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2643A - 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2643A
CN116572643A CN202310080083.9A CN202310080083A CN116572643A CN 116572643 A CN116572643 A CN 116572643A CN 202310080083 A CN202310080083 A CN 202310080083A CN 116572643 A CN116572643 A CN 116572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ink tank
axis
prin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00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谷忠弘
小泉义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572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26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5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mecha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73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using optical means for ink level indica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小型化的打印机。该打印机具备第一墨罐和第二墨罐,当将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设为X轴、Y轴、Z轴时,在XY平面上载置有所述第一墨罐以及所述第二墨罐,在XZ平面或者YZ平面上设置有能够从所述打印机的外部目视确认各所述第一墨罐以及所述第二墨罐内的液位的窗部,所述第一墨罐和所述第二墨罐分别具有: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墨罐以及所述第二墨罐相互并列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分偏移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方具有与所述窗部对置并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所述液位的目视确认部。

Description

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沿着托架的移动方向(主扫描方向)在排出纸张的排出口的两侧配置有墨罐的打印机。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示,已知有以多个墨罐在上下重叠的方式配置的打印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20-1687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中国实用新型第207825741号说明书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印机中,随着墨罐的大容量化、墨水的种类的增加,配置墨罐的空间容易沿着主扫描方向变大,导致打印机的宽度尺寸大型化。另外,由于在用于注入墨水的墨水注入部的周围设置有朝向墨罐内的引导部,因此需要较大的宽度尺寸,难以削减各墨罐的宽度尺寸,从而导致配置墨罐的空间的宽度尺寸变大。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打印机中,难以向配置在下部的墨罐注入墨水,在使配置在下部的墨罐向前方移动而使墨水注入部露出的实施例中,必须确保多余的空间。
发明内容
打印机是具备第一墨罐和第二墨罐的打印机,当将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设为X轴、Y轴、Z轴时,在XY平面上载置有所述第一墨罐以及所述第二墨罐,在XZ平面或者YZ平面上设置有能够从所述打印机的外部目视确认各所述第一墨罐以及所述第二墨罐内的液位的窗部,所述第一墨罐和所述第二墨罐分别具有: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墨罐以及所述第二墨罐相互并列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分偏移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方具有与所述窗部对置并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所述液位的目视确认部。
打印机是当将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设为X轴、Y轴、Z轴时,具备载置于XY平面的墨罐的打印机,所述墨罐具备:墨水导入管,其与所述墨罐内连通,并且从墨水补充容器接受墨水补充;盖子,其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墨水导入管上;以及铰链部,其与所述盖子连接而成为所述盖子装卸时的旋转支点,所述铰链部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墨水导入管在沿着X轴的方向以及沿着Y轴的方向上偏移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打印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B是表示打印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A是表示第一墨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B是表示第一墨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C是表示第一墨罐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A是表示组合第一墨罐和第二墨罐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3B是表示组合第一墨罐和第二墨罐的形态的俯视图。
