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59705A - 冷板、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冷板、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59705A CN116759705A CN202311065437.9A CN202311065437A CN116759705A CN 116759705 A CN116759705 A CN 116759705A CN 202311065437 A CN202311065437 A CN 202311065437A CN 116759705 A CN116759705 A CN 1167597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low channel
- side plate
- supporting
- c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Magnes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Mg+2]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KNQFGJONOIPTF-UHFFFAOYSA-N Sodium cation Chemical compound [Na+] FKNQFGJONOIPT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JDZCKJOXGCMJGS-UHFFFAOYSA-N [Li].[S] Chemical compound [Li].[S] JDZCKJOXGCMJ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9 chemical elemen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3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VVNXEADCOVSAER-UHFFFAOYSA-N lithium sodium Chemical compound [Li].[Na] VVNXEADCOVSAE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25 magnes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5 sod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7—Stationary installations, e.g. power plant buffering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01M10/6555—Rods or plates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01M10/6557—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板、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涉及储能技术领域。该冷板包括:冷板本体,具有端板和侧板,以及连接端板和侧板的弯折部,弯折部的流道连通端板的流道和侧板的流道;支撑件,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部,第一连接部位于端板的流道内,第二连接部位于侧板的流道内,支撑部为螺旋状结构,且位于弯折部的流道内。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撑部为螺旋状结构,从而在折弯冷板本体的过程中,可通过支撑部的伸长变形避免对冷板本体的限制,同时可通过支撑部在弯折部的流道内对弯折处内板、外板的支撑,避免内板发生褶皱的现象,以及外板发生拉伸且凹陷变形的现象,从而保证折弯后流道的畅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板、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储能装置包括电池箱和设置在电池箱内且串联的多个电池模组,以通过多个电池模组提高储能装置的供电能力。储能装置的电池模组在充放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热量,并聚集在电池箱内,而为了避免电池箱内的温度过高,通常会在电池箱内设置具有流道的冷板,以通过流体在流道内的流动,实现与电池箱内热量的交换。
对于设置有多个电池模组的储能装置,通常会对冷板进行折弯,以得到端板和侧板,进而将侧板置于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而在折弯冷板时,冷板在弯折处的内板容易发生褶皱,在弯折处的外板发生拉伸且容易凹陷,从而导致冷板的流道变形,减小流道的截面积,甚至堵塞流道,降低与电池箱内热量的交换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流体畅通性的冷板、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冷板,包括:
冷板本体,具有端板和侧板,以及连接所述端板和所述侧板的弯折部,所述端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弯折部均具有流道,且所述弯折部的流道连通所述端板的流道和所述侧板的流道;
支撑件,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端板的流道内,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侧板的流道内,所述支撑部为螺旋状结构,且位于所述弯折部的流道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撑件的支撑部为螺旋状结构,从而在折弯冷板本体的过程中,可通过支撑部的伸长变形避免对冷板本体的限制,同时可通过支撑部在弯折部的流道内对弯折处内板、外板的支撑,避免在折弯时内板发生褶皱的现象,以及外板发生拉伸且凹陷变形的现象,从而保证冷板本体折弯后弯折部的流道的畅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端板具有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所述弯折部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侧板具有第三流道;
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进口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出口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二端;
所述冷板包括两个所述支撑件,一个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进口流道内,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一端,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内;
