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98852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98852A
CN116598852A CN202310864037.8A CN202310864037A CN116598852A CN 116598852 A CN116598852 A CN 116598852A CN 202310864037 A CN202310864037 A CN 202310864037A CN 116598852 A CN116598852 A CN 116598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wire
connector
channel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640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东
孙晓辉
孙权权
曾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640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988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98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988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8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器,涉及新能源导电连接技术领域,连接器包括外壳、主体、绝缘件、端子以及线材,外壳内设有容置腔,且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容置腔的插接口和安装口;主体设于容置腔,且为一体式结构,主体形成有两端贯通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绝缘件设于第一通道并与主体连接,绝缘件的两端贯通;端子穿设于绝缘件内,端子的朝向安装口的一端设有接线口;至少部分线材自安装口插设于第二通道并与主体连接,且插设于接线口与端子电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连接器的组装便捷性。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导电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fakra连接器常用于汽车、数码产品、手机等行业,可以使线材快速连接;通常连接器中设有用于固定绝缘件和线材的固定绝缘主体和固定线材主体,以使线材和端子可以固定在外壳中;其中,端子穿设在绝缘件内,在连接端子和线材前,需要单独连接绝缘件和固定绝缘主体以及单独连接线材和固定线材主体之后,再连接固定绝缘主体和固定线材主体并使线材和端子连接,组装过程较为复杂,且涉及的零部件较多,连接器的组装过程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旨在提高连接器的组装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连接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置腔,且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插接口和安装口;
主体,所述主体设于所述容置腔,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主体形成有两端贯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绝缘件的两端贯通;
端子,所述端子穿设于所述绝缘件内,所述端子的朝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设有接线口;以及
线材,至少部分所述线材自所述安装口插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并与所述主体连接,且插设于所述接线口与所述端子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的外侧壁凹设有铆接槽,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向内凸设有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卡设于所述铆接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凸设有连接凸起,所述铆接槽凹设于所述连接凸起的顶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凸设有弹性悬臂,所述弹性悬臂向邻近所述插接口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抵接于所述连接凸起的侧壁。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凸起沿主体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凸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弹性悬臂,每一所述弹性悬臂均抵接于所述连接凸起。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凸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抵接部,多个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弹性悬臂的靠近所述插接口的一侧;
