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0280A - 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0280A
CN116660280A CN202310505651.5A CN202310505651A CN116660280A CN 116660280 A CN116660280 A CN 116660280A CN 202310505651 A CN202310505651 A CN 202310505651A CN 116660280 A CN116660280 A CN 116660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vehicle
platform
camera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056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
鲁言宏
陈雪梅
李彦果
陈东
刘飞
孙仕娟
李秋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Linglong Tire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inglong Tire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inglong Tire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inglong Ti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056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02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0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02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72Investigating presence of flaw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021/0106General arrangement of respective parts
    • G01N2021/0112Apparatus in one mechanical, optical or electronic blo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设置于地面上,检测平台分别设置进车斜坡、出车斜坡;前端检测支架、后端检测支架、左检测立柱、右检测立柱分别位于检测平台的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顶部检测支架连接在前端检测支架、后端检测支架上端;前端检测支架连接有车头检测相机,后端检测支架连接有车尾检测相机,左检测立柱连接有左侧车体检测相机,右检测立柱连接有右侧车体检测相机,顶部检测支架下端连接有车顶检测相机。本发明通过检测相机对车辆外表面进行自动扫描记录车辆外观图像,与车辆出厂状态图像进行比对,以判断车辆外观质量,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节省部分人力。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随着汽车私有化的普及,人们对汽车外观个性化、时尚化和高档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引导汽车外观颜色的开发越来越丰富,对于车辆维护保养检测也越来频繁。
汽车生产或车辆维修都需要对车辆外观进行检测,对于车辆外观整洁、各零部件完好度,车体周正,覆盖件无开裂和锈蚀,车身的外部不应有任何可能使人致伤的尖锐突起等方面检测。现有的车辆外观检测大多为人工检测(人工到车辆所在处对车辆外观进行检测),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故而本发明设计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节省部分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检测平台一侧设置进车斜坡,所述检测平台另一侧设置出车斜坡;
支撑结构,所述检测平台的外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支撑于地面,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前端检测支架、后端检测支架、左检测立柱、右检测立柱和顶部检测支架,前端检测支架、后端检测支架、左检测立柱、右检测立柱分别位于检测平台的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顶部检测支架连接在前端检测支架、后端检测支架上端;
前端检测支架连接有车头检测相机,后端检测支架连接有车尾检测相机,左检测立柱连接有左侧车体检测相机,右检测立柱连接有右侧车体检测相机,顶部检测支架下端连接有车顶检测相机。
优选的,所述检测平台包括:固定平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丝杠一、丝杠二、滚动底座一、滚动底座二和距离传感器一;
所述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左右间隔布置,所述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前侧设置进车斜坡,所述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后侧设置出车斜坡;
所述固定平台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定设有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一轴端连接有丝杠一,所述驱动电机二轴端连接有丝杠二;所述丝杠一和丝杠二均与移动平台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一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下侧设有滚动底座一和滚动底座二,且滚动底座一和滚动底座二均与地面滚动连接;
所述移动平台内侧设有距离传感器一,距离传感器一用于测量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检测平台的前方的地面上设有前端检测支架;所述前端检测支架上设有丝杠三、直线导轨一、滑块一和升降电机一;
