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8464A - 电气接线箱 - Google Patents
电气接线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68464A CN116868464A CN202280011353.4A CN202280011353A CN116868464A CN 116868464 A CN116868464 A CN 116868464A CN 202280011353 A CN202280011353 A CN 202280011353A CN 116868464 A CN116868464 A CN 1168684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heat
- heat radiation
- relay
- heat dissip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10 silicon-bas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54 tal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23 tal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8—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en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3—Cool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1—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6—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support for line-connecting terminals within the bo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电气接线箱具备壳体(11)、安装于壳体的继电器(12)以及以能够进行热传递的方式与继电器(12)连接的散热构件(51、52),壳体(11)具备第1壳体构件(21)和第2壳体构件(22),该第2壳体构件(22)与第1壳体构件(21)连结,并在与第1壳体构件(21)之间形成收容空间(27),散热构件(51、52)在收容空间(27)层叠于第2壳体构件(22)地配置,第2壳体构件(22)具有第1部分(58)和第2部分(59),该第1部分(58)层叠于散热构件(51、52),该第2部分(59)是第1部分(58)以外的部分,第1部分(58)由热导率比第2部分(59)高的材料形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气接线箱。
背景技术
例如在汽车中,为了从电池将电力供给到多个车载设备,来自电池的电线暂时连接到电气接线箱(也称为“接线盒”),从该电气接线箱将电线分别连接到各车载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气接线箱收容于电池壳体内,具有:设备罩,具有罩上侧构件及罩下侧构件;继电器,收容于设备罩;以及汇流排,与继电器的端子连接。汇流排的一端部与继电器的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安装于设备罩的连接器端子连接,该连接器端子经由电缆与电池等其他设备连接。
继电器由于触点重复进行开关而发热。因此,在这种电气接线箱中,需要进行设备罩向外部的散热。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气接线箱中,在汇流排的位于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中间部与罩下侧构件之间以及罩下侧构件与电池壳体之间,分别设置散热片,汇流排、一方的散热片、罩下侧构件和另一方的散热片上下层叠。然后,从继电器的端子传到汇流排的热通过经由2张散热片和罩下侧构件传递到电池壳体而消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937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设备罩中的成为散热路径的罩下侧构件由热导率比罩上侧构件高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然而,热导率高的合成树脂材料昂贵,因此,罩下侧构件成为使电气接线箱的制造成本高涨的原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电气接线箱。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电气接线箱具备:
壳体;
继电器,安装于所述壳体;以及
散热构件,以能够进行热传递的方式与所述继电器连接,
所述壳体具备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该第2壳体构件与所述第1壳体构件连结,并在与所述第1壳体构件之间形成收容空间,
所述散热构件在所述收容空间层叠于所述第2壳体构件地配置,
所述第2壳体构件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所述第1部分层叠于所述散热构件,所述第2部分是所述第1部分以外的部分,
所述第1部分由热导率比所述第2部分高的材料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电气接线箱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电气接线箱的继电器和汇流排的主视图。
