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63C -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63C
CN1166663C CNB021155356A CN02115535A CN1166663C CN 1166663 C CN1166663 C CN 1166663C CN B021155356 A CNB021155356 A CN B021155356A CN 02115535 A CN02115535 A CN 02115535A CN 1166663 C CN1166663 C CN 116666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ifying tower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supercritical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155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9487A (zh
Inventor
王先宝
耿建国
刘长华
丁霄霖
方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DI FINE CHEMICAL CO Ltd WUHAN
Original Assignee
KAIDI FINE CHEMICAL CO Ltd WUH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DI FINE CHEMICAL CO Ltd WUHAN filed Critical KAIDI FINE CHEMICAL CO Ltd WUHAN
Priority to CNB021155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63C/zh
Publication of CN1369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9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6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6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采用分级精馏连续逆流萃取工艺,一级精馏温度梯度沿塔自下而上31℃~42℃,萃取压力范围为20~30MPa,二氧化碳流量1500~2000L/h,第二级精馏温度梯度沿塔自下而上31℃~55℃,压力范围为10~15MPa,二氧化碳流量为900~1500L/h,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给系统采用自动稳压连续供液系统,压力控制在5±1MPa。具体采用双精馏塔串联,由第一根精馏塔顶部出来的馏分经减压阀后到达第二根精馏塔的低位物料进口,精馏塔最下一节设二氧化碳进口,塔底设物料出口、排污口,精馏塔1底部物料出口出色素,精馏塔2底部物料出口出维生素E。

Description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及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从植物油精炼脱臭馏出物经脱除植物甾醇的产物中萃取高纯度脂肪酸甲酯和天然维生素E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在我国已逐步走向工业化,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渐缓,没有新的、有影响力的成果出现。过程消耗指标不容忽视,应充分考虑其经济性能,只有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固有特点的过程才具有工业实用性。而天然维生素E正是适合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的绿色产品。天然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组织中。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天然维生素E的主要补充资源均来自植物油脂及精炼副产物。维生素E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及抗癌,保护神经系统、骨胳肌、视网膜和延缓老化,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维生素E在应用领域的拓展、不断报道的维生素E有益于健康的研究结果和消费者对维生素E的功能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维生素E的生产、销售和消费需求。对于精炼油脂而言,大量维生素E在脱臭过程中分流到了脱臭馏出物中,因此油脂脱臭馏出物是天然维生素E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来源。其天然维生素E含量由于原料品种、栽培环境、收获时间、精馏方式和程度不同而不同,一般含量在3~10%左右。除脱臭馏出物外,油脂工业的副产物——皂脚和油脚也是天然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从精炼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的现有技术中,有采用皂化、酸化、酯化后再经真空蒸馏、分子蒸馏得到天然维生素E浓缩物的方法,适应于维生素E含量范围变化较大的不同原料。