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15659A - 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15659A
CN116815659A CN202310817664.6A CN202310817664A CN116815659A CN 116815659 A CN116815659 A CN 116815659A CN 202310817664 A CN202310817664 A CN 202310817664A CN 116815659 A CN116815659 A CN 116815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culvert
gate
pipeline
water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76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俊
王长斌
吴韩睿
芦宁
焦世辰
虞辉
章焰
黄刚
宋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Nanjing Gas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Nanjing Gas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Nanjing Gas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Nanjing Gas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176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156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15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156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5/00Draining the sub-base, i.e. subgrade or ground-work, e.g. embankment of roads or of the ballastway of railways or draining-off road surface or ballastway drainage by trenches, culverts, or conduits or other specially adapted means
    • E01F5/005Culverts ; Head-structures for culverts, or for drainage-conduit outlets in slop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E02B5/02Making or lining can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E02B5/08Details, e.g. gates, scree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E02B5/08Details, e.g. gates, screens
    • E02B5/082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流改道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对第一箱涵侧墙和顶板进行改造施工;向第一箱涵的闸门孔E中安装施工闸门,拆除第一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与第一连接管道处剩余的砼墙壁一,第一连接管道用于连通第一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和第二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开启第一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和第二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的检修闸门,向第二机组管道、第二箱涵和连接管道内注水;开启闸门孔E内的施工闸门使得第一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与第二箱涵连通。本发明可以在不停水工况下进行水流改道工作,使得第一箱涵和第二箱涵顺利贯通,省去抽干水施工的工作,减少了施工工作量,避免了停水施工带来的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流改道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市政、电力、水利行业等行业有时候需要进行水流改道,传统的水流改道施工方法,将第一箱涵和第二箱涵中的水完全抽出,才可以进行管道连接施工,使用条件局限,且抽水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传统的水流改道施工方法,将第一箱涵和第二箱涵中的水完全抽出,才可以进行管道连接施工,使用条件局限,且抽水耗时耗力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对第一箱涵侧墙和顶板进行改造施工;