另一个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出口流道内,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流道的第二端,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流道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端板的进口流道与侧板的第三流道的第一端,以及端板的出口流道与侧板的第三流道的第二端均设置支撑件,从而能够在流道的宽度方向上,增大对平板状的冷板折弯时在弯折处的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冷板折弯后的效果,且保证冷板的流道内流体的畅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冷板本体具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连接所述端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弯折部,连接所述端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流道连通所述端板的流道和所述第一侧板的流道,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流道连通所述端板的流道和所述第二侧板的流道;
所述冷板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连接部均位于所述端板的流道内,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流道内,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流道内,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流道内,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流道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冷板本体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贴合且在边缘处固定连接;
所述内板朝向所述外板的表面具有向背离所述外板方向的凹陷,所述凹陷与所述外板围成流道。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外板与内板围成的流道内设置支撑件时,能够有效保证支撑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且在焊接支撑件与外板或内板时,能够准确确定焊接位置,避免虚焊的现象。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撑部沿周向的外轮廓呈矩形。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支撑部沿周向的外轮廓为矩形的情况,能够增大支撑件的支撑部与弯折部的流道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撑部对弯折部处内板、外板的支撑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管状结构,且沿周向的外轮廓呈矩形。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上相背的两个外侧壁均能够与端板的流道内壁抵接或固定,第二连接部上相背的两个外侧壁均能够与侧板的流道内壁抵接或固定,从而提高支撑件在冷板本体的流道内限位的稳固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螺旋状结构,且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式结构。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支撑部为一体式的螺旋状结构,便于简化支撑件的结构,另外,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还能够同步伸长,从而减小支撑部所需要的变形量,避免支撑部发生伸长变形后因产生的反作用力较大而促使冷板本体发生的变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端板的流道内壁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侧板的流道内壁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的固定,可实现支撑件在流道内的固定,避免在折弯平板状的冷板时,支撑件发生移位,而降低支撑件的支撑部对弯折处的支撑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箱体和电池模组,以及上述一方面所述的冷板;
所述冷板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端板、所述侧板均沿所述箱体的深度方向设置,所述电池模组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侧板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结合上述所述,能够通过冷板本体的流道内流经的流体有效降低箱体内的温度,使得储能装置处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而保证储能装置的充放电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安全隐患。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一方面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结合上述所述,在储能装置具有稳定的充放电性能的情况下,保证了用电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户用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冷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冷板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储能装置;200、电能转换装置;300、用户负载;400、用电设备;
10、箱体;20、电池模组;30、冷板;
31、冷板本体;32、支撑件;
311、端板;312、侧板;313、弯折部;314、外板;315、内板;316、凹陷;
3111、进口流道;3112、出口流道;
3121、第三流道;3122、第一侧板;3123、第二侧板;
3131、第一弯折部;3132、第二弯折部;
321、第一连接部;322、第二连接部;323、支撑部;324、第一支撑件;325、第二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由于人们所需要的能源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为了合理利用能源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需要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外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再基于未来应用需要以特定的能量形式释放出来。众所周知,目前主要通过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达到产生绿色电能的目的。
目前的绿色能源主要包括光能、风能、水势等,而光能和风能等普遍存在间歇性强、波动性大的问题,会造成绿色电网的电压不稳定(用电高峰时电不够,用电低谷时电太多),而不稳定的电压会对电力造成损害,因此可能因为用电需求不足或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引发“弃风弃光”问题。
