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3753A - 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3753A
CN116803753A CN202310287177.3A CN202310287177A CN116803753A CN 116803753 A CN116803753 A CN 116803753A CN 202310287177 A CN202310287177 A CN 202310287177A CN 116803753 A CN116803753 A CN 116803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helving
transport system
intermediate spac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71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巴斯·范登霍威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16803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37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delivery of small articles, e.g. milk, frozen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13Securing freight containers or forwarding contain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135Securing or supporting by load bracing means

Abstract

一种运输系统具有包括具有装载表面的装载区域的运输车辆,运输系统的多个搁架单元可以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设置在装载表面上并且可以锁定在位置上或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移动,借以可以在两个相邻的搁架单元之间产生可接近的中间空间。为了提高改进商用车辆的装载空间的有效可用性,运输车辆配置成使得中间空间可以被接近,而不管中间空间距在车辆横向方向上横向地设置的入口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运输系统,以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运输车辆和搁架单元的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比如厢式送货车或卡车这样的商业运输车辆中在装载空间中设置具有打开和/或关闭的舱或架子的搁架是众所周知的。例如,这涉及物流部门的车辆或商人使用的车辆,使用物流部门的车辆将货物运送到顾客或运送到包裹站。在使用搁架的情况下,载荷的特定部分的位置以及接近这些部分基本上都变得更容易。然而,为了例如送货车辆的驾驶员的用户能够到达所有的搁架,装载空间的地板区域的很大一部分通常应该保持是空闲的。为了弥补这个缺点,车辆作为整体应该制造的更大,但因此更难操纵和停放并且另外具有较高的能量消耗。另一方面,在没有这样的搁架的情况下,不仅有针对性地接近各个部分变得更加困难,而且有效地利用装载空间的全高度也可能是更加困难的,因为载荷的堆叠可能会有问题。
提高商业运输车辆的装载空间的最佳和有效的可用性将是可取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运输系统,运输系统包括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包括具有装载表面的装载区域。运输系统还包括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一个接一个设置在装载表面上并且配置成锁定在位置上或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移动的多个搁架单元,借以可以在两个相邻的搁架单元之间产生可接近的中间空间,其中运输车辆配置成使得中间空间可以被接近,而不管中间空间距在车辆横向方向上横向地设置的入口侧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运输系统,运输系统包括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包括具有装载表面的装载区域。运输系统还包括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一个接一个设置在装载表面上并且配置成锁定在位置上或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移动的多个搁架单元,借以可以在两个相邻的搁架单元之间产生可接近的中间空间,其中运输车辆配置成使得中间空间可以被接近,而不管中间空间距在车辆横向方向上横向地设置的入口侧的位置,其中装载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导向元件并且多个搁架单元与导向元件合作,使得多个搁架单元可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以引导的方式移动,并且其中装载区域至少部分地在入口侧打开,使得至少一个搁架单元的设置在入口侧的侧壁形成装载区域的外表面。
通过参考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特征、优势和目的将被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和领会。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于第一状态下的运输系统的运输车辆和多个搁架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图1的运输系统的截面表示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A是图1的运输系统的搁架单元的透视侧视图表示;
图3B是图1的运输系统的搁架单元的透视侧视图表示;
