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4407A -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4407A
CN116634407A CN202310707236.8A CN202310707236A CN116634407A CN 116634407 A CN116634407 A CN 116634407A CN 202310707236 A CN202310707236 A CN 202310707236A CN 116634407 A CN116634407 A CN 116634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device
period
target
data unit
blue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072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柏康
谢林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ke Lan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ke Lan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ke Lan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ke Lan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072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344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34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4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应用于蓝牙系统;方法包括:主蓝牙设备根据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匹配所述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主蓝牙设备在所述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所述从蓝牙设备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该技术方案可避免浪费带宽资源,实现对带宽资源的合理使用。

Description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蓝牙通信领域,尤其涉及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蓝牙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标准,用来让设备之间在短距离内交换资料,从而简化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蓝牙技术已经从早期的蓝牙1.0迭代到蓝牙5.2,蓝牙5.2聚焦蓝牙音频(LE Audio),发布了多个LE音频规范和全新的LC3高品质低延迟编码器,增强蓝牙音频体验。
蓝牙5.2中引入了连接同步通信,主蓝牙设备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使用等时物理通道的等时连接,等时连接通过逻辑传输在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之间传输同步数据,这种逻辑传输称为连接同步流(connected isochronous stream,CIS)。多个CIS组成连接同步组(connected isochronous group,CIG)。在主蓝牙设备与从蓝牙设备进行连接同步通信的过程中,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基于CIS链路参数进行CIS传输。CIS链路参数一般在建立CIS链路时进行设置,在设置后在CIS链路的生命周期中保持不变。CIS链路参数包括CIS链路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Max_PDU),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是指CIS链路上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最大长度。由于CIS链路参数在CIS链路的生命周期中保持不变,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在CIS链路的生命周期中也是保持不变的,当待传输的数据量时大时小时,需按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为传输数据配置带宽,如此,会造成带宽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在CIS链路的生命周期中保持不变导致的带宽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应用于蓝牙系统中的主蓝牙设备,所述蓝牙系统包括所述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匹配所述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
在所述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所述从蓝牙设备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logicallink control protocol,LLCP)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蓝牙设备根据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匹配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然后在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从蓝牙设备发送LLCP命令,LLCP命令中携带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用于指示在下一时段内基于目标链路参数传输目标数据,目标链路参数中包括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能够在下一时段内基于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传输目标数据,而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与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匹配,相当于是根据需传输的数据量动态调整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这样能使得下一时段传输数据占用的带宽资源与传输的数据量相匹配,可避免浪费带宽资源,实现对带宽资源的合理使用。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匹配所述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和所述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确定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用于指示当前时段的通信传输质量。在确定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时,还考虑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能够保证数据能够得到完整流畅地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包括接收信号强度、误码率和重传率中的一种或多种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链路参数还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所述在所述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所述从蓝牙设备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在调整目标链路参数时,除了调整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外,还一并调整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能够保证数据能在同步间隔内传输完成。