图4是从斜上侧观察壳体的下壳体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从斜上侧观察壳体的上壳体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从斜下侧观察壳体的上壳体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8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9是示出汇流排和散热构造的结构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汇流排和散热构造的结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2的C-C线剖视图。
图12是图8的D部放大图。
图13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相当于图7的E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概要]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其主旨,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具备:
壳体;
继电器,安装于所述壳体;以及
散热构件,以能够进行热传递的方式与所述继电器连接,
所述壳体具备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该第2壳体构件与所述第1壳体构件连结,并在与所述第1壳体构件之间形成收容空间,
所述散热构件在所述收容空间层叠于所述第2壳体构件地配置,
所述第2壳体构件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所述第1部分层叠于所述散热构件,所述第2部分是所述第1部分以外的部分,
所述第1部分由热导率比所述第2部分高的材料形成。
根据以上的结构,第2壳体构件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第1部分由热导率比第2部分高的材料构成,因此,在继电器中产生的热经由散热构件传递到第2壳体构件的第1部分,在第1部分中高效率地传导。因此,能够使该热高效地从第1部分向外部消散。另外,第2壳体构件局部由热导率高的材料形成,因此,与由热导率高的材料形成第2壳体构件整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廉价地制造第2壳体构件,能够抑制电气接线箱的制造成本。
(2)优选的是,所述散热构件具有:金属制的第1散热构件,以能够进行热传递的方式与所述继电器连接;以及合成树脂制的第2散热构件,配置于所述第1散热构件与所述第1部分之间,并层叠于所述第1散热构件和所述第1部分。
根据该结构,在继电器中产生的热经过金属制的第1散热构件和合成树脂制的第2散热构件传递到第2壳体构件的第1部分,在第1部分中高效率地传导并消散到外部。
此外,第1散热构件既可以是散热专用的构件,也可以是连接于继电器的汇流排。
(3)优选的是,在所述第2壳体构件的与所述散热构件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所述第1部分相比所述第2部分凹陷,
在所述第1部分的与所述散热构件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层叠有第3散热构件。
根据该结构,第3散热构件层叠于第2壳体构件的与散热构件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的凹陷的部分,因此,能够使第3散热构件不发生位置偏移地层叠于第1部分。另外,在将第3散热构件粘接于第1部分的情况下,能够使该粘接面位于凹陷的部分,因此,例如在电气接线箱的输送过程中,能够抑制第3散热构件相对于第1部分的剥落。
(4)优选的是,所述第1部分相对于所述第2部分向与所述散热构件侧相反的一侧的移动被限制。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第1壳体构件与第2壳体构件的第1部分之间,夹入散热构件并进行压缩,因此,能够使散热构件与第1部分紧贴,高效地进行两者之间的热传递。
(5)优选的是,所述第1壳体构件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向所述散热构件侧突出,并插入到该散热构件和所述第1部分。
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进行散热构件和第1部分相对于第1壳体构件的定位。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电气接线箱的整体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俯视图。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上、下、前、后、左和右这样的记载依照附图所示的箭头。例如在图1中,将相互正交的箭头X、Y、Z中的箭头X所示的方向(第3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箭头Y所示的方向(第2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箭头Z所示的方向(第1方向)设为上下方向。但是,这些记载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将方向X改记为前后方向或者上下方向,将方向Y改记为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将方向Z改记为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
