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1024A - 安全释放系统、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和用于操作安全释放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全释放系统、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和用于操作安全释放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1024A
CN116601024A CN202180082885.2A CN202180082885A CN116601024A CN 116601024 A CN116601024 A CN 116601024A CN 202180082885 A CN202180082885 A CN 202180082885A CN 116601024 A CN116601024 A CN 116601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state
release
hook membe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28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伦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01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10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22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 B60J5/0437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means to the door, e.g. releasable attachment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27Post collision measures, e.g. notifying emergency services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安全释放系统(SR)和安全释放系统(SR)的用于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释放用于车辆(V)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的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连接装置(6)之间的连接的方法。第一侧安全结构(1a)布置成与车辆(V)的第一侧门(4a)相关联,并且安全释放系统(SR)被构造成用于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使得能够打开第一侧门(4a)。安全释放系统(SR)布置在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连接装置(6)之间,并且连接装置(6)被构造成用于将第一侧安全结构(1a)能够释放地附接到连接到车身结构(3)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M)上。安全释放系统(SR)包括能够彼此拆开的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并且安全释放系统(SR)被构造成用于布置在处于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彼此连接的第一状态和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彼此断开连接的第二状态。

Description

安全释放系统、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和用于操作安全释放 系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释放用于车辆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的侧(部)安全结构和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的安全释放系统。本公开内容还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其中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包括安全释放系统,并且本公开内容还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安全释放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侧向撞击系统通常用于车辆构造中。布置在车辆的侧门中的门梁构造成用于在侧向撞击事件中保护车辆的乘员。门梁有时被构造成与车辆的A柱、B柱和C柱协作(配合),以高效地捕获冲击能量。由于强度要求,门梁在构造上较重,并且通常由钢制成。尽管门构造较重且是刚性的,但是侧门对车身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并没有贡献,因为布置在门与车身结构之间的密封件存在活动空间(间隙)。此外,现在的许多侧向撞击系统无法满足未来的对碰撞强度的法律要求,因此需要更坚固和更重的门梁构造,以及更硬、更坚固且更重的车身构造。不带有B柱的车身构造的趋势带来了对于具有提高的复杂性的新侧门构造的进一步需要。在侧向撞击事件之后,由于侧门结构和车身结构的变形,有时在打开侧门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侧向撞击保护系统,其将满足未来的强度和安全要求,其中,该系统在构造上是轻质的,并且适用于不同的车辆构造中(诸如例如不具有B柱的车辆构造中),其中,该系统还允许在侧向撞击事件之后打开侧门并简化该打开侧门的过程。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了前述问题的安全释放系统、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和用于操作安全释放系统的方法。该目的至少部分地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包含安全释放系统和用于操作安全释放系统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释放用于车辆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的第一侧安全结构和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的安全释放系统。第一侧安全结构布置成与车辆的第一侧门相关联,并且安全释放系统被构造成用于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使得能够打开第一侧门。安全释放系统布置在第一侧安全结构和连接装置之间,并且连接装置被构造成用于将第一侧安全结构能够释放地附接到与车身结构相连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上。安全释放系统包括能够彼此拆开的释放机构和释放构件。安全释放系统被构造成被布置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在第一状态下,释放机构和释放构件彼此连接,在第二状态下,释放机构和释放构件彼此断开连接。
具有这些特点的优点在于,通过安全释放系统,在侧向撞击事件之后能够打开侧门并简化该打开侧门的过程。通过释放机构和释放构件彼此的能够拆开地布置,能够在不使用传统的门把手和门打开机构的情况下打开侧门。通过将安全释放系统从释放机构与释放构件连接的第一状态变为释放机构和释放构件彼此断开连接的第二状态,使得能够打开侧门。具有连接到车身结构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的构造能够提供系统的坚固且安全的设计,其适于满足未来碰撞强度的法律要求且适于高效地捕获冲击能量。具有这种设计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在构造上能够被轻量化(重量轻)地制造并且适用于不同的车辆构造,例如不带有B柱的车辆构造。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释放机构包括钩构件,并且释放构件包括钩接收开口。钩构件被构造成用于在第一状态下与钩接收开口接合,并且被构造成用于在第二状态下与钩接收开口脱离。钩构件和钩接收开口高效地配合,以用于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使释放机构的连接脱离(脱开)。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钩构件被构造成用于从第一状态下的接合位置枢转到第二状态下的脱离位置。枢转功能适于使钩构件与钩接收开口安全可靠地脱离。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钩构件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能够枢转地移位。