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6660B - 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6660B
CN116676660B CN202310969022.8A CN202310969022A CN116676660B CN 116676660 B CN116676660 B CN 116676660B CN 202310969022 A CN202310969022 A CN 202310969022A CN 116676660 B CN116676660 B CN 1166766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s
electrode plates
power supply
compensating
suppl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90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76660A (zh
Inventor
殷闽
程冠博
吴晓玲
黄陈
程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Sum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Sum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Sum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Sum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90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76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76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6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76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6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F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REMOVAL OF MATERIALS FROM OBJECT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F1/00Electrolytic cleaning, degreasing, pickling or descaling
    • C25F1/02Pickling; Descaling
    • C25F1/04Pickling; Descaling in solution
    • C25F1/06Iron or st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3/00Devices for cleaning metal product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B21C43/02Devices for cleaning metal product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drawing or wind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21C43/04Devices for de-scaling wire or like flexible wor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5/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Pretreatment or after-treatment of workpieces
    • C25D5/34Pretreatment of metallic surfaces to be electroplated
    • C25D5/36Pretreatment of metallic surfaces to be electroplated of iron or ste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7/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rticle coated
    • C25D7/06Wires; Strips; Foils
    • C25D7/0607Wi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F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REMOVAL OF MATERIALS FROM OBJECT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F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removal of material from objects; Servicing or oper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And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By Chemical Method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系统及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将合金线材经过依序的碱洗工序、酸洗工序和深加工工序,制备出所述深加工合金线;所述深加工工序为表面镀覆工序或拉拔工序;所述碱洗工序包括:在线材通过N对电极板时,启动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进行供电,以开始碱洗;在直流供电模块的供电期间控制直流供电模块按照周期T进行极性切换;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如此,可以对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进行补偿碱洗,提升碱性效果,为后续酸洗降低难度奠定基础,如此,所得深加工合金线的深加工难度低且产品良率高。

Description

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线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合金线材的深加工过程中,或者说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制备中,例如以钢丝、铝合金丝作为初始合金线材,将该初始合金线材进一步深加工成电镀丝(例如镀锌钢丝、镀铜钢丝等)、或者拉拔丝(例如钢帘线、金刚线母线等)等深加工合金线时,常常需要对合金线材先采用碱洗系统进行碱洗,而后再进行酸洗,以去除线材表面的氧化皮。
通常的,碱洗系统包括碱洗槽、沿碱洗槽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多块电极板以及供电电源。其中,多块电极板并排平铺在碱洗槽的底部,并且与供电电源电连接,具体地,相邻两块电极板连接供电电源以分别用作阳极板和阴极板;碱洗槽内填充有碱液且其两端分别有放线口和收线口。在应用中,线材从放线口向收线口运动时,线材浸没在碱液液面以下、从各个电极板上方穿过并且与电极板间隔一定距离。在电流的作用下,对应阴极板的线材区域发生反应:表面氧化皮中的三价Fe转化为二价铁离子进入碱液中,由此致使氧化皮产生裂纹,进而在后续碱洗时氧化皮非常容易地去除。
对于碱洗系统的电极板而言,在用作阳极板时,其表面会沉积氧化物,为避免沉积的氧化物过多而影响电极板的正常功用,因此碱洗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周期性地极性切换。也即,对于相邻的电极板A和电极板B,在当下周期按照电极板A用作阳极板、电极板B用作阴极板,在下一周期按照电极板A用作阴极板、电极板B用作阳极板。如此,通过周期性地极性切换,使得一个电极板在用作阴极板时所产生的氢气去除在用作阳极板时所沉积的氧化物,进而保证电极板的高效功用。
但是,在进行周期性地极性切换时,现有碱洗会出现一定时间段的电流不足状态,这样必然碱洗效果不足,使得碱洗之后所得合金线材的表面氧化皮破碎不充分,进而降低氧化皮在酸洗中的去除效果,提升酸洗难度,最终影响深加工合金线的良率,例如电镀丝的表面镀层不良,拉拔丝的强度、塑韧性差或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将合金线材经过依序的碱洗工序、酸洗工序和深加工工序,制备出所述深加工合金线;所述深加工工序为表面镀覆工序或拉拔工序,所述深加工合金线为与所述表面镀覆工序相对应的金属镀层合金线或者与所述拉拔工序相对应的拉拔合金丝;
其中,所述碱洗工序包括:在线材通过N对电极板时,启动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进行供电,以开始碱洗;在直流供电模块的供电期间控制直流供电模块按照周期T进行极性切换;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