图4是处于第二状态下的图1的运输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处于第三状态下的图1的运输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运输系统的运输车辆和多个搁架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处于第一状态下的运输系统的运输车辆和多个搁架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以及
图8是处于第二状态下的图7的运输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运输系统1的示意图,运输系统1包括例如厢式货车的运输车辆2以及多个搁架单元20-24。搁架单元20-24容纳在运输车辆2的装载区域4的装载表面5上,装载表面是底盘3的一部分或支撑在底盘上。在装载表面中或在装载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导轨10,导轨10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延伸并且在车辆横向方向Y上间隔开并且各个可以以向顶部打开的U型剖面的形式。在相对于车辆纵向方向X的前面,运输车辆2具有用于用户50的驾驶室9。在这个示例中,运输车辆2配置成由驾驶员或用户50控制,但运输车辆2也可以可替代地是自主、自动驾驶的车辆。运输车辆2具有配置成驱动运输车辆2的电动驱动马达8。此外,提供一种能够为运输车辆2的各种系统提供能量、可选地至少也部分地为驱动马达8提供能量的车辆电池单元12。此外,车辆控制单元7集成在运输车辆2上,将在下面描述车辆控制单元7的功能。
将图1和图2一起考虑,可以看出装载区域4主要在入口侧16(在这种情况下右侧)打开,而在对面的相对侧17(左侧)装载区域4由车辆侧壁14封闭。然而,可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移动的滑动门11设置在入口侧16。装载区域4在顶部由车顶6封闭。车顶尤其由车辆侧壁14支撑并且由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的最后面的搁架单元20支撑,在这个示例中最后面的搁架单元20永久地连接到装载表面5或底盘3。图2中的剖面在车顶6下面延伸,为了清楚起见而省略第二、第三和第四搁架单元21-23。
如图3A和3B中的透视图所显示的,第二搁架单元21具有用于包裹40或其他物品的多个存储舱30。一些存储舱30是打开的,其他存储舱是关闭的,也就是说它们可以由入口门关闭。一些存储舱30可以具有特殊的功能,例如冷却功能或消毒功能。可以从搁架电池单元35获得为此所需的能量。集成的搁架控制单元36可以控制搁架单元21的这个和/或其他功能。搁架单元21总共具有四个安装在导轨10上的轮子26,借以搁架单元21可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以引导的方式移动。具体地,轮子26连接到至少一个驱动器(在这里未示出),使得搁架单元21可以以自动驾驶的方式行驶。这样形成的驱动系统可以由搁架控制单元36控制。
第一搁架侧壁27面向入口侧16,而第二搁架侧壁28面向车辆侧壁14。由于装载区域4主要在入口侧16打开,第一搁架侧壁27主要形成外表面,例如,该外表面受到天气的影响。出于这个原因,外表面是防风雨的,特别是不透水的。在顶部,搁架单元21具有搁架顶壁29。在第一搁架侧壁27的底部和后面(基于车辆纵向方向X)以及在搁架顶壁29的后面设置密封元件33,密封元件33可以由弹性体形成。当第二搁架单元21直接邻近第一搁架单元20设置时,密封元件提供用于建立与运输车辆2的不透液接触以及与最后面的或第一搁架单元20的不透液接触。在后面,搁架单元21具有四个锁定元件31,锁定元件31在这里示意性地显示为可旋转的钩子。在前面总共形成四个闩锁插座32,第三搁架单元22的相应锁定元件31可以接合到闩锁插座32中。通过枢转锁定元件31,相邻的搁架单元20-24可以相对于彼此锁定在位置上,其中张力也由于锁定而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施加并且压缩插入的密封元件,这增强密封元件的密封作用。为了能够将第五搁架单元24锁定在位置上,运输车辆2具有相应的锁定元件13,锁定元件13能够接合到第五搁架单元24的闩锁插座32中。
在这个示例中,锁定元件13、31可以由驱动器(未示出)操作,驱动器转而由搁架控制单元36或车辆控制单元7驱动。然而,可替代地,例如也可以手动地操作锁定元件13、31。代替机械锁定系统,锁定元件13、31可以由电磁铁替换,而铁磁金属的元件代替闩锁插座32使用。在第二搁架侧壁28上,搁架单元21具有搁架安装连接器37,在这里以高度简化的形式显示搁架安装连接器37。搁架安装连接器37可以连接到车载连接器(未示出),例如,车载连接器可以设置在电缆上,使得即使在移动搁架单元21时,仍然保持连接。使用这种电连接,可以进行搁架电池单元35和车辆电池单元12之间的能量传递。结果,车辆电池单元12可以以损失搁架电池单元35为代价进行充电,反之亦然。此外,将可以想到的是,可以在不同搁架单元20-24的搁架电池单元35之间传递能量。
可选地,也可以通过连接器37进行数据交换。然而,可替代地或此外,搁架控制单元36和车辆控制单元7也可以彼此无线地通信。例如,车辆控制单元7因此可以检测搁架单元20-24的存在。搁架控制单元36可以检索关于搁架单元21的大小、关于存储舱30的大小、形状和所容纳之物、所容纳之物的目的地位置等的存储信息,存储信息然后可以传输到运输车辆2。此外,搁架控制单元36可以检索搁架单元21的位置、锁定元件31的状态和/或其他数据并且将搁架单元21的位置、锁定元件31的状态和/或其他数据传输到车辆控制单元7。相反地,车辆控制单元7可以向搁架控制单元36发送各种指令,例如锁定或解锁锁定元件31、自动地打开存储舱30以及移动搁架单元21的指令。
虽然图3A和3B只显示第二搁架单元21,但第三、第四和第五搁架单元20至24可以是类似的结构,尽管它们可能在存储舱30的形状方面不同。在这个示例中,第二至第五搁架单元21-24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具有相同的长度,然而,不一定是这种情况。此外,各个搁架单元20-24的存储舱30可以可替代地从后面或也可以从两侧接近,代替可从前面接近。
图1显示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二至第五搁架单元21-24已经尽可能地向前移动并且锁定在相应的位置上。中间空间25在这里提供在第一搁架单元20和第二搁架单元21之间并且在入口侧16由滑动门11关闭并且因此免受天气的影响和未经授权的接近。因此滑动门11与第一搁架侧壁27一起在入口侧16形成装载区域4的外表面。当运输车辆2已经到达位置时,在该位置需要接近第一搁架单元20,滑动门11可以移动使得接近中间空间25是可能的。在图4中显示这个状态。中间空间25足够大,当用户50接近存储舱30时,用户50能够进入中间空间25或将自己定位在中间空间25中。为了便于用户50接近,可以可选地邻近装载表面5在入口侧16设置只在图2中显示的踏足板15,例如,踏足板可以配置成折叠或展开,使得在正常行驶操作期间踏足板不会横向地从底盘3伸出太远。
