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9386A - 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以及形成防护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以及形成防护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9386A
CN116769386A CN202310708403.0A CN202310708403A CN116769386A CN 116769386 A CN116769386 A CN 116769386A CN 202310708403 A CN202310708403 A CN 202310708403A CN 116769386 A CN116769386 A CN 116769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ate
composition
modified polyester
groups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084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岳
张金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arylen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rylen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rylen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rylen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084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93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9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93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67/06Unsaturated polyester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20Polyesters having been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reactive group or more than two reactive groups
    • C08G63/21Polyesters having been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reactive group or more than two reactive groups in the presence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unsaturated monohydric alcohols or reactive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52Polycarboxylic acids or polyhydroxy compounds in which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components contains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5Germanium, tin, lead,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91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3/914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9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91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3/914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918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in which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components contains aliphatic unsatur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以及形成防护层的方法,属于防护材料技术领域。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包括丙烯酸酯单体以及改性聚酯;改性聚酯的结构通式为A‑B‑C,A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基团,B为聚酯骨架,C含有丙烯酸酯基团或/和丙烯酰胺基团,丙烯酸酯基团和丙烯酰胺基团各自独立地连接有氨基或/和羟基。将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涂覆于待防护器件的表面,组合物中的丙烯酸酯单体可在紫外光的诱导下发生固化反应,改性聚酯可在氧气的诱导下发生固化反应且不产生气泡,丙烯酸酯单体固化后的体系与改性聚酯固化后的体系可充分融合,可提高待防护器件表面的防护层的致密性和防护性,且防护层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Description

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以及形成防护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护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以及形成防护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消费电子品(如手机、穿戴手表等)和耐用电子品(如5G基站、通讯基站等)中,印刷电路板(PCB板)等电子元件总是暴露在大气环境中。PCB板等电子元件上的金属(如铜、银、金、锡、镍等)不可避免地会和大气环境中的水和氧气组成原电池反应,从而造成腐蚀,导致PCB板等电子元件失效。因此,需要对PCB板等电子元件进行封装,从而提升电子器件的耐腐蚀性。
紫外光固化封装技术因其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的封装。紫外光固化封装技术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使得涂覆于待防护器件表面的涂覆浆料固化,形成附着于待防护器件的表面的防护层。但是,紫外光固化封装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待防护器件的表面上存在部分区域(例如待防护器件表面的狭小缝隙等区域)无法被紫外光照射到,该区域的涂覆浆料无法固化,因而无法形成防护层,导致该区域依旧容易被腐蚀。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使用紫外光固化和异氰酸酯湿气固化的双重固化技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以及水汽的存在下,待防护器件的表面上被紫外光照射到的涂覆浆料进行紫外光诱导的快速固化,而未被紫外光照射到的涂覆浆料进行水汽诱导的固化反应,使得待防护器件表面上各处的涂覆浆料均发生固化反应,形成附着在待防护器件的表面的防护层。
