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8218A - 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8218A
CN116838218A CN202310892725.5A CN202310892725A CN116838218A CN 116838218 A CN116838218 A CN 116838218A CN 202310892725 A CN202310892725 A CN 202310892725A CN 116838218 A CN116838218 A CN 116838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art
driving
emergency
pull rope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927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振龙
刘王雍杰
陈锦山
林颖艺
刘乐
王绍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Anlin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aohe'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Anlin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aohe'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Anlin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aohe'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Anlin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927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82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8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8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6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68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for overhead wings
    • E05F15/681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for overhead wings operated by flexible elongated pulling elements, e.g. belts
    • E05F15/684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for overhead wings operated by flexible elongated pulling elements, e.g. belts by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B61B1/02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and platforms including protection devices for the passeng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3/00Accessories for sliding or lifting wings, e.g. pulleys, safety catches
    • E05D13/10Counterbalance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1/00Man-operated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wings,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operate the fastening
    • E05F11/54Man-operated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wings,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operate the fastening for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6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68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for overhead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34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 E06B3/42Sliding wings; Details of frames with respect to guiding
    • E06B3/44Vertically-sliding w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判断驱动机是否正常工作,若是则不执行操作;反之则执行S2;S2:将异常驱动机处的升降控制部标记为第一控制部,另一端为第二控制部;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实时获取绝对值编码器读数;S3:判断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执行S4;反之则不执行操作;S4:第二控制部驱动机工作驱动滑块位移预定距离。本发明可行度高,在一侧电机故障之后,在故障一侧人为对拉绳进行升降时,通过拉绳的状态获取,另一侧的电机相应转动,使得安全门拉绳两端同步升降,仅仅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对故障安全门进行紧急的升降控制,控制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与市郊之间,承接运输功能的轨道车辆需求日益增大。伴随着各地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轨道车辆实际需求存在千差万别,城市内部的地铁(包含地下铁路和地上城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列车(包含动车、高铁和普通火车)等等,这些被统称为轨道交通车辆。
