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3124A - 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3124A
CN116763124A CN202310104888.2A CN202310104888A CN116763124A CN 116763124 A CN116763124 A CN 116763124A CN 202310104888 A CN202310104888 A CN 202310104888A CN 116763124 A CN116763124 A CN 116763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il
heating
cooked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48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丹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763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31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根据被煮饭物进行细致的加热的电饭煲。本发明的电饭煲构成为具备:锅(4),收容包含作为液体的水的被煮饭物;加热线圈(11),加热锅(4);以及煮饭控制机构(51),控制加热线圈(11),加热线圈(11)具有底线圈(11-2)以及侧面线圈(11-1),加热线圈(11)的驱动时的底线圈(11-2)以及侧面线圈(11-1)的通电的模式具有多个使底线圈(11-2)和侧面线圈(11-1)交替地通电的通电模式,煮饭控制机构(51)在使被煮饭物的温度上升至沸腾的沸腾加热工序中,在水沸腾之前至少切换一次通电模式。

Description

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进行煮饭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的电饭煲,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其具备收容被煮饭物的内锅、在内锅的整周上各利兹线(日文:リッツ線)卷成同心状的工作线圈(work coil)以及控制工作线圈的通电的微机控制单元,工作线圈构成为具备第一、第二、第三工作线圈。通过使微机控制单元、第一、第二工作线圈和第三工作线圈交替地开启(ON)、关闭(OFF),进行根据需要与煮饭量对应地在内锅内进行交替地形成内对流和外对流的那样的输出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289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电饭煲中,根据煮饭量判定的结果,进行各种米饭的炊煮区分,但由于未达到变更工作线圈驱动时的使第一、第二、第三工作线圈通电的模式即通电模式这一想法,不能根据被煮饭物的量等进行细致的加热,因此,存在在作为被煮饭物的米饭中产生炊煮不均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饭煲,其能够根据被煮饭物进行细致的加热。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电饭煲的特征在于,具备:锅,收容包含液体的被煮饭物;加热机构,加热所述锅;以及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具有第一加热线圈以及第二加热线圈,所述加热机构的驱动时的所述第一加热线圈以及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通电的模式为具有多个使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二加热线圈交替地通电的通电模式,所述控制机构在使所述被煮饭物的温度上升至沸腾的沸腾加热工序中在所述液体沸腾之前至少切换一次所述通电模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饭煲,在被煮饭物的水沸腾之前,能够根据被煮饭物细致地变更适当的通电模式,能够减少米饭产生炊煮不均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立体图。
图2是同上的电饭煲的纵剖面图。
图3是同上的内框以及加热线圈的剖面图以及从底面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4是同上的表示电饭煲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5是同上的表示煮饭工序中的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底线圈的输出、以及侧面线圈的输出的经时的变化的图表。
图6是表示以往的电饭煲以及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按被煮饭物的量区分的、容量判定工序中的锅温度的经时的变化的图表。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保温工序中的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底线圈的输出、以及侧面线圈的输出的经时的变化的图表。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饭煲的保温工序中的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底线圈的输出、以及侧面线圈的输出的经时的变化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中的优选的电饭煲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在这些全部附图中,对共通的部分标注共通的附图标记。
图1~图7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电饭煲的一实施方式。首先,基于图1以及图2,对电饭煲整体的构成进行说明,1是主体,从上方看,呈前面和后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对置的大致矩形状,上面开口。2是开闭自如地覆盖主体1的上面开口部的盖体,与主体1同样地,从上方看,呈前面和后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对置的大致矩形状,上面构成为大致平坦。主体1具有上面开口的锅收容部3,构成为在打开盖体2时,作为收容被煮饭物即水、米的容器的有底状的锅4装卸自如地收容在该锅收容部3。锅收容部3由碗状且树脂制的内框5等组合构成,整体形成为有底筒状。
锅4以热传导性较好的铝作为主材7,铁素体系(日文:フェライト系)不锈钢等的磁性金属板构成的发热体8从主材7的外表面的侧部下部到底部接合。此外,在从锅4的侧面下部与底面对置的内框5的外表面,作为对锅4进行电磁感应加热的发热体8的加热机构,具备加热线圈11。并且构成为,若向加热线圈11供给高频电流,则锅4的发热体8通过由加热线圈11产生的交变磁场而发热,在煮饭时和保温时加热锅4内的被煮饭物。另外,关于加热线圈11,在后面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内框5的底部中央部,作为锅温度检测机构的锅传感器12以与锅4的外表面底部弹性地接触的方式配设。
在盖体2的后部,设有作为与主体1的连结部的铰链(日文:ヒンジ)13。此外,在盖体2的前方上面,以露出状态配设有盖体操作体14,构成为若按压该盖体操作体14,则主体1与盖体2的卡合被解除,通过设于主体1的上部后方的铰链弹簧(未图示的),以铰链13的铰链轴作为旋转中心而盖体2打开。
在盖体2的后方上面,配设有将锅4内的被煮饭物产生的蒸汽向电饭煲的外部排出的蒸汽口15。此外,在盖体2的上面,除了该蒸汽口15以及盖体操作体14以外,分别配设有显示机构18以及操作机构19,所述显示机构18用于显示与煮饭有关的各种信息,并由作为画面显示部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16以及作为状态显示部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部17等构成,所述操作机构19由触摸传感器构成并配设于LCD16的上方,用于使煮饭开始或选择时间、煮饭程序等。此外,在显示机构18、操作机构19的下表面,配置有控制PC(Printed Circuit:印刷电路)板21。
