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3114A - 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3114A
CN116413114A CN202310226948.8A CN202310226948A CN116413114A CN 116413114 A CN116413114 A CN 116413114A CN 202310226948 A CN202310226948 A CN 202310226948A CN 116413114 A CN116413114 A CN 116413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eing
piece
liquid
assembly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269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炜
刘祎
葛阳
李俊博
吴炎凡
徐正平
冯勇通
刘寒
张哲�
唐玉国
谢劲松
董文飞
耿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Guoke Brigh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Guoke Brigh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Guoke Brigh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Guoke Brigh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269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3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3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3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 G01N1/31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 G01N1/31Apparatus therefor
    • G01N1/312Apparatus therefor for samples mounted on planar subst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包括:基架、传输机构、制片结构、染色结构和移液夹爪结构;其中,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结构和第二传输结构,第一传输结构适于连接前处理装置和染色系统,第二传输结构适于连接染色系统和盖片装置;制片结构安装在基架上、且位于传输结构和第二传输结构之间,染色结构安装在基架上,移液夹爪结构与基架相接。此结构对细胞进行自动化的染色制片,降低出错概率,也提高了效率;采用六通道染色和单通道染色结合,兼顾了高低通量,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性,利用制片结构的分区协作,节省时间,无需仪器停机等待,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
背景技术
细胞病理学包括脱落细胞学和穿刺细胞学病理,其中脱落细胞学包括妇科脱落细胞学病理和非妇科细胞学病理,其中妇科脱落细胞学是市场应用最多,份额最大的细分领域。宫颈癌筛查即妇科脱落细胞学的重要应用。
细胞病理是女性宫颈癌筛查重要组成部分,占比65%。细胞病理常用制片技术分为巴氏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巴氏涂片技术利用挂板从宫颈口刮取脱落细胞,然后直接涂抹在玻片上,进而完成固定、染色。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无须设备、价格低廉,但是涂片质量低且容易丢失细胞造成诊断的假阴性。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有效的改善了巴氏涂片的缺点,已经取代巴氏涂片法成为市场主流。液基薄层细胞技术分为膜式和沉降式两种方法,在制片效果上沉降式由于可以保留细胞固有三维结构,比膜式的效果更优,更利于临床诊断。
但是基于沉降式染色制片的细胞病理诊断流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样本前处理、染色制片、封片和阅片,需要多仪器多人工的协同操作才能完成,非常的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普通个人安装置物架十分不方便,同时置物架需要落地占地面的空间,导致局限性很大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包括:
基架;
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结构和第二传输结构,所述第一传输结构适于连接前处理装置和染色系统,用于前处理装置内的样本向染色系统侧传输,所述第二传输结构适于连接染色系统和盖片装置,以将染色系统上染色完成的样本传输到盖片装置上;
制片结构和染色结构,所述制片结构安装在所述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输结构和第二传输结构之间,所述染色结构安装在所述基架上,所述染色结构用于对制片结构中的样本进行染色;
移液夹爪结构,所述移液夹爪结构与所述基架相接,所述移液夹爪结构移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上的样本至制片结构内或移动制片结构内染色完成的样本至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上。
可选地,上述的制片结构包括:
基准件;
沉降组件,所述沉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准件上,所述沉降组件包括底板和若干沉降仓,所述底板和所述沉降仓固定连接,所述沉降仓适于容纳试样;
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准件上,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若干第三移动件以及至少两个压紧件,所述转动件设置在所述基准件的两端,所述第三移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压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移动件连接,所述转动件适于在外力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所述第三移动件适于在所述转动件的带动下在所述转动件上移动,所述压紧件适于相向运动以夹紧所述沉降组件,且带动所述沉降组件靠近玻片架以压紧所述玻片架。
可选地,上述的玻片架包括:
玻片架本体;
至少一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设在所述玻片架本体上,适于放置载玻片,所述放置槽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载玻片的横截面面积;
吸液件,所述吸液件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
其中,所述吸液件的高度与载玻片高度之和小于所述放置槽的深度,所述载玻片与所述放置槽内壁之间具有存液间隙以使所述吸液件吸收自所述载玻片上溢出的液体;
所述吸液件包括吸液部和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开设在所述吸液部上;所述放置槽包括放置槽和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设在所述玻片架本体上,用于放置所述吸液部和所述载玻片;所述放置槽沿着所述放置槽的底面凹陷,直至所述放置槽向远离所述放置槽的方向贯穿所述玻片架本体;所述镂空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放置槽的横截面面积。