而这些轨道交通车辆的站台上人流量大,轨道交通运行速度快,需要在站台处设置屏蔽门,以隔开站台人员与轨道车辆,以防站台人员意外跌落站台造成危险。例如中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CN206769653U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包括:防护墙、屏蔽门、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有高速电机、齿轮减速箱以及传动齿条,齿轮减速箱具有输入端以及输出端,传动齿条用于安装到轨道交通站台门上,传动齿轮与传动齿条啮合;电池盒组件,电池盒组件包括有防护轨道以及能源电池,于防护轨道两端分别为开口端、封闭端,于封闭端上设置有第一金属接触片,第一金属接触片与高速电机电气连接,能源电池设置第二金属接触片。上述实用新型设置有电机组件以及电池盒组件,能够形成一套自备电源的屏蔽门打开系统,在屏蔽门出现故障无法开启时,仅需要推动能源电池就可以通过高速电机将屏蔽门快速打开,上述实用新型使用简单、系统运行可靠、屏蔽门可快速开启。
但是这类安全屏蔽门驱动电机功率很大,且由于站台很长,屏蔽门也很多,那么很多驱动电机都需要进行供电,需要很大的供电能力才能对其进行供电,一旦电机损坏,人力很难推动该安全门开启,也只能采用高压电线进行供电,由于列车入站时间不确定,所以必须维持电机的供电,导致供电损耗也很大。
现在新兴一种利用拉绳作为站台安全门的方式,通过多根拉绳对站台边缘进行防护,可以减轻整个门体质量,整个门体供电损耗降低,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缺点:一旦安全门电机出现故障,人力抬起拉绳门依然很吃力,且由于拉绳水平设置,对一端拉绳进行升降,会使得拉绳倾斜绷紧,从而无法继续升降,只能走到拉绳另一端进行升降,且每一次升降高度较小,使得安全门完全升降,需要至少两个人在两端进行拉绳升降,或者一个人在拉绳两端往复走动对安全门进行升降控制,十分麻烦。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行度高,在一侧电机故障之后,在故障一侧人为对拉绳进行升降时,通过拉绳的状态获取,另一侧的电机相应转动,使得安全门拉绳两端同步升降,仅仅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对故障安全门进行紧急的升降控制,控制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适用于安全门结构,结构包括立柱和设置于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拉绳,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拉绳端部连接的滑块,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块进行升降的驱动机,所述驱动机连接有升降控制部,所述升降控制部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驱动机的转轴连接的绝对值编码器;
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驱动机是否正常工作,若是则不执行操作;反之则执行步骤S2;
S2:将异常驱动机处的升降控制部标记为第一控制部,将拉绳另一端的驱动机处的升降控制部标记为第二控制部;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实时获取绝对值编码器读数;
S3:判断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S4: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驱动驱动机工作,驱动滑块位移预定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本发明还包括:
S5:判断滑块处受到拉绳拉力是否大于预定拉力,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S4;反之则返回步骤S3。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执行步骤S3时,判断预定时间前后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在执行步骤S1时,驱动机不正常工作的判断标准为:向驱动机发送驱动信号之后,超过预设时间驱动机仍不响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在执行步骤S1时,控制器监控驱动机不正常工作时,发出警报,并执行步骤S2;
警报方式包括声音警报和闪光警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在执行步骤S2时,开启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然后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实时获取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在执行步骤S4时,具体为:
S41: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判断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值是否为正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2;反之则执行步骤S43;
S42: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驱动驱动机正向转动工作,驱动滑块向上位移预定距离。
S43: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驱动驱动机反向转动工作,驱动滑块向下位移预定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平衡块和用于与所述拉绳连接的升降柱;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升降柱上,所述驱动机连接有驱动链,所述驱动链一端与所述升降柱连接,所述驱动链远离所述升降柱的一端与所述平衡块连接;所述驱动机转轴上设置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与所述驱动链轮啮合连接。
使得拉绳的升降具有平衡块进行平衡重力,那么故障侧抬升拉绳更加轻松,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抬起拉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升降柱上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上设置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传动皮带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拉绳外侧设置有绝缘屏蔽层;使得故障侧抬升拉绳时保证人员安全。
