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3796B -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及免疫组化染色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及免疫组化染色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3796B
CN116793796B CN202211384451.0A CN202211384451A CN116793796B CN 116793796 B CN116793796 B CN 116793796B CN 202211384451 A CN202211384451 A CN 202211384451A CN 116793796 B CN116793796 B CN 1167937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frame
incubation
reagent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844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93796A (zh
Inventor
利志勇
陈泰泉
利志实
方宇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ail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ail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ail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ail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844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37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3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3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93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3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 G01N1/31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及免疫组化染色工艺,其包括机壳和安装于机壳内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间隔排列安装有若干修复缸,所述修复缸内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若干玻片的玻片架;所述工作台设置有试剂仓;所述工作台沿修复缸的排列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孵育仓,所述孵育仓朝竖直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容纳室;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将修复缸中的玻片逐一取出并插入容纳室内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对取出的玻片上添加试剂的添加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染色机内部空间利用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及免疫组化染色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样本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及免疫组化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临床病例诊断和科研工作中广泛应用,而为了提高对生物样本玻片的染色效率,则会使用自动化仪器完成,例如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机,通过自动化操作同时对多块生物样本玻片从前处理到最终完成染色。
现有的,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机在同时对多块生物样本玻片进行染色的过程中,则是将多块生物样本玻片逐片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再通过染色模块对各生物样本玻片上进行染色处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在染色过程中,各生物样本玻片平铺在工作台上,其数量较多,因此需要将工作台设计足够大小,从而使得染色机整体的占据面积增大,其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染色机内部空间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及免疫组化染色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包括机壳和安装于机壳内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间隔排列安装有若干修复缸,所述修复缸内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若干玻片的玻片架;所述工作台设置有试剂仓;所述工作台沿修复缸的排列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孵育仓,所述孵育仓朝竖直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容纳室;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将修复缸中的玻片逐一取出并插入容纳室内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对取出的玻片上添加试剂的添加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玻片进行染色时,操作人员先将插接有玻片的玻片架放置在修复缸,对各玻片进行抗原修复等前处理工作;然后启动驱动机构,先将玻片架中的玻片取出,再启动添加机构,通过试剂仓中的试剂将对应的试剂添加至玻片上;接着通过驱动机构将完成试剂添加的玻片插入位于孵育仓中的容纳室内,进行孵育处理;最后再通过驱动机构将孵育完毕的玻片重新插入到玻片架中;采用设有多个容纳室的孵育仓用于同时对多片玻片进行孵育,并且各容纳室朝竖直方向排列,所占据的空间为竖直方向上的空间,使得工作台腾出更多的空间进行装配更多的修复缸等染色工序用的设备,提高染色机内部空间利用率;上述的设置可根据需求同时对更多的玻片进行染色处理,大大提高染色效率。