优选地,所述合金线材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C,0.8~1.1%;Si,0.15~0.4%;Mn,0.20~0.50%;Cr,0.15~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深加工合金线的直径0.3~3.5mm。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合金线材的碱洗系统。所述碱洗系统包括碱洗槽、供电装置以及N对电极板,3≤N≤5,N对电极板沿待碱洗线材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所述碱洗槽内,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直流供电模块,所述直流供电模块连接于N对电极板并可控地向N对电极板进行极性切换地供电;所述碱洗系统还包括M对补偿电极板,M=1或2,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N对电极板的下游或者上游;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补偿直流供电模块,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连接于M对补偿电极板并可控地向M对补偿电极板进行供电。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极板分别接通所述直流供电模块的一对电极的不同电极;
任意相邻的两个补偿电极板分别接通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的一对电极的不同电极。
优选地,所述直流供电模块包括整流器和变向电路,每个电极板通过所述变向电路可切换地接通整流器的一对电极;
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包括补偿整流器,每个补偿电极板接通补偿整流器的一对电极的其中一个。
优选地,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交流总电源,所述交流总电源连接于所述整流器以及通过开关连接于补偿整流器;
或者,所述直流供电模块包括与所述整流器相连接的交流电源,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包括与所述补偿整流器相连接的补偿交流电源。
优选地,所述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直流电源和变向电路,每个电极板通过所述变向电路可切换地接通直流电源的一对电极;
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包括将M对补偿电极板与所述直流电源进行通断的开关,或者,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包括补偿直流电源。
优选地,M对补偿电极板设置于所述碱洗槽内,或者,所述碱洗系统还包括补偿碱洗槽,M对补偿电极板设置于所述补偿碱洗槽内。
优选地,一对电极板和一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的跨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碱洗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直流供电模块以及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合金线材的碱洗方法。所述碱洗方法包括:
在线材通过N对电极板时,启动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进行供电,以开始碱洗;
在直流供电模块的供电期间控制直流供电模块按照周期T进行极性切换;
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
优选地,“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中:
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前极点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或者走线至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前边沿时,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以及,
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后极点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的后边沿或者走线至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后边沿时,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
优选地,“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中:
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前极点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或者走线至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前边沿时,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以及,
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后极点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或者走线至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前边沿时,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
优选地,“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中:
获取间距L1、间距L0、线材的走线速度v、极性切换的持续时长t0;其中,间距L1为N对电极板的前边沿与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或者容纳N对电极板的碱洗槽的前边沿与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间距L0为N对电极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之间的间距或者碱洗槽的前后边沿间距;
在第一时刻T1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其中,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位于N对电极板的上游,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前时长t1=L1/v时,或者,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位于N对电极板的下游,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后时长t1=L1/v时;
在第二时刻T2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其中,第二时刻T2为第一时刻T1的之后时长t2=t0+L0/v时。
优选地,“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中:
获取间距L1、间距L0、间距L01、线材的走线速度v、极性切换的持续时长t0;其中,间距L1为N对电极板的前边沿与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或者容纳N对电极板的碱洗槽的前边沿与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间距L0为N对电极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之间的间距或者碱洗槽的前后边沿间距,间距L01为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之间的间距或者补偿碱洗槽的前后边沿间距;
在第一时刻T1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其中,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位于N对电极板的上游,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前时长t1=L1/v时,或者,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位于N对电极板的下游,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后时长t1=L1/v时;
在第二时刻T2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其中,第二时刻T2为第一时刻T1的之后时长t2=t0+(L0-L01)/v时。
优选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的设定电流I1和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供电的设定电流I0满足:I1=I0/N×ceil(t0×v×N/L0)。
优选地,所述碱洗方法包括:获取线材的碱洗目标总电流It;
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的设定电流I0≥It,并且,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对任意两对电极板分别的设定电流I01相同,I01=I0/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增加补偿电极板和为补偿电极板供电的补偿直流供电模块,由此可以利用补偿电极板对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进行补偿碱洗,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电极板的极性切换所导致的碱洗不足的问题,实现对碱洗不足的线材相应区段进行补强碱洗,改善线材的全区段的碱洗均匀性,提升碱性效果,为后续酸洗降低难度奠定基础,以保证氧化皮的去除效果,进而最终影响深加工合金线的深加工难度低且产品良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碱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直流供电模块、补偿直流供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直流供电模块、补偿直流供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碱洗方法的流程图;
