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7983A - 离合器装置及其使用的离合器外壳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装置及其使用的离合器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7983A
CN116867983A CN202280015819.8A CN202280015819A CN116867983A CN 116867983 A CN116867983 A CN 116867983A CN 202280015819 A CN202280015819 A CN 202280015819A CN 116867983 A CN116867983 A CN 116867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damper
hole
columnar
inter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58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横山纪彦
金原真吾
永坂英纪
横道友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C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C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C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C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867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79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7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in holes in one coupling part and surrounding pins on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36Plastics springs, e.g. made of rub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在具有多个贯通孔(13d)的齿轮(13)和具有数量与该多个贯通孔(13d)相同的多个支脚凸台(15d)的外壳(15)相互对置地配置、且仅在第一贯通孔(13d‑1)中具备比多个贯通孔(13d)少的数量的阻尼器(16)的离合器装置中,通过将第二支脚凸台(15d‑2)形成为厚度厚的形状,以使在第一贯通孔(13d‑1)中介装有阻尼器(16)且第二贯通孔(13d‑2)中未介装有阻尼器(16)的状态下,多个贯通孔(13d)的位置处的重量整体上均衡,从而即使设置了不具备阻尼器(16)的孔,也能够保持整体上重量平衡的状态。

Description

离合器装置及其使用的离合器外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装置及其使用的离合器外壳,尤其适用于在离合器外壳与齿轮之间具备用于吸收振动的缓冲用阻尼器的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具有将发动机的力传递至变速器(transmission)或者切断传递的作用的离合器装置中,使用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的阻尼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阻尼器是设置于作为两个旋转部件的离合器外壳(壳体)与齿轮之间,用于通过弹性变形来吸收伴随发动机的曲柄轴的旋转变动或离合器的连接而产生的振动的缓冲件。
图7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的离合器装置的部分构成例的图。在图7的构成中,在设置于齿轮101的六个孔101a、101b中,以进入其内侧的方式插入有形成于壳体的六个凸台(柱状突出物)102a、102b,并在孔101a、101b与凸台102a、102b之间分别介装有橡胶阻尼器201、202。在图7所示的构成中,使用两种形状不同的凸台102a、102b。
然而,存在以降低成本等为目的,想要减少阻尼器的使用数量这一需求。但是,若过于减少阻尼器的使用数量,则会产生作为整体的缓冲性能降低这一问题。因此,考虑仅削减一个阻尼器。在废除一个阻尼器的情况下,与该部位对应的离合器外壳的凸台也变得不再需要。然而,若废除一组阻尼器和凸台,则存在作为旋转部件的重量平衡变差,有可能产生异常的振动、或者伴随于此在各部产生异常的磨损这一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4-394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即使在废除一部分阻尼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产生异常的振动或异常的磨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在如下离合器装置、即具有多个孔的齿轮和具有数量与该多个孔相同的多个柱状突出物的外壳在动力传递路径中相互对置地配置、且仅在一部分孔中具备比齿轮所具备的多个孔少的数量的阻尼器的离合器装置中,以在一部分孔中介装有阻尼器且与一部分孔不同的其他孔中未介装有阻尼器的状态下多个孔的位置处的重量整体上均衡的方式,构成多个孔和多个柱状突出物。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发明,即使设置有不具备阻尼器的孔,也能够防止作为旋转部件而整体的重量平衡变差。由此,即使在废除一部分阻尼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产生异常的振动或伴随于此在各部产生异常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合器装置的整体构成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合器外壳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合器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例的图。
