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99361B - 一种储能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99361B
CN116599361B CN202310268338.4A CN202310268338A CN116599361B CN 116599361 B CN116599361 B CN 116599361B CN 202310268338 A CN202310268338 A CN 202310268338A CN 116599361 B CN116599361 B CN 1165993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rotection
mounting
fram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83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99361A (zh
Inventor
傅龙飞
朱东山
党媛
张晋平
石栋栋
李瑛�
刘斌
邓叶
牛彦成
程航
黄祺
杨君
伏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2683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993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99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99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99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99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解决了逆变器进一步防护以及散热的问题,包括第一密封壳体,所述第一密封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二密封壳体,第二密封壳体开设有一个维修孔,维修孔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盖板,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二密封壳体的内侧安装有一个逆变主体,逆变主体的外侧安装有一个散热架,逆变主体的外侧安装有一组热量检测组件。防护架设有定位条,通过定位条对电源线进行布线,定位条的上方与电源线的锁紧螺母相接触,在防护架安装后通过定位条对锁紧螺母进行防松,避免锁紧螺母松动后造成电源线接触不良的问题,在不具备钥匙的情况下无法对防护架进行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逆变器。
背景技术
在直流电输出后需要通过逆变器进行交流转换,其中在电力太阳能蓄电后,需要通过储能逆变器对电流进行装换,为了更好的使用储能逆变器,需要对储能逆变器进行防护,目前在使用储能逆变器时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逆变器底部的电源线会通过螺母进行锁定,但是锁紧螺母在震动以及外界因数的碰撞下会松动,锁紧螺母松动后造成电源线接触不良;
其二,逆变器在放置时电源线和维修板的连接位置裸露在外面,因此容易被非工作人员对电源线的螺母和逆变主体的维修位置进行拆卸和破坏;
其三,逆变器在散热过程中,风扇会将杂质带入逆变器内部,影响逆变器内部的散热效果,在逆变器散热不佳温度继续上升时,逆变器内部存在打火以及燃烧的安装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以解决逆变器进一步防护以及散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器,具体包括:第一密封壳体,所述第一密封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二密封壳体,第二密封壳体开设有一个维修孔,维修孔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盖板,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二密封壳体的内侧安装有一个逆变主体,逆变主体的外侧安装有一个散热架,逆变主体的外侧安装有一组热量检测组件,热量检测组件由温度计、安装板、第一安装架、低温传感器和高温传感器共同组成,逆变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电性连接的电源线,电源线的一端安装有锁紧螺母,逆变主体的底部位置还安装有一组电源切断组件,电源切断组件由第一气缸、绝缘板、定位架和接触块共同组成,第二密封壳体底部的内侧面设有一个定位套筒,第一气缸安装在底部定位套筒的内侧,第二密封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一组封堵结构;
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侧开设有一个安装槽,防护板通过安装槽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二密封壳体的外侧,第一密封壳体、第二密封壳体和防护板之间安装有一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由水箱、进气弯脖、过滤网、气泵、出气管和第二安装架共同组成,第二安装架的内侧安装有一个风扇,水箱的外侧面设有一个定位套筒,定位套筒的内侧安装有一个第三推动缸,第三推动缸的一侧安装有一个刮除板,第一密封壳体的外侧底部位置安装有一个活动连接的防护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的推动杆外侧安装有一个L形结构的绝缘板,第一密封壳体的内侧安装有一个定位架