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56888A - 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56888A
CN116756888A CN202310554502.8A CN202310554502A CN116756888A CN 116756888 A CN116756888 A CN 116756888A CN 202310554502 A CN202310554502 A CN 202310554502A CN 116756888 A CN116756888 A CN 116756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area
line
plann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545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56888B (zh
Inventor
郑皓云
陆晓雅
伍国熙
缪新招
洪海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545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568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56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56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56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56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涉及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区域内管线线路无法进行准确铺设预测,且不能够将不进行铺设的区域进行电力规划的技术问题,在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过程中,通过区域预测单元进行区域预测,并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区域模型搭建,将待进行电力管线作业区域标记为分析区域,在区域模型搭建后获取可作业区域,根据分析区域内可作业区域进行电力管线铺设路线获取,并将其标记为预设管线线路;区域规划单元将分析区域内预设管线线路与对应区域整体规划进行分析,将预设管线线路进行区域规划分析,通过详细规划分析和专项规划分析获取到优先选择路线。

Description

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是指在发电厂、变电站和电力用户间用来传送电能的线路。它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在虚拟现实技术下进行电力管线线路作业设计。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区域内管线线路无法进行准确铺设预测,且不能够将不进行铺设的区域进行电力规划,无法提高当前整体区域电网的运行效率,此外,在完成铺设预测后,不能针对具体线路涉及区域进行管线规划分析,以至于无法保证管线线路完成铺设后不频繁进行二次整改;在确定管线线路后也不能够对作业类型进行合理匹配,无法保证管线线路铺设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进行成本控制。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而提出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包括区域预测单元、区域规划单元、区域作业单元以及区域评估单元;
在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过程中,通过区域预测单元进行区域预测,并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区域模型搭建,将待进行电力管线作业区域标记为分析区域,并将分析区域划分为i个子区域,i为大于1的自然数,在区域模型搭建后获取可作业区域,根据分析区域内可作业区域进行电力管线铺设路线获取,并将其标记为预设管线线路;
区域规划单元将分析区域内预设管线线路与对应区域整体规划进行分析,将预设管线线路进行区域规划分析,其中区域规划划分为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通过详细规划分析和专项规划分析获取到优先选择路线;优先选择路线进行区域作业时,区域作业单元对优先选择路线内作业类型进行划分,根据划分好的作业类型进行作业,并在区域完成作业后,区域评估单元将完成作业的区域进行安全评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区域预测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获取到各个子区域内现有用电端和现有供电端,将现有用电端和现有供电端设定为数据供应点,根据分析区域内数据供应点以及各个子区域构建分析区域的预测模型;将预测模型中各个子区域内数据供应点进行分析,获取到现有用电端与对应子区域内现有供电端配合过程中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同时根据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获取到供电配合过程中可浮动量的峰值降低速度,将数据采集后进行分析;
若现有用电端与对应子区域内现有供电端配合过程中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处于可浮动量阈值范围,且供电配合过程中可浮动量的峰值降低速度处于峰值降低速度阈值范围,则将对应子区域标记为可作业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专项规划分析步骤为:
将预设管线线路所涉及子区域标记为涉路区域,并将涉路区域的专项规划进行统计;获取到涉路区域内专项规划区域与预设管线线路区域所重叠面积,并在所重叠面积分析时判断专项规划与预设管线线路是否为冲突规划;