但因其采用皂化等步骤,维生素E在碱性环境中损失严重,酸碱用作反应物耗量大,使生产成本增加。也有用醇解反应将中性油转变成脂肪酸甲酯,并用简单真空设备代替分子蒸馏设备,但因醇解反应也是在碱性环境中进行,因此维生素E仍然不可避免地遭受破坏,并且需要大量的醇才能保证醇解反应的进行。上述方法或是步骤繁琐,有机溶剂用量大,或是操作温度高,所得维生素E产品颜色、气味等质量指标未能达到很好的水平。也有发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精馏技术,但是其装置规模小,产率低,未能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经中国专利检索,97231194专利和99124035专利申请属于最接近本发明的技术。上述公开的方法只适于小批量、间歇式生产,97231194专利是一精馏塔两节,上进料精馏塔,其填料为三角形,其产品得率低,纯度也达不到要求。99124035专利申请用一级处理,不能针对物料中各种成分在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分别处理。
                  发明的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和装置的不足,提出一种从植物油精炼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业化生产新工艺及装置。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经脱除植物甾醇后的产物中连续、大批量、工业化萃取脂肪酸甲脂及天然维生素E的方法及设备,特别是针对物料中各种成分在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不同,分别处理的方法,并且提高萃取的效率和纯度,使天然维生素E的生物活性最大限度地得到保留。同时,提出一种精细化工领域适合任何液体物料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的工艺。
本发明实施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给系统、精馏萃取系统、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其精馏萃取系统采用分级精馏连续逆流萃取工艺,一级精馏温度梯度沿塔自下而上31~42℃,萃取压力范围为20~30MPa,二氧化碳流量1500~2000L/h,第二级精馏温度梯度沿塔自下而上31~55℃,压力范围为10~15MPa,二氧化碳流量为900~1500L/h,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给系统采用自动稳压连续供液系统,压力控制在5±1MPa。
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采用双精馏塔分级精馏,精馏塔1压力范围为20~30MPa,温度梯度沿塔从下至上为31~42℃。原料进料量为100L~200L/h,,二氧化碳流量为1500~2000L/h,精馏塔2压力范围为10~15MPa,温度梯度沿塔从下至上为31~55℃,二氧化碳流量为900~1500L/h。
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其精馏塔每两节之间设物料进口,即有高位物料进口和低位物料进口,由第一根精馏塔顶部出来的馏分经减压阀后到达第二根精馏塔的低位物料进口,精馏塔最下一节设二氧化碳进口,塔底设物料出口、排污口,精馏塔1底部物料出口出色素,精馏塔2底部物料出口出维生素E,精馏塔2顶部物料出口出甲酯和二氧化碳混合物。
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其甲酯和二氧化碳混合物经分离系统分离,包括加热器、一级分离器、二级分离器和减压阀门组,混合物经加热器加热进入一级分离器,大部分甲酯从一级分离器下部排出,少量甲酯从二级分离器下部排出,二氧化碳从二级分离器顶部排出,进二氧化碳气入回收系统。
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从一级分离器放出的产品进入中间产品罐,通过物料回流计量泵泵入精馏塔2的高位物料分布器,进行循环萃取。
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将从二级分离器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冷却方式冷凝成液体,冷凝过程包括过冷器和换热器,流回二氧化碳供给系统贮罐,水分和其它杂质可经过冷器排污口排出。
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续逆流萃取脂肪酸甲酯和天然维生素E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的精馏塔,其塔高10~32m,精馏塔直径为200~500mm,精馏塔分三节,两节间设物料进口,进口处有分布器,精馏塔底设物料出口和排污阀,精馏塔最下一节设二氧化碳进口和温度传感器,塔顶设物料出口和温度传感器,物料出口管上设安全阀、压力传感器,填料为与精馏塔内径相同的圆柱形规整填料,多个圆柱形填料叠起。
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的精馏塔,是精馏塔夹套分三节控温,即三节精馏塔分别控温,每节精馏塔夹套独立,上部有蒸汽进汽口,下部有排汽口。
