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1663A - 过滤器单元及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过滤器单元及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1663A
CN116761663A CN202080032032.3A CN202080032032A CN116761663A CN 116761663 A CN116761663 A CN 116761663A CN 202080032032 A CN202080032032 A CN 202080032032A CN 116761663 A CN116761663 A CN 116761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filter unit
support member
fram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20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户山利久
户山昌代
户山雄太郎
川岛大辅
武野博康
佐藤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j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j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jo Corp filed Critical Toj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761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1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01Making filter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02Casings; Housings; Frame constructions
    • B01D46/0005Mounting of filtering elements within casings, housings o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 B01D46/12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in multiple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52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s embodying folded corrugated or wound sheet material
    • B01D46/521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s embodying folded corrugated or wound sheet material using folded, pleat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56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46/62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connected in series
    • B01D46/64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connected in series arranged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56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46/62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connected in series
    • B01D46/645Protecting screens at filter inlet or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65/00Casings, housings or mounting for fil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2265/04Permanent measure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filter, e.g. welding, glueing or 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67/00Multiple filter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2267/40Different types of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75/00Filter media structures for fil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2275/20Shape of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75/205Rectangular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过滤器单元(1)由过滤器部(3)和框体(4)构成,过滤器部(3)具有第一过滤器(31)和呈褶形状的第二过滤器(32),框体(4)具有一对第一框体(41)和具有粘接层的一对第二框体。过滤器单元(1)通过以下步骤来制造:将第一过滤器(31)和第二过滤器(32)重叠,将第一支承构件(51)以相对于第一粘贴部(32A)位于第一框体(41)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将支承第二粘贴部(32B)的第二支承构件(52)以相对于第二粘贴部(32B)位于第一框体(41)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将第一框体(41)向第一粘贴部(32A)及第二粘贴部(32B)固定,将第一框体(41)和第二框体固定。

Description

过滤器单元及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器单元及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由前置过滤器和过滤材料这2层构造构成的过滤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在过滤装置中,将前置过滤器及过滤材料利用上部束缚板从上部束缚并且利用下部束缚板从下部束缚而设为过滤体,将过滤体固定于安装框。在安装框的底面设置有线状突起,由该线状突起引导而过滤体向安装框插入。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上部束缚板及下部束缚板构成为与过滤材料的厚度大致相等。由此,能够将过滤体利用安装框更牢固地保持。
除此之外,已知有将前置过滤器和过滤器组件利用框材一体地保持的空气过滤器(例如,专利文献2)。将前置过滤器固定于框体的密封件设置于前置过滤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上游侧端部,将过滤器组件固定于框体的密封件设置于过滤器组件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下游侧端部。由此,与在整面设置有密封件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轻量化并且能够使过滤器更换作业容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75957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24314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过滤装置中,前置过滤器和过滤材料只在上部和下部被束缚,成为了不稳定的状态。另外,通过束缚有前置过滤器和过滤材料的过滤体向安装框固定而构成了过滤装置,部件件数也增加。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空气过滤器中,由于前置过滤器及过滤器组件局部地固定于框体,所以无法确保坚固的粘接力,有可能在过滤器堵塞时发生密封件的剥离而从该剥离部位泄漏空气。