若涉路区域内专项规划区域与预设管线线路区域所重叠面积超过所重叠面积阈值,或者专项规划与预设管线线路为冲突规划,则判定当前涉路区域无法进行管线预设,将涉及当前涉路区域的预设管线线路标记为筛除线路;并将筛除线路进行重新区域规划;若涉路区域内专项规划区域与预设管线线路区域所重叠面积未超过所重叠面积阈值,且专项规划与预设管线线路不为冲突规划,将涉及当前涉路区域的预设管线线路标记为筛选线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规划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筛选线路进行模拟规划,将筛选线路内各个涉路区域进行管线模拟铺设以构建管线铺设模型,获取到管线铺设模型内所有管线须转向的涉路区域对应管线成本增加量以及管线铺设模型内连续无须转向涉路区域的平均距离总占比,并将其进行分析;
若管线铺设模型内所有管线须转向的涉路区域对应管线成本增加量超过成本增加量阈值,或者管线铺设模型内连续无须转向涉路区域的平均距离总占比未超过平均距离总占比,则判定管线铺设模型对应筛选线路不作为优先选择线路;若管线铺设模型内所有管线须转向的涉路区域对应管线成本增加量未超过成本增加量阈值,且管线铺设模型内连续无须转向涉路区域的平均距离总占比超过平均距离总占比,则判定管线铺设模型对应筛选线路作为优先选择线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区域作业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根据优先选择路线内涉路区域进行获取,并将无转向的涉路区域标记为管线单段,根据当前电力管线线路的工作强度参数获取到管线单段内管线的预设维护周期以及管线超额运行的概率;通过分析获取到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
将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与作业类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超过作业类型系数阈值,则将对应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设置为优先预埋类型;若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未超过作业类型系数阈值,则将对应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设置为优先架空类型;电力管线线路内各个管线单段确定好作业类型后,进行电力管线线路规划,在管线单段施工允许的前提下,若存在预埋类型和架空类型交替时,在无法更换线路时,将对应两种类型的交替使用的管线单段设定最低距离,则相邻两种类型的作业线路需满足最低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区域评估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将完成电力管线线路铺设的区域标记为完工区域,获取到完工区域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使用后实时运行时长与投入使用总时长的占比以及电力管线线路投入运行后返工线路的距离占比,并将其分别与时长占比阈值和距离占比阈值进行比较:
若完工区域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使用后实时运行时长与投入使用总时长的占比超过时长占比阈值,且电力管线线路投入运行后返工线路的距离占比未超过距离占比阈值,则完工区域评估合格,生成区域预测正常信号并将区域预测正常信号发送至区域预测单元;若完工区域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使用后实时运行时长与投入使用总时长的占比未超过时长占比阈值,或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运行后返工线路的距离占比超过距离占比阈值,则完工区域评估不合格,生成区域预测整顿信号并将区域预测整顿信号发送至区域预测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区域预测单元进行区域预测,对区域模型搭建进行供电分析和用电分析,以达到区域电力管线规划预测的作用,从而保证区域电力管线施工的可行性高;并在完成区域预测的同时将对应区域的电力规划方向进行确定,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区域电力规划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
2、本发明中,区域规划单元将分析区域内预设管线线路与对应区域整体规划进行分析,从而在不影响区域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管线线路设定,保证电力管线线路作业的可行性,提高规划效率,避免规划冲突造成管线二次施工;区域评估单元将完成作业的区域进行安全评估,从而电力管线线路的作业质量进行检测,同时能够将区域预测进行检验,在区域预测存在偏差时及时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区域预测单元的原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区域规划单元的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所示,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包括区域预测单元、区域规划单元、区域作业单元以及区域评估单元,在本系统中各个单元根据箭头数据流方向进行,将电网中电力管线进行作业设计,并将实时作业设计进行评估,上述单元在数据流方向下进行闭环,同时根据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区域模型构建,便于对区域内管线作业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所示,在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过程中,通过区域预测单元进行区域预测,并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区域模型搭建,虚拟现实在现有技术中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为一种公开已知的建模技术,对区域模型搭建进行供电分析和用电分析,以达到区域电力管线规划预测的作用,从而保证区域电力管线施工的可行性高;
将待进行电力管线作业区域标记为分析区域,并将分析区域划分为i个子区域,i为大于1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区域内现有用电端和现有供电端,将现有用电端和现有供电端设定为数据供应点,根据分析区域内数据供应点以及各个子区域构建分析区域的预测模型;将预测模型中各个子区域内数据供应点进行分析,获取到现有用电端与对应子区域内现有供电端配合过程中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同时根据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获取到供电配合过程中可浮动量的峰值降低速度,将数据采集后进行分析;
