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1597B - 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1597B
CN116581597B CN202310847786.XA CN202310847786A CN116581597B CN 116581597 B CN116581597 B CN 116581597B CN 202310847786 A CN202310847786 A CN 202310847786A CN 116581597 B CN116581597 B CN 116581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erminal
energy storage
extension body
cable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477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81597A (zh
Inventor
陈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r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r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r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r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477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81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81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1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81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1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和电缆线,端子组件包括导电端子,导电端子设有连接结构;电缆线具有裸露导线,裸露导线与连接结构连接固定,以实现电缆线与导电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端子组件与电缆线共同通过Molding塑封成型有塑胶外壳,塑胶外壳包裹住裸露导线以及端子组件。基于此,能够降低电缆线与导电端子之间出现松动的可能,提高储能连接器后续使用时的连接稳定性。

Description

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为了实现彼此电性独立的各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通常需要用到电连接器;储能连接器作为电连接器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例如电动汽车的插接充电。
参照图1,目前市面上的储能连接器通常包括插头外壳8、端子组件、线堵82、线爪83和螺帽81;其中,端子组件包括冠簧3、端盖4、铜柱2和导电端子1。安装时,首先将导电端子1插设于插头外壳8;其次,将冠簧3套设于铜柱2,并于铜柱2顶部盖设端盖4,以定位冠簧3,并将装配好的铜柱2及冠簧3置于插头外壳8内部,铜柱2与导电端子1铆合固定,使得端子组件稳固安装于插头外壳8。
再者,将电缆线依次穿过螺帽81、线爪83和线堵82,线爪83匹配插设于螺帽81内部,而线堵82匹配插设于线爪83内部;将电缆线的裸露导线装入导电端子1,挤压导电端子1使之变形以固定住电缆线,然后将螺帽81螺纹连接于插头外壳8的螺纹端,可以使电缆线稳固连接于连接器,以便于储能连接器的使用。
然而,由于螺帽与插头外壳之间以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例如电动汽车的插电场合中,基于储能连接器的频繁插拔需求,螺帽与插头外壳之间可能发生螺纹回退现象,进而导致电缆线与导电端子之间出现松动的可能,影响储能连接器的连接稳定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能够降低电缆线与导电端子之间出现松动的可能,提高储能连接器后续使用时的连接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和电缆线:
端子组件包括导电端子,导电端子设有连接结构;
电缆线具有裸露导线,裸露导线与连接结构连接固定,以实现电缆线与导电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
端子组件与电缆线共同通过Molding塑封成型有塑胶外壳,塑胶外壳包裹住裸露导线以及端子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储能连接器在制造时,通过将电缆线的裸露导线固定于导电端子的连接结构,以实现电缆线与导电端子的预固定;然后将端子组件的各个零部件组装完成,将端子组件与电缆线一齐放入模具内进行Molding塑封,以在外侧形成一体式的塑胶外壳。一体成型的塑胶外壳对导电端子及裸露导线的包裹性好,可以降低导电端子与电缆线之间松动的可能,而且在注塑过程中,熔融的塑胶原料能够进入裸露导线与塑胶外壳之间间隙,进一步增强导电端子与裸露导线之间的连接强度,极大提高储能连接器后续使用时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连接结构包括依次布设于导电端子的多个压簧部件;
