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5387A -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5387A
CN116725387A CN202211332826.9A CN202211332826A CN116725387A CN 116725387 A CN116725387 A CN 116725387A CN 202211332826 A CN202211332826 A CN 202211332826A CN 116725387 A CN116725387 A CN 116725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ot air
pot body
baking tray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328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楼伟
陈龙
郭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725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53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A47J37/0641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air fr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上方的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加热管和风扇,锅体内设置有烤盘,烤盘包括烤盘本体和从烤盘本体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短边,短边与锅体的侧壁形成第一风道,烤盘本体与锅体的底壁形成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烤盘本体具有贯通的回风口,烤盘的底部连接有导流筋,导流筋的末端延伸至第一风道内形成挡风板,挡风板倾斜设置。本申请的空气炸锅食材的各个表面能够被充分加热,实现食材的的360度立体加热,烹饪过程中不用翻转食材,实现“免翻”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本发明是申请号:2022103227948,申请日:2022-03-30,发明名称: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热空气对食物进行烘焙的烹饪设备,近年来备受消费者青睐。空气炸锅通常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上方的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热风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烘焙。
现有的空气炸锅采用顶进风结构,锅体内设置有烤盘,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直接吹向食材的上表面,此种类型的空气炸锅热风在锅体内没有形成循环,食材两面受热不均匀。飞利浦专利CN200780029489.3公开了一种封闭式循环风道结构,热风能够从沿着炸篮和锅体之间的风道吹向食材的下表面,但食材的上表面没有热风直吹,依然存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我司专利CN202120635445.2公开了一种开放式风道结构,热风能够从烤盘和锅体的间隙吹向食材的下表面,然而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在进入风道前缺乏引导,风速较慢,且为环流风,进入锅体底部后难以形成上升热风,更多的热风吹向食材的上表面,依然无法实现食材两面均匀加热的目的,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开放式风道结构。
本申请人作为中国太空厨房的研制单位,发明了太空舱环境下用于食物加热的热风加热装置,其具有开放式循环风道结构,循环风道能够对食材进行360°立体加热,使航天员在太空舱环境下能够吃到美味的食物。近年来本申请人着重研究如何提升太空舱环境下热风加热的均匀性并致力于将相关技术民用化落地,而如何对食材进行立体加热是民用空气炸锅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申请人期望将太空加热技术与民用空气炸锅结合,提供一种360°立体加热、适用于普通厨房的空气炸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空气炸锅无法360°立体加热,烹饪过程需要翻面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炸锅,通过设置导流筋对气流进行整流,提升了烤盘底部的进风效率,食材的上下两面能够均匀受热,烹饪过程中无需用户进行翻面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上方的热风组件,所述锅体内设置有烤盘,所述烤盘包括烤盘本体和从烤盘本体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短边,所述短边与所述锅体的侧壁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烤盘本体与所述锅体的底壁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烤盘本体具有贯通的回风口,所述烤盘的底部连接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风道内形成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倾斜设置,热风流经烤盘的短边时,一部分热风吹向烤盘的上表面,另一部分热风进入第一风道,在第一风道内被挡风板打断环流后加速进入第二风道,在第二风道内在导流筋的引导下吹向烤盘的下表面。本申请的空气炸锅采用特制烤盘,并利用烤盘在锅体内形成开放式循环风道,具体的,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会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沿着锅体的侧壁旋转流动,当流经烤盘的短边时,一部分热风吹向烤盘的上方,对食材的上表面进行加热,一部分热风由于“附壁效应”沿着烤盘内壁流动对食材的侧面进行加热,另一部分进入第一风道的热风被导流筋打断环流沿着导流筋流入到第二风道内,在第二风道内在导流筋的引导下形成上升气流,对食材的下表面进行加热,食材的各个表面能够被充分加热,实现食材的的360度立体加热,烹饪过程中不用翻转食材,实现“免翻”效果。