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7947A - 记录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7947A
CN116787947A CN202211167485.4A CN202211167485A CN116787947A CN 116787947 A CN116787947 A CN 116787947A CN 202211167485 A CN202211167485 A CN 202211167485A CN 116787947 A CN116787947 A CN 116787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binding
recording medium
teeth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674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匡史
上兼拓巳
内山隆幸
中村光宏
府中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787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7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4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rticles or webs, e.g. by adhesive, stitching or stap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3Gathering; Associating; Assembling
    • B65H2301/438Finishing
    • B65H2301/4382Binding or attaching processes
    • B65H2301/43828Binding or attaching processes involving simultaneous deformation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articles to be b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6Securing handled material to another material
    • B65H2301/5161Binding processes
    • B65H2301/51616Binding processes involving simultaneous deformation of parts of the material to be b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8/00Specific machines
    • B65H2408/10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sheet(s)
    • B65H2408/12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sheet(s) stapler arrangement
    • B65H2408/122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sheet(s) stapler arrangement movable stapler
    • B65H2408/1222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sheet(s) stapler arrangement movable stapler movable transversely to direction of trans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与用于装订处理的齿的移动速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相比,抑制装订处理的生产性的下降。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齿,被用于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第二齿,朝向所述第一齿移动,对位于与所述第一齿之间的所述记录介质捆进行按压;以及移动部件,包含丝杠移动部件,并且使所述第二齿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而移动,所述丝杠移动部件使与联动于所述第二齿的联动部分咬合的丝杠沿周向旋转而使所述第二齿移动。通过所述移动部件而移动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发生变化。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记录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开2021-7017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装订装置,其使用第一齿和朝向第一齿移动且对位于与第一齿之间的记录材束进行按压的第二齿,来装订记录材束。所述装订装置中,使与联动于第二齿的联动部分咬合的梯形丝杠旋转,从而使第二齿相对于第一齿而移动。
发明内容
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中,有时将齿按抵至记录介质捆而进行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
此处,在通过使丝杠沿周向旋转而使被用于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的齿移动的情况下,若齿的移动速度为固定,则装订处理的生产性有可能下降。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与用于装订处理的齿的移动速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相比,抑制装订处理的生产性的下降。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齿,被用于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第二齿,朝向所述第一齿移动,对位于与所述第一齿之间的所述记录介质捆进行按压;以及移动部件,包含丝杠移动部件,并且使所述第二齿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而移动,所述丝杠移动部件使与联动于所述第二齿的联动部分咬合的丝杠沿周向旋转而使所述第二齿移动。通过所述移动部件而移动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发生变化。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所述记录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传递部件,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丝杠移动部件,以使所述丝杠沿周向旋转;第二传递部件,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丝杠移动部件,以比所述第一传递部件高的速度来使所述丝杠沿周向旋转;以及切换部件,切换通过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来使所述丝杠旋转的状态、与通过所述第二传递部件来使所述丝杠旋转的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具有第一齿轮部件,所述第一齿轮部件通过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旋转,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丝杠移动部件,所述第二传递部件具有第二齿轮部件,所述第二齿轮部件通过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而以比所述第一齿轮部件小的齿轮比旋转,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丝杠移动部件。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另一移动部件,所述另一移动部件以比所述丝杠移动部件高的速度来使所述第二齿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所述另一移动部件将使所述丝杠旋转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直线运动而传递至所述第二齿。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案,所述记录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驱动源,输出用于使所述移动部件的所述丝杠旋转的驱动力;以及控制部件,控制所述驱动源,所述控制部件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时,降低所述第二齿移动的期间中的、预先规定的期间内的所述驱动源的转速。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案,所述第二齿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时,从预先规定的初始位置朝向所述第一齿移动,在与所述第一齿之间按压了所述记录介质捆后,朝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二齿与所述第一齿之间按压了所述记录介质捆后,降低所述第二齿到达所述初始位置之前的一部分期间内的所述驱动源的转速。
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案,所述第二齿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时,从预先规定的初始位置朝向所述记录介质捆移动,在与所述第一齿之间按压了所述记录介质捆后,朝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所述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第二齿在与所述第一齿之间按压所述记录介质捆的期间内的所述驱动源的转速。
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案,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对应于所述第二齿在移动方向上的位置而变化。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案,所述第二齿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时,从预先规定的初始位置朝向所述记录介质捆移动,所述移动部件以从所述初始位置直至接触到所述记录介质捆之前为止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比按压所述记录介质捆时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快的方式来使所述第二齿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方案,所述第二齿在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结束后,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为止,所述移动部件以朝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比按压所述记录介质捆时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快的方式来使所述第二齿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二方案,所述第二齿在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结束后,经过在所述记录介质捆与所述初始位置之间预先规定的停止前位置而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为止,所述移动部件以从所述停止前位置直至所述初始位置为止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比直至所述停止前位置为止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慢的方式来使所述第二齿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三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对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以及记录介质处理装置,进行对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所述记录介质捆包含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的多张记录介质,所述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包含所述记录介质处理装置。
(效果)
根据所述第一方案,与用于装订处理的齿的移动速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装订处理的生产性的下降。
根据所述第二方案、第三方案的各方案,能够使得使丝杠旋转的速度发生变化,从而能够使第二齿的速度发生变化。
根据所述第四方案,即便不使得使丝杠旋转的速度发生变化,也能够使第二齿的速度发生变化。
根据所述第五方案,不需要用于驱动另一移动部件的驱动源。
根据所述第六方案,能够使驱动源的转速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二齿的速度发生变化。
根据所述第七方案,与不降低第二齿到达初始位置之前的一部分期间内的驱动源的转速的情况相比,第二齿容易停止在初始位置。
根据所述第八方案,与不降低第二齿在与第一齿之间按压记录介质捆的期间内的驱动源的转速的情况相比,容易对记录介质捆赋予装订处理所需的载荷。
根据所述第九方案,能够以与第二齿在移动方向上的位置相适合的移动速度来使第二齿移动。
根据所述第十方案,与从初始位置直至接触到记录介质捆之前为止的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比按压记录介质捆时的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慢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装订处理的生产性的下降。
根据所述第十一方案,与朝向初始位置移动的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比按压记录介质捆时的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慢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装订处理的生产性的下降。
根据所述第十二方案,与从停止前位置直至初始位置为止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比直至停止前位置为止的第二齿的移动速度快的情况相比,第二齿容易停止在初始位置。
根据所述第十三方案,与用于装订处理的齿的移动速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装订处理的生产性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说明第一后处理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纸张集聚部时的图。
图4是从图3的箭头IV所示的方向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时的图。
图5是从图4的箭头V方向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时的图。
图6是表示第二装订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例的图。
图7是图4的VII-VII线上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的剖面图,且是表示第二装订处理装置的上部的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图5的VIII-VIII线上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的剖面的图。
图9是丝杠构件的纵剖面图。
图10是表示第二装订处理装置的背面侧的状态的图。
图11是从下方向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的图。
图12是从上方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时的图。
图13是表示信息处理部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14是说明进行装订处理时的第二装订齿在移动方向上的位置的图。
图15是表示第二装订齿的移动方向位置与第二装订齿的移动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适用实施方式2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的背面侧的状态的图。
图17是从背面侧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的图。
图18是表示图16的XVIII-XVIII线上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的剖面的图。
图19是从图16的XIX方向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的图。
图20是表示连杆机构对支柱构件的移动形态的概略图。
