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9932B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9932B
CN115499932B CN202110750224.4A CN202110750224A CN115499932B CN 115499932 B CN115499932 B CN 115499932B CN 202110750224 A CN202110750224 A CN 202110750224A CN 115499932 B CN115499932 B CN 1154999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data
sequence number
packet
data pa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502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9932A (zh
Inventor
刘航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502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993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1247 priority patent/WO20232740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9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9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9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9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第一装置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第一装置基于顺序发送方式或者乱序发送方式,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兼顾第二装置的期望接收情况以及不同的发送方式进行数据包的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改善了通信性能。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短距离通信业务为例,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制造以及智能汽车等领域都有短距离通信的需求。短距离通信技术包括蓝牙技术、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技术、ZigBee(一种低速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等。短距离通信技术由于其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在鼠标、键盘、可穿戴设备,以及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等的连接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在实际的通信中,通信设备上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例如短信业务、通话业务和歌曲业务等,如何兼顾各种业务的传输需求,同时提高通信系统的灵活性以及通信性能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改善通信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二装置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装置确定了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后,可以结合第二装置的期望情况以及第一数据传输方式,确定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而不是简单的向第二装置发送其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增加了第一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改善了通信性能。具体的,第一装置中同时存在第二装置期望重传的数据包,以及等待首次发送的数据包,且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小于等待首次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一方面,第一装置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中可以包括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从而使其无需等待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成功或者丢弃后再发送,缩短了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第一装置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中还可以包括需要重传的数据包,从而使重传数据包不会被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一直抢占发送机会,从而保障了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重传。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增加了第一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改善了通信性能。进一步的,由于节省了数据包等待发送的时间,因此减少了一个数据包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存储时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节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存储资源和能耗,提高了对低成本、低功耗的短距离通信设备的适用性。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多个第二数据包,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第三数据包;其中,对于任一个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通过连续发送多个第二数据包,使得后一数据包无需等待前一数据包的反馈结果即可发送出去,减少了后续数据包的等待发送的时间;另一方面,始终保障了数据的顺序发送,第二装置不用因等待数据包重排而存储较多的数据包,节省了第二装置的存储资源和能耗。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乱序发送方式;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数据包,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大于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大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每个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所述K是预先配置或者定义的;其中,对于任意一个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P、M和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乱序发送方式可以使第一装置打乱数据包的发送顺序,使得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无需等待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或者被丢弃后即可进行发送,尽快为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提供了发送机会,缩短了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等待时间。同时,通过限制在重传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之前,可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的范围,使得需要重传的数据包不会一直被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抢占发送机会,为需要重传的数据包提供了发送机会。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兼顾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和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传输,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优先级大于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优先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乱序发送可以使第一装置灵活选择发送的数据包,在同时存在需要重传的低优先级的数据包与等待首次发送的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时,高优先级数据包无需等待低优先级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或者被丢弃即可发送,缩短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等待时间,同时保障需要重传的低优先级的数据包不会一直被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抢占发送机会,兼顾了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和高优先级的数据的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一序列号区段,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二序列号区段,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为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分配不同序列号区段的序列号,使得序列号具有优先级属性,有利于提升决策的智能性。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装置采用的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可以是由第二装置配置的,这样,有利于降低第一装置的复杂度,从而降低第一装置的成本。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装置可以向第二装置提供其所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者其所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一方面有利于第二装置确定合适的第一数据反馈方式,另一方面有利于第二装置为第一装置确定合适的第一数据传输方式,进而为数据传输提供了保障。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K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缓存区属性和/或所述第二装置的缓存区属性配置或者定义的;或者,所述K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发送窗大小和/或所述第二装置的接收窗大小配置或者定义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装置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基于第一数据反馈方式,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装置可以基于第一数据反馈方式确定向第一装置反馈一个或多个期望的第一数据包,而不是简单的向第一装置反馈ACK或者NACK。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灵活的数据反馈,增加了第一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可选范围以及可选方式,使得第一装置具有批量发送或者乱序发送数据包的可能性。在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需要重传的情况下,为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提供了发送机会,使得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无需等待对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确认反馈即可进行发送,这样,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不会因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重传而阻断,保障了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发送,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第二方面,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将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确定为期望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使得发送端可以对接收端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传。
根据第二方面,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第六数据包,所述第六数据包的优先级高于第五数据包的优先级,所述第五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将优先级比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的优先级高的数据包确定为期望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使得发送端可以优先发送优先级较高的数据包。
根据第二方面,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批量反馈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批量对数据包的接收情况进行反馈,使得发送端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从而使得发送端可以兼顾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和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传输。
根据第二方面或者以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数据传输方式,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或者乱序发送方式。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通信方法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装置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根据第三方面,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多个第二数据包,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第三数据包;其中,对于任一个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
根据第三方面,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乱序发送方式;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数据包,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大于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大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每个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所述K是预先配置或者定义的;其中,对于任一个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P、M和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优先级大于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优先级。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一序列号区段,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二序列号区段,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不同。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