,定位架的内侧设有阶梯状的安装孔,接触块安装在安装孔的内侧,接触块的上方位置安装一个支撑弹簧,接触块的底部为圆柱结构,接触块的底部与电源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架的上方开设有两组凵字形的安装槽,安装板和第一安装架分别安装在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板的内侧安装有一个温度计,第一安装架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分别安装有低温传感器和高温传感器,低温传感器和第二气缸、风扇、气泵电性连接,高温传感器和第一气缸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结构由第二气缸和封堵板共同组成,第二密封壳体的内侧角落处设有一个定位套筒,第二气缸安装在定位套筒的内侧,第二气缸的推动杆外侧安装有一个封堵板,封堵板为矩形结构,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二密封壳体均设有一个散热槽,在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二密封壳体合并后散热槽形成一个散热孔,封堵板覆盖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的底部设有一个延伸板,延伸板开设有一个腰圆孔,防护架的上方安装有两个螺栓,靠近延伸板的螺栓穿插于腰圆孔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的外侧面设有一个水箱,水箱安装有一个进气弯脖,进气弯脖延伸至水箱的内侧,水箱的上方安装有一个出气管,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二密封壳体设有合并后形成的安装套筒,出气管的一端与安装套筒相连接,出气管的截断处安装有一个气泵,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二密封壳体的内侧均设有一个圆弧结构的定位板,第二安装架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二密封壳体的定位板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弯脖的底部内侧位置安装有一个过滤网,进气弯脖的底部开设有一个拆卸槽。
进一步的,所述刮除板为矩形结构,刮除板的底部设有一个安装槽,刮除板通过安装槽与第三推动缸的推定杆相连接,刮除板与过滤网的底部相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架的内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条,定位条为倒T形结构,电源线延伸至定位条的内侧,定位条的上方与电源线的锁紧螺母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架的内侧面设有两个挤压斜块,防护架的上方设有一个锁定块,锁定块开设有一个半圆结构的定位槽,延伸板设有一个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的内侧安装有一个锁体。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二密封壳体和锁体相配合实现逆变主体、电源线防护的效果,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其一,防护架设有定位条,通过定位条对电源线进行布线,定位条的上方与电源线的锁紧螺母相接触,在防护架安装后通过定位条对锁紧螺母进行防松,避免锁紧螺母松动后造成电源线接触不良的问题;
其二,防护架设有两个挤压斜块,挤压斜块将第二密封壳体的盖板压紧,使盖板更好的对维修孔进行密封,在锁体将防护架锁定后,在不具备钥匙的情况下无法对防护架进行移动,从而对电源线连接位置和逆变主体的维修位置有效的防护,避免非工作人员对电源线和逆变主体的维修位置造成的破坏。
2、本发明通过热量检测组件和散热组件的配合下对逆变主体进行散热,
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在逆变主体温度上升后,温度计内的液体上升,低温传感器感应到信号传给第二气缸,封堵板向外推动,风扇配合气泵对逆变主体进行散热,逆变主体降温完成后,将封堵板收回;
此外,空气中的灰尘会在水箱中进行融合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进气弯脖配合气泵输送到风扇的位置,解决了风扇在散热过程中将杂质带入逆变主体上的问题。
3、本发明在热量检测组件和电源切断组件实现逆变主体切断的效果,从而解决了逆变主体散热不佳温度继续上升存在的安装隐患,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在逆变主体散热不佳温度继续上升时,高温传感器感应到温度计内上升液体后,高温传感器将信号传给第一气缸,绝缘板移动将接触块和电源线分离断电,实现逆变主体保护的效果;
此外,在逆变主体散热完成后,封堵板收回后对散热孔进行密封,解决了外界的杂质通过散热孔进入逆变器内的问题,将封堵板设置为横向移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连杆带动封堵板翻转的结构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储能逆变器组装后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1的右视角防护架下移后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封堵板向外移动后防护架拆分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密封壳体、防护板和防护架拆分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4的后视角