图21A及图21B是从背面侧观察适用实施方式2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的图。
图22A及图22B是说明信息处理部对驱动马达的控制的图,且是表示由信息处理部所驱动的驱动马达的转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1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1包括:图像形成装置2,对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纸张P形成图像;以及纸张处理装置3,对通过图像形成装置2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实施预先规定的处理。
此处,图像形成装置2使用电子照相方式或喷墨方式来进行对纸张P的图像形成。
在作为记录介质处理装置的一例的纸张处理装置3中设有:搬送装置10,将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出的纸张P搬送至下游侧;以及衬纸供给装置20,对由搬送装置10所搬送的纸张P供给厚纸或开窗纸P等的衬纸。
而且,在纸张处理装置3中设有折叠装置30,所述折叠装置30对从搬送装置10搬送的纸张P实施内三折(C折)或外三折(Z折)等的折叠处理。
而且,在纸张处理装置3中设有第一后处理装置40,所述第一后处理装置40被设在折叠装置30的下游侧,对纸张P进行开孔或平装、骑马订等。附言之,折叠装置30的下游侧设有第一后处理装置40,所述第一后处理装置40进行对包含通过图像形成装置2形成有图像的多张纸张P的纸张捆(记录介质捆的一例)的处理,或者针对每一张纸张P进行对纸张P的处理。
而且,在纸张处理装置3中设有第二后处理装置590,所述第二后处理装置590设在第一后处理装置40的下游侧,进一步进行对经对折或骑马订的纸张捆的处理。
而且,在纸张处理装置3中设有作为控制部件的信息处理部100,所述信息处理部100包含执行程序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对纸张处理装置3的整体进行控制。
在第一后处理装置40中设有对纸张P实施开孔(冲孔)的穿孔单元41、对纸张捆的端部进行装订的平装装订机单元42。
而且,设有:第一装载部43,装载经过了平装装订机单元42的纸张P;以及第二装载部45,装载未进行第一后处理装置40中的处理的纸张P或者仅实施了开孔的纸张P。
进而,在第一后处理装置40中设有骑马订单元44,所述骑马订单元44对纸张捆进行对折/骑马订而制作对开状的书册。
图2是说明第一后处理装置40的结构的图。
在第一后处理装置40中设有接纳口49,所述接纳口49接纳从折叠装置30搬送来的纸张P。紧靠接纳口49之后设有穿孔单元41。穿孔单元41对朝第一后处理装置40搬送来的纸张P实施两孔或四孔等的开孔(冲孔)。
而且,设有第一纸张搬送路径R11,所述第一纸张搬送路径R11是从所述接纳口49直至平装装订机单元42而设,被用于由接纳口49所接纳的纸张P朝向平装装订机单元42的搬送。
进而,设有第二纸张搬送路径R12,所述第二纸张搬送路径R12在第一分支部B1从第一纸张搬送路径R11分支,被用于纸张P朝向第二装载部45的搬送。
而且,设有第三纸张搬送路径R13,所述第三纸张搬送路径R13在第二分支部B2从第一纸张搬送路径R11分支,被用于纸张P朝向骑马订单元44的搬送。
而且,设有切换闸70,所述切换闸70将纸张P的搬送目标切换(设定)为第一纸张搬送路径R11~第三纸张搬送路径R13中的任一个。
在平装装订机单元42中设有纸张集聚部60,所述纸张集聚部60使所需张数的纸张P集聚而生成纸张捆。
在纸张集聚部60中设有支撑板67,所述支撑板67相对于水平方向而倾斜地配置,从下方支撑被搬送来的纸张P。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撑板67上生成纸张捆。
进而,在平装装订机单元42中设有装订处理装置50,所述装订处理装置50对由纸张集聚部60所生成的纸张捆的端部执行装订(平装)。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设有使用装订针来进行装订处理的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与不使用装订针而进行装订处理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这两个装订处理装置50。
而且,在平装装订机单元42中设有搬送辊61,所述搬送辊61进行旋转驱动,将由纸张集聚部60所生成的纸张捆送出至第一装载部43。进而,设有可动辊62,所述可动辊62可向从搬送辊61退避的位置、以及压接至搬送辊61的位置移动。
此处,在进行借助平装装订机单元42的处理时,首先在接对纳口49接纳被搬送来的纸张P。
随后,所述纸张P沿着第一纸张搬送路径R11受到搬送而到达平装装订机单元42。
并且,所述纸张P被搬送至支撑板67的上方为止后掉落至支撑板67。而且,所述纸张P由支撑板67从下方予以支撑,并且通过对支撑板67赋予的倾斜以及旋转构件63而在支撑板67上滑动移动。
随后,所述纸张P碰抵至被安装于支撑板67的端部的末端引导件(end guide)64。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支撑板67的端部设有朝向图中上方延伸的末端引导件64,在支撑板67上移动的纸张P碰抵至所述末端引导件64。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纸张P的移动被停止。以后,每当纸张P从上游侧被搬送来时进行所述动作,在支撑板67上生成将纸张P排齐的纸张捆。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进而设有纸张宽度位置排齐构件65,所述纸张宽度位置排齐构件65将纸张捆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予以排齐。
本实施方式中,每当纸张P被供给至支撑板67上时,通过纸张宽度位置排齐构件65来按压纸张P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侧部),使纸张P(纸张捆)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也排齐。
当有预先规定的张数的纸张P被装载至支撑板67上时,通过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或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来执行对纸张捆的端部的装订。
另外,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将金属制的订书钉(U形钉)钉入纸张捆而执行装订。而且,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利用两个装订齿来夹着纸张捆,使构成所述纸张捆的纸张彼此压接,从而执行装订。
随后,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辊62朝向搬送辊61前进,通过可动辊62以及搬送辊61来夹着纸张捆。随后,搬送辊61进行旋转驱动,将纸张捆搬送至第一装载部43。
另外,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是可朝向图中纸面的里侧以及跟前侧移动地设置,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部位进行对纸张P的装订处理。
参照图3(从上方观察纸张集聚部60时的图),若作进一步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有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
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是以在第一后处理装置40的纵深方向上的位置互不相同的方式而配置。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是沿着与纸张P(纸张捆)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第一后处理装置40的纵深方向而移动。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是沿着一个共同的路径而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可移动,从而能够对纸张捆的多个部位进行装订处理。
此处,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各自例如停止于在第一后处理装置40的纵深方向上位于互不相同的部位的两点(图3的(A)位置与(B)位置),并且在所述两点进行装订处理(两点平装处理)。
而且,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各自例如停止在纸张捆的其中一端(纸张捆的其中一角部)(图3的(D)位置),并且在此停止位置进行装订处理(一点平装)。
而且,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各自例如停止在纸张捆的另一端(纸张捆的另一角部)(图3的(C)位置),并且在此停止位置进行装订处理(一点平装)。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在(A)位置与(B)位置之间,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各自进行直线移动,但在(A)位置与(C)位置之间以及(B)位置与(D)位置之间,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各自例如一边伴随45°的旋转一边进行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设有多个末端引导件64。
这些末端引导件64是在第一后处理装置40的纵深方向(与纸张P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于互不相同的部位。
而且,如图3所示,末端引导件64各自具有限制部641以及相向片642。
限制部641是以相对于支撑板67而正交的关系来配置,本实施方式中,纸张P的端部碰抵至所述限制部641而使纸张P的移动受到限制。
相向片642连接于限制部641,并且以与支撑板67相向的方式而配置。
本实施方式中,当纸张P载放于支撑板67上时,所述纸张P的端部进入相向片642与支撑板67之间。进而,所述纸张P的端部碰抵至限制部641。由此,进行纸张P的排齐。
另外,当在图3的(A)位置进行装订处理时,是通过形成在图3中位于图中中央(上下方向的中央)的相向片642、与位于图中下方的相向片642之间的间隙来进行装订处理。
而且,当在图3的(B)位置进行装订处理时,是通过形成在图3中位于图中上方的相向片642与位于图中中央的相向片642之间的间隙来进行装订处理。
图4是从图3的箭头IV所示的方向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时的图。图5是从图4的箭头V方向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时的图。附言之,图5是从正面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时的图。
另外,以下,将在图4中箭头4A所示的方向称作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宽度方向,将箭头4B所示的方向称作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纵深方向。而且,将箭头4C所示的方向称作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高度方向。
而且,本说明书中,将图中箭头4R所示的方向称作后方向或后侧,将图中箭头4F所示的方向称作前方向或正面侧。
如图4所示,在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中设有第一装订齿71,所述第一装订齿71被用于作为记录介质捆的一例的纸张捆T(参照图5)的装订处理。而且,在所述第一装订齿71的上方设有第二装订齿72。
在作为第一齿的一例的第一装订齿71以及作为第二齿的一例的第二装订齿72分别设有凹凸部。
在第一装订齿71中的位于第二装订齿72侧的面、以及第二装订齿72中的位于第一装订齿71侧的面上,设有沿图中箭头4X所示的方向交替地排列有凸部与凹部的凹凸部。
换言之,在第一装订齿71中的位于第二装订齿72侧的面、以及第二装订齿72中的位于第一装订齿71侧的面上,设有沿第一装订齿71、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交替地排列有凸部与凹部的凹凸部。
在进行借助第一装订齿71以及第二装订齿72的装订处理时,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前进。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装订处理时,第二装订齿72沿着图中箭头4Y所示的直线状的路径(以下称作“直线状路径4Y”)下降而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之间的纸张捆T被所述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夹着而受到按压。
此时,本实施方式中,设于第一装订齿71的凸部与设于第二装订齿72的凹部彼此相向。而且,此时,设于第一装订齿71的凹部与设于第二装订齿72的凸部彼此相向。
而且,设于另一个装订齿的凸部进入设于其中一个装订齿的凹部。由此,构成纸张捆T的纸张P彼此受到压接,以进行纸张P的装订处理。随后,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订齿72朝上方移动而从第一装订齿71退避。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各个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中凸部与凹部交替地排列的情况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凸部以及凹部也能以其他排列方式而配置。
而且,例如在通过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来按压纸张捆T时,也可切断所述纸张捆T的一部分而形成长条状的片,并且在所述纸张捆T形成贯穿孔,将所述长条状的片穿过所述贯穿孔而进行装订处理。
借助第一装订齿71、第二装订齿72的装订处理的方式并无特别限定。
如图4所示,在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中设有作为移动部件的一例的移动机构500,所述移动机构500使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移动机构500包括沿着图中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状的丝杠构件510,使所述丝杠构件510沿周向旋转,从而使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丝杠构件510是与联动于第二齿的联动部分咬合的丝杠的一例。
丝杠构件510为金属制。而且,丝杠构件510是呈笔直状地形成。
而且,在丝杠构件510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凸部、槽部。换言之,在丝杠构件510的外周面,设有沿丝杠构件510的轴向以预先规定的固定间隔排列有凸部、槽部的公螺纹。在丝杠构件510的轴向上,凸部与槽部交替地配置。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丝杠构件510为遵循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 IndustrialStandards,JIS)规格的丝杠。而且,丝杠构件510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梯形丝杠。而且,丝杠构件510并不限于单独设置丝杠,也可使其与具备其他功能的构件一体化。
而且,丝杠构件510是沿着第二装订齿72移动的直线状路径4Y而配置。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丝杠构件510,使用了复纹丝杠。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丝杠构件510,使用了双纹丝杠。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复纹丝杠”,是指在一螺距之间存在两条以上的螺旋的丝杠。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与第二装订齿72联动地移动的联动部分。进而,丝杠构件510咬合至所述联动部分600。换言之,丝杠构件510连接至联动部分600。
更具体而言,在所述联动部分600设有母螺纹部610,作为公螺纹的丝杠构件510咬合至联动部分600中的设有所述母螺纹部610的部分。
移动机构500使咬合于母螺纹部610的丝杠构件510沿周向旋转,从而使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当使后述的驱动马达M正转时,丝杠构件510沿周向且一方向旋转。
由此,联动部分600以及第二装订齿72下降,第二装订齿72朝第一装订齿71移动。由此,进行装订处理。
本实施方式中,当丝杠构件510沿周向旋转时,联动部分600以及第二装订齿72沿着丝杠构件510的轴向移动。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当装订处理结束时,驱动马达M反转,丝杠构件510逆向地旋转。
由此,联动部分600以及第二装订齿72上升。当第二装订齿72上升时,第二装订齿72从第一装订齿71退避。
在移动机构500中,除了丝杠构件510以外,如图5所示,还设有作为驱动源的一例的驱动马达M。作为驱动马达M,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现有的驱动马达。作为驱动马达M,例如可使用无刷直流(Direct Current,DC)马达或有刷DC马达等的DC马达、步进马达等。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驱动马达M的下方设有驱动齿轮(未图示),所述驱动齿轮连接于驱动马达M的输出轴,且与所述输出轴配置在同轴上。而且,设有咬合于所述驱动齿轮而旋转的旋转齿轮(未图示)。进而,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设有大径齿轮520,所述大径齿轮520咬合于所述旋转齿轮,从所述旋转齿轮接受驱动力。
作为旋转体的一例的大径齿轮520是与丝杠构件510配置在同轴上。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丝杠构件510的下端部被固定至所述大径齿轮520。进而,本实施方式中,大径齿轮520的外径比丝杠构件510的外径大。
