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80132A - 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80132A
CN116880132A CN202310843549.6A CN202310843549A CN116880132A CN 116880132 A CN116880132 A CN 116880132A CN 202310843549 A CN202310843549 A CN 202310843549A CN 116880132 A CN116880132 A CN 116880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osure
roller
plate
printing plate
flexible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435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甦勇
刘后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 Suyong
Rongguanda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ngguanda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ngguanda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ngguanda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435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801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80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801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691Handling of masks or workpieces
    • G03F7/70716Sta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5Production of optical devices or components in so far 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thographic processes or materials used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2002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with visible light or UV light, through an original having an opaque pattern on a transparent support, e.g. film printing, projection printing; by reflection of visible or UV light from an original such as a printed im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24Curved surfa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691Handling of masks or workpieces
    • G03F7/70733Handling masks and workpieces, e.g. exchange of workpiece or mask, transport of workpiece or mas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曝光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其包括基座,基座包括外壳和置物容腔,外壳把置物容腔进行覆盖;曝光辊筒,曝光辊筒设置在置物容腔内,曝光辊筒的两端对应与外壳的两相对内侧壁进行转动连接,柔性印版卷绕铺设在曝光辊筒的表面;辊筒驱动机构,辊筒驱动机构安装在置物容腔内,辊筒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曝光辊筒的一端相装配,辊筒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曝光辊筒进行转动;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转动安装在置物容腔内,定位机构的一侧抵压在柔性印版的表面;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安装在曝光辊筒的一侧,紫外线灯对准曝光辊筒,可以提高柔性印版整体的曝光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曝光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版印刷是凸版印刷工艺的一种,也称为柔印,通过网纹辊将一定厚度的油墨层均匀地涂布在印版图文部分,在压印滚筒压力的作用下,将图文部分的油墨层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形成清晰的图文。
柔性印版一般通过紫外线曝光,其透明的地方透过紫外光,感光弹性体内的引发剂分解成自由基,引发可交联单体反应而固化;其未透过紫外线的区域不能交联反应。利用它们在显影液中溶解度的差异,冲洗显影得到含有文字图案的浮雕影像,在显影后的版材还需要干燥、去粘、后曝光,确保感光层完全聚合从而形成制备好的柔性印版。其后,再将制好的柔性印版固定在柔印机的滚筒上,可以准备印刷。
柔性印版的曝光质量受曝光时间和曝光温度影响,不同厚度的柔性印版设置有其对应的曝光时间范围或者曝光温度范围,现有技术中,在柔性印版的曝光过程中,先将柔性印版平放在透明的玻璃板顶面上,通过上下两组移动式的紫外线灯对柔性印版进行曝光,存在以下问题:
1.移动式的紫外线灯对柔性印版进行印刷时,紫外线灯递进式略过柔性印版,紫外线灯的第一曝光部对柔性印版的输入端进行第一次曝光,当紫外线灯完全进入柔性印版后,紫外线灯的第二曝光部对柔性印版的输入端进行第二次曝光,当紫外线返程时,紫外线灯的第一曝光部、第二曝光部继而对紫外线灯进行第三次曝光、第四次曝光,导致柔性印版输入端部分的曝光温度和曝光时间,远比柔性印版其他部分的曝光温度和曝光时间要大的,进而导致柔性印版不同部分的文字图案所彰显出来的效果不一致,柔性印版整体的曝光质量不佳;