图7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线材与碱洗槽、补偿碱洗槽的位置关系图;
图7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时刻T1的线材与碱洗槽、补偿碱洗槽的位置关系图;
图7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时刻T2的线材与碱洗槽、补偿碱洗槽的位置关系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直流供电模块、补偿直流供电模块的设定电流与时间关系图;
图9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线材与碱洗槽、补偿碱洗槽的位置关系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时刻T2的线材与碱洗槽、补偿碱洗槽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实施例1
参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碱洗系统。
在采用合金线材100(例如钢盘条、钢丝、铝合金线等)作为原始线材来生产深加工合金线的过程中(例如后文所述的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中),所述碱洗系统可以用于对合金线材100进行碱洗,以便于对合金线材100的表面氧化皮进行初步的溶解/破碎,从而为后续的酸洗奠定基础,以保证氧化皮的去除效果,进而最终影响深加工合金线的深加工难度(例如拉拔工序中的断丝率)、良率(例如金属镀层合金线、拉拔合金丝的表面质量)。
具体地,所述碱洗系统包括碱洗槽10、N对电极板30、M对补偿电极板50以及供电装置26。
碱洗槽10内部形成大致呈矩形容纳池,该容纳池内容纳有碱洗液,碱洗液可以通过碱洗槽10的入液口流入、并通过碱洗槽10的出液口流出。在线材100利用碱洗槽10进行碱洗时,碱洗液的液面位于线材100的上方,也即线材100浸没在碱洗液的液面之下。
另外,关于用于对线材100进行放收的碱洗槽10的放线结构和收线结构,以及用于供碱洗液进出的所述入液口、出液口,以及碱洗液的成分等,这些的具体设置并非本申请的发明点,可以采用已知的任意现有技术予以实施,不再赘述。
N对电极板30沿线材100的走线方向(参图1中箭头所指)逐一平铺于碱洗槽10内。这些电极板30具体可以采用金属板材质,在图中,电极板30的总数目示例为10个,也即N=5;当然,图中仅为示例,N还可以取值3或4。
M对补偿电极板50沿线材100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N对电极板30的下游,也即,线材100先经过N对电极板30再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50。这些补偿电极板50具体可以采用金属板材质,例如与电极板30相同,在图中,补偿电极板50的总数目示例为4个,也即M=2;当然,图中仅为示例,M还可以取值1。作为一种变化实施例,M对补偿电极板50也可以是沿线材100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N对电极板30的上游,也即,线材100先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50再经过N对电极板30(从图1中来看的话则是图1中箭头反向)。
另外,在附图实施例中,所述碱洗系统还包括补偿碱洗槽70。与碱洗槽10相类似的,该补偿碱洗槽70内部形成大致呈矩形容纳池,该容纳池内容纳有碱洗液,碱洗液可以通过补偿碱洗槽70的入液口流入、并通过补偿碱洗槽70的出液口流出。在线材100利用补偿碱洗槽70进行碱洗时,碱洗液的液面位于线材100的上方,也即线材100浸没在碱洗液的液面之下。同样的,关于补偿碱洗槽70的放线结构和收线结构,以及用于供碱洗液进出的所述入液口、出液口,以及碱洗液的成分等,这些的具体设置并非本申请的发明点,可以采用已知的任意现有技术予以实施,不再赘述。
在附图中,补偿碱洗槽70和碱洗槽10彼此独立地间隔设置,而可以理解的,在变化实施例中,也可以补偿碱洗槽70和碱洗槽10并排一体设置,又或者可以省略补偿碱洗槽70而采用能够容纳N对电极板30和M对补偿电极板50的加长的碱洗槽10。这些变化均未脱离本发明的技艺宗旨。
再者,优选地,一对电极板30沿线材100的走线方向的跨度H1,一对补偿电极板50沿线材100的走线方向的跨度H2,二者相同。本申请中,以线材100的走线方向定义由后向前。如此,跨度H1指的是,一对电极板30中,在上游的电极板30的后边沿至在下游的电极板30的前边沿的距离;类似的,跨度H2指的是,一对补偿电极板50中,在上游的补偿电极板50的后边沿至在下游的补偿电极板50的前边沿的距离。
接下来,供电装置26包括直流供电模块20和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
其中,直流供电模块20与N对电极板30电学相连接,并且,直流供电模块20的一对电极201、202可极性切换地供电。顾名思义,直流供电模块20输出的是直流电,并且,直流供电模块20的一对电极201、202可以切换极性,以使得与之相连接的一个电极板30可以在作为阳极板和作为阴极板之间变换。
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则与M对补偿电极板50电学相连接,并且,可控地向M对补偿电极板50进行供电。同样顾名思义,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输出的也是直流电。
如此,本实施例基于电极板30和可极性切换地为电路板30供应直流电的直流供电模块20,使得线材100可以在经过电极板30时进行碱洗,并且还可以实现对电极板30进行极性切换以避免电极板30因表面沉积而影响碱洗效率,在此基础上,本申请还通过增加补偿电极板50和为补偿电极板50供电的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由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电极板30的极性切换所导致的碱洗不足的问题,实现对碱洗不足的线材100相应区段进行补强碱洗,改善线材的全区段的碱洗均匀性,提升碱性效果,为后续酸洗降低难度奠定基础,以保证氧化皮的去除效果,进而最终影响深加工合金线的深加工难度(例如拉拔工序中的断丝率)、良率(例如金属镀层合金线、拉拔合金丝的表面质量)。
关于供电装置26的具体的结构具有多种实现方法。
<关于供电装置26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2,直流供电模块20包括直流电源21a以及位于直流电源21a和电极板30之间的变向电路22a,每个电极板30通过变向电路22a可切换地接通直流电源21a的一对电极。例如,变向电路22a可以被控地呈不同状态(例如被在后文的控制器40所控制)以将直流供电模块20的电极201、202的极性切换。
具体地,在一时刻,该直流供电模块20的一个电极201通过变向电路22a接通直流电源21a的阳极(例如图2所示的变向电路22a中的单刀双掷开关接通直流电源21a的阳极),以使得与该电极201相连接的电极板30连接于直流电源21a的阳极,相应的,该电极板30用作阳极板;在另一时刻,该电极201通过变向电路22a接通直流电源21a的阴极(例如图2所示的变向电路22a中的单刀双掷开关接通直流电源21a的阴极),以使得与该电极201相连接的电极板30连接于直流电源21a的阴极,相应的,该电极板30用作阴极板。
如此即可实现直流供电模块20的电极201可以切换极性;而可以理解的,电极202同样也可以切换极性。
另外,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包括补偿直流电源61a以及将补偿直流电源61a与补偿电极板50进行通断的开关62a。例如,开关62a可以被控地呈不同状态(例如被在后文的控制器40所控制)以将补偿直流电源61a与补偿电极板50接通或切断。
具体地,在一时刻(例如在后文中第一时刻T1至第二时刻T2之外的其余时间),该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电极601、602分别通过开关62a被控地不接通补偿直流电源61a的阳极、阴极,进而使得接在电极601、602处的补偿电极板50与补偿直流电源61a的阳极、阴极相断开;在另一时刻(例如在后文中第一时刻T1至第二时刻T2期间),该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电极601、602分别通过开关62a被控地接通补偿直流电源61a的阳极、阴极,进而使得接在电极601、602处的补偿电极板50与补偿直流电源61a的阳极、阴极相接通。
<关于供电装置26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如图3,直流供电模块20包括交流电源21b、连接于交流电源21b输出端的整流器23b、以及位于整流器23b和电极板30之间的变向电路22b,每个电极板30通过变向电路22b可切换地接通整流器23b的一对电极。例如,变向电路22b可以被控地呈不同状态(例如被在后文的控制器40所控制)以将直流供电模块20的电极201、202的极性切换。
具体地,在一时刻,该直流供电模块20的一个电极201通过变向电路22b接通整流器23b的阳极(例如图3所示的变向电路22b中的单刀双掷开关接通整流器23b的阳极),以使得与该电极201相连接的电极板30连接于整流器23b的阳极,相应的,该电极板30用作阳极板;在另一时刻,该电极201通过变向电路22b接通整流器23b的阴极(例如图3所示的变向电路22b中的单刀双掷开关接通整流器23b的阴极),以使得与该电极201相连接的电极板30连接于整流器23b的阴极,相应的,该电极板30用作阴极板。
如此即可实现直流供电模块20的电极201可以切换极性;而可以理解的,电极202同样也可以切换极性。
另外,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包括补偿交流电源61b、连接于补偿交流电源61b输出端的补偿整流器63b、以及将补偿交流电源61b与补偿电极板50进行通断的开关62b。例如,开关62b可以被控地呈不同状态(例如被在后文的控制器40所控制)以将补偿交流电源61b与补偿电极板50接通或切断。
