫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吡唑烷基、咪唑烷基、四氢噻吩基(包括四氢噻吩-2-基和四氢噻吩-3-基等)、四氢呋喃基(包括四氢呋喃-2-基等)、四氢吡喃基、哌啶基(包括1-哌啶基、2-哌啶基和3-哌啶基等)、哌嗪基(包括1-哌嗪基和2-哌嗪基等)、吗啉基(包括3-吗啉基和4-吗啉基等)、二噁烷基、二噻烷基、异噁唑烷基、异噻唑烷基、1,2-噁嗪基、1,2-噻嗪基、六氢哒嗪基、高哌嗪基、高哌啶基或二氧杂环庚烷基等。
除非另有规定,本发明术语“5-6元杂芳环”和“5-6元杂芳基”可以互换使用,术语“5-6元杂芳基”表示由5至6个环原子组成的具有共轭π电子体系的单环基团,其1、2、3或4个环原子为独立选自O、S和N的杂原子,其余为碳原子。其中氮原子任选地被季铵化,氮和硫杂原子可任选被氧化(即NO和S(O) p,p是1或2)。5-6元杂芳基可通过杂原子或碳原子连接到分子的其余部分。所述5-6元杂芳基包括5元和6元杂芳基。所述5-6元杂芳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吡咯基(包括N-吡咯基、2-吡咯基和3-吡咯基等)、吡唑基(包括2-吡唑基和3-吡唑基等)、咪唑基(包括N-咪唑基、2-咪唑基、4-咪唑基和5-咪唑基等)、噁唑基(包括2-噁唑基、4-噁唑基和5-噁唑基等)、三唑基(1H-1,2,3-三唑基、2H-1,2,3-三唑基、1H-1,2,4-三唑基和4H-1,2,4-三唑基等)、四唑基、异噁唑基(3-异噁唑基、4-异噁唑基和5-异噁唑基等)、噻唑基(包括2-噻唑基、4-噻唑基和5-噻唑基等)、呋喃基(包括2-呋喃基和3-呋喃基等)、噻吩基(包括2-噻吩基和3-噻吩基等)、吡啶基(包括2-吡啶基、3-吡啶基和4-吡啶基等)、吡嗪基或嘧啶基(包括2-嘧啶基和4-嘧啶基等)。
除非另有规定,术语“卤代素”或“卤素”本身或作为另一取代基的一部分表示氟、氯、溴或碘原子。
除非另有说明,当两个取代基及它们相连的原子成环时,所述“相连的原子”可以是同一原子,也可以是不 同原子。例如,本发明中“两个R 1及它们相连的原子形成C 3-6环烷基”,其可以与环A形成螺环、桥环或并环。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多种合成方法来制备,包括下面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与其他化学合成方法的结合所形成的实施方式以及本领域技术上人员所熟知的等同替换方式,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方法来确认结构,如果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则该绝对构型可以通过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予以确证。例如单晶X射线衍射法(SXRD),把培养出的单晶用Bruker D8 venture衍射仪收集衍射强度数据,光源为CuKα辐射,扫描方式: 扫描,收集相关数据后,进一步采用直接法(Shelxs97)解析晶体结构,便可以确证绝对构型。
本发明所使用的溶剂可经市售获得。
本发明采用下述缩略词:HATU代表2-(7-氮杂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THF代表四氢呋喃;Boc代表叔丁基氧羰基;n-BuLi代表正丁基锂;HCl代表盐酸;ACN代表乙腈;MeOH代表甲醇;EtOAc或EA代表乙酸乙酯;TEA代表三乙胺;DIEA或DIPEA代表N,N-二异丙基乙胺;DMF代表N,N-二甲基甲酰胺;DMSO代表二甲基亚砜;HPLC代表高效液相色谱;TLC代表薄层色谱;PEG代表聚乙二醇。
化合物依据本领域常规命名原则或者使用 软件命名,市售化合物采用供应商目录名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任何不利限制。本文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其中也公开了其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针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化和改进将是显而易见的。
实施例1
合成路线:
步骤1:化合物1-2的合成
将化合物1-1(5g,34.93mmol)溶于甲醇(50mL),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4M,43.66mL),在20℃搅拌4h。向反应体系加入柠檬酸(50mL),饱和食盐水(40mL),乙酸乙酯(50mL)萃取,分得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到化合物1-2。 1H NMR(400MHz,DMSO-d6)δ=–2.56-12.41(m,1H),–7.67-7.59(m,1H),–7.26-7.20(m,1H),–3.98-3.88(m,1H),–3.34-3.30(m,1H),–3.19-3.08(m,2H),–2.36-2.08(m,2H),–1.69-1.50(m,2H),–1.41-1.32(m,9H).
步骤2:化合物1-3的合成
将化合物1-2(3.5g,12.95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40mL)中,依次加入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2.11g,11.01mmol),1-羟基苯并三氮唑(1.63g,12.04mmol),N,O-二甲基羟胺盐酸盐(1.26g,12.95mmol),降温至0℃,缓慢滴加三乙胺(1.22g,12.04mmol,1.68mL),恢复至20℃,反应16hr。用饱和柠檬酸(50mL)调至pH在3到5之间,加入乙酸乙酯(80mL),乙酸乙酯经饱和碳酸钠溶液(60mL)洗,饱和食盐水(50mL)洗,有机层干燥减压浓缩,得到粗品。经硅胶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1:0~20:1)纯化,得到化合物1-3。 1H NMR(400MHz,DMSO-d 6)δ=–7.98-7.92(m,2H),–7.22-7.13(m,1H),–4.48-4.37(m,1H),–3.75-3.68(m,2H),–3.33-3.30(m,1H),–3.19-3.12(m,2H),–3.12-3.08(m,1H),–2.75-2.71(m,5H),–2.52-2.47(m,1H),–1.45-1.30(m,9H)。
步骤3:化合物1-4的合成
将2-溴苯并噻唑(3.39g,15.85mmol,)溶于THF(30mL)中,氮气置换三次,降温至-78℃,缓慢滴加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液(2.5M,5.07mL),搅拌30min,之后缓慢加入化合物1-3(0.5g,1.59mmol)的四氢呋喃(5mL)溶液,反应1hr。将饱和氯化铵溶液(40mL)加入反应液中,搅拌10min,加入乙酸乙酯(50mL)反复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50mL)洗,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到粗品。经硅胶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1:0~20:1)纯化,得到化合物1-4。
步骤4:化合物1-5的合成
将化合物1-4(30mg,77.03μmol)溶于盐酸/乙酸乙酯溶液(5mL)中,20℃下搅拌1hr,反应液直接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1-5。
MS–ESI m/z:[M+H] +=290.1.