其中,压簧部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部和形变部,压簧部件通过安装部固定连接于导电端子,各个安装部沿压簧部件的排列方向交错设置;
形变部远离安装部的一侧端抵贴于导电端子,形变部与导电端子之间具有供裸露导线进入的夹持区域,当形变部受力形变时,形变部向靠近安装部的方向延展。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连接结构由多个压簧部件排列而成;通过将裸露导线依次穿过各个压簧部件与导电端子之间所形成的夹持区域,然后迫使各个压簧部件受力向内形变,可以使压簧部件的形变部向靠近该压簧部件安装部的方向形变延展。由于各个压簧部件的安装部的交错设置,各个压簧部件受力变形后使得裸露导线自动呈现交替弯曲状态,有利于使裸露导线保持良好的连接稳固性,降低裸露导线脱离连接结构的可能,以便于后续端子组件与电缆线的一体Molding塑封成型。
可选的,形变部包括延展主体一和延展主体二,延展主体一固定于安装部,延展主体一与导电端子间隔设置;延展主体二一体成型于延展主体一,延展主体二远离延展主体一的一侧端抵贴于导电端子;
延展主体二至安装部的间距由延展主体二靠近延展主体一的一侧端向另一侧端逐渐减小,且延展主体一与延展主体二的过渡位置设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位于形变部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延展主体一与延展主体二的过渡位置设置让位缺口,并且延展主体二常态下向靠近安装部的方向倾斜;当形变部受力发生形变时,让位缺口率先为形变部提供形变空间,能够方便地使延展主体二向靠近安装部的方向延展形变,进而稳固固定裸露导线。
可选的,连接结构包括可拆卸安装于导电端子的压套组件以及开设于导电端子的限位口,限位口设有多个,所有限位口间隔布设于导电端子;
压套组件包括滑动套和转动罩,滑动套设有供导电端子以及裸露导线穿过的避让口;转动罩转动连接于滑动套的一侧端;
转动罩的侧面设有多个延伸凸部,各个延伸凸部分别与各个限位口插接适配;转动罩侧面还设有用于使转动罩与导电端子保持固定的定位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滑动套通过避让口套设于导电端子后,将电缆线穿过避让口,使裸露导线位于各个限位口外侧;而后,翻转转动罩使转动罩的各个延伸凸部分别抵紧于裸露导线,转动罩转动至与导电端子相贴合的位置后通过定位部件固定于导电端子,各个延伸凸部均进入对应限位口内,并局部外露于导电端子远离转动罩的一侧,此时裸露导线在延伸凸部的带动下也自动呈现交替弯曲状态,有利于使裸露导线保持良好的连接稳固性,以便于后续端子组件与电缆线的一体Molding塑封成型。
可选的,定位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转动部、连接部与抵接部,其中,转动部转动连接于转动罩,连接部垂直设置于转动部,抵接部平行设置于转动部;在固定状态下,抵接部抵贴于导电端子远离转动罩的侧面,而连接部抵贴于导电端子与转动罩的外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翻转转动罩使转动罩抵紧与导电端子后,通过转动定位部件使之绕转动部与转动罩的连接处转动,抵接部能够逐渐进入导电端子远离转动罩的一侧,并抵贴于导电端子远离转动罩的侧面,进而限制转动罩与导电端子相互脱离的情况发生;继续翻转转动罩,最终连接部能够抵贴于导电端子与转动罩的外侧面,进而使转动罩与导电端子之间保持稳固定位。
可选的,定位部件设有两个,两个定位部件分别通过转动部转动连接于转动罩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
抵接部远离连接部的侧面一体成型有隔离罩,在固定状态下,两个隔离罩相互抵贴,转动罩以及两个隔离罩共同罩设住电缆线的裸露导线。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定位部件转动至连接部抵贴于导电端子与转动罩外侧面的位置后,两个隔离罩之间相互抵靠;隔离罩与转动罩共同罩设住电缆线的裸露导线,使得后续Molding塑封成型塑胶外壳后,塑胶外壳只包裹住压套组件及导电端子;当该储能连接器使用一段时间、内部线路出现损坏后,通过对塑胶外壳进行破坏性剥除,转动定位部件可以使转动罩与导电端子相分离,进而能够方便地将压套组件与导电端子分离开,以便于后续转动罩以及未损坏的导电端子的回收及再利用,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
可选的,连接结构包括一体成型于导电端子的冲压部件,冲压部件与导电端子之间具有供裸露导线进入的夹持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裸露导线插入夹持区域,挤压冲压部件使之向靠近导电端子的方向变形,可以使冲压部件与导电端子共同夹紧裸露导线,以便于后续塑胶外壳的注塑成型。在具体使用时,裸露导线还可以多圈缠绕于冲压部件,以确保裸露导线的稳固连接。
可选的,导电端子局部或全部由金属铝制成,导电端子设有安装孔;端子组件还包括铜柱、冠簧与端盖,铜柱固定连接于安装孔;冠簧嵌装于铜柱,端盖盖合固定于铜柱。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储能连接器在使用时,铜柱用于与该储能连接器配合使用的插座接口配合插接,以实现储能连接器与插座之间的电性导通。冠簧通过端盖稳固安装于铜柱,能够为铜柱提供弹性力,提升储能连接器的导电稳定性及插拔使用寿命。
由于本申请的储能连接器制成后电缆线不具备拆卸更换能力,出现损坏时只能将储能连接器整根换掉,通过将导电端子部分后或者全部采用金属铝制成,金属铝相较于金属铜具有价格低廉的优点,有利于降低储能连接器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其售价,提高市场竞争力。