本发明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有益效果在于:可行度高,在一侧电机故障之后,在故障一侧人为对拉绳进行升降时,通过拉绳的状态获取,另一侧的电机相应转动,使得安全门拉绳两端同步升降,仅仅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对故障安全门进行紧急的升降控制,控制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中的安全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中的拉绳升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11、驱动机,111、驱动链轮,12、驱动链,13、平衡块,2、升降柱,21、滑块,22、转动辊,23、传动皮带,3、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模块和结构的相对布置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及系统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实施例一:如图1至3所示,仅仅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适用于安全门结构,结构包括立柱1和设置于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的拉绳3,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拉绳3端部连接的滑块21,所述立柱1顶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块21进行升降的驱动机11,所述驱动机11连接有升降控制部,所述升降控制部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驱动机11的转轴连接的绝对值编码器;
在本发明中,对不同列车的开门位置进行统计,在多组开门位置的两侧分别安装立柱1,在两个立柱1之间设置拉绳3,形成屏蔽门结构,且立柱1上设置有升降柱2,升降柱2上设置有滑块21,升降柱2可以沿着立柱1上下升降,滑块21也可以在升降柱2上进行上下滑动,从而使得拉绳3可以上下升降,平时拉绳3端部的滑块21位于立柱1的下部,挡住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的下侧区域,防止人员跌落站台;在有列车入站时,将滑块21向上升起,使得拉绳3位于两个立柱1之间的上侧,这样拉绳3的下方容许列车上下客,且列车的多组开门位置都位于两个立柱之间,不论是什么车型的列车开门,都可以正常上下客。
一般来说,两个立柱1之间的距离至少为9米,其间至少包含每一种列车的至少一个开门位置,当然,列车的长度很长,理应设置有更多的立柱1,更多组拉绳3,用于整个站台的安全屏蔽,由于采用了拉绳3结构的屏蔽门,不仅适用于不同列车开门,而且那么整个站台屏蔽门更轻便,开启关闭更节能。
而且,在拉绳3的升降时,所述升降柱2设置于所述立柱1上,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平衡块13,所述立柱1顶端设置有驱动机11和与所述驱动机11连接的驱动链12,所述驱动链12一端与所述升降柱2连接,所述驱动链12远离所述升降柱2的一端与所述平衡块13连接;这样驱动机11工作就可以带动驱动链12进行传输,带动升降柱2进行升降,当驱动机11正转那么升降柱2升起,平衡块13下降,反之驱动机11反转那么升降柱2就落下,平衡块13升起,且升降柱2和平衡块13分别设置于驱动机11的两侧,对所述升降柱2的升降力进行平衡,那么可以使得驱动机11更小的功率就可以完成升降柱2的升降。
以及,所述驱动机11设置有驱动链轮111,所述驱动链12与所述驱动链轮111啮合连接,使得拉绳的升降可以与驱动机的电机轴的转动更好的配合起来。
这样使得拉绳3的升降具有平衡块13进行平衡重力,那么故障侧抬升拉绳更加轻松,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抬起拉绳。
本发明的重点在于,所述驱动机11连接有升降控制部,所述升降控制部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驱动机11的转轴连接的绝对值编码器,绝对值编码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绝对值编码器是持续工作的,持续的获取驱动机的转轴的转动量,而控制器只有在一侧电机故障时才会使用。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驱动机是否正常工作,若是则不执行操作;反之则执行步骤S2;
正常情况下驱动机在驱动控制下带动拉绳进行升降,无需人力推动拉绳进行升降;一旦一侧驱动机发生故障,那么就需要拉绳两侧的立柱进行配合,使得拉绳在人力控制下进行升降,也就是执行步骤S2。
在本发明中,在执行步骤S1时,驱动机不正常工作的判断标准为:向驱动机发送驱动信号之后,超过预设时间驱动机仍不响应。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执行步骤S1时,控制器监控驱动机不正常工作时,发出警报,并执行步骤S2;当然,警报方式包括声音警报和闪光警报,由于是驱动控制已经发送了驱动信号给驱动机,也就是说安全门需要进行升降位移,但是驱动机没有相应,那么就需要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手动的安全门升降。
例如,安全门关闭状态下,也就是拉绳位于底部时,此时拉绳隔开了站台和列车,若是有列车进站,驱动控制向驱动机发出开门信号,但是驱动机没有相应,此时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就手动抬起拉绳,使得安全门开门,便于列车进行上下客。
S2:将异常驱动机处的升降控制部标记为第一控制部,将拉绳另一端的驱动机处的升降控制部标记为第二控制部;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实时获取绝对值编码器读数;
在这里,驱动机不响应的一侧其实就是异常侧,拉绳另一端为正常侧,将异常侧的驱动机标记为第一驱动机,异常侧的升降控制部标记为第一控制部;正常侧的驱动机标记为第二驱动机,正常侧的升降控制部标记为第二控制部。
此时需要人为进行安全门拉绳的升降控制,此时系统自动开启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然后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实时获取绝对值编码器读数。
S3:判断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此时站台工作人员到达驱动机异常的位置,根据列车进出站的信息,手动对安全门拉绳进行升降控制,此处以安全门开门为例,即需要抬升所述拉绳。