所述丝杠三与前端检测支架轴承连接,丝杠三与滑块一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二连接;所述直线导轨一与前端检测支架固定连接,直线导轨一与滑块一滑动连接;所述前端检测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一,升降电机一的输出轴与丝杠三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检测支架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一,所述底座一设有滚轮一;所述滑块一上设有车头检测相机。
优选的,所述检测平台的后方的地面上设有后端检测支架,所述后端检测支架上设有丝杠四、直线导轨二、滑块二和升降电机二;
丝杠四与后端检测支架轴承连接,后端检测支架与滑块二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三连接;所述直线导轨二与后端检测支架固定连接,直线导轨二与滑块二滑动连接;所述后端检测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二,升降电机二的输出轴与丝杠四固定连接;所述后端检测支架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二,所述底座二设有滚轮二;所述滑块二上设有车尾检测相机;
所述前端检测支架和后端检测支架下方各设有一条轨道一;所述滚轮一和滚轮二均与各自下方的轨道一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部检测支架上设有:齿条直线导轨;
所述齿条直线导轨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前端检测支架和后端检测支架上端;所述齿条直线导轨上滚动连接有滚动块;所述滚动块的侧面连接有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一轴端连接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齿条直线导轨啮合连接;
所述滚动块下方设有顶部照明灯、车顶检测相机、激光传感器三,车顶检测相机、激光传感器三均面向车顶表面,激光传感器三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车顶之间的距离;
所述滚动块上设有微控制器三,微控制器三分别与伺服电机一、车顶检测相机、顶部照明灯和激光传感器三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三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三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优选的,滑块一上还设有照明灯一、激光传感器一、位移传感器一;所述车头检测相机、照明灯一和激光传感器一面向车头方向;所述位移传感器一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底座一之间的距离,所述激光传感器一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车头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块一或前端检测支架上设有微控制器一,微控制器一分别与升降电机一、车头检测相机、照明灯一、激光传感器一、位移传感器一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一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一与控制终端连接;
滑块二上还设有照明灯二、激光传感器二、位移传感器二;所述车尾检测相机、照明灯二和激光传感器二面向车头方向;所述位移传感器一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底座二之间的距离,所述激光传感器二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车尾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块二或后端检测支架上设有微控制器二,微控制器二分别与升降电机二、车尾检测相机、照明灯二、激光传感器二、位移传感器二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二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二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检测平台左方的地面上设置左检测立柱,所述检测平台右方的地面上设置右检测立柱;左检测立柱与右检测立柱为对称结构,左检测立柱与右检测立柱均设置位置调节机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移动底座、滚珠丝杠一、直线导轨三、伺服电机二、滑动检测台、挡板一;
左检测立柱或右检测立柱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上端,所述移动底座上垂直连接有滚珠丝杠一;所述滚珠丝杠一轴端连接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端面与挡板一固定连接,挡板一与左检测立柱或右检测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一和移动底座之间固定连接直线导轨三;所述直线导轨三连接滑动检测台,滑动检测台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与滚珠丝杠一连接;所述滑动检测台上安装左侧车体检测相机或右侧车体检测相机,所述左检测立柱或右检测立柱上安装有微控制器四,所述微控制器四与伺服电机二、左侧车体检测相机或右侧车体检测相机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四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四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优选的,包括:所述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中间区域设有底盘检测模块;