多个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主体的外侧壁,且所述连接凸起夹设于所述弹性悬臂和所述抵接部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材包括线芯和包覆于所述线芯的线材编织层,所述线芯插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接线口与所述端子电连接,所述线材编织层插设于所述安装口并包覆于所述主体的外侧壁与所述主体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线夹,所述线夹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套设于所述主体外侧与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围合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线材编织层夹设于所述夹持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夹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铆压段和第二铆压段,所述第一铆压段的横截面为多边形铆压结构,所述第二铆压段向内凹设有压接凸棱,所述压接凸棱抵压所述线材编织层。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凸设有防滑纹,所述线材编织层包覆于所述防滑纹;
和/或,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线材编织层的插设于所述容置腔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传统连接器中用于固定绝缘件和线材的固定绝缘主体和固定线材主体设置为一体结构,端子穿设在绝缘件内以随绝缘件插设并固定在主体的第一通道中,使线材的一端穿设主体的第二通道并插设在端子后端的接线口中从而与线材电连接,且使线材与主体固定从而保证线材的位置稳定,以使线材和端子保持稳定的连接关系。如此设置,避免了如传统连接器制作组装过程中需要单独连接绝缘件和固定绝缘主体以及单独连接线材和固定线材主体之后,再使线材和端子连接并连接固定绝缘主体和固定线材主体的繁琐过程,且减少了连接器中的零部件数量,提高了连接器的组装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连接器一实施例移除线材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器一实施例移除线材的爆炸图;
图5为图4中主体的结构图;
图6为图4中绝缘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器100。
请参照图1至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有容置腔11,且所述外壳10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11的插接口12和安装口13;
主体20,所述主体20设于所述容置腔11,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主体20形成有两端贯通的安装通道21,所述安装通道2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211和第二通道212,所述第一通道211邻近所述插接口12设置;
绝缘件30,所述绝缘件30设于所述第一通道211并与所述主体20连接,所述绝缘件30的两端贯通;
端子40,所述端子40穿设于所述绝缘件30内,所述端子40的朝向所述安装口13的一端设有接线口41;以及
线材50,部分所述线材50插设于所述第二通道212并与所述主体20连接,且所述线材50插设于所述接线口41与所述端子40电连接。
本申请提出的连接器100,主要为fakra连接器100,包括作为插接主体20的外壳10以及设置在外壳10中且相互连接的端子40和部分线材50,线材50与端子40电连接,从而当连接器100与其对应的公座或母座插接配合时,便可以通过端子40与公座或母座电连接,使得线材50可以快速连接。另外,为了提高使用安全性,通常在端子40外侧套设绝缘件30,并设置主体20以将绝缘件30和线材50固定在外壳10中;其中,绝缘件30穿设在主体20的安装通道21中,并位于靠近插接口12的第一通道211中,绝缘件30两端贯通,端子40大致呈圆柱结构,也可以是其他长条形结构,端子40穿设在绝缘件30中,端子40的一端指向外壳10的插接口12设置,端子40的背离插接口12的一端开设有接线口41,线材50插设在第二通道212中并使部分线材50插设在端子40的接线口41中,使得线材50和端子40形成电连接,同时使得线材50和主体20相连接,绝缘件30也与主体20连接,也即使端子40和线材50通过主体20连接固定,从而可以使端子40和线材50之间保持稳定的电连接关系,继而将装设有绝缘件30、端子40以及线材50的主体20固定在主体20中,整体组装方便;另外采用一体式的主体20用于固定端子40和线材50,使得线材50和端子40之间可以保持较高的同轴度,从而具有更为稳定的电连接关系;无需像单独设置固定绝缘主体20和固定线材50主体20时,无法对二者的同轴度起到较好的控制且组装过程繁琐。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传统连接器100中用于固定绝缘件30和线材50的固定绝缘主体20和固定线材50主体20设置为一体结构,端子40穿设在绝缘件30内以随绝缘件30插设并固定在主体20的第一通道211中,使线材50的一端穿设主体20的第二通道212并插设在端子40后端的接线口41中从而与线材50电连接,且使线材50与主体20固定从而保证线材50的位置稳定,以使线材50和端子40保持稳定的连接关系。如此设置,避免了如传统连接器100制作组装过程中需要连接绝缘件30和固定绝缘主体20以及连接线材50和固定线材50主体20之后,再使线材50和端子40连接并连接固定绝缘主体20和固定线材50主体20的繁琐过程,且减少了连接器100中的零部件数量,提高了连接器100的组装便捷性。
结合参照图3和图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30的外侧壁凹设有铆接槽31,所述第一通道211的侧壁向内凸设有铆接部22,所述铆接部22卡设于所述铆接槽31。
本实施例中,绝缘件30和主体20之间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可预先在主体20于第一通道211的外侧壁设置标记,当绝缘件30穿设在第一通道211中且安装到位时,在主体20的标记位置铆压凹陷结构形成铆接部22,以压住绝缘件30的铆接槽31,从而固定绝缘体;其中,可以使铆压形成的铆接部22沿主体20的周向环绕设置,也可以是设置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凸点压铸绝缘件30,均可起到连接绝缘件30和主体20的作用,在此不做限定。采用铆接结构连接绝缘件30和主体20,操作简单,且通过使主体20变形压制绝缘件30,连接结构较为牢固可靠。
请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20的外侧壁凸设有连接凸起23,所述铆接部22凹设于所述连接凸起23。
