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3713B - 一种桃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桃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3713B
CN116693713B CN202310725444.0A CN202310725444A CN116693713B CN 116693713 B CN116693713 B CN 116693713B CN 202310725444 A CN202310725444 A CN 202310725444A CN 116693713 B CN116693713 B CN 116693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ch gum
polysaccharide
gum polysaccharide
preparation
p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254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93713A (zh
Inventor
杜吕杰
黄生慧
文晶晶
胡丽莉
张小素
唐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lemei Guangzhou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lemei Guangzho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lemei Guangzhou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lemei Guangzho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54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37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3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3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93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3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桃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桃胶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浸泡溶胀;(2)加热煎煮;(3)高压均质;(4)抽滤超滤;(5)冷冻干燥等,具有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产率高的优点。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桃胶多糖颜色均一、质地细腻,电镜下块状颗粒更加细小,具有溶解性好、生物活性高、铺展性好、稳定性强等优势。将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应用于化妆品产品中,具有提亮肤色、细腻皮肤、控油保湿等作用,且能够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活性氧水平上升,从而改善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发挥抗氧化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桃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桃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彩妆类化妆品尤其是底妆类产品,易受皮脂影响溶妆和光线影响出现氧化倾向,使妆面出现暗沉,且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皮肤干涩、毛孔粗大、出油增多、脆弱敏感等问题。为了降低化妆品对皮肤的伤害,近几年消费者钟爱于购买成分天然、安全的化妆品。目前市售的底妆类产品通过添加一些植物活性成分,使化妆品对皮肤的伤害减少甚至能够起到对皮肤的滋养作用,但是底妆类产品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出现的暗沉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不良的使用感。
桃胶是由桃树树干因机械损伤或微生物入侵感染而分泌沉积,经自然干燥后形成的坚硬玻璃状渗出物,其水分含量约为3.8%,颜色呈浅、深琥珀色,形状呈泪状、条纹状结节或无定形块状。桃胶味苦、性平,益气、和血、止渴,通津液,通常用于治疗血淋、石淋、痢疾、腹泻、疼痛等症状。
桃胶为天然的大分子聚合物,主要成分为多糖,其多糖含量高达85%,具有无毒、无刺激性、低成本、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许多特性,可作为稳定剂、增粘剂和润肤剂等,目前广泛应用于药用、食用、化妆品、吸附剂、材料等领域。但由于桃胶多糖具有高度支化的结构,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据中国文献蔡延渠,董碧莲,朱志东,邓剑壕,刘文彬.桃胶改良前后的多糖含量、功能性质以及体外释放度变化研究[J].中草药.018-10-28.公开了一种改良桃胶多糖含量及功能性质等的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其原桃胶溶解度只有5%~6%,极大限制了桃胶的开发利用。而桃胶多糖分子量的降低是提高其水溶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文献报道,水提、碱提和过氧化氢提取的桃胶多糖分子量分别为1.34×104、1.64×104、5.17×103kDa,分子量较大,因此,降低桃胶分子量提高其水溶性能极大增加桃胶的开发利用。
制备桃胶多糖一般由天然桃胶浸胀溶解,但桃胶多糖高度支化结构使其不易完全溶解,因此,要得到纯度高的桃胶多糖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根据文献报道,目前桃胶多糖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水提醇沉、酸碱提取、微波萃取。传统的水提醇沉法一般在常压下,100℃提取后再浓缩醇沉,通常所需提取时间长,产率底、产品杂质多,为得到更高纯度的桃胶多糖,往往需要经过洗涤、DEAE纤维柱、透析脱盐、凝胶G-100分子筛柱层析等进行精制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收率低,不适合工业上的生产。酸碱提取法与水提醇沉法相比时间虽较短,但需使用碱金属调节PH或酸作为催化剂,该类方法在提取过程反应复杂,往往会使桃胶多糖分解,其中碱提取法还会伴随环境污染,酸提取法极易水解过度成低聚糖甚至单糖,且原料中的杂质在酸的作用下分解会加深桃胶颜色,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因此仅用于造纸、油漆等化工领域,不能运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微波法提取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有机溶剂,极易造成有机溶剂残留,且条件苛刻,通常用作辅助提取。因此,对桃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改良和优化,获取纯度高、生物活性较好的桃胶多糖是促进和提高桃胶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关键。