根据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K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缓存区属性和/或所述第二装置的缓存区属性配置或者定义的;或者,所述K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发送窗大小和/或所述第二装置的接收窗大小配置或者定义的。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装置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数据反馈方式,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根据第四方面,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
根据第四方面,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第六数据包,所述第六数据包的优先级高于第五数据包的优先级,所述第五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
根据第四方面,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批量反馈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根据第四方面的或者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数据传输方式,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或者乱序发送方式。
根据第四方面,或者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通信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a示出相关技术中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b示出相关技术的通信方法中SN和NESN的变化示意图;
图1c示出相关技术的通信方法中SN和NESN的变化示意图;
图2a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b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a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装置的缓存区中数据包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5b示出顺序发送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c示出乱序发送方式和单包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d示出乱序发送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短距离通信设备一般为低成本、低功耗的设备,由于较大的缓存区会增加通信设备的成本且在缓存区存储较多的数据会导致通信设备耗电量较多,因此,通常短距离通信设备的缓存区较小,缓存区中可存储数据包的数量较小。因此,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顺序发送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在某些现有技术中,数据包采用顺序发送的形式进行发送,并通过序列号(Serial Number,SN)和期望序列号(Next Expected Serial Number,NESN)的相互关系对数据包重传进行控制。
具体的,发送端中存储并维护一个SN,接收端中存储并维护一个NESN。其中,SN和NESN的长度均为1比特位(即1bit),也就是说,SN和NESN的可选取值为0和1。发送端中存储的SN和接收端中存储的NESN均初始化为0。发送端中存储的SN用于指示发送端发送哪个数据包,接收端中存储的NESN用于指示接收端期待接收哪个数据包。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的数据包的包头中包括SN。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的反馈信息中包括NESN。
图1a示出相关技术中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a所示,发送端按照本地存储的SN发送数据包,例如,本地存储的SN为0时,发送端发送包头中SN为0的数据包;本地存储的SN为1时,发送端发送包头中SN为1的数据包。接收端接收到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包后,确定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SN与本地存储的NESN是否相同。在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SN与本地存储的NESN相同的情况下,表明接收端接收到了其期望接收到的数据包,接收端将本地存储的NESN加1,并按照本地存储的NESN(即加1后的NESN)发送反馈信息(此时,发送的反馈信息可以称为ACK),以指示发送端发送新的数据包。在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SN与本地存储的NESN不同的情况下,表明接收端未接收到其期望接收到的数据包,接收端保持本地存储的NESN不变,并按照本地存储的NESN(即保持不变的NESN)发送反馈信息(此时,发送的反馈信息可以称为NACK),以指示发送端重传数据包。发送端接收反馈信息,确定反馈信息中的NESN与本地存储的SN是否相同。在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中的NESN与本地存储的SN相同的情况下,表明之前发送的数据包未被成功接收,发送端保持本地存储的SN不变,以重发数据包;在接收到的响应消息中的NESN与本地存储的SN不同的情况下,表明之前发送的数据包已被成功接收,发送端将本地存储的SN加1,以发送新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选的是实现方式中,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可以包含在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的包头(header)中。
图1b示出相关技术的通信方法中SN和NESN的变化示意图。初始时,发送端本地存储的SN为0,接收端本地存储的NESN为0。发送端的缓存区中缓存的数据包有:数据包1和数据包2。其中,数据包1的包头中(简称为数据包1中)的SN为0,数据包2中的SN为1。如图1b所示,由于发送端本地存储的SN为0,数据包1中的SN为0,因此,在步骤S101中,发送端发送数据包1。在步骤S102中,接收端接收数据包1,经比较确定数据包1中的SN与本地存储的NESN相同(均为0),接收端将本地存储的NESN加1。也就是说,接收端中本地存储的NESN由0变为了1。此时,接收端可以生成NESN为1的反馈信息1。在步骤S103中,接收端发送反馈信息1。在步骤S104中,发送端接收反馈信息1,经比较确定反馈信息1中的NESN与本地存储的SN不同(前者为1,后者为0),发送端将本地存储的SN加1。也就是说,发送端中本地存储的SN由0变为了1。因此,发送端后续会发送SN为1的数据包,即数据包2。在步骤S105中,发送端发送数据包2。
图1c示出相关技术的通信方法中SN和NESN的变化示意图。如图1c所示,在步骤S101中,发送端发送数据包1。在步骤S106中,接收端在一定时间(可以按照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30秒或者1分钟等)内未接收到数据包1,接收端保持本地存储的NESN不变(仍为0)。此时,接收端可以生成NESN为0的反馈信息2。在步骤S107中,接收端发送反馈信息2。在步骤S108中,发送端接收到反馈信息2,经比较确定反馈信息2中的NESN与本地存储的SN相同(均为0)或者在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针对数据包1的反馈信息,发送端保持本地存储的SN不变(仍为0)。因此,发送端后续会发送SN为0的数据包,即数据包1。在步骤S109中,发送端发送数据包1。若后续数据包1仍然未成功被接收端接收,则发送端则重复执行步骤S108和步骤S109,再次进行数据包1的重传。这就出现了数据包2被数据包1阻断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发送端在数据包1被成功接收或者数据包1因达到最大重传次数被丢弃之后,才会传输数据包2。如果数据包2是高优先级业务的数据包,则难以保障高优先级业务的质量,影响用户体验。
由此可见,在相关技术中采用的顺序发送的方式中,当发送端正在重传数据包时,若有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到来,发送端需要等待重传数据包被成功接收或者重传数据包因达到最大重传次数被丢弃之后,再传输该高优先级的数据包。这就出现了高优先级数据包被重传数据包阻断的情况,难以保障高优先级数据的传输,也就难以保障高优先级服务的质量,影响用户体验。另外,如果在高优先级数据包到来之后,发送端无条件传输高优先级数据包,又会造成重传数据包被高优先级数据包一直抢占发送机会,从而出现重传数据包长时间存储在发送端的缓存中,占用发送端的存储资源,增加发送端的能耗的情况;同时,接收端中高优先级数据包因等待重传数据包进行排序而长时间存储在接收端的缓存中,从而出现占用接收端的存储资源,增加接收端的能耗的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装置确定了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后,可以结合第二装置的期望情况以及第一数据传输方式,确定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而不是简单的向第二装置发送其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增加了第一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改善了通信性能。具体的,第一装置中同时存在第二装置期望重传的数据包,以及等待首次发送的数据包,且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小于等待首次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一方面,第一装置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中可以包括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从而使其无需等待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成功或者丢弃后再发送,缩短了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第一装置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中还可以包括需要重传的数据包,从而使重传数据包不会被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一直抢占发送机会,从而保障了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重传。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增加了第一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改善了通信性能。进一步的,由于节省了数据包等待发送的时间,因此减少了一个数据包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存储时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节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存储资源和能耗,提高了对低成本、低功耗的短距离通信设备的适用性。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短距离通信设备包括且不限于鼠标、键盘、摄像头、无线耳机、可穿戴设备、路由器、智能家电(如冰箱、电饭煲、空调和洗衣机等)、智能插座以及传感器等低成本、低功耗的短距离通信设备。当然,手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和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也具有短距离通信功能,可以作为短距离通信设备进行短距离通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这些短距离通信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短距离通信的方式以及短距离通信设备不做限制。
图2a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2a所示,路由器11、无线耳机12、摄像头13、智能手表14、平板电脑15、手机16以及笔记本电脑17等设备之间可以建立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这些设备之间可以传输数据包。不同类型的业务的数据包的优先级可以不同。例如,语音业务的数据包的优先级高于数据业务的数据包的优先级,即时通信业务的优先级高于网页业务的优先级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上述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包时,可以兼顾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和低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
图2b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装置21和第二装置22。其中,第一装置21可以部署在发送端,第二装置22可以部署在接收端。第一装置21可以向第二装置22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接收来自第二装置22的指示信息,并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向第二装置22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或者接收端,可以用于部署图2b所示的第一装置21或者图2b所示的第二装置22。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存储器302、输入输出设备303。下面结合图3对电子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301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301是一个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其中,处理器3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中所示的CPU 0和CPU 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3中所示的处理器301和处理器3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3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3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304与处理器301相连接。存储器302也可以和处理器301集成在一起。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第三数据包、第四数据包、第五数据包、第六数据包和第七数据包,以及SN、NESN和K等。
输入输出设备3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其中,通信网络可以为可能的无线通信网络,尤其可以为短距离通信网络。进一步可选的,还可以用于与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等通信网络通信。相应的,输入输出设备303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的全部或部分,以及还可选择性地包括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RF)处理器。RF处理器用于收发RF信号,基带处理器则用于实现由RF信号转换的基带信号或即将转换为RF信号的基带信号的处理。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输入输出设备303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或者称为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发射器用于向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发送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发送的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输入输出设备303可以用于收发: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第三数据包、第四数据包、第五数据包、第六数据包和第七数据包,以及指示信息、第一信息和第一配置信息等。本申请不限制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形态,可以独立设置或者集成设置。
可选的,系统还可以包含总线3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或者其他可能类型的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3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b所示的通信系统。如图4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1,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
在本步骤中,至少一个数据包表示的是第一装置已发送的数据包。这至少一个数据包可能被第二装置成功接收,也可能未被第二装置成功接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一个数据包之后,第一装置确定接收到了针对该数据包的确认反馈表示第二装置成功接收了该数据包,该数据包没有重传需求;第一装置确定未接收到该数据包的确认反馈表示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该数据包,该数据包有重传需求。
