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26357A - 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 - Google Patents

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26357A
CN116626357A CN202310743802.0A CN202310743802A CN116626357A CN 116626357 A CN116626357 A CN 116626357A CN 202310743802 A CN202310743802 A CN 202310743802A CN 116626357 A CN116626357 A CN 116626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ing
frame
locking screw
fix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38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全宇
叶怀昆
李春章
倪宇盛
丁振
陈凡
余柳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engtai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engtai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engtai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engtai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38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263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26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6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1/00Electro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of consumption
    • G01R1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1/04Housings; Supporting rack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1/00Electro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of consumption
    • G01R1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接线端子结构包括:固定套;接线框,接线框具有螺纹孔并可沿螺纹孔的轴线方向移动;锁紧螺钉,锁紧螺钉旋合在螺纹孔内以驱动接线框沿螺纹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接线部件以及第二接线部件,第一接线部件以及第二接线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接线框内;其中,锁紧螺钉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并抵接在第一接线部件上,另外一端抵接于固定套上,固定套上开设有与锁紧螺钉相对的通孔。本申请利用第一接线部件限制接线端子结构整体向下移动,并利用固定套限制接线端子结构整体向上移动,避免接线端子结构上下晃动的现象,有利于保证接线端子结构整体稳定性。

Description

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便于电器设备连接电源线,通常需要将电源线采用螺钉压接在电器设备的接线处,由于此种接线端子结构简单且连接方便,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器设备的导线连接。
然而,当连接的电源线粗细改变,例如电能表测量量程由60A至100A改变为1.5A至5A时,需将原直径较粗的电源线更换为直径较细的电源线,采用螺钉压接方式的接线端子将难以保证较细电源线的电连接性,从而导致接线回路电阻增加,使得电器设备整体温度升高,甚至导致电器设备自燃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旨在解决目前接线端子难以适配不同大小电源线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套;
接线框,接线框具有螺纹孔并可沿螺纹孔的轴线方向移动;
锁紧螺钉,锁紧螺钉旋合在螺纹孔内以驱动接线框沿螺纹孔的轴线方向移动;
第一接线部件以及第二接线部件,第一接线部件以及第二接线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接线框内;
其中,锁紧螺钉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并抵接在第一接线部件上,另外一端抵接于固定套上,固定套上开设有与锁紧螺钉相对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线框具有接线位置以及压线位置;
当接线框处于接线位置时,第二接线部件与第一接线部件在接线框内相互分离;当接线框处于压线位置时,第二接线部件与第一接线部件相互抵紧在接线框内;
在接线框处于接线位置至压线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时,第一接线部件与固定套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线部件与固定套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锁紧螺钉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线框具有导电性,固定套具有绝缘性;
当接线框处于压线位置时,第一接线部件一面与锁紧螺钉接触,另外一面与第二接线部件接触,第二接线部件背离第一接线部件的一面与接线框的内壁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线部件的宽度等于接线框的内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螺钉具有螺杆部以及螺钉头部;