但是,异氰酸酯与水汽反应会生成氨基甲酸,氨基甲酸极不稳定,会进一步分解成氨基和二氧化碳,固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从防护层中溢出,从而在防护层上形成大量的直径为30-50μm的气泡,导致防护层的致密性和防护性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以及形成防护层的方法,能够同时提升待防护器件表面的防护层的致密性和防护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包括:丙烯酸酯单体以及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结构通式为A-B-C,A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基团,B为聚酯骨架,C含有丙烯酸酯基团或/和丙烯酰胺基团,且丙烯酸酯基团和丙烯酰胺基团各自独立地连接有氨基或/和羟基。
将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涂覆于待防护器件的表面,丙烯酸酯单体可在紫外光的诱导下发生固化反应;改性聚酯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基团可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自由基反应,产生烯丙基自由基,从而诱导不饱和脂肪酸的自由基固化,使得待防护器件表面上无法被紫外光照射到的涂覆浆料也能够发生固化反应,且不会产生气泡;改性聚酯中的丙烯酸酯基团或/和丙烯酰胺基团(连接有氨基或/和羟基),可使得改性聚酯固化后的体系能够与丙烯酸酯单体固化后的体系充分融合,进而提高整个防护层的结构稳定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紫外光固化和异氰酸酯湿气固化的双重固化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有利于提高待防护器件表面的防护层的致密性和防护性,且防护层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改性聚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为(5-10):(6-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改性聚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进行调控,可进一步提高防护层的防护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不饱和脂肪酸基团包括油酸基团、亚油酸基团、亚麻酸基团以及妥尔油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聚酯骨架为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聚合所得物;其中,第一单体包括己二酸、月桂二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以及邻苯二甲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单体包括新戊二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二季戊四醇以及甘油中的至少一种。和/或,C含有丙烯酰胺基团。
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在紫外光以及氧气诱导下固化形成的防护层的致密性、防护性且结构稳定性均较好。
可选地,不饱和脂肪酸基团包括油酸基团以及亚麻酸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改性聚酯的结构式如下:式中,15≥n≥1。
上述结构的改性聚酯,可使得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在紫外光以及氧气诱导下固化形成的防护层的致密性、防护性且结构稳定性均较好。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葵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以及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丙烯酸酯单体选用上述物质,可使丙烯酸酯单体在紫光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速率较快,且形成的防护层的防护性较好。
可选地,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丙烯酸异冰片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葵酯以及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还包括催干剂,催干剂包括2-乙基己酸钴、环烷酸钴、2-乙基己酸铅、环烷酸铅、2-乙基己酸锰、环烷酸锰、2-乙基己酸锆、环烷酸锆、2-乙基己酸钙、环烷酸钙以及二丙烯酸锌中的至少一种。和/或,组合物还包括还原剂,还原剂包括三苯基膦、三丁基膦、N,N’-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2,6-二甲基吡啶以及四甲基硫脲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组合物包括催干剂或/和还原剂,可提高改性聚酯在氧气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的速率,提高防护层的制备效率。
可选地,催干剂包括2-乙基己酸钴、2-乙基己酸铅以及二丙烯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催干剂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为(0.5-2):(20-50)。
可选地,还原剂包括N,N’-二甲基对甲苯胺以及四甲基硫脲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还原剂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为(0.5-2):(20-50)。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还包括阻聚成分,阻聚成分包括自由基阻聚剂、加成型阻聚剂以及配位型阻聚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自由基阻聚剂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酚、对羟基苯甲醚以及吩噻嗪中的至少一种;加成型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醌以及萘醌中的至少一种;配位型阻聚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以及乙二胺四乙酸四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组合物包括阻聚成分,有利于抑制组合物固化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进而提高形成的防护层的稳定性和防护性。
可选地,阻聚成分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为(0.05-0.5):(20-50)。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还包括附着力促进剂,附着力促进剂包括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2-甲基-2-丙烯酸-2-(膦酰基氧基)乙酯以及丙烯酸异氰基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组合物包括附着力促进剂,能够提高形成的防护层与待防护器件的表面之间的结合力,使得待防护器件的表面的防护性层具有一定的抗震动性以及抗冷热冲击性,有利于防护层更好地起到防护作用。
可选地,附着力促进剂包括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以及2-甲基-2-丙烯酸-2-(膦酰基氧基)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附着力促进剂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为(1-5):(20-50)。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包括:将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组合物涂覆至待防护器件的表面,在紫外光以及氧气的存在下,使得组合物固化。