步骤S2:向第一箱涵的闸门孔E中安装施工闸门,拆除第一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与第一连接管道处剩余的砼墙壁一,第一连接管道用于连通第一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和第二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
步骤S3:开启第一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和第二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的检修闸门,向第二机组管道、第二箱涵和第一连接管道内注水;
步骤S4:开启闸门孔E内的施工闸门使得第一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与第二箱涵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涵内部中间固定设有中隔墙,中隔墙一侧设有沿前后方向的第一机组管道,中隔墙另一侧设有第二机组管道。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改造施工包括:
步骤S11:对第一箱涵靠近第二箱涵的侧墙间隔开设若干连接孔,预留砼墙壁一;
步骤S12:在第一箱涵开孔区域侧墙外加设一道钢筋砼侧墙;
步骤S13:在第一箱涵的顶板上加钢筋混凝土梁。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内对应固定安装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第一连接管道固定安装在第一箱涵前侧的连接孔内,第二连接管道固定安装在第一箱涵后侧的连接孔内,第一箱涵的第一机组管道和第二箱涵的第一机组管道通过的第二连接管道连通,第二机组管道与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连接处之间均预设有砼墙壁一,中隔墙上对应第二连接管道洞口预设有砼墙壁二。
优选的,所述步骤S中改造施工后的第一箱涵的第一机组管道上方顶板从后往前依次开设有闸门孔A和闸门孔C,第一箱涵的第二机组管道上方顶板从后往前依次开设有闸门孔B、施工洞、闸门孔D和闸门孔E),闸门孔B位于第二连接管道的后侧,闸门孔D位于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中间,施工洞位于第二连接管道左侧,闸门孔E)位于第一连接管道左侧。
优选的,还包括:
步骤S5:在第一箱涵的闸门孔B、闸门孔D内同时安装重力式钢筋砼闸门,并用快凝水下砼填充闸门孔B、闸门孔D内部空区;
步骤S6:封闭第一箱涵的闸门孔B、闸门孔D的隔仓内排水,用水泵排除闸门孔B、闸门孔D隔仓间水,并拆除第一机组管道与第二连接管道处剩余的砼墙壁一;
步骤S7:在闸门孔C安装施工闸门,拆除中隔墙上闸门孔C内施工闸门覆盖区域设计洞口的砼墙壁二;
步骤S8:开启第一机组管道检修闸门,向第一机组管道、第二箱涵和第二连接管道内注水,并开启闸门孔C内的施工闸门;
步骤S9:在第一箱涵的闸门孔A内安装重力式钢筋砼闸门并用快凝水下砼填充第一箱涵的闸门孔A闸门空区,并对第一箱涵顶板开设的所有闸门孔进行恢复。
优选的,施工闸门为施工钢闸门。
优选的,步骤S2中通过管道移动安装装置安装第一连接管道,管道移动安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四角固定安装液压升降装置,底板底端四角固定安装移动万向轮,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顶端固定连接安装座底端,安装座内部嵌设有横向的丝杠安装槽,丝杠安装槽内部转动设有双向螺纹丝杠,双向螺纹丝杠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双向螺纹丝杠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驱动电机与安装座外壁固定连接,双向螺纹丝杠上螺纹连接左右对称的滑动块,所述左右对称的滑动块分别与双向螺纹丝杠的旋向相反的螺纹段连接,滑动块与丝杠安装槽左右滑动连接,滑动块顶端固定连接竖直立柱,竖直立柱前端上下等距间隔设有若干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管道移动安装装置还包括:底部夹管装置和侧边夹管装置,所述安装座顶端中心固定安装底部夹管装置,竖直立柱的安装孔螺栓连接安装架,安装架靠近底部夹管装置端固定安装侧边夹管装置,侧边夹管装置和底部夹管装置内部结构相同。