可选地,上述的所述染色结构包括:
安装架;
第一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
染色机构,所述染色机构包括第一染色组件和第二染色组件,所述第一染色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二染色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上;其中,所述第一染色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染色件,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染色组件朝向靠近或远离样本方向运动以对样本进行批量染色,所述第二染色组件包括一个染色件,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染色组件朝向靠近或远离样本方向运动以对样本进行单独染色;
输液结构,所述输液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染色机构进行连通,其另一端与输液源连通,用于对所述染色机构侧输送染色液;
所述第一染色组件包括六个染色件,六个所述染色件阵列排布在第一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二染色组件包括一个染色件,一个所述染色件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上;
所述染色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结构上,所述第一移动结构带动所述染色结构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进行移动。
可选地,上述的输液结构包括:
分流件和传输件,与所述第一染色组件中的染色件连通的传输件适于通过分流件与输液源连通;与所述第二染色组件中的染色件连通的传输件适于直接与输液源连通;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分流件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分流件;
所述分流件包括进液通道和至少两个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设置在所述分流件远离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分流件连接的一端,所述进液通道适于与所述输液源连通;
所述出液通道设置在所述分流件的侧面,所述出液通道适于通过传输件与所述第一染色组件中的染色件连通;
所述分流件将所述进液通道进入的染色液进行分流,通过所述出液通道向所述染色件输送染色液;
所述染色件上还包括有弃液件和至少两个注液件;在垂直方向上,所述注液件与样本的距离大于所述弃液件与样本的距离。
可选地,上述的还包括电磁阀、柱塞泵和弃液泵;
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柱塞泵和所述传输件均相连,所述柱塞泵还适于与试剂瓶相连,以泵出试剂瓶中的试剂至传输件中;
所述弃液泵通过传输件与所述弃液件相连通,以吸出样本中的弃液。
可选地,上述的所述移液夹爪结构包括:第二移动结构、夹持组件和移液组件;
所述移液组件包括:
安装板;
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传动组件上还安装有移液件和扫码装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移液件和所述扫码装置在靠近或远离样本的方向移动;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爪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夹爪设置在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移液件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夹爪相连,以带动所述夹爪沿着远离和靠近样本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移动结构带动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移液组件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进行移动。
可选地,上述的还包括:第一抽屉件和第二抽屉件,所述第一抽屉件和所述第二抽屉件均安装在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抽屉件用于放置试剂瓶和废液桶,所述第一抽屉件上还设有质量传感器,以监测试剂瓶和废液桶;
所述第二抽屉件设置有离心管架托板,以放置离心管输出架;所述第二抽屉件上还放置有垃圾桶;
所述放置平台上与所述垃圾桶对应开设有垃圾口,所述放置平台与所述离心管输出架对应开设有离心管架输出口。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传输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放置平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还适于与细胞病理前处理装置连接;
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沿着第三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
第一从动结构,所述第一从动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结构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还与所述第一从动结构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一从动结构运动;
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件上,所述第一移动键还与所述第一从动结构连接;
所述第二传输结构包括: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放置平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还适于与盖片装置连接;
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沿着第三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第二从动结构,所述第二从动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还与所述第二从动结构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二从动结构运动;
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件上,所述第二移动件还与所述第二从动结构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还包括耗材架和耗材提升结构,所述耗材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基架上;
所述耗材提升结构包括移动机构和耗材提升托盘,所述耗材提升托盘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带动耗材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放置平台的方向移动或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上述的还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