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4的仰视角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密封壳体和散热架剖切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散热架和热量检测组件拆分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7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7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密封壳体;2、第二密封壳体;3、逆变主体;301、散热架;4、热量检测组件;401、温度计;402、安装板;403、第一安装架;404、低温传感器;405、高温传感器;5、电源线;6、电源切断组件;601、第一气缸;602、绝缘板;603、定位架;604、接触块;7、封堵结构;701、第二气缸;702、封堵板;8、防护板;801、延伸板;9、散热组件;901、水箱;902、进气弯脖;90201、过滤网;903、气泵;904、出气管;905、第二安装架;10、第三推动缸;11、刮除板;12、防护架;1201、定位条;1202、锁定块。
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10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包括第一密封壳体1,第一密封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二密封壳体2,通过第一密封壳体1、第二密封壳体2相配合实现逆变主体3密封的效果,第二密封壳体2开设有一个维修孔,维修孔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盖板,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的内侧安装有一个逆变主体3,逆变主体3的外侧安装有一个散热架301,通过散热架301对逆变主体3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有助于逆变主体3的散热;
逆变主体3的外侧安装有一组热量检测组件4,热量检测组件4由温度计401、安装板402、第一安装架403、低温传感器404和高温传感器405共同组成,低温传感器404和高温传感器405结构相同,不同之在于安装位置不同,低温传感器404、高温传感器405的型号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散热架301的上方开设有两组凵字形的安装槽,安装板402和第一安装架403分别安装在安装槽的内侧,通过散热架301的安装槽实现安装板402和第一安装架403的定位效果,同时实现安装板402和第一安装架403安装方便的效果,安装板402的内侧安装有一个温度计401,通过安装板402实现温度计401定位的效果,第一安装架403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分别安装有低温传感器404和高温传感器405,温度计401内的液体为传统的红色液体,低温传感器404和第二气缸701、风扇、气泵903电性连接,在逆变主体3温度上升后,温度计401内的液体上升,低温传感器404感应到液体后将信号传给第二气缸701,第二气缸701将封堵板702向外推动,实现第一密封壳体1、第二密封壳体2内空气流动的效果,风扇配合气泵903对逆变主体3进行散热,逆变主体3降温完成后,温度计401内的液体下将,低温传感器404再次感应到液体移动,低温传感器404再次将信号传给第二气缸701,第二气缸701将封堵板702收回,高温传感器405和第一气缸601电性连接,在逆变主体3散热不佳温度继续上升时,温度计401内的液体会上升,高温传感器405感应到温度计401内上升的红色液体后,高温传感器405将信号传给第一气缸601,第一气缸601第一时间推动绝缘板602移动,绝缘板602将接触块604和电源线5分离断电,实现逆变主体3保护的效果,在逆变主体3降温后,高温传感器405将信号再次传给第一气缸601,第一气缸601将绝缘板602收回,实现电源线5、逆变主体3通电的效果;
逆变主体3的底部安装有电性连接的电源线5,电源线5的一端安装有锁紧螺母,逆变主体3的底部位置还安装有一组电源切断组件6,电源切断组件6由第一气缸601、绝缘板602、定位架603和接触块604共同组成,第二密封壳体2底部的内侧面设有一个定位套筒,第一气缸601安装在底部定位套筒的内侧,通过定位套筒实现第一气缸601的定位,第一气缸601的推动杆外侧安装有一个L形结构的绝缘板602,通过第一气缸601带动绝缘板602位移,第一密封壳体1的内侧安装有一个定位架603,定位架603的内侧设有阶梯状的安装孔,接触块604安装在安装孔的内侧,在安装孔的配合下实现接触块604上下滑动的效果,接触块604的上方位置安装一个支撑弹簧,通过支撑弹簧将接触块604向下弹性支撑,接触块604的底部为圆柱结构,接触块604的底部与电源线5电性连接,将接触的电源线5选择火线;
第二密封壳体2的一侧安装有一组封堵结构7,封堵结构7由第二气缸701和封堵板702共同组成,第二密封壳体2的内侧角落处设有一个定位套筒,第二气缸701安装在定位套筒的内侧,通过定位套筒对第二气缸701定位,第二气缸701的推动杆外侧安装有一个封堵板702,封堵板702为矩形结构,通过第二气缸701带动封堵板702位移,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均设有一个散热槽,在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合并后散热槽形成一个散热孔,封堵板702覆盖散热孔,在逆变主体3散热完成后,封堵板702收回后对散热孔进行密封,解决了外界的杂质通过散热孔进入逆变器内的问题,另外将封堵板702设置为横向移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连杆带动封堵板702翻转的结构与成本;