电气接线箱10是连接于汽车的电池与多个车载设备之间的部件。电气接线箱10也称为接线盒(JB)。电气接线箱10具备壳体11、继电器12及汇流排13。
壳体11在上表面有凹凸,但整体上形成为在上下方向Z上扁平的箱形形状。壳体11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的长边L1沿着左右方向X地配置,短边L2沿着前后方向Y地配置。在壳体1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设置有在前后方向Y上突出的突出部25。将凸台部11a设置于壳体11的四角和长边L1的中间部。凸台部11a用于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壳体11安装到车辆的底盘、电池盒等被安装构件100(参照图7)。
继电器12是电连接到电池与车载设备之间、并控制从电池向车载设备的电信号的接通断开的部件。继电器12例如是机械式继电器,在内部收容有线圈、弹簧等。继电器12安装于壳体11的上表面侧,上部侧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将2个继电器12安装于壳体11。具体来说,将2个继电器12在左右方向X上排列地安装于壳体11。配置于左侧的继电器12在前端面具有2个端子12a。配置于右侧的继电器12在后端面具有2个端子12a。在各继电器12中,2个端子12a在左右方向X上排列地配置。安装于壳体11的继电器12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2是能够在高于通常电压(例如,12V、24V等)的电压(例如,30V以上)下进行动作的高压继电器。继电器12由于施加高压而容易变成高温。因此,电气接线箱10具备后述的散热构造50。
图3是示出电气接线箱的继电器和汇流排的主视图。特别地,图3示出图2中的左侧的继电器12和汇流排13。
如图1~图3所示,汇流排13是一端部14与继电器12电连接、另一端部15与车载设备或者电池的其他设备电连接的具有导电性的构件。汇流排13例如由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金属形成。如果继电器12成为接通状态,则电流流过汇流排13。
汇流排13在继电器12的2个端子12a处分别各安装有1个。汇流排13通过将1张带板折弯成L字形而形成。汇流排13具备相互正交的第1片14和第2片15。第1片14与继电器12连接,第2片15与其他设备连接。在第1片14处,形成有用于与继电器12连接的连接孔14a(参照图8)。在第2片15处,形成有用于连接通向其他设备的电线的连接孔15a。
图8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汇流排13的一端部(第1片14)通过连接构件16安装于继电器12的端子12a。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构件16是螺纹构件。连接构件16插入到汇流排13的第1片14的连接孔14a,安装到设置于继电器12的端子12a的内螺纹孔12b。另外,连接构件16还用于将后述的散热板(第1散热构件)51安装到继电器12的端子12a。即,连接构件16将汇流排13和散热板51这两者固定于继电器12的端子12a。
如图3所示,左右排列地配置的汇流排13的第2片15的上下方向Z的高度相互不同。具体来说,右侧的汇流排13的第2片15配置于比左侧的汇流排13的第2片15高的位置。
[壳体的构造]
图4是从斜上侧观察壳体的下壳体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从斜上侧观察壳体的上壳体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从斜下侧观察壳体的上壳体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图6示出图2中的左侧的继电器12和汇流排13的周边的壳体11的形状。下面,说明该继电器12和汇流排13的旁边的壳体11的构造。
壳体11由具有绝缘性的原料例如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壳体11具有上壳体构件(第1壳体构件)21和下壳体构件(第2壳体构件)22。
如图5所示,上壳体构件21具有顶板21a以及设置于顶板21a的外周的外周壁21b。在顶板21a的上表面,形成有继电器台23和汇流排台24。将继电器12以放置的状态固定于继电器台23。将汇流排13的第2片15配置于汇流排台24上(参照图3)。汇流排13的第1片14与固定于继电器台23的继电器12的端子12a连接。壳体11的突出部25的上表面被用作汇流排台24。
如图6所示,在上壳体构件21中的顶板21a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突条44和定位突起(定位部)45。多个突条44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并在左右方向X上排列地配置。多个突条44作为用于提高上壳体构件21针对弯曲变形的刚性的肋部而发挥功能。
定位突起45从顶板21a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定位突起45形成为圆柱状。定位突起45用于将构成后述的散热构造50的多个构件相对于壳体11进行定位。关于突条44和定位突起45的具体作用,在后面叙述。
如图4所示,下壳体构件22具有底板22a以及设置于底板22a的外周的外周壁22b。另外,下壳体构件22具有第1部分58和第2部分59。第1部分58配置于形成于底板22a的开口22c。第2部分59是指下壳体构件22中的第1部分58以外的部分。开口22c和第1部分58在俯视时形成为矩形形状。在第1部分58的上表面58a上的左右方向X的中央,形成有在前后方向Y上延伸的突条58c。