综上,桃胶多糖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其无毒、无刺激性可添加于化妆品中,在化妆品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存在溶解性差,以及难以产业化生产等问题,限制了桃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针对桃胶多糖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解决桃胶多糖溶解性差,使其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等的问题,并且将其应用于化妆品产品中,使其在对抗氧化协助成膜,维持产品在皮肤上的稳定性,改善暗沉,长时间提亮肤色等方面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产品和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桃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制备的桃胶多糖具有颜色均一、质地细腻、肤感水润、颗粒细小、溶解性好、铺展性好、稳定性强等特性及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本发明桃胶多糖的制备方法采用高温高压法制备桃胶多糖,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产率高,适用于工业生产。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桃胶多糖进一步扩大了桃胶多糖在化妆品,尤其是彩妆产品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桃胶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浸泡溶胀:向桃胶中加入纯水,搅拌均匀,桃胶完全湿润后浸泡至桃胶完全溶胀,清洗杂质;
(2)加热煎煮:向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的桃胶中加入纯水,加热煎煮,得到料液1;
(3)高压均质:加热步骤(2)得到料液1,进行高压均质,使桃胶完全溶解分散,得到料液2;
(4)抽滤超滤:将步骤(3)得到的料液2进行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多糖粗提取液,将粗提液进行超滤,得到多糖提取液;
(5)冷冻干燥:将步骤(4)得到多糖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桃胶多糖。
优选的,所述步骤(1)浸泡溶胀过程中桃胶与纯水的料液比为1g∶25~50mL;溶胀时间为4~12h。
优选的,所述步骤(2)加热煎煮过程中桃胶与纯水的料液比为1g∶50~100mL;煎煮温度为60~80℃,煎煮时间为1.5~2h。
优选的,所述步骤(3)高压均质过程中均质压力为60~100Bar,均质温度为121~150℃,均质时间为0.5~2.5h。
优选的,所述步骤(4)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3kDa的桃胶多糖。
优选的,所述桃胶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50~100kDa。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桃胶多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述的桃胶多糖在制备化妆品中的用途。
优选的,所述化妆品包括但不限于底妆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首先,本发明所制备桃胶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还含有少量的葡萄糖醛酸、甘露糖和鼠李糖,阿拉伯糖含量丰富,具有更好的乳化能力和稳定性,进一步扩大了桃胶多糖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桃胶多糖产品,其溶解度从现有桃胶类聚合物产品5%左右提高到了30%。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桃胶多糖呈现了典型的剪切稀化行为,而剪切稀化特性使得产品在使用时具有较好的涂抹性能,添加于化妆品中能使其更易于铺展涂抹,应用于化妆品尤其是粉底液能使其易于上妆,与皮肤更服帖,有助于桃胶多糖在化妆品中的进一步应用。
(2)本发明采用高温高压法制备桃胶多糖,提取时间短,既能使桃胶多糖完全溶解,又不会破坏其活性;其次,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桃胶多糖所需设备和工艺流程简单,不需要使用有机试剂,大大节省工业上除有机试剂时间与试剂购买成本,而且产率高,适用于工业生产。
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桃胶多糖颜色均一、质地细腻,在电镜下块状颗粒更加细小,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生物活性。本发明提供的桃胶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活性氧水平上升,从而改善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发挥抗氧化作用。
(3)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抗氧活性好且能协助快速成膜,应用于彩妆类化妆品,尤其是底妆类产品中能较长时间维持产品在皮肤上的稳定性,提亮肤色,对抗暗沉,调整皮肤的质地、颜色、光泽,改善底妆使持妆更长久。更进一步,本发明所提供的桃胶多糖具有剪切稀化的现象,添加于化妆品中能使其更易于铺展涂抹,应用于化妆品尤其是粉底液能使其易于上妆,与皮肤更服帖。
附图说明
图1为桃胶与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图;
图3为桃胶及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的电镜显微图,其中,A为桃胶的电镜显微图,B为桃胶多糖的电镜显微图(左:500倍;右:5000倍);
图4为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气相色谱图,其中,A为单糖标准品的气相色谱图,B为桃胶多糖的气相色谱图;