而要解决用电需求不足或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的问题,就必须依赖储能装置。即通过储能装置将电能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需要的时候再将储能装置存储的能量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简单来说,储能装置就类似一个大型“充电宝”,在光能、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需要时再释放存储的电能。
目前的储能(即能量存储)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包括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可再生能源并网储能以及用户侧储能等方面,对应的储能装置的种类包括有:
(1)应用在电网侧储能场景的大型储能集装箱,其可作为电网中优质的有功无功调节电源,实现电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负荷匹配,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并在电网系统备用、缓解高峰负荷供电压力和调峰调频方面意义重大;
(2)应用在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场景(银行、商场等)的中小型储能电柜以及应用在用户侧的家庭储能场景的户用小型储能箱,主要运行模式为“削峰填谷”。由于根据用电量需求在峰谷位置的电费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用户有储能设备后,为了减少成本,通常在电价低谷期,对储能柜/箱进行充电处理;电价高峰期,再将储能设备中的电放出来进行使用,以达到节省电费的目的。另外,在边远地区,以及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高发的地区,家用储能装置的存在,相当于用户为自己和电网提供了备用电源,免除由于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频繁断电带来的不便。
以用户侧储能中的家用储能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一种户用储能系统,该户用储能系统包括储能装置100和电能转换装置200(比如光伏板),以及用户负载300(比如路灯、家用电器等),储能装置100为一小型储能箱,可通过壁挂方式安装于室外墙壁。具体的,电能转换装置200可以在电价低谷时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储能装置100进行存储,进而在电价高峰时供给用户负载300进行使用,或者在电网断电/停电时供给用户负载300进行使用。
而结合上述所述的通过物理或者电化学的手段进行能量存储的情况,以电化学储能为例,储能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化学电池,利用化学电池内的化学元素做储能介质,以通过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实现充放电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把光能、风能产生的电能通过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存在至少一组化学电池中,在外部电能的使用达到高峰时再通过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将至少一组化学电池存储的电量释放出来使用,或者转移给电量紧缺的地方再使用。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100,该储能装置100可以是由单体电池构成的电池包、电池箱、电池系统等。而单体电池可以是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等,且单体电池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等,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2所示,储能装置100包括箱体10(箱体10包括的底板)、冷板30和电池模组20,冷板30具有端板311和侧板312,以及连接端板311与侧板312的弯折部313,冷板30立设的固定在箱体10内,也即是冷板30包括的端板311、侧板312均沿箱体10的深度方向设置(即端板311所在的平面、侧板312所在的平面均与箱体10的深度方向平行);电池模组20固定在储能箱内,且位于冷板30包括的侧板312的一侧。如此,在侧板312的流道内有流体流过时,可通过侧板312的流道内的流体与紧邻的电池模组20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以调整箱体10内的温度。
对于储能装置100包括的冷板30,如图3和图4所示,冷板30包括冷板本体31和支撑件32,冷板本体31具有端板311和侧板312,以及连接端板311和侧板312的弯折部313,端板311、侧板312和弯折部313均具有流道,且弯折部313的流道连通端板311的流道和侧板312的流道;支撑件32具有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的支撑部323,第一连接部321位于端板311的流道内,第二连接部322位于侧板312的流道内,支撑部323为螺旋状结构,且位于弯折部313的流道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撑件32的支撑部323为螺旋状结构(也即是支撑部323为弹簧状结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伸长变形),从而在折弯冷板本体31的过程中,可通过支撑部323的伸长变形避免对冷板本体31的限制,同时可通过支撑部323在弯折部313的流道内对弯折处内板315、外板314的支撑,避免在折弯时内板315发生褶皱的现象,以及外板314发生拉伸且凹陷316变形的现象,从而保证冷板本体31折弯后弯折部313处流道的畅通性。对于具有该冷板30的储能装置100,便于通过冷板本体31的流道内流经的流体有效降低箱体10内的温度,使得储能装置100处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而保证储能装置100的充放电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安全隐患。
其中,以图4所示的冷板30的局部区域为例,冷板本体31可通过图4所示的第一分隔线L1和第二分隔线L2划分为端板311、侧板312和弯折部313,相应地,支撑件32通过图4所示的第一分隔线L1和第二分隔线L2划分为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和支撑部323,也即是支撑件32上位于端板311的流道内的部分为第一连接部321,支撑件32上位于侧板312的流道内的部分为第二连接部322,支撑件32上位于弯折部313的流道内的部分为支撑部323。
其中,冷板本体31上具有连通流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便于沿进液口注入冷却流体,从出液口排出热交换后的流体。示例地,冷板本体31上的进液口、出液口均位于端板311上。此时,如图4所示,端板311具有进口流道3111和出口流道3112,进口流道3111与进液口连通,且通过弯折部313上的流道与侧板312上流道的一端连通,出口流道3112与出液口连通,且通过弯折部313上的流道与侧板312上流道的另一端连通。当然,也可以是进液口位于端板311上,且与端板311的流道连通,出液口位于侧板312上,且与侧板312的流道连通,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对于支撑件32在冷板本体31的流道内的安装,可以是支撑件32的第一连接部321与端板311的流道内壁固定连接,可以是支撑件32的第二连接部322与侧板312的流道内壁固定连接,还可以是支撑件32的第一连接部321与端板311的流道内壁固定连接,且支撑件32的第二连接部322与侧板312的流道内壁固定连接。如此,可实现支撑件32在流道内的固定,避免在折弯平板状的冷板30时,支撑件32发生移位,而降低支撑件32的支撑部323对弯折处(即形成弯折部313的位置)的支撑效果。