LED显示部17显示实际的电饭煲的状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进行预约设定时,“预约”的LED显示部点亮,若成为保温状态,则“保温”的工序LED显示部点亮,若通过后述的减压机构38而锅4的内部成为比大气压低的减压状态,则“真空”的工序LED显示部点亮,从煮饭中向锅4的内部开始施加压力直至被煮饭物煮好为止的锅4的内部被加压时,“压力”的工序LED显示部点亮。因此,即使在使LCD16的背光灯减光的减光状态时,用户也能够通过确认LED显示部17而一目了然地得知电饭煲的当前的状态。这里,也可以使LED显示部17的各个LED显示部点亮时的光的颜色分别不同,能够一目了然地得知电饭煲当前为何种状态。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中LED显示部17的位置,其配置于LCD16的紧前方,但也可以配置于远离LCD16的位置。此外,也可以是除去LED显示部17的构成,构成为用LCD16显示该LED显示部17的显示内容。
由触摸传感器构成的操作机构19例如是通过图案布线将基于电导率聚合物的透明电极部与连接于控制PC板21的触点部之间相连的构成要素作为触摸键(日文:タッチキー)而配设有多个的机构,构成为通过对LCD16上显示的多个按钮显示部的任意一个进行触摸操作,从而配设于该按钮显示部之上的与该按钮显示部对应的触摸键被触摸操作,该按钮显示部被选择。
如此,考虑用户的操作性以及安全性,通过盖体操作体14配置于电饭煲中的靠近用户一侧的上面前方,蒸汽口15配置于电饭煲中的远离用户一侧的上面后方,从而能够在盖体2的上面确保较大的在盖体操作体14和蒸汽口15之间设置显示机构18的空间,由于能够较大地设置显示机构18以及配设于其上方的操作机构19,因此,能够使显示机构18的可视性以及操作机构19的操作性提高。此外,在盖体2的上面,除了LCD16上方的操作机构19以外,不存在设于以往的电饭煲上的例如煮饭键(日文:キー)、关闭键(日文:切キー)那样的物理键以及按钮等的操作机构,由于仅通过操作机构19进行电饭煲的操作,从而节省了在操作时寻找按钮的工夫,能够使操作性提高。此外,能够形成非常智能(日文:スマート)的外观,并且能够使作为精密部件的显示机构18、操作机构19的配置空间紧凑。此外,通过除去物理键以及按钮等,能够使盖体2的上面构成大致平面状,更容易进行擦拭打扫等,使清扫性提高。
在盖体2的下侧,配设有作为盖体2的下部部件的内盖组装体23。内盖组装体23由具有与锅4的上方开口部大致同径的圆盘状的金属材料构成,具备:内盖24,覆盖锅4的上方开口部;作为弹性部件的盖密封件(日文:パッキン)25,为了密封该内盖24与锅4之间而设于内盖24的外侧整周上;以及调压部26,调整锅4的内压力。如图2所示,形成为环状的盖密封件25在关闭盖体2的关盖时,抵接于作为锅4的开口部的上面,封堵该锅4和内盖24之间的间隙,密闭锅4产生的蒸汽。
在盖体2的内部,为了检测盖体2的开闭,在铰链13附近设有盖开闭检测机构27。这里,盖开闭检测机构27可以是光学式、机械式、磁石式等任何的检测方式,输出与盖体2的开闭相应的检测信号即可。此外,在盖体2的内部,分别设有作为加热内盖24的盖加热机构的盖加热器31、以及用于进行基于该盖加热器31的内盖24的温度管理的热敏电阻式的盖温度传感器32。并且,在盖体2的内部,作为将锅4内产生的蒸汽向外部释放出的通路,形成有连通蒸汽口15和调压部26的蒸汽排出路径33。
在调压部26设有将锅4的内部和蒸汽口15之间的蒸汽排出路径33开闭的调压阀34。调压阀34为球状,与设于盖体2的内部的螺线管35连动,螺线管35使调压阀34转动,从而使得在锅4内的蒸汽向外部释放出的情况下将蒸汽排出路径33开放,在将锅4内设为加压或者减压状态的情况下将蒸汽排出路径33封堵。并且构成为:在加压时,通过对加热线圈11的高频通电,加热电锅4内的被煮饭物,被煮饭物沸腾并产生蒸汽,若锅4的内压由于该蒸汽充满于锅4内而达到规定值,则通过克服调压阀34的自重而开放蒸汽排出路径33,从而将锅4内的压力维持在大气压以上。此外,在盖体2的内部,压力传感器36(参照图3)面向调压部26设置,检测锅4内部的压力。
38是用于在盖体2关闭主体1的状态下,使锅4的内部比通常的大气压降低的减压机构。减压机构38在将锅4收容于锅收容体3并且关闭盖体2之后使螺线管35通电而调压阀34封堵蒸汽排出路径33的状态下,使密闭的锅4的内部压力降低。此外,在锅4内部的压力与大气压相比下降一定值的情况下,停止作为减压机构38的动作源的减压泵39的动作,将锅4内部保持在减压状态。进而,在将锅4内部从减压状态返回至与外气相同的压力的情况下,停止减压泵39的动作,开放连通减压泵39和锅4的内部之间的未图示的路径。换句话说,减压机构38兼用作为使锅4内部从减压状态返回至与外气相同的压力的压力返回机构的构成。
另外,在主体1的内部,配设有包含控制机构41的单元化后的加热基板组装42。控制机构41为了对电饭煲的各部进行电控制,构成为具备构成微计算机控制用IC43、存储各种的信息或数据的能够读取以及写入的存储器等的存储机构44(参照图4)、能够测量与煮饭相关的时间的计时器等的计时机构45(参照图4)。特别是,控制机构41构成为基于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主要控制加热线圈11并对锅4的底部进行温度管理,基于盖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主要控制盖加热器31并对与被煮饭物对置的内盖24进行温度管理。
图3示出了从内框5以及加热线圈11的剖面图以及底面侧观察的俯视图。参照同图,对加热线圈1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线圈11由作为第一线圈的侧面线圈11-1和作为第二线圈的底线圈11-2构成。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分别在内框5的外表面,即锅收容部3的外表面以与锅4对置的方式设置。具体而言,在将锅4收容于锅收容部3时,底线圈11-2作为底面加热器以与锅4底部的外侧面对置的方式配设,侧面线圈11-1作为侧下加热器在底线圈11-2的外侧以及上方以与锅4的侧面下部的外侧面对置的方式配设。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线圈11的最高输出,例如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一同由1400W构成,但这些数值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根据电饭煲的加热特性,任意地设定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的输出平衡。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线圈11由两个的加热线圈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更多的数量的加热线圈构成,在那样的情况下,各加热线圈以从锅4的底部与侧面下部对置的方式配设为同心状,此外,多个加热线圈沿着上下方向排列而配设。此外,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也可以分别单独形成为螺旋状,或者也可以形成为同心圆状,各加热线圈中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
这里,对驱动加热线圈11时的热的移动进行说明,若侧面线圈11-1通电,则作为与侧面线圈11-1对置的部分的锅4的侧面下部的外侧面最初成为高温,该热经由主材7向与该侧面下部相接的被煮饭物的水移动。被煮饭物的热的移动主要和水的移动共同进行,但在被煮饭物的米存在的部位中,该水的移动被限制为仅在被煮饭物的米粒之间的较窄空隙,水以及热的移动钝化。另一方面,在米不存在的部位中,由于对流,水以及热的移动变得活跃,因此,在与侧面下部相接的被煮饭物的水之后,由于米沉入下方而不存在的被煮饭物的上层部分的水成为高温。之后,在被煮饭物的中央部分,成为高温部的被煮饭物的上层部分的水以及热向作为低温部的被煮饭物的中层部分移动,之后,向被煮饭物的下层部分移动。该现象是所谓的热对流,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外对流进行说明。
此外,若底线圈11-2通电,则作为与底线圈11-2对置的部分的锅4的底部的外侧面最初成为高温,该热经由主材7向与该底部相接的被煮饭物的水移动。这里,由于在被煮饭物的下层部分被煮饭物的米正在向下方沉入,因此,下层部分的上部是被煮饭物的米以及水覆盖的状态,该水的温度以及压力上升。之后,在下层部分中,温度以及压力变高的水,穿过被煮饭物的米粒之间的空隙而向上方移动,通过向上方吹起,在下层部分中温度上升的水即热水与热共同向被煮饭物的中层部分移动,之后向上层部分移动。该现象是所谓的吹起(日文:吹上げ),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内对流进行说明。