2.透明的玻璃板为柔性印版提供支撑力,上部的紫外线灯直接照射于柔性印版的顶面,下部的紫外线灯先照射于玻璃板的底部、紫外线再透过玻璃板而照射柔性印版底面,即,在进行柔性印版底部照射时会存在紫外线穿过不同介质的情况,紫外线受透明玻璃板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折射,导致照射柔性印版底部的光强比照射柔性印版顶部的光强要弱,此外,玻璃板的热传递能力不如紫外线直接照射在柔性印版顶面时的温度,使得柔性印版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存在曝光的温度波动,也使得柔性印版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存在曝光的时间波动,进而导致柔性印版不同部分的文字图案所彰显出来的效果不一致,柔性印版整体的曝光质量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柔性印版整体的曝光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外壳和置物容腔,所述外壳把置物容腔进行覆盖;
曝光辊筒,所述曝光辊筒设置在所述置物容腔内,所述曝光辊筒的两端对应与所述外壳的两相对内侧壁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柔性印版卷绕铺设在所述曝光辊筒的表面;
辊筒驱动机构,所述辊筒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置物容腔内,所述辊筒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曝光辊筒的一端相装配,所述辊筒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曝光辊筒进行转动;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转动安装在所述置物容腔内,所述定位机构的一侧抵压在所述柔性印版的表面;
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安装在所述曝光辊筒的一侧,所述紫外线灯对准所述曝光辊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机构把柔性印版固定在曝光辊筒的表面,在辊筒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曝光辊筒能够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柔性印版进行周向移动,同时,紫外线灯对柔性印版进行递进式的曝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采用单一变量的曝光方式对柔性印版进行单向曝光,省去了玻璃板,减少不同介质的光照环境对柔性印版造成不良影响,本申请通过周向移动柔性印版,即,静态紫外线灯和动态的柔性印版的配合,能够达到动平衡,使柔性印版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被均匀曝光,减少紫外线灯平面往复移动而造成柔性印版曝光时长不一样的情况,从而达到提高柔性印版曝光质量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外壳靠近所述曝光辊筒的下方设置有排风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排风部设置在外壳靠近曝光辊筒的下方,在紫外线照射柔性印版时,可以把热量排出外壳,使置物容腔内的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值,减少因紫外线灯工作时长的不同而造成局部环境温度的不同,使柔性印版工作环境的温度可以保持大致恒定,从而减少先后照射的柔性印版曝光温度不一致的情况,有利于保证柔性印版整体的曝光质量。
优选的,所述排风部包括排风板、排风滤板和排风机构,所述排风板可拆卸式镶嵌在所述外壳靠近所述曝光辊筒的下方,所述排风滤板安装在所述排风板靠近所述置物容腔中心一侧,所述排风机构固定在所述置物容腔内,所述排风机构用于把所述置物容腔内部的废气排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风机构的作用下,可以把置物容腔内部的废气快速排出外壳,排风滤板安装在排风板靠近置物容腔中心一侧,可以对废气进行过滤,从而可以减少废气对外部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工作环境的作业安全。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顶板、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底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与所述顶板相固定、另外一侧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固定,所述第二导风板远离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相固定,其中,所述第一导风板从所述顶板至所述第二导风板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从所述第一导风板至所述底板、向靠近所述置物容腔中心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三角回风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照射柔性印版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曝光辊筒的周围的空气变热,热空气向上升,排风机构将热风吹出外壳外部的过程中,热风绕过三角回风腔、再从排风板排出,使曝光辊筒的周围不会出现骤冷或骤热的情况,有助于使柔性印版工作环境的温度可以保持大致恒定。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灯远离所述曝光辊筒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机构的作业下,可以对紫外线灯进行冷却,减少紫外线灯因工作时间过长而产生过热现象,使紫外线灯发出大致恒定的温度,有助于保证柔性印版的曝光质量,同时,有助于延长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置物容腔内固定有安装基架,所述安装基架上固定有吸料气杆,所述曝光辊筒的中心轴处贯穿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吸料气杆穿插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置物容腔内设置有吸料启动组件,所述吸料启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吸料气杆的一端相装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料启动组件将吸料气杆内的气体抽出,一方面,使得曝光辊筒的中部形成负压,使得柔性印版可以稳定地贴合于曝光辊筒的表面,从而减少柔性印版在曝光辊筒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有助于提高印版的成像质量,另一方面,吸料气杆内的气体具有一定的温度,有助于调控柔性印版曝光时正反面的温度差,有利于保证柔性印版整体的曝光质量。