优选的,所述容纳室沿若干孵育仓的排列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排,所述容纳室内的正下方位置开设有保湿室;所述孵育仓内位于相邻两排所述容纳室之间位置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朝同一排的各所述容纳室排列方向呈波纹延伸设置,所述流道的顶部一端连通孵育仓外且形成进水口、底部一端连通孵育仓外且形成出水口;所述保湿室均连通于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玻片在各容纳室内孵育效果更好,则从进水口输入保湿液,保湿液沿着流道流动;当流至保湿室与流道相连通的位置时,保湿液流入到保湿室中,从而即可使得容纳室保持湿润;在上述过程中仅需要从进水口处加入保湿液,即可同时对同一个孵育仓的相邻两排保湿室中添加保湿液,提高保湿效率,充分利用孵育仓的空间利用;进而达到在降低玻片的占据空间的同时,还能保证玻片在孵育仓内的孵育效果。
优选的,所述孵育仓的外壁贴设有加热件,所述孵育仓对应加热件的位置处套设有保温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玻片在各容纳室内孵育效果更好,且进一步的提高对每个孵育仓中的容纳室中的保湿效果;从而在对进水口输入保湿液的同时,启动加热件,对孵育仓内进行加热,即对流入到保湿室中保湿液进行加热,受热蒸发使得各保湿室中的湿气增加,进一步减少出现玻片在孵育过程中,所孵育的组织在长时间孵育而导致的干片的情况;并且通过保温壳的保温而使得对孵育仓内加热效率更高。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且位于各孵育仓正上方位置安装有朝Y轴方向延伸的滑移轨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移架和用于夹持玻片的夹持件,所述滑移架滑移式安装于滑移轨道;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夹持件朝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用于驱使夹持件沿Y轴方向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添加机构包括:移动架和抽液针,所述移动架滑移式安装于滑移轨道;所述添加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抽液针朝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驱动组件,驱使夹持件移动至夹持件的夹手对应玻片的端部位置,启动夹持件即可将玻片进行夹持;再启动第一驱动组件即可带动玻片朝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由于玻片放置在玻片架上时,玻片竖直朝下设置,而容纳室需要玻片水平插入,并且试剂的添加需要使玻片保持水平放置,因此在夹持玻片且从玻片架中取出时,启动第一驱动件即可驱使玻片发生转动;当驱使玻片水平放置后,启动第二驱动组件驱使抽液针吸取试剂后,再将试剂添加在玻片中;该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且玻片的转移与试剂的添加的相关结构分离,染色效率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壳内的空间利用率,不仅直接将滑移轨道设置在各孵育仓的正上方位置,节约了机壳内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利用率;而且将滑移架和移动架同时滑移式安装在滑移轨道,节约了机壳内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滑移轨道间隔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用于驱动滑移架或移动架在滑移轨道上滑动的第一带传动组,所述第一带传动组均安装于两所述滑移轨道之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需要对多块玻片完成多次的移动操作,因此将滑移轨道设置有一对,使得滑移架和移动架滑动更加稳定;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则直接将驱动滑移架和移动架滑动的第一带传动组安装在两条滑移轨道之间位置,达到空间利用最大化,且降低滑移架和移动架滑动的干涉;并且采用带传动方式进行驱动滑移架和移动架滑动,降低成本。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开设有供修复缸卡入的容纳槽,所述修复缸的缸口处设有承接架,所述玻片架的顶部架设于承接架;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用于驱动承接架朝修复缸的深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承接架盖设有盖子,所述盖子设有移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将修复缸直接安装在工作台的台面,由于修复缸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当玻片从修复缸中的玻片架取出后,为了更加便利地将玻片插入到容纳室内,则需要将孵育仓安装在更高的位置处,如此则需要增高机壳的整体高度;因此为了提高机壳的空间利用率,降低该染色机的整体空间占有率,从而在工作台中设置有容纳槽,将修复缸直接安装在工作槽内,充分利用机壳内壳底的空间利用率,降低孵育仓在竖直方向上的设置高度;并且在放置玻片架时,可通过第二驱动件先将承接架移动至容纳槽外,使得将玻片架架设在承接架上更加方便;