所述底盘检测模块包括:底盘检测小车,所述底盘检测小车下设有轨道三,底盘检测小车与轨道三滚动连接;所述底盘检测小车顶部设有底盘检测相机,所述底盘检测小车前端设有距离传感器二,所述距离传感器二用于检测距离传感器二所在处与底盘之间的距离,所述底盘检测小车连接有微控制器五,所述微控制器五与底盘检测相机、距离传感器二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五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五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车辆通过进车斜坡行驶到检测平台上,支撑结构上的车头检测相机、车尾检测相机、左侧车体检测相机、右侧车体检测相机、车顶检测相机对车辆外表面进行扫描记录车辆外观图像(也可基于图像检测确定车辆外观尺寸),与车辆出厂状态图像进行比对。与现有的车辆外观检测大多为人工检测(人工到车辆所在处对车辆外观进行检测),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相比,本发明设计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节省部分人力。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车辆就位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左检测立柱、右检测立柱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联合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端检测支架;101、丝杠三;102、直线导轨一;103、滑块一;1031、车头检测相机;1032、照明灯一;1033、激光传感器一;1034、位移传感器一;1035、无线收发器一;104、升降电机一;105、滚轮一;106、轨道一;2、后端检测支架;201、丝杠四;202、直线导轨二;203、滑块二;2031、车尾检测相机;2032、照明灯二;2033、激光传感器二;2034、位移传感器二;204、升降电机二;205、滚轮二;3、左检测立柱;301、移动底座;302、滚珠丝杠一;303、直线导轨三;304、伺服电机二;305、滑动检测台;3051、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2、测距传感器;3053、侧补光灯;3054、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6、挡板一;307、轨道二;4、右检测立柱;5、顶部检测支架;501、齿条直线导轨;502、伺服电机一;503、滚动块;504、车顶检测相机;505、顶部照明灯;506、激光传感器三;6、检测平台;601、固定平台;602、移动平台;603、驱动电机一;604、驱动电机二;605、丝杠一;606、丝杠二;607、滚动底座一;608、滚动底座二;7、底盘检测小车;701、底盘检测相机;702、红外摄像仪;703、距离传感器二;704、轨道三;8、底盘照明灯;9、联合安装机构;901、固定座;902、限位腔;903、支撑座;904、弹性连接件一;905、安装箱;906、滑座;907、电磁铁;908、磁铁块;909、U形杆;910、导向块;911、弹簧一;912、锥形块;913、限位杆;914、限位板;915、U形座;916、限位块;917、弹性连接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术语“中间”、“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平台6,所述检测平台6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检测平台6一侧设置进车斜坡,所述检测平台6另一侧设置出车斜坡;
支撑结构,所述检测平台6的外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支撑于地面,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前端检测支架1、后端检测支架2、左检测立柱3、右检测立柱4和顶部检测支架5,前端检测支架1、后端检测支架2、左检测立柱3、右检测立柱4分别位于检测平台6的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顶部检测支架5连接在前端检测支架1、后端检测支架2上端;
前端检测支架1连接有车头检测相机1031,后端检测支架2连接有车尾检测相机2031,左检测立柱3连接有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1,右检测立柱4连接有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54,顶部检测支架5下端连接有车顶检测相机504。
其中,车头检测相机1031、车尾检测相机2031、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1、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54、车顶检测相机504的检测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控制终端,主控器电连接有显示器,可通过显示器显示车辆外观图像,可人为通过显示器对车辆外观质量进行判定;其中,控制终端可电连接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车辆对应的标准外观图像,可通过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将实际检测的车辆外观图像与标准外观图像进行比对,确定车辆外观质量。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车辆通过进车斜坡行驶到检测平台6上,支撑结构上的车头检测相机1031、车尾检测相机2031、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1、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54、车顶检测相机504对车辆外表面进行扫描记录车辆外观图像(也可基于图像检测确定车辆外观尺寸),与车辆出厂状态图像进行比对。与现有的车辆外观检测大多为人工检测(人工到车辆所在处对车辆外观进行检测),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相比,本发明设计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节省部分人力。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平台6包括:固定平台601、移动平台602、驱动电机一603、驱动电机二604、丝杠一605、丝杠二606、滚动底座一607、滚动底座二608和距离传感器一609;
所述固定平台601和移动平台602左右间隔布置,所述固定平台601和移动平台602前侧设置进车斜坡,所述固定平台601和移动平台602后侧设置出车斜坡;
所述固定平台601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定设有驱动电机一603和驱动电机二604;所述驱动电机一603轴端连接有丝杠一605,所述驱动电机二604轴端连接有丝杠二606;所述丝杠一605和丝杠二606均与移动平台602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一连接;所述移动平台602下侧设有滚动底座一607和滚动底座二608,且滚动底座一607和滚动底座二608均与地面滚动连接;