清洗装置本体,清洗装置本体具有容纳腔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开设在所述容纳腔底部;
清洗结构,所述清洗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清洗结构具有至少一个清洁腔,所述清洁腔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适于连通外接介质源,所述清洁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其中,所述清洗装置具有染色针伸入所述清洁腔内,液体介质经所述出水口喷淋至染色针上的清洁状态,以及液体介质经所述排水口排出的排液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包括:基架、传输机构、制片结构、染色结构和移液夹爪结构;其中,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结构和第二传输结构,所述第一传输结构适于连接前处理装置和染色系统,用于前处理装置内的样本向染色系统侧传输,所述第二传输结构适于连接染色系统和盖片装置,以将染色系统上染色完成的样本传输到盖片装置上;所述制片结构安装在所述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输结构和第二传输结构之间,所述染色结构安装在所述基架上,所述染色结构用于对制片结构中的样本进行染色;所述移液夹爪结构与所述基架相接,所述移液夹爪结构移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上的样本至制片结构内或移动制片结构内染色完成的样本至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上。
此结构通过在基架上设置第一传输结构,第一传输结构的一端设置在基架上,一端与前处理装置连接,将前处理装置内的样本向染色系统侧传输,设置第二传输结构,第二传输结构连接染色系统和盖片装置;移液夹爪结构将第一传输结构上的已经前处理完毕的离心管细胞样本移到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的制片结构内,在第一传输结构上的离心管中的细胞样本为固体,再通过设置移液夹爪结构,利用移液夹爪结构,向离心管中加入缓冲液,并插上枪头对进行混匀离心管中的样本进行吹吸混匀,将离心管中的细胞混匀在缓冲液中,再通过移液夹爪结构将缓冲液吸出,并注入制片结构上,静置一段时间,利用染色结构先吸出离心管中的上清液,通过染色结构对制片结构中的样本进行染色,只剩下被染色完成的细胞固体滞留在制片结构中,再利用移液夹爪结构将制片结构中的玻片样本转移到第二传输结构上,向盖片装置进行运输,进行下一步骤。通过设置基架、传输机构、制片结构、染色结构和移液夹爪结构,对细胞进行自动化的染色制片、封片和阅片,节省了人力,并且简化的流程,复杂的流程均通过上述设施进行实施,降低的出错概率。也提高了效率。
2.本发明通过设置制片结构为八个,左边的四个为一个工作区域,右边的四个为一个工作区域,先使用左侧的四个制片结构进行染色操作,再对右侧的四个制片结构进行染色,在右侧的制片结构染色的过程中,可以对左侧区域的制片结构进行沉降仓玻片架移出、上新耗材、样本转移和自然沉降操作;再对左侧工作区域的制片结构进行染色,此时右侧工作区域的制片结构进行沉降仓玻片架移出、上新耗材、样本转移和自然沉降操作;重复此过程,避免了人工进行操作,且分区协作节省时间,无需仪器停机等待,提高了染色单元的工作速度以及工作效率。
3.本发明此结构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染色件组成的第一染色组件被第一传动结构带动进行染色,保证对多批量的样本的染色效率;再通过设置由一个染色件组成的第二染色组件被第二驱动结构带动对剩余没有染色的样本进行染色;避免了现有的多通道只有其中一个或多个会对零散样本进行染色,而对于另外通道输出的染色试剂会流到细胞病理染色仪器的其他位置,不会浪费染色液,且有着较高的灵活性。样本数量为六的倍数时,则全部由第一染色组件进行制片染色,通量高,能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且采用六通道染色和单通道染色结合,兼顾了高低通量,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性,节省试剂耗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传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传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制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染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染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移液夹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夹持组件和移液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玻片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清洗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清洗装置的清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清洗装置中清洗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沉降仓和玻片架组合成耗材的装配示意图;
图17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染色系统的液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如图1-16所示,包括:基架1、传输机构、制片结构4、染色结构5和移液夹爪结构6;其中,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结构2和第二传输结构3,第一传输结构2适于连接前处理装置和染色系统,用于前处理装置内的样本向染色系统侧传输,第二传输结构3适于连接染色系统和盖片装置,以将染色系统上染色完成的样本传输到盖片装置上;制片结构4安装在基架1上、且位于传输结构和第二传输结构3之间,染色结构5安装在基架1上,染色结构5用于对制片结构4中的样本进行染色;移液夹爪结构6与基架1相接,移液夹爪结构6移动第一传输结构2上的样本至制片结构4内或移动制片结构4内染色完成的样本至第二传输结构3上。
此结构通过在基架1上设置第一传输结构2,第一传输结构2的一端设置在基架1上,一端与前处理装置连接,将前处理装置内的样本向染色系统侧传输,设置第二传输结构3,第二传输结构3连接染色系统和盖片装置;移液夹爪结构6将第一传输结构2上的已经前处理完毕的离心管细胞样本移到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的制片结构4内,在第一传输结构2上的离心管中的细胞样本为固体,在通过设置移液夹爪结构6,利用移液夹爪结构6,向离心管中加入缓冲液,并插上枪头对进行混匀离心管中的样本进行吹吸混匀,将离心管中的细胞混匀在缓冲液中,再通过移液夹爪结构6将缓冲液吸出,并注入制片结构4上,静置一段时间,接着将上清液吸出,通过染色结构5对制片结构4中的样本进行染色,再利用移液夹爪结构6将制片结构4中的玻片架整体转移到第二传输结构3上,向盖片装置进行运输,进行下一步骤。