步骤5:1-7的合成
在0℃,向原料1-6(400.00mg,1.66mmol)的甲醇(2mL)溶液中加入甲苯(4mL),三甲基硅重氮甲烷(2M,1.66mL),在20℃反应16hr。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得到粗品。粗品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得到产物1-7。 1H NMR(400MHz,CDCl 3)δ=–4.39-4.20(m,1H),–3.87-3.68(m,4H),–2.74-2.62(m,1H),–1.98-1.87(m,1H),–1.83-1.61(m,3H),–1.56-1.49(m,1H),–1.48-1.36(m,9H),–1.30-1.21(m,1H).
步骤6:1-8的合成
向原料1-7(0.28g,1.10mmol)的反应瓶中加入盐酸/乙酸乙酯(4M,5mL),在20℃反应2hr。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得到粗品。得到化合物1-8。 1H NMR(400MHz,CD 3OD)δ=–4.21-4.07(m,2H),–3.94-3.79(m,3H),–3.03-2.91(m,1H),–2.04-2.03(m,1H),–2.05-2.00(m,1H),–1.93-1.80(m,3H),1.73(s,2H).
步骤7:1-9的合成
在0℃,向原料1-8(305.30mg,1.32mmol)的N,N-二甲基甲酰胺(2mL)溶液中加入N-Boc-L-叔亮氨酸(0.21g,1.10mmol),N,N-二异丙基乙胺(426.49mg,3.30mmol,574.79μL),HATU(627.38mg,1.65mmol),在20℃反应16hr。将反应液倒入5%柠檬酸溶液中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0mL×2),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粗品。粗品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化合物1-9。 1H NMR(400MHz,CDCl 3)δ=5.21(br d,J=9.6Hz,1H),–4.48-4.37(m,1H),–4.30-4.21(m,1H),–4.01-3.95(m,1H),–3.68-3.60(m,3H),–2.73-2.61(m,1H),–1.97-1.87(m,1H),–1.79-1.56(m,4H),–1.39-1.33(m,10H),0.97(s,9H).
步骤8:1-10的合成
向原料1-9(0.3g,814.19μmol)的四氢呋喃(2mL)和水(1mL)溶液中加入一水合氢氧化锂(51.25mg,1.22mmol),在20℃反应16hr。向反应液中加入20mL的5%柠檬酸水溶液,加入20mL乙酸乙酯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粗品。得到化合物1-10。 1H NMR(400MHz,CDCl 3)δ=5.24(d,J=9.9Hz,1H),–4.51-4.45(m,1H),–4.41-4.33(m,1H),–4.18-4.15(m,1H),–3.06-2.99(m,1H),–1.99-1.89(m,1H),–1.85-1.75 (m,3H),–1.59-1.49(m,2H),–1.46-1.42(m,9H),–1.05-1.01(m,9H).
步骤9:化合物1-11的合成
将化合物1-10(0.5g,1.41mmol)溶于二氯甲烷(5mL),加入三氟乙酸(1.5mL),在20℃反应1h。反应直接浓缩得到化合物1-11。
MS–ESI m/z:[M+H] +=255.3。
步骤10:化合物1-12的合成
将化合物1-11(0.45g,1.55mmol)溶于甲醇(10mL),将三氟乙酸甲酯(1.98g,15.48mmol)加入到反应体系,然后将三乙胺(939.57mg,9.29mmol)加入到反应体系。反应在38℃搅拌12h。粗品反应液直接减压浓缩。粗品用二氯甲烷(30mL)溶解,并用1N的盐酸溶液(10mL)洗涤,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20mL)洗涤,过滤,浓缩得到化合物1-12。
MS–ESI m/z:[M+H] +=351.1。
步骤11:化合物1的合成
将化合物1-12(25.1mg,77.04μmol)和化合物1-5(29.69mg,84.74μmol)溶于乙腈(5mL),将反应体系降温至0℃,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甲亚胺盐酸盐(16.25mg,84.74μmol),随后滴加吡啶(24.37mg,308.15μmol),反应在0℃下进行2hr。反应液加入乙酸乙酯(10mL)和1M盐酸(5mL)进行萃取,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0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通过制备TLC(乙酸乙酯,Rf=0.5)纯化得化合物1。
MS–ESI m/z:[M+H] +=621.67。 1H NMR(400MHz,CDCl 3)δppm–8.16-8.21(m,1H),–7.95-8.03(m,1H),–7.82-7.87(m,1H),–7.52-7.62(m,2H),–7.00-7.12(m,2H),–5.77-5.91(m,1H),–5.41-5.51(m,1H),4.67(s,1H),–4.41-4.54(m,1H),4.03(s,1H),–3.31-3.44(m,2H),–2.87-2.96(m,1H),–2.54-2.73(m,2H),–1.74-2.32(m,7H),–1.23-1.35(m,1H),1.10(s,8H).
实施例2
步骤1:化合物2-2的合成
将化合物2-1(5g,54.32mmol)溶于甲醇(50mL),在70℃回流48h。反应体系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粗品。粗品纯度较高,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得到化合物2-2。 1H NMR(400MHz,CDCl 3)δ=4.81(s,1H),3.77(s,3H),3.43(s,3H)。
步骤2:化合物2-3的合成
将化合物2-2溶于甲苯(3mL),降温至0℃,缓慢滴加化合物(R)-(+)苯乙胺(1.5g,12.38mmol,1.60mL),在20℃搅拌1h。向反应体系加入乙酸乙酯(60mL)和饱和食盐水(30mL)萃取分得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到粗品。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0~5:1)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2-3。 1H NMR(400MHz,CDCl 3)δ=–7.95-7.56(m,1H),–7.31-7.17(m,5H),–4.71-4.40(m,1H),–3.95-3.71(m,3H),–1.67-1.51(m,3H)。
步骤3:化合物2-4的合成
将化合物2-3(0.5g,2.61mmol)溶于2,2,2-三氟乙醇(5mL),加入三氟乙酸(313.04mg,2.75mmol,203.28μL)降温至-10℃,搅拌1h,控制温度-10℃,缓慢滴加环戊二烯(207.40mg,3.14mmol),继续搅拌0.5h。反应体系减压浓缩,加入甲基叔丁基醚(60mL)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0mL×2)搅拌10min,萃取分得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0~5:1)纯化,得到化合物2-4,构型经二维NMR确认。 1H NMR(400 MHz,CDCl 3)δ=–7.34-7.18(m,5H),–6.59-6.41(m,1H),6.31(dd,J=1.6,5.6Hz,1H),4.35(br d,J=1.3Hz,1H),3.39(s,3H),–3.18-3.03(m,1H),2.95(br s,1H),–2.33-2.22(m,1H),2.14(br d,J=8.4Hz,1H),–1.54-1.41(m,4H)。
MS–ESI m/z:[M+H] +=258.2。
步骤4:化合物2-5的合成