在第一状态下,一个或多个弹簧预张紧钩构件,并且一个或多个弹簧被构造成用于将钩构件从接合位置移位到第二状态下的脱离位置。可替代地,钩构件通过电机能够枢转地移位,并且电机被配置成用于将钩构件从接合位置移位到第二状态下的脱离位置。一个或多个弹簧能够为钩构件的脱离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而无需电力。电机能够用作替代性的设计方案,并且备用电力系统可用于确保电机的电力。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释放机构包括安全销,安全销被构造成用于在第一状态下防止钩构件从接合位置到脱离位置的移位。安全销被构造成用于在第二状态下允许钩构件从接合位置到脱离位置的移位。安全销禁止钩构件从接合位置到脱离位置的意外移位或不希望的移位。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释放机构包括第一壁结构和第二壁结构。钩构件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壁结构和第二壁结构上,并且在第一壁结构和第二壁结构之间延伸。钩构件被构造成当安全释放系统从第一状态移位到第二状态时绕钩转动轴线枢转。(所述的多个)壁结构及其与钩构件的枢转连接允许钩构件从接合位置到脱离位置的枢转运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第一壁结构包括第一安全销轨道,并且第二壁结构包括第二安全销轨道。安全销能够运动地连接到第一壁结构和第二壁结构上并且在第一壁结构和第二壁结构之间延伸。安全销被构造成能够在第一安全销轨道中相对于第一壁结构和在第二安全销轨道中相对于第二壁结构从第一状态下的锁定位置运动到第二状态下的解锁位置,在第一状态下的锁定位置处安全销阻挡钩构件的运动,在第二状态下的解锁位置处安全销允许钩构件从接合位置到脱离位置的运动。(所述的多个)安全销轨道用于引导安全销从第一状态下的锁定位置到第二状态下的解锁位置的运动,从而允许钩构件自钩接收开口脱离。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释放机构包括连接到安全销的致动单元。致动单元被构造成用于将安全销从锁定位置移位到第二状态下的解锁位置。致动单元提供了使锁定的销运动到解锁位置的高效方式,这转而又允许钩构件的运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再一方面,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是布置成与车辆的第二侧门相关联的第二侧安全结构。安全释放系统被构造成用于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使得能够打开第一侧门和/或第二车门。这两个侧安全结构被布置成用于彼此相互作用以便在车辆撞击事件中吸收侧向冲击力,并且安全释放系统使得能够打开这些侧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第一侧安全结构在第一端能够释放地连接到车身结构的第一连接构件上,并且在第二端经由安全释放系统连接到连接装置上。第二侧安全结构在第一端连接到连接装置上,在第二端能够释放地连接到车身结构的第二连接构件上。这些连接能够提供高效的能量吸收结构,以防止车辆的乘客在侧向撞击事件中(受伤)。安全释放系统能够被高效地操作以打开侧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第一连接构件布置成与车身结构的A柱连接,并且第二连接构件布置成与车身结构的C柱连接。分别与A柱和C柱的连接能够提供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的坚固且耐用的构造。
本公开内容还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其中,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包括上述安全释放系统。
本公开内容还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车辆的安全释放系统的方法。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的第一侧安全结构布置成与车辆的第一侧门相关联。安全释放系统布置在第一侧安全结构和连接装置之间。连接装置将第一侧安全结构能够释放地附接到连接到车身结构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上。安全释放系统包括能够彼此分离的释放机构和释放构件。安全释放系统在车辆的正常操作期间布置成在释放机构和释放构件彼此连接的第一状态。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安全释放系统布置成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处于第二状态,其中,在第二状态时释放机构和释放构件彼此断开连接,以释放第一侧安全结构和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打开第一侧门。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安全释放系统,在侧向撞击事件之后使得能够打开侧门和简化该打开侧门的过程。通过释放机构和释放构件彼此的能够拆开地布置,可在不使用传统的门把手和门打开机构的情况下打开侧门。具有连接到车身结构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的构造能够提供系统的坚固且安全的设计,其适于满足未来碰撞强度的法律要求且适于高效地捕获冲击能量。具有这种设计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在构造上可以被制造得轻质并且适用于不同的车辆构造,例如不带有B柱的车辆构造。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释放机构包括钩构件,并且释放构件包括钩接收开口。在第一状态下,钩构件与钩接收开口接合。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二状态下使钩构件自钩接收开口脱离。钩构件和钩接收开口通过该步骤高效地配合,以用于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释放机构的断开连接,其中允许钩构件以高效的方式自钩接收开口脱离。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钩构件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能够枢转地移位。在第一状态下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预张紧钩构件。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使钩构件从第一状态下的接合位置枢转到第二状态下的脱离位置,其中,一个或多个弹簧使钩构件从接合位置移位到第二状态下的脱离位置。可替代地,钩构件能够通过电机能够枢转地移位。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使钩构件从第一状态下的接合位置枢转到第二状态下的脱离位置,其中,电机使钩构件从接合位置移位到第二状态下的脱离位置。一个或多个弹簧为钩构件的脱离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而不需要电力。电机可用作替代的设计方案,并且备用电力系统可用于确保至电机的电力。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释放机构包括安全销,安全销在第一状态下防止钩构件从接合位置到脱离位置的移位,并且在第二状态下允许钩构件从接合位置到脱离位置的移位。安全销在第一状态下布置在锁定位置,以用于阻挡钩构件的运动。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使安全销从锁定位置运动到第二状态下的解锁位置,以允许钩构件从接合位置到脱离位置的运动。在正常的车辆使用期间,安全销禁止钩构件从接合位置到脱离位置的意外的或不希望的移位。当安全销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运动到解锁位置时,钩构件能够自钩接收开口脱离,从而允许车门的打开。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释放机构包括连接到安全销的致动单元。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致动单元使安全销从锁定位置移位到第二状态下的解锁位置。致动单元能够提供一种使锁定的销运动到解锁位置的高效的方式,这转而又允许钩构件运动以便自钩接收开口脱离。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内容,在附图中,
图1a至1c在侧视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安全释放系统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的实施例,
图2a至2c在透视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安全释放系统和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的连接装置的不同操作位置,