本申请提供的形成防护层的方法由于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组合物,将组合物涂覆至待防护器件的表面,在紫外光的诱导下丙烯酸酯单体发生固化反应,在氧气的诱导下改性聚酯发生自由基固化反应且不产生气泡,提高待防护器件表面的防护层的致密性和防护性,且防护层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紫外光的强度为150-500mW/cm2。和/或,形成防护层的方法包括:在将组合物涂覆至待防护器件的表面后,先将涂覆有组合物的待防护器件置于紫外光下进行第一固化,然后再于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以及30-150℃的温度下进行第二固化。
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组合物固化的速度,提高防护层的制备效率。
可选地,紫外光的强度为300-400mW/cm2
可选地,第二固化的温度为50-100℃。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形成防护层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包括:丙烯酸酯单体以及改性聚酯;其中,改性聚酯的结构通式为A-B-C,A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基团,B为聚酯骨架,C含有丙烯酸酯基团或/和丙烯酰胺基团,且丙烯酸酯基团和丙烯酰胺基团各自独立地连接有氨基或/和羟基。
将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涂覆于待防护器件的表面,丙烯酸酯单体可在紫外光的诱导下发生固化反应;改性聚酯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基团可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自由基反应,产生烯丙基自由基,从而诱导不饱和脂肪酸的自由基固化,使得待防护器件表面上无法被紫外光照射到的涂覆浆料也能够发生固化反应,且不会产生气泡;改性聚酯中的丙烯酸酯基团或/和丙烯酰胺基团(连接有氨基或/和羟基),可使得改性聚酯固化后的体系能够与丙烯酸酯单体固化后的体系充分融合,有利于避免改性聚酯固化后的体系脱离丙烯酸酯单体固化后的体系,进而提高整个防护层的结构稳定性。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紫外光固化和异氰酸酯湿气固化的双重固化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有利于提高待防护器件表面的防护层的致密性和防护性,且防护层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可以理解的是,“改性聚酯的结构通式为A-B-C,B为聚酯骨架”是指:聚酯骨架的两端端基分别为A结构和B结构;“A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基团”是指:A结构可以仅为不饱和脂肪酸基团,也可以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基团以及其他基团(例如,烷基或取代的烷基等);“C含有丙烯酸酯基团或/和丙烯酰胺基团”是指:C结构可以仅含有丙烯酸酯基团,也可以仅含有丙烯酰胺基团,也可以同时含有丙烯酸酯基团和丙烯酰胺基团,也可以另外还有其他基团(例如,烷基或取代的烷基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改性聚酯在组合物中的重量占比为25-50%,可进一步提高防护层的防护效果。
作为示例性地,改性聚酯在组合物中的重量占比可以为25%、25%、25%、25%、25%、25%、25%和25%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进一步地,改性聚酯在组合物中的重量占比为25-3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丙烯酸酯单体在组合物中的重量占比为30-70%,可进一步提高防护层的防护效果,也可调控组合物在较为合适的粘度范围内,便于提高组合物涂覆至待防护器件的表面的便利性。
作为示例性地,丙烯酸酯单体在组合物中的重量占比可以为30%、35%、40%、45%、50%、60%、65%和70%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进一步地,丙烯酸酯单体在组合物中的重量占比为45-5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改性聚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为(5-10):(6-14)。通过对改性聚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调整至上述配比,可进一步提高防护层的防护效果。
作为示例性地,改性聚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可以为5:6、5:14、5:3、5:7、5:8、5:10、5:12、5:4、1:1和5:7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进一步地,改性聚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为(5-7):(8-12),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防护层的防护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不饱和脂肪酸基团包括油酸基团、亚油酸基团、亚麻酸基团以及妥尔油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可使得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在紫外光以及氧气诱导下固化形成的防护层的致密性、防护性且结构稳定性均较好。进一步地,不饱和脂肪酸基团包括油酸基团以及亚麻酸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不饱和脂肪酸选用上述基团,可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在氧气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的速率,也可提高形成的防护层的防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不饱和脂肪酸基团也不限于上述列举的不饱和脂肪酸基团,也可以是亚麻籽油、红花籽油、葵花籽油或椰子油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聚酯骨架为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聚合所得物;其中,第一单体包括己二酸、月桂二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以及邻苯二甲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单体包括新戊二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二季戊四醇以及甘油中的至少一种。可使得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在紫外光以及氧气诱导下固化形成的防护层的致密性、防护性且结构稳定性均较好。
进一步地,第一单体包括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以及邻苯二甲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单体包括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以及季戊四醇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选用上述物质,能够平衡交联密度和韧性,使得防护层的防腐蚀性能提升的时候,兼顾可靠性;上述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形成的酯键,能够提升防护层整体的水汽阻隔效率和附着力。