防护板8,防护板8的内侧开设有一个安装槽,防护板8的底部设有一个延伸板801,延伸板801开设有一个腰圆孔,防护架12的上方安装有两个螺栓,靠近延伸板801的螺栓穿插于腰圆孔的内侧,腰圆孔配合螺栓对防护架12的滑动位置进行定位,避免防护架12松动后脱落的现象,防护板8通过安装槽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的外侧;
第一密封壳体1、第二密封壳体2和防护板8之间安装有一组散热组件9,散热组件9由水箱901、进气弯脖902、过滤网90201、气泵903、出气管904和第二安装架905共同组成,第二安装架905的内侧安装有一个风扇,风扇配合气泵903对逆变主体3进行散热,防护板8的外侧面设有一个水箱901,水箱901安装有一个进气弯脖902,进气弯脖902延伸至水箱901的内侧,水箱901内的水要漫过进气弯脖902,水箱901的上方安装有一个出气管904,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设有合并后形成的安装套筒,出气管904的一端与安装套筒相连接,出气管904的截断处安装有一个气泵903,通过气泵903对水箱901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动,此时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弯脖902进入水箱901的内部,空气中的灰尘会在水箱901中进行融合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进气弯脖902配合气泵903输送到风扇的位置,解决了风扇在散热过程中将杂质带入逆变主体3上的问题,气泵903对风扇进行助力,风扇配合气泵903对逆变主体3进行散热,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的内侧均设有一个圆弧结构的定位板,第二安装架905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的定位板内侧,通过定位板实现第二安装架905的定位效果,进气弯脖902的底部内侧位置安装有一个过滤网90201,过滤网90201对外界空气中的较大杂质进行阻挡,例如毛絮,进气弯脖902的底部开设有一个拆卸槽,通过拆卸槽方便过滤网90201的拆除;
水箱901的外侧面设有一个定位套筒,定位套筒的内侧安装有一个第三推动缸10,第三推动缸10的一侧安装有一个刮除板11,刮除板11为矩形结构,刮除板11的底部设有一个安装槽,刮除板11通过安装槽与第三推动缸10的推定杆相连接,通过第三推动缸10带动刮除板11移动,刮除板11与过滤网90201的底部相平齐,刮除板11配合第三推动缸10将粘附在过滤网90201上的杂质擦除,从而使过滤网90201更好的通风,同时解决了过滤网90201自清洁的效果;
第一密封壳体1的外侧底部位置安装有一个活动连接的防护架12防护架12的内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条1201,定位条1201为倒T形结构,电源线5延伸至定位条1201的内侧,通过定位条1201对电源线5进行定位与布线,定位条1201的上方与电源线5的锁紧螺母相接触,因此在防护架12安装后通过定位条1201对锁紧螺母进行防松,避免锁紧螺母松动后造成电源线5接触不良的问题,防护架12对电源线5的安装位置进行防护,从而避免电源线5被破坏的问题,破坏可以为人为,也可被外界因数破坏,防护架12的内侧面设有两个挤压斜块,在防护架12安装后两个挤压斜块将第二密封壳体2的盖板进一步压紧,从而使盖板更好的对维修孔进行密封,防护架12的上方设有一个锁定块1202,锁定块1202开设有一个半圆结构的定位槽,延伸板801设有一个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的内侧安装有一个锁体,锁体参考抽屉与柜体的锁体,当锁体的锁定轴移动到锁定块1202的锁定槽内后,通过锁体实现防护架12的锁定效果,在不具备钥匙的情况下无法对防护架12进行移动,从而使防护架12对电源线5连接位置有效的防护。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逆变主体3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1的内侧,在逆变主体3安装后同时完成散热架301、热量检测组件4的安装,而后将第二安装架905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1的定位板内侧,通过定位板实现第二安装架905的定位,在第二安装架905安装后完成散热风扇的安装,将第二密封壳体2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1的外侧,完成逆变主体3、第二安装架905的压紧定位,将防护板8通过安装槽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1、第二密封壳体2的上方,而后将防护架12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1的底部,将电源线5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1、第二密封壳体2的底部,使电源线5与逆变主体3电性连接,通过锁体实现防护架12的锁定,此时,通过定位条1201对电源线5进行定位与布线,定位条1201的上方与电源线5的锁紧螺母相接触,因此在防护架12安装后通过定位条1201对锁紧螺母进行防松;
将水箱901内注入没有杂质的水,也可以是别的液体,在逆变主体3温度上升后,温度计401内的液体上升,低温传感器404感应到液体后将信号传给第二气缸701,第二气缸701将封堵板702向外推动,实现第一密封壳体1、第二密封壳体2内空气流动的效果,风扇配合气泵903对逆变主体3进行散热,逆变主体3降温完成后,温度计401内的液体下将,低温传感器404再次感应到液体移动,低温传感器404再次将信号传给第二气缸701,第二气缸701将封堵板702收回;