可选的,端子组件还包括冠簧与端盖;导电端子一体抽拉成型有成型管体部,冠簧嵌装于成型管体部,端盖盖合固定于成型管体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导电端子通过一体抽拉的方式制成成型管体部,成型管体部与铜柱的作用相同,能够便于冠簧与端盖的安装固定;成型管体部的一体成型加工,能够节省铜柱与导电端子之间的组装成本,也有利于降低储能连接器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其售价,提高市场竞争力。
可选的,塑胶外壳表面设有防滑构造。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防滑构造的设置能够在保证人员握持储能连接器手感的同时提高手部与塑胶外壳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插拔过程中储能连接器发生滑动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电缆线的裸露导线固定于导电端子的连接结构,然后将端子组件的各个零部件组装完成,将端子组件与电缆线一齐放入模具内进行Molding塑封,能够降低导电端子与电缆线之间松动的可能,提高储能连接器后续使用时的连接稳定性;
2.当各个压簧部件受力变形时,压簧部件的形变部向靠近该压簧部件安装部的方向形变延展;通过将各个压簧部件的安装部的交错设置,可以使各个压簧部件受力变形后使裸露导线自动呈现交替弯曲状态,有利于使裸露导线保持良好的连接稳固性;
3.通过翻转转动罩使转动罩转动至与导电端子相贴合的位置后,通过定位部件将转动罩固定于导电端子,各个延伸凸部均进入对应限位口内,并局部外露于导电端子远离转动罩的一侧;此时裸露导线在延伸凸部的带动下也自动呈现交替弯曲状态,有利于使裸露导线保持良好的连接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储能连接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储能连接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其中一种塑胶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另一种塑胶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中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中储能连接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5中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5中端子组件的正向视图,主要体现压簧部件的结构;
图10是实施例6中端子组件与压套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6中压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6中压套组件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定位部件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1、导电端子;11、安装孔;12、限位口;13、成型管体部;14、橡胶塞头;15、限位凸包;16、铜板;17、铝板;2、铜柱;21、插接部;3、冠簧;4、端盖;5、连接结构;51、冲压部件;52、压簧部件;521、安装部;522、延展主体一;523、延展主体二;524、让位缺口;53、滑动套;531、避让口;532、第一区域;533、第二区域;534、限位槽孔;54、转动罩;541、延伸凸部;55、定位部件;551、转动部;552、连接部;553、抵接部;554、隔离罩;6、塑胶外壳;7、防滑构造;71、按键槽;72、V形槽;73、仿形阶梯块;8、插头外壳;81、螺帽;82、线堵;83、线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参照图2,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和电缆线;其中,端子组件包括导电端子1、铜柱2、冠簧3与端盖4,导电端子1采用金属铜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导电端子1开设有两侧贯通的安装孔11,铜柱2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插接部21,铜柱2通过插接部21插设于安装孔11;插接部21与安装孔11之间为过盈配合,且插接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对插接部21与导电端子1之间连接加固,可以使铜柱2稳固连接于导电端子1;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焊接可以是鱼鳞焊、搭接焊或者其它焊缝饱满的焊接方式。
铜柱2远离插接部21的侧面设有安装腔,冠簧3嵌装于安装腔内部;端盖4选用金属铜制成,端盖4盖合于铜柱2远离插接部21的一侧,且端盖4与铜柱2焊接固定,能够使冠簧3稳固安装于铜柱2内部;冠簧3的设置能够为铜柱2提供弹性力,提升储能连接器的导电稳定性及插拔使用寿命。
参照图3,导电端子1设置有连接结构5,连接结构5与安装孔11分别位于导电端子1长度方向的两侧端。连接结构5包括一体成型于导电端子1的冲压部件51,冲压部件51呈半圆形设置,冲压部件51的两侧端均与导电端子1相连接;冲压部件51的中部与导电端子1之间间隔设置,从而形成有夹持区域。