具体地,在一时刻(例如在后文中第一时刻T1至第二时刻T2之外的其余时间),该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电极601、602分别通过开关62b被控地不接通补偿整流器63b的阳极、阴极,进而使得接在电极601、602处的补偿电极板50与补偿整流器63b的阳极、阴极相断开;在另一时刻(例如在后文中第一时刻T1至第二时刻T2期间),该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电极601、602分别通过开关62b被控地接通补偿整流器63b的阳极、阴极,进而使得接在电极601、602处的补偿电极板50与补偿整流器63b的阳极、阴极相接通。
在附图中,开关62b位于补偿整流器63b和补偿电极板50之间的电路中,而替代的,开关62b可以变化至补偿整流器63b和补偿交流电源61b之间的电路中,同样可以实现将补偿交流电源61b与补偿电极板50进行通断。
<关于供电装置26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参图4,该实施方式中,直流供电模块20与图2<关于供电装置26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也包括直流电源21c以及位于直流电源21c和电极板30之间的变向电路22c。而本实施方式与图2<关于供电装置26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不同的是:图2中的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包括独立的补偿直流电源61a,而图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不再单独设置如图2的补偿直流电源61a,而是直接采用开关62c将直流电源21c与补偿电极板50电连接。
具体地,开关62c可以被控地呈不同状态(例如被在后文的控制器40所控制)以将直流电源21c与补偿电极板50接通或切断。
具体地,在一时刻(例如在后文中第一时刻T1至第二时刻T2之外的其余时间),该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电极601、602分别通过开关62c被控地不接通直流电源21c的阳极、阴极,进而使得接在电极601、602处的补偿电极板50与直流电源21c的阳极、阴极相断开;在另一时刻(例如在后文中第一时刻T1至第二时刻T2期间),该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电极601、602分别通过开关62c被控地接通直流电源21c的阳极、阴极,进而使得接在电极601、602处的补偿电极板50与直流电源21c的阳极、阴极相接通。
<关于供电装置26的第四种实施方式>
参图5,该实施方式中,直流供电模块20与图3<关于供电装置26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相同,也包括交流电源21d、连接于交流电源21d输出端的整流器23d、以及位于整流器23d和电极板30之间的变向电路22d。
而本实施方式与图3<关于供电装置26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不同的是:图3中的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包括独立的补偿交流电源61b,而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不再单独设置如图3的补偿交流电源61b,而是由交流电源21d向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补偿整流器63d供电,并且,采用开关62d来将交流电源21d与补偿电极板50进行通断。例如,开关62d可以被控地呈不同状态(例如被在后文的控制器40所控制)以将交流电源21d与补偿电极板50接通或切断。
也即,本实施方式中的交流电源21d可以看做是直流供电模块20和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交流总电源。
在附图中,开关62d位于补偿整流器63d和补偿电极板50之间的电路中,而替代的,开关62d可以变化至补偿整流器63d和交流电源21d之间的电路中。
以上介绍了本实施例的供电装置26的四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极板30接通直流供电模块20的一对电极201、202的不同电极。也即,在相邻的两个电极板30中,其中一个电极板30接通直流供电模块20的电极201,则其中另一个电极板30接通直流供电模块20的电极202。
类似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补偿电极板50接通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一对电极601、602的不同电极。也即,在相邻的两个补偿电极板50中,其中一个补偿电极板50接通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电极601,则其中另一个补偿电极板50接通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电极602。
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全部补偿电极板50的最后一个接通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阴极(例如图中所指示的电极601),这样可以提升碱洗效果。
进一步地,参图1,所述碱洗系统还包括控制器40。
具体地,控制器40可以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CPU等,诸如通用或专用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用于执行与所述碱洗系统的运行相关联的编程指令或微控制代码。存储器可以表示诸如DRAM的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诸如ROM或FLASH的只读存储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永久编程指令。对于某些具体实施方式,指令包括软件包,该软件包被配置为操作所述碱洗系统,或者执行操作例程(例如,下文描述中参见图6的示例性方法)。存储器可以是与处理器分开的部件,或者可以包含在处理器内的板上。可选地,除了控制器40可以配置为足以执行控制功能的且不使用微处理器的其他构造(例如,使用离散的模拟或数字逻辑电路的组合;诸如开关、放大器、积分器、比较器、触发器、与门等),以使上述控制功能的实现不依靠于软件。
控制器40可以设置在整个所述碱洗系统的各种位置。输入/输出(“I/O”)信号可以在控制器40与所述碱洗系统的各种部件之间路由。所述碱洗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经由一条或多条传导信号线或共享的通信总线,与控制器40可操作地通信(例如,电气通信)。作为补充或可选地,所述碱洗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信号带与控制器40可操作地通信(例如,无线通信)。
具体地,控制器40连接并控制直流供电模块20以及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
详细而言,控制器40配置为:开启直流供电模块20,以使得直流供电模块20为电极板30供电,从而对经过电极板30上方的线材100进行碱洗;以及,控制直流供电模块20向电极板30进行进行极性切换,例如控制前面所介绍的变向电路22a、22b、22c、22d的状态,以使得直流供电模块20的电极201、202的极性切换(例如由电极201呈阳极、电极202呈阴极,变化为电极201呈阴极、电极202呈阳极;或者由电极201呈阴极、电极202呈阳极,变化为电极201呈阳极、电极202呈阴极);以及,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接通或切断向补偿电极板50的供电,例如控制前面所介绍的开关62a、62b、62c、62d的闭合或断开。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碱洗方法,控制器40还被配置为实现所述碱洗方法。下面,结合所述碱洗系统的结构,对所述碱洗方法进行介绍。
具体地,参图6,所述碱洗方法包括以下各个步骤。
步骤S100:启动直流供电模块20对N对电极板30供电。
例如,线材100在需要进行碱洗时,线材100在N对电极板30的上方经过,此时碱洗槽10内填充有碱洗液,而线材100浸没在碱洗液的液面以下并且与电极板30间隔开来,控制器40启动直流供电模块20,以使得直流供电模块20对N对电极板30供电,从而使得线材100在经过电极板30时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生碱洗,以破碎掉表面的氧化皮,具体地碱洗原理为本领域所习知,不再赘述。
步骤S200:在直流供电模块20的供电期间,控制直流供电模块20按照周期T进行极性切换。
具体地,从直流供电模块20启动时刻开始,控制器40控制直流供电模块20每经过时间T(例如5~30min)进行一次极性切换。例如,在步骤S100中,控制器40控制直流供电模块20以电极201作为阳极、电极202作为阴极的状态启动,如此运行至时刻T之后,控制器40控制直流供电模块20极性切换成——以电极201作为阴极、电极202作为阳极(具体可以通过前面所介绍的对变向电路22a、22b、22c、22d的控制而实现),如此至时刻2T之后,控制器40再控制直流供电模块20极性切换……以此重复。
结合图7a(又或者图9),在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线材100的区段C1-C2恰好位于碱洗槽10内,或者说正在经过N对电极板30;而于极性切换结束时刻,线材100的位置点C3刚好处于进入碱洗槽10和尚未进入碱洗槽10的临界状态,由此,线材100的区段C1-C3经历了该次极性切换,受到极性切换的影响而碱洗效果不足。
步骤S300: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50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