下面对第一装置如何确定是否接收到了一个数据包的确认反馈的过程进行说明。以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A为例。若第二装置成功接收到了数据包A,则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用于表示成功接收数据包A的反馈信息。若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数据包A,则第二装置不会向第一装置发送用于表示成功接收数据包A的反馈信息。由此可见,在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数据包A的情况下,或者在第二装置虽然成功接收到了数据包A但是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的用于表示成功接收数据包A的反馈信息丢失的情况下,第一装置均无法接收到来自第二装置的用于表示成功接收数据包A的反馈信息。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A之后,开始等待来自第二装置的针对数据包A的反馈信息。若等待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之前,第一装置接收到了用于表示成功接收数据包A的反馈信息,则第一装置可以确定接收到了针对数据包A的确认反馈。若等待时间达到了第一预设时间,第一装置仍然未接收到用于表示成功接收数据包A的反馈信息,则第一装置可以确定未接收到针对数据包A的确认反馈。可选的,在第二装置期望接收到数据包A,但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数据包A时,第二装置可以向第一装置发送用于表示未成功接收数据包A的反馈信息。相应的,第一装置在接收到用于表示未成功接收数据包A的反馈信息时,第一装置可以立即确定未接收到针对数据包A的确认反馈,而无需在等待时间达到了第一预设时间后再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馈信息可以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息来携带的,例如,ACK用来标识成功接收数据包;NACK用来标识未成功接收数据包。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馈信息也可以是通过物理层之上的协议层来携带的,例如,包含在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包头或数据帧的帧头中;例如,在链路层PDU包头中携带指示位,其中1标识成功接收数据包,0标识未能成功接收到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装置发送一个数据包之后,需要在确定该数据包的反馈结果(包括:确定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确认反馈,或者,确定未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确认反馈)之后,再进行后续的发送工作。
举例来说,至少一个数据包包括数据包1和数据包2。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1,并确定接收到了针对数据包1的确认反馈(即确定第二装置成功接收了数据包1)或者确定未接收到数据包1的确认反馈(即确定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数据包1)的情况下,再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2或者重传数据包1。由此可见,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装置每收到一个数据包需要进行一次单包反馈。举例来说,第二装置接收到数据包1后,需要针对数据包1发送一个用于表示成功接收数据包1的反馈信息(例如,与数据包1的序列号对应ACK;接收到数据包2后,需要针对数据包2发送一个用于表示成功接收数据包2的反馈信息(例如,与数据包2的序列号对应ACK)。这样,第一装置才能确定接收到了针对数据包1的确认反馈或者数据包2的确认反馈。可选的,第二装置期望接收到数据包1,但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数据包1时,可以向第一装置发送用于表示未成功接收数据包1的反馈信息(例如,与数据包1的序列号对应的NACK),这样,第一装置无需等待第一预设时间而能够尽快确定未接收到针对数据包1的确认反馈,从而使得第一装置可以尽快进行后续的发送工作,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第一预设时间可以小于第二预设时间,举例来说,第一预设时间可以设置为0.1秒,第二预设时间可以设置为0.2秒,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装置发送一个数据包之后,无需等待该数据包的物理层反馈结果即可进行后续的发送工作,也就是说,第一装置可以连续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
第一装置中可以预先设置连续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举例来说,第一装置可以一次连续发送4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1后,无需确定是否接收到了针对数据包1的确认反馈,即可发送数据包2;在发送数据包2之后,同样无需确定是否接收到了针对数据包2的确认反馈,即可发送数据包3;在发送数据包3之后,同样无需确定是否接收到了针对数据包3的确认反馈,即可发送数据包4。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装置可以针对多个数据包的接收情况进行统一的批量反馈。
第二装置针对多个数据包的接收情况进行批量反馈就是:第二装置对第三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批量反馈。在批量反馈的场景下,第二装置发送的反馈信息中的指示信息可以同时指示多个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第二装置需要结合第一装置的在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时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生成指示信息。第一装置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为顺序发送方式,也可以为乱序发送方式。其中,第三预设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第三预设时间的计时起始时刻可以为上一次发送反馈信息的时刻,或者上一次发送反馈信息之后第一次接收到数据包的时刻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预设时间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装置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此时,指示信息的每一位(即比特位,可以称为指示位)可以代表一个数据包的接收情况。例如,指示信息的第一位代表第一装置连续发送的数据包中第一个数据包的接收情况,指示信息的第二位代表第一装置连续发送的数据包中第二个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中可以预先设置第一装置连续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也可以根据缓冲区大小等信息预先约定第一装置连续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可选的,当指示信息的某一位的取值为“1”时,代表该位对应的数据包成功接收,当指示信息的某一位的取值为“0”时,代表该位对应的数据包未成功接收。举例来说,第一装置连续向第二装置发送了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第二装置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数据包1和数据包3,且未接收到数据包2和数据包4,则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的反馈信息中指示信息的各位的取值可以为1010。再例如,第一装置连续向第二装置发送了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第二装置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数据包1和数据包3和数据包4,且未接收到数据包2,则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的反馈信息中指示信息的各位的取值可以为1011。第一装置接收到指示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自身发送数据包的顺序,确定指示信息中各位代表的数据包,进而确定出各个已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装置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为乱序发送方式,此时,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举例来说,第一装置连续向第二装置发送了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第二装置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数据包1和数据包3,且未接收到数据包2和数据包4,则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的反馈信息中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数据包1的序列号和数据包3的序列号。再例如,第一装置连续向第二装置发送了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第二装置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数据包1、数据包3和数据包4,则第二装置可以向第一装置发送的反馈信息中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数据包1的序列号、数据包3的序列号和数据包4的序列号。第一装置接收到指示信息之后,可以确定出各个已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情况。
考虑到,第一装置可以以顺序发送方式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也可以以乱序发送方式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步骤S401中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方式不做限制。至于顺序发送方式和乱序发送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会在后续内容中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402,第二装置接收来自第一装置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包中可能有的数据包被第二装置成功接收,而有的数据包未被第二装置成功接收。第二装置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确定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ESN或SN可能由多个比特位组成。以2个比特位为例,NESN和SN的取值范围为0、1、2和3。第二装置中存储或者维护的NESN代表了其期望接收到的一个数据包的序列号(或者其期望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假设第二装置中存储或维护的NESN为1。在一个示例中,若第二装置接收到了SN为2的数据包或者第二装置在一定时间(上述第二预设时间或者上述第三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SN为1的数据包,则第二装置可以确定SN为1的数据包未成功接收,可以将SN为1的数据包确定为所期望的一个第一数据包,同时,第二装置可以将存储或者维护的NESN更新为1。在另一个示例中,若第二装置未接收到SN为1的数据包以及SN为2的数据包时,接收到了SN为3的数据包,则第二装置可以确定SN为1的数据包以及SN为2的数据包为所期望的一个第一数据包,同时,第二装置可以将存储或者维护的NESN保持在1。在又一示例中,若第二装置在一定时间(上述第二预设时间或者上述第三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SN为1的数据包、SN为2的数据包以及SN为3的数据包,则第二装置可以确定SN为1的数据包、SN为2的数据包以及SN为3的数据包成功接收,可以将SN为4的数据包确定为所期望的一个第一数据包,同时,第二装置可以将存储或者维护的NESN更新为4。
步骤S403,第二装置基于第一数据反馈方式,向第一装置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
其中,第一数据反馈方式可以表示第二装置采用的数据反馈方式,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或者批量反馈方式。其中,单包反馈方式表示通过一个指示信息反馈一个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具体的,每收到一个数据包发送一次反馈信息(例如,可以为ACK)。可选的,在单包反馈方式中,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本地存储或者维护的NESN所代表的数据包,则发送一次反馈信息(例如,可以为NACK)。批量反馈方式表示通过一个指示信息同时反馈多个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具体的,一次反馈第三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情况。在一个示例,批量反馈时,指示信息的每一位代表一个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在又一示例中,批量反馈时,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三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序列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反馈方式可以由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协商得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反馈方式可以预先配置或者定义在第二装置中。这样,在实施中,第二装置可以跳过从单包反馈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中确定出第一数据反馈方式的过程,在接收来自第一装置的至少一个数据包之后,直接向第一装置发送指示信息。这样,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
第一数据包可以表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数据包可以根据当前数据包的接收情况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未成功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成功接收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指的是序列号大于成功接收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且序列号与成功接收的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的数据包。例如,假定序列号可选取值为0,1,2,3。考虑到数据包的序列号是顺序递增的,因此第二装置成功接收到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则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为序列号为2的数据包。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序列号可能是循环滚动的。例如,第二装置在成功接收到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之后,下一数据包为序列号为0的数据包。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序列号为0的数据包和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且序列号为0的数据包序列号大于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可以理解的是,假定序列号为0的数据包之后是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则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也是大于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的序列号的。
对于单包反馈方式,第一数据包为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或者第二装置成功接收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举例来说,数据包2和数据包3序列号连续,且数据包2的序列号小于数据包3的序列号。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数据包2,则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2。第二装置成功接收了数据包2,则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3。