图4A是表示组合第一~第四墨罐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4B是表示组合第一~第四墨罐的形态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组合第一~第四墨罐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6A是表示墨水补充用转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B是表示墨水补充用转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C是表示墨水补充用转接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A是表示墨水补充容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B是表示墨罐与墨水补充容器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窗部的其他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目视确认部的其他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组合其他的将墨罐的形态的俯视图。
图11A是表示其他墨罐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1B是表示图11A所涉以及打印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1A:打印机;2:扫描仪单元;3:记录头;4:操作部;5:箱体;6:供纸盒;8:管;11:墨罐;11a:第一墨罐;11b:第二墨罐;11c:第三墨罐;11d:第四墨罐;11e:第五墨罐;12:罐盖;20:窗部;31:托架;42:压纸卷筒;43:排纸托盘;101:第一面;102:第二面;103:第三面;104:第四面;105:第五面;106:第六面;107:第七面;108:第八面;150:目视确认部;151:上限标识;152:下限标识;153:中间标识;160:墨水导入管;161:第一流路;162:第二流路;165:分隔壁;170:墨水接收部;172:连通孔;210:第一部分;220:第二部分;300:墨水补充用转接器;310:盖子;320:铰链部;330:识别部;331:凹部;332:突起部;400:墨水补充容器;410:容器主体部;420:墨水出口形成部;421:墨水出口部;422:凹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打印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打印机1具备箱体5。箱体5是规定打印机1的外形的框体。在箱体5内,收纳有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动作的记录头3、容纳向记录头3供给的墨水的墨罐11等。本实施方式的墨罐11配置在箱体5内的+Y方向端部。另外,墨罐11固定在箱体5内(打印机1的主体)。在箱体5的前面(+Y方向端部)上,具备用户能够对打印机1进行指令输入等操作的操作部4。操作部4也包括能够显示打印机1的错误等的显示面板。
在箱体5的前面上,设置有用户能够相对于箱体5进行插拔的供纸盒6。在供纸盒6中,容纳有记录介质。
在箱体5的上部,进行原稿的读取动作的扫描仪单元2相对于箱体5可开闭地设置。图1B表示扫描仪单元2相对于箱体5打开的状态。若打开扫描仪单元2,则能够覆盖墨罐11的顶面的罐盖12露出。罐盖1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墨罐11开闭。在图1B中,罐盖12为关闭的状态。另外,也可以是不搭载扫描仪单元2的主体罩相对于箱体5可开闭的结构。
打印机1通过未图示的供给单元来供给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装载于设置在箱体5的前面上的供纸盒6或设置在背面上的供纸托盘(未图示)。由供给单元供给的记录介质通过输送辊(未图示)被输送到配置在与记录头3对置的位置的压纸卷筒42上。压纸卷筒42是用于引导支撑由记录头3记录的记录介质的部件。基于记录头3的记录完成的记录介质通过排出辊(未图示)被排出到排纸托盘43上。排纸托盘43配置在供纸盒6的上方。排纸托盘43构成为能够位置变化到容纳在箱体5内的容纳状态和相对于箱体5向+Y方向突出的突出状态。记录完成的记录介质被支撑在突出状态的排出托盘上。
另外,将由输送辊以及排出辊输送记录介质的方向称为输送方向(+Y方向)。即,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箱体5的背面侧对应,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箱体5的前面侧对应。
记录头3搭载于托架31,该托架31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主扫描方向(沿着X轴的方向)往复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方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
记录头3一边与托架31一起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一边喷出墨滴,对记录介质记录一条带(band)的量的图像(记录动作)。若记录一条带的量的图像,则记录介质通过输送辊向输送方向仅输送规定量(间歇输送动作)。通过反复进行该一条带的量的记录动作和间歇输送动作,基于图像数据在整个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记录头3搭载在托架31上的串行头的例子,但例如也能够适用于在相当于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区域排列有多个喷出口的行式头。
墨罐11按照由记录头3喷出的墨水的种类(例如,颜色)设置在打印机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打印机1的正面观察,墨罐11配置在排纸托盘43以及供纸盒6的两侧。
在排纸托盘43以及供纸盒6的-X方向上,配置有四个墨罐11(第一墨罐11a、第二墨罐11b、第三墨罐11c、第四墨罐11d)。在各墨罐11中,容纳有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各色的墨水。在该情况下,黑色例如是染料墨水。
另外,在排纸托盘43以及供纸盒6的+X方向上,配置有一个墨罐11(第五墨罐11e)。第五墨罐11e例如是黑色。在该情况下,黑色例如是颜料墨水。
各墨罐11通过构成用于向记录头3供给墨水的供给流路的挠性的管8与记录头3连接。
在打印机1上,设置有能够目视确认各墨罐11内的液位的窗部20。本实施方式的窗部20设置在箱体5的+Y方向端部。即,窗部20配置于箱体5的XZ平面。另外,窗部20可以是具有通孔的窗框,也可以是由透明或半透明形成箱体5的结构。