所述移动平台602内侧设有距离传感器一,距离传感器一用于测量移动平台602与固定平台601之间的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检测平台6分为固定平台601和移动平台602,是为了适应不同宽度的车辆检测时的需要;当需要调整检测平台6扩大间距时;固定平台601保持不动,驱动电机一603和驱动电机二604同步正向运转,带动丝杠一605、丝杠二606旋转,移动平台602内部螺纹开始向远离固定平台601方向推动移动平台602,此时移动平台602底部的滚动底座一607和滚动底座二608开始向外滚动,距离传感器一609实时获取固定平台601和移动平台602间距大小,调整到所需间距停止运转驱动电机一603和驱动电机二604;当需要缩小检测平台6间距时,控制驱动电机一603和驱动电机二604同步逆转即可;所述检测平台6可以检测不同车体宽度的车辆,扩大了外观检测的车辆类型。
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平台6的前方的地面上设有前端检测支架1;所述前端检测支架1上设有丝杠三101、直线导轨一102、滑块一103和升降电机一104;
所述丝杠三101与前端检测支架1轴承连接,丝杠三101与滑块一103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二连接;所述直线导轨一102与前端检测支架1固定连接,直线导轨一102与滑块一103滑动连接;所述前端检测支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一104,升降电机一104的输出轴与丝杠三101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检测支架1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一,所述底座一设有滚轮一105;所述滑块一103上设有车头检测相机1031。
优选的,所述检测平台6的后方的地面上设有后端检测支架2,所述后端检测支架2上设有丝杠四201、直线导轨二202、滑块二203和升降电机二204;
丝杠四201与后端检测支架2轴承连接,后端检测支架2与滑块二203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三连接;所述直线导轨二202与后端检测支架2固定连接,直线导轨二202与滑块二203滑动连接;所述后端检测支架2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二204,升降电机二204的输出轴与丝杠四201固定连接;所述后端检测支架2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二,所述底座二设有滚轮二205;所述滑块二203上设有车尾检测相机2031;其中底座一和底座二上设置滚轮驱动装置,实现对应的滚轮沿着对应的轨道一106自动行走;其中,通过驱动滚轮或滑轮自动沿着轨道行走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前端检测支架1和后端检测支架2下方各设有一条轨道一106;所述滚轮一105和滚轮二205均与各自下方的轨道一106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部检测支架5上设有:齿条直线导轨501;
所述齿条直线导轨501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前端检测支架1和后端检测支架2上端;所述齿条直线导轨501上滚动连接有滚动块503;所述滚动块503的侧面连接有伺服电机一502,伺服电机一502轴端连接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齿条直线导轨501啮合连接;
所述滚动块503下方设有顶部照明灯505、车顶检测相机504、激光传感器三506,车顶检测相机504、激光传感器三506均面向车顶表面,激光传感器三506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车顶之间的距离;
所述滚动块503上设有微控制器三,微控制器三分别与伺服电机一502、车顶检测相机504、顶部照明灯505和激光传感器三506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三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三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滑块一103上还设有照明灯一1032、激光传感器一1033、位移传感器一1034;所述车头检测相机1031、照明灯一1032和激光传感器一1033面向车头方向;所述位移传感器一1034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底座一之间的距离,所述激光传感器一1033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车头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块一103或前端检测支架1上设有微控制器一,微控制器一分别与升降电机一104、车头检测相机1031、照明灯一1032、激光传感器一1033、位移传感器一1034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一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一与控制终端连接;其中,如图1,无线通信模块一可为无线收发器一1035;
滑块二203上还设有照明灯二2032、激光传感器二2033、位移传感器二2034;所述车尾检测相机2031、照明灯二2032和激光传感器二2033面向车头方向;所述位移传感器一1034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底座二之间的距离,所述激光传感器二2033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车尾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块二203或后端检测支架2上设有微控制器二,微控制器二分别与升降电机二204、车尾检测相机2031、照明灯二2032、激光传感器二2033、位移传感器二2034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二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二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将前端检测支架1、后端检测支架2、顶部检测支架5连成一体可以对车辆进行横向扫描和上下扫描;车头检测相机1031负责记录车辆正面车头图像,进行车牌号记录和车标识别,记录车辆前保险杠、前照灯、车辆中网、前挡风玻璃、后视镜的正面外观图像;车尾检测相机2031负责记录车辆尾部保险杠、后视镜、车标、车牌号、后挡风玻璃、尾灯、尾气管的外观图像;车顶检测相机504,负责采集车辆顶天窗、引擎盖、后备箱盖的外观图像;