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其二氧化碳自动稳压供液系统包括二氧化碳贮罐,最高工作压力为6.8MPa,还有二氧化碳汽化器、高压二氧化碳泵、自动压力仪表控制装置,自动压力仪表控制装置测量系统二氧化碳气相压力,并将压力信号传递给电动阀和气动阀,当系统二氧化碳贮罐气相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各阀门将蒸汽进入汽化器蒸汽夹套,加热二氧化碳,使系统二氧化碳贮罐压力增加,压力升到要求值时,控制各阀门关闭蒸汽加热。
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连续逆流萃取脂肪酸甲酯和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的精馏塔,其填料为与精馏塔内径相同的圆柱形规整填料,多个圆柱形填料叠起。
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的精馏塔,其内置规整金属丝网波纹填料,每个填料呈圆柱形,直径与精馏塔内径相同,高50~100mm,空隙率0.80~0.92,比表面积900~3000m2/m3
本发明的工艺优点如下:1.脂肪酸甲酯纯度大于80%,植物甾醇含量低于1%,可代替进口脂肪酸甲酯。2.天然维生素E的含量大于50%,产品气味纯正,符合出口标准。3.可连续工业化生产,安全可靠,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4.原料综合利用率高,可得副产品色素,二氧化碳回收率高,循环使用无环境污染。
萃取精馏塔有如下优点:1、填料能提供理想的气、液接触面,传质、传热系数高,通量大而阻力小,填料空隙率高,比表面大,表面润湿性能好。2、耐腐蚀,有一定机械强度。填料容积大,物料处理流量大,分离效率高。精馏塔萃取压力范围大,温度控制精度高,适应范围广。3、适合任何液体物料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连续逆流萃取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的流程图,图中给出:原料罐1、计量泵2、系统二氧化碳储罐3、预热器4、高压二氧化碳泵5、6是精馏塔1、7是精馏塔2、加热器8、一级分离器9、二级分离器10、冷凝器11、过冷器12、电点触式压力表13、汽化器14、电动阀15、气动阀16、电动阀17、物料回流口18、中间产品罐19、物料回流计量泵20、高位物料分配器21、低位物料分布器22。图2是精馏塔结构示意图,图中给出:温度传感器6-1、安全阀6-2、压力传感器6-3、减压阀6-4、精馏塔壁6-5、填料6-7、填料支撑环6-8、物料分配器组件6-9、物料喷头6-10和6-11、二氧化碳分布器6-13、填料支撑板6-14、物料出口阀6-15、蒸汽夹套6-12、蒸汽进口6-17、蒸汽出口6-18、垫圈6-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工艺原料为植物油精炼脱臭馏出物经脱除植物甾醇后的油脂,其中含脂肪酸甲酯60~85%,天然维生素E4~7%;本发明采用两个精馏塔串联的萃取方式实现分级萃取,精馏塔1实现第一级萃取。精馏塔1的温度梯度为31~42℃,精馏塔夹套分三节独立,即三节精馏塔分别控温。每节精馏塔的夹套上部有蒸汽进汽口,下部有排汽口和色素出口。萃取压力22~25MPa。二氧化碳按图2设备稳压供液,流量2200~2500L/h。
精馏塔2实现第二级萃取。精馏塔2压力为12~14MPa,萃取温度31~48℃,由精馏塔2顶部得到脂肪酯甲酯和二氧化碳混合物,甲酯含量大于80%,精馏精馏塔2底部得到维生素E,含量大于50%。
一级分离器分离压力为5~10MPa,分离温度为40~60℃,二级分离器分离压力为4.5~6MPa;分离温度为25~40℃。从一级分离器放出的产品进入中间产品罐,以30~50L/h的流量通过物料回流计量泵泵入精馏塔2的低位物料分布器;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精馏条件可根据原料进料量、二氧化碳流量、精馏塔温度梯度、精馏压力、物料回流比进行综合调节,以达到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多方面要求。
用于上述工艺的精馏塔,其精馏塔高10~32m,精馏塔径200~500mm,精馏塔分三节,精馏塔前两节上部设物料进口,精馏塔底设物料出口和排污阀,精馏塔最下一节设二氧化碳进口,填料为与精馏塔内径相同的圆塔形规整填料,多个圆塔形填料叠起。精馏精馏塔夹套分三节控温,即三节精馏塔分别控温,每节精馏塔的夹套上部有蒸汽进汽口,下部有排汽口。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达到效果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精馏塔的塔高最佳范围是10~16m,每节3~5.5m,精馏塔径250~500mm。物料两进料口和二氧化碳进口均设分布器,使物料能充分接触传质传热。距精馏塔最下一节塔底500~800mm处设支撑板,其他各节底部设支撑环支撑上部填料。填料采用的圆柱形规整不锈钢填料,材质为0Cr18Ni9,比表面积2550m2/m3,空隙率为0.92,堆积重度为1.2mg/L。填料从每节塔底部填充到塔顶,两物料进口处各留一个填料的空隙,以便设物料分布器。该精馏塔结构如下:1、精馏塔采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制造,材质为0Cr18Ni9,精馏塔壁厚度20~45mm,耐压30MPa;2、精馏塔内置填料为不锈钢,材质为0Cr18Ni9。所用填料为规整波纹填料,呈圆柱形,底面直径与填料精馏塔内径一致,200~500mm,高80~100mm,挨个紧密堆砌于精馏塔内。填料空隙率为085~0.95,比表面为900~3000m2/m3