另外在对玻片进行抗原修复的过程中,需要使得玻片架中的玻片处于95°-98°的修复液环境中进行,因此可在通入修复液且对修复液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承接架朝修复跟那个的深度方向移动,即驱使玻片架一同移动,从而可对修复液进行拨动,使得修复液各位置的热度更加均匀,进而使得各玻片的各位置在相同时间所处修复液中的温度更加接近,提高修复效果;并且在抗原修复前,采用夹持块通过移动块将盖子盖设在承接架,提高加温过程的保温效果,缩短加温时间,提高修复效率;
为了进一步增加该染色机的功能,因此在完成对玻片的孵育工序后,需要进行复染、返蓝工序,然而复染、返蓝工序仅需要将玻片短暂时间接触染液;因此在安装玻片架时,直接将玻片架架设在承接架;当将孵育完成的玻片重新插入玻片架后,在修复缸内添加相应染液后,启动第二驱动件,驱动整个玻片架离开修复缸,即可完成复染、返蓝工序,降低其与前期的抗原修复工序的冲突,同时达到两种染色工序,降低成本;上述的第二驱动件也设置在容纳槽内,在增加功能的同时保证整体的空间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承接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导轨,所述盖子滑移式安装于定位导轨,所述工作台对应各修复缸的位置均安装有连通于定位导轨的容纳导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玻片架架设在承接架上后,通过驱使夹持件移动至对应移动块的一侧位置,然后再驱使夹持件朝定位轨道的延伸方向移动,即可带动盖子发生滑动,直至滑入到容纳导轨内,即可完成将盖子盖设在承接架;反之则可带动盖子滑回至定位轨道中;该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并且采用推动的方式完成,可降低对夹持件位置要求准确性,提高对夹持件的调试效率。
优选的,所述试剂仓包括:底盘和若干用于放置多个试剂瓶的试剂架,所述底盘安装于工作台;若干所述试剂架朝同一方向排列设置,所述试剂架均卡接于底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对试剂仓中的试剂瓶进行更换和添加,从而通过设置多排试剂架,并且直接将试剂架采用卡接的方式与底盘连接,不仅无需同时将试剂仓进行拆除,而且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将对应的试剂架拆除,提高效率。
优选的,所述底盘的边角位置开设有避位槽,所述工作台位于避位槽的位置设置有上方开口的清洁仓,所述清洁仓内连通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的管口朝向清洁仓的仓底;所述清洁仓的仓底位置开设有出液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当抽液针完成一次吸取试剂后,则将抽液针插入到清洁仓内,然后从喷液管通入清洁液,即可完成对抽液针的清洗,减少了对不同试剂造成污染;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若该清洁仓只能设置在底盘的一侧位置,则会使得移动架的移动距离则加长,因此直接在底盘上开设出一个用于放置清洁仓的避位槽,降低了整体设备在水平方向上的占用面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免疫组化染色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工艺,基于任一所述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所述免疫组化染色工艺包括:
玻片信息录入,启动驱动机构,将玻片从玻片架中逐一取出并对每块玻片对应二维码拍照;
试剂瓶信息录入,启动添加机构,拍摄各试剂瓶对应二维码和对各试剂瓶进行液位检测;
玻片前处理,启动修复缸,对玻片依次进行烤片、脱蜡、水化和抗原修复工序;
玻片染色处理,启动驱动机构,将玻片从玻片架中逐一取出;启动添加机构,对玻片上添加指定试剂;再将玻片送入容纳室孵育;
玻片后处理,启动驱动机构,将玻片插入玻片架;启动修复缸,对玻片依次进行复染、返蓝、脱水和透明工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对多块玻片进行染色,因此在染色之前,对每块玻片进行玻片信息录入,以及对试剂瓶信息录入;接着再进行玻片前处理、玻片染色处理和玻片后处理,从而提高后续添加至每块玻片的试剂更加准确和充分,提高染色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采用设有多个容纳室的孵育仓用于同时对多片玻片进行孵育,并且各容纳室朝竖直方向排列,所占据的空间为竖直方向上的空间,使得工作台腾出更多的空间进行装配更多的修复缸等染色工序用的设备,提高染色机内部空间利用率;上述的设置可根据需求同时对更多的玻片进行染色处理,大大提高染色效率;
2.为了使得玻片在各容纳室内孵育效果更好,则从进水口输入保湿液,保湿液沿着流道流动;当流至保湿室与流道相连通的位置时,保湿液流入到保湿室中,从而即可使得容纳室保持湿润;在上述过程中仅需要从进水口处加入保湿液,即可同时对同一个孵育仓的相邻两排保湿室中添加保湿液,提高保湿效率,充分利用孵育仓的空间利用;进而达到在降低玻片的占据空间的同时,还能保证玻片在孵育仓内的孵育效果;
3.为了使得玻片在各容纳室内孵育效果更好,且进一步的提高对每个孵育仓中的容纳室中的保湿效果;从而在对进水口输入保湿液的同时,启动加热件,对孵育仓内进行加热,即对流入到保湿室中保湿液进行加热,受热蒸发使得各保湿室中的湿气增加,进一步减少出现玻片在孵育过程中,所孵育的组织在长时间孵育而导致的干片的情况;并且通过保温壳的保温而使得对孵育仓内加热效率更高;
4.由于玻片在染色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添加不同的试剂,因此在添加一种试剂,并且进行孵育完成后,通过驱动机构将玻片从容纳室取出后,再将玻片卡入到清洗室内,从进液管通入清洗液,并且从进气管通入气体,从而达到对玻片添加有试剂的一侧进行清洗;再进行下一次的试剂添加;该过程中依然通过驱动机构的作用达到将玻片转移至清洗仓,且该操作与将玻片插入容纳室内的操作一致,操作简便;另外将清洗仓设置在若干孵育仓的排列路径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机壳内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驱动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添加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修复缸安装于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修复