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53335A - 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53335A
CN116553335A CN202211602611.4A CN202211602611A CN116553335A CN 116553335 A CN116553335 A CN 116553335A CN 202211602611 A CN202211602611 A CN 202211602611A CN 116553335 A CN116553335 A CN 116553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hoistway
elevator
well
upw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26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伟良
潘建平
陈孙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ny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ny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ny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ny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026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533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53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3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9/003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lateral transfer of car or frame, e.g. between vertical hoistways or to/from a park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包括井道系统、电梯轿厢、循环控制系统;所述井道系统包括上停留空间、下停留空间、连接于上停留空间和下停留空间之间的上行井道组、连接于上停留空间和下停留空间之间的下行井道组;所述上停留空间、上行井道组、下停留空间、下行井道组之间形成环形井道;若干组所述电梯轿厢活动设置于环形井道中;所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用于控制每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在循环井道中作单向循环运动的第一控制状态。本发明通过多组电梯轿厢能够跨井道循环移动,电梯井道的利用率得以提升,进而提高电梯的运输量和运输效率,有效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
背景技术
传统升降电梯主要为绳轮牵引井道式电梯,每个井道只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这种结构的电梯在中低层建筑中尚能满足用户要求,但是对于现代城市日益增长的高层建筑,传统的电梯存在运送效率低、候梯时间长、井道利用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多组电梯轿厢能够跨井道循环移动,电梯井道的利用率得以提升,进而提高电梯的运输量和运输效率,有效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包括井道系统、电梯轿厢、循环控制系统;
所述井道系统包括上停留空间、下停留空间、连接于上停留空间和下停留空间之间的上行井道组、连接于上停留空间和下停留空间之间的下行井道组;所述上停留空间、上行井道组、下停留空间、下行井道组之间形成环形井道;
若干组所述电梯轿厢活动设置于环形井道中;
所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用于控制每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在循环井道中作单向循环运动的第一控制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上行井道组包括若干个上行井道;所述下行井道组包括若干个下行井道;每个所述之间形成环形井道;所述循环电梯包括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设置于上行井道中的上行直立轨道、设置于下行井道中的下行直立轨道、设置于上停留空间中且连通上行直立轨道和下行直立轨道的上连接轨道、设置于下停留空间中且连通上行直立轨道和下行直立轨道的下连接轨道;任意单个所述上行直立轨道、上连接轨道、任意单个所述上行直立轨道、下连接轨道之间形成环形轨道;所述电梯轿厢行走于所述环形轨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系统包括上变道轨道;每个所述上行直立轨道与上变道轨道连接;所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用于控制位于其中一个上行直立轨道上的电梯轿厢经由上变道轨道单向变道至另外一个上行直立轨道上的第二控制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上变道轨道上下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系统包括下变道轨道;每个所述下行直立轨道与下变道轨道连接;所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用于控制位于其中一个下行直立轨道上的电梯轿厢经由下变道轨道单向变道至另外一个下行直立轨道上的第三控制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下变道轨道上下倾斜布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井道中布置多组电梯轿厢,以及通过电梯轿厢跨井道单向循环移动的方式,若干组电梯轿厢在同一井道组中的同向可变道运行,单个井道中的运输量得以提升,增加井道的利用效率,进而能够提高电梯的运输量和运输效率,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有效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循环电梯的运行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行井道组和下行井道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行井道组,11、上下井道;111、上行直立轨道;2、下行井道组;21、下行井道;211、下行直立轨道;3、上停留空间;4、下停留空间;5、电梯轿厢;6、上变道轨道;7、下变道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该循环电梯能够在上行井道组1和下行井道组2之间进行循环运动,以达到运输的目的。该循环电梯包括井道系统、电梯轿厢5、循环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该井道系统包括上停留空间3、下停留空间4、连接于上停留空间3和下停留空间4之间的上行井道组1、连接于上停留空间3和下停留空间4之间的下行井道组2。上停留空间3、上行井道组1、下停留空间4、下行井道组2之间形成环形井道。前述的上行井道组1包含有若干个独立的上行井道11,下行井道组2中包含有若干个独立的下行井道21。上行井道11和下行井道21的数量依据实际设计而定,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前述的任意单个上行井道11、任意单个下行井道21、上停留空间3以及下停留空间4之间形成前述的环形井道。上行井道11和下行井道21的侧壁上布置有与楼层相对应的楼层口。若干组电梯轿厢5能够活动布置于环形井道中。其中,电梯轿厢5能够在上行井道11中向上运行,电梯轿厢5能够在下行井道21中向下运行。