本实施方式中,大径齿轮520通过驱动马达M而旋转,伴随于此,丝杠构件510沿周向旋转。
本实施方式中,大径齿轮520接受向丝杠构件510传递的驱动力。并且,将驱动力从所述大径齿轮520传递向丝杠构件510。
由此,丝杠构件510以轴心为中心而旋转。当丝杠构件510以轴心为中心而旋转时,第二装订齿72相对于第一装订齿71而进退。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丝杠构件510以及大径齿轮520构成丝杠移动部件。
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的机构除此以外,例如还可列举凸轮机构或撑杆机构,但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使用丝杠构件510,则可实现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小型化。
在使用凸轮机构或撑杆机构的情况下,例如考虑在图4的符号4Z所示的部位(在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上方)设置凸轮机构或撑杆机构的形态。
在此形态中,利用凸轮机构或撑杆机构从上方按压联动部分600而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
但此时,难以抑制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大型化,且加大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的分隔量。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之间成为接纳纸张捆T的接纳部,但若使用凸轮机构或撑杆机构,则难以抑制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大型化且加大所述接纳部。
在使用凸轮机构或撑杆机构的情况下,若加大所述凸轮机构或撑杆机构,则第二装订齿72的进退量变大,因而可加大接纳部。但此时会导致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大型化。
而且,若减小接纳部,则可抑制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大型化,但此时能够进行装订处理的纸张P的最大张数变少。
与此相对,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使用丝杠构件510,则可抑制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大型化,进而,接纳部将变得更大。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呈下述结构,即:在第二装订齿72所移动的直线状路径4Y的侧方,设有移动机构500的一部分结构例如驱动马达M、丝杠构件510等。
此时,容易减小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且确保接纳部的大小。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大径齿轮520是以沿与第二装订齿72所移动的直线状路径4Y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而配置,由此,也使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
本实施方式中,直线状路径4Y所延伸的方向与大径齿轮520的径向处于交叉(正交)的关系。
此时,与沿着直线状路径4Y所延伸的方向来设置大径齿轮520的情况相比,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变小。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使图3所示的末端引导件64构成为能够供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通过。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的最大分隔量比末端引导件64的高度尺寸大,末端引导件64通过所述接纳部。由此,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使末端引导件64通过。
如图4所示,在联动部分600设有承载构件620。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承载构件620设有母螺纹部610。
作为承载部的一例的承载构件620接触至丝杠构件510,从所述丝杠构件510承受载荷。
而且,在联动部分600,设有支撑所述承载构件620以及第二装订齿72的上方支撑构件630。
而且,在联动部分600,设有被安装于上方支撑构件630且朝向下方延伸的两根棒状构件640。而且,在联动部分600,设有用于将各个棒状构件640固定于上方支撑构件630的固定用构件650。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棒状构件640,设有位于图中左侧的左侧棒状构件640L与位于图中右侧的右侧棒状构件640R。
左侧棒状构件640L、右侧棒状构件640R各自以沿着直线状路径4Y延伸的方式而配置。
棒状构件640被用于联动部分600的引导。而且,棒状构件640被用于第二装订齿72的引导。
本实施方式中,棒状构件640的外径大于丝杠构件510的外径。更具体而言,左侧棒状构件640L、右侧棒状构件640R各自的外径大于丝杠构件510的外径。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上方支撑构件630与棒状构件640为独立零件,棒状构件640被安装至上方支撑构件630。
另外,并不限于此,也可将上方支撑构件630与棒状构件640一体化,而使上方支撑构件630具备棒状构件640的功能。
固定用构件650包含螺母652。
在棒状构件640中的位于图中上方的前端部,设有螺栓部651,螺母652被固定于所述螺栓部651。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棒状构件640中的、比上方支撑构件630位于下侧的部分,设有圆柱状的棒状构件本体648。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上方支撑构件630形成有作为孔部的一例的贯穿孔633(参照图5)。
本实施方式中,棒状构件640穿过所述贯穿孔633。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棒状构件640的螺栓部651比上方支撑构件630突出至上方。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螺母652被安装至比上方支撑构件630突出至上方的所述螺栓部651。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由安装于螺栓部651的螺母652与棒状构件640的棒状构件本体648夹着上方支撑构件630。由此,棒状构件640被固定至上方支撑构件630。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上方支撑构件630固定有第二装订齿72。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订齿72被固定至上方支撑构件630的位于图中跟前侧的一端部631。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订齿72通过压入而固定至上方支撑构件630。另外,第二装订齿72的固定并不限于压入,也可通过粘合、熔接、紧固等其他方式来进行。
进而,在联动部分600的下方,设有支撑第一装订齿71的下方支撑构件700。换言之,在上方支撑构件630的下方,设有支撑第一装订齿71的下方支撑构件700。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装订齿71通过压入而固定至下方支撑构件700。另外,与所述同样,第一装订齿71的固定并不限于压入,也可通过粘合、熔接、紧固等其他方式来进行。
在下方支撑构件700,设有齿支撑部710,所述齿支撑部710沿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从下方支撑第一装订齿71。
进而,在下方支撑构件700,设有连接部720,所述连接部720连接于所述齿支撑部710的各个端部,并从所述端部朝向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后侧。
本实施方式中,下方支撑构件700是由金属块所形成,齿支撑部710与连接部720成为一体。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设有进行第二装订齿72的引导的引导部90。
所述引导部90被设于下方支撑构件700。而且,所述引导部90是沿着第二装订齿72所移动的直线状路径4Y而配置。
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有棒状构件640,引导部90进行所述棒状构件640的引导,从而进行第二装订齿72的引导。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在下方支撑构件700设有沿着直线状路径4Y延伸的孔部91。
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部90包含所述孔部91的内周面91A。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孔部91的所述内周面91A来进行作为被引导部的一例的棒状构件640的引导。
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90以及作为被引导部的棒状构件640分别设有多个。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90以及棒状构件640分别设有两个。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像这样,被引导部以及引导部分别设有两个,但被引导部以及引导部的设置数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一个,还可为三个以上。
孔部91的剖面形成为圆形。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棒状构件640例如包含以上的圆柱状构件。
另外,孔部91的剖面形状、棒状构件640的剖面形状并不限于圆形,也可设为椭圆状、多边形状等圆形以外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联动部分600(参照图4)的一部分的圆柱状的棒状构件640进入孔部91内,通过孔部91的内周面91A来引导棒状构件640。
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90包含设于下方支撑构件700的作为孔的一例的孔部91。更具体而言,引导部90包含设于下方支撑构件700的孔部91的内表面。
引导部90使用孔部91的内表面来引导棒状构件640的外面。
作为被引导部、棒状部的一例的棒状构件640(参照图4)是沿着联动部分600的移动方向即上下方向而延伸。换言之,棒状构件640是沿着联动部分600的移动路径而延伸。
而且,棒状构件640在将与上方支撑构件630的连接部位作为起点的情况下,朝向联动部分600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而延伸。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设于下方支撑构件700的、作为引导部发挥功能的孔部91(参照图5),也沿着联动部分600的移动方向而延伸。
另外,图4、图5中,使引导部包含孔的内表面,使被引导部包含与所述孔的内表面接触的棒状部,但并不限于此,如后所述,也可使被引导部包含孔的内表面,而使引导部包含与所述孔的内表面接触的棒状部。
而且,对于设于下方支撑构件700的孔部91(参照图5),可以使下方支撑构件700贯穿的状态而设。而且,并不限于此,也可不使下方支撑构件700贯穿孔部91,而设置有底的孔部91。
本实施方式中,随着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引导部90(参照图5)与作为被引导部的棒状构件640的接触面积增加。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随着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棒状构件640相对于孔部91的进入量增加,引导部90与棒状构件640的接触面积增加。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随着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引导部90与棒状构件640重合的区域的面积增加。
图6是表示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另一结构例的图。
图6中例示了下述情况,即,使被引导部包含孔的内表面,而使引导部包含与所述孔的内表面接触的棒状部。
所述结构例中,在联动于第二装订齿72的联动部分600侧,设有沿着直线状路径4Y延伸的孔部93。
而且,所述结构例中,在下方支撑构件700侧,设有进入孔部93且沿着直线状路径4Y延伸的棒状构件640。棒状构件640被固定于下方支撑构件700。
所述结构例中,棒状构件640的外周面成为引导部90,使用所述外周面来进行联动部分600的引导。
所述结构例中,被引导部包含沿着联动部分60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孔部93的内表面。而且,所述结构例中,引导部包含沿着联动部分600的移动方向延伸且与孔部93的内表面接触的棒状构件640。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图4、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丝杠构件510相对于联动部分600的移动且丝杠构件510朝向与丝杠构件510所延伸的方向交叉(正交)的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丝杠构件510相对于联动部分600的移动且丝杠构件510朝向图4中箭头4A所示的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换言之,丝杠构件510朝向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宽度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本实施方式中,承载构件620朝向箭头4A所示的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成为能够进行承载构件620相对于上方支撑构件630的相对移动的结构,由此,承载构件620朝向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宽度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承载构件620相对于构成联动部分600的一部分的上方支撑构件630、棒状构件640的移动成为可能。
若像这样能够进行承载构件620相对于上方支撑构件630、棒状构件640的移动,则能够进行丝杠构件510相对于上方支撑构件630、棒状构件640的移动。
更具体而言,能够进行丝杠构件510相对于上方支撑构件630、棒状构件640的移动且丝杠构件510朝向与丝杠构件510所延伸的方向交叉(正交)的方向的移动。换言之,能够进行丝杠构件510朝向丝杠构件510的径向的移动。
图7是表示图4的VII-VII线上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剖面图,且是表示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上部的部分的剖面图。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承载构件620形成有贯穿孔620A,被用于承载构件620向上方支撑构件630的固定的固定用螺丝95穿过所述贯穿孔620A。
在贯穿孔620A的内周面与固定用螺丝95之间形成有间隙。而且,在固定用螺丝95中的位于贯穿孔620A内的部分的外周面未设有螺纹部。
而且,承载构件620的厚度比固定用螺丝95的头部95A与上方支撑构件630的上表面630E的分隔距离小。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进行承载构件620相对于上方支撑构件630的移动且承载构件620朝向图中箭头7A所示的方向的移动。
并且,此时,丝杠构件510(图7中未图示)相对于上方支撑构件630以及棒状构件640的移动成为可能。换言之,丝杠构件510相对于联动部分600(参照图4)的移动且丝杠构件510朝向与丝杠构件510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此处,例如设想下述状态:为无法进行丝杠构件510相对于联动部分600的移动的结构,且例如丝杠构件510相对于直线状路径4Y(参照图4)而倾斜。
此时,在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的前进时,第二装订齿72将朝向与原本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此时,第二装订齿72相对于第一装订齿71的位置将偏离原本预定的位置。
与此相对,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丝杠构件510可移动,则丝杠构件510相对于直线状路径4Y的倾斜变得更小,第二装订齿72相对于第一装订齿71的偏离变得更小。
而且,若为无法进行丝杠构件510相对于联动部分600的移动的结构,且丝杠构件510相对于直线状路径4Y而倾斜,则可能产生下述事态,即,在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的中途,第二装订齿72停止而无法进行装订。
与此相对,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丝杠构件510可移动,则丝杠构件510相对于直线状路径4Y的倾斜变得更小,从而难以产生第二装订齿72在中途停止等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图7的符号7F所示的部分是由引导部90(参照图5)予以引导的被引导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构件620相对于所述被引导部的移动成为可能。