对于批量反馈方式,第一数据包为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举例来说,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的序列号连续且依次增大。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了数据包1、数据包2和数据包3。若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数据包1和数据包2,成功接收了数据包3,则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包括数据包1和数据包2。若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数据包4,成功接收了数据包1、数据包2和数据包3,则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包括数据包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数据包可以通过期望的序列号来指示。例如,第一装置发送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第二装置成功接收了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则此时指示信息中可以用序列号2来指示第二装置期望接收到序列号为2的数据包。又如,第一装置发送序列号为1、序列号为2和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以及序列号为2的数据包,成功接收了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则此时指示信息中可以用序列号“1”和序列号“2”来指示第二装置期望接收到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以及序列号为2的数据包。可选的,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物理层控制信息,也可以包含在物理层之上的其他协议层(例如链路控制层或者MAC层)数据包包头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装置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时,在第二装置期望多个第一数据包的情况下,可以只指示一个第一数据包,该数据包为序列号最小的未被成功接收的数据包。这样,可以节省指示信息的数据量。例如,第一装置发送序列号为1、序列号为2和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以及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成功接收了序列号为2的数据包,则此时指示信息中可以用序列号1来指示第二装置期望接收到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以及其下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数据包也可以采用多个指示位来指示,例如位图(bitmap)。例如,第一装置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第二装置成功接收了数据包3、数据包4,未成功接收数据包1、数据包2,则此时可以使用“0011”来指示第二装置期望数据包1和数据包2,其中,第一个“0”对应数据包1,表示未成功接收数据包1;第二个“0”对应数据包2,表示未成功接收数据包2;第一个“1”对应数据包3,表示成功接收数据包3;第二个“1”对应数据包4,表示成功接收数据包4。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指示接收成功与否的反馈信息来指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数据包。
步骤S404,第一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指示信息。
第一装置接收到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二装置所期待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是实现方式中,对于单包反馈方式,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的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一个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装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可以按其中的序列号确定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批量反馈方式,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的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多个比特位,称为指示位,例如位图(bitmap)。每个指示位对应一个数据包的接收情况。指示位为0时表示未成功接收对应的数据包,指示位为1时表示成功接收了对应的数据包。当然,两种指示方式也可以交换,即0表示接收成功,1表示接收失败,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第一装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可以按照各个指示位指示的接收情况,确定第二装置成功接收了哪些数据包,未成功接收哪些数据包,也就是说,可以确定接收到了哪些数据包的确认反馈以及未接收到哪些数据包确认反馈,基于此可以确定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可以理解的是,在各个指示位指示的接收情况均为成功接收的情况下,第一装置可以确定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为序列号大于已经发送的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在某个或某几个指示位指示的结果均为未成功接收的情况下,第一装置可以确定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为未成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批量反馈方式,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装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可以按指示信息中的序列号确定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当然,第二装置还可以按指示信息中的序列号确定第二装置成功接收了哪些数据包,也就是说可以确定接收到了哪些数据包的确认反馈。
对于第二装置期望多个第一数据包的情况,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所有期望的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也可以仅包括所有期望的第一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的序列号。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装置期望多个第一数据包,指示信息包含一个数据包的序列号,且该数据包为序列号最小的未被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例如,第一装置发送序列号为0、1、2、3的数据包,其中第二装置成功接收到了序列号为0和序列号为2的数据包,未能成功接收序列号为1和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则第二装置可以向第一装置发送包括序列号“1”的指示信息。第一装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确定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为第二装置期望的第一数据包。同时,第一装置还可以将序列号大于1的数据包均确定为第二装置期望的第一数据包。这一情形,对应于顺序发送方式。
在又一示例中,第二装置期望多个第一数据,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多个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例如,第一装置发送序列号为0、1、2、3的数据包,其中第二装置成功接收到了序列号为0和序列号为2的数据包,未能成功接收序列号为1和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则第二装置可以向第一装置发送包括序列号“1”和序列号“3”的指示信息。第一装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确定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以及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为第二装置期望的数据包。同时,第一装置还可以将序列号大于3的数据包均确定为第二装置期望的第一数据包。这一情形,对应于乱序发送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装置可以基于第一数据反馈方式确定向第一装置反馈一个或多个期望的第一数据包,而不是简单的向第一装置反馈ACK或者NACK。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灵活的数据反馈,增加了第一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可选范围以及可选方式,使得第一装置具有批量发送或者乱序发送数据包的可能性。在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需要重传的情况下,为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提供了发送机会,使得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无需等待对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确认反馈即可进行发送,这样,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不会因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重传而阻断,保障了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发送,提升了用户体验。
步骤S405,第一装置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向第二装置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其中,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可以表示第一装置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或者乱序发送方式。其中,顺序发送方式表示按照序列号由小到大的顺序发送,且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乱序发送方式表示不按照序列号由小到大且连续的方式发送数据包。在第二装置采用的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的情况下,或者,在在第二装置采用的数据反馈方式为批量反馈且指示信息中包括序列号的情况下,乱序发送方式具体表示不需要按照序列号由小到大的顺序发送,且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可以不连续。在第二装置采用的数据反馈方式为批量反馈方式且指示信息中包括多个指示位的情况下,乱序发送方式具体表示按照序列号由小到大的顺序发送但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可以不连续。
在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时,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多个第二数据包,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第三数据包;其中,针对任一个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
第三数据包属于步骤S401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并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也就是说,第三数据包为第一装置已发送的,且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第三数据包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因此,各第三数据包均属于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需要进行重传各第三数据包。考虑到在顺序发送方式中,第一装置需要按照序列号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数据包的发送,且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需要是连续的。因此,第一装置需要从需要重传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即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第三数据包)开始发送,并依次发送序列号与前一个已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且序列号比前一个已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大的数据包。这样,既给了序列号比需要重传的数据包序列号大的数据包发送机会,又使得需要重传的数据包能够被重新发送一次,兼顾了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以及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发送。举例来说,在步骤S401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了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其序列号分别为1、2、3和4。之后,第一装置确定接收到了数据包1和数据包3的确认反馈,且确定未接收到数据包2和数据包3的确认反馈,因此,第一装置确定数据包2和数据包4为第三数据包,且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2。由于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第三数据包,因此,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数据包2。也就是说,在本步骤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数据包2。因此,在本步骤中,第一装置可以依次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和数据包5(其序列号为5)等。可见,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5以及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2和数据包4无需等待其他数据包的确认反馈即可进行发送,节省了等待时间和存储资源,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示例中,如果第一装置发送完数据包5之后,继续发送数据包6(其序列号为6)、数据包7(其序列号为7)等后续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若出现数据包2需要再次重传的情况,则数据包2需要等待较多的时间才能得到发送机会进行重传。为了缩短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等待的时间,尽快为需要重传的数据包提供重传机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本步骤中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进行限制。可选的,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中每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N与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等于K。其中,N、M和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以K为3为例,在上述示例中,数据包6的序列号N的取值为6,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取值为2,两者的差值为4大于K,因此,第一装置在发送数据包5之后,暂时不会发送数据包6。这样,若出现数据包2至数据包5中出现有需要重传的数据包,则不需要等待太久,即可进行重传。
由于序列号可能是连续滚动的。因此,多个第二数据包中每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N与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可以是abs(N-M),即N-M的绝对值。
在第一数传输方式为乱序发送方式时,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数据包,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大于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大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所述K是预先配置或者定义的;P、M和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考虑到序列号可能是连续滚动的。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大于一个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包括:该第四数据包的批次在该第三数据包的批次之后(例如该第四数据包的批次号大于该第三数据包的批次号)。任一个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大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可以是abs(P-M),即P-M的绝对值。需要说明的是,实际的场景中未必存在批次号这个参数,但是装置可以确定批次的先后。