图3a至3b在俯视图和侧视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处于锁定且接合的位置的安全释放系统,以及
图4a至4b在俯视图和侧视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处于解锁且脱离的位置的安全释放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以例示而非限制本公开内容,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且所描述的方面的变型不限于具体示出的实施例,而是能够应用于本公开内容的其他变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中所解释的步骤、服务和功能可使用单独的硬件电路、使用与编程微处理器或通用计算机结合起作用的软件、使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使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还将理解,当从方法的角度描述本公开内容时,本公开内容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耦合于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实现,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储存一个或多个程序,在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该一个或多个程序时执行本文中公开的步骤、服务和功能。
在装备有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的车辆中,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能够打开车辆的侧门非常重要。在图1a至1c、2a至2c、3a至3b和4a至4b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作为用于车辆V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的一部分的安全释放系统SR。安全释放系统SR被布置成用于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释放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的第一侧安全结构1a与连接装置6之间的连接,并且安全释放系统SR是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的重要的安全特征。
如图1a中示意性示出的,第一侧安全结构1a布置成与车辆V的第一侧门4a连接。安全释放系统SR布置在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连接装置6之间,并且连接装置6被构造成用于将第一侧安全结构1a能够释放地附接到连接到车身结构3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M上。安全释放系统SR包括能够彼此拆开的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安全释放系统SR被构造成用于布置成处于第一状态S1和第二状态S2,其中,在第一状态S1下,如图2a至2b和3a至3b所示,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彼此连接,并且其中,在第二状态S2下,如图2c和图4a至4b所示,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彼此断开连接。
车辆V适当地配置有用于控制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和安全释放系统SR的不同功能的车辆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以例如连接到用于探测车辆撞击事件的传感器上,并且还连接到用于确定相关部件的功能和状态的各个系统的部件上。合适的传感器可用于所需的探测和确定。而且,控制单元还可以连接到被配置成能够探测和跟踪车辆V周围的车辆或物体的传感器上以预测车辆撞击事件。
在下文中,将结合图1a至1c、图2a至2c、图3a至3b和图4a至4b中所示的实施例来描述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M是布置成与车辆V的第二侧门4b连接的第二侧安全结构1b。图示的车辆V布置成不带有B柱。然而,安全释放系统SR可以连接至其他车辆构造使用(与其他车辆构造结合使用)。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第二侧安全结构1b附接至车身结构3上,并且通过连接装置6彼此连接。安全释放系统SR被构造成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使得能够打开第一侧门4a和/或第二车门4b。
在可选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例如,如果车辆在车辆每一侧上仅布置有一个侧门,诸如在双门或三门的轿跑车型的车辆中,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M可以是用于将连接装置6直接附接到车身结构3上的附接装置。在另一可选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其中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该车辆布置有B柱,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M可以是用于将连接装置6附接到车身结构3的A柱、B柱和/或C柱上的附接装置,以用于使得能够打开被B柱分隔的第一侧门4a和/或第二车门4b。
例如在第一侧门4a的外门面板17中,第一侧安全结构1a可以布置为第一侧门4a中的梁结构、第一侧门4a中的柔性带结构、或集成在第一侧门4a中的膜结构。例如在第二侧门4b的外门面板17中,第二侧安全结构1b可以布置为第二侧门4b中的梁结构、第二侧门4b中的柔性带结构、或集成在第二侧门4b中的膜结构。
如图1a至1c、图2a至2c、图3a至3b和图4a至4b中示意性示出的,第一侧安全结构1a适当地布置为薄的柔性结构构件,其中第一侧安全结构1a具有扁平的条带状的构造。在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安全结构1a具有薄膜结构。第一侧安全结构1a例如由薄钢带制成,或者替代地通过由坚固的复合材料、聚合物或合适的纤维结构制成的薄结构构件制成。第一侧安全结构1a与传统的门梁相比在构造上薄且重量轻,以用于实现紧凑且重量轻的侧门构造。适当地,第一侧安全结构1a相对于第一侧门4a能够运动地布置,并且因此允许第一侧安全结构1a在车辆撞击事件中相对于第一侧门4a运动。第一侧门4a可以例如布置有内通道状的结构或类似的凹陷结构,以用于高效地将第一侧安全结构1a保持为相对于第一侧门4a能够运动的关系。通过这种构造,第一侧安全结构1a像条带一样起作用,能够防止第一侧门4a在车辆撞击事件中变形,以保护车辆V的乘员。
如图1a至1c、图2a至2c、图3a至3b和图4a至4b中示意性所示,第二侧安全结构1b适当地布置为薄的柔性结构构件,其中第二侧安全结构1b具有扁平的条带状的构造。在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侧安全结构1b具有薄膜构造。第二侧安全结构1b例如由薄钢带制成,或者替代地通过由坚固的复合材料、聚合物或合适的纤维结构制成的薄结构构件制成。第二侧安全结构1b与传统的门梁相比在构造上薄且重量轻,以用于紧凑且重量轻的侧门构造。适当地,第二侧安全结构1b相对于第二侧门4b能够运动地布置,并且因此允许第二侧安全结构1在车辆撞击事件中相对于第二侧门4b运动。第二侧门4b可以例如布置有内通道状的结构或类似的凹陷结构,以用于高效地将第二侧安全结构1b保持为相对于第二侧门4b能够运动的关系。通过这种构造,第二侧安全结构1b像条带一样起作用,能够防止第二侧门4b在车辆撞击事件中变形,以保护车辆V的乘员。
如图1a至1c中示意性所示,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第二侧安全结构1b在彼此连接时形成在相应的侧门中延伸的从车身结构3的第一结构件2a延伸到车身结构3的第二结构件2b的结构。在图1a至1c所示的实施例中,侧(部)安全结构一起形成在门开口5上延伸的条带状或膜状的安全构件,以用于在侧向撞击事件中保护车辆V的乘员。通过与第一结构件2a和第二结构件2b的安全连接,连接的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第二侧安全结构1b配合以吸收车辆撞击事件中的碰撞能量。通过第一结构件2a、第一侧安全结构1a、第二侧安全结构1b和第二结构件2b之间的安全连接,在车辆撞击事件期间碰撞能量以这种方式从侧门被高效地传递到相应的侧安全结构和车身结构3上。这样,侧门与汽车车身结构3配合以用于吸收能量。