虽然图4对应于接近第一搁架单元20的情况,但图5对应于用户50希望接近第三搁架单元22的情况。为了这个目的,第二和第三搁架单元21、22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向后移动,为了这个目的,车辆控制单元7可以向搁架控制单元36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这转而可以自动地启动,因为车辆控制单元7确定运输车辆2的当前位置并且将当前位置与各个存储舱30的所容纳之物的目的地位置相比较。如果相应信息已经本地存储在搁架单元20-24中,则转而可以通过与单独搁架控制单元36的通信来检索目的地位置。根据这个信息,车辆控制单元7也可以向搁架控制单元36发送指令以打开特定的存储舱30。
当用户50已经移走并且例如交付相应存储舱30的所容纳之物时,中间空间25必须再次关闭以继续行程。为了这个目的,滑动门11可以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移动,使得滑动门11设置在中间空间25的前面。搁架单元20-24在这里可以保持在图5中显示的位置。例如如果确定用户50已经返回到驾驶室9,则可以自动地进行中间空间25的关闭。
图6显示运输系统1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大部分对应于第一实施例并且在这方面将不再详细地重复解释。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搁架单元20没有永久地连接到运输车辆2。相反,所有的搁架单元20至24可以通过装载侧18(在这种情况下后侧)引入到装载区域4中以及从装载区域4移走。因此例如在物流枢纽单独设置搁架单元20至24是可能的,也可以在物流枢纽给搁架电池单元35充电。
图7和8显示运输系统1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再次大部分对应于第二实施例。然而,运输车辆2在这里相对于搁架单元20-24的总长度更短,使得搁架单元在行程中没有间隙地彼此邻近设置,以便容纳在装载表面5上方,如在图8中可以看到的。如果用户50需要接近搁架单元20-24,则至少第一搁架单元20,或在图7的示例中的第一至第三搁架单元20至22,必须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向后移动。为了这个目的,第一搁架单元20必须向后移动超出装载表面5,这是可能的,因为导轨1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伸缩的方式向后延长,使得它们甚至在装载表面5之外也能够支撑第一搁架单元20。由于第一搁架单元20因此向后移动超出运输车辆2的正常尺寸,在进行移动之前,可以通过例如超声波传感器的传感器(在这里未示出)检查运输车辆2后面是否有足够的空间。
同样在这个示例中,可以通过装载侧18移走和引入搁架单元20-24。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比,运输车辆2在装载区域4上方没有自己的车顶。相反,装载区域4在顶部通过各个搁架单元20-24的搁架顶壁29被保护不受天气的影响。为了这个目的,所有的搁架单元20-24在行程中当然必须紧密设置在一起,如在图8中显示的。在这个实施例中,设置在搁架顶壁29上的密封元件33是特别重要的,但也可以可选地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省去密封元件33。同样,搁架顶壁29可以不那么稳健、不连续的或在某些情况下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完全省去。
注意的是,在下面的描述中单独提出的特征和措施可以以任何技术上便利的方式彼此结合并且显示本公开的更多实施例。此外,描述特别地与附图结合表征和给出运输系统的细节。
如在此所显示和描述的,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和存储物品的运输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物品可以是货物,或小型货物,或包裹。运输系统包括运输车辆,运输车辆转而包括具有装载表面的装载区域。运输车辆通常是道路车辆,例如比如卡车或厢式货车这样的机动车辆。运输车辆也可以是自主的机动车辆,自主的机动车辆因此(也)适用于在没有来自驾驶员的输入的情况下从一个地方导航到另一个地方。运输车辆包括装载区域,根据实施例,装载区域可以至少部分地打开和/或至少部分地关闭,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装载区域还可以被称为装载空间。装载表面(也可以被称为装载地板)通常形成装载区域的最下面的部分。总体上,装载表面足够稳定以支撑预期用于运输车辆的载荷。例如,装载表面转而可以支撑在运输车辆的底盘上,或也可以至少部分地集成在底盘中。
运输系统的多个搁架单元可以或已经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一个接一个设置在装载表面上并且可以锁定或已经锁定在位置上或者可以或已经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移动,借以可以在两个相邻的搁架单元之间产生可接近的中间空间。
搁架单元是运输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根据实施例搁架单元也可以是运输车辆的一部分或与运输车辆相关联。搁架单元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被称为“搁架”。搁架单元用于存放或存储物品或载荷的一部分。特别地,搁架单元可以配置成存储货物,或小型货物,但也提供其他可能性。搁架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架子表面,通常具有一个设置在另一个上面的多个架子表面。两个架子表面之间的区域也可以被称为存储舱或贮藏舱,或在水平方向上的划分的情况下该区域可以形成多个存储舱。每个存储舱都可以打开,但也可以具有侧壁和/或后壁。同样,存储舱可以配备有入口门或入口舱,在某些情况下存储舱也可以具有只可以由授权用户打开的锁。如将在下面所解释的,搁架单元也可以具有通常不典型用于搁架的元件或功能。