图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中第二支脚凸台与贯通孔接触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合器装置的另一构成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合器装置的另一构成例的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离合器装置的部分构成例的图。
(符号说明)
13:被驱动侧齿轮(齿轮)
13d:贯通孔(孔)
13d-1:第一贯通孔(一部分的孔)
13d-2、13d-2’:第二贯通孔(其他孔)
15:离合器外壳(外壳)
15d:支脚凸台(柱状突出物)
15d-1:第一支脚凸台(第一柱状突出物)
15d-2、15d-2’:第二支脚凸台(第二柱状突出物)
16: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合器装置的整体构成例的图。在此,作为离合器装置的一例,示出设置于摩托车的变速器的输入轴11上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中使用的离合器外壳15(以下简称为外壳)的构成例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合器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例的图,表示被驱动侧齿轮13与外壳15相对配置的状态。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具备:作为在动力传递路径中相互对置地配置的两个旋转部件的被驱动侧齿轮13及外壳15、固定于输入轴11的离合器中心件14、设置于被驱动侧齿轮13与外壳15之间的多个阻尼器16、多张驱动侧圆盘17以及多张被驱动侧圆盘18。
被驱动侧齿轮13相当于权利要求书的齿轮,以与固定于发动机的曲柄轴上的驱动侧齿轮(未图示)啮合的方式由输入轴11旋转自如地支撑。外壳15通过轻合金(例如铝合金)的压铸成形而形成,以将离合器中心件14包围的方式配置于该离合器中心件14与被驱动侧齿轮13之间。多张驱动侧圆盘17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外壳15的内周侧卡合。多张被驱动侧圆盘18以与多张驱动侧圆盘17交替重叠的方式配置,且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离合器中心件14的外周侧卡合。
离合器中心件14呈一体地具备受压板21,该受压板21与位于外壳15的开放端侧的最外侧的驱动侧圆盘17对置。另外,能够朝向该受压板21按压驱动侧圆盘17及被驱动侧圆盘18的加压板22与位于外壳15的最内侧的驱动侧圆盘17相对而配置。当使该加压板22向箭头B的方向移动时成为离合器分离(离合器OFF、动力切断状态),另一方面,当使该加压板22向箭头A的方向移动时成为离合器接合(离合器ON、动力传递状态)。
如图1及图2所示,外壳15呈一体地具有圆筒部15a和端壁部15b,圆筒部15a同轴地围绕离合器中心件14,端壁部15b与该圆筒部15a的一端相连并与被驱动侧齿轮13对置。端壁部15b的中央部设置有供被驱动侧齿轮13的支撑筒部13e插通的贯通孔15c,并且,在该贯通孔15c的周围突出设置有多个作为柱状突出物的支脚凸台15d-1、15d-2(以下,有时统称为支脚凸台15d)。
如图3所示,被驱动侧齿轮13呈一体地具有圆筒部13a和端壁部13b,圆筒部13a与未图示的驱动侧齿轮连结,端壁部13b与该圆筒部13a的一端相连并与外壳15的端壁部15b对置。端壁部13b的中央部设置有供输入轴11插通的贯通孔13c,并且,在该贯通孔13c的周围设置有多个贯通孔13d-1、13d-2(以下,有时统称为贯通孔13d)。贯通孔13d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贯通孔13d是截面呈圆形的圆筒状的孔,而且是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孔。贯通孔13d的深度与外壳15的支脚凸台15d的高度及阻尼器16的高度大致相同。外壳15的多个支脚凸台15d插入该多个贯通孔13d中,在一部分的贯通孔13d-1与插入该一部分贯通孔13d-1的一部分支脚凸台15d-1之间介装有阻尼器16。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贯通孔13d为六个,其中,介装有阻尼器16的一部分贯通孔13d-1(以下,称为第一贯通孔13d-1)为五个,未介装有阻尼器16的其他贯通孔13d-2(以下,称为第二贯通孔13d-2)为一个。六个贯通孔13d设置于整体上具有对称性的多个位置(相对于被驱动侧齿轮13的中心相互点对称的位置)。即,六个贯通孔13d设置于如下位置:连结各自的中心点而成的形状为正六边形,而且该正六边形的中心与被驱动侧齿轮13的中心一致。其中,未介装有阻尼器16的五个第二贯通孔13d-2存在于不具有对称性的位置。
插入这些贯通孔13d中的外壳15的支脚凸台15d设置有与该贯通孔13d相同数量的六个。与六个贯通孔13d同样,六个支脚凸台15d也设置于整体上具有对称性的多个位置。六个支脚凸台15d中的五个支脚凸台15d-1(以下称为第一支脚凸台15d-1)插入第一贯通孔13d-1,一个支脚凸台15d-2(以下称为第二支脚凸台15d-2)插入第二贯通孔13d-2。第一支脚凸台15d-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柱状突出物,第二支脚凸台15d-2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柱状突出物。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脚凸台15d-1和第二支脚凸台15d-2具有不同的形状(之后对此进行详细叙述)。
阻尼器16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在中央部具有形成为与第一支脚凸台15d-1的截面形状相同的截面形状的贯通孔16a。第一支脚凸台15d-1贯通阻尼器16的中央部的贯通孔16a。如图1所示,在阻尼器16的上端部配置有托板19,该托板19通过铆钉20固定于第一支脚凸台15d-1的前端面。由此,阻尼器16以被夹在托板19与端壁部15b之间的状态被保持。
由于仅在五个第一贯通孔13d-1中介装阻尼器16,而在第二贯通孔13d-2中不介装阻尼器16,五个阻尼器16的配置位置失去对称性,在该状态下作为旋转部件的重量平衡被破坏。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插入未介装有阻尼器16的第二贯通孔13d-2中的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形状与插入五个介装有阻尼器16的第一贯通孔13d-1中的第一支脚凸台15d-1不同。由此,在第一贯通孔13d-1中介装有阻尼器16且第二贯通孔13d-2中未介装有阻尼器16的状态下,多个贯通孔13d的位置处的重量整体上均衡。