图1a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车辆V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的实施例。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包括第一侧安全结构1a、第二侧安全结构1b、车辆V的车身结构3的第一结构件2a和车身结构3的第二结构件2b。第一侧安全结构1a布置成与车辆V的第一侧门4a连接,第二侧安全结构1b布置成与车辆V的第二侧门4b连接。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侧门4a和第二侧门4b布置成在关闭的门位置PC覆盖车身结构3的共用的单个门开口5。如图1a所示,第一侧门4a是车辆前侧门,第二侧门4b是车辆后侧门。通过车身结构3的这种构造,第一侧安全结构1a是A柱,第二侧安全结构是C柱。以这种方式,第一结构件2a沿车辆V的纵向方向DLO布置在门开口5的前方(前面)的位置处,并且第二结构件2b沿纵向方向DLO布置在门开口5的后方(后面)的位置处。共用的单个门开口5布置成不带有B柱,并且侧门能够通过合适的打开和关闭机构相对于车身结构3的门开口5打开和关闭。
如图1a所示,在关闭的门位置PC处,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第二侧安全结构1b经由连接装置6能够释放地彼此连接。第一侧安全结构1a经由第一连接构件7a连接到车身结构3的第一结构件2a上,并且第二侧安全结构1b经由第二连接构件7b连接到车身结构3的第二结构件2b上。
第一侧安全结构1a在第一端A1处经由第一连接构件7a能够释放地连接到第一结构件2a,并且在第二端A2处经由安全释放系统SR连接到连接装置6上。第二侧安全结构1b在第一端B1处连接到连接装置6上,并且在第二端B2处经由第二连接构件7b能够释放地连接到第二结构件2b上。
如图1a所示,第一结构件2a沿车辆V的纵向方向DLO布置在门开口5的前方。第一结构件2a可以是车身结构3的任何合适的部分。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结构件2a是车身结构3的A柱或A柱延伸部。第二结构件2b沿车辆V的纵向方向DLO布置在门开口5的后方。第二结构件2b可以是车身结构3的任何合适的部分。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结构件2b是车身结构3的C柱或C柱延伸部。如图1a所示,第一连接构件7a布置成与车身结构3的A柱连接,并且第二连接构件7b布置成与车身结构3的C柱连接。
如图1a至1c中示意性所示,第一连接构件7a可以例如被布置为第一钩结构18a和配合的第一开口结构18b。第一钩结构18a通过合适的紧固手段(诸如例如螺钉、铆钉或焊接)牢固地附接到车身结构3上。第一开口结构18b通过适当的附接手段牢固地附接到第一侧安全结构1a上。当第一侧门4a处于关闭的门位置PC时,第一钩结构18a与第一开口结构18b接合,以用于将第一侧安全结构1a牢固地附接至车身结构3上。当第一侧门4a打开时,第一开口结构18b可自第一钩结构18a脱离,以用于高效地打开第一侧门4a。当第一侧门4a从打开位置运动回到关闭的门位置PC时,第一钩结构18a牢固地接合第一开口结构18b。
如图1a至1c中示意性所示,第二连接构件7b可以例如被布置为第二钩结构19a和配合的第二开口结构19b。第二钩结构19a通过合适的紧固手段(例如螺钉、铆钉或焊接)牢固地附接到车身结构3上。第二开口结构19b通过适当的附接手段牢固地附接到第二侧安全结构1b上。当第二侧门4b处于关闭的门位置PC时,第二钩结构19a与第二开口结构19b接合,以用于将第二侧安全结构1b牢固地附接至车身结构3。当第二侧门4b打开时,第二开口结构19b可自第二钩结构19a脱离,以用于高效地打开第二侧门4b。当第二侧门4b从打开位置运动回到关闭的门位置PC时,第二钩结构19a牢固地接合第二开口结构19b。
根据图1a中示出的实施例,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包括布置在第一侧门4a中的第一门梁8a。当第一侧门4a布置在关闭的门位置PC时,第一门梁8a在车身结构3的顶梁结构9和门槛结构10之间延伸。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还包括布置在第二侧门4b中的第二门梁8b。当第二侧门4b布置在关闭的门位置PC时,第二门梁8b在车身结构3的顶梁结构9和门槛结构10之间延伸。第一门梁8a和第二门梁8b被构造成用于代替车身结构3的B柱,从而允许具有共用的单个门开口5的车辆V的坚固的结构构造。第一门梁8a布置成与第一侧门4a的后边缘11a连接,第二门梁8b布置成与第二侧门4b的前边缘11b连接。为了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的安全构造,如图1a、3a和4a所示,具有连接装置6的第一侧安全结构1a沿车辆V的横向方向DLA布置在第一门梁8a的外侧,并且具有连接装置6的第二侧安全结构1b沿横向方向DLA布置在第二门梁8b的外侧。在一个替代性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带有连接装置6的第一侧安全结构1a替代性地沿横向方向DLA布置在第一门梁8a的内侧并且带有连接装置6的第二侧安全结构1b沿横向方向DLA布置在第二门梁8b的内侧。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具有连接装置6的第一安全结构1a延伸穿过第一门梁8a,并且具有连接装置6的第二侧安全结构1b延伸穿过第二门梁8b。应该理解的是,代替带有两个门梁的门构造,门构造能够可替换地布置有仅一个布置在第一侧门4a或第二侧门4b中的门梁。
如图2a至2b、图3a至3b和图4a至4b所示,连接装置6包括经由安全释放系统SR连接到第一侧安全结构1a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2a。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到第二侧安全结构1b的第二连接器部件12b。第一连接器部件12a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2b被构造成用于将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第二侧安全结构1b能够释放地彼此连接。连接装置6被构造成被布置在如图2a和2c中所示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2a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2b彼此连接的连接状态SC,以及被布置在如图2b中所示的第一连接器部件12a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2b彼此断开连接的断开连接状态SD。当侧门布置在关闭的门位置(关门状态)PC时,连接状态SC用于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第二侧安全结构1b之间的安全连接。断开连接状态SD允许打开第一侧门4a和/或第二侧门4b。控制单元可用于控制连接装置6的状态。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12a包括钩开口14,而第二连接器部件12b包括钩13。如图2a所示,钩13在连接状态SC与钩开口14接合,并且如图2b所示,钩13被构造成在断开连接状态SD与钩开口14脱离。在连接状态SC时,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第二侧安全结构通过钩13和钩开口14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牢固地彼此连接。如图2a至2b所示,钩13被构造成用于在连接状态SC时的连接位置PCO和在断开连接状态SD时的断开连接位置PDI之间枢转,并且钩13可以例如经由铰接构件、枢转轴线或其他合适的枢转机构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连接器部件12b上。连接位置PCO和断开连接位置PDI之间的枢转运动可以例如通过合适的致动机构或与弹簧装置一起的致动机构实现。合适的致动器例如是电机、螺线管型致动器或其它合适的线性致动器或旋转致动器。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部件12a可以相反包括钩13,第二连接器部件12b包括钩开口14。
第一侧安全结构1a经由安全释放系统SR连接到连接装置6上。安全释放系统SR布置在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连接装置6之间,并且连接装置6被构造成将第一侧安全结构1a能够释放地附接到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M上,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M连接到车身结构3(诸如上述第二侧安全结构1b)上。