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灯的外部设置有喇叭状的灯罩,所述灯罩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曝光辊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紫外线灯的外部设置有喇叭状的灯罩,灯罩可以起到聚光聚温的作用,使紫外线灯所发出的紫外线可以很好地照射至卷绕在曝光辊筒表面的柔性印版,并且,照射在灯罩内壁的紫外线光反射至柔性印版的表面,进一步补足光强,以保证柔性印版的成像质量。
优选的,所述安装基架上设置有吹风机构,所述吹风机构分布在所述曝光辊筒的底部,且吹风机构的输出端对准所述曝光辊筒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吹风机构的作用下,一方面可以对进行曝光时的柔性印版进行降温,另一方面可以将热气向上吹,配合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的作用下,以延长热风在三角回风腔内的时长,使曝光辊筒的周围不会出现骤冷或骤热的情况,有助于使柔性印版工作环境的温度可以保持大致恒定,以保证柔性印版的成像质量。
优选的,所述辊筒驱动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纠偏件,所述动力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架上,所述动力组件作为动力源驱使所述曝光辊筒进行转动,所述纠偏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基架靠近所述动力组件的一侧,所述纠偏件用于对所述曝光辊筒的转动轨迹进行纠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组件作为动力源驱使曝光辊筒进行转动,在纠偏件在作用下,可以对曝光辊筒的转动轨迹进行纠正,使曝光辊筒保持在同一条周向上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柔性印版位移,实现紫外线灯对柔性印版进行逐点逐行的曝光。
优选的,所述安装基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的感温能力,可以将环境的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并将电信号反馈至动力组件,动力组件控制曝光辊筒的转动动作,从而实现温度的自我调节,使得柔性印版始终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曝光,保证曝光质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采用单一变量的曝光方式对柔性印版进行单向曝光,省去了玻璃板,减少不同介质的光照环境对柔性印版造成不良影响,本申请通过周向移动柔性印版,即,静态紫外线灯和动态的柔性印版的配合,能够达到动平衡,使柔性印版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被均匀曝光,减少紫外线灯平面往复移动而造成柔性印版曝光时长不一样的情况,从而达到提高柔性印版曝光质量的目的;
2、排风机构将热风吹出外壳外部的过程中,热风绕过三角回风腔、再从排风板排出,使曝光辊筒的周围不会出现骤冷或骤热的情况,有助于使柔性印版工作环境的温度可以保持大致恒定;
3、吸料启动组件将吸料气杆内的气体抽出,一方面,使得曝光辊筒的中部形成负压,使得柔性印版可以稳定地贴合于曝光辊筒的表面,从而减少柔性印版在曝光辊筒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有助于提高印版的成像质量,另一方面,吸料气杆内的气体具有一定的温度,有助于调控柔性印版曝光时正反面的温度差,有利于保证柔性印版整体的曝光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曝光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曝光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另一视觉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紫外线灯和曝光辊筒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紫外线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吸料启动组件和曝光辊筒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的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吸料气杆、曝光辊筒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外壳;111、顶板;112、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第一导风板;115、第二导风板;116、底板;117、三角回风腔;12、置物容腔;13、安装基架;131、支架;14、吸料气杆;141、吸气孔;15、吸料启动组件;151、吸料气泵;152、吸料气管;16、控制面板;17、控制按钮;2、曝光辊筒;21、中心轴;211、通气孔;212、容纳槽;22、辊筒本体;221、通气槽;312、第二皮带轮;313、传动皮带;314、传动电机;32、纠偏件;321、纠偏支座;322、纠偏轮;4、定位机构;41、定位转板;42、扭簧;43、转轴;5、紫外线灯;51、灯架;52、灯板;53、灯罩;54、冷却机构;61、排风板;62、排风滤板;63、排风机构;7、吹风机构;8、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包括有基座,基座包括外壳11,外壳11包括顶板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第一导风板114、第二导风板115和底板116,第一侧板112的顶面与顶板111的底面相固定,第一侧板112的底面与底板116的顶面相固定,第一导风板114固定在顶板111远离第一侧板112的一侧,第一导风板114的另外一侧与第二导风板115相固定,第二导风板115远离第一导风板114的一侧与底板116相固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114从顶板111至第二导风板115向下倾斜设置,第二导风板115从第一导风板114至底板116、向靠近置物容腔12中心一侧倾斜设置,使第一导风板114与第二导风板115之间形成夹角A,A≥90°,从而使第一导风板114与第二导风板115之间形成三角回风腔117,并且,该夹角A分布在靠近顶板111一侧。