通过设置基架1、传输机构、制片结构4、染色结构5和移液夹爪结构6,对细胞进行自动化的染色制片、封片和阅片,节省了人力,并且简化的流程,复杂的流程均通过上述设施进行实施,降低的出错概率,也提高了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制片结构4包括:基准件41、沉降组件42和压紧组件43;其中,沉降组件42设置在基准件41上,沉降组件42包括底板421和若干沉降仓422,底板421和沉降仓422固定连接,沉降仓422适于容纳试样;压紧组件43设置在基准件41上,压紧组件43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431、若干第三移动件432以及至少两个压紧件433,转动件431设置在基准件41的两端,第三移动件432设置在转动件431上,压紧件4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移动件432连接,转动件431适于在外力的驱动下进行转动,第三移动件432适于在转动件431的带动下在转动件431上移动,压紧件433适于相向运动以夹紧沉降组件42,且带动沉降组件42靠近玻片架7以压紧玻片架7;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转动件431连接,第三驱动件适于带动转动件431进行转动;压紧组件43还包括连接块434,连接块434设置在压紧件433的两端,连接块434上开设有容纳孔,第三移动件432滑动设置在容纳孔内,第三移动件432适于带动压紧件433移动以带动沉降组件42压紧玻片架7;基准件41的两端开设有导向槽;压紧组件43还包括导向块435,导向块435设置在连接块434上,导向块435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槽内;导向槽具有平移段以及压紧段;两个平移段形成第一平面,两个转动件431形成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设置,压紧段与平移段呈倾斜设置以引导压紧件433带动沉降组件42压紧玻片架7。上述结构的夹紧密封机构,通过设置在基准件41上的沉降组件42以及设置在基准件41上的压紧组件43,底板421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任一安装孔都安装有沉降仓422,任一沉降仓422都能够容纳试样,有利于同时对多个沉降仓422进行与玻片架7的压紧密封,提高了夹紧密封机构的工作效率,转动件431设置在基准件41的两端,移动件设置在转动件431上,且能够在转动件431转动时在转动件431上进行移动,压紧件433的两端分别与移动件连接,当移动件在转动件431上移动时,压紧件433被移动件带动着在转动件431上进行移动,移动中的压紧件433能够推动底板421在基准件41上移动,从而使沉降仓422与玻片架7进行压紧密封,有利于夹紧密封机构直接使沉降仓422与玻片架7进行压紧密封,具体的,制片结构4为八个,左边的四个为一个工作区域,右边的四个为一个工作区域,先使用左侧的四个制片结构4进行染色操作,再对右侧的四个制片结构4进行染色,在右侧的制片结构4染色的过程中,可以对左侧区域的制片结构4进行沉降仓玻片架移出、上新耗材、样本转移和自然沉降操作;再对左侧工作区域的制片结构4进行染色,此时右侧工作区域的制片结构4进行沉降仓玻片架移出、上新耗材、样本转移和自然沉降操作;重复此过程,避免了人工进行操作,且分区协作节省时间,无需仪器停机等待,提高了染色单元的工作速度以及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玻片架7包括:玻片架本体71、放置槽72和吸液件73,放置槽72开设在玻片架本体71上,适于放置载玻片,放置槽72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载玻片的横截面面积;吸液件73放置在放置槽72内;其中,吸液件73的高度与载玻片高度之和小于放置槽72的深度,载玻片与放置槽72内壁之间具有存液间隙以使吸液件73吸收自载玻片上溢出的液体;吸液件73包括吸液部731和镂空部732;镂空部732开设在吸液部731上;放置槽72包括放置部721和扫描部722,放置部721开设在玻片架本体71上,用于放置吸液部731和载玻片;扫描部722沿着放置部721的底面凹陷,直至扫描部722向远离放置部721的方向贯穿玻片架本体71;镂空部73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扫描部722的横截面面积。
本实施例中,放置槽72有六个,六个放置槽72阵列开设在玻片架7上,放置槽72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载玻片的横截面面积;载玻片与放置槽72内壁之间具有存液间隙以使吸液件73吸收自载玻片上溢出的液体;一方面,让载玻片能够顺畅的放置到放置槽72内部,不会出现放置槽72的横截面的面积等于载玻片的横截面的面积,载玻片倾斜着放入放置槽72而导致卡住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载玻片上的残留液体能够沿着存液间隙向下导流。此外,通过设置吸液件73的高度与载玻片高度之和小于放置槽72的深度,在载玻架本体移动的过程中,让载玻片上的残留液体会被放置槽72的上方内壁阻挡,而不会让载玻片上的残留液体流入到其他放置槽72内部,对其他的放置槽72内部的载玻片上的液体造成污染;再通过设置吸液件73放置在放置槽72内;对顺着存液间隙向下导流的液体进行吸取和存储;进一步防止了残留液体流入到其他放置槽72内部的可能性,吸液件73和放置槽72可以是拆卸式结构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吸液部731,吸液部731将与其接触的液体进行快速吸取,并进行存储,防止在移动玻片架本体71的过程中,由于惯性或者振动而导致液体从吸液部731漏出的情况出现。通过设置放置部721,将吸液件73和载玻片均放置在放置部721内部;而扫描部722沿着放置部721的底面凹陷,直至扫描部722向远离放置部721的方向贯穿玻片架本体71,通过设置扫描部722方便后续需要显微镜扫描成像。通过设置镂空部73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扫描部722的横截面面积,由于存液间隙的存在,在将载玻片安装在放置部721内部时,避免载玻片的偏移而让吸液部731对扫描部722进行大面积的阻挡,从而导致显微镜扫描成像的图片不完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8所示;染色结构5包括:安装架51、第一传动结构52、输液结构56和染色机构;其中,第一传动结构52包括设置在安装架51上的第一传动机构521和第二传动机构522;染色机构,染色机构包括第一染色组件53和第二染色组件54,第一染色组件53安装在第一传动机构521上,第二染色组件54安装在第二传动机构522上;其中,第一染色组件53包括至少两个染色件55,第一传动机构521带动第一染色组件53朝向靠近或远离样本方向运动以对样本进行批量染色,第二染色组件54包括一个染色件55,第二传动机构522带动第二染色组件54朝向靠近或远离样本方向运动以对样本进行单独染色;输液结构56的一端与染色机构进行连通,其另一端与输液源连通,用于对染色机构侧输送染色液;第一染色组件53包括六个染色件55,六个染色件55阵列排布在第一传动机构521上;第二染色组件54包括一个染色件55,一个染色件55安装在第二传动机构522上;染色结构5安装在第一移动结构57上,第一移动结构57带动染色结构5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进行移动。
此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染色组件53在第一传动结构52上,且第一染色组件5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染色件55,设置第二染色组件54在第二传动结构上,且第二染色组件54上设置有一个染色件55,在进行染色的过程中,首先启动第一传动结构52,第一传动结构52带动第一染色组件53中的至少两个染色件55朝向靠近样本方向即Z轴正方向移动,启动输液机构,输液机构将输液源中的染色液向染色件55方向传输,从染色件55中导出,从第一染色组件53至第二染色组件54的方向对样本进行批量染色,当样本的数目不是第一染色组件53中的染色件55的倍数时,且当没有被染色的样本数目小于第一染色组件53中的染色件55的数目时,输液机构停止输液,第一传动机构521带动第一染色组件53朝向远离样本的方向即Z轴负方向移动,及在如图中的Z轴方向移动,直至和第二染色组件54处于同一水平线,第二传动机构522带动第二染色组件54朝向样本的方向即Z轴正方向移动,启动输液机构,对剩余没有染色的样本进行染色;直至将全部样本全部染色完成,第二传动机构522带动第二染色组件54朝向远离样本的方向即Z轴负方向移动,直至和第一染色组件53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至此染色操作完成。