若现有用电端与对应子区域内现有供电端配合过程中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处于可浮动量阈值范围,且供电配合过程中可浮动量的峰值降低速度处于峰值降低速度阈值范围,则将对应子区域标记为可作业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在对应子区域内供电端和用电端处于平衡状态下,该区域内用电布局以及规划进行大规模改变或者升级的概率低,因此在区域内铺设电力管线,也能够保证该区域内铺设的电力管线不会因区域电力升级而进行线路拆除或者迁移;
若现有用电端与对应子区域内现有供电端配合过程中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未处于可浮动量阈值范围,或者供电配合过程中可浮动量的峰值降低速度未处于峰值降低速度阈值范围,则将对应子区域标记为非可作业区域;
若非可作业区域内现有用电端与对应子区域内现有供电端配合过程中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超过可浮动量阈值范围,或者供电配合过程中可浮动量的峰值降低速度低于峰值降低速度阈值范围,则对应非可作业区域内现有供电端超满足现有用电端,即将对应非可作业区域可标记为用电端可发展区域,即该区域内电网覆盖下可以进行用电端设备升级,提高了电网的使用效率;超满足表示为在满足的前提下,供电量远超过用电量;
若非可作业区域内现有用电端与对应子区域内现有供电端配合过程中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未超过可浮动量阈值范围,或者供电配合过程中可浮动量的峰值降低速度高于峰值降低速度阈值范围,则对应非可作业区域内现有供电端超不满足现有用电端,即将对应非可作业区域可标记为供电端可发展区域,即该区域内用电设备需求下可进行供电端设备升级,提高了电网的工作效率;超不满足表示为在未满足的前提下,供电量远未超过用电量;
根据分析区域内可作业区域进行电力管线铺设路线获取,并将其标记为预设管线线路,请参阅图3所示,区域规划单元将分析区域内预设管线线路与对应区域整体规划进行分析,从而在不影响区域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管线线路设定,保证电力管线线路作业的可行性,提高规划效率,避免规划冲突造成管线二次施工;
将预设管线线路进行区域规划分析,其中区域规划划分为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分析步骤为:将预设管线线路所涉及子区域标记为涉路区域,并将涉路区域的专项规划进行统计,其中,专项规划表示为电力规划、水利规划等,电力规划表示为电力线路设定,水利规划表示为水管铺设;获取到涉路区域内专项规划区域与预设管线线路区域所重叠面积,并在所重叠面积分析时判断专项规划与预设管线线路是否为冲突规划,冲突规划具体为当前区域的管线线路中电力线路与水利管道铺设区域一致、又具体为当前管线线路中原有规划线路维护频率与待铺设线路维护频率差值大,上述公开内容即为冲突规划,且冲突规划解释列非穷举,具体为当前管线线路与区域内专项规划无法同区域执行,即为冲突规划;
可以理解的是,若涉路区域内专项规划区域与预设管线线路区域所重叠面积超过所重叠面积阈值,或者专项规划与预设管线线路为冲突规划,则判定当前涉路区域无法进行管线预设,将涉及当前涉路区域的预设管线线路标记为筛除线路;并将筛除线路进行重新区域规划;
若涉路区域内专项规划区域与预设管线线路区域所重叠面积未超过所重叠面积阈值,且专项规划与预设管线线路不为冲突规划,将涉及当前涉路区域的预设管线线路标记为筛选线路;可以理解的是,所重叠面积阈值获取方式为该领域人员重叠作业时的增加成本或者工作强度,属于该领域人员常见的阈值;
在完成筛选线路获取后,进行详细规划,其中详细规划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筛选线路进行模拟规划,将筛选线路内各个涉路区域进行管线模拟铺设以构建管线铺设模型,获取到管线铺设模型内所有管线须转向的涉路区域对应管线成本增加量以及管线铺设模型内连续无须转向涉路区域的平均距离总占比,并将管线铺设模型内所有管线须转向的涉路区域对应管线成本增加量以及管线铺设模型内连续无须转向涉路区域的平均距离总占比进行分析;
若管线铺设模型内所有管线须转向的涉路区域对应管线成本增加量超过成本增加量阈值,或者管线铺设模型内连续无须转向涉路区域的平均距离总占比未超过平均距离总占比,则判定管线铺设模型对应筛选线路不作为优先选择线路;若管线铺设模型内所有管线须转向的涉路区域对应管线成本增加量未超过成本增加量阈值,且管线铺设模型内连续无须转向涉路区域的平均距离总占比超过平均距离总占比,则判定管线铺设模型对应筛选线路作为优先选择线路;
可以理解的是,连续无须转向涉路区域的平均距离总占比体现筛选线路中管线的转向频率,能够体现出无转向的距离,且该距离越高则线路铺设成本越低;
在获取到优先选择路线后以对应优先选择路线为对象进行区域作业;
优先选择路线进行区域作业时,区域作业单元对优先选择路线内作业类型进行划分,为管线线路匹配合理的作业类型,便于提高管线线路作业的工作效率;
根据优先选择路线内涉路区域进行获取,并将无转向的涉路区域标记为管线单段,根据当前电力管线线路的工作强度参数获取到管线单段内管线的预设维护周期以及管线超额运行的概率,并将管线单段内管线的预设维护周期以及管线超额运行的概率分别标记为WHZ和CEG;其中,工作强度参数表示为线路的额定电压、电流、需求输送时长等参数;超额运行表示为运行参数超过额定参数,具体为实时电压超过额定电压;通过公式获取到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其中,ty1和ty2为对应预设维护周期和超额运行概率的预设比例系数,且ty1>ty2>0;
将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与作业类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超过作业类型系数阈值,则将对应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设置为优先预埋类型;若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未超过作业类型系数阈值,则将对应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设置为优先架空类型;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维护周期越长同时超额运行概率越小,则对应管线二次施工周期长,优先选择预埋至地下,能够控制成本,但是预设维护周期越短同时超额运行概率越大,则优先选择架空,在现有技术中预埋成本低但维护成本高,架空虽然投入成本高但是其维护频率低;
