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6417B - 一种护岸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岸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76417B CN116876417B CN202310830932.8A CN202310830932A CN116876417B CN 116876417 B CN116876417 B CN 116876417B CN 202310830932 A CN202310830932 A CN 202310830932A CN 116876417 B CN116876417 B CN 1168764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ope
- real
- time
- preset
- grad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4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0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5866 Extrava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251 extrava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91 sco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76—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岸施工工艺,包括,步骤S1,从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进行若干台阶开挖,并进行土层夯实操作;步骤S2,从坡顶至坡底依次向各台阶铺放石块;步骤S3,从坡底至坡顶分层对各台阶结构锚入锚杆;步骤S4,用护坡笼网覆盖固定,浇筑混凝土并勾缝。本发明通过理论计算各个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再根据实时土壤湿度确定实时挖掘深度,以根据实时环境因素确定各台阶的挖掘深度,提高边坡结构的稳定性,根据台阶大小选取石块铺满台阶,锚入锚杆固定,分层对各台阶结构进行加固操作,增加边坡结构的支撑性,浇筑混凝土至填满石块间的空隙,并对石块外露的面进行勾缝,增加边坡结构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岸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护岸工程是保护江河湖等水域堤岸免受水流、风浪侵袭和冲刷,在岸坡一定范围定铺敷的连续覆盖结构;现阶段护岸结构基本以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尽管设计理论成熟、施工经验丰富,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周期长、施工速度慢,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大;施工场地要求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大;噪音、扬尘问题突出,不利于环境保护;对劳动力要求高等方面;现阶段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的装配式结构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018826A,公开了一种护岸的施工方法,其技术点是通过设置预制构件桩帽,减少了施工周期与施工速度慢;由此可见,在现有的护岸施工技术中存在由于河岸边坡除受水流冲刷作用外,还要承受波浪的冲击及地下水外渗的侵蚀,如果不根据环境定制适应的护岸结构,易引起坡体崩塌及出现护岸结构承载力下降,从而影响河道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护岸施工工艺,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不能根据环境定制适应的护岸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护岸施工工艺,包括,
步骤S1,根据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以及实时土壤密度确定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从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根据实时土壤湿度确定实时挖掘深度,并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若干台阶开挖,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再从坡顶至坡底分层对各挡板间的土层进行夯实;
步骤S2,根据实时挖掘深度选取待填充石块,通过吊车从坡顶至坡底依次向各台阶铺放石块,使各个石块外露的面能够形成边坡结构,并获取各台阶竖直面的塌陷形态;
步骤S3,从坡底至坡顶分层对各台阶结构进行加固操作,先向各台阶水平面将锚杆竖直锚入固定,同时根据各台阶竖直面的塌陷形态,向塌陷区域下侧将锚杆水平锚入固定;
步骤S4,用护坡笼网对锚杆固定后的边坡结构进行覆盖固定,从坡顶至坡底浇筑混凝土至填满石块间的空隙,并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石块外露的面进行勾缝。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预设有第一预设坡度以及第二预设坡度,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根据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对实时坡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坡度小于第一预设坡度,将获取第一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根据实时台阶个数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若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间,将根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实时坡面斜向长度进行判定,并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若实时坡度大于第二预设坡度,将获取第二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根据实时台阶个数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进一步地,预设有与第一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一预设个数以及与第二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二预设个数,在判定实时坡度小于第一预设坡度时,以与第一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一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N,或在判定实时坡度大于第二预设坡度时,以与第二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二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N,并获取实时坡度K以及实时坡面斜向长度Ls,根据实时坡度、实时坡面斜向长度以及实时台阶个数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Hc=(Ls×s inK)/N,将从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以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若干台阶开挖;