具体而言,通过使第二支脚凸台15d-2比第一支脚凸台15d-1厚而将第二支脚凸台15d-2构成较大,从而使一个第一支脚凸台15d-1和一个阻尼器16的合计重量与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重量大致相等。即,使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高度与第一支脚凸台15d-1的高度相同,而且将第二支脚凸台15d-2形成得比第一支脚凸台15d-1厚,以使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横截面积比第一支脚凸台15d-1的横截面积大。在图3的例子中,在外壳15的圆周方向及从外壳15的中心部朝向外侧的放射方向上,使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厚度相比第一支脚凸台15d-1增大。
由此,即使以削减成本等为目的而省略配置于六个贯通孔13d中的一个第二贯通孔13d-2的阻尼器16,也能够防止作为旋转部件整体的重量平衡变差的情况。由此,即使在废除一部分阻尼器16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产生异常的振动、或者伴随于此在离合器装置的各部中产生异常的磨损。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中,在搭载有该离合器装置的摩托车行驶期间,当随着发动机的曲柄轴的旋转变动或离合器的连接等而产生了振动时,阻尼器16通过弹性变形来吸收该振动。此时,若被驱动侧齿轮13相对于外壳15的扭转角度过大,则阻尼器16大幅变形,有时会加快阻尼器16的弹性疲劳或者导致阻尼器16破损。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在第二贯通孔13d-2中未配置阻尼器16,而在第二贯通孔13d-2中插入了在外壳15的圆周方向上厚度增大了的第二支脚凸台15d-2。由此,第二支脚凸台15d-2与第二贯通孔13d-2的壁面之间的间隙距离比第一支脚凸台15d-1与第一贯通孔13d-1的壁面之间的间隙距离短。
因此,如图4所示,在位于第一贯通孔13d-1中的阻尼器16的弹性变形变得过大之前,第二支脚凸台15d-2与第二贯通孔13d-2的壁面接触,第二支脚凸台15d-2作为抑制被驱动侧齿轮13旋转的止动件发挥作用。由此,无需利用与第二支脚凸台15d-2不同的部件构成止动件,便能抑制阻尼器16过大的弹性变形。
在此,第二支脚凸台15d-2被构成为位于外壳15的圆周方向上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贯通孔13d-2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面接触的形状。即,在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横截面形状中,位于外壳15的圆周方向上的边的形状呈直径与作为第二贯通孔13d-2的横截面形状的圆的直径相同的圆弧形状,该圆弧形状的部分的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侧面与第二贯通孔13d-2的壁面面接触。由此,能够降低第二支脚凸台15d-2与第二贯通孔13d-2的壁面接触时的面压,从而抑制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破损。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多个贯通孔13d为六个、且其中未介装有阻尼器16的第二贯通孔13d-2为一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在被驱动侧齿轮13具备多个贯通孔13d、且仅在其中一部分的第一贯通孔13d-1配置阻尼器16的离合器装置中,均能够实施本发明。在此,配置于整体具有对称性的多个位置的多个贯通孔13d中介装有阻尼器16的第一贯通孔13d-1存在于不具有对称性的位置处的离合器装置自不必说,在第一贯通孔13d-1存在于具有对称性的位置处的离合器装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另外,在下述离合器装置、即具有于整体不具有对称性的多个位置配置有多个贯通孔13d的被驱动侧齿轮13的离合器装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例如,在贯通孔13d和支脚凸台15d分别为八个、阻尼器16为六个这样的构成的离合器装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该情况下,以在八个中的六个是第一支脚凸台15d-1、两个是第二支脚凸台15d-2、在六个贯通孔13d中插入六个第一支脚凸台15d-1并介装阻尼器16,并且在两个第二贯通孔13d-2中插入两个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状态下,整体上重量均衡的方式构成多个支脚凸台15d。另外,在例如贯通孔13d和支脚凸台15d分别为五个或七个、阻尼器16的数量比其少的构成的离合器装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使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形状与第一支脚凸台15d-1的形状不同来实现整体的重量平衡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以将多个支脚凸台15d均形成为相同的第一支脚凸台15d-1,将未介装有阻尼器16的第二贯通孔13d-2’构成得比介装有阻尼器16的第一贯通孔13d-1小。
即,如图5所示,使作为第二贯通孔13d-2’的横截面形状的圆的直径小于作为第一贯通孔13d-1的横截面形状的圆的直径。由此,形成有第二贯通孔13d-2’的部分中的端壁部13b的厚度大于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3d-1的部分中的端壁部13b的厚度。通过调整第二贯通孔13d-2’的直径,以使该端壁部13b的厚度的不同引起的重量差与一个阻尼器16的重量大致相同,从而能够在第一贯通孔13d-1中介装有阻尼器16且第二贯通孔13d-2’中未介装有阻尼器16的状态下,使多个贯通孔13d的位置处的重量整体上均衡。