安全释放系统SR布置在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连接装置6之间,并且安全释放系统SR被构造成用于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释放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的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连接装置6之间的连接。在这样的撞击事件之后,可能由于车辆变形而不能断开连接装置6以用于打开一个或多个车辆侧门,并且然后安全释放系统SR替代性地用于断开第一侧门4a,或者替代性地使第一侧门4a自第二侧门4b断开连接,如在示意性的实施例中示出的。因此,安全释放系统SR布置成用于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释放第一侧安全结构1a与连接装置6之间的连接。如上所述,第一侧安全结构1a布置成与车辆V的第一侧门4a连接,并且安全释放系统SR被构造成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使得能够打开第一侧门4a,或者根据车辆构造可选地使得能够打开第一侧门4a和/或第二侧门4b。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安全释放系统SR替代性地布置在第二侧安全结构1b和连接装置6之间,并且安全释放系统SR被构造成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释放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的第二侧安全结构1b和连接装置6之间的连接。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M被构造成布置成与车辆V的第二侧门4b相关联的第二侧安全结构1b。在所示实施例中,安全释放系统SR能够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使得能够打开第一侧门4a和/或第二车门4b。
如上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包括相对于彼此能够拆开地布置的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在所示实施例中,释放机构100附接到第一侧安全结构1a,并且释放构件101连接到连接装置6。安全释放系统SR被构造成布置在第一状态S1和第二状态S2下,如图2a和3a至3b所示,在第一状态S1下,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彼此连接,如图2c和4a至4b所示,在第二状态S2下,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彼此断开连接。
释放机构100包括钩构件102,并且释放构件101包括钩接收开口101a。钩构件102被构造成用于在第一状态S1下与钩接收开口101a接合,并且被构造成用于在第二状态S2下与钩接收开口101a脱离。钩构件102被构造成用于从如图2a和3a至3b所示的第一状态S1下的接合位置PE枢转到如图2c和4a至4b所示的第二状态S2下的脱离位置PD
如示意性实施例所示,钩构件102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106能够枢转地移位。在第一状态S1下,通过弹簧106预张紧钩构件102,弹簧106使钩构件102从接合位置PE移位到第二状态S2下的脱离位置PD。弹簧106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造,例如扭转弹簧或其它合适的弹簧机构。释放机构100还包括安全销103,其防止钩构件102在第一状态S1时从接合位置PE到脱离位置PD的移位。在第二状态S2下,安全销103允许钩构件102从接合位置PE到脱离位置PD的移位。
如图2a至2c、图3a至3b和图4a至4b中示意性示出的,释放机构100包括第一壁结构104a和第二壁结构104b。钩构件102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壁结构104a和第二壁结构104b上并在第一壁结构104a和第二壁结构104b之间延伸,并且钩构件102布置成当安全释放系统SR从第一状态S1移位到第二状态S2时绕钩转动轴线RH枢转。钩构件102的枢转布置可以例如通过在第一壁结构104a与第二壁结构104b之间延伸的轴来实现,其中钩构件102能够转动地附接到轴上,或者替代性地,其中轴以相对于这些壁结构能够转动的方式布置,从而允许钩构件102的枢转运动。如图2a和3a至3b所示,在第一状态S1下,钩构件102在接合位置PE处与钩接收开口101a接合。如图2c和4a至4b所示,在第二状态S2下,钩构件在脱离位置PD处自钩接收开口101a脱离。
第一壁结构104a包括第一安全销轨道105a,并且第二壁结构104b包括第二安全销轨道105b。安全销103能够运动地连接到第一壁结构104a和第二壁结构104b上并在它们之间延伸。安全销103被构造成在第一安全销轨道105a中相对于第一壁结构104a和在第二安全销轨道105b中相对于第二壁结构104b从第一状态S1下的锁定位置PL运动到第二状态S2下的解锁位置PU,如图2a和3a至3b所示,在第一状态S1下锁定位置PL处,安全销阻挡钩构件102的运动,如图2c和3a至3b所示,在第二状态S2下解锁位置PU处,安全销103允许钩构件102自接合位置PE运动到脱离位置PD
如图2a示意性所示,释放机构包括连接到安全销103上的致动单元107。致动单元107被构造成用于将安全销103从在第一状态S1下的锁定位置PL处移位到在第二状态S2下的解锁位置PU处。致动单元107例如可以是机械的致动器,其中线结构的一端连接到安全销103,另一端连接到致动手柄。当使致动手柄运动时,安全销103从锁定位置PL移位到解锁位置PU。以此方式,致动手柄用于将安全释放系统SR的状态从第一状态S1变为第二状态S2。当使致动手柄运动时,安全销103从锁定位置PL运动到解锁位置PU,并且在解锁位置PU处,钩构件102通过弹簧106从接合位置PE移位到脱离位置PD。致动手柄可以布置在车辆上,以便容易从车辆内部和车辆外部接近。可替代地,致动单元包括连接到安全销103上的两个致动手柄,两个致动手柄中的一个布置在车辆V的乘客舱内,一个与车辆V的外表面连接。
在未示出的可替代的实施例中,钩构件102可通过电机(替代弹簧装置)而能够枢转地移位,其中,电机在由车辆控制单元致动时被配置成用于将钩构件102从在第一状态S1下的接合位置PE移位到在第二状态S2下的脱离位置PD。在另一未示出的可替代的的实施例中,致动单元107可以作为备选布置成电动致动器,以用于在用户经由例如连接到致动单元107或通过移动电话应用远程地控制的电开关装置启动时使安全销103移位。车辆控制单元适当地连接到电动致动器上,以用于控制系统。电动致动器例如可以是用于使安全销103从锁定位置PL移位到解锁位置PU的螺线管或其它类型的线性或旋转致动器。如果使用电机使钩构件102移位,则在适当时可以省略安全销103,并且可以在用户通过例如连接到电机的电开关装置启动时启用电机。
在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包括分别布置在第一侧门4a和第二侧门4b中的第一对P1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第二侧安全结构1b以及第二对P2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第二侧安全结构1b。每一对在构造上类似于结合图1a所描述的系统,其中,每一对侧安全结构设有具有相同功能和部件的安全释放系统SR
在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包括布置为膜结构的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第二侧安全结构1b。该实施例在构造上类似于以上结合图1a所述的系统,但具有两个包括相同功能和部件的安全释放系统SR
当连接装置6被损坏或被防止从连接位置PCO移位到断开连接位置PDI时,例如如果车身结构3和/或一个或多个侧门的变形阻止了用于打开车辆侧门的连接装置6的正常操作,则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操作安全释放系统SR。如果车辆撞击事件已经发生,并且车辆V的侧门由于故障或损坏的部件而不能打开或仅部分打开,则安全释放系统SR可由车辆V的乘员或用户或与车辆V相关的其他人员(诸如例如救援人员)操作。车辆控制单元可用于探测故障或损坏的部件,或者可替代地由试图用门打开机构打开侧门的人手动探测故障或损坏的部件。
为了操作车辆V的安全释放系统SR,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将安全释放系统SR布置于第二状态S2。在第二状态S2时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彼此断开连接以释放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连接装置6之间的连接,这使得能够打开第一侧门4a和第二侧门4b。为了释放这种连接,安全销103从锁定位置PL运动到在第二状态S2下的解锁位置PU,从而允许钩构件102从接合位置PE到脱离位置PD的运动。如上所述,安全销103通过致动单元107从锁定位置PL移位到解锁位置PU。在安全销103运动到解锁位置PU之后,在第二状态S2下钩构件102自钩接收开口101a释放。钩构件102从在第一状态S1下的接合位置PE枢转到在第二状态S2下的脱离位置PD,其中,一个或多个弹簧106使钩构件102从接合位置PE移位到在第二状态S2时的脱离位置PD,使钩构件102从在第一状态S1下的接合位置PE枢转到在第二状态S2下的脱离位置PD。在脱离位置中,当打开第一侧门4a和/或第二侧门4b时允许释放构件101滑离钩构件102。可替代地,如上所述,电机使钩构件102从接合位置PE移位到在第二状态S2下的脱离位置PD