而且,向上流动的热风在上升过程中会与吹向食材上表面和侧面的热风发生交汇,降低了风速,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食材能够被充分加热,烹饪效果好,口感佳。再者,挡风板倾斜设置,倾斜的挡风板具有更大的挡风面积,挡风板单位面积挡风量少,热风与挡风板接触时能够平稳的改变流向,不会发生扰流,挡风效率更高,提高了第一风道的进风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挡风板的挡风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挡风板的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进入第一风道的热风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挡风板的阻隔作用,旋转流动的环流风逐渐减少,相比于突然被打断环流,环流风逐渐被打断可以减少扰流的发生,提升进风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挡风板具有完全挡风段。挡风板具有完全挡风段也即位于第一风道内的挡风板至少部分能够同时与烤盘和锅体内壁接触,完全阻断气流环流,使得第二风道内无气流环流,容易形成上升气流,提高进风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完全挡风段的高度为H3,H3≥5mm,合理设置完全挡风段的高度,使得能有足够多的热风进入第一风道且能有效阻断热风环流。当H3<0.5mm时,完全挡风段过小,热风的旋转无法被挡风板完全阻断,第二风道内存在旋转的热风,难以形成上升热风,食材的下表面难以被均匀加热,烹饪效果不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风道的宽度为L,所述锅体的半径为R,0.05≤L/R≤0.2,合理设置烤盘与锅体侧壁之间的距离,能够兼顾进风量和烹饪容量的要求。当L/R<0.05时,第一风道的宽度过窄,进入第一风道内的热风流量较少,食材的下表面容易烤不熟;当L/R>0.2时,烤盘承载面积过小,无法烹饪更多的食材。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风道的高度为H2,5mm≤H2≤25mm,合理设置第二风道的高度,使得能够有足够多的热风进入第二风道。当H2<5mm时,第二风道过窄,进风阻力较大,进风量小,食材的较热效率低;当H2>25mm时,第二风道,第二风道的进风量过大,热风在第二风道内容易发生扰流,难以形成上升热风,影响食材的加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回风口的开孔率大于等于40%。当回风孔的开孔率小于40%时,锅体底部热风向上流动的阻力较大,食材的下表面无法被充分加热,影响烹饪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筋沿着锅体的径向方向延伸,进入第二风道的热风在导流筋的作用下从烤盘的外周向中部汇集形成上升气流,对食材的底部进行加热,进风效率高,不易发生扰流。
作为优选,所述短边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通风孔。翻边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避免食材落入短边与锅体侧壁之间,堵塞第一风道;另一方面,热风通过翻边上的通风孔进入第一风道,通风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弱热风环流,减少了进入第一风道的环流风,提高了进风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孔倾斜设置,所述通风孔的倾斜方向与热风的旋转方向相同。通过将通风孔设置成沿着热风的旋转方向倾斜,通风孔对热风的阻碍作用下,能够保证足够多的热风从通风孔进入第一风道中,使食材的上下表面能够被均匀加热,食材的加热效果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空气炸锅采用特制烤盘,烤盘上的导流筋从烤盘的底部延伸到烤盘的侧壁,对烤盘侧向和底部的热风进行整流,从而提升了烤盘底部的进风量,使食物能够被均匀加热。具体的,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会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沿着锅体的侧壁旋转流动,当流经烤盘的短边时,一部分热风吹向烤盘的上方,对食材的上表面进行加热,一部分热风由于“附壁效应”沿着烤盘内壁流动对食材的侧面进行加热,另一部分进入第一风道的热风被导流筋打断环流沿着导流筋流入到第二风道内,在第二风道内在导流筋的引导下形成上升气流,对食材的下表面进行加热,食材的各个表面能够被充分加热,实现食材的的360度立体加热,烹饪过程中不用翻转食材,实现“免翻”效果。而且,向上流动的热风在上升过程中会与吹向食材上表面和侧面的热风发生交汇,降低了风速,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食材能够被充分加热,烹饪效果好,口感佳。再者,挡风板倾斜设置,倾斜的挡风板具有更大的挡风面积,挡风板单位面积挡风量少,热风与挡风板接触时能够平稳的改变流向,不会发生扰流,挡风效率更高,提高了第一风道的进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空气炸锅的俯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锅体;2、热风组件;21、风扇;22、加热管;3、烤盘;31、短边;32、烤盘本体;321、回风口;33、翻边;331、通风孔;34、导流筋;341、挡风板;4、第一风道; 5、第二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对于“上游”、“下游”等位置关系,是基于流体正常流动时位置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包括锅体1和热风组件2,热风组件2设置于锅体1上方,锅体1内设置有容纳食物的烤盘3,烤盘3包括烤盘本体32和从烤盘本体32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短边31,短边31与锅体1侧壁形成第一风道4,烤盘本体32与锅体1的底壁形成第二风道5,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连通,烤盘本体32具有贯通回风口321,烤盘3的底部连接有导流筋34,导流筋34的末端向上延伸到第一风道4内形成挡风板341,挡风板341倾斜设置,热风流经烤盘3的短边31时,一部分热风吹向烤盘3的上表面,另一部分热风进入第一风道4,在第一风道4内被挡风板341打断环流后加速进入第二风道5,在第二风道5内在导流筋34的引导下吹向烤盘3的下表面。