图5为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在不同浓度溶液的流变特性图,其中,图5(A)为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图,图5(B)为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图;
图6为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对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图;
图7为采用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所制备的粉底液进行人体皮肤测试的结果图;
图8为采用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所制备的粉底液的使用评价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本发明桃胶多糖的制备
本发明桃胶多糖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浸泡溶胀:向10g桃胶中加入250mL纯水,搅拌均匀,桃胶完全湿润后浸泡12h至桃胶完全溶胀,清洗杂质;
(2)加热煎煮:向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的桃胶中加入纯水,加热煎煮,其中,料液比为1∶100g/mL,煎煮温度为80℃,煎煮时间为2h,得到料液1;
(3)高压均质:加热步骤(2)得到料液1,进行高压均质,其中,均质压力为80Bar,均质温度为130℃,均质时间为1h,使桃胶完全溶解分散,得到料液2;
(4)抽滤超滤:将步骤(3)得到的料液2进行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多糖粗提取液,将粗提液进行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3kDa的桃胶多糖,得到多糖提取液;
(5)冷冻干燥:将步骤(4)得到多糖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桃胶多糖。
实施例2本发明桃胶多糖的制备
本发明桃胶多糖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浸泡溶胀:向10g桃胶中加入250mL纯水,搅拌均匀,桃胶完全湿润后浸泡4h至桃胶完全溶胀,清洗杂质;
(2)加热煎煮:向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的桃胶中加入纯水,加热煎煮,其中,料液比为1∶50g/mL,煎煮温度为70℃,煎煮时间为2h,得到料液1;
(3)高压均质:加热步骤(2)得到料液1,进行高压均质,其中,均质压力为100Bar,均质温度为150℃,均质时间为2.5h,使桃胶完全溶解分散,得到料液2;
(4)抽滤超滤:将步骤(3)得到的料液2进行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多糖粗提取液,将粗提液进行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3kDa的桃胶多糖,得到多糖提取液;
(5)冷冻干燥:将步骤(4)得到多糖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桃胶多糖。
实施例3本发明桃胶多糖的制备
本发明桃胶多糖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浸泡溶胀:向10g桃胶中加入500mL纯水,搅拌均匀,桃胶完全湿润后浸泡12h至桃胶完全溶胀,清洗杂质;
(2)加热煎煮:向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的桃胶中加入纯水,加热煎煮,其中,料液比为1∶100g/mL,煎煮温度为60℃,煎煮时间为1.5h,得到料液1;
(3)高压均质:加热步骤(2)得到料液1,进行高压均质,其中,均质压力为60Bar,均质温度为121℃,均质时间为0.5h,使桃胶完全溶解分散,得到料液2;
(4)抽滤超滤:将步骤(3)得到的料液2进行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多糖提取液,将粗提液进行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3kDa的桃胶多糖,得到多糖提取液;
(5)冷冻干燥:将步骤(4)得到多糖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桃胶多糖。
对比例1桃胶多糖的制备
桃胶多糖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浸泡溶胀:向10g桃胶中加入250mL纯水,搅拌均匀,桃胶完全湿润后浸泡12h至桃胶完全溶胀,清洗杂质;
(2)常温常压提取:向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的桃胶中加入纯水,常温提取,其中,料液比为1∶100g/mL,常温条件下提取2h,得到料液1;
(3)抽滤超滤:将步骤(2)得到的料液1进行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多糖粗提取液,将粗提液进行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3kDa的桃胶多糖,得到多糖提取液;
(4)冷冻干燥:将步骤(3)得到多糖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桃胶多糖。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采用常温常压的方式对桃胶进行提取,其他同实施例1。
对比例2桃胶多糖的制备
桃胶多糖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浸泡溶胀:向10g桃胶中加入250mL纯水,搅拌均匀,桃胶完全湿润后浸泡12h至桃胶完全溶胀,清洗杂质;
(2)加热煎煮:向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的桃胶中加入纯水,加热煎煮,其中,料液比为1∶100g/mL,煎煮温度为80℃,煎煮时间为2h,得到料液1;
(3)抽滤超滤:将步骤(2)得到的料液1进行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多糖粗提取液,将粗提液进行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3kDa的桃胶多糖,得到多糖提取液;
(4)冷冻干燥:将步骤(3)得到多糖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桃胶多糖。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桃胶提取的过程中不进行高压均质步骤,其他同实施例1。
对比例3桃胶多糖的制备
桃胶多糖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浸泡溶胀:向10g桃胶中加入250mL纯水,搅拌均匀,桃胶完全湿润后浸泡12h至桃胶完全溶胀,清洗杂质;
(2)加热煎煮:向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的桃胶中加入纯水,加热煎煮,其中,料液比为1∶100g/mL,煎煮温度为80℃,煎煮时间为2h,得到料液1;