作为另一例,如图6所示,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使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一支脚凸台15d-1相同,且使多个贯通孔13d的形状和大小也全部相同,而且利用比第一支脚凸台15d-1重的材料构成第二支脚凸台15d-2’,从而在第一贯通孔13d-1中介装有阻尼器16且第二贯通孔13d-2’中未介装有阻尼器16的状态下,使多个贯通孔13d的位置处的重量整体上均衡。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使第二支脚凸台15d-2在外壳15的圆周方向及放射方向上厚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仅在圆周方向上厚的构成。但是,通过采用在放射方向上也厚的构成,在能够增大第二支脚凸台15d-2的侧面与第二贯通孔13d-2的壁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接触时的面压这一点上是优选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将本发明应用于摩托车用的湿式多板离合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四轮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中的离合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都只不过示出了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化的一例,并不能据此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性的解释。即,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或其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实施。

Claims (11)

1.一种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齿轮和外壳,所述齿轮和外壳是在动力传递路径中相互对置地配置的两个旋转部件;以及
多个阻尼器,所述多个阻尼器设置于所述齿轮与所述外壳之间,
所述齿轮具备多个孔,
所述外壳具备多个柱状突出物,所述多个柱状突出物插入所述齿轮的所述多个孔中且数量与所述多个孔相同,
所述多个阻尼器设置有比所述多个孔的数量少的数量,且介装于所述多个孔中的一部分孔与插入该一部分孔的所述柱状突出物之间,
以在所述一部分孔中介装有所述阻尼器且与所述一部分孔不同的其他孔中未介装有所述阻尼器的状态下,所述多个孔的位置处的重量整体上均衡的方式构成所述多个孔和所述多个柱状突出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孔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所述多个柱状突出物具有第一柱状突出物和第二柱状突出物,所述第一柱状突出物插入于介装有所述阻尼器的所述一部分孔中,所述第二柱状突出物插入于未介装有所述阻尼器的所述其他孔中,
所述第二柱状突出物与所述第一柱状突出物不同,以使在所述一部分孔中介装有所述阻尼器的状态下所述多个孔的位置处的重量整体上均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柱状突出物被构成为:至少在所述外壳的圆周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柱状突出物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柱状突出物被构成为位于所述外壳的圆周方向上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其他孔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面接触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柱状突出物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一柱状突出物相同,且由比所述第一柱状突出物重的材料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柱状突出物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未介装有所述阻尼器的所述其他孔被构成为比介装有所述阻尼器的所述一部分孔小。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具备的所述多个孔设置于整体具有对称性的多个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部分孔存在于所述多个孔中不具有对称性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孔为六个,未介装有所述阻尼器的所述其他孔为一个。
10.一种离合器外壳,在动力传递路径中与具有多个孔的齿轮相对置地配置,所述离合器外壳的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柱状突出物,所述多个柱状突出物插入所述齿轮的所述多个孔中且数量与所述多个孔相同,
所述多个柱状突出物具有:
第一柱状突出物,插入所述多个孔中的与所述柱状突出物之间介装有缓冲用的阻尼器的一部分孔中;以及
第二柱状突出物,插入所述多个孔中的与所述一部分孔不同的其他孔中,所述其他孔与所述柱状突出物之间未介装有所述阻尼器,
所述第二柱状突出物与所述第一柱状突出物不同,以使在所述一部分孔中介装有所述阻尼器且所述其他孔中未介装有所述阻尼器的状态下,所述多个孔的位置处的包含所述阻尼器在内的重量整体上均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柱状突出物被构成为位于所述离合器外壳的圆周方向上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其他孔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面接触的形状。
CN202280015819.8A 2021-03-10 2022-01-26 离合器装置及其使用的离合器外壳 Pending CN1168679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8591 2021-03-10
JP2021038591A JP7449255B2 (ja) 2021-03-10 2021-03-10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クラッチアウター
PCT/JP2022/002842 WO2022190685A1 (ja) 2021-03-10 2022-01-26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クラッチアウタ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7983A true CN116867983A (zh) 2023-10-10

Family