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染色件55组成的第一染色组件53被第一传动结构52带动进行染色,保证对多批量的样本的染色效率;再通过设置由一个染色件55组成的第二染色组件54被第二驱动结构带动对剩余没有染色的样本进行染色;避免了现有的多通道只有其中一个或多个会对零散样本进行染色,而对于另外通道输出的染色试剂会流到细胞病理染色仪器的其他位置,不会浪费染色液,且有着较高的灵活性。样本数量为六的倍数时,则全部由第一染色组件53进行制片染色,通量高,能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样本数量不是六的倍数,例如:样本数量为44个时,其中42个用第一染色组件53进行批量制片染色,剩余的三个则有第二染色组件54进行逐个制片染色,六通道染色和单通道染色结合,兼顾了高低通量,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性,节省试剂耗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7所示,输液结构56包括:分流件561、传输件和支撑件564;与第一染色组件53中的染色件55连通的传输件适于通过分流件561与输液源连通;与第二染色组件54中的染色件55连通的传输件适于直接与输液源连通;支撑件564与分流件561连接,用于固定分流件561;分流件561包括进液通道562和至少两个出液通道563,进液通道562设置在分流件561远离支撑件564与分流件561连接的一端,进液通道562适于与输液源连通;出液通道563设置在分流件561的侧面,出液通道563适于通过传输件与第一染色组件53中的染色件55连通;分流件561将进液通道562进入的染色液进行分流,通过出液通道563向染色件55输送染色液;染色件55上还包括有弃液件551和至少两个注液件552;在垂直方向上,注液件552与样本的距离大于弃液件551与样本的距离。
此结构中传输件可以为软管,当第一染色组件53需要进行染色时,通过泵体将输液源中的液体泵入分流件561中,分流件561中的进液通道562对染色液进行接收,接着分流件561均匀的将内部的染色液分流至出液通道563,出液通道563中的染色液再通过传输件将染色液传输到第一染色组件53中的染色件55内部,对样本进行染色;当第二染色组件54需要进行染色时,通过泵体将输液源中的液体直接泵入第一染色组件53中的染色件55内部,对样本进行染色;通过设置分流件561,分流件561的输液通道与数量与第一染色组件53中的染色件55的数量相对应,分流件561可以均匀的将染色液分到第一染色组件53中的每个染色件55内,使得每个第一染色组件53的输出量相同,输出到每个样本内部的染色液质量相同,保证样本的染色效果以及均匀度,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对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17所示,还包括电磁阀、柱塞泵和弃液泵;电磁阀与柱塞泵和传输件均相连,柱塞泵还适于与试剂瓶相连,以泵出试剂瓶中的试剂至传输件中;弃液泵通过传输件与弃液件551相连通,以吸出样本中的弃液,电磁阀用于控制切换传输件中的液体的流向。
通过设置有五个电磁阀、五个柱塞泵和一个弃液泵,图17最上端为柱塞泵,在上方瓶子旁边位置为电磁阀,在图17最下端为弃液泵,本细胞染色系统包括五种试剂,每个试剂经由柱塞泵排出后通过电磁阀可以切换两个通道,一路通过分流件561去向六通道染色针组,另一路去向单通道染色针组,其中缓冲液管路还连接到移液夹爪631扫码机械臂上的单通道移液端,弃液泵对沉淀过后的细胞上清液进行吸出操作。电磁阀柱塞泵和弃液泵均通过外接终端控制,对样本进行染色和转移,节省人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移液夹爪结构6包括:第二移动结构66、夹持组件63和移液组件64;移液组件64包括:安装板641和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安装在安装板641上,传动组件上还安装有移液件645和扫码装置65,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移液件645和扫码装置65在靠近或远离样本的方向移动;夹持组件63包括夹爪631和第二传动组件,夹爪631设置在安装板641背离移液件645的一侧,第二传动组件安装在安装板641上、且与夹爪631相连,以带动夹爪631沿着远离和靠近样本的方向移动;第二移动结构66带动夹持组件63和移液组件64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进行移动。
此结构中,移液夹爪结构6包括:第二移动结构66、夹持组件63和移液组件64;第二移动结构66包括第五传动结构和第六传动结构,第五传动机构61包括:连接件611、第五引导件612、第五从动结构613和第五动力件614;第五引导件612沿着第三方向安装在基架1上,连接件611安装在第五引导件612上;第五从动结构613与第五引导件612对应设置在基架1上,以带动连接件611在第五引导件612上移动;第五动力件614与第五从动结构613相连,第五动力件614与基架1固定,以驱动第五从动结构613产生运动状态;第六传动机构62包括:衔接架621、连接板622、第六引导件623、第六从动结构624和第六动力件625;连接板622固定在连接件611上;第六引导件623沿着第二方向安装在连接板622上,衔接架621安装在第六引导件623上;第六从动结构624与第六引导件623相对应设置在连接板622上,以带动衔接架621在第六引导件623上移动;第六动力件625固定在连接板622上,第六动力件625与第六从动结构624相连,第六动力件625驱动第六从动结构624产生运动状态;移液组件64包括:安装板641、第七动力件642、丝杆643和第七从动结构644;安装板641与衔接架621上;第七动力件642固定在安装板641上;丝杆643与第七动力件6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七从动结构644安装在丝杆643上,第七从动的另一端安装有滑块,滑块与第七从动结构644滑动连接,滑块固定在安装板641上;第七从动结构644远离第七动力件642的一端安装有移液件645和扫码装置65;移液件645与第二染色组件54中的染色件55连通的传输件相连,以向样本中注入和吸取液体;夹持组件63包括夹爪631和移动结构632,夹爪631设置在安装板641远离移液件645的一侧,移动结构632安装在安装板641上、且与夹爪631相连,以带动夹爪631沿着远离和靠近样本的方向移动。在此结构中,第五引导件612为导轨,第五从动结构613为两个带轮上套设置有皮带,第五动力件614为双轴电机,其双轴分别和两侧的带轮进行连接,带动带轮进行转动,连接件611安装在导轨上且与皮带的一部分固定连接,在需要带动连接件611在第三方向上移动时,及在X轴方向上移动时,启动第五动力件614,第五动力件614的输出轴带动两侧的带轮进行转动,带轮带动皮带进行运动,皮带带动连接件611在第五引导件612上沿着X轴方向进行运动;连接板622固定在两个连接件611之间,第六引导件623为导轨,沿着第二方向,及Y轴方向安装在衔接架621上,第六从动结构624为两个带轮上套设置有皮带,第五动力件614为双轴电机,其双轴分别和两侧的带轮进行连接,带动带轮进行转动,衔接架621安装在导轨上且与皮带的一部分固定连接,在需要带动衔接架621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及在Y轴方向上移动时,启动第六动力件625,第六动力件625的输出轴带动两侧的带轮进行转动,带轮带动皮带进行运动,皮带带动连接件611在第六引导件623上沿着Y轴方向进行运动;安装板641竖直安装在衔接架621上,第七动力件642为电机,固定在安装板641上,第七动力件642的输出端固定有丝杆643,第七从动结构644包括一个导轨,导轨上开设有螺纹孔与丝杆643配合使用,滑块固定在安装板641上,导轨安装在导轨上,使得导轨能够在滑块上移动,在第七从动结构644上固定有移液件645和扫码装置65,当需要让移液件645和扫码装置65上下移动时,启动第七动力件642,第七动力件642带动丝杆643运动,旋转带动第七从动结构644沿着滑块在靠近或远离样本的方向上进行运动;从而让移液件645伸入和移出样本,将样本中的细胞进行注入和吸取液体或转移,并对玻片架7上的预置码进行扫码,对不同的病人进行区分;夹持组件63和移液组件64相背安装在安装板641上,利用移动结构632带动夹爪631装置沿着远离和靠近样本的方向移动;夹爪631对本染色系统中的零部件进行夹持和转移操作;当夹爪631和单通道移液件645全部运动到Z轴顶端后,此时主机械臂X轴和主机械臂Y轴任意运动均不会影响到染色结构5,两者互不干涉,空间错开,可以并行进行相关流程。运行时间表具体如下:
表1运行时间表
Figure BDA0004118804980000101
通过设置移液夹爪结构6,对细胞病理的样本进行自动化转移,节省了人力,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且通过在其上设置扫码装置65,能够自动对玻片架7上的预置码,确保扫描得到玻片架7上的码与离心管病人的信息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设置第一传输结构2和第二传输结构3,其中,第一固定件21与基架1连接,第一固定件21还适于与细胞病理前处理装置连接;第一导向件22沿着第三方向安装在第一固定件21上;第一从动结构23设置在第一固定件21上;第一驱动件24设置在第一固定件21上,第一驱动件24还与第一从动结构23相连,以带动第一从动结构23运动;第一移动件25安装在第一导向件22上,第一移动件25还与第一从动结构23连接。第二固定件31与基架1连接,第二固定件31还适于与细胞病理前处理装置连接;第二导向件32沿着第三方向安装在第二固定件31上;第二从动结构33设置在第二固定件31上;第二驱动件34设置在第二固定件31上,第二驱动件34还与第二从动结构33相连,以带动第二从动结构33运动;第二移动件35安装在第二导向件32上,第二移动件35还与第二从动结构33连接。
此结构通过设置第一传输结构2,其中,第一固定件21与基架1固定连接,第一导向件22沿着第三方向安装在第一固定件21上,第三方向为X轴方向;在进行运输离心管时,启动第一驱动件24,第一驱动件24与第一从动件相连,离心架安装在第一从动结构23上,第一从动结构23安装在第一导向件22上,第一驱动件24带动第一从动结构23在第一导向件22上运动,将离心管架移动到靠近制片结构4的一端上;通过设置第二固定件31与基架1固定,第二固定件31与盖片装置连接;第二导向件32沿着第三方向安装在第二固定件31上;第二从动结构33设置在第二固定件31上;第二驱动件34设置在第二固定件31上,第二驱动件34还与第二从动结构33相连,以带动第二从动结构33运动;第二移动件35安装在第二导向件32上,第二移动件35还与第二从动结构33连接;在将样本运输到盖片装置上的过程中;启动第二驱动件34,第二驱动件34带动第二从动结构33在第二导向件32上运动,带动玻片架7向盖片装置方向移动,进行下一盖片步骤。通过设置第一传输结构2和第二传输结构3进行样本的运输工作,解放了人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抽屉件10和第二抽屉件11均安装在基架1上,第一抽屉件10用于放置试剂瓶和废液桶,第一抽屉件10上还设有质量传感器,以监测试剂瓶和废液桶;第二抽屉件11设置有离心管架托板,以放置离心管输出架;第二抽屉件11上还放置有垃圾桶;基架1上与垃圾桶对应设置垃圾口12,基架1与离心管输出架对应设置离心管架输出口。通过设置第一抽屉件10和第二抽屉件11,第一抽屉件10和第二抽屉件11均安装在基架1上,第一抽屉件10用于放置试剂瓶和废液桶,第一抽屉件10上还设有质量传感器,以监测试剂瓶和废液桶,一共有六个试剂瓶,分别装有苏木素、EAOG、缓冲液、无水乙醇、二甲苯以及清洗废液针的水,废液桶用来盛装沉降仓422中的废液以及冲洗废液针的废液,每个试剂瓶及废液桶下方都装有质量传感器,当试剂的量少于一定量或者废液桶的剩余容量不足时,系统便会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更换试剂瓶或清理废液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还包括耗材架90和耗材提升结构91,耗材架90可拆卸的安装在基架1上;耗材提升结构91包括移动机构910和耗材提升托盘911,耗材提升托盘911与移动机构910连接,移动机构910带动耗材向靠近或远离制片结构4的方向移动或沿着第二方向上移动。
通过设置移动机构910和耗材提升托盘911,耗材提升托盘911安装在移动机构910上,移动结构632带动耗材提升托盘911对耗材架90中的托盘进行移出,首先将耗材提升托盘911放在需要移动的耗材的下方,移动机构910带动耗材提升托盘911先向上移动,再向远离耗材架90的一端移动,最后继续向上移动,利用耗材提升托盘911提升到与制片结构4同一水平线上,再经过夹爪631进行夹持放置到制片结构4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15所示,还包括清洗装置8,清洗装置8包括:清洗装置本体81和清洗结构84;清洗装置本体81具有容纳腔82和排水口83,排水口83开设在容纳腔82底部;清洗结构84设置在容纳腔82内,清洗结构84具有至少一个清洁腔841,清洁腔841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842,出水口842适于连通外接介质源,清洁腔841与容纳腔82连通;其中,清洗装置8具有染色针伸入清洁腔841内,液体介质经出水口842喷淋至染色针上的清洁状态,以及液体介质经排水口83排出的排液状态。
其中,清洗装置8具有染色针伸入清洁腔841内,液体介质经出水口842喷淋至染色针上的清洁状态,以及液体介质经排水口83排出的排液状态。基架1用于提供容纳腔82以安装清洗结构84,容纳腔82内还设有排水口83从而排出清洗结构84清洗后的废液,通过在清洗结构84上设置清洁腔841以及在清洁腔841内设置出水口842,从而实现对待清洗件的喷淋,进而达到清洗的效果。结构本体85包括盖合部851和延伸部852,延伸部852凸出于盖合部851的底部设置,盖合部851盖合于容纳腔82的开口,延伸部852适于安装清洗组件86。通过在结构本体85上设置盖合部851和延伸部852,将清洗结构84与基架1活动链接,盖合部851覆盖容纳腔82,延伸部852从盖合部851底部延伸用于安装清洗组件86,从而实现清洗结构84与基架1、清洗组件86与结构本体85之间的活动连接,便于清洁容纳腔82与清洗组件86。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枪头盒抽屉,用于存储枪头盒,方便向移液件645上安装枪头。
本实施例中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进行移动耗材时,移动结构632带动耗材提升托盘911对耗材架90中的托盘进行移出,首先将耗材提升托盘911放在需要移动的耗材的下方,移动机构910带动耗材提升托盘911先向上移动,再向远离耗材架90的一端移动,最后继续向上移动,利用耗材提升托盘911提升到与制片结构4同一水平线上,再经过夹爪631进行夹持放置到制片结构4中;
在进行运输离心管时,启动第一驱动件24,第一驱动件24带动第一从动结构23在第一导向件22上运动,将离心管架移动到靠近制片结构4的一端上;利用移液夹爪631机构将移液件645插入到离心管内,柱塞泵将缓冲液泵入到传输件内,再经过移液件645注入离心管架内,插上枪头对离心管中的样本进行吹吸混匀、将离心管中的样本转移到沉降仓422内;静置一端时间,接着利用弃液件551将上清液吸出;利用染色结构5对沉降仓422内的细胞病理溶液进行染色,利用夹爪631将沉降仓422从玻片架7上移除,再利用夹爪631将玻片架7移动到第二传输结构3上,通过第二传输结构3传输到盖片装置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架(1);
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结构(2)和第二传输结构(3),所述第一传输结构(2)适于连接前处理装置和染色系统,用于前处理装置内的样本向染色系统侧传输,所述第二传输结构(3)适于连接染色系统和盖片装置,以将染色系统上染色完成的样本传输到盖片装置上;
制片结构(4)和染色结构(5),所述制片结构(4)安装在所述基架(1)上、且位于所述传输结构和第二传输结构(3)之间,所述染色结构(5)安装在所述基架(1)上,所述染色结构(5)用于对制片结构(4)中的样本进行染色;