当然,支撑件32也可以直接放置在冷板本体31的流道内,且支撑件32的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并不与冷板本体31的端板311、侧板312进行固定。如此,在折弯平板状的冷板30时,不会因为支撑件32与冷板本体31的固定,而限制支撑件32的伸长变形。另外,可设置较长的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以便于在折弯平板状的冷板30时,支撑件32的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能够分别与端板311的流道内壁、侧板312的流道内壁抵接,从而实现对支撑件32的限位,避免支撑件32在流道内的移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冷板本体31包括外板314和内板315,外板314和内板315贴合且在边缘处固定连接(比如通过焊接方式焊接),以通过外板314和内板315围成流道。如此,在外板314与内板315围成的流道内设置支撑件32时,能够有效保证支撑件32安装位置的准确性,且在焊接支撑件32与外板314或内板315时,能够准确确定焊接位置,避免虚焊的现象。
其中,可以是如图3所示,内板315朝向外板314的表面具有向背离外板314方向的凹陷316,凹陷316与外板314围成流道;也可以是外板314朝向内板315的表面具有向背离内板315方向的凹陷316,凹陷316与内板315围成流道;还可以是内板315朝向外板314的表面具有向背离外板314方向的凹陷316,且外板314朝向内板315的表面具有向背离内板315方向的凹陷316,内板315上的凹陷316与外板314上的凹陷316围成流道。
对于包括内板315和外板314的冷板本体31,在制作冷板30时,可先将支撑件32置于平板状结构的内板315与外板314围成的流道内,并在边缘处对内板315和外板314进行固定密封,得到平板状的冷板30,之后基于支撑件32上支撑部323所在的位置对平板状的冷板30进行折弯,以得到包括端板311、侧板312和弯折部313的冷板30。由于支撑件32的支撑部323能够在平板状的冷板30折弯时对弯折处的内板315、外板314形成支撑,从而能够避免在折弯时弯折处的内板315发生褶皱的现象,以及避免弯折处的外板314发生拉伸且凹陷316变形的现象。
其中,结合上述所述,对于支撑件32与冷板本体31固定连接的情况,可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实现支撑件32的第一连接部321和/或第二连接部322与冷板本体31的固定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冷板本体31为一体式结构。此时冷板本体31具有连通流道的安装口和密封安装口的密封件,以便于沿安装口装入支撑件32,且通过密封件对安装口进行密封。
对于一体式结构的冷板本体31,在制作冷板30时,可先通过冲压的方式得到具有流道的平板状的冷板本体31,再从平板状的冷板本体31的安装孔装入支撑件32,在支撑件32装入预定位置后对安装口进行密封,之后基于支撑件32上支撑部323所在的位置对平板状的液冷本体进行折弯,以得到包括端板311、侧板312和弯折部313的冷板30。由于支撑件32的支撑部323能够在平板状的冷板30折弯时对弯折处流道的两个壁板(即内板315和外板314)形成支撑,从而能够避免弯折处的内壁板发生褶皱的现象,以及避免弯折处的外壁板发生拉伸且凹陷316变形的现象。
其中,结合上述所述,对于支撑件32与冷板本体31固定连接的情况,可通过穿透焊等方式实现支撑件32的第一连接部321和/或第二连接部322与冷板本体31的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于支撑件32的支撑部323,支撑部323沿周向的外轮廓呈圆形,也即是支撑部323为圆形的螺旋状结构;或者如图5所示,支撑部323沿周向的外轮廓呈矩形,也即是支撑部323为矩形的螺旋状结构;当然,支撑部323沿周向的外轮廓还可以呈梯形等,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而对于支撑部323沿周向的外轮廓呈矩形的情况,能够增大支撑件32的支撑部323与弯折部313的流道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撑件32的支撑部323对弯折部313处内板315、外板314的支撑效果。
可选地,对于支撑部323沿周向的外轮廓呈矩形的情况,支撑部323的宽度等于弯折部313上流道的宽度,也即是如图4所示,在流道的宽度方向W上,支撑部323的宽度W1等于弯折部313上流道的宽度W2。如此,能够进一步增大支撑部323对弯折部313处内板315、外板314的支撑,同时减小支撑部323在弯折部313的流道截面上所占的区域,保证流体能够有效流经弯折部3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可为环形结构,以在固定第一连接部321与端板311,和/或第二连接部322与侧板312时,能够增大固定面积,以提高第一连接部321与端板311、第二连接部322与侧板312固定的稳固性。
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均为螺旋状结构。此时,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支撑部323可为一体式结构,以便于简化支撑件32的结构,从而便于支撑件32的加工;另外,螺旋状结构的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还能够在支撑部323发生伸长变形时,同步伸长,从而减小支撑部323所需要的变形量,避免支撑部323发生伸长变形后因产生的反作用力较大而促使冷板本体31在弯折部313处的内板315、外板314发生凹陷316等,以及促使冷板本体31在端板311、侧板312处的内板315、外板314发生变形的情况。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均为管状结构,且沿周向的外轮廓呈矩形。此时第一连接部321上相背的两个外侧壁均能够与端板311的流道内壁抵接或固定,第二连接部322上相背的两个外侧壁均能够与侧板312的流道内壁抵接或固定,从而提高支撑件32在冷板本体31的流道内限位的稳固性。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可以板状结构或者杆状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第一连接部321与端板311的流道内壁的固定,第二连接部322与侧板312的流道内壁的固定即可,或者实现第一连接部321与端板311的流道外壁的抵接,第二连接部322与侧板312的流道外壁的抵接即可。相较于上述所述的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为环形结构的情况,该实施方式能够减小在流道的截面上,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所占的区域,从而减小第一连接部321、第二连接部322对流道内流体的阻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上述所述的端板311具有进口流道3111、出口流道3112的情况,如图4所示,弯折部313具有第一流道(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流道(图中未示出),侧板312具有第三流道3121,第一流道连通进口流道3111和第三流道3121的第一端,第二流道连通出口流道3112和第三流道3121的第二端;冷板30包括两个支撑件32,一个支撑件32的第一连接部321位于进口流道3111内,第二连接部322位于第三流道3121的第一端,支撑部323位于第一流道内;另一个支撑件32的第一连接部321位于出口流道3112内,第二连接部322位于第三流道3121的第二端,支撑部323位于第二流道内。