接着,对墨罐11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而言,以第一墨罐11a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第一墨罐11a是能够容纳墨水的容器。第一墨罐11a是俯视下为L字型的容器。第一墨罐11a具有:为+Z方向端面且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的第一面101;为-Z方向端面且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的第二面102;为+Y方向端面且沿着XZ面形成的第三面103;为-Y方向端面且沿着XZ面形成的第四面104;在第三面103与第四面104之间且沿着XZ面形成的第五面105;为+X方向端面且沿着YZ面形成的第六面106;为-X方向端面且沿着YZ面形成的第七面107;以及在第六面106与第七面107之间且沿着YZ面形成的第八面108。第五面105连接第六面106和第八面108。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罐11a中,俯视下的第一面101与第二面102的形状相同。另外,第四面104的沿着X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为第三面103的沿着X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的3倍。另外,第五面105的沿着X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是第三面103的沿着X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的2倍。即,第四面104的沿着X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与第三面103的沿着X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和第五面105的沿着X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相加的尺寸相同。
另外,第七面107的沿着Y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是第六面106的沿着Y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的2倍,是第八面108的沿着Y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的2倍。即,第六面106的沿着Y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与第八面108的沿着Y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相同,第七面107的沿着Y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与第六面106的沿着Y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和第八面108的沿着Y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相加的尺寸相同。
第三面103、第四面104、第五面105、第六面106、第七面107、第八面108各自沿着Z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相同。
第一墨罐11a载置在箱体5内的XY平面上。详细而言,第一墨罐11a被配置成第二面102与箱体5内的XY平面相接。在此,第一墨罐11a的主体部分例如由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另外,第七面107由膜形成。另外,第六面106以及第八面108也可以由膜形成。
第一墨罐11a具有第一部分210和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与第一部分210偏移的第二部分220。具体而言,第一部分210是通过由第五面105的沿着X轴的长度尺寸和第六面106的沿着Y轴的长度尺寸的乘积而求出的面积、以及第五面105(第六面106)的沿着Z轴的长度尺寸的乘积而求出的容积的部分。
另外,第二部分220是通过由第三面103的沿着X轴的长度尺寸和第七面107的沿着Y轴的长度尺寸的乘积而求出的面积、以及第三面103(第七面107)的沿着Z轴的长度尺寸的乘积而求出的容积的部分。
在第一墨罐11a中,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相连地形成,第二部分220相对于第一部分210配置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错开的位置。另外,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是第一墨罐11a的外形上的标识,第一墨罐11a的内部是容纳墨水的一个空间。
另外,第一部分210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比沿着Y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短。即,第五面105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比第六面106的沿着Y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短。由此,能够增大第一墨罐11a中的墨水的可容纳的容量,并且能够抑制沿着X轴的方向的宽度的大型化。
另外,第二部分220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比第一部分210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短。即,第三面103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比第五面105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短。由此,由于抑制第一墨罐11a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沿着X轴的方向的宽度的大型化。
第一墨罐11a在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的至少一方具有与窗部20对置且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液位的目视确认部15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墨罐11a的第三面103以与箱体5内的+Y方向端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因此,目视确认部150配置在第一墨罐11a的第二部分220的第三面103上。第三面103形成为透明或半透明。由此,能够经由第三面103确认液位(墨水的容纳状态)。在目视确认部150上,适当地设置有与墨水的液位的基准(例如上限或下限)对应的标识(例如刻度或标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面103的目视确认部150上,设置有与上限对应的标识即上限标识151和与下限对应的标识即下限标识152。另外,在上限标识151与下限标识152之间设置中间标识153。例如,在从外部向第一墨罐11a内补充墨水时,在墨水面达到与上限对应的上限标识151的情况下,用户停止墨水的注入。另外,例如,在容纳的墨水面(液位)到达下限标识152的情况下,用户向第一墨罐11a内补充墨水。