第1部分58由导热性比第2部分59高的材料形成。例如,第1部分58由包含用于提高导热性的添加剂的尼龙等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第2部分59由包含玻璃纤维、滑石的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上壳体构件21也由与第2部分59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如图8所示,下壳体构件22的底板22a以第1部分58稍微向上侧发生了位置偏移的状态配置。因此,第1部分58的上表面58a相比其周围的第2部分59的上表面更向上侧突出。第1部分58的下表面58b相比其周围的第2部分59的下表面更向上侧凹陷。
将后述的散热构造50的上侧散热片(第2散热构件)52配置于第1部分58的上表面58a。将散热构造50的下侧散热片(第3散热构件)53配置于第1部分58的下表面58b。
如图2所示,壳体11具有将上壳体构件21与下壳体构件22连结的多个连结部28~31。下面,说明与左侧的继电器12连接的2个汇流排13的旁边的第1~第4连结部28~31。
第1连结部28在壳体11的突出部25的顶端部处,将上壳体构件21与下壳体构件22连结。第2连结部29在相对于第1连结部28在前后方向Y上空出间隔的位置,将上壳体构件21与下壳体构件22连结。第2连结部29相比壳体11的外周部配置于内部侧。第3连结部30和第4连结部31在突出部25的左右方向X的两侧,将上壳体构件21与下壳体构件22连结。
第1连结部28、第3连结部30和第4连结部31仅朝向不同,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以第1连结部28作为代表来说明该结构。
如图3所示,第1连结部28具有设置于上壳体构件21的卡合部34以及设置于下壳体构件22的被卡合部35。
也如图5和图6所示,卡合部34在正视时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卡合部34在其下端,具有在左右方向X上延伸的爪收纳部34a。
也如图4所示,被卡合部35具有从下壳体构件22的外周壁22b向外侧突出的爪部35a。该爪部35a从上侧卡合于爪收纳部34a。通过该卡合,上壳体构件21与下壳体构件22以在上下方向Z上不分离的方式连结。
第3连结部30设置于突出部25的左侧面,具有使第1连结部28向左侧旋转90°而成的构造。第4连结部31设置于突出部25的右侧面,具有使第1连结部28向右侧旋转90°而成的构造。
如图2所示,第2连结部29以与2个汇流排13对应的方式,左右排列地设置于2处。如图8所示,第2连结部29具有设置于上壳体构件21的卡合部37以及设置于下壳体构件22的被卡合部38。也如图6所示,卡合部37从上壳体构件21的顶板21a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卡合部37是板状,与前后方向Y垂直地配置。也如图4所示,被卡合部38从下壳体构件22的底板22a向上方突出。
图12是图8的D部放大图。
在卡合部37的下端,形成有向后方弯折的钩部37a。在被卡合部38的上端,形成有向前方弯折的钩部38a。卡合部37的钩部37a与被卡合部38的钩部38a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卡合。卡合部37插入于形成于下壳体构件22的底板22a的开口41。被卡合部38插入于形成于上壳体构件21的开口40。卡合部37形成于开口40的前端缘,被卡合部38形成于开口41的后端缘。
卡合部37中的钩部37a的上表面37b与被卡合部38中的钩部38a的下表面38b分别构成卡合面。两个卡合面37b、38b相互上下接触。两个卡合面37b、38b按前低后高的形状倾斜。因此,如果在卡合部37与被卡合部38卡合的状态下,上下反向的力作用于上壳体构件21和下壳体构件22,则通过卡合面37b、38b的倾斜,使卡合部37与被卡合部38前后相互靠近。因此,将卡合部37与被卡合部38更牢固地卡合,维持上壳体构件21与下壳体构件22的连结。
[散热构造的结构]
图7是图2的A-A线剖视图。图9是示出汇流排和散热构造的结构部件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汇流排和散热构造的结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7和图8所示,散热构造50具有散热板(第1散热构件)51、上侧散热片(第2散热构件)52和下侧散热片(第3散热构件)53。如图10所示,散热板51和上侧散热片52与2个汇流排13对应地设置有2个。下侧散热片53与左右排列地配置的2个散热板51和2个上侧散热片52对应地设置有1个。如图7和图8所示,散热板51的下部和上侧散热片52配置于在上壳体构件21与下壳体构件22之间形成的收容空间27内。
散热板51是金属制的。具体来说,散热板51由与汇流排13相同的原料例如铜、铜合金、铝或者铝合金形成。散热板51通过将1张带板折弯成L字形而形成。散热板51具有相互正交的第1片55和第2片56。
如图8所示,散热板51的第1片55通过连接构件16安装于继电器12的端子12a。具体来说,在第1片55处,贯穿地形成有被连接构件16插入的连接孔55a。散热板51的第1片55重叠于汇流排13的第1片14。散热板51的第1片55配置于汇流排13的第1片14与继电器12之间。在继电器12中产生的热从端子12a传递到散热板51和汇流排13这两者。
散热板51的第1片55的下端穿过形成于上壳体构件21的顶板21a的狭缝26而配置于壳体11内。
散热板51的第2片56配置于汇流排13的第2片15的下侧。将上壳体构件21的顶板21a配置于散热板51的第2片56与汇流排13的第2片15之间。因此,汇流排13的第2片15、上壳体构件21的顶板21a与散热板51的第2片56依次从上往下层叠。散热板51的第2片56构成层叠于上壳体构件21的顶板21a的第1层叠部。汇流排13的第2片15构成层叠于上壳体构件21的顶板21a和第1层叠部56的第2层叠部。
如图7所示,在上壳体构件21的顶板21a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突条44,该突条44的下端与散热板51的第2片56的上表面相接。