第二侧板113有两个,使第二侧板113正对分布,第二侧板113的顶面同时与顶板111、第一导风板114的底面进行固定,第二侧板113的底面与底板116的顶面进行固定,当顶板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第一导风板114、第二导风板115和底板116完成装配后,整个外壳11把置物容腔12进行覆盖,外壳11的内部形成有置物容腔12。
参照图3和图4,曝光设备还包括安装基架13、曝光辊筒2、辊筒驱动机构、定位机构4和紫外线灯5,其中,安装基架13、曝光辊筒2、辊筒驱动机构、定位机构4和紫外线灯5均设置在置物容腔12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基架13包括两个支架131,两个支架131正对、竖立固定在底板116的顶面,并且,两个支架131之间留有安装距离,曝光辊筒2设置在置物容腔12内,曝光辊筒2的两端对应与两个支架131进行转动连接,使曝光辊筒2的轴线方向与支架13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辊筒驱动机构安装在其中一个支架131侧壁,使辊筒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曝光辊筒2的一端相装配,定位机构4转动安装在安装基架13上,定位机构4的延伸方向与曝光辊筒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柔性印版卷绕铺设在曝光辊筒2的表面,定位机构4的一侧抵压在柔性印版的表面,通过定位机构4的作用下,能够把柔性印版固定在曝光辊筒2的上表面。
此外,紫外线灯5安装在曝光辊筒2的一侧,紫外线灯5对准曝光辊筒2,在顶板111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6和控制按钮17,控制按钮17与控制面板16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6和控制按钮17的配合作用下,用于控制辊筒驱动机构驱使曝光辊筒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柔性印版进行周向移动,也可以控制紫外线灯5的光强和温度,实现对柔性印版进行逐点逐行曝光。
参照图2和图3,外壳11靠近曝光辊筒2的下方设置有排风部,排风部包括排风板61、排风滤板62和排风机构63,具体地,排风板61可拆卸式镶嵌在第二导风板115靠近曝光辊筒2的下方,本申请未对排风滤板62的材料进行限定,但排风滤板62至少需要实现能够过滤灰尘的功能,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由合成纤维、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或活性炭、或海绵、或尼龙网制作而成的过滤网,排风滤板62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排风板61靠近置物容腔12中心一侧,排风机构63固定在置物容腔12内,排风机构63为用于把置物容腔12内部的废气排出外壳11外部的排风扇,排风机构63固定在第一侧板112上,排风机构63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实施例不进行详细的赘述。
参照图4,两个支架131之间固定有吹风机构7,吹风机构7分布在曝光辊筒2的底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吹风机构7包括若干个吹风扇,若干个吹风扇之间等距设置、且呈一字排开,吹风扇的输出端对准曝光辊筒2的外壁,并使若干个吹风扇的连线与曝光辊筒2的中轴线上下平行。
当紫外线灯5对卷绕铺设在曝光辊筒2表面的柔性印版进行曝光时,曝光辊筒2的周围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与空气接触后产生热空气,热空气向上升,操作人员同时启动排风机构63和吹风机构7,吹风扇加速热空气上升的速度,延长热空气从三角回风腔117的夹角A处滞留时长,使曝光辊筒2的周围不会出现骤冷或骤热的情况,从而使置物容腔12内的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值,减少因紫外线灯5工作时长的不同而造成局部环境温度的不同,有助于使柔性印版工作环境的温度可以保持大致恒定,在排风机构63的作用下,使该部分的热空气从排风板61处排出外壳11外部,从而达到置物容腔12降温的效果,保证柔性印版的成像质量。
参照图4和图5,紫外线灯5包括灯架51和若干个灯板52,灯架51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两个第二侧板113之间,使灯架51的长度中心线与曝光辊筒2的中心线左右平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灯架51分布在靠近第一侧板112的一侧,若干个灯板52并列排布在灯架51靠近曝光辊筒2的一侧,灯板52与灯架51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当其中一个灯板52发生损坏时,操作人员可以针对已损坏的灯板52进行单独更替,以节约生产成本。
紫外线灯5的外部设置有喇叭状的灯罩53,灯罩53的开口方向朝向曝光辊筒2,本申请未对灯罩53的具体材质进行限定,但要求灯罩53不透光,并且灯罩53靠近曝光辊筒2的一侧具有聚光、反光的功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灯罩53选用金属灯罩53,灯罩53靠近曝光辊筒2的一侧经抛光处理,当紫外线灯5照射柔性印版时,灯罩53可以起到聚光聚温的作用使紫外线灯5所发出的紫外线可以很好地照射至卷绕在曝光辊筒2表面的柔性印版,并且,照射在灯罩53内壁的紫外线光反射至柔性印版的表面,进一步补足光强,以保证柔性印版的成像质量。