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修复缸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玻片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孵育仓的爆炸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孵育仓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孵育仓中的流道结构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清洗仓结构剖视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试剂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清洁仓结构剖视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试剂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免疫组化染色工艺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壳;11、活动门;12、承接板;13、滑移轨道;2、工作台;21、容纳槽;22、放置槽;23、容纳导轨;3、修复缸;31、缸体;311、输液口;312、排液口;313、第二液位传感器;32、加热棒;33、承接架;331、定位导轨;34、第二驱动件;35、连接杆;36、盖子;361、移动块;4、孵育仓;41、容纳室;42、保湿室;421、横条;43、盛放块;44、流道;441、连通段;442、输送段;443、入水口;444、落水口;45、进水口;46、出水口;47、加热件;48、保温壳;49、支撑柱;40、加固板;5、试剂仓;51、底盘;511、卡接槽;512、避位槽;52、试剂架;53、滑轨;54、托盘;55、放置架;551、插接口;6、驱动机构;61、滑移架;62、第一驱动组件;621、安装架;622、固定架;63、夹持件;64、第一驱动件;65、第一识别摄像头;7、添加机构;71、移动架;72、第二驱动组件;73、抽液针;731、第一液位传感器;74、第二识别摄像头;8、清洗仓;81、清洗室;82、进气管;83、进液管;84、排液管;85、承接块;9、清洁仓;91、喷液管;92、出液管;101、玻片架;102、通孔;103、排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
实施例1
参照图1,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包括机壳1和工作台2,机壳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与机壳1内连通,机壳1开设有开口的一侧为工位;机壳1对应开口的位置铰接设置有活动门11;工作台2水平延伸设置,工作台2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的底部位置。
参照图1和图2,工作台2在工位正对方向上的一侧安装有若干个上方开口的修复缸3、另一侧安装有试剂仓5;每个修复缸3内均放置有一个放置有若干块玻片的玻片架101;工作台2位于修复缸3远离工位的一侧拆卸式安装有若干个孵育仓4,在本实施例中,孵育仓4的数量为三个,每个孵育仓4朝向修复缸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容纳室41;机壳1内设置有用于将修复缸3中的玻片逐一取出并插入容纳室41内进行孵育的驱动机构6和用于对取出的玻片上添加试剂的添加机构7,从而可同时对多块玻片进行染色。
参照图2和图3,机壳1内且位于各孵育仓4的正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承接板12,承接板12朝水平方向延伸,承接板12远离孵育仓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对滑移轨道13,两条滑移轨道13水平间隔设置且朝孵育仓4的排列方向延伸;驱动机构6包括滑移架61和第一驱动组件62,滑移架61滑移式安装在滑移轨道13,滑移架61的滑移方向为Y轴方向;第一驱动组件62包括安装架621和固定架622,安装架621朝X轴方向滑移式安装在滑移架61,固定架622朝Z轴方向滑移式安装在安装架621;安装架621和固定架622均分别通过丝杆电机组驱动滑动。
驱动机构6还包括夹持件63和第一驱动件64,夹持件63可以是电动夹手、手指气缸等,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63为电动夹手,夹持件63位于工作台2的正上方,夹持件63朝Y轴方向转动式安装在固定架622,从而可通过安装架621和固定架622的滑动带动夹持件63分别朝X轴和Z轴方向移动;第一驱动件64为电机,第一驱动件64固定安装在固定架622,第一驱动件64的输出轴与夹持件63固定连接,从而达到驱动夹持件63在夹手竖直朝下和水平朝孵育仓4方向转换。
即可驱使夹持件63在修复缸3中取出单片玻片,再启动第一驱动件64驱使夹持件63转动,使得该玻片水平朝向孵育仓4,再驱使夹持件63朝X轴方向移动直至将玻片插入到容纳室41内。
参照图3,滑移架61固定安装有第一识别摄像头65;当第一驱动件64驱使夹持件63转动至玻片水平设置时,第一识别摄像头65位于该玻片上预设的二维码正上方,从而即可在对该玻片进行染色前识别出该玻片的信息。
参照图4和图5,添加机构7包括移动架71和第二驱动组件72,移动架71滑移式安装在滑移轨道13,移动架71和滑移架61分别位于滑移轨道13的两端位置处。
参照图3和图5,第二驱动组件72与第一驱动组件62结构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用于驱动安装架621和固定架622滑动的结构为第二带传动组,在此不作赘述。
参照图4和图5,添加机构7还包括抽液针73,抽液针73竖直朝下设置且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组件72的固定架622,从而即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72驱使抽液针73在试剂仓5中抽取相应试剂;抽液针73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731,第一液位传感器731为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用于在染色前对试剂仓5的试剂液位进行检测,以保证在染色过程中有充分的试剂进行添加。