上面已经参考具体实施例给出了本公开内容。然而,除了上述之外的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能的并且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可以提供与上述不同的方法步骤,通过硬件或软件来执行该方法。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成由控制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或安全释放系统的其它部件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指令。此外,处理器可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和/或传感器接口,以用于与外部实体接收和/或发送数据。外部实体例如是布置在车辆表面上的传感器、场外服务器或基于云的服务器。
与车辆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或安全释放系统SR的控制单元或其它部件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或包括用于进行数据或信号处理或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代码的任何数量的硬件部件。系统可以具有相关联的存储器,并且存储器可以是用于存储数据和/或计算机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设备,数据和/或计算机代码用于完成或实施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种方法。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可包括数据库组件、对象代码组件、脚本组件或用于支持本文中的各种活动的任何其它类型的信息结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任何分布式或本地存储器设备可以与本文中的系统和方法一起使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存储器可通信连接到处理器(例如,经由电路或任何其它有线、无线或网络连接),并且包括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进程的计算机代码。
应当理解,以上描述本质上仅仅为示例性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内容及其应用或用途。尽管已经在说明书中描述且在附图中例示了特定示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进行各种更改,并且可用等同物替换它们的要素,而不脱离在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此外,可进行修改以使具体的情形或材料适应本公开内容的教导,而不脱离其基本范围。因此,并不旨在将本公开内容限于作为当前用于实施本公开内容教导而构思出的最佳实施方式而公开的这些具体例子,这些具体例子通过附图描绘并在说明书中进行了描述。相反,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述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任何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中提到的附图标记不应当视为限制受权利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它们的唯一作用是使权利要求更容易理解。
附图标记
1a 第一侧安全结构
1b 第二侧安全结构
2a 第一结构件
2b 第二结构件
3 车身结构
4a 第一侧门
4b 第二侧门
5 门开口
6 连接装置
7a 第一连接构件
7b 第二连接构件
8a 第一门梁
8b 第二门梁
9 顶梁结构
10 门槛结构
11a第一侧门的后边缘
11b第二侧门的前边缘
12a第一连接器部件
12b第二连接器部件
13 钩
14 钩开口
17 外门面板
18a第一钩结构
18b第一开口结构
19a第二钩结构
19b第二开口结构
100释放机构
101释放构件
101a钩接收开口
102钩构件
103安全销
104a第一壁结构
104b第二壁结构
105a第一安全销轨道
105b第二安全销轨道
106弹簧
107致动单元
A1 第一侧安全结构的第一端
A2 第一侧安全结构的第二端
B1 第二侧安全结构的第一端
B2 第二侧安全结构的第二端
DLA横向方向
DLO纵向方向
M 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
RH 钩转动轴线
PC 关闭的门位置
PCO连接位置
PD脱离位置
PDI断开连接位置
PE 接合位置
PL 锁定位置
PU 解锁位置
S 车辆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
S1 第一状态
S2 第二状态
SC 连接状态
SD 断开连接状态
SR 安全释放系统

Claims (17)

1.一种用于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释放用于车辆(V)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的第一侧安全结构(1a)与连接装置(6)之间的连接的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所述第一侧安全结构(1a)布置成与所述车辆(V)的第一侧门(4a)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被构造成用于在所述车辆撞击事件之后使得能够打开所述第一侧门(4a),
其中,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布置在所述第一侧安全结构(1a)与所述连接装置(6)之间,其中,所述连接装置(6)被构造成用于将所述第一侧安全结构(1a)能够释放地附接到连接至车身结构(3)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M)上,
其中,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包括能够彼此拆开的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其中,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被构造成用于布置在所述释放机构(100)与所述释放构件(101)彼此连接的第一状态(S1)和所述释放机构(100)与所述释放构件(101)彼此断开连接的第二状态(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所述释放机构(100)包括钩构件(102),并且所述释放构件(101)包括钩接收开口(101a),其中,所述钩构件(102)被构造成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S1)下与所述钩接收开口(101a)接合,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二状态(S2)下与所述钩接收开口(101a)脱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所述钩构件(102)被构造成用于从所述第一状态(S1)下的接合位置(PE)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S2)下的脱离位置(P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所述钩构件(102)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106)能够枢转地移位,其中,所述钩构件(102)在所述第一状态(S1)下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弹簧(106)预张紧,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弹簧(106)被构造成用于使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接合位置(PE)移位到所述第二状态(S2)下的所述脱离位置(PD),
