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26965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26965A
CN116626965A CN202210127483.6A CN202210127483A CN116626965A CN 116626965 A CN116626965 A CN 116626965A CN 202210127483 A CN202210127483 A CN 202210127483A CN 116626965 A CN116626965 A CN 116626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ctronic device
light guide
display
film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74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思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274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269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26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69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灯光显示部、导光部和发光部,导光部包括渐变膜层,发光部发出的光经渐变膜层导光至灯光显示部,灯光显示部包括至少一个设定形状的灯光显示区域,导光部导出的光通过灯光显示区域显示,以使电子设备呈现渐变的设定形状的灯光。该电子设备中,通过设置包括渐变膜层的导光部以及设置有设定形状的灯光显示区域的灯光显示部,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呈现渐变的设定形状的灯光效果,丰富了电子设备的灯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快速的发展,手机的芯片配置越来越高、屏幕越来越大、分辨率越来越高、摄像头的性能越来越好,但是,手机发出的灯光的灯效一直停留在原始阶段,非常普通,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灯光显示部、导光部和发光部,所述导光部包括渐变膜层,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经所述渐变膜层导光至所述灯光显示部,所述灯光显示部包括至少一个设定形状的灯光显示区域,所述导光部导出的光通过所述灯光显示区域显示,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呈现渐变的设定形状的灯光。
可选地,所述导光部包括与所述灯光显示区域对应的导光区域,所述渐变膜层的透光区域至少覆盖所述导光区域。
可选地,所述导光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灯光显示区域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导光区域的边缘与所述灯光显示区域的相应边缘的间距大于或等于0.25mm。
可选地,所述导光部包括导光片,所述导光片包括导光微结构,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导光微结构导出至所述渐变膜层。
可选地,所述渐变膜层位于所述导光片的靠近所述灯光显示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导光部包括反射膜层,所述反射膜层位于所述导光片的远离所述灯光显示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导光部包括胶印层,所述胶印层位于所述渐变膜层的远离所述发光部的一侧,所述胶印层用于固定所述导光部,所述胶印层包括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导光区域对应。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装饰部,所述装饰部包括装饰本体,所述装饰本体位于所述灯光显示部与所述导光部之间,所述装饰本体包括安置部,所述导光部通过所述胶印层固定于所述安置部。
可选地,所述安置部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灯光避让孔,所述灯光避让孔大于或等于所述透光孔。
可选地,所述装饰部包括:
第一背胶层,所述装饰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背胶层与所述灯光显示部连接;和/或,
第二背胶层,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支架部,所述装饰部通过所述第二背胶层与所述支架部连接,所述支架部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定位所述发光部。
可选地,所述发光部包括电路板和发光源,所述发光源位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所述发光源提供电能,所述发光源位于所述导光部的至少一侧。
可选地,所述发光源包括至少一颗三色灯。
可选地,所述三色灯发出的光线与所述导光部导出的光线不平行。
可选地,每个所述灯光显示区域对应一个所述导光部,在所述导光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设置至少一个所述三色灯。
可选地,所述设定形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V形、S形、Z形、U形。