如前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需要进行重传。第三数据包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乱序发送方式下,第一装置前一个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和后一个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可以不连续。因此,第一装置可以跳过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而发送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
由于在第二装置采用单包反馈方式作为数据反馈方式时,第一装置每发送一个数据包,需要在确定是否接收到了针对该数据包的确认反馈之后,才能进行后续发送工作。因此,在第二装置采用单包反馈方式作为数据反馈方式时,本步骤中第一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一个第四数据包,且该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需要大于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大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这样,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不会被任一个第三数据包的重传阻断,得到了发送机会。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进行了限制,在一个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每个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时,才将该数据包确定为第四数据包。这样,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第三数据包不会一直被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抢占发送机会。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兼顾了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和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传输。举例来说,假设K为3。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了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1,并确定未接收到针对数据包1的确认反馈,也就是说,数据包1为第三数据包,M的取值为1。对于序列号为2的数据包2,其序列号P取值为2,P与M的差值为1,小于3。此时,第一装置可以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2。同理,之后,第一装置可以发送序列号为3的数据包3和序列号为4的数据包4。对于序列号为5的数据包5,其序列号P的取值为5,P与M的差值为1,大于3。此时,第一装置重传数据包1,而不会继续发送数据包5。
在第二装置采用批量反馈方式作为数据反馈方式时,第一装置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因此,在第二装置采用批量反馈方式作为数据反馈方式时,本步骤中第一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数据包,且任一个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需要大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这样,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不会被第三数据包的重传阻断,得到了发送机会。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进行了限制,在一个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时,才将该数据包确定为第四数据包。这样,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第三数据包不会一直被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抢占发送机会。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四数据包的数量小于第一装置一次可连续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时,本步骤中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除了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数据包以外,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数据包。另外,在步骤S404中的指示信息包括的是序列号的情况下,本步骤在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时,不限制数据包的发送顺序。在步骤S404中的指示信息包括的是指示位的情况下,本步骤在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时,先发送序列号小的数据包,再发送序列号大的数据包,这样,可以提高反馈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K为预先配置或定义的,包括但不限于,K是协议约定的,或者,K是第二装置通过配置信息为第一装置配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可以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缓存区属性和所述第二装置的缓存区属性配置或者定义的;或者,K可以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发送窗大小和所述第二装置的接收窗大小配置或者定义的。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通常情况下,发送端在发送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个发送窗口,只有落在发送窗口内的数据包(或者数据帧)才允许被发送;同时接收端也维持着一个接收窗口,只有落在接收窗口内的数据包(或者数据帧)才允许接收。发送窗大小代表了发送端最多允许发送的的数据包的数量,接收窗大小代表了接收端最多允许接收的数据包的数量。
其中,缓存区属性包括容量(capacity)、上界(limit)、位置(position)或和标记(mark)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容量表示缓存区能够容纳的数据包的最大数量。这一容量在缓存区创建时被设定的固定值。上界表示缓存区中实际存储的数据包的数量。位置表示下一个要被读或者写的数据包的索引。标记表示一个备忘位置,标记在设定前是未被定义的,标记可以被设置成位置,位置也可以被设置成标记。这四个属性之间的关系为0<=标记<=位置<=上界<=容量。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通过协商确定K。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装置可以按照协议规定确定K。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装置可以协商确定的K和协议规定的K中的最小值确定为要使用的K。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可以根据序列号的长度确定。在一个示例中,K=2^(L-1),其中,L为SN的长度。举例来说,SN的长度为2位时,SN的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L=2,K=2;SN的长度为3时,SN的取值范围为0-7的整数,L=3,K=4;SN的长度为4位时,SN的取值范围为0-15的整数,L=4,K=8。本申请实施例,对K的确定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优先级大于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优先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首次需要发送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优先级大于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优先级时,采用乱序发送方式。这样,可以在低优先级的数据包需要重传时,为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提供发送机会,同时又保证低优先级的数据包不会一直被高优先级的数据包抢占发送机会,从而兼顾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和低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
在首次需要发送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优先级与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优先级相同时,由于数据包的优先级相同,需要发送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优先级等待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重传之后再进行发送带来的影响较小,因此首次需要发送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在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重传之后,再进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一序列号区段,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二序列号区段,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不同。这样,可以通过序列号区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和低优先级的数据包,从而在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不同的序列号区段时,再以乱序发送方式进行数据包的发送,从而为高优先级数据包提供发送机会,提升高优先级业务的用户体验。
在一个示例中,以序列号的取值范围为0至7为例,可以将0至3确定为第二序列号区段,将4至7确定为第一序列号区段。这样,第一装置可以将数据包4作为第四数据包,而不会将数据包2和数据包3作为第四数据包,从而保障了高优先级数据包的传输。同时,第一装置不会将数据包5作为第四数据包,在第一装置发送数据包4之后,不会发送数据包5,而重传数据包1,保障了低优先级数据包的传输。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兼顾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和低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可以由第一装置确定。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装置可以根据自己的缓存区属性(例如,缓存区大小、发送数据缓存区大小等)、第一装置的能耗需求等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在又一示例中,第一装置还可以结合第二装置向其发送的第二装置的缓存区属性(例如,缓存区大小,接收数据缓存区大小等)、第二装置的能耗需求等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举例来说,在缓存区较小,对装置节能要求较高的场景下,第一装置可以采用顺序发送方式;否则采用乱序发送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装置可以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者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短距离通信中,通信双方(即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时,一个是主节点,一个是从节点。其中,主节点指能够搜索到其他通信设备并主动建立连接的一方,从节点则不能主动建立连接,只能等待主节点连接自身。一个主节点可以连接多个从节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装置为从节点、第二装置为主节点的情况下,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可以由第二装置配置。第一装置采用的第一数据传输方式由第二装置通过第一配置信息进行配置。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装置可以根据缓存区属性、能耗需求中的一项或多项等确定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并向第一装置发送包括第一数据传输方式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二装置根据缓存区属性、能耗需求等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第一数据传输方式的过程可以参照第一装置根据缓存区属性、能耗需求等确定第一数据传输方式的过程,这里不再赘述。在另一示例中,第一装置可以向第二装置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者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可选的,第二装置可以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之后,第二装置可以向第一装置发送指示第一数据传输方式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第一配置信息,并基于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数据传输方式。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时,第二装置可以将顺序发送方式确定为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在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为乱序发送方式时,第二装置可以将乱序发送方式确定为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在又一示例中,在第一装置既支持顺序发送方式又支持乱序发送方式的情况下。第二装置可以确定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例如根据第一数据反馈方式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举例来说,在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的情况下,第二装置可以将乱序发送方式确定为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以兼顾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和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传输。在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批量反馈的情况下,若第二装置的缓存区较小,则第二装置可以将顺序发送方式确定为第一数据传输方式;若第二装置的缓存区较大,则第二装置可以将乱序发送方式确定为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当然,第二装置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和配置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例如,上述的基于第二装置的缓存区属性(例如,缓存区大小、接收数据缓存区大小等)、第二装置的能耗需求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可以预先配置或者定义在第一装置中。这样,在实施中,第一装置无需选择,而是根据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向第二装置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这样,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