站台工作人员抬升异常侧的拉绳,异常的拉绳的上升,而正常侧的拉绳不会上升,那么拉绳会倾斜设置,拉绳绷紧;此时站台工作人员继续抬升异常侧的拉绳,会带动正常侧的拉绳在拉力下小幅度上升一定距离。
然后,正常侧的拉绳上升,会通过驱动链传递给第二驱动机的转轴进行转动(驱动机故障,但是其转轴依然可以转动),那么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的读数也会发生变化;反之,若是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发生变化且变化达到预定阈值,那么一定是有人员正在对拉绳进行升降控制,此时需要继续执行下一步骤S4,完成安全门拉绳的两端同步升降。
S4: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驱动驱动机工作,驱动滑块位移预定距离。
当有人在异常侧进行拉绳升降推动时,正常侧的拉绳也会被动进行升降,此时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获取到正常侧的拉绳升降,就控制第二驱动机工作,对正常侧的拉绳进行升降补偿。
需要注意的是,异常侧认为抬升拉绳第一高度时,拉绳紧绷只能带动异常侧的拉绳抬升第二高度,第二高度是小于第一高度的,那么第二驱动机工作,对正常侧的拉绳进行升降补偿时,需要带动正常侧的拉绳位移第三高度,第三高度的值为:第一高度减去第二高度的值。
而且,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的关系,取决于拉绳的弹性系数以及拉绳的长度,并且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多次试验进行得到,以9m长度的3股钢丝绳缠绕设置的拉绳为例,异常侧的拉绳抬升第一高度为5cm,正常侧的拉绳抬升第二高度约为1.2cm,那么第二驱动机工作需要抬升第二拉绳补偿高度为3.8cm。
这样就可以保证拉绳两侧同步进行升降。
总之,本发明采用平衡块的平衡结构,使得异常侧的拉绳的抬升十分容易,力量较小的工作人员都可以轻松抬起拉绳,而另一侧的拉绳也跟随升起,这样仅仅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完成整个安全门拉绳的升降控制。
实施例二:仍如图1至3所示,仅仅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中,本发明还包括:
S5:判断滑块处受到拉绳拉力是否大于预定拉力,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S4;反之则返回步骤S3。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这里,将第三高度值进行等分为若干个位移单元,使得正常侧的拉绳是分多次进行补偿,每一次位移所述位移单元,可以增加补偿的精度,可以弥补拉绳长期使用之后的老化造成的误差。
那么执行步骤S4时,预定距离为位移单元。
例如,第二驱动机工作需要抬升第二拉绳补偿高度为3.8cm,将其分为10个位移单元,每一个位移单元就是0.38cm,每补偿位移单元之后,就判断一次拉绳拉力,预定拉力为拉绳水平时的拉力t0乘以一个误差系数1.05,当正常侧的拉绳补偿多次之后,拉绳拉力大于预定拉力,那么拉绳仍倾斜设置,正常侧的拉绳补偿位移不足,继续执行步骤S4,直至拉绳大致水平设置,返回步骤S3。
相对应的,执行步骤S3时,判断预定时间前后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也就是说,步骤S3是可以多次执行的,那么异常侧的工作人员可以多次抬升拉绳,直至整个安全门完全打开。
总之,异常侧的工作人员抬升拉绳5cm,右侧拉绳自然上升1.2cm,第二驱动机补偿拉绳上升3.8cm;异常侧的工作人员再抬升拉绳5cm,右侧拉绳自然上升1.2cm,第二驱动机补偿拉绳上升3.8cm;如此反复。
实施例三:仍如图1至3所示,仅仅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中,
在执行步骤S4时,具体为:
S41: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判断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值是否为正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2;反之则执行步骤S43;
S42: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驱动驱动机正向转动工作,驱动滑块向上位移预定距离。
S43: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驱动驱动机反向转动工作,驱动滑块向下位移预定距离。
在这里,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值为当前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减去预定时间值之前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编码器读数增大,表示拉绳上升,驱动机正向转动也是带动拉绳上升;那么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根据第一控制部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可以判断异常侧的拉绳是上升还是下降,从而控制正常侧的驱动机进行正转或者反转,使得正常侧的拉绳高度与异常侧的拉绳高度同步。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升降柱2上设置有转动辊22,所述转动辊22上设置有传动皮带23,所述传动皮带23的一端与所述滑块21连接,所述传动皮带23远离所述滑块21的一端与所述立柱1连接。
所述滑块21可以沿着升降柱2进行滑动,且转动辊22是无自主动力的,转动辊22的转动动力来源来自于升降柱2的升降,当驱动机11带动升降柱2升起时,立柱1本身相对于升降柱2进行下降,使得传动皮带23与立柱1连接的一端相对于升降柱2向下位移,那么在传动皮带23的带动下,滑块21自然相对于升降柱2进行上升。
所述滑块21与拉绳3的端部连接,那么当驱动机1驱动升降柱2上升时,拉绳3具有两级的上升。
这样,利用两级上升结构将拉绳3进行升降完成屏蔽门结构的开门和关门,而且升降柱2的升降具有平衡块13进行重量平衡,使得驱动机11仅仅需要很小的功率就可以带动拉绳3进行更大升降高度的升降,具备很好的节能效果;拉绳3升起便于乘客上下列车,拉绳降下可以有效防止人员跌落站台,安全性高。
当然,所述拉绳2外侧设置有绝缘屏蔽层;使得故障侧人为抬升拉绳时保证人员安全。
本发明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可行度高,在一侧电机故障之后,在故障一侧人为对拉绳进行升降时,通过拉绳的状态获取,另一侧的电机相应转动,使得安全门拉绳两端同步升降,仅仅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对故障安全门进行紧急的升降控制,控制效率高。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适用于安全门结构,结构包括立柱(1)和设置于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的拉绳(3),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拉绳(3)端部连接的滑块(21),所述立柱(1)顶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块(21)进行升降的驱动机(11),所述驱动机(11)连接有升降控制部,所述升降控制部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驱动机(11)的转轴连接的绝对值编码器;
