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3694A - 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13694A
CN116613694A CN202310720172.5A CN202310720172A CN116613694A CN 116613694 A CN116613694 A CN 116613694A CN 202310720172 A CN202310720172 A CN 202310720172A CN 116613694 A CN116613694 A CN 116613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bracket
support
expansion
pipe gall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201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13694B (zh
Inventor
张吕龙
杨玲
苏子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uer Metal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uer Met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uer Metal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uer Met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01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13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13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3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13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3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9/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in or on the ground or water
    • H02G9/06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in or on the ground or water in underground tubes or conduits; Tubes or conduit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地下管廊支架系统用于支撑地下管廊内的管线,地下管廊包括管廊壁及分隔层,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包括多个管廊支架装置。管廊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第三支架组件、第一胀紧组件和第二胀紧组件,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分隔层,第一胀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三支架组件,第二胀紧组件连接第二支架组件和第三支架组件。第一胀紧组件和第二胀紧组件伸长抵推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及第三支架组件成弧形张紧贴合于管廊壁。管廊支架装置的两端固定于分隔层,避免通过膨胀螺栓直接固定于管廊壁,减少甚至避免对管廊壁的破坏。

Description

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廊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线铺设于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在一些以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将管线和排水统一布局设置,走廊的内部空间通过分隔层隔开,以构成独立的内部空间。其中,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配置为圆形的通道,其可采用盾构机或其它施工设备进行施工,在走廊的壁面处通过铺设混凝土预制块以构成管廊壁的加固。
如中国专利CN 108708397 A公开了地下管廊标准节的铺架方法的铺架方法。中国专利CN 214245819 U公开了一种管廊支架单元及管廊,管廊支架单元包括环形架,支撑安装在管廊的管体内,内侧设置有管线托架,立柱设置在环形架内且至少一端通过顶紧连接结构与环形架连接,顶紧连接结构包括顶推螺栓,设置在立柱和环形架二者其中一个上,并用于沿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在立柱和环形架之间顶紧,连接件用于在立柱和环形架被相对顶紧后将立柱与环形架固定连接,立柱通过顶推螺栓为环形架提供支撑,进而确保环形架能够为管体提供稳定的支撑,与此同时,立柱在长度方向上处于受压状态,具有更高的强度,而后通过连接件将立柱与环形架固定连接,确保管廊支架单元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由于走廊的管廊壁采用混凝土预制块进行铺设加固,虽然可以实现管廊壁的施工进度加快,结构稳定。然而,混凝土预制块为通过混凝土加工而成的块状结构,相邻的混凝土预制块为独立模块。混凝土预制块在打入膨胀螺栓等紧固件后容易碎裂,继而导致管廊壁破坏,所安装的管廊支架容易脱落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下管廊支架系统,用于支撑地下管廊内的管线,所述地下管廊包括多块混凝土预制块呈环形布设形成的管廊壁及横贯分隔的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将所述地下管廊分隔形成上部的布线空间和下部的通水空间,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包括沿所述布线空间间隔分布的多个管廊支架装置;其中,