可以理解的,fakra连接器100中,特别是对于mini型的fakra连接器100,各个零部件的尺寸较小,从而导致在零件上形成的结构特征尺寸也受到相应限制,例如在主体20上形成的铆接部22高度容易受主体20的侧壁厚度限制,若铆接部22较矮,铆接部22压制在铆接槽31中的深度也较浅,主体20和绝缘件30之间连接强度也相应较弱,若增大铆接部22的高度,而主体20侧壁厚度又较薄,容易压坏主体20。在本实施例中,主体20的外侧壁凸设有连接凸起23,使铆接部22凹设在连接凸起23,如此设置,通过连接凸起23增大设置铆接部22位置处的主体20壁厚,从而可以在增大铆接部22的高度的同时,降低主体20被压坏的风险,以增大铆接部22的铆压深度以及铆接部22和绝缘件3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主体20和绝缘件30之间的连接强度。
请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11的内壁凸设有弹性悬臂14,所述弹性悬臂14向邻近所述插接口12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悬臂14的自由端抵接于所述连接凸起23的侧壁。
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0的容置腔11的内壁上凸设有弹性悬臂14,弹性悬臂14大致与第一通道211所在位置对应,弹性悬臂14自容置腔11的内壁向插接口12一侧延伸,并抵接在主体20的连接凸起23的侧壁,从而可以对主体20限位,避免主体20靠近安装口13的方向在容置腔11中滑动或退出容置腔11,以此提高主体20安装在容置腔11中的位置稳定性,从而提高端子40的位置稳定,以在连接器100与其他结构对接时可以与其他结构保持稳定的电连接关系。如此设置,对应的在组装主体20和外壳10时,使主体20从外壳10的安装口13一侧插入容置腔11中,弹性悬臂14受主体20外侧壁上连接凸起23的挤压向容置腔11的腔壁一侧变形回缩,当连接凸起23经过弹性悬臂14时,弹性悬臂14向靠近主体20的方向复位,此时弹性悬臂14便会阻挡连接凸起23和主体20向安装口13一侧滑动,以对主体20起到限位作用。也即,本实施例中,主体20上的连接凸起23既可以增大铆接部22的高度和主体20的侧壁结构强度,又可以与外壳10内壁的弹性悬臂14配合起到对主体20的限位作用,可以较好地起到连接端子40和外壳10的作用,提高连接器100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请参照图2和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凸起23沿主体20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容置腔11的内壁凸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弹性悬臂14,每一所述弹性悬臂14均抵接于所述连接凸起23。
本实施例中,使得主体20外侧壁上凸设的连接凸起23沿主体20的周向环绕设置,此时可以使铆接部22同样沿主体20的周向环绕设置,也可以是在连接凸起23上铆压多个凸点以压制绝缘件30的铆接槽31,提高主体20和绝缘件30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本实施例中,使得容置腔11的内壁沿周向设置多个弹性悬臂14,使得每一弹性悬臂14均抵接在连接凸起23的侧壁上,如此设置,使得主体20在周向不同方位均受到弹性悬臂14的抵接限位,既可以提高主体20在轴线位置的位置稳定,且主体20在不同方位受到弹性悬臂14沿径向的挤压力,可以对主体20在径向限位,提高主体20的径向位置稳定,以使主体20和容置腔11保持同轴设置,从而确保连接器100与其他结构插接配合时可以保持较好的电连接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11的内壁凸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抵接部15,多个所述抵接部15位于所述弹性悬臂14的靠近所述插接口12的一侧;
多个所述抵接部15抵接于所述主体20的外侧壁,且所述连接凸起23夹设于所述弹性悬臂14和所述抵接部15之间。
本实施例中,容置腔11的腔壁还凸设有抵接部15,抵接部15与弹性悬臂14沿容置腔1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且抵接部15位于弹性悬臂14的朝向插接口12的一侧;并且,当主体20安装在容置腔11中时,主体20外侧壁上形成的连接凸起23位于抵接部15和弹性悬臂14之间,抵接部15的设置,在安装主体20时可以对主体20限位,当连接凸起23抵接在抵接部15时,表面主体20已经安装到位,也可以避免主体20向插接口12一侧移动,提高主体20的位置安装稳定性,且提高主体20和外壳1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连接器100整体结构稳定性。
请参照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材50包括线芯51和包覆于所述线芯51的线材编织层52,所述线芯51插设于所述第二通道212和所述接线口41与所述端子40电连接,所述线材编织层52插设于所述安装口13并包覆于所述主体20的外侧壁与所述主体2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材50包括导电的线芯51和包覆在线芯51外侧对线芯51起保护作用的线材编织层52;本实施例中,使得线材50的线芯51插设在主体20的第二通道212中,并使线芯51的线材编织层52包覆在主体20的外部并与主体20连接,从而使线材50与主体20连接并使得线芯51可以与端子40电连接;将线材编织层52设置在主体20外部,可以减少主体20在第二通道212的直径和宽度,且使得线材编织层52位于外侧容易在线材编织层52和主体20之间建立连接关系,提高组装便捷性。
请参照图2和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100还包括线夹60,所述线夹60设于所述容置腔11内,并套设于所述主体20外侧与所述主体20的外侧壁围合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线材编织层52夹设于所述夹持空间。
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00还包括线夹60,线夹60大致呈筒状结构,且套设在主体20外侧,大致对应第二通道212位置,线夹60和主体20之间形成夹持空间,用于夹紧线材50的线材编织层52,使线材50与主体20保持稳定的连接关系,避免线材50滑动。其中,线夹60可以是套设于线材编织层52之后通过铆压的方式缩小内径以压紧线材编织层52,也可以是在线夹60的内壁设置弹性件等结构对线材编织层52施加弹性力以压紧线材编织层52;还可以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线夹60,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夹6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铆压段和第二铆压段,所述第一铆压段的横截面为多边形铆压结构,所述第二铆压段向内凹设有压接凸棱,所述压接凸棱抵压所述线材编织层52。