例如,以图7a为例,针对经历了极性切换的线材100的区段C1-C3,在该区段C1-C3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50时,控制器40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从而对该区段C1-C3的至少部分进行补偿碱洗。
如此,通过增加补偿电极板50和为补偿电极板50供电的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利用补偿电极板50对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进行补偿碱洗,由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电极板30的极性切换所导致的碱洗不足的问题,改善线材的全区段的碱洗均匀性,提升碱性效果,为后续酸洗降低难度奠定基础,以保证氧化皮的去除效果,进而最终影响深加工合金线的深加工难度和良率。
进一步地,关于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启动时刻(也可定义为第一时刻T1)和停止时刻(也可定义为第二时刻T2),在本发明的技艺宗旨之内,具有多种实现方式。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0中: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前极点走线至补偿碱洗槽70的前边沿时,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以及,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后极点走线至补偿碱洗槽70的前边沿时,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以图7b至图7c所示,针对图7a中示例的经历了极性切换的线材100的区段C1-C3而言,点位C1构成区段C1-C3的前极点,点位C3构成区段C1-C3的后极点,如图7b,点位C1走线至补偿碱洗槽70的前边沿时,此时可以定义为第一时刻T1,控制器40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如图7c,点位C3走线至补偿碱洗槽70的前边沿时,此时可以定义为第二时刻T2,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
当然,这仅为对应于图1的一种实施例,而作为一种变化实施例,例如如前面所介绍的“省略补偿碱洗槽70而采用能够容纳N对电极板30和M对补偿电极板50的加长的碱洗槽10”的情况下,步骤S300中: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前极点(例如点位C1)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50的前边沿(也即最下游的一个补偿电极板50的前边沿)时,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以及,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后极点(例如点位C3)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50的前边沿时,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
另外,关于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启动时刻和停止时刻,还可以具有其它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后文实施例2。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0中:获取间距L1、间距L0、线材100的走线速度v、极性切换的持续时长t0。其中,参图7a,间距L1为碱洗槽10的前边沿与补偿碱洗槽70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间距L0为碱洗槽10的前后边沿间距。当然,作为一种变化实施例,例如如前面所介绍的“省略补偿碱洗槽70而采用能够容纳N对电极板30和M对补偿电极板50的加长的碱洗槽10”的情况下,间距L1也可以是N对电极板30的前边沿(也即最下游的一个电极板30的前边沿)与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也即最下游的一个补偿电极板50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间距L0也可以是N对电极板30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之间的间距。
步骤S300中:在第一时刻T1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在第二时刻T2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
其中,在附图1所示实施例中,M对补偿电极板50位于N对电极板30的下游,相对应的,如图8,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后时长t1=L1/v时,例如,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为02:00:00,若根据L1/v计算结果为2s,则第一时刻T1即时刻T0之后的2s,也即02:00:02;第二时刻T2为第一时刻T1的之后时长t2=t0+L0/v时,例如,第一时刻T1为02:00:02,t0+L0/v计算结果为7s,则第二时刻T2即第一时刻T1之后的7s,也即02:00:09。其中,图8内的第一时刻T1示例在极性切换结束之后,而实际上,第一时刻T1可能出现在极性切换期间或出现在极性切换结束的同一时刻。
而作为一种变化实施例,如前面所介绍的“M对补偿电极板50也可以是沿线材100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N对电极板30的上游”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前时长t1=L1/v时,例如,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为02:00:00,若根据L1/v计算结果为6s,则第一时刻T1即时刻T0之前的6s,也即01:59:54;第二时刻T2为第一时刻T1的之后时长t2=t0+L0/v时,例如,第一时刻T1为01:59:54,t0+L0/v计算结果为7s,则第二时刻T2即第一时刻T1之后的7s,也即02:00:01。
如此,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时刻T1、第二时刻T2和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控制,既可以实现对受到极性切换影响的线材100的区段进行补强碱,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电极板的极性切换所导致的碱洗不良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节能降耗,更重要的是不会对未受到极性切换影响的线材100的区段造成过度碱洗,提升线材100各处的碱洗效果的均匀性,从而利于最终改善线材100的表面处理效果和深加工合金线良率。
进一步地,所述碱洗方法还包括:获取线材100的碱洗目标总电流It。具体而言,控制器40可以响应于用户对线材100表面的氧化皮的评估,以获取到线材100的碱洗目标总电流It。例如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的方式,由控制器40获取到该碱洗目标总电流It。该碱洗目标总电流It可以看作是能够对线材100表面的氧化皮有效碱洗的电流。
再者,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20对N对电极板30的设定电流I0≥It;另外,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对任意两对电极板分别的设定电流I01相同,I01=I0/N。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的设定电流I1和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20对N对电极板30供电的设定电流I0满足:I1=I0/N×ceil(t0×v×N/L0)。
其中,ceil表示ceil函数,该函数取不小于目标公式的最小整数,例如目标公式t0×v×N/L0计算结果为1.6,则ceil函数下的取值为2,若目标公式t0×v×N/L0计算结果为2,则ceil函数下的取值为2。具体例如,I0=2000A,N=5,t0=2s,v=1m/s,L0=5m,如此,I1则为800A。
如此,既可以弥补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所损失的碱洗,又可以避免因为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补偿碱洗而导致线材100的过度碱洗,节能降耗,提升线材100各处的碱洗效果的均匀性,表面氧化皮的破碎充分且各区段的破碎情况基本一致,在现有已知的酸洗技术中可以被轻松地去除干净,而不会因为极性切换而导致出现间断式分布的表面氧化皮难以去除的区段,从而利于最终改善线材100的表面处理效果和深加工合金线(例如金属镀层合金线、拉拔合金丝)良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可以是采用合金线材100作为原始线材,并经过依序的碱洗工序、酸洗工序和深加工工序而制备得到。
其中,所述碱洗工序包括:在合金线材100通过N对电极板30时,控制直流供电模块20分别对N对电极板30供电,以对合金线材100进行碱洗。
也即,所述碱洗工序具体可以以前文所述的碱洗方法予以实施,或者说,以所述碱洗方法所披露的技术作为本实施例的所述碱洗工序。进而,本实施例中所述碱洗工序参前文所述碱洗方法,不再赘述。