所述管廊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第三支架组件、第一胀紧组件和第二胀紧组件,所述第三支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件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隔层,所述第一胀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三支架组件,所述第二胀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和第三支架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及第三支架组件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布线空间横截面所对应的弧线长度,所述第一胀紧组件和第二胀紧组件伸长抵推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及第三支架组件成弧形张紧贴合于所述管廊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弧长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的弧长相等,所述第三支架组件的中间部位与所述布线空间横截面的弧线顶点部位相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一端的安装块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至少二层托架,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隔层,所述托架相对于所述分隔层平行或倾斜,所述第一胀紧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弧形弯曲的贴合壁和自所述贴合壁局部凸出形成的安装壁,所述贴合壁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壁的宽度,所述贴合壁贴合于所述管廊壁,所述托架固定于所述安装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胀紧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伸缩元件,所述第一固定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件,所述第二固定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组件,所述伸缩元件伸缩运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同步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所述伸缩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螺纹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廊支架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组件和所述分隔层的撑架组件,所述撑架组件抵接于所述第三支架组件的中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撑架组件包括顶装配架、底装配架、连接所述顶装配架和底装配架的至少一根撑杆,所述顶装配架设置有二根及以上的连接螺栓,所述顶装配架通过所述连接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架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还公开一种地下管廊支架系统的施工方法,应用如上所述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将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分别固定至所述分隔层;
步骤S102,将第一胀紧组件和第二胀紧组件分别连接至第三支架组件;
步骤S103,将所述第一胀紧组件和第一支架组件连接,将所述第二胀紧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件连接;
步骤S104,调节伸长所述第一胀紧组件和所述第二胀紧组件,直至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及第三支架组件均贴合于管廊壁;
步骤S105,将地下管廊支架系统的其它管廊支架装置按照步骤S101~步骤S104依次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将撑架组件的两端分别支撑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组件和所述分隔层;
调节所述第一胀紧组件和所述第二胀紧组件的伸长量,以调节所述撑架组件的高度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管廊支架装置的两端固定于分隔层,避免通过膨胀螺栓直接固定于管廊壁,减少甚至避免对管廊壁的破坏。第一胀紧组件和第二胀紧组件通过调节伸长,以推动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及第三支架组件张紧贴合于管廊壁的表面,从而构建免打孔固定方式,又能保持稳定的安装位置和满足管线的支撑强度,施工方便。管廊支架装置的各个部件可在工厂预制加工并在施工现场组装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在地下管廊空间内焊接加工,改善施工环境。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设置有撑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贴合壁设置有齿状凸起咬合管廊壁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胀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顶装配架连接于第三支架组件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顶装配架连接于第三支架组件的侧向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图中,管廊壁100;布线空间101;通水空间102;分隔层200;管廊支架装置300;