其中,各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相同。
进一步地,在判定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之间时,预设有标准坡面斜向长度Lb以及标准挖掘深度Hb,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K以及实时坡面斜向长度Ls,将根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实时坡面斜向长度进行判定,并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进一步地,在判定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之间时,获取标准坡面斜向长度、标准挖掘深度、实时坡度以及实时坡面斜向长度,根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实时坡面斜向长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小于等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Hc=Hb×[1-(Lb-Ls)×s inK/(Lb×Ls)];
若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大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Hc=Hb×[1+(Lb-Ls)×s inK/(Lb×Ls)];
其中,各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相同或者不同。
进一步地,预设有标准土壤密度Mb,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土壤密度Ms,根据标准土壤密度对实时土壤密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土壤密度小于标准土壤密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至Hc’=Hc×[1+(Mb-Ms)/Ms];
若实时土壤密度大于等于标准土壤密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至Hc’=Hc×[1+(Mb-Ms)/Ms]。
进一步地,在完成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若干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的计算时,先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开挖位置的土壤的实时土壤湿度Rs,根据标准土壤湿度对实时土壤湿度进行判定,以确定施工河岸边坡结构当前台阶的实时挖掘深度,在完成当前台阶的实时挖掘深度计算时,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当前台阶的开挖,并在完成对当前台阶开挖后,获取下一级台阶开挖位置的土壤的实时土壤湿度并进行判定,直至完成从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计算各级台阶的实时挖掘深度,同时依次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对应的台阶开挖,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
进一步地,预设有标准土壤湿度Rb,在完成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若干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的计算时,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任一台阶对应开挖位置的土壤的实时土壤湿度Rs,根据标准土壤湿度对实时土壤湿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土壤湿度小于等于标准土壤湿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当前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为实时挖掘深度Hs,Hs=Hc’×[1-(Rb-Rs)/Rs];
若实时土壤湿度大于标准土壤湿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当前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为实时挖掘深度Hs,Hs=Hc’×[1+(Rb-Rs)/Rs]。
进一步地,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后,在各台阶水平面两边沿台阶竖直面插入挡板,再从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分层对各挡板间的土层进行夯实,并在土层夯实操作结束后,对任一高出一侧台阶水平面的挡板部分进行割锯撤离。
进一步地,在从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对应的台阶开挖时,先对各开挖位置进行标高,使当前台阶与前一级台阶开挖位置的连线与施工前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面平行,即在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后的坡度与施工前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不超过误差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以及实时土壤密度确定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以适应环境设定护岸结构,理论上计算各个台阶的挖掘深度,确保护岸施工工程有效开展,从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根据实时土壤湿度确定实时挖掘深度,根据土壤疏松度,松土厚度等实时环境因素改变各台阶的挖掘深度,提高形成的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的稳定性,从坡顶至坡底分层对各挡板间的土层进行夯实,操作简便有效,根据各台阶不同的实时挖掘深度选取不同大小的待填充石块,保障石块适应台阶间隙空间并铺满,减小空隙率,进而增加边坡结构的支撑性,从坡底至坡顶分层对各台阶结构进行加固操作,避免台阶竖直面因土壤湿度,土壤密度等环境因素易崩塌,从而保障边坡结构的稳固性,从坡顶至坡底浇筑混凝土至填满石块间的空隙,并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石块外露的面进行勾缝,使边坡结构内部形成密封结构,进一步增加边坡结构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第一预设坡度以及第二预设坡度表示设定的坡度大小,第一预设坡度一般设置为25°,第二预设坡度一般设置为75°。
通过设置有第一预设坡度以及第二预设坡度,能够适应不同环境设定护岸结构,若实时坡度小于第一预设坡度,表示坡度较小,边坡本身的稳定性受台阶个数的影响较小,以设定个数作为台阶阶数即可,若实时坡度大于第二预设坡度,表示坡度较大,由于重力影响边坡本身就易塌陷,阶数为1时,通过形成三角结构,使边坡结构更加稳定,若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间,将根据实时坡面斜向长度确定预设挖掘深度,以使边坡结构更加稳定。
尤其,第一预设个数与第二预设个数表示设定的台阶数,根据河岸边坡坡面斜向长度以及边坡的竖直高度设定,第一预设个数一般为10,第二预设个数一般为1。