多个这样的搁架单元可以在车辆纵向方向(X方向)上一个接一个设置或已经设置在装载表面上。将要领会的是,运输车辆适用于将设置在装载表面上的搁架单元运输到例如目的地位置,在该目的地位置必须访问至少一个搁架单元。搁架单元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设置或已经设置在装载表面上:搁架单元—也就是说作为替代方案—可以锁定或已经锁定在位置上或者可以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移动或已经移动。这通常单独地应用于每个搁架。因此将搁架单元相对于装载表面锁定在位置上是可能的,使得例如当运输车辆正在移动或在不是水平的地面上时,防止无意的位置变化。可以忽略不会对可用性产生不利影响的轻微位置变化。至少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并且通常在车辆横向方向上提供锁定在位置上。此外,可以提供在车辆垂直方向上锁定在位置上。当搁架单元没有锁定在位置上时,搁架单元可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移动,例如可活动或可调节的。简单地说,搁架单元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其中特定的移动在给定情况下可能是不可能的,例如因为另一搁架单元或装载区域的壁挡路。在这里可想到的是可以移动单个搁架单元或也可以移动一个接一个设置的一组搁架单元。
通过移动搁架单元,在两个相邻的搁架单元之间产生可接近的中间空间是可能的。在装载表面上方或在装载表面一部分上方形成中间空间。中间空间是可访问的,这意味着中间空间足够大到供普通用户站进去。此外,为了在用户站在中间空间内时允许用户有一定的活动自由,中间空间应该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例如至少30cm、至少40cm或至少50cm长。也就是说,根据实施例,通过移动搁架单元,在两个相邻的搁架单元之间产生允许用户定位他自己或她自己的中间空间并且因此接近一个或两个搁架单元,是可能的。所有其他的搁架单元可以在纵向方向上成对地彼此相邻,也就是说可以没有中间空间或在搁架单元之间只有可忽略的中间空间。
运输车辆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可以访问中间空间,而不管中间空间距在车辆横向方向上横向地设置的入口侧的位置。入口侧在车辆横向方向上横向地设置,也就是说在右侧或在左侧。也可想到的是右侧和左侧都是入口侧的形式。在靠右侧行驶的国家中,右侧通常配置为入口侧,因为当运输车辆停放时用户将通常从该侧访问装载区域。相应地,在靠左侧行驶的国家中,左侧通常配置为入口侧。运输车辆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可以从入口侧访问中间空间,而不管中间空间在哪里形成,也就是说在哪些搁架单元之间形成中间空间。因此,用户通过入口侧进入可访问的中间空间并且从那里访问至少一个搁架单元,总是可能的。如在下面将变得清楚的是,为了获得访问,打开或移动比如车门等这样的设置在入口侧的关闭元件可能是必要的。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永久阻塞访问中间空间,也就是说在不改变中间空间的位置的情况下访问是可能的。
运输系统允许装载表面、或在装载表面上方形成的空间有效地被使用,因为可以根据需要产生访问特定搁架单元的可访问的中间空间,而搁架单元可以在不浪费空间的情况下在纵向方向上以其他方式紧密地设置在一起。也可以使用装载表面的大部分或甚至全部宽度。
优选地,运输车辆具有车辆控制单元,车辆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运输车辆的各种功能以及可选的搁架单元的功能。车辆控制单元可以具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或连接到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以便能够确定运输车辆的位置。同样优选地,至少一个搁架单元、多个搁架单元或者所有的搁架单元具有集成的搁架控制单元,集成的搁架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搁架单元的功能。术语“控制单元”在每种情况下都隐式地包括集成在控制单元中或可以由控制单元访问的数据存储器的可能性。特别地,可以提供的车辆控制单元可以与每个搁架控制单元例如无线地通信。
有利地,每个搁架单元都在车辆横向方向上至少延伸装载表面的大部分宽度。也就是说,当搁架单元如预期地设置在装载表面上时,搁架单元在车辆横向方向(Y方向)上延伸装载表面的宽度的50%以上。有利地,搁架单元可以延伸装载表面的宽度的至少70%、至少80%或至少90%。根据每个搁架单元的宽度,在车辆横向方向上不可能设置两个搁架单元,也就是说可以恰好容纳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一个接一个设置的一排搁架单元。然而,搁架单元相对于装载表面比较宽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最佳地利用装载表面的宽度。特别地,可访问空间在装载表面上在横向方向上横向于搁架单元不再是空闲的,是可能的。然而,这并不一定是重要的,因为可以在纵向方向上产生上述中间空间,这允许用户访问任何所需的搁架单元。
装载区域可以在入口侧对面设置的相对侧上具有至少主要封闭的侧壁,侧壁可以例如从相对侧提供天气保护。侧壁也可以实现其他功能,例如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接近装载区域。此外,装载区域可以具有车顶,车顶同样可以主要用于天气保护。如果搁架单元从装载表面向上延伸到车顶的高度的至少70%或80%,则在这里是优选的。
通常,搁架单元不是所有的都必须完全相同。例如,至少一个搁架单元可以具有打开的存储舱,而另一个搁架单元具有关闭或可关闭的存储舱。不同搁架单元的存储舱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提供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具有不同长度的搁架单元,也是可能的。最后,一些搁架单元可以具有有特殊功能(例如具有冷却功能)、消毒装置等的存储舱。
为了协助控制搁架单元的移动,可以优选的是装载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导向元件并且搁架单元与导向元件合作,使得搁架单元可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以引导的方式移动。导向元件特别地可以是导轨,导轨通过联锁接合与讨论中的搁架单元的元件合作。将要领会到的是,在这里多种形式是可能的。通过示例,导轨可以设置在装载表面上或装载表面中并且形成一种U型剖面或凹陷,搁架单元的滚柱或滑块能够在U型剖面或凹陷中移动。然而,至少一个导轨也可以设置在装载区域(在存在的情况下)的车顶上和/或在入口侧对面设置的侧壁上。