第一支架组件10;安装架11;贴合壁111;安装壁112;齿状凸起113;托架12;安装块13;第二支架组件20;第三支架组件30;第一胀紧组件40;伸缩元件41;六角杆411;正螺杆412;反螺杆413;第一固定架42;第二固定架43;锁定螺母44;第二胀紧组件50;撑架组件60;顶装配架61;下托架611;上托架612;连接螺栓613;楔块614;紧定螺栓615;底装配架62;撑杆63;连接杆64。
实施方式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地下管廊支架系统用于支撑梳理地下管廊内的管线,管线包括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管线。地下管廊包括多块混凝土预制块呈环形布设形成的管廊壁100及横贯分隔的分隔层200,分隔层200将地下管廊分隔形成上部的布线空间101和下部的通水空间102。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包括沿布线空间101间隔分布的多个管廊支架装置300,以使布线空间101内铺设各类管线,并且,各类管线通过地下管廊支架系统进行分类,以避免混淆及杂乱。通水空间102可通行水及其它流体,提高地下管廊的综合性能。优选地,管廊支架装置300沿地下管廊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进一步地,管廊支架装置300沿地下管廊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分布。
管廊支架装置300包括第一支架组件10、第二支架组件20、第三支架组件30、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第一支架组件10和第二支架组件20相对设置,分别用于支撑管线。第三支架组件30位于第一支架组件10和第二支架组件20之间,第一胀紧组件40连接第一支架组件10和第三支架组件30,第二胀紧组件50连接第二支架组件20和第三支架组件30。第一支架组件10、第二支架组件20、第三支架组件30、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构建朝向管廊壁100一侧的弧形支架结构,管廊支架装置300紧贴管廊壁100的表面并构成安装位置的固定,定位精度高。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组件10的端部固定连接于分隔层200,第二支架组件20的端部固定连接于分隔层200。第一支架组件10的端部和第二支架组件20的端部分别固定于分隔层200,分隔层200为混凝土现浇形成的整体层,可选地,分隔层200打孔安装有多个膨胀螺栓,第一支架组件10的端部和第二支架组件20的端部通过与膨胀螺栓的连接固定于分隔层200。可选地,分隔层200浇筑固定有预埋件,第一支架组件10的端部和第二支架组件20的端部通过与预埋件的连接固定于分隔层200。管廊支架装置300的两端固定于分隔层200,通过避免膨胀螺栓直接固定于管廊壁100,减少甚至避免对管廊壁100的破坏。
其中,第一支架组件10、第二支架组件20及第三支架组件30的长度之和小于布线空间101横截面所对应的弧线长度,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伸长抵推第一支架组件10、第二支架组件20及第三支架组件30成弧形张紧贴合于管廊壁100。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通过调节伸长,以推动第一支架组件10、第二支架组件20及第三支架组件30张紧贴合于管廊壁100的表面,从而构建免打孔固定方式,又能保持稳定的安装位置和满足管线的支撑强度,施工方便。当第一胀紧组件40和/或第二胀紧组件50至少一者缩回时,则降低管廊支架装置300对管廊壁100的张紧力,可实现拆除及更换,方便回收利用。值得一提的是,管廊支架装置300的各个部件可在工厂预制加工并在施工现场组装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在地下管廊空间内焊接加工,改善施工环境。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支架组件10、第二支架组件20和第三支架组件30可配置为弧形长条结构件,可适配管廊壁100的弧形结构。第一支架组件10、第二支架组件20和第三支架组件30具有适宜的弹性弯曲性能,在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的预压力作用下可弹性形变,以张紧紧贴管廊壁100。可选地,第一支架组件10的弧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支架组件20的弧长,则第一支架组件10可架设管线的高度范围大于第二支架组件20可架设管线的高度范围;或者,第一支架组件10可架设管线的尺寸大于第二支架组件20可架设管线的尺寸,从而方便根据不同的管线架设要求灵活调节。
在一优选地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组件10的弧长与第二支架组件20的弧长相等,以提高结构的统配性以及受力的均衡性。第一支架组件10的弧长与第二支架组件20的弧长相等,第一支架组件10及第二支架组件20受到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的预压力后的形变量基本相同,保持较为优良的安装特性。第三支架组件30间接连接至第一支架组件10和第二支架组件20,以构建弧形支撑区域。优选地,第三支架组件30的中间部位与布线空间101横截面的弧线顶点部位相对应,以使第三支架组件30呈对称分布贴合于布线空间101的顶部,在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的预压力作用下张紧贴合管廊壁100。
第一支架组件10及第二支架组件20均用于支撑管线,两者的架线原理及结构基本相同,以第一支架组件10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第二支架组件20可参照理解。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组件10包括安装架11、固定于安装架11一端的安装块13和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架11的至少二层托架12,安装块13固定于安装架11的端部,以构成近似法兰结构,第一支架组件10通过安装块13与膨胀螺栓的连接固定于分隔层200。或者,第一支架组件10通过安装块13连接固定于分隔层200的预埋件,安装块13与预埋件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固定、螺栓锁定及其它固定结构。优选地,安装块13的面积大于安装架11的截面积,以方便固定,并且安装块13的承压面积大,可使第一支架组件10的形变量集中于安装架11。
