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2826A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键合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键合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2826A
CN116682826A CN202310637357.XA CN202310637357A CN116682826A CN 116682826 A CN116682826 A CN 116682826A CN 202310637357 A CN202310637357 A CN 202310637357A CN 116682826 A CN116682826 A CN 116682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signal lin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73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彦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New Displa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New Displa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New Displa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New Displa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73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28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2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28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01L27/124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for preventing breakage, peeling or short circuit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9Multistep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显示面板、显示装置、键合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信号线、连接线和凸起结构,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至少部分信号线位于第一表面,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第一部分与信号线电连接,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表面,至少部分连接部分位于第三表面,凸起结构位于第二表面,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的高度。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连接线与载物台之间有间隙,降低连接线因受到挤压力而导致开裂的概率,进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键合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键合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的巨量转移工序中,将显示面板放置于键合装置的载物台上,由于显示面板的连接线凸出于基板的表面,使得连接线成为显示面板与载物台的受力部位。在键合时,连接线位置因集中受力,易导致走线开裂,进而影响产品的良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显示面板,能够降低连接线开裂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信号线、连接线和凸起结构,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至少部分信号线位于第一表面,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第一部分与信号线电连接,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表面,至少部分连接部分位于第三表面,凸起结构位于第二表面,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的高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键合装置,用于转移显示单元至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基板、信号线和连接线,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至少部分信号线位于第一表面,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第一部分与信号线电连接,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表面,至少部分连接部分位于第三表面;键合装置包括载物台,载物台包括用于承托阵列基板的第四表面,第四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第二部分在第四表面的正投影位于凹槽在第四表面的正投影之内。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在第一表面上形成信号线;在第二表面上形成凸起结构;在基板上形成连接线,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第一部分与信号线电连接,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表面,至少部分连接部分位于第三表面,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第二部分的高度小于凸起结构的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信号线、连接线和凸起结构,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至少部分信号线位于第一表面,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第一部分与信号线电连接,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表面,至少部分连接部分位于第三表面,凸起结构位于第二表面;通过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的高度,使得显示面板在键合时,凸起结构成为显示面板与载物台的受力部位,连接线与载物台之间有间隙,降低连接线因受到挤压力而导致开裂的概率,进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和载物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一种示例的载物台和图2中显示面板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显示面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另一种示例的载物台和图2中显示面板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又一种示例的载物台和图2中显示面板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图10示出还一种示例的载物台和图2中显示面板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12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13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14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15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还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23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24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载物台;102、第四表面;103、凹槽;
10、显示面板;11、显示装置;
100、基板;110、第一表面;120、第二表面;130、第三表面;140、衬底;150、阵列层;
200、信号线;210、焊盘;
300、连接线;310、第一部分;320、第二部分;330、连接部分;
400、凸起结构;500、导电结构;600、保护层;700、电极层;
800、显示单元;810、第一电极;820、第二电极;
AA、显示区;NA、非显示区;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基板的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和载物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申请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10为了实现轻薄化与方便布线,会采用侧边走线的方式,既在基板100的侧面设置连接线300连接基板100的正面与背面。然而连接线300在基板100的背面会凸出于基板100表面,在显示面板10的转移工序中,会将显示面板10放置于键合装置的载物台101上,并对显示面板10施加压力。由于显示面板10的连接线300凸出于基板100的表面,使得连接线300成为显示面板10与载物台101的受力部位。在键合时,连接线300位置因集中受力,易导致走线开裂,进而影响产品的良率。