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包括:根据所述主蓝牙设备当前的设备参数和/或所述下一时段的传输需求参数,确定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在确定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时,考虑设备的设备参数和/或下一时段的传输需求参数,能够使得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调整更为合理,保障数据的正常顺利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还携带更新时间;所述在所述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所述从蓝牙设备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之后,还包括:在到达所述更新时间时,将与所述从蓝牙设备在所述下一时段内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更新为所述目标链路参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应用于蓝牙系统中的从蓝牙设备,所述蓝牙系统包括主蓝牙设备和所述从蓝牙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到来之前,接收所述主蓝牙设备发送的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下一时段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由所述主蓝牙设备根据所述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从蓝牙设备接收主蓝牙设备发送的LLCP命令,LLCP命令中携带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LLCP命令用于指示在下一时段内基于目标链路参数传输目标数据,目标链路参数中包括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能够在下一时段内基于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传输目标数据,而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与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匹配,相当于是根据需传输的数据量动态调整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这样能使得下一时段传输数据占用的带宽资源与传输的数据量相匹配,可避免浪费带宽资源,实现对带宽资源的合理使用。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链路参数还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所述同步间隔由所述主蓝牙设备根据所述主蓝牙设备当前的设备参数和/或所述下一时段的传输需求参数得到。目标链路参数还包括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能够保证数据能在同步间隔内传输完成。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还携带更新时间;所述在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到来之前,接收所述主蓝牙设备发送的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之后,还包括:在到达所述更新时间时,将与所述主蓝牙设备在所述下一时段内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更新为所述目标链路参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蓝牙通信装置,应用于蓝牙系统中的主蓝牙设备,所述蓝牙系统包括所述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匹配所述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所述从蓝牙设备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蓝牙通信装置,应用于蓝牙系统中的从蓝牙设备,所述蓝牙系统包括主蓝牙设备和所述从蓝牙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到来之前,接收所述主蓝牙设备发送的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下一时段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由所述主蓝牙设备根据所述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蓝牙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连接至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时,使得该蓝牙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蓝牙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上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蓝牙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蓝牙系统,包括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所述主蓝牙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蓝牙通信方法,所述从蓝牙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蓝牙通信方法。
本申请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目标链路参数中包括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能够在下一时段内基于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传输目标数据,而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与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匹配,相当于是根据需传输的数据量动态调整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这样能使得下一时段传输数据占用的带宽资源与传输的数据量相匹配,可避免浪费带宽资源,实现对带宽资源的合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蓝牙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适用于蓝牙通信场景,尤其适用于蓝牙通信场景中主蓝牙设备与从蓝牙设备进行CIG通信,其中,主蓝牙设备是指在蓝牙通信场景中进行搜索并主动建立连接的蓝牙设备,主蓝牙设备可以对周围的蓝牙设备进行搜索并选择需要连接的蓝牙设备进行配对连接;从蓝牙设备是指在蓝牙通信场景中等待被主蓝牙设备搜索连接的设备。具体地,主蓝牙设备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从蓝牙设备可以为耳机、智能音响等,本申请不做限制。应理解的是,一台蓝牙设备既可以作为主设备发起通信连接,也可以作为从设备接收通信连接;一台蓝牙设备还可同时作为主设备和从设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在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组成的蓝牙系统上,如图1所示,蓝牙系统10可包括主蓝牙设备101和从蓝牙设备102,主蓝牙设备101可同时与多个从蓝牙设备102建立通信连接并传输数据。主蓝牙设备101与多个从蓝牙设备102之间可以利用基于时间同步的数据传输机制建立多个同步传输通道,并通过多个同步传输通道同步传输数据流。主蓝牙设备101与从蓝牙设备102在同步传输通道中传输的数据流为CIS,多个同步传输通道中传输的CIS组成连接同步组(connected isochronous group,CIG),同一个CIG中的CIS具有相同的时间戳,即同一个CIG内的CIS的时间同步,如此,可使同一个组内传输的数据流保持同步。
主蓝牙设备101与从蓝牙设备102基于CIS链路参数进行CIS传输,CIS链路参数由主蓝牙设备101和从蓝牙设备102在建立CIS链路(即同步传输通道)时进行设置。CIS链路参数在设置好后,在CIS链路的生命周期(CIS链路持续的整段时间)中保持不变。如果要改变CIS链路参数,则需要主蓝牙设备与从蓝牙设备之间断开CIS链路后重新建立CIS链路时进行设置。CIS链路参数中包括CIS链路的PDU的最大长度,即Max_PDU;由于CIS链路在CIS链路的生命周期中保持不变,Max_PDU在CIS链路的生命周期中也是固定不变的。而在CIS链路上传输的数据量是不固定的,每次传输时是按Max_PDU为传输数据分配带宽,如此,会造成带宽资源浪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根据需传输的数据的数据量情况来动态调整Max_PDU,从而动态分配带宽,可避免浪费带宽资源,实现对带宽资源的合理使用。以下具体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中,本申请可以应用在上述图1所示的蓝牙系统上,蓝牙系统中的从蓝牙设备可以为与主蓝牙设备建立CIS链路的从蓝牙设备。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在蓝牙系统上,蓝牙系统可以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主蓝牙设备根据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匹配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