可选地,所述灯光显示部包括可透光的镜片,在所述镜片中,所述灯光显示区域的油墨透过率大于或等于6%且小于或等于13%。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后置摄像组件,所述灯光显示部包括两个所述灯光显示区域,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灯光显示区域关于所述后置摄像组件对称设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电子设备中,通过设置包括渐变膜层的导光部以及设置有设定形状的灯光显示区域的灯光显示部,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呈现渐变的设定形状的灯光效果,丰富了电子设备的灯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灯光显示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饰部的一侧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装饰部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饰部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光部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光部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光片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发光部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发光部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架部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光部与装饰部组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灯光显示部、导光部与装饰部组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灯光显示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灯光效果的仿真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通过设置包括渐变膜层的导光部以及设置有设定形状的灯光显示区域的灯光显示部,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呈现渐变的设定形状的灯光效果,丰富了电子设备的灯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1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等,对此不作限定。电子设备可包括灯光显示部1、导光部2和发光部3。其中,发光部3发出的光,可通过导光部2导光至灯光显示部1,以使得灯光显示部1呈现相应的灯效。
其中,参考图1、图2以及图6-8所示,导光部2包括渐变膜层21,发光部3发出的光通过导光部2导光至灯光显示部1的过程中可将通过渐变膜层21,即,发光部3发出的光经渐变膜层21导光至灯光显示部1。灯光显示部1包括至少一个设定形状的灯光显示区域10,导光部2导出的光通过灯光显示区域10显示,以使电子设备呈现渐变的设定形状的灯光。
其中,设定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对此不作限定。示例地,设定形状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V形、S形、Z形、U形。另外,灯光显示区域10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灯光显示部1可包括一个S形的灯光显示区域10,以使得电子设备可呈现一个渐变的S形的灯光效果。
再例如,参考图2所示,灯光显示部1可包括两个V形的灯光显示区域10,以使得电子设备可呈现两个渐变的V形的灯光效果。
其中,灯光显示部1的灯光显示区域10可设置设定透过率的油墨,以将灯光显示区域10设置为隐藏式。当电子设备发光时,电子设备的灯光显示部1的灯光显示区域10呈现设定形状的灯光。当电子设备不发光时,电子设备的灯光显示部1的灯光显示区域10不易被用户看到。其中,设定透过率可根据实际的外观求以及呈现出的亮度来确定,例如,设定透过率大于或等于6%且小于或等于13%。
其中,电子设备可包括后置摄像组件(图中未示出),后置摄像组件的玻璃盖板可作为灯光显示部1,灯光显示部1可包括两个灯光显示区域10。在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参考图6所示的Y方向)或宽度方向(参考图6所示的X方向)上,两个灯光显示区域10可关于后置摄像组件对称设置,以使得电子设备可呈现关于后置摄像组件对称的两个设定形状的灯光。
例如,后置摄像组件可包括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可沿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排布,两个灯光显示区域10可关于多个摄像头的排布方向对称设置,以使得电子设备可呈现关于多个摄像头的排布方向对称的两个设定形状的灯光。
需要说明的是,灯光显示区域10也可以其他形式设置,例如,灯光显示区域10可全部设置在后置摄像组件的一侧。另外,灯光显示区域10不仅仅可以设置在后置摄像组件附近,也可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其他位置,例如:在电子设备的电池盖上的任意位置设置如上所述的灯光显示区域10,对此不作限定。
该电子设备中,参考图1、图2和图7所示,通过设置包括渐变膜层21的导光部2以及设置有设定形状的灯光显示区域10的灯光显示部1,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呈现渐变的设定形状的灯光效果,丰富了电子设备的灯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考图1、图2以及图6-8所示,该电子设备中,导光部2可包括导光区域20,导光区域20与灯光显示区域10对应,且导光区域20的面积可大于或等于灯光显示区域10的面积,以确保导光区域20可将灯光显示区域10全部覆盖,进而保证导光部2导出的光线可覆盖全部灯光显示区域10,以确保整个灯光显示区域10呈现灯光,并且,可避免亮灯时看到导光部2的外形。需要说明的是,导光区域20和灯光显示区域10的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导光区域20的外形尺寸单边至少要大于灯光显示区域10外形尺寸的0.25mm,即,导光区域20的边缘与灯光显示区域10的相应边缘的间距大于或等于0.25mm,既可保证整个灯光显示区域10呈现灯光,又可避免导光区域20过大。