优选的,底部夹管装置包括:
缓冲箱,缓冲箱底壁内侧中心固定安装套管一,套管一内嵌设有弹簧一,弹簧一顶端固定连接竖直导杆底端,缓冲箱内部后壁固定安装套管二,竖直导杆与套管二滑动连接,竖直导杆顶端固定连接弧形夹板;
两组左右对称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竖直隔板,固定连接在缓冲箱内部,缓冲箱设有竖直滑槽,弧形夹板底端转动连接连杆一,连杆一底端均铰连接水平方向的滑杆一,滑杆一滑动贯穿竖直隔板,滑杆一远离缓冲箱中心端固定连接推板,推板与缓冲箱上下内壁左右滑动连接,推板另一端上下对称铰连接连杆二,连杆二另一端均铰连接活塞块,活塞块在竖直滑槽内滑动连接,活塞块另一端则固定连接弹簧二,弹簧二与竖直滑槽内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可以在不停水工况下进行水流改道,使得第一箱涵和第二箱涵顺利贯通,省去了抽干水施工的工作,极大地减少了施工工作量,避免了停水施工带来的损失。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施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箱涵连接最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箱涵闸门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箱涵前段剖切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箱涵后段内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施工闸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重力式闸门前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重力式闸门前剖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管道移动安装装置前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底部夹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箱涵;2、第二箱涵;3、顶板;4、闸门孔A;5、闸门孔B;6、闸门孔C;7、闸门孔D;8、闸门孔E;9、施工洞;10、重力式钢筋砼闸门;11、施工闸门;12、第一机组管道;13、第二机组管道;14、第一连接管道;15、连接孔;16、第二连接管道;17、钢筋砼侧墙;18、钢筋混凝土梁;19、中隔墙;20、管道移动安装装置;21、底板;22、液压升降装置;23、移动万向轮;24、安装座;25、丝杠安装槽;26、双向螺纹丝杠;27、驱动电机;28、滑动块;29、竖直立柱;30、安装孔;31、底部夹管装置;32、侧边夹管装置;33、安装架;34、缓冲箱;35、竖直隔板;36、套管一;37、弹簧一;38、竖直导杆;39、竖直滑槽;40、套管二;41、弧形夹板;42、连杆一;43、滑杆一;44、推板;45、连杆二;46、活塞块;47、弹簧二;48、砼墙壁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对第一箱涵1侧墙和顶板3进行改造施工;步骤S1前还包括:在第一箱涵1和第二箱涵2连接区域的局部地基进行加固,以防止新老构筑物沉降不均匀;
步骤S2:向第一箱涵1的闸门孔E8中安装施工闸门11,拆除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与第一连接管道14处剩余的砼墙壁一48(并安装第一连接管道14),第一连接管道14用于连通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和第二箱涵2的第二机组管道13;
步骤S3:开启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和第二箱涵2的第二机组管道13的检修闸门,向第二机组管道13、第二箱涵2和第一连接管道14内注水;
步骤S4:开启闸门孔E8内的施工闸门11使得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与第二箱涵2连通。
步骤S5:在第一箱涵1的闸门孔B5、闸门孔D7内同时安装重力式钢筋砼闸门10,并用快凝水下砼填充闸门孔B5、闸门孔D7内部空区;
步骤S6:封闭第一箱涵1的闸门孔B5、闸门孔D7的隔仓内排水,用水泵排除闸门孔B5、闸门孔D7隔仓间水(闸门孔B5、闸门孔D7可设置通口连接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和第一机组管道12),并拆除第一机组管道12与第二连接管道16处剩余的砼墙壁一48;并安装第二连接管道16;第二连接管道16可用于连通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和第二箱涵2的第二机组管道13。