需要说明的是,聚酯骨架也不限于上述列举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聚合所得物,第一单体也可以为其他多元酸,例如,马来酸酐、富马酸酐、间苯二甲酸等;第二单体也可以为其他多元醇,例如,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三缩四乙二醇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丙烯酸酯基团包括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中的至少一种;丙烯酰胺基团包括N-羟乙基丙烯酰胺以及N-羟丙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满足上述限定的改性聚酯,可使得组合物在紫外光以及氧气诱导下固化形成的防护层的致密性和防护性均较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C含有丙烯酰胺基团。相比于C含有丙烯酸酯基团,C含有丙烯酰胺基团,可使得改性聚酯固化后的体系(寡聚物)能够与丙烯酸酯单体固化后的体系(聚合物基体)充分融合,进而提高整个防护层的结构稳定性,也可进一步提高固化反应的速度,也可使得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在紫外光以及氧气诱导下固化形成的防护层的致密性和防护性均较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丙烯酸酯基团或丙烯酰胺基团上连接的基团为羟基;满足上述限定的改性聚酯的制备原料更易获得,改性聚酯的制备原料的合成过程中不易发生爆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改性聚酯的结构式如下:式中,15≥n≥1。上述结构的改性聚酯,可使得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在紫外光以及氧气诱导下固化形成的防护层的致密性、防护性且结构稳定性均较好。
进一步地,12≥n≥3;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防护层的致密性、防护性且结构稳定性。再进一步地,10≥n≥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羟丙酯(HPA)、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TMCHA)、丙烯酸异葵酯(IDA)、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PHEA)、丙烯酸四氢呋喃酯(THFA)以及丙烯酸异辛酯(IOA)中的至少一种。
丙烯酸酯单体选用上述物质,可使丙烯酸酯单体在紫光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速率较快,且形成的防护层的防护性较好。
进一步地,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丙烯酸异冰片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葵酯、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以及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再进一步地,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丙烯酸异冰片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葵酯以及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有利于兼顾固化反应的反应速率以及防护层的防护性能。
为了提高改性聚酯在氧气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的速率,提高防护层的制备效率,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还包括催干剂,催干剂包括2-乙基己酸钴、环烷酸钴、2-乙基己酸铅、环烷酸铅、2-乙基己酸锰、环烷酸锰、2-乙基己酸锆、环烷酸锆、2-乙基己酸钙、环烷酸钙以及二丙烯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催干剂选用上述物质,可有效提高改性聚酯在氧气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的速率。
进一步地,催干剂包括2-乙基己酸钴、2-乙基己酸铅、2-乙基己酸锆以及二丙烯酸锌中的至少一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改性聚酯在氧气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的速率。
再进一步地,催干剂包括2-乙基己酸钴、2-乙基己酸铅以及二丙烯酸锌中的至少一种。可进一步提高氧气引发的自由基反应的速率。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中,催干剂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为(0.5-2):(20-50)。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改性聚酯在氧气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的速率。
作为示例性地,组合物中,催干剂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可以为1:40、1:60、1:80、1:100、1:10、1:15、1:20和1:25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为了提高改性聚酯在氧气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的速率,提高防护层的制备效率,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还包括还原剂,还原剂包括三苯基膦、三丁基膦、N,N’-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2,6-二甲基吡啶以及四甲基硫脲中的至少一种。
还原剂选用上述物质,可有效提高改性聚酯在氧气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的速率。
进一步地,还原剂包括三苯基膦、N,N’-二甲基对甲苯胺、2,6-二甲基吡啶以及四甲基硫脲中的至少一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改性聚酯在氧气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的速率。
再进一步地,还原剂包括N,N’-二甲基对甲苯胺以及四甲基硫脲中的至少一种。可进一步提高氧气引发的自由基反应的速率。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中,还原剂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为(0.5-2):(20-50)。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改性聚酯在氧气诱导下的自由基固化反应的速率。
作为示例性地,组合物中,还原剂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可以为1:40、1:60、1:80、1:100、1:10、1:15、1:20和1:25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中同时选用催干剂和还原剂,可进一步提高改性聚酯在氧气诱导下的固化反应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组合物中也可以选用催干剂而不选用还原剂,组合物中也可以选用还原剂而不选用催干剂。