电梯轿厢5能够通过该上停留空间3在任意单个上行井道11和任意单个下行井道21之间往返,以及电梯轿厢5能够停留在该上停留空间3中,以等待作业。电梯轿厢5能够通过该下停留空间4在任意单个上行井道11和任意单个下行井道21之间往返,以及电梯轿厢5能够停留在该下停留空间4中,以等待作业。
前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用于控制每个所述电梯轿厢5的在循环井道中作单向循环运动的第一控制状态。以及该循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每个电梯轿厢5到达或离开对应井道的楼层口。
所述循环电梯包括轨道系统。该轨道系统包括安装于上行井道中的上行直立轨道11、安装于下行井道中的下行直立轨道21、安装于上停留空间3中且连通上行直立轨道11和下行直立轨道21的上连接轨道、安装于下停留空间4中且连通上行直立轨道11和下行直立轨道21的下连接轨道。任意单个上行直立轨道11、上连接轨道、任意单个所述上行直立轨道11、下连接轨道之间形成环形轨道。在电梯轿厢5上安装有行走机构,电梯轿厢5能够通过该行走机构在前述的环形轨道上滚动或滑动。
本实施例的轨道系统包括上变道轨道6。每个上行直立轨道111与上变道轨道6连接。通过上变道轨道6的连接,上行井道组1中的若干个上行井道11之间相互连通。前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用于控制位于其中一个上行直立轨道111上的电梯轿厢5经由上变道轨道6单向变道至另外一个上行直立轨道111上的第二控制状态。
本实施例的轨道系统包括下变道轨道7。每个所下行直立轨道211与下变道轨道7连接。通过下变道轨道7的连接,下行井道组2中的若干个下行井道21之间相互连通。前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用于控制位于其中一个下行直立轨道211上的电梯轿厢5经由下变道轨道7单向变道至另外一个下行直立轨道211上的第三控制状态。
如图3所示,为上行井道组和下行井道组中上行直立轨道111和上变道轨道6以及下行直立轨道211和下变道轨道7的布置方式。上行轨道111和下行轨道211均竖直布置。上变道轨道6和下变道轨道7均为上下倾斜布置。上变道轨道6和下变道轨道7可以为多个倾斜段相互组合形成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还配套有动力驱动机构,通过动力驱动机构,以带动电梯轿厢5在环形轨道上进行移动以及作变道移动。通过电梯的中央控制系统以控制动力驱动机构执行动作。
具体使用时,电梯轿厢5在若干个上行井道11以及若干个下行井道21中单向移动。电梯轿厢5在同一井道组中的运行方向一致,中央控制系统和循环控制系统监控每组电梯轿厢5的位置,并控制电梯轿厢5通过上变道轨道6和下变道轨道7在上行井道11和下行井道21中完成变道,以达到避让超越。可控制每组电梯轿厢5按不同速度在同一井道组中运行,并控制每组电梯轿厢5靠近或离开楼层口以及控制电梯轿厢5在楼层口停留的时长,乘客或货物通过对应的楼层口能进出电梯轿厢5。乘客或货物通过上行井道11的楼层口进入电梯轿厢5,并被向上运输。乘客或货物通过下行井道21的楼层口进入电梯轿厢5,并被向下运输。通过上述方式,单个井道中的运输量得以提升,有效增加井道的利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系统、电梯轿厢、循环控制系统;
所述井道系统包括上停留空间、下停留空间、连接于上停留空间和下停留空间之间的上行井道组、连接于上停留空间和下停留空间之间的下行井道组;所述上停留空间、上行井道组、下停留空间、下行井道组之间形成环形井道;
若干组所述电梯轿厢活动设置于环形井道中;
所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用于控制每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在循环井道中作单向循环运动的第一控制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井道组包括若干个上行井道;所述下行井道组包括若干个下行井道;所述循环电梯包括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设置于上行井道中的上行直立轨道、设置于下行井道中的下行直立轨道、设置于上停留空间中且连通所有上行直立轨道和所有下行直立轨道的上连接轨道、设置于下停留空间中且连通所有上行直立轨道和所有下行直立轨道的下连接轨道;任意单个所述上行直立轨道、上连接轨道、任意单个所述上行直立轨道、下连接轨道之间形成环形轨道;所述电梯轿厢行走于所述环形轨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包括上变道轨道;每个所述上行直立轨道与上变道轨道连接;所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用于控制位于其中一个上行直立轨道上的电梯轿厢经由上变道轨道单向变道至另外一个上行直立轨道上的第二控制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变道轨道上下倾斜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包括下变道轨道;每个所述下行直立轨道与下变道轨道连接;所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用于控制位于其中一个下行直立轨道上的电梯轿厢经由下变道轨道单向变道至另外一个下行直立轨道上的第三控制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变道轨道上下倾斜布置。
CN202211602611.4A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 Pending CN116553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2611.4A CN116553335A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2611.4A CN116553335A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3335A true CN116553335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90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2611.4A Pending CN116553335A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5333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08976U (zh) 独立驱动单元的单向运行循环电梯装置
CN110155849B (zh) 用于转换电梯轿厢运行轨道的切换机构及轿厢运行方法
CA2619764A1 (en) Twin elevator systems
CN1250744A (zh) 循环运行多用途电梯
CN103130069A (zh) 一种多轿厢链式循环电梯-楼梯复合垂直交通系统
CN201433029Y (zh) 一种无机房曳引绳轮式别墅电梯
CN102745578B (zh) 一种电梯装置
CN108569610A (zh) 一种多轿厢循环电梯
JP5986666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3303770A (zh) 一种单轮循环的多轿厢电梯
CN201002908Y (zh) 一种无机房曳引绳轮式电梯
CN116553335A (zh) 一种跨井道循环电梯
CN105984786A (zh) 一种垂直运输方法及设备
CN202988485U (zh) 单井多厢式串列电梯
CN211254881U (zh) 一种曳引驱动的多轿厢共享多井道循环运行电梯
CN110790111B (zh) 一种曳引驱动的多轿厢共享多井道循环运行电梯
CN103130071A (zh) 一种三连层站组多轿厢循环电梯
CN110526051A (zh) 一种多轿厢电梯系统
CN206521178U (zh) 一种多轿厢循环电梯
CN102229396A (zh) 单井双道上下独立运行垂直升降电梯
CN214527519U (zh)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
CN204416847U (zh) 单向循环升降电梯
CN104671029B (zh) 单向循环升降电梯
CN114906686B (zh) 电梯系统
JPH069175A (ja) 自走式エレベ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