另外,如图2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罐11a在第三面103的相反侧的第四面104也设置有目视确认部150。目视确认部150的结构与上述相同。在图2B的例子中,目视确认部150配置在第四面104的沿着X轴的方向上的中央部。因此,能够使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墨罐11a相对于打印机1的主体以Z轴中心反转180°地载置。
第一墨罐11a具备导入从墨水补充容器400(图7A)补充的墨水的墨水导入管160。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导入管160配置在第一墨罐11a的第一部分210。更详细而言,配置在第一部分210的第一面101上。由于墨水导入管160配置于第一部分210,因此能够使第二部分220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宽度较小,能够抑制第一墨罐11a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宽度的大型化。
如图2A~2C所示,墨水导入管160具有从第一面101向+Z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在墨水导入管160内,设置有沿着Z轴延伸的分隔壁165,通过该分隔壁165形成有第一流路161和第二流路162。在从墨水补充容器400经由墨水导入管160向内部导入墨水时,例如,第一流路161作为用于向内部导入墨水的导入路径而发挥功能,第二流路162作为用于从内部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路径而发挥功能。
另外,在墨水导入管160的周围设置有接收墨水的墨水接收部170。本实施方式的墨水接收部170设置在第一部分210上。墨水接收部170是从第一面101向+Z方向突出的壁部,并且包围墨水导入管160的整个周围。由此,在墨水导入管160与墨水接收部170之间形成有划分的区域。因此,在从墨水补充容器400经由墨水导入管160导入墨水时,从墨水补充容器400滴落的墨水被墨水接收部170阻挡,能够抑制其他部分的污染。另外,由于墨水接收部170配置在俯视下面积较大的第一部分210上,因此能够抑制沿着X轴的方向的宽度的大型化。
另外,在墨水导入管160与墨水接收部170之间所划分的区域,也可以设置从第一面101连通到内部的连通孔172。若是这样,则能够使从墨水补充容器400或墨水导入管160滴落的墨水经由连通孔172向第一墨罐11a内部流动。
在此,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墨罐11b、11c、11d的形态与第一墨罐11a的形态相同,为相同形状。由此,能够将成型用的模具的种类抑制为较少,因此能够使生产性提高。另外,将第一~第四墨罐11a、11b、11c、11d配置在箱体5内的作业变得容易。
接着,对打印机1的箱体内的第一墨罐11a和第二墨罐11b的载置形态进行说明。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使第二墨罐11b相对于第一墨罐11a以Z轴中心反转180°地载置。具体而言,第二墨罐11b以第四面104朝向+Y方向的方式配置。由此,设置在第四面104上的目视确认部150朝向+Y方向。
而且,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第一墨罐11a的第一部分210和第二墨罐11b的第一部分210相互并列设置。具体而言,配置为第一墨罐11a的第六面106与第二墨罐11b的第八面108对置,第一墨罐11a的第八面108与第二墨罐11b的第六面106对置,第一墨罐11a的第五面105与第二墨罐11b的第五面105对置。由此,第一墨罐11a以及第二墨罐11b的各第一部分210在沿着Y轴的方向相连地配置。换言之,在向-Y方向观察时,各第一部分210彼此重叠配置。而且,第一墨罐11a以及第二墨罐11b的各第二部分220配置在各第一部分210的沿着X轴的两侧。另外,在图3B中,为了便于说明,用虚线表示第一部分210与第二部分220的边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墨罐11a的墨水导入管160和第二墨罐11b的墨水导入管160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排列。
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墨罐11a以及第二墨罐11b的配置空间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宽度的大型化。
另外,第一墨罐11a和第二墨罐11b组合的情况下的第一墨罐11a以及第二墨罐11b的外形以俯视成为矩形状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第一墨罐11a以及第二墨罐11b的配置空间。例如,第一墨罐11a和第二墨罐11b分别如图3B所示,在俯视下形成为键形的情况下,如果交错地组合地配置,则外形在俯视下为大致矩形状。
接着,对打印机1的箱体内的四个墨罐11(第一~第四墨罐11a、11b、11c、11d)的载置形态进行说明。
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第三墨罐11c和第四墨罐11d与第一墨罐11a和第二墨罐11b的组合同样地组合、载置。即,第一~第四墨罐11a、11b、11c、11d以第一墨罐11a和第二墨罐11b的组合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连续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第三墨罐11c的配置形态对应于第一墨罐11a的配置形态,第四墨罐11d的配置形态对应于第二墨罐11b的配置形态。而且,第二墨罐11b的第七面107和第三墨罐11c的第七面107对置地配置。由此,难以产生多余的空闲空间,从而能够抑制墨罐11的配置空间的大型化。另外,墨罐11的配置方法被共通化,从而制造变得容易。
另外,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并排有多个墨水导入管160。进一步地,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并排有多个墨水导入管160。由此,例如,与将墨罐11单纯地沿着X轴而排列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第一~第四墨罐11a、11b、11c、11d的配置空间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宽度的大型化。
另外,例如,由于第三墨罐11c的第二部分220以被第二墨罐11b和第四墨罐11d夹着的状态配置,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第四墨罐11a、11b、11c、11d的配置空间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宽度的大型化。
另外,由于各墨罐11的配置有墨水导入管160的高度相同,因此从墨水补充容器400向各墨罐11的墨水导入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配置四个墨罐11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五个以上。