(3)高压均质:加热步骤(2)得到料液1,进行高压均质,其中,均质压力为80Bar,均质温度为110℃,均质时间为1h,使桃胶溶解分散,得到料液2;
(4)抽滤超滤:将步骤(3)得到的料液2进行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多糖粗提取液,将粗提液进行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3kDa的桃胶多糖,得到多糖提取液;
(5)冷冻干燥:将步骤(4)得到多糖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桃胶多糖。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步骤(3)高压均质步骤中均质温度为110℃,其他同实施例1。
对比例4桃胶多糖的制备
桃胶多糖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浸泡溶胀:向10g桃胶中加入250mL纯水,搅拌均匀,桃胶完全湿润后浸泡12h至桃胶完全溶胀,清洗杂质;
(2)加热煎煮:向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的桃胶中加入纯水,加热煎煮,其中,料液比为1∶100g/mL,煎煮温度为80℃,煎煮时间为2h,得到料液1;
(3)高压均质:加热步骤(2)得到料液1,进行高压均质,其中,均质压力为110Bar,均质温度为130℃,均质时间为1h,使桃胶溶解分散,得到料液2;
(4)抽滤超滤:将步骤(3)得到的料液2进行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多糖粗提取液,将粗提液进行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3kDa的桃胶多糖,得到多糖提取液;
(5)冷冻干燥:将步骤(4)得到多糖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桃胶多糖。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步骤(3)高压均质步骤中均质压力为110Bar,其他同实施例1。
对比例5桃胶多糖的制备
桃胶多糖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1)浸泡溶胀:向10g桃胶中加入250mL纯水,搅拌均匀,桃胶完全湿润后浸泡12h至桃胶完全溶胀,清洗杂质;
(2)加热煎煮:向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的桃胶中加入纯水,加热煎煮,其中,料液比为1∶100g/mL,煎煮温度为80℃,煎煮时间为2h,得到料液1;
(3)高压均质:加热步骤(2)得到料液1,进行高压均质,其中,均质压力为50Bar,均质温度为130℃,均质时间为1h,使桃胶溶解分散,得到料液2;
(4)抽滤超滤:将步骤(3)得到的料液2进行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多糖粗提取液,将粗提液进行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3kDa的桃胶多糖,得到多糖提取液;
(5)冷冻干燥:将步骤(4)得到多糖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桃胶多糖。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步骤(3)高压均质步骤中均质压力为50Bar,其他同实施例1。
应用实施例1一种粉底液的制备
一种粉底液的制备,以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
A相:聚甘油-3二异硬脂酸酯2份、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2.2份、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4份、硬质酸镁1份、霍霍巴(SIMMONDSIA CHINENSIS)籽油2份、矿油6份、凡士林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醇3份、羟苯丙酯0.09份、羟苯甲酯0.18份。
B相:异构十六烷6份、二氧化钛7份、C12-15醇苯甲酸酯4份、氧化铁红0.06份、氧化铁黄0.08份。
C相:水41份、氯化钠0.8份、丙二醇10份。
D相:实施例1中制备的桃胶多糖0份、水10份。
E相:人参香0.05份。
制备方法包括:
(1)将配方量的聚甘油-3二异硬脂酸酯、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硬质酸镁、霍霍巴(SIMMONDSIA CHINENSIS)籽油、矿油、凡士林、聚二甲基硅氧烷醇混合加热溶解,后加入C12-15醇苯甲酸酯、二氧化钛、氧化铁红、氧化铁黄、丙二醇进行高速均质,均质速度为3000rmp,使粉完全分散均匀。
(2)加入羟苯丙酯、羟苯甲酯、异构十六烷继续进行均质;
(3)用水溶解氯化钠,与步骤(2)制得溶液混合均匀,即得粉底液。
应用实施例2一种粉底液的制备
与应用实施例1区别的是,在于D相成分的含量不同,实施例1中制备的桃胶多糖2份、水10份;所述粉底液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包括:将D相中实施例1中制备的桃胶多糖用水配制成6%桃胶多糖溶液,其余的水用来溶解氯化钠,与步骤(2)制得溶液混合均匀,用6%桃胶多糖溶液调制溶液,调制成粉底液中桃胶多糖的最终浓度为0.1%,即得粉底液;其他应用实施例1相同。
应用实施例3一种粉底液的制备
与应用实施例1区别的是,在于D相成分的含量不同,实施例1中制备的桃胶多糖5份、水10份;所述粉底液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包括:将D相中实施例1中制备的桃胶多糖用水配制成6%桃胶多糖溶液,其余的水用来溶解氯化钠,与步骤(2)制得溶液混合均匀,用6%桃胶多糖溶液调制溶液,调制成粉底液中桃胶多糖的最终浓度为0.3%,即得粉底液;其他应用实施例1相同。
实验一桃胶多糖的性质实验
实验过程中,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桃胶多糖进行实验,测定桃胶多糖的性质;所述桃胶产自福建。
1.桃胶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取适量实施例1制备的桃胶多糖,于100℃烘箱中充分干燥,称取约2mg干燥后的样品和110mg干燥的溴化钾粉末,混均压制成约1mm的薄片,采用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Nexus Por Euro)进行分析,红外扫描条件:扫描波长及范围:4000~400cm-1;分辨率:4cm-1,同法制备原桃胶压片,将两个压片进行对比。
图1为桃胶及上述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桃胶多糖的红外光谱图。从图1图谱来看,3370.96cm-1处的宽峰和强峰被指定为O-H伸缩振动,2929.82cm-1处的吸收归因于C-H伸缩振动,1605.45cm-1和1417.42cm-1处被归为CO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200~800cm-1处为指纹区,1084.76cm-1处为β半乳聚糖特征吸收峰,1039.93cm-1处是阿拉伯聚糖的特征吸收峰,714.5cm-1处的吸收表明桃胶多糖存在呋喃环,即本发明的桃胶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与原桃胶基本保持一致,该多糖为目标桃胶多糖。