电缆线包括铜导线以及包裹于铜导线外周侧的绝缘外皮,通过将铜导线端部的绝缘外皮部分剥除,可以使电缆线端部具有裸露导线。将裸露导线穿过冲压部件51与导电端子1之间所形成的夹持区域后,迫使冲压部件51受力形变,可以使冲压部件51与导电端子1共同夹紧裸露导线,以实现电缆线与导电端子1之间的电性连接。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裸露导线穿过夹持区域时,也可以将裸露导线多圈缠绕于冲压部件51,以确保冲压部件51受力形变后裸露导线的连接稳固性。
回到图2,电缆线稳固连接于导电端子1后,将端子组件与电缆线共同放置于注塑模具内部,端子组件与电缆线共同通过Molding塑封成型有塑胶外壳6,一体式的塑胶外壳6能够将端子组件及裸露导线稳固包裹住,降低导电端子1与电缆线之间出现松动的可能。另外,塑胶外壳6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滑构造7,用以增大手指与塑胶外壳6之间的摩擦,提高接触塑胶外壳6时的手感以及按压塑胶外壳6时舒适感。
参照图4和图5,防滑构造7可以是设于塑胶外壳6表面的按键槽71、设于塑胶外壳6表面的V形槽72、一体成型于塑胶外壳6表面的仿形阶梯块73,或者其它能够提高摩擦力的阻尼结构;当然,该防滑构造7也可是上述结构中多种的组合。另外,塑胶外壳6的边角位置可设置倒角,能够在减少塑胶用料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接触手感,并降低施力过程中的应力集中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
该储能连接器在制造时,通过将电缆线的裸露导线穿过夹持区域,迫使冲压部件51受力形变,可以使冲压部件51与导电端子1共同夹紧裸露导线;然后将端子组件的各个零部件组装完成,将端子组件与电缆线一齐放入模具内进行Molding塑封,成型后的塑胶外壳6能够将端子组件及裸露导线稳固包裹住,降低导电端子1与电缆线之间松动的可能;而且在注塑过程中,熔融的塑胶原料能够进入裸露导线与塑胶外壳6之间间隙,进一步增强导电端子1与裸露导线之间的连接强度,极大提高储能连接器后续使用时的连接稳定性。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其余部件与实施例1对应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端子1全部由金属铝制成。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
金属铝相较于金属铜具有价格低廉的优点,有利于降低导电端子1的材料成本,进而降低该储能连接器的售价,在储能连接器发生损坏时,可以让使用者以较低的价格对储能连接器进行更换,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参照图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其余部件与实施例1对应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导电端子1包括铜板16和铝板17,铜板16与铝板17之间焊接固定;安装孔11开设于铜板16,而压合部件一体成型于铝板17。
本申请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
通过使用铝板17代替部分金属铜,可以在降低导电端子1生产成本的同时,使导电端子1的导电性能保持在合适范围内,兼顾了储能连接器的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施例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参照图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其余部件与实施例1对应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端子组件的结构设置不同。
本实施例的端子组件包括导电端子1、冠簧3与端盖4,导电端子1采用金属铜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导电端子1通过抽拉工艺一体成型有成型管体部13,该成型方式使得成型管体部13具有轴向贯通的通口,冠簧3安装于成型管体部13内部;端盖4盖合于成型管体部13,并与成型管体部13焊接固定。另外,成型管体部13远离端盖4的一侧设有橡胶塞头14,通过橡胶塞头14对成型管体部13进行封堵,能够在后续Molding塑封时降低塑胶溶液进入成型管体部13内部的可能性,以便于冠簧3保持正常的使用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4的实施原理为:
成型管体部13的设置能够用于代替铜柱2,且由于成型管体部13与导电端子1一体成型加工,能够节省铜柱2与导电端子1之间的组装成本,也有利于降低储能连接器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储能连接器的售价,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施例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参照图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其余部件与实施例1对应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连接结构5的具体设置不同。