升降电机一104和升降电机二204运转,将滑块一103和滑块二203从底部抬升,滑块一103上搭载的车头检测相机1031、照明灯一1032、激光传感器一1033、位移传感器一1034工作,实现车头图像和距车头表面距离的动态记录,位移传感器一1034记录滑块一103抬升高度,反映车身高度;滑块二203上的车尾检测相机2031、照明灯二2032、激光传感器二2033和位移传感器二2034同步工作,位移传感器二2034记录滑块二203抬升高度,反映车身高度;当激光传感器一1033与激光传感器二2033检测到越过车顶高度,升降电机进行反转将滑块回归初始状态;在此过程期间,顶部滚动块503的伺服电机一502驱动滚动块503沿齿条直线导轨501往复运动,其上的车顶检测相机504、顶部照明灯505和激光传感器三506工作,记录车顶图像和曲线距离的变化;通过各自无线通信模块将收集的外观信息传回给主控器,主控器通过显示器显示,控制终端也可连接图像分析处理装置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并与标准图像进行比对,以判断车辆外观质量。
实施例4,在实施例1-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检测平台6左方的地面上设置左检测立柱3,所述检测平台6右方的地面上设置右检测立柱4;左检测立柱3与右检测立柱4为对称结构,左检测立柱3与右检测立柱4均设置位置调节机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移动底座301、滚珠丝杠一302、直线导轨三303、伺服电机二304、滑动检测台305、挡板一306;
左检测立柱3或右检测立柱4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301上端,所述移动底座301上垂直连接有滚珠丝杠一302;所述滚珠丝杠一302轴端连接有伺服电机二304;所述伺服电机二304端面与挡板一306固定连接,挡板一306与左检测立柱3或右检测立柱4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一306和移动底座301之间固定连接直线导轨三303;所述直线导轨三303连接滑动检测台305,滑动检测台305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与滚珠丝杠一302连接;所述滑动检测台305上安装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1或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54,所述左检测立柱3或右检测立柱4上安装有微控制器四,所述微控制器四与伺服电机二304、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1或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54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四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四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其中,移动底座301为现有的自行走底座,其中,可在左检测立柱3或右检测立柱4下方的地面设置纵向轨道二307,实现移动底座301沿着纵向轨道二307自动行走;其中,自行走底座为现有技术,也可参照上述通过驱动滚轮旋转,使得滚轮沿着轨道自动行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1负责记录车辆左侧车窗、左侧轮胎外侧图、左侧车把手以及车门图像;对应的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54负责记录车辆右侧车窗、右侧轮胎外侧图、右侧车把手图像;当需要检测车辆两侧外观时,左检测立柱3的移动底座301在驱动电机驱动下沿纵向轨道二307移动,伺服电机二304旋转带动滚珠丝杠一302旋转;带动滑动检测台305沿直线导轨三303上下滑动,其上的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1和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54工作记录图像,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1和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54,通过各自无线通信模块将收集的外观信息传回给主控器,主控器通过显示器显示,控制终端也可连接图像分析处理装置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并与标准图像进行比对,以判断车辆外观质量。
实施例5,在实施例1-4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平台601和移动平台602中间区域设有底盘检测模块;
所述底盘检测模块包括:底盘检测小车7,所述底盘检测小车7下设有轨道三704,底盘检测小车7与轨道三704滚动连接;所述底盘检测小车7顶部设有底盘检测相机701(也可设置红外摄像仪702),所述底盘检测小车7前端设有距离传感器二703,所述距离传感器二703用于检测距离传感器二703所在处与底盘之间的距离,所述底盘检测小车7连接有微控制器五,所述微控制器五与底盘检测相机701、距离传感器二703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五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五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其中,检测平台6中间的地面设置底盘照明灯8;底盘检测小车7为现有自动行走小车,如可为AGV小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底盘检测小车7工作时,底盘照明灯8开启;底盘检测小车7自动行走,底盘检测小车7顶部搭载的底盘检测相机701、红外摄像仪702工作;在车辆前轮和后轮所在区域重点记录,判断轮胎内侧是否有鼓包、划痕、脱皮现象;针对刹车盘、减震器、车架、扭力梁传动轴进行重点拍照记录;判断是否出现焊缝裂纹、和零件损坏、变形严重的情况;通过红外热成像收集漏油、漏水、和气体泄漏图像。收集到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五传回给控制终端;可通过控制终端对图像进行比对分析,得出底盘外观损坏程度。
实施例6,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5,滑块一103上设置联合安装机构9;所述联合安装机构9包括:
安装箱905,所述安装箱905固定连接在滑块一103上;