搁架单元和/或运输车辆可以具有锁定元件,两个搁架单元可以在锁定元件中锁定在一起或搁架单元可以在运输车辆上锁定在位置上。一方面,因此可以建立或协助将搁架单元相对于装载表面锁定在位置上。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搁架单元之间建立特别强的连接,例如连接可以防止在搁架单元之间无意地形成间隙。每个锁定元件都可以不同地起作用。例如,可以电磁或机械地操作锁定元件,其中典型地建立联锁接合,也可选地建立基于力的接合。可以通过驱动器或也可以手动地操作机械锁定元件。也可以自动地操作电磁或驱动器机械锁定元件,例如通过运输车辆的控制单元,这可以卸去用户的负担。
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载区域至少部分地在入口侧打开,使得至少一个搁架单元的设置在入口侧的侧壁形成装载区域的外表面。也就是说,运输车辆在入口侧不具有侧壁,或不具有连续的侧壁,这将把装载区域划分到外面。因此,至少一个搁架单元的面向入口侧的侧壁、同样可选地所有搁架单元的侧壁,形成外表面,外表面因此面对车辆的环境。搁架单元因此用它的侧壁补充运输车辆的外表面。因此,例如侧壁应该充分防风雨以保护搁架单元的所容纳之物不受天气的影响。
此外,搁架单元可以具有密封元件,通过使用密封元件至少可以在入口侧建立相邻的搁架单元之间的不透液接触。因此,当两个搁架单元直接彼此相邻设置时,密封元件防止液体(特别是雨水)能够在搁架单元之间通过。在这个实施例中,在行程中将所有的搁架单元成对地彼此相邻设置是有利的,使得没有明显的中间空间并且防止水分进入。例如以在离开之前(或可选地在离开后不久)运输车辆中的控制单元相应地移动搁架单元这样的方式,可以优选地自动进行搁架单元的相应设置。此外,搁架单元和/或运输车辆可以至少在入口侧具有密封元件,可以通过密封元件在搁架单元和运输车辆之间建立不透液接触。如果运输车辆不具有集成的车顶,则搁架元件的顶侧可以形成防风雨的车顶,其中密封元件也可以提供在顶侧。密封元件通常是橡胶弹性形式,但其他形式也将是可想到的。密封元件的功能通常可以由锁定元件优化,例如,锁定元件在搁架单元之间起作用并且将它们压在一起,其中发生密封元件的弹性形变(例如,压缩)。
一方面,可想到的是搁架单元的侧壁在入口侧形成封闭的外表面,外表面通常充分地保护装载区域不受天气的影响和未经授权的接近。可替代的实施例提供的设置在入口侧的至少一个车门配置成从入口侧关闭中间空间,而不管中间空间的位置。也就是说,至少一个车门可以从入口侧关闭中间空间,而不管中间空间在哪里形成或在哪些搁架单元之间形成。车门特别地可以是滑动门的形式,滑动门可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移动,使得滑动门可以根据中间空间的当前位置设置在中间空间的前面。也可以提供多个车门。然而,也将可想到的是至少一个车门例如以卷帘门的方式配置。在讨论中的车门在这里可以在入口侧沿着其整个长度关闭装载区域,或可以提供两个卷帘门类车门,例如一个设置在装载区域的前面部分并且另一个设置在后面部分。通常,至少一个车门配置成防止未经授权的接近中间空间并且配置成保护中间空间和邻近的搁架单元不受天气的影响。车门也可以具有密封元件以便建立与运输车辆的其他部分和/或搁架单元的不透液接触。
搁架单元永久地设置在装载区域中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形成运输车辆的部分,是可能的。可替代地,可以有利地提供的至少一个搁架单元可以可选地通过装载侧从装载区域移走以及引入到装载区域中。装载侧特别地可以在车辆纵向方向上设置在后面,也就是说与行驶方向相反,也就是说,装载侧可以是运输车辆的后侧或后部。在那种情况下,至少一个搁架单元可以通过装载侧从装载区域移走,特别地这也可以应用于多个搁架单元或应用于所有的搁架单元。在讨论中的搁架单元可以以相应的方式通过装载侧引入到装载区域中,或可以引入替换先前搁架单元的不同搁架单元。通过这种方式,根据要求灵活设置不同的搁架单元是可能的。搁架单元可以在它们的形式方面不同或也可以仅在它们的所容纳之物方面不同。因此,例如,空的搁架单元可以被移走并且被满的搁架单元替换。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搁架单元可以由运输车辆检测到或甚至配置成与运输车辆主动通信(例如通过上述的搁架控制单元和车辆控制单元),则可以是有利的。然而,也可想到的是只有一个搁架单元与运输车辆直接通信,而其他搁架单元通过搁架单元与搁架单元之间的通信与运输车辆间接地通信。运输车辆可以获取例如关于搁架单元的形状、其所容纳之物和/或其在装载区域内的当前位置的各种信息。与所容纳之物有关,搁架单元也可以存储关于所容纳之物的目的地位置的信息,信息然后可以传输到运输车辆。
为了便于搁架单元的移动,搁架单元可以具有滚柱、轮子或其他滚动体,使得只发生滚动摩擦。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如果装载表面的基底足够光滑,然而,则搁架单元也可以具有滑动元件,例如具有低摩擦系数的脚部。可替代地或此外,装载表面具有滚柱输送机是可能的,搁架单元可以在滚柱输送机上低摩擦地移动或活动。滚动体可以具有止动闸,止动闸防止搁架单元无意地滚走。例如,可以例如通过踏板手动地操作止动闸。然而,也可以通过驱动器操作止动闸,其中通过上述搁架控制单元启动自动操作也是可想到的。如果搁架单元可以引入到装载区域中,则用作滚动体的导向元件的轨道可以具有入口区域,在入口区域中轨道从端部开始逐渐变细。也就是说,当插入滚动体时,通过逐渐变细的轮廓自动正确地对齐滚动体。
原则上,可想到的是,可手动地移动搁架单元,这也包括提供比如具有变速器的齿轮这样的机械辅助机构的可能性,这便于手动处理。然而,手动移动搁架单元对于用户来说可能是费劲的或根据情况甚至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运输车辆位于斜坡上,使得搁架单元的重量的一部分逆着移动起作用。出于这个原因,可以通过使用驱动器移动搁架单元。也就是说,至少一个驱动器或马达提供用于移动搁架单元。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驱动驱动器,在最简单的情况下通过用户例如通过按下按钮指定运动方向,并且启用驱动器直到已经到达搁架单元的预期位置。然而,有利地,控制单元适用于通过使用驱动器来控制移动。例如,车辆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搁架控制单元以结果打开提供的两个搁架单元之间的中间空间这样的方式驱动至少一个驱动器。控制单元在这里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控制多个搁架单元的同时移动,借以与手动操作至少一个驱动器相比可以节省时间。除通过使用驱动器的移动之外或独立于通过使用驱动器的移动之外,控制单元也可以控制将搁架单元锁定在预期位置上。通过将关于搁架单元的所容纳之物的目的地位置的信息与运输车辆的(例如,由GPS确定的)当前位置结合或与预期的下一个停车点结合,控制单元可以自动地确定要打开中间空间的位置。