本申请的空气炸锅采用特制烤盘,利用烤盘3在锅体1内形成开放式循环风道,烤盘3上的导流筋34从烤盘3的底部延伸到烤盘3的侧壁,对烤盘3侧向和底部的热风进行整流,从而提升了烤盘3底部的进风量,使食物能够被均匀加热。具体的,热风组件2产生的热风会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沿着锅体1的侧壁旋转流动,当流经烤盘3的短边31时,一部分热风吹向烤盘的上方,对食材的上表面进行加热,一部分热风由于“附壁效应”沿着烤盘内壁流动对食材的侧面进行加热,另一部分进入第一风道4的热风被导流筋34打断环流沿着导流筋34流入到第二风道5内,在第二风道5内在导流筋34的引导下形成上升气流,对食材的下表面进行加热,食材的各个表面能够被充分加热,实现食材的的360度立体加热,烹饪过程中不用翻转食材,实现“免翻”效果。而且,向上流动的热风在上升过程中会与吹向食材上表面和侧面的热风发生交汇,降低了风速,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食材能够被充分加热,烹饪效果好,口感佳。再者,挡风板341倾斜设置,倾斜的挡风板341具有更大的挡风面积,挡风板341单位面积挡风量少,热风与挡风板341接触时能够平稳的改变流向,不会发生扰流,挡风效率更高,提高了第一风道4的进风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热风组件2包括加热管22和设置于加热管22下方的风扇21,风扇21转动产生的风经加热管22加热后吹向锅体1,对锅体1的食材进行烘烤。具体地,风扇21为离心风扇21,加热管22设置于风扇21下方,离心风扇21具有轴向进风周向吹风的特点,风扇21转动时产生周向旋转的热风,热风由于“附壁效应”会沿着锅体1侧壁流动,再沿着锅体1底壁径向向内流动后向上被重新吸入风扇21,形成热风循环。进一步地,锅体1上方设置有导风罩,导风罩能够引导风扇21甩出的热风,使热风能够沿着锅体1侧壁向下流动,减少锅体1内的热风扰流。值得指出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热风组件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比如采用自发热风扇21从而省略加热管22。
在本实施例中,锅体1内设置有盛放食物的烤盘3,烤盘3包括烤盘本体32和从烤盘本体32向上延伸形成的短边31,烤盘本体32具有贯通的回风口321,烤盘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筋34,烤盘3通过导流筋34支撑于锅体1的底部,短边31与锅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风道4,烤盘本体32和锅体1底壁之间形成第二风道5,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连通。烤盘3的短边31可以对热风进行分隔,使部分热风吹向食材的上表面,部分食材吹向食物的下表面,食物的上下表面均能吹到热风,烹饪效果较好;再者,短边31的存在可以对食物进行阻挡,防止食物堵塞风道,提高烹饪过程的可靠性。烤盘3的底部连接有导流筋34,导流筋34可以与烤盘一体成型设置,导流筋34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其他方式连接于烤盘的底部,导流筋34不仅可以充当烤盘支架,还能够对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内的气流进行整流。
在本实施例中,烤盘3采用冷板冲压成型的方式实现开孔和成型,回风口321的开孔率大于等于40%。若回风口321的开孔率低于40%则热风向上流动的阻力较大,食材的下表面无法被充分加热,影响烹饪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筋34沿着锅体1的径向方向延伸,导流筋34的末端伸入第一风道4内形成挡风板341,挡风板341将第一风道4内的环流风打断,热风沿着挡风板341进入第二风道5中,进入第二风道5的热风在导流筋34的作用下从烤盘的外周向中部汇集形成上升气流,对食材的底部进行加热,进风效率高,不易发生扰流。
在本实施例中,挡风板341的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进入第一风道4的热风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挡风板341的阻隔作用,旋转流动的环流风逐渐减少,相比于突然被打断环流,环流风逐渐被打断可以减少扰流的发生,提升进风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热风扰流,将挡风板341倾斜设置,倾斜的挡风板341能够缓慢改变热风方向,防止发生扰流,提高进风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挡风板341可以安装于锅体1的内壁上,也可以安装于短边31上,或者作为分件活动的安装于第二风道5内。
在本实施例中,挡风板341具有完全挡风段,也即位于第一风道4内的挡风板341至少部分能够同时与烤盘和锅体内壁接触,完全阻断气流环流,使得第二风道5内无气流环流,容易形成上升气流,提高进风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完全挡风段的高度为H3,H3≥5mm,合理设置完全挡风段的高度,使得能有足够多的热风进入第一风道4且能有效阻断热风环流。当H3<0.5mm时,完全挡风段过小,热风的旋转无法被挡风板341完全阻断,第二风道5内存在旋转的热风,难以形成上升热风,食材的下表面难以被均匀加热,烹饪效果不好。
为了获得更好的烹饪效果,需要调整第一风道4的宽度L和锅体1的半径R之间的关系。以薯条为例,表1示出了不同L/R值对应的薯条的适中色占比,从表中可以看出当L/R≥0.05后,薯条的适中色占比均大于50%,烹饪效果较佳。为了兼顾烹饪效果和使用体验,L/R优选在0.05到0.2之间取值,这是因为当L/R<0.05时,第一风道4的宽度过窄,进入第一风道4内的热风流量较少,食材的下表面容易烤不熟,烹饪效果不佳;当L/R>0.2时,烤盘承载面积过小,无法烹饪更多的食材。
表一:不同L/R对应的薯条适中色占比。