2.分子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桃胶多糖分子量分布进行检测。将10mg实施例1制备的桃胶多糖样品充分溶解于0.02M磷酸二氢钾溶液中,过0.22μm滤膜后进样检测。柱温保持在35±0.1℃,用0.02M磷酸盐缓冲液洗脱,流速为0.6mL/min,进样量为20μL。以洗脱体积(V)为横坐标,普鲁兰系列葡聚糖(Sigma-Aldrich Co.,Ltd,CAS:9004-54-0)标准品分子量的对数值(LogMw)纵坐标,得到的标准曲线用于计算桃胶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桃胶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图,如图2所示桃胶多糖的分子量呈单峰分布,对应保留时间为20.89min,根据保留时间计算分子量为60.3kDa,峰面积占比为98.68%。
将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桃胶多糖20℃常压下溶解于100g水中进行溶解度实验,可溶解30g桃胶多糖,可见本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桃胶多糖产品,其溶解度从现有桃胶类聚合物产品5%左右提高到了高达30%,由此可见,本发明所制备的桃胶多糖分子量较文献报道的结果大大降低,其高效液相色谱图呈单峰分布,因此,本发明所制备的桃胶多糖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3.桃胶多糖的电镜分析:将桃胶多糖送检进行电镜扫描。具体地取适量干燥桃胶多糖,使用专用导电胶将其粘贴在样品盘上,喷金处理后,观察和拍摄桃胶多糖的微观结构。
图3为桃胶及桃胶多糖的电镜显微图,其中,图3(A)为桃胶的电镜显微图,图3(B)为桃胶多糖的电镜显微图(左:500倍;右:5000倍)。如图3所示采用扫描电镜对桃胶及桃胶多糖的显微形貌进行观察,桃胶多糖和桃胶表面粗糙,由不规则的块状颗粒组成,而本发明采用高温高压处理使桃胶多糖的块状颗粒更加细小,使桃胶多糖的溶解性和生物活性均提高。
4.单糖组成分析:称取相应量的桃胶多糖或者单糖标准品(阿拉伯糖、鼠李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葡萄糖醛酸)于棕色小瓶中(样品量为2mg),加入100μL肌醇(1mg/mL)作为内标,-80℃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加入1mL无水盐酸甲醇,采用氮气封管,80℃反应24h后用氮气挥干甲醇。甲醇挥干后,加入1mL无水甲醇洗涤样品并吹干,重复三次。加入200μL TMS衍生试剂(六甲基二硅氮烷∶三甲基氯硅烷∶吡啶的体积比=2∶1∶5,混匀后,-20℃保存),混合后静置30min,6000rpm离心2min,取1μL上清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分析条件:色谱柱,DB-5毛细管柱(30米×0.25mm;安捷伦技术,美国);升温程序:1℃/min从140℃至170℃,6℃/min升温至250℃,随后再30℃/min升温至260℃,保持3min;进样温度:260℃;检测器温度:260℃;载气:氮气;流速:0.9mL/min,分流比为20∶1。
以肌醇作为内标物,采用相对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相对保留时间即各标准单糖相对于内标肌醇的保留时间。以单糖标准品浓度(x)为横坐标,以相对峰面积(单糖标准品峰面积∶肌醇内标锋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公式(表1),由此计算得出桃胶多糖中的各单糖的含量,进而计算得到所含单糖的摩尔百分比。
表1 9种标准单糖的三甲基硅醚衍生物的线性公式
单糖种类 线性公式 相对保留时间
阿拉伯糖 y=0.4x-0.04 0.33
鼠李糖 y=0.67x-0.09 0.36
岩藻糖 y=0.35x-0.03 0.39
木糖 y=0.49x-0.05 0.46
甘露糖 y=0.67x-0.03 0.67
半乳糖 y=0.33x-0.05 0.75
半乳糖醛酸 y=0.22x-0.02 0.81
葡萄糖 y=0.47x 0.83
葡萄糖醛酸 y=0.27x-0.02 0.8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桃胶多糖气相色谱图,其中,图4(A)为单糖标准品的气相色谱图,图4(B)为桃胶多糖的气相色谱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制备桃胶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还含有少量的葡萄糖醛酸、甘露糖和鼠李糖。其中,与单糖标准品相比,阿拉伯糖含量较高,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含量有所下降,同时其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葡萄糖醛酸、甘露糖和鼠李糖摩尔百分比分别为57.4%、25.9%、10.9%、2.2%,1.9%和1.7%。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桃胶多糖,阿拉伯糖含量丰富,具有更好的乳化能力和稳定性,进一步扩大了桃胶多糖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5.流变学特性分析:采用旋转流变仪(沃特斯中国有限公司,DHR-2DHR-2)对流变特性进行检测。流变仪检测条件为:直径为4cm,间隙为1mm,温度为25℃。
剪切应力试验:剪切速率范围为0.1~100s-1,检测样品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变化的情况,并采用幂律方程对数据点进行回归拟合,该方程用于描述假塑性流体的流变特性,方程如下:
τ=Kγn
其中:τ为剪切应力(Pa);γ为剪切速率(s-1);K为稠度系数(Pa·sn);n为流动指数。
粘弹性检测:测试之前,设定频率为1Hz,进行应变扫描试验,应变范围为0.1~100%,以确定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之间的线性粘弹区。在确定的线性粘弹区中,确定应变值为0.3%。设定应变值为0.3%,进行频率扫描试验,频率范围为0.1~100rad/s,以检测样品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变化。
温度扫描试验:设成频率为1Hz,应变值为0.3%,检测15~80℃之间样品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变化,测试过程中,使用低浓度硅油覆盖样品,防止水分的挥发。