其中,导光部2的渐变膜层21的透光区域(图中未示出)的面积可大于或等于导光区域20,以确保透光区域可至少覆盖导光区域20,进而保证导光区域20导出的光全部经过渐变膜层21的透光区域,以确保最终灯光呈现出渐变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渐变膜层21中,可通过在非透光区域设置不透光的油墨,来控制透光区域的大小。另外,透光区域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对此不作限定。另外,渐变膜层21可自带粘接胶,以使得渐变膜层21与导光片22粘贴连接。
该电子设备中,导光部2可包括导光片22,导光片22可包括导光微结构221,渐变膜层21位于导光片22的靠近灯光显示部1的一侧,发光部3发出的光通过导光微结构221导出至渐变膜层21,然后经过渐变膜层21后导出至灯光显示部1。导光微结构221可改变光线的方向,因此,发光部3发出的原始光线方向可与导光部2导出的导出光线方向不同,以便于发光部3与导光部2的布置。例如,参考图14所示,发光部3发出的原始光线a可与导光部2的导出光线b可垂直。
其中,导光微结构221可由多个超精密的点阵构成,点阵中的网点的直径以及网点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对此不作限定。例如,网点的直径可以是0.08mm,相邻网点的间距可以是0.1mm,既能保证导光效果,又可确保导光片22的维持在较高的结构强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导光片22的材质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导光片22可以是透明的PC材质,在导光片22上加工或者成型出超精密点阵构成的导光微结构221,从而把光均匀导出至渐变膜层21。其中,PC指聚碳酸酯,又可称为PC塑料。
其中,导光部2还可包括反射膜层23,反射膜层23位于导光片22的远离灯光显示部1的一侧。也就是,导光部2中的渐变膜层21、导光片22和反射膜层23依次层叠设置,且相较于导光片22,反射膜层23更靠近灯光显示部1。反射膜层23可包括黑膜片(图中未示出)和白膜片(图中未示出),其中,黑色膜片与白色膜片层叠设置,且,白色膜片更靠近导光片22,例如,白色膜片与导光片22贴合。发光部3发出的光经过导光片22中导光微结构221的导光,部分光线可传输至渐变膜层21,部分光线可传输至反射膜层23,传输至反射膜层23的光线可经白色膜片反射,再次传输至导光片22。黑色膜片可起到遮光作用,以保证反射膜层23内的光线不会朝远离导光片22的方向外泄。
其中,导光部2还可包括胶印层24,胶印层24位于渐变膜层21的远离发光部3的一侧。胶印层24用于固定导光部2。胶印层24包括透光孔240,透光孔240与导光区域20对应。其中,透光孔240的大小即为导光部2的导光区域20的大小。胶印层24中设置透光孔240,可以提高胶印层24的透光效果,从而提高导光部2导光效果。
该电子设备中,通过上述导光部2,可更好地将发光部3发出的光线导出至灯光显示部1的灯光显示区域10,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呈现更好地灯光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考图1至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包括装饰部4,装饰部4可包括装饰本体41,装饰本体41位于灯光显示部1与导光部2之间,装饰本体41可包括安置部411,导光部2可通过胶印层24固定于安置部411。
其中,安置部411可包括凹槽4111,导光部2通过胶印层24粘贴固定于凹槽4111内。凹槽4111的槽底可设置灯光避让孔4112,导光部2导出的光可通过灯光避让孔4112传输至灯光显示部1。其中,灯光避让孔4112可大于或等于胶印层24的透光孔240,以确保导光部2导出的光能够全部通过灯光避让孔4112传输至灯光显示部1。需要说明的是,灯光避让孔4112的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装饰部4可包括第一背胶层42,装饰本体41通过第一背胶层42与灯光显示部1粘接连接。第一背胶层42中与灯光避让孔4112对应的区域可设置为通孔,以确保灯光更好地穿过装饰部4。
参考图3-5、图11以及图14所示,装饰部4还可包括第二背胶层43,电子设备可包括支架部5,装饰部4通过第二背胶层43与支架部5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背胶层43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其可以是环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其中,支架部5可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51,定位柱51可用于定位发光部3,以确保发光部3的位置不会因为组装产生太大的变化,进而确保发光部3发出的光能够更好地传输至导光部2。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柱5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对此不作限定。例如,支架部5可包括两个定位柱51,以起到更好地定位效果。
该电子设备部,通过设置上述装饰部4,不仅可以更好地固定导光部2,而且可以保证导光部2导出的光更好地穿过装饰部4,进而更好地保证灯光显示区域10的灯光显示效果。另外,通过设置支架部5可以更好地定位发光部3,便于发光部3的安置,并且,可以更好地确保发光部3发出的光能够更好地传输至导光部2。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考图9和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中,发光部3包括电路板32和发光源31,发光源31位于电路板32,电路板32为发光源31提供电能,发光源31位于导光部2的至少一侧,已将发光源31发出的光传输至导光部2。
其中,电路板32可包括柔性电路板321(FPC),以便于电路板32的布置。另外,电路板32还可包括补强钢片322,以提升柔性电路板321的结构强度,提高整个电路板32的安全性。柔性电路板321可通过连接器与主板连接,电子设备可通过软件控制发光源31发光。
其中,发光源31可包括至少一颗三色灯,三色灯可以是LED灯,三色可以包括绿色、红色和蓝色,以便于三色灯的采购,降低发光源31的成本。
其中,三色灯发出的光线与导光部2导出的光线可不平行。示例地,参考图1、图2以及图14所示,色灯发出的光线与导光部2导出的光线可垂直。每个灯光显示区域10对应一个导光部2,在导光部2的长度方向(参考图13所示的Y方向)的两侧各设置至少一个三色灯,以确保足够的光线传输至导光部2,导光部2可将三色灯发出的光导出至灯光显示部1,以确保灯光显示部1可呈现足够亮度的灯光。
需要说明的是,三色灯的数量以及具体位置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对此不作限定。