更具体而言,承载构件620相对于被引导部的移动且朝向与丝杠构件510(图7中未图示)的轴向交叉(正交)的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联动部分600是包含下述构件而构成,即:作为承载部的一例的承载构件620,接触至丝杠构件510,承受来自丝杠构件510的载荷;以及作为被引导部的一例的棒状构件640,由引导部90予以引导。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承载部的一例的承载构件620相对于所述棒状构件640的移动成为可能。
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可进行承载构件620相对于棒状构件640的移动,则如上所述,第二装订齿72相对于第一装订齿71的偏离变得更小,而且,难以产生第二装订齿72在中途停止等的问题。
如图7所示,承载构件620的剖面形状呈T字。
更具体而言,承载构件620包括位于图中上方的圆盘状的大径部621、以及比所述大径部621位于下方的小径部622。
大径部621与小径部622配置在同轴上。而且,大径部621的下端部与小径部622的上端部相连接。
在承载构件620的中心轴上设有母螺纹部610。
母螺纹部610呈筒状,本实施方式中,棒状的丝杠构件510(参照图4)穿过所述母螺纹部610。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母螺纹部610与丝杠构件510彼此咬合而彼此连接。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L1(参照图5)小于大径部621的外径D1(参照图7)。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若将大径部621的径向上的位置相比,第二装订齿72(参照图5)比起大径部621的一端621A(参照图7)更靠另一端621B侧设置。而且,第二装订齿72比起大径部621的另一端621B更靠一端621A侧设置。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正面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时(从设有接纳部的一侧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时),第二装订齿72位于大径部621的一端621A与另一端621B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因丝杠构件510,承载构件620朝下方受到拉伸,伴随于此,上方支撑构件630中的、图7的符号7X所示的部分因承载构件620而从上方一样地受到按压。
此时,关于上方支撑构件630中的、所述一样地受到按压的部分,一边大致维持横向且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一边朝下方移动。
另一方面,关于上方支撑构件630中的、位于所述按压部分的两肋的肋部分(图7中符号7Y所示的部分),如符号7Z所示,容易相对于水平方向而倾斜。
此时,例如若为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上的尺寸大,第二装订齿72的一部分到达所述肋部分(符号7Y所示的部分)为止的结构,则第二装订齿72容易变形。
与此相对,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第二装订齿72未到达肋部分,而第二装订齿72被收敛在大径部621的一端621A与另一端621B之间的情况下,难以产生第二装订齿72的变形。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订齿72相对于引导部90(参照图5)的移动且第二装订齿72朝向与引导部90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订齿72朝向与孔部91的内周面91A所延伸的方向即箭头5X(参照图5)所示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订齿72朝向与第二装订齿72的进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上方支撑构件630朝向图5的箭头5Y所示的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上方支撑构件630可相对于棒状构件640而移动,而且,上方支撑构件630朝向箭头5Y所示的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上方支撑构件630的沿着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上方支撑构件630相对于棒状构件640而移动,从而第二装订齿72沿长边方向移动。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当使上方支撑构件630相对于棒状构件640而移动时,第二装订齿72朝向与引导部90所延伸的方向(图中箭头5X所示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棒状构件640的上端部设有螺栓部651。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在上方支撑构件630形成有供所述螺栓部651穿过的贯穿孔633。所述贯穿孔633为所谓的长孔,以沿着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方式而形成。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上方支撑构件630相对于棒状构件640的移动成为可能,能够进行第二装订齿72朝向与棒状构件640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换言之,能够进行第二装订齿72朝向与引导部90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
更具体而言,能够进行第二装订齿72朝向图5的箭头5Y所示的方向的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在解除了通过螺栓部651与螺母652所进行的、棒状构件640向上方支撑构件630的固定后,使上方支撑构件630朝向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移动。
由此,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关系受到变更。附言之,第二装订齿72相对于第一装订齿71的相对位置受到调整。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调整结束时,进行螺母652相对于螺栓部651的紧固,将棒状构件640固定至上方支撑构件630。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上方支撑构件630沿着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移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使上方支撑构件630沿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以及与此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这两方向移动。
另外,要使得上方支撑构件630能够朝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这两方向移动,例如使形成于上方支撑构件630的所述贯穿孔633例如由具有比螺栓部651的外径大的直径的圆孔所形成。
由此,上方支撑构件630朝向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这两方向移动。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驱动马达M收敛在丝杠构件510的轴向上的一端511与另一端512之间。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马达M位于丝杠构件510的侧方。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丝杠构件510所延伸的方向,换言之,第二装订齿72的进退方向上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尺寸变小。
此处,若驱动马达M例如位于图5的符号5S所示的部位等,则容易导致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大型化。
与此相对,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驱动马达M位于丝杠构件510的侧方,则可抑制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大型化。
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马达M的全部或者其大部分收敛在丝杠构件510的轴向上的一端511与另一端512之间。
另外,并不限于此,也可使得驱动马达M的至少一部分比丝杠构件510的轴向上的一端511位于另一端512侧、且比所述另一端512位于一端511侧。
此时,与驱动马达M不完全位于所述一端511与另一端512之间的结构相比,实现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小型化。
图8是表示图5的VIII-VIII线上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剖面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机构500(参照图4)对联动部分600的特定部位给予载荷而使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更具体而言,移动机构500对联动部分600中的符号8A(参照图8)所示的特定部位(以下称作“载荷赋予部位8A”)给予载荷而使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载荷赋予部位8A是设有母螺纹部610的部位,本实施方式中,对设有所述母螺纹部610的部位给予载荷而使联动部分600移动,从而使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90(孔部91的内周面91A)比起载荷赋予部位8A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
另外,所谓位于靠近的一侧,并非是指引导部90的所有部分比起载荷赋予部位8A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90中的位于最后侧的后侧部分90B比起载荷赋予部位8A中的位于最后侧的后侧部分8X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
这样,若将位于最后侧的部分彼此进行比较,则在引导部90的后侧部分90B比起载荷赋予部位8A的后侧部分8X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的情况下,可以说引导部90比起载荷赋予部位8A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
引导部90进行联动于第二装订齿72的联动部分600中的、比起载荷赋予部位8A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的部分的引导,从而进行第二装订齿72的引导。
更具体而言,引导部90进行比起载荷赋予部位8A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的棒状构件640的引导,从而进行第二装订齿72的引导。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设想通过载荷赋予部位8A与第二装订齿72且沿着直线状路径4Y(参照图5)的假想平面H1的情况下,在夹着所述平面H1而相对的两个区域R1、R2分别设有引导部90。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在设想通过载荷赋予部位8A的中心部C1与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C2且沿着直线状路径4Y的假想平面H1的情况下,在夹着所述平面H1而相对的两个区域R1、R2分别设有引导部90。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在设想通过丝杠构件510的轴中心510R与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C2且沿着直线状路径4Y的假想平面H1的情况下,在夹着所述平面H1而相对的两个区域R1、R2分别设有引导部90。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分别设在所述两个区域R1、R2的各引导部90比起载荷赋予部位8A而配置在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装订齿72被按抵至纸张捆T时,由于反作用,第二装订齿72朝向上方受到按压,上方支撑构件630的一端部631侧朝上方移动。
此时,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各个引导部90比起载荷赋予部位8A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则难以引起上方支撑构件630的一端部631朝向上方的移动。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设想通过母螺纹部610的轴中心610R且沿着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假想线LX的情况下,引导部90位于偏离所述假想线LX的部位。
更具体而言,引导部90比起假想线LX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
图8表示了从上方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时的剖面图,在从上方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时的状态下,引导部90比起假想线LX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
所谓“引导部90比起假想线LX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是指如下所述的状态,即,将引导部90投影至平面H8时的引导部90的中央部90C比起将假想线LX投影至平面H8时的假想线LX而位于第二装订齿72侧。
此处,所谓平面H8,是指与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具有正交关系的平面。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引导部90以及假想线LX投影至平面H8的情况下(朝向与平面H8正交的方向投影的情况下),引导部90的中央部90C(平面H8所延伸的方向上的中央部)比起假想线LX而位于第二装订齿72侧。
所谓引导部90比起假想线LX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并不限于引导部90的所有部分比起假想线LX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的状态。
如上所述,只要引导部90的中央部90C比起假想线LX而位于第二装订齿72侧,便可以说处于引导部90比起假想线LX而位于靠近第二装订齿72的一侧的状态。
此时,与引导部90位于假想线LX上的情况相比,难以引起上方支撑构件630的一端部631朝向上方的移动。
换言之,与假想线LX的位置和引导部90的中央部90C的位置一致的情况相比,难以引起上方支撑构件630的一端部631朝向上方的移动。
并且,此时,在进行装订处理时,第二装订齿72难以朝上方逃避,从而使更大的载荷作用至纸张捆T。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分别设在两个区域R1、R2的引导部90被配置在沿着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共同的直线LK上。
附言之,分别设在两个区域R1、R2的引导部90被配置在沿着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直线且通过母螺纹部610的轴中心610R以外的部位的直线LK上。
所谓“引导部90被配置在直线LK上”,是指如下所述的状态,即,在将引导部90以及直线LK投影至平面H8的情况下(朝向与平面H8正交的方向投影的情况下),所述引导部90的中央部90C(平面H8所延伸的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与直线LK的位置一致。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设在两个区域R1、R2中的其中一个区域R1的引导部90与平面H1的距离L11、和设在另一个区域R2的引导部90与平面H1的距离L21为相等。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共同的直线LK上的两个引导部90中的其中一个引导部90与平面H1的距离L11、和另一个引导部90与平面H1的距离L21为相等。
更具体而言,设想将平面H1、其中一个引导部90、另一个引导部90投影至沿着第二装订齿7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平面H15的情况(朝向与平面H15正交的方向投影的情况下)。
此时,本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引导部90的中央部C11(平面H15所延伸的方向上的中央部)与平面H1的距离L11、和另一个引导部90的中央部C21(平面H15所延伸的方向上的中央部)与平面H1的距离L21为相等。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联动部分600中的、接触至丝杠构件510的接触部分即母螺纹部610比起作为第一被引导部的一例的图中左侧的左侧棒状构件640L而位于作为第二被引导部的一例的图中右侧的右侧棒状构件640R侧。
而且,所述母螺纹部610比起图中右侧的右侧棒状构件640R而位于图中左侧的左侧棒状构件640L侧。
本实施方式中,在联动部分600设有由引导部90予以引导的左侧棒状构件640L、右侧棒状构件640R。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接触部分的一例的母螺纹部610比起左侧棒状构件640L而位于右侧棒状构件640R侧,且比起右侧棒状构件640R而位于左侧棒状构件640L侧。