步骤S406,第二装置接收来自第一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装置确定了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后,可以结合第二装置的情况以及第一数据传输方式,确定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而不是简单的向第二装置发送其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增加了第一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改善了通信性能。举例来说,在第二装置期望第一装置重传序列号较小的第一数据包时,若有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需要传输,则第一装置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中可以包括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从而使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不受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阻断,保障了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传输,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可见,这一过程中增加了第一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改善了通信性能。另外,在第二装置期望第一装置重传序列号较小的第一数据包时,若有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需要传输,则第一装置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中仍然可以包括序列号较小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从而使序列号较小的重传数据包不会被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一直抢占发送机会,从而保障了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重传,从而节省发送端(即第一装置)和接收端(即第二装置)的存储资源和能耗,提高了对低成本、低功耗的短距离通信设备的适用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包括顺序发送方式和乱序发送方式,第一数据反馈方式包括单包反馈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这样就产生了四种组合,分别为:顺序发送方式和单包反馈方式的组合,顺序发送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的组合,乱序发送方式和单包反馈方式的组合,以及乱序发送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的组合。
相关技术中,采用的是顺序发送方式以及单包反馈方式(参见图1a、图1b和图1c),这种方式在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未被成功接收或者未被丢弃的情况下,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无法发送,因此,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会被需要重发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阻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了批量反馈和乱序发送两种方式,通过批量反馈可以使第一装置无需已发数据包被成功接收或者被丢弃即可发送后续的数据包,为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提供了发送机会;通过乱序发送可以使第一装置打乱发送顺序,同样为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提供了发送机会。由此可见,批量反馈和乱序发送两种方式均可以减少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会被需要重发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阻断的情况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的通信方法可以实现顺序发送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乱序发送方式和单包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以及乱序发送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
下面对顺序发送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进行说明。
在该场景下,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批量反馈方式。
在该场景下,在步骤S403中,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表示在步骤S401中第一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包中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在该场景下,在步骤S405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多个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属于步骤S401中第一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
可选的,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包中每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N与每个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等于K。其中,K为预先配置或者定义的。N、M和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考虑到序列号可能是连续滚动的,下一批次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可能小于上一批次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N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可以表示为abs(N-M),即N-M的绝对值。
可以理解的,K为预先配置或定义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是:K是协议约定的,或者,K是第二装置通过配置信息为第一装置配置的。
其中,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包括第一装置接收到了针对第一数据包的NACK或者第一装置在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针对第一数据包的ACK。
图5a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装置的缓存区中数据包的示例性示意图。如图5a所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和数据包7对应的SN分别为0、1、2、3、4、5、6和7。假设K为3。
图5b示出顺序发送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在图5a的基础上,如图5b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
在步骤S501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和数据包3。
在步骤S502中,第二装置接收到了数据包0和数据包2,未接收到数据包1和数据包3。
在步骤S503中,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为1010。
在步骤S504中,第一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指示信息后,确认数据包1和数据包3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
在步骤S505中,第一装置确定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为第二数据包。
由于数据包1和数据包3属于步骤S501中已发送且步骤S502中第二装置未接收到的数据包。因此,第一装置可以确定数据包1和数据包3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第一装置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1010,表明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到数据包1和数据包3。此时,第一装置可以确定尚未接收到针对数据包1和数据包3的确认反馈。因此,第一装置可以确认数据包1和数据包3为第三数据包。此时,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包括1和3,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数据包1。
考虑到多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且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包中每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N与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等于K。由于数据包1为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因此,数据包1为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对于数据包2,其序列号(为2)与第二数据包“数据包1”的序列号(为1)连续,且其序列号N(为2)与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的序列号M(为1)的差值小于K(为3),因此,数据包2可以作为第二数据包。同理,数据包3也可以作为第二数据包。对于数据包4,其与第二数据包“数据包3”的序列号连续,且其序列号N(为4)与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的序列号M(为1)的差值等于K(为3),因此,数据包4可以作为第二数据包。对于数据包5,其序列号N(为5)与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的序列号M(为1)的差值存在大于K(为3),因此,数据包5不能作为第二数据包。相应的,与数据包5序列号连续的数据包6也不能作为第二数据包。由此可见,第一装置可以确定多个第二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
在步骤S506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虽然第二装置所期望的是数据包1和数据包3,但是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不仅发送了数据包1和数据包3,还发送了数据包4和数据包5。这样,为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4提供了发送机会,使得数据包4没有因数据包1和数据包3的重传而被阻断。同时,通过仍然发送数据包1和数据包3,为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的重传提供了保障,使其不会被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抢占发送机会。因此,兼顾了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和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传输。另外,这种方式没有打乱数据的发送顺序,第二装置不用因等待数据包重排而存储较多的数据包,节省了第二装置的存储资源和能耗。特别的,在数据包4的优先级高于数据包1和数据包3的优先级的情况下,数据包4不需要等待数据包1和数据包3重传成功之后再发送,保障了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同时,通过仍然发送数据包1和数据包3,可以使低优先级数据包不会一直被高优先级数据包抢占发送时机,保障了低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
下面对乱序发送方式和单包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进行说明。
在该场景下,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乱序发送方式,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
在该场景下,在步骤S403中,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第五数据包。其中,所述一个第五数据包表示在步骤S401中第一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包中的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
在该场景下,在步骤S405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一个第四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大于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大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每个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第三数据包属于步骤S401中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收到针对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图5c示出乱序发送方式和单包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在图5a的基础上,如图5c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
在步骤S601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0和数据包1。
在步骤S602中,第二装置接收到了数据包0,未接收到数据包1。
在步骤S603中,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的序列号为1。
在步骤S604中,第一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指示信息后,确定数据包1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
由于数据包1属于步骤S601中已经发送的数据包,且步骤S602中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因此,数据包1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的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数据包1的序列号,即1。第一装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未接收到针对数据包1的确认反馈。因此,第一装置可以确认数据包1为第三数据包。此时,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为1。
考虑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大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任一个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由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为1,因此,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需要大于1。对于数据包2,其序列号(为2)大于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大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为1),且其序列号P(为2)与每个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均小于K(为3),因此,数据包2可以作为第四数据包。同理,数据包3和数据包4也可以作为第四数据包。数据包5、数据包6和数据包7不能作为第四数据包。因此,第二装置可以将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作为第四数据包。
在步骤S605中,第一装置确定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为第四数据包。
在步骤S606中,第一装置在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2、数据包3和数据包4之后,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1。
下面对乱序发送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进行说明。
在该场景下,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乱序发送方式,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批量反馈方式。
在该场景下,在步骤S403中,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表示在步骤S401中第一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包中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在该场景下,在步骤S405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多个第四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大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第三数据包属于步骤S401中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收到针对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K为预先配置或者定义的。P、M和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图5d示出乱序发送方式和批量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在图5a的基础上,如图5d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