第二驱动组件72的安装架621固定安装有第二识别摄像头74,第二识别摄像头74位于试剂仓5的正上方,第二识别摄像头74用于对试剂仓5中各试剂瓶的二维码进行识别。
参照图2和图4,第一驱动组件62和第二驱动组件72均包括有第一带传动组,两个第一带传动组均安装在承接板12且位于两条滑移轨道13之间位置,两个第一带传送组朝两条滑移轨道13的排列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滑移架61和移动架71分别与两个第一带传动组的皮带固定连接,从而可通过带传动驱动滑移架61和移动架71沿滑移轨道13朝Y轴方向滑动,进而分别带动夹持件63和抽液针73朝Y轴方向移动。
参照图6,工作台2的台面开设有容纳槽21;在本实施例中,修复缸3为六个,六个修复缸3朝Y轴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修复缸3固定安装在容纳槽21内,从而可使得机壳1内的空间利用率更高;一侧的其中三个修复缸3用于抗原修复工序、另一侧的三个修复缸3用于复染、返蓝工序;当其中一批次的玻片在孵育仓中进行孵育的过程中,可将另一批次的玻片放入用于抗原修复工序的修复缸3中进行抗原修复工序,而完成孵育的玻片则放入到用于复染、返蓝工序的修复缸3中的玻片架101中进行复染、返蓝工序;从而达到流水线作业,可同时对更多的玻片进行染色,大大提高效率。
参照图7和图8,每个修复缸3均包括缸体31和加热棒32,缸体31可以为不锈钢缸体、透明石英玻璃缸体等,在本实施例中,缸体31为透明石英玻璃缸体,从而提高缸体31内壁的整洁度;缸体31固定安装在容纳槽21内,缸体31的底部开设有输液口311和排液口312,从而即可对缸体31内通入对应液体,对玻片架101中的玻片进行脱蜡、水化和抗原修复的前处理工序,再通过排液口312排除液体;缸体3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313,从而可实时检测缸体31的液面高度。
加热棒32固定安装在缸体31的仓底,加热棒32朝玻片架101中的玻片排列方向水平延伸,从而即可对玻片架101中的玻片进行烤片工序,以及在抗原修复过程中对修复液进行加热;缸体31外侧壁的相对两侧贴设有电加热片,从而提高对缸体31内的加热均匀程度,使得各玻片的各位置在相同时间的加热程度更加接近。
参照图7和图8,缸体31的缸口处设有承接架33,承接架33的形状与缸体31的缸口一致,玻片架101架设于承接架33;容纳槽21内且位于缸体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件34,第二驱动件34为丝杆电机组,承接架33靠近第二驱动件3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35,连接杆35与第二驱动件34的丝杆螺纹连接,从而可带动玻片架101朝竖直向上移动离开缸体31;不仅可在修复过程中移动玻片架101,使得修复液各位置的加热程度更加均匀,而且在孵育完成之后,可进行复染、返蓝工序。
参照图8和图9,玻片架101的底部封闭设置,玻片架101的相对两侧开设有通孔102,从而在修复过程中,各玻片的各位置受热更加均匀;玻片架101的架底内开设有排水道103,排水道103的一端连通于玻片架101内、另一端连通于玻片架101侧壁外,便于将遗留在玻片架101中的液体排出。
参照图6和图7,承接架33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导轨331,定位导轨331朝X轴方向延伸,每个承接架33对应定位导轨331的位置均滑移式安装有一个盖子36,盖子3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块361,从而可对缸体31的缸口进行覆盖,达到对缸体31保温效果;工作台对应每个修复缸3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对容纳导轨23,两条容纳导轨23分别与两条定位导轨331相连通,容纳导轨23与定位导轨331在同一条直线上,从而当通过第二驱动件34驱动盖子36移动至对应容纳导轨23的位置处后,再通过夹持件63拨动移动块361滑动,直至滑入到容纳导轨23内,以便于后续夹持件63将玻片夹出。
参照图10和图11,每个孵育仓4均开设若干排容纳室41,即容纳室41的排数为多排,在本实施例中以两排为例,若干排容纳室41朝若干孵育仓4的排列方向间隔排列,同一排的容纳室41朝孵育仓4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每个容纳室41内的正下方位置均开设有保湿室42。
参照图12和图13,孵育仓4内且位于每相邻两排容纳室41之间位置开设有流道44,流道44呈波纹状,流道44包括若干个循环道,循环道的数量与同一排的容纳室41数量一致,若干个循环道朝孵育仓4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两排容纳室41之间相对应的两个容纳室41之间位置设置一个循环道。
每个循环道均包括连通段441和输送段442,连通段441和输送段442朝循环道排列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个循环道的输送段442与相邻一个循环道的连通段441之间通过入水口443相连通,同一个循环道的连通段441和输送段442之间通过落水口444相连通,入水口443和落水口444错位设置,即入水口443和落水口444分别位于连通段44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位置;两排容纳室41之间相对应的两个容纳室41的保湿室42同时连通同一个连通段441;孵育仓4远离容纳室41的一侧且对应最顶部循环道的连通段441位置开设有进水口45,进水口45与最顶部的连通段441相连通,孵育仓4远离容纳室41的一侧且对应最底部循环道的输送段442位置开设有出水口46,出水口46与最底部的输送段442相连通;从而将保湿液从进水口45通入后,保湿液即可通过流道44流入到两排容纳室41对应的每个保湿室42内,不仅提高了孵育效果,并且该设置也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当将玻片插入到容纳室41内后即可对玻片进行保湿处理,盛放块43的设置也减少玻片与保湿液的接触。
参照图12和图13,孵育仓4内且位于流道44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柱49,支撑柱49朝孵育仓4的高度方向延伸,支撑柱49同时穿设于每个连通段441和输送段442的中间位置,从而可提高孵育仓4的整体稳定性;支撑柱49的横截面积小于输送段442的横截面积,从而使得保湿液可顺畅地从输送段442中流过。