螺杆部部分旋合于螺纹孔内,螺钉头部至少部分嵌入通孔内,通孔的最小直径小于螺钉头部的最大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远离锁紧螺钉的方向,通孔的直径逐渐减小;和/或者
沿远离接线框的方向,螺钉头部的直径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钉头部的外壁面与通孔的内壁面至少部分贴合;
通孔的最小直径大于或等于螺钉头部的最小直径。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能表,包括:
底壳,底壳开设有多个接线孔,底壳内部具有多个接线导向槽,接线导向槽与接线孔一一对应;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接线端子结构,接线框安装于接线导向槽内并可沿接线导向槽移动,固定套与底壳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壳内部具有多个导向壁,相邻的导向壁在接线孔处共同限定出接线导向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壁背离接线导向槽的侧面设有卡块,固定套朝向底壳的一面设有卡扣;
固定套朝向底壳的一面抵接在导向壁上,且卡扣与卡块卡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套朝向底壳的一面还设有多个导向柱,底壳内部具有多个导向孔;
导向柱与导向孔一一对应,且导向柱与导向孔配合。
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接线部件以及第二接线部件设置于接线框内,由于接线框的螺纹孔内安装有锁紧螺钉,同时固定套上开设有与锁紧螺钉相对的通孔,在通过通孔转动锁紧螺钉时接线框可以沿螺纹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接线部件抵接在锁紧螺钉的一端保持不动,而第二接线部件将随着接线框的靠拢最终抵接在第一接线部件背离锁紧螺钉的一面,从而使得第一接线部件和第二接线部件接触并导电连接,由于锁紧过程中实际锁紧对象为接线框而不会造成电源线压偏的现象,因此可以适配于不同直径的电源线并保证接线端子结构的电连接性。
同时,由于锁紧螺钉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并抵接在第一接线部件上,另外一端抵接于固定套上,锁紧螺钉、第一接线部件以及固定套三者的位置保护相对固定,同时在锁紧第一接线部件和第二接线部件后,第一接线部件可以限制接线端子结构整体向下移动,而固定套可以限制接线端子结构整体向上移动,避免接线端子结构上下晃动的现象,不仅可以保证接线端子结构整体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方便引入外部的第二接线部件(例如电源线或者测试铜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接线端子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接线框住处接线位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接线框住处压线位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接线端子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接线端子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能表的一种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能表的一种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能表的一种俯视图;
图9是本申请图8中A-A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固定套,11通孔,12卡扣,121拆卸槽,13导向柱,20接线框,21螺纹孔,30锁紧螺钉,31螺杆部,32螺钉头部,40第一接线部件,50第二接线部件,60底壳,61接线孔,62接线导向槽,63导向壁,631卡块,64导向孔。
d1:第一接线部件的宽度;
d2:接线框的内宽;
D1:通孔的最小直径;
D2:螺钉头部的最大直径;
D3:螺钉头部的最小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接线端子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接线端子结构包括:
固定套10;
接线框20,接线框20具有螺纹孔21并可沿螺纹孔21的轴线方向移动;
锁紧螺钉30,锁紧螺钉30旋合在螺纹孔21内以驱动接线框20沿螺纹孔21的轴线方向移动;
第一接线部件40以及第二接线部件50,第一接线部件40以及第二接线部件50至少部分位于接线框20内;
其中,锁紧螺钉30的一端穿过螺纹孔21并抵接在第一接线部件40上,另外一端抵接于固定套10上,固定套10上开设有与锁紧螺钉30相对的通孔11。
具体地,固定套10的位置保持不变,以限制锁紧螺钉30以及接线框20的位置避免其向上窜动的现象。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套10可以固定在电器设备壳体靠近连接电源线的部位上,例如电能表安装接线端子结构的底壳60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套10还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一接线部件40上,从而使得固定套10与第一接线部件40保持相对固定。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套10与第一接线部件40保持相对固定,例如,当固定套10与第一接线部件40均安装在电能表的底壳60内时,固定套10与第一接线部件40的位置相对固定。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套10的形状可以为条状结构件,以便于限制多个直线排列的接线框20上的锁紧螺钉30。
可以理解地,固定套10的形状还可以近似为矩形、圆形或者三角形等;或者,也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固定套10,每个固定套10与一个接线框20对应,以使得单独一个固定套10对一个接线框20上的锁紧螺钉30进行限制。