图5为桃胶多糖在不同浓度溶液的流变特性图,其中,图5(A)为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图,图5(B)为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图。如图5所示,1%~4%浓度下的桃胶多糖均呈现了典型的剪切稀化行为,即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这是由于分子间缠结断裂速率大于重组速率,导致分子间流动阻力变小,从而表现出粘度的降低,由此可以判定桃胶多糖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而剪切稀化特性使得产品在使用时具有较好的涂抹性能,有助于桃胶多糖在化妆品中的进一步应用。
桃胶多糖体系的假塑性特性可以用幂律方程进行回归拟合,进而得到稠度指数(K)和流动指数(n)。如表2所示,表2中给出了不同浓度桃胶多糖的稠度指数(K)和流动指数(n)。结果显示,桃胶多糖的幂律方程拟合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表明该模型对于桃胶多糖的静态流变学特性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稠度指数K值随着桃胶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桃胶多糖的粘稠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变大;相反的,桃胶多糖的流体指数n随着桃胶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n均小于1,更进一步印证桃胶多糖为假塑性流体。同时,n也可以直观反映样品的抗剪切性,n越小,抗剪切性越强,其附着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对于诸如粉底、遮瑕等此类需要较长时间附着在皮肤表层的产品来说,n值越小的产品可以使产品不易产生形变,可以更好稳定附着于皮肤表面,有利于在此类产品中应用。
表2不同浓度桃胶多糖的抗剪切性拟合参数
桃胶浓度(%) K(Pa·sn) n R2
1 0.077±0.002 0.719±0.006 0.99
2 0.144±0.006 0.713±0.009 0.99
3 0.485±0.019 0.622±0.01 0.99
4 1.037±0.040 0.562±0.009 0.99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桃胶多糖具有剪切稀化的现象,添加于化妆品中能使其更易于铺展涂抹,应用于化妆品尤其是粉底液能使其易于上妆,与皮肤更服帖。
6.桃胶多糖得率的计算:分别测定本发明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桃胶多糖的提取得率,其中,提取得率(%)=不同方法提取得到的桃胶多糖的重量/提取前的原桃胶重量×100%,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表3桃胶多糖提取得率表
实施例 原桃胶重量(g) 提取后桃胶多糖的重量(g) 提取得率(%)
实施例1 10 8.5 85
对比例1 10 0.5 5
对比例2 10 6.0 60
对比例3 10 6.8 68
对比例4 10 7.5 75
对比例5 10 7.0 70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桃胶多糖,以质量含量计,包括85%以上的桃胶多糖。
实验二 本发明桃胶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细胞形成氧化损伤的影响
人体内多种物质代谢过程会产生自由基,单线态氧激活活性氧系统,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消耗谷胱甘肽等还原性物质,造成胞内铁离子超载,触发铁死亡机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而过氧化氢会通过Fenton反应产生更多的自由基、活性氧物质,进而引起更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大量的活性氧不仅会阻碍损伤组织的修复,也会导致皮肤的衰老。多种研究表明,对抗氧化反应能有效改善皮肤的色斑、暗沉和松弛等问题,对抗皮肤衰老。因此,本发明采用过氧化氢诱导L929细胞形成氧化应激模型,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桃胶多糖进行实验,测定本发明桃胶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细胞形成氧化损伤的影响。
抗氧化活性检测:采用Cell Counting Kit 8(CCK-8)检测试剂盒(同仁化学研究所DOJINDO)进行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实验。L929细胞生长至对数期,经细胞传代操作后,用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并调节细胞密度为1×105个/mL,按照100μL/孔加入到96孔板中(5个复孔),37℃培养12h,观察每个孔细胞密度是否大致相同。吸弃旧培养基,再加入不同浓度的多糖溶液100μL,在37℃下培养24h,随后每孔加入10μL CCK-8溶液,置于培养箱中培养3h后于450nm处检测各孔吸光值,根据以下公式计算L929细胞活力:
细胞活力(%)=(Adrug/Acontrol)×100%
式中,Adrug和Acontrol分别表示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吸光值。
在过氧化氢诱导L929细胞形成氧化损伤模型时,先加入溶解于完全培养基的多糖溶液培养24h后,吸弃多糖溶液,加入600μM过氧化氢刺激2.5h后立即弃除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100μL CCK-8稀释液(DMEM∶CCK-8=10∶1),置于培养箱中培养3h后于450nm处检测各孔吸光值,计算细胞活力。
实验结果:如图6(A)所示,L929细胞活力随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细胞活力为50%时的过氧化氢浓度为600μM,因此,以600μM为L929细胞氧化造模浓度,刺激时间为2.5h。由图6(B)可知,600μM过氧化氢刺激L929细胞2.5h后,细胞活力大大降低。
由此可知,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能够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活性氧水平上升,从而改善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发挥抗氧化作用,将其加入到化妆品中有助于防止过氧化氢所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
实验三人体皮肤测试
具体测试步骤为:将应用实施例1制备的未添加桃胶多糖和应用实施例3制备的桃胶多糖粉底液分别发放给30名(25~40岁之间)皮肤健康的男女受试者,受试部位为人体手臂内侧,每个受试者连续3天在同个时间点,用清水清洁后擦干表面水分,选取手臂内侧相邻部位大小一致的皮肤标记序号,分别涂抹两种等量的粉底液铺展均匀,数据采集采用皮肤测试仪(广州博丹美容仪器有限公司,A308S)进行,测试项目包括油脂、紫外斑、毛孔,数据采集包括涂抹粉底液前后的皮肤状况,采集时间为使用前以及使用3天后,每项数据测量3次,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人体皮肤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从测试结果显示,添加桃胶多糖的粉底液受试者使用后皮肤表面油脂,毛孔,紫外斑均比未添加桃胶多糖的粉底液减少更多,表明添加桃胶多糖的粉底液控油能力好且受试者的毛孔更加细腻,紫外斑生成减少。