步骤S7:在闸门孔C6安装施工闸门11,拆除中隔墙19上闸门孔C6内施工闸门11覆盖区域设计洞口的砼墙壁二;
步骤S8:开启第一机组管道12检修闸门,向第一机组管道12、第二箱涵2和第二连接管道16内注水,并开启闸门孔C6内的施工闸门11;
步骤S9:在第一箱涵1的闸门孔A4内安装重力式钢筋砼闸门10并用快凝水下砼填充第一箱涵1的闸门孔A4闸门空区,并对第一箱涵1顶板3开设的所有闸门孔进行恢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通过闸门孔E8内的施工闸门11隔绝第二连接管道16和第二机组管道13连接处的水流,再由闸门孔D7内的安装重力式钢筋砼闸门10阻断水流去处改变流向,使得水流经过第一连接管道14最终流向第二箱涵2内部;
闸门孔A4、闸门孔B5、闸门孔D7内同时安装重力式钢筋砼闸门10,阻断了第一机组管道12水流去向,水流可以同时中隔墙19上拆除砼墙壁二后的孔流进闸门孔B5和闸门孔D7中间的密封隔仓,最终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6流向第二箱涵2内,完成水流改道;
本发明的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可以在不停水工况下进行水流改道工作,使得第一箱涵1和第二箱涵2顺利贯通,省去了抽干水施工的工作,极大地减少了施工工作量,避免了停水施工带来的损失;有利于在不干扰第一箱涵1的第一连接管道14和第二机组管道13内部水流情况下,在有水状态下保证第二机组管道13和第二箱涵2的顺利连通,保证第一连接管道14和第二箱涵2的顺利连通,实现水流最终从第一箱涵1改道流向第二箱涵2。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图8所示,所述第一箱涵1内部中间固定设有中隔墙19,中隔墙19一侧设有沿前后方向的第一机组管道12,中隔墙19另一侧设有第二机组管道13。
所述步骤S1中改造施工包括:
步骤S11:对第一箱涵1靠近第二箱涵2的侧墙间隔开设若干连接孔15;
步骤S12:在第一箱涵1开孔区域侧墙外加设一道钢筋砼侧墙17,在第一箱涵1开孔区域侧墙与钢筋砼侧墙17连接处进行打毛、植筋并安装套管(嵌入第一箱涵1墙壁约300mm,同时将外层钢筋与套管焊接并加固);
步骤S13:在第一箱涵1的顶板3上加钢筋混凝土梁18(钢筋混凝土梁18可采用宽度B500*高度H600视水位变化)。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15内对应固定安装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道14和第二连接管道16,第一连接管道14固定安装在第一箱涵1前侧的连接孔15内,第二连接管道16固定安装在第一箱涵1后侧的连接孔15内,第一箱涵1的第一机组管道12和第二箱涵2的第一机组管道12通过的第二连接管道16连通,第二机组管道13与第一连接管道14和第二连接管道16连接处之间均预设有砼墙壁一48,中隔墙19上对应第二连接管道16洞口预设有砼墙壁二,砼墙壁二与砼墙壁一48结构相同。
所述步骤S1中改造施工后的第一箱涵1的第一机组管道12上方顶板3从后往前依次开设有闸门孔A4和闸门孔C6,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上方顶板3从后往前依次开设有闸门孔B5、施工洞9、闸门孔D7和闸门孔E8),闸门孔B5位于第二连接管道16的后侧,闸门孔D7位于第一连接管道14和第二连接管道16中间,施工洞9位于第二连接管道16左侧,闸门孔E8)位于第一连接管道14左侧。
施工闸门11为施工钢闸门,本发明的闸门采用重力式钢筋砼闸门10和施工闸门11两种闸门。
预留简易闸门代替永久闸门包括:制作简易钢闸门,在需要分流部位预留简易闸门,钢闸门固定,开洞安装分流管或连接新箱涵,移除简易钢闸门实现分流引水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厚钢筋砼侧墙17与原来墙壁连接处打毛、植筋,安装套管使得新老墙体连为一体,同时为后续工作减少了工作量;在顶板3上加钢筋混凝土梁18,一是对洞口加固,二是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水位上涨(长江潮汐)。
重力式闸门主要适用于不停水工况,其原理是:在新老排水沟已经连通的工况下,利用闸门的重力使水流改道,在实际安装后需要二次浇筑水下混凝土,实现对老箱涵封堵。实践证明,使用效果很好。
施工闸门11工作原理是:在初步安装到位的钢闸门(含橡胶止水)覆盖区域箱涵墙壁上开一小孔并出水,使闸门与墙壁间瞬间形成负压,利用水压力将钢闸门贴合在钢筋砼墙壁上。其目的是在钢闸门与第一箱涵1墙壁间形成一个工作面,工作人员可以在原墙壁外钢闸门覆盖区域内按设计要求拆除混凝土墙壁及其它工作;
通过闸门孔D7封闭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水流去处,使得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内水流通过第一连接管道14流入第二箱涵2的第二机组管道13内;