电力管线线路内各个管线单段确定好作业类型后,进行电力管线线路规划,在管线单段施工允许的前提下,若存在预埋类型和架空类型交替时,在无法更换线路时,将对应两种类型的交替使用的管线单段设定最低距离,则相邻两种类型的作业线路需满足最低距离;在错开作业环境的同时避免作业距离过短造成成本的增加;
实施例2
在区域完成作业后,区域评估单元将完成作业的区域进行安全评估,从而电力管线线路的作业质量进行检测,同时能够将区域预测进行检验,在区域预测存在偏差时及时进行调整;
将完成电力管线线路铺设的区域标记为完工区域,获取到完工区域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使用后实时运行时长与投入使用总时长的占比以及电力管线线路投入运行后返工线路的距离占比,并将完工区域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使用后实时运行时长与投入使用总时长的占比以及电力管线线路投入运行后返工线路的距离占比分别与时长占比阈值和距离占比阈值进行比较:
若完工区域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使用后实时运行时长与投入使用总时长的占比超过时长占比阈值,且电力管线线路投入运行后返工线路的距离占比未超过距离占比阈值,则完工区域评估合格,生成区域预测正常信号并将区域预测正常信号发送至区域预测单元;
若完工区域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使用后实时运行时长与投入使用总时长的占比未超过时长占比阈值,或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运行后返工线路的距离占比超过距离占比阈值,则完工区域评估不合格,生成区域预测整顿信号并将区域预测整顿信号发送至区域预测单元,区域预测单元接收后,将原本预测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类型检测和及时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整顿。
上述公式均是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出且选取与真实值接近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系数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过程中,通过区域预测单元进行区域预测,并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区域模型搭建,将待进行电力管线作业区域标记为分析区域,在区域模型搭建后获取可作业区域,根据分析区域内可作业区域进行电力管线铺设路线获取,并将其标记为预设管线线路;区域规划单元将分析区域内预设管线线路与对应区域整体规划进行分析,将预设管线线路进行区域规划分析,其中区域规划划分为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通过详细规划分析和专项规划分析获取到优先选择路线;优先选择路线进行区域作业时,区域作业单元对优先选择路线内作业类型进行划分,根据划分好的作业类型进行作业,并在区域完成作业后,区域评估单元将完成作业的区域进行安全评估。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域预测单元、区域规划单元、区域作业单元以及区域评估单元;
在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过程中,通过区域预测单元进行区域预测,并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区域模型搭建,将待进行电力管线作业区域标记为分析区域,并将分析区域划分为i个子区域,i为大于1的自然数,在区域模型搭建后获取可作业区域,根据分析区域内可作业区域进行电力管线铺设路线获取,并将其标记为预设管线线路;
区域规划单元将分析区域内预设管线线路与对应区域整体规划进行分析,将预设管线线路进行区域规划分析,其中区域规划划分为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通过详细规划分析和专项规划分析获取到优先选择路线;优先选择路线进行区域作业时,区域作业单元对优先选择路线内作业类型进行划分,根据划分好的作业类型进行作业,并在区域完成作业后,区域评估单元将完成作业的区域进行安全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域预测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获取到各个子区域内现有用电端和现有供电端,将现有用电端和现有供电端设定为数据供应点,根据分析区域内数据供应点以及各个子区域构建分析区域的预测模型;将预测模型中各个子区域内数据供应点进行分析,获取到现有用电端与对应子区域内现有供电端配合过程中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同时根据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获取到供电配合过程中可浮动量的峰值降低速度,将数据采集后进行分析;
若现有用电端与对应子区域内现有供电端配合过程中现有用电端的可浮动量处于可浮动量阈值范围,且供电配合过程中可浮动量的峰值降低速度处于峰值降低速度阈值范围,则将对应子区域标记为可作业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专项规划分析步骤为:
将预设管线线路所涉及子区域标记为涉路区域,并将涉路区域的专项规划进行统计;获取到涉路区域内专项规划区域与预设管线线路区域所重叠面积,并在所重叠面积分析时判断专项规划与预设管线线路是否为冲突规划;
若涉路区域内专项规划区域与预设管线线路区域所重叠面积超过所重叠面积阈值,或者专项规划与预设管线线路为冲突规划,则判定当前涉路区域无法进行管线预设,将涉及当前涉路区域的预设管线线路标记为筛除线路;并将筛除线路进行重新区域规划;若涉路区域内专项规划区域与预设管线线路区域所重叠面积未超过所重叠面积阈值,且专项规划与预设管线线路不为冲突规划,将涉及当前涉路区域的预设管线线路标记为筛选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详细规划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筛选线路进行模拟规划,将筛选线路内各个涉路区域进行管线模拟铺设以构建管线铺设模型,获取到管线铺设模型内所有管线须转向的涉路区域对应管线成本增加量以及管线铺设模型内连续无须转向涉路区域的平均距离总占比,并将其进行分析;