移液夹爪结构(6),所述移液夹爪结构(6)与所述基架(1)相接,所述移液夹爪结构(6)移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2)上的样本至制片结构(4)内或移动制片结构(4)内染色完成的样本至所述第二传输结构(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结构(4)包括:
基准件(41);
沉降组件(42),所述沉降组件(42)设置在所述基准件(41)上,所述沉降组件(42)包括底板(421)和若干沉降仓(422),所述底板(421)和所述沉降仓(422)固定连接,所述沉降仓(422)适于容纳试样;
压紧组件(43),所述压紧组件(43)设置在所述基准件(41)上,所述压紧组件(43)包括至少两个转动件(431)、若干第三移动件(432)以及至少两个压紧件(433),所述转动件(431)设置在所述基准件(41)的两端,所述第三移动件(432)设置在所述转动件(431)上,所述压紧件(4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移动件(432)连接,所述转动件(431)适于在外力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所述第三移动件(432)适于在所述转动件(431)的带动下在所述转动件(431)上移动,所述压紧件(433)适于相向运动以夹紧所述沉降组件(42),且带动所述沉降组件(42)靠近玻片架(7)以压紧所述玻片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玻片架(7)包括:
玻片架本体(71);
至少一个放置槽(72),所述放置槽(72)开设在所述玻片架本体(71)上,适于放置载玻片,所述放置槽(72)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载玻片的横截面面积;
吸液件(73),所述吸液件(73)放置在所述放置槽(72)内;
其中,所述吸液件(73)的高度与载玻片高度之和小于所述放置槽(72)的深度,所述载玻片与所述放置槽(72)内壁之间具有存液间隙以使所述吸液件(73)吸收自所述载玻片上溢出的液体;
所述吸液件(73)包括吸液部(731)和镂空部(732);所述镂空部(732)开设在所述吸液部(731)上;所述放置槽(72)包括放置部(721)和扫描部(722),所述放置槽(72)开设在所述玻片架本体(71)上,用于放置所述吸液部(731)和所述载玻片;所述扫描部(722)沿着所述放置部(721)的底面凹陷,直至所述扫描部(722)向远离所述放置部(721)的方向贯穿所述玻片架本体(71);所述镂空部(73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放置槽(72)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结构(5)包括:
安装架(51);
第一传动结构(52);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51)上的第一传动机构(521)和第二传动机构(522);
染色机构,所述染色机构包括第一染色组件(53)和第二染色组件(54),所述第一染色组件(53)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21)上,所述第二染色组件(54)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22)上;其中,所述第一染色组件(53)包括至少两个染色件(55),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21)带动所述第一染色组件(53)朝向靠近或远离样本方向运动以对样本进行批量染色,所述第二染色组件(54)包括一个染色件(55),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22)带动所述第二染色组件(54)朝向靠近或远离样本方向运动以对样本进行单独染色;
输液结构(56),所述输液结构(56)的一端与所述染色机构进行连通,其另一端与输液源连通,用于对所述染色机构侧输送染色液;
所述第一染色组件(53)包括六个染色件(55),六个所述染色件(55)阵列排布在第一传动机构(521)上;所述第二染色组件(54)包括一个染色件(55),一个所述染色件(55)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22)上;
第一移动结构(57),所述染色结构(5)安装在第一移动结构(57)上,所述第一移动结构(57)带动所述染色结构(5)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进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结构(56)包括:
分流件(561)和传输件,与所述第一染色组件(53)中的染色件(55)连通的传输件适于通过分流件(561)与输液源连通;与所述第二染色组件(54)中的染色件(55)连通的传输件适于直接与输液源连通;
支撑件(564),所述支撑件(564)与所述分流件(561)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分流件(561);
所述分流件(561)包括进液通道(562)和至少两个出液通道(563),所述进液通道(562)设置在所述分流件(561)远离所述支撑件(564)与所述分流件(561)连接的一端,所述进液通道(562)适于与所述输液源连通;
所述出液通道(563)设置在所述分流件(561)的侧面,所述出液通道(563)适于通过传输件与所述第一染色组件(53)中的染色件(55)连通;
所述分流件(561)将所述进液通道(562)进入的染色液进行分流,通过所述出液通道(563)向所述染色件(55)输送染色液;
所述染色件(55)上还包括有弃液件(551)和至少两个注液件(552);在垂直方向上,所述注液件(552)与样本的距离大于所述弃液件(551)与样本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阀、柱塞泵和弃液泵;
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柱塞泵和所述传输件均相连,所述柱塞泵适于与试剂瓶相连,以泵出试剂瓶中的试剂至传输件中,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切换传输件中的液体的流向;
所述弃液泵通过传输件与所述弃液件(551)相连通,以吸出样本中的弃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夹爪结构(6)包括:第二移动结构(66)、夹持组件(63)和移液组件(64);
所述移液组件(64)包括:
安装板(641);
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641)上,所述传动组件上还安装有移液件(645)和扫码装置(65),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移液件(645)和所述扫码装置(65)在靠近或远离样本的方向移动;
所述夹持组件(63)包括夹爪(631)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夹爪(63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641)背离所述移液件(645)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641)上、且与所述夹爪(631)相连,以带动所述夹爪(631)沿着远离和靠近样本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移动结构(66)带动所述夹持组件(63)和所述移液组件(64)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进行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抽屉件(10)和第二抽屉件(11),所述第一抽屉件(10)和所述第二抽屉件(11)均安装在所述基架(1)上,所述第一抽屉件(10)用于放置试剂瓶和废液桶,所述第一抽屉件(10)上还设有质量传感器,以监测试剂瓶和废液桶;
所述第二抽屉件(11)设置有离心管架托板,以放置离心管输出架;所述第二抽屉件(11)上还放置有垃圾桶;