当搁架单元延伸装载区域的整个宽度或几乎延伸装载区域的整个宽度时,如果在装载表面外面有用户可用的站立区域,则对用户可以是有利的。运输车辆在这里可以具有可接近的踏足板,不管中间空间的位置,可接近的踏足板至少可以邻近中间空间横向于装载表面设置在入口侧。踏足板可以能够展开或折叠,也就是说可在节省空间的贮藏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调节,在使用位置是可接近踏足板的。
由于各种原因,搁架单元可能需要电能源。因此,每个搁架单元都可以有利地具有搁架电池单元,也就是说即使搁架电池单元没有连接到外部能源,搁架电池单元也可以操作。搁架电池单元可以集成在搁架单元中。搁架电池单元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池,电池也可以可选地在搁架单元内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搁架电池单元用于操作搁架单元,或用于操作搁架单元的至少一个系统。通常,在一个示例中,搁架电池单元是可再充电的电池单元。
搁架单元和运输车辆在这里可以具有相互匹配的电连接器,并且运输车辆可以通过电连接器连接到搁架单元的搁架电池单元以用于能量传递。因此搁架单元具有与第二连接器或运输车辆的车载连接器匹配的第一连接器或搁架安装连接器,使得这两个连接器可以电连接在一起。例如也可以被称为插头或插座或被称为接口的连接器通常配置成通过联锁接合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电连接器,搁架电池单元和运输车辆之间的能量传递是可能的。至少从搁架电池单元到运输车辆的能量传递,或从搁架电池单元提取能量,通常是可能的。因此可以增加运输车辆的可行驶里程。运输车辆通常具有内部车辆电池单元,内部车辆电池单元可以通过能量传递充电。车辆电池单元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池,电池也可以可选地在运输车辆内设置在不同的位置。车辆电池单元是运输车辆的内部电池单元,因此集成在运输车辆上并且通常不设计成在运输车辆的正常运行期间被移走。
因为在这个实施例中车辆电池单元能够根据需要从至少一个搁架电池单元提取能量,车辆电池单元可以做得更小更轻,因为它只需要相对较低的充电容量。具有全部或部分放电的搁架电池单元的搁架单元因此可以例如在物流枢纽交换成具有充电的搁架电池单元的搁架单元,使得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省掉车辆电池单元的充电。也可想到的是改装运输车辆使得运输车辆的电动驱动马达可以至少暂时地由至少一个搁架电池单元单独操作。此外或可替代于运输车辆和搁架电池单元之间的能量传递,运输车辆适用于通过使用另一个搁架单元的搁架电池单元给一个搁架单元的搁架电池单元充电,是可能的。换句话说,连接到至少两个搁架单元的搁架电池单元的运输车辆可以从第一搁架电池单元提取电能并且将电能(至少部分地)供应给第二搁架电池单元。
特别有利的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导向元件配置成以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最后面的搁架单元可以向后移动超出装载表面这样的方式支撑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最后面的搁架单元。也就是说,将最后面的搁架单元向后移出实际装载区域因此是可能的。例如,导向元件可以是可伸缩的,以便即使当搁架单元不再(完全)设置在装载表面上时也支撑搁架单元。在这个实施例中,最后面的搁架单元的相应移动可以是对首先要形成的中间空间的要求。因此,例如,装载表面的长度可以对应于所有的搁架单元的总长度,使得只有当搁架单元在没有明显间隙的情况下全部彼此邻近设置时,搁架单元可以完全容纳在装载表面上。因此得到运输车辆的最佳(由于最小)总长度。如果用户希望接近搁架单元,则至少最后面的搁架单元必须向后移动。由于搁架单元因此向后移动超出运输车辆的正常尺寸,所以可以在进行移动之前通过使用传感器(例如超声波传感器)检查运输车辆后面是否有足够的空间。
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每个搁架单元都具有驱动系统,驱动系统至少配置成在装载区域中移动搁架单元。驱动系统可以独立于外部能源操作,也就是说特别地可以通过上述搁架电池单元操作。在每个搁架单元中都集成至少一个作用于驱动元件(例如,轮子)的驱动器或马达。驱动系统也可以配置成将搁架单元移动到装载区域外面,例如以便协助将搁架单元转移到装载区域中和转移出装载区域。例如,驱动器可以驱动至少一个上述滚动体(滚柱、轮子,等)。搁架单元因此将是自动驾驶的并且一方面可以在装载区域内移动,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独立于运输车辆而由驱动系统移动到装载区域外面。驱动系统可以由上述的搁架控制单元控制。搁架控制单元转而可以与车辆控制单元(通常无线地)通信,车辆控制单元至少间歇地传输控制指令,以便控制搁架单元的移动。相反地,搁架控制单元转而可以将位置数据传输到车辆控制单元。可替代地,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用外部辅助装置(例如叉车等)进行搁架单元的引入和移走。
如已经提到的,车辆可以具有车顶,车顶至少主要在装载区域上方延伸并且当然必须足够牢固地支撑在运输车辆的下部部分上。在入口侧对面,车顶可以支撑在存在的侧壁上。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顶部分地由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最后面的搁架单元支撑。这个搁架单元通常永久地集成在运输车辆上。出于稳定性的原因,搁架单元在纵向方向上通常是不可移动的,尽管将可想到的是在搁架单元和车顶之间创建连接,该连接在车顶的一部分上传递垂直力,然而允许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移动。在这个实施例中,最后面的搁架单元通常形成装载区域的后部外表面,并且出于这个原因,最后面的搁架单元应该具有封闭的后壁,该后壁至少应该是防风雨的。