有研究表明油脂的过量分泌是导致粉底液快速暗沉的主要原因,添加本发明制得的桃胶多糖的粉底液不仅能很好的抑制皮肤油脂分泌且不会阻塞毛孔使毛孔粗大,并能有效防止色素斑的形成,使得皮肤更加细腻有光泽。
实验四涂抹后皮肤肤感测试
具体测试步骤为:将应用实施例1-3的3款粉底液分别分发给30名面部皮肤健康的女性受试者,每个受试者连续3天在同个时间点,经过相同的简单清洁和护肤后,使用不同款的样品,每款粉底液使用1天,共3天,并在每种粉底液使用前后进行感官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提亮肤色效果、毛孔填充度、抗暗沉能力。采用10分制,10分认为体验感最好,9分次之,1分为体验感最差,测试结果取平均值,见图8。
实验结果:对于应用实施例1-3所提供的粉底液肤感测试评分结果如图8所示,志愿者一致认为添加了桃胶多糖的使用感受更好,此外,根据志愿者反馈,添加桃胶多糖的粉底液涂抹后的成膜速度比未添加桃胶多糖的更快,其可能的原因是:桃胶多糖本身具有乳化作用,添加桃胶多糖后能与成膜剂和油体一起运作,加快成膜速度,以改善粉底液的持妆性和护色性,发挥抗暗沉能力,同时桃胶多糖为假塑性流体,浓度越高其具有抗剪切性越强,使粉底液的附着力得到提高,有助于更好稳定附着于皮肤表面,维持粉底液的稳定性,防止暗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桃胶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浸泡溶胀:向桃胶中加入纯水,搅拌均匀,桃胶完全湿润后浸泡至桃胶完全溶胀,清洗杂质;
(2)加热煎煮:向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的桃胶中加入纯水,加热煎煮,得到料液1;
(3)高压均质:加热步骤(2)得到料液1,进行高压均质,使桃胶完全溶解分散,得到料液2;
(4)抽滤超滤:将步骤(3)得到的料液2进行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多糖粗提取液,将粗提液进行超滤,得到多糖提取液;
(5)冷冻干燥:将步骤(4)得到多糖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桃胶多糖;
所述步骤(2)加热煎煮过程中桃胶与纯水的料液比为1g∶50~100mL;煎煮温度为60~80℃,煎煮时间为1.5~2h;
所述步骤(3)高压均质过程中均质压力为60~80Bar,均质温度为121~150℃,均质时间为0.5~2.5h;
所述步骤(4)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3kDa的桃胶多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浸泡溶胀过程中桃胶与纯水的料液比为1g∶25~50mL;溶胀时间为4~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桃胶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50~100kDa。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桃胶多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桃胶多糖在制备化妆品中的用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妆品包括但不限于底妆产品。
CN202310725444.0A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桃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6693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5444.0A CN116693713B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桃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5444.0A CN116693713B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桃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3713A CN116693713A (zh) 2023-09-05
CN116693713B true CN116693713B (zh) 2024-04-26

Family

ID=87828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5444.0A Active CN116693713B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桃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9371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3234A (zh) * 2017-09-29 2017-11-24 贵州爽口达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桃胶多糖的提取工艺
CN111214483A (zh) * 2020-03-04 2020-06-02 美尔健(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桃胶多糖的应用
KR102130149B1 (ko) * 2019-12-11 2020-07-03 (주)더마랩 복사나무 검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2891266A (zh) * 2019-12-25 2021-06-04 太和康美(北京)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桃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68484A (zh) * 2022-09-28 2022-11-22 水羊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桃胶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化妆品
CN115517371A (zh) * 2022-08-10 2022-12-2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低粘度桃胶多糖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3234A (zh) * 2017-09-29 2017-11-24 贵州爽口达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桃胶多糖的提取工艺