两组限位组一,上下对称的设置在安装箱905内;所述限位组包括:固定座901,与安装箱905内壁固定连接;上下相对的固定座901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限位腔902;支撑座903,所述支撑座903与限位腔902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弹性连接件一904,所述弹性连接件一904两端分别与支撑座903、限位腔902固定连接;其中,弹性连接件一904可为弹簧也可为弹簧杆;
限位组二,每个限位组一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一个限位组二,所述限位组二包括:滑座906,与安装箱905内壁滑动连接,左右相对的滑座906中一个滑座906设置电磁铁907,另一个滑座906设置磁铁块908,所述滑座906固定连接有U形杆909的一端,左右相对的所述U形杆909的开口侧相互靠近,所述U形杆909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916,所述安装箱905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910,所述U形杆909滑动贯穿导向块910,所述导向块910与滑座906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911;
两个限位机构三,间隔固定连接在安装箱905上端;
所述限位机构三包括:两组左右对称的限位组三,所述限位组三包括:U形座915,左右相对的U形座915的开口相互靠近,U形座915固定连接在安装箱905上端;锥形块912,通过弹性连接件二917与U形座915的左侧内壁或右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杆913,分别与锥形块912上侧及下侧接触,所述限位杆913远离锥形块912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板914,所述限位板914与U形座915内的腔体二上下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914与腔体二内壁之间固定连接弹簧二。
其中,该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磁铁块908和电磁铁907,此时滑座906,与安装箱905内壁固定连接,可实现仅仅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对车头检测相机1031的夹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
其中,安装箱905的前侧可设置安装口,通过安装口插入车头检测相机1031,至车头检测相机1031位于上下左右四个限位块916之间,插入车头检测相机1031时推动上下两个支撑座903相互远离,然后将车头检测相机1031上下端限位在上下两个支撑座903,在弹性连接件一904的弹力作用下,支撑座903压紧在车头检测相机1031上端或下端,实现对车头检测相机1031上下侧的夹紧限位;其中,可控制电磁铁907通电,使得电磁铁907与磁铁块908相互吸引,使得左右两个滑座906相互远离,从而左右相对的限位块916相互靠近,对车头检测相机1031上部的左右两侧和下部的左右两侧同时夹紧,使得车头检测相机1031安装可靠。
两个限位机构三可分别用于安装激光传感器一1033、位移传感器一1034,其中,如安装激光传感器一1033,将激光传感器一1033后部插入左右相对的锥形块912之间,插入时推动左右相对的弹性连接件二917相互远离压缩,当放开锥形块912时,在弹性连接件二917的弹力作用下,使得锥形块912对激光传感器一1033左右两侧进行夹紧,同时由于锥形块912与限位杆913的接触部位的变化,使得上下两个限位杆913在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可对激光传感器一1033后部上下侧进行夹紧,其中还可在激光传感器一1033后部上下侧设置限位插孔,限位插孔用于插入限位杆913,实现对激光传感器一1033的限位。上述技术方案可用于联合安装激光传感器一1033、位移传感器一1034、车头检测相机1031,安装方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平台(6),所述检测平台(6)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检测平台(6)一侧设置进车斜坡,所述检测平台(6)另一侧设置出车斜坡;
支撑结构,所述检测平台(6)的外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支撑于地面,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前端检测支架(1)、后端检测支架(2)、左检测立柱(3)、右检测立柱(4)和顶部检测支架(5),前端检测支架(1)、后端检测支架(2)、左检测立柱(3)、右检测立柱(4)分别位于检测平台(6)的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顶部检测支架(5)连接在前端检测支架(1)、后端检测支架(2)上端;
前端检测支架(1)连接有车头检测相机(1031),后端检测支架(2)连接有车尾检测相机(2031),左检测立柱(3)连接有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1),右检测立柱(4)连接有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54),顶部检测支架(5)下端连接有车顶检测相机(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平台(6)包括:固定平台(601)、移动平台(602)、驱动电机一(603)、驱动电机二(604)、丝杠一(605)、丝杠二(606)、滚动底座一(607)、滚动底座二(608)和距离传感器一(609);
所述固定平台(601)和移动平台(602)左右间隔布置,所述固定平台(601)和移动平台(602)前侧设置进车斜坡,所述固定平台(601)和移动平台(602)后侧设置出车斜坡;
所述固定平台(601)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定设有驱动电机一(603)和驱动电机二(604);所述驱动电机一(603)轴端连接有丝杠一(605),所述驱动电机二(604)轴端连接有丝杠二(606);所述丝杠一(605)和丝杠二(606)均与移动平台(602)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一连接;所述移动平台(602)下侧设有滚动底座一(607)和滚动底座二(608),且滚动底座一(607)和滚动底座二(608)均与地面滚动连接;
所述移动平台(602)内侧设有距离传感器一,距离传感器一用于测量移动平台(602)与固定平台(601)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6)的前方的地面上设有前端检测支架(1);所述前端检测支架(1)上设有丝杠三(101)、直线导轨一(102)、滑块一(103)和升降电机一(104);