ID=83226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5819.8A Pending CN116867983A (zh) 2021-03-10 2022-01-26 离合器装置及其使用的离合器外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7449255B2 (zh)
CN (1) CN116867983A (zh)
WO (1) WO2022190685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1228U (ja) * 1983-12-16 1985-07-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用クラツチのダンパ装置
DE3807255A1 (de) * 1987-03-13 1988-10-06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Im kraftuebertragungsweg eines fahrzeuges vorgesehenes bauteil
JPH02150425U (zh) * 1989-05-19 1990-12-26
JPH0439450U (zh) * 1990-07-31 1992-04-03
JP2000213599A (ja) * 1999-01-22 2000-08-02 Toyota Motor Corp ダンパ装置及び内燃機関の駆動力伝達装置
JP2009197879A (ja) * 2008-02-20 2009-09-03 Honda Motor Co Ltd 多板クラッチ
WO2012128020A1 (ja) * 2011-03-18 2012-09-27 Ntn株式会社 車両用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自動車
US20140353108A1 (en) * 2013-06-03 2014-12-0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Clutch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with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68748U (zh) 2012-03-27 2012-10-03 重庆钎铂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农耕机离合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1228U (ja) * 1983-12-16 1985-07-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用クラツチのダンパ装置
DE3807255A1 (de) * 1987-03-13 1988-10-06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Im kraftuebertragungsweg eines fahrzeuges vorgesehenes bauteil
JPH02150425U (zh) * 1989-05-19 1990-12-26
JPH0439450U (zh) * 1990-07-31 1992-04-03
JP2000213599A (ja) * 1999-01-22 2000-08-02 Toyota Motor Corp ダンパ装置及び内燃機関の駆動力伝達装置
JP2009197879A (ja) * 2008-02-20 2009-09-03 Honda Motor Co Ltd 多板クラッチ
WO2012128020A1 (ja) * 2011-03-18 2012-09-27 Ntn株式会社 車両用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自動車
US20140353108A1 (en) * 2013-06-03 2014-12-0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Clutch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with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51103A (ja) 2024-04-10
JP7449255B2 (ja) 2024-03-13
WO2022190685A1 (ja) 2022-09-15
JP2022138617A (ja) 202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27767A (en) Torque variation absorbing device
KR101756996B1 (ko) 자동차용으로 특히 적합한 유연성 플라이휠
US8021234B2 (en) Spring seat and damper disk assembly
US8839693B2 (en) Centrifugal pendulum absorber
US20040185940A1 (en) Damper mechanism and damper disk assembly
JPH0337054B2 (zh)
JP4420115B2 (ja) 動力伝達機構
WO2011040058A1 (en) Torsional damper
KR20080065649A (ko) 차량 구동 트레인용 비틀림 진동 댐퍼 및 유체 역학적 토크컨버터 장치
JP3558462B2 (ja) フライホイール組立体
JPH0141848B2 (zh)
US4518071A (en) Clutch disc having damper springs
JP2005106158A (ja) トーションダンパ
US20020193165A1 (en) Damper mechanism
JP4373502B2 (ja) 動力伝達機構
CN116867983A (zh) 离合器装置及其使用的离合器外壳
US20190128369A1 (en) Torsional vibration reducing device
KR100494886B1 (ko) 진동감쇠장치
CN113557373B (zh) 车辆用减振器及车辆
JP5754513B2 (ja) 捩り振動減衰装置
JP5775407B2 (ja)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JP4760952B2 (ja) トーションダンパ
EP3636955A1 (en) Damper device
KR101552436B1 (ko) 토크 리미터 기능을 갖춘 듀얼 매스 댐퍼
CN112178124A (zh) 车辆用减振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