为了抑制组合物固化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进而提高形成的防护层的稳定性和防护性,进而提高形成的防护层的稳定性和防护性,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还包括阻聚成分,阻聚成分包括自由基阻聚剂、加成型阻聚剂以及配位型阻聚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自由基阻聚剂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酚、对羟基苯甲醚以及吩噻嗪中的至少一种;加成型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醌以及萘醌中的至少一种;配位型阻聚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以及乙二胺四乙酸四钠中的至少一种。
阻聚成分选用上述物质,有利于有效抑制组合物固化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
进一步地,配位型阻聚剂选自乙二胺四乙酸四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中,阻聚成分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0.05-0.5):(20-50)。有利于进一步有效抑制组合物固化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
作为示例性地,组合物中,阻聚成分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可以为1:400、1:600、1:800、1:1000、1:40、1:60、1:80和1:100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阻聚成分中同时选用自由基阻聚剂、加成型阻聚剂以及配位型阻聚剂;有利于进一步有效抑制组合物固化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阻聚成分中可以选用自由基阻聚剂、加成型阻聚剂以及配位型阻聚剂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
为了提高形成的防护层与待防护器件的表面之间的结合力,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还包括附着力促进剂,附着力促进剂包括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2-甲基-2-丙烯酸-2-(膦酰基氧基)乙酯以及丙烯酸异氰基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附着力促进剂选用上述物质,能够提高形成的防护层与待防护器件的表面之间的结合力,使得待防护器件的表面的防护性层具有一定的抗震动性以及抗冷热冲击性,有利于防护层更好地起到防护作用。
进一步地,附着力促进剂包括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2-甲基-2-丙烯酸-2-(膦酰基氧基)乙酯以及丙烯酸异氰基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形成的防护层与待防护器件的表面之间的结合力。
再进一步地,附着力促进剂包括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以及2-甲基-2-丙烯酸-2-(膦酰基氧基)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形成的防护层与待防护器件的表面之间的结合力。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中,附着力促进剂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为(1-5):(20-50)。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形成的防护层与待防护器件的表面之间的结合力。
作为示例性地,组合物中,附着力促进剂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可以为1:20、1:30、1:40、1:50、1:5、1:6、1:8和1:10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中还具有光引发剂,可用于引发丙烯酸酯单体在紫外光的诱导下的固化反应。
作为示例性地,光引发剂可以选自Omnirad 1173、Omnirad 2959或Omnirad 819等,优选为Omnirad 2959或Omnirad 81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中也可以不含有光引发剂,在将组合物涂覆至待防护器件之前,向组合物中加入光引发剂并混匀体系,然后再将混匀后的体系涂覆至待防护器件的表面。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中也可以选用丙烯酸酯封端聚丁二烯,不仅可以提高后续形成的防护层的韧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护层的水汽阻隔效率,提高防护层的防护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提供组合物涂覆至待防护器件的表面,在紫外光以及氧气的存在下,使得组合物固化。
本申请提供的形成防护层的方法由于采用上述提供的组合物,将组合物涂覆至待防护器件的表面,在紫外光的诱导下丙烯酸酯单体发生固化反应,在氧气的诱导下改性聚酯发生自由基固化反应且不产生气泡,提高待防护器件表面的防护层的致密性和防护性,且防护层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形成防护层的工艺流程,请参阅图1,该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涂覆至待防护器件的表面,将涂覆有组合物的待防护器件置于紫外光下进行第一固化。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紫外光的强度为150-500mW/cm2。可使得丙烯酸酯单体的固化速率较快。
作为示例性地,紫外光的强度可以为150mW/cm2、200mW/cm2、250mW/cm2、300mW/cm2、350mW/cm2、400mW/cm2、450mW/cm2和500mW/cm2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进一步地,紫外光的强度为300-400mW/cm2。可以进一步提高丙烯酸酯单体的固化速率。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紫外固化时的链速为60-180cm/min,可提高丙烯酸酯单体的固化速率。作为示例性地,紫外固化时的链速可以为60cm/min、80m/min、100cm/min、120cm/min、140cm/min、160cm/min和180cm/min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进一步地,紫外固化时的链速为100-140cm/min。
作为示例性地,第一固化的时间为0.5-4min。进一步地,第一固化的时间为1-2min。
S20,将第一固化后的体系于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以及30-150℃的温度下进行第二固化。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先将涂覆有组合物的待防护器件置于紫外光下进行第一固化,引发丙烯酸酯单体在紫外光诱导下的固化反应,使得待防护器件表面上被紫外光照射到的地方快速固化,并形成防护层;然后再于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以及30-150℃的温度下进行第二固化,改性聚酯发生氧气诱导下的固化反应,仅需要使得待防护器件表面上未被紫外光照射到的组合物固化形成防护层即可,可提高形成整个防护层的制备效率。
第二固化的温度为30-150℃,可使得改性聚酯发生氧气诱导下的固化反应的速率较快。
作为示例性地,第二固化的温度为30℃、40℃、50℃、60℃、75℃、85℃、90℃、100℃、120℃、130℃和150℃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进一步地,第二固化的温度为50-100℃。可进一步提高改性聚酯发生氧气诱导下的固化反应的速率。