紫外线灯5远离曝光辊筒2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机构54,本申请中的冷却机构54可以是风冷的冷凝器、或水冷的冷凝器,在冷却机构54的作业下,可以对紫外线灯5进行冷却,减少紫外线灯5因工作时间过长而产生过热现象,使紫外线灯5发出大致恒定的温度,同时,有助于延长紫外线灯5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柔性印版的安装,参照图6和图8,曝光辊筒2包括中心轴21和辊筒本体22,辊筒本体22固定在中心轴21的外壁,辊筒本体22和中心轴21均为圆轴结构,中心轴21延其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容纳槽212,中心轴21具有若干个通气孔211,若干个通气孔211均匀分布在中心轴21的外壁,使通气孔211把外部与内部的容纳槽212进行接通。辊筒本体22具有若干条通气槽221,通气槽221为开设在辊筒本体22外壁的圆形槽或U形槽,但优先选用U形槽,U形的通气槽221长度为辊筒本体22周长的八分之七,即,使辊筒本体22的外壁留有不透气区间,若干条通气槽221沿辊筒本体22外壁长度方向等距排布,通气槽221与中心轴21的通气孔211相接通。
更具体地,两个支架131之间固定有吸料气杆14,吸料气杆14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气杆,而且吸料气杆14的内部中空,吸料气杆14穿插在容纳槽212内,吸料气杆14具有若干个吸气孔141,若干个吸气孔141均匀分布在吸料气杆14的外壁,吸料孔与通气孔211相接通,置物容腔12内设置有吸料启动组件15,吸料启动组件15固定在底板116顶面,吸料启动组件15的输出端与吸料气杆14的一端相装配,吸料启动组件15包括吸料气泵151和吸料气管152,吸料气管152的一端与吸料气泵151的输出端相接通、另一端与吸料气杆14的开口端相接通。
当辊筒本体22的通气槽221为圆形槽、且柔性印版的长度尺寸小于辊筒本体22时(图中未展示),辊筒本体22的通气槽221的一部分漏出柔性印版外,在吸料启动组件15的作用下,可以把吸料气杆14内的气体抽出,由于通气槽221的部分位于在柔性印版外,使得外部的空气与吸料气管152的内部空气接通,柔性印版的部分边缘在气压差的影响下产生小幅度的波动,柔性印版的其它部分在吸料气杆14内部负压的作用下而贴紧于辊筒本体22的外壁。
当辊筒本体22的通气槽221为U形槽时,操作人员把柔性印版卷绕铺设在曝光辊筒2上,柔性印版完全覆盖住辊筒本体22的通气槽221、中心轴21的通气孔211,吸料气杆14内部空气无法于外部空气接通,在吸料启动组件15的作用下,可以把吸料气杆14内的气体抽出,使得曝光辊筒2的中部始终保持负压状态,从而使得柔性印版可以稳定地贴合于辊筒本体22的表面,有助于解决上述圆形的通气槽221的技术缺陷。
参照图6和图7,定位机构4设置在两个支架131之间,并且,定位机构4分布在不透气区间的一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机构4包括有定位转板41、扭簧42和转轴43,具体地,转轴4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架131进行转动连接,定位转板41设置在转轴43上,扭簧42套设在转轴43的外壁,并使得扭簧42的一端与定位转板41相固定、另一端与转轴43相固定。
柔性印版覆盖在辊筒本体22表面上时,定位转板41在扭簧42的弹力作用下,可以把与定位转板41相靠近的柔性印版一侧边缘压实,并在吸料气杆14和吸料启动组件15的配合作用下,实现柔性印版的安装,操作人员根据实际的操作情况,可以在柔性印版的边缘部分增加胶带,以把柔性印版贴紧在辊筒本体22上,从而减少柔性印版在曝光辊筒2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有助于提高印版的成像质量。
参照图6和图8,辊筒驱动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纠偏件32,动力组件安装在其中一个支架131上,动力组件作为动力源驱使曝光辊筒2进行转动,纠偏件32转动连接在安装基架13靠近动力组件的一侧,纠偏件32用于对曝光辊筒2的转动轨迹进行纠正。
具体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皮带轮(图中未示出)、第二皮带轮312、传动轴(图中未示出)、传动皮带313和传动电机314,其中,传动电机314固定在支架131的侧壁,传动轴转动连接在支架131的侧壁,并且,传动轴的一端与传动电机314的输出端相装配,第一皮带轮固定在传动轴远离传动电机314的一端,第二皮带轮312固定在曝光辊筒2的中心轴21的端部,传动皮带313同时与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312进行卷绕啮合。
更具体地,纠偏件32包括纠偏支座321、纠偏连接轴和纠偏轮322,其中,纠偏支座321固定在支架131靠近传动电机314的一侧,纠偏连接轴转动连接在纠偏支座321上,使纠偏连接轴的延伸方向与传动轴的延伸方向相一致,纠偏轮322固定在纠偏连接轴上,同时,纠偏轮322的外壁与传动皮带313的外壁相抵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纠偏支座321的侧壁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
启动传动电机314,传动轴可以带动第一皮带轮进行转动,同步地,在传动皮带313和第二皮带轮312的配合作用下,可以驱使中心轴2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卷绕铺设在曝光辊筒2表面的柔性印版进行周向移动,同时,纠偏轮322对传动皮带313进行导向,且对曝光辊筒2的转动轨迹进行纠正,使曝光辊筒2保持在同一条周向上进行移动,温度传感器8即时将环境的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并将电信号反馈至动力组件,由动力组件控制曝光辊筒2的转动动作,从而实现温度的自我调节,使得柔性印版始终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曝光,保证曝光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单一变量的曝光方式对柔性印版进行单向曝光,省去了玻璃板,减少不同介质的光照环境对柔性印版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周向移动柔性印版,即,静态紫外线灯5和动态的柔性印版的配合,能够达到动平衡,使柔性印版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被均匀曝光,减少紫外线灯5平面往复移动而造成柔性印版曝光时长不一样的情况,从而达到提高柔性印版曝光质量的目的。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做出的解释,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外壳(11)和置物容腔(12),所述外壳(11)把置物容腔(12)进行覆盖;
曝光辊筒(2),所述曝光辊筒(2)设置在所述置物容腔(12)内,所述曝光辊筒(2)的两端对应与所述外壳(11)的两相对内侧壁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柔性印版卷绕铺设在所述曝光辊筒(2)的表面;