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5包括多个压簧部件52,压簧部件52沿导电端子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且相邻压簧部件52之间相互抵贴。同时参照图9,压簧部件52包括安装部521和形变部,通过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的方式将安装部521固定于导电端子1,可以使压簧部件52稳固连接于导电端子1;各个安装部521沿压簧部件52的排列方向交错设置,即在具体实施中,对于每两个相邻压簧部件52的安装部521,其中一个安装部521靠近于导电端子1的一侧边缘,另一个安装部521靠近于导电端子1另一相对侧的边缘。
形变部包括一体成型的延展主体一522和延展主体二523,延展主体一522焊接固定于安装部521,并与安装部521呈垂直设置;延展主体一522与导电端子1间隔设置,形成供裸露导线进入的夹持区域。延展主体二523位于延展主体一522远离安装部521的一侧,且延展主体二523远离延展主体一522的一侧端抵贴于导电端子1;延展主体一522、延展主体二523的材质相较于安装部521的材质较软,当压簧部件52受力形变时,形变部能够先于形变部发生形变。
另外,延展主体二523至安装部521的间距由延展主体二523靠近延展主体一522的一侧端向另一侧端逐渐减小,而且延展主体一522与延展主体二523的过渡位置开设有让位缺口524,让位缺口524位于形变部内侧,即形变部靠近安装部521的一侧。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压簧部件52受力变形时使形变部向靠近安装部521的方向延展形变,进而稳固固定裸露导线。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5的具体结构也可适用于实施例2、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方案中。
本申请实施例5的实施原理为:
通过将裸露导线依次穿过各个压簧部件52与导电端子1之间所形成的夹持区域,然后迫使各个压簧部件52受力向内形变,每一压簧部件52的延展主体二523均向靠近安装部521的方向形变延展;由于各个压簧部件52的安装部521的交错设置,各个压簧部件52受力变形后使得裸露导线自动呈现交替弯曲状态,使用者拉动电缆线时阻力大,难以直接将电缆线抽离压簧部件52,即裸露导线保持良好的连接稳固性。后续将端子组件与电缆线共同放置于注塑模具内部进行Molding塑封,可以使塑胶外壳6顺利注塑成型。
实施例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参照图1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其余部件与实施例1对应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连接结构5的具体设置不同。
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5包括可拆卸安装于导电端子1的压套组件以及开设于导电端子1的限位口12;限位口12的数量设有多个,所有限位口12沿导电端子1的长度方向等距布设。
压套组件包括滑动套53和转动罩54,滑动套53内部贯通设有避让口531;避让口531包括第一区域532以及与之连通的第二区域533,第一区域532的形状与导电端子1的形状相匹配,滑动套53能够通过避让口531顺利套设于导电端子1。第二区域533的形状与电缆线的形状相匹配,电缆线及裸露导线能够穿过第二区域533,并使裸露导线位于各个限位口12外侧。
同时参照图11,转动罩54转动连接于滑动套53的一侧端,且转动罩54的侧面设有多个延伸凸部541,延伸凸部541的数量与限位口12的数量相等,所有延伸凸部541沿转动罩54的长度方向等距布设。另外,滑动套53与导电端子1之间具有限位结构,以实现滑动套53套设于导电端子1后两者之间的初步定位,并使各个延伸凸部541正对于各个限位口12;通过翻转转动罩54使之向靠近导电端子1的方向转动,可以使各个延伸凸部541进入对应的限位口12,且延伸凸部541能够局部外露于导电端子1远离转动罩54的一侧。
其中,限位结构包括一体成型于导电端子1的限位凸包15以及开设于避让口531内侧面的限位槽孔534,通过将滑动套53套设于导电端子1、使滑动套53沿着导电端子1长度方向移动,限位凸包15最终能够挤入限位槽孔534内部,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以实现滑动套53与导电端子1的初步定位;另外,限位槽孔534可贯通至滑动套53靠近转动罩54的一侧面,且限位槽孔534靠近转动罩54一侧的槽深小于另一侧的槽深,以便于限位凸包15顺利卡入限位槽孔534内部。
参照图12,转动罩54侧面设有用于使转动罩54与导电端子1保持固定的定位部件55,定位部件55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定位部件55分别转动连接于转动罩54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
其中,定位部件55包括依次设置且一体成型的转动部551、连接部552与抵接部553,转动部551转动连接于转动罩54远离导电端子1的侧面,且转动部551的转轴方向与导电端子1靠近转动罩54的侧面相垂直;在初始状态下,定位部件55通过转动部551转动至导电端子1外侧,以便于转动罩54的顺利翻转。
连接部552垂直设置于转动部551,抵接部553垂直设置于连接部552,且抵接部553与转动部551保持平行;在固定状态下,即将转动罩54翻转至抵贴于导电端子1的位置后,向内转动定位部件55,连接部552能够抵贴于导电端子1与转动罩54的外侧面,而抵接部553能够抵贴于导电端子1远离转动罩54的侧面,进而限制转动罩54与导电端子1相互脱离的情况发生,使转动罩54与导电端子1之间保持稳固定位。