如图7和图8所示,上侧散热片52层叠于散热板51的第2片56的下侧。如图10所示,上侧散热片52是在俯视时形成为矩形形状的片材。上侧散热片52由具有导热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丙烯酸、其他丙烯酸系材料、硅系材料等形成。上侧散热片52粘接于散热板51的第2片56的下表面。上侧散热片52放置于下壳体构件22中的第1部分58上。因此,上侧散热片52夹在散热板51的第2片56与下壳体构件22的第1部分58之间。
如图7和图8所示,下侧散热片53层叠于下壳体构件22中的第1部分58的下侧。因此,下侧散热片53配置于下壳体构件22的底板22a的下表面中的向上侧凹陷的部分。如图10所示,下侧散热片53是在俯视时形成为矩形形状的片材。下侧散热片53由具有导热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丙烯酸、其他丙烯酸系材料、硅系材料等形成。
如图7和图8所示,下侧散热片53的下表面接触到安装电气接线箱10的被安装构件100的上表面。散热板51、上侧散热片52、第1部分58和下侧散热片53通过用螺栓等将壳体11的凸台部11a(参照图1)安装到被安装构件100,从而夹入到上壳体构件21的顶板21a与被安装构件100之间。特别是,上侧散热片52和下侧散热片53分别在散热板51与下壳体构件22的第1部分58之间以及第1部分58与被安装构件100之间被压缩。由此,散热板51、上侧散热片52、第1部分58、下侧散热片53在彼此的接触面紧贴。
继电器12由于内部的触点进行开关而发热。在继电器12中产生的热从端子12a传递到散热板51和汇流排13。在散热板51处,层叠上侧散热片52、下壳体构件22和下侧散热片53,因为热容比汇流排13大,因此,在继电器12中产生的热相比汇流排13更加向散热板51侧传递。传递到散热板51的热经过上侧散热片52、下壳体构件22(第1部分58)、下侧散热片53传递到被安装构件100,从被安装构件100向外部消散。
上侧散热片52与散热板51相比,是软质的,因此,通过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压缩,从而高强度地紧贴于散热板51。由此,高效地进行散热板51与上侧散热片52之间的热传递。另外,上侧散热片52和下侧散热片53与下壳体构件22相比,是软质的,通过在上下方向Z上进行压缩,从而高强度地紧贴于下壳体构件22(第1部分58)。由此,高效地进行下壳体构件22与上侧散热片52和下侧散热片53之间的热传递。
构成下壳体构件22的第1部分58由热导率比第2部分59高的材质形成。因此,从上侧散热片52传递到第1部分58的热在第1部分58中高效率地传导,传递到下侧散热片53。因此,能够从上侧散热片52向下侧散热片53高效地进行热传递,提高散热性能。
另外,下壳体构件22因为仅第1部分58由热导率高的材质形成,因此,与由热导率高的材质形成下壳体构件22的整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廉价地制造,能够抑制电气接线箱10的制造成本。
在汇流排13的第2片15与散热板51的第2片56之间,配置有上壳体构件21,上壳体构件21将汇流排13侧即电力的供给路径与散热板51侧即散热路径按上下划分。因此,能够将在继电器12中产生的热高效地向散热板51侧传递并消散。
上壳体构件21在顶板21a的下表面具有突条44,通过该突条44来抑制顶板21a的翘曲等弯曲变形。因此,能够通过顶板21a来将散热板51均匀地按压到上侧散热片52,能够使上侧散热片52的整体紧贴于散热板51。
顶板21a的突条44沿着突出部25的突出方向即前后方向Y地延伸。突出部25因为其顶端部(前端部)在上下方向Z上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因此,通过突条44沿着前后方向Y地延伸,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突出部25的弯曲变形。
顶板21a在突条44的顶端面接触到散热板51,因此,能够减小与散热板51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抑制从散热板51向顶板21a的热传递,促进向上侧散热片52侧的散热。
如图8和图12所示,在下壳体构件22的底板22a处,第2连结部29的被卡合部38形成于在上下方向Z上贯穿底板22a的开口41的旁边。另外,也如图4所示,下壳体构件22在开口41与散热板51之间,具有朝向上壳体构件21向上方突出的壁部43。该壁部43位于开口41的前端缘。在壁部43的上端与上壳体构件21的顶板21a之间,形成有间隙t。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2连结部29配置于散热板51的后方,将用于插入第2连结部29的卡合部37的开口41形成于下壳体构件22。因此,散热板51与被安装构件100成为经由空间接近的配置。散热板51是具有导电性的构件,由于被从继电器12的端子12a施加电压,因此,有可能经由空间与被安装构件100发生短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将壁部43设置于散热板51与被安装构件100之间,因此,能够延长散热板51与被安装构件100之间的绝缘距离(沿面距离),能够提高散热板51与被安装构件100之间的绝缘性。
图11是图2的C-C线剖视图。
如图8和图11所示,设置于上壳体构件21的顶板21a的定位突起45在上下方向Z上贯穿散热板51、上侧散热片52、下壳体构件22的第1部分58和下侧散热片53。也如图10所示,在散热板51的第2片56、上侧散热片52、第1部分58、下侧散热片53处,形成有在上下方向Z上贯穿的定位孔56a、52a、58d、53a。上壳体构件21的定位突起45通过插入到这些定位孔56a、52a、58d、53a,从而进行上壳体构件21、散热板51、上侧散热片52、第1部分58和下侧散热片53的相对定位。由此,将这些构件配置于适当的位置。