另外,期望着具有多功能的多层的一体的过滤器单元,但难以将具有柔软性的无纺布层叠为多层并无间隙地向框体嵌入。尤其是,虽然能够通过将褶形状的过滤器层叠为多层而具备高的过滤性能,但在制造技术上困难,追求着新的制造方法。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多层的过滤器一体地保持的过滤器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发明提供一种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所述过滤器单元由过滤器部和框体构成,所述过滤器部至少具有: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在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具有位于所述伸缩方向的一端部的第一粘贴部和位于所述伸缩方向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粘贴部,所述框体包围所述过滤器部的周围,具有:一对第一框体,从所述伸缩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一粘接层;及一对第二框体,从与所述伸缩方向正交的折线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二粘接层,其中,所述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将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重叠的步骤;将支承所述第一粘贴部的第一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将支承所述第二粘贴部的第二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二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将所述第一粘贴部及所述第二粘贴部向所述第一粘接层固定的步骤;使所述第一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一粘贴部离开的步骤;使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二粘贴部离开的步骤;将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及第二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向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的步骤;及将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的步骤。
在第二发明中,根据第一发明所述的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部在将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重叠时,由从所述折线方向进行支承的组装框支承,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及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组装框,在将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及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向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时,使所述组装框从所述过滤器部离开。
在第三发明中,根据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所述的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部还具有第三过滤器,该第三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二过滤器,在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所述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三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步骤;将对位于所述第三过滤器的所述伸缩方向的一端部的第三粘贴部进行支承的第三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三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将对位于所述第三过滤器的所述伸缩方向的另一端部的第四粘贴部进行支承的第四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四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将第三粘贴部及第四粘贴部向所述第一粘接层固定的步骤;使所述第三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三粘贴部离开的步骤;及使所述第四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二粘贴部离开的步骤。
在第四发明中,提供一种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由矩形的过滤器部和包围所述过滤器部的周围的框体构成,所述过滤器部至少具有: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在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所述框体构成为通过具有一对第一框体和一对第二框体而针对所述过滤器部的每个边成为分体,所述一对第一框体从所述伸缩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一粘接层,所述一对第二框体从与所述伸缩方向正交的折线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二粘接层,所述过滤器部的所述第二过滤器中的位于所述伸缩方向的端部的粘贴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固定,在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互相被粘接。
在第五发明中,根据第四发明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部还具有在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的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以由所述第二过滤器的顶部和所述第三过滤器的顶部夹持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三过滤器之间。
在第六发明中,根据第四发明或第五发明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截面为コ字状,并具有:基部,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第一突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重叠的层叠方向的一端;及第二突起部,设置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从所述基部起的高度不同。