本发明的精馏塔高主要影响萃取得率和萃取纯度,精馏塔的直径决定产量,但受温度均匀度的制约。否则没有限制。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精馏装置主要由以下七个系统组成,它们为工业化连续生产天然维生素E提供最必要的条件,结合附图分述如下:
1、二氧化碳液体自动稳压系统:本系统包括两个容积10m3的二氧化碳贮罐,一个为系统二氧化碳贮罐3,另一个为低温二氧化碳贮罐,压力等级均为6.8MPa。还包括有二氧化碳汽化器14、高压二氧化碳泵5、自动压力仪表控制装置。高压二氧化碳泵最大流量为2m3,压力等级为32MPa。二氧化碳液体汽化器为盘管加热式。自动压力仪表控制装置测量系统二氧化碳气相压力,并将压力信号传递给电动阀和气动阀。本系统为高压二氧化碳泵正常运转和稳定输送二氧化碳液体流量提供有力保障。具体运行过程为:高压二氧化碳泵进口压力为4.5MPa,设定系统二氧化碳贮罐压力控制范围为4~5MPa,当系统二氧化碳贮罐气相压力低于4.0MPa时,电点触式压力表13将测量值传送给电动阀15,电动阀15打开,带动二氧化碳汽化器进口前的气动阀16打开;同时电点触式压力表13将测量值传送给汽化器蒸汽进口前的电动阀17,电动阀17打开,蒸汽进入汽化器14的蒸汽夹套,将水加热至60~100℃。二氧化碳进入汽化器盘管内,通过管壁与热水进行热交换,被加热成气态而回流到系统二氧化碳贮罐上方,将系统二氧化碳贮罐压力增加到5.0MPa。此时电点触式压力表将测量信号传送给各电动阀,完成阀门关闭动作。这样系统二氧化碳贮罐压力就可以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当系统二氧化碳贮罐中液体小于3m3时,可用高压二氧化碳泵将二氧化碳液体从低温二氧化碳贮罐转到系统二氧化碳贮罐中。此装置解决了常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用二氧化碳钢瓶供液不能满足工业化连续性生产需求的问题。
2、双精馏塔串联系统:包括二氧化碳预热器4,两根串联联结的精馏塔6、7。二氧化碳流体从预热器底部进入,被加热到25~35℃,从预热器顶部出来进入精馏塔6底部二氧化碳进口。两精馏塔容积均为300L,塔内径210mm,高12m。塔身分三节,内置规整金属丝网波纹填料6-1,高度分别为3.55、3.55、4.15m。每个填料呈圆柱形,底面直径210mm,高50mm,空隙率0.80~0.92,比表面积900~2000m2/m3。由第一根精馏塔顶部出来的馏分经减压阀后到达第二根精馏塔的低位物料分布器。精馏塔每节之间、塔盖与塔上节之间均通过高压螺栓联结。精馏塔耐压等级为32MPa。塔底设物料出口6-15、排污口6-4、二氧化碳进口6-13和温度传感器6-1。塔顶设物料出口6-4和温度传感器6-1,物料出口管上设安全阀6-2、压力传感器6-3。各温度、压力参数均以数字显示,方便生产过程操作调节。
3、分离系统:包括加热器8、一级分离器9、二级分离器10和减压阀门组。加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15m2;一级分离器容积200L,耐压等级16MPa;二级分离器容积120L,耐压等级12.5MPa。
4、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冷凝器11、二氧化碳过冷器12、螺杆式乙醇压缩制冷机组。冷凝器为列管式换热器,换热器换热面积为30m2。从二级分离器出来的大量是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冷凝器和过冷器与冷媒进行热交换转变成液体,流回系统二氧化碳贮罐,实现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冷凝器和过冷器所用冷媒为30%(体积)的乙醇溶液,由双螺杆乙醇压缩制冷机组制冷后供给。二氧化碳走冷凝器管程,冷媒走冷凝器壳程。冷媒温度-10~0℃。冷凝器和过冷器底部均设排污阀,以排除少量水分和不凝气体。二氧化碳回收率大于90%。
5、原料供给和物料回流系统:包括液体原料罐1,计量泵2、物料回流计量泵20、中间产品罐19。原料罐设蒸汽夹套,以预热原料至一定温度。原料通过计量泵泵入精馏塔物料分布器中。计量泵最大流量为150L/H。从一级分离器出来的产品进入中间产品罐,按进料量20~40%的比例通过物料回流计量泵泵入精馏塔2高位物料分布器进行回流。
6、各系统联结阀门及阀门组、压力管线:包括两精馏塔之间32MPa压力等级减压阀门组、精馏塔与一级分离器之间20MPa压力等级减压阀门组、一级分离器与二级分离器之间12.5MPa压力等级减压阀门组、二级分离器与冷凝器之间10MPa压力等级减压阀门组。各压力管线压力等级与所在系统压力等级一致,管径为DN32。
7、压力、温度测量及显示系统:高压二氧化碳泵出口、精馏塔顶部出口、一级和二级分离器出口、系统和低温二氧化碳贮罐顶部均设压力传感器,二氧化碳预热器、加热器上、下设双金属温度计表、精馏塔上、下,一级和二级分离器设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将测量信号传递给显示系统,经转换后以数字显示,方便生产中观察和调节压力、温度参数。由上所述整套超二氧化碳流体连续精馏装置提供了对液体混和物的连续逆流精馏条件,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重要保障,特别适合于工业化提取天然维生素E。