接着,对墨罐11与窗部20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各墨罐11的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的至少一方具有与窗部20对置,并且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液位的目视确认部15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墨罐11a以设置在第二部分220的第三面103上的目视确认部150朝向+Y方向的方式配置。第二墨罐11b以设置在第一部分210的第四面104上的目视确认部150朝向+Y方向的方式配置。第三墨罐11c以设置在第二部分220的第三面103上的目视确认部150朝向+Y方向的方式配置。第四墨罐11d以设置在第一部分210的第四面104上的目视确认部150朝向+Y方向的方式配置。而且,窗部20设置在与各墨罐11的各目视确认部150对应的位置。
由此,即使第一墨罐11a和第二墨罐11b相互具有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并列设置的第一部分210,也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第一以及第二墨罐11a、11b的任何一个的液位,能够确认墨水的消耗状况或墨水补充时的液位,使用方便性好。
另外,在沿着X轴的方向为托架31的主扫描方向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打印机1的在X轴方向的大型化。由于排纸托盘43在+Y方向上排出记录介质,因此容易在箱体5的+Y方向侧占用空间,但若打印机1在沿着X轴的方向大型化,则将打印机1的背面朝向壁而配置时,占有壁的面积容易变大,但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避免那样的情况。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各窗部20以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间隔均匀的方式配置。
接着,对墨水补充用转接器3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若罐盖12(图1B)成为打开状态,则墨水补充用转接器300露出。墨水补充用转接器300是设置在墨罐11的上方,并且覆盖各墨罐11的墨水导入管160以及墨水接收部170以外的区域的盖状部件。即,墨水补充用转接器300在沿着Z轴的方向上设置有通孔,墨水导入管160以及墨水接收部170经由该通孔而露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用转接器300中,具备:能够装卸地安装在各墨水导入管160上的盖子310;以及与各盖子310连接而成为各盖子310装卸时的旋转支点的铰链部320。
盖子310由弹性部件形成,覆盖墨水导入管160。由此,墨水导入管160被密封,能够抑制墨罐11内的墨水的蒸发。盖子310配置在各墨罐11上,用户使与需要补充墨水的墨罐11对应的盖子310位置变化为打开状态。由此,墨水导入管160露出,能够补充墨水。
铰链部320是棒状部件,铰链部320的一端连接于盖子310,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撑于墨水补充用转接器300。铰链部320配置在相对于墨水导入管160在沿着X轴的方向以及沿着Y轴的方向上偏移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墨罐11a的墨水导入管160,铰链部320以沿着-X方向向-Y方向倾斜的方式配置。与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墨罐11b、11c、11d对应的铰链部320也同样地配置。因此,与第二墨罐11b对应的铰链部320相对于与第一墨罐11a对应的铰链部320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偏移地配置。另外,与第三墨罐11c对应的铰链部320相对于与第一墨罐11a对应的铰链部320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偏移地配置。与第四墨罐11d对应的铰链部320相对于与第三墨罐11c对应的铰链部320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偏移地配置。另外,与第四墨罐11d对应的铰链部320相对于与第二墨罐11b对应的铰链部320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偏移地配置。
由此,由于能够使从铰链部320到盖子310(墨水导入管160)的距离较长,因此在盖子310装卸时,容易施加沿着墨水导入管160延伸的Z轴的方向的力,从而难以对墨水导入管160或盖子310施加负荷。因此,能够使墨水导入管160、盖子310等难以破损。
另外,由于各墨罐11的墨水导入管160的配置的高度相同,因此能够使盖子310或铰链部320为相同的结构,能够简化盖子310相对于各墨罐11的装卸机构。
另外,各铰链部320的配置方法也可以适当地设定。例如,相对于第一墨罐11a的墨水导入管160的铰链部320以沿着-X方向向-Y方向倾斜的方式配置,相对于第二墨罐11b的墨水导入管160的铰链部320也可以按照沿着+X方向向+Y方向倾斜的方式配置。即使这样也能够得到上述同样的效果。
另外,如图6C所示,在与各墨罐11的第一部分210对应的部分,具备能够根据容纳的墨水的种类(例如,颜色)来识别能否与墨水补充容器400连接的识别部330。本实施方式的识别部330设置在墨水补充用转接器300上。识别部330与各墨罐11的墨水导入管160对应地配置。另外,图6C是省略盖子310以及铰链部320的图。
识别部330具有凹部331和形成于凹部331的侧面部的突起部332。凹部331是向-Z方向凹陷的凹陷部。突起部332配置在凹部331的内侧的区域,并且由沿+Z方向延伸的棒状的凸部构成。各识别部330由多个突起部332构成。另外,各识别部330形成为突起部332的形成数量、形状以及配置位置不同。由此,在使用墨补充容器400而向各墨罐11补充墨水时,只有与成为补充对象的各墨罐11a、11b、11c、11d的任一个的墨水的种类相适合的墨水补充容器400才能够插入墨水导入管160中。
另外,突起部332相对于各墨水导入管160配置在+Y方向侧和-Y方向侧。由此,由于能够缩短沿着X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因此能够抑制从第一墨罐11a到第四墨罐11d的配置空间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宽度的大型化。
另外,关于相对于各墨水导入管160配置在+Y方向侧和-Y方向侧的突起部332,以在俯视下以墨水导入管160的中心点为中心点成为对称的方式形成。由此,墨水补充容器400向墨水导入管160的插入方向没有限制,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补充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墨水补充用转接器300,在该墨水补充用转接器300上设置识别部330、盖子310以及铰链部320,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省略墨水补充用转接器300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只要在各墨罐11上设置识别部330、盖子310以及铰链部320即可。即使这样也能够得到上述同样的效果。