若管线铺设模型内所有管线须转向的涉路区域对应管线成本增加量超过成本增加量阈值,或者管线铺设模型内连续无须转向涉路区域的平均距离总占比未超过平均距离总占比,则判定管线铺设模型对应筛选线路不作为优先选择线路;若管线铺设模型内所有管线须转向的涉路区域对应管线成本增加量未超过成本增加量阈值,且管线铺设模型内连续无须转向涉路区域的平均距离总占比超过平均距离总占比,则判定管线铺设模型对应筛选线路作为优先选择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域作业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根据优先选择路线内涉路区域进行获取,并将无转向的涉路区域标记为管线单段,根据当前电力管线线路的工作强度参数获取到管线单段内管线的预设维护周期以及管线超额运行的概率;通过分析获取到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
将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与作业类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超过作业类型系数阈值,则将对应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设置为优先预埋类型;若电力管线线路中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系数G未超过作业类型系数阈值,则将对应管线单段的作业类型设置为优先架空类型;电力管线线路内各个管线单段确定好作业类型后,进行电力管线线路规划,在管线单段施工允许的前提下,若存在预埋类型和架空类型交替时,在无法更换线路时,将对应两种类型的交替使用的管线单段设定最低距离,则相邻两种类型的作业线路需满足最低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域评估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将完成电力管线线路铺设的区域标记为完工区域,获取到完工区域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使用后实时运行时长与投入使用总时长的占比以及电力管线线路投入运行后返工线路的距离占比,并将其分别与时长占比阈值和距离占比阈值进行比较:
若完工区域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使用后实时运行时长与投入使用总时长的占比超过时长占比阈值,且电力管线线路投入运行后返工线路的距离占比未超过距离占比阈值,则完工区域评估合格,生成区域预测正常信号并将区域预测正常信号发送至区域预测单元;若完工区域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使用后实时运行时长与投入使用总时长的占比未超过时长占比阈值,或者电力管线线路投入运行后返工线路的距离占比超过距离占比阈值,则完工区域评估不合格,生成区域预测整顿信号并将区域预测整顿信号发送至区域预测单元。
CN202310554502.8A 2023-05-17 2023-05-17 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 Active CN1167568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4502.8A CN116756888B (zh) 2023-05-17 2023-05-17 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4502.8A CN116756888B (zh) 2023-05-17 2023-05-17 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56888A true CN116756888A (zh) 2023-09-15
CN116756888B CN116756888B (zh) 2024-02-23

Family

ID=8795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4502.8A Active CN116756888B (zh) 2023-05-17 2023-05-17 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5688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6788A (zh) * 2014-07-22 2014-11-2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最佳经济寿命区间评估方法
CN111062529A (zh) * 2019-12-10 2020-04-24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电力线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
CN113327436A (zh) * 2021-01-18 2021-08-31 兆边(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干线协调控制优化方法
CN113887916A (zh) * 2021-09-27 2022-01-04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线损动态量化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4547816A (zh) * 2022-01-21 2022-05-27 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智能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5062441A (zh) * 2022-05-26 2022-09-16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市藁城区供电分公司 一种配电网接线线路的规划评估方法
CN115392547A (zh) * 2022-08-04 2022-11-25 北京国能国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虚拟电厂能源综合管控平台
WO2023029388A1 (zh) * 2021-09-06 2023-03-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一种基于cim模型的配电网辅助规划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6788A (zh) * 2014-07-22 2014-11-2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最佳经济寿命区间评估方法