如此,本实施例在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将碱洗工序中的N组电极板不同步的(即错时的)进行极性切换,一方面,极性切换的时间变短,大大减小线材的相应区段在极性切换时受到影响的时长,从而避免因电极板的极性切换而导致合金线材的碱洗效果不足;另一方面,碱洗槽内始终存在碱洗电流,降低合金线材在一组电极板进行极性切换时受到的影响,从而避免因电极板的极性切换而导致合金线材的碱洗效果不足;进而保证碱洗效果,为氧化皮在酸洗中的有效去除奠定良好的基础,降低酸洗难度以及酸洗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本实施方式所生产的深加工合金线的加工难度更小(例如拉拔工序中不易断丝)、产品良率提升(例如金属镀层合金线、拉拔合金丝的表面质量优异)。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深加工工序为表面镀覆工序,例如在酸洗之后的合金线材的表面镀覆一层金属镀层(比如镀铜、镀锌、镀铝等等),相对应的,所述深加工合金线为金属镀层合金线(例如镀铜钢丝、镀锌钢丝、镀铝钢丝等等)。相应的,所述生产方法为:将合金线材100经由碱洗工序、酸洗工序和表面镀覆工序,制备成金属镀层合金线;其中,合金线材100、碱洗之后所得的所述合金线碱洗材以及金属镀层合金线的直径大致相同,直径为0.3~3.5mm。
而在一变化实施例中,所述深加工工序也可以为拉拔工序,相对应的,所述深加工合金线为拉拔合金丝,例如采用多道次拉拔将较粗的合金线材(例如钢盘条)拉拔成较细的拉拔合金线(例如金刚线母线、钢帘线等)。相应的,所述生产方法为:将直径较大的合金线材100经由碱洗工序、酸洗工序和拉拔工序,制备成较细的拉拔合金丝。其中,合金线材100、碱洗之后所得的所述合金线碱洗材的直径大致相同,直径为0.3~3.5mm,相应的拉拔合金丝的直径较小;或者,合金线材100、碱洗之后所得的所述合金线碱洗材的直径大致相同,拉拔合金丝的直径较小且为0.3~3.5mm。
所述生产方法中,所述酸洗工序和所述深加工工序可以以现有已知技术予以实施。当然,除了碱洗工序、酸洗工序和深加工工序之外,所述生产方法还可以存在其它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线材可以选自钢材,例如其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C,0.8~1.1%;Si,0.15~0.4%;Mn,0.20~0.50%;Cr,0.15~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加补偿电极板和为补偿电极板供电的补偿直流供电模块,由此可以利用补偿电极板对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进行补偿碱洗,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电极板的极性切换所导致的碱洗不足的问题,实现对碱洗不足的线材相应区段进行补强碱洗,改善线材的全区段的碱洗均匀性,提升碱性效果,为后续酸洗降低难度奠定基础,以保证氧化皮的去除效果,进而最终影响深加工合金线的深加工难度低且产品良率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同样提供了一种碱洗系统,以及一种碱洗方法,以及一种采用所述碱洗方法制成的合金线材(也即合金线碱洗材),以及一种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
本实施例的碱洗系统包括碱洗槽、补偿碱洗槽、N对电极板、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直流供电模块和补偿直流供电模块,这些构件的设置与前文所述的实施例1相同。
与实施例1相同的,本实施例的所述碱洗方法包括:步骤S100,启动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供电;步骤S200,在直流供电模块的供电期间,控制直流供电模块按照周期T进行极性切换;以及,步骤S300,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
另外,本实施例的所述碱洗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实现所述碱洗方法。
本实施例与前文所述的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补偿直流供电模块的启动时刻(也可定义为第一时刻T1)和停止时刻(也可定义为第二时刻T2)。下面对本实施例与前文实施例1的区别进行详细描述,其中,鉴于本实施例的碱洗系统与前面实施例1的碱洗系统基本相同(除了控制器适配于碱洗方法而略有不同),故而下文同样结合前面实施例1的碱洗系统予以介绍。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0中:
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前极点走线至补偿碱洗槽70的前边沿时,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例如,针对图7a中示例的经历了极性切换的线材100的区段C1-C3而言,如图7b,点位C1走线至补偿碱洗槽70的前边沿时,此时可以定义为第一时刻T1,控制器40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
以及,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后极点走线至补偿碱洗槽70的后边沿时,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例如,针对图7a中示例的经历了极性切换的线材100的区段C1-C3而言,如图10,点位C3走线至补偿碱洗槽70的后边沿时,此时可以定义为第二时刻T2,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
当然,而作为一种变化实施例,例如如前面所介绍的“省略补偿碱洗槽70而采用能够容纳N对电极板30和M对补偿电极板50的加长的碱洗槽10”的情况下,步骤S300中: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前极点(例如点位C1)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50的前边沿(也即最下游的一个补偿电极板50的前边沿)时,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以及,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后极点(例如点位C3)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50的后边沿时,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
由以上可见,本实施例和前述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补偿直流供电模块的停止时刻(也可定义为第二时刻T2)。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0中:获取间距L1、间距L0、间距L01、线材100的走线速度v、极性切换的持续时长t0。其中,参图10,间距L1为碱洗槽10的前边沿与补偿碱洗槽70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间距L0为碱洗槽10的前后边沿间距,间距L01为补偿碱洗槽70的前后边沿间距。当然,作为一种变化实施例,例如如前面所介绍的“省略补偿碱洗槽70而采用能够容纳N对电极板30和M对补偿电极板50的加长的碱洗槽10”的情况下,间距L1也可以是N对电极板30的前边沿(也即最下游的一个电极板30的前边沿)与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也即最下游的一个补偿电极板50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间距L0也可以是N对电极板30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之间的间距,间距L01也可以是M对补偿电极板50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之间的间距。
步骤S300中:在第一时刻T1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在第二时刻T2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其中,在附图1所示实施例中,M对补偿电极板50位于N对电极板30的下游,相对应的,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后时长t1=L1/v时,例如,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为02:00:00,若根据L1/v计算结果为2s,则第一时刻T1即时刻T0之后的2s,也即02:00:02;第二时刻T2为第一时刻T1的之后时长t2=t0+(L0-L01)/v时,例如,第一时刻T1为02:00:02,t0+L0/v计算结果为5s,则第二时刻T2即第一时刻T1之后的5s,也即02:00:07。而作为一种变化实施例,如前面所介绍的“M对补偿电极板50也可以是沿线材100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N对电极板30的上游”的情况下,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前时长t1=L1/v时,例如,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为02:00:00,若根据L1/v计算结果为6s,则第一时刻T1即时刻T0之前的6s,也即01:59:54;第二时刻T2为第一时刻T1的之后时长t2=t0+(L0-L01)/v时,例如,第一时刻T1为01:59:54,t2=t0+(L0-L01)/v计算结果为5s,则第二时刻T2即第一时刻T1之后的5s,也即01:29:59。
如此,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时刻T1、第二时刻T2和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控制,既可以实现对受到极性切换影响的线材100的区段进行补强碱,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电极板的极性切换所导致的碱洗不良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节能降耗,更重要的是不会对未受到极性切换影响的线材100的区段造成过度碱洗,提升线材100各处的碱洗效果的均匀性,从而利于最终改善线材100的表面处理效果和深加工合金线良率。