接线框20用于容纳第一接线部件40以及第二接线部件50,同时接线框20可以沿螺纹孔21的轴线方向移动,在接线框20沿靠近固定套1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接线部件40位置保持固定,第二接线部件50可以与接线框20的内壁面接触,并随着接线框20的移动第二接线部件50可以继续向第一接线部件40靠近,并最终使得第一接线部件40以及第二接线部件50在接线框20内抵紧并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锁紧螺钉30旋转时,接线框20并不会随着锁紧螺钉30转动而旋转。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线框20可以受到固定套10的限制,例如,固定套10向接线框20两侧延伸设置挡板,从而使得接线框20受到挡板的限制而不会随着锁紧螺钉30的旋转;又例如,固定套10可以设置滑动柱,接线框20设置滑孔并与滑动柱配合,从而使得接线框20受到滑动柱限制而只能沿着螺纹孔21的轴线方向移动而不产生自转现象。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线框20可以受到电器壳体的限制,例如,在电能表的底壳60内设置接线导向槽62,将接线框20安装在接线导向槽62内后,接线框20只能移动而不会出现自转现象。
示例性地,接线框20的形状可以为方形框架结构、圆形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结构或者正多边形框架结构等。
第一接线部件40与固定套10保持相对固定,而第二接线部件50可以随接线框20移动,一般地,第一接线部件40为电器设备内部的电连接部件,第二接线部件50为外接的电连接部件,例如,第一接线部件40可以为电能表内部互感器的接线铜板,第二接线部件50可以为电能表外部的电源线或者测试用铜棒;又例如,第一接线部件40可以为断路器内部的接线铜板,第二接线部件50可以为断路器外部的电源线。
锁紧螺钉30用于驱动接线框20沿螺纹孔21的轴线方向移动,例如,当锁紧螺钉30顺时针旋转时,接线框20可以沿靠近固定套10的方向移动;当锁紧螺钉30逆时针旋转时,接线框20可以沿远离固定套10的方向移动。示例性地,锁紧螺钉30可以为内六角螺钉、十字槽螺钉、紧定螺钉、吊环螺钉、压铆螺钉、开槽螺钉或梅花槽螺钉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接线部件40以及第二接线部件50设置于接线框20内,由于接线框20的螺纹孔21内安装有锁紧螺钉30,同时固定套10上开设有与锁紧螺钉30相对的通孔11,在通过通孔11转动锁紧螺钉30时接线框20可以沿螺纹孔21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接线部件40抵接在锁紧螺钉30的一端保持不动,而第二接线部件50将随着接线框20的靠拢最终抵接在第一接线部件40背离锁紧螺钉30的一面,从而使得第一接线部件40和第二接线部件50接触并导电连接,由于锁紧过程中实际锁紧对象为接线框20而不会造成电源线压偏的现象,因此可以适配于不同直径的电源线并保证接线端子结构的电连接性。
同时,由于锁紧螺钉30的一端穿过螺纹孔21并抵接在第一接线部件40上,另外一端抵接于固定套10上,锁紧螺钉30、第一接线部件40以及固定套10三者的位置保护相对固定,同时在锁紧第一接线部件40和第二接线部件50后,第一接线部件40可以限制接线端子结构整体向下移动,而固定套10可以限制接线端子结构整体向上移动,避免接线端子结构上下晃动的现象,不仅可以保证接线端子结构整体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方便引入外部的第二接线部件50(例如电源线或者测试铜棒),例如,在接入外部的电源线,由于不存在接线端子结构晃动的现象,可以方便工程人员将电源线插入接线框20内并进行电连接;又例如,在对电器设备(例如电能表)进行出厂测试时,可以快速将测试铜棒插入接线框20内,同时也可以利用自动化工具通过通孔11旋转锁紧螺钉30,从而使得第一接线部件40和第二接线部件50接触并导电连接,最终实现自动化校验以提高电器设备的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2以及图3,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接线框20住处接线位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接线框20住处压线位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接线框20具有接线位置以及压线位置,当接线框20处于接线位置时,第二接线部件50与第一接线部件40在接线框20内相互分离;当接线框20处于压线位置时,第二接线部件50与第一接线部件40相互抵紧在接线框20内。在接线框20处于接线位置至压线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时,第一接线部件40与固定套10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接线框20的接线位置以及压线位置可以通过锁紧螺钉30调节,例如,当锁紧螺钉30逆时针旋转使得第一接线部件40的上表面与接线框20的内顶壁面接触时,此时接线框20处于接线位置并使得接线框20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从而便于外部的第二接线部件50插入;而当锁紧螺钉30顺时针旋转让接线框20带动第二接线部件50向上移动,使得第二接线部件50的上表面第一接线部件40的下表面抵紧时,此时接线框20处于压线位置并使得第一接线部件40与第二接线部件50充分电接触。