这里,当前时段是指当前正在进行的时段,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是指未来需向从蓝牙设备发送数据的时段。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对应的时间长度可以为固定时间长度,例如,可以将包括未来的预设数量个同步(isochronous,ISO)间隔组成的时段作为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此种情况下,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对应的时间长度为预设数量个ISO间隔。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对应的时间长度也可以随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变化,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对应的时间长度与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正相关,即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越多,则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对应的时间长度则越长。具体选择未来多长一段时间作为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可基于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目标数据是指未来一段时间将要发送给从蓝牙设备的数据。在CIS/CIG通信中,CIS由定期发生的CIS事件组成,事件的发生间隔为ISO间隔,每个CIS事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子事件,在每个子事件中,主设备发送一个数据包,从蓝牙设备接收数据包并进行响应。目标数据可以为未来的N个ISO间隔中将要发送给从蓝牙设备的数据,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些可能的情况中,可以确定未来一段时间中的每个子事件中需传输的数据量,然后确定尺寸与该数据量匹配的协议数据单元,将该尺寸与该数据量匹配的协议数据单元确定为匹配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每个子事件中需传输的数据量,确定一个子事件中需传输的最大数据量,选择载荷(payload)为该最大数据量的协议数据单元作为尺寸与该数据量匹配的协议数据单元。例如,一个子事件中需传输的数据量中的最大数据量为n octets(八字节),0<n<251,则能承载该最大数据量的协议数据单元的尺寸为(n+2)octets或(n+3)octets,即匹配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为(n+2)octets或(n+3)octets。应理解的是,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具体为(n+2)octets或(n+3)octets取决于协议数据单元头部的尺寸。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每个子事件中需传输的数据量,计算这些数据量的数据量均值,选择载荷为该数据量均值的协议数据单元作为尺寸与该数据量匹配的协议数据单元。本申请不对如何确定与目标数据的数据量配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进行限定。
可选地,还可以结合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确定匹配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具体地,可以根据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和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确定最大协议数据单元。
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用于指示当前时段的通信传输质量。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具体可包括当前时段的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当前时段的误码率、当前时段的重传率等一种或多种参数。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可根据当前时段的数据传输情况获得。
其中,匹配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可以满足以下两个原则:(1)目标数据的数据量越多,匹配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越大,目标数据的数据量越少,匹配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越小;(2)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指示的通信传输质量越差,匹配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越小;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指示的通信传输质量越好,匹配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越大。如此,能够保证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能够得到完整流畅地传输。
S202,在下一时段到来之前,主蓝牙设备向从蓝牙设备发送LLCP命令,LLCP命令携带下一时段的目标链路参数,从蓝牙设备接收LLCP命令。
其中,目标链路参数包括匹配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该最大协议数据单元用于约束主蓝牙设备与从蓝牙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越大,则主蓝牙设备与从蓝牙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越大,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越小,则主蓝牙设备与从蓝牙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越小。
目标链路参数除了包括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外,还包括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ISO间隔。可选地,主蓝牙设备在向从蓝牙设备发送LLCP命令之前,还可以确定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ISO间隔。
具体地,主蓝牙设备可以根据主蓝牙设备当前的设备参数和/或下一时段的传输需求参数,确定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ISO间隔。
主蓝牙设备当前的设备参数例如可以为主蓝牙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ISO间隔与主蓝牙设备的剩余电量负相关,即主蓝牙设备的剩余电量越低,ISO间隔越大;主蓝牙设备的剩余电量越高,ISO间隔越小。下一时段的传输需求参数例如可以为下一时段的通信效率。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ISO间隔与下一时段的通信效率负相关,即下一时段的通信效率越高,ISO间隔越小,下一时段的通信效率越低,ISO间隔越低。主蓝牙设备当前的设备参数和下一时段的传输需求参数可不限于前述提到的剩余电量和通信效率,还可以为其他参数。
在确定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ISO间隔时,考虑设备的设备参数和/或下一时段的传输需求参数,能够使得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调整更为合理,保障数据的正常顺利传输。
目标链路参数除了包括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外,还包括子事件数量(number ofsubevents,NSE)。可选地,主蓝牙设备在向从蓝牙设备发送LLCP命令之前,还可以确定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NSE。
具体地,主蓝牙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确定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NSE。例如,当前时段的RSSI越弱,则NSE越大,当前时段的RSSI越强,则NSE越小;或者,当前时段的重传率越高,则NSE越大,当前时段的重传率越低,则NSE越小。
在调整目标链路参数时,除了调整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外,还一并调整ISO间隔和NSE等参数,能够保证下一时段的数据能稳定流畅地传输。
LLCP命令除了可以携带目标链路参数外,还可以携带更新时间,更新时间为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更新链路参数的时间,更新时间可以为在当前时间之后并且在下一时段之前的一个时间,下一时段可以以更新时间作为起始时间。更新时间可以携带在LLCP命令的instant数据段中。
具体地,主蓝牙设备可以在当前时段的任一空闲子事件中,在CIS链路上向从蓝牙设备发送携带目标链路参数的LLCP命令;从蓝牙设备可以在CIS链路上接收携带目标链路参数的LLCP命令。
例如,主蓝牙设备可以在每个CIS事件中的空闲子事件中向从蓝牙设备发送LLCP命令,LLCP命令中携带目标链路参数和更新时间;或者,也可以将当前时段的最后一个空闲子事件作为预设子事件,在预设子事件中向从蓝牙设备发送LLCP命令,LLCP命令中携带目标链路参数和更新时间。
S203,在到达目标链路参数的更新时间时,主蓝牙设备将与从蓝牙设备在下一时段内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更新为目标链路参数。
S204,在到达目标链路参数的更新时间时,从蓝牙设备将与主蓝牙设备在下一时段内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更新为目标链路参数。
在主蓝牙设备与从蓝牙设备分别将在下一时段内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更新为目标链路参数后,主蓝牙设备与从蓝牙设备在下一时段内即按照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数据,从而可使得下一时段内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与下一时段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匹配。
应理解的是,在LLCP命令中未携带更新时间的情况下,主蓝牙设备在发送LLCP命令后即将与从蓝牙设备在下一时段内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更新为目标链路参数,从蓝牙设备在接收到LLCP命令后即将与主蓝牙设备在下一时段内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更新为目标链路参数,主蓝牙设备与从蓝牙设备传输LLCP命令后的时间段可视为下一时段。