工作过程:将原料泵入原料罐中,打开蒸汽阀门,将原料加热至35℃;启动自动稳压控制系统,使各电动阀处于工作状态;启动螺杆式乙醇压缩制冷机组,将冷媒冷却至-7℃;启动冷媒输送泵,将冷媒送入冷凝器和过冷器壳程。启动二氧化碳高压泵,打开二氧化碳预热器、精馏塔1和精馏塔2、加热器的蒸汽进口阀和冷凝水出口阀,使精馏塔1精馏压力维持在29MPa,温度梯度33~40℃,二氧化碳流量2000L/h;精馏塔2压力14MPa,温度梯度32~48℃,二氧化碳流量1200L/h;调节减压阀使一级分离器压力维持6.5MPa,分离温度55℃;二级分离器分离压力为5MPa,,分离温度为40℃;启动计量泵,原料进料量为150L/h;从一级分离器底部放出的脂肪酸甲酯进入中间产品罐,以40L/h的流量通过计量泵泵入精馏塔2低位物料分布器;从精馏塔1底部连续放出色素混和物;精馏塔2底部连续放出天然维生素E,流量为20kg/h,纯度51.01%(HPLCC法);一级分离器底部连续放出脂肪酸甲酯,流量为112kg/h,纯度为92.10%(HPLC法)。
若改变精馏塔1压力为25MPa,温度梯度32~38℃,二氧化碳流量为1800L/h,精馏塔2压力为13MPa温度梯度为32~52℃,二氧化碳流为1300L/h,原料进料量为120L/h,其余条件不变,从精馏塔2底部可得到16 kg/h的天然维生素E,纯度为50.32%;一级分离器底部可得89.5L/h脂肪酸甲酯,纯度为93.0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是针物料中各种成分在二氧化碳液体中的溶解度与萃取温度、压力的关系,有针对性的分级萃取。因此,还可以根据需要分三级、四级。如根据色素中的不同成分,再分级,均属于本发明的内容。精馏塔采取分段控温和提高物料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给出了可连续工业化生产,安全可靠、原料综合利用率高,产品锝率高、纯度高、又可得副产品色素、二氧化碳回收率高,循环使用无环境污染的萃取工艺。但本发明适合任何液体物料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连续逆流萃取工艺。因此,其保护范围不限于维生素E的生产。

Claims (8)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给系统、精馏萃取系统、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其特征是精馏萃取系统采用分级精馏连续逆流萃取工艺,各级的温度、压力针对不同成分有所不同,一级精馏温度梯度自下而上31~42℃,萃取压力范围20~30MPa,二氧化碳流量1500~2000L/h,第二级精馏温度梯度自下而上31~55℃,压力10~15MPa,二氧化碳流量为900~1500L/h,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给系统采用自动稳压连续供液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其特征是每两节塔之间设物料进口,即有高位物料进口和低位物料进口,由第一级精馏塔顶部出来的馏分经减压阀后到达第二级精馏塔的低位物料进口,精馏塔最下一节设二氧化碳进口,塔底设物料出口、排污口,精馏塔1底部物料出口作为色素出口,精馏塔2底部的物料出口作为维生素E出口,精馏塔2顶部物料出口作为甲酯和二氧化碳混合物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其特征是由精馏塔2顶部物料出口排出的甲酯和二氧化碳混合物经分离系统分离,分离系包括加热器、一级分离器、二级分离器和减压阀门组,混合物经加热器加热进入一级分离器,大部分甲酯从一级分离器下部排出,少量甲酯从二级分离器下部排出,二氧化碳从二级分离器顶部排出,二氧化碳气进入回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其特征是从一级分离器放出的产品进入中间产品罐,按一定比例通过物料回流计量泵泵入精馏塔2的高位物料分布器,进行循环萃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其特征是将从二级分离器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冷却方式冷凝成液体,流回二氧化碳供给系统贮罐,冷凝过程包括过冷器和冷凝器,水分和其它杂质经过冷器排污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其特征是二氧化碳自动稳压供液系统包括二氧化碳贮罐,最高工作压力为6.8MPa,还有二氧化碳汽化器、高压二氧化碳泵、自动压力仪表控制装置,自动压力仪表控制装置测量系统二氧化碳贮罐气相压力,并将压力信号传递给电动阀和气动阀,当系统二氧化碳贮罐气相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各阀门将蒸汽进入汽化器蒸汽夹套,加热二氧化碳,使系统二氧化碳贮罐压力增加,压力升到要求值时,控制各阀门关闭蒸汽加热。
7.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续逆流萃取脂肪酸甲酯和天然维生素E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的精馏塔,其特征是精馏塔高10~32m,精馏塔直径200~500mm,精馏塔分2~3节,两节间设物料进口,进口处有分布器,精馏塔底设物料出口和排污阀,精馏塔最下一节设二氧化碳进口和温度传感器,塔顶设物料出口和温度传感器,物料出口管上设安全阀、压力传感器,填料为与精馏塔内径相同的圆柱形规整填料,多个圆柱形填料叠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的精馏塔,其特征是精馏塔夹套分2~3节控温,即每节精馏塔单独控温,每节精馏塔夹套独立,上部有蒸汽进汽口,下部有排汽口。