L/R 0 0.02 0.04 0.05 0.08 0.10 0.14
适中色占比 27% 30% 33% 51% 55% 69% 77%
L/R 0.16 0.18 0.20 0.22 0.24 0.26 0.3
适中色占比 82% 83% 84% 85% 85% 85% 85%
在本实施例中,短边31的顶端与锅体1底壁的距离为H1,锅体11的高度为H,0.2≤H1/H≤0.5。合理设置烤盘的放置高度,能保证食材上下两面的受热平衡。当H1/H<0.2时,第一风道4的进风量较少,过多的热风吹向食材的上表面,容易使食材的上表面焦糊;当H1/H>0.5时,第一风道4的进风量多,过多的热风吹向食材的下表面,食材的下表面容易焦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道5的高度为H2,5mm≤H2≤25mm,合理设置第二风道5的高度,使得能够有足够多的热风进入第二风道5。当H2<5mm时,第二风道5过窄,进风阻力较大,进风量小,食材的较热效率低;当H2>25mm时,第二风道5,第二风道5的进风量过大,热风在第二风道5内容易发生扰流,难以形成上升气流,影响食材的加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L/R可以为0.05、0.1、0.15、0.2等,只要满足0.05≤L/R≤0.2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H1/H可以为0.2、0.3、0.45、0.5等,只要满足0.2≤H1/H≤0.5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H2可以为5mm、10mm、15mm、25mm等,只要满足5mm≤H2≤25mm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H3可以为5mm、8mm、10mm等,只要满足H3≥5mm即可。
本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5所示,空气炸锅的锅体1内放置有烤盘3,烤盘3包括烤盘本体32和从烤盘本体32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短边31,短边31与锅体1的侧壁形成第一风道4,烤盘本体32和锅体1的底壁形成第二风道5,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连通,烤盘本体32上还设置有贯穿的回风口321,短边31的边沿向外延伸形成翻边33,翻边33上设置有贯穿的通风孔331。翻边33的存在能够至少部分遮挡第一风道4,防止食物堵塞第一风道4,提高进风可靠性。再者,由于翻边33上开设有通风孔331,热风可以通过通风孔331进入第一风道4中,减少了翻边33对热风的阻碍作用,而且,通风孔331会改变进入第一风道4的热风方向,减弱第一风道4的热风环流,提高了进风效率,改善了食物的烹饪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翻边33上通风孔331的开孔率大于等于50%,当通风孔331的开孔率小于50%时,翻边33对热风的阻碍作用较强,进入第一风道4内的热风流量较少,食材的底部无法被充分烹饪,食材的上下表面烹饪不均匀,影响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孔331倾斜设置,通风孔331的倾斜方向与热风的旋转方向相同。通过将通风孔331设置成沿着热风的旋转方向倾斜,通风孔331对热风的阻碍作用下,能够保证足够多的热风从通风孔331进入第一风道4中,使食材的上下表面能够被均匀加热,食材的加热效果好。
本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上方的热风组件,所述锅体内设置有烤盘,所述烤盘包括烤盘本体和从烤盘本体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短边,所述短边与所述锅体的侧壁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烤盘本体与所述锅体的底壁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烤盘本体具有贯通的回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导流件,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用于打断所述第一风道内的热风旋转,所述短边的顶端与所述锅体底壁的距离与所述锅体的高度的比值为0.2至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具有打断所述第一风道内热风旋转的完全挡风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挡风段的高度为H3,H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作为分件与所述短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作为分件与所述导流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的高度为H2,5mm≤H2≤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的开孔率大于等于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沿着锅体的径向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边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通风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倾斜设置,所述通风孔的倾斜方向与热风的旋转方向相同。
CN202211332826.9A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Pending CN1167253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1441 2022-03-03
CN202220471441X 2022-03-03
CN202210322794.8A CN114847767B (zh)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2794.8A Division CN114847767B (zh)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5387A true CN116725387A (zh) 2023-09-12