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结构进行变化和修改,并且进一步应当理解的是这种构思旨在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所覆盖,除非这些权利要求通过它们的语言另有明确规定。

Claims (18)

1.一种运输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
包括具有装载表面的装载区域的运输车辆;以及
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一个接一个设置在所述装载表面上并且配置成锁定在位置上或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移动的多个搁架单元,借以在两个相邻的搁架单元之间产生可接近的中间空间,其中所述运输车辆配置成使得所述中间空间被接近,而不管所述中间空间距在车辆横向方向上横向地设置的入口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所述装载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导向元件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多个搁架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导向元件合作,使得所述多个搁架单元可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以引导的方式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所述装载区域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入口侧打开,使得至少一个搁架单元的设置在所述入口侧的侧壁形成所述装载区域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搁架单元具有密封元件,通过所述密封元件至少在所述入口侧建立相邻的搁架单元之间的不透液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设置在所述入口侧的至少一个车门配置成从所述入口侧关闭所述中间空间,而不管所述中间空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搁架单元通过装载侧从所述装载区域移走以及引入到所述装载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搁架单元可通过驱动器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所述运输车辆具有可接近的踏足板,所述可接近的踏足板不管所述中间空间的位置而至少邻近所述中间空间横向于所述装载表面设置在所述入口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至少一个导向元件配置成以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最后面的搁架单元向后移动超出所述装载表面这样的方式支撑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最后面的搁架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所述运输车辆具有车顶,所述车顶至少主要在所述装载区域上方延伸并且部分地由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所述最后面的搁架单元支撑。
11.一种运输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
包括具有装载表面的装载区域的运输车辆;以及
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一个接一个设置在所述装载表面上并且配置成锁定在位置上或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移动的多个搁架单元,借以在两个相邻的搁架单元之间产生可接近的中间空间,其中所述运输车辆配置成使得所述中间空间被接近,而不管所述中间空间距在车辆横向方向上横向地设置的入口侧的位置,其中所述装载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导向元件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多个搁架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导向元件合作,使得所述多个搁架单元可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以引导的方式移动,并且其中所述装载区域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入口侧打开,使得至少一个搁架单元的设置在所述入口侧的侧壁形成所述装载区域的外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搁架单元具有密封元件,通过所述密封元件至少在所述入口侧建立相邻的搁架单元之间的不透液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设置在所述入口侧的至少一个车门配置成从所述入口侧关闭所述中间空间,而不管所述中间空间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搁架单元通过装载侧从所述装载区域移走以及引入到所述装载区域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搁架单元可通过驱动器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所述运输车辆具有可接近的踏足板,所述可接近的踏足板不管所述中间空间的位置而至少邻近所述中间空间横向于所述装载表面设置在所述入口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至少一个导向元件配置成以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最后面的搁架单元向后移动超出所述装载表面这样的方式支撑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最后面的搁架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运输系统,其中所述运输车辆具有车顶,所述车顶至少主要在所述装载区域上方延伸并且部分地由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所述最后面的搁架单元支撑。