另外,每一抵接部553远离连接部552的侧面均一体成型有隔离罩554,隔离罩554为框体状,隔离罩554远离抵接部553的一侧呈敞口设置;通过转动定位部件55使转动罩54处于固定状态,外露于导电端子1的延伸凸部541,以及延伸凸部541所抵紧拉动的裸露导线能够经由敞口进入隔离罩554内部,并且此时两个隔离罩554相互抵紧,能够在后塑胶外壳6塑封成型后,使塑胶外壳6只包裹住压套组件及导电端子1。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5的具体结构也可适用于实施例2、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方案中。
本申请实施例6的实施原理为:
滑动套53套设于导电端子1并通过限位结构初步定为后,将电缆线穿过第二区域533,并使裸露端子位于各个限位口12外侧;然后翻转转动罩54使之抵贴于导电端子1,各个延伸凸部541能够抵于裸露导线并带动裸露导线局部外露于导电端子1远离转动罩54的一侧,使得裸露导线在延伸凸部541的带动下也自动呈交替弯曲状态,使用者难以直接将电缆线抽离连接结构5,使得裸露导线保持良好的连接稳固性。
延伸凸部541抵于导电端子1后,转动定位部件55使抵接部553抵贴于导电端子1远离转动罩54的侧面,可以使转动罩54与导电端子1保持稳固定位;此时两个隔离罩554共同罩设住电缆线的裸露导线,使得后续Molding塑封成型塑胶外壳6后,塑胶外壳6只包裹住压套组件及导电端子1。当该储能连接器使用一段时间、内部线路出现损坏后,通过对塑胶外壳6进行破坏性剥除,能够方便地将压套组件与导电端子1分离开,以便于后续转动罩54以及未损坏的导电端子1的回收及再利用,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
以上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和电缆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导电端子(1),所述导电端子(1)设有连接结构(5);所述电缆线具有裸露导线,所述裸露导线与所述连接结构(5)连接固定,以实现所述电缆线与所述导电端子(1)之间的电性连接;
所述端子组件与所述电缆线共同通过Molding塑封成型有塑胶外壳(6),所述塑胶外壳(6)包裹住所述裸露导线以及所述端子组件;
所述连接结构(5)包括依次布设于所述导电端子(1)的多个压簧部件(52);
其中,所述压簧部件(52)包括相固定的安装部(521)和形变部,所述压簧部件(52)通过所述安装部(521)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1),各个所述安装部(521)沿所述压簧部件(52)的排列方向交错设置;
所述形变部远离所述安装部(521)的一侧端抵贴于所述导电端子(1),所述形变部与所述导电端子(1)之间具有供所述裸露导线进入的夹持区域,当所述形变部受力形变时,所述形变部向靠近所述安装部(521)的方向延展;
所述形变部包括延展主体一(522)和延展主体二(523),所述延展主体一(522)固定于所述安装部(521),所述延展主体一(522)与所述导电端子(1)间隔设置;所述延展主体二(523)一体成型于所述延展主体一(522),所述延展主体二(523)远离所述延展主体一(522)的一侧端抵贴于所述导电端子(1);
所述延展主体二(523)至所述安装部(521)的间距由所述延展主体二(523)靠近所述延展主体一(522)的一侧端向另一侧端逐渐减小,且所述延展主体一(522)与所述延展主体二(523)的过渡位置设有让位缺口(524),所述让位缺口(524)位于所述形变部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5)还可以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导电端子(1)的压套组件以及开设于所述导电端子(1)的限位口(12),所述限位口(12)设有多个,所有限位口(12)间隔布设于所述导电端子(1);
所述压套组件包括滑动套(53)和转动罩(54),所述滑动套(53)设有供所述导电端子(1)以及所述裸露导线穿过的避让口(531);所述转动罩(54)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套(53)的一侧端;
所述转动罩(54)的侧面设有多个延伸凸部(541),各个所述延伸凸部(541)分别与各个所述限位口(12)插接适配;所述转动罩(54)侧面还设有用于使所述转动罩(54)与所述导电端子(1)保持固定的定位部件(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55)包括依次设置的转动部(551)、连接部(552)与抵接部(553);
其中,所述转动部(551)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罩(54),所述连接部(552)垂直设置于所述转动部(551),所述抵接部(553)平行设置于所述转动部(551);
在固定状态下,所述抵接部(553)抵贴于所述导电端子(1)远离所述转动罩(54)的侧面,而所述连接部(552)抵贴于所述导电端子(1)与所述转动罩(54)的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5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部件(55)分别通过所述转动部(551)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罩(54)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
所述抵接部(553)远离所述连接部(552)的侧面一体成型有隔离罩(554),在固定状态下,两所述隔离罩(554)相互抵贴,所述转动罩(54)以及两所述隔离罩(554)共同罩设住所述电缆线的所述裸露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外壳(6)表面设有防滑构造(7)。