将化合物2-4(100.00mg,388.61μmol)溶于四氢呋喃(1.25mL),降温至-70℃,缓慢滴加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1M,427.47μL),缓慢升温至20℃搅拌1h。降温至0℃,加入10%氢氧化钠水溶液(0.55mL)溶液和30%的双氧水(220.28mg,1.94mmol,186.68μL)溶液,缓慢升温至20℃,搅拌1h。向反应体系加入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10mL)搅拌10min淬灭反应,随后加入饱和食盐水(20mL)和乙酸乙酯(60mL×2)萃取,分得有机相。取少量样品溶液,用3%柠檬酸调节pH小于8,再淀粉碘化钾试纸检测呈阴性后,无水硫酸钠干燥,30℃减压浓缩。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0~5:1)纯化得到化合物2-5。 1H NMR(400MHz,CDCl 3)δ=–7.30-7.13(m,5H),3.93(br d,J=6.5Hz,1H),3.78(br s,1H),–3.70-3.54(m,1H),–3.39-3.32(m,1H),–3.31-3.24(m,3H),–2.49-2.40(m,1H),2.26(s,1H),–2.09-2.00(m,1H),1.72(br d,J=10.1Hz,1H),1.46(br d,J=6.5Hz,1H),–1.41-1.33(m,3H)。
MS–ESI m/z:[M+H] +=276.1。
步骤5:化合物2-6的盐酸盐的合成
将化合物2-5(3g,10.90mmol)溶于乙醇(80mL),加入浓盐酸(1.19g,32.69mmol)和湿钯碳(15g,10.68mmol,5%)。反应在20℃搅拌16h。将反应液用硅藻土过滤,然后直接旋干得到粗品化合物2-6的盐酸盐。
MS–ESI m/z:[M+H] +=172.0。
步骤6:化合物2-8的合成
将化合物2-7(1.87g,10.9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20mL),加入HATU(4.78g,12.58mmol)和二异丙基乙胺(4.34g,33.55mmol),在搅拌30min后,加入化合物2-6的盐酸盐(190mg,1.12mmol)。反应在20℃搅拌16h。向反应液加入水(15mL),乙酸乙酯(60mL)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经5%柠檬酸(30mL)洗涤两次,食盐水(20mL)洗涤四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经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3:1)纯化得到化合物2-8。 1H NMR(400MHz,CDCl 3)δ=–5.28-5.16(m,1H),4.50(br s,1H),4.28(d,J=9.8Hz,1H),3.92(s,1H),3.74(s,3H),2.81(s,1H),2.67(s,1H),2.17(br dd,J=6.1,12.7Hz,1H),–1.99-1.93(m,1H),–1.90-1.84(m,1H),1.59(br d,J=13.3Hz,2H),1.43(s,9H),1.04(s,9H)。
MS–ESI m/z:[M+H] +=385.2。
步骤7:化合物2-9的合成
将化合物2-8(500mg,1.30mmol)溶解于乙腈(7.5mL)中,加入2-碘酰基苯甲酸(976.31mg,3.49mmol),60℃搅拌16h。反应液直接用硅藻土过滤,旋干。无纯化得到化合物2-9。
MS–ESI m/z:[M-55] +=327.1。
步骤8:化合物2-10的合成
将化合物2-9(480mg,1.26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4.8mL),降温至0℃,加入二乙胺基三氟化硫(1.01g,6.28mmol),20℃搅拌16h。0℃将反应液缓慢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0mL)中,并用二氯甲烷(20mL)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无纯化得到化合物2-10。
MS–ESI m/z:[M-100] +=304.0。
步骤9:化合物2-11的合成
将化合物2-10(475mg,1.17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5.5mL),水(1.84mL)和甲醇(1.84mL)中,加入一水合氢氧化锂(147.84mg,3.52mmol),20℃搅拌16h。向反应液加入水(20mL)和5%柠檬酸(25mL),用乙酸乙酯(40mL)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经饱和食盐水(40mL)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无纯化得到化合物2-11。 1H NMR(400MHz,CDCl 3)δ=5.18(br d,J=9.8Hz,1H),–4.65-4.53(m,2H),4.31(d,J=9.9Hz,1H),3.33(br d,J=7.3Hz,1H),–2.55-2.41(m,1H),–2.33-2.07(m,3H),1.45(s,9H),1.03(s,9H)。
MS–ESI m/z:[M-55] +=335.1。
步骤10:化合物2-12的合成
将化合物2-10(160mg,409.81μmol)和1-5(160.23mg,491.78μmol)溶解于乙腈(2mL),降温至0℃,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甲亚胺盐酸盐(79.35mg,413.91μmol),然后将吡啶(129.66mg,1.64mmol)滴加进去,反应0℃搅拌2h。向反应液加入水(15mL),乙酸乙酯(30mL)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经5%柠檬酸(20mL)洗涤两次,食盐水(10mL)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经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20:1)纯化得到化合物2-12。 1H NMR(400MHz,CDCl 3)δ=8.19(s,1H),–8.02-7.97(m,1H),–7.61-7.55(m,2H),5.83(q,J=7.8Hz,1H),5.55(s,1H),5.26(br d,J=10.4Hz,1H),–4.58-4.51(m,2H),4.31(d,J=10.1Hz,1H),–3.40-3.33(m,2H),3.20(br d,J=6.6Hz,1H),–2.67-2.53(m,2H),–2.36-2.16(m,6H),–2.13-2.07(m,1H),1.94(br d,J=10.0Hz,1H),1.45(s,9H),1.05(s,9H)。
MS–ESI m/z:[M+H] +=662.3。
步骤11:化合物2-13的三氟乙酸盐的合成
将化合物2-12(210mg,317.34μmol)溶于二氯甲烷(2.1mL)和三氟乙酸(0.7mL)中,反应在20℃下搅拌2h。反应液油泵旋干,二氯甲烷重复旋蒸直至形状为淡黄色泡沫。得到化合物2-13的三氟乙酸盐。
MS–ESI m/z:[M+H] +=562.2。
步骤12:化合物2的合成
将化合物2-13的三氟乙酸盐(170mg,302.68μmol)溶于甲醇(3.4mL)中,然后加入三乙胺(245.03mg,2.42mmol)和三氟乙酸甲酯(387.59mg,3.03mmol)。反应升温至室温38℃,搅拌16h。将反应液直接旋干,加入水(10mL)和乙酸乙酯(10mL)溶解,加入5%柠檬酸(10mL),调节溶液为酸性,分液,再用乙酸乙酯(10mL)萃取两次, 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10mL)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通过制备TLC(乙酸乙酯,R f=0.5)纯化得化合物2。 1H NMR(400MHz,CDCl 3)δ=–8.22-8.11(m,1H),–8.01-7.95(m,1H),–7.61-7.52(m,2H),4.68(d,J=9.2Hz,1H),–4.61-4.53(m,2H),–3.44-3.35(m,2H),3.20(br d,J=5.7Hz,1H),–2.81-2.73(m,1H),–2.33-1.88(m,9H),1.07(s,9H)。
MS–ESI m/z:[M+H] +=658.3。
实施例3
合成路线:
步骤1:化合物3-3的合成
将化合物3-1(4.62g,21.01mmol)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50mL)中,加入HATU(9.22g,24.24mmol)和N,N-二异丙基乙胺(8.35g,64.64mmol,11.26mL),搅拌0.5小时,加入化合物3-2(5g,16.16mmol),20℃搅拌1小时。反应加入水(150mL),乙酸乙酯(3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经5%柠檬酸(10mL)和食盐水(20mL×4)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经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5:1)纯化得到化合物3-3。
MS–ESI m/z:[M+H] +=475.6.