在逆变主体3散热不佳温度继续上升时,温度计401内的液体会上升,高温传感器405感应到温度计401内上升的红色液体后,高温传感器405将信号传给第一气缸601,第一气缸601第一时间推动绝缘板602移动,绝缘板602将接触块604和电源线5分离断电,实现逆变主体3保护的效果,在逆变主体3降温后,高温传感器405将信号再次传给第一气缸601,第一气缸601将绝缘板602收回,实现电源线5、逆变主体3通电的效果;
通过气泵903对水箱901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动,此时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弯脖902进入水箱901的内部,空气中的灰尘会在水箱901中进行融合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进气弯脖902配合气泵903输送到风扇的位置,解决了风扇在散热过程中将杂质带入逆变主体3上的问题,气泵903对风扇进行助力,风扇配合气泵903对逆变主体3进行散热;
在对逆变主体3维修时,首先转动锁体,而后将防护架12向下滑动,将维修孔的的盖板拆卸,通过维修孔对逆变主体3维修。

Claims (8)

1.一种储能逆变器,包括第一密封壳体(1),所述第一密封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二密封壳体(2),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壳体(2)开设有一个维修孔,维修孔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盖板,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的内侧安装有一个逆变主体(3),逆变主体(3)的外侧安装有一个散热架(301),逆变主体(3)的外侧安装有一组热量检测组件(4),热量检测组件(4)由温度计(401)、安装板(402)、第一安装架(403)、低温传感器(404)和高温传感器(405)共同组成,逆变主体(3)的底部安装有电性连接的电源线(5),电源线(5)的一端安装有锁紧螺母,逆变主体(3)的底部位置还安装有一组电源切断组件(6),电源切断组件(6)由第一气缸(601)、绝缘板(602)、定位架(603)和接触块(604)共同组成,第二密封壳体(2)底部的内侧面设有一个定位套筒,第一气缸(601)安装在底部定位套筒的内侧,第二密封壳体(2)的一侧安装有一组封堵结构(7);
防护板(8),所述防护板(8)的内侧开设有一个安装槽,防护板(8)通过安装槽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的外侧,第一密封壳体(1)、第二密封壳体(2)和防护板(8)之间安装有一组散热组件(9),散热组件(9)由水箱(901)、进气弯脖(902)、过滤网(90201)、气泵(903)、出气管(904)和第二安装架(905)共同组成,第二安装架(905)的内侧安装有一个风扇,水箱(901)的外侧面设有一个定位套筒,定位套筒的内侧安装有一个第三推动缸(10),第三推动缸(10)的一侧安装有一个刮除板(11),第一密封壳体(1)的外侧底部位置安装有一个活动连接的防护架(12),防护架(12)的内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条(1201),电源线(5)延伸至定位条(1201)的内侧,定位条(1201)的上方与电源线(5)的锁紧螺母相接触,防护架(12)的内侧面设有两个挤压斜块,在防护架(12)安装后两个挤压斜块将第二密封壳体(2)的盖板进一步压紧,从而使盖板更好的对维修孔进行密封,防护架(12)的上方设有一个锁定块(1202),锁定块(1202)开设有一个半圆结构的定位槽,延伸板(801)设有一个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的内侧安装有一个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601)的推动杆外侧安装有一个绝缘板(602),第一密封壳体(1)的内侧安装有一个定位架(603),定位架(603)的内侧设有阶梯状的安装孔,接触块(604)安装在安装孔的内侧,接触块(604)的上方位置安装一个支撑弹簧,接触块(604)的底部为圆柱结构,接触块(604)的底部与电源线(5)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301)的上方开设有两组安装槽,安装板(402)和第一安装架(403)分别安装在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板(402)的内侧安装有一个温度计(401),第一安装架(403)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分别安装有低温传感器(404)和高温传感器(405),低温传感器(404)和第二气缸(701)、风扇、气泵(903)电性连接,高温传感器(405)和第一气缸(601)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7)由第二气缸(701)和封堵板(702)共同组成,第二密封壳体(2)的内侧角落处设有一个定位套筒,第二气缸(701)安装在定位套筒的内侧,第二气缸(701)的推动杆外侧安装有一个封堵板(702),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均设有一个散热槽,在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合并后散热槽形成一个散热孔,封堵板(702)覆盖散热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8)的底部设有一个延伸板(801),延伸板(801)开设有一个腰圆孔,防护架(12)的上方安装有两个螺栓,靠近延伸板(801)的螺栓穿插于腰圆孔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8)的外侧面设有一个水箱(901),水箱(901)安装有一个进气弯脖(902),进气弯脖(902)延伸至水箱(901)的