本实施方式中,可将母螺纹部610理解为承受来自丝杠构件510的载荷的承载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部比起左侧棒状构件640L而位于右侧棒状构件640R侧,比起右侧棒状构件640R而位于左侧棒状构件640L侧。
更具体而言,设想将左侧棒状构件640L、右侧棒状构件640R、母螺纹部610投影至平面H15的情况。
此时,在所述平面H15上,母螺纹部610比起左侧棒状构件640L而位于右侧棒状构件640R侧,比起右侧棒状构件640R而位于左侧棒状构件640L侧。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联动部分600(参照图8)的承载构件620施加载荷,从而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更具体而言,通过对设于承载构件620的母螺纹部610施加载荷,从而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一装订齿71、第二装订齿72,也可以说比起左侧棒状构件640L而位于右侧棒状构件640R侧,比起右侧棒状构件640R而位于左侧棒状构件640L侧。
图9是丝杠构件510的纵剖面图。
本实施方式中,将限制联动部分600(参照图4)的移动的限制构件安装于丝杠构件510。
具体而言,在丝杠构件510的一端部510A设有被安装部510B。能够对所述被安装部510B进行限制构件的安装。
具体而言,在丝杠构件510的位于一端部510A的端面,设有朝向丝杠构件510的内部侧凹陷的、剖面为圆形的凹部510C。在凹部510C的内表面形成有母螺纹。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母螺纹的部分安装有包含公螺纹的限制构件980(参照图4)。
本实施方式中,当丝杠构件510超过所需而旋转,联动部分600到达丝杠构件510的一端部510A(参照图9)时,联动部分600碰抵至限制构件980,联动部分600的移动受到限制。
由此,抑制联动部分600从丝杠构件510脱离。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丝杠构件510的一端部510A且外周面,形成有沿着丝杠构件510的周向延伸的槽510D。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槽510D,例如能够进行剖面为E字状或C字状的卡簧(未图示)的安装。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卡簧,也能够进行联动部分600的移动限制。
图10是表示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背面侧的状态的图。
图11是从下方向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图。另外,图11中,省略了覆盖传递部560的各构件的框体。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背面侧设有驱动马达M。而且,在驱动马达M的下方,设有将来自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传递向大径齿轮520的传递部560。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大径齿轮520,在沿着轴向的其中一侧(下方侧),设有接受来自传递部560的驱动力而旋转的同步轮部522。
传递部560包括驱动齿轮561以及切换齿轮562,所述驱动齿轮561以及切换齿轮562在驱动马达M的下方与驱动马达M的输出轴配置在同轴上,且接受来自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而旋转。
而且,传递部560包括作为切换部件的一例的电磁离合器563,所述电磁离合器563将切换齿轮562切换为连结驱动马达M的输出轴与切换齿轮562的旋转轴的状态与解除连结的状态。关于详细将后述,但借助电磁离合器563所进行的连结状态的切换是基于信息处理部100的控制来进行。
进而,传递部560包括作为第一传递部件的一例的第一传递部570以及作为第二传递部件的一例的第二传递部580,所述第一传递部570及第二传递部580被设在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背面侧,将来自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传递向大径齿轮520。
第一传递部570具有可旋转地设置的旋转齿轮571a、旋转齿轮571b。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旋转齿轮571a与旋转齿轮571b的情况下,简单表述为旋转齿轮571。
第一传递部570的旋转齿轮571从切换齿轮562接受旋转驱动力,并将所述旋转驱动力传递向大径齿轮520。附言之,第一传递部570中,旋转齿轮571a从切换齿轮562接受旋转驱动力,并传递至旋转齿轮571b。并且,旋转齿轮571b将从旋转齿轮571a接受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向大径齿轮520。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递部570的旋转齿轮571在通过电磁离合器563来连结驱动马达M的输出轴与切换齿轮562的旋转轴的情况下,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向大径齿轮520。
而且,本例中,旋转齿轮571为第一齿轮部件的一例。
第二传递部580具有可旋转地设置的旋转齿轮581。而且,第二传递部580包括一体地设在旋转齿轮581的轴向的其中一侧(下方侧)的同步轮582。同步轮582联动于旋转齿轮581的旋转而旋转。进而,第二传递部580包括皮带构件583,所述皮带构件583被架设在同步轮582与大径齿轮520的同步轮部522之间,联动于同步轮582的旋转而回转移动。再进而,第二传递部580包括扭矩限制器(torque limiter)584,所述扭矩限制器584被设在旋转齿轮581与同步轮582之间,当承受预先规定的扭矩时,解除旋转齿轮581与同步轮582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
第二传递部580的旋转齿轮581、同步轮582以及皮带构件583从驱动齿轮561接受旋转驱动力,并将所述旋转驱动力传递向大径齿轮520。附言之,第二传递部580中,当旋转齿轮581从驱动齿轮561接受旋转驱动力而旋转时,与旋转齿轮581联动地,同步轮582旋转。并且,皮带构件583通过同步轮582的旋转而回转移动,经由同步轮部522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大径齿轮520。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递部580在通过电磁离合器563解除了驱动马达M的输出轴与切换齿轮562的旋转轴的连结时,如上所述,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向大径齿轮520。
而且,本例中,旋转齿轮581、同步轮582以及皮带构件583为第二齿轮部件的一例。
而且,第二传递部580在通过电磁离合器563而连结驱动马达M的输出轴与切换齿轮562的旋转轴的情况下,通过扭矩限制器584来解除旋转齿轮581与同步轮582之间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换言之,第二传递部580在来自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通过第一传递部570而传递至大径齿轮520的情况下,通过扭矩限制器584来解除旋转齿轮581与同步轮582之间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
此时,接受来自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的旋转齿轮581不向同步轮582传递旋转驱动力而空转。而且,从旋转的大径齿轮520接受旋转驱动力的皮带构件583以及同步轮582不向旋转齿轮581传递旋转驱动力而空转。
本实施方式中,从驱动马达M经由传递部560(第一传递部570、第二传递部580)传递至大径齿轮520的驱动力进一步传递向第二装订齿72。
附言之,从驱动马达M经由传递部560传递至大径齿轮520的驱动力从大径齿轮520经由丝杠构件510、联动部分600而传递向第二装订齿72。
由此,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而且,第二装订齿72从第一装订齿71退避。
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部560中,第一传递部570的旋转齿轮571的齿轮比相比于第二传递部580的旋转齿轮581、同步轮582以及皮带构件583的齿轮比为大。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部560中,第二传递部580的齿轮比相比于第一传递部570的齿轮比为小。此处,所谓第一传递部570或第二传递部580的齿轮比,是指通过第一传递部570或第二传递部580来使大径齿轮520旋转一圈所需的驱动马达M的转速。并无特别限定,第一传递部570的齿轮比例如为第二传递部580的齿轮比的五倍~十倍左右。第一传递部570的齿轮比例如可设为1:91.7,第二传递部580的齿轮比例如可设为1:11.2。
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马达M的转速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第一传递部570来使大径齿轮520旋转时的大径齿轮520的旋转速度比通过第二传递部580来使大径齿轮520旋转时的大径齿轮520的旋转速度慢。
换言之,通过第二传递部580来使大径齿轮520旋转时的大径齿轮520比通过第一传递部570来使大径齿轮520旋转时的大径齿轮520的旋转速度快。
并且,通过第二传递部580来使大径齿轮520旋转时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速度比通过第一传递部570来使大径齿轮520旋转时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速度快。另外,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第二装订齿72通过第一传递部570而移动时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速度称作第一移动速度V1,将第二装订齿72通过第二传递部580而移动时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速度称作第二移动速度V2。本例中,第二移动速度V2比第一移动速度V1快(V1<V2)。
而且,通过第一传递部570来使大径齿轮520旋转时作用于大径齿轮520的扭矩比通过第二传递部580来使大径齿轮520旋转时作用于大径齿轮520的扭矩大。
由此,在通过第一传递部570来使大径齿轮520旋转时,与通过第二传递部580来使大径齿轮520旋转时相比,能够对位于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之间的纸张捆赋予更大的载荷。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背面侧,设有作为位置检测部的一例发挥功能的位置检测传感器800,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800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
位置检测传感器800获取关于与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联动的联动部分的移动量的信息,以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
具体而言,位置检测传感器800获取关于与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联动地旋转的旋转部分的旋转量的信息,以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
位置检测传感器800包含所谓的旋转编码器。位置检测传感器800使用旋转体810、对所述旋转体810的旋转量进行检测的作为检测部发挥功能的透射型传感器820,来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
旋转体810是与第一传递部570的旋转齿轮571配置在同轴上,且联动于所述旋转齿轮571的旋转而旋转。
更具体而言,旋转体810是与旋转齿轮571中的一部分旋转齿轮571(本例中为旋转齿轮571a)配置在同轴上,且联动于所述一部分旋转齿轮571而旋转。
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可旋转地支撑所述一部分旋转齿轮571的旋转轴571X,旋转体810被安装在所述旋转轴571X的图中上端部。
在透射型传感器820中,设有出射光的光源821、及接收来自所述光源821的光的受光部822。
在旋转体810,设有多个突出部811,所述多个突出部811从旋转体810的径向上的中央部朝向旋转体810的径向上的外侧方向突出。
所述多个突出部811是呈辐射状配置。而且,在彼此邻接的两个突出部811间,设有使从设于透射型传感器820的光源821出射的光通过的间隙812。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突出部811伴随旋转体810的旋转而依次通过设于透射型传感器820的光源821与受光部822之间。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透射型传感器820来依次检测所述多个突出部811,由此来进行旋转体810的旋转量的检测。
所检测出的、关于所述旋转量的信息被输出至信息处理部100(参照图1),信息处理部100基于关于所述旋转量的信息来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预先将旋转体810的旋转量与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量的关系登记在信息存储装置120(后述)中,信息处理部100基于登记在信息存储装置120中的所述关系来确定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量。
更具体而言,信息处理部100在获得关于旋转体810的旋转量的信息时,参照登记在信息存储装置120中的所述关系来确定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量。并且,信息处理部100基于所确定的所述移动量来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
并且,信息处理部100基于所检测出的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来判断第二装订齿72是否位于后述的装订开始位置、装订结束位置或停止前位置。
另外,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检测并不限于基于旋转体810的旋转量检测来进行。
例如,也可设置沿着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而延伸的线性编码器,使用所述线性编码器来检测与第二装订齿72联动的联动部分的位置,以进行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检测。
图12是从上方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时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中,进而设有初始位置传感器850,所述初始位置传感器850检测第二装订齿72(图12中未图示)位于预先规定的初始位置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作为联动于第二装订齿72而移动的联动部的一例发挥功能的突出片860,初始位置传感器850检测所述突出片860。
本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部100在所述突出片860位于初始位置传感器850的设置部位,且由初始位置传感器850检测到突出片860的情况下,判断为第二装订齿72位于初始位置。
初始位置传感器850包含透射型的传感器,所述透射型的传感器包括发光部851、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发光部851的光的受光部852。
在突出片860位于初始位置传感器850的情况下,受光部852检测不到来自发光部851的光。此时,信息处理部100(参照图1)判断为第二装订齿72位于初始位置。
另一方面,信息处理部100在由受光部852检测到来自发光部851的光的情况下,判断为第二装订齿72位于初始位置以外的位置。
突出片860被安装于联动部分600,随附于第二装订齿72而移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初始位置传感器850的设置部位检测突出片860,从而检测第二装订齿72位于初始位置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借助第一装订齿71、第二装订齿72的纸张捆T(参照图5)的装订处理时,第二装订齿72从所述初始位置朝向纸张捆T、第一装订齿71移动。
图13是表示信息处理部100的硬件结构的图。
在信息处理部100中,设有处理部110、存储信息的信息存储装置120、以及实现经由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线缆等的通信的网络接口130。
处理部110包含计算机。
处理部110具有执行后述的各种处理的作为处理器的一例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111。而且,处理部110具有:存储有软件的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112、以及被用作工作区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13。
信息存储装置120是通过硬盘驱动器、半导体存储器、磁带等现有的装置而实现。
处理部110、信息存储装置120与网络接口130通过总线140或未图示的信号线而连接。
由CPU111所执行的程序能够以存储在磁记录介质(磁带、磁盘等)、光记录介质(光盘等)、光磁记录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的状态而提供给信息处理部100。而且,由CPU111所执行的程序也可使用国际互联网等的通信方式而提供给信息处理部100。