进一步地,所述碱洗方法还包括:获取线材100的碱洗目标总电流It。
再者,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20对N对电极板30的设定电流I0≥It;另外,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对任意两对电极板分别的设定电流I01相同,I01=I0/N。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对M对补偿电极板50供电的设定电流I1和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20对N对电极板30供电的设定电流I0满足:I1=I0/N×ceil(t0×v×N/L0)。如此,既可以弥补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所损失的碱洗,又可以避免因为补偿直流供电模块60的补偿碱洗而导致线材100的过度碱洗,节能降耗,提升线材100各处的碱洗效果的均匀性,从而利于最终改善线材100的表面处理效果和深加工合金线良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可以是采用合金线材100作为原始线材,并经过依序的碱洗工序、酸洗工序和深加工工序而制备得到。所述碱洗工序具体可以以前文所述的碱洗方法予以实施,进而,本实施例中所述碱洗工序参前文所述碱洗方法,不再赘述。

Claims (16)

1.一种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将合金线材经过依序的碱洗工序、酸洗工序和深加工工序,制备出所述深加工合金线;所述深加工工序为表面镀覆工序或拉拔工序,所述深加工合金线为与所述表面镀覆工序相对应的金属镀层合金线或者与所述拉拔工序相对应的拉拔合金丝;
其中,所述碱洗工序包括:获取线材的碱洗目标总电流It;在线材通过N对电极板时,3≤N≤5,启动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进行供电,以开始碱洗;在直流供电模块的供电期间控制直流供电模块按照周期T进行极性切换,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供电的设定电流I0≥It;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N对电极板的下游或者上游,M=1或2,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线材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C,0.8~1.1%;Si,0.15~0.4%;Mn,0.20~0.50%;Cr,0.15~0.4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深加工合金线的直径0.3~3.5mm。
3.一种合金线材的碱洗系统,其包括碱洗槽、供电装置以及N对电极板,3≤N≤5,N对电极板沿待碱洗线材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所述碱洗槽内,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直流供电模块,所述直流供电模块连接于N对电极板并可控地向N对电极板进行极性切换地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系统还包括M对补偿电极板,M=1或2,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N对电极板的下游或者上游;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补偿直流供电模块,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连接于M对补偿电极板并可控地向M对补偿电极板进行供电,所述碱洗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直流供电模块以及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线材的碱洗目标总电流It;在线材通过N对电极板时,3≤N≤5,启动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进行供电,以开始碱洗;在直流供电模块的供电期间控制直流供电模块按照周期T进行极性切换,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供电的设定电流I0≥It;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N对电极板的下游或者上游,M=1或2,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极板分别接通所述直流供电模块的一对电极的不同电极;
任意相邻的两个补偿电极板分别接通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的一对电极的不同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供电模块包括整流器和变向电路,每个电极板通过所述变向电路可切换地接通整流器的一对电极;
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包括补偿整流器,每个补偿电极板接通补偿整流器的一对电极的其中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交流总电源,所述交流总电源连接于所述整流器以及通过开关连接于补偿整流器;
或者,所述直流供电模块包括与所述整流器相连接的交流电源,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包括与所述补偿整流器相连接的补偿交流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直流电源和变向电路,每个电极板通过所述变向电路可切换地接通直流电源的一对电极;
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包括将M对补偿电极板与所述直流电源进行通断的开关,或者,所述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包括补偿直流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系统,其特征在于,M对补偿电极板设置于所述碱洗槽内,或者,所述碱洗系统还包括补偿碱洗槽,M对补偿电极板设置于所述补偿碱洗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系统,其特征在于,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N对电极板的下游,全部补偿电极板的最后一个接通补偿直流供电模块的阴极。
10.一种合金线材的碱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方法包括:
获取线材的碱洗目标总电流It;
在线材通过N对电极板时,3≤N≤5,启动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进行供电,以开始碱洗;
在直流供电模块的供电期间控制直流供电模块按照周期T进行极性切换,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供电的设定电流I0≥It;
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逐一平铺于N对电极板的下游或者上游,M=1或2,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中:
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前极点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或者走线至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前边沿时,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以及,
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后极点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的后边沿或者走线至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后边沿时,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中:
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前极点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或者走线至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前边沿时,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以及,
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的后极点走线至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或者走线至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前边沿时,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中:
获取间距L1、间距L0、线材的走线速度v、极性切换的持续时长t0;其中,间距L1为N对电极板的前边沿与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或者容纳N对电极板的碱洗槽的前边沿与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间距L0为N对电极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之间的间距或者碱洗槽的前后边沿间距;