参照图10,孵育仓4的朝前一侧和朝后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固板40,加固板40为金属板,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孵育仓4的整体稳定性。
参照图11和图13,每个保湿室42内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多根横条421,多根横条421朝连通段44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各横条421远离保湿室42的室底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对盛放块43,两块盛放块43朝横条4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可在将玻片插入容纳室41内时,玻片的底部抵接于盛放块43的同时,提高保湿液流入保湿室的顺畅度,减少出现由于保湿液水位过高而接触玻片底部的情况;并且也可提高孵育仓4的整体稳定性。
参照图10和图11,孵育仓4的外侧壁贴设有加热件47,加热件47为加热片;孵育仓4对应加热件47的位置处套设有保温壳48,从而达到对孵育仓4保温效果。
参照图4和图14,工作台2在孵育仓4的排列方向上固定安装有清洗仓8,清洗仓8位于各孵育仓4远离试剂仓5的一侧,清洗仓8开设有清洗室81,清洗室81的朝向与容纳室41的朝向一致,使得玻片可朝相同方向插入清洗室81或容纳室41;清洗仓8位于清洗室81内连通有两根进气管82和一根进液管83,一根进液管83和其中一根进气管82均安装在清洗室81的顶部位置,另一根进气管82安装在清洗室81的底部位置,进液管83的管口和进气管82的管口均朝向清洗室81内位置;位于清洗室81内的顶部位置的进气管82和进液管83朝清洗室81的深度方向依次设置;清洗仓8位于清洗室81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84;从而当玻片插入到清洗室81内后,对进液管83通入清洗液和对进气管82通入气体,更加充分地对玻片的试剂进行清洗,提高后续的染色效果。
清洗室81内的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承接块85,从而当玻片插入到清洗室81内时,玻片抵接在承接块85上,使得玻片在清洗室81内更加稳定。
参照图4和图15,试剂仓5包括底盘51和若干个试剂架52,底盘51为矩形状,底盘51水平固定安装在工作台2,底盘51的顶部开设有卡接槽511;若干个试剂架52朝修复缸3的排列方向水平排列设置,每个试剂架52均朝工位朝向的方向延伸,每个试剂架52均朝长度方向排列插接有多个试剂瓶,试剂架52插接于卡接槽511,从而达到对试剂架52的拆卸式安装。
参照图15和图16,底盘51远离工位和修复缸3的边角处开设有避位槽512,工作台2位于避位槽512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清洁仓9,清洁仓9上方开口,清洁仓9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喷液管91,喷液管91与清洁仓9内连通,喷液管91与清洁仓9内连通的管口朝向清洁仓9的仓底,清洁仓9的仓底位置开设有出液管92;从而当驱使抽液针73插入到清洁仓9内后,可对喷液管91通入清洁液,即可对抽液针73进行充分清洁。
实施例2
参照图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试剂仓5包括一对滑轨53、托盘54和放置架55,两条滑轨53朝垂直于工位朝向的方向水平间隔设置,两条滑轨53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2,两条滑轨53相对设置且朝工位朝向的方向延伸;托盘54的两侧分别滑移式安装于两条滑轨53;放置架55固定安装在托盘54远离工作台2的一侧,放置架55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供试剂瓶插入的插接口551;从而可通过滑动托盘54,将托盘54从滑轨53中拉出即可整体取出试剂瓶。
托盘54和放置架55均呈矩形状,本实施例中的避位槽512开设在托盘54和放置架55同一边角处。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免疫组化染色工艺。参照图18,免疫组化染色工艺包括:
S10:玻片信息录入,启动驱动机构6,通过夹持件63将玻片从玻片架101中逐一取出,并通过第一识别摄像头65对每块玻片对应二维码拍照,为后续对各玻片添加试剂种类更加准确。
S20:试剂瓶信息录入,启动添加机构7,通过第二识别摄像头74拍摄各试剂瓶对应二维码,为后续在添加试剂时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吸取到对应的试剂,并且通过将抽液针73插入到每个试剂瓶内,以抽液针73上的第一液位传感器731对各试剂瓶进行液位检测,为后续在染色过程中,试剂量充分;其中每液位检测一种试剂后,均需将抽液针73插入清洁仓9内进行清洗。
S30:玻片前处理,启动修复缸3,先通过启动加热棒32和电加热片对玻片进行烤片处理,然后通过输液口311和排液口312的配合,依次通入相应的液体进行脱蜡、水化和抗原修复工序;其中在进行抗原修复工序前,先通过夹持件63将各盖子36从容纳导轨23推入定位导轨331,盖设在各缸体31的缸口处;并且在通入修复液后,同时启动加热棒32和电加热片,对修复液加热至95°-98°,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至98°,在加热过程中启动第二驱动件34,驱使玻片架101移动,提高对修复液加热的均匀程度,进而提高修复效果。
S40:玻片染色处理,启动驱动机构6,将玻片从玻片架101中逐一取出,并将玻片转动至水平朝向;启动添加机构7,通过抽液针73吸取对应的实际,再对玻片上添加指定试剂;最后将玻片送入容纳室41内孵育指定时间;根据每个玻片需要添加试剂的次数,反复进行将玻片从孵育仓4中取出,添加试剂后再重新送入容纳室41内孵育;其中在每次添加试剂之前都需将玻片插入到清洗仓8对玻片进行清洗;另外在每添加一次试剂后,均需将抽液针73插入清洁仓9内清洗;
每当将一个修复缸3的玻片架101上的所有玻片完成送入容纳室41内孵育时,将该玻片架101更换新的一个装有待染色玻片的玻片架101,根据步骤S30的方式进行玻片前处理。