作为示例性地,第二固化的时间为5min-24h;作为示例性地,第二固化的温度为120℃时,第二固化的时间可以选为5min;第二固化的温度为80℃时,第二固化的时间可以选为30min;第二固化的温度为30℃时,第二固化的时间可以选为16h。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丙烯酸异冰片酯、改性聚酯、丙烯酸酯封端聚丁二烯、Omnirad1173、环烷酸钴、四甲基硫脲、对羟基苯甲醚、萘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以及2-甲基-2-丙烯酸-2-(膦酰基氧基)乙酯按照质量比为50:35:8:3:1.5:1.5:0.05:0.05:0.1:1混合,得到混合体系。
其中,改性聚酯的结构式如下:
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在反应釜内,加入季戊四醇(1000g,7.35mol)、亚麻酸(2249g,8.08mol)以及73.5g浓硫酸,在130℃以及真空环境下反应3h后,当酸值小于10mgKOH/g时反应完毕。向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5L甲苯混合后,用1L的水洗涤两次,蒸发干燥,得到亚麻酸改性季戊四醇。此步骤的反应路径如下:
②在反应釜内,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000g,4.50mol)、N-羟乙基丙烯酰胺(569.69g,4.95mol)以及100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70℃反应6h,得到丙烯酸酯封端试剂。此步骤的反应路径如下:
③在反应釜内,加入1000g步骤①制得的亚麻酸改性季戊四醇、294.53g己二醇、414.14g对苯二甲酸以及40g二丁基氧化锡,在200℃以及真空条件下反应3h,当酸值小于10mgKOH/g时,将温度降低至100℃,加入283.08g步骤②制得的丙烯酰胺封端试剂,继续反应3h,用原位红外检测2200cm-1处峰彻底消失后,停止反应。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体系涂覆至0805MLCC电容板器件表面,先于紫外照射下进行紫外固化;再于氧气氛围内以及85℃下进行氧气诱导固化25min。
其中,紫外固化时的链速为125cm/min,紫外光的强度为350mW/cm2,紫外固化时间为2min。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丙烯酸异冰片酯与改性聚酯的总质量与实施例1一致,但丙烯酸异冰片酯与改性聚酯质量比改为60:2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丙烯酸异冰片酯与改性聚酯的总质量与实施例1一致,但酸异冰片酯与改性聚酯质量比改为35:5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丙烯酸异冰片酯与改性聚酯的总质量与实施例1一致,但酸异冰片酯与改性聚酯质量比改为30:55。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丙烯酸异冰片酯与改性聚酯的总质量与实施例1一致,但酸异冰片酯与改性聚酯质量比改为70:1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改性聚酯的结构式如下:
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在反应釜内,加入季戊四醇(1000g,7.35mol)、亚麻酸(2249g,8.08mol)以及73.5g浓硫酸,在130℃以及真空环境下反应3h后,当酸值小于10mgKOH/g时反应完毕。向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5L甲苯混合后,用1L的水洗涤两次,蒸发干燥,得到亚麻酸改性季戊四醇。此步骤的反应路径如下:
②在反应釜内,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000g,4.50mol)、丙烯酸羟乙酯(574.80g,4.95mol)以及100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70℃反应6h,得到丙烯酸酯封端试剂。此步骤的反应路径如下:
③在反应釜内,加入1000g步骤①制得的亚麻酸改性季戊四醇、294.53g己二醇、414.14g对苯二甲酸以及40g二丁基氧化锡,在200℃以及真空条件下反应3h,当酸值小于10mgKOH/g时,将温度降低至100℃,加入283.91g步骤②制得的丙烯酸酯封端试剂,继续反应3h,用原位红外检测2200cm-1处峰彻底消失后,停止反应。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改性聚酯的结构式如下:
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在反应釜内,加入季戊四醇(1000g,7.35mol)、亚麻酸(2249g,8.08mol)以及73.5g浓硫酸,在130℃以及真空环境下反应3h后,当酸值小于10mgKOH/g时反应完毕。向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5L甲苯混合后,用1L的水洗涤两次,蒸发干燥,得到亚麻酸改性季戊四醇。此步骤的反应路径如下:
②在反应釜内,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000g,4.50mol)、N-羟乙基丙烯酰胺(569.69g,4.95mol)以及100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70℃反应6h,得到丙烯酸酯封端试剂。此步骤的反应路径如下:
③在反应釜内,加入1000g步骤①制得的亚麻酸改性季戊四醇、224.62g己二醇、244.45g马来酸酐以及40g二丁基氧化锡,在200℃以及真空条件下反应3h,当酸值小于10mgKOH/g时,将温度降低至100℃,加入283.08g步骤②制得的丙烯酰胺封端试剂,继续反应3h,用原位红外检测2200cm-1处峰彻底消失后,停止反应。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使用丙烯酸酯封端聚丁二烯。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氧气诱导固化的相对湿度为60%。
实施例10-18
实施例10-18分别参照实施例1-9进行,实施例10-18与实施例1-9的区别在于:固化时环境的相对湿度均为80%。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丙烯酸异冰片酯、聚酯、丙烯酸酯封端聚丁二烯、Omnirad 1173、2,2-二吗啉基二乙基醚、对羟基苯甲醚、萘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以及2-甲基-2-丙烯酸-2-(膦酰基氧基)乙酯按照质量比为50:35:9.5:3:1.5:0.05:0.05:0.1:1混合,得到混合体系。
其中,聚酯的结构式如下:
聚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在反应釜内,加入三羟甲基丙烷(1000g,7.45mol)、己二醇(872.09g,7.38mol)己二醇、对苯二甲酸(1224.3g,7.38mol)以及50g二丁基氧化锡,在200℃以及真空条件下反应3h,当酸值小于10mgKOH/g时,将温度降低至100℃,加入IPDI(1655.61g,7.45mol),继续反应3h。然后加入N-羟乙基丙烯酰胺(428.86g,3.73mol),继续反应3h后,停止反应。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体系涂覆至0805MLCC电容板器件表面,先于紫外照射下进行紫外固化;再于相对湿度为60%以及25℃下进行水汽诱导固化24h。
其中,紫外固化时的链速为125cm/min,紫外光的强度为350mW/cm2,紫外固化时间为2min。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的混合体系中不含有改性聚酯。
对比例3-4
对比例3-4分别参照对比例1-2进行,对比例3-4与对比例1-2的区别在于:固化时环境的相对湿度均为80%。
实验例1
对实施例1-9以及对比例1-2形成的防护层分别进行中性盐雾实验、MLCC漏电流测试、水汽透过系数测试以及百格测试,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中性盐雾实验按照ASTM-B117-2011执行。