本说明书中,所谓处理器,是指广义上的处理器,包含通用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或者专用处理装置(例如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而且,处理器的动作也可不仅由一个处理器来完成,而且由位于物理上分离的位置的多个处理器协同完成。而且,处理器的各动作的顺序并不仅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顺序,也可进行变更。
继而,对由信息处理部100所实现的功能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仅对与纸张捆T的装订相关的功能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作为处理器的一例的CPU111执行存储在ROM112或信息存储装置120中的程序,从而信息处理部100实现以下的各功能。
信息处理部100获取关于作为记录介质捆的一例的纸张捆T的信息即纸张捆信息。换言之,信息处理部100获取纸张捆T的信息即纸张捆信息,所述纸张捆T成为第一装订齿71、第二装订齿72所进行的装订处理的对象。
尽管在上文省略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设有受理用户所输入的信息的受理装置915。
本实施方式中,用户例如进行对设于所述受理装置915的触摸屏的操作,输入装订处理所需的信息。
信息处理部100从所述受理装置915所受理的信息中,获取纸张捆信息,所述纸张捆信息是关于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纸张捆T的信息。
另外,用户所进行的信息输入也可通过连接于图像形成系统1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的终端装置来进行。此时,信息处理部100从通过所述终端装置所受理的信息中获取纸张捆信息。
用户开始受理装置915或终端装置,例如输入构成纸张捆T的各纸张P的厚度信息、构成纸张捆T的纸张P的张数信息、或者关于构成纸张捆T的纸张P的种类的信息即种类信息,以作为纸张捆信息。
与此相应地,信息处理部100获取所述厚度信息、张数信息或种类信息,以作为纸张捆信息。
另外,这些信息也有时包含在作业信息中,信息处理部100也有时基于作业信息中所含的信息来获取这些信息。
而且,信息处理部100基于所获取的纸张捆信息,在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上设定第二装订齿72开始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的装订开始位置。进而,信息处理部100基于所获取的纸张捆信息,在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上设定第二装订齿72结束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的装订结束位置。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时,在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之间存在纸张捆T的状态下,第二装订齿72从初始位置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并且,第二装订齿72在接触至纸张捆T的表面,更具体而言,接触至纸张捆T中的最靠第二装订齿72侧层叠的纸张P的表面后,进一步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此时,位于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之间的纸张捆T被所述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夹着而受到按压。由此,对纸张捆T进行装订处理。被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按压的部分的纸张捆T成为预先规定的厚度,当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结束时,第二装订齿72停止。随后,第二装订齿72朝远离第一装订齿71的方向退避,经过后述的停止前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一连串的处理结束。
图14是说明进行装订处理时的第二装订齿72在移动方向上的位置的图。
信息处理部100将第二装订齿72接触至装订处理前的纸张捆T表面的位置设定为第二装订齿72的装订开始位置。另外,信息处理部100也可将第二装订齿72不与装订处理前的纸张捆T的表面接触的位置设定为第二装订齿72的装订开始位置。
而且,信息处理部100将被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按压的部分的纸张捆T成为预先规定的厚度的位置设定为第二装订齿72的装订结束位置。此处,所谓被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按压的部分的纸张捆T的预先规定的厚度,是指通过被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按压而构成纸张捆T的纸张P彼此受到压接的厚度。
第二装订齿72的装订开始位置以及装订结束位置根据构成成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纸张捆T的纸张P的厚度、构成纸张捆T的纸张P的张数、构成纸张捆T的纸张P的种类等而不同。
因此,信息处理部100基于所获取的纸张捆信息中所含的厚度信息、张数信息、种类信息等,来设定第二装订齿72的装订开始位置以及装订结束位置。
而且,信息处理部100将所述的初始位置、和在初始位置与装订开始位置之间从初始位置朝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设定为预先规定的距离的停止前位置,作为与第二装订齿72在移动方向上的位置相关的信息而存储至信息存储装置120中。
关于详细将后述,但在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结束后,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结束位置经过停止前位置而移动至初始位置。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基于纸张捆信息而由信息处理部100所设定的装订开始位置、装订结束位置、以及存储在信息存储装置120中的初始位置、停止前位置相关的信息称作第二装订齿72的设定位置信息。
而且,信息处理部100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位置。
具体而言,信息处理部100对第二装订齿72相对于第一装订齿71而移动时的、第二装订齿72在移动方向上的位置(以下称作“移动方向位置”)进行检测。
本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部100获取关于与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联动的部分的移动量的信息,以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位置。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部100获取关于与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联动地旋转的旋转部分的旋转量的信息,以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位置。
更具体而言,信息处理部100从位置检测传感器800获取关于设于位置检测传感器800(参照图10)的所述旋转体810的旋转量的信息,以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位置。
更具体而言,信息处理部100基于关于旋转体810的旋转量的信息与来自初始位置传感器850(参照图12)的信息,来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位置。
更具体而言,信息处理部100基于从初始位置传感器850检测不到突出片860开始计起的旋转体810的旋转量,来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位置。
换言之,信息处理部100基于第二装订齿72从初始位置出发开始计起的、旋转体810的旋转量,来检测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位置。
上文省略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信息存储装置120中存储有旋转体810每转一圈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量(称作“每一圈的移动量”)。
当信息处理部100从位置检测传感器800获得关于旋转体810的旋转量的信息时,将所述旋转量乘以每一圈的移动量,从而获取关于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量的信息。
由此,信息处理部100检测将初始位置设为原点时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位置。
而且,信息处理部100基于所检测出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位置,来进行第二装订齿72是否位于所述装订开始位置、装订结束位置或停止前位置的判断。
而且,信息处理部100执行与纸张捆T的装订相关的各种处理。
具体而言,信息处理部100基于所检测出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位置、与根据纸张捆信息而设定或者存储在信息存储装置120中的设定位置信息,来控制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附言之,信息处理部100通过控制驱动马达M以及电磁离合器563的动作,从而控制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部100进行驱动马达M的驱动的开始、停止的控制,但不使驱动马达M的转速发生变化。
信息处理部100在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之间无纸张捆T而开始装订处理之前的状态(以下称作初始状态)下,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而使第二装订齿72停止在初始位置。而且,信息处理部100在初始状态下,将电磁离合器563设为解除了驱动马达M的输出轴与切换齿轮562的连结的状态(以下称作解除状态)。
信息处理部100在纸张捆T被搬送至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之间而开始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开始驱动马达M的驱动而使驱动马达M正转。如上所述,由于电磁离合器563被设为解除状态,因此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不会被传递至第一传递部570,而是经由第二传递部580传递至第二装订齿72。第二装订齿72通过经由第二传递部580而传递的驱动力,从初始位置朝向第一装订齿71以第二移动速度V2移动。
当第二装订齿72到达装订开始位置时,信息处理部100在保持使驱动马达M继续正转的状态下,将电磁离合器563由解除状态切换为连结驱动马达M的输出轴与切换齿轮562的状态(以下称作连结状态)。由此,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第一传递部570而传递至第二装订齿72。第二装订齿72通过经由第一传递部570而传递的驱动力,从装订开始位置朝向第一装订齿71以第一移动速度V1移动。
另外,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尽管也被传递至第二传递部580,但由于第二传递部580的扭矩限制器584的作用,并不从第二传递部580传递向第二装订齿72。
当第二装订齿72到达装订结束位置时,信息处理部100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而且,信息处理部100将电磁离合器563由连结状态切换为解除状态。随后,信息处理部100开始驱动马达M的驱动而使驱动马达M反转。由此,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第二传递部580而传递至第二装订齿72。第二装订齿72通过经由第二传递部580而传递的驱动力,从装订结束位置朝向初始位置以第二移动速度V2移动。
当第二装订齿72到达停止前位置时,信息处理部100在保持使驱动马达M继续反转的状态下,将电磁离合器563由解除状态切换为连结状态。由此,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第一传递部570而传递至第二装订齿72。第二装订齿72通过经由第一传递部570而传递的驱动力,从停止前位置朝向初始位置以第一移动速度V1移动。
随后,当第二装订齿72到达初始位置时,信息处理部100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由此,第二装订齿72停止在初始位置。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部100在使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开始位置移动至装订结束位置为止时,将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第一传递部570而传递至第二装订齿72。换言之,信息处理部100在由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包夹按压纸张捆T时,将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第一传递部570而传递至第二装订齿72。
如上所述,在经由第一传递部570来传递驱动力时发挥作用的扭矩比在经由第二传递部580来传递驱动力时发挥作用的扭矩大。
本实施方式中,在由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包夹按压纸张捆T时,将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第一传递部570而传递至第二装订齿72,由此,与经由第二传递部580来传递的情况相比,能够对纸张捆T赋予更大的载荷。由此,能够更切实地进行纸张捆T的装订。
图15是表示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位置与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速度的关系的图。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中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的情况下,从初始位置以第二移动速度V2移动至装订开始位置为止,并从装订开始位置以第一移动速度V1移动至装订结束位置为止。而且,从装订结束位置以第二移动速度V2移动至停止前位置为止,并从停止前位置以第一移动速度V1移动至初始位置为止。
即,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的情况下,第二装订齿72从初始位置移动至装订开始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第二移动速度V2)比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开始位置移动至装订结束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第一移动速度V1)快。
由此,例如与第二装订齿72从初始位置以第一移动速度V1移动至装订结束位置为止的情况相比,在进行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时,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所需的时间变短。其结果,能够抑制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的生产性的下降。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结束后,第二装订齿72从停止前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第一移动速度V1)比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结束位置移动至停止前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第二移动速度V2)慢。
如上所述,在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结束后,当第二装订齿72到达初始位置时,信息处理部100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而使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停止。此时,从由初始位置传感器850探测到第二装订齿72已到达初始位置开始,直至信息处理部100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而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实际停止为止,有时会产生时间差。此时,若朝向初始位置移动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速度快,则第二装订齿72实际停止的位置容易偏离初始位置。并且,若第二装订齿72停止的位置偏离初始位置,则接下来进行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时的精度有可能下降。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装订齿72从停止前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比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结束位置移动至停止前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慢,由此,在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时,第二装订齿72容易停止在初始位置。