在第七发明中,根据第四发明~第六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为树脂制,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构成。
在第八发明中,根据第七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是雾度比0%大且为63%以下的树脂。
在第九发明中,根据第四发明~第六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部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侧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过滤器部的保护网,所述保护网的所述压缩方向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框体,所述保护网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框体。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发明,由于第一支承构件将第二过滤器的第一粘贴部从第一框体的相反侧支承并且第二支承构件将第二过滤器的第二粘贴部从第一框体的相反侧支承,所以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第一框体固定于过滤器部。由于第一过滤器是褶形状,所以在将第一框体向第二过滤器固定时第一过滤器会收缩,安装作业困难。但是,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第一支承构件及第二支承构件来支承第二过滤器,所以能够以使第二过滤器不收缩的方式将第一框体固定于第二过滤器。第一支承构件及第二支承构件由于最终从第一粘贴部及第二粘贴部离开,所以不会成为过滤器单元的构成部件,不对过滤器性能造成影响。由于在第一框体设置有第一粘接层而固定过滤器部,所以能够将过滤器部稳定地固定于框体。由于在第二框体设置有第二粘接层而粘接第二过滤器的折线方向端部,所以能够将呈褶形状的第二过滤器稳定地固定于第二框体。
由于过滤器部由被分割的一对第一框体及一对第二框体保持,所以即使过滤器部是多层,也能够利用框体以使各层不分离的方式一体地保持过滤器部。由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互相被固定,所以能够利用框体更牢固地保持过滤器部。
根据第二发明,由于第一支承构件及第二支承构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组装框,所以能够以简易的方法使第一支承构件从第一粘贴部离开并且使第二支承构件从第二粘贴部离开。由于在将第一过滤器的折线方向端部及第二过滤器的折线方向端部向第二框体的第二粘接层固定时使组装框从过滤器部离开,所以在将第二框体向过滤器部固定时组装框不会成为障碍。
根据第三发明,由于过滤器部还具有呈褶形状的第三过滤器,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过滤器单元的过滤性能并且谋求长寿命化。由于第三支承构件支承第三过滤器的第三粘贴部并且第四支承构件支承第三过滤器的第四粘贴部,所以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第一框体固定于过滤器部。由于第三过滤器是褶形状,所以在将第一框体向第三过滤器固定时第三过滤器会收缩,安装作业困难。但是,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第三支承构件及第四支承构件来支承过滤器部,所以能够以使第三过滤器不收缩的方式将第一框体固定于第三过滤器。另外,通过将第一支承构件、第二支承构件、第三支承构件、第四支承构件使用于过滤器单元的组装,能够实现具有多个褶过滤器的过滤器单元的组装。由于过滤器部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侧具有保护网,所以能够抑制因外力而过滤器部损伤。另外,能够防止过滤器部的各层从框体脱落。
根据第四发明,由于过滤器部由被分割的一对第一框体及一对第二框体保持,所以即使过滤器部是多层,也能够利用框体以使各层不分离的方式一体地保持过滤器部。尤其是,由于框体由一对第一框体和一对第二框体构成,所以能够稳定地保持褶形状的第二过滤器。由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互相被固定,所以能够利用框体稳定地保持过滤器部。由于在第一框体设置有第一粘接层而固定过滤器部,所以能够将过滤器部稳定地固定于框体。由于在第二框体设置有第二粘接层而粘接第二过滤器的折线方向端部,所以能够将呈褶形状的第二过滤器稳定地固定于第二框体。
根据第五发明,由于第一过滤器由第二过滤器的顶部和第三过滤器的顶部夹持,所以第一过滤器不会在过滤器部内错动。由此,能够抑制因皱折等而在第一过滤器产生间隙从而过滤器性能下降。
根据第六发明,由于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从基部突起,所以在涂布粘接剂等时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成为托盘而能够抑制向外部漏出。由于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从基部起的高度不同,所以能够根据突起部的高度来判断过滤器单元的通气方向上游侧、下游侧。
根据第七发明,框体由于为树脂制,所以具有某种程度的刚性,即使施加了外力也能够维持过滤器单元的形状。另外,由于框体是使光透过的材料,所以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过滤器部的脏污状态。由此,能够合适地判断过滤器单元的更换时期。
根据第八发明,由于框体的雾度为63%以下,所以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过滤器的脏污状态。由此,能够合适地判断过滤器单元的更换时期。
根据第九发明,由于在过滤器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最下游侧设置有保护网,所以能够抑制因外力而过滤器部损伤。另外,能够防止过滤器部的各层从框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装配于空气净化器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图5(a)是第一框体的剖视图,图5(b)是第二框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图8(a)是将第二框体固定于过滤器部前的剖视图,图8(b)是将第二框体固定于过滤器部后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固定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1。如图3所示,定义前后上下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对应于本发明的伸缩方向,左右方向对应于本发明的折线方向。
过滤器单元1是主要在空气净化器10中使用的过滤器,通过风扇11的旋转而从吸入口12吸引来的空气通过过滤器单元1而被除去粉尘,从排气部13排出净化后的空气。需要说明的是,过滤器单元1不限定于空气净化器10,也可以在空调、扫地机等电器、汽车、空调机、洁净室等中使用,还可以应用于集尘过滤器、油过滤器。
过滤器单元1是大致长方体,由过滤器部3和保持过滤器部3的框体4构成,过滤器部3由多层的过滤器构成。在空气净化器10的收纳过滤器单元1的空间中,以与框体4的四角抵接的方式设置有海绵等多孔质的未图示的弹性件。通过设置弹性件,因空气净化器10的风扇11而产生的振动向过滤器单元1的传递被缓和。
如图3及图4所示,过滤器部3由前置过滤器31、第一褶过滤器32、中间过滤器33、第二褶过滤器34、终端过滤器35及保护网36构成。在过滤器单元1中,前置过滤器31是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保护网36成为流动方向下游侧。换言之,空气在过滤器部3中从上向下流动。过滤器部3的各过滤器由利用玻璃纤维、树脂纤维等纤维构成的无纺布、纺织布等纤维体构成。
作为第一层的前置过滤器31是片状的中性能过滤器,使用捕捉50μm以上的颗粒即粗颗粒的材料。