或者其中,所述钩构件(102)能够通过电机能够枢转地移位,其中,所述电机被配置成用于使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接合位置(PE)移位到所述第二状态(S2)下的所述脱离位置(P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所述释放机构(100)包括安全销(103),所述安全销(103)被构造成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S1)下防止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接合位置(PE)移位至所述脱离位置(PD),并且其中,所述安全销(103)被构造成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S2)下允许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接合位置(PE)移位至所述脱离位置(PD)。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所述释放机构(100)包括第一壁结构(104a)和第二壁结构(104b),其中,所述钩构件(102)能够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壁结构(104a)和所述第二壁结构(104b)上并且在所述第一壁结构(104a)和所述第二壁结构(104b)之间延伸,其中,所述钩构件(102)被构造成当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从所述第一状态(S1)移位到所述第二状态(S2)时绕钩转动轴线(RH)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所述第一壁结构(104a)包括第一安全销轨道(105a),并且所述第二壁结构(104b)包括第二安全销轨道(105b),其中,所述安全销(103)能够运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壁结构(104a)和所述第二壁结构(104b)上并且在所述第一壁结构(104a)和所述第二壁结构(104b)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安全销(103)被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第一安全销轨道(105a)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壁结构(104a)并且在所述第二安全销轨道(105b)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壁结构(104b)从所述第一状态(S1)下的锁定位置(PL)运动到所述第二状态(S2)下的解锁位置(PU),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锁定位置处,所述安全销(103)阻挡所述钩构件(102)的运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解锁位置处,所述安全销(103)允许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接合位置(PE)运动至所述脱离位置(P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所述释放机构包括连接到所述安全销(103)的致动单元(107),其中,所述致动单元(107)被构造成用于将所述安全销(103)从所述锁定位置(PL)移位到所述第二状态(S2)下的所述解锁位置(PU)。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所述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M)是布置成与所述车辆(V)的第二侧门(4b)相关联的第二侧安全结构(1b),其中,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被构造成用于在所述车辆撞击事件之后使得能够打开所述第一侧门(4a)和/或所述第二车门(4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所述第一侧安全结构(1a)在第一端(A1)能够释放地连接到所述车身结构(3)的第一连接构件(7a),并且在第二端(A2)经由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连接到所述连接装置(6),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侧安全结构(1b)在第一端(B1)连接到所述连接装置(6),并且在第二端(B2)能够释放地连接到所述车身结构(3)的第二连接构件(7b)。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释放系统(SR),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7a)布置成与所述车身结构(3)的A柱相关联,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构件(7b)布置成与所述车身结构(3)的C柱相关联。
12.一种用于车辆(V)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其中,所述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释放系统(SR)。
13.一种用于操作车辆(V)的安全释放系统(SR)的方法,其中,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S)的第一侧安全结构(1a)布置成与所述车辆(V)的第一侧门(4a)相关联,其中,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布置在所述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连接装置(6)之间,其中,所述连接装置(6)将所述第一侧安全结构(1a)能够释放地附接到连接至车身结构(3)的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构件(M)上,其中,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包括能够彼此拆开的释放机构(100)和释放构件(101),其中,在所述车辆(V)的正常运行期间,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被布置成处于所述释放机构(100)与所述释放构件(101)彼此连接的第一状态(S1),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车辆撞击事件之后将所述安全释放系统(SR)布置成处于第二状态(S2),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S2)下,所述释放机构(100)和所述释放构件(101)彼此断开连接,以释放所述第一侧安全结构(1a)和所述连接装置(6)之间的连接,使得能够打开所述第一侧门(4a)。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释放机构(100)包括钩构件(102),并且所述释放构件(101)包括钩接收开口(101a),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S1)下,所述钩构件(102)与所述钩接收开口(101a)接合,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状态(S2)下,使所述钩构件(102)与所述钩接收开口(101a)脱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钩构件(102)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106)而能够枢转地移位,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S1)下,所述钩构件(102)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弹簧(106)预张紧,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第一状态(S1)下的接合位置(PE)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S2)下的脱离位置(PD),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弹簧(106)使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接合位置(PE)移位到所述第二状态(S2)下的所述脱离位置(PD);
或者其中,所述钩构件(102)能够通过电机能够枢转地移位,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第一状态(S1)下的接合位置(PE)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S2)下的脱离位置(PD),其中,所述电动机使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接合位置(PE)移位到所述第二状态(S2)下的脱离位置(PD)。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释放机构(100)包括安全销(103),所述安全销能够在所述第一状态(S1)下防止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接合位置(PE)移位至所述脱离位置(PD),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二状态(S2)下允许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接合位置(PE)移位至所述脱离位置(PD),其中,所述安全销(103)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S1)时布置在锁定位置(PL),以用于阻挡所述钩构件(102)的运动,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所述安全销(103)从所述锁定位置(PL)运动到所述第二状态(S2)下的解锁位置(PU),以用于允许所述钩构件(102)从所述接合位置(PE)运动到所述脱离位置(PD)。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释放机构包括连接到所述安全销(103)的致动单元(107),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致动单元(107)使所述安全销(103)从所述锁定位置(PL)移位到所述第二状态(S2)下的所述解锁位置(PU)。