定位突起45的下端部45a也可以不贯穿而仅是插入到下侧散热片53。另外,定位突起45的下端部45a也可以如在图8中假想线所示,从下侧散热片53向下方突出。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定位突起45的下端部45a嵌合到形成于被安装构件100的凹部(省略图示),从而能够还使用定位突起45来进行电气接线箱10相对于被安装构件100的定位。
如图10所示,左右排列地配置的2个散热板51由于外形大致相同,因此,在组装到壳体11时,存在左右相反地组装的风险。在本实施方式的2个散热板51处,在相互不同的位置形成有定位孔56a。例如,在左侧的散热板51处,偏向右侧地配置定位孔56a,在右侧的散热板51处,偏向左侧地配置定位孔56a。因此,即使将左右的散热板51相反地组装,因为无法将上壳体构件21的各定位突起45插入到定位孔56a,因此,也能够抑制左右的散热板51的错误组装。
定位突起45也可以设置于下壳体构件22。在该情况下,能够具备从下壳体构件22的第1部分58向上方突出地插入到上侧散热片52、散热板51和上壳体构件21的定位突起以及从第1部分58向下方突出地插入到下侧散热片53的定位突起。
如图8所示,散热板51与继电器12的端子12a连接。因此,能够将在继电器12内的触点产生的热从端子12a高效地传递到散热板51。
另外,如图8所示,散热板51与汇流排13在继电器12的端子12a的位置处重叠。因此,能够从该端子12a将电压施加到汇流排13,将热从该端子12a传递到散热板51。
[变形例]
图13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箱的相当于图7的E部的剖视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壳体构件22的第1部分58配置于形成于第2部分59的开口22c,在该开口22c内能够在上下方向Z上自由移动。在本变形例中,第1部分58相对于第2部分59向下方的移动被限制。具体来说,在形成于底板22a的开口22c的内周缘的上部侧,形成有凹部22e。另一方面,在第1部分58的外周缘的上部侧,形成向外侧突出的突条58e,该突条58e嵌入到凹部22e。由此,第1部分58无法向下方穿过开口22c,向下方的移动被限制。
凹部22e和突条58e既可以分别形成于开口22c和第1部分58的整周,也可以形成于相对的2条边。
另外,第1部分58相比第2部分59在上下方向Z上更薄地形成。第1部分58的上表面58a与第2部分59的上表面59a配置于同一面上。第1部分58的下表面58b配置于相比第2部分59的下表面59b向上侧凹陷的位置。
在本变形例中,第1部分58相对于第2部分59向下方的移动被限制,因此,如果由第1~第4连结部28~31将上壳体构件21与下壳体构件22连结,则散热板51的第2片56和上侧散热片52由上壳体构件21和下壳体构件22夹着并压缩。由此,能够使散热板51的第2片56与上侧散热片52高强度地紧贴,能够高效地进行两者之间的热传递。
另外,第1部分58相比第2部分59更薄地形成,因此,能够更高效地进行从上侧散热片52向下侧散热片53的热传递。
《补记》
此外,关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各种变形例,也可以将其至少一部分任意地相互组合。另外,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书来表示,旨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标号说明
10:电气接线箱
11:壳体
11a:凸台部
L1:长边
L2:短边
12:继电器
12a:端子
12b:内螺纹孔
13:汇流排
14:第1片
14a:连接孔
15:第2片(第2层叠部)
15a:连接孔
16:连接构件
21:上壳体构件(第1壳体构件)
21a:顶板
21b:外周壁
22:下壳体构件(第2壳体构件)
22a:底板
22b:外周壁
22c:开口
22e:凹部
23:继电器台
24:汇流排台
25:突出部
26:狭缝
28:第1连结部
29:第2连结部
30:第3连结部
31:第4连结部
34:卡合部
34a:爪收纳部
35:被卡合部
35a:爪部
37:卡合部(第2连结部)
37a:钩部
37b:卡合面
38:被卡合部
38a:钩部
38b:卡合面
40:开口
41:开口
43:壁部
44:突条
45:定位突起(定位部)
50:散热构造
51:散热板(第1散热构件)
52:上侧散热片(第2散热构件)
52a:定位孔
53:下侧散热片(第3散热构件)
53a:定位孔
55:第1片
55a:连接孔
56:第2片(第1层叠部)
56a:定位孔
58:第1部分
58a:上表面
58b:下表面
58c:突条
58d:定位孔
58e:突条
59:第2部分
59a:上表面
59b:下表面。
Claims (5)
1.一种电气接线箱,其中,
所述电气接线箱具备:
壳体;
继电器,安装于所述壳体;以及
散热构件,以能够进行热传递的方式与所述继电器连接,
所述壳体具备第1壳体构件和第2壳体构件,该第2壳体构件与所述第1壳体构件连结,并在与所述第1壳体构件之间形成收容空间,
所述散热构件在所述收容空间层叠于所述第2壳体构件地配置,
所述第2壳体构件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所述第1部分层叠于所述散热构件,所述第2部分是所述第1部分以外的部分,
所述第1部分由热导率比所述第2部分高的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中,
所述散热构件具有:
金属制的第1散热构件,以能够进行热传递的方式与所述继电器连接;以及
合成树脂制的第2散热构件,配置于所述第1散热构件与所述第1部分之间,并层叠于所述第1散热构件和所述第1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中,
在所述第2壳体构件的与所述散热构件相反的一侧的面,所述第1部分相比所述第2部分凹陷,
在所述第1部分的与所述散热构件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层叠有第3散热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中,