步骤2:化合物3-4的合成
在干燥的单口瓶中加入化合物3-3(6g,12.64mmol)和溶剂四氢呋喃(90mL),甲醇(30mL),水(30mL),加入一水合氢氧化锂(1.59g,37.92mmol),反应在25℃下反应12小时。取锥形瓶,缓慢滴加1M盐酸,调节pH至7, 加入20mL水和20mL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分离出有机相,用2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残余物。得到化合物3-4。
MS–ESI m/z:[M+H] +=447.5.
步骤3:化合物3-5的合成
将化合物3-4(0.35g,783.74μmol)和化合物1-5(0.2g,691.20μmol),溶于乙腈(10mL),降温至0℃,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醛盐酸盐(150.24mg,783.74μmol),滴加吡啶(225.43mg,2.85mmol,230.03μL),反应在0℃进行2小时。反应加入水(15mL),乙酸乙酯(3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经5%柠檬酸(10mL)和食盐水(20mL×4)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经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5:1)纯化得到化合物3-5。
MS–ESI m/z:[M+H] +=718.9.
步骤4:化合物3-6三氟乙酸盐的合成
将化合物3-5(0.3g,417.88μmol)溶于二氯甲烷(10mL)和三氟乙酸(2.5mL),15℃搅拌1小时。反应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3-6三氟乙酸盐。反应未经纯化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
MS–ESI m/z:[M+H] +=618.8.
步骤5:化合物3的合成
将化合物3-6三氟乙酸盐(0.17g,275.17μmol)溶于二氯甲烷(1mL),降温至0℃,加入吡啶(152.36mg,1.93mmol,155.47μL)和三氟乙酸酐(231.18mg,1.10mmol,153.10μL),0℃反应0.5小时。反应加入水(15mL),乙酸乙酯(3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经5%柠檬酸(10mL)和食盐水(20mL×4)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将粗产品根据制备HPLC(柱型:Waters Xbridge Prep OBD C18 150*40mm*10μm;流动相:[水(NH 4HCO 3)-乙腈];乙腈%:50%-80%,8min)分离,馏分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3。
MS–ESI m/z:[M+H] +=714.8. 1H NMR(400MHz,CDCl 3)δ=8.25-8.14(m,1H),8.05-7.94(m,1H),7.63-7.51(m,2H),5.87-5.76(m,1H),5.76-5.75(m,1H),5.71-5.59(m,1H),4.63-4.45(m,1H),4.41-4.19(m,1H),3.99-3.75(m,1H),3.65-3.32(m,3H),2.72-1.95(m,10H),1.75-1.37(m,16H).
实施例4
合成路线:
步骤1:化合物4-2的合成
在预先干燥过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原料化合物1-1(10g,34.93mmol)加入溶剂甲醇(100mL)氮气抽换气三次。将该反应器置于冰浴中,体系温度(内)控制在-10~-5℃,缓慢滴加硼氢化钠(5.39g,142.47mmol),加毕,混合物在15℃继续搅拌12小时。反应液中加入水(100mL)搅拌10分钟,乙酸乙酯(200mL×4)萃取,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有机相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4-2。
MS–ESI m/z:[M+H] +=259.2.
步骤2:化合物4-3的合成
15℃下,在干燥的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4-2(8g,30.97mmol)和二氯甲烷(80mL),开启搅拌;随后加入碳酸氢钠(2.73g,32.52mmol,1.26mL)和戴斯-马丁过碘烷(13.79g,32.52mmol)反应液由混浊变澄清,氮气置换3次,搅拌约20min反应液变为白色悬浊液,15℃搅拌16hr。反应液加入硫代硫酸钠(100mL)淬灭,二氯甲烷(1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经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200mL)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减压浓缩。粗产品通过自动过柱机分离(梯度淋洗:二氯甲烷:甲醇=100:0-90:10)得到化合物4-3。
步骤3:化合物4-5的合成
在预先干燥过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4-4(111mg,931.83μmol),加入溶剂四氢呋喃(1mL)氮气置换三次,将该反应器置于冰浴中。体系温度控制在0-5℃,缓慢滴加异丙基镁氯化锂络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2M,465.91μL),加毕,混合物在0℃继续搅拌0.5小时。随后控制在0-5℃,将化合物4-3(0.3g,1.17mmol)和四氢呋喃(3mL)的混合溶剂加入上述体系,加毕,缓慢升温至15℃,继续搅拌2hr。加入5mL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用乙酸 乙酯1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到粗产品。粗产品通过自动过柱机分离(梯度淋洗:二氯甲烷:甲醇=100:0-95:5)得到化合物4-5。
MS–ESI m/z:[M+1] +=376.1.
步骤4:化合物4-6的盐酸盐合成
将底物化合物4-5(0.2g,532.74μmol)溶于盐酸/乙酸乙酯(4M,10.00mL)中,继续搅拌1h。直接浓缩得到化合物4-6的盐酸盐。
步骤5:化合物4-7的合成
将底物化合物3-4(0.35g,783.74μmol)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10mL)中,加入HATU(447.00mg,1.18mmol),搅拌0.5h。将化合物4-6的盐酸盐(258.92mg)和二异丙基乙胺(405.17mg,3.13mmol)分别加入到反应体系,20℃搅拌1小时。反应液中加入水(150mL),乙酸乙酯(30mL)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经5%柠檬酸(10mL)和食盐水(20mL×4)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由TLC(石油醚:乙酸乙酯=3:1,Rf=0.3),经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5:1)纯化得到化合物4-7。
MS–ESI m/z:[M+H] +=704.4.
步骤6:化合物4-8的合成
将化合物4-7(0.2g,284.15μmol)溶于二氯甲烷(2mL),将戴斯-马丁过碘烷(361.55mg,852.44μmol)加入到反应体系,在15℃搅拌1h。用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10mL)和碳酸氢钠饱和溶液(10mL)洗涤,二氯甲烷萃取(10mL)3次,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涤(30mL),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到化合物4-8。
MS–ESI m/z:[M+H] +=702.3.
步骤7:化合物4-9三氟乙酸盐的合成
将化合物4-8(0.09g,128.23μmol)溶于二氯甲烷(2mL),将三氟乙酸(462.00mg,4.05mmol,300.00μL)加入到反应体系。反应在15℃下继续搅拌2h。反应直接浓缩得到化合物4-9三氟乙酸盐。
步骤8:化合物4的合成
将底物化合物4-9三氟乙酸盐(0.034g,56.50μmol)溶于二氯甲烷(1mL),降温到0℃,加入吡啶(31.29mg,395.52μmol)和三氟乙酸酐(47.47mg,226.01μmol),继续搅拌0.2h。反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0mL)洗涤,二氯甲烷(10mL)萃取3次,饱和食盐水(20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制备HPLC分离[柱型:Waters Xbridge BEH C18 100*30mm*10μm;流动相:[H 2O(NH 4HCO 3)-乙腈];乙腈%:55%-75%,8min]得到化合物4。
MS–ESI m/z:[M+H] +=698.3.