鉴于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信号线、连接线和凸起结构,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至少部分信号线位于第一表面,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第一部分与信号线电连接,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表面,至少部分连接部分位于第三表面,凸起结构位于第二表面,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的高度。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信号线、连接线和凸起结构,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至少部分信号线位于第一表面,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第一部分与信号线电连接,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表面,至少部分连接部分位于第三表面,凸起结构位于第二表面;通过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的高度,使得显示面板在键合时,凸起结构成为显示面板与载物台的受力部位,连接线与载物台之间有间隙,降低连接线因受到挤压力而导致开裂的概率,进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介绍。在此说明,附图中,基板的厚度方向为z方向,第一方向为x方向,第二方向为y方向。在附图中,为了方便绘图,图中的尺寸与现实尺寸并不一定成比例。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一种示例的载物台和图2中显示面板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00、信号线200、连接线300和凸起结构400,基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和连接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的第三表面130,至少部分信号线200位于第一表面110。连接线300包括第一部分310、第二部分320和连接第一部分310、第二部分320的连接部分330。第一部分310与信号线200电连接,第二部分320位于第二表面120,至少部分连接部分330位于第三表面130,凸起结构400位于第二表面120,在基板100的厚度方向(图中的z方向)上,凸起结构400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320的高度。
可选的,第一表面110朝向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第二表面120朝向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第三表面130可以理解为基板100的侧面,连接线300从基板100的侧面处连接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
可选的,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均与厚度方向z垂直。可选的,图中的虚线指的不是实体连线,而是显示区AA与非显示区NA的分界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00、信号线200、连接线300和凸起结构400,基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和连接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的第三表面130,至少部分信号线200位于第一表面110。连接线300包括第一部分310、第二部分320和连接第一部分310、第二部分320的连接部分330。第一部分310与信号线200电连接,第二部分320位于第二表面120,至少部分连接部分330位于第三表面130,凸起结构400位于第二表面120;通过在基板100的厚度方向z上,凸起结构400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320的高度,使得显示面板10在键合时,凸起结构400成为显示面板10与载物台101的受力部位,连接线300与载物台101之间有间隙,降低连接线300因受到挤压力而导致开裂的概率,进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请参考图4,图4是本申请一种显示面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均平行于第二表面120,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厚度方向z之间两两相交。
如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凸起结构400呈阵列排布。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通过使多个凸起结构400呈阵列排布,多个凸起结构400之间分散受力,提高显示面板10在键合时的稳定性,以及降低凸起结构400在受力过大时开裂的风险。
请参考图5和图6,图5是本申请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是本申请一种显示面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另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三个凸起结构400之间的连线组成等边三角形。
可选的,凸起结构400之间的连线(图中的虚线)指的不是实体连线,而是凸起结构400的重心之间的连接辅助线,便于描述凸起结构400之间的阵列排布形状。
可选的,凸起结构400在垂直于基板100的厚度方向z上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如图5所示)、多边形(如图6所示)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通过使相邻的三个凸起结构400之间的连线组成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受力稳定,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10在键合时的稳定性,以及降低凸起结构400在受力过大时开裂的风险。
请继续参考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导电结构500,至少部分导电结构500位于第二表面120和第二部分320之间,且导电结构500与第二部分320电连接。
可选的,导电结构500与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或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电连接,导电结构500用于通过连接线300为信号线200提供电信号,进而实现显示面板10的发光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导电结构500位于第二表面120和第二部分320之间,在基板100的背光侧布置导电结构500,降低导电结构500布线难度的同时,还减小了显示面板10的边框宽度。
请继续参考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基板100的厚度方向z上,凸起结构400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320与导电结构500的高度之和。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通过使凸起结构400的高度(图中的H1)大于第二部分320与导电结构500的高度之和(图中的H2),实现连接线300载物台101之间有间隙,降低连接线300因受到挤压力而导致开裂的概率,进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请继续参考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保护层600,位于连接线30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保护层600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可选的,保护层600包覆于连接线300外侧,用于隔绝连接线300,避免连接线300漏电、串扰,影响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同时降低连接线300的氧化速度,提高连接线300的寿命。
可选的,保护层600的材质为有机绝缘材料,有机材料耐刮擦且有一定延展性,进一步提高保护层600对连接线300的保护效果。
可选的,在基板100的厚度方向z上,凸起结构400的高度(图中的H1)大于第二部分320、导电结构500与保护层600的高度之和(图中的H3),以实现连接线300载物台101之间有间隙,降低连接线300因受到挤压力而导致开裂的概率,进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请继续参考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凸起结构400的材质为有机材料。
可选的,凸起结构400的材料为叠氮醌类化合物,烯类聚合物,聚乙烯醇月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凸起结构400的材质为有机材料,有机材料的内应力小,在厚度大时不容易开裂,且容易实现凸起结构400的图案化设计。
请参考图7,图7示出另一种示例的载物台和图2中显示面板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基板100可以包括衬底140和阵列层150,阵列层150可以包括驱动电路和驱动信号线,可以通过驱动信号线向驱动电路传输驱动信号。