通过闸门孔A4内部重力式钢筋砼闸门10封闭第一箱涵1的第一机组管道12后端,闸门孔B5和闸门孔D7内部的重力式钢筋砼闸门10将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前后侧封闭,拆除中隔墙19上对应第二连接管道16洞口预设有砼墙壁二,使得第一机组管道12通过中隔墙19的洞口与第二连接管道16连通,第二连接管道16则与第二箱涵2的第一机组管道12连通。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9、图10所示,步骤S2中通过管道移动安装装置20安装第一连接管道14(或第二连接管道16),管道移动安装装置20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方四角固定安装液压升降装置22,底板21底端四角固定安装移动万向轮23,所述液压升降装置22顶端固定连接安装座24底端,安装座24内部嵌设有横向的丝杠安装槽25,丝杠安装槽25内部转动设有双向螺纹丝杠26,双向螺纹丝杠26与安装座24转动连接,双向螺纹丝杠26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7输出轴,驱动电机27与安装座24外壁固定连接,双向螺纹丝杠26上螺纹连接左右对称的滑动块28,所述左右对称的滑动块28分别与双向螺纹丝杠26的旋向相反的螺纹段连接,滑动块28与丝杠安装槽25左右滑动连接,滑动块28顶端固定连接竖直立柱29,竖直立柱29前端上下等距间隔设有若干安装孔30。
优选的,所述管道移动安装装置20还包括:底部夹管装置31和侧边夹管装置32,所述安装座24顶端中心固定安装底部夹管装置31,竖直立柱29的安装孔30螺栓连接安装架33,安装架33靠近底部夹管装置31端固定安装侧边夹管装置32,侧边夹管装置32和底部夹管装置31内部结构相同。
优选的,底部夹管装置31包括:
缓冲箱34,缓冲箱34底壁内侧中心固定安装套管一36,套管一36内嵌设有弹簧一37,弹簧一37顶端固定连接竖直导杆38底端,缓冲箱34内部后壁固定安装套管二40,竖直导杆38与套管二40滑动连接,竖直导杆38顶端固定连接弧形夹板41;
两组左右对称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竖直隔板35,固定连接在缓冲箱34内部,缓冲箱34设有竖直滑槽39,弧形夹板41底端转动连接连杆一42,连杆一42底端均铰连接水平方向的滑杆一43,滑杆一43滑动贯穿竖直隔板35,滑杆一43远离缓冲箱34中心端固定连接推板44,推板44与缓冲箱34上下内壁左右滑动连接,推板44另一端上下对称铰连接连杆二45,连杆二45另一端均铰连接活塞块46,活塞块46在竖直滑槽39内滑动连接,活塞块46另一端则固定连接弹簧二47,弹簧二47与竖直滑槽39内壁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一箱涵1与第二箱涵2中间进行第二连接管道16安装时,使用管道移动安装装置20,将多个管道移动安装装置20排成直线,将第二连接管道16放置到管道移动安装装置20,底部夹管装置31在重力作用下开始工作,第二连接管道16自身重量将弧形夹板41向下压动,弧形夹板41带动竖直导杆38在套管二40中向下滑动,竖直导杆38向下压缩弹簧一37,与此同时,弹簧一37底端两侧的连杆一42在重力作用下将滑杆一43向外侧推动,滑杆一43在竖直隔板35向外滑动,滑杆一43推动推板44沿缓冲箱34内壁向远离中心端滑动,推板44将水平方向的推力在一分为二传递给上下对称的活塞块46,活塞块46挤压各自的弹簧三,最终抵消掉第二连接管道16的重力,
此时调节安装架33在安装孔30中连接位置使得侧边夹管装置32在竖直立柱29上的高度,进而对应不同大小的第二连接管道16的管径,驱动电机27开始运带动双向丝杠旋转,双向丝杠带动左右两侧滑动块28向中间靠拢,左右两侧滑动块28分别带动左右两侧竖直立管和侧边夹管装置32向中心靠拢知道夹紧第二连接管道16时,驱动电机27停止工作,此时,液压升降装置22根据地面高度不同和所要连接口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操作员推动安装座24,通过移动万向轮23调整第二连接管道16安装方向。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底部夹管装置31和侧边夹管利用多重弹簧弹性势能和摩擦力分解第二连接管道16的重力,缓冲且保护了第二连接管道16不受损坏,管道移动安装装置20可使得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顺利进行第二连接管道16安装,可以适应不同安装高度和角度的安装工作,提高了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施工效率,管道移动安装装具有缓冲重力、夹紧固定管道、快速实现管道高度升降、管道移动安装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对第一箱涵(1)侧墙和顶板(3)进行改造施工;