另外,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部100是基于从位置检测传感器800获取的信息来判断第二装订齿72是否位于装订开始位置或装订结束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信息处理部100例如也可通过参照对驱动马达M供给的电流的电流值,来判断第二装订齿72是否位于装订开始位置或装订结束位置。
即,在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的情况下,当第二装订齿72接触至纸张捆T的表面而开始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对纸张捆T的按压时,对驱动马达M供给的电流的电流值开始增加。此时,信息处理部100可判断为第二装订齿72已到达装订开始位置。
而且,当在由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按压了纸张捆T后,使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进一步移动时,对驱动马达M供给的电流的电流值不再增加,或者电流值的增加速度变慢。此时,信息处理部100可判断为第二装订齿72已到达装订结束位置。
<实施方式2>
继而,对适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所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使用同样的符号,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图16是表示适用实施方式2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背面侧的状态的图。图17是从背面侧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图。另外,图16以及图17中,省略了驱动马达M以及传递部560的后述的连杆机构569。
图18是表示图16的XVIII-XVIII线上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剖面的图。
图19是从图16的XIX方向(下方向)观察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图。另外,图19中,省略了覆盖传递部560的各构件的框体。
实施方式2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与实施方式1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不同之处在于移动机构500、联动部分600以及传递部560的结构。
若作具体说明,则所述实施方式1的移动机构500具有丝杠构件510以及大径齿轮520,使丝杠构件510沿周向旋转而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与此相对,实施方式2的移动机构500除了丝杠构件510以及大径齿轮520以外,还具有支柱构件530,所述支柱构件530朝相对于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而正交的水平方向(图17以及图18的左右方向)移动,以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而且,实施方式2的移动机构500中,丝杠构件510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丝杠构件510具有:在外周部形成有公螺纹的螺纹部511、以及从螺纹部511朝上方延伸的延伸部512。
螺纹部511在外周面形成有以固定的间隔排列有凸部与槽部的公螺纹。螺纹部511可咬合至联动部分600的设有母螺纹部610的部分。
延伸部512在外周面未形成有公螺纹,具有圆柱状的外形。延伸部512的外径比螺纹部511的外径小。而且,延伸部512的外径比联动部分600的母螺纹部610的内径小。
图18所示的示例中,成为丝杠构件510中的延伸部512穿过联动部分600的母螺纹部610的内侧的状态。换言之,图18所示的示例中,丝杠构件510的延伸部512贯穿母螺纹部610。
关于详细将后述,但本实施方式的丝杠构件510可切换伴随联动部分600相对于丝杠构件510的相对移动而延伸部512穿过母螺纹部610内侧的状态、与螺纹部511咬合至母螺纹部610的状态。
支柱构件530具有在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上具有轴向的圆柱状的形状。另外,只要沿着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延伸,则并不限定于圆柱状。支柱构件530经由后述的连杆机构569来接受驱动力,以朝与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而且,实施方式2的联动部分600具有相向构件660,所述相向构件660被安装于上方支撑构件630的背面侧,从上侧与支柱构件530相向。
相向构件660具有包含曲面的曲面部662,所述曲面部662与支柱构件530相向,随着从图中右侧朝向左侧,距支柱构件530下端的距离变大。附言之,相向构件660通过具有曲面部662,从而随着从图中右侧朝向左侧而上下方向的厚度变小。
而且,在实施方式2的联动部分600设有退避位置665,所述退避位置665是相对于相向构件660而在图中左侧邻接地设置,供支柱构件530退避。关于详细将后述,但在支柱构件530位于退避位置665的情况下,支柱构件530与相向构件660不接触。
继而,对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部560进行说明。
如图19等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部560具有:驱动齿轮561,接受来自驱动马达M(实施方式1,参照图10)的驱动力而旋转;以及多个旋转齿轮564,从驱动齿轮561接受旋转驱动力,并将所述旋转驱动力传递向大径齿轮520。
本实施方式中,来自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齿轮561、旋转齿轮564、大径齿轮520而传递向丝杠构件510。并且,传递向丝杠构件510的驱动力在丝杠构件510的螺纹部511咬合至联动部分600的母螺纹部610的情况下被传递向第二装订齿72。由此,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而且,第二装订齿72从第一装订齿71退避。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部560具有将来自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传递向支柱构件530的连杆机构569。连杆机构569连接于接受来自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的旋转齿轮564。并且,连杆机构569从旋转齿轮564接受旋转驱动力,将所述旋转驱动力转换为直线运动而传递给支柱构件530。此处省略详细说明,但作为连杆机构569,可采用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现有的机构。
本实施方式中,支柱构件530以及连杆机构569为另一移动部件的一例。
图20是表示连杆机构569对支柱构件530的移动形态的概略图。图20对应于从上方向观察支柱构件530的图。
本实施方式中,当来自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连杆机构569而传递向支柱构件530时,支柱构件530朝水平方向移动。并且,在支柱构件530与联动部分600的相向构件660相接触的情况下,驱动力从支柱构件530传递至相向构件660。由此,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而且,第二装订齿72从第一装订齿71退避。
图21A及图21B是从背面侧观察适用实施方式2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图。另外,图21A及图21B中,省略了驱动马达M以及传递部560的后述的连杆机构569。
继而,使用图21A及图21B以及所述的图17、图18等,来说明基于信息处理部100的控制来进行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时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的动作。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信息处理部100(参照图13等)在初始状态下,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而使第二装订齿72停止在初始位置。此时,如图18所示,丝杠构件510的螺纹部511未咬合于联动部分600的母螺纹部610,丝杠构件510的延伸部512贯穿母螺纹部610。而且,如图17所示,支柱构件530的上端面接触至相向构件660的曲面部662中的图中最右侧。
信息处理部100在纸张捆T被搬送至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之间而开始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开始驱动马达M的驱动而使驱动马达M正转。
此时,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驱动齿轮561以及旋转齿轮564而传递至连杆机构569。传递至连杆机构569的旋转驱动力被转换为直线运动而传递至支柱构件530,支柱构件530朝水平方向移动。附言之,支柱构件530如图17以及图21A所示,从图中右侧朝向左侧水平移动。进而附言之,支柱构件530一边接触至相向构件660的曲面部662,一边相对于相向构件660而从图中右侧朝向左侧水平移动。
此处,如上所述,相向构件660随着从图中右侧朝向左侧而上下方向的厚度变小。由此,支柱构件530一边接触至曲面部662一边相对于相向构件660而从图中右侧朝左侧移动,由此,联动部分600整体经由相向构件660而相对于移动机构500从图中上方朝下方移动。
由此,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而且,通过联动部分600相对于移动机构500而从图中上方朝下方移动,联动部分600的母螺纹部610相对于丝杠构件510的延伸部512而从图中上方朝下方移动。
另外,驱动马达M的旋转驱动力也经由驱动齿轮561、旋转齿轮564以及大径齿轮520而被传递至丝杠构件510,丝杠构件510旋转。但是,如上所述,丝杠构件510的螺纹部511未咬合于母螺纹部610,因此驱动力不从丝杠构件510传递至第二装订齿72。
继而,支柱构件530进一步移动而如图21B所示到达退避位置665时,支柱构件530与相向构件660(曲面部662)不再接触。此时,支柱构件530对联动部分600的移动停止。
而且,当支柱构件530到达退避位置665时,成为相对于丝杠构件510而从图中上方移动到下方的联动部分600的母螺纹部610咬合于丝杠构件510的螺纹部511的状态。
由此,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齿轮561、旋转齿轮564、大径齿轮520以及丝杠构件510而传递至联动部分600,并经由联动部分600而传递至第二装订齿72。由此,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随后,由通过经由大径齿轮520以及丝杠构件510等而传递的驱动力来移动的第二装订齿72与第一装订齿71按压纸张捆T,由此来进行对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
此处,一般存在下述倾向,即:使丝杠构件510等的丝杠旋转而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时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速度比不使用丝杠而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时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速度慢。
另一方面,在利用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来按压纸张捆T以进行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的情况下,考虑到对纸张捆T赋予装订处理所需的载荷的观点,优选的是使用丝杠构件510等的丝杠来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的情况下,在从初始位置直至预先规定的位置(例如装订开始位置)为止的期间,不使用丝杠构件510而经由支柱构件530来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由此,与使用丝杠构件510来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的情况相比,进行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时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所需的时间变短,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的生产性提高。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利用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来按压纸张捆T的情况下,经由丝杠构件510来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由此,与在利用第一装订齿71和第二装订齿72来按压纸张捆T的情况下利用支柱构件530等的丝杠构件510以外的部件来使第二装订齿72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对纸张捆T赋予更大的载荷。由此,能够更切实地进行纸张捆T的装订。
<实施方式3>
继而,对适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所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使用同样的符号,此处省略详细说明。
适用实施方式3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中,传递部560的结构与适用实施方式1的第一装订处理装置51不同。
若作具体说明,则实施方式3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除了传递部560以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而且,实施方式3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中的传递部560除了不具有连杆机构569(参照图20等)以外,具有与实施方式2的传递部560同样的结构。
实施方式3的第二装订处理装置52中,来自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旋转齿轮564而传递至第二装订齿72。更具体而言,来自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齿轮561、旋转齿轮564、大径齿轮520、丝杠构件510以及联动部分600而传递向第二装订齿72。由此,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而且,第二装订齿72从第一装订齿71退避。
此处,所述实施方式1中,信息处理部100不使驱动马达M的转速发生变化。与此相对,实施方式3中,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在于,信息处理部100根据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方向位置来使驱动马达M的转速发生变化。
图22A及图22B是说明信息处理部100对驱动马达M的控制的图,且是表示由信息处理部100所驱动的驱动马达M的转速的图。图22A表示了使用DC马达来作为驱动马达M的情况,图22B表示了使用步进马达来作为驱动马达M的情况。
信息处理部100根据驱动马达M的种类而进行不同的控制。
首先,参照图22A说明在使用DC马达来作为驱动马达M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100所进行的驱动马达M的控制。
信息处理部100在纸张捆T被搬送至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之间而开始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开始驱动马达M的驱动,使驱动马达M以预先规定的转速R1正转。由此,通过从驱动马达M传递的驱动力,第二装订齿72从所述的初始位置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信息处理部100在直至第二装订齿72到达所述装订结束位置为止的期间,使驱动马达M以转速R1继续正转。
另外,当第二装订齿72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而到达与纸张捆T接触的所述的装订开始位置时,利用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来对纸张捆T进行加压,由此对第二装订齿72产生负载。由此,即便在信息处理部100不使驱动马达M的转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速度也有时会变慢。
当第二装订齿72到达装订结束位置时,信息处理部100暂时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后,使驱动马达M以转速R1反转。由此,通过从驱动马达M传递的驱动力,第二装订齿72从第一装订齿71退避而朝向初始位置移动。
当第二装订齿72到达所述的停止前位置时,信息处理部100使驱动马达M以比转速R1小的转速R2反转。换言之,信息处理部100将反转的驱动马达M的转速由转速R1降低至转速R2。