优选地,安装架11包括弧形弯曲的贴合壁111和自贴合壁111局部凸出形成的安装壁112,贴合壁111的宽度大于安装壁112的宽度,贴合壁111贴合于管廊壁100。安装架11的截面呈近似于T字形结构,既能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又能具有适宜的弹性形变性能。贴合壁111与管廊壁100的贴合面积大,能保持管廊支架装置300与管廊壁100的稳定贴合。同时,贴合壁111的宽度面积大,避免管廊支架装置300倾斜甚至倾倒,保持贴合壁111与管廊壁100为面贴合。
可选地,贴合壁111与管廊壁100的贴合部位为平面贴合,以保持紧密贴合。优选地,贴合壁111朝向管廊壁1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齿状凸起113,齿状凸起113的顶端与管廊壁100的表面咬合连接,以进一步提高安装架11与管廊壁100的结合紧密性及位置固定性。优选地,齿状凸起113配置为三角凸筋,齿状凸起113齿顶朝向第一胀紧组件40方向。当第一胀紧组件40伸长时,三角凸筋顺势引导安装架11移动及弯曲形变,当第一胀紧组件40缩短时,三角凸筋咬合抵接至管廊壁100,提高安装架11脱离管廊壁100的阻力,既能保持结合紧密性,又能具有良好的形变引导功能。进一步优选地,三角凸筋的齿顶交设置为直角,直角的短边朝向第一胀紧组件40一侧,直角的长边背离第一胀紧组件40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安装壁112为长条板状凸起结构,其沿安装架11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托架12固定于安装壁112,以构成多层结构。其中,托架12相对于分隔层200平行或倾斜,以使管线架设于托架12。当托架12倾斜设置时,管线朝向安装架11方向倾斜,提高架设的稳定性。优选地,托架12与安装壁112通过二个及以上的螺栓锁固连接。
可选地,每一层托架12设置两块,两块托架12夹持于安装壁112的两侧,螺栓同时穿过两块托架12及安装壁112以构成共同锁定结构。可选地,两块托架12之间形成有卡槽,两块托架12的端部共同连接有连接板,以将卡槽的一端封闭。可选地,在卡槽内活动安装有卡箍,卡箍用于固定管线。可选地,托架12设置有2层、3层、4层、5层、6层、10层。每一层可架设对应的关系,例如,自下而上布局的管线中,第一层架设燃气管道,第二层架设给排水管道,第三层架设电力管道,第四层架设通信管道等等。
安装架11的一端通过安装块13固定连接于分隔层200,安装架11的另一端与第一胀紧组件40连接,安装架11在第一胀紧组件40所施加的作用力下朝向管廊壁100方向完全,以紧密贴合管廊壁100并与管廊壁100表面之间形成垂直的预压力,管廊支架装置300在该预压力作用下紧绷固定于管廊壁100。
第一胀紧组件40连接第一支架组件10和第三支架组件30,可选地,第一胀紧组件40的加压部位远离第一支架组件10与管廊壁100的贴合部位,同时,第一胀紧组件40的加压部位远离第三支架组件30与管廊壁100的贴合部位,结合管廊壁100的弧形壁面结构,第一胀紧组件40与第一支架组件10的作用力、以及第一胀紧组件40与第三支架组件30的作用力朝向管廊壁100倾斜设置,从而构建第一支架组件10受到切向分力和径向分力,第一支架组件10的安装架11在切向分力作用下形变,并在径向分力作用下进一步贴合管廊壁10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胀紧组件40包括第一固定架42、第二固定架43、连接第一固定架42和第二固定架43的伸缩元件41,第一固定架42用于连接第一支架组件10,第二固定架43用于连接第三支架组件30,伸缩元件41伸缩运动以驱动第一固定架42和第二固定架43同步运动。伸缩元件41协同驱动第一固定架42和第二固定架43相对远离或接近,从而实现第一胀紧组件40的伸长及缩短运动。可选地,伸缩元件41可配置为手动式液压缸机构,以实现加压抵紧。
可选地,伸缩元件41配置正反牙螺杆结构,伸缩元件41分别与第一固定架42和第二固定架43螺纹连接,以实现自动伸缩锁定。具体地,伸缩元件41包括六角杆411、位于六角杆411一端的正螺杆412和位于六角杆411另一端的反螺杆413,第一固定架42与正螺杆412螺纹连接,第二固定架43与反螺杆413螺纹连接。当六角杆411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时,伸缩元件41可带动第一固定架42和第二固定架43同步运动,以构成拉紧或松开的动作。进一步地,伸缩元件41还包括安装于正螺杆412和反螺杆413的锁定螺母44,锁定螺母44可锁定第一固定架42与正螺杆412的螺旋连接位置,锁定螺母44可锁定第二固定架43与反螺杆413的螺旋连接位置。
第一固定架42连接于第一支架组件10的安装架11,其中,第一固定架42包括固定座和铰接连接于固定座的连接座,固定座与安装架11的贴合壁111固定连接,如,固定座与安装架11的贴合壁111焊接连接;或者,固定座通过紧固件锁固于安装架11。伸缩元件41连接于固定座,固定座与伸缩元件41处于同一直线,以构成直线伸缩移动。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42与第一支架组件10通过销轴铰接连接,以使第一固定架42的作用力沿直线方向传递至第一支架组件10。具体地,第一固定架42为柱状结构,第一固定架4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伸缩元件41与螺纹孔连接。第一固定架42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槽,第一固定架42通过活动槽扣设于安装壁112,并通过销轴横向穿插连接第一固定架42和安装壁112,以构成铰接连接结构,装配便捷且作用力传递方向可控。
第二固定架43和第三支架组件30的连接方式基本与第一固定架42和第一支架组件10的连接方式相同,可参照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支架组件30与安装架11的截面形状基本相同,第三支架组件30的横截面呈“T”字形结构,第三支架组件30整体呈弧形弯曲的型材结构。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管廊支架装置300还包括连接第三支架组件30和分隔层200的撑架组件60,撑架组件60抵接于第三支架组件30的中部。撑架组件60为柱状框架或柱状结构,撑架组件60固定于分隔层200且抵接支撑第三支架组件30,进一步提高第三支架组件30与管廊壁100的贴合紧密性及安装位置的准确性。第三支架组件30所受到的下压力被撑架组件60所支撑抵消,整体稳定性高。可选地,第三支架组件30与管廊壁100的面贴合,以使摩擦抵接结构。