MLCC漏电流测试的方法为:将多组0805MLCC并联成一块电容板。将盐雾粉尘撒在实施例1-9以及对比例1-2的电容板的防护层上,然后在相对湿度为85%以及温度为85℃的条件下,用漏电流检测仪,观察漏电流发生的时间。如果MLCC首次产生了漏电流,则判断实验失效,首次产生漏电流的时间即为首次失效时间。
水汽透过系数测试按照ASTM F-1249执行。
百格测试按照ASTM D3359-09执行。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1-9形成的防护层的防护性、防水性以及结构稳定性均优于对比例1-2,表明:本申请提供的含有丙烯酸酯单体以及特定结构的改性聚酯的组合物用于制备防护材料时,可有效提高形成的防护层的防护性、防水性以及结构稳定性。
从实施例1-5可以看出,丙烯酸酯单体与改性聚酯的质量比可以影响形成的防护层的防护性、防水性以及结构稳定性。
从实施例1与实施例6的对比可以看出,相比于“改性聚酯中的一端封端基团为不饱和脂肪酸,另一端封端基团为丙烯酸酯基团”(即实施例6),当改性聚酯中的一端封端基团为不饱和脂肪酸且另一端封端基团为丙烯酰胺基团(即实施例1)时,可进一步提高防护层的防护性和防水性。
从实施例1与实施例7的对比可以看出,对改性聚酯的骨架进行调整也可以影响形成的防护层的防护性、防水性以及结构稳定性。
从实施例1与实施例8的对比可以看出,相比于不使用丙烯酸酯封端聚丁二烯作为制备防护材料的原料(即实施例8),使用丙烯酸酯封端聚丁二烯作为制备防护材料的原料(即实施例1)可以进一步提高形成的防护层的防护性以及结构稳定性。
从实施例1与实施例9的对比可以看出,相比于实施例1,实施例9即使在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进行氧气诱导固化,也不会影响形成的防护层的防护性、防水性以及结构稳定性;表明本申请提供的形成防护层的方法不受固化环境湿度的影响。
实验例2
观察实施例10-18以及对比3-4形成的防护层是否起皮或起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是否起皮或起泡 是否起皮或起泡
实施例10 实施例16
实施例11 实施例17
实施例12 实施例18
实施例13 对比例3
实施例14 对比例4
实施例15
从表2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形成防护层的方式不受固化环境湿度的影响,形成的防护层不会发生起皮或起泡现象,防护层的致密性和防护性好。
综上,将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涂覆于待防护器件的表面,组合物中的丙烯酸酯单体可在紫外光的诱导下发生固化反应,改性聚酯可在氧气的诱导下发生固化反应且不产生气泡,丙烯酸酯单体固化后的体系与改性聚酯固化后的体系可充分融合,可提高待防护器件表面的防护层的致密性和防护性,且防护层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丙烯酸酯单体以及改性聚酯;
其中,所述改性聚酯的结构通式为A-B-C,A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基团,B为聚酯骨架,C含有丙烯酸酯基团或/和丙烯酰胺基团,且所述丙烯酸酯基团和所述丙烯酰胺基团各自独立地连接有氨基或/和羟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酯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为(5-10):(6-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脂肪酸基团包括油酸基团、亚油酸基团、亚麻酸基团以及妥尔油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聚酯骨架为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聚合所得物;其中,所述第一单体包括己二酸、月桂二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以及邻苯二甲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单体包括新戊二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二季戊四醇以及甘油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C含有丙烯酰胺基团;
可选地,所述不饱和脂肪酸基团包括油酸基团以及亚麻酸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酯的结构式如下:
式中,15≥n≥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葵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以及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丙烯酸异冰片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3,3,5-三甲基环己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葵酯以及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催干剂,所述催干剂包括2-乙基己酸钴、环烷酸钴、2-乙基己酸铅、环烷酸铅、2-乙基己酸锰、环烷酸锰、2-乙基己酸锆、环烷酸锆、2-乙基己酸钙、环烷酸钙以及二丙烯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组合物还包括还原剂,所述还原剂包括三苯基膦、三丁基膦、N,N’-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2,6-二甲基吡啶以及四甲基硫脲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催干剂包括2-乙基己酸钴、2-乙基己酸铅以及二丙烯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催干剂与所述改性聚酯的质量比为(0.5-2):(20-50);
可选地,所述还原剂包括N,N’-二甲基对甲苯胺以及四甲基硫脲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还原剂与所述改性聚酯的质量比为(0.5-2):(2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阻聚成分,所述阻聚成分包括自由基阻聚剂、加成型阻聚剂以及配位型阻聚剂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自由基阻聚剂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酚、对羟基苯甲醚以及吩噻嗪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成型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醌以及萘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配位型阻聚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以及乙二胺四乙酸四钠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阻聚成分与所述改性聚酯的质量比为(0.05-0.5):(2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附着力促进剂,所述附着力促进剂包括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2-甲基-2-丙烯酸-2-(膦酰基氧基)乙酯以及丙烯酸异氰基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附着力促进剂包括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以及2-甲基-2-丙烯酸-2-(膦酰基氧基)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与所述改性聚酯的质量比为(1-5):(20-50)。