请继续参考图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电极层700,电极层700位于第一表面110,电极层700与信号线200电连接。
可选的,图中的虚线指的不是实体连线,而是显示区AA与非显示区NA的分界线,电极层700位于显示区AA。电极层700与阵列层150电连接,阵列层150与信号线200电连接,既电极层700与信号线200通过阵列层150电连接。第一表面110上还设有焊盘210,且焊盘210位于非显示区NA,信号线200一端与阵列层150中的驱动电路电连接,另一端设置于第一表面110且与焊盘210电连接。导电结构500通过连接线300、焊盘210、信号线200和阵列层150为电极层700提供电源电压,进而实现显示面板10的发光功能。
可选的,焊盘210与信号线200异层设置时,信号线200可以通过过孔与焊盘210连接。
可选的,至少部分信号线200与阵列层150同层设置,焊盘210与电极层700同层设置。通过使至少部分信号线200与阵列层150同层设置,焊盘210与电极层700同层设置,降低显示面板10的厚度,有利于显示面板10的轻薄化。
请继续参考图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800,显示单元800与电极层700电连接。
可选的,导电结构500通过连接线300、信号线200、阵列层150和电极层700为显示单元800供电,进而驱动显示单元800发光,实现显示面板10的显示功能。
可选的,显示单元800为Micro LED(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与显示单元800电连接的第一电极810和第二电极820,第一电极810和第二电极820位于显示单元800与电极层700之间。第一电极810和第二电极820中的其中一个通过电极层700与阵列层150中的P型半导体材料电连接,另一个通过电极层700与阵列层150中的N型半导体材料电连接。请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1,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由于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因此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具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1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电子书、电视机、门禁、智能固定电话、控制台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
请参考图9,图9示出又一种示例的载物台和图2中显示面板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如图9所示,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键合装置,用于转移显示单元800至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基板100、信号线200和连接线300,基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和连接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的第三表面130,至少部分信号线200位于第一表面110。连接线300包括第一部分310、第二部分320和连接第一部分310、第二部分320的连接部分330。第一部分310与信号线200电连接,第二部分320位于第二表面120,至少部分连接部分330位于第三表面130。键合装置包括载物台101,载物台101包括用于承托阵列基板的第四表面102,第四表面102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03,第二部分320在第四表面102的正投影位于凹槽103在第四表面102的正投影之内。
可选的,键合装置通过热压键合工艺或激光键合工艺将显示单元800转移至阵列基板上。
可选的,连接部分330在第四表面102的正投影位于凹槽103在第四表面102的正投影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键合装置,通过使第二部分320在第四表面102的正投影位于凹槽103在第四表面102的正投影之内,阵列基板放置于第四表面102上时,位于第二表面120上的第二部分320可以容纳于凹槽103内,避免第二部分320成为基板100与载物台101之间的受力部位,降低连接线300因受到挤压力而导致开裂的概率,进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载物台101的厚度方向(图中的z方向)上,凹槽103的深度(图中的H4)大于第二部分320的高度(图中的H5)。
本申请实施例的键合装置,通过使凹槽103的深度大于第二部分320的高度,使得阵列基板在键合时,连接线300与第四表面102之间有间隙,降低连接线300因受到挤压力而导致开裂的概率,进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请参考图10,图10示出还一种示例的载物台和图2中显示面板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阵列基板还包括凸起结构400,凸起结构400位于第二表面120,在基板100的厚度方向(图中的z方向)上,凸起结构400的高度与凹槽103的深度之和(图中的H6)大于第二部分320(图中的H5)的高度。
请参考图11和图12,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01,提供基板,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
步骤S02,在第一表面上形成信号线。
步骤S03,在第二表面上形成凸起结构。
步骤S04,在基板上形成连接线,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第一部分与信号线电连接,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表面,至少部分连接部分位于第三表面;在基板的厚度方向z上,第二部分的高度小于凸起结构的高度。
可选的,上述步骤S02至步骤S04的顺序可调换,例如先制备信号线,再制备凸起结构,最后制备连接线,也可以先制备信号线和连接线,再制备凸起结构,或者,先制备凸起结构,再制备信号线和连接线。
可选的,如图12所示,步骤S02包括步骤S021和步骤S022,步骤S021为在第一表面上形成电极层;步骤S022为在第一表面上形成信号线,至少部分信号线与电极层同层设置。其中,步骤S022在第一表面上形成信号线时,还在第一表面上形成焊盘,焊盘位于非显示区,焊盘与信号线电连接。
可选的,在步骤S03中,形成凸起结构时,需要将基板翻转使第二表面朝上。在翻转基板前,会在第一表面上贴保护膜,用以保护第一表面上的器件不被污染。
可选的,步骤S04包括步骤S041、步骤S042和步骤S043,步骤S041为在第二表面上形成导电结构。步骤S042为在基板上形成连接线,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第一部分与信号线电连接,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表面,至少部分连接部分位于第三表面;在基板的厚度方向z上,第二部分的高度小于凸起结构的高度。至少部分导电结构位于第二表面和第二部分之间,且导电结构与第二部分电连接。步骤S043为在连接线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保护层。其中,步骤S042中,焊盘与信号线电连接,第一部分与焊盘电连接,第一部分通过焊盘与信号线电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04位于步骤S03之后进行。
可选的,步骤S03位于步骤S02之后进行,将凸起结构的制备放在信号线的制备之后进行,凸起结构不会影响基板在步骤S01和步骤S02时的真空吸取与转运,降低对现有产线的改进成本。
请参考图13至图17,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12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13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14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15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3至图1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1,提供基板100,基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和连接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的第三表面130。基板100还包括衬底140和阵列层150,至少部分信号线200与阵列层150同层设置。
步骤S12,在第一表面110上形成电极层700,在第二表面120上形成导电结构500(如图14所示)。
步骤S13,在第一表面110上形成焊盘210和第一部分310,焊盘210连接第一部分310与信号线200,信号线200与电极层700电连接(如图15所示)。
步骤S14,在第二表面120上形成第二部分320,第二部分320与导电结构500电连接;在第三表面130上形成连接第一部分310、第二部分320的连接部分330(如图16所示)。
步骤S15,在第二表面120上形成凸起结构400,在基板100的厚度方向z上,第二部分320的高度小于凸起结构400的高度(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的制备方法,将凸起结构400的制备放在信号线200和连接线300的制备之后进行,凸起结构400不会影响基板100在前期步骤时的真空吸取与转运,降低对现有产线的改进成本。