本实施例中,是使得线夹60套设在线材编织层52之后通过铆压的方式缩小线夹60内径以使线夹60压紧线材编织层52,具体的,线夹6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铆压段和第二铆压段,第一铆压段通过铆压形成类似多边形的棱柱结构,使得棱柱结构的每一表面均压制在线材编织层52上,增大了线夹60与线材编织层5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线材编织层52的夹紧力,提高线材50和主体20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多边形结构可以对线材编织层52在周向限位,避免线材编织层52在周向转动扭转;第二铆压段形成沿周向环绕设置的压接凸棱,压接凸棱压制在线材编织层52上,以在轴向对线材编织层52限位,避免线材编织层52从线夹60和主体20之间沿轴向滑脱,提高对线材编织层52的限位作用,保证线材50在主体20中的安装位置稳定和整体结构稳定。
结合参照图2和图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20的外侧壁凸设有防滑纹24,所述线材编织层52包覆于所述防滑纹24。
本实施例中,在主体20的外侧壁上凸设防滑纹24,防滑纹24可以是设置多个阵列排布或不规则排布的凸起,也可以是形成类似波浪形凸起、凸棱型凸起或多个防滑筋条等结构,防滑纹24的设置,可以提高线材编织层52和主体20外侧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线材编织层52在主体20表面移动或滑脱,提高线材50与主体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线材编织层52具有一定的弹力,以在线材编织层52套设于主体20外侧壁时,通过弹性力箍紧在主体20上,此时通过弹性力和防滑纹24的摩擦力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线材编织层52和主体20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线材50和主体20脱离的风向。
请参照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20的外侧壁凸设有限位凸起25,所述线夹60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起25抵接。
本实施例中,在主体20的外侧壁凸设限位凸起25,限位凸起25可以用于对线材编织层52和线夹60限位,既可以指示线材编织层52包覆在主体20上的长度,以保证线芯51插接到位准确且稳定地与端子40连接,也可以对线夹60限位使线夹60的一端抵接在限位凸起25上,避免线夹60套接至第一通道211的位置上导致在铆压过程中压坏第一通道211中的绝缘件30和端子40,以提高连接器100组装过程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置腔,且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插接口和安装口;
主体,所述主体设于所述容置腔,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主体形成有两端贯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绝缘件的两端贯通;
端子,所述端子穿设于所述绝缘件内,所述端子的朝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设有接线口;以及
线材,至少部分所述线材自所述安装口插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并与所述主体连接,且插设于所述接线口与所述端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外侧壁凹设有铆接槽,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向内凸设有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卡设于所述铆接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凸设有连接凸起,所述铆接槽凹设于所述连接凸起的顶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凸设有弹性悬臂,所述弹性悬臂向邻近所述插接口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抵接于所述连接凸起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沿主体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凸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弹性悬臂,每一所述弹性悬臂均抵接于所述连接凸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凸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抵接部,多个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弹性悬臂的靠近所述插接口的一侧;