因此,若交替地使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通电,则锅4内的被煮饭物中的热的外对流和内对流将交替地产生,因此,通过促进锅4内的被煮饭物的水的搅拌,能够减少加热不均。
图4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电饭煲的电构成。同图中,锅传感器12、盖温度传感器32、压力传感器36、盖开闭检测机构27以及操作机构19分别与控制机构41的输入端口电连接。此外,除了前述的螺线管35、减压泵39以及显示机构18之外,与侧面线圈11-1连接的侧面线圈驱动机构46、与底线圈11-2连接的底线圈驱动机构47以及与盖加热器31连接的盖加热器驱动机构48分别与控制机构41的输出端口电连接。
侧面线圈驱动机构46接受来自控制机构41的加热控制信号,向侧面线圈11-1供给高频电流使其通电,底线圈驱动机构47接受来自控制机构41的加热控制信号,向底线圈11-2供给高频电流使其通电。这些侧面线圈驱动机构46、底线圈驱动机构47构成为例如具有电源电路、逆变器、IH驱动电路以及开关元件等,通过使向侧面线圈11-1、底线圈11-2供给的高频电流的周期、相对于一周期的开启时间的比率(开启时比率)变化,从而能够使从侧面线圈11-1、底线圈11-2对锅4的输出增减。此外,盖加热器驱动机构48是接受来自控制机构41的加热控制信号而向盖加热器31供给直流电流或者交流电流并驱动盖加热器31的机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通过开关元件择一地切换向侧面线圈11-1、底线圈11-2的通电的情况作为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包含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同时通电的期间。
控制机构41接受来自锅传感器12、盖温度传感器32的各温度检测信号、来自压力传感器36的压力检测信号、来自盖开闭检测机构27的检测信号以及来自操作机构19的操作信号,向显示机构18输出显示控制信号,此外,向使加热线圈11的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通电的侧面线圈驱动机构46以及使底线圈驱动机构47、使盖加热器31驱动的盖加热器驱动机构48分别输出加热控制信号,向使调压阀34动作的螺线管35、减压机构38的减压泵39分别输出驱动控制信号。该控制机构41作为从存储机构44读取程序的控制序列上的功能,在控制用IC43中具备煮饭控制机构51、保温控制机构52以及显示控制机构53。
煮饭控制机构51接受来自操作机构19的煮饭开始的指示,依次执行以下各工序:使投入到锅4的米的吸水促进的浸泡炊煮工序、使被煮饭物的温度在短时间内上升至沸腾的沸腾加热工序、使被煮饭物的沸腾状态继续的沸腾继续工序以及将米饭维持在不烧焦程度的高温的焖蒸工序,进行相对于锅4内部的被煮饭物基于希望的压力来煮饭加热的煮饭控制。此外,保温控制机构52是以将锅4内部的米饭保持在规定的保温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机构。并且,显示控制机构49是基于来自操作机构19的操作信号生成各种的控制信号,此外,控制显示机构18的显示动作的机构。
存储机构44例如存储有与各个米的设定、炊煮方式的设定以及硬度的设定等相应的煮饭程序,存储于存储机构44的煮饭程序的米的设定、炊煮方式的设定以及硬度的设定等以能够选择的方式被显示于显示机构18,通过在操作机构19选择并进行这些设定,进行该煮饭程序的选择以及设定。此外,存储机构44存储多个加热模式以及通电模式,所述加热模式是以什么样的定时、输出使加热线圈11、盖加热器31、调压阀34、减压机构38驱动的加热线圈11、盖加热器31、调压阀34以及减压机构38的驱动的模式,所述通电模式是在加热线圈11的驱动时以什么样的定时、输出使侧面线圈11-1、底线圈11-2通电的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的通电的模式,煮饭控制机构51、保温控制机构52通过这些加热模式、通电模式,控制加热线圈11、盖加热器31、调压阀34以及减压机构38。
本实施方式的通电模式是包含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以及输出的模式,例如,使侧面线圈11-1以输出W1、通电时间T1通电之后,切换线圈,使底线圈11-2以输出W2、通电时间T2通电,在规定的期间内重复该操作。另外,在通电模式中,包含仅使线圈的通电时间和输出中的一方变动而另一方不变的模式,例如,包含在多个线圈间通电时间一定然而输出在各个线圈中不同的情况,以及在多个线圈间输出一定然而通电时间在各个线圈中不同的情况。
这里“切换通电模式”意思为切换通电模式本身,若用上述的例子进行说明,将第一种通电模式在规定的定时切换为第二种通电模式,所述第一种通电模式是对在使侧面线圈11-1以输出W1、通电时间T1通电之后使底线圈11-2以输出W2、通电时间T2通电进行重复的通电模式,所述第二种通电模式是对在使侧面线圈11-1以输出W3、通电时间T3通电之后使底线圈11-2以输出W4、通电时间T4通电进行重复的通电模式。
另外,通电模式也可以包含在线圈的切换时,所有的线圈的通电成为关闭的切换时间。即,也可以是,将使一方的线圈以规定的通电时间以及输出通电→切换时间1→使另一方的线圈以规定的通电时间以及输出通电→切换时间2作为1循环并如此重复的通电模式。这里,切换时间1和切换时间2可以是相同的时间,也可以是不同的时间。
各个通电模式中的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输出只要是在各个工序中本申请发明人们进行深入实验等而决定的值即可。例如,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优选的是分别为数秒以上,由此,使锅4内的被煮饭物中热的外对流和内对流交替地产生规定时间以上,能够通过促进锅4内的被煮饭物的水的搅拌,减少加热不均。
此外,对于使外对流和内对流产生的时间,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优选的是在一个通电模式中不是相同的时间。即,优选的是一个通电模式中的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不是相同的时间,在重复时的线圈的切换的前后,被切换的线圈的通电时间各自不同。
此外,在保温工序中,如后述那样,还存在进行一方的线圈的通电控制而另一方面不使另一方的线圈通电的通电模式。在该通电模式中,重复使一方的线圈以规定的通电时间以及输出通电→该线圈的规定的时间不通电。
接着,对上述构成的电饭煲在煮饭工序中的作用进行说明。图5分别以图表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煮饭工序中的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即锅温度t1、盖温度传感器31的检测温度即盖温度t2、底线圈11-2的输出PB以及侧面线圈11-1的输出PS的经时的变化。
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煮饭时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向锅4内注入米以及作为液体的水作为被煮饭物,将该锅4安装于锅收容部3后,关闭盖体2。在其前后,若使电饭煲通电,则主体1、盖体2成为未进行煮饭、保温的初始的关(待机)状态。
并且,若通过操作机构19在煮饭程序的设定后操作煮饭开始的指示,则煮饭控制机构51按照本次的煮饭程序的设定的加热模式,进行对于锅4内的被煮饭物的浸泡炊煮工序、沸腾加热工序、沸腾继续工序以及焖蒸工序的各煮饭动作。
煮饭控制机构51以在浸泡炊煮工序中使锅4内的压力成为比大气压低的减压状态的方式分别控制调压部26、减压机构38的动作。具体而言,若浸泡炊煮工序开始,则煮饭控制机构51以通过调压阀34封堵蒸汽排出路径33的方式控制螺线管35。并且,在该状态下,煮饭控制机构51基于压力传感器36的压力检测,在开放减压机构38的路径的同时使真空泵39连续动作,进行通过真空泵39抽出密闭的锅4的内部的空气的抽真空。此外,显示控制机构53以使“真空”的工序LED显示部点亮的方式,控制LED显示部17。之后,煮饭控制机构51以使锅4内部的压力在比大气压低的减压状态下维持在一定值以下的方式,控制减压机构38。这样,遍及浸泡炊煮工序的全期间使锅4内部保持在减压状态。