同时,在上述实施例中,接线框20从接线位置移动至压线位置,或者从压线位置移动至接线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时,第一接线部件40与固定套10之间的间距始终保持不变,由于固定套10的位置是保持固定的,因此第一接线部件40的位置保持,也就是说,在旋转锁紧螺钉30使得接线框20处于接线位置或者压线位置时,只需旋转锁紧螺钉30即可而无需通过锁紧螺钉30向第一接线部件40施加压力来使其与第二接线部件50接触,进而可以避免第一接线部件40产生弯曲或者晃动现象,有利于防止第一接线部件40在电连接过程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导致电器设备使用寿命缩减的现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以及图3,第一接线部件40与固定套10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锁紧螺钉30的长度。优选地,第一接线部件40与固定套10之间的间距小于锁紧螺钉30的长度,也就是说,锁紧螺钉30可以部分嵌入固定套10内,例如锁紧螺钉30的头部可以部分嵌入通孔11内并抵紧在通孔11内,以通过通孔11限制锁紧螺钉30的旋转运动,防止锁紧螺钉30在旋转过程发生偏移现象;或者,锁紧螺钉30的下部可以部分嵌入在第一接线部件40上,例如,在第一接线部件40上设置圆形凹槽,将锁紧螺钉30的下部配合在圆形凹槽内,以便于通过圆形凹槽限制锁紧螺钉30的旋转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2以及图3,其中,接线框20具有导电性,固定套10具有绝缘性。当接线框20处于压线位置时,第一接线部件40一面与锁紧螺钉30接触,另外一面与第二接线部件50接触,第二接线部件50背离第一接线部件40的一面与接线框20的内壁面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接线端子结构包括固定套10,因此使得固定套10具有绝缘性,则可以保证接线端子结构的绝缘性能并避免误触电的现象,并且还可以使得接线框20具有导电性,不仅可以在第一接线部件40和第二接线部件50之间产生电流,同时第二接线部件50还可以通过接线框20向第一接线部件40传递电流,有利于增强第一接线部件40与第二接线部件50之间电连接性,避免第一接线部件40与第二接线部件50电接触不良使得电器设备整体温升偏高,甚至直接导致电器设备自燃的现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2以及图3,第一接线部件40的宽度d1等于接线框20的内宽d2,也就是说,第一接线部件40的两侧与接线框20的两侧内壁面接触,结合本申请第二接线部件50背离第一接线部件40的一面与接线框20的内壁面接触的实施例,此时第一接线部件40上表面与锁紧螺钉30电接触,下表面与第二接线部件50电接触,左右两侧面与接线框20的两侧内壁面电接触,因此第二接线部件50流入的电流可以通过第一接线部件40的四周侧面流入第一接线部件40,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第一接线部件40与第二接线部件50之间的电连接性。
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一接线部件40为横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从而方便从第一接线部件40的四周导电接触面流入电流。除此之外,第一接线部件40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正六边形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接线端子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锁紧螺钉30具有螺杆部31以及螺钉头部32,螺杆部31部分旋合于螺纹孔21内,螺钉头部32至少部分嵌入通孔11内,通孔11的最小直径D1小于螺钉头部32的最大直径D2。
具体地,由于螺钉头部32嵌入在通孔11内,通孔11可以限制锁紧螺钉30的旋转运动,避免锁紧螺钉30偏移的现象;同时,由于通孔11的最小直径D1小于螺钉头部32的最大直径D2,因此可以保证锁紧螺钉30抵紧在固定套10上,避免锁紧螺钉30的螺钉头部32完全穿过通孔11的现象。
可以理解地,对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对于锁紧螺钉30为紧顶螺钉的实施例,锁紧螺钉30也可以仅包括螺杆部31,同时螺杆部31背离接线框20的一端抵紧在通孔11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螺钉头部32的直径可以保持不变,同时沿远离锁紧螺钉30的方向,通孔11的直径逐渐减小,以便于将直径固定的螺钉头部32抵紧在通孔11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通孔11的直径保持不变,同时沿远离接线框20的方向,螺钉头部32的直径逐渐减小,因此螺钉头部32直径较小的部分可以嵌入在通孔11内,从而将螺钉头部32抵紧在通孔11内。
可以理解地,如图4所示,也可以使得通孔11的直径沿远离锁紧螺钉30的方向逐渐减小,并且螺钉头部32的直径沿远离接线框20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螺钉头部32基本完全契合并抵紧在通孔11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4,螺钉头部32的外壁面与通孔11的内壁面至少部分贴合,通孔11的最小直径D1大于或等于螺钉头部32的最小直径D3。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锁紧螺钉30的螺钉头部32与通孔11配合,同时锁紧螺钉30的螺杆部31与螺纹孔21配合,因此锁紧螺钉30上下两端均保持稳定,可以保证锁紧螺钉30在旋转过程的稳定性;此外,在通孔11的最小直径D1等于螺钉头部32的最小直径D3时,螺钉头部32的表面与固定套10的表面几乎平齐,而在通孔11的最小直径D1大于螺钉头部32的最小直径D3时,螺钉头部32的表面将略高于固定套10的表面,上述两种方式均可以暴露螺钉头部32表面的结构(例如十字槽),从而方便锁紧螺钉30旋转工具(例如螺丝刀、扳手等)或自动化工具与螺钉头部32的表面的结构(例如十字槽)配合,从而便于对锁紧螺钉30进行旋转。
可以理解地,也可以使得通孔11的最小直径D1略小于螺钉头部32的最小直径D3,使得螺钉头部32的表面略低于于固定套10的表面;或者,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接线端子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也可以使得通孔11的最大直径小于螺钉头部32的最小直径D3,从而使得螺钉头部32直接抵接在固定套10的下表面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线端子结构,在接线端子结构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能表,参阅图6以及图7,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能表的一种装配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能表的一种爆炸示意图,其中,电能表包括:
底壳60,底壳开设有多个接线孔61,底壳内部具有多个接线导向槽62,接线导向槽62与接线孔61一一对应;