辊筒驱动机构,所述辊筒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置物容腔(12)内,所述辊筒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曝光辊筒(2)的一端相装配,所述辊筒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曝光辊筒(2)进行转动;
定位机构(4),所述定位机构(4)转动安装在所述置物容腔(12)内,所述定位机构(4)的一侧抵压在所述柔性印版的表面;
紫外线灯(5),所述紫外线灯(5)安装在所述曝光辊筒(2)的一侧,所述紫外线灯(5)对准所述曝光辊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靠近所述曝光辊筒(2)的下方设置有排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部包括排风板(61)、排风滤板(62)和排风机构(63),所述排风板(61)可拆卸式镶嵌在所述外壳(11)靠近所述曝光辊筒(2)的下方,所述排风滤板(62)安装在所述排风板(61)靠近所述置物容腔(12)中心一侧,所述排风机构(63)固定在所述置物容腔(12)内,所述排风机构(63)用于把所述置物容腔(12)内部的废气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包括顶板(111)、第一导风板(114)、第二导风板(115)和底板(116),所述第一导风板(114)的一侧与所述顶板(111)相固定、另外一侧与所述第二导风板(115)相固定,所述第二导风板(115)远离所述第一导风板(114)的一侧与所述底板(116)相固定,其中,所述第一导风板(114)从所述顶板(111)至所述第二导风板(115)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115)从所述第一导风板(114)至所述底板(116)、向靠近所述置物容腔(12)中心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114)与所述第二导风板(115)之间形成三角回风腔(1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5)远离所述曝光辊筒(2)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机构(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容腔(12)内固定有安装基架(13),所述安装基架(13)上固定有吸料气杆(14),所述曝光辊筒(2)的中心轴(21)处贯穿开设有容纳槽(212),所述吸料气杆(14)穿插在所述容纳槽(212)内,所述置物容腔(12)内设置有吸料启动组件(15),所述吸料启动组件(15)的输出端与所述吸料气杆(14)的一端相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5)的外部设置有喇叭状的灯罩(53),所述灯罩(53)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曝光辊筒(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架(13)上设置有吹风机构(7),所述吹风机构(7)分布在所述曝光辊筒(2)的底部,且吹风机构(7)的输出端对准所述曝光辊筒(2)的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驱动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纠偏件(32),所述动力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架(13)上,所述动力组件作为动力源驱使所述曝光辊筒(2)进行转动,所述纠偏件(32)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基架(13)靠近所述动力组件的一侧,所述纠偏件(32)用于对所述曝光辊筒(2)的转动轨迹进行纠正。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架(13)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
CN202310843549.6A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 Pending CN1168801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3549.6A CN116880132A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3549.6A CN116880132A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80132A true CN116880132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65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3549.6A Pending CN116880132A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80132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8862A (en) * 1968-10-07 1971-05-18 Time Inc Photographic exposing apparatus
KR20020063095A (ko) * 2001-01-26 2002-08-01 아이티에스테크놀러지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회로기판용 노광장치
CN1689803A (zh) * 2004-04-28 2005-11-02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在曝光滚筒上夹紧和固定印版的装置
CN1886262A (zh) * 2003-11-27 2006-12-27 Xsys印刷解决方案德国有限公司 通过激光雕刻制造柔性版印版的方法
CN1922030A (zh) * 2004-04-30 2007-02-28 麦克德米德印刷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版印版的热显影的系统
CN101446763A (zh) * 2008-12-22 2009-06-03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曝光滚筒动平衡的自动调节装置