S50:玻片后处理,启动驱动机构6,将孵育完成的玻片插入对应的用于复染、返蓝工序的修复缸3中的玻片架101中;启动修复缸3,先通入相应的液体,再启动第二驱动件34,驱使玻片架101进入修复缸3内,完成对玻片进行复染、返蓝工序,然后再进行脱水和透明工序,最终完成对玻片的染色;其中在进行复染、返蓝工序中,玻片在液体中浸泡短暂时间后,通过启动第二驱动件34,将玻片架101抬离缸体3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包括机壳(1)和安装于机壳(1)内的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间隔排列安装有若干修复缸(3),所述修复缸(3)内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若干玻片的玻片架(101);所述工作台(2)设置有试剂仓(5);所述工作台(2)沿修复缸(3)的排列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孵育仓(4),所述孵育仓(4)朝竖直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容纳室(41);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用于将修复缸(3)中的玻片逐一取出并插入容纳室(41)内的驱动机构(6)和用于对取出的玻片上添加试剂的添加机构(7);所述机壳(1)内且位于各孵育仓(4)正上方位置安装有朝Y轴方向延伸的滑移轨道(13),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滑移架(61)和用于夹持玻片的夹持件(63),所述滑移架(61)滑移式安装于滑移轨道(13);所述驱动机构(6)还包括:用于驱使夹持件(63)朝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62)和用于驱使夹持件(63)沿Y轴方向转动的第一驱动件(64);所述添加机构(7)包括:移动架(71)和抽液针(73),所述移动架(71)滑移式安装于滑移轨道(13);所述添加机构(7)还包括:用于驱使抽液针(73)朝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72);所述滑移架(61)固定安装有第一识别摄像头(65);所述抽液针(73)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7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室(41)沿若干孵育仓(4)的排列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排,所述容纳室(41)内的正下方位置开设有保湿室(42);所述孵育仓(4)内位于相邻两排所述容纳室(41)之间位置开设有流道(44),所述流道(44)朝同一排的各所述容纳室(41)排列方向呈波纹延伸设置,所述流道(44)的顶部一端连通孵育仓(4)外且形成进水口(45)、底部一端连通孵育仓(4)外且形成出水口(46);所述保湿室(42)均连通于流道(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仓(4)的外壁贴设有加热件(47),所述孵育仓(4)对应加热件(47)的位置处套设有保温壳(4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轨道(13)间隔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2)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2)均包括用于驱动滑移架(61)或移动架(71)在滑移轨道(13)上滑动的第一带传动组,所述第一带传动组均安装于两所述滑移轨道(13)之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开设有供修复缸(3)卡入的容纳槽(21),所述修复缸(3)的缸口处设有承接架(33),所述玻片架(101)的顶部架设于承接架(33);所述容纳槽(21)内设有用于驱动承接架(33)朝修复缸(3)的深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34);所述承接架(33)盖设有盖子(36),所述盖子(36)设有移动块(3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架(3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导轨(331),所述盖子(36)滑移式安装于定位导轨(331),所述工作台(2)对应各修复缸(3)的位置均安装有连通于定位导轨(331)的容纳导轨(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仓(5)包括:底盘(51)和若干用于放置多个试剂瓶的试剂架(52),所述底盘(51)安装于工作台(2);若干所述试剂架(52)朝同一方向排列设置,所述试剂架(52)均卡接于底盘(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51)的边角位置开设有避位槽(512),所述工作台(2)位于避位槽(512)的位置设置有上方开口的清洁仓(9),所述清洁仓(9)内连通有喷液管(91),所述喷液管(91)的管口朝向清洁仓(9)的仓底;所述清洁仓(9)的仓底位置开设有出液管(92)。
9.一种免疫组化染色工艺,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组化染色工艺包括:
玻片信息录入,启动驱动机构(6),将玻片从玻片架(101)中逐一取出并对每块玻片对应二维码拍照;
试剂瓶信息录入,启动添加机构(7),拍摄各试剂瓶对应二维码和对各试剂瓶进行液位检测;
玻片前处理,启动修复缸(3),对玻片依次进行烤片、脱蜡、水化和抗原修复工序;
玻片染色处理,启动驱动机构(6),将玻片从玻片架(101)中逐一取出;启动添加机构(7),对玻片上添加指定试剂;再将玻片送入容纳室(41)孵育;
玻片后处理,启动驱动机构(6),将玻片插入玻片架(101);启动修复缸(3),对玻片依次进行复染、返蓝、脱水和透明工序。
CN202211384451.0A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及免疫组化染色工艺 Active CN1167937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4451.0A CN116793796B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及免疫组化染色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4451.0A CN116793796B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及免疫组化染色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3796A CN116793796A (zh) 2023-09-22