多个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主体的外侧壁,且所述连接凸起夹设于所述弹性悬臂和所述抵接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包括线芯和包覆于所述线芯的线材编织层,所述线芯插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接线口与所述端子电连接,所述线材编织层插设于所述安装口并包覆于所述主体的外侧壁与所述主体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线夹,所述线夹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套设于所述主体外侧与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围合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线材编织层夹设于所述夹持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铆压段和第二铆压段,所述第一铆压段的横截面为多边形铆压结构,所述第二铆压段向内凹设有压接凸棱,所述压接凸棱抵压所述线材编织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凸设有防滑纹,所述线材编织层包覆于所述防滑纹;
和/或,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线材编织层的插设于所述容置腔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
CN202310864037.8A 2023-07-14 2023-07-14 连接器 Pending CN1165988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4037.8A CN116598852A (zh) 2023-07-14 2023-07-14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4037.8A CN116598852A (zh) 2023-07-14 2023-07-14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98852A true CN116598852A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99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64037.8A Pending CN116598852A (zh) 2023-07-14 2023-07-14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98852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866652U (zh) * 2019-12-30 2020-06-26 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fakra连接器插头
CN217643491U (zh) * 2022-07-06 2022-10-21 东莞市康硕电子有限公司 车载摄像头fakra一体化防水连接器
CN219144540U (zh) * 2022-12-07 2023-06-06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Fakra线端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866652U (zh) * 2019-12-30 2020-06-26 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fakra连接器插头
CN217643491U (zh) * 2022-07-06 2022-10-21 东莞市康硕电子有限公司 车载摄像头fakra一体化防水连接器
CN219144540U (zh) * 2022-12-07 2023-06-06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Fakra线端连接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配网工程精益化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手册 下》", vol. 1, 云南科技出版社, pages: 204 - 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9790B (zh) 电缆组件、连接器和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
US6290556B1 (en) Two piece male pin terminal connector
JP4770983B2 (ja) 同軸コネクタ
EP3667828B1 (en) Contact memb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770982B (zh) 具有保护性导体触头和保护性导体连接器元件的电插头
TWI688175B (zh) 同軸電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系統
JP2020057493A (ja) シールド電線の端子接続構造
CN108110470B (zh) 金属簧片结构、端子结构及电连接器
CN110391532B (zh) 连接器
US6447335B1 (en) Cable end connector
US20180337481A1 (en) Terminal for round pin-shaped electrical contact
CN114207950B (zh) 电插塞式连接器
CN111937253B (zh) 连接器
CN116598852A (zh) 连接器
KR20130118258A (ko) 전기 커넥터
JP6616671B2 (ja) 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及び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JP5258802B2 (ja) プラグ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とレセプタクル電気コネクタと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09747799U (zh) 用于同轴连接器的安装套筒、用于同轴连接器的壳体组件及同轴连接器
CN112838442A (zh) 电连接器组合
JP3299228B2 (ja) 同軸中継コネクタ
JPH05347162A (ja) 絶縁電気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5579109U (zh) 一种n头连接器内导体组件
CN218160889U (zh) 线缆连接器
CN117855917A (zh) 一种外导体组件及插头连接器
JP2598836Y2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