CN202310287177.3A 2022-03-24 2023-03-21 运输系统 Pending CN1168037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2106931.1A DE102022106931A1 (de) 2022-03-24 2022-03-24 Transportsystem
DE102022106931.1 2022-03-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3753A true CN116803753A (zh) 2023-09-26

Family

ID=87930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7177.3A Pending CN116803753A (zh) 2022-03-24 2023-03-21 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02984A1 (zh)
CN (1) CN116803753A (zh)
DE (1) DE10202210693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001120U1 (de) 2000-01-24 2000-03-16 Zikun Fahrzeugbau Gmbh Transportfahrzeug
DE20109059U1 (de) 2001-05-31 2001-09-20 Frey Elektroanlagen Gmbh Fahrzeug, insbesondere Nutzfahrzeug
DE102006025876A1 (de) 2006-06-02 2007-12-06 Siegler, Adrian Lagersystem
DE102012205812A1 (de) 2012-04-10 2013-10-10 Krones Ag Warenlagersystem für ein Transportfahrzeug
DE102016106456A1 (de) 2016-04-08 2017-10-12 Deutsche Post Ag Zustell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Abliefern von Sendungen an unterschiedlichen Orten entlang einer Zustellroute
DE102016010688A1 (de) 2016-09-06 2018-03-08 Daimler Ag System zum Be- und Entladen eines Transportfahrzeuges
DE102018001734B4 (de) 2018-03-05 2020-03-19 Daimler Ag Regalsystem für einen Laderaum eines Transportfahrzeugs
DE102018105778B4 (de) 2018-03-13 2020-11-05 Adrian Siegler Verfahren zum Ausliefern von Waren mittels eines Lieferfahrzeugs sowie eine mobile Verteiler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02984A1 (en) 2023-09-28
DE102022106931A1 (de)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4186B2 (en) Tugger train trailer, transport system, and transport method
US11820596B2 (e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US11440752B2 (en) Vehicle loading system
US7568877B1 (en) Cargo handling apparatus
CA1289591C (en) Convertible beverage body for delivery truck or trailer
US6415880B1 (en)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6015177A (en) Vehicular storage unit transit system
US20240140281A1 (en) Autonomous vehicle configurable for transportation of passengers and cargo
CN111434567A (zh) 车辆
CN116803753A (zh) 运输系统
US20030147734A1 (en) Goods handling system
AU2054899A (en)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for cargo trucks, their trailers, transport containers and the like
CN101848823A (zh) 带有可抽出的装卸台的机动车
US20230084587A1 (en) Cargo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CN117980188A (zh) 厢式车货物管理系统
US6375409B1 (en) Combined lorry and transport unit system and method
CN113911612A (zh) 自动存储和取回系统
EP4074625A1 (en) Mobile crossdocking system using mega trailer
CN216969831U (zh) 一种地面移动车
CN217778479U (zh) 车辆
CN220786016U (zh) 一种运输装置
CN116279061A (zh) 具有货物舱的交通工具
KR20230046449A (ko) 차량용 적재모듈
IT202000014641A1 (it) Sistema di trasporto di contenitori
JP3064151B2 (ja) 立体駐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