此外,若浸泡炊煮工序开始,煮饭控制机构51向侧面线圈驱动机构46输出加热控制信号,以规定的输出将锅4加热规定的时间T1的方式控制侧面线圈11-1,经过时间T1后,煮饭控制机构51以将对于锅4的加热停止规定的时间T2的方式控制侧面线圈11-1,进行通过经过时间T2后的锅温度t1来判定被煮饭物的量即煮饭容量的容量判定工序。规定的时间T2设定为从加热停止的时间T1经过时起能够产生可以进行容量判定的温度降低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容量判定工序中不使用与锅传感器12最近的作为加热线圈11的底线圈11-2,仅使用与锅传感器12最远离的作为加热线圈11的侧面线圈11-1来加热锅4。因此,能够抑制锅传感器12受到加热线圈11的加热产生的影响,抑制锅传感器12的温度检测的精度恶化。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容量判定工序中的加热锅4的时间T1设为30秒以上,该“30秒”是为了进行最低限度的容量判定的区别即最小容量和其他容量的判定所必要的时间。此外,将向容量判定工序中的停止对锅4的加热的时间T2设为1分钟以上,该“1分钟”是为了进行最小容量和其他容量的判定所必要的时间。因此,例如,在煮饭程序中使时间优先的程序即“快煮”程序等中,也可以设定时间T1为30秒,时间T2为1分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锅4的时间T1,若煮饭控制机构51通过锅传感器接收锅温度t1达到了60℃的检测信号,则煮饭控制机构51在接收到该检测信号的时间点停止对锅4的加热,之后以将对锅4的加热停止规定的时间T2的方式控制侧面线圈11-1。若作为被煮饭物的米以及水为60℃以上,则存在在米的吸水时促进米的糊化,米饭的煮好(日文:炊き上がり)恶化的情况,因此,在容量判定工序中,使锅温度t1小于60℃,抑制米的吸水时的米的糊化。
图6按被煮饭物的量分别用图表示出了在浸泡炊煮工序的容量判定工序中的以往的电饭煲的锅温度的经时的变化和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锅温度的经时的变化。这里,实线所示的t0O、t0B、t0M、t0S是以往的电饭煲中被煮饭物的量为特大、大、中、小的时的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的图表,虚线所示的t1O、t1B、t1M、t1S是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中被煮饭物的量为特大、大、中、小的时的作为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的锅温度t1的图表。以往,使用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双方来加热锅4,特别是在容量小的时候,存在t0S上升至60℃的附近等锅4的锅底的温度过度上升,促进米的糊化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使用侧面线圈11-1,相比以往的电饭煲,抑制加热线圈11整体的输出而加热锅4,抑制锅4的锅底的温度的上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煮饭控制机构51通过时间T2的结束时的锅温度t1来判定煮饭容量。另外,基于时间T2的结束时的锅温度t1的容量判定也可以是仅基于时间T2的结束时的锅温度t1的温度,还可以是基于时间T2的结束时的锅温度t1与浸泡炊煮工序开始时的锅温度之差的温度,还可以是基于时间T2的结束时的锅温度t与加热停止的时间T1中的锅温度t1之差的温度。并且,关于浸泡炊煮工序开始时的锅温度t1也可以设为规定的固定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仅通过时间T2的结束时的锅温度t1判定煮饭容量的构成。这里,关于煮饭容量的判定,例如,相对于时间T2的结束时的锅温度预先设置被煮饭物的量为特大、大、中、小的各个情况下的阈值的范围,能够基于时间T2的结束时的锅温度包含在哪个范围来进行判定。并且,如图6所示,可知在时间T2的结束时,本实施方式的t1O、t1B、t1M以及t1S之间的温度差,比以往的t0O、t0B、t0M以及t0S之间的温度差更大。即,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能够使分组精度提高温度差大的量,能够精确地判定煮饭容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是判定煮饭容量的方法的一个例子。
煮饭控制机构51若从计时机构45接收到经过了时间T2的计时信号,则移至浸泡炊煮工序的浸泡工序,煮饭控制机构51基于锅温度传感器12对锅4的底部的温度检测,向侧面线圈驱动机构46以及底线圈驱动机构47分别输出加热控制信号,以使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交替地通电的方式进行控制而加热锅4,如图5所示,进行将锅4内的水温升温至规定的温度例如35~55℃、最高升温至60℃而促进米的吸水的浸泡工序。浸泡工序构成为使锅4内的水温保持在规定的温度下保持规定的时间,例如,保持15分钟左右,但也可以任意地变更此时间。
具体而言,煮饭控制机构51以底线圈11-2的占空比为A%、侧面线圈11-1的占空比为B%而使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交替地通电的方式进行控制。此外,煮饭控制机构51在遍及煮饭工序的全期间存在侧面线圈11-1的通电和底线圈11-2的通电的切换时,以在该切换时夹着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双方成为关闭的切换时间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该切换时间的长度可以为一定,也可以根据煮饭工序变更。此外,也可以设为不具有切换时间的控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煮饭控制机构51在浸泡工序中与容量判定工序中判定的被煮饭物的量无关地,以一定的通电模式控制侧面线圈11-1、底线圈11-2,但也可以是,以根据容量判定工序中判定的被煮饭物的量来变更侧面线圈11-1、底线圈11-2的占空比,并变更通电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之后,若煮饭控制机构51从计时机构45接收从浸泡工序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计时信号,则结束浸泡炊煮工序并移至接下来的沸腾加热工序。
若移至沸腾加热工序,煮饭控制机构51向侧面线圈驱动机构46以及底线圈驱动机构47分别输出加热控制信号,以使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交替地通电的方式进行控制以使与浸泡炊煮工序相比更强地加热锅4内的被煮饭物,进行加热的工序即加热工序直至进行被煮饭物的沸腾检测。
具体而言,若移至加热工序,煮饭控制机构51在加热工序的最初,使底线圈11-2的占空比C%与浸泡工序的时的占空比A%相比稍微增加(C>A),此外,使侧面线圈11-1占空比与底线圈11-2的占空比大致相同,在基于与浸泡炊煮工序相比稍强程度的输出使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交替地通电的通电模式下进行控制。这里,煮饭控制机构51在沸腾加热工序中,根据容量判定工序中判定的被煮饭物的量来变更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例如,若底线圈11-2的占空比在煮饭物的量为特大的时候为D%,在煮饭物的量为大的时候为E%,在煮饭物的量为中的时候为F%,在煮饭物的量为小的时候为G%,则依次按D<E<F<G的顺序将占空比设定较大,此外,侧面线圈11-1的占空比设定为D>E>F>G。
此外,若移至沸腾加热工序,煮饭控制机构51控制螺线管35并以使蒸汽排出路径33开放的方式使调压阀34转动,使锅4内成为与主体1的机外连通的状态,经由蒸汽排出路径33从蒸汽口15向主体1的机外释放出来自被煮饭物的蒸汽。并且,显示控制机构53以使“真空”的工序LED显示部熄灭的方式,控制LED显示部17。