优选地,第三支架组件30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孔,定位螺栓穿过定位孔并插入管廊壁100,以构成第三支架组件30的居中定位,第一支架组件10和第二支架组件20固定于分隔层200,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基于第三支架组件30的外置调节伸长长度,从而实现加压及推动第一支架组件10、第二支架组件20和第三支架组件30弹性形变。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撑架组件60包括顶装配架61、底装配架62、连接顶装配架61和底装配架62的至少一根撑杆63,顶装配架61与第三支架组件30可拆卸连接,底装配架62与分隔层200连接。可选地,底装配架62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装配于分隔层200,以使撑架组件60与分隔层200连接,将作用力传递至分隔层200。可选地,底装配架62与分隔层200的预埋件焊接连接或者螺栓连接,以提高连接的便捷性和优良的承载性。
顶装配架61设置有二根及以上的连接螺栓613,顶装配架61通过连接螺栓613连接于第三支架组件30。具体地,顶装配架61夹持于第三支架组件30,连接螺栓613贯穿顶装配架61的架体及第三支架组件30后锁定。连接螺栓613分布于第三支架组件30的中部区域的两侧,以使顶装配架61能够支撑第三支架组件30,并且,顶装配架61作用于第三支架组件30的作用力朝向第三支架组件30的中部汇聚。优选地,连接螺栓613设置有四个对称分布于顶装配架61,四个连接螺栓613的中心线连线呈等腰梯形结构,其中,第三支架组件30的对称中心线位于梯形结构的中分线上。四个连接螺栓613能够将作用力呈第三支架组件30的中部方向汇聚,以保持第三支架组件30的中部支撑强度高,安装位置稳定。
可选地,顶装配架61包括上托架612和下托架611,上托架612与第三支架组件30可拆卸连接,以构建预安装结构,该装配过程可在分隔层200上进行。下托架611与撑杆63连接,该装配过程可在分隔层200上进行,提高装配的便捷性。在一可选组装方式中,下托架611装配至上托架612,以撑杆63将第三支架组件30抵接贴合至管廊壁100。在另一可选组装方式中,第三支架组件30分别连接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并贴合至第三支架组件30,下托架611抵靠至上托架612并与上托架612锁定。在一可选组装方式中,上托架612和下托架611为一体结构,第三支架组件30固定至管廊壁100,顶装配架61和撑杆63抵接支撑至第三支架组件30,并通过连接螺栓613锁固。在上述实施例中,顶装配架61设置有定位凹槽,第三支架组件30的安装壁112嵌入该定位凹槽,以构成装配定位结构。
在一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上托架612和下托架611的结合面配置为相互平行的平面,螺栓垂直贯穿平面并将上托架612和下托架611锁定。
在另一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上托架612和下托架611的结合面配置为相互倾斜的倾斜面,在上托架612的两侧设置有装配凸台,装配凸台开设有装配孔。在下托架611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凸台,连接凸台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凸台和装配凸台相对设置,螺栓穿过装配孔和连接孔,以将连接凸台和装配凸台拉接合拢,以调节上托架612和下托架611相对滑动位置,以使上托架612能够抵接推动第三支架组件30抵紧至管廊壁100,构成自动抵紧机构。其中,装配孔和连接孔至少一直设置为长孔。可选地,长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撑杆63的长度方向。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托架612和下托架611之间设置有楔块614,楔块614设置有与上托架612匹配的滑动斜面。下托架611安装有紧定螺栓615,紧定螺丝抵接于楔块614的大端,以推动楔块614移动锁紧上托架612。
撑杆63连接支撑顶装配架61和底装配架62,优选地,撑杆63设置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以提高受力的平衡性。可选地,撑架组件60包括连接两根撑杆63的多根连接杆64,连接杆64沿撑杆6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提高撑杆63的位置稳定。
如图1至图2、图8所示,将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应用于地下管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第一支架组件10和第二支架组件20分别固定至分隔层200。本步骤中先确定第一支架组件10及第二支架组件20的安装位置,可选地,安装位置包括在分隔层200上测量并打孔安装膨胀螺栓,以将第一支架组件10及第二支架组件20分别固定于分隔层200相对的两端。可选地,安装位置包括在分隔层200上设置有预埋板,第一支架组件10及第二支架组件20通过螺栓对应装配至预埋板。上述的安装位置中,第一支架组件10及第二支架组件20处于同一圆周上。
步骤S102,将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分别连接至第三支架组件30。在本步骤中第三支架组件30可摆放在分隔层200,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依次装配固定至第三支架组件30并完成装配后整体移动组装。或者,第三支架组件30的中间部位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管廊壁100,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依次装配固定至第三支架组件30,本实施步骤中既能减少膨胀螺栓的使用量,又能保持第三支架组件30的装配位置稳定。