通过根据实时坡度、实时坡面斜向长度以及实时台阶个数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根据边坡形态理论上计算挖掘深度,保障施工作业有效开展。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Lb以及标准挖掘深度,以精准计算在判定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之间时的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计算简便有效,理论上设置稳固的边坡结构,保障施工作业有效开展。
尤其,通过根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实时坡面斜向长度进行判定,根据设定的标准数值精准确定各台阶的挖掘深度,若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小于等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表示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应的标准挖掘深度相比,预设挖掘深度应由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减小而对应减小,若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大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表示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应的标准挖掘深度相比,预设挖掘深度应由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增大而对应增大。
进一步地,土壤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土壤质量,代表了土壤的疏松度,也与松土厚度有关,标准土壤密度表示设定的具有统计性的数值,通过设置标准土壤密度,进而通过区分不同情况从而精准计算预设挖掘深度,若实时土壤密度小于标准土壤密度,表示相较于标准土壤密度,实际土质的疏松度较高,由于需要进行夯实土壤操作,土质越疏松,土壤被压实的厚度也越大,因此预设挖掘深度理论计算值相应变大,才能使边坡结构不易塌陷,若实时土壤密度大于等于标准土壤密度,表示相较于标准土壤密度,实际土质的疏松度较低,即土质较坚硬,进行夯实土壤操作时,土壤被压实的厚度较小,因此预设挖掘深度理论计算值相应减小。
尤其,通过获取各开挖位置的土壤的实时土壤湿度,调整预设挖掘深度为实时挖掘深度,再次根据环境确定实际挖掘深度,最大程度的适应环境形成边坡结构,理论与实际结合,高质量完成护岸作业,由于河岸边坡受河水冲击高度且冲击部位不同,因此根据边坡不同位置的土壤湿度确定实时挖掘深度,保障边坡结构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标准土壤湿度表示土壤含水量,代表了由于受地下渗水或河水冲击影响,土壤的疏水程度。
通过设置有标准土壤湿度,在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进行开挖时,通过将实时土壤湿度与标准土壤湿度进行对比,精准适应环境进行各台阶挖掘,若实时土壤湿度小于等于标准土壤湿度,表示相较于设定的标准土壤湿度,该区域实际土壤的疏水程度较低,因此实时挖掘深度相较于预设挖掘深度应减小,若实时土壤湿度大于标准土壤湿度,表示相较于设定的标准土壤湿度,该区域实际土壤的疏水程度较高,因此实时挖掘深度相较于预设挖掘深度应增大,以保障形成的边坡结构的稳定性。
尤其,通过在各台阶两侧设置挡板,在进行夯实土壤操作时,挡板将对台阶竖直面产生阻力,在对水平面的土壤进行压实时,竖直面的土壤不易因与水平面土壤发生位移而松动掉落至台阶水平面,保障土壤夯实有效,进而增加台阶式结构的稳固性,在土层夯实操作结束后,对任一高出一侧台阶水平面的挡板部分进行割锯撤离,避免挡板影响石块填充操作。
进一步地,误差范围表示因人为施工而产生的误差,通过在进行各台阶开挖操作时对各开挖位置进行标高,以形成台阶式边坡结构与施工前的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相一致,施工前的边坡结构为自然生成,具有适应该环境以维持稳定的结构属性,将施工形成的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的坡度设置为施工前的边坡结构的坡度,保障施工形成的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护岸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护岸施工工艺中的台阶式边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护岸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护岸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护岸施工工艺,包括,
步骤S1,根据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以及实时土壤密度确定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从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根据实时土壤湿度确定实时挖掘深度,并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若干台阶开挖,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再从坡顶至坡底分层对各挡板间的土层进行夯实;
步骤S2,根据实时挖掘深度选取待填充石块,通过吊车从坡顶至坡底依次向各台阶铺放石块,使各个石块外露的面能够形成边坡结构,并获取各台阶竖直面的塌陷形态;
步骤S3,从坡底至坡顶分层对各台阶结构进行加固操作,先向各台阶水平面将锚杆竖直锚入固定,同时根据各台阶竖直面的塌陷形态,向塌陷区域下侧将锚杆水平锚入固定;
步骤S4,用护坡笼网对锚杆固定后的边坡结构进行覆盖固定,从坡顶至坡底浇筑混凝土至填满石块间的空隙,并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石块外露的面进行勾缝。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护岸施工工艺中的台阶式边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台阶11,挡板12,石块13,混凝土14,锚杆15,护坡笼网16,其中,
具体而言,根据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以及实时土壤密度确定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以适应环境设定护岸结构,理论上计算各个台阶的挖掘深度,确保护岸施工工程有效开展,从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根据实时土壤湿度确定实时挖掘深度,根据土壤疏松度,松土厚度等实时环境因素改变各台阶的挖掘深度,提高形成的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的稳定性,从坡顶至坡底分层对各挡板间的土层进行夯实,操作简便有效,根据各台阶不同的实时挖掘深度选取不同大小的待填充石块,保障石块适应台阶间隙空间并铺满,减小空隙率,进而增加边坡结构的支撑性,从坡底至坡顶分层对各台阶结构进行加固操作,避免台阶竖直面因土壤湿度,土壤密度等环境因素易崩塌,从而保障边坡结构的稳固性,从坡顶至坡底浇筑混凝土至填满石块间的空隙,并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石块外露的面进行勾缝,使边坡结构内部形成密封结构,进一步增加边坡结构的稳固性。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1中,预设有第一预设坡度以及第二预设坡度,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根据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对实时坡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坡度小于第一预设坡度,将获取第一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根据实时台阶个数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若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间,将根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实时坡面斜向长度进行判定,并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若实时坡度大于第二预设坡度,将获取第二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根据实时台阶个数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第一预设坡度以及第二预设坡度表示设定的坡度大小,第一预设坡度一般设置为25°,第二预设坡度一般设置为75°。