之后,煮饭控制机构51若从计时机构45接收到从开始沸腾加热工序经过了规定时间的计时信号,则1周期中的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J秒以及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K秒以与加热工序的最初的时的1周期中的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H秒以及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I秒相同或者不同时间通电,在使底线圈11-2通电→切换时间→使侧面线圈11-1通电→切换时间这一模式下,在以与加热工序的最初时的输出相同或者较低的输出使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交替地通电的通电模式下控制规定时间,使输出PB以及输出PS输出。另外,在以后的沸腾加热工序、沸腾继续工序以及焖蒸工序也同样地,煮饭控制机构51在使底线圈11-2通电→切换时间→使侧面线圈11-1通电→切换时间这一模式下,在使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交替地通电的通电模式下控制加热线圈11。此外,此时的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按煮饭物的量为特大≤大≤中≤小的顺序将时间设定得较长,另一方面,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按照煮饭物的量为小≤中≤大≤特大的顺序将时间设定得较长。并且,此时的加热线圈11的驱动时的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的通电的模式即通电模式的周期按照小≤中≤大≤特大的顺序设定得较长,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通电模式的周期、设定是一个例子。
并且,煮饭控制机构51若从计时机构45进一步接收到经过了规定时间的计时信号,则使1周期中的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L秒以及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M秒的合计的通电时间L+M秒与之前的1周期中的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J秒以及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K秒的合计的通电时间J+K秒相比相同或者减少,同时维持规定的输出(H+I≥J+K≥L+M),在使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交替地通电的通电模式下进行控制。这里,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与之前同样地,按照煮饭物的量为特大≤大≤中≤小的顺序将时间设定得较长,另一方面,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按照煮饭物的量为小≤中≤大≤特大的顺序将时间设定得较长。如此通过使用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在锅4内部加热被煮饭物,如图5所示,锅传感器12检测出的锅温度t1和盖温度传感器32检测出的盖温度t2一同逐渐地上升。
之后,若煮饭控制机构51通过来自锅传感器12的温度检测信号,接收锅温度t1达到规定温度以上、例如达到90℃以上的情况,以及/或者通过来自盖温度传感器32的温度检测信号接收盖温度t2达到规定温度以上、例如达到90℃以上的情况,则开始检测被煮饭物的加压状态下的沸腾的沸腾检测的工序即稳定#1工序。
在稳定#1工序中,煮饭控制机构51以控制螺线管35并使蒸汽排出路径33封堵的方式使调压阀34转动,并使锅4的内部成为密闭的状态,如前所述,由于在锅4内部较强地加热被煮饭物,因此,该被煮饭物在锅4内部被加压到大气压以上、例如加压直至达到1.2气压,在该加压状态下能够使被煮饭物的水沸腾。由此,在加压状态下的米的糊化最适温度即105℃(1.2气压的情况下)下,通过使被煮饭物的水沸腾,能够确保米的硬度和粘度的平衡。此外,显示控制机构53以使“压力”的工序LED显示部点亮的方式控制LED显示部17。另外,也可以是,煮饭控制机构51例如通过米的种类的设定等,以基于压力传感器36的检测压力来调整锅4内部的压力的方式控制螺线管35。
此外,煮饭控制机构51使1周期中的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N秒以及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O秒的合计的通电时间N+O秒与紧前的加热工序的1周期中的合计的通电时间L+M秒相比大致同等,另一方面,使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N秒与紧前的加热工序的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L秒相比稍短(N<L),使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O秒与紧前的加热工序的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M秒相比稍长(O>M),在使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交替地通电的通电模式下进行控制。因而,煮饭控制机构51在沸腾加热工序中在加热工序和稳定#1工序中以不同的通电模式控制底线圈11-2以及侧面线圈11-1。另一方面,煮饭控制机构51与加热工序同样地,根据被煮饭物的量而以不同的通电模式控制底线圈11-2以及侧面线圈11-1。
此外,煮饭控制机构51计算出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盖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升到何种程度这一检测温度的斜率。具体而言,若煮饭控制机构51根据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计算出锅4的底部的温度即锅温度t1的上升例如为在120秒内3℃以下等规定的温度上升率以下,则判定为检测到了基于锅温度t1的温度上升率的变化的沸腾。此外,若煮饭控制机构51根据盖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计算出内盖24的温度即盖温度t2的上升例如为在60秒内1℃以下等规定的温度上升率以下,则判定为检测到了基于盖温度t2的温度上升率的变化的沸腾。并且,在煮饭控制机构51检测到基于锅温度t1的温度上升率的变化的沸腾,并且检测到基于盖温度t2的温度上升率的变化的沸腾的时刻,移至接下来的沸腾继续工序。另外,用于检测这些沸腾的锅温度t1、盖温度t2的规定的温度上升率也可以根据容量判定工序中判定的被煮饭物的量来分别调节、设定。此外,沸腾检测的方法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构成为在煮饭控制机构51判定为检测到基于锅温度t1的温度上升率的变化的沸腾的时刻,移至接下来的沸腾继续工序。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被煮饭物的温度短时间内上升至沸腾的沸腾加热工序中,煮饭控制机构51在检测到基于锅温度t1的温度上升率的变化的沸腾以及基于盖温度t2的温度上升率的变化的沸腾之前,在加热工序中以三个的不同的通电模式控制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此外,在稳定#1工序中也以不同的通电模式控制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多次切换加热线圈11的通电模式。因此,能够在被煮饭物的水沸腾之前,细致地变更适当的通电模式,使米饭产生炊煮不均的可能性减少。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煮饭控制机构51在移至稳定#1工序时切换加热线圈11的通电模式等,只要是以在沸腾加热工序中在被煮饭物的水沸腾之前,,至少切换一次加热线圈11的通电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构成即可。此外,煮饭控制机构51根据被煮饭物的量以不同的通电模式控制底线圈11-2以及侧面线圈11-1,根据被煮饭物的量细致地变更适当的通电模式,使米饭产生炊煮不均的可能性减少。
若移至沸腾继续工序,则煮饭控制机构51基于来自锅传感器12的温度检测信号,在锅温度t1到达规定的温度之前,进行加热线圈11的通断电控制,同时,以使来自盖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即盖温度t2维持在例如98℃以上等规定的温度的方式,进行使盖加热器33连续通电的控制,开始使被煮饭物的沸腾状态继续的工序即稳定#2工序。在稳定#2工序的加热线圈11的驱动时的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的通电模式中,1周期的长度与稳定#1工序的1周期的长度相比,使加热线圈11的驱动停止的时间,即加热线圈11的关闭时间设定得较长。
此外,若移至沸腾继续工序,则为了使锅4内在常压和比大气压高的压力之间反复地变化,煮饭控制机构51对螺线管35进行周期性地通断电控制,通过调压阀34周期性地开闭蒸汽排出路径33。