作为第二层的第一褶过滤器32通过以使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折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反复进行峰折和谷折而构成为褶状。第一褶过滤器32通过成为褶状而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伸缩。第一褶过滤器32与前置过滤器31同样地是中性能过滤器,通过为褶状而确保集尘过滤面积。对第一褶过滤器32使用了高强度过滤材料,因此能够抑制破损、损伤等。第一褶过滤器32具有作为前端面的第一粘贴部32A和作为后端面的第二粘贴部32B。
作为第三层的中间过滤器33是片状的HEPA过滤器,使用捕捉0.3μm以上的颗粒的材料。使用了在半导体、液晶、医药品、食品厂商等很多领域中采用的过滤器,在洁净室中能够应对从等级100至10000。通过中间过滤器33,也能够捕捉PM2.5。
作为第四层的第二褶过滤器34是与第一褶过滤器32大致相同的结构,由大致相同的材料构成。第二褶过滤器34具有作为前端面的第三粘贴部34A和作为后端面的第四粘贴部34B。作为第五层的终端过滤器35是与中间过滤器33相同的HEPA过滤器,由大致相同的材料构成。保护网36是用于防止从前置过滤器31至终端过滤器35过滤器层落下的网。保护网36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侧,由网眼形状的具有伸缩性的树脂构成。第一粘贴部32A、第二粘贴部32B、第三粘贴部34A及第四粘贴部34B相当于本发明的粘贴部。
构成过滤器部3的各过滤器不限定于上述,也可以使用任意的过滤器。例如,也可以将捕捉0.1μm的颗粒的ULPA过滤器对第一~五层的任一层使用,也可以将使病毒去活化的无纺布过滤器对第一~五层的任一层使用。高性能过滤器优选设置于流动方向下游侧,将病毒去活化的过滤器优选设置于中间。另外,若将褶状的过滤器对过滤器部3的至少一层使用,则层数也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以从2层至5层以上任意设定。而且,形状也不限定于长方体,也可以是圆筒形状。前置过滤器31或中间过滤器33是本发明的第一过滤器的一例,第一褶过滤器32是本发明的第二过滤器的一例,第二褶过滤器34是本发明的第三过滤器的一例。
框体4由一对第一框体41和一对第二框体42构成。框体4由具有刚性及透光性的聚丙烯树脂构成,但不限定于此,能够选择任意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素系塑料、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等。框体4的模糊率即雾度优选为63%以下(更具体而言是62.4%以下)。框体4只要是雾度比0%大的透明度高的树脂即可。
如图3所示,第一框体41的截面是大致コ字状,第一框体41将过滤器部3从前后方向保持。如图5(a)所示,第一框体41具有第一粘接层41A、供过滤器部3粘接的基部43、位于基部43的一端的第一突起部44及位于基部43的另一端的第二突起部45。第一突起部44比第二突起部45突起得高。第一粘接层41A以覆盖基部43的方式设置,但不限定于此,只要以覆盖基部43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即可。
如图3所示,第二框体42的截面是大致コ字状,第二框体42将过滤器部3从左右方向保持。如图5(b)所示,第二框体42具有第二粘接层42A、供过滤器部3粘接的基部46、位于基部46的一端的第一突起部47及位于基部46的另一端的第二突起部48。第一突起部47比第二突起部48突起得高。第二粘接层42A以覆盖基部46的方式设置,但不限定于此,只要以覆盖基部46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即可。
接着,参照图6及图7来说明过滤器单元1的组装方法。过滤器单元1在将各层重叠并向框体4固定时使用组装框5。组装框5具有一对侧壁50、第一支承构件51、第二支承构件52、第三支承构件53、第四支承构件54及橡皮筋55。侧壁5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与过滤器部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在侧壁50分别设置有橡皮筋55。
第三支承构件53呈薄的平板形状,上下方向的高度比第二褶过滤器34的折线的间隔短,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侧壁50的间隔长。作业者将左右双方的橡皮筋55向第三支承构件53的从侧壁50突出的部位钩挂。由此,第三支承构件53固定于侧壁50的前侧下部(S1)。
第四支承构件54是与第三支承构件53大致相同的形状,左右方向两端部从侧壁50突出。作业者将左右双方的橡皮筋55向第四支承构件54的从侧壁50向左右方向突出的部位钩挂。由此,第四支承构件54固定于侧壁50的后侧下部。如图7(a)所示,作业者在组装框5的组装空间5a载置保护网36。
如图7(b)所示,作业者在保护网36上重叠终端过滤器35,在其上载置第二褶过滤器34(S2)。此时,以将第三粘贴部34A向第三支承构件53钩挂并且将第四粘贴部34B向第四支承构件54钩挂的方式载置第二褶过滤器34。换言之,第三支承构件53位于第三粘贴部34A的后侧,第四支承构件54位于第四粘贴部34B的前侧。也就是说,第三支承构件53相对于第三粘贴部34A位于第一框体41的相反侧,第四支承构件54相对于第四粘贴部34B位于第一框体41的相反侧。
作业者将第一支承构件51配置于第三支承构件53的正上方并利用橡皮筋55固定于侧壁50,并且将第二支承构件52配置于第四支承构件54的正上方并利用橡皮筋55固定于侧壁50(S3)。具体而言,与第三支承构件53同样,作业者将左右双方的橡皮筋55向第一支承构件51及第二支承构件52的从侧壁50向左右方向突出的部位钩挂。作业者在第二褶过滤器34上重叠中间过滤器33,在中间过滤器33上载置第一褶过滤器32(S4)。
如图7(c)所示,以将第一粘贴部32A向第一支承构件51钩挂并且将第二粘贴部32B向第二支承构件52钩挂的方式载置第一褶过滤器32。换言之,第一支承构件51位于第一粘贴部32A的后侧,第二支承构件52位于第二粘贴部32B的前侧。也就是说,第一支承构件51相对于第一粘贴部32A位于第一框体41的相反侧,第二支承构件52相对于第二粘贴部32B位于第一框体41的相反侧。此时,如图4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利用第一褶过滤器32的第一顶部32C和第二褶过滤器34的第二顶部34C夹持着中间过滤器33。换言之,第一顶部32C以与第二顶部34C空出间隔而排列于大致一直线上的方式定位,在它们之间配置有中间过滤器33。
作业者在第一褶过滤器32上重叠前置过滤器31,以使第一粘贴部32A及第三粘贴部34A和第一粘接层41A抵接的方式将第一框体41向过滤器部3按压(S5)。此时,以使第一框体41的第一突起部44位于上侧的方式将第一框体41向过滤器部3粘接。过滤器部3是无纺布材料,因此具有柔软性,若强力按压则会变形,但由于由第一支承构件51及第三支承构件53从背面支承,所以即使是多层的过滤器也能够利用第一框体41一体地保持。另外,由于中间过滤器33由第一褶过滤器32和第二褶过滤器34夹持,所以能够防止中间过滤器33的粘接不良。由于中间过滤器33是中间层,所以在中间过滤器33的端面与第一粘接层41A之间容易发生因浮起产生的粘接不良。但是,由于通过中间过滤器33由第一褶过滤器32和第二褶过滤器34夹持而中间过滤器33被固定,所以能够向第一粘接层41A牢固地粘接。
作业者以使第二粘贴部32B及第四粘贴部34B与第一粘接层41A抵接的方式将第一框体41向过滤器部3按压。此时也是同样,以使第一框体41的第一突起部44位于上侧的方式将第一框体41向过滤器部3粘接。过滤器部3是无纺布材料,因此具有柔软性,若强力按压则会变形,但由于由第二支承构件52及第四支承构件54支承,所以即使是多层的过滤器也能够利用第一框体41一体地保持。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第一粘接层41A而将粘接剂向过滤器侧和第一框体41的至少一方涂布。
如图7(d)所示,在第一框体41和过滤器部3被固定后,将第一支承构件51、第二支承构件52、第三支承构件53及第四支承构件54从侧壁50拆卸(S6)。