所述丝杠三(101)与前端检测支架(1)轴承连接,丝杠三(101)与滑块一(103)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二连接;所述直线导轨一(102)与前端检测支架(1)固定连接,直线导轨一(102)与滑块一(103)滑动连接;所述前端检测支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一(104),升降电机一(104)的输出轴与丝杠三(101)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检测支架(1)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一,所述底座一设有滚轮一(105);所述滑块一(103)上设有车头检测相机(10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6)的后方的地面上设有后端检测支架(2),所述后端检测支架(2)上设有丝杠四(201)、直线导轨二(202)、滑块二(203)和升降电机二(204);
丝杠四(201)与后端检测支架(2)轴承连接,后端检测支架(2)与滑块二(203)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三连接;所述直线导轨二(202)与后端检测支架(2)固定连接,直线导轨二(202)与滑块二(203)滑动连接;所述后端检测支架(2)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二(204),升降电机二(204)的输出轴与丝杠四(201)固定连接;所述后端检测支架(2)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二,所述底座二设有滚轮二(205);所述滑块二(203)上设有车尾检测相机(2031);
所述前端检测支架(1)和后端检测支架(2)下方各设有一条轨道一(106);所述滚轮一(105)和滚轮二(205)均与各自下方的轨道一(106)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检测支架(5)上设有:齿条直线导轨(501);
所述齿条直线导轨(501)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前端检测支架(1)和后端检测支架(2)上端;所述齿条直线导轨(501)上滚动连接有滚动块(503);所述滚动块(503)的侧面连接有伺服电机一(502),伺服电机一(502)轴端连接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齿条直线导轨(501)啮合连接;
所述滚动块(503)下方设有顶部照明灯(505)、车顶检测相机(504)、激光传感器三(506),车顶检测相机(504)、激光传感器三(506)均面向车顶表面,激光传感器三(506)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车顶之间的距离;
所述滚动块(503)上设有微控制器三,微控制器三分别与伺服电机一(502)、车顶检测相机(504)、顶部照明灯(505)和激光传感器三(506)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三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三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滑块一(103)上还设有照明灯一(1032)、激光传感器一(1033)、位移传感器一(1034);所述车头检测相机(1031)、照明灯一(1032)和激光传感器一(1033)面向车头方向;所述位移传感器一(1034)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底座一之间的距离,所述激光传感器一(1033)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车头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块一(103)或前端检测支架(1)上设有微控制器一,微控制器一分别与升降电机一(104)、车头检测相机(1031)、照明灯一(1032)、激光传感器一(1033)、位移传感器一(1034)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一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一与控制终端连接;
滑块二(203)上还设有照明灯二(2032)、激光传感器二(2033)、位移传感器二(2034);所述车尾检测相机(2031)、照明灯二(2032)和激光传感器二(2033)面向车头方向;所述位移传感器一(1034)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底座二之间的距离,所述激光传感器二(2033)用于检测其所在处与车尾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块二(203)或后端检测支架(2)上设有微控制器二,微控制器二分别与升降电机二(204)、车尾检测相机(2031)、照明灯二(2032)、激光传感器二(2033)、位移传感器二(2034)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二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二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平台(6)左方的地面上设置左检测立柱(3),所述检测平台(6)右方的地面上设置右检测立柱(4);左检测立柱(3)与右检测立柱(4)为对称结构,左检测立柱(3)与右检测立柱(4)均设置位置调节机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移动底座(301)、滚珠丝杠一(302)、直线导轨三(303)、伺服电机二(304)、滑动检测台(305)、挡板一(306);