CN101500817A (zh) * 2006-08-09 2009-08-05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KR101863946B1 (ko) * 2017-09-22 2018-06-01 주식회사 넥서스원 Rtr 노광 제어방법
CN216610537U (zh) * 2022-01-13 2022-05-27 潍坊职业学院 一种印刷干燥装置
CN216804931U (zh) * 2021-10-25 2022-06-24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柔印印版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8862A (en) * 1968-10-07 1971-05-18 Time Inc Photographic exposing apparatus
KR20020063095A (ko) * 2001-01-26 2002-08-01 아이티에스테크놀러지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회로기판용 노광장치
CN1886262A (zh) * 2003-11-27 2006-12-27 Xsys印刷解决方案德国有限公司 通过激光雕刻制造柔性版印版的方法
CN1689803A (zh) * 2004-04-28 2005-11-02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在曝光滚筒上夹紧和固定印版的装置
CN1922030A (zh) * 2004-04-30 2007-02-28 麦克德米德印刷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版印版的热显影的系统
CN101500817A (zh) * 2006-08-09 2009-08-05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圆筒状印刷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1446763A (zh) * 2008-12-22 2009-06-03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曝光滚筒动平衡的自动调节装置
KR101863946B1 (ko) * 2017-09-22 2018-06-01 주식회사 넥서스원 Rtr 노광 제어방법
CN216804931U (zh) * 2021-10-25 2022-06-24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柔印印版
CN216610537U (zh) * 2022-01-13 2022-05-27 潍坊职业学院 一种印刷干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95118A (en) Drying apparatus for a dry off-set printing press having an ultra-violet lamp assembly
CN1573522A (zh) 图像投影设备
CN1749877A (zh) 液体型成像装置和用于控制该成像装置的方法
CN116880132A (zh) 一种柔性印版均匀曝光设备
US2041478A (en) Means for light or photo printing
US5386268A (en) Exposure unit and method for expos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EP1518699B1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1106797Y (zh) Led图案灯
GB1286988A (en) Photographing exposing apparatus
CN117301683A (zh) 一种pcb板层压机冷却装置
CN212302184U (zh) 闪光灯
US431138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rinting patterns
CN220357426U (zh) 一种立式晒版机的水平送风机构
CN215198839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uvled照射机
CN116880133A (zh) 一种柔性印版曝光温控结构
CN217402440U (zh) 一种水波纹氛围灯
CN217875689U (zh) 一种智能灯光导光板灯具
JP2709350B2 (ja) 密着プリンタ
US3517997A (en) Document feeding and exposure means for an office copier
CN113291053B (zh) 一种适用金属平板印刷的节能型leduv固化装置
CN219092630U (zh) 一种uv固化机
CN111856842A (zh) 闪光灯
CN218426222U (zh) 手持激光打标机
WO1980002465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eliminating ammonia vapors from developed diazo copy material
EP061412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aring flexible photo-sensible printing plates arranged on a cylindrical carri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30

Address after: Room A1, 3rd Floor, Phase 6, Hong Kong Cotton Mill Industrial Building, 483 Castle Peak Road, Lai Chi Kok, Kowloon, Hong Ko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Ding Suyo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Hongko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Rongguanda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00 2F-3, No.1 Xinmu Dongdu Road, Xinmu Community, Pinghu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Rongguanda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