在上述图2对应的技术方案中,主蓝牙设备根据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匹配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然后在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从蓝牙设备发送LLCP命令,LLCP命令中携带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用于指示在下一时段内基于目标链路参数传输目标数据,目标链路参数中包括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能够在下一时段内基于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传输目标数据,而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与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匹配,相当于是根据需传输的数据量动态调整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这样能使得下一时段传输数据占用的带宽资源与传输的数据量相匹配,可避免浪费带宽资源,实现对带宽资源的合理使用。
上述介绍了本申请的方法,下面介绍本申请的装置。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蓝牙系统中的主蓝牙设备,蓝牙系统可以如图1所示。如图3所示,该蓝牙通信装置30包括:
匹配模块301,用于根据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匹配所述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
发送模块302,用于在所述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所述从蓝牙设备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匹配模块301具体用于根据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匹配所述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包括接收信号强度、误码率和重传率中的一种或多种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目标链路参数还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上述匹配模块301还用于确定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匹配模块3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主蓝牙设备当前的设备参数和/或所述下一时段的传输需求参数,确定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还携带更新时间;上述蓝牙通信装置30还包括更新模块303,用于在到达所述更新时间时,将与所述从蓝牙设备在所述下一时段内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更新为所述目标链路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内容可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装置,根据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匹配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然后在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从蓝牙设备发送LLCP命令,LLCP命令中携带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用于指示在下一时段内基于目标链路参数传输目标数据,目标链路参数中包括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能够在下一时段内基于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传输目标数据,而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与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匹配,相当于是根据需传输的数据量动态调整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这样能使得下一时段传输数据占用的带宽资源与传输的数据量相匹配,可避免浪费带宽资源,实现对带宽资源的合理使用。
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蓝牙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蓝牙系统中的从蓝牙设备,蓝牙系统可以如图1所示。如图4所示,该蓝牙通信装置40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在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到来之前,接收所述主蓝牙设备发送的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下一时段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由所述主蓝牙设备根据所述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目标链路参数还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所述同步间隔由所述主蓝牙设备根据所述主蓝牙设备当前的设备参数和/或所述下一时段的传输需求参数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还携带更新时间;上述蓝牙通信装置40还包括更新模块402,用于在到达所述更新时间时,将与所述从蓝牙设备在所述下一时段内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更新为所述目标链路参数。
上述装置,接收主蓝牙设备发送的LLCP命令,LLCP命令中携带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LLCP命令用于指示在下一时段内基于目标链路参数传输目标数据,目标链路参数中包括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能够在下一时段内基于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传输目标数据,而最大协议数据单元与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匹配,相当于是根据需传输的数据量动态调整最大协议数据单元,这样能使得下一时段传输数据占用的带宽资源与传输的数据量相匹配,可避免浪费带宽资源,实现对带宽资源的合理使用。
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蓝牙设备所在的蓝牙系统可以如图1所示,该蓝牙设备50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和收发器503。存储器502连接至处理器501,例如通过总线连接至处理器501。
处理器501被配置为支持该蓝牙设备5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处理器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5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存储器5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VM),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50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50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收发器503用于传输数据,具体地,收发器503为蓝牙收发器。
当蓝牙设备用作主蓝牙设备时,处理器501可以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匹配所述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
在所述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所述从蓝牙设备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当蓝牙设备用作从蓝牙设备,处理器501可以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
在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到来之前,接收所述主蓝牙设备发送的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下一时段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由所述主蓝牙设备根据所述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蓝牙系统中的主蓝牙设备,所述蓝牙系统包括所述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匹配所述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
在所述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所述从蓝牙设备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匹配所述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和所述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确定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用于指示当前时段的通信传输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时段的传输反馈参数包括接收信号强度、误码率和重传率中的一种或多种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还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