由此,通过来自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而移动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速度变慢。更具体而言,第二装订齿72从停止前位置朝向初始位置移动的移动速度比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结束位置移动至停止前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慢。
当第二装订齿72到达初始位置时,信息处理部100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由此,第二装订齿72停止在初始位置。
此处,从由初始位置传感器850探测到第二装订齿72已到达初始位置开始,直至信息处理部100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而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实际停止为止,有时会产生时间差。
尤其,在使用DC马达来作为驱动马达M的情况下,若驱动马达M的转速大,则与使用步进马达来作为驱动马达M的情况相比,从信息处理部100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开始直至第二装订齿72实际停止为止的时间差容易变大。其结果,第二装订齿72所停止的位置容易偏离初始位置。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部100在第二装订齿72从停止前位置直至移动至初始位置为止的期间,进行减小驱动马达M的转速的控制,由此,与不使驱动马达M的转速发生变化的情况相比,在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时,第二装订齿72容易停止在初始位置。
继而,参照图22B说明在使用步进马达来作为驱动马达M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100所进行的驱动马达M的控制。
信息处理部100在纸张捆T被搬送至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之间而开始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开始驱动马达M的驱动而使驱动马达M以预先规定的转速R3正转。由此,通过从驱动马达M传递的驱动力,第二装订齿72从初始位置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
当第二装订齿72到达装订开始位置时,信息处理部100使驱动马达M以比转速R3小的转速R4正转。换言之,信息处理部100将正转的驱动马达M的转速由转速R3降低至转速R4。
由此,通过来自驱动马达M的驱动力而移动的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速度变慢。更具体而言,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开始位置朝向第一装订齿71移动的移动速度比第二装订齿72从初始位置移动至装订开始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慢。
当第二装订齿72到达装订结束位置时,信息处理部100暂时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后,使驱动马达M以转速R3反转。由此,通过从驱动马达M传递的驱动力,第二装订齿72从第一装订齿71退避,并朝向初始位置移动。
当第二装订齿72到达初始位置时,信息处理部100停止驱动马达M。由此,第二装订齿72停止在初始位置。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部100在使用步进马达来作为驱动马达M的情况下,当使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结束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为止时,使驱动马达M以转速R3旋转,而不进行降低驱动马达M的转速的控制。
此处,一般而言,步进马达与DC马达相比,停止控制的精度高,信息处理部100停止驱动马达M的驱动而直至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实际停止为止的时间差难以产生。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即便在使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结束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为止时不降低驱动马达M的转速的情况下,也难以产生第二装订齿72所停止的位置偏离初始位置的问题。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结束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为止时,不降低驱动马达M的转速而使其以转速R3旋转,由此,例如与在使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结束位置移动至初始位置为止的中途降低驱动马达M的转速的情况相比,第二装订齿72的移动所需的时间变短。其结果,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的生产性提高。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部100在使用步进马达来作为驱动马达M的情况下,在使第二装订齿72从装订开始位置移动至装订结束位置为止时,将驱动马达M的转速由转速R3降低至转速R4。由此,在利用第一装订齿71与第二装订齿72来按压纸张捆T而进行纸张捆T的装订处理时,能够对纸张捆T赋予装订处理所需的载荷。
上文说明的各结构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可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换言之,当理解的是,可不脱离权利要求的主旨以及范围而进行形态或详细的各种变更。
例如,也可省略上文说明的各结构的一部分,或者对上文说明的各结构附加其他功能。
而且,上文说明了多个实施方式,但也可调换一实施方式中所含的结构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含的结构,或者将一实施方式中所含的结构附加于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3)

1.一种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齿,被用于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
第二齿,朝向所述第一齿移动,对位于与所述第一齿之间的所述记录介质捆进行按压;以及
移动部件,包含丝杠移动部件,并且使所述第二齿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而移动,所述丝杠移动部件使与联动于所述第二齿的联动部分咬合的丝杠沿周向旋转而使所述第二齿移动,
通过所述移动部件而移动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一传递部件,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丝杠移动部件,以使所述丝杠沿周向旋转;
第二传递部件,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丝杠移动部件,以比所述第一传递部件高的速度来使所述丝杠沿周向旋转;以及
切换部件,切换通过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来使所述丝杠旋转的状态、与通过所述第二传递部件来使所述丝杠旋转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具有第一齿轮部件,所述第一齿轮部件通过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旋转,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丝杠移动部件,
所述第二传递部件具有第二齿轮部件,所述第二齿轮部件通过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而以比所述第一齿轮部件小的齿轮比旋转,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丝杠移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另一移动部件,所述另一移动部件以比所述丝杠移动部件高的速度来使所述第二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另一移动部件将使所述丝杠旋转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直线运动而传递至所述第二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
驱动源,输出用于使所述移动部件的所述丝杠旋转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部件,控制所述驱动源,
所述控制部件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时,降低所述第二齿移动的期间中的、预先规定的期间内的所述驱动源的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齿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时,从预先规定的初始位置朝向所述第一齿移动,在与所述第一齿之间按压了所述记录介质捆后,朝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
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二齿与所述第一齿之间按压了所述记录介质捆后,降低所述第二齿到达所述初始位置之前的一部分期间内的所述驱动源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齿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时,从预先规定的初始位置朝向所述记录介质捆移动,在与所述第一齿之间按压了所述记录介质捆后,朝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
所述控制部件降低所述第二齿在与所述第一齿之间按压所述记录介质捆的期间内的所述驱动源的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对应于所述第二齿在移动方向上的位置而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齿在进行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时,从预先规定的初始位置朝向所述记录介质捆移动,
所述移动部件以从所述初始位置直至接触到所述记录介质捆之前为止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比按压所述记录介质捆时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快的方式来使所述第二齿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齿在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结束后,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为止,
所述移动部件以朝向所述初始位置移动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比按压所述记录介质捆时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快的方式来使所述第二齿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齿在所述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结束后,经过在所述记录介质捆与所述初始位置之间预先规定的停止前位置而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为止,
所述移动部件以从所述停止前位置直至所述初始位置为止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比直至所述停止前位置为止的所述第二齿的移动速度慢的方式来使所述第二齿移动。
13.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对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以及
记录介质处理装置,进行对记录介质捆的装订处理,所述记录介质捆包含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的多张记录介质,
所述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装置。
CN202211167485.4A 2022-03-15 2022-09-23 记录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Pending CN1167879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40212A JP2023135148A (ja) 2022-03-15 2022-03-15 記録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040212 2022-03-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7947A true CN116787947A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3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7485.4A Pending CN116787947A (zh) 2022-03-15 2022-09-23 记录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4949A1 (zh)
JP (1) JP2023135148A (zh)
CN (1) CN11678794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94949A1 (en) 2023-09-21
JP2023135148A (ja)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1648B2 (en)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additionally folding sheet bundle
US7419150B2 (en)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394136B2 (en) Sheet bundle bind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JP2007045531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5686177B1 (ja) 用紙折り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9302881B2 (en) Pair of sheet transport rolls, sheet folding device, post-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8794615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post-processing on sheet bundle,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6069763A (ja) シート折畳装置
US20080310935A1 (en) Cutting apparatus and cutting method
CN116787947A (zh) 记录介质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US8226078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7223777A (ja) 被記録媒体搬送装置、被記録媒体処理装置、被記録媒体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5650A (ja) 後処理装置
CN112743999A (zh) 记录材料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JP3670602B2 (ja) シ−ト後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59894A (ja) 中折り冊子角背成形装置
US9327936B2 (en) Sheet folding device, post-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23056968A (ja) 記録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169392A (ja) 記録材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169391A (ja) 記録材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11987468B2 (en) Medium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same
JP5569356B2 (ja) 用紙処理装置
US20240034592A1 (en) Medium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medium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JP5561139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92534B2 (ja) 用紙搬送装置,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