CNB021155356A 2002-02-07 2002-02-07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666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155356A CN1166663C (zh) 2002-02-07 2002-02-07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155356A CN1166663C (zh) 2002-02-07 2002-02-07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9487A CN1369487A (zh) 2002-09-18
CN1166663C true CN1166663C (zh) 2004-09-15

Family

ID=474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1553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6663C (zh) 2002-02-07 2002-02-07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6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4258B (zh) * 2007-06-14 2010-04-21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从大豆脱臭馏出物中分离提取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的方法
CN101812373B (zh) * 2010-04-16 2012-03-07 南通市康桥油脂有限公司 脂肪酸连续分级精馏生产方法
CN102321384B (zh) * 2011-06-21 2013-11-20 西北大学 一种液相超临界辣椒红色素脱辣分离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107365267A (zh) * 2016-05-13 2017-11-21 南通睿智超临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浓缩天然β-胡萝卜素方法及其萃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9487A (zh) 2002-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7589B (zh) 分路馈给蒸馏法生产酒精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67970B (zh) 一种月桂烯的生产系统
CN102070401A (zh) 由生物乙醇水溶液制取无水乙醇的节能工艺
CN1166663C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分级萃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
CN101074258B (zh) 一种从大豆脱臭馏出物中分离提取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的方法
CN101798265B (zh) 一种生物乙醇制备乙酸乙烯的方法
CN105061384A (zh) 一种以精馏-分子蒸馏耦合方式制备天然维生素e的方法及装置
CN201094869Y (zh) 一种多用途内回流精馏装置
CN102471194A (zh) 用于生产甲醇和二甲醚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04920A (zh) 从低浓度发酵液生产燃料乙醇的节能工艺方法和装置
CN102311769A (zh) 一种减压闪蒸罐及原油加工方法
CN201603410U (zh) 节能型连续酒精精馏回收塔
CN107722053A (zh) 一种亚磷酸二甲酯的精馏方法
CN201807206U (zh) 高浓度甲缩醛加压精馏塔
CN100369875C (zh) 从异戊醇中分离2-甲基丁醇、3-甲基丁醇的装置及应用方法
CN101696154A (zh) 一种甘油蒸馏工艺及其专用甘油蒸馏塔
CN110981696A (zh) 利用双粗单精三塔蒸馏低浓度发酵醪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及系统
CN110357771A (zh) 一种乳酸甲酯水解反应精馏的隔板塔工艺
CN206736136U (zh) 一种适用于辛醇和丁醇转换生产的装置
CN107739655A (zh) 一种微藻油脂提取与分离方法、设备及应用
CN113667700A (zh) 混合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87066A (zh) 连续高效分级蒸馏设备及工艺方法
CN113481060B (zh) 一种超白低碘值硬脂酸及其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CN220404864U (zh) 一种用于甲醇精馏的隔板精馏塔
CN114100176B (zh) 一种复合丁酸乙酯提纯塔和分离精制系统及其分离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