该电子设备中,通过上述的发光部3,可以更好地确保有足够的光线传输至导光部2,进而可以更好地确保灯光显示部1呈现的灯光效果,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例如:参见图9,电路板32至少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从第一分支延伸出第三分支,从第二分支延伸出第四分支,第一分支和第三分支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以容纳摄像头,第二分支和第四分支形成容纳空间以容纳摄像头,第三分支和第四分支之间形成另一容纳空间以容纳摄像头,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第三分支以及第四分支的端部均设置有三色灯。第一分支和第三分支上的三色灯的出光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二分支和第四分支上的三色灯的出光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例如:第一预设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上的三色灯的出光方向呈第二预设夹角,第二预设夹角可以为小于或等于90度。
参考图1-14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包括后置摄像组件和后壳支架组件,摄像组件中摄像头的外侧设置玻璃盖板。其中,玻璃盖板构成灯光显示部1,玻璃盖板上设置有设定形状的灯光显示区域10。后壳支架组件构成支架部5。
装饰部4可以是DECO组件,DECO组件包括第一背胶层42、DECO单体和第二背胶层43,其中,DECO单体构成装饰本体41。DECO单体通过第一背胶层42与玻璃盖板粘接连接,DECO单体通过第二背胶层43与后壳支架组件粘接连接。DECO单体上设置有凹槽4111,手机的导光部2通过胶印层24粘接固定于凹槽4111内,以使得导光部2与DECO组件固定连接。
后壳支架组件上设置至少一个定位柱51,电路板32可包括柔性电路板321和补强钢片322,电路板32上设置有三色灯,电路板32固定于后壳支架组件,其中,电路板32和三色灯构成发光部3。定位柱51用于定位电路板32,以确保电路板32上的三色灯的位置不会因为组装产生太大的变化。
上述玻璃盖板、DECO组件、导光部2、发光部3以及后壳支架组件可构成灯光显示组件。
该灯光显示组件在组装过程中,可先通过胶印层24将导光部2粘贴固定于DECO单体的凹槽4111中,然后用治具压紧,以实现导光部2与DECO组件的固定连接,组装后的示意图可参考图11所示。然后,通过第一背胶层42将玻璃盖板粘接固定于DECO组件,然后用治具压紧,以实现玻璃盖板与DECO组件的固定连接,组装后的示意图可参考图12所示。然后将后壳支架组件与手机的主板及中框连接固定,例如,可通过螺丝等紧固件连接固定。
然后,通过后壳支架组件上的定位柱51定位发光部3后,通过电路板32上的背胶将发光部3与后壳支架组件固定连接,以实现发光部3与后壳支架组件的固定连接。然后,将柔性电路板321的连接器与主板的连接器连接,以实现柔性电路板321与主板的电连接。最后,可通过第二背胶层43将DECO组件粘贴固定于后壳支架组件,并用治具压合DECO组件的第二背胶层43,以使得DECO组件与后壳支架组件粘紧,确定DECO组件与后壳支架组件的固定连接。
其中,玻璃盖板、DECO组件、导光部2、发光部3以及后壳支架组件可构成灯光显示组件。灯光显示组件的截面示意图可参考图14所示。发光部3发出光线可沿图中Y方向传输至导光部2,然后由导光部2将光线沿Z方向导出至玻璃盖板,以使得灯光显示组件呈现设定形状的灯光效果。
该灯光显示组件可以呈现比较炫酷的灯光效果,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其中,渐变的灯光效果的仿真示意图可参考图15所示,在宽度方向(参考图15中X方向)上,越靠近灯光显示区域的中心,亮度越高;在长度方向(参考图15中Y方向)上,越靠近灯光显示区域的中心,亮度越高。
另外,该灯光显示组件的设计简洁,组装方便,稳定可靠,可以布局在手机、平板电脑、及他手持电子设备上面,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灯光显示部、导光部和发光部,所述导光部包括渐变膜层,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经所述渐变膜层导光至所述灯光显示部,所述灯光显示部包括至少一个设定形状的灯光显示区域,所述导光部导出的光通过所述灯光显示区域显示,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呈现渐变的设定形状的灯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包括与所述灯光显示区域对应的导光区域,所述渐变膜层的透光区域至少覆盖所述导光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灯光显示区域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区域的边缘与所述灯光显示区域的相应边缘的间距大于或等于0.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包括导光片,所述导光片包括导光微结构,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导光微结构导出至所述渐变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膜层位于所述导光片的靠近所述灯光显示部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包括反射膜层,所述反射膜层位于所述导光片的远离所述灯光显示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包括胶印层,所述胶印层位于所述渐变膜层的远离所述发光部的一侧,所述胶印层用于固定所述导光部,所述胶印层包括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导光区域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装饰部,所述装饰部包括装饰本体,所述装饰本体位于所述灯光显示部与所述导光部之间,所述装饰本体包括安置部,所述导光部通过所述胶印层固定于所述安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部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灯光避让孔,所述灯光避让孔大于或等于所述透光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部包括:
第一背胶层,所述装饰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背胶层与所述灯光显示部连接;和/或,
第二背胶层,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支架部,所述装饰部通过所述第二背胶层与所述支架部连接,所述支架部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定位所述发光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包括电路板和发光源,所述发光源位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所述发光源提供电能;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所述发光源位于所述导光部的至少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包括至少一颗三色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色灯发出的光线与所述导光部导出的光线不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灯光显示区域对应一个所述导光部,在所述导光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设置至少一个所述三色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形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V形、S形、Z形、U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显示部包括可透光的镜片,在所述镜片中,所述灯光显示区域的油墨透过率大于或等于6%且小于或等于13%。
18.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后置摄像组件,所述灯光显示部包括两个所述灯光显示区域,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灯光显示区域关于所述后置摄像组件对称设置。
CN202210127483.6A 2022-02-11 2022-02-11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6269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7483.6A CN116626965A (zh) 2022-02-11 2022-02-1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7483.6A CN116626965A (zh) 2022-02-11 2022-02-1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6965A true CN116626965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15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7483.6A Pending CN116626965A (zh) 2022-02-11 2022-02-1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269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0470B1 (ko) 휴대용 물품의 정보 디스플레이 소자용 배면광 장치
US7223009B2 (en) Backlighting device for an information display element of a portable object
CN105319771B (zh) 显示组件
CN108897165B (zh) 显示装置
EP2076802B1 (en) Light emitting panels for display devices
CN109257465B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WO2005050085A1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当該装置を用いた機器
KR101796709B1 (ko) 테두리 발광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H0715045A (ja) 面発光照明装置
JP2005251687A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2006145682A (ja) Led表示装置
CN111464675B (zh) 后盖组件及电子设备
JP3994413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CN109743427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099149B (zh) 面板组件、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6626965A (zh) 电子设备
KR101915137B1 (ko) 라이트 가이드 및 조광 표시 장치
CN1241446C (zh) 便携式终端设备
EP2461084A1 (en) Backlight device, displaying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10602293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JP436668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0225483U (zh) 电子设备
CN108458280B (zh) 背光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211403026U (zh) 一种液晶屏的背光源结构
CN220105334U (zh) 导光件、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