如权利要求任一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结构,接线框20安装于接线导向槽62内并可沿接线导向槽62移动,固定套10与底壳60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地,底壳60用于安装电能表内部的电器部件,例如底壳60可以安装互感器以及电路板。其中,底壳60上的接线孔61可以方便外部的第二电连接部件插入电能表内,底壳60上的接线导向槽62可以限制接线框20沿着螺纹孔21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便于在第二电连接部件经接线孔61插入接线框20内后,随着接线框20的移动使得第一接线部件40与第二接线部件50充分电接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接线部件40以及第二接线部件50设置于接线框20内,由于接线框20的螺纹孔21内安装有锁紧螺钉30,同时固定套10上开设有与锁紧螺钉30相对的通孔11,在通过通孔11转动锁紧螺钉30时接线框20可以在接线导向槽62内移动,第一接线部件40抵接在锁紧螺钉30的一端保持不动,而第二接线部件50将随着接线框20的靠拢最终抵接在第一接线部件40背离锁紧螺钉30的一面,从而使得第一接线部件40和第二接线部件50接触并导电连接,由于锁紧过程中实际锁紧对象为接线框20,因此可以适配于不同直径的电源线并保证接线端子结构的电连接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8以及图9,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能表的一种俯视图,图9示出了本申请图8中A-A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其中,底壳60内部具有多个导向壁63,每两个导向壁63分别位于对应接线孔61的两侧,以便于通过相邻的导向壁63在接线孔61处共同限定出接线导向槽6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9以及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套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导向壁63背离接线导向槽62的侧面设有卡块631,固定套10朝向底壳60的一面设有卡扣12,固定套10朝向底壳60的一面抵接在导向壁63上,且卡扣12与卡块631卡合,以便于将固定套10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壳60上。
可以理解的,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将固定套10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壳60上,例如螺钉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0,固定套10还设有拆卸槽121,在拆卸槽121内插入棒状结构(例如平口螺丝刀)后,即可抵开卡扣12,使得卡扣12与卡块631分离,从而方便通过拆卸槽121对固定套10进行拆卸。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9以及图10,其中,固定套10朝向底壳60的一面还设有多个导向柱13,底壳60内部具有多个导向孔64,导向柱13与导向孔64一一对应,且导向柱13与导向孔64配合。在安装固定套10时,可以先将固定套10上的导向柱13插入导向孔64内,使得固定套10沿着导向孔64的延伸方向移动,然后将固定套10的卡扣12与导向壁63上的卡块631卡合,最终实现卡扣12与卡块631卡合前起到固定套10预固定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针对本申请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作为参考,但与本申请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申请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申请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申请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申请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套(10);
接线框(20),所述接线框(20)具有螺纹孔(21)并可沿所述螺纹孔(21)的轴线方向移动;
锁紧螺钉(30),所述锁紧螺钉(30)旋合在所述螺纹孔(21)内以驱动所述接线框(20)沿所述螺纹孔(21)的轴线方向移动;
第一接线部件(40)以及第二接线部件(50),所述第一接线部件(40)以及所述第二接线部件(5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接线框(20)内;
其中,所述锁紧螺钉(30)的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21)并抵接在所述第一接线部件(40)上,另外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套(10)上,所述固定套(10)上开设有与所述锁紧螺钉(30)相对的通孔(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20)具有接线位置以及压线位置;
当所述接线框(20)处于所述接线位置时,所述第二接线部件(50)与所述第一接线部件(40)在所述接线框(20)内相互分离;当所述接线框(20)处于所述压线位置时,所述第二接线部件(50)与所述第一接线部件(40)相互抵紧在所述接线框(20)内;
在所述接线框(20)处于所述接线位置至所述压线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时,所述第一接线部件(40)与所述固定套(10)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20)具有导电性,所述固定套(10)具有绝缘性;
当所述接线框(20)处于所述压线位置时,所述第一接线部件(40)一面与所述锁紧螺钉(30)接触,另外一面与所述第二接线部件(50)接触,所述第二接线部件(50)背离所述第一接线部件(40)的一面与所述接线框(20)的内壁面接触;