接着,对墨水补充容器4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A所示,墨水补充容器400具备容器主体部410和墨水出口形成部420。另外,墨水补充容器400具备覆盖墨水出口形成部420的盖部。
容器主体部410是有底筒状的容器。墨水容纳在容器主体部410的内部空间中。容器主体部410例如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构成。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丙烯。
墨水出口形成部420具有用于将容纳在容器主体部410中的墨水导出到外部的墨水出口部421。另外,墨水出口形成部420在墨水出口部421的周围的两处具有凹凸部422。凹凸部422在沿着Z轴的方向上延伸。各凹凸部422以中心轴CX为中心点对称地配置。凹凸部422的形状根据容纳在墨水补充容器400中的墨水的种类而不同,凹凸部422的形状是与对应于各墨罐11的识别部330的突起部332嵌合的形状。详细而言,凹凸部422的形状是按照容纳在墨水补充容器400中的墨水的种类而预先确定的形状,分别是与按照墨水的种类确定的突起部332嵌合的形状。
而且,如图7B所示,相对于与墨水补充容器400对应的墨罐11,将墨水出口部421嵌入墨水导入管160。由此,能够向墨罐11补充容纳在墨水补充容器400中的墨水。然后,例如,在向墨罐11内补充墨水时,在墨水面达到与上限对应的上限标识151的情况下,用户停止墨水的补充。另外,在补充墨水时,从墨水补充容器400或墨水导入管160滴落的墨水经由连通孔172向墨罐11内部流动。
以下,对其他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各墨罐11的每个目视确认部150设置窗部20,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对第一~第四墨罐11a、11b、11c、11d的目视确认部150形成一个窗部2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四面104的沿着X轴的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目视确认部150,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四面104的-X方向端部设置目视确认部150。在该情况下,如图9所示,与各目视确认部150对应地形成窗部20。即使这样也能够得到上述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第四墨罐11a、11b、11c、11d的形状相同地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以是将第一墨罐11a与第二墨罐11b设为相同形状,将第三墨罐11c与第四墨罐11d设为相同形状的形态。另外,在该情况下,第一墨罐11a和第四墨罐11d在俯视下沿着Y轴的方向设置,并且相对于假想线存在线对称的关系,第二墨罐11b和第三墨罐11c在俯视下沿着Y轴的方向设置,并且相对于假想线存在线对称的关系。即使这样,第一墨罐11a和第二墨罐11b的组合在俯视下也为矩形状,第三墨罐11c和第四墨罐11d的组合在俯视下也为矩形状,从而能够得到上述同样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的各墨罐11各具备一处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1A所示,也可以是在各墨罐11具备多个第二部分220的结构。具体而言,也可以是在第一部分210的沿着X轴的两侧具备第二部分220的结构。在该情况下,第一墨罐11a的第一部分210以及第二墨罐11b的第一部分210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相互并列地设置。另外,第一墨罐11a以及第二墨罐11b相对于排纸托盘43以及供纸盒6配置于-X方向。第一墨罐11a配置于第二墨罐11b的-Y方向。在该情况下,第一墨罐11a以及第二墨罐11b的各目视确认部150设置在第一墨罐11a以及第二墨罐11b的-X方向端部。因此,如图11B所示,打印机1A的窗部20设置在箱体5的-X方向端部。即,将窗部20设置在YZ平面。即使这样,也能够得到上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打印机1A中,第三墨罐11c以及第四墨罐11d相对于排纸托盘43以及供纸盒6配置于+X方向。而且,与上述同样地,在第一部分210的沿着X轴的两侧具备第二部分220,第三墨罐11c的第一部分210以及第四墨罐11d的第一部分210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相互并列设置。第三墨罐11c配置于第四墨罐11d的-Y方向。另外,第三墨罐11c以及第四墨罐11d的各目视确认部150设置在第三墨罐11c以及第四墨罐11d的各+X方向端部。因此,窗部20也设置在箱体5的+X方向端部。
另外,窗部20设置在箱体5上,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根据墨罐11的容纳形态而设置在容纳墨罐11的箱体(包括盖)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部分210配置墨水导入管160,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二部分220配置墨水导入管160,也可以在跨越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的区域配置墨水导入管160。若是这样,则例如,由于能够使在第一墨罐11a与第二墨罐11b之间墨水导入管160相互的距离较大,因此墨水的补充操作容易且不易混色。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机,具备第一墨罐和第二墨罐,其中,
当将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设为X轴、Y轴、Z轴时,在XY平面上载置有所述第一墨罐以及所述第二墨罐,在XZ平面或者YZ平面上设置有能够从所述打印机的外部目视确认各所述第一墨罐以及所述第二墨罐内的液位的窗部,
所述第一墨罐和所述第二墨罐分别具有:
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墨罐以及所述第二墨罐相互并列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