作业者使侧壁50从过滤器部3离开,从左右方向将第二框体42向过滤器部3按压(S7)。如图8(a)所示那样使过滤器部3向第二框体42接近,如图8(b)所示那样将过滤器部3的左右方向端部向第二粘接层42A插入。此时,如图9所示,第一框体41与第二框体42的抵接部位在相对于长度方向为大致45°的端面处互相粘接。由此,如图2所示的过滤器单元1完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第一支承构件51将第一褶过滤器32的第一粘贴部32A从第一框体41的相反侧支承并且第二支承构件52将第一褶过滤器32的第二粘贴部32B从第一框体41的相反侧支承,所以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第一框体41固定于过滤器部3。由于第一褶过滤器32是褶形状,所以在将第一框体41向第一褶过滤器32固定时第一褶过滤器32会收缩,安装作业困难。但是,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第一支承构件51及第二支承构件52来支承第一褶过滤器32,所以能够以使第一褶过滤器32不收缩的方式将第一框体41向第一褶过滤器32固定。第一支承构件51及第二支承构件52由于最终从第一粘贴部32A及第二粘贴部32B离开,所以不会成为过滤器单元1的构成部件,不对过滤器性能造成影响。由于在第一框体41设置有第一粘接层41A而固定过滤器部3,所以能够将过滤器部3稳定地固定于框体4。由于在第二框体42设置有第二粘接层42A而粘接第一褶过滤器32的折线方向端部,所以能够将呈褶形状的第一褶过滤器32稳定地固定于第二框体42。
由于过滤器部3由被分割的一对第一框体41及一对第二框体42保持,所以即使过滤器部3是多层,也能够利用框体4以使各层不分离的方式一体地保持过滤器部3。由于第一框体41和第二框体42互相被固定,所以能够利用框体4更牢固地保持过滤器部3。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第一支承构件51及第二支承构件5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组装框5,所以能够以简易的方法使第一支承构件51从第一粘贴部32A离开并且使第二支承构件52从第二粘贴部32B离开。由于在将前置过滤器31或中间过滤器33的折线方向端部及第一褶过滤器32的折线方向端部向第二框体42的第二粘接层42A固定时使组装框5从过滤器部3离开,所以在将第二框体42向过滤器部3固定时组装框5不会成为障碍。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过滤器部3还具有呈褶形状的第二褶过滤器34,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过滤器单元1的过滤性能并且谋求长寿命化。由于第三支承构件53支承第二褶过滤器34的第三粘贴部34A并且第四支承构件54支承第二褶过滤器34的第四粘贴部34B,所以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第一框体41向过滤器部3固定。由于第二褶过滤器34是褶形状,所以在将第一框体41向第二褶过滤器34固定时第二褶过滤器34会收缩,安装作业困难。但是,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第三支承构件53及第四支承构件54来支承过滤器部3,所以能够以使第二褶过滤器34不收缩的方式将第一框体41向第二褶过滤器34固定。另外,通过将第一支承构件51、第二支承构件52、第三支承构件53、第四支承构件54使用于过滤器单元1的组装,能够实现具有多个褶过滤器的过滤器单元的组装。由于过滤器部3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侧具有保护网36,所以能够抑制因外力而过滤器部3损伤。另外,能够防止过滤器部3的各层从框体4脱落。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在空气净化器10的收纳过滤器单元1的空间设置有弹性件,所以在将过滤器单元1设置于空气净化器10时,即使存在些许间隙,弹性件也会填埋该间隙,能够抑制松动。另外,能够防止电动机等的振动直接向过滤器单元1传递。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过滤器部3由被分割的一对第一框体41及一对第二框体42保持,所以即使过滤器部3是多层,也能够利用框体4以使各层不分离的方式一体地保持过滤器部3。尤其是,框体4由于由一对第一框体41和一对第二框体42构成,所以能够稳定地保持褶形状的第一褶过滤器32。由于第一框体41和第二框体42互相被固定,所以能够利用框体4来稳定地保持过滤器部3。由于在第一框体41设置有第一粘接层41A而固定过滤器部3,所以能够稳定地固定过滤器部3。由于在第二框体42设置有第二粘接层42A而粘接第一褶过滤器32的折线方向端部,所以能够将第一褶过滤器32稳定地固定于第二框体42。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中间过滤器33由第一褶过滤器32的第一顶部32C和第二褶过滤器34的第二顶部34C夹持,所以中间过滤器33不会在过滤器部3内错动。由此,能够抑制因皱折等而在中间过滤器33产生间隙从而过滤器性能下降。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第一突起部44及第二突起部45从第一框体41的基部46突起,所以在涂布粘接剂等时第一突起部44或第二突起部45成为托盘而能够抑制向外部漏出。由于第一突起部44和第二突起部45的从基部43起的高度不同,所以能够根据突起部的高度来判断过滤器单元的通气方向上游侧、下游侧。
根据这样的结构,框体4由于为树脂制,所以具有某种程度的刚性,即使施加了外力也能够维持过滤器单元1的形状。另外,由于框体4是使光透过的材料,所以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过滤器部3的脏污状态。由此,能够合适地判断过滤器单元1的更换时期。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框体4的雾度为63%以下,所以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过滤器单元1的脏污状态。由此,能够合适地判断过滤器单元1的更换时期。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在过滤器部3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最下游侧设置有保护网36,所以能够抑制因外力而过滤器部3损伤。另外,能够防止过滤器部3的各层从框体4脱落。
接着,参照图10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关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且省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1由5层构成,但第二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101由2层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101的过滤器部103具有前置过滤器31、第一褶过滤器32及保护网36。
框体104由第一框体141和第二框体142构成。框体104的上下方向的高度比过滤器部103的高度稍高。框体10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4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组装过滤器单元101时,仅使用第一支承构件51及第二支承构件52来将框体104固定于过滤器部103。组装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组装方法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一体地保持褶形状的第一褶过滤器32和前置过滤器31的过滤器单元101。
接着,参照图11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关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且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201在框体4的四角设置有弹性件202。由此,在将过滤器单元201向空气净化器10设置时,即使存在些许间隙,弹性材202也会填埋该间隙,能够抑制松动。另外,能够防止电动机等的振动直接向过滤器单元201传递。
本发明的过滤器单元及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标号说明
1、101、201 过滤器单元