煮饭控制机构51在稳定#2工序中锅4内部的水开始消失,根据锅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计算出锅4的底部的温度到达规定的温度以上、或者温度的上升为在10秒内0.5℃以上等规定的温度上升率以上的情况下,开始检测被煮饭物的煮好的煮好工序。
若开始煮好工序,煮饭控制机构51以通过调压阀34封堵蒸汽排出路径33的方式控制螺线管35。此外,煮饭控制机构51使1周期中的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Q秒与稳定#2工序的1周期中的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O秒相比增加(Q>O),另一方面,将1周期中的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R秒设定为稳定#2工序的1周期中的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P秒以下(R≤P),以使侧面线圈11-1和底线圈11-2交替地通电的通电模式进行控制。因而,在煮好工序中1周期中的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Q秒设定得比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R秒长。在煮好工序中,在锅4内大致没有被煮饭物的水,不产生内对流、外对流,因此,如此通过使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比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长,能够更加高效地从锅底侧加热残留于锅4内底的水。这里,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与之前同样地,按照煮饭物的量为特大≥大≥中≥小的顺序将时间设定得较长,另一方面,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也同样地,按照煮饭物的量为特大≥大≥中≥小的顺序将时间设定得较长。
煮饭控制机构51若通过来自锅传感器12的温度检测信号接收锅温度t1达到规定的蒸干温度、例如达到120℃的情况,或者通过来自锅传感器12的温度检测信号计算出锅温度t1的上升成为规定的温度上升率以上、例如成为以10秒0.5℃以上,则锅4内部的水消失,判定检测到被煮饭物的煮好,移至接下来的焖蒸工序。
在焖蒸工序中,煮饭控制机构51以根据来自盖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使盖温度t2维持规定的温度的方式,进行盖加热器33连续通电的控制,防止向内盖24的结露的同时,以将锅4内部的米饭保持在不烧焦程度的高温的方式,继续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加热线圈11的通断电控制,管理锅4的底部的温度。在该焖蒸工序中,由于加热线圈11的驱动/驱动停止在某种程度上进行,因此,煮饭控制机构51以与1周期的长度较短的煮好工序的通电模式大致相同的通电模式进行控制。此外,煮饭控制机构51以控制螺线管35并使蒸汽排出路径33开放的方式使调压阀34转动,使锅4内成为与主体1的机外连通的状态,经由蒸汽排出路径33从蒸汽口15向主体1的机外释放出来自被煮饭物的蒸汽。此外,显示控制机构53以使“压力”的工序LED显示部熄灭的方式控制LED显示部17。若煮饭控制机构51从计时机构45接收到进行了规定的时间的计时信号,则结束焖蒸工序而完成煮饭工序,移至保温控制机构52进行的保温工序。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煮饭控制机构51以在检测到基于锅温度t1的温度上升率的变化的沸腾以及基于盖温度t2的温度上升率的变化的沸腾后,在煮好工序中切换加热线圈11的通电模式,此外,在焖蒸工序也切换加热线圈11的通电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使被煮饭物的水的沸腾继续而煮好,即使将米饭保持在不烧焦程度的高温时,也能够细致地变更适当的通电模式,从而使米饭产生炊煮不均的可能性减少。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只要是煮饭控制机构51在焖蒸工序中切换通电模式等,以被煮饭物的水沸腾后至少切换一次通电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构成即可。
接着,对上述构成的电饭煲的保温工序中的作用进行说明。图7分别用图表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保温工序中的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即锅温度t1、底线圈11-2的输出PB、以及侧面线圈11-1的输出PS的经时的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保温工序细分化为五个期间T1~T5,保温控制机构52在这五个期间T1~T5中分别以不同的通电模式控制使用的线圈即底线圈11-2。即,保温控制机构52在每次移至期间T1~T5时,从前一个期间的通电模式切换为对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输出或者不通电的时间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了变更的通电模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不是经过保温工序而使所有通电模式相同,而保温控制机构52是以在保温工序中至少切换一次通电模式的方式控制使用的线圈的构成即可。
本实施方式的保温工序构成为具备以下各期间:保温初期T1,是从保温工序开始例如30分钟以内的规定期间,或者米饭的温度例如为90℃以上的规定的温度以上的期间;保温下降期T2,是在保温初期T1之后转移而从开始保温工序例如经过了60分钟以内的规定期间,使米饭的温度逐渐地下降;低温稳定期T3,是从保温工序开始超过60分钟并能够将米饭的温度维持在抑制米饭中的美拉德反应(日文:メイラード反応)的温度即保温温度带的作为低温侧的例如70℃加减3℃的低温保温的温度而进行保温;高温下降期T4,使米饭的温度从低温保温的设定温度上升至温度高温保温的温度;以及高温稳定期T5,将米饭的温度维持在作为保温温度带的高温侧的例如73℃加减3℃的高温保温的温度而进行保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工序中保温控制机构52向底线圈驱动机构47输出加热控制信号,以通过规定的输出加热锅4的方式控制底线圈11-2,在保温工序中在不使用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模式下进行控制。因此,在切换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时,抑制继电器等的机械式的开关产生的机械式的声音,使保温工序中的噪声减少。
若移至保温过程,成为保温控制机构52基于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t1计算出作为被煮饭物的米饭的温度,以将米饭的温度维持在例如90℃以上的规定的温度以上的方式对底线圈11-2进行通断电控制并管理锅4的温度的保温初期T1的期间。此外,保温控制机构52以使内盖24的锅4对置面的温度相对于该锅4内的米饭的温度平均地变高的方式,基于盖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对盖加热器22进行通断电控制并管理内盖24的温度。其结果,能够防止内盖24的锅4对置面的结露,防止结露向米饭落下,保持煮好状态并维持煮好相当的味道。并且,显示控制机构53以使“保温”的工序LED显示部点亮的方式控制LED显示部17。若保温控制机构52从计时机构45接收到从保温初期T1的开始例如经过30分钟等的规定时间的计时信号,则移至保温下降期T2
在保温下降期T2中,保温控制机构52基于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t1控制底线圈11-2并管理锅4的温度,从保温工序开始例如花费60分钟等的规定时间使锅4内部的米饭的温度下降至例如70℃加减3℃的低温保温的温度。同时,保温控制机构52基于盖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控制盖加热器31并进行内盖24的温度管理,防止向内盖24的结露。另外,在保温下降期T2,保温控制机构52也可以以通过调压阀34来封堵蒸汽排出路径33的方式控制螺线管35,在煮饭工序的焖蒸工序中脱气后,在遮挡锅4内外的连通的状态下,使作为被煮饭物的米饭的温度从沸腾温度附近下降至低温保温的温度,因此,锅4内的蒸汽等的气体的温度也下降并变成水等的液体,能够将锅4的内部设为减压脱气状态。若保温控制机构52从开始保温过程经过规定时间,并且基于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t1判定为已经使锅4内部的米饭的温度下降至低温保温的设定温度,则移至接下来的低温稳定期T3