CN202310847786.XA 2023-07-12 2023-07-12 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Active CN116581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7786.XA CN116581597B (zh) 2023-07-12 2023-07-12 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7786.XA CN116581597B (zh) 2023-07-12 2023-07-12 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1597A CN116581597A (zh) 2023-08-11
CN116581597B true CN116581597B (zh) 2023-09-19

Family

ID=87534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7786.XA Active CN116581597B (zh) 2023-07-12 2023-07-12 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8159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21704U (zh) * 2013-10-30 2014-04-02 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成型的连接器
CN218300351U (zh) * 2022-09-22 2023-01-13 积架宝威汽车配件(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线插头
CN115986466A (zh) * 2022-12-13 2023-04-18 东莞市中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及其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21704U (zh) * 2013-10-30 2014-04-02 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成型的连接器
CN218300351U (zh) * 2022-09-22 2023-01-13 积架宝威汽车配件(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线插头
CN115986466A (zh) * 2022-12-13 2023-04-18 东莞市中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储能连接器及其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1597A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11441B2 (en) Electrical cable strain relief and electrical closure
EP2162956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gripping sleeve
CN102035109B (zh) 连接结构
US6716071B2 (en) Mo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57913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EP2168212A2 (en) An adapter, a cable connector with the adapter and a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EP0245292B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WO2010100974A1 (en) Waterproof plug and wiring harness having the same
US9337565B2 (en) Conductive path
CN116581597B (zh) 塑胶一体式储能连接器
EP2335322A1 (en) Push on terminal assembly
CN110768046A (zh) 一种片式信号电连接器
EP3631899A1 (en)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coaxial connector
CN213520501U (zh) 一种单芯大电流高压连接器插头
CN211858954U (zh) 连接器
CN211045805U (zh) 一种片式信号电连接器
CN219393838U (zh) 一种防水接线端子
CN219534921U (zh) 一体式端子连接结构及连接器插头
CN211208812U (zh) 高压连接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10777U (zh) 一种电力线夹
CN111490391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13278448U (zh) 端子及端子连接结构
CN213278511U (zh) 一种带接头线缆
CN219696790U (zh) 一种插头
CN217087067U (zh) 连接器转接装置和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