3 过滤器部
4 框体
5 组装框
31 前置过滤器
32 第一褶过滤器
32A 第一粘贴部
32B 第二粘贴部
32C 第一顶部
33 中间过滤器
34 第二褶过滤器
34A 第三粘贴部
34B 第四粘贴部
34C 第二顶部
35 终端过滤器
36 保护网
41 第一框体
41A 第一粘接层
42 第二框体
42A 第二粘接层
43、46 基部
44、47 第一突起部
45、48 第二突起部
50 侧壁
51 第一支承构件
52 第二支承构件
53 第三支承构件
54 第四支承构件
55 橡皮筋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
所述过滤器单元由过滤器部及框体构成,所述过滤器部至少具有: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在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具有位于所述伸缩方向的一端部的第一粘贴部和位于所述伸缩方向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粘贴部,所述框体包围所述过滤器部的周围,具有:一对第一框体,从所述伸缩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一粘接层;及一对第二框体,从与所述伸缩方向正交的折线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二粘接层,
其中,所述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将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重叠的步骤;
将支承所述第一粘贴部的第一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
将支承所述第二粘贴部的第二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二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
将所述第一粘贴部及所述第二粘贴部向所述第一粘接层固定的步骤;
使所述第一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一粘贴部离开的步骤;
使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二粘贴部离开的步骤;
将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及第二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向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的步骤;及
将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部在将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重叠时由从所述折线方向进行支承的组装框支承,
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及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组装框,
在将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及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向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时,使所述组装框从所述过滤器部离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部还具有第三过滤器和保护网,所述第三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二过滤器,在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
所述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步骤;
将所述保护网配置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步骤;
将对位于所述第三过滤器的所述伸缩方向的一端部的第三粘贴部进行支承的第三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三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
将对位于所述第三过滤器的所述伸缩方向的另一端部的第四粘贴部进行支承的第四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四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
将第三粘贴部、第四粘贴部及保护网的伸缩方向端部向所述第一粘接层固定的步骤;
使所述第三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三粘贴部离开的步骤;
使所述第四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二粘贴部离开的步骤;及
将所述第三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及保护网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向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的步骤。
4.一种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由矩形的过滤器部和包围所述过滤器部的周围的框体构成,
所述过滤器部至少具备:片状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在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具有位于所述伸缩方向的端部的粘贴部;及第三过滤器,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位于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相反的一侧,在所述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
所述框体构成为通过具有一对第一框体和一对第二框体而针对所述过滤器部的每个边成为分体,所述一对第一框体从所述伸缩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一粘接层,所述一对第二框体从与所述伸缩方向正交的折线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二粘接层,
所述过滤器部的所述粘贴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固定,在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的端部,
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互相被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器以由所述第二过滤器的顶部和所述第三过滤器的顶部夹持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三过滤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的截面为コ字状,并具有:基部,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第一突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重叠的层叠方向的一端;及第二突起部,设置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从所述基部起的高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为树脂制,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是雾度比0%大且为63%以下的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部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侧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过滤器部的保护网,