在低温稳定期T3中,保温控制机构52基于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t1,以将米饭的温度维持在例如70℃加减3℃的低温保温的温度的方式对底线圈11-2进行通断电控制并管理锅4的温度,抑制锅4内部的米饭发出黄变、独特的臭气这一保温状态的恶化。与此同时,保温控制机构52基于盖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控制盖加热器31并进行内盖24的温度管理,防止向内盖24的结露。另外,在低温稳定期T3,保温控制机构52也可以以通过调压阀34来封堵蒸汽排出路径33的方式控制螺线管35,遮挡锅4内外的连通,防止来自蒸汽孔17a的腐败菌、食物中毒菌的侵入,此外,也能够防止来自外气的冷空气的侵入。此外,在保温下降期T2中锅4的内部为减压脱气状态的情况下,能够维持该锅4的内部的减压脱气状态。若保温控制机构52从计时机构45接收从开始低温稳定期T3经过了例如6小时等的规定时间的计时信号,则移至接下来的高温下降期T4
在高温下降期T4中,保温控制机构52基于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t1以使米饭的温度比高温保温的温度高出规定温度的方式对底线圈11-2进行通断电控制并管理锅4的温度。与此同时,保温控制机构52基于盖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控制盖加热器31并进行内盖24的温度管理,防止向内盖24的结露。之后,若保温控制机构52基于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t1判定锅4内部的米饭的温度与高温保温的温度相比上升了规定温度,则控制底线圈11-2,基于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t1管理锅4的温度,使锅4内部的米饭的温度下降至高温保温的温度。若保温控制机构52判定为已经使米饭的温度下降至高温保温的设定温度,则移至接下来的高温稳定期T5
另外,在保温工序中将锅4的内部设为减压脱气状态的情况下,在保温控制机构52在高温下降期T4中以使米饭的温度比高温保温的温度高出规定温度的方式底对线圈11-2进行通断电控制时,以控制螺线管35并使蒸汽排出路径33开放的方式使调压阀34转动,将锅4内的蒸汽以及空气向电饭煲的外部释放出并脱气,之后,在基于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t1判定为锅4内部的米饭的温度与高温保温的温度相比上升了规定温度时,也可以以通过调压阀34封堵蒸汽排出路径33的方式来控制螺线管35,之后,使锅4内部的米饭的温度下降至高温保温的温度,因此,能够再次使锅4的内部为减压脱气状态。
在高温稳定期T5中,保温控制机构52基于锅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t1,以使米饭的温度维持在例如73℃加减3℃的高温保温的温度的方式对底线圈11-2进行通断电控制并管理锅4的温度,与此同时保温控制机构52基于盖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控制盖加热器31并进行内盖24的温度管理,防止向内盖24的结露。因此,能够在抑制该米饭中的美拉德反应的同时防止内盖24的锅4对置面的结露,防止结露向米饭落下。另外,在高温稳定期T 5中,保温控制机构52也可以以通过调压阀34封堵蒸汽排出路径33的方式来控制螺线管35,遮挡锅4内外的连通,防止来自蒸汽孔17a的腐败菌、食物中毒菌的侵入,此外,也能够防止来自外气的冷空气的侵入。此外,在高温下降期T4中,在锅4的内部为减压脱气状态的情况下,能够维持该锅4的内部的减压脱气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中,构成为具备:锅4,收容包含作为液体的水的被煮饭物;加热线圈11,作为加热锅4的加热机构;以及煮饭控制机构51,作为控制加热线圈11的控制机构,加热线圈11具有作为第一加热线圈的底线圈11-2以及作为第二加热线圈的侧面线圈11-1,加热线圈11的驱动时的底线圈11-2以及侧面线圈11-1的通电的模式具有多个使底线圈11-2和侧面线圈11-1交替地通电的通电模式,煮饭控制机构51在使被煮饭物的温度上升至沸腾的沸腾加热工序中,在水沸腾之前至少切换一次通电模式。
通过如此构成,在被煮饭物的水沸腾之前,能够根据被煮饭物细致地变更适当的通电模式,能够使米饭产生炊煮不均的可能性减少,煮好美味的米饭。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煮饭控制机构51构成为根据被煮饭物的量来变更通电模式,能够以与被煮饭物的量相应的通电模式控制底线圈11-2以及侧面线圈11-1,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被煮饭物的量,都能够使米饭产生炊煮不均的可能性减少,煮好美味的米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中,构成为还具备:锅传感器12和盖温度传感器32,作为检测被煮饭物的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以及计时机构45,能够测量与煮饭相关的时间,对被煮饭物进行煮饭的煮饭工序包含沸腾加热工序,此外还具有容量判定工序、浸泡工序、稳定#2工序、煮好工序、焖蒸工序这样的多个工序,煮饭控制机构51以在被煮饭物的煮饭时执行这些工序的方式控制加热线圈11,根据计时机构45的计时,当这些工序中的经过时间满足规定的时间条件时,或者当锅传感器12、盖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满足规定的温度条件时,煮饭控制机构51切换通电模式。
通过如此构成,能够细致地变更适当的通电模式来对被煮饭物进行煮饭,使米饭产生炊煮不均的可能性减少,煮好美味的米饭。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煮饭控制机构51构成为,以即使在被煮饭物的水沸腾后,若移至煮好工序则切换加热线圈11的通电模式,此外,若移至焖蒸工序则进一步切换加热线圈11的通电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以即使在被煮饭物的水沸腾后也至少切换一次通电模式的方式进行控制。因此,通过使被煮饭物的水的继续沸腾而煮好,将米饭保持为不烧焦程度的高温时,也能够细致地变更适当的通电模式,能够使米饭产生炊煮不均的可能性减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中,作为第一加热线圈的底线圈11-2加热锅4的底部,作为第二加热线圈的侧面线圈11-1加热锅4的底部以外的部位即锅4的侧面下部,在沸腾加热工序之后的水消失而检测煮好的煮好工序中,加热线圈11的通电模式构成为对于底线圈11-2的合计的通电时间与对于侧面线圈11-1的合计的通电时间相比更长。因此,能够更加高效地加热被煮饭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中,在通电模式中,也可以在底线圈11-2和侧面线圈11-1的切换时包含底线圈11-2和侧面线圈11-1双方的通电成为关闭的切换时间,能够保持充裕地进行多个加热线圈11的切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中,优选的是1的通电模式中的底线圈11-2的通电时间和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时间为不同的时间,在锅4内的被煮饭物中,通过热的外对流和内对流能够更高效地使促进锅4内的被煮饭物的水的搅拌。
图8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变形例。同图分别用图表示出了本变形例的保温工序中的锅温度传感器12的检测温度即锅温度t1、底线圈11-2的输出PB以及侧面线圈11-1的输出PS的经时的变化。