步骤S103,将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一支架组件10连接,将第二胀紧组件50和第二支架组件20连接。在本步骤中,将第一胀紧组件40与第一支架组件10连接,初始连接状态下,第一支架组件10和第三支架组件30通过第一胀紧组件40宽松连接,第二支架组件20和第三支架组件30通过第二胀紧组件50宽松连接,以提高装配的便捷性。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胀紧组件40可先行与第一支架组件10连接,再与第三支架组件30连接;同理,第二胀紧组件50可先行与第二支架组件20连接,再与第三支架组件30连接。
步骤S104,调节伸长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直至第一支架组件10、第二支架组件20及第三支架组件30均贴合于管廊壁100。在本步骤中,通过依次调节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的伸长量,从而使管廊支架装置300的贴合度及形变量基本一致。可选地,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可通过正反螺牙结构进行长度同步调节。
步骤S105,将地下管廊支架系统的其它管廊支架装置300按照步骤S101~步骤S104依次调节。
在上述管廊支架装置300的施工方法中减少甚至避免在管廊壁100上打孔及装入膨胀螺栓,从而能够有效在管廊壁100上固定管廊支架装置300,又避免破坏混凝土预制块。管廊支架装置300通过内部应力张紧,以及分隔层200的端部固定支撑结构,实现管廊支架装置300的端部位置定位准确。
在一实施例中,施工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将撑架组件60的两端分别支撑连接第三支架组件30和分隔层200。在本步骤中,撑架组件60的一端连接至第三支架组件30的中部,以使撑架组件60能够对应支撑第三支架组件30的两侧均衡。撑架组件60沿管廊壁100的径向设置,撑架组件60居中支撑第三支架组件30,既能在管廊支架装置300承压状态下保持紧贴管廊壁100,又能保持稳定的支撑结构。
步骤S202,调节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的伸长量,以调节撑架组件60的高度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第一胀紧组件40和第二胀紧组件50逐步调节,以使撑架组件60一侧的第一支架组件10和第三支架组件30的形变量与撑架组件60另一侧的第二支架组件20和第三支架组件30的形变量基本相等,则撑架组件60能够垂直受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地下管廊支架系统,用于支撑地下管廊内的管线,所述地下管廊包括多块混凝土预制块呈环形布设形成的管廊壁及横贯分隔的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将所述地下管廊分隔形成上部的布线空间和下部的通水空间,其特征在于,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包括沿所述布线空间间隔分布的多个管廊支架装置;其中,
所述管廊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第三支架组件、第一胀紧组件和第二胀紧组件,所述第三支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件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隔层,所述第一胀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三支架组件,所述第二胀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和第三支架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及第三支架组件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布线空间横截面所对应的弧线长度,所述第一胀紧组件和第二胀紧组件伸长抵推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及第三支架组件成弧形张紧贴合于所述管廊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弧长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的弧长相等,所述第三支架组件的中间部位与所述布线空间横截面的弧线顶点部位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一端的安装块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至少二层托架,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隔层,所述托架相对于所述分隔层平行或倾斜,所述第一胀紧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弧形弯曲的贴合壁和自所述贴合壁局部凸出形成的安装壁,所述贴合壁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壁的宽度,所述贴合壁贴合于所述管廊壁,所述托架固定于所述安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胀紧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伸缩元件,所述第一固定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件,所述第二固定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组件,所述伸缩元件伸缩运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同步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所述伸缩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支架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组件和所述分隔层的撑架组件,所述撑架组件抵接于所述第三支架组件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架组件包括顶装配架、底装配架、连接所述顶装配架和底装配架的至少一根撑杆,所述顶装配架设置有二根及以上的连接螺栓,所述顶装配架通过所述连接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架组件。