实施例5
合成路线:
步骤1:化合物5-4的合成
将噻唑[4,5-c]吡啶(2.16g,15.86mmol)溶于THF(15mL)中,氮气保护,冷却-78℃,滴加n-BuLi(2.5M THF溶液,6.35mL),搅拌反应30分钟后,将化合物5-3(1g,3.17mmol)的THF(5mL)溶液滴加到反应液中,-78℃搅拌反应2小时。缓慢升温至0℃搅拌反应0.5hr。反应完毕,依次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20mL)和水(20mL)淬灭,乙酸乙酯(80mL*3)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残余物经柱层析(DCM:MeOH=1:0至20:1)纯化后经高效液相制备分离(中性:柱型:Xtimate C18 150*40mm*5μm;流动相:[H 2O(NH 4OH v/v)-ACN];ACN%:21%-51%,20min)得到化合物5-4。
MS–ESI m/z:[M+H] +=391.1.
步骤2:化合物5-5的盐酸盐的合成
将化合物5-4(100mg,256.11μmol)溶于EtOAc(2mL)中,20℃滴加HCl/EtOAc(4M,6mL),滴加完毕后,20℃搅拌反应2hr。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加入乙酸乙酯(20mL)稀释。无需进一步纯化。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5-5的盐酸盐。
MS–ESI m/z:[M+H] +=290.9.
步骤3:化合物5-6的合成
将化合物5-5的盐酸盐(70mg,214.20μmol)和化合物3-4(96mg,214.97μmol),HATU(126.00mg,331.38μmol),TEA(32.72mg,323.30μmol,45μL)加入到DMF(1mL)中,25℃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完毕后,依次加水(20mL)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0mL)稀释淬灭,用乙酸乙酯(50mL*3)萃取,有机相合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5-6。残余物无需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
MS–ESI m/z:[M+H] +=719.1.
步骤4:化合物5-7盐酸盐的合成
将粗品化合物5-6(180mg,250.38μmol)溶于EtOAc(2mL)中,冷却至0℃,滴加HCl/EtOAc(4M,62.60μL),滴加完毕,20℃反应2hr.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5-7盐酸盐。MS–ESI m/z:619.1[M+H] +.
步骤5:化合物5的合成
将粗品化合物5-7盐酸盐(200mg,323.21μmol)溶于MeOH(10mL)中,加入TEA(163.57mg,1.62mmol,225μL)和三氟乙酸甲酯(414.02mg,3.23mmol,326μL),38℃搅拌反应12hr,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残余物经高效液相制备分离(柱型:Welch Xtimate C18 100*40mm*3μm;流动相:[H 2O(HCl)-ACN];ACN%:30%-70%,9.5min),得到化合物5。
MS–ESI m/z:[M+H] +=715.1.
1H NMR(400MHz,CD 3OD)δppm 9.80-9.53(m,1H),8.98-8.65(m,2H),5.85-5.49(m,1H),4.74-4.47(m,1H),4.46-3.58(m,4H),3.44-3.35(m,1H),2.87-2.04(m,6H),2.03-1.24(m,22H).
实施例6
合成路线:
步骤1:化合物6-2的合成
将2-溴噻唑[5,4-b]吡啶(340.98mg,1.59mmol)溶于THF(5mL)中,氮气保护,冷却-78℃,滴加n-BuLi(2.5M THF溶液,634.18μL),搅拌反应30分钟后,将化合物1-3(100mg,317.09μmol)的THF(1mL)溶液滴加到反应液中,-78℃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內温低于-50℃),乙酸乙酯(30mL*3)萃取,有机相合并,减压浓缩。残余物经薄层色谱制备板(EtOAc)纯化。得到化合物6-2。
MS–ESI m/z:[M+H] +=391.0.
1H NMR(400MHz,CDCl 3)δppm 8.69(dd,J=1.5,4.5Hz,1H),8.36(dd,J=1.3,8.3Hz,1H),7.48(dd,J=4.8,8.3Hz,1H),5.93-5.70(m,2H),5.59-5.43(m,1H),3.38-3.27(m,2H),2.64-2.49(m,2H),2.18-1.90(m,3H),1.37(s,9H).步骤2:化合物6-3的盐酸盐的合成
将化合物6-2(0.1g,256.11μmol)溶于EtOAc(1mL),加入HCl/EtOAc(4M,64.03μL)在20℃下搅拌3hr。反应结束将反应液浓缩除去溶剂,得到化合物6-3的盐酸盐,直接用于下一步。
MS-ESI m/z:[M+H] +=291.0.
步骤3:化合物6-4的合成
将化合物6-3的盐酸盐(0.09g,309.98μmol),化合物3-4(166.12mg,371.98μmol)溶于DMF(3mL),加入HATU(235.73mg,619.96μmol)和DIEA(200.31mg,1.55mmol,269.97μL),在20℃下搅拌1hr。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EA(20mL)和水(20mL),分液,将水相用EA(20mL)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NaHCO 3(20mL)和饱和NaCl(20mL)进行洗涤,有机相浓缩旋干。经柱层析分离(DCM:MeOH=1:0至20:1)得到化合物6-4。
ESI m/z:[M+H] +=719.3.
步骤4:化合物6-5的盐酸盐的合成
将化合物6-4(0.12g,166.92μmol)溶于EtOAc(1.3mL),加入HCl/EtOAc(4M,1.23mL),在20℃下搅拌3hr。反应结束将反应液浓缩除去溶剂,得到化合物6-5的盐酸盐无需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
MS-ESI m/z:[M+H] +=619.3.
步骤5:化合物6的合成
将化合物6-5(0.1g,161.61μmol)溶于MeOH(5mL),加入TEA(81.76mg,808.03μmol,112.47μL),三氟乙酸甲酯(206.94mg,1.62mmol,162.94μL)在38℃下搅拌16hr。之后将其用乙腈溶解。反应液经prep-HPLC(柱型:Phenomenex C18 80*40mm*3μm;流动相:[H 2O(NH 3H 2O)-ACN];ACN%:50%-80%,8min)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6。MS-ESI m/z:715.2[M+H] +. 1H NMR(400MHz,CDCl 3)δppm 8.69-8.83(m,1H)8.41-8.53(m,1H)7.51-7.64(m,1H)5.56-5.92(m,2H)4.45-4.62(m,1H)4.20-4.43(m,1H)3.75-4.04(m,1H)3.28-3.69(m,3H)3.07-3.19(m,2H)2.70-2.99(m,3H)2.48-2.68(m,1H)2.17-2.28(m,1H)1.96-2.09(m,5H)1.69-1.72(m,1H)1.67(br d,J=16.31Hz,16H)1.40-1.49(m,3H).