在本变形例中,在保温工序中维持在保温温度带的低温侧或者高温侧的温度的稳定期即低温稳定期T3以及高温稳定期T5中,保温控制机构52向侧面线圈驱动机构46以及底线圈驱动机构47输出加热控制信号,以基于规定的输出来加热锅4的方式控制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这里,在低温稳定期T3以及高温稳定期T5中,保温控制机构52以使底线圈11-2通电→切换时间→使底线圈11-2通电→切换时间→使侧面线圈11-1通电→切换时间这一模式使底线圈11-2通电多次(在图8的例子中为2次)后,以使侧面线圈11-1通电一次的通电模式控制加热线圈11。因此,保温控制机构52通过以这样的通电模式控制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从而使对侧面线圈11-1以及底线圈11-2进行切换的次数减少,能够抑制继电器等的机械式的开关产生的机械式的声音,抑制保温工序中的噪声产生。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的变更。例如,根据煮饭菜单,除了以使产生外对流、内对流的使底线圈11-2和侧面线圈11-1交替地通电的通电模式之外,控制机构41还可以构成为以底线圈11-2以及侧面线圈11-1不切换而同时进行通电,通电停止的方式进行控制,能够选择不产生外对流、内对流的底线圈11-2以及侧面线圈11-1的通电模式。并且,在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数值等仅为一个例子,也可以根据电饭煲的式样等,进行适当变更。
附图标记的说明
4锅
11加热线圈(加热机构)
11-1侧面线圈(第二加热线圈)
11-2底线圈(第一加热线圈)
12锅传感器(温度检测机构)
32盖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机构)
45计时机构
51煮饭控制机构(控制机构)

Claims (7)

1.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具备:
锅,收容包含液体的被煮饭物;
加热机构,加热所述锅;以及
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加热机构,
所述加热机构具有第一加热线圈以及第二加热线圈,
所述加热机构的驱动时的所述第一加热线圈以及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通电的模式具有多个使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二加热线圈交替地通电的通电模式,
在使所述被煮饭物的温度上升到沸腾的沸腾加热工序中,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液体沸腾之前至少切换一次所述通电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所述被煮饭物的量来变更所述通电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饭煲还具备:
温度检测机构,检测所述被煮饭物的温度;以及
计时机构,能够测量与煮饭相关的时间,
对所述被煮饭物进行煮饭的煮饭工序具有包含所述沸腾加热工序的多个工序,
所述控制机构以在所述被煮饭物的煮饭时执行所述多个工序的方式对所述加热机构进行控制,
在所述工序中的经过时间满足了规定的时间条件时、或者在所述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温度满足了规定的温度条件时,所述控制机构切换所述通电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沸腾之后,至少切换一次所述通电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加热所述锅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线圈加热所述锅的所述底部以外的部位,
在所述沸腾加热工序之后的所述液体消失而检测煮好的煮好工序中,在所述通电模式中对于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的合计的通电时间比对于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合计的通电时间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电模式中,包含在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切换时双方的通电成为关闭的切换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通电模式中的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的通电时间与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通电时间是不同的时间。
CN202310104888.2A 2022-03-16 2023-02-13 电饭煲 Pending CN1167631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41581 2022-03-16
JP2022041581A JP7319415B1 (ja) 2022-03-16 2022-03-16 炊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3124A true CN116763124A (zh) 2023-09-19

Family

ID=87469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4888.2A Pending CN116763124A (zh) 2022-03-16 2023-02-13 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2) JP7319415B1 (zh)
CN (1) CN11676312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9456A (ja) * 1993-07-29 1995-02-10 Toshiba Home Technol Corp 炊飯器の加熱方法
JP2005046393A (ja) * 2003-07-30 2005-02-24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 炊飯器
JP2005348891A (ja) * 2004-06-09 2005-12-22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磁炊飯器
JP6125979B2 (ja) * 2013-11-28 2017-05-10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炊飯器
JP2017093932A (ja) * 2015-11-27 2017-06-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108618596A (zh) * 2017-03-23 2018-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JP7149722B2 (ja) * 2018-03-26 2022-10-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36127A (ja) 2023-09-29
JP7319415B1 (ja) 2023-08-01
JP2023138498A (ja) 202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4333B2 (ja) 炊飯器
JP4775775B2 (ja) 炊飯器
JP6125979B2 (ja) 炊飯器
KR100297066B1 (ko) 취반기
US20160290655A1 (en) Cooking apparatus
JP2016193257A (ja) 炊飯器
JP4930911B2 (ja) 調理器
CN116763124A (zh) 电饭煲
JP5783237B2 (ja) 炊飯器
KR20040047079A (ko) 가열조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817884B2 (ja) 加熱調理器
JP4201029B2 (ja) 炊飯器
JP2018201665A (ja) 炊飯器
JP2023136128A (ja) 炊飯器
JP2023136129A (ja) 炊飯器
KR102399424B1 (ko) 조리기기
JP2011087998A (ja) 炊飯器
JP2008200180A (ja) 炊飯器
JP2013031787A (ja) 炊飯器
JP6472841B2 (ja) 炊飯器
JP2650624B2 (ja) 電気炊飯器
JP2022159641A (ja) 炊飯器
JP2008206605A (ja) 調理器
JPH07155251A (ja) 電磁炊飯器
JP2024068745A (ja) 炊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