通过设置有第一预设坡度以及第二预设坡度,能够适应不同环境设定护岸结构,若实时坡度小于第一预设坡度,表示坡度较小,边坡本身的稳定性受台阶个数的影响较小,以设定个数作为台阶阶数即可,若实时坡度大于第二预设坡度,表示坡度较大,由于重力影响边坡本身就易塌陷,阶数为1时,通过形成三角结构,使边坡结构更加稳定,若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间,将根据实时坡面斜向长度确定预设挖掘深度,以使边坡结构更加稳定。
具体而言,预设有与第一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一预设个数以及与第二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二预设个数,在判定实时坡度小于第一预设坡度时,以与第一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一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N,或在判定实时坡度大于第二预设坡度时,以与第二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二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N,并获取实时坡度K以及实时坡面斜向长度Ls,根据实时坡度、实时坡面斜向长度以及实时台阶个数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Hc=(Ls×s inK)/N,将从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以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若干台阶开挖;
其中,各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相同。
第一预设个数与第二预设个数表示设定的台阶数,根据河岸边坡坡面斜向长度以及边坡的竖直高度设定,第一预设个数一般为10,第二预设个数一般为1。
通过根据实时坡度、实时坡面斜向长度以及实时台阶个数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根据边坡形态理论上计算挖掘深度,保障施工作业有效开展。
具体而言,在判定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之间时,预设有标准坡面斜向长度Lb以及标准挖掘深度Hb,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K以及实时坡面斜向长度Ls,将根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实时坡面斜向长度进行判定,并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通过设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Lb以及标准挖掘深度,以精准计算在判定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之间时的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计算简便有效,理论上设置稳固的边坡结构,保障施工作业有效开展。
具体而言,在判定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之间时,获取标准坡面斜向长度、标准挖掘深度、实时坡度以及实时坡面斜向长度,根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实时坡面斜向长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小于等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Hc=Hb×[1-(Lb-Ls)×s inK/(Lb×Ls)];
若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大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Hc=Hb×[1+(Lb-Ls)×s inK/(Lb×Ls)];
其中,各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相同或者不同。
通过根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实时坡面斜向长度进行判定,根据设定的标准数值精准确定各台阶的挖掘深度,若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小于等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表示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应的标准挖掘深度相比,预设挖掘深度应由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减小而对应减小,若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大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表示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应的标准挖掘深度相比,预设挖掘深度应由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增大而对应增大。
具体而言,预设有标准土壤密度Mb,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土壤密度Ms,根据标准土壤密度对实时土壤密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土壤密度小于标准土壤密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至Hc’=Hc×[1+(Mb-Ms)/Ms];
若实时土壤密度大于等于标准土壤密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至Hc’=Hc×[1+(Mb-Ms)/Ms]。
土壤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土壤质量,代表了土壤的疏松度,也与松土厚度有关,标准土壤密度表示设定的具有统计性的数值,通过设置标准土壤密度,进而通过区分不同情况从而精准计算预设挖掘深度,若实时土壤密度小于标准土壤密度,表示相较于标准土壤密度,实际土质的疏松度较高,由于需要进行夯实土壤操作,土质越疏松,土壤被压实的厚度也越大,因此预设挖掘深度理论计算值相应变大,才能使边坡结构不易塌陷,若实时土壤密度大于等于标准土壤密度,表示相较于标准土壤密度,实际土质的疏松度较低,即土质较坚硬,进行夯实土壤操作时,土壤被压实的厚度较小,因此预设挖掘深度理论计算值相应减小。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护岸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当前检测位点1,当前检测位点的台阶的实时挖掘深度2,下一检测位点3,下一检测位点对应的实时挖掘深度4,其中,