CN116793796B true CN116793796B (zh) 2024-01-23

Family

ID=8803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4451.0A Active CN116793796B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及免疫组化染色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379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9156A (zh) * 2016-02-24 2016-06-22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载玻片上组织样品染色的全自动染色仪及使用方法
CN110333117A (zh) * 2019-06-26 2019-10-15 万兆 病理学染色机
CN110849695A (zh) * 2019-11-26 2020-02-28 苏州百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系统
CN113702142A (zh) * 2021-09-10 2021-11-26 杭州米太科技有限公司 细胞染色仪
CN215180229U (zh) * 2021-01-26 2021-12-14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孵育装置
CN114152496A (zh) * 2021-12-31 2022-03-08 河南赛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
CN114279798A (zh) * 2021-04-25 2022-04-05 福州安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及其染色方法
CN216847145U (zh) * 2021-12-07 2022-06-28 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9156A (zh) * 2016-02-24 2016-06-22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载玻片上组织样品染色的全自动染色仪及使用方法
CN110333117A (zh) * 2019-06-26 2019-10-15 万兆 病理学染色机
CN110849695A (zh) * 2019-11-26 2020-02-28 苏州百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系统
CN215180229U (zh) * 2021-01-26 2021-12-14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孵育装置
CN114279798A (zh) * 2021-04-25 2022-04-05 福州安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及其染色方法
CN113702142A (zh) * 2021-09-10 2021-11-26 杭州米太科技有限公司 细胞染色仪
CN216847145U (zh) * 2021-12-07 2022-06-28 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机
CN114152496A (zh) * 2021-12-31 2022-03-08 河南赛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3796A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4007B (zh) 妇科分泌物检测装置
CN106979878B (zh) 一种组织病理标本处理系统
JP2002071538A (ja) スライドガラス上に置かれた組織標本を染色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4528531A (ja) 自動化ラボラトリ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4698205A (zh) 自动加样器
CN111323287A (zh) 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设备
CN116793796B (zh)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及免疫组化染色工艺
CN211402409U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7277263U (zh) 一种快速染色装置
CN116413114A (zh) 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
CN116046504A (zh) 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装置
CN112730000B (zh) 一种自动化滴染封片设备
CN109297794A (zh) 染色板及制片染色一体机
CN115201476A (zh)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2932128U (zh) 一种全自动病理切片染色系统
CN108456640A (zh) 用于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诊断一体机的pcr模块
CN207259496U (zh) 核酸杂交仪
CN114184801A (zh) 一种用于检测组织细胞原血红素的流水线式生化分析仪
CN113267498A (zh) 基层全自动体液检验平台及自动化体液分析系统
CN114152496A (zh) 一种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
CN107629952B (zh) 核酸杂交仪
CN214408319U (zh) 一种生物组织样本切片自动染色装置
CN216051029U (zh) 玻片染色装置
CN218885579U (zh) 一种玻片染色用试剂添加装置
CN112710527B (zh) 一种生物组织样本切片自动染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