所述第一接线部件(40)与所述固定套(10)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锁紧螺钉(30)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接线部件(40)的宽度等于所述接线框(20)的内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钉(30)具有螺杆部(31)以及螺钉头部(32);
所述螺杆部(31)部分旋合于所述螺纹孔(21)内,所述螺钉头部(32)至少部分嵌入所述通孔(11)内,所述通孔(11)的最小直径小于所述螺钉头部(32)的最大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锁紧螺钉(30)的方向,所述通孔(11)的直径逐渐减小;和/或者
沿远离所述接线框(20)的方向,所述螺钉头部(32)的直径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头部(32)的外壁面与所述通孔(11)的内壁面至少部分贴合;
所述通孔(11)的最小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螺钉头部(32)的最小直径。
7.一种电能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60),所述底壳(60)开设有多个接线孔(61),所述底壳(60)内部具有多个接线导向槽(62),所述接线导向槽(62)与所述接线孔(61)一一对应;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结构,所述接线框(20)安装于所述接线导向槽(62)内并可沿所述接线导向槽(62)移动,所述固定套(10)与所述底壳(60)可拆卸地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60)内部具有多个导向壁(63),相邻的所述导向壁(63)在所述接线孔(61)处共同限定出所述接线导向槽(6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壁(63)背离所述接线导向槽(62)的侧面设有卡块(631),所述固定套(10)朝向所述底壳(60)的一面设有卡扣(12);
所述固定套(10)朝向所述底壳(60)的一面抵接在所述导向壁(63)上,且所述卡扣(12)与所述卡块(631)卡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10)朝向所述底壳(60)的一面还设有多个导向柱(13),所述底壳(60)内部具有多个导向孔(64);
所述导向柱(13)与所述导向孔(64)一一对应,且所述导向柱(13)与所述导向孔(64)配合。
CN202310743802.0A 2023-06-20 2023-06-20 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 Pending CN1166263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3802.0A CN116626357A (zh) 2023-06-20 2023-06-20 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3802.0A CN116626357A (zh) 2023-06-20 2023-06-20 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6357A true CN116626357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1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3802.0A Pending CN116626357A (zh) 2023-06-20 2023-06-20 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263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9435B2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weather-proofed wire splicings
PL194029B1 (pl) Łącznik do uchwytu elektrody spawalniczej
KR20190007068A (ko) 전기 전도성 연결 형성 장치
US9997877B2 (en) Receptacle with non-conductive retaining pin
US5421742A (en) Electric lamp base system
US20040166737A1 (en) Power distribution outlet with fuse
US6551141B2 (en) Fuse box
CN220473602U (zh) 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
CN116626357A (zh) 接线端子结构以及电能表
US20040166724A1 (en) Power distribution outlet
US5176536A (en) Right angle phone plug
CN210926423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外壳
EP2320523B1 (en) Watertight junction box
CN109586121B (zh) 插头装置以及配电系统
CN111817069A (zh) 一种插头
KR20110002402A (ko) 형광등 홀더 조립체
US6929387B2 (en) Suspension lamp having quick connection function
CN110718818A (zh) 一种带有保护电路的连接器
JP4853130B2 (ja) Hidランプ用ソケ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CN111210970B (zh) 端子及电子设备
CN214013194U (zh) 电缆连接装置、电缆连接组件与电气设备
CN214580953U (zh) 连接开关及灯具
EP2814119B1 (en)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CN220492732U (zh) 电动剪切装置的电机模块和电动剪切装置
CN219937397U (zh) 接线端子和带有接线端子的pcb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