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驱动机是否正常工作,若是则不执行操作;反之则执行步骤S2;
S2:将异常驱动机处的升降控制部标记为第一控制部,将拉绳另一端的驱动机处的升降控制部标记为第二控制部;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实时获取绝对值编码器读数;
S3:判断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S4: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驱动驱动机工作,驱动滑块位移预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S5:判断滑块处受到拉绳拉力是否大于预定拉力,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S4;反之则返回步骤S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执行步骤S3时,判断预定时间前后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步骤S1时,驱动机不正常工作的判断标准为:向驱动机发送驱动信号之后,超过预设时间驱动机仍不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步骤S1时,判断驱动机不正常工作时,发出警报,并执行步骤S2;
警报方式包括声音警报和闪光警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步骤S2时,开启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然后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实时获取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S4时,具体为:
S41: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判断第二控制部的绝对值编码器读数变化值是否为正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2;反之则执行步骤S43;
S42: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驱动驱动机正向转动工作,驱动滑块向上位移预定距离。
S43:第二控制部的控制器驱动驱动机反向转动工作,驱动滑块向下位移预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平衡块(13)和用于与所述拉绳(3)连接的升降柱(2);所述滑块(21)设置于所述升降柱(2)上,所述驱动机(11)连接有驱动链(12),所述驱动链(12)一端与所述升降柱(2)连接,所述驱动链(12)远离所述升降柱(2)的一端与所述平衡块(1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11)转轴上设置有驱动链轮(111),所述驱动链(12)与所述驱动链轮(111)啮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绳(2)外侧设置有绝缘屏蔽层。
CN202310892725.5A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838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2725.5A CN116838218A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2725.5A CN116838218A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8218A true CN116838218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70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92725.5A Pending CN116838218A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82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44995B1 (ko) 전동차 플랫폼 안전장치
CN111267871A (zh) 铁路站台安全防护装置
CN1320549A (zh) 用于电梯乘客撤离的装置
CN111285209A (zh) 一种智能驱控施工升降机及控制方法
CN116464383A (zh) 一种用于高铁站台的屏蔽门结构
CN116838218A (zh) 一种安全门应急控制方法
CN113123231A (zh) 一种回转升降式桥梁检查车
CN209799817U (zh) 一种升降装置、安全门、安全门系统
CN116838219A (zh) 一种安全门升降控制方法
CN212050064U (zh) 直流螺杆别墅电梯
CN219960169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站台门的供电结构
CN201539118U (zh) 高层垂直升降停车库
CN114013458A (zh) 具有屏蔽能力的上拉式铁路站台门
CN117166907A (zh) 一种高铁站台门电子限位方法
CN219754436U (zh) 一种用于高铁站台的屏蔽门结构
CN105649387A (zh) 一种框架式无干扰立体停车设备
CN117134313A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站台的安全用电方法
CN219953058U (zh) 一种节能的轨道交通站台门结构
CN220857664U (zh) 一种用于高铁站台门的分布式供电结构
CN117175761A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站台门的供电方法
CN211918645U (zh) 铁路站台安全防护装置
CN212052474U (zh) 一种设于楼道的门杆装置
CN219760687U (zh) 一种高铁站台门供电结构
CN220886636U (zh) 一种电梯用可紧急逃生的电梯门
CN204490259U (zh) 一种吊挂式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