CN202180082885.2A 2020-12-14 2021-12-03 安全释放系统、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和用于操作安全释放系统的方法 Pending CN1166010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13796.4 2020-12-14
EP20213796.4A EP4011663B1 (en) 2020-12-14 2020-12-14 A safety release system, a side impact restraint protec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afety release system
PCT/CN2021/135281 WO2022127615A1 (en) 2020-12-14 2021-12-03 A safety release system, a side impact restraint protec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afety release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1024A true CN116601024A (zh) 2023-08-15

Family

ID=73835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2885.2A Pending CN116601024A (zh) 2020-12-14 2021-12-03 安全释放系统、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和用于操作安全释放系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4490A1 (zh)
EP (1) EP4011663B1 (zh)
CN (1) CN116601024A (zh)
WO (1) WO20221276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95892A (en) * 1967-06-02 1968-08-06 Ralph A. Ratcliff Over-center load binder and gripping device
FR2207039B1 (zh) * 1972-11-17 1976-04-30 Peugeot & Renault
JP2819914B2 (ja) * 1992-01-24 1998-11-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サイド安全装置
GB9409246D0 (en) * 1994-05-10 1994-06-29 Alliedsignal Ltd Buckle mechanism
WO1999061209A1 (en) * 1998-05-29 1999-12-02 Elizabeth Webbing Mills Co., Inc. Ratchet and cam buckle tension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JP4555210B2 (ja) * 2005-11-04 2010-09-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FR2938484A1 (fr) * 2008-11-14 2010-05-2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Raidisseur destine a un ouvran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TWM358085U (en) * 2009-01-22 2009-06-01 San-Lang Ding Auxiliary rope-tying clamp structure of hand puller
CN101695916A (zh) * 2009-10-12 2010-04-21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车门的防撞结构
CN102582551A (zh) * 2012-02-20 2012-07-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
DE102013210008A1 (de) * 2012-06-02 2013-12-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ahrzeugtür-Verstärkungsträger
EP2818347B1 (en) * 2013-06-27 2019-08-07 Volvo Car Corporation Connection arrangement for releasable connection of a first and a second portion of a side collision safety structure of a vehicle
GB201819476D0 (en) * 2018-11-29 2019-01-16 Jaguar Land Rover Ltd A door arrangement and a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27615A1 (en) 2022-06-23
EP4011663A1 (en) 2022-06-15
EP4011663B1 (en) 2024-04-17
US20230294490A1 (en) 2023-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4184B (zh) 用于车辆的后背门打开和关闭装置
US10808433B2 (en) Tailgat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10056270B (zh) 用于主动式行人安全闩锁的双卡持件机构
JP6255631B2 (ja) 自動車ドアの閉鎖装置
US9551172B2 (en) Motor-vehicle door lock
CN208564235U (zh) 门锁开关触发装置及车辆门锁系统
US8757682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US8267464B2 (en) Latching system
CN108999501A (zh) 具有动力释放机构和内侧把手释放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CN113738202B (zh) 闩锁
KR102397308B1 (ko) 차량용 러기지룸의 개폐장치
US10745948B2 (en) Vehicular closure latch assembly having double pawl latch mechanism
US20180195315A1 (en) Freewheeling inertia mechanism for closure latch assembly
US10603992B2 (en) Door system for a passenger car having at least two seat row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door system
CN114439327A (zh) 用于双门无柱式门系统的双功能闩锁组件和可伸缩撞销和/或可伸缩棘轮组件及其操作方法
KR101736348B1 (ko) 전자 오버라이드를 가지는 차량 도어 래치
CN116601024A (zh) 安全释放系统、侧向撞击约束保护系统和用于操作安全释放系统的方法
JP2007169903A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WO2022127708A1 (en) A side impact restraint protec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JP7074359B2 (ja) 自動車ドア用ロック
JP6845709B2 (ja) 鉄道車両用ドア装置、鉄道車両用ドア装置を備えた鉄道車両、非常用ドア解錠装置及びロック機構により施錠されたドア本体を解錠する方法
KR101988958B1 (ko) 슬라이딩 도어의 파워락 장치
KR100348072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용 잠금해제장치
CN115234105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系统、相应的车辆和控制方法
JPH0472739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