Family

ID=81921546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32830.5A Pending CN116687226A (zh)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02220723226.4U Active CN216724260U (zh)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02211332826.9A Pending CN116725387A (zh)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02210322794.8A Active CN114847767B (zh)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02220723427.4U Active CN217137661U (zh)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32830.5A Pending CN116687226A (zh)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02220723226.4U Active CN216724260U (zh)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2794.8A Active CN114847767B (zh)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02220723427.4U Active CN217137661U (zh) 2022-03-03 2022-03-30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1668722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791882U (zh) * 2022-03-03 2023-04-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炸锅
CN116687226A (zh) * 2022-03-03 2023-09-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32576A1 (it) * 2003-12-23 2005-06-24 De Longhi Spa Friggitrice
CN210673107U (zh) * 2019-07-29 2020-06-0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烤箱
CN211609355U (zh) * 2019-12-31 2020-10-02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190142A (zh) * 2020-10-16 2021-01-08 中山联升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烤盖烤板可弹性升降的烤盘
CN112190143A (zh) * 2020-10-16 2021-01-08 中山联升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烤盖烤板具有升降功能的烤盘
CN116687226A (zh) * 2022-03-03 2023-09-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7226A (zh) 2023-09-05
CN216724260U (zh) 2022-06-14
CN114847767B (zh) 2022-11-22
CN114847767A (zh) 2022-08-05
CN217137661U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725387A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17524729U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1996260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13749528B (zh) 烹饪器具
CN116725384A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115054134A (zh) 烹饪器具
CN116725385A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21752476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696176U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1752473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959780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14484286U (zh) 烹饪器具
CN22093778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907422U (zh) 烹饪器具
CN217907421U (zh) 烹饪器具
CN217696204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13345353U (zh) 一种涡壳式多循环热风增压的空气炸锅
CN217959760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2093776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8484375U (zh) 烹饪器具
CN21538333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20192807U (zh) 空气炸锅
CN213605939U (zh) 空气炸锅
CN215226898U (zh) 空气炸锅
CN218164978U (zh) 一种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