在步骤S701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和数据包3。
在步骤S702中,第二装置接收到了数据包0和数据包2,未接收到数据包1和数据包3。
在步骤S703中,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为1010。
在步骤S704中,第一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指示信息后,确认数据包1和数据包3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
在步骤S705中,第一装置确定数据包4为第四数据包。
由于数据包1和数据包3属于步骤S501中已发送的数据包,且步骤S502中第二装置未接收到的数据包。因此,数据包1和数据包3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的指示信息为1010,以表明第二装置未成功接收到数据包1和数据包3。第一装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未接收到针对数据包1和数据包3的确认反馈。因此,第一装置可以确认数据包1和数据包3为第三数据包。此时,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包括1和3。
考虑到任一个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大于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大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任一个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每个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由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包括1和3,因此,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需要大于3。对于数据包0至数据包3,其序列号小于3,因此不能作为第四数据包。对于数据包4,其序列号(为4)大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包括1和3),且其序列号P(为4)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包括1和3)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为3)。因此,数据包4可以作为第四数据包。对于数据包5,其序列号P(为5)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包括1和3)的差值存在大于K(为3)的情况,因此,数据包5不能作为第四数据包。同理,数据包6和数据包7也不能作为第四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为了简单,第一装置可以仅使用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与任一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进行运算判断确定哪些数据包可以作为第四数据包。
在步骤S706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数据包1、数据包3、数据包4和数据包5。
在第一装置能够向第二装置连续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为4的情况下,第四数据包的数量小于第一装置能够向第二装置连续发送的数据包,因此,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除了被确定为第四数据包的“数据包4”以外,还可以包括需要重传的数据包“数据包1”和“数据包3”。由于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的数量加上第四数据包的数量仍然小于第一装置能够向第二装置连续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因此,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还可以包括数据包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虽然第二装置所期望的是数据包1和数据包3,但是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了数据包4和数据包5。这样,为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提供了发送机会。特别是对于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优先级又比较高的情况,就是为优先级较高的数据包提供了发送机会,为高优先级的业务提供了保障。
在上述过程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需要其序列号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满足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满足连续,满足大于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等。这种方式属于由第一装置控制发送的数据包。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第一装置完全按照第二装置期待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进行发送。下面对这一可能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乱序发送方式和单包反馈方式相结合的场景下,在步骤S403中,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第六数据包,其中,所述第六数据包表示优先级高于第五数据包的优先级。在步骤S405中,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一个第六数据包,即为指示信息中指示的第六数据包。由第二装置决定期待的数据包是重发的数据包还是高优先级的数据包。这样,可以兼顾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和高优先级的数据包。在步骤S401中,第一装置在向第二装置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携带高优先级数据包的序列号。这样,第二装置收到任意一个数据包都能知道是否有高优先级的数据包,从而决定是重发数据包还是先发高优先级的数据包。
举例来说,以序列号的取值范围为0至7为例,可以将0至3确定为第二序列号区段,将4至7确定为第一序列号区段,第一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高于第二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第一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与第二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不同。当第二装置成功接收到序列号为1的数据包且该数据包中指示了第一装置中存在序列号为4的数据包,则第二装置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NESN的值。如果第二装置期望接收高优先级数据包,则其可以设置NESN为4,从而在下次发送中使得第一装置发送高优先级数据包,此时第一装置不必判定序列号为4的数据包的序列号是否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果第二装置不期望接收高优先级数据包,则其可以设置NESN为2(即下一个数据包的序列号)。这样,通过第二装置的灵活选择,可以兼顾低优先级的数据包和高优先级的数据包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装置中存储的NESN可以保持为未接收到数据包的最小的序列号,当超过一定时间可以丢弃该数据包。将NESN加1。或者加到下一个未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最小的序列号。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图2b所示的第一装置21,该通信装置可以部署在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如图6所示,该通信装置8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81,用于向第二装置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接收模块8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所述发送模块81还用于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装置确定了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后,可以结合第二装置的期望情况以及第一数据传输方式,确定向第二装置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而不是简单的向第二装置发送其所期望的第一数据包,增加了第一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改善了通信性能。具体的,第一装置中同时存在第二装置期望重传的数据包,以及等待首次发送的数据包,且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的序列号小于等待首次发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一方面,第一装置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中可以包括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从而使其无需等待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成功或者丢弃后再发送,缩短了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第一装置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中还可以包括需要重传的数据包,从而使重传数据包不会被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一直抢占发送机会,从而保障了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重传。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兼顾等待首次发送的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与需要重传的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传输。进一步的,由于节省了数据包等待发送的时间,因此减少了一个数据包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存储时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节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存储资源和能耗,提高了对低成本、低功耗的短距离通信设备的适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多个第二数据包,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第三数据包;其中,对于任一个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包中每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N与每个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所述K是预先配置或者定义的,N、M和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乱序发送方式;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数据包,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大于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大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每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所述K是预先配置或者定义的;其中,对于任一个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P、M和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优先级大于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一序列号区段,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二序列号区段,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K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缓存区属性和所述第二装置的缓存区属性配置或者定义的;或者,所述K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发送窗大小和所述第二装置的接收窗大小配置或者定义的。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图2b所示的第二装置22,该通信装置可以部署在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上。如图7所示,该通信装置9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装置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发送模块92,用于基于第一数据反馈方式,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所述接收模块9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装置可以基于第一数据反馈方式确定向第一装置反馈一个或多个期望的第一数据包,而不是简单的向第一装置反馈ACK或者NACK。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灵活的数据反馈,增加了第一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可选范围以及可选方式,使得第一装置具有批量发送或者乱序发送数据包的可能性。在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需要重传的情况下,为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提供了发送机会,使得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无需等待对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确认反馈即可进行发送,这样,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不会因序列号较小的数据包的重传而阻断,保障了序列号较大的数据包的发送,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批量反馈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第六数据包,所述第六数据包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五数据包的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数据传输方式,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或者乱序发送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接口电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接口电路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接口电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接口电路实现上述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设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运输设备或者智能家居设备等。举例来说,智能制造设备可以为数控机床和智能电焊机等,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运动手表、智能眼镜和蓝牙耳机等,智能运输设备可以为智能传送机和智能搬运机等,智能家居设备可以为智能插座、智能电视、智能冰箱和智能洗衣机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多功能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这里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相应的功能或动作的硬件(例如电路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或者可以用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如固件等来实现。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31)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装置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