9.一种形成防护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涂覆至待防护器件的表面,在紫外光以及氧气的存在下,使得所述组合物固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的强度为150-500mW/cm2
和/或,所述形成防护层的方法包括:在将所述组合物涂覆至所述待防护器件的表面后,先将涂覆有所述组合物的所述待防护器件置于紫外光下进行第一固化,然后再于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以及30-150℃的温度下进行第二固化;
可选地,所述紫外光的强度为300-400mW/cm2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化的温度为50-100℃。
CN202310708403.0A 2023-06-14 2023-06-14 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以及形成防护层的方法 Pending CN1167693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08403.0A CN116769386A (zh) 2023-06-14 2023-06-14 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以及形成防护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08403.0A CN116769386A (zh) 2023-06-14 2023-06-14 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以及形成防护层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9386A true CN116769386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8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08403.0A Pending CN116769386A (zh) 2023-06-14 2023-06-14 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以及形成防护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938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8985A (zh) * 1997-03-07 2000-03-29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可聚合的不饱和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的模塑制品
KR20060096671A (ko) * 2005-03-02 2006-09-13 대한잉크 주식회사 옵셋 잉크용 폴리에스테르 아크릴레이트 광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949843A (zh) * 2016-05-13 2016-09-21 徐伟鹏 一种耐黄变紫外光固化漆
CN107922755A (zh) * 2013-07-11 2018-04-17 阿科玛法国公司 具有改善的表面固化性质的自由基涂料组合物
CN108690490A (zh) * 2017-02-24 2018-10-23 刘从荡 一种紫外光固化铝银浆涂料
CN110885664A (zh) * 2019-12-15 2020-03-17 今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水气阻隔性及超低吸水率的光湿固化胶黏剂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8985A (zh) * 1997-03-07 2000-03-29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可聚合的不饱和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的模塑制品
KR20060096671A (ko) * 2005-03-02 2006-09-13 대한잉크 주식회사 옵셋 잉크용 폴리에스테르 아크릴레이트 광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7922755A (zh) * 2013-07-11 2018-04-17 阿科玛法国公司 具有改善的表面固化性质的自由基涂料组合物
CN105949843A (zh) * 2016-05-13 2016-09-21 徐伟鹏 一种耐黄变紫外光固化漆
CN108690490A (zh) * 2017-02-24 2018-10-23 刘从荡 一种紫外光固化铝银浆涂料
CN110885664A (zh) * 2019-12-15 2020-03-17 今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水气阻隔性及超低吸水率的光湿固化胶黏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2327B (zh) 光固化复合胶黏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10885664A (zh) 一种高效水气阻隔性及超低吸水率的光湿固化胶黏剂
CN110621754B (zh) 粘接剂、叠层体、电池外装用包装材料、电池壳体及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
WO2013077082A1 (ja) 層間充填用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
WO1995020611A1 (en) Urethane adhesive compositions
CN1409734A (zh) 辐射固化的涂料组合物
JP2008159437A (ja) 一液型光硬化湿気硬化併用コーティング剤、それで絶縁処理された電気・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286297A (zh) 一种高强度紫外/湿气双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CN110791245A (zh) 一种辐射固化胶黏剂组合物,压敏胶及保护膜胶带
CN111518254A (zh) 一种高度拉伸自修复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2022160306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剥離型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剥離型粘着シート
CN114921218A (zh) Uv+湿气双重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JP4285746B2 (ja) 硬化型粘接着剤組成物
JP6699132B2 (ja) 光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並びに導光板
CN116769386A (zh) 用于制备防护材料的组合物以及形成防护层的方法
CN115181538B (zh) 一种用于电池的uv光固化型胶水及其应用
JPH0665334A (ja) 電子部品用樹脂組成物
CN109321024B (zh) 一种适合led固化的光固化热固化绝缘底漆组合物及其制备
JPH06287456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の使用方法
CN110922603B (zh) 一种不同链段改性的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8123207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
CN106967377B (zh) 增粘涂剂及涂敷物
CN115181537B (zh) 一种用于电池的uv光固化型胶水及其应用
JPH05105746A (ja) ポリオール、硬化性樹脂およびそれを含む組成物
JPS626593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