实施例7
合成路线:
步骤1:化合物7-3的合成
选取50mL的三口烧瓶,将7-2(100mg,271.40μmol)和1-5(78.53mg,271.40μmol)溶于DMF(10mL)中,然后加入HATU(206.39mg,542.79μmol)和DIEA(105.23mg,814.19μmol,141.82μL)后,在20℃下搅拌12小时。反应完毕后,向所得反应液中加入30ml的水并用30ml的乙酸乙酯萃取两次,保留有机相,经饱和的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浓缩得到产物粗品7-3。
MS–ESI m/z:[M+Na] +=662.1。
步骤2:化合物7-4盐酸盐的合成
选取50mL的三口烧瓶,将7-3(158mg,246.95μmol)溶于HCl/EtOAc(4M,5mL)中,在20℃下搅拌12小时。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馏浓缩得到产物7-4盐酸盐。
MS–ESI m/z:[M+H] +=540.0。
步骤3:化合物7的合成
选取50mL的三口烧瓶将7-4盐酸盐(160mg,296.47μmol)溶于MeOH(10mL)中,然后加入三氟乙酸甲酯(379.63mg,2.96mmol,298.92μL)和TEA(180.00mg,1.78mmol,247.59μL)后,在20℃下搅拌12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旋干得到粗品,经高效液相分离(柱型:Xtimate C18 150*40mm*5μm;流动相:[水(HCl)-ACN];ACN%:40%-70%,10min)得到化合物7。
MS–ESI m/z:[M+H] +=636.1.
1H NMR(400MHz,CD 3OD)δppm 8.24-8.18(m,1H)8.16-8.09(m,1H)7.71-7.56(m,2H)5.78(dd,J=11.8,3.3Hz,1H)4.72(s,1H)4.51(br s,1H)4.39(s,1H)3.41-3.33(m,2H)2.90-2.78(m,1H)2.59-2.47(m,2H)2.30-2.14(m,3H)2.14–1.91(m,4H)1.54(br d,J=9.8Hz,1H)1.12(d,J=7.0Hz,3H)1.08(s,9H)。
实施例8
步骤1:化合物8-2的合成
选取100mL的三口烧瓶,将8-1(2.2g,5.78mmol)溶解在30mL的甲醇中,然后加入湿钯碳(0.5g,10%钯含量),在氢气氛围下于25℃搅拌16h。待原料反应完成后,将所得反应液经硅藻土过滤得到反应液,减压浓缩得到粗产物8-2。
MS–ESI m/z:[M+Na] +=405.1
步骤2:化合物8-3盐酸盐的合成
选取100mL的三口烧瓶,将8-2(0.5g,1.31mmol)溶解在20mL的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HCl/EtOAc(4M,3.26mL),于25℃搅拌2h。待原料反应完成后,将所得反应液减压浓缩得到粗产物8-3盐酸盐。
MS–ESI m/z:[M+H] +=282.9。
步骤3:化合物8-4的合成
选取50mL的三口烧瓶,将8-3盐酸盐(471mg,1.67mmol)溶于二氯甲烷(5mL)中,然后加入三氟乙酸甲酯(2.14g,16.68mmol,1.68mL)和TEA(1.01g,10.01mmol,1.39mL)后,在38℃下搅拌12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旋干得到粗品8-4。
MS–ESI m/z:[M+H] +=379.1。
步骤4:化合物8-5的合成
选取50mL的三口烧瓶,将8-4(0.5g,1.32mmol)溶于甲醇(10mL)中,然后加入一水合氢氧化锂(110.90mg,2.64mmol)和水(5mL)后,在25℃下搅拌12小时。反应完毕后,向所得反应液加入1M的盐酸调节pH 4~5,然后加入20mL的水并用20mL的乙酸乙酯萃取三次,保留有机相,加入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得到粗品8-5。
MS–ESI m/z:[M+H] +=365.0。
步骤5:化合物8的合成
选取50mL的三口烧瓶,将8-5(232mg,318.37μmol,50%纯度)和6-3(208.09mg,318.37μmol,50%纯度)溶于DMF(10mL)中,然后加入HATU(242.11mg,636.73μmol)和DIEA(123.44mg,955.10μmol,166.36μL)后,在30℃下搅拌2小时。反应完毕后,向所得反应液中加入30mL的水并用30mL的乙酸乙酯萃取两次,保留有机相,经饱和的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浓缩得到产物粗品,经高效液相制备分离(柱型:Phenomenex C18 80*40mm*3μm;流动相:[水(NH 3H 2O+NH 4HCO 3)-ACN];ACN%:45%-75%,8min)得到产物8。
MS–ESI m/z:[M+H] +=637.1。
1H NMR(400MHz,DMSO-d 6)δppm 8.83(br d,J=6.3Hz,1H)7.75(dd,J=8.3,4.6Hz,1H)7.67(s,1H)7.17(br s,3H)5.74-5.39(m,1H)4.58(s,1H)4.41(s,1H)4.22(s,1H)3.20(br t,J=9.1Hz,1H)3.15-3.01(m,1H)2.66(br s,1H)2.33(s,3H)2.13–1.97(m,2H)1.94-1.71(m,3H)1.37(br d,J=9.0Hz,1H)1.23(s,1H)0.97-1.02(s,9H)0.93-0.96(m,3H)。
实施例9
合成路线:
步骤1:化合物9-4-1的合成
反应瓶置换氮气,加入正己烷(4000mL),加入二乙基锌溶液(1M正己烷溶液,1.05L),降温至0℃,0℃搅拌0.2hr,至反应体系澄清,在0℃加入三氟化硼乙醚(223.82g,1.58mol),0℃搅拌0.5hr,在0℃加入二碘甲烷(563.15g,2.10mol),0℃搅拌0.5hr,在0℃加入化合物8-1(50g,131.41mmol),升至40℃搅拌16hr。过滤反应体系,滤饼用正己烷(1500mL)洗涤,将滤饼溶解在乙酸乙酯(5L)中,加入水(10L),缓慢加入925g碳酸钠,再加入1.85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搅拌15min,静置30min,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2L)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3L)洗四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未经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得到化合物9-4-1。
MS–ESI m/z:[M+H] +=295.1。
步骤2:化合物9-4-2的合成
将化合物9-4-1(26g,78.59mmol)溶于四氢呋喃(260mL)和水(85mL)中,加入碳酸氢钠(13.20g,157.17mmol)和二碳酸二叔丁酯(25.73g,117.88mmol),20℃下搅拌16hr。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200mL)萃取,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150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粗产品经石油醚(5V)打浆30min,过滤,滤饼旋干。得到化合物9-4-2。
MS–ESI m/z:[M+H] +=395.2。
步骤3:化合物9-4-3的合成
将化合物9-4-2(23g,58.30mmol)溶于四氢呋喃(140mL),加入水(50mL),甲醇(50mL),一水合氢氧化锂(7.34g,174.90mmol),15℃搅拌16hr。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200mL),水(50mL),分离取水相,加入5%柠檬 酸(100mL),乙酸乙酯(200mL×2)萃取,饱和氯化钠溶液(300mL)洗有机相,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9-4-3。
MS–ESI m/z:[M+H] +=381.1。
步骤4:化合物9-4-4的盐酸盐的合成
将化合物9-4-3(10g,26.28mmol)溶于二氯甲烷(38mL)中,加入氯化氢/二氧六环(4M,32.85mL),20℃反应16hr。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9-4-4的盐酸盐。
MS–ESI m/z:[M+H] +=281.2。
步骤5:化合物9-4的合成
将化合物9-4-4的盐酸盐(8.3g,26.20mmol)溶于甲醇(83mL),加入三乙胺(7.95g,78.59mmol,10.94mL)和三氟乙酸甲酯(13.42g,104.79mmol),40℃搅拌16hr。旋干,用乙酸乙酯(10mL)和水(10mL)溶解,分液后,乙酸乙酯(10mL×2)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经5%柠檬酸(20mL)和饱和食盐水(10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乙酸乙酯:石油醚=1:5(5V)打浆,过滤,旋干。得到化合物9-4。