所述保护网的所述伸缩方向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框体,所述保护网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框体。

Claims (9)

1.一种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
所述过滤器单元由过滤器部及框体构成,所述过滤器部至少具有: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在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具有位于所述伸缩方向的一端部的第一粘贴部和位于所述伸缩方向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粘贴部,所述框体包围所述过滤器部的周围,具有:一对第一框体,从所述伸缩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一粘接层;及一对第二框体,从与所述伸缩方向正交的折线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二粘接层,
其中,所述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将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重叠的步骤;
将支承所述第一粘贴部的第一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
将支承所述第二粘贴部的第二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二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
将所述第一粘贴部及所述第二粘贴部向所述第一粘接层固定的步骤;
使所述第一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一粘贴部离开的步骤;
使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二粘贴部离开的步骤;
将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及第二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向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的步骤;及
将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部在将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重叠时由从所述折线方向进行支承的组装框支承,
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及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组装框,
在将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及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向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时,使所述组装框从所述过滤器部离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部还具有第三过滤器和保护网,所述第三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二过滤器,在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
所述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一过滤器或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步骤;
将所述保护网配置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步骤;
将对位于所述第三过滤器的所述伸缩方向的一端部的第三粘贴部进行支承的第三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三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
将对位于所述第三过滤器的所述伸缩方向的另一端部的第四粘贴部进行支承的第四支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第四粘贴部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的步骤;
将第三粘贴部、第四粘贴部及保护网的伸缩方向端部向所述第一粘接层固定的步骤;
使所述第三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三粘贴部离开的步骤;
使所述第四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二粘贴部离开的步骤;及
将所述第三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及保护网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向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的步骤。
4.一种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由矩形的过滤器部和包围所述过滤器部的周围的框体构成,
所述过滤器部至少具备: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重叠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在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具有位于所述伸缩方向的端部的粘贴部,
所述框体构成为通过具有一对第一框体和一对第二框体而针对所述过滤器部的每个边成为分体,所述一对第一框体从所述伸缩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一粘接层,所述一对第二框体从与所述伸缩方向正交的折线方向支承所述过滤器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的第二粘接层,
所述过滤器部的所述粘贴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固定,在所述第二粘接层固定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所述折线方向的端部,
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互相被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部还具有在伸缩方向上峰和谷交替地折弯而呈褶形状的第三过滤器,