请参考图18至图20,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还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9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23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步骤S24完成之后在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8至图20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21,提供基板100,基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和连接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20的第三表面130。基板100还包括衬底140和阵列层150,至少部分信号线200与阵列层150同层设置。
步骤S22,在第一表面110上形成电极层700,在第二表面120上形成导电结构500。
步骤S23,在第二表面120上形成凸起结构400(如图19所示)。
步骤S24,在第一表面110上形成焊盘210,焊盘210与信号线200电连接,信号线200与电极层700电连接(如图20所示)。
步骤S25,在基板100上形成连接线300,连接线300包括第一部分310、第二部分320和连接第一部分310、第二部分320的连接部分330;第一部分310通过焊盘210与信号线200电连接,第二部分320位于第二表面120,至少部分连接部分330位于第三表面130;在基板100的厚度方向z上,第二部分320的高度小于凸起结构400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
信号线,至少部分所述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表面;
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表面,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表面;
凸起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结构呈阵列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三个所述凸起结构之间的连线组成等边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电结构,至少部分所述导电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二部分之间,且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部分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导电结构的高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层,位于所述连接线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保护层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材质为有机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电极层与所述信号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单元,位于所述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电极层电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1.一种键合装置,用于转移显示单元至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板、信号线和连接线,所述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至少部分所述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表面,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表面;所述键合装置包括:
载物台,所述载物台包括用于承托所述阵列基板的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四表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凹槽在所述第四表面的正投影之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物台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
1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
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信号线;
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凸起结构;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表面,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表面,在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连接线的步骤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凸起结构的步骤之后进行。
CN202310637357.XA 2023-05-31 2023-05-31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键合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6828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7357.XA CN116682826A (zh) 2023-05-31 2023-05-31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键合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7357.XA CN116682826A (zh) 2023-05-31 2023-05-31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键合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2826A true CN116682826A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8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7357.XA Pending CN116682826A (zh) 2023-05-31 2023-05-31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键合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28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7559B (zh) 可拉伸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EP4050667A1 (en) Light emitting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276474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1289633B2 (en) LED array pack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0837757U (zh) 显示基板、拼接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61057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KR20200000510A (ko) 연성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7477647B2 (ja) 積層構造体、表示スクリーン、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1414099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12713168A (zh) 可拉伸显示装置
US2021000567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725379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6682826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键合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4068503A (zh) 微型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0468470B2 (en) OLED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KR102632269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3066393B (zh) 显示装置
KR102653995B1 (ko) 수용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10047990B (zh) 导电薄膜、光电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382615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09501A (zh) 芯片绑定结构
CN113826449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2019200A1 (ja) 透明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45134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220629950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