具体而言,在完成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若干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的计算时,先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开挖位置的土壤的实时土壤湿度Rs,根据标准土壤湿度对实时土壤湿度进行判定,以确定施工河岸边坡结构当前台阶的实时挖掘深度,在完成当前台阶的实时挖掘深度计算时,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当前台阶的开挖,并在完成对当前台阶开挖后,获取下一级台阶开挖位置的土壤的实时土壤湿度并进行判定,直至完成从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计算各级台阶的实时挖掘深度,同时依次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对应的台阶开挖,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
通过获取各开挖位置,即检测位点的土壤的实时土壤湿度,调整预设挖掘深度为实时挖掘深度,再次根据环境确定实际挖掘深度,最大程度的适应环境形成边坡结构,理论与实际结合,高质量完成护岸作业,由于河岸边坡受河水冲击高度且冲击部位不同,因此根据边坡不同位置的土壤湿度确定出不同的实时挖掘深度,保障边坡结构的稳固性。
具体而言,预设有标准土壤湿度Rb,在完成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若干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的计算时,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任一台阶对应开挖位置的土壤的实时土壤湿度Rs,根据标准土壤湿度对实时土壤湿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土壤湿度小于等于标准土壤湿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当前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为实时挖掘深度Hs,Hs=Hc’×[1-(Rb-Rs)/Rs];
若实时土壤湿度大于标准土壤湿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当前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为实时挖掘深度Hs,Hs=Hc’×[1+(Rb-Rs)/Rs]。
标准土壤湿度表示土壤含水量,代表了由于受地下渗水或河水冲击影响,土壤的疏水程度。
通过设置有标准土壤湿度,在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进行开挖时,通过将实时土壤湿度与标准土壤湿度进行对比,精准适应环境进行各台阶挖掘,若实时土壤湿度小于等于标准土壤湿度,表示相较于设定的标准土壤湿度,该区域实际土壤的疏水程度较低,因此实时挖掘深度相较于预设挖掘深度应减小,若实时土壤湿度大于标准土壤湿度,表示相较于设定的标准土壤湿度,该区域实际土壤的疏水程度较高,因此实时挖掘深度相较于预设挖掘深度应增大,以保障形成的边坡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后,在各台阶水平面两边沿台阶竖直面插入挡板,再从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分层对各挡板间的土层进行夯实,并在土层夯实操作结束后,对任一高出一侧台阶水平面的挡板部分进行割锯撤离。
通过在各台阶两侧设置挡板,在进行夯实土壤操作时,挡板将对台阶竖直面产生阻力,在对水平面的土壤进行压实时,竖直面的土壤不易因与水平面土壤发生位移而松动掉落至台阶水平面,保障土壤夯实有效,进而增加台阶式结构的稳固性,在土层夯实操作结束后,对任一高出一侧台阶水平面的挡板部分进行割锯撤离,避免挡板影响石块填充操作。
具体而言,在从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对应的台阶开挖时,先对各开挖位置进行标高,使当前台阶与前一级台阶开挖位置的连线与施工前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面平行,即在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后的坡度与施工前的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不超过误差范围。
误差范围表示因人为施工而产生的误差,通过在进行各台阶开挖操作时对各开挖位置进行标高,以形成台阶式边坡结构与施工前的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相一致,施工前的边坡结构为自然生成,具有适应该环境以维持稳定的结构属性,将施工形成的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的坡度设置为施工前的边坡结构的坡度,保障施工形成的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稳固性。
在本事实例中,通过设置台阶式边坡结构,由于单个台阶构成了三角形结构,因而增加了边坡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单个台阶的水平面与一侧台阶相邻的竖直面之间未进行挖掘,进而未填充石块,从而节省石块消耗,在逐层填充石块的过程中,由于台阶水平面受石块重力影响造成的下一台阶出现的塌陷形态,通过锚入锚杆,对石块产生竖直向上的支撑力,从而减小石块对下一级台阶竖直面的压力。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护岸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根据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以及实时土壤密度确定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从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根据实时土壤湿度确定实时挖掘深度,并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若干台阶开挖,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再从坡顶至坡底分层对各挡板间的土层进行夯实;
在所述步骤S1中,预设有第一预设坡度以及第二预设坡度,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根据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对实时坡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坡度小于第一预设坡度,将获取第一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根据实时台阶个数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若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间,将根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实时坡面斜向长度进行判定,并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若实时坡度大于第二预设坡度,将获取第二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根据实时台阶个数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预设有标准土壤密度Mb,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土壤密度Ms,根据标准土壤密度对实时土壤密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土壤密度小于标准土壤密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至Hc’=Hc×[1+(Mb-Ms)/Ms];