其中,如图4所示,端板311上的进口流道3111、出口流道3112,以及弯折部313上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均沿流道的宽度方向W并排分布,侧板312上的第三流道3121呈U形,且第三流道3121的第一端、第二端均位于侧板312与弯折部313连接的一端。
如此,通过在端板311的进口流道3111与侧板312的第三流道3121的第一端,以及端板311的出口流道3112与侧板312的第三流道3121的第二端均设置支撑件32,从而能够在流道的宽度方向W上,增大对平板状的冷板30折弯时在弯折处的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冷板30折弯后的效果,且保证冷板30的流道内流体的畅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冷板本体31具有第一侧板3122和第二侧板3123,以及连接端板311和第一侧板3122的第一弯折部3131,连接端板311和第二侧板3123的第二弯折部3132,第一弯折部3131的流道连通端板311的流道和第一侧板3122的流道,第二弯折部3132的流道连通端板311的流道和第二侧板3123的流道;冷板30包括第一支撑件324和第二支撑件325,第一支撑件324的第一连接部321、第二支撑件325的第一连接部321均位于端板311的流道内,第一支撑件324的第二连接部322位于第一侧板3122的流道内,且第一支撑件324的支撑部323位于第一弯折部3131的流道内,第二支撑件325的第二连接部322位于第二侧板3123的流道内,且第二支撑件325的支撑部323位于第二弯折部3132的流道内。
其中,第一侧板3122与第二侧板3123相对设置,此时冷板本体31呈U形结构,且在第一侧板3122、第二侧板3123的两侧均设置电池模组20时,可通过第一侧板3122的流道、第二侧板3123的流道内流经的流体与至少三个电池模组20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
另外,在端板311具有进口流道3111、出口流道3112时,端板311的进口流道31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弯折部3131上第一流道的一端、第二弯折部3132上第一流道的一端连通,端板311的出口流道31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弯折部3131上第二流道的一端、第二弯折部3132上第二流道的一端连通,且端板311与第一侧板3122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件324,端板311与第二侧板3123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件325,从而保证平板状的冷板30折弯时两个弯折处的支撑,提高冷板30折弯后的效果,且保证冷板30的流道内流体的畅通性。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400,该用电设备400可以是储能设备、车辆、储能集装箱等。如图7所示,该用电设备40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储能装置100为用电设备供电400。如此,结合上述所述,本申请在储能装置100具有稳定的充放电性能的情况下,保证了用电设备400工作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板(30),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板本体(31),具有端板(311)和侧板(312),以及连接所述端板(311)和所述侧板(312)的弯折部(313),所述端板(311)、所述侧板(312)和所述弯折部(313)均具有流道,且所述弯折部(313)的流道连通所述端板(311)的流道和所述侧板(312)的流道;
支撑件(32),具有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21)、所述第二连接部(322)的支撑部(323),所述第一连接部(321)位于所述端板(311)的流道内,所述第二连接部(322)位于所述侧板(312)的流道内,所述支撑部(323)为螺旋状结构,且位于所述弯折部(313)的流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311)具有进口流道(3111)和出口流道(3112),所述弯折部(313)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侧板(312)具有第三流道(3121);
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进口流道(3111)和所述第三流道(312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出口流道(3112)和所述第三流道(3121)的第二端;
所述冷板(30)包括两个所述支撑件(32),一个所述支撑件(32)的第一连接部(321)位于所述进口流道(3111)内,第二连接部(322)位于所述第三流道(3121)的第一端,支撑部(323)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内;
另一个所述支撑件(32)的第一连接部(321)位于所述出口流道(3112)内,第二连接部(322)位于所述第三流道(3121)的第二端,支撑部(323)位于所述第二流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本体(31)具有第一侧板(3122)和第二侧板(3123),以及连接所述端板(311)和所述第一侧板(3122)的第一弯折部(3131),连接所述端板(311)和所述第二侧板(3123)的第二弯折部(3132),所述第一弯折部(3131)的流道连通所述端板(311)的流道和所述第一侧板(3122)的流道,所述第二弯折部(3132)的流道连通所述端板(311)的流道和所述第二侧板(3123)的流道;
所述冷板(30)包括第一支撑件(324)和第二支撑件(325),所述第一支撑件(324)的第一连接部(321)、所述第二支撑件(325)的第一连接部(321)均位于所述端板(311)的流道内,所述第一支撑件(324)的第二连接部(322)位于所述第一侧板(3122)的流道内,且所述第一支撑件(324)的支撑部(323)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3131)的流道内,所述第二支撑件(325)的第二连接部(322)位于所述第二侧板(3123)的流道内,且所述第二支撑件(325)的支撑部(323)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3132)的流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本体(31)包括外板(314)和内板(315),所述外板(314)和所述内板(315)贴合且在边缘处固定连接;
所述内板(315)朝向所述外板(314)的表面具有向背离所述外板(314)方向的凹陷(316),所述凹陷(316)与所述外板(314)围成流道。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23)沿周向的外轮廓呈矩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所述第二连接部(322)均为管状结构,且沿周向的外轮廓呈矩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所述第二连接部(322)均为螺旋状结构,且与所述支撑部(323)为一体式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与所述端板(311)的流道内壁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322)与所述侧板(312)的流道内壁固定连接。