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分偏移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方具有与所述窗部对置并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所述液位的目视确认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比沿着Y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比所述第一部分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长度尺寸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墨罐以及所述第二墨罐的各所述第一部分上,配置有导入从墨水补充容器补充的墨水的墨水导入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墨水导入管的周围设置有接收所述墨水的墨水接收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第一墨罐以及所述第二墨罐的各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部分,具备能够根据所容纳的所述墨水的种类来识别能否与所述墨水补充容器连接的识别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盖子,其能够装卸地安装在各所述墨水导入管上;以及铰链部,其与各所述盖子连接而成为各所述盖子装卸时的旋转支点,各所述铰链部相对于与各所述盖子分别对应的各所述墨水导入管,在沿着X轴的方向以及沿着Y轴的方向上偏移地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墨罐与所述第二墨罐形成为相同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墨罐和所述第二墨罐的组合在俯视下被配置为矩形状,所述组合被配置成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连续。
10.一种打印机,当将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设为X轴、Y轴、Z轴时,具备载置于XY平面的墨罐,其中,
所述墨罐具备:
墨水导入管,其与所述墨罐内连通,并且从墨水补充容器接受墨水补充;
盖子,其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墨水导入管上;以及
铰链部,其与所述盖子连接而成为所述盖子装卸时的旋转支点,
所述铰链部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墨水导入管在沿着X轴的方向以及沿着Y轴的方向上偏移的位置。
CN202310080083.9A 2022-02-10 2023-02-08 打印机 Pending CN1165726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19355 2022-02-10
JP2022019355A JP2023116942A (ja) 2022-02-10 2022-02-10 プリンタ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2643A true CN116572643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1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0083.9A Pending CN116572643A (zh) 2022-02-10 2023-02-08 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49468A1 (zh)
JP (1) JP2023116942A (zh)
CN (1) CN11657264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16942A (ja) 2023-08-23
US20230249468A1 (en) 2023-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60196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11546777B (zh) 打印机和液体供给装置
CN100584622C (zh) 容器座、液体消耗装置以及液体容器
WO2015059926A1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341688B2 (ja) 液体収容容器
WO2015059927A1 (ja)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JP2015163462A (ja) 液体供給装置、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
EP3348406B1 (en) Waste liquid container
CN109016850B (zh) 盒和液体消耗装置
CN110091611B (zh) 液体罐、液体喷射装置
CN109328140B (zh) 液体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EP3718772B1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tank
JP732797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
CN111356591B (zh)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15157868B (zh) 记录装置
EP3381695B1 (en) Liquid supply unit and liquid ejection device
JP2017056686A (ja) 端子接続部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WO2007117036A1 (ja) 液体収容容器
CN116572643A (zh) 打印机
US10457064B2 (en)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having cartridge, cartridge attachment section provided with tank, and consuming device
JP2002192738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接続構造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EP3437875B1 (en)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having cartridge, cartridge attachment section provided with tank, and consuming device
JP2018062093A (ja) 液体収容体
CN115674910A (zh) 液体收纳容器
JP2022071245A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