若实时土壤密度大于等于标准土壤密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至Hc’=Hc×[1+(Mb-Ms)/Ms];预设有标准土壤湿度Rb,在完成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若干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的计算时,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任一台阶对应开挖位置的土壤的实时土壤湿度Rs,根据标准土壤湿度对实时土壤湿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土壤湿度小于等于标准土壤湿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当前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为实时挖掘深度Hs,Hs=Hc’×[1-(Rb-Rs)/Rs];
若实时土壤湿度大于标准土壤湿度,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当前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调整,调整为实时挖掘深度Hs,Hs=Hc’×[1+(Rb-Rs)/Rs];
其中,Hc表示为预设挖掘深度;
步骤S2,根据实时挖掘深度选取待填充石块,通过吊车从坡顶至坡底依次向各台阶铺放石块,使各个石块外露的面能够形成边坡结构,并获取各台阶竖直面的塌陷形态;
步骤S3,从坡底至坡顶分层对各台阶结构进行加固操作,先向各台阶水平面将锚杆竖直锚入固定,同时根据各台阶竖直面的塌陷形态,向塌陷区域下侧将锚杆水平锚入固定;
步骤S4,用护坡笼网对锚杆固定后的边坡结构进行覆盖固定,从坡顶至坡底浇筑混凝土至填满石块间的空隙,并对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石块外露的面进行勾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预设有与第一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一预设个数以及与第二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二预设个数,在判定实时坡度小于第一预设坡度时,以与第一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一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N,或在判定实时坡度大于第二预设坡度时,以与第二预设坡度对应的第二预设个数作为实时台阶个数N,并获取实时坡度K以及实时坡面斜向长度Ls,根据实时坡度、实时坡面斜向长度以及实时台阶个数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Hc=(Ls×sinK)/N,将从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以预设挖掘深度进行若干台阶开挖;
其中,各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判定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之间时,预设有标准坡面斜向长度Lb以及标准挖掘深度Hb,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K以及实时坡面斜向长度Ls,将根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实时坡面斜向长度进行判定,并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岸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判定实时坡度在第一预设坡度与第二预设坡度之间时,获取标准坡面斜向长度、标准挖掘深度、实时坡度以及实时坡面斜向长度,根据标准坡面斜向长度对实时坡面斜向长度进行判定,
若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小于等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Hc=Hb×[1-(Lb-Ls)×sinK/(Lb×Ls)];
若实时坡面斜向长度大于标准坡面斜向长度,计算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任一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Hc=Hb×[1+(Lb-Ls)×sinK/(Lb×Ls)];
其中,各级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相同或者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若干台阶的预设挖掘深度的计算时,先获取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开挖位置的土壤的实时土壤湿度Rs,根据标准土壤湿度对实时土壤湿度进行判定,以确定施工河岸边坡结构当前台阶的实时挖掘深度,在完成当前台阶的实时挖掘深度计算时,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当前台阶的开挖,并在完成对当前台阶开挖后,获取下一级台阶开挖位置的土壤的实时土壤湿度并进行判定,直至完成从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计算各级台阶的实时挖掘深度,同时依次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对应的台阶开挖,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后,在各台阶水平面两边沿台阶竖直面插入挡板,再从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分层对各挡板间的土层进行夯实,并在土层夯实操作结束后,对任一高出一侧台阶水平面的挡板部分进行割锯撤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岸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从施工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顶至坡底依次以实时挖掘深度进行对应的台阶开挖时,先对各开挖位置进行标高,使当前台阶与前一级台阶开挖位置的连线与施工前河岸边坡结构的坡面平行,即在形成施工河岸台阶式边坡结构后的坡度与施工前边坡结构的实时坡度不超过误差范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830932.8A CN116876417B (zh) | 2023-07-06 | 2023-07-06 | 一种护岸施工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830932.8A CN116876417B (zh) | 2023-07-06 | 2023-07-06 | 一种护岸施工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76417A CN116876417A (zh) | 2023-10-13 |
CN116876417B true CN116876417B (zh) | 2024-02-27 |
Family
ID=88258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830932.8A Active CN116876417B (zh) | 2023-07-06 | 2023-07-06 | 一种护岸施工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876417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72326A (zh) * | 2016-01-25 | 2016-06-15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露天矿边坡治理方法 |