9.一种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和电池模组(20),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冷板(30);
所述冷板(30)固定在所述箱体(10)内,且所述端板(311)、所述侧板(312)均沿所述箱体(10)的深度方向设置,所述电池模组(20)固定在所述箱体(10)内,且位于所述侧板(312)的一侧。
10.一种用电设备(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400)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装置(100),所述储能装置(100)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4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65437.9A CN116759705A (zh) | 2023-08-23 | 2023-08-23 | 冷板、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65437.9A CN116759705A (zh) | 2023-08-23 | 2023-08-23 | 冷板、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59705A true CN116759705A (zh) | 2023-09-15 |
Family
ID=8795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065437.9A Pending CN116759705A (zh) | 2023-08-23 | 2023-08-23 | 冷板、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59705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78544A (zh) * | 2018-09-19 | 2019-02-22 | 湖北雷迪特冷却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电池水冷板 |
CN217848100U (zh) * | 2022-07-29 | 2022-11-18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冷板及电池包 |
CN115719842A (zh) * | 2022-11-29 | 2023-02-28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CN218939819U (zh) * | 2022-11-24 | 2023-04-2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热管理部件、电池和用电设备 |
-
2023
- 2023-08-23 CN CN202311065437.9A patent/CN1167597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78544A (zh) * | 2018-09-19 | 2019-02-22 | 湖北雷迪特冷却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电池水冷板 |
CN217848100U (zh) * | 2022-07-29 | 2022-11-18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冷板及电池包 |
CN218939819U (zh) * | 2022-11-24 | 2023-04-2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热管理部件、电池和用电设备 |
CN115719842A (zh) * | 2022-11-29 | 2023-02-28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526082B (zh)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户用储能系统 | |
CN117219934B (zh)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116544627A (zh) | 端盖单元、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116387715A (zh)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113394802B (zh) | 一种基于家庭微电网系统的分布式储能充换电桩 | |
CN211017195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 | |
CN116759705A (zh) | 冷板、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 |
CN209472088U (zh) | 复合式电源系统 | |
CN116344834B (zh) |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116544346B (zh) | 正极极片、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220306401U (zh) | 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117393944A (zh) |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220324531U (zh) | 箱体以及储能装置 | |
CN220856689U (zh) |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116365154B (zh) |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 |
CN117219908A (zh) | 液冷板、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220544118U (zh) | 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116759738A (zh) | 电池模组、储能系统及用电设备 | |
CN220042208U (zh) | 储能装置与用电设备 | |
CN211700449U (zh) | 一种箱式液流电池单元 | |
CN220173114U (zh) | 一种小体积的双向逆变器 | |
CN116365189B (zh) | 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 |
CN117219938A (zh) |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116454492B (zh) | 下塑胶、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117410614A (zh) |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