MS–ESI m/z:[M+H] +=377.3。
步骤6:化合物9的合成
将化合物9-4(95.59mg,253.98μmol)溶于DMF(5mL)中,加入DIEA(65.65mg,507.95μmol,88.48μL)后,在25℃下搅拌5分钟。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HATU(289.71mg,761.93μmol)和6-3的盐酸盐(83mg,253.98μmol)的DMF(3mL)溶液,加入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5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30mL×3)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经高效液相制备分离[柱型:Phenomenex C18 80*40mm*3μm;流动相:[水(含0.1%(氨水+碳酸氢铵))-乙腈];乙腈%:43%-73%,8min]得到化合物9。
MS–ESI m/z:[M+H] +=649.1。
1H NMR(400MHz,DMSO-d 6)δppm 8.83(br d,J=3.51Hz,1H)8.78(br d,J=7.78Hz,1H)8.65(d,J=8.28Hz,1H)7.79-7.70(m,1H)7.66(s,1H)5.59(br t,J=8.41Hz,1H)4.64(br s,1H)4.22(s,1H)3.25-3.15(m,1H)3.14-3.07(m,1H)2.67(br s,1H)2.44-2.21(m,2H)2.13-1.94(m,2H)1.89-1.62(m,4H)1.59-1.44(m,1H)1.23(br s,2H)1.04–0.83(m,9H)0.78(br s,1H)0.67(br d,J=3.26Hz,1H)0.52-0.31(m,2H)。
生物测试:
实验例1:评价受试化合物的体外抗新型冠状病毒Mpro蛋白酶活性
1.实验材料:
1.1试剂与耗材:
表1 试剂、耗材及其品牌
1.2仪器:
表2 仪器及其品牌
仪器 品牌
1 SpectraMax M2e酶标仪 Molecular Devices
2 Echo 655液体工作站 Labcyte
3 台式高速离心机 Eppendorf
2.实验方法:
化合物溶于DMSO中,根据待测浓度要求使用Echo655按照3倍梯度稀释,10个浓度点,每个浓度双复孔,加入384孔板中。用测试缓冲液(100mM NaCl,20mM Tris-HCL,1mM EDTA)将Mpro蛋白和底物进行稀释,并将Mpro蛋白加入到384孔测试板中,和化合物室温孵育30min,然后加入底物,Mpro蛋白的测试浓度为25nM,底物的测试浓度为25μM。在30℃恒温培养箱中孵育60分钟。然后用酶标仪检测Ex/Em=340nm/490nm荧光信号值。同时检测含底物和化合物但不含Mpro蛋白的背景孔为对照。
3.数据分析:
1)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化合物-BG 化合物)-(ZPE-BG ZPE)]/[(HPE-BG HPE)-(ZPE-BG ZPE)]*100%
#HPE:100%抑制作用对照,包含25nM Mpro蛋白+25μM底物+1μM GC376
ZPE:无抑制作用对照,包含25nM Mpro蛋白+25μM底物,不含化合物
化合物:测试化合物孔,包含25nM Mpro蛋白+25μM底物+化合物
BG:背景对照孔,包含25μM底物+化合物,不含Mpro蛋白
2)使用GraphPad Prism软件对化合物的抑制率数据(抑制率%)进行log(agonist)vs.res–nse--Variable slope非线性拟合分析,得到化合物的IC 50值。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受试化合物的体外抗新型冠状病毒Mpro蛋白酶活性
化合物编号 IC 50(nM)
1 74
2 38
3 15.1
4 10
5 14
7 11
8 47
9 10
结论: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新型冠状病毒Mpro蛋白酶活性。
实验例2:应用细胞病变模型评价化合物体外抗冠状病毒的活性
1.实验材料
1.1.试剂与耗材
表4 试剂、耗材及其名称
试剂与耗材名称 品牌
1 MEM培养基 Sigma
2 L-谷氨酰胺(L-Glutamine) Gibco
3 非必需氨基酸 Gibco
4 双抗(Penicillin-Streptomycin Solution) HyClone
5 胎牛血清(FBS) ExCell
6 磷酸盐缓冲液(DPBS) Corning
7 0.25%胰酶 Gibco
8 CellTiter Glo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 Promega
9 瑞德西韦(Remdesivir) MCE
10 96孔板 Grenier
1.2.仪器
表5 仪器及其品牌
仪器 品牌
1 酶标仪 BioTek
2 细胞计数仪 Beckman
3 CO 2培养箱 Thermo
1.3.细胞和病毒
MRC5细胞和冠状病毒HCoV OC43购自ATCC。
MRC5细胞使用添加了10%胎牛血清(Excell),1%双抗(Hyclone),1%L-谷氨酰胺(Gibco)和1%非必需氨基酸(Gibco)的MEM(Sigma)培养液培养。添加了5%胎牛血清(Excell),1%双抗(Hyclone),1%L-谷氨酰胺(Gibco)和1%非必需氨基酸(Gibco)的MEM(Sigma)培养液为实验培养液。
2.实验方法
表6 本研究所用病毒试验方法
细胞以一定密度(表2)接种到96微孔板中并于5%CO 2、37℃培养箱中培养过夜。第二天,加入倍比稀释后的化合物(8个浓度点、双复孔),50μL每孔。随后稀释好的病毒以每孔100TCID 50加入细胞,50μL每孔。设置细胞对照(细胞,无化合物处理或病毒感染),病毒对照(细胞感染病毒,无化合物处理)和培养液对照(只有培养液)。该实验培养液终体积为200μL,培养液中DMSO的终浓度分别为0.5%。细胞于5%CO 2、33℃培养箱中培养5天。使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ellTiter Glo(Promega)检测细胞活力。细胞毒性实验与抗病毒实验条件相同,但无病毒感染。
3.数据分析
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和细胞毒性分别由不同浓度下的化合物对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的抑制率(%)和细胞活率(%)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抑制率(%)=(测试孔读值-病毒对照平均值)/(细胞对照平均值-病毒对照平均值)×100
细胞活率(%)=(测试孔读值-培养液对照平均值)/(细胞对照平均值-培养液对照平均值)×100
使用GraphPad Prism对化合物的抑制率和细胞活率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计算化合物的半数有效浓度(EC 50)和 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 50)值。
结论: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细胞水平的体外抗冠状病毒的活性,且无细胞毒性。
实验例3:应用冠状病毒OC43病毒株乳鼠感染模型评价受试化合物的体内抗病毒药效
C57BL/6J乳鼠通过滴鼻感染致死剂量的冠状病毒,在感染前2小时后开始用溶媒(5%DMSO+40%PEG400+55%water)、本发明化合物处理乳鼠。实验期间,每日监控乳鼠的体重、健康状态及存活情况,以评估不同剂量下本发明化合物对乳鼠的保护作用。
溶媒组乳鼠在病毒接种第6天后体重持续下降,终点存活率为0%。化合物9(25mpk)在感染前2小时首次给药,终点存活率为83.33%。实验结果见表7。
表7.小鼠生存分析
实验结论: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内抗冠状病毒药效。

Claims (14)

  1. 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 1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CN、OH、NH 2、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所述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1、2或3个卤素取代;
    或者,
    两个R 1及它们相连的原子形成C 3-6环烷基,所述C 3-6环烷基任选被1、2或3个R a取代;
    R a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和C 1-3烷基;
    n选自0、1、2和3;
    R 2选自叔丁基、C 3-10环烷基、3-10元杂环烷基和苯基,所述C 3-10环烷基、3-10元杂环烷基和苯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1、2或3个R b取代;
    R b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和C 1-3烷基;