CN106088113A (zh) * | 2016-06-30 | 2016-11-09 | 河海大学 | 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方法 |
CN106703050A (zh) * | 2016-11-30 | 2017-05-24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膨胀土路堑边坡加筋土反压防渗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JP2019180370A (ja) * | 2018-04-17 | 2019-10-24 |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 切土のり面緑化方法および切土のり面緑化構造 |
CN111456019A (zh) * | 2020-04-10 | 2020-07-28 | 北京场道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坑开挖安全施工方法 |
CN113774917A (zh) * | 2021-09-06 | 2021-12-10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土石方开挖填方及边坡支护工程的安全施工方法 |
CN114164843A (zh) * | 2021-11-10 | 2022-03-11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高边坡开挖护坡系统施工方法 |
JP2022067519A (ja) * | 2020-10-20 | 2022-05-06 | 東興ジオテック株式会社 | 傾斜地における小段構築方法 |
CN116043858A (zh) * | 2023-01-30 | 2023-05-02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拱座基坑分层开挖方法 |
-
2023
- 2023-07-06 CN CN202310830932.8A patent/CN1168764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72326A (zh) * | 2016-01-25 | 2016-06-15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露天矿边坡治理方法 |
CN106088113A (zh) * | 2016-06-30 | 2016-11-09 | 河海大学 | 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方法 |
CN106703050A (zh) * | 2016-11-30 | 2017-05-24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膨胀土路堑边坡加筋土反压防渗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JP2019180370A (ja) * | 2018-04-17 | 2019-10-24 |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 切土のり面緑化方法および切土のり面緑化構造 |
CN111456019A (zh) * | 2020-04-10 | 2020-07-28 | 北京场道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坑开挖安全施工方法 |
JP2022067519A (ja) * | 2020-10-20 | 2022-05-06 | 東興ジオテック株式会社 | 傾斜地における小段構築方法 |
CN113774917A (zh) * | 2021-09-06 | 2021-12-10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土石方开挖填方及边坡支护工程的安全施工方法 |
CN114164843A (zh) * | 2021-11-10 | 2022-03-11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高边坡开挖护坡系统施工方法 |
CN116043858A (zh) * | 2023-01-30 | 2023-05-02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拱座基坑分层开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城建工程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的探讨;麻向丽;;居业(第01期);第99-100页 * |
简述公路土方路基施工工艺;王树权;辽宁交通科技(第06期);第41-4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76417A (zh) | 2023-10-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38676B (zh) | 一种穿越全填充型溶洞的桩基施工方法 | |
CN102966119B (zh) | 土工格栅加筋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445521B (zh) | 一种填土高边坡施工方法 | |
CN108193642B (zh) | 一种驳岸加固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914954B (zh) | 预支护与永久支护结合的边坡支护方法 | |
CN114000524A (zh) | 一种深厚淤泥地质临近构造物的钢板桩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0397050A (zh) | 一种新型梁锚式轻型排水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331739U (zh) | 一种在役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加高加固结构 | |
CN109594442A (zh) | 园林道路施工工艺 | |
CN112695763A (zh) | 一种深厚淤泥地层基坑开挖方法 | |
CN110805049B (zh) | 一种山体边坡超厚度喷锚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16876417B (zh) | 一种护岸施工工艺 | |
CN110295573B (zh) | 能适应施工期恶劣水文气象条件的河道护岸工程护坡结构 | |
CN108316237B (zh) | 驳岸挡墙 | |
CN217104778U (zh) | 一种取排水箱涵结构及用于施工的土建结构 | |
CN111021378A (zh) | 一种公路路基边坡折线型锚固桩支挡结构及其工法 | |
CN216515676U (zh) | 一种深厚淤泥地质临近构造物的钢板桩围堰结构 | |
CN213926284U (zh) | 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协同作用结构 | |
CN213173779U (zh) | 一种路堑边坡的防护结构 | |
CN211447000U (zh) | 一种基坑回填区施工电梯基础 | |
CN113897905A (zh) | 一种防冻害埋入式临水护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8090948U (zh) | 一种倾斜式挡土墙 | |
CN112411619A (zh) | 一种格宾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075805A (zh) | 一种栈道基础土方施工方法 | |
CN220486172U (zh) | 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库岸段灾毁路基的加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