内侧,水箱(901)的上方安装有一个出气管(904),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设有合并后形成的安装套筒,出气管(904)的一端与安装套筒相连接,出气管(904)的截断处安装有一个气泵(903),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的内侧均设有一个圆弧结构的定位板,第二安装架(905)安装在第一密封壳体(1)和第二密封壳体(2)的定位板内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弯脖(902)的底部内侧位置安装有一个过滤网(90201),进气弯脖(902)的底部开设有一个拆卸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板(11)的底部设有一个安装槽,刮除板(11)通过安装槽与第三推动缸(10)的推定杆相连接,刮除板(11)与过滤网(90201)的底部相平齐。
CN202310268338.4A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储能逆变器 Active CN1165993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8338.4A CN116599361B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储能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8338.4A CN116599361B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储能逆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99361A CN116599361A (zh) 2023-08-15
CN116599361B true CN116599361B (zh) 2023-09-26

Family

ID=8759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8338.4A Active CN116599361B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储能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9936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12447U (zh) * 2014-07-03 2014-10-29 周仁奇 电动三轮车大功率控制器
CN217507779U (zh) * 2022-04-27 2022-09-27 浙江正威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式四位线夹双排插座
CN115707415A (zh) * 2021-08-19 2023-02-2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容纳组件和家电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12447U (zh) * 2014-07-03 2014-10-29 周仁奇 电动三轮车大功率控制器
CN115707415A (zh) * 2021-08-19 2023-02-2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容纳组件和家电设备
CN217507779U (zh) * 2022-04-27 2022-09-27 浙江正威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式四位线夹双排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99361A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65762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电动车充电器
CN116599361B (zh) 一种储能逆变器
CN210897146U (zh) 一种具有隔热外壳的塑壳断路器
CN212085964U (zh) 电机散热壳体结构
CN210379197U (zh) 一种基于新型动力电池的供电模组
CN219550295U (zh) 一种不灌胶led路灯电源防水灯具
CN220274169U (zh) 一种多功能电器密封箱
CN205883028U (zh) 一种单路电除尘器电源
CN219741122U (zh) 一种具有热管散热器的直放站机箱
CN220981291U (zh) 一种耐用型三防灯
CN220581309U (zh) 一种高速ec铝框散热风扇
CN112384019B (zh) 一种用于电瓶车的防爆型控制箱
CN210093826U (zh) 一种光伏网关机散热装置
CN216873676U (zh) 一种电气设备散热模组
CN212961147U (zh) 一种中光强航空障碍灯的散热结构
CN213686667U (zh) 一种汽车用大灯散热片
CN213178834U (zh) 带防护的高效空气加热器
CN220492438U (zh) 一种室内箱式变电站用防潮通风散热装置
CN21639020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数字化配电柜
CN219733691U (zh) 高效轴流风机
CN216819792U (zh) 一种可散热型光伏接线盒
CN214851465U (zh) 一种电力工程实时监测装置
CN213522112U (zh) 一种防水型智能摄像机
CN219414485U (zh) 一种易于换热的景观户外灯
CN214429408U (zh) 一种石油钻机泥浆泵电机的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