所述第1部分相对于所述第2部分向与所述散热构件侧相反的一侧的移动被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接线箱,其中,
所述第1壳体构件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向所述散热构件侧突出,并插入到该散热构件和所述第1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20795 | 2021-02-12 | ||
JP2021020795A JP2022123464A (ja) | 2021-02-12 | 2021-02-12 | 電気接続箱 |
PCT/JP2022/002961 WO2022172758A1 (ja) | 2021-02-12 | 2022-01-26 | 電気接続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68464A true CN116868464A (zh) | 2023-10-10 |
Family
ID=82838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11353.4A Pending CN116868464A (zh) | 2021-02-12 | 2022-01-26 | 电气接线箱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120720A1 (zh) |
JP (1) | JP2022123464A (zh) |
CN (1) | CN116868464A (zh) |
WO (1) | WO202217275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26924A (ja) * | 1996-10-16 | 1998-05-15 |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 電気接続装置 |
JP7001960B2 (ja) * | 2018-03-23 | 2022-01-2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回路構成体 |
JP2021005652A (ja) * | 2019-06-26 | 2021-01-14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回路構成体 |
-
2021
- 2021-02-12 JP JP2021020795A patent/JP2022123464A/ja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1-26 WO PCT/JP2022/002961 patent/WO202217275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1-26 US US18/264,844 patent/US2024012072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1-26 CN CN202280011353.4A patent/CN116868464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120720A1 (en) | 2024-04-11 |
WO2022172758A1 (ja) | 2022-08-18 |
JP2022123464A (ja) | 2022-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72189B2 (en) | Electricity storage unit | |
US20090237905A1 (en) | Motor Drive Apparatus | |
JP4238797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WO2020241310A1 (ja) | 回路構成体 | |
US20220263305A1 (en) | Circuit structure | |
JP7100301B2 (ja) | 回路構成体の製造方法 | |
CN115244810B (zh) | 电气连接箱 | |
CN110383612A (zh) | 电气连接箱 | |
JP2021052189A5 (zh) | ||
JP4027012B2 (ja) | 車両の電気接続箱 | |
US11991815B2 (en) | Circuit structure | |
JP3929781B2 (ja) | 回路構成体 | |
JP2004328939A (ja) | 電気接続箱 | |
CN116868464A (zh) | 电气接线箱 | |
CN116964884A (zh) | 电气接线箱 | |
JP7552412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WO2022172751A1 (ja) | 電気接続箱 | |
US10763048B2 (en) |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 |
US20240249900A1 (en) | Circuit assembly | |
JP2020022235A (ja) |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バスバ | |
WO2024185072A1 (ja) | 回路体 | |
CN220106808U (zh) | 电连接器 | |
US20240324153A1 (en) | Converter | |
WO2022224677A1 (ja) | 回路構成体 | |
JP2002325336A (ja) | 電気接続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