9.一种地下管廊支架系统的施工方法,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将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分别固定至所述分隔层;
步骤S102,将第一胀紧组件和第二胀紧组件分别连接至第三支架组件;
步骤S103,将所述第一胀紧组件和第一支架组件连接,将所述第二胀紧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件连接;
步骤S104,调节伸长所述第一胀紧组件和所述第二胀紧组件,直至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及第三支架组件均贴合于管廊壁;
步骤S105,将地下管廊支架系统的其它管廊支架装置按照步骤S101~步骤S104依次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将撑架组件的两端分别支撑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组件和所述分隔层;
调节所述第一胀紧组件和所述第二胀紧组件的伸长量,以调节所述撑架组件的高度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
CN202310720172.5A 2023-06-18 2023-06-18 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16613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0172.5A CN116613694B (zh) 2023-06-18 2023-06-18 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0172.5A CN116613694B (zh) 2023-06-18 2023-06-18 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3694A true CN116613694A (zh) 2023-08-18
CN116613694B CN116613694B (zh) 2024-03-15

Family

ID=87683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0172.5A Active CN116613694B (zh) 2023-06-18 2023-06-18 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1369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027395U (zh) * 2020-09-11 2021-04-20 余姚市尚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管廊线缆铺设支撑结构系统
CN214741352U (zh) * 2021-01-12 2021-11-16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
CN114134934A (zh) * 2021-12-07 2022-03-04 河南安诺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管廊支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027395U (zh) * 2020-09-11 2021-04-20 余姚市尚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管廊线缆铺设支撑结构系统
CN214741352U (zh) * 2021-01-12 2021-11-16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
CN114134934A (zh) * 2021-12-07 2022-03-04 河南安诺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管廊支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3694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49201A (ko) 복합트러스 거더교 가설을 위한 압출공법 및 이를 위한 교각부 임시지지구조
CN212506763U (zh) 一种膜支撑结构
CN116613694B (zh) 地下管廊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KR100337694B1 (ko) 지주 연결장치
CN106906993B (zh) 一种导架爬升式工作平台的附墙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2648438A (zh) 一种管线支架及应用于该管线支架的施工方法
CN109797984B (zh) 一种曲率可变的体外预应力筋多用转向装置
CN111609218A (zh) 一种可拆式阀门承托装置
CN215055903U (zh) 一种输电塔加固装置
CN212616768U (zh) 一种新型民用管道综合支吊架
CN111173143B (zh) 大跨度管桁架球形铰支座及施工方法
CN211117975U (zh) 一种全方位可调节升降式设备管线固定支托架
CN219732332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拼装连接组件
CN214699481U (zh) 管线支架
CN219453090U (zh) 管线支架
CN21567009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
CN211951664U (zh) 用于铺设跨河管道的保护装置
CN220319205U (zh) 一种装配式飘窗施工用支撑体系
CN218719345U (zh) 一种综合支吊架
CN219219147U (zh) 一种地下廊道挡墙间可调节支护装置
CN215635369U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金属管道支架
CN217629468U (zh) 一种桥梁模板
CN219119988U (zh) 一种给排水管道外部保护装置
CN214194971U (zh) 大跨度玻璃钢弧形钢板安装结构
CN220581853U (zh) 建筑用管道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