在第一时刻T1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其中,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位于N对电极板的上游,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前时长t1=L1/v时,或者,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位于N对电极板的下游,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后时长t1=L1/v时;
在第二时刻T2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其中,第二时刻T2为第一时刻T1的之后时长t2=t0+L0/v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历极性切换的线材区段经过M对补偿电极板时,控制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中:
获取间距L1、间距L0、间距L01、线材的走线速度v、极性切换的持续时长t0;其中,间距L1为N对电极板的前边沿与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或者容纳N对电极板的碱洗槽的前边沿与容纳M对补偿电极板的补偿碱洗槽的前边沿之间的间距,间距L0为N对电极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之间的间距或者碱洗槽的前后边沿间距,间距L01为M对补偿电极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之间的间距或者补偿碱洗槽的前后边沿间距;
在第一时刻T1启动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其中,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位于N对电极板的上游,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前时长t1=L1/v时,或者,M对补偿电极板沿线材的走线方向位于N对电极板的下游,第一时刻T1为极性切换开始时刻T0的之后时长t1=L1/v时;
在第二时刻T2停止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其中,第二时刻T2为第一时刻T1的之后时长t2=t0+(L0-L01)/v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方法,其特征在于,补偿直流供电模块对M对补偿电极板供电的设定电流I1和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对N对电极板供电的设定电流I0满足:I1=I0/N×ceil(t0×v×N/L0)。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合金线材的碱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未极性切换时直流供电模块对任意两对电极板分别的设定电流I01相同,I01=I0/N。
CN202310969022.8A 2023-08-03 2023-08-03 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6676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9022.8A CN116676660B (zh) 2023-08-03 2023-08-03 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9022.8A CN116676660B (zh) 2023-08-03 2023-08-03 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6660A CN116676660A (zh) 2023-09-01
CN116676660B true CN116676660B (zh) 2023-10-27

Family

ID=87781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9022.8A Active CN116676660B (zh) 2023-08-03 2023-08-03 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7666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0800A (ja) * 1999-04-05 2000-10-17 Nkk Corp 鋼帯の電解洗浄方法及び装置
CN103205763A (zh) * 2013-04-01 2013-07-17 江苏胜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胶管钢丝生产方法
CN104217820A (zh) * 2014-09-10 2014-12-17 河北富明预应力钢绞线有限公司 一种高碳钢钢绞线的生产及深加工工艺
CN107413771A (zh) * 2017-01-20 2017-12-01 福建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黑皮钢卷除锈工艺
CN110331434A (zh) * 2019-06-05 2019-10-15 河间市宝泽龙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酸洗镀锌工艺
CN111690977A (zh) * 2019-03-13 2020-09-22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带钢生产过程中电解清洗槽的电极板极性切换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0800A (ja) * 1999-04-05 2000-10-17 Nkk Corp 鋼帯の電解洗浄方法及び装置
CN103205763A (zh) * 2013-04-01 2013-07-17 江苏胜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胶管钢丝生产方法
CN104217820A (zh) * 2014-09-10 2014-12-17 河北富明预应力钢绞线有限公司 一种高碳钢钢绞线的生产及深加工工艺
CN107413771A (zh) * 2017-01-20 2017-12-01 福建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黑皮钢卷除锈工艺
CN111690977A (zh) * 2019-03-13 2020-09-22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带钢生产过程中电解清洗槽的电极板极性切换控制方法
CN110331434A (zh) * 2019-06-05 2019-10-15 河间市宝泽龙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酸洗镀锌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冷轧带钢的电解碱洗工艺及设备;王业科;《轧钢》;第18卷(第3期);第30-32页 *
首钢京唐1420mm电镀锡机组工艺装备特点;周保欣等;《轧钢》;第37卷(第2期);第60-6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6660A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46841B2 (ja) メッキ装置
CN1113983C (zh) 用处理液对被处理元件进行电化学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JP2007016316A (ja) フォイルを一巻き一巻き電解処理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KR102217899B1 (ko) 전해 처리 방법 및 전해 처리 장치
CN217733298U (zh) 一种电池片水平电镀装置
CN116676660B (zh) 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系统及方法
CN103236415A (zh) 一种薄膜混合集成电路电镀方法
CN103233250B (zh) 一种厚金层金手指电镀方法
CN116695128B (zh) 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碱洗方法及装置
CN116695131B (zh) 深加工合金线的生产方法、合金线材、碱洗装置及方法
CN102108531B (zh) 一种镍电镀液除杂的方法及其除杂设备
JP2000064100A (ja) 鋼帯の脱スケ−ル装置及び鋼帯の製造装置
CN114574922B (zh) 一种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07190306A (zh) 电镀系统
CN101812708A (zh) 一种钼芯杆镀铬的方法
CN103695991A (zh) 一种适用于连续电镀锡机组的电镀电流优化方法
CN206646185U (zh) 一种可净化电解液的电解循环装置
CN101295806A (zh) 铅酸蓄电池接线片腐蚀修复方法
CN103074655A (zh) 一种电解铜箔生产中的表面处理方法
CN217499479U (zh) 一种能够消除阴极滚轮镀层的电镀设备
CN104278299A (zh) 一种用于铜线的电镀处理工艺
CN217973480U (zh) 一种金属线材表面处理生产线
CN215050691U (zh) 一种延长镀液有效期的钢丝镀槽
CN219260258U (zh) 一种金属线材电镀生产线系统
CN104342742A (zh) 一种镀锌电镀槽的电极配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