所述第一过滤器以由所述第二过滤器的顶部和所述第三过滤器的顶部夹持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三过滤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的截面为コ字状,并具有:基部,供所述过滤器部粘接;第一突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重叠的层叠方向的一端;及第二突起部,设置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从所述基部起的高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为树脂制,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是雾度比0%大且为63%以下的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部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侧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过滤器部的保护网,
所述保护网的所述压缩方向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框体,所述保护网的所述折线方向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框体。
CN202080032032.3A 2020-09-30 2020-09-30 过滤器单元及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7616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37360 WO2022070368A1 (ja) 2020-09-30 2020-09-30 フィルタユニット及びフィルタ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1663A true CN116761663A (zh) 2023-09-15

Family

ID=80949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2032.3A Pending CN116761663A (zh) 2020-09-30 2020-09-30 过滤器单元及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9568A1 (zh)
JP (1) JP7079997B1 (zh)
CN (1) CN116761663A (zh)
WO (1) WO20220703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33669A (ko) * 2020-04-29 2021-11-08 코웨이 주식회사 복수의 필터여재가 결합된 필터 조립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2179Y2 (zh) * 1988-06-01 1993-08-18
JP3328346B2 (ja) * 1992-12-11 2002-09-24 株式会社泰光 枠付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方法
JPH0751529A (ja) * 1993-08-19 1995-02-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除塵消臭エレメン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173752A (ja) * 1995-12-21 1997-07-08 Japan Vilene Co Ltd 空気清浄機
JPH09308813A (ja) * 1996-05-21 1997-12-02 Laser Matsushita:Kk カセット式空気浄化フィルタ及び脱臭装置
US5800586A (en) * 1996-11-08 1998-09-01 Johns Manville International, Inc. Composite filter media
US6156089A (en) * 1996-11-27 2000-12-05 Air Kontrol, Inc. Two-stage air filter with multiple-layer stage and post-filter stage
US5827340A (en) * 1997-01-17 1998-10-27 Fiske; Ricardo J. Filter kit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JP2002166113A (ja) * 2000-11-29 2002-06-11 Akamatsu Denki Seisakusho:Kk 集塵用フィルター
JP2004051037A (ja) * 2002-07-23 2004-02-19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鉄道車両用エアフィルター
US6812286B2 (en) * 2002-08-15 2004-11-02 Fina Technology, Inc. Clear impact-resistant 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
US7156891B2 (en) * 2004-09-10 2007-01-02 Filtration Group Incorporated Forced air system air filter
JP2013230446A (ja) * 2012-05-01 2013-11-14 Yuho:Kk 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エアフィルター
JP6218208B2 (ja) 2012-10-26 2017-10-25 国立大学法人愛媛大学 細胞の評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利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70368A1 (zh) 2022-04-07
US20220339568A1 (en) 2022-10-27
WO2022070368A1 (ja) 2022-04-07
JP7079997B1 (ja)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47714B2 (ja) 通風濾過装置
US6156089A (en) Two-stage air filter with multiple-layer stage and post-filter stage
US5620505A (en) Filter
CN107261687B (zh) 具有过滤元件和固定框架的过滤模块以及具有过滤模块的空气过滤设备
EP2371440A1 (en) Air Filter Element
CN102861486A (zh) 空气过滤器装置
US20210275955A1 (en) Vehicle cabin filter assembly
US10786773B2 (en) Filter element
CN116761663A (zh) 过滤器单元及过滤器单元的制造方法
JP5333196B2 (ja) エアフィルタ及びエアフィルタ用濾材保持具
JP2020104061A (ja) 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
US20210276401A1 (en) Vehicle cabin filter assembly
JP5126557B2 (ja) 復元性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
JPH0828376A (ja) 内燃機関用エアクリーナ
EP4076700B1 (en) Pleated filter element for air filter
JPH0824546A (ja) フィルタ及び流体濾過器
JP2001029723A (ja) 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製造装置
CN104667669B (zh) 内腔过滤器和过滤组件
WO2020008212A1 (en) Vehicle cabin filter assembly
KR20140074934A (ko) 집진기
JP2518891B2 (ja) 電気掃除機
JP3362549B2 (ja) 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
JP2019217434A (ja) エアフィルタ装置
JPH10286421A (ja) 空気清浄器用フィルタ構造
JP2007021455A (ja) 復元性フィル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