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至少包括序列号大于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且等待首次发送的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
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多个第二数据包,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第三数据包;
其中,对于任一个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乱序发送方式;
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数据包,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大于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大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每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所述K是预先配置或者定义的;
其中,对于任一个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P、M和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
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优先级大于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
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一序列号区段,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二序列号区段,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K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缓存区属性和/或所述第二装置的缓存区属性配置或者定义的;
或者,
所述K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发送窗大小和/或所述第二装置的接收窗大小配置或者定义的。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装置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基于第一数据反馈方式,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至少包括序列号大于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且等待首次发送的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第六数据包,所述第六数据包的优先级高于第五数据包的优先级,所述第五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批量反馈方式;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数据传输方式,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或者乱序发送方式。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装置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基于第一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包,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至少包括序列号大于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且等待首次发送的数据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
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多个第二数据包,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的序列号连续,所述多个第二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为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第三数据包;
其中,对于任一个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乱序发送方式;
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数据包,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大于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大的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P与每个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K,所述K是预先配置或者定义的;
其中,对于任一个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属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且第一装置尚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确认反馈,P、M和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
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优先级大于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优先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还在于,
任一个所述第四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一序列号区段,任一个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序列号属于第二序列号区段,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对应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序列号区段中包括的序列号不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K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缓存区属性和/或所述第二装置的缓存区属性配置或者定义的;
或者,
所述K为基于所述第一装置的发送窗大小和/或所述第二装置的接收窗大小配置或者定义的。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装置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数据反馈方式,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装置所期望的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至少包括序列号大于需要重传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且等待首次发送的数据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单包反馈方式;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第六数据包,所述第六数据包的优先级高于第五数据包的优先级,所述第五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中序列号最小的数据包。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反馈方式为批量反馈方式;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七数据包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中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27.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数据传输方式,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方式为顺序发送方式或者乱序发送方式。
28.根据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装置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装置期望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所述第一装置支持的数据传输方式。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接口电路;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接口电路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9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9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接口电路;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接口电路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9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50224.4A 2021-07-02 2021-07-02 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499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0224.4A CN115499932B (zh) 2021-07-02 2021-07-02 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2/101247 WO2023274082A1 (zh) 2021-07-02 2022-06-24 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0224.4A CN115499932B (zh) 2021-07-02 2021-07-02 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9932A CN115499932A (zh) 2022-12-20
CN115499932B true CN115499932B (zh) 2023-07-18

Family

ID=84465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50224.4A Active CN115499932B (zh) 2021-07-02 2021-07-02 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9932B (zh)
WO (1) WO2023274082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9350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40808A (zh) * 2019-03-25 2020-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865503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97209C (en) * 2009-03-23 2015-07-2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locating and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block transmissions with piggy-backed ack/nack bitmap field
US8913748B2 (en) * 2011-07-05 2014-12-1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to improve bluetooth low energy performance
US10430374B2 (en) * 2016-06-29 2019-10-01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Selective acknowledgement of RDMA packets
GB2561545B (en) * 2017-03-24 2021-12-15 Tcl Communication Ltd Layer 2 architecture for cellular radio systems
BR112021008056A2 (pt) * 2018-11-02 2021-08-03 Zte Corporation transmissão de dados e técnicas de medição
US11275648B2 (en) * 2020-03-03 2022-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mpty data packet hard align
WO2021212438A1 (zh) * 2020-04-23 2021-10-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46982B (zh) * 2021-05-31 2023-10-20 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9350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40808A (zh) * 2019-03-25 2020-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865503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9932A (zh) 2022-12-20
WO2023274082A1 (zh)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7125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缓冲器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16423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13950019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WO2020088088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809540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KR102524306B1 (ko) 통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JP6608528B2 (ja) 無線通信の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機器
CN110168982A (zh) 自适应多harq实体设计
CN111818496B (zh) 基于载波监听的tws耳机通信方法及系统、tws耳机
CN11372736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72662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415772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81696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740826B (zh) 一种能力上报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5499932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34659A1 (zh) 一种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3678526A (zh) 下行传输发送方法、下行传输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JP2024524587A (ja) Pucchの時間領域リソース重なり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11447026B (zh)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处理数据的装置
CN11239947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3455044B (zh) 用于使用配置授权的通信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WO202112810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56585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4208089A (zh)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20174565A1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sidelink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