左检测立柱(3)或右检测立柱(4)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301)上端,所述移动底座(301)上垂直连接有滚珠丝杠一(302);所述滚珠丝杠一(302)轴端连接有伺服电机二(304);所述伺服电机二(304)端面与挡板一(306)固定连接,挡板一(306)与左检测立柱(3)或右检测立柱(4)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一(306)和移动底座(301)之间固定连接直线导轨三(303);所述直线导轨三(303)连接滑动检测台(305),滑动检测台(305)内嵌设的丝杠螺母与滚珠丝杠一(302)连接;所述滑动检测台(305)上安装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1)或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54),所述左检测立柱(3)或右检测立柱(4)上安装有微控制器四,所述微控制器四与伺服电机二(304)、左侧车体检测相机(3051)或右侧车体检测相机(3054)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四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四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固定平台(601)和移动平台(602)中间区域设有底盘检测模块;
所述底盘检测模块包括:底盘检测小车(7),所述底盘检测小车(7)下设有轨道三(704),底盘检测小车(7)与轨道三(704)滚动连接;所述底盘检测小车(7)顶部设有底盘检测相机(701),所述底盘检测小车(7)前端设有距离传感器二(703),所述距离传感器二(703)用于检测距离传感器二(703)所在处与底盘之间的距离,所述底盘检测小车(7)连接有微控制器五,所述微控制器五与底盘检测相机(701)、距离传感器二(703)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五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五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有显示器。
CN202310505651.5A 2023-04-30 2023-04-30 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66602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5651.5A CN116660280A (zh) 2023-04-30 2023-04-30 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5651.5A CN116660280A (zh) 2023-04-30 2023-04-30 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0280A true CN116660280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2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05651.5A Pending CN116660280A (zh) 2023-04-30 2023-04-30 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02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8566A (zh) * 2023-08-29 2023-09-29 无锡龙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扭力梁焊接强度检测装置
CN117029706A (zh) * 2023-10-10 2023-11-10 上海荣成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快速检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8566A (zh) * 2023-08-29 2023-09-29 无锡龙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扭力梁焊接强度检测装置
CN116818566B (zh) * 2023-08-29 2023-11-14 无锡龙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扭力梁焊接强度检测装置
CN117029706A (zh) * 2023-10-10 2023-11-10 上海荣成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快速检测装置
CN117029706B (zh) * 2023-10-10 2023-12-08 上海荣成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快速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60280A (zh) 一种车辆外观检测装置
CN109975030B (zh) 车辆自动定位对中装置
CN110185303B (zh) 行车式双臂智能停车系统及方法
CN112319429A (zh) 一种动车前挡风玻璃自动清洗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6893176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整车座椅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CN114323131B (zh) 一种列车多面扫描成像检查系统
CN116625703A (zh) 一种汽车碰撞模拟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9840960U (zh) 一种多摄像头扫描车辆的装置
CN210530446U (zh) 用于停车机器人的车辆轮距自动测量装置
CN114926990B (zh) 一种智能化道闸车牌识别设备
CN110979271A (zh) 一种全方位停车辅助装置
CN219608746U (zh)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检测车
CN108979229B (zh) 一种停车装置
CN219096667U (zh) 一种无人值守的洗车机引导装置
CN116482111A (zh) 车辆外观检测系统
CN216802376U (zh) 车载阳光传感器压装设备
CN115030582B (zh) 一种立体式地下停车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9857162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便携式钢轨探伤装置
CN220231503U (zh) 一种车辆检测系统
CN219910232U (zh) 一种基于agv停车的车辆出入口检测引导装置
CN219221987U (zh) 一种汽车喷漆工作区检查站
CN211592514U (zh) 一种停车辅助装置
CN216689165U (zh) 一种停车场车牌识别设备
CN214402938U (zh) 自动驾驶设备下线验收车间的自动出入库装置
CN218367823U (zh) 一种车载铁道线路环境和轨道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