CN111062529A (zh) * 2019-12-10 2020-04-24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电力线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
CN113327436A (zh) * 2021-01-18 2021-08-31 兆边(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干线协调控制优化方法
WO2023029388A1 (zh) * 2021-09-06 2023-03-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一种基于cim模型的配电网辅助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3887916A (zh) * 2021-09-27 2022-01-04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线损动态量化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4547816A (zh) * 2022-01-21 2022-05-27 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智能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5062441A (zh) * 2022-05-26 2022-09-16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市藁城区供电分公司 一种配电网接线线路的规划评估方法
CN115392547A (zh) * 2022-08-04 2022-11-25 北京国能国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虚拟电厂能源综合管控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 ZHE ET AL: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maritime economies and marine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ir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in the cities of the bohai rim in china", 《ECOLOGICAL MODELLING》 *
张鑫: "配电网工程设计概算预测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工程科技II辑》, vol. 2023, no. 2 *
李玉婷: "配电网规划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工程科技II辑》, vol. 2016, no. 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56888B (zh) 2024-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e et al. A data-driven bottom-up approach for spatial and temporal electric load forecasting
CN108510128A (zh) 一种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法
CN110311376A (zh) 一种电力系统动态安全评估综合模型及时空可视化方法
Chen et al. A data-driven approach for building energy benchmarking using the Lorenz curve
CN109256771A (zh) 地铁杂散电流及其引起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计算方法
CN103699775B (zh) 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策略自动生成方法与系统
WO2022033069A1 (zh) 一种城市规划新片区的电网规划方法
CN104538958B (zh) 用电客户电网接入点的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6682774A (zh) 一种接触网绝缘子污闪预测方法
CN110210606A (zh)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泄漏电流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784540A (zh) 一种基于dma分区的供水布局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
CN102208807A (zh) 基于精确量测负荷数据的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方法
CN111783265B (zh) 一种电网潮流图的拓扑生成的优化方法
CN107766945B (zh) 城市路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Adinolfi et al. Pseudo-measurements modeling using neural network and Fourier decomposition for distribution state estimation
CN105741548A (zh) 一种生成交通状态云图的方法
CN103093391A (zh) 城市配电网设置方法
CN110427392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配电网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CN106953319A (zh) 配电网线路最优分段方法和装置
CN116756888B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管线作业设计评估系统
CN103020290B (zh) 电网信息校验方法及系统
CN110135617A (zh) 一种气象因素影响下基于负荷特性的改进短期负荷的预测方法
CN117236078A (zh) 一种基于双层约束的高速公路交通检测器布设方法
CN102751722A (zh) 基于最短可达路径和历史流量数据的电网网络优化方法
CN112257329A (zh) 一种判定台风对线路影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