所述基架(1)上与所述垃圾桶对应设置有垃圾口(12),所述基架(1)与所述离心管输出架对应开设有离心管架输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2)包括:
第一固定件(21),所述第一固定件(21)与基架(1)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21)还适于与前处理装置连接;
第一导向件(22),所述第一导向件(22)沿着第三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件(21)上;
第一从动结构(23),所述第一从动结构(23)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21)上;
第一驱动件(24),所述第一驱动件(24)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结构(23)上,所述第一驱动件(24)还与所述第一从动结构(23)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一从动结构(23)运动;
第一移动件(25),所述第一移动件(25)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件(22)上,所述第一移动件(25)还与所述第一从动结构(23)连接;
所述第二传输结构(3)包括:
第二固定件(31),所述第二固定件(31)与所述基架(1)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31)还适于与盖片装置连接;
第二导向件(32),所述第二导向件(32)沿着第三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件(31)上;
第二从动结构(33),所述第二从动结构(33)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31)上;
第二驱动件(34),所述第二驱动件(34)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31)上,所述第二驱动件(34)还与所述第二从动结构(33)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二从动结构(33)运动;
第二移动件(35),所述第二移动件(35)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件(32)上,所述第二移动件(35)还与所述第二从动结构(3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耗材架(90)和耗材提升结构(91),所述耗材架(90)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基架(1)上;
所述耗材提升结构(91)包括移动机构(910)和耗材提升托盘(911),所述耗材提升托盘(911)与所述移动机构(910)连接,所述移动机构(910)带动耗材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制片结构(4)的方向移动或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装置(8),所述清洗装置(8)包括:
清洗装置本体(81),清洗装置本体(81)具有容纳腔(82)和排水口(83),所述排水口(83)开设在所述容纳腔(82)底部;
清洗结构(84),所述清洗结构(84)设置在所述容纳腔(82)内,所述清洗结构(84)具有至少一个清洁腔(841),所述清洁腔(841)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842),所述出水口(842)适于连通外接介质源,所述清洁腔(841)与所述容纳腔(82)连通;所述清洗装置(8)具有将染色件(55)伸入所述清洁腔(841)内,液体介质经所述出水口(842)喷淋至染色针上的清洁状态,以及液体介质经所述排水口(83)排出的排液状态。
CN202310226948.8A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 Pending CN116413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6948.8A CN116413114A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6948.8A CN116413114A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3114A true CN116413114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2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26948.8A Pending CN116413114A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31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3799A (zh) * 2023-07-17 2023-09-22 北京华伊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细胞制片、染色、封片一体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3799A (zh) * 2023-07-17 2023-09-22 北京华伊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细胞制片、染色、封片一体装置
CN116793799B (zh) * 2023-07-17 2024-03-12 北京华伊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细胞制片、染色、封片一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9878B (zh) 一种组织病理标本处理系统
JP2004535572A (ja) 自動化流体操作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22068886A1 (zh) 进样组件、进样平台、妇科分泌物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5112912A (zh) 一种多项目体液分析仪
CN116413114A (zh) 一种细胞病理制片染色系统
CN213456680U (zh) 精子质量分析仪
CN116793799B (zh) 一种全自动细胞制片、染色、封片一体装置
CN115493900A (zh) 液基制片设备和样本的制片方法
JP2002340912A (ja) 分注装置
CN220271345U (zh) 样品处理系统
CN113624576A (zh) 一种半自动液基细胞制片机
CN117330373A (zh) 一种全功能自动细胞处理与封片装置及方法
CN217359218U (zh) 液基制片设备
CN109443889B (zh) 一种全自动推片染色系统
CN115839871A (zh) 自动液基细胞制片机
CN218444718U (zh) 一种细胞制片机
CN112823273A (zh) 推片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5179058U (zh) 一种存放板式自动封片机
CN214794846U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3533005A (zh) 一种快速制片染色机
CN217931701U (zh) 一种多项目体液分析仪
CN112557683A (zh) 一种制片染色阅片工作站
CN113985049A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7359221U (zh) 液基样本处理设备
JP3778002B2 (ja) 分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