    R 3选自C 1-3烷基、C 1-3烷氧基、-CH 2R 4和-CH 2OR 4,所述C 1-3烷基和C 1-3烷氧基各自独立地任选被1、2或3个卤素取代;
    R 4选自苯基和5-6元杂芳基,所述苯基和5-6元杂芳基任选独立地被1、2或3个R取代;
    R选自卤素和C 1-3烷基;
    T 1选自O和S;
    A 1、A 2、A 3和A 4各自独立地选自N和CH;
    环A选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1选自F和甲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两个R 1及它们相连的原子形成C 3-6环烷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两个R 1及它们相连的原子形成环丙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结构单元 选自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2选自叔丁基和金刚烷基,所述金刚烷基任选被1、2或3个R b取代。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2选自叔丁基、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结构单元 选自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3选自-CF 3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化合物选自式(II-1)、(II-2)和(II-3)所示的结构,
    其中,
    t选自0、1和2;
    R 1、R b、A 1、A 2、A 3、A 4、T 1和n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定义。
  11. 下式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2.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3. 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所述冠状病毒感染选自COVID-19。
CN202280016132.6A 2021-12-22 2022-12-22 含β-胺基酮的短肽化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68880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09216 2021-12-22
CN202111580921 2021-12-22
CN2022100451335 2022-01-14
CN202210045133 2022-01-14
CN2022102216236 2022-03-08
CN202210221623 2022-03-08
CN202211023410 2022-08-24
CN2022110234109 2022-08-24
PCT/CN2022/140910 WO2023116811A1 (zh) 2021-12-22 2022-12-22 含β-胺基酮的短肽化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88099A true CN116888099A (zh) 2023-10-13

Family

ID=86901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6132.6A Pending CN116888099A (zh) 2021-12-22 2022-12-22 含β-胺基酮的短肽化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88099A (zh)
WO (1) WO202311681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6546A1 (en) * 2020-05-08 2021-11-1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Protease inhibitors for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coronavirus disease
CA3186288A1 (en) * 2020-06-09 2021-12-16 Pardes Biosciences, Inc. Inhibitors of cysteine proteas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16096714A (zh) * 2020-06-10 2023-05-09 安力高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冠状病毒、小核糖核酸病毒和诺罗病毒感染的抗病毒化合物
EP4178955A1 (en) * 2020-07-11 2023-05-17 Pfizer Inc. Antiviral heteroaryl ketone derivatives
MX2023000798A (es) * 2020-07-20 2023-02-27 Enanta Pharm Inc Peptidos funcionalizados como agentes antivirales.
US11351149B2 (en) * 2020-09-03 2022-06-07 Pfizer Inc. Nitrile-containing antiviral compounds
US20240043417A1 (en) * 2020-12-01 2024-02-08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Compounds for the treatment of sa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16811A1 (zh)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21015853A2 (pt) Compostos de tieno[3,2-b]piridin-7-amina para o tratamento de disautonomia familiar
JP6494624B2 (ja) カゼインキナーゼ1d/e阻害剤としての置換された4,5,6,7−テトラヒドロピラゾロ[1,5−a]ピラジン誘導体
ES2635412T3 (es) Imidazo[1,2-a]piridincarboxamidas aminosustituidas y su uso
CN102711473B (zh)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JP2710695B2 (ja) ドーパミンアゴニストとしての四環式化合物
KR20050057126A (ko) 아자-비시클로알킬 에테르 및 이들의 알파7-nAChR 효능제로서의 용도
CN115698012B (zh) 环修饰的脯氨酸短肽化合物及其应用
TWI827245B (zh) 酮醯胺衍生物及其應用
CN104736534A (zh) 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紊乱症的2-苯基-5-杂环基-四氢-2h-吡喃-3-胺化合物
CN102239168A (zh) 作为h3调节剂的取代的哌啶螺吡咯烷酮和哌啶酮
CN109641898A (zh) 用于治疗神经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5,7-二氢-吡咯并-吡啶衍生物
TW202317097A (zh) 戊二醯亞胺類化合物與其應用
JP2022519268A (ja) Parp阻害剤としてのインドロヘプタアシルオキシム類似体
JP2021510164A (ja) Cxcr2アンタゴニスト
CN111148515A (zh) 2,6-二氧杂螺[4,5]癸烷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CN112839929B (zh) Tlr8激动剂
EP3620454B1 (en)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 as at2r receptor antagonist
US11198692B2 (en) Dihydro-pyrrolo-pyridine derivatives
CN116888099A (zh) 含β-胺基酮的短肽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734456A (zh) 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上的应用
WO2021018044A1 (zh) 一种sglt2/dpp4抑制剂及其应用
CN101463001A (zh) 一种八氢环戊烯并[c]吡咯羧酸衍生物及制备方法
WO2023077070A1 (en) Rxfp1 agonists
CN116813697A (zh) 一种卤代苯环-螺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