所述在所述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所述从蓝牙设备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包括:
根据所述主蓝牙设备当前的设备参数和/或所述下一时段的传输需求参数,确定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还携带更新时间;
所述在所述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所述从蓝牙设备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之后,还包括:
在到达所述更新时间时,将与所述从蓝牙设备在所述下一时段内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更新为所述目标链路参数。
7.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蓝牙系统中的从蓝牙设备,所述蓝牙系统包括主蓝牙设备和所述从蓝牙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到来之前,接收所述主蓝牙设备发送的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下一时段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由所述主蓝牙设备根据所述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还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同步间隔,所述同步间隔由所述主蓝牙设备根据所述主蓝牙设备当前的设备参数和/或所述下一时段的传输需求参数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还携带更新时间;
所述在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到来之前,接收所述主蓝牙设备发送的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之后,还包括:
在到达所述更新时间时,将与所述主蓝牙设备在所述下一时段内通信所需的链路参数更新为所述目标链路参数。
10.一种蓝牙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蓝牙系统中的主蓝牙设备,所述蓝牙系统包括所述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匹配所述数据量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下一时段到来之前,向所述从蓝牙设备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11.一种蓝牙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蓝牙系统中的从蓝牙设备,所述蓝牙系统包括主蓝牙设备和所述从蓝牙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当前时段的下一时段到来之前,接收所述主蓝牙设备发送的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携带所述下一时段对应的目标链路参数,所述目标链路参数包括所述下一时段的最大协议数据单元,所述最大协议数据单元由所述主蓝牙设备根据所述下一时段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所述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命令用于指示在所述下一时段内基于所述目标链路参数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12.一种蓝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或接收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蓝牙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或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或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蓝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蓝牙设备和从蓝牙设备;所述主蓝牙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从蓝牙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707236.8A 2023-06-14 2023-06-14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344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07236.8A CN116634407A (zh) 2023-06-14 2023-06-14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07236.8A CN116634407A (zh) 2023-06-14 2023-06-14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4407A true CN116634407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590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07236.8A Pending CN116634407A (zh) 2023-06-14 2023-06-14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440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769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BSR)
US831093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channel flow
US201201406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receiving, and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as amended)
TWI396398B (zh) 管理傳輸時間間隔集束傳輸之方法及通訊裝置
RU261771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услуги адаптивного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и опроса в системе широкополосног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доступа
JP2023543853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7113811A (zh) 一种建立数据无线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CN11415772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8868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6634407A (zh)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2080436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24778A1 (en) Method for Sidelink Implement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1239947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372736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447026B (zh)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处理数据的装置
JP2009135931A (ja) 最大受信状態変数を設定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15499932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338839B (zh) 基于tc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667781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트래픽 전환 방법 및 장치
WO2022155924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651266A (zh) 通信锚点变更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567598A (zh)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EP2629580A1 (en) Method of handling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7202144A (zh)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34549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