KR102130149B1 (ko) * 2019-12-11 2020-07-03 (주)더마랩 복사나무 검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2891266A (zh) * 2019-12-25 2021-06-04 太和康美(北京)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桃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14483A (zh) * 2020-03-04 2020-06-02 美尔健(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桃胶多糖的应用
CN115517371A (zh) * 2022-08-10 2022-12-2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低粘度桃胶多糖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68484A (zh) * 2022-09-28 2022-11-22 水羊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桃胶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化妆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桃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王春雨;郭衍俊;张乃强;董建;;泰山医学院学报(0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3713A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09107A1 (en) Hyaluronic acid composition having permeation-promoting effect,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10279638B (zh) 一种修复肌肤用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ao et al.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potential antioxidant and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 from Sargassum pallidum
CN108434064A (zh) 兼具皮肤抗炎袪痘和修复功能的护肤品
CN103083214A (zh) 一种芦荟保湿液及应用
CN115517999B (zh) 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在美容护肤中的应用
Zhang et al. Comprehensive review in moisture retention mechanism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algae, plants, bacteria and fungus
AU2020459437A1 (en)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Harms homogeneous polysaccharid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US6274123B1 (en) Use of an extract of the genus Adansonia
CH692902A5 (fr) Utilisation d'un extrait d'Eriobotrya japonica, notamment dans le domaine de la cosmétique, pour stimuler la synthèse des glycosaminoglycanes.
CN113116755A (zh) 一种促渗透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020011957A (ko) 항-라디칼형 작용을 하는 식물 추출물의 용도
CN112891266A (zh) 一种桃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50234A (zh) 一种舒敏修复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Lourith et al. Ceylon spinach: a promising crop for skin hydrating products
CN116693713B (zh) 一种桃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01412B (zh) 一种皮脂仿生组合物及其应用和化妆品
CN114767608B (zh) 一种天然植物养护焕颜复配护肤品原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419744A (zh) 一种抗糖化润肤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2297B (zh) 一种草本与珍珠粉结合的美颜亮肤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
CN116120420A (zh) 燕窝多肽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抗衰老美白中的应用
JP2003012532A (ja) ヒアルロニダーゼ阻害剤、ヘキソサミニダーゼ遊離阻害剤、サイクリックampホスホジエステラーゼ阻害剤及び肌荒れ改善化粧料
KR20180124443A (ko) 흰목이버섯 자실체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피부장벽강화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8379135B (zh) 一种紫芝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
CN113749975B (zh) 一种抗刺激组合物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8

Address after: No. 301, 3rd Floor, Building D, Micro Think Tank Industrial Park, No. 8 Xianke 1st Road,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Airport Huadu)

Applicant after: Kelemei (Guangzhou)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1, Building 1,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80 Waihuan East Road, Xiaoguwei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Siyan Bio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