步骤S2:向第一箱涵(1)的闸门孔E(8)中安装施工闸门(11),拆除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与第一连接管道(14)处剩余的砼墙壁一(48),第一连接管道(14)用于连通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和第二箱涵(2)的第二机组管道(13);
步骤S3:开启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和第二箱涵(2)的第二机组管道(13)的检修闸门,向第二机组管道(13)、第二箱涵(2)和第一连接管道(14)内注水;
步骤S4:开启闸门孔E(8)内的施工闸门(11)使得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与第二箱涵(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涵(1)内部中间固定设有中隔墙(19),中隔墙(19)一侧设有沿前后方向的第一机组管道(12),中隔墙(19)另一侧设有第二机组管道(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改造施工包括:
步骤S11:对第一箱涵(1)靠近第二箱涵(2)的侧墙间隔开设若干连接孔(15),预留砼墙壁一(48);
步骤S12:在第一箱涵(1)开孔区域侧墙外加设一道钢筋砼侧墙(17),在第一箱涵(1)开孔区域侧墙与钢筋砼侧墙(17)连接处进行打毛、植筋并安装套管;
步骤S13:在第一箱涵(1)的顶板(3)上加钢筋混凝土梁(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5)内对应固定安装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道(14)和第二连接管道(16),第一连接管道(14)固定安装在第一箱涵(1)前侧的连接孔(15)内,第二连接管道(16)固定安装在第一箱涵(1)后侧的连接孔(15)内,第一箱涵(1)的第一机组管道(12)和第二箱涵(2)的第一机组管道(12)通过的第二连接管道(16)连通,第二机组管道(13)与第一连接管道(14)和第二连接管道(16)连接处之间均预设有砼墙壁一(48),中隔墙(19)上对应第二连接管道(16)洞口预设有砼墙壁二,砼墙壁二与砼墙壁一(48)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改造施工后的第一箱涵(1)的第一机组管道(12)上方顶板(3)从后往前依次开设有闸门孔A(4)和闸门孔C(6),第一箱涵(1)的第二机组管道(13)上方顶板(3)从后往前依次开设有闸门孔B(5)、施工洞(9)、闸门孔D(7)和闸门孔E(8),闸门孔B(5)位于第二连接管道(16)的后侧,闸门孔D(7)位于第一连接管道(14)和第二连接管道(16)中间,施工洞(9)位于第二连接管道(16)左侧,闸门孔E(8)位于第一连接管道(14)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S5:在第一箱涵(1)的闸门孔B(5)、闸门孔D(7)内同时安装重力式钢筋砼闸门(10),并用快凝水下砼填充闸门孔B(5)、闸门孔D(7)内部空区;
步骤S6:封闭第一箱涵(1)的闸门孔B(5)、闸门孔D(7)的隔仓内排水,用水泵排除闸门孔B(5)、闸门孔D(7)隔仓间水,并拆除第一机组管道(12)与第二连接管道(16)处剩余的砼墙壁一(48);
步骤S7:在闸门孔C(6)安装施工闸门(11),拆除中隔墙(19)上闸门孔C(6)内施工闸门(11)覆盖区域设计洞口的砼墙壁二;
步骤S8:开启第一机组管道(12)检修闸门,向第一机组管道(12)、第二箱涵(2)和第二连接管道(16)内注水,并开启闸门孔C(6)内的施工闸门(11);
步骤S9:在第一箱涵(1)的闸门孔A(4)内安装重力式钢筋砼闸门(10)并用快凝水下砼填充第一箱涵(1)的闸门孔A(4)闸门空区,并对第一箱涵(1)顶板(3)开设的所有闸门孔进行恢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闸门(11)为施工钢闸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管道移动安装装置(20)安装第一连接管道(14),管道移动安装装置(20)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方四角固定安装液压升降装置(22),底板(21)底端四角固定安装移动万向轮(23),所述液压升降装置(22)顶端固定连接安装座(24)底端,安装座(24)内部嵌设有横向的丝杠安装槽(25),丝杠安装槽(25)内部转动设有双向螺纹丝杠(26),双向螺纹丝杠(26)与安装座(24)转动连接,双向螺纹丝杠(26)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7)输出轴,驱动电机(27)与安装座(24)外壁固定连接,双向螺纹丝杠(26)上螺纹连接左右对称的滑动块(28),所述左右对称的滑动块(28)分别与双向螺纹丝杠(26)的旋向相反的螺纹段连接,滑动块(28)与丝杠安装槽(25)左右滑动连接,滑动块(28)顶端固定连接竖直立柱(29),竖直立柱(29)前端上下等距间隔设有若干安装孔(3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移动安装装置(20)还包括:底部夹管装置(31)和侧边夹管装置(32),所述安装座(24)顶端中心固定安装底部夹管装置(31),竖直立柱(29)的安装孔(30)螺栓连接安装架(33),安装架(33)靠近底部夹管装置(31)端固定安装侧边夹管装置(32),侧边夹管装置(32)和底部夹管装置(31)内部结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底部夹管装置(31)包括:
缓冲箱(34),缓冲箱(34)底壁内侧中心固定安装套管一(36),套管一(36)内嵌设有弹簧一(37),弹簧一(37)顶端固定连接竖直导杆(38)底端,缓冲箱(34)内部后壁固定安装套管二(40),竖直导杆(38)与套管二(40)滑动连接,竖直导杆(38)顶端固定连接弧形夹板(41);
两组左右对称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竖直隔板(35),固定连接在缓冲箱(34)内部,缓冲箱(34)设有竖直滑槽(39),弧形夹板(41)底端转动连接连杆一(42),连杆一(42)底端均铰连接水平方向的滑杆一(43),滑杆一(43)滑动贯穿竖直隔板(35),滑杆一(43)远离缓冲箱(34)中心端固定连接推板(44),推板(44)与缓冲箱(34)上下内壁左右滑动连接,推板(44)另一端上下对称铰连接连杆二(45),连杆二(45)另一端均铰连接活塞块(46),活塞块(46)在竖直滑槽(39)内滑动连接,活塞块(46)另一端则固定连接弹簧二(47),弹簧二(47)与竖直滑槽(39)内壁固定连接。
CN202310817664.6A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68156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7664.6A CN116815659A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7664.6A CN116815659A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15659A true CN116815659A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19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7664.6A Pending CN116815659A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1565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7870B (zh) 一种自动铺管设备
CN110029714B (zh) 工程排水管道用安装装置
CN116815659A (zh) 一种在不停水工况下实现水流改道的施工方法
CN204753443U (zh) 电动翻板式道闸
CN204703229U (zh) 一种一体化输水泵站
CN213595809U (zh) 一种用于水泥管移动的搬运装置
AU2019385784B2 (en) A kind of pipeline connecting equipment for emergency drainage without stopping the pump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KR101187670B1 (ko) 높이조절 및 회전수단을 구비한 관로보수용 튜브 반전장치
CN210315661U (zh) 一种工地临建地下管廊
CN214221259U (zh) 一种防火密闭充填注浆系统
CN112663571A (zh) 一种皮划艇赛事拦水闸
CN113216200A (zh) 一种建筑物基坑边坡防护系统及方法
CN207660288U (zh) 一种升降和旋转式混凝土浇注泵机
CN216304897U (zh) 一种大型拦蓄冲洗门
CN21674074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浇筑装置
CN216075252U (zh) 一种混凝土检查井盖板
CN109537530B (zh) 渠道分水口充排水自沉浮拦漂导流装置
KR101086827B1 (ko) 가물막이 수밀 패널 위치 제어가 가능한 하수관거 차수 로봇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16276053U (zh) 一种污水管道修复用注浆结构
CN109404301A (zh) 一种双向排水泵闸和控制系统
CN216587854U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用注浆装置
CN220789775U (zh) 一种河道基坑支护结构
CN215674239U (zh) 一种市政管道点状修复装置
CN215669606U (